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

《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

《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要求学生理解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海峡、洋等概念,并能判别。

能力目标:学会在地图上确定地理事物的方法,培养阅读图文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情感目标:通过培养学生读图和空间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人类的家园——地球的感情。

【教材内容及分析】对于七大洲和四大洋部分的教学,以读图为主:第一步:读图讲解:读“大陆、岛屿、半岛示意图”,让学生在初中地图册上的“世界地形图”中找出实例加以区别。

第二步:读“东、西半球图”和“亚洲、欧洲、非洲的分界线图”,掌握大洲的名称、位置和三条洲际分界线。

第三步:读图比较:读“七大洲面积比较图”,让学生说出哪个洲的面积最大,哪个洲的面积最小,并按面积大小的顺序说出七大洲的名称。

第四步:读“东、西半球图”。

读图讲解:找出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读图比较:比较四大洋的面积大小。

指图讲解:在图上结合具体的洋、海、海峡,列表讲清它们的概念,并让学生在地图册上找出实例加以区别。

【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播师: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地球的概貌,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它,进一步观察它、熟悉它,更好地认识它——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师:同学们,你能在图上分辨出这些地理事物吗?[展示]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大陆、半岛、岛屿、大洋、大洲、海、海峡。

二、读图分析,提高能力,合作探讨[活动]观察比较,对照“世界海陆分布图”和“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

[讨论]我们生活的星球是地球还是水球?两种说法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宇航员在太空看到地球是蔚蓝色的美丽星球,觉得地球更像水球。

人们生活在陆地上,过去以为海洋是陆地的边缘,甚至认为自己居住的地方就是陆地的中心,并未认识到海洋比陆地大,因此起名地球。

这反映了人们的认识的不断发展)[读图]在“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图”上,看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哪个半球,图中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海洋还是陆地。

大洲和大洋教案

大洲和大洋教案

大洲和大洋教案教案:大洲和大洋一、教学目标:1.理解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并了解世界上的大洋和大洲。

2.掌握大洲和大洋的特点及其分布情况。

3.能够将世界上的大洲和大洋进行简单的归类和比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大洲和大洋的特点及其分布情况。

2.能够将世界上的大洲和大洋进行简单的归类和比较。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引入大洲和大洋的概念,从地球的形状和地理体系的角度进行说明。

并让学生思考地球上有哪些大洲和大洋。

2.理论讲解(20分钟)2.1大洲的特点及其分类-什么是大洲?大洲是陆地的集合体,通常是指面积较大、地势相对较高的陆地,代表着各自的独特地质历史和生态系统。

-世界上有哪些大洲?向学生介绍七大洲的名称和位置,并简单介绍每个大洲的特点及其代表性的国家或地区。

2.2大洋的特点及其分类-什么是大洋?大洋是地球上不被陆地分隔的巨大海域,相对于陆地来说水深较大,面积较广阔。

-世界上有哪些大洋?向学生介绍五大洋的名称和位置,并简单介绍每个大洋的特点及其重要性。

3.分组活动(3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张世界地图,根据所学内容,将大洲和大洋进行分类标注。

要求每个小组在图上标注出世界上的大洲和大洋,并简单介绍一个大洲和一个大洋的特点。

然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并介绍自己小组标注的地图。

4.深化拓展(30分钟)选取一个大洲和一个大洋,比如欧洲和大西洋,向学生介绍更多关于这个大洲和大洋的信息,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特点、重要河流和山脉、经济发展情况等,并与其他大洲和大洋进行比较。

5.小结与评价(10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提问学生有关大洲和大洋的问题,鼓励学生回答并进行讨论。

最后进行一次简短的小测验,检查学生对大洲和大洋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资源:1.世界地图(可以打印或使用电子版)2.大洲和大洋的相关知识资料或课件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并掌握各大洲和大洋的分类及其特点。

大洲与大洋教案5篇

大洲与大洋教案5篇

大洲与大洋教案5篇大洲与大洋教案篇1教学目标通过阅读海陆分布图和海陆面积的比拟示示意图,使学生了解全球海陆分布,记住海陆面积。

通过阅读教材配备的各种地图特殊是“大陆、半岛、岛屿示意图”,学会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并能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通过熟悉地球外表的海陆变迁,了解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进展过程和根本观点,培育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方法、科学探究精神以及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

