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三年级数学上册 八 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

合集下载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美化校园 --- 图形的周长》教案及反思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美化校园  --- 图形的周长》教案及反思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美化校园--- 图形的周长》教学设计修订稿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周长的意义,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

2、在对各种图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感知周长、理解周长含义和测量周长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大家用学过的平面图形帮我们的学校设计好看的花坛,现在我们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吧!师:同学们设计的花坛样式独特漂亮,将来会种上不同种类的花,等到夏天的时候,花坛里的花开了,看到开满鲜花的花坛,你想怎样保护它呢?二、新授:(一)、理解周长的含义1、指“一周”出示情景图:(花坛图)“谁能找到花坛的一周在哪儿?”学生上台指一指。

师:根据你的经验,猜一猜周长可能是指什么?揭示课题:图形的周长生:花坛一周的长度。

师:怎样才算一周?生:从起点开始转一周再回到起点,就是图形的一周。

2、描“一周”师:你能试着描出自己设计的花坛的一周吗?请同学用彩笔描一描。

3、找“一周”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都能找到它的一周,谁来说一说?生:黑板面、课桌面等等。

同学们,刚才我们找到了许多物体表面的一周,什么是周长呢?生: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师总结并板书。

4、说“周长”师:你能说一说同学设计的这些花坛的周长么?生:长方形花坛一周的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师: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板书)5、找“周长”师:选择身边的一个实物,确定一个面试着摸出这个面的周长。

同位互相观察是怎样摸的。

(二)、算一算。

课件出示一个大花坛的平面图师:老师已经描出了部分花坛的护栏,你能求出长方形花坛护栏的长度吗?你是怎么算的?生:10+10+4+4=28(米)(三)、测一测。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选一种测量并计算出图片的周长,然后个小组把表格填完整。

三年级数学上册八美化校园__图形的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青岛版六三制

三年级数学上册八美化校园__图形的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青岛版六三制

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三年级第八单元的教材。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认识了周长及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基础上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我们从学生熟悉的三里河公园引入,提出问题,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吸引学生探索的欲望,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索、交流中学习新知。

二、说目标。

1、知识目标:有条理地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推导、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四、说教法。

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们在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中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理念: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新颖性,引导学生以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上课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生互动探讨新知、引导学生总结、点拨学生迷惑等教学方法。

五、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么,如何体现新课程所提倡的学习方式呢?设计教学时我们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

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开展小组合作交流的活动,总结规律,完善自己的想法,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六、说板书设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长方形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七、说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传统的教,将让位于学生的学,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一切只有从学生出发,才能有效的促进教学,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年级上册数学学案- 八、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 青岛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学案- 八、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  青岛版

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学习内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计算。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有条理地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

2.过程与方法:经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张扬学生的个性,体验探究成功的快乐。

【学习重难点】1.重点:推导、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2.难点: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学习过程】一、引入1.观察情境图,你得到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我得到的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一)探究一:长方形的周长。

1.思考:长方形花坛的长石9米,宽是4米,护栏5元1米,要给长方形花坛围上护栏,需要多少钱呢?(1)首先计算护栏的长度,及长方形花坛的周长:周长计算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计算需要的钱: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面的长方形周长的计算:9+4+9+4=26(米)即:(9+4)×2=26(米)。

即长方形的周长为:长+宽+长+宽,即为:(长+宽)×2。

(二)探究二:正方形的周长。

1.思考:正方形的边长是7米,护栏5元1米,要给长方形花坛围上护栏,需要多少钱呢?(1)首先计算护栏的长度,及长方形花坛的周长:周长计算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8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word教案(1)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8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word教案(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美化校园信息窗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周长的意义,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

2、在对长方形、正方形和不规则图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提出并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体验统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乐趣。

活动一:课前交流,激起兴趣师:同学们,在平时你都有哪些爱好呢?师: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老师知道同学们的爱好非常广泛。

我呢是一个摄影爱好者,平时喜欢把看到的美的事物拍摄下来。

今天,也拍摄了一组关于我们校园的图片,我们来欣赏一下?(课件出示校园图片)。

师:图片欣赏完了,想说点什么?生1:我们的校园真漂亮!生2:真美丽!师:看得出来大家都为生活在我们这个美丽的大家庭里感到骄傲和自豪。

下面我们来准备上课?活动二:创设情景,感受周长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都感觉到我们的校园非常漂亮,但是听咱们的校长介绍,为了让咱们的校园变的更加美丽,学校还决定在校园里建造各种形状的花坛。

今天老师把花坛的规划图给带来了,想不想看?生:想。

(课件出示花坛图片)师:这么漂亮的花坛,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你知道吗?生:圆形、长方形、正方形。

