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病起书怀》原文+赏析
宋陆游病起书怀古诗赏析
宋陆游病起书怀古诗赏析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注释:病起:病愈。
病骨:指多病瘦损的身躯。
支离:憔悴;衰疲。
孤臣:孤立无助或不受重用的远臣。
江干:江边;江岸。
忘忧:忘却忧虑。
阖(hé)棺:指死亡,诗中意指:盖棺定论。
庙社:宗庙和社稷,以喻国家。
京华:京城之美称。
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
和銮(luán):同“和鸾”。
古代车上的铃铛。
挂在车前横木上称“和”,挂在轭首或车架上称“銮”。
诗中代指“君主御驾亲征,收复祖国河山”的美好景象。
出师一表:指三国时期诸葛亮所作《出师表》。
挑灯:拨动灯火,点灯。
亦指在灯下。
翻译: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
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
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
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赏析:《病起书怀》载于《剑南诗稿》,此诗贯穿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中华子民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揭示了百姓与国家的血肉关系。
“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一传世警句,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也是历代爱国志士爱国之心的真实写照,这也是它能历尽沧桑,历久常新的原因所在。
诗人想到自己一生屡遭挫折,壮志难酬,而年已老大,自然有着深深的慨叹和感伤;但他在诗中说一个人盖棺方能论定,表明诗人对前途仍然充满着希望。
首联“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叙事、点题,是诗人诗文自身的写照“纱帽宽”,一语双关,既言其病后瘦损,故感帽沿宽松。
也暗含被贬官之意,写出了现实,纵使有满腔报国之志,也只能身处江湖之远,客居江边,无力回天,心中的痛苦与烦恼可见一斑。
颔联“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爱国诗:陆游《病起书怀》原文翻译及赏析
爱国诗:陆游《病起书怀》原文翻译及赏析中国是诗的大国,无数爱国诗人慷慨激昂,感叹悲歌,或表现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或表现誓死杀敌,为国建功的凌云壮志;或表现结束战乱,迎接和平的强烈愿望;或表现身处困境,仍心系国家的赤子情怀。
这些诗思想高尚,情感纯真,艺术性强,文质兼美,成为古代文学一道亮丽的风景。
下面是无忧考网为大家带来的:爱国诗:陆游《病起书怀》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病起书怀宋代:陆游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译文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
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
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
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注释病起:病愈。
病骨:指多病瘦损的身躯。
支离:憔悴;衰疲。
孤臣:孤立无助或不受重用的远臣。
江干:江边;江岸。
忘忧:忘却忧虑。
阖(hé)棺:指死亡,诗中意指:盖棺定论。
庙社:宗庙和社稷,以喻国家。
京华:京城之美称。
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
和銮(luán):同“和鸾”。
古代车上的铃铛。
挂在车前横木上称“和”,挂在轭首或车架上称“銮”。
诗中代指“君主御驾亲征,收复祖国河山”的美好景象。
出师一表:指三国时期诸葛亮所作《出师表》。
挑灯:拨动灯火,点灯。
亦指在灯下。
创作背景《病起书怀》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四月,陆游时年五十二岁。
被免官后病了二十多天,移居成都城西南的浣花村,病愈之后仍为国担忧,为了表现要效法诸葛亮北伐,统一中国的决心,挑灯夜读《出师表》,挥笔泼墨,写下此诗。
赏析《病起书怀》载于《剑南诗稿》,此诗贯穿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中华子民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揭示了百姓与国家的血肉关系。
爱国诗:陆游《病起书怀》原文翻译及赏析
爱国诗:陆游《病起书怀》原文翻译及赏析病起书怀宋代:陆游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译文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
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
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
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注释病起:病愈。
病骨:指多病瘦损的身躯。
支离:憔悴;衰疲。
孤臣:孤立无助或不受重用的远臣。
江干:江边;江岸。
忘忧:忘却忧虑。
阖(hé )棺:指死亡,诗中意指:盖棺定论。
庙社:宗庙和社稷,以喻国家。
京华:京城之美称。
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
和銮(luán):同“ 和鸾”。
古代车上的铃铛。
挂在车前横木上称“和”,挂在轭首或车架上称“銮”。
诗中代指“君主御驾亲征,收复祖国河山”的美好景象。
出师一表:指三国时期诸葛亮所作《出师表》。
挑灯:拨动灯火,点灯。
亦指在灯下。
创作背景《病起书怀》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四月,陆游时年五十二岁。