通过挖掘教材中开放性的可供争论的话题,组织争论,鼓舞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培育学生的口头表达力量和求异思维。

教学建议关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教材分析本节是从地球和地图学问引入世界的陆地和海洋的。

由于有了地球学问的和图学问,教材配备了14张各种类型图,设计了多个从图中直接读取地理信息的环节。

本节主要叙述三局部内容:世界的海陆概况,七大洲和四大洋,以及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

其中,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大洲和大洋”局部,是对海陆分布内容的详细化。

课本用了“七大洲”、“四大洋”两个标题,消失的地理概念和地名比拟多,大多数是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的,或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的,如大陆和大洲、海和洋概念,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等,可作为学生的已有学问。

但从读图的意义上,如何使学生在图中能直接概括描述“大陆、半岛、岛屿和海洋、海峡的特点,是新的教学任务。

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上,有以下几个环节,1。

七大洲、四大洋的相对位置,即哪个大洲面临哪些大洋?哪个大洋被那些大洲包围。

2。

大洲之间的关系,相连的大洲(大陆)、大洲间的分界(山脉、河流、水道、海峡)3。

各大洲的轮廓、面积和分布的比照。

关于“七大洲、四大洋”的教法建议对于七大洲三和四大洋局部,以读图为主:第一步:读图讲解:读“大陆、岛屿、半岛示意图”,让学生在初中地图册上的“世界地形图”中找出实例加以区分。

《大洲与大洋》教学设计

《大洲与大洋》教学设计

《大洲与大洋》教学设计《大洲与大洋》教学设计1一、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

2、运用地图,描述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特点。

3、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二)学习目标分解细化1、通过简单方法估算并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的比例,学会科学探究的简单方法,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2、运用地图描述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特点。

3、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以及大洋、海和海峡。

4、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点。

5、了解人类认识地球面貌的历程,增强热爱科学、探究地理、造福人类的信心和决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通过简单方法估算并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的`比例。

2、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点。

(二)教学难点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点。

三、教学方法1、教法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画图讲解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2、学法情景感受法、地图观察法、图画图话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课时1课时。

《大洲与大洋》教学设计2【教材分析】:《大洲与大洋》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内容。

本节主要讲述两部分内容:世界的海陆概况,七大洲和四大洋。

其中,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大洲和大洋”部分,是对海陆分布内容的具体化。

课本用了“七大洲”、“四大洋”两个标题,出现的地理概念和地名比较多,大多数是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的,或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的,如大陆和大洲、海和洋概念,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等,可作为学生的已有知识。

但从读图的意义上,如何使学生在图中能直接概括描述“大陆、半岛、岛屿和海洋、海峡的特点,是新的教学任务。

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上,有以下几个环节1、七大洲、四大洋的相对位置,即哪个大洲面临哪些大洋?哪个大洋被那些大洲包围。

《大洲和大洋》教案(修改)

《大洲和大洋》教案(修改)

《大洲和大洋》教案(修改)第一章:大洲和大洋的概念教学目标:1. 理解大洲和大洋的定义及区别。

2. 掌握世界上主要的大洲和大洋的名称。

教学内容:1. 引入大洲和大洋的概念。

2. 讲解大洲和大洋的区别。

3. 列举世界上主要的大洲和大洋。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是否曾经听说过大洲和大洋,让学生分享他们的理解。

2. 讲解大洲和大洋的定义:向学生解释大洲是指大陆和周围的岛屿的总称,而大洋是指地球表面上广阔的海洋区域。

3. 讲解大洲和大洋的区别:强调大洲是固体地球表面的一部分,而大洋是液体地球表面的一部分。

大洲是由陆地和岛屿组成,而大洋是由水组成。

4. 列举世界上主要的大洲和大洋:向学生介绍世界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并简要介绍它们的特点。

