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一课 使用工1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课本教案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课本教案第一课:宇宙中的地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形状。
2. 使学生掌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 地球的形状3.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 难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示意图。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地球仪和星空图,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形状。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3. 直观演示法:利用地球仪和模型,直观展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星空图,引导学生观察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 讲解:讲解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3. 讨论:分组讨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4. 演示:利用地球仪和模型,展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5. 练习:让学生绘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示意图。
六、作业布置1. 绘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示意图。
2. 观察星空,记录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第二课:地球的气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主要气候类型。
2. 使学生掌握气候的影响因素。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地球的主要气候类型2. 气候的影响因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地球的主要气候类型,气候的影响因素。
2. 难点:气候的影响因素的示意图。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气候图片,了解地球的主要气候类型。
2. 讨论法:分组讨论气候的影响因素,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3. 直观演示法:利用模型和图表,直观展示气候的影响因素。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气候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主要气候类型。
2. 讲解:讲解气候的影响因素。
3. 讨论:分组讨论气候的影响因素,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4. 演示:利用模型和图表,展示气候的影响因素。
5. 练习:让学生绘制气候的影响因素示意图。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使用工具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1一、说教材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工具和机械。
人们经常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和机械,专门多时候,工具和机械为我们赢得了时刻和精力,关心我们完成了一些力所不能及的工作。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发明了更多的工具和机械,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进展,人们在生活中是如何使用工具和机械的?它们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是如何样发挥作用的?我们应该如何样科学地使用它们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些既是本单元所要研究的问题,也是我们的教学引领学生们所要经历的科学认识历程。
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要紧是通过使用工具,发觉关于工具和机械的问题,激发学生研究工具和机械的爱好。
二、说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在这一课,学生将通过对生活中使用工具体会的回忆和用熟悉的工具解决具体问题,感受工具能关心我们省力或提供方便,形成初步的工具和机械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尝试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觉做同样的情况,用不同的工具成效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能够关心我们做一些情况,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能够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三、说教学重难点重: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难: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缘故讨论四、说教学预备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会用多媒体教学并利用以上工具辅助教学:羊角锤、小刀、螺丝刀、螺丝钉、铁钉、图钉、剪刀、饮料瓶、奶粉罐子五、说学情、教法与学法1、说学情:六年级的学生们差不多能够比较独立地进行一些探究活动。
他们开始对一些问题进行具有挑战性的摸索,能够选取自己认为能够进行的方式对一些问题进行探究,开始有选择对利用观看、实验所猎取的证据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说明。
本课期望学生通过学习使用工具,进展对不同的问题要选择不同具最适合的工具的明白得和认识。
2、说教法:新课标指出,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依照《使用工作》一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层面,让学生轻松地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确定以下教学方法:a、探究研讨法b、分组讨论实验法c、观看实验法d、多媒体辅助法3、说学法: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探究为主线,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教育思想,为学生创设情境,制造科学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观看、提问、设计、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与探究的过程,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019-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19-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六年级上册教材目录工具和机械1、使用工具2、杠杆的科学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4、轮轴的秘密5、定滑轮和动滑轮6、滑轮组7、斜面的作用8、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形状与结构1、抵抗弯曲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3、拱形的力量4、找拱形5、做框架6、建高塔7、桥的形状和结构8、用纸造一座“桥”能量1、电和磁2、电磁铁3、电磁铁的磁力(一)4、电磁铁的磁力(二)5、神奇的小电动机6、电能和能量7、电能从哪里来8、能量与太阳生物的多样性1、校园生物大搜索2、校园生物分布图3、多种多样的植物4、种类繁多的动物5、相貌各异的我们6、原来是相关联的7、谁选择了它们8、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教学设计第一课使用工具【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
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剪指甲……)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
六年级上册科学资料
六年级上册科学资料第一课使用工具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2.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1.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