被免官后病了二十多天,移居成都城西南的浣花村,病愈之后仍为国担忧,为了表现要效法诸葛亮北伐,统一中国的决心,挑灯夜读《出师表》,挥笔泼墨,写下此诗。
赏析《病起书怀》载于《剑南诗稿》,此诗贯穿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中华子民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揭示了百姓与国家的血肉关系。
“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个传世警句,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也是历代爱国志士爱国之心的真实写照,这也是它能历尽沧桑,历久常新的原因所在。
诗人想到自己一生屡遭挫折,壮志难酬,而年已老大,自然有着深深的慨叹和感伤;但他在诗中说一个人盖棺方能论定,表明诗人对前途仍然充满着希望。
首联“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中国宋词鉴赏-《病起书怀》
中国宋词鉴赏-《病起书怀》《病起书怀》为宋代诗人陆游被免官后于淳熙三年(1176年)四月在成都所作的诗作。
这首诗从衰病起笔,以挑灯夜读《出师表》结束,所表现的是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永不磨灭的意志。
其中“位卑”句不但使诗歌思想生辉,而且令这首七律警策精粹、灵光独具,艺术境界拔人一筹。
全诗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以及忧国忧民之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病起书怀》的宋词及诗词鉴赏,可供大家欣赏和阅读。
《病起书怀》宋代:陆游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译文及注释译文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
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
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
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注释病起:病愈。
病骨:指多病瘦损的身躯。
支离:憔悴;衰疲。
孤臣:孤立无助或不受重用的远臣。
江干:江边;江岸。
忘忧:忘却忧虑。
阖(hé )棺:指死亡,诗中意指:盖棺定论。
庙社:宗庙和社稷,以喻国家。
京华:京城之美称。
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
和銮(luán):同“ 和鸾”。
古代车上的铃铛。
挂在车前横木上称“和”,挂在轭首或车架上称“銮”。
诗中代指“君主御驾亲征,收复祖国河山”的美好景象。
出师一表:指三国时期诸葛亮所作《出师表》。
挑灯:拨动灯火,点灯。
亦指在灯下。
赏析《病起书怀》载于《剑南诗稿》,此诗贯穿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中华子民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揭示了百姓与国家的血肉关系。
“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一传世警句,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也是历代爱国志士爱国之心的真实写照,这也是它能历尽沧桑,历久常新的原因所在。
诗人想到自己一生屡遭挫折,壮志难酬,而年已老大,自然有着深深的慨叹和感伤;但他在诗中说一个人盖棺方能论定,表明诗人对前途仍然充满着希望。
古诗文《病起书怀》赏析
古诗文《病起书怀》赏析病起书怀宋朝:陆游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病起书怀译文及注释【译文病体羸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身一人远离京城,客居江干。
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人)要死后才能盖棺定论的。
(期望)天地神灵佑护国家社稷,北方父老都在企盼着君主(出征)。
《出师表》传世之作,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在挑灯细细品读。
】【注释江干:江边。
阖棺:盖棺。
庙社:宗庙社稷,指国家朝廷。
和銮:天子的车驾。
】病起书怀赏析本诗于淳熙三年(1176)四月作于成都。
诗人被免去参议官后之后,移居成都城西南的浣花村,一病就是二十多天,病愈后写了此诗,共二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
这首诗从衰病起笔,以挑灯夜读《出师表》结束,所表现的是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永不磨灭的意志。
诗人想到自己一生屡遭挫折,壮志难酬,而年已老大,自然有着深深的慨叹和感伤。
他在诗中说一个人盖棺方能论定,表明诗人对前途仍然充满着希望,这句诗犹如漫漫长夜中的一盏心灯,不但使诗歌思想生辉,而且令这首七律警策精粹、灵光独具,艺术境界拔人一筹,成了后世许多忧国忧民的寒素之士用以自警自励的名言。
病起书怀“位卑未敢忘忧国”赏析“位卑未敢忘忧国”,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相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它的主旨就是热爱祖国。
它总结了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揭示了人民与国家的血肉关系。
我们不求轰轰烈烈,只要立足自身的岗位辛勤工作了,多奉献,不添乱,就是爱国,就是忧国。
热爱祖国有不同表现,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捍卫民族尊严,为国争得荣誉,维护祖国统一,发扬民族美德,等等,都值得赞美。
陆游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
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
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爱国诗词:陆游《病起书怀》原文译文赏析