第二章:世界地图上的大洲和大洋教学目标:1. 学会在地图上识别大洲和大洋。

2. 掌握世界地图上主要大洲和大洋的分布情况。

教学内容:1. 介绍世界地图的构成。

2. 讲解如何在地图上识别大洲和大洋。

3. 分析世界地图上主要大洲和大洋的分布情况。

教学活动:1. 介绍世界地图的构成:向学生介绍世界地图的基本构成,包括大陆、岛屿、海洋等。

2. 讲解如何在地图上识别大洲和大洋:引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讲解如何识别不同的大洲和大洋。

3. 分析世界地图上主要大洲和大洋的分布情况:让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指出主要的大洲和大洋,并分析它们的分布特点。

第三章:大洲和大洋的地理特征教学目标:1. 了解大洲和大洋的地理特征。

2. 掌握大洲和大洋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方面的信息。

教学内容:1. 讲解大洲和大洋的地理特征。

2. 介绍大洲和大洋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方面的信息。

教学活动:1. 讲解大洲和大洋的地理特征:向学生介绍大洲和大洋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方面的信息。

2. 分析大洲和大洋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方面的信息:让学生了解大洲和大洋的分布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

第四章:大洲和大洋的生态环境教学目标:1. 了解大洲和大洋的生态环境。

《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

《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

《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

2.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过程与方法本节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发现大陆、半岛、岛屿和海洋、海峡的区别,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过程。

主要采用组织学生活动的方法,使学生会用地球仪、世界地图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快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认识人类探索地球全貌的历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七大洲、四大洋位置、分布特点。

难点:熟悉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位置和关系。

三、教法和学法教法:启发、互助、探究、讨论、引导等方法。

学法:分组讨论法,学生讲解法。

教具使用:多媒体电脑自制多媒体课件。

四、说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件演示教学效果(一)创设情景导入本课1.师:同学们,喜不喜欢海探险呢?今天就为大家提供这样一个机会,我们一起去海上探险。

我为大家准备好了船、各种装备、航海图以及食物,在出发之前,还需要做两件事情。

先说第一件事。

我们已经明确了世界海陆的分布情况,可以阅读一些世界地图,在读图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词语:大陆、岛屿、半岛、大洲、洋、海、海峡等。

它们都是什么意思呢?一起认识一下他们,请看图(展示以上地理事物图片)。

2.侧重讲解大陆、半岛、岛屿的区别,引出大洲的定义。

3.测试学生对地理事物的掌握程度,通过老师点击图片完成。

观察地理事物图片,直观地感受其含义。

学生抢答1.大陆、半岛、岛屿和海峡的图片2.地球上六大大陆图片3.全球图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发表了不同的见解,培养了语言表达的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地理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案

地理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案

地理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世界上的大洲和大洋,掌握其分布和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地理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世界大洲和大洋的分布。

难点:大洲和大洋的地理特点。

三、教学准备1.教材:《地理》第一册2.多媒体课件3.地球仪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地球仪,让学生观察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大洲和大洋的概念。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大洲和大洋的了解。

(二)新课讲解1.大洲(1)介绍世界上的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2)讲解各大洲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特点。

(3)通过地图,让学生找出各大洲的地理位置,加深对大洲分布的认识。

2.大洋(1)介绍世界上的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讲解各大洋的地理位置、面积、深度等特点。

(3)通过地图,让学生找出各大洋的地理位置,加深对大洋分布的认识。

3.大洲和大洋的相互关系(1)讲解大洲和大洋之间的分界线,如乌拉尔山脉、苏伊士运河等。

(2)引导学生了解大洲和大洋之间的联系,如地理气候、生物多样性等。

(三)案例分析1.以亚洲和大西洋为例,让学生分析亚洲和大西洋的地理特点。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分析结果。

(四)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关注大洲和大洋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作业布置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及特点。

2.完成课后练习题,提高地理素养。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地图分析、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世界上的大洲和大洋,掌握其分布和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课后,通过作业布置,巩固所学知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如讲解过程中语速过快,部分学生可能跟不上节奏。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七年级地理上册《大洲和大洋》教案设计

七年级地理上册《大洲和大洋》教案设计

七年级地理上册《大洲和大洋》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的基本构造和地理要素,理解大洲和大洋的概念。