杠杆有(3)个点。
支撑这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3.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杠杆举例: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费力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第四课轮轴的秘密1.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
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
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省力)。
2.轮轴机械: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3.实验:螺丝刀刀柄粗细的秘密我的猜想: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研究的材料:2把刀柄粗细不同的螺丝刀,2枚螺丝钉、1块木板研究的方法:(1)分别用刀柄粗细不同的2把螺丝刀把2枚螺丝刀拧进木板中;(2)比较2把螺丝刀所用力的大小。
研究的结论: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2.动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它的作用是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同一种工具,用法不一样,所应用的科学原理也不一样,如:螺丝刀拧螺丝钉运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螺丝刀撬罐头盖,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使用工具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使用工具教科版第一课运用工具【教学目的】迷信概念:看法机械指的是应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
复杂机械又被人们习气地称为工具。
进程与方法:知识在实际中处置指定的迷信效果〔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异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看法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协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外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任务效率。
【教学重点难点】选用不同工具处置效果【教学预备】记载表〔先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教员〕;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教学进程】一、说话导入新课同窗们,这个美丽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造出来的?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那么锤子能协助我们做哪些事情?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1、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工具来协助我们做事情,明天我们就来研讨我们常用的工具。
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协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称号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
比一比,哪些同窗想地更多。
4、小组汇报:请一个小组下台来引见,并且可以运用教员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
5、教员小结:看来同窗们对工具的运用曾经比拟熟习,并且能运用到理想生活中去了。
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处置一个效果。
三、选用什么工具好1、教员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1〕假设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拟适宜?2〕请小组内的同窗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索你需求哪些工具?3〕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2、小组长领资料,组织小组成员展开实验3、全班交流: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适宜的吗?四、完成三项义务的工具选择1、请大家观察P3的三幅图,请你在左边选择最恰当的工具来完成这3项任务。
并且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2、教员小结: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假设我们运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1课《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课《紧密联系的工郸口技术》(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工具与技术》单元1.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教学设计及反思单元《工具与技术》课题1.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课时1核心概念4.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12.技术、工程与社会学习内容及要求4.1能的形式、转移与转化5〜6年级②知道简单机械(杠杆、滑轮、轮轴、斜面)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2.3科学、技术、工程相互影响与促进5〜6年级④初步认识技术与工程对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应用仪器设备进行观察并进行记录;举例说明科学发现可以促进新技术发明(如激光的发明)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科学观念:通过“取核桃仁”活动,了解生活中的常见工具和技术,知道一种工具可能有不同用法,不同工具使用的技术可能不同。
认识到工具和技术之间存在联系。
科学思维:观察和比较同一任务下不同工具的结构和使用情况,通过分析、交流,初步构建工具和技术之间的联系。
探究实践:在“取核桃仁”的过程中,合理选择并使用工具,描述使用效果和感受。
态度责任:通过观察、交流、操作等活动,产生认识工具和技术的兴趣,知道工具和技术是紧密联系的。
教学重点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在“取核桃仁”的活动中感受正确使用工具和熟能生巧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正确评价工具的使用效果,学会经验和技巧的迁移。
教学准备教师:1.课件优化件;2.课前需准备较硬的小核桃;3.准备常见工具:核桃夹、羊角锤、擀面棍、轮子、成头、扳手、老虎钳、螺丝刀等。
学生:1.自带部分常见工具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上课仪式同学们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走进工具的学习。
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
沪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第一课
沪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第一课一、课题:科学探究的步骤二、课时:一课时三、目的:1、通过本课时的研究,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步骤;2、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研究科学知识的兴趣;3、养成良好的研究惯。
四、重点:1、熟悉科学探究的步骤;2、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五、难点:1、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2、掌握实验步骤。
六、教学过程1、热身: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引出科学探究,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2、激活:出示一些科学探究的实例,让学生熟悉科学探究的步骤,让学生根据实验例子做出科学探究的思维导图,引出科学探究的步骤。
3、理论:从科学探究的步骤出发,引出提问、观察、推测、实验、结论的五个步骤,并用实际例子讲解,让学生掌握实验步骤。
4、操作:让学生根据实验步骤,完成实验任务,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5、拓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科学探究,探讨自己的科学问题,激发学生研究科学知识的兴趣。
