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关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643

合集下载

【全国】2023年4月自学考试00643公关心理学真题及参考答案

【全国】2023年4月自学考试00643公关心理学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公关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64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心理学研究中最经常采用的划分方法是(C)A、按照研究领域划分B、按照研究方法划分C、按照研究主体划分D、按照研究客体划分2、公关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D)A、组织和公众的一切心理状态B、管理过程中的主客体心理规律C、传播过程中主客体心理规律D、公关实践中主客体相互影响的心理状态和规律3、把能力划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的标准是(A)A、能力的倾向性B、能力的创造程度C、能力的功能D、能力的性别差异4、下列选项中,关于气质的说法正确的是(B)A、是指-个人的风度或仪表B、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表现C、可以轻易改变D、有好坏优劣之分5、期望理论的提出者是:(C)A、赫茨伯格B、亚当斯C、弗鲁姆D、凯利6、双因素理论中,属于激励因素的是(D)A、薪金B、个人的生活C、工作安全D、工作表现机会7、人们常认为大型商场的商品一般质量好、价位高,这其中体现的个性心理定势是(B)A、首因效应B、经验效应C、移情效应D、近因效应8、国人一提到火锅就知道“重庆火锅”,体现的群体心理定势是(C)A、移情效应B、地域文化心理C、刻板印象D、民族文化心理9、上级给下级做思想工作,这种劝导方式是(A)A、说服型劝导B、告知型劝导C、浸润型劝导D、逆向型劝导10、成语故事“望梅止渴”体现的对公众心理施加影响的方法是(D)A、劝导B、感染C、诱引D、暗示11、把组织自身的力量融人社会大潮中,以此增强组织社会形象的做法,体现的公关策划的心理策略是(B)A、出奇制胜B、善于运势C、灵活应变D、合理组合12、关于商场开业、展览会闭幕新产品问世、超额完成产值等情况的报道,这种公共关系传播内容是(A)A、告知性内容B、命令性内容C、强制性内容D、劝导性内容13、在公关交往中,如有较多的人在场,选择的目光沟通方式是(D)A、斜视B、偷瞞C、注视D、环视14、一个人可以用眼神表示喜爱、惊恐、否定、厌恶、愤怒等,用手势表示欢迎、支持、认可、拒绝等,这种公关交往的手段是(A)A、非言语交往B、言语交往C、行为交往D、情境交往15、公众态度形成的根基是(D)A、情感成分B、行为成分C、意向成分D、认知成分16、某些在很长时期内形象良好的企业有时会因某一突发事件处理失当而使形象严重受损,这体现的组织形象的特点是:(C)A、整体性B、客观性C、阶段性D、主观性17、增强组织凝聚力的关键因素是(B)A、组织的利益B、组织的目标C、组织领导人D、组织成员心理满足程度18、管理者对员工的重视,比劳动条件的改善、福利待遇的提高更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实验证明了这-结论的学者是(A)A、梅奧B、舒茨C、海德D、霍尼19、中国大陆第一部公共关系学专著《公共关系学概论》的出版日期是(C)A、1984年B、1985年C、1986年D、1987年20、要求受训公关人员针对某一特殊问题,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提出所有能想象得到的意见,这种公关人员的心理素质训练方法是(B)A、角色扮演法B、头脑风暴法C、细节训练法D、案例分析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消费心理学试题.doc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消费心理学试题.doc

全国 2004 年 7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消费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 00177一、单项选择题 (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1.调查者根据预定目标事先拟好谈话提纲向受访者提出问题,受访者逐一回答的方式进行的访谈叫()。

A.结构式访谈B.无结构式访谈C.问卷法D.角色扮演法2. 对刺激强度及其变化的感觉能力叫()。

A.感受力B.适应C.感觉阈限D.绝对感受性3.个人对客观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倾向,我们称之为()。

A.性格B.气质C.个性D.能力4. 胆汁质的神经类型是()。

A.安静型B.兴奋型C.活泼型D.抑制型5. 用过去感知的材料来创造新的形象的过程叫()。

A.想象B.记忆C.态度D.性格6.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之朝一定目标和方向进行的内在心理动力是()。

A.动机B.需求C.态度D.情感7. 一种以表示信任为主要特征的购买动机是()。

A.惠顾性购买动机B.求名购买动机C.求廉购买动机D.求美购买动机8.商场每天随机在某一时间段内进行某一商品的免费供应活动。

此种现象属于()。

A.固定间隔的强化B.固定比率的强化C.变动比率的强化D.变动间隔的强化9.通过对市场的抽样调查,预测消费者对产品的期望价格后,再制定企业产品上市的价格。

这种定价方法叫()。

A.招徕定价B.习惯定价C.反向定价D.综合定价10. 消费者购买行为中的对商品的认识过程一般是由感性认识和()所组成。

A.理性认识B.情绪C.意志D.情感11. 一种有目的,需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注意后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注意D.一般注意12. 深层消费心理主要体现为()。

A.物质文化消费B.社会文化消费C.精神文化消费D.服饰文化消费13.在设计店外整体形象时,外观要新颖、趣味和现代感,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这主要是体现了店外形象设计时的()。

