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八练中国当现代作家作品第二章沈从文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精选提分专练:第八练+中国当现代作家作品+第二章+巴 金+Word含答案.docx
巴金一、简介巴金(1904—2005),四川成都人,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有王文慧、欧阳镜蓉、黄树辉、余一等。
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
1904年11月生,1921年于成都外语专门学校毕业。
1927年至1929年赴法国留学。
1929年回到中国后,从事文学创作。
1953年9月后先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主编。
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也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1983年任中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2003年3月在中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03年11月,中国国务院授予巴金“人民作家”称号。
2005年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巴金的整个文学道路,就是长时期坚持控诉和反抗封建专制、封建礼教的道路,而且具有相当的深刻性。
这在新文学作家中是很少见的。
巴金作品的意象单纯,语言浅白,这是他的文字的最大特色。
意象单纯和语言浅白既使巴金的作品普及行远,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作家的深邃思想和丰富审美精神的有力表达。
在深层意义上巴金是寂寞的思考者、体验者和感受者,很长时间陷入孤独和苦闷中。
他有过高兴,但不满足于浅薄的欢天喜地,而更多地关注“人、文学、精神”,他具有纯粹的文学家精神深处的素养,一直用忧郁的眼光看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在经历人生苦难时,巴金维系住高贵的孤独和忧郁,他提出“讲真话”也是一种忧郁,他在忧郁的过程中享受着生命。
这种精神品格对社会的文化气氛起了提醒的作用。
二、作品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废园外巴金①晚饭后出去散步,走着走着又到了这里来了。
②从墙的缺口望见园内的景物,还是一大片欣欣向荣的绿叶。
在一个角落里,一簇深红色的花盛开,旁边是一座毁了的楼房的空架子。
屋瓦全震落了,但是楼前一排绿栏杆还摇摇晃晃地悬在架子上。
③我看看花,花开得正好,大的花瓣,长的绿叶。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八练中国当现代作家作品第二章史铁生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八练中国当现代作家作品第二章史铁生一、简介史铁生(1951—2010),北京人。
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
曾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驻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职称。
多年来他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
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舞台效果》《命若琴弦》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等。
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另外散文《我与地坛》等作品也有很大影响。
二、作品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老海棠树史铁生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②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
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
“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
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