七、总结:总结研究成果,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八、作业:让学生完成一个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科学探究是一门科学学科,它涉及观察、分析和推理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是一种科学思维的活动。
科学探究的步骤是提问、观察、推测、实验、结论。
提问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即提出科学问题,这个问题可以是实验中要解决的问题,也可以是实验以外的问题。
提出问题之后,要做更深入的研究,以便收集足够的信息,以便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推测是科学探究的第三步,即结合观察的结果,结合实验的结果,根据实验的结果,推测出实验的结果,形成实验的假设。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第四步,即按照实验方案,采用恰当的仪器和实验材料,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实验,收集实验中的数据,完成实验。
结论是科学探究的最后一步,即根据实验结果,推断出实验结果,总结出实验的结论。
科学探究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深入思考,运用自己的科学知识,才能获得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排版共87页)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目录一、工具和机械Array 1、使用工具2、杠杆的科学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4、轮轴的秘密5、定滑轮和动滑轮6、滑轮组7、斜面的作用8、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二、形状与结构1、抵抗弯曲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3、拱形的力量4、找拱形5、做框架6、建高塔7、桥的形状和结构8、用纸造一座“桥”三、能量1、电和磁2、电磁铁3、电磁铁的磁力(一)4、电磁铁的磁力(二)5、神奇的小电动机6、电能和能量7、电能从哪里来8、能量与太阳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教学设计第一课使用工具【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
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剪指甲……)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
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3、小组讨论填表4、小组汇报: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1《使用工具》集体备课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1《使用工具》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使用工具》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使用简单工具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和了解常见工具的名称、用途和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对于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于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不是很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一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实践操作。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常见工具的名称、用途和操作方法。
2.培养学生使用工具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常见工具的名称、用途和操作方法的掌握。
2.培养学生使用工具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了解工具的用途和操作方法。
2.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掌握工具的使用技巧。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常见工具的实物或图片,用于展示和讲解。
2.准备工具操作的视频或动画,用于演示和指导。
3.准备实践操作的材料和工具,用于学生动手实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情境教学法,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使用工具。
例如,讲述一个发生在家庭中的小故事,描述家庭成员在使用工具时的场景,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呈现(10分钟)展示常见工具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工具的名称。
接着,呈现工具操作的视频或动画,让学生了解工具的用途和操作方法。
在此过程中,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确保学生对工具的认知清晰明了。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定的实践操作材料和工具。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尝试完成指定的任务。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优秀8篇)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优秀8篇)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逐步形成主动积极收集资料、依据计划进行研究的探究习惯。
2、能和小组同学合作探究部分建筑物采光不足的原因,知道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3、能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获取科学的结论。
4、探究光的反射原理,了解平面镜的反光作用,知道物体反光能力的强弱与物体表面粗糙程度有关。
5、感受探究成功的喜悦。
教学准备:教师:下载并整合的远程教育资源中关于光的传播教学课件;镜子,铝板,纸板,凸透镜等。
学生:模拟建筑物(纸箱),电筒,弯管吸管;镜子,铝板,纸板等。
一、谈话导入。
医院的长通道为什么会出现采光问题?(2)思考:光是怎样传播的?为什么光照不到建筑物的内部?为什么会出现影子?学生猜测,大胆假设。
师生共同利用弯管吸管观察日光灯,通过这一小实验探究光的传播路线。
(1)谈话:通过弯管不能看见日光灯,说明了光传播的路线是怎样的?学生交流,师生评议。
(日光灯不能透过弯管进入我们的眼睛,说明了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了解什么是光源。
教师和学生共同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光源。
(3)课件演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教师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利用课件直观地演示光直线的传播的现象,了解古人怎样研究和利用光直线传播原理的。
(墨翟)1、谈话:光是直线传播的,能不能让光改变方向?怎样才能解决采光问题?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大胆进行假设。
2、实验探究:我们能利用手中的镜子,让手电筒的光照射到任意一个地方吗?利用其他材料能不能呢?师生共同利用镜子做改变光传播路线的实验,教师可以指定某一个方位,让每一组学生利用镜子把手电筒的光照射到指定的地方。
在使用镜子之后,再利用文具盒等身边常见的材料再次实验。
师生利用各种粗糙程度不同、颜色不同的材料,依次进行反光实验,通过实验了解各种材料的反光特点。
通过实验学生会发现:材料越光滑,反光能力越强;材料颜色越浅,反光能力越强;什么颜色的`材料反射什么颜色的光;4、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有哪些发现?把我们的发现记录到记录本上。
最新科教版小学科学教案全册(六上 表格式)
3、判断他们是否是省力工具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找出三个点,然后进行比较)
4、请同学们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图片上画出每件工具的三个点。
5、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这些工具是否省力?为什么 ?
(1)讲解:
刚才的比赛中,凡手持螺丝刀柄的一方都取胜了,并不是这些同学力量都大,而因为他们利用了螺丝刀这简单机械省力的原理,而取胜对方。那么这种简单机械叫什么呢?螺丝刀柄粗大,就像汽车方向盘的轮,而金属棍,就像汽车方向盘和轮连接的轴。像汽车方向盘这样的简单机械叫轮轴,(板书课题)凡是由一个轮和一个轴组成的机械都叫轮轴。
五、课后思考题
出示教师用的杆秤进行示范,用不同的2跟提绳分别进行称重时,杆秤会发生什么变化?