200207公关心理学试题

200207公关心理学试题

浙江省200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关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64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5分,共21分)1.公共关系传播活动区别于其它传播活动的特征之一是( )A.以宣传产品为目标B.以塑造组织形象为目标C.以目标公众知觉为目标D.以产品销售为目标2.宣传型公共关系活动的效果侧重于( )A.提高组织的知名度B.加强与公众之间的情感联络C.提高组织的美誉度D.提高组织的凝聚力3.组织的社会形象就是( )A.组织为自己塑造的形象B.公众对组织的印象C.政府为组织确立的形象D.组织自我感觉的形象4.将人口顺序编号,用等距法每隔一定间距抽出一个样本,这种做法称为( )A.分层取样法B.系统取样法C.配额取样法D.间隔取样法5.自觉地同情别人的不幸,用钱物等帮助其困难是一种( )A.从众行为B.利他行为C.服从行为D.公关行为6.“顽固的受传者”是由( )提出的。

A.雷蒙德·鲍尔B.布鲁墨C.德福洛D.库尔特·卢因7.在公共关系中,“名片效应”主要是基于(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效应8.以下不是组织形象软要素的是( )A.组织的群体心理气氛B.组织的方针政策和管理水平C.组织成员的数量和质量D.组织的无形资产9.当一个群体的成员之间的关系不密切,交往不深,规范尚未完全形成,群体的任务目前还不够明确时,这个群体最可能是( )A.非正式群体B.假设群体C.松散群体D.联合群体10.由面对同一观点或问题并有不同看法的人所组成的群体称之为( )A.公众B.群众C.民众D.大众11.在态度的构成成份中,( )是态度的核心部分。

A.认知B.情感C.行为倾向D.以上三个都是12.公关关系心理学中,衡量组织形象的重要指标是( )A.组织的盈利状况B.组织的广告投入C.组织的市场份额D.组织的知名度13.通常群体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 )A.磨合阶段B.稳定阶段C.操作阶段D.中止阶段14.公共关系是一种( )A.交际手段B.宣传活动C.市场营销活动D.双向的信息沟通传播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7月浙江自考公关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7月浙江自考公关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自学考试公关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64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公共关系行为的发出者是( )A.社会组织B.政府C.公众D.大众媒体2.增强组织凝聚力的关键因素是( )A.组织的目标B.组织的利益C.组织的士气D.组织的领导人3.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们对知觉对象的理解仍保持相对不变,这种知觉特性是指( )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恒常性C.知觉的主观性D.知觉的整体性4.与人们认识世界、追求真理的需要及需要的满足相联系的情感体验是( )A.心境B.激情C.美感D.理智感5.在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A.安全需要B.归属和爱的需要C.尊重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6.双因素理论认为,消除不满意的结果是员工( )A.感到满意B.没有感到满意C.没有感到不满意D.以上三个都不对7.沉静、稳重,不喜欢表现自己,情绪不外露,比较固执,具有内倾性,这种气质特点描述的主要是( )A.多血质B.胆汁质1C.粘液质D.抑郁质8.自觉地同情别人的不幸,用钱物等帮助其困难是一种( )A.从众行为B.利他行为C.服从行为D.公关行为9.群体领导班子希望自己在群体中“有令则行,有禁则止”,这一心理表现形式是( )A.优越感B.威望感C.用权感D.成就感10.组织最有说服力的实力形象要素是( )A.组织的资金状况B.组织的产品C.组织成员的数量和质量D.组织拥有的生产、技术设备11.公共关系传播活动区别于其它传播活动的特征之一是( )A.以宣传产品为目标B.以塑造组织形象为目标C.以目标公众知觉为目标D.以产品销售为目标12.下面哪种传播方式不是人际传播的主要形式?( )A.会议B.演讲C.内部刊物D.谈话13.在公关传播中,采用正反面意见并陈最无收效的人群是( )A文化程度高,且原本就持反对立场的受众B.文化程度高,且原本就持赞同观点的受众C.文化程度低,且原本就持反对立场的受众D.文化程度低,且原本就持赞同观点的受众14.通过分析公众对组织某一标志物体所产生的联想来推测其态度的方法是( )A.问答法B.投射法C.行为观察法D.总加量表法15.在所有交际障碍中,最难排除的一种障碍是( )A.职务障碍B.职业障碍C.性格障碍D.心理品质障碍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国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关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643新编

全国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关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643新编