“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
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
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③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
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叨唠:“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
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意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这当儿就呆呆地张望——从粉白的花间,一直到无限的天空。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精选提分专练:第八练+中国当现代作家作品+第二章+贾平凹+Word含答案.docx
贾平凹一、简介贾平凹,男,原名贾平娃。
生于1952年,陕西丹凤人。
1975年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
现为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文联主席、《美文》杂志主编。
贾平凹喜吃杂粮野菜,不动膏粱腥荤。
平生无什么特别嗜好,唯独喜爱每日转动笔杆子。
国外人士均誉他为中国大陆文坛的“独行侠”。
贾平凹的早期小说描写新时期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蕴,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明丽自然。
后期则开始向空灵的意韵发展,并且探讨都市中人的生存状态。
贾平凹的散文内容浩瀚,五彩缤纷,从抒写的内容和笔调去看,可以归成五类:第一类是情绪小品,以抒写某种特定的情绪为主,如《大洼地一夜》就是代表;第二类是场景小品,以写各类场景为主,如《静虚村记》《黄土高原》等;第三类是人物小品,以粗线条勾画人物为主,如《摸鱼捉鳖的人》《在米脂》等;第四类是随笔,综论人生,针砭世情,如《人病》《牌玩》等;最后一类是风物小品,描摹风俗,记述玩物,如《陕西小吃小识录》《玩物铭》等。
贾平凹于传统的散文写作中,取了个大突破——凡对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个人内心情绪(爱与恨),或偶尔感悟到的某些哲理等,都呈现文中。
那份坦诚、不摆架子、不高调的性格,亦是他赢得读者的方法之一。
在贾平凹的文中,不难发现其赤子之心,于现今复杂的社会里的确难寻。
而且,贾平凹对美感的追求,于字里行间清晰易见。
二、作品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制造声音贾平凹我去采访这个州刚刚离休的专员。
采访结束后我们坐在客厅喝茶,他却放了一段录音问我听到什么,我说是风里的树声。
是树声,他说,你听得懂这树声吗?有树风就有了形状,但风里的树是要说话的。
你知道,这个州是一个贫困的地区,当组织上安排我来,我就想提前离休,或者调往省城寻一个清闲的部门,拈弄笔墨,句读里暗度春光罢了。
但到任后的那年秋天,我改变了心态,就一直在州里干了五年。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精选提分专练:第八练+中国当现代作家作品+第二章+林清玄+Word含答案.docx
林清玄一、简介林清玄,1953年出生,中国台湾高雄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
笔名有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侠安、晴轩、远亭等。
有著名散文《查塔卡的杜鹃》。
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
他是台湾地区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林清玄的散文创作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这类作品往往包含了深远的禅意。
他的散文独树一帜,自成风格。
其散文可贵之处在于他的写作能以积极的“入世”态度,关注现代人生存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并伴之以人文的关怀和思考。
他的散文风格简朴、清新、智慧、幽远,能做到虚实生辉,空灵流动,具有诗性之美。
林清玄是台湾当代重要的新生代散文家,他用一颗菩提之心关注现世人生,显现出博大的悲悯情怀。
悲悯情怀是林清玄的情感内核,悲悯是其散文的精神特质,清真成为其散文重要的美学风格。