2.学习和掌握地球大陆和大洋的分布特点和地理位置关系。

3.了解各大陆的特点和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点1.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和基本构造。

2.七大洲和五大洋的分布特点和地理位置关系。

3.各大洲的地理特点和文化背景。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于地球基本构造、大洲和大洋的概念理解难度较大。

2.学生对于各大洲的文化和地理特点了解有限,需要针对性教学。

四、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采用趣味性十足的方式,让学生们对本单元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可以利用VR和AR技术,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地探索地球大陆和大洋的奥秘。

同时,引入问题式教学,问学生们“什么是大洲和大洋?”,“大洲和大洋有哪些?”。

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对于本单元的学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也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知识讲解此环节需要进行相对详细的讲解,对于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地球的基本构造和各大洲的文化背景等进行说明和讲解。

在讲解过程中,可以采用展示幻灯片的方式,配合图片和视频的展示,让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记忆。

3.课堂互动在讲解过程之后,可以组织课堂互动环节,让学生通过游戏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加深对于知识点的掌握。

例如,采用“走遍世界”游戏,让学生到各大洲进行文化和地理探索,了解各大洲的特点和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互动作业针对性的作业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习效果。

可以布置写作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于各大洲的文化和地理特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也可以采用PPT展示等方式表现出自己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教材本单元的主要课程内容可以从教材中获取,包括地球基本构造、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和各大洲的文化和地理等。

2.VR和AR技术利用VR和AR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大陆和大洋的分布特点和地理位置关系,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精选5篇)

《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精选5篇)

《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精选5篇)《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篇1大洲和大洋教学要求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2.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

3.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内容点析1.地球被称为“水的行星”,这是它有别于其他行星的一个重要特征。

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构成了地球面貌的基本特征,并且掌握着地球表面其他地理要素和地理事物的分布格局。

因此,教材以“地球?水球?”为题,开门见山地点出了全球海陆分布大势。

2.教材以“地球?水球?”为标题,其目的并不是让同学争议地球的名称是否科学合理,更不是说地球起错了名称或要给地球改名,而是为了激发同学的爱好,并通过同学争论、运用地图和数据求证,加深对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熟悉。

3.加加林是原苏联的一名宇航员,也是世界第一名航天员。

1961年4月12日,他驾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太空飞行,使人类从太空观看到了自己居住的地球。

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他的诞生地改为加加林地区;月球背面有一座环形山也以他的名字命名。

教材以加加林本人提出地球是一个水球的论点,使同学感觉更加真实,对这一问题的争论更有乐观性。

其次章陆地和海洋陆地和海洋其次章4.关于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大势,教材正文主要说明白两点:一是地球表面的海陆面积比例(即三分陆地、七分海洋);二是海陆分布的特点(即海陆分布不均,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5.本节活动1谈谈对地球名称的看法,这是一个开放性的争论。

老师应鼓舞同学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至于古人在给地球起名的时候,为什么叫“地球”而不叫“水球”的问题,这是由于古人当时并不了解地球的整风光貌,不知道地球表面水风光积大于陆地面积。

6.图2.4水陆半球是依据地表海陆分布状况而划分的两半球,水半球是海洋面积最大的半球,陆半球则是陆地分布最集中的半球。

但即使是在陆半球,也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大洲和大洋》地理教案

《大洲和大洋》地理教案

《大洲和大洋》地理教案
地理教学案例:大洲和大洋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上的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和特点;
2.通过地理局部和世界地图的观察,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
1.地理地图、投影仪、计算机和幻灯片;
2.大洲和大洋的图片、地理教科书和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出示一幅世界地图,引导学生回忆并说出世界的大洲和大洋的名称。

2.鼓励学生互相讨论,提出他们对大洲和大洋的看法和认识。

二、讲解和展示(20分钟)
1.通过幻灯片和计算机投影仪展示大洲和大洋的图片,并讲解它们的
分布和特点。

2.解释大洋和大洲的定义,并引导学生思考与生活相关的问题,如为
什么北极没有大洲等。

三、完成地理地图(30分钟)
1.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一幅空白的地理地图,并分发地理教科书和参考资料。