全国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关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643新编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关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643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公关工作程序的第一步是A.公关计划 B.调查研究C.计划实施 D.效果评估2.影响组织凝聚力的最直接因素是A.组织的目标 B.组织领导人C.组织成员心理满足程度D.组织的利益3.下列有关组织心理氛围内涵的表述,错误..的是A.组织的心理氛围并不反映组织的意识状态B.组织的心理氛围是组织情感的反映C.组织的心理氛围反映着组织中的相互关系D.组织的心理氛围反映了员工对组织的态度4.最基本的情感表现方式是A.语气 B.动作姿态C.生理反应 D.面部表情5.关于组织行为对公众心理的影响,正确的观点是A.都是自觉的影响 B.都是不自觉的影响C.既有自觉的影响,也有不自觉的影响D.没有实质性的影响6.公众的情感过程指的是A.品格 B.情绪C.意志 D.情感和情绪的统称7.表现为行为孤僻、多愁善感的气质类型是A.胆汁质 B.粘液质C.抑郁质 D.多血质8.顺从行为和从众行为的共同特点是A.都出自内心的自愿 B.都迫于外界的压力C.都保持原有的意见 D.都不受外界影响9.个性特征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核心意义的是A.气质 B.能力C.性格 D.意志10.根据起源可将动机分为A.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B.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C.概括的动机和具体的动机D.高尚的动机和卑劣的动机11.由于人的气质类型具有差异性,因此在公关工作中应A.区分人的气质类型的好坏B.消除人的气质差异C.依照人的气质差异选用人才D.无视人的气质差异12.下列群体属于正式群体的是A.车站等候乘车的乘客 B.商店里购买商品的消费者C.儿童 D.全国残疾人联合会13.根据群体的规模,可将群体分为A.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 B.实际群体和假设群体C.松散群体和联合群体 D.行动群体和社会角色群体14.“爱屋及乌”是一种A.近因效应 B.移情效应C.刻板效应 D.投射效应15.下列属于组织形象硬要素的是A.组织的地理位置 B.组织成员的业务水平C.组织的群体心理氛围 D.组织的道德形象16.儿童喜爱“故事大王”,妇女爱看时装类的杂志,这种现象证实的理论是A.枪弹论 B.个人差异说C.社会范畴说 D.社会关系说17.在公关传播诸要素中,担任组织信息把关人角色的是A.组织内公众 B.组织外公众C.公关传播者 D.接受者18.公众态度形成的根基是A.情感成分 B.认知成分C.行为成分 D.意志成分19.下列属于公众态度测试自我评定法的是A.总加量表法 B.问答法C.投射法 D.语句完成法20.自觉的认同也称为A.压力认同 B.被动认同C.外在认同 D.主动认同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自考00643 公关心理学 10 真题

自考00643 公关心理学 10 真题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关心理学试卷(课程代码00643)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现代公共关系之父”艾维·李创立世界上第一家“宣传顾问事务所”的时间是A.1903年 B.1904年C.1905年 D.1906年2.把心理测验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的标准是A.测验目的 B.测验性质C.测验方法 D.测验路径3.关于公众文化心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文化程度越高,自我意识就越强,需要的层次也越高B.文化程度越低,则盲目性越大,自我要求也越高C.文化程度越高,自我意识就越高,需要的层次也越低D.文化程度越低,则盲目性越小,自我要求也越低4.人在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方面的性格特征是 A.性格的态度特征 B.性格的意志特征C.性格的情绪特征 D.性格的理智特征5.一个人对周围事物是非、善恶及其重要性的判断、评价以及行为取向构成了他的A.需要 B.动机C.价值观 D.兴趣6.亚当斯的报酬公平理论提出的时间是A.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7.作为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对本民族及其民族文化特点的热爱和依恋感指的是A.民族意识 B.民族感情C.民族语言 D.民族习惯8.“王子一定是潇洒、英俊、富有的”,指的是个体心理定势中的 A.近因效应 B.移情效应C.经验效应 D.首因效应9.“杯弓蛇影”、“草木皆兵”等故事体现的暗示表现形式是A.他人暗示 B.自我暗示C.反暗示 D.正暗示10.“选取的内容要真实、可靠”意指组织与公众进行信息沟通时应遵循A.有用原则 B.新颖原则C.健康原则 D.真实原则11.公关策划的首要原则是A.尊重客观事实原则 B.目标针对性原则C.公众利益优先原则 D.灵活创新原则12.在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宣传的过程中,营利性组织发布的劝导性内容的常用形式是A.社论 B.评论 C.倡议书 D.广告13.有限效果论又称A.子弹论 B.适度效果论C.弱效果论 D.强大效果论14.根据交往的自觉程度,交往可分为A.有意识交往和无意识交往 B.直接交往和间接交往C.言语交往和非言语交往 D.单向交往和双向交往15.提出“社会交换论”的美国社会学家是A.舒茨 B.霍尼 C.霍曼斯 D.费斯廷格16.判断是对事物特征判定的一种基本思维方式,它的两种形式是 A.宏观判断和微观判断 B.有意判断和无意判断C.主观判断和客观判断 D.直觉判断和复杂判断17.霍桑实验的主持人是A.海德 B.艾宾浩斯C.梅奥 D.洛钦斯18.增强组织凝聚力的关键因素是A.组织成员心理满足程度 B.组织的目标C.组织的利益 D.组织领导人19.将“双向道”哲学思想嫁接人公关的公关实践家是A.利昂·费斯廷格 B.爱德华·伯奈斯C.乔治·赫伯特 D.艾维·李20.人为了一定的目的,并根据确定的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种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是A.意志 B.情绪C.个性 D.情感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

07月浙江自考公关心理学的试题及答案解析

07月浙江自考公关心理学的试题及答案解析

139220浙江省201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关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64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5分,共21分)1.在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中具有核心意义的是()。

A.能力B.性格C.气质D.以上三者都是2.在横向沟通中,组织传播者扮演着()的角色A.守门员B.倡导者C.联络员D.受传者3.“谎言重复三遍就会变成真理”是由()提出的。