(师指生说)师(指到扇形):那么请同学们看这个图形,像不像我们夏天用到的(师手势演示扇的动作)扇子?它就叫做扇形。

师:这么美丽的花坛,要想保护好里面的花草,我们应该怎么做?生1:按时给它浇水。

生2:不进去踩踏。

生3:在花坛一边竖上牌子,写上:爱护花草。

生4:可以给花坛安上护栏。

……师:大家可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方法,看来大家不但爱动脑、爱思考,而且还非常有爱心。

刚才有的同学提出了安护栏的保护方案,如果你是护栏设计师,护栏要安在什么地方呢?(给学生留一点思考的时间)师:老师把各种形状的花坛,都按一定比例制成了美丽的图片,(出示花坛模型图片)大家看这是长方形的花坛、这是正方形的花坛、这是圆形的花坛、这是正方形的花坛。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单元整体备课设计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单元整体备课设计
2.生活问题向数学问题的转化。
【理解目标】
1.熟练判断实际问题与数学问题的对应关系。
评价目标1:完成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
评价任务: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装修踢脚线的价钱
评价标准:
1.不能完成。
2.完成较好。
3.完成正确完美。
任务一:解决生活中的装修问题。
课本信息窗题目。
任务二:完成单元小检测。
单元检测题。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单元整体备课设计
一、单元系统分析
单元整体分析
单元目标
突破理解
的核心问题
一、《课标》分析:
1.学段目标
经历从实际平面图形中抽象出周长概念的过程并理解,掌握初步的周长测量、识图技能;在模型建构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条理有序的思考和表达,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在测量计算活动中,感受几何直观的作用,发展空间观念;参与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评价目标1:找周长。
评价任务:找出图形的周长。
评价活动:先判断存在周长吗?
1.指一指:指出实物图形的周长。如课桌面、黑板面等
2.描一描:用彩笔勾勒图形的周长。课本插图
3.画一画:想象图形的形状,画出它的周长。
评价标准:
1.不能完成。
2.完成较好。
3.完成正确完美。
评价目标2:测量周长。
评价任务:测量实物图形的周长。(如课本封面、一片树叶、一个圆片等)
评价活动:
1.选择工具:直尺、软尺、卷尺、无弹性的软线等
2.估一估:
3.量一量:
4.评一评:在对应的评价标准的序号下打√。
评价标准:

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教案教学设计(青岛版三年级上册)

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教案教学设计(青岛版三年级上册)

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教案教学设计(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课题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课时第一课时设计教师张敏教学目标设计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周长的意义,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在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中,发展空间观念。

在应用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初步有条理的思考。

3、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同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方法设计 1、将数学内容活动化,让学生在做中学。

2、创设有趣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交往中互动学。

4、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达到学习新知的目的。

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活动设计活动一(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帮助“花仙子”小组想出保护花坛的好方法。

活动二在有趣的数学情境中,探究新知。

(一)课件展示教材中“花坛”情境图,请学生想办法算出花坛一周的长,引入周长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小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花坛的周长。

(三)各小组交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计算周长的方法。

活动一(一)以帮助“花仙子”小组想办法保护花坛来导入新课,学生的积极性高,在积极思维的过程中,学生怀着强烈的好奇心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有关周长的学习中去。

(二)学生想出了方法很多,最终得出了“给花坛加栅栏”的好方法,在引出周长的同时,也渗透了爱护花草树木,爱护环境的思想教育,体现了新课标的新理念。

活动二新课标第一网(一)在展示教材中的情境图时,我将花坛的周长设计成动态的彩色闪动的线条,帮助学生理解周长的意义。

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解决了本课的学习难点。

(二)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怎样能够求出花坛的周长时,我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张图片,把缩小的花坛图案展现出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动手动脑自己找出求周长的最佳方法。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

图形的周长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周长的意义。

2. 能力目标:
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

3. 感情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周长,在测量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理解周长的意义。

教学重点
理解周长的意义。

教学难点
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2008年的奥运会,将扬帆青岛,老师为青岛设计了花坛广场(出示花坛)
看到这些花坛,你想说些什么?怎样保护这些花坛呢?
今天我们开展一个保护花坛行动(出示课题)
二、新授
1.你见过花坛护栏是怎样围的吗?
提出周长(板书)这个新名词
2.什么是周长?
(1)在教师提供的花坛平面图上任选一个花坛,用彩笔围一围
(2)展示汇报,怎样围的?(沿着边围一周)
(3)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是怎样围的?
(4)小结:围的形状不一样但方法都是一样的,是什么?(都是沿着边围一周)3.课件出示:
(1)围一个花坛护栏,围得不到一周,还少一段。