课
堂
小
结
课
堂
练
习
作
业
布
置
教
学
反
思
反思:科学家的探索研究经历告诉我们,探究的过程是艰苦的,往往一个课题要经历千百次不懈的努力,最后才能获得成功。美国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他发明电灯就进行了一千六百多次的实验。大科学家尚且如此,小学生探究活动,我们绝不要担心失败,经历失败后获得的成功,对学生的影响更强烈。他们在发展智能的同时情商也得相应的发展。
2、学生各自作图、填表。
3、汇报交流(请学生到展台下进行展示交流)
4、思考:我们都知道杠杆能省力,能帮助我们抬起自己无法徒手搬动的东西;但是为什么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工具他们有的是费力的呢?为什么这样设计呢?
教师小结。
四、小杆秤的研究
1、俗话说:“称砣虽小,能压千斤”,今天老师就带了一把杆秤来,请大家来说一说,为什么杆秤的称砣这么小,却可以“压住”这么重的重物。(请学生从杠杆的三点之间的关系说一说)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第一课:常见的物质变化引言:本课主要介绍了物质的变化,重点是理解常见的凝固、熔化、溶解和燃烧等变化过程。
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将能够理解这些物质变化的本质和规律,培养他们的实验观察能力,促进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一、学习目标:1. 掌握凝固、熔化、溶解和燃烧等物质变化的概念;2. 通过实验观察,了解物质变化的过程和规律;3. 培养学生实验观察的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技能。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理解物质变化过程中的凝固、熔化、溶解和燃烧等基本概念;2. 通过实验观察,了解物质变化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材《科学教科版》;2. 实验器材:烧杯、宽口瓶、勺子、锡纸等;3. 实验物质:冰块、食盐、白糖、铁钉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老师可以选择一个有趣的问题来导入新课,例如:“在炎热的夏天,我们可以吃冰淇淋来降温,为什么冰淇淋能带来清凉感呢?”通过和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然后,引出本课的主题:常见的物质变化。
2. 学习凝固和熔化的概念:a. 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凝固和熔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b. 让学生观察蜡烛的燃烧过程,并观察蜡燃烧后产生的蜡油的变化。
3. 学习溶解的概念:a. 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让学生了解溶解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b. 实验: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加入不同物质(如食盐、白糖)搅拌直到完全溶解。
4. 学习燃烧的概念:a. 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让学生了解燃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b. 实验:将一根铁钉加热并观察变化,然后将一片纸放在火上燃烧并观察变化。
5. 总结与拓展:a. 回顾本课的内容,让学生总结物质变化的概念和特点。
b.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拓展相关知识,例如:自然界中的物质变化现象等。
六、课堂作业: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学生完成作业,如写一篇观察物质变化的实验报告。
七、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常见物质变化的概念和规律。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第一课使用工具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第一课使用工具【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杠杆、滑轮、斜面等差不多上机械。
简单机械又被人们适应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觉做同样的情况,用不同的工具成效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能够关心我们做一些情况,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能够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关心我们做情况,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2、你还明白哪些工具?他们能关心我们做什么事?请大伙儿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情况填在书本P2表格内。
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34、小组汇报: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同时能够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
5、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差不多比较熟悉,同时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
那么下面就请大伙儿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
(启后)1、请大伙儿观看P3的三幅图,请你在右边选择最恰当的工具来完成这3项工作。
同时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2、油桶通过斜面推上车,比较省力;大石头用撬棍当赶感去撬动比较省力;利用绳子和滑轮组成定滑轮能够专门方面地将国旗挂到旗杆顶上。
3、教师小结:有一些专门费劲、专门难做的情况,假如我们使用了工具就能够省力、方便地完成了。
巧妙地使用工具,能让我们做的更好。
4、请大伙儿看P3工具的定义,深入明白得。
[来源:Zxxk]五、全课总结:关于简单机械,我们还有什么问题想研究?。
第1课 《使用工具》教案(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1课《使用工具》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使用工具》是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尝试通过指导学生研究一些简单的机械和工具,让学生认识生活中运用的一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并通过研究这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培养学生开展比较完整的探究活动的能力。
而本课又是本单元的第一课,重在引领学生认识了解生活中的常用工具、及其中蕴含的机械问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客观存在的机械和工具进行多角度的评价,为以后的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本课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我们使用过的工具;第二部分,选用什么工具好。
这两部分内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但是,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学生发言表现欲望差,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
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①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②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
③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科学探究①尝试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
②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科学态度①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
②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技术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和变化。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影像资料,记录表;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
科学教育科学六年级上册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第一课使用工具【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
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剪指甲……)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