二、作品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野姜花林清玄①在通化市场散步,拥挤的人潮中突然飞出来一股清气,使人心情为之一爽。
循香而往,发现有一位卖花的老人正在推销他从山上采来的野姜花,每一把有五枝花,一把十块钱。
②老人说他的家住在山坡上,他每天出去种作的时候,总要经过横生着野姜花的坡地,从来不觉得野姜花有什么珍贵。
只觉得这种花有一种特别的香。
今年秋天,他种田累了,依在村旁午睡,睡醒后发现满腹的香气,清新的空气格外香甜。
老人想:这种长在野地里的香花,说不定有人喜欢,于是他剪了一百把野姜花到通化街来卖,在一小时内就卖光了,老人说:“台北爱花的人真不少,卖花比种田好赚哩!”③我买了十把野姜花,想到这位可爱的老人,也记起买野花的人可能是爱花的,可能其中也深埋着一种甜蜜的回忆;就像听一首老歌,那歌已经远去了,声音则留下来,每一次听老歌,我就想起当年那些同唱一首老歌的朋友,他们的星云四散,使那些老歌更显得韵味深长。
④第一次认识野姜花的可爱,是许多年前的经验,我们在木栅醉梦溪散步,一位少女告诉我:“野姜花的花像极了停在绿树上的小白蝴蝶,而野姜花的叶则像船一样,随时准备出航向远方。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精选提分专练:第八练+中国当现代作家作品+第二章+毕淑敏+Word含答案.docx
毕淑敏一、简介毕淑敏,1952年10月出生于新疆伊宁,中共党员,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注册心理咨询师。
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委员。
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
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等。
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2007年,毕淑敏以365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2007第二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14位,引发广泛关注。
著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女心理师》《鲜花手术》等畅销书。
二、作品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这是一张有故事的老照片毕淑敏那一年,我刚满二十岁,是实习军医。
刚当医生的女孩,别提多自豪、多骄傲了,真想照好多幅照片,对全世界的人宣布,我是大夫啦!可我所实习的驻军医院,在新疆一座偏远的小城,根本就买不到胶卷。
只得给远在北京的妹妹写信,叫她给我寄来。
关山迢迢,第一次寄来的胶卷照出相灰蒙蒙的,一点也不威风。
战友们戏说,别是你妹妹给你买的胶卷是处理的吧?这当然是绝不可能的。
只怨路途遥远,路上大概经了雨雪风霜,曝了光。
只得让妹妹重寄。
这回胶卷一到,马上邀了几个要好的朋友,星期天起个大早,一同留影。
先照了几张合影。
年轻的女孩总是这样,她们以为友谊会一辈子常青。
今天,我重新面对那些稚嫩得仿佛能滴下水来的脸庞,有许多已叫不出名字。
然后各自单兵教练。
她们都是护士,就照了许多用大号注射器从盐水瓶子里抽药的照片,你照完了我照,①眼睛都亮晶晶的。
为表示无菌观念强,全戴着大口罩。
我说,你们这么照,寄回家去,你妈妈认得出来是你吗?她们一起回答:看眼睛啊!是啊,每个女孩青春的眼睛都是不一样的。
我怎么连这都不懂?轮到我照了。
我是医生,所取的姿势就同她们不一样。
我潇洒地披着白大衣,把听诊器看似很随意实则很精心地挂在脖颈上,双手老练地插在衣兜里,在病房走来走去,挑病情不太重的病人做我的道具。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精选提分专练:第八练+中国当现代作家作品+第二章+韩少功+Word含答案.docx
韩少功一、简介韩少功,1953年出生于湖南长沙,祖籍湖南澧县。
著名作家。
曾获境内外奖项:1980年、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2002年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奖章”;2007年第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之“杰出作家奖”;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美国第二届纽曼华语文学奖等。
作品分别以十多种外国文字共三十多种作品在境外出版。
另有译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昆德拉著)、《惶然录》(佩索阿著)等数种出版。
曾任第一、二届海南省政协常委(兼),第三届省人大代表,第三届海南省文联主席、省文联作协党组成员、书记。
