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教案)

《难忘九一八》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认识其历史作用。

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利用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九一八事变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培养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民族自尊心和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教学难点】分析西安事变的性质及其和平解决的历史影响【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每年的9月18日,全国各地都能听见鸣响警报的声音,这是在告戒人们国耻不能忘,向我们诉说着那场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的历史,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课堂主题──难忘九一八二、新课学习(一)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教师:“九月十八日”,是中国人的国耻日。

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日本帝国主义曾经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关于“九一八事变”,我想,同学们应该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教师:九一八事变发生在哪一年?学生:1931年9月18日教师:具体地点发生在哪里?学生:沈阳柳条湖教师:日本以什么借口侵略我国?学生:柳条湖事件(日本侵略军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

)教师:目侵略我国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占领沈阳乃至全东北教师:侵略我国的经过是怎样的?学生:日军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教师:九一八事变的结果怎样?学生:只有四个多月,东北三省全部沦亡教师:九一八事变有什么影响?学生: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多媒体展示)多媒体展示日本在我国所犯下的罪行及华北的地图。

教师: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学生:日本大陆政策内容: 吞并台湾-吞并朝鲜-吞并中国东北和蒙古-吞并中国-称霸亚洲-称霸世界。

是日本的既定国策。

学生: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沉重打击日本,日本政府急于通过发动侵略战争,以摆脱危机。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教案.doc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教案.doc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教案篇一: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案晅滨中学曹艳芬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描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国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历史的意识。

教学的重点难点1、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2、难点:西安事变如何解决。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启发引导教学准备《松花江上》歌曲、《西安事变》片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语:课前我先播放一首歌曲《松花江上》,听后想想:这首歌反映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一曲悲怆的《松花江上》,当年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传唱。

它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懑。

九一八事变这一国耻,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没齿难忘。

)下面我们来学习第 14课“难忘九一八”。

二、教师出示“学习目标”。

三、学生预习。

(出示预习要求:预习时,请认真捕捉有效地历史信息:历史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意义、原因(背景)等。

)四、学生根据预习情况自主完成“导学案”的“独立试航”。

——然后请一个同学在全班交流答案。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难忘九一八教案优秀范文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难忘九一八教案优秀范文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难忘九一八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理解:掌握九一八事变的基本史实,包括时间、地点、主要经过和结果。

理解九一八事变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熟知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抗争历史。

技能与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能够通过历史事件分析其原因、经过和影响。

提高学生的历史信息搜集和整理能力,能够从多种渠道获取相关资料。

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够清晰阐述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认识到历史学习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加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引导学生认识到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和影响。

中国人民在九一八事变后的抗争精神。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九一八事变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历史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历史事件的相关视频片段或图片展示,吸引学生注意,引导学生思考。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九一八事变是什么吗?它对中国历史有什么重要意义?”简要介绍九一八事变的背景,为新课学习做铺垫。

2. 知识讲解与梳理详细讲解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包括时间、地点、主要事件和结果。

分析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原因,探讨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讲述中国人民在九一八事变后的抗争历史,强调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与交流分组讨论九一八事变对当今中国的启示,每组选出代表发言。

小组间互相提问、质疑,深化对九一八事变的理解。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强调历史事件的现实意义。

4. 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设计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扮演九一八事变中的不同角色(如普通市民、士兵、政府官员等)。

在模拟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历史事件的真实感和紧迫感。

通过角色扮演,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九一八事变的影响和意义。

5. 课堂总结与升华总结九一八事变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强调其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事变 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事变 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事变说课稿前言本节课是八年级历史上册中的第14课,主题为难忘九一八事变。

本课通过深入浅出地讲解“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过程、影响等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历史事件,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

教学目标1. 了解九一八事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 掌握本课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的用法。

3.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历史意识。

教学重点1. 九一八事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 本课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的用法。

教学难点1.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九一八事变对中华民族的影响。

2. 如何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式看待历史。

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

2. 互动式教学法。

3. 讨论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或视频向学生展示九一八事变发生时的情景,引起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研究课文(30分钟)本环节重点介绍九一八事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并通过一些案例向学生展示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华民族的影响。