爱国诗词:陆游《病起书怀》原文译文赏析导读:本文爱国诗词:陆游《病起书怀》原文译文赏析,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病起书怀》宋代:陆游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译文】病体虚弱消瘦,以致纱帽帽沿都已宽松,不受重用只好客居在与之相隔万里的成都江边。
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即使事情已经商定,也要等到有了结果才能完全下结论。
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
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赏析】这首诗从衰病起笔,以挑灯夜读《出师表》结束,所表现的是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永不磨灭的意志。
其中“位卑”句不但使诗歌思想生辉,而且令这首七律警策精粹、灵光独具,艺术境界拔人一筹。
全诗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以及忧国忧民之心。
起句两句“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叙事、点题,是诗人诗文自身的写照“纱帽宽”,一语双关,既言其病后瘦损,故感帽沿宽松。
也暗含被贬官之意,写出了现实,纵使有满腔报国之志,也只能身处江湖之远,客居江边,无力回天,心中的痛苦与烦恼可见一斑。
三四句“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为全篇的主旨所在,其中“位卑未敢忘忧国”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相近,它的主旨就是热爱祖国。
这两句使我们看到诗人高尚的人格和一颗忠心爱国的赤子之心。
正因为诗人光明磊落、心地坦荡,所以他对暂时遭遇的挫折并不介意。
他坚信历史是公正的,是一定会对一个人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的。
但是诗人并没有局限于抒写自己的情怀,而是以国家的大事为己任。
五六句“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宕开一笔,抒写了对国家政局的忧虑同时呼吁朝廷北伐,重返故都,以慰京华父老之望。
在这里诗人寄托了殷切的期望:但愿天地神灵扶持国家,使过大民众脱离战火,安乐昌盛。
陆游《病起书怀》赏析
陆游《病起书怀》赏析陆游《病起书怀》赏析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陆游《病起书怀》赏析,欢迎大家参考阅读!病起书怀陆游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译文】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
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
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
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位卑未敢忘忧国”赏析】“位卑未敢忘忧国”,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相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它的主旨就是热爱祖国。
它总结了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揭示了人民与国家的血肉关系。
我们不求轰轰烈烈,只要立足自身的岗位辛勤工作了,多奉献,不添乱,就是爱国,就是忧国。
热爱祖国有不同表现,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捍卫民族尊严,为国争得荣誉,维护祖国统一,发扬民族美德,等等,都值得赞美。
【赏析】《病起书怀》载于《剑南诗稿》,此诗贯穿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中华子民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揭示了百姓与国家的血肉关系。
“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一传世警句,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也是历代爱国志士爱国之心的真实写照,这也是它能历尽沧桑,历久常新的原因所在。
诗人想到自己一生屡遭挫折,壮志难酬,而年已老大,自然有着深深的慨叹和感伤;但他在诗中说一个人盖棺方能论定,表明诗人对前途仍然充满着希望。
首联“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叙事、点题,是诗人诗文自身的写照“纱帽宽”,一语双关,既言其病后瘦损,故感帽沿宽松。
陆游《病起书怀》赏析
陆游《病起书怀》赏析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陆游《病起书怀》赏析,欢迎大家参考阅读!病起书怀陆游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译文】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
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
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
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位卑未敢忘忧国”赏析】“位卑未敢忘忧国”,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相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它的主旨就是热爱祖国。
它总结了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揭示了人民与国家的血肉关系。
我们不求轰轰烈烈,只要立足自身的岗位辛勤工作了,多奉献,不添乱,就是爱国,就是忧国。