2011年卸任以上职务。
现兼职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全委会委员,海南省文联名誉主席,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讲座教授。
二、作品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第一张书桌韩少功一觉醒来才发现两脚泥,只是靠一夜体温的炙烤,加上盛夏天气的烘焙,泥浆已干成了泥壳,在床单上纷纷剥落泥渣。
知青时代就是这样子。
无边无际的累,填满了烈日下或风雪里的日子。
有一天,救星终于出现,是公社杨秘书发现黑板报上我的粉笔字不错,抽调我去公社抄材料。
当地人把这种轻松差事叫作“吃楼火”,词义来路不明。
大概“楼”是指大宅子,能待在大宅子里烤“火”的家伙,当然是有富贵之命,至少也是时来运转,值得大家羡慕嫉妒恨。
在没有复印机的时代,抄材料就是手工复写。
杨秘书让我复写各种公文,还有他最为头痛的新闻报道——退稿率太高了,搞得他很没面子。
经过深入反思,他认定投稿失败的原因就在于邮路遥远,自己每次动手都太迟,于是决意加大写稿的时间提前量。
比如还未开镰,他就抢先报道贫下中农喜送公粮;还未下雨,他就早早预测广大群众奋勇抗洪;离国庆节还有十几天,他就精确想象人们在节日里如何“深有体会地说……”“豪情满怀地说……”“一把抓住解放军首长的双手眼含热泪地说……”这类稿子抄得我目瞪口呆。
这个胖子何等神通,把人家十几天后的泪水都流出来了。
时空穿越也无济于事,还被报社或电台回信怒斥为“胡闹”和“弄虚作假”。
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八练中国当现代作家作品第二章汪曾祺
汪曾祺一、简介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现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
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菁中学读高中。
1939年夏,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
1950年,任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艺》编辑。
1961年冬,用毛笔写出了《羊舍一夕》。
1963年,发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
1981年1月,《异秉》在《雨花》发表。
1996年12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顾问。
1997年5月16日上午10点30分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7岁。
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
他以个人化的细小琐屑的题材,使“日常生活审美化”,纠偏了那种集体的“宏大叙事”;以平实委婉而又有弹性的语言,反拨了笼罩一切的“毛话语”的僵硬;以平淡、含蓄节制的叙述,暴露了滥情的、夸饰的文风之矫情,让人重温曾经消逝的古典主义的名士风散文的魅力,从而折射出中国当代散文的空洞、浮夸、虚假、病态,让真与美、让日常生活、让恬淡与雍容回归散文,让散文走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功不可没。
汪曾祺的散文不注重观念的灌输,但发人深思.如《吃食和文学》中的《苦瓜是瓜吗》,其中谈到苦瓜的历史,人对苦瓜的喜恶,北京人由不接受苦瓜到接受,最后谈到文学创作问题:“不要对自己没有看惯的作品轻易地否定、排斥。
"“一个作品算是现实主义的也可以,算是现代主义的也可以,只要它真是一个作品。
作品就是作品。
正如苦瓜,说它是瓜也行,说它是葫芦也行,只要它是可吃的。
"汪曾祺的小说充溢着“中国味儿”。
正因为他对传统文化的挚爱,因而在创作上追求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中去.在语言上则强调着力运用中国味儿的语言。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八练 中国当现代作家作品 第二章 林清玄 Word版含答案
林清玄一、简介林清玄,1953年出生,中国台湾高雄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
笔名有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侠安、晴轩、远亭等。
有著名散文《查塔卡的杜鹃》。
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
他是台湾地区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林清玄的散文创作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这类作品往往包含了深远的禅意。