问:围得好吗?为什么?(2)围另一个花坛护栏,围得超过一周。

问:围得好吗?为什么?
4.怎样才能保证正好围好护栏呢?
(用各种方法量好花坛一周长)——板书
5.指一指月亮形花坛的周长,师指出,如果忘了从哪开始指的怎么办?(做好标记)指一指自己课桌面的周长给同桌看
指一指黑板的周长(指名板前指)
三、练习
1.找一找身边物体面的周长
2.估计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测量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青岛版数学教案--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共四课时)

青岛版数学教案--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共四课时)

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共四课时)教材分析:图形的周长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内容包括:周长的意义,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本单元设有两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通过创设两个小朋友给花坛安护栏的情境引出周长的问题,并利用测量、估计各种平面图形的周长理解周长的具体含义。

第二个信息窗借助小朋友计算买护栏用的钱数的情境,引发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周长的意义,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在对长方形、正方形和不规则图形周长计算方法过程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在应用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初步有条理的思考。

3、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同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难点是理解周长的意义。

课时安排(共8课时):信息窗1及自主练习……2课时信息窗2及自主练习……6课时信息窗1——爱护花草【教学内容】青岛版教科书第64-66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况理解周长的意义,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

2、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探索各种图形的周长的长短,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

【基础性目标】结合具体情况理解周长的意义,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知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探索各种图形的周长2、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教法及学法】教师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从中发现并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小黑板、教学挂图学生准备:学具盒【课时分配】3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教学内容:理解周长的含义,估计不同形状的物体的周长。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美化校园 图形的周长_青岛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美化校园 图形的周长_青岛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_青岛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并能指出各种图形的周长。

2、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加深对周长的理解,让学生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根据对周长的理解,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周长的测量方法。

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小组合作与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动手操作感知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周长教学过程:【导入】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想认识它吗?(课件)2、它是一只喜欢运动的小蚂蚁。

瞧,它已经整装待发,开始锻炼了。

)(课件:蚂蚁绕树叶跑)同学们要认真看小蚂蚁是怎么运动的。

3、小蚂蚁告诉了我们什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周长”。

板书课题。

4、说说你对周长的理解。

[学情预设: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理解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圈,也就是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周。

][设计意图: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动态演示,突出了小蚂蚁爬行的路线,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树叶的“一周”。

] 板书:一周【导入】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初步感知,理解周长。

出示一片大树叶。

师:老师这儿有一片美丽的大树叶,谁愿意到前面描出它的一周?请同学们注意观察,他是从什么地方开始描,又到什么地方结束?要求: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描出树叶的一周,其余的学生跟着比划树叶的一周,然后再请几名同学展示不同的描法。

小结:不管他们从哪一点开始,都是沿着树叶的边线描了一周。

师:在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表面也象树叶一样有一周,你能不能从我们的周围找出这些物体表面的一周?说给你的同桌听。

[设计意图:亲身体验“描一描”,初步建立“一周”的表象;到生活实际中“找一找”,加深对“一周”的理解。

]2、、观察比较,理解周长。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物品和平面图形,你们认识吗?(逐一出示例1的相关图形)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平面图形的周长。

小学数学八 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八  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图形的周长》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83页【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具体实物、图形等认识周长,结合实物说出周长的定义。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描一描、说一说、算一算等操作活动,会形象的描述“什么是周长”,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方法测量图形的周长。

3、情感目标:测量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周长,获得测量周长的活动经验,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认识周长,让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周长,测量图形的周长。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类图形、线、尺子、国旗、红领巾、卷尺等。

【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激起兴趣。

师:同学们,在平时你都有哪些爱好呢?师: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老师知道了同学们的爱好非常的广泛,我是一个摄影爱好者,平时喜欢把美的事物拍摄下来,请欣赏我拍摄到的校园里的一组图片。

请欣赏。

师:图片欣赏完了,想说点什么?师:大家为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大家庭里感到骄傲和自豪。

听王校长说,为了让咱们的校园更加美丽,决定在升旗台四周建各种形状的花坛,老师把花坛的规划图带来了,想不想看?出示课件,花坛图。

师:这么漂亮的花坛,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了有圆形花坛、长方形花坛、扇形花坛、正方形花坛。

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认识边线师:(出示圆形花坛)小蚂蚁豆豆一看到漂亮的花坛,可高兴了,它制定好了锻炼计划,它每天都要围着这个圆形的花坛跑一圈,想明白这个锻炼计划了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蚂蚁是怎样跑的呢?师:第一天,出发了,瞪大眼睛仔细观察,发现什么问题了?生:它应该沿着树叶的这条边去跑。