热爱祖国有不同表现,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捍卫民族尊严,为国争得荣誉,维护祖国统一,发扬民族美德,等等,都值得赞美。
【赏析】《病起书怀》载于《剑南诗稿》,此诗贯穿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中华子民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揭示了百姓与国家的血肉关系。
“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一传世警句,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也是历代爱国志士爱国之心的真实写照,这也是它能历尽沧桑,历久常新的原因所在。
诗人想到自己一生屡遭挫折,壮志难酬,而年已老大,自然有着深深的慨叹和感伤;但他在诗中说一个人盖棺方能论定,表明诗人对前途仍然充满着希望。
首联“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叙事、点题,是诗人诗文自身的写照“纱帽宽”,一语双关,既言其病后瘦损,故感帽沿宽松。
《病起书怀》陆游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病起书怀》陆游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病起书怀》为宋代诗人陆游被免官后于淳熙三年(1176年)四月在成都所作的诗作。
这首诗从衰病起笔,以挑灯夜读《出师表》结束,所表现的是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永不磨灭的意志。
其中“位卑”句不但使诗歌思想生辉,而且令这首七律警策精粹、灵光独具,艺术境界拔人一筹。
全诗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以及忧国忧民之心。
作品原文病起书怀⑴陆游病骨支离纱帽宽⑵,孤臣万里客江干⑶。
位卑未敢忘忧国⑷,事定犹须待阖棺⑸。
天地神灵扶庙社⑹,京华父老望和銮⑺。
出师一表通今古⑻,夜半挑灯更细看⑼。
作品注释⑴病起:病愈。
⑵病骨:指多病瘦损的身躯。
支离:憔悴;衰疲。
⑶孤臣:孤立无助或不受重用的远臣。
江干:江边;江岸。
⑷忘忧:忘却忧虑。
⑸阖(hé )棺:指死亡,诗中意指:盖棺定论。
⑹庙社:宗庙和社稷,以喻国家。
⑺京华:京城之美称。
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
和銮(luán):同“ 和鸾”。
古代车上的铃铛。
挂在车前横木上称“和”,挂在轭首或车架上称“銮”。
诗中代指“君主御驾亲征,收复祖国河山”的美好景象。
⑻出师一表:指三国时期诸葛亮所作《出师表》。
⑼挑灯:拨动灯火,点灯。
亦指在灯下。
作品译文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
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
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
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创作背景《病起书怀》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四月,陆游时年五十二岁。
被免官后病了二十多天,移居成都城西南的浣花村,病愈之后仍为国担忧,为了表现要效法诸葛亮北伐,统一中国的决心,挑灯夜读《出师表》,挥笔泼墨,写下此诗,"位卑“句成为后世许多忧国忧民的寒素之士用以自警自励的名言。
作品鉴赏《病起书怀》载于《剑南诗稿》,此诗贯穿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中华子民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揭示了百姓与国家的血肉关系。
病起书怀陆游原文及翻译
病起书怀陆游原文及翻译
《病起书怀》是宋代陆游的诗作。
原文为: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病起书怀》的翻译为:
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
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
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
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爱国诗词:陆游《病起书怀》原文译文赏析
爱国诗词:陆游《病起书怀》原文译文赏析《病起书怀》宋代:陆游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译文】病体虚弱消瘦,以致纱帽帽沿都已宽松,不受重用只好客居在与之相隔万里的成都江边。
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即使事情已经商定,也要等到有了结果才能完全下结论。
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
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赏析】这首诗从衰病起笔,以挑灯夜读《出师表》结束,所表现的是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永不磨灭的意志。
其中“位卑”句不但使诗歌思想生辉,而且令这首七律警策精粹、灵光独具,艺术境界拔人一筹。
全诗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以及忧国忧民之心。
起句两句“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叙事、点题,是诗人诗文自身的写照“纱帽宽”,一语双关,既言其病后瘦损,故感帽沿宽松。
也暗含被贬官之意,写出了现实,纵使有满腔报国之志,也只能身处江湖之远,客居江边,无力回天,心中的痛苦与烦恼可见一斑。
三四句“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为全篇的主旨所在,其中“位卑未敢忘忧国”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相近,它的主旨就是热爱祖国。