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3、小组讨论填表4、小组汇报: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
5、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
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
(启后)三、选用什么工具好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1)如果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3)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3、全班交流: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教案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教案【篇一: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与反思《使用工具》【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
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剪指甲……)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
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34、小组汇报: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
5、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
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
(启后)三、选用什么工具好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1)如果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3)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3、全班交流: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课 蜡烛的变化》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课蜡烛的变化》教案一、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是关于物质的变化的内容第1课是以蜡烛的变化为主题。
通过学习蜡烛的制作和燃烧过程,引导学生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即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生可以发现物质在燃烧时会产生明亮的火焰和热量,而蜡烛燃烧后的物质与原始蜡烛有所不同,形成了新的物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从制作蜡烛和燃烧蜡烛的过程中,发现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不同。
2. 能够说出判断物质变化属于哪一类的证据。
3. 能举出物质变化的实例,体会人类生产生活对物质变化的利用。
过程与方法:1. 实践探究: 学生通过制作和燃烧蜡烛的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物质的变化过程。
2. 观察与记录: 引导学生观察蜡烛燃烧时的现象和变化,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3. 讨论与交流: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观察结果,形成归纳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实践探究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2. 培养学生对物质变化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三、3. 培养学生对物质变化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
2. 通过蜡烛的制作和燃烧,观察和描述物质变化的现象。
教学难点:1. 寻找证据判断物质的变化属于哪一类。
2. 运用所学知识举出物质变化的实例。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践探究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观察和记录。
但对于物质变化的分类和判断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实例和讨论来加深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五、教学过程:导入1. 老师可以展示一支已点燃的蜡烛,并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蜡烛是如何燃烧的吗?燃烧后的蜡烛有什么变化?2. 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老师引导他们观察已经点燃的蜡烛,并询问他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和变化。
实践探究1. 老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套制作蜡烛的材料,包括蜡片、容器和蜡烛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杠杆的研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二、研究旗杆顶部的滑轮
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做一个定滑轮,模拟升旗的情形,并思考:当我们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2、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引导“定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一般情况下,学生已习以为常地认为我们所学的工具都具有省力作用)
3、请同学们自行设计研究定滑轮是否能省力的实验方案。(提供实验设计方案表)
第一课使用工具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观察P4 P5的这些工具,说说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并说明理由(找一找三点)
学生自己体验杠杆尺的组成及变化。
三、研究杠杆的秘密
1、刚才我们用杠杆轻松地撬起了讲台,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的呢?
(学生一般认为都是省力的,教师在课堂上举例费力的事件)
让我们用杠杆尺这个工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研究。
4、请同学们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图片上画出每件工具的三个点。
5、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这些工具是否省力?为什么?
6、在全班内进行交流反馈;并对学生的画图进行展示交流。(重点分析镊子和开瓶器的三点位置的变化。开瓶器支点在前端,阻力点在中间;镊子支点在末端,用力点在中间)
7、小结:怎么样的工具是省力的?怎么样的工具是费力的?(请同学找出其中规律)
3、板书分析杠杆的各个部分名称和定义。
阻力点用力点
支点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4、出示P4的两张图片:压水井、跷跷板。
请大家在上面画一画,他们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
5、在展台底下进行反馈交流。
6、分辨杠杆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了解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发展研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了解轮轴作用和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教学难点:
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教学准备:
大螺丝刀1把、阀门式水龙头一个;每组钩码1盒、2段棉线、1个铁架台、1个大轮、1个小轮、一个轴(简易机械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吊机吊、把桌子撬翻、用滑轮吊……(请学生出谋划策)
二、认识杠杆
1、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一种非常简单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杆。
什么是杠杆?——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而今天我们科学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杠杆”。
2、示范用杠杆撬讲台。
2、请学生尝试拧开去掉轮的水龙头,然后说一说轮的作用。
3、用一个轮轴装置来研究轮轴的作用。
实验操作:
(1)把一些大小不同的轮和轴分别固定在一起,安装在支架上,在轮和轴的凹槽内装上棉线,把钩码分别挂在轮和轴上,试试看,能发现什么?