他的散文独树一帜,自成风格。
其散文可贵之处在于他的写作能以积极的“入世”态度,关注现代人生存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并伴之以人文的关怀和思考。
他的散文风格简朴、清新、智慧、幽远,能做到虚实生辉,空灵流动,具有诗性之美。
林清玄是台湾当代重要的新生代散文家,他用一颗菩提之心关注现世人生,显现出博大的悲悯情怀。
悲悯情怀是林清玄的情感内核,悲悯是其散文的精神特质,清真成为其散文重要的美学风格。
二、作品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野姜花林清玄①在通化市场散步,拥挤的人潮中突然飞出来一股清气,使人心情为之一爽。
循香而往,发现有一位卖花的老人正在推销他从山上采来的野姜花,每一把有五枝花,一把十块钱。
②老人说他的家住在山坡上,他每天出去种作的时候,总要经过横生着野姜花的坡地,从来不觉得野姜花有什么珍贵。
只觉得这种花有一种特别的香。
今年秋天,他种田累了,依在村旁午睡,睡醒后发现满腹的香气,清新的空气格外香甜。
老人想:这种长在野地里的香花,说不定有人喜欢,于是他剪了一百把野姜花到通化街来卖,在一小时内就卖光了,老人说:“台北爱花的人真不少,卖花比种田好赚哩!”③我买了十把野姜花,想到这位可爱的老人,也记起买野花的人可能是爱花的,可能其中也深埋着一种甜蜜的回忆;就像听一首老歌,那歌已经远去了,声音则留下来,每一次听老歌,我就想起当年那些同唱一首老歌的朋友,他们的星云四散,使那些老歌更显得韵味深长。
④第一次认识野姜花的可爱,是许多年前的经验,我们在木栅醉梦溪散步,一位少女告诉我:“野姜花的花像极了停在绿树上的小白蝴蝶,而野姜花的叶则像船一样,随时准备出航向远方。
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八练中国当现代作家作品第二章梁实秋
梁实秋一、简介梁实秋(1903〜1987),原名梁治华,字实秋,1903年1月6日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杭州)人。
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
中国著名的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
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代表作《莎士比亚全集》(译作)等。
1923年8月赴美留学,取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1926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东南大学前身)、国立青岛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前身)并任外文系主任。
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英语系教授。
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享年84岁。
二、作品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双城记梁实秋①我所谓的双城是指我们的台北与美国的西雅图。
对这两个城市,我都有一点粗略的认识。
我现在所要谈的只是就两个城市,凭个人耳目所及,一些浅显的感受或观察。
“贤者识其大,不贤者识其小”,如是而已。
②台北地处亚热带,又是一个盆地,环市皆山。
我从楼头俯瞰,常见白茫茫的一片,好像有“气蒸云梦泽”的气势。
到了黄梅天,衣服被褥总是湿漉漉的。
夏季午后常有阵雨,来得骤,去得急,雷电交掣之后,雨过天青。
西市在美国西北隅海港内,其纬度相当于我国东北之哈尔滨与齐齐哈尔,赖有海洋暖流调剂,冬天虽亦雨雪霏霏而不至于酷寒,夏季则早晚特凉,夜眠需拥重毯。
也有连绵的霍雨,但晴时天朗气清,长空万里。
③我从台北来,着夏季衣裳,西市机场内有暖气,尚不觉有异,一出机场大门立刻觉得寒气逼人,家人乃急以厚重大衣加身。
我深吸一口大气,沁入肺腑,有似冰心在玉壶。
我回到台北去,一出有冷气的机场,薰风扑面,遍体生津,俨如落进一镬热粥糜。
④台北之治安良好是举世闻名的。
我于三十几年之中,只轮到一次独行盗公然登堂入室,抢夺了一只手表和一把钞票,而且他于十二小时内落网,于十二日内伏诛。
至于扒窃之徒,则何处无之?我于三十几年中只失落了三支自来水笔,一次是在动物园看蛇吃鸡,一次是在公共汽车里,一次是在成都路行人道上。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八练 中国当现代作家作品 第二章 沈从文 Word版含答案
沈从文一、简介沈从文(1902—1988),男,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人,中国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突出,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