这两句使我们看到诗人高尚的人格和一颗忠心爱国的赤子之心。
正因为诗人光明磊落、心地坦荡,所以他对暂时遭遇的挫折并不介意。
他坚信历史是公正的,是一定会对一个人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的。
但是诗人并没有局限于抒写自己的情怀,而是以国家的大事为己任。
五六句“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宕开一笔,抒写了对国家政局的忧虑同时呼吁朝廷北伐,重返故都,以慰京华父老之望。
在这里诗人寄托了殷切的期望:但愿天地神灵扶持国家,使过大民众脱离战火,安乐昌盛。
最后两句“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采用典故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可收复河山对于诗人来说毫无办法。
陆游《病起书怀》鉴赏《病起书怀》译文及赏析
陆游《病起书怀》鉴赏《病起书怀》译文及赏析《病起书怀》是由陆游所创作的,这首诗从衰病起笔,以挑灯夜读《出师表》结束,所表现的是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永不磨灭的意志。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病起书怀》,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病起书怀》宋代:陆游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病起书怀》译文病体虚弱消瘦,以致纱帽帽沿都已宽松,不受重用只好客居在与之相隔万里的成都江边。
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即使事情已经商定,也要等到有了结果才能完全下结论。
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
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病起书怀》注释病起:病愈。
病骨:指多病瘦损的身躯。
支离:憔悴;衰疲。
孤臣:孤立无助或不受重用的远臣。
江干:江边;江岸。
忘忧:忘却忧虑。
阖(hé )棺:指死亡,诗中意指:盖棺定论。
庙社:宗庙和社稷,以喻国家。
京华:京城之美称。
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
和銮(luán):同“ 和鸾”。
古代车上的铃铛。
挂在车前横木上称“和”,挂在轭首或车架上称“銮”。
诗中代指“君主御驾亲征,收复祖国河山”的美好景象。
出师一表:指三国时期诸葛亮所作《出师表》。
挑灯:拨动灯火,点灯。
亦指在灯下。
《病起书怀》赏析这首诗从衰病起笔,以挑灯夜读《出师表》结束,所表现的是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永不磨灭的意志。
其中“位卑”句不但使诗歌思想生辉,而且令这首七律警策精粹、灵光独具,艺术境界拔人一筹。
全诗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以及忧国忧民之心。
起句两句“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叙事、点题,是诗人诗文自身的写照“纱帽宽”,一语双关,既言其病后瘦损,故感帽沿宽松。
也暗含被贬官之意,写出了现实,纵使有满腔报国之志,也只能身处江湖之远,客居江边,无力回天,心中的痛苦与烦恼可见一斑。
陆游《病起书怀》鉴赏及译文答案
陆游《病起书怀》鉴赏及译文答案《病起书怀》是由陆游所创作的,此诗贯穿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中华子民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揭示了百姓与国家的血肉关系。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病起书怀》,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病起书怀》宋代:陆游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病起书怀》译文病体虚弱消瘦,以致纱帽帽沿都已宽松,不受重用只好客居在与之相隔万里的成都江边。
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即使事情已经商定,也要等到有了结果才能完全下结论。
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
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病起书怀》注释病起:病愈。
病骨:指多病瘦损的身躯。
支离:憔悴;衰疲。
孤臣:孤立无助或不受重用的远臣。
江干:江边;江岸。
忘忧:忘却忧虑。
阖(hé )棺:指死亡,诗中意指:盖棺定论。
庙社:宗庙和社稷,以喻国家。
京华:京城之美称。
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
和銮(luán):同“ 和鸾”。
古代车上的铃铛。
挂在车前横木上称“和”,挂在轭首或车架上称“銮”。
诗中代指“君主御驾亲征,收复祖国河山”的美好景象。
出师一表:指三国时期诸葛亮所作《出师表》。
挑灯:拨动灯火,点灯。
亦指在灯下。
《病起书怀》赏析这首诗从衰病起笔,以挑灯夜读《出师表》结束,所表现的是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永不磨灭的意志。
其中“位卑”句不但使诗歌思想生辉,而且令这首七律警策精粹、灵光独具,艺术境界拔人一筹。
全诗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以及忧国忧民之心。
起句两句“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叙事、点题,是诗人诗文自身的写照“纱帽宽”,一语双关,既言其病后瘦损,故感帽沿宽松。
也暗含被贬官之意,写出了现实,纵使有满腔报国之志,也只能身处江湖之远,客居江边,无力回天,心中的痛苦与烦恼可见一斑。
病起书怀病骨支离纱帽宽【宋】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1.这首诗中诗人提到了他在很多诗中提到的千古名文,这篇文章是(——)写的《——》。 请你用你自己的话说说诗人“夜半挑灯更细看”细看的这篇名文的哪些方面的内容?(5分)