讨论互动(20分钟)1. 小组讨论:你们如何看待日本侵华、九一八事变以及这些历史事件对中华民族的影响?2. 班级讨论:以小组讨论为基础,展开班级大讨论,促进同学们思想的交流和碰撞。

知识梳理(10分钟)1. 学生回答课文中的重点问题。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

课外作业(5分钟)请同学们预下一课,为下一堂课做好准备。

总结本堂课重点讲解了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并通过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式看待历史。

同学们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能够更好地了解历史,培养自己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历史意识。

八年级上册《第14课 难忘九一八》教案

八年级上册《第14课  难忘九一八》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案诸城一中戴翠梅【教案背景】课程标准要求: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我感到新课程对传统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重新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

在组织学生学习第14课《难忘九一八》尤其是“九一八事变”时,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走进历史,贴近历史时空,效果很好。

通过本课的学习,为第四单元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课题】《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材分析】本课是中国近代史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开篇课,主要有两个小标题内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从内容上讲,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上”——由于国民党对根据地发动围剿,面对日本入侵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迫使国民党内部发生分裂,最终导致西安事变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下”——“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进入艰难的民族抗战深渊。

尤其“九一八事变”一目教材主要介绍了九一八事变的经过、蒋介石对待九一八事变的态度及后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等问题。

这部分内容情感色彩特别浓,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素材。

利用丰富的多媒体素材使学生强烈地感受这段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达到最佳效果。

1、教学目标:(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及蒋介石不抵抗政策。

(2)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3)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4)通过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5)通过讨论“西安事变发生后,引起了国内外各派的强烈反响。

各派准备如何处置蒋介石?是杀,还是放?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六、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
播放歌曲《在松花江上》,利用歌曲导入新课
提问“是什么原因是东北人民这样的呢?”
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感受到东北人民流离失所的惨状,
运用音频手段教学
播放九一八事变的段视频
启发学生,更让学生知道它是日本蓄谋以久的侵华战争。
学生再次复述重点,有利于掌握基本知识点,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通过对九一八事变或西安事变经过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
运用了ppt技术,包括音频、视频、flash动画、大量的图片、文字资料,再加上学生自编自演的课本剧,丰富了教学内容,充分注重对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认知能力的培养,打造高效和谐充实的历史课堂。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选择了歌曲《在松花江上》,利用歌曲导入,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感受到东北人民流离失所的惨状,当学生进入那种同情、愤怒的情绪时,提问“是什么原因是东北人民这样的呢?”顺理成章,进入主题,符合学生思维特点,为学生进入状态奠定基础。
通过课本剧的展示,学生在快乐中吸取知识。
课外探究活动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探究:西安事变之后张学良、杨虎城的命运如何?
学生增长历史学习人们的努力和史料的丰富而不断呈现于世,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能引起学生关注史学动态,联系时事学习历史,多思考历史和现实问题,以学以致用。

人教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难忘九一八 教案

人教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难忘九一八 教案

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案)时间:2015-11-9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战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九一八事变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讨论中共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危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对中共从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的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4、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教学难点:西安事变教学方法:讲述、互助合作学习,利用多媒辅助教学,角色扮演等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教师:上世纪三十年代一曲悲怆的《松花江上》唱遍了大江南北,让我们一起倾听并体味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背景音乐)。

师:这首歌表达出了怎样的感情?生:对日寇侵略的愤怒,对流离失所的悲愁!还有对家乡的热爱。

师:从什么时候开始东北人民被迫“脱离家乡”?生:九一八。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14课《难忘九一八》(二)教师引领,自学探究:一、自主先学:(5分钟)1、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制造者、借口、经过、后果。