(2)学生分组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书本P10),这里主要培养学生的协同分工能力。
2、对杠杆尺的构造进行介绍和使用方法
3、教师问题的提出:如果我在杠杆尺的左边第四格挂上一个钩码,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我应该在杠杆尺的右边什么位置挂上几个钩码?(请同学上台来试一试,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还有其他方法吗?
5、老师刚才是在左边第四格挂了一个钩码,还可以怎么挂?那么右边又应该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呢?请大家在小组内合作开展实验,并且把数据记录在P6上的表格内。完成实验之后再把实验数据进行统计:省力情况有()种,费力情况有()种;不省力也不费力情况有()种。
并且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2、油桶通过斜面推上车,比较省力;大石头用撬棍当赶感去撬动比较省力;利用绳子和滑轮组成定滑轮可以很方面地将国旗挂到旗杆顶上。
3、教师小结: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巧妙地使用工具,能让我们做的更好。
4、请大家看P3工具的定义,深入理解。
教学重点:
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
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
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剪指甲……)
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
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
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
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三、给各种杠杆类工具分类
1、请同学们在书本P8页的10种工具上画一画,找出每样工具的三个点。然后判断一下它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或不省力也不费力。
2、学生各自作图、填表。
3、汇报交流(请学生到展台下进行展示交流)
4、思考:我们都知道杠杆能省力,能帮助我们抬起自己无法徒手搬动的东西;但是为什么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工具他们有的是费力的呢?为什么这样设计呢?
6、对所有的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
1)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
2)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
3)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7、教师进行总结:省力、费力、不省力不费力各情况的比较和分析。
四、收集数据步骤的反思
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的?哪种方法更合理?
五、全课小结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教学目标:
1)如果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
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
3)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
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
3、全班交流: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
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四、完成三项任务的工具选择
1、请大家观察P3的三幅图,请你在右边选择最恰当的工具来完成这3项工作。
(按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实验,然后进行对比;发现轮越大,越省力,轮越小,越费力的规律)
四、巩固与应用
1、找一找,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轮轴?说说它们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那些方便。
2、这些轮轴的作用是什么?他们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方向盘、轱辘、门把手、扳手、牛顿盘)其中牛顿盘在旋转时是拧轴,属于费力的轮轴。
教学重点:
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来认识其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
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测力计、实验计划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学校早晨升国旗的过程,并提问:“升旗的时候,我们的队员是往下拉绳子,为什么国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学生回答:因为旗杆顶部有一个轮子)
2、概念引入: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要研究的问题
定滑轮是否能省力
预测
是()否()
要改变的条件
不要改变的条件
实验设计(可附图)
4、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下研究的数据。
水龙头是我们每家每户都有的一种工具,他能有效控制水的流量。我请一位同学来拧开这个水龙头;(出示阀门式水龙头)
出示水龙头图片,并指出轴、轮所在位置;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二、轮轴作用的研究
1、设计家在设计水龙头的时候都是有一定目的的,那么水龙头上的轮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尝试回答)
4、小组成员汇报数据,并进行交流和思考,发现了什么规律?(挂在轮上
的钩码更少,证明在轮上用力能省力)
5、轮轴作用的运用(小游戏):猜猜胜者是谁?请几对同学上台来进行游
戏。
一个同学握住螺丝刀柄,一个同学握住螺丝刀轴,2人按不同方向转。
三、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1、刚才我们通过实验和游戏了解了在轮轴的轮上用力是比较省力,那么如果轴固定不变,把轮换大些会怎么样呢?(请学生进行大胆推测)
比一比,哪个同学完成地快,请其他同学为他们加油。
二、杠杆类工具的比较
1、刚才三位同学的表演非常精彩,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他们使用的工具合适吗?(合适)
2、思考一下,他们所使用的三种工具哪种是省力的?哪种是费力的?或者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请几位同学进行判断,并说说理由)
3、判断他们是否是省力工具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找出三个点,然后进行比较)
4、玩一玩自己制作的杆秤。(称一称自己的铅笔盒、书本等物体的重量)
五、课后思考题
出示教师用的杆秤进行示范,用不同的2跟提绳分别进行称重时,杆秤会发生什么变化?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大越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在大小差别更大的轮轴上挂重物的实验分析,认识轮越大越省力。
2、示范操作实验:把更大的轮和轴(不变)固定在一起,先在轴的棉线上挂3~5个钩码,然后请学生尝试在轮上加钩码,使轮上的钩码刚好能拉起轴上的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