2.仔细品读这首诗,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复杂的思想情感?(6分)
病起书怀
——[宋]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 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 更细看。
【古诗今译】 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 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是若想实现我的理想——国家统地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的百姓都在日夜 企盼着皇帝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 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1、答:这篇文章是(诸葛亮)写的《出师表》。2分 原因:1、《出师表》中诸葛亮北定中原的政治理想。 2、《出师表》中诸葛亮为国尽忠、心忧国家的心情。 3、《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后主亲贤臣远小人的劝诫引起陆游的共鸣。 2、答: 1、作品都贯穿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2、都表现诗人壮志难酬的深深的慨叹和感伤。 3、都有虽然年已老大,但是诗人对前途仍然充满着希望的执着。 4、收复中原统一国家信念。
陆游《病起书怀》鉴赏及译文答案
陆游《病起书怀》鉴赏及译文答案《病起书怀》是由所创作的,此诗贯穿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中华子民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揭示了百姓与国家的血肉关系。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病起书怀》,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病起书怀》宋代:陆游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病起书怀》译文病体虚弱消瘦,以致纱帽帽沿都已宽松,不受重用只好客居在与之相隔万里的成都江边。
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即使事情已经商定,也要等到有了结果才能完全下结论。
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
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病起书怀》注释病起:病愈。
病骨:指多病瘦损的身躯。
支离:憔悴;衰疲。
孤臣:孤立无助或不受重用的远臣。
江干:江边;江岸。
忘忧:忘却忧虑。
阖(hé )棺:指死亡,诗中意指:盖棺定论。
庙社:宗庙和社稷,以喻国家。
京华:京城之美称。
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
和銮(luán):同“ 和鸾”。
古代车上的铃铛。
挂在车前横木上称“和”,挂在轭首或车架上称“銮”。
诗中代指“君主御驾亲征,收复祖国河山”的美好景象。
出师一表:指三国时期诸葛亮所作《出师表》。
挑灯:拨动灯火,点灯。
亦指在灯下。
《病起书怀》赏析这首诗从衰病起笔,以挑灯夜读《出师表》结束,所表现的是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永不磨灭的意志。
其中“位卑”句不但使诗歌思想生辉,而且令这首七律警策精粹、灵光独具,艺术境界拔人一筹。
全诗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以及忧国忧民之心。
起句两句“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叙事、点题,是诗人诗文自身的写照“纱帽宽”,一语双关,既言其病后瘦损,故感帽沿宽松。
也暗含被贬官之意,写出了现实,纵使有满腔报国之志,也只能身处江湖之远,客居江边,无力回天,心中的痛苦与烦恼可见一斑。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翻译及赏析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翻译及赏析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出自宋代陆游的《病起书怀》。
全诗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以及忧国忧民之心。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病起书怀的相关资料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病起书怀》原文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赏析
颔联“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为全篇的主旨所在,其中“位卑未敢忘忧国”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相近,它的主旨就是热爱祖国。
这两句使我们看到诗人高尚的人格和一颗忠心爱国的赤子之心。
正因为诗人光明磊落、心地坦荡,所以他对暂时遭遇的挫折并不介意。
他坚信历史是公正的,是一定会对一个人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的。
但是诗人并没有局限于抒写自己的情怀,而是以国家的大事为己任。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翻译
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
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
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
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古诗词日历陆游《病起书怀》