A.梅尔文B.戈培尔C.德福洛D.亚当斯4.服务型公关的效果最有利于()。

A.提高知名度B.联络公众感情C.提高美誉度D.提高市场占有率5.心理学把能够引起个体动机形成的外部刺激(或情景)称为()。

A.需要B.诱因C.目标D.外在吸引力6.传播给公众的信息超过了其所能接受的限度,从而导致公众态度的失衡,这是由于公众的()。

A.心理定势B.晕轮效应C.逆反心理D.个性7.以下哪种表述是正确的?()A.气质没有好坏之分,性格有好环之分B.气质有好坏之分,性格没有好坏之分C.两者均有好坏之分D.两者均无好坏之分8.我们把人在感知、记忆、注意、思维等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稳定的品质和特征称为()。

A.性格的态度特征B.性格的理智特征C.性格的意志特征D.性格的情绪特征9.双因素理论是()提出的。

A.马斯洛B.伏隆C.赫兹伯格D.亚当斯10.公共关系是一种()。

1A.交际手段B.宣传活动C.市场营销活动D.双向的信息沟通传播11.一个人对某一事物采取积极态度趋向的主要根源是()。

A.需要B.个性C.兴趣D.情感12.()强调了组织内人际关系对于生产率提高的重要性。

A.泰勒的科学管理B.伏隆的期望理论C.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D.霍桑试验13.()就是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注意的倾向性。

A.需要B.态度C.兴趣D.个性14.公共关系心理学中,衡量组织形象的重要指标是()。

A.组织的盈利状况B.组织的广告投入C.组织的市场份额D.组织的知名度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最新整理)7月浙江自考广告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整理)7月浙江自考广告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自学考试广告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63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______是指一种感觉兼有别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 )A.听觉B.联觉C.感觉D.嗅觉2.______就是我们在过去的生活实践中认识过的事物或做过的事情在我们头脑中遗留的印迹。

( )A.想象B.联想C.记忆表象D.记忆3.情感按状态可分类为心境、______和应激。

( )A.情绪B.激动C.激情D.激烈4.消费者一旦产生了______购买动机,就成了某厂家、商家或某品牌商品的忠实消费者。

( ) A.惠顾 B.理智C.感情D.理性5.采用“以情动人”的论证方式的宣传,被称为( )A.理智性宣传B.情感性宣传C.情绪性宣传D.感动性宣传6.______是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

( )A.认知B.气质C.能力D.性格7.最早开展广告心理学研究工作的学者是( )A.H.盖尔B.W.D.斯科特1C.H.闵斯特伯格D.E.迪德8.“吃了苦药之后,接着喝口白开水会觉得有点甜味”,这属于感觉______现象。

( )A.适应B.融合C.混合D.对比9.______指个体对自认为有价值的或有兴趣的刺激表现出较高的感受性。

( )A.知觉防御B.知觉超负荷C.选择的感受性D.选择的接受性10.依据语言的描述或图示,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称为( )A.再造想象B.意义想象C.创造想象D.间接想象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消费者风险知觉的类型包括( )A.功能风险B.安全风险C.资金风险D.社会风险E.生理风险12.注意的功能特征有( )A.指示功能B.保持功能C.选择功能D.对活动进行调节和监督的功能E.聚集功能13.在实际的广告宣传中,广告激发动机常见的途径或方式有( )A.环境激发 B.克服消极动机C.发挥理智动机的作用D.发挥情绪动机的作用E.调动积极动机14.广告记忆的一般特点有( )A.记忆的准确程度B.记忆时间的特点C.记忆方法性D.记忆的选择性E.记忆品质的差异性15.广告艺术的独特性表现在( )2A.功利性B.即时性C.情感性D.新颖性E.大众性三、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浙江7月自考学校心理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7月自考学校心理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自学考试学校心理学试卷课程代码:06058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5分,共21分)1.下列方法中,哪一个不是学习障碍诊断的主要方法( )。

A.神经系统检查B.任务分析C.体能测试D.错误分析2.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或某几个年龄的被试者的心理、行为状况进行测查,并进行比较。

这样的研究,称为( )。

A.纵向研究B.横断研究C.个案研究D.聚合交叉研究3.行为矫正的心理学依据是( )。

A.行为主义B.建构主义C.认知心理学D.生物医学理论4.学校心理学家开展咨询工作的主要形式是( )。

A.个别咨询B.团体咨询C.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D.家庭咨询5.早期学校心理学服务的模式是从( )两个取向上发展而来的。

A.临床医学和普通心理学B.医学和社会学C.社会学和心理学D.临床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6.提出智力“多重智力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吉尔福特B.斯腾伯格C.加德纳D.斯皮尔曼7.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心理学的建设有二个关键问题,它们是( )。

A.科学性与普及性B.科学性与实效性C.有效性与低成本性D.先进性与普及性8.自我控制技能缺陷是一种( )。

A.无情绪唤醒反应的获得性缺陷B.无情绪唤醒反应的操作性缺陷C.有情绪唤醒反应的获得性缺陷D.有情绪唤醒反应的操作性缺陷9.社会能力和社会技能的关系是( )。

A.社会能力包含社会技能B.社会技能包含社会能力C.二种相似的心理结构D.二种截然不同的心理结构10.咨询的时间限定一般为( )。

A.30分钟左右B.1小时左右C.2小时左右D.3小时左右11.NEO人格问卷适用于是( )。

A.6岁以下幼儿B.6—16岁的少年儿童C.16—20岁的青少年D.20岁以上的成年人12.自我接纳的意思是( )。

A.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本来自我拉近距离B.对自己的现实觉得满意C.认定自己就是这个样子D.相信宿命论13.咨询早期终结的原因是( )。