沈从文以乡村为题材的小说是典型的乡村文化小说,它不仅在整体上与都市“现代文明”相对照,而且始终注目于湘西世界朝现代转型过程中,不同的文化碰撞所规定的乡下人的生存方式、人生足迹及历史命运。
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一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
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的“人性的扭曲”是在他的“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的,正是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架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是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二、作品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静沈从文女孩子岳珉年纪十四岁左右,有一张营养不良的小小白脸,穿着新上身不久长可齐膝的蓝布袍子,正在后楼屋顶晒台上,与北生倚在朽烂发霉摇摇欲坠的栏杆旁,数天上的大小风筝。
晒楼后面是一道小河,河水又清又软,很温柔的流着。
河对面有一块碧绿的大坪,上面还绣得有各样颜色的花朵。
大坪远处,可以看到好些菜园同一个小庙。
(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精选提分专练 第八练 中国当现代作家作品 第二章 梁实秋
梁实秋一、简介梁实秋(1903~1987),原名梁治华,字实秋,1903年1月6日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杭州)人。
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
中国著名的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
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代表作《莎士比亚全集》(译作)等。
1923年8月赴美留学,取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1926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东南大学前身)、国立青岛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前身)并任外文系主任。
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英语系教授。
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享年84岁。
二、作品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双城记梁实秋①我所谓的双城是指我们的台北与美国的西雅图。
对这两个城市,我都有一点粗略的认识。
我现在所要谈的只是就两个城市,凭个人耳目所及,一些浅显的感受或观察。
“贤者识其大,不贤者识其小”,如是而已。
②台北地处亚热带,又是一个盆地,环市皆山。
我从楼头俯瞰,常见白茫茫的一片,好像有“气蒸云梦泽”的气势。
到了黄梅天,衣服被褥总是湿漉漉的。
夏季午后常有阵雨,来得骤,去得急,雷电交掣之后,雨过天青。
西市在美国西北隅海港内,其纬度相当于我国东北之哈尔滨与齐齐哈尔,赖有海洋暖流调剂,冬天虽亦雨雪霏霏而不至于酷寒,夏季则早晚特凉,夜眠需拥重毯。
也有连绵的霪雨,但晴时天朗气清,长空万里。
③我从台北来,着夏季衣裳,西市机场内有暖气,尚不觉有异,一出机场大门立刻觉得寒气逼人,家人乃急以厚重大衣加身。
我深吸一口大气,沁入肺腑,有似冰心在玉壶。
我回到台北去,一出有冷气的机场,薰风扑面,遍体生津,俨如落进一镬热粥糜。
④台北之治安良好是举世闻名的。
我于三十几年之中,只轮到一次独行盗公然登堂入室,抢夺了一只手表和一把钞票,而且他于十二小时内落网,于十二日内伏诛。
至于扒窃之徒,则何处无之?我于三十几年中只失落了三支自来水笔,一次是在动物园看蛇吃鸡,一次是在公共汽车里,一次是在成都路行人道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从文一、简介沈从文(1902—1988),男,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人,中国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突出,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