2、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发动者、目的、提出的要求、结果、意义。

师:下面给大家6分钟时间,以4人为一小组:1、就自主先学的问题进行交流2、在自主先学的过程中你有没有存在困惑的问题,你可以发到“畅所欲言”上,我们一起解决。

(6分钟)二、讲授新课师:关于九一八事变你还有哪些存在困惑的问题。

老师把同学们的意见汇总一下,共有以下几个问题:①为什么说柳条湖事件是日本的借口?②为什么选择在柳条湖炸毁铁路?③日本为什么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就占领了东三省?师:请同学们打开九一八事变并利用九一八事变下的相关资料来解决。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教案1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教案1 新人教版

难忘九一八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由此中国局部战争开始;简单了解一二九运动;认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的历史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的学习,训练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采用“自学点拨训练提高”教学方式,并且穿插讲授、归纳法开展师生双边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东北的史实,树立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意识。

通过对西安事变发生及其和平解决的了解,学习张、杨的爱国主义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顾全大局的博大胸怀,他们是中华民族利益的代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是本课的重点(2)难点:中日民族矛盾与西安事变发生及和平解决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每到“九一八”,沈阳上空总会响起长长的警报声,那凄厉的警报声仿佛在提醒每个炎黄子孙,永远不要忘记85年前在沈阳所发生的一幕。

历史上的9月18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中国人没齿难忘,痛心疾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苦难的岁月,走进那段令国人深感耻辱的历史:难忘九一八。

(二)、讲授新课:1、九一八事变:(1)播放视频《九一八事变》。

师:回顾历史后,我们在依循着课本上的内容,结合自学提纲进入“自学点拨学历史”过程。

展示自学提纲:(2)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简单的经过、结果。

(3)日本侵略中国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4)为什么会在短短的四个多月的时间,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呢?学生自学。

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及时点拨。

第2题点拨:此事件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借口,真正目的是侵略中国东北进而独霸中国。

对第3题的点拨:重点突出九一八事变中由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三省沦陷,通过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及相关图片展示,使学生感受东北人民失去家乡的痛苦和对日寇的痛恨,树立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意识。

教案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教案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4课难忘九一八指导教师:徐灿华集体备课:中加初中历史组授课教师:肖珊授课时间:2010年11月8日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主备人:肖珊/吴根庆【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课为八年级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以讲述九一八事变、事变后社会各界的不同态度,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为抗战带来的转机等为主要内容。

本课为抗日战争史的第一课,是为日军侵华、民族危亡的开始。

学情分析:学生每每学习这部分历史,都会热情高涨,心中充满爱国主义情绪,在教学中,需要注重理性的引导。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和结果、蒋介石政府不抵抗政策及其危害、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的开始、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及其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经过,培养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思考九一八事变的结果,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探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培养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用历史的眼光全面认识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感受,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野心,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勇于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探究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爱国行为和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选择,进行爱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

【过程与方法】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如通过多媒体平台展示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经过,增强感性认识。

通过分组讨论,共同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历史探究活动的亲身参与中逐步加深对历史与现实关系的理解。

引导学生讨论西安事变发生后,各界的态度及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指导学生学会从历史角度、用历史的眼光认识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阅读课本,获取有效信息,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思考历史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解决策略:通过图表方式及视频材料辅助学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案设计一. 课标要求:掌握九一八事变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掌握西安事变的发生以及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理解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

二.教材分析:本课在教材内容上主要讲述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随着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西安事变发生并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本课是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开篇课,与上一课《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在时空上成并列关系,与下一课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存在时序上的先后关系和逻辑上的因果关系,学好本课,对学生形成清晰的时空观念和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三.学情分析:阶段,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但对抽象的事物却较难理解,尤其是近代化的内容,有些概念很难理解,所以要尽可能地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地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

四.教学目标:1、记住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地区的暴行,概述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情况。

2、掌握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发动者及其结果。

3、分析和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4.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了严重的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难点:分析西安事变的性质及其和平解决的意义。