2.让学生一起讨论并标注地球上的大洲和大洋,指导学生正确描绘大小和位置等。

四、展示和汇报(15分钟)
1.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将他们标注的地理地图展示给全班观看,并解释他们的标注和理由。

2.老师引导全班学生对每个小组的地理地图给予评价和建议,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提高。

五、拓展与应用(20分钟)。

《大洲和大洋》 教学设计

《大洲和大洋》 教学设计

《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识别地球表面的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和轮廓特征。

学生能够在地图上准确指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界线。

学生能够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面积大小排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地图、地球仪等教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全球视野。

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树立保护地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和轮廓特征。

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界线。

2、教学难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空间分布关系。

利用地图和地球仪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地球的卫星照片或地球仪,提问学生:“我们生活的地球表面是什么样子的?”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大洲和大洋。

2、讲授新课展示世界地图,介绍七大洲的名称(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利用地球仪,让学生直观地观察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和轮廓特征。

例如,亚洲是最大的洲,其轮廓像一只雄鸡;南极洲大部分位于南极圈内,是最寒冷的洲等。

讲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面积大小排序。

可以通过比喻或比较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如“亚洲面积最大,像一个巨人;大洋洲面积最小,像一个小不点”。

重点介绍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界线。

例如,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等。

可以结合地图和示意图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有清晰的认识。

3、小组合作探究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 4 6 人。

任务:给每个小组发放一张世界地图,让学生合作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哪些大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哪些大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赤道穿过哪些大洲?哪个大洋被五个大洲所包围?小组汇报: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探究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七年级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6篇

七年级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6篇

七年级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6篇七年级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包括教学目的和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

欢迎分享!七年级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篇1】新年伊始,又是一个新学期,本学期本人担任七年级六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新教材。

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为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并取得良好成绩,我根据七年级地理学科的特点,特制订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课堂建设为突破口,推进三课建设工作。

使每位受教育者做的自己”的“多彩教育”核心价值观,落实“尊重生命、以生为本、基于生活、生态发展”的核心育人理念,以“多彩课程”建设为载体,以“多彩课堂”构建为着力点,以课题研究为手段,构建多元的、满足学生需要的课程体系,发展多样的、适合学生学习的教与学方式,生成开放的、独具二七标识的“多彩课堂文化”,努力实现“多彩教育”的发展目标。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世界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地图,能够查找出世界各地地理事物的分布,学会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和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从而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并且学会阅读地理景观图和地理统计图表。

3、使学生懂得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必须共同保护地球。

初步知道世界一些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和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以及对外开放意识,培养全球观念。

三、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地理初步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空间概念缺乏,比较零碎。

《大洲与大洋》教学设计

《大洲与大洋》教学设计

《大洲与大洋》教学设计《大洲与大洋》教学设计1一、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

2、运用地图,描述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特点。

3、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二)学习目标分解细化1、通过简洁方法估算并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的`比例,学会科学探究的简洁方法,培育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2、运用地图描述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特点。

3、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以及大洋、海和海峡。

4、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点。

5、了解人类熟识地球面貌的历程,增加宠爱科学、探究地理、造福人类的信念和决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通过简洁方法估算并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的比例。

2、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点。

(二)教学难点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点。

三、教学方法1、教法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画图讲解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沟通谈话法。

2、学法情景感受法、地图观看法、图画图话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课时1课时。

《大洲与大洋》教学设计2学习目标:[学问和力气]1.熟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

2.理解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海峡、洋等概念,并能判别。

3.把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通过课程引入,培育有关航天科学的爱好。

2.学会在地图上确定地理事物的方法,培育同学阅读图文和空间想象力气,激发同学宠爱人类的家园──地球的感情。

教学重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教学难点:熟识七大洲的轮廓及七大洲位置的确定。

教学方法:启发、反思、互助、探究、争辩、提问教学预备:老师预备:七大洲和四大洋挂图、拼图、音乐、图片;同学预备:地球仪。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听音乐:高山流水师:这首古筝曲的名字叫“高山流水”。

大洲和大洋教案

大洲和大洋教案

大洲和大洋教案教案通常是在课前就要准备好的。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洲和大洋教案”,欢迎大家阅读,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大洲和大洋教案(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海峡。