沈从文以乡村为题材的小说是典型的乡村文化小说,它不仅在整体上与都市“现代文明”相对照,而且始终注目于湘西世界朝现代转型过程中,不同的文化碰撞所规定的乡下人的生存方式、人生足迹及历史命运。
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一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
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的“人性的扭曲”是在他的“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的,正是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架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是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二、作品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静沈从文女孩子岳珉年纪十四岁左右,有一张营养不良的小小白脸,穿着新上身不久长可齐膝的蓝布袍子,正在后楼屋顶晒台上,与北生倚在朽烂发霉摇摇欲坠的栏杆旁,数天上的大小风筝。
晒楼后面是一道小河,河水又清又软,很温柔的流着。
河对面有一块碧绿的大坪,上面还绣得有各样颜色的花朵。
大坪远处,可以看到好些菜园同一个小庙。
菜园篱笆旁的桃花,同庵堂里几株桃花,正开得十分热闹。
日头十分温暖,景象极其沉静,两个人一句话不说,望着远处。
小孩子快乐得如痴,女孩子似乎想到很远的一些别的东西。
他们是逃难来的,这地方并不是家乡,也不是所要到的地方。
母亲,大嫂,姐姐,姐姐的儿子北生,小丫头翠云一群人中,就只五岁大的北生是男子。
他们要去的城市被围困了,过上海或过南京的船车全已不能开行。
他们不能前行但又不能再回去,因此照妈妈的主张,就找寻了这样一间屋子权且居住下来,打发随来的兵士过宜昌,去信给北京同上海,等候各方面的回信。
爸爸是军部的一个军事代表,大哥也是个军官。
母亲原是一个多病的人,到此一月来各处还无回信,路费剩下来的已有限得很,身体原来就很坏,加之路上又十分辛苦,自然就更坏了。
想着母亲的病和一直没消息的爸爸,岳珉的眼神落在了外面的河上。
河中有一只渡船,懒懒的搁在滩上,常常半天就不见一个人过渡。
守渡船的人,这时正躺在大坪中大石块上睡觉。
那船在太阳下,灰白憔悴,浮在水面上,慢慢的在微风里滑动。
“为什么这样清静?”女孩岳珉心里想着。
这时节,对河远处却正有制船工人,用钉锤敲打船舷,发出砰砰庞庞的声音。
还有卖针线飘乡的人,在对河小村镇上,摇动小鼓的声音。
声音不断的在空气中荡漾,正因为这些声音,却反而使人觉得更加分外寂静。
岳珉到房里去时,看到躺在床上的母亲,静静的如一个死人,很柔弱很安静的呼吸着,又瘦又狭的脸上,为一种疲劳忧愁所笼罩。
母亲像是已醒过一会儿了,一听到有人在房中走路,就睁开了眼睛。
岳珉望到母亲日益消瘦下去的脸,同那个小小的鼻子,说到:“妈,妈,天气好极了,晒楼上望到对河那小庵堂里桃花,今天已全开了。
”病人不说什么,微微的笑着。
“你咳嗽不好一点吗?”“好了好了,不要紧的,人不吃亏。
早上吃鱼,喉头稍稍有点火,不要紧的。
”这样问答着,女孩便想走过去,看看枕边那个小小痰盂。
病人忙说:“珉珉你站到莫动,我看看,这个月你又长高了!”女孩岳珉害羞似的笑着,“我不像竹子罢,妈妈。
我担心得很,人太长高了要笑人的!”静了一会。
母亲记起什么了。
“珉珉我作了个好梦,梦到我们已经上了船,三等舱里人挤得不成样子。
”其实这梦还是病人捏造的,因为记忆力乱乱的,故第二次又来说着。
女孩岳珉望到母亲同蜡做成一样的小脸,就勉强笑着,“我昨晚当真梦到大船。
今早上喜鹊叫了半天,我们算算看,今天爸爸会不会有信来。
”“今天不来明天应来了!”两人故意这样乐观的说着,互相哄着对面那一个人,口上虽那么说着,女孩岳珉心里却那么想着:“妈妈病怎么办?”病人自己也心里想着:“这样病下去真糟。
”姐姐同嫂嫂,从城北回来了,两人正在天井里悄悄的说着话。
病人在房里咳嗽不止,姐姐同大嫂便进去了。
女孩岳珉在天井中看了一会日影,走到病人房门口望望。
只见到大嫂正在裁纸,大姐坐在床边,想检察那小痰盂,母亲先是不允许,用手拦阻,后来大姐仍然见到了,只是摇头。
女孩岳珉不知为什么,心里尽是酸酸的,站在天井里,同谁生气似的,红了眼睛,咬着嘴唇。
她上了晒楼,仍然在栏杆边傍着,眺望到一切远处近处,心里慢慢的就平静了。
后来看到各处远近人家都有了烟子,她才离开。
这时听到隔壁有人拍门,有人互相问答说话。
女孩岳珉心里很稀奇的想到:“谁在问谁?莫非爸爸同哥哥来了,在门前问门牌号数罢?”这样想到,心便骤然跳跃起来,忙匆匆的走到二门边去,只等候有什么人拍门拉铃子,就一定是远处来的人了。
可是,过一会儿,一切又都寂静了。
女孩岳珉便不知所谓的微微的笑着。
日影斜斜的,把屋角同晒楼柱头的影子,映到天井角上,恰恰如另外一个地方,竖立在她们所等候的那个爸爸坟上一面纸制的旗帜。