六.教学方法:1.教法:讲解法、启发式谈话法、情景体验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

2.学法:阅读理解法、交流展示法、史料分析法、合作探究法、调查研究法等。

七.教具准备:PPT多媒体、视频等。

八.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上课前反复播放《黄河大合唱》,以达到烘托气氛的目的。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学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案新人教版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学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展示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场景和重要事件,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提高学习效果。
2.网络资源:运用互联网和教学软件,提供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图片,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实物展示:通过展示历史文物、图片、地图等实物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九一八事变的背景和过程,增强学生的认知和记忆。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观看相关纪录片。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推荐的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学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案新人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本节课主要内容为:
1.让学生了解九一八事变的背景、过程及其历史影响。
2.掌握中国共产党在九一八事变后的应对措施和局部抗战的展开。
3.分析九一八事变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特别是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爆发。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九一八事变相关知识点和技能。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八年级历史教案)八年级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

(八年级历史教案)八年级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

八年级上册第14 课难忘九一八 -八年级历史教课设计:本课课件【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经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经过对九一八事变或西安事变经过的叙述,培育学生叙述历史事件的能力;经过商讨东北快速灭亡的原由,培育学生阅读历史资料的能力;经过议论中国共产党为何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育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看法剖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学会利用教材、视频提取有效信息,加以剖析、研究。

2.让学生充足利用网络,收集、整理资料,学会利用网络互动,并擅长正确运用网络工具。

3.让学生利用本地资源发掘教材深层次的知识。

利用政史互融的特色,拉近历史,回首历史,展望将来;学会运用正确目光审察历史;使学生学会用史实说话。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堕入严重危机,抗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进而激倡始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愤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挡”政策的义愤,建立和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经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目标,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育学生主动研究历史的意识。

【教课要点】要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突出要点:利用多媒体、视频再现历史,让学生感觉到历史的真切性,从中获得有关知识,并依据知识的联贯性剖析两次事变的内在联系与必定性;利用东北学生的乡土资源,充足调换他们的热忱与兴趣,使他们融于家乡、融于历史、融于国家的命运,并以此产生共识。

【教课难点】难点:剖析西安事变的性质及其和平解决。

打破难点:在突出要点时,剖析两次事变的内在联系,能够得出西安事变的有时性与必定性,而它的这两种特征,必定会有两种结果,指引学生合作,利用手中的资料,选用实用资料进行概括、整理、进而得出结论。

【资源网站】。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八年级历史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案导入:同学们,在每年的九月十八日,沈阳上空总会响起长长的警报声,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国耻。

为什么这个日子让人莫齿难忘,痛心疾首呢?究竟在九月十八日发生了什么事?下面我们通过14课《难忘九一八》的学习,一起来探讨答案。

一、九一八事变(一)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0页的第一段内容,找出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简单的经过。

(二)想一想:九一八事变是偶然发生的吗?不是。

1、日本“有预谋”地制造了借口——柳条湖事件。

此事件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借口,真正目的是侵略中国东北进而独霸中国。

2、日本的国策——“侵略中国,称霸世界”(三)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当时中国政府的最高代表蒋介石实行什么政策呢?后果又如何呢?九一八事变前后蒋介石发给张学良的电文:前:“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

”后:“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

”所以蒋介石实行的是不抵抗政策,结果中国东北三省沦陷。

(四)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中采取了不抵抗政策,是否其他社会阶层也在坐以待毙呢?东北人民并没有这样就屈服。

他们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进行抵抗,中国共产党员杨靖宇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二、西安事变(一)日本占领东北三省后,有没有就此停止侵略中国的步伐?没有,日本并没有就次停止侵略中国的步伐?日本又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了华北。

占领中国东北,进而独霸中国是日本帝国主义列强蓄谋已久的国策。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一起来看一则材料:“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1927.7《田中奏折》“满蒙”,就是指中国的东北三省和蒙古地区,日本把灭亡中国作为国策,“九一八事变”就是日本侵略中国国策的第一步。

(二)日本逐渐加快侵华步伐,中日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

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共提出了什么主张?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民国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忘九一八》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认识其历史作用。

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利用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九一八事变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培养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民族自尊心和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教学难点】分析西安事变的性质及其和平解决的历史影响【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每年的9月18日,全国各地都能听见鸣响警报的声音,这是在告戒人们国耻不能忘,向我们诉说着那场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的历史,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课堂主题──难忘九一八二、新课学习(一)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教师:“九月十八日”,是中国人的国耻日。