2.能够准确在地图上填写出七大洲的名称,并说出七大洲的轮廓、面积顺序、分布位置和分界线。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七大洲的分布图,提高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

2.通过对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和分布的分析,学会分析对比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七大洲的分布特征激发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七大洲的名称、分布及分界线。

【难点】七大洲空间概念的建立。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所学的陆地与海洋内容,进而引出本节课要讲的七大洲四大洋。

环节二:新课教学1.概念教师PPT展示书本32页图2.5,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请在图中找出大陆、半岛、岛屿、海峡、海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师生总结】全球被海洋包围着,并被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很多块,其中面积比较大的我们把它叫做大陆,比如我们台湾同胞把我们同胞称作大陆同胞,我们在亚欧大陆。

面积比较小的成为岛屿,像祖国台湾岛,海南岛等,还有钓鱼岛。

(北美洲的格林兰岛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岛屿)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位,把大陆和他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海峡是沟通两个水域的狭窄水道。

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

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

2.七大洲(1)教师PPT展示图2.6《大洲的分布》,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说出七大洲的名称和轮廓,并说出七大洲的面积大小顺序?②七大洲在地球上的分布状况?【师生总结】①全球共有七大洲,分别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按面积大小顺序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各大洲的轮廓形状:各大陆的形状都是北宽南窄,略呈倒三角形。

②东半球: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

西半球:北美洲、南美洲。

小学地理教案世界的大洲与大洋

小学地理教案世界的大洲与大洋

小学地理教案世界的大洲与大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上的大洲和大洋的名称及位置。

(2)能够掌握各大洲的特点和主要国家。

(3)了解大洋的位置、面积和主要海流。

2.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世界地理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了解世界上的大洲的名称及位置。

(2)了解大洋的位置、面积和主要海流。

三、教学难点(1)了解各大洲的特点和主要国家。

(2)了解大洋的位置、面积和主要海流。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或地图。

(2)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Step1. 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张世界地图,介绍一些国家、大陆和海洋的名称,并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回答相关的问题。

Step2. 重点讲解(30分钟)教师通过PPT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介绍各大洲的名称、位置、特点和主要国家。

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1.亚洲(1)介绍: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洲,包括5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人口最多的大洲,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自然资源。

(2)主要国家: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等。

(3)特点:人口密集、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多样。

2.欧洲(1)介绍:欧洲是世界上第二小的大洲,地理位置靠近亚洲,与非洲之间有地中海。

(2)主要国家: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

(3)特点:经济发达、文明古国、旅游胜地。

3.非洲(1)介绍:非洲是地球上面积第二大的洲,其中大部分地区是热带和沙漠气候。

(2)主要国家:埃及、南非、尼日利亚、肯尼亚等。

(3)特点:自然环境复杂、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

4.北美洲(1)介绍:北美洲位于北半球,包括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等国家。

(2)主要国家: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

(3)特点:人口稀少、工业发达、科技进步。

5.南美洲(1)介绍:南美洲位于南半球,包括巴西、阿根廷、秘鲁、智利等国家。

(2)主要国家:巴西、阿根廷、秘鲁、智利等。

(3)特点:地形复杂、河流众多、资源丰富。

七年级上册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七年级上册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篇1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归纳一个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2、通过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学会总结归纳两大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亚洲、北美洲地形特点难点: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1、展示“亚洲地形图”。

2、指导学生基本的读图方法,观察陆高海深表。

结合地图判断不同图下颜色各代表什么地形。

我们来认识一些主要的地形区,描述一下它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

请不同组的学生展开竞赛抢答,增强组内的合作意识,活跃气氛。

3、学生查图讨论回答各地地理位置海拔高度。

引导: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从位置和海拔方面考虑,得出亚洲地形特点板书:地势起伏很大,中间高四周低,亚洲地面高低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4、引入地形剖面图。

(展示亚洲大陆沿北纬30度的地形剖面图和北美洲沿北纬40度的地形剖面图) 观察区别两图:学生读图归纳:亚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表现出起伏大,中部高,两侧低的特点。