公关心理学历年真题

公关心理学历年真题

2005年10月公关心理学自考试卷2005年10月自考公关心理学试题答案全国2010年10月自学考试公关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64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属于交际型公共关系活动的是( )A.报纸B.慈善会C.座谈会D.路牌2.影响组织凝聚力的最直接因素是( )A.组织利益B.组织领导人C.组织目标D.组织成员心理3.个性心理结构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 )A.个性心理过程B.个性心理倾向性C.个性心理特征D.个性心理图示4.关于“公众”的理解表述正确的是( )A.它是由面对同一观点并有不同看法的人组成的群体B.它指社会生活中的所有人C.它是抽象的、泛指的D.它不与某一个社会组织相联系5.个人愿望和社会道德准则相矛盾的动机冲突是( )A.非原则性的动机冲突B.原则性的动机冲突C.双趋式动机冲突D.双避式动机冲突6.公关心理学研究的公众个体与公共关系学中的公众个体的区别在于( )A.前者研究的通常是具体公众,后者研究抽象的公众个体B.前者研究的通常是抽象的公众个体,后者研究的往往是具体公众C.前者研究的是具体的组织,后者研究抽象的组织D.前者研究的是抽象的组织,后者研究具体的组织7.“我为人人”这种纯粹以助人为目的的行为是( )A.报答性行为B.服从行为C.利他主义行为D.从众行为8.群体成员对群体的总体感觉意识称为( )A.群体归属感B.群体荣誉感C.群体整体感D.群体认同感9.在群体领导心理的表现形式中,群体领导班子对待权力的心理倾向称为( )A.成就感B.竞争感C.威望感D.用权感10.时装的流行,年轻人发型和发色的变化等属于时尚类型的( )A.阵热B.狂热C.时狂D.时髦11.下列属于组织形象软要素的是( )A.组织的无形资产B.组织拥有的技术设备C.组织的方针政策和管理水平D.组织的建筑群落和环境布置12.组织在与公众的交往过程中,公众记忆中所保留的有关组织的形象是指( )A.社会组织形象B.公众印象C.组织的道德形象D.组织的群众心理13.根据加权平均模式,人们在人际交往形成印象的过程中总会给予较大权重的是( )A.积极的评价B.可信度低的评价信息C.同先前印象不一致的信息D.对早先形成的印象14.富于攻击性的人认为别人也生性好斗,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刻板效应D.投射效应15.下列关于公共关系传播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它以大众传播媒介为主要手段B.它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C.它的目的是为组织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声誉D.它的主体是专门的信息传播机构16.反复运用大众传播工具能够左右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这种大众传播受传者理论是( ) A.个人差异说B.枪弹论C.社会范畴说D.社会关系说17.下列关于公众态度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公众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部分内容组成B.态度结构中的三个成分互相依赖、协调一致C.赞成或不赞成的情感成分是态度的关键D.态度一直与实际行为发生联系18.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克特创制的测定公众态度的方法是( )A.总加量表法B.社会距离尺度法C.投射法D.语句完成法19.连续品尝糖果会降低对甜度的感受,产生味觉适应,因此造成的逆反为( )A.感觉逆反B.广告逆反C.说服逆反D.流行逆反20.公共关系人员必须具备的首要心理素质是( )A.稳定乐观的情绪B.充分的自信心C.良好的意志品质D.和谐的人际关系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浙江省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心理学(一)试题 课程代码00266

浙江省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心理学(一)试题 课程代码00266

浙江省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心理学(一)试题课程代码:00266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0分)1.目前对态度的定义大家公认最好的解释是( )。

A.Allport认为态度是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境的反应。

B.Krech认为态度是个体对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现象的动机过程、情感过程、知觉过程的持久组织。

C.Freedman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D.Freedman认为态度是个体经验对事物、观念或他人产生的认知。

2.与助人或利他行为有关的因素包括:助人者的人格因素、心情、个人困扰与同情性关怀、( )。

A.助人者的文化水平B.助人者的年龄C.助人者的性别D.助人者的内疚感3.个人知觉的偏差包括,正性偏差和( )。

A.负性偏差B.判断偏差C.认知偏差D.晕轮现象4.Lukes认为个人主义的内涵不包括...下面的( )。

A.重视个人尊严与自我发展B.自主与个人隐私C.自我揭露水平高,对社会影响敏感D.强调个体是社会基础5.在团体决策过程中,( )的思维模式经常导致灾难性的事件发生。

A.团体极化B.团体极端C.团体思维D.团体思考6.在生活中,孩子的逆反心理其实是影响从众个人因素中的( )。

A.个体的自我意识B.个体保持自身独特性的需求C.个体的控制愿望D.个体的预先承诺7.文化心理学的价值调查法有四种形式,其中经实践检验,有效度最高的是( )。

A.排序法B.评价法C.行为场景法D.态度量表8.以下社会群体属于团体的是( )。

A.65以上的老人B.“欢乐总动员”节目的观众00266# 社会心理学(一)试题第1 页共5页C.在街头围观他人打架的一群人D.浙江三花绿城足球队的球员9.侵犯行为从效果上来看,这种行为可以是反社会行为,也可能是( )。