一九三二年三月作(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上的风筝和小河周围的景色共同表现出盎然的春意,这与小说内在的感情基调是一致的。
B.作者对渡船和守船人的描写意在表现河上环境的安静,岳珉也受到这种景象的感染,心绪平静。
C.之所以不让岳珉和大姐看痰盂,主要是因为母亲深陷自己沉重病情带来的焦虑和痛苦之中。
D.岳珉听到隔壁有人拍门并说话后的心理和动作,表现出她急切盼望父亲和哥哥回来的心情。
2.小说末尾写到,这里的影子恰如爸爸坟上的旗帜,这样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3.小说以“静”为标题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生沈从文北京城什刹海南头,煤灰土新垫就一片场坪,白日照着。
一个年过六十的老人扛了一对大傀儡走来,到了场坪,四下望人,似乎很明白这不是玩傀儡的地方,但无可奈何的停了下来。
这老头子把傀儡坐在场中烈日下,轻轻咳着,调理着嗓子。
他除了那对脸儿一黑一白简陋呆板的傀儡以外,什么都没有!看的人也没有。
他把那双发红小眼睛四方瞟着,场坪位置既不适宜,天又那么热,若无什么花样做出来,绝不能把闲人引过来。
老头子便望着坐在坪里傀儡中白脸的一个,亲昵的低声的打着招呼,也似乎正用这种话安慰他自己。
“王九,不要着急,慢慢的会有人来的,咱们呆一会儿,就玩个什么给爷们看看,玩得好,还愁爷们不赏三枚五枚?玩得好,爷们回去还会说:王九赵四摔跤多扎实,六月天大日头下扭着蹩着搂着,还不出汗!可不是,天那么热,你也不累,好汉子!”来了一个人,正在打量投水似的神气,把花条子衬衣下角长长的拖着,作成北京城大学生特有的样子。
老头子瞥了这学生一眼,便微笑着,以为帮场的“福星”来了,全身作成年轻人灵便姿势,膀子向上向下摇着,一面自言自语的说话,亲昵得如同家人父子应对:“王九,你瞧,先生可来了。
好,咱们动手,先生不会走的。
你小心,别让赵四小子扔倒。
先生帮咱们绷个场面,看你摔赵四这小子,先生准不走。
”于是他把傀儡扶起,整理傀儡身上的破旧长衫,又从衣下取出两只假腿来,把它缚在自己裤带上,再把傀儡举起,弯着腰,钻进傀儡所穿衣服里面去,用衣服罩好了自己,且把两只手套进假腿里,改正了两只假腿的位置,开始在灰土坪里扮演两人殴打的样子。
他移动着傀儡的姿势,跳着,蹿着,有时又用真脚去捞那双用手套着的假脚,装作掼跤盘脚的动作。
他既不能看清楚头上的傀儡,又不能看清楚场面上的观众,表演得却极有生气。
大学生忧郁的笑了,而且远远的另一方,有人注意到了这边空地上的情形,就被这情形引起了好奇兴味,第二个人跑来了。
再不久,第三个以至于第十三个皆跑来了。
闲人为了看傀儡殴斗,聚集在四周的越来越多。
众人嘻嘻的笑着,从衣角里,老头子依稀看出一圈观众的腿脚,他便替王九用真脚绊倒了赵四的假脚,傀儡与藏在衣下玩傀儡的,一齐颓然倒在灰土里,场面上起了哄然的笑声,玩意儿也就小小的结束了。
老头子慢慢的从一堆破旧衣服里爬出来,露出一个白发苍苍满是热汗的头颅,发红的小脸上写着疲倦的微笑,又将傀儡扶起,自言自语:“王九,好小子。
你玩得好,把赵四这小子扔倒了,大爷会大把子铜子儿撒来,回头咱们就有窝窝头啃了。
你累了吗?热了吗?来,再来一趟,咱们赶明儿还上国术会打擂台,挣个大面子!”众人又哄然大笑。
正当他第二次钻进傀儡衣服底里时,一个麻脸庞收地捐的巡警,从人背后挤进来。
弯着腰的老头子,却从巡警足部一双黑色厚皮靴上认识了观众之一的身份和地位,故玩了一会,只装作赵四力不能支,即刻又成一堆坍在地下了。
他记起地摊捐来了,他手边还无一个铜子儿。
过一阵,围的人已不少,他便四面作揖说:“大爷们,大热天委屈了各位。
爷们身边带了铜子儿的,帮忙随手撒几个,荷包空了的,帮忙呆一会儿,撑个场面。
”观众中有人丢一枚两枚的,与其他袖手的,皆各站定原来位置不动,一个青年军官,却掷了一把铜子,皱着眉走开了。
老头子为拾取这一把散乱满地的铜子,沿着场子走去,系在腰带上那两只假脚,很可笑的左右摆动着。
收捐的巡警已把那黄纸条画上了记号,预备交给老头子,他见着时,赶忙数了手中桐子四大枚,送给巡警。
这巡警就口上轻轻说着“王九王九”,笑着走了。
这老头子同社会上某种人差不多,扮戏给别人看,连唱带做,并不因做得特别好,就只因为在做,故多数人皆用稀奇怜悯眼光瞧着。
应出钱时,有钱的照例也不吝惜钱,但只要有了件新鲜事情,大家便会忘了这里,各自跑开了。
场中剩了七个人。
老头子看着,微笑着,一句话不说,两只手互相捏了一会,又蹲下去把傀儡举起,罩在自己的头上,两手套进假腿里去,开始剧烈的摇着肩背,玩着之前的那一套。
古怪动作招来了四个人,但不久去了五个人。
等另一个地方真的殴打发生后,人便全跑去了。
老头子依然玩着,等待他从那堆敝旧衣里爬出时,四周已经没有一个人了。
他于是也同傀儡一个样子坐在地下,数着铜子,一面向白脸傀儡王九笑着,说着前后相同既在博取观者大笑,又在自作嘲笑的笑话。
他把话说得那么亲昵,那么柔和。
他不让人知道他死去了的儿子就是王九,儿子的死,乃由于同赵四相拼,也不说明。
他决不提这些事。
他只让人眼见傀儡王九与傀儡赵四相殴相扑时,虽场面上王九常常不大顺手,上风皆由赵四占去,但每次最后的胜利,总仍然归那王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