而北美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东西高中间低。

河流是构成自热环境的另一重要因素。

1、在图上找出几条大河,长河众多,观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流入的海洋。

2、归纳亚洲的大河在分布上的特点。

板书:受地形影响,亚洲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决定了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北美洲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北美洲地势中部低,但中部北高南低。

密西西比河主干呈自北向南流,东西部地势高,所以密西西比河水系多发源于两侧高原山地。

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学生看图回答:说出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认识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

为什么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引导学生从位置、范围、地形等方面说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

分析亚洲气候特点的成因,亚洲季风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造成的影响成因: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

夏季风弱,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少,降水就少。

如果过少,就可能形成旱灾。

夏季风强,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多,降水就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全球海陆面积所占比例及海陆分布特点;
2、理解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洋、海峡等概念;
3、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地理分布和各自的主要特点
二、能力目标:
1、能看懂简单的地理统计图,并了解运用地理统计图表来表示地理事物,初步学会绘制简单的几何图形来表示大洲的基本轮廓及其相互位置关系;
2、构建七大洲的基本轮廓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在地图上能找出各大洲、各大洋;
3、主动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和创新的精神,初步形成学生的全求意识
2、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养成学生严谨的求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重点:
1、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陆分布的特点
2、大陆、岛屿、大洲、海、洋、海峡等概念
3、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
(三)教学难点;海陆分布情况;学生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学情分析:
学生首次接触世界地理,有一定的好奇心,会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可以利用图表让学生感受海陆分布状况;大洲、大洋的名称可通过读图让学生直观感受、理解并记忆。

(五)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直观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前面几节课通过学习了解了地球的形状、大小等,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地球。

为什么叫“地球”而不叫“水球”呢?
学生活动:回忆、思考,讨论、交流、探究被称为地球的原因设计意图: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
二、新课教学
1、教学内容:称为地球的原因
教学活动——创设情境:我们通常叫地球习惯,但是就有人偏诊认为叫“水球”才合理,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卫星图片的颜色,思考并交流、讨论,小组发言。

教师活动: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通过看图可发现,地球总是以蓝色作为主色调,这说明,除了我们脚下所踩的陆地外,地球上面积更大的是海洋。

教学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2、教学内容:海洋和陆地的分布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玩游戏
课前准备1个画有海陆轮廓的地球仪。

学生任意抛出地球仪,接住是记录右手大拇指接触到的是陆地还是海洋,抛接10次以上并统计接触到的海洋和陆地的面积多少
学生活动:
学生分组,做游戏、统计、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海陆面积比是7﹕3。

指导学生
看海陆面积比较图(饼状图)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兴趣,直观、形象。

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指导学生据图总结地球上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3、教学活动:教学设疑——任意划分地球仪这两个半球,海陆分布的情况如何?
学生活动:观察地球仪,讨论、总结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无论怎样平分地球,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设计意图:提出疑问,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好奇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教学内容:海陆相关知识
教学活动:教师介绍大陆、岛屿、半岛、大洲、大洋、海及海峡等概念。

学生活动:通过阅读教材,结合教师的讲解,理解各概念的含义并落实到地图上
设计意图:借助文、图,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
5、教学内容:学习七大洲
教学活动:借助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各在洲的轮廓、形状、位置。

把七大洲按照面积从大到小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

引导学生勾画大洲轮廓图。

学生活动:观察各大洲的面积、轮廓、、,讨论交流各大洲在地球上的分布并试勾画大洲的轮廓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大洲有完整的认识
6、教学内容:学习四大洋
教学活动:指图了解世界四大洋,把四大洋按照面积从大到小排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学生活动:读图,观察讨论,给四大洋排序。

了解四大洋的分布。

三、板书设计:
1、地球、地球
2、海陆面积比: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3、大陆、岛屿、半岛、大洲、大洋、海、海峡
4、七大洲:名称、面积大小、分布、轮廓
5、四大洋:名称、面积大小、分布
四、教学反思:
1、本课教学的内容,要求学生在较强的空间思维,教学中要借助多种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培养起较强的空间概念;
2、要指导学生多读图,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
3、本课要按排学生一定的课堂练习,以巩固学生对所学的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