浙江省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6050

浙江省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6050

浙江省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6050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人际关系恶化的三个过程为:第一,__________阶段;第二,疏远阶段;第三,__________阶段。

2.自我呈现论是人们运用多种策略__________和__________自己外在形象的理论。

3.人际关系就其结构来说,可以分为生活型、__________型、休息型、__________型和活动型。

4.态度具有__________功能、认识功能、防御功能和__________功能。

5.认知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认知无关,二是认知__________ ,三是认知__________ 。

6.印象形成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印象形成的一致性、__________、中心特质的作用、__________的个性理论四个方面。

7.心理治疗是心理学家帮助个体克服范围广泛的__________问题的一种__________。

8.人际印象是指认知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__________的整体印象__________。

9.时尚的特点有:第一,包含的__________很广;第二,表现的__________独特等。

10.冲突的管理和解决策略:一是威胁的作用;二是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霍曼斯提出了()理论。

A.社会交换B.人际关系C.需要D.冲突2.人们都认为“北方人豪爽、上海人精明”,属于()。

A.优先效应B.新近效应C.晕轮效应D.定型3.因果归因模型是由()提出的。

A.琼斯和戴维斯B.凯利C.韦纳D.罗特4.成功与失败理论认为任务难度属于()因素。

A.内在B.可控C.不稳定D.不可控5.有意地追求与他人相同的行为属于()。

A.遵从B.模仿C.感染D.从众6.想吃肉又怕发胖引起的冲突,属于()型冲突。

7月浙江自考公关心理学的试题及答案解析试卷及答案解析

7月浙江自考公关心理学的试题及答案解析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关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64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5分,共21分)1.根据动机内容的性质,可以把动机划分为( )。

A.生物性的动机和社会性动机B.高尚的动机和卑劣的动机C.长远的,概括的动机和短暂的具体的动机D.内部动机和外部的动机2.消费者在选购商品的时候,特别重视商品的造型,色彩,包装等,重视商品的艺术欣赏价值,并从中获得精神享受,这种需要是( )。

A.情感心理需要B.求名心理需要C.求美心理需要D.求信心理需要3.下面哪一种活动形式属于宣传型公共关系活动?( )A.招待会B.工作午餐C.扶贫救灾D.路牌广告4.与组织联系最密切、最频繁,对组织的发展前途和现状均有重要的制约力和影响力的公众是( )A.首要公众B.顺意公众C.行为公从D.独立公众5.一个人对某一事物采取积极态度趋向的主要根源是( )。

A.需要B.个性C.兴趣D.情感6.人们对自己意志行动的目的及其社会意义有明确的认识,这个特点是意志品质的( )。

A.自制力B.受暗示性C.自觉性D.果断性7.与人们认识世界,追求真理的需要及需要的满足相联系的情感体验是( )。

A.心境B.激情C.美感D.理智感8.在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

A.安全需要B.归属和爱的需要C.尊重的需要D.以上都不是9.下面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气质和性格都是先天形成的B.气质和性格都是后天形成的C.气质是先天形成的,性格是后天形成的D.性格是先天形成的,气质是后天形成的10.不服从行为的强度,从强到弱依次为( )。

A.消极抵制—抗拒—自由主义B.抗拒—消极抵制—自由主义C.自由主义—消极抵制—抗拒D.自由主义—抗拒—消极抵制111.( )强调了组织内人际关系对于生产率提高的重要性。

A.泰勒的科学管理B.伏隆的期望理论C.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D.霍桑试验12.具有“把关”作用的主要是( )。

2020年7月浙江自考公关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7月浙江自考公关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自考公关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64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使用最多的是( )A.书面语言B.口头语言C.体态语言D.表情语言2.按照群体发展水平和结合程度划分的类型中,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A.松散群体B.联合群体C.集体D.实际群体3.组织形象改造与完善的依据是( )A.组织心理B.个人心理C.内部公众对组织形象的感知与期许D.外部公众对组织形象的认知与评价4.被称为“潘多拉效应”的是( )A.禁果逆反B.价格逆反C.感觉逆反D.广告逆反5.个性心理结构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 )A.个性心理过程B.个性心理倾向性C.个性心理特征D.个性心理活动6.动机的产生,首先是由________引起的。

( )A.态度B.爱好C.需要D.兴趣17.公共关系传播的主要对象是( )A.社会组织B.外部公众C.内部公众D.大众传播媒介8.“众怒难犯”、“千夫所指,不病而亡”等俗话说明了________对人们心理的重要影响。

( )A.时尚B.流言C.舆论D.谣言9.“选择性的注意与理解”是________的主要内容。

( )A.枪弹论B.个人差异说C.社会关系说D.社会范畴说10.组织的客观状态在公众心目中的综合印象是( )A.公众印象B.社会组织形象C.组织心理氛围D.公众心理11.按行为倾向划分,可以把公众态度分为( )A.肯定的态度和否定的态度B.积极的态度和消极的态度C.外显的态度和内隐的态度D.稳定的态度和变化的态度12.移情效应是________的极端化。

( )A.优先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效应13.当一个群体成员与群体外的他人发生争执时,该群体的其他成员往往会无条件地支持这个成员,这是________的典型表现。