古诗词日历陆游《病起书怀》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译文病骨支离,纱帽宽大,孤臣万里,客居江干。
职位虽然低微,却从不敢忘记忧虑国事;一切事情尚未盖棺定论,祖国统一也是可以做到的。
天地神灵,扶佑社稷,京华父老,企望和銮。
《出师表》一文流芳千古,夜半挑灯,读了一遍又一遍。
注释病起:病愈。
病骨:指多病瘦损的身躯。
支离:憔悴;衰疲。
孤臣:孤立无助或不受重用的远臣。
江干:江边;江岸。
忘忧:忘却忧虑。
阖(hé )棺:指死亡,诗中意指:盖棺定论。
庙社:宗庙和社稷,以喻国家。
京华:京城之美称。
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
和銮(luán):同“ 和鸾”。
古代车上的铃铛。
挂在车前横木上称“和”,挂在轭首或车架上称“銮”。
诗中代指“君主御驾亲征,收复祖国河山”的美好景象。
出师一表:指三国时期诸葛亮所作《出师表》。
挑灯:拨动灯火,点灯。
亦指在灯下。
赏析这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一首爱国诗。
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四月,诗人已经52岁。
一年前,范成大由桂林调至成都,任四川制置使,举荐陆游为锦城参议。
陆游建议北伐,先取关中,次河北。
不久,主和派诋毁陆游“不拘礼法”“颓放”“狂放”,范成大迫于压力,将陆游免职。
陆游于是就在杜甫草堂附近的浣花溪畔开辟菜园,躬耕于蜀州,自号“放翁”。
全诗最绝妙之句为“位卑未敢忘忧国”。
地位虽然卑微,但是从来不敢忘记为国分忧。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在最普通的岗位上,没有决策天下大事的能力,没有号令三军的权利,那么是否就意味着我们可以不理国事,只顾自己的小日子呢?陆游不是这么想的,纵然我们只是一介布衣,也应该具备忧国忧民的情怀。
清代诗人顾炎武就受到陆游这句诗的影响,说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名句。
无数仁人志士,在祖国遇到危难之际,总会以这句话来勉励自己。
即便被免职,即便躬耕于田畴,也始终不要忘了自己是一位中国人,理应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要祖国需要,随时都可以冲锋陷阵,为国杀敌。
病起书怀原文翻译及赏析
病起书怀原文翻译及赏析病起书怀原文翻译及赏析第一篇病起书怀宋朝陆游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病起书怀》译文病体虚弱消瘦,以致纱帽帽沿都已宽松,不受重用只好客居在与之相隔万里的成都江边。
职位卑微却从未敢遗忘忧虑国事,即使事情已经商定,也要等到有了结果才能完全下结论。
期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
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病起书怀》解释病起:病愈。
病骨:指多病瘦损的身躯。
支离:憔悴;衰疲。
孤臣:孤立无助或不受重用的远臣。
江干:江边;江岸。
忘忧:忘却忧虑。
阖〔hé 〕棺:指死亡,诗中意指:盖棺定论。
庙社:宗庙和社稷,以喻国家。
京华:京城之美称。
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合之地,故称。
和銮〔luán〕:同“ 和鸾〞。
古代车上的铃铛。
挂在车前横木上称“和〞,挂在轭首或车架上称“銮〞。
诗中代指“君主御驾亲征,收复祖国河山〞的美妙景象。
出师一表:指三国时期诸葛亮所作《出师表》。
挑灯:拨动灯火,点灯。
亦指在灯下。
《病起书怀》赏析这首诗从衰病起笔,以挑灯夜读《出师表不结束,所表现的是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永不磨灭的意志。
其中“位卑〞句不但使诗歌思想生辉,而且令这首七律警策精粹、灵光独具,艺术境界拔人一筹。
全诗表达了诗人的国国情怀以及忧国忧民只心。
起句两句“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叙事、点题,是诗人诗文自身的写照“纱帽宽〞,一语双关,既言其病后瘦损,故感帽沿宽松。
也暗含被贬官只意,写出了现实,纵使有满腔报国只志,也只能身处江湖只远,客居江边,无力回天,心中的苦痛与苦恼可见一斑。
三四句“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为全篇的`主旨所在,其中“位卑未敢忘忧国〞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如近,它的主旨就是热国祖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游《病起书怀》原文+赏析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注释】
江干:江边。
阖棺:盖棺。
庙社:宗庙社稷,指国家朝廷。
和銮:天子的车驾。
【译文】
病体羸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身一人远离京城,客居江边。
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人)要死后才能盖棺
定论的。
(期望)天地神灵佑护国家社稷,北方父老都在企盼着君主(出征)。
《出师表》传世之作,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在挑灯细细品读。
【赏析】
诗是淳熙三年(1176)诗人被免去参议官后写下的。
诗人落职之后,移居成都城西南的浣花村,一病就是二十多天。
这首诗从衰病起笔,以挑灯夜读《出师表》结束,所表现的是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永不磨灭的意志。
其中“位卑”句犹如漫漫长夜中的一盏心灯,不但使诗歌思想生辉,而且令这首七律警策精粹、灵光独具,艺术境界拔人一筹。
本诗于淳熙三年(1176)四月作于成都。
诗人被免去参议官后之后,移居成都城西南的浣花村,一病就是二十多天,病愈后写了此诗,共
二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
诗人想到自己一生屡遭挫折,壮志难酬,
而年已老大,自然有着深深的慨叹和感伤;但他在诗中说一个人盖棺方能论定,表明诗人对前途仍然充满着希望。
“位卑未敢忘忧国”成了后世许多忧国忧民的寒素之士用以自警自励的名言,这个和病起抒怀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