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日本帝国主义曾经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关于“九一八事变”,我想,同学们应该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教师:九一八事变发生在哪一年?学生:1931年9月18日教师:具体地点发生在哪里?学生:沈阳柳条湖教师:日本以什么借口侵略我国?学生:柳条湖事件(日本侵略军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

)教师:目侵略我国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占领沈阳乃至全东北教师:侵略我国的经过是怎样的?学生:日军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教师:九一八事变的结果怎样?学生:只有四个多月,东北三省全部沦亡教师:九一八事变有什么影响?学生: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多媒体展示)多媒体展示日本在我国所犯下的罪行及华北的地图。

教师: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学生:日本大陆政策内容: 吞并台湾-吞并朝鲜-吞并中国东北和蒙古-吞并中国-称霸亚洲-称霸世界。

是日本的既定国策。

学生: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沉重打击日本,日本政府急于通过发动侵略战争,以摆脱危机。

学生:国民党竭力围剿南方工农红军,无遐北顾,让日本有机可乘。

思考: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学生:占领中国东北,进而独霸中国,是日本蓄谋已久的国策。

为了给侵略战争制造借口,欺骗世界舆论,日本精心策划了柳条湖事件。

另外,柳条湖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东北重镇沈阳很近,便于日军在军事上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

教师:面对日军的暴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东北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又是什么态度?教师:1931年8月16日,蒋介石密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不顾。

”——《文史资料选辑》教师:九一八事变后,又电令东北军:“即使勒令缴械,占入营房,均可听自便。

”——《革命文献》教师: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

教师: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中采取了不抵抗政策,是否其他社会阶层也在坐以待毙呢?学生: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将士组成的抗日义勇军。

学生:中国共产党派遣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

教师: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义勇军是东北人民在国破家亡情况下自发组织的抗日武装的总称,组织名目不一,没有统一的领导。

原东北军爱国将领马占山组织的“黑龙江省民众抗日救国义勇军”是其中著名的一支。

嫩江大桥之战就是在马占山将军指挥下进行的。

他的军队被称颂为“孤军御寇,忠勇堪称,为民族争光。

”(多媒体展示)多媒体展示抗日英雄的图片。

讨论:蒋介石为什么采取不抵抗政策?学生:日本国力大大强于中国,抗日必亡学生:认为共产党威胁更大学生:攘外必先安内学生:寄希望于国联学生:让出局部保全局多媒体展示中华民族的危机教师:只有四个多月时间,东北三省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沦陷。

(多媒体展示)教师: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植的满洲国正式成立。

溥仪担任国家元首,首都定在新京(现在的长春)。

(多媒体展示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做傀儡,建立伪满洲国图片。

)教师:虽然东北抗日英雄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但正是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使东北三省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沦陷了。

东北三省沦陷后,日本侵略者扶持末代皇帝溥仪,粉墨登场,成立了伪滿洲国,建立了傀儡政权。

然而,侵略东北只是日本的一小步,接着,他们又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了华北五省,企图将华北五省变为第二个伪伪满洲国。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多媒体展示地图――华北危急。

)同学们都知道保家卫国是军人的天职。

当时,中国的军队主要有二股力量:一股是国民政府领导下的正规军,人数多,装备精良,力量比较强大;另一股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人数少,装备差,力量较弱。

可是在国家危难、民族危急存忘的时候,国共两党的态度却截然相反。

(在这民族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号召。

可是蒋介石却仍然执行”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做法。

)(多媒体展示,加深学生印象。

)就在这时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二)西安事变教师:结合文章内容找出西安事变的重点内容。

学生:西安事变的时间是1936年12月12日学生:西安事变的地点是西安学生:西安事变的发起人是张学良、杨虎城。

学生:西安事变的目的是逼蒋抗日。

学生:西安事变的直接原因是蒋介石不同意合作抗日。

学生: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是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教师: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为了逼蒋抗日,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教师:张学良和杨虎城是蒋介石的部下,为什么会“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呢?(西安事变白发的原因)学生:日军侵略华北,中华民族危急严重是根本原因。