7月浙江省自考公关心理学的真题

7月浙江省自考公关心理学的真题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关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64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第一印象所产生的效应,就是【】A.近因效应B.优先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效应2.公众对组织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是指【】A.公众心理B.公众态度C.公众印象D.社会组织形象3.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是以职业特征为存在形式的【】A.正式群体B.行动群体C.假设群体D.实际群体4.最基本的情绪表现形式是【】A.语言和语气B.面部表情C.动作姿势D.生理反应5.企业产品的消费者对于企业来说属于【】A.内部公众B.外部公众C.公共关系行为的发出者D.公共关系活动的组织者6.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进行反映的过程是【】A.感觉B.知觉C.思维D.认知7.公共关系人员必须具备的首要的心理素质是【】A.良好的性格B.充分的自信心C.稳定乐观的情绪D.良好的意志品质18.公共关系传播的主体是【】A.个人B.专门的信息传播机构C.社会组织D.公众9.预防逆反心理的首要策略是【】A.向公众全面、准确地提供有关信息B.选择专家、权威部门作为信息发出源C.尊重公众的人格D.调整公共关系传播的信息量以及时间和强度10.影响公众心理的主要因素是【】A.组织行为B.公众个性C.社会环境D.大众传播媒介11.下列属于组织形象软要素的是【】A.组织的无形资产B.组织的地理环境C.组织的产品D.组织成员的数量和质量12.在公众印象形成的过程中,被印象者指【】A.公众B.组织C.社会D.大众传播媒介13.在社会上或群体中人们对普遍关心的人和事公开地发表一致性的意见称为【】A.时尚B.流言C.舆论D.谣言14.把公众态度分为积极的态度和消极的态度是按照______划分的。

【】A.认知评价B.行为倾向C.情感体验D.稳定程度15.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们对知觉对象的理解仍保持相对不变,这种知觉特性是指【】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恒常性C.知觉的主观性D.知觉的整体性2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4月浙江自考公关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4月浙江自考公关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4月自学考试公关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64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属于宣传型公共关系活动的是( )A.招待会B.工作午餐C.扶贫救灾D.路牌广告2.人的认知活动主要是指( )A.知觉、情感、意志B.能力、气质、个性C.感觉、知觉、思维D.注意、学习、态度3.最基本的情绪表现形式是( )A.语言和语气B.面部表情C.动作姿势D.生理反应4.人们对自己意志行动的目的及其社会意义有明确的认识,这个特点是意志品质的( )A.自制力B.受暗示性C.自觉性D.果断性5.商家以名人、明星为模特推出广告产品,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 )A.求美心理需要B.求名心理需要C.情感心理需要D.求信心理需要6.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是( )A.动机B.态度C.气质D.性格7.______________在个性特征中具有核心作用。

( )A.能力B.动机C.气质D.性格8.全国残疾人联合会是一个( )A.角色群体B.行动群体1C.假设群体D.正式群体9.在社会上或群体中人们对普遍关心的人和事公开地发表一致性的意见称为( )A.时尚B.流言C.舆论D.谣言10.“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一俗语体现了公众心理效应中的( )A.近因效应B.投射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效应11.持“枪弹论”的学者所支持的观点或概念是( )A.“守门人”B.“顽固的受传者”C.“谎言重复三遍就会变成真理”D.“缓冲体”12.在横向沟通中,组织传播者扮演着______________的角色。

( )A.守门员B.倡导者C.联络员D.受传者13.下面哪种方法不是广告效果的测定方法?( )A.抽样调查法B.再认识实验C.再现实验D.自我评定法14.预防逆反心理的首要策略是( )A.向公众全面、准确地提供有关信息B.选择专家、权威部门作为信息发出源C.尊重公众的人格D.调整公共关系传播的信息量以及时间和强度15.表现最明显的、但对交际的危害性最小的交际障碍是( )A.性格障碍B.语言障碍C.学识障碍D.对等障碍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04年7月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告

2004年7月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告

2004年7月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告心理学试题浙江省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告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636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成()关系。

A.正比B.反比C.一致性D.互补性2.()是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A.联想B.知觉C.思维D.想象3.情绪按状态可分类为()、激情和应激。

A.心情B.心静C.心镜D.心境4.动机是指()个体活动并使之朝向一定目标和方向前进的一种心理状态。

A.引起B.维持C.引起和维持D.增强5.()通常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A.个性B.个性倾向性C.个性心理特征D.心理6.最早开展广告心理学研究工作的学者是()。

A.H.盖尔B.W.D.斯科特C.H.闵斯特伯格D.E.迪德7.()是指一种感觉兼有别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A.感觉B.联觉C.联想D.联合8.指向性和集中性是()的两个特点。

A.感觉B.注意C.思维D.记忆9.按社会内容不同,情感可分为()、美感和道德感。

A.价值感B.正义感C.理智感D.义务感10.()是个体以特定方式对待人、物、思想观念的一种心理倾向性(或称心理准备状态),由认知、情感和意向三种要素共同构成。

A.动机B.态度C.心态D.愿望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11.知觉选择的心理机制主要有()。

A.知觉的理解性B.知觉超负荷C.选择的感受性D.知觉的整体性E.知觉防御12.注意的品质主要有()。

A.注意的范围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E.注意的易发性13.广告再认的程度和正确性取决于()等条件。

A.对旧广告信息识记的巩固程度B.广告满足需求的程度C.广告重复出现的次数D.广告刺激的强度E.当前呈现的广告宣传同已经感知过的广告宣传相类似的程度14.创造性想象中的形象具有()的特点。

