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高中数学分类讨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分类讨论思想 方法解读

1.分类讨论思想就是将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分解成若干个

简单的基础性问题,通过对基础性问题的解答,解决原问题的思维策略,实质上,分类讨论是“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再积零为整”的数学策略,分类讨论可以优化解题思路,降低问题难度.

2.分类的原则是:(1)分类的对象确定,标准统一;(2)不重

复,不遗漏;(3)分层次,不越级讨论.

3.回顾总结中学数学教材中分类讨论的知识点,大致有:

①绝对值概念的定义;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与根的情况;③二次函数二次项系数的正负与抛物线的开口

方向;④反比例函数y =k x

(x ≠0)的反比例系数k ,正比例函数y =kx 的比例系数k ,一次函数y =kx +b 的斜率k 与图象位置及函数单调性的关系;⑤幂函数y =x a 的幂指数a 的正、负与定义域、单调性、奇偶性的关系;⑥指数函数y =a x 及其反函数y =log a x 中底数a >1及a <1对函数单调性的影响;⑦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中q =1与q ≠1的区别;⑧不等式性质中两边同乘(除)以正数或负数时对不等号方向的影响;⑨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的讨论;⑩运用点斜式、斜截式直线方程时斜率k 是否存在.

4.分类讨论的一般流程:

明确讨论的对象确定讨论的全体

选择分类的标准

逐类进行讨论获得初步结果

归纳整合写出结论

分类突破

一、根据概念分类

例1若函数f(x)=a x-x-a(a>0且a≠1)有两个零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a>1

解析设函数y=a x(a>0且a≠1)和函数y=x+a.则函数f(x)=a x-x-a(a>0且a≠1)有两个零点,就是函数y =a x(a>0且a≠1)的图象与函数y=x+a的图象有两个交点.由图象可知,当0<a<1时,两函数只有一个交点,不符合;当a>1时,因为函数y=a x(a>1)的图象过点(0,1),而直线y=x+a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一定在点(0,1)的上方,所以一定有两个交点.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1.

归纳拓展有许多核心的数学概念是分类的,比如:直线斜率、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与这样的数学概念有关的问题往往需要根据数学概念进行分类,从而全面完整地解决问题.

变式训练1 设0<x <1,a >0且a ≠1,比较⎪⎪⎪⎪⎪⎪log a (1-x )与

⎪⎪⎪⎪

⎪⎪

log a (1+x )的大小. 解 ∵0<x <1,∴0<1-x <1,1+x >1,0<1-x 2<1. ①当0<a <1时,log a (1-x )>0,log a (1+x )<0,

所以⎪⎪⎪⎪⎪⎪log a (1-x )-⎪⎪⎪⎪⎪⎪

log a (1+x ) =log a (1-x )-[-log a (1+x )]=log a (1-x 2)>0;

②当a >1时,log a (1-x )<0,log a (1+x )>0,

所以⎪⎪⎪⎪⎪⎪log a (1-x )-⎪⎪⎪⎪⎪⎪

log a (1+x ) =-log a (1-x )-log a (1+x )=-log a (1-x 2)>0.

由①②可知,⎪⎪⎪⎪⎪⎪log a (1-x )>⎪⎪⎪⎪⎪⎪

log a (1+x ).

二、根据运算需要分类

例2 已知在等比数列{a n }中,a 1=1, S n 是其前n 项和,

且a k +1,a k +3,a k +2(k ∈N)成等差数列.

(1)求数列{a n }的公比;

(2)试判断S k +1,S k +3,S k +2(k ∈N)是否也构成等差数列,并说明理由.

解 (1)设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q (q ≠0),则a k +1=q k ,a k +3=q k +2,a k +2=q k +1,

依题意得2q k +2=q k +q k +1,由于q k ≠0,所以2q 2-q -1

=0,解得q =1或q =-12

. (2)当q =1时,S k +1=(k +1)a 1=k +1,S k +3=k +3,S k +2=k +2,显然S k +1+S k +2=k +1+k +2=2k +3≠2S k +3,故S k +1,S k +3,S k +2不能构成等差数列;

当q =-12时,S k +1=1-⎝ ⎛⎭⎪⎪⎫-12k +11-⎝ ⎛⎭

⎪⎪⎫-12=23⎣⎢⎢⎡⎦⎥⎥⎤1-⎝ ⎛⎭⎪⎪⎫-12k +1, 同理可得S k +2=23⎣⎢⎢⎡⎦⎥⎥⎤1-⎝ ⎛⎭⎪⎪⎫-12k +2,S k +3=23⎣⎢⎢⎡⎦⎥⎥⎤1-⎝ ⎛⎭⎪⎪⎫-12k +3, 于是S k +1+S k +2=23⎣⎢⎢⎡⎦⎥⎥⎤1-⎝ ⎛⎭⎪⎪⎫-12k +1+23⎣⎢⎢⎡⎦

⎥⎥⎤1-⎝ ⎛⎭⎪⎪⎫-12k +2 =23⎣⎢⎢⎡⎦⎥⎥⎤2-⎝ ⎛⎭⎪⎪⎫-12k +1-⎝ ⎛⎭⎪⎪⎫-12k +2=43⎣⎢⎢⎡⎦

⎥⎥⎤1-⎝ ⎛⎭⎪⎪⎫-12k +3=2S k +3, 所以S k +1,S k +3,S k +2能构成等差数列.

综上所述:当q =1时,S k +1,S k +3,S k +2不能构成等差数列;

当q =-12

时,S k +1,S k +3,S k +2能构成等差数列.

归纳拓展 分类讨论的许多问题是由运算的需要引发的,比如:除法运算中分母是否为0;解方程、不等式中的恒等变形;用导数求函数单调性时导数正负的讨论;对数运算中底数是否大于1;数列运算中对公差、公比限制条件的讨论等,如果运算需要对不同情况作出解释,就要进行分类讨论.

变式训练2 设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q ,前n 项和S n >0(n

=1,2,3,…).

(1)求q 的取值范围;

(2)设b n =a n +2-32

a n +1,记{

b n }的前n 项和为T n ,试比较S n 与T n 的大小.

解 (1)∵{a n }是等比数列,S n >0,可得a 1=S 1>0,q ≠0,当q =1时,S n =na 1>0;

当q ≠1时,S n =a 1(1-q n )1-q

>0, 即1-q n

1-q

>0(n =1,2,3,…), 上式等价于①⎩⎪⎨⎪⎧

1-q <01-q n <0(n =1,2,3,…)

或②⎩⎪⎨⎪⎧ 1-q >01-q n >0(n =1,2,3,…)

解①式得q >1;

解②式,由于n 可为奇数、可为偶数,故-1<q <1. 综上,q 的取值范围是(-1,0)∪(0,+∞).

(2)由b n =a n +2-32a n +1,得b n =a n ⎝ ⎛⎭⎪⎪⎫q 2-32q ,T n =⎝

⎛⎭⎪⎪⎫q 2-32q S n , 于是T n -S n =S n ⎝ ⎛⎭⎪⎪⎫q 2-32q -1=S n ⎝ ⎛⎭⎪⎪⎫q +12(q -2). 又因为S n >0且-1<q <0或q >0,所以当-1<q <-12

或q >2时,T n -S n >0,即T n >S n ;

当-12

<q <2且q ≠0时,T n -S n <0,即T n <S n ; 当q =-12

或q =2时,T n -S n =0,即T n =S n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