学生: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感召了张学良、杨虎城。

学生: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心是西安事变爆发的个人因素。

学生:蒋介石一意孤行、坚持围剿红军是西安事变爆发的直接原因。

教师:杨虎城将军,在西安事变发生后被迫“出国考察”,全国抗战爆发,杨虎城多次发表通电,表示愿意回国参加抗日,均遭到蒋介石的严词拒绝,后来,在杨虎城的一再要求下,国民党把杨虎城诱骗到江西南昌囚禁,在全国大陆即将解放前夕于重庆戴公祠将其杀害。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在蒋介石的强烈要求下,亲自护送蒋介石回到南京,随后被软禁,在全国大陆解放前夕被绑到台湾,于2001年在美国史特劳比医院病逝,享年101岁。

这是当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发给张学良先生亲属的唁电。

老师想请一位同学代表全班同学朗读这封唁电,以表达我们对张学良先生的缅怀之情。

教师:西安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

日本企图挑拨,美国担支持和平解决,各怀鬼胎,请结合下面材料分析一下。

教师:赴东京的记者:西安事变发生后日本外务、陆军、海军三省会商对西安事变的对策。

陆军省企图趁西安事变的“好机会”,“力求其实现”吞并华北、扶植内蒙古傀儡政权进而灭亡中国的既定政策,与此同时,日本还作出了武力干涉的准备。

日海军省发布绝密令给第三舰队参谋长和所有在中国的海军军事部门,令他们处于戒备状态,随时准备应变,日本国内部分舰队、舰空队和三个大队的特别陆战队也进入临战状态,随时准备“应变”;并向上海、汉口增派海军陆战队。

在积极准备干涉的同时,竭力“指导”中国扩大内战。

日本陆军方面首先指责张学良为“叛徒”,并借机打探情报。

更愿与南京国民政府合作“反共”,共同“讨伐”张、杨。

日本主张什么?目的是什么?学生:日本企图挑拨亲日派扩大内战,以便扩大侵略中国。

(多媒体展示)教师:赴华盛顿的记者:英美为营救蒋介石而积极奔走,英国人端纳与宋子文、宋庆龄密切合作,并亲自传达宋夫人旨意,让蒋介石联共抗日,只是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只要蒋先生答应这个条件,张杨两将军还要竭诚拥护你做领袖。

”并且说:这个主张“也是全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而且许多西洋人(指英美)也赞成。

”美国主张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学生:美英:担心亲日派乘机掌权,日本扩大侵华,排挤美英的在华势力所以支持放蒋。

(多媒体展示)教师:亲日派掌握实权的亲日派何应钦主张“讨伐”张学良,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取而代之。

亲美英派亲美英派宋美龄等竭力主张和平解决。

那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是什么?学生: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引起的问题,反对新的内战。

讨论: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

说说这是为什么?教师: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

处死蒋介石,中国就有可能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

而内战一起,必使日本有机可乘,从而利于进一步侵略中国。

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不计宿怨,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方向转变。

思考:西安事变的结果怎样?学生: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多媒体展示)结合“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谈到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

””思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学生: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多媒体展示)三、课堂总结九一八事变发生85年了,可是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根本不检讨自己当年的罪行,反而频频做出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

例如:日本前任首相小泉纯一郎曾经多次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右翼势力随意篡改历史教科书,甚至质疑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等等。

这一切,都在警示我们,要提防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

有位伟人说的好,“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我们更要勿忘国耻,以史为签。

悲壮的历史留下永久的烙印,历史不能忘却也不容篡改!勿忘国耻,自强不息,振兴中华!四、课堂练习1九一八事变发生在(C )A.1929年B.1930年C.1931年D.1932年2.在中华民族的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主张?( C )A.开展游击战争B.局部抗战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五、作业布置1.背诵本课知识点2.做练习册【板书设计】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学反思】《难忘九一八》在课堂中创设恰当的问题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谈谈对九一八事变的感想,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