00643公关心理学考前背诵版

00643公关心理学考前背诵版

真题考点整理(注:新教材开始是)注:本人报考了自考本科心理健康教育,欢迎交流;以下是本人整理的2015 年10月开始至2018年4月共6套主观题部分的真题内容已经经过整理编排,适于背诵,因2015年10月开始考试使用新教材,故之前的真题参考性不是很大。

本人参加了2018年10月的公关心理学考试,真题的重复率还是像往年一样的髙;5个名词解释出现1个:5个简答题出现4个重复■ 2个论述题出现1个, 案例题也有涉及在以往简答题内容上。

另外:教材上的课后总结比校重要。

18年10月名词解释考了:能力;民族文化特征;劝导;创新性思维;新闻发布会;简答题部分:公众需要的特征;流言传播的影响;影响暗示效果的因素;非言语交往中的巧妙应答内容;良好的组织心理氛围的意义。

论述题:开好新闻发布会的心理策略;受传者选择性心理;案例题:“百叶窗案例”善于运势。

L公众是指与某一个公关主体相互联系且相互作用的个体.群体和组织的总和, 畏公关活动中的承受者。

2.公众心理是指在公共关系情境中公众受组织行为的影响所形成的心理现象和心理反应。

3.个体心理定势是在具体实践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反映当事人个体心理素质的心理定势。

4•群体心理定势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人群中积淀深厚、作用广泛的心理定势。

5•群体心理特征是群体成员中形成的与群体活动和状况相关的、经常的.稳定的心理感觉•是群体成员对群体自身状况及其与社会环境关系的主观把握。

&性格是一个人表现在态度和行为方面的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表现着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7•性格的意志特征是人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或水平等方面的性格特征。

&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个人对情绪的控制或情绪对个人活动的影响等方面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现在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等方面。

9•经验效应也称定型效应•是指公众个体在对某一对象进行认知的时候•总是习惯凭借自己已有的经验对该对象进行认识、判断与归类的一种心理定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关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643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5分,共21分)
1.在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中具有核心意义的是()。

A.能力
B.性格
C.气质
D.以上三者都是
2.在横向沟通中,组织传播者扮演着()的角色
A.守门员
B.倡导者
C.联络员
D.受传者
3.“谎言重复三遍就会变成真理”是由()提出的。

A.梅尔文
B.戈培尔
C.德福洛
D.亚当斯
4.服务型公关的效果最有利于()。

A.提高知名度
B.联络公众感情
C.提高美誉度
D.提高市场占有率
5.心理学把能够引起个体动机形成的外部刺激(或情景)称为()。

A.需要
B.诱因
C.目标
D.外在吸引力
6.传播给公众的信息超过了其所能接受的限度,从而导致公众态度的失衡,这是由于公众的
()。

A.心理定势
B.晕轮效应
C.逆反心理
D.个性
7.以下哪种表述是正确的?()
A.气质没有好坏之分,性格有好环之分
B.气质有好坏之分,性格没有好坏之分
C.两者均有好坏之分
D.两者均无好坏之分
8.我们把人在感知、记忆、注意、思维等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稳定的品质和特征称为
()。

A.性格的态度特征
B.性格的理智特征
C.性格的意志特征
D.性格的情绪特征
9.双因素理论是()提出的。

A.马斯洛
B.伏隆
C.赫兹伯格
D.亚当斯
10.公共关系是一种()。

00643#公关心理学试题第1 页共3 页
A.交际手段
B.宣传活动
C.市场营销活动
D.双向的信息沟通传播
11.一个人对某一事物采取积极态度趋向的主要根源是()。

A.需要
B.个性
C.兴趣
D.情感
12.()强调了组织内人际关系对于生产率提高的重要性。

A.泰勒的科学管理
B.伏隆的期望理论
C.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D.霍桑试验
13.()就是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注意的倾向性。

A.需要
B.态度
C.兴趣
D.个性
14.公共关系心理学中,衡量组织形象的重要指标是()。

A.组织的盈利状况
B.组织的广告投入
C.组织的市场份额
D.组织的知名度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
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
1.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实证研究主要有()。

A.组织成员之间的个性差异
B.组织的目标
C.组织的利益
D.组织的领导者
E.组织所处的环境
2.公共群体的心理特征主要是()。

A.压力感
B.竞争感
C.归属感
D.认同感
E.整体感
3.公共关系人员心理品质障碍主要包括()。

A.嫉妒
B.自卑
C.攻击
D.羞怯
E.猜疑
4.常见的信息或新闻失真的表现形式有()。

A.语言障碍
B.理解障碍
C.道听途说
D.无中生有
E.张冠李戴
5.性格的特征主要有()。

A.态度特征
B.能力特征
C.意志特征
D.情绪特征
E.认知特征
00643#公关心理学试题第2 页共3 页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4分)
1.投射法
2.公众逆反心理
3.公众态度
4.组织
5.意志
6.公众心理定势
四、简述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组织形象的构成要素。

2.气质对行为的影响。

3.如何提高组织成员的士气。

五、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结合实际,列举营造组织良好的心理氛围的主要策略,并加以分析。

2.结合实例分析影响传播的主要原因。

00643#公关心理学试题第3 页共3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