师:对吗?这条边我们可以称为边线。

(板书边线)2、感受从起点再回到起点师:第二天又开始跑了,这次你又发现什么了?生:小蚂蚁豆豆没有跑完?师:对了,也就是说小蚂蚁要从这一点出发,再回到这一点,这才叫跑了一圈,这一点我们也可以起一个名字,叫起点。

八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八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八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今天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内容——《图形的周长》。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五章第三节《图形的周长》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计算平面图形周长的方法,以及运用周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计算平面图形周长的方法,并能运用周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计算平面图形周长的方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运用周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直尺、三角板、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在课堂上展示一些校园内的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计算这些场景中图形的周长。

2. 概念讲解:我会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周长的概念,并给出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

3. 方法讲解:我会详细讲解计算平面图形周长的方法,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计算方法后,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现场练习并解答。

5. 应用拓展:我会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周长知识进行解决,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周长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一些示例。

我会用清晰的文字和图形进行展示,以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学习资源,以帮助他们在课后更好地学习和提高。

这就是我对于三年级上册数学《图形的周长》的教学计划。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一定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计划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2023三年级数学上册八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信息窗1图形的周长第1课时教案青岛版六三制

2023三年级数学上册八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信息窗1图形的周长第1课时教案青岛版六三制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周长的基本概念。周长是指封闭图形的边界线段的总长度。它是衡量图形大小的基本指标,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周长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周长的计算方法和应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板书设计:
1.周长的概念:封闭图形边界线段的总长度。
2.周长的计算方法:绕一圈测量、分割法。
3.周长的应用:计算校园中不同图形的周长,根据周长设计规划校园布局。
课堂小结:
1.周长的概念:周长是指封闭图形的边界线段的总长度,它是衡量图形大小的重要指标。
2.周长的计算方法:计算周长的方法有“绕一圈测量”和“分割法”,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图形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3.周长的应用:周长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测量围墙、规划校园布局等,我们可以运用周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图形的周长》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测量图形周长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图形周长的奥秘。
4.课堂上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教师及时解答疑问,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周长知识。
教学方法与策略
1.教学方法:
-讲授法:在课堂上,教师以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传授周长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案例研究:教师提供校园中不同图形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计算周长,从而加深对周长知识的理解。

八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八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3)测试评价:通过随堂测试或课后练习,检查学生对图形周长的掌握情况。例如,设计一些图形周长的计算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查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作业评价:
(1)作业批改: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检查他们对图形周长的理解和应用情况。例如,检查学生是否正确计算了图形的周长,是否能够将周长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作业点评: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及时反馈他们的学习效果。例如,指出学生在作业中的错误和不足,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3)作业反馈: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评价结果,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例如,通过课堂反馈、作业批改、个别辅导等方式,与学生沟通作业中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5. 互动环节回顾
- 板书关键词:小组讨论、问题解答、分享心得
- 设计思路:用简洁的板书,回顾课堂上的互动环节,让学生加深对周长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6. 课堂小结
- 板书关键词:重点总结、难点强调、鼓励话语
- 设计思路:通过板书,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总结,给予学生鼓励和期望,让他们对周长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 周长的概念及其意义
2. 不同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3. 将周长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难点:
1. 对周长概念的理解
2. 不同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的掌握
3. 将周长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解决办法:
1. 通过实际操作和例题,让学生多次接触周长概念,从具体实例中感受周长的重要性,加深对周长概念的理解。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图形的周长”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教学资源拓展
1. 拓展资源:

【K12学习】XX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图形的周长教学设计(青岛版)

【K12学习】XX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图形的周长教学设计(青岛版)

XX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图形的周长教学设计(青岛版)第八单元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教材分析一、素材解读素材的选取。

素材的选取典型而独特,可以说做到了“两个特别”。

特别熟悉。

有关周长的问题,在生活中可以说随处可见,学生最熟悉的生活是什么,是校园。

所以校园里面的周长问题,对学生来说是最熟悉的。

特别典型。

看到“美化校园”这个主题,如果你是一个学过周长的人,那么你会想,这里面一定有周长的问题。

对于一个没学过周长的人来说,那么它要美化校园,首先遇到的便是有关周长的问题。

这样的素材,我们称之为结构性素材。

本单元的情景串。

本单元有2个信息窗。

窗1:需要多长的护栏,窗2:安装不同种类的护栏需要多少钱。

二、单元知识分析知识基础。

这部分内容是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知识构成。

本单元的知识包括2个方面的内容。

周长的意义。

这里是指广义的周长,是周长的概念理解,即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之和,泛指一切平面图形,包括圆形、不规则图形等。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教材地位。

小学里面积和体积的公式很多,而周长的公式,《课标》只要求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而本单元是学习他们的唯一机会,同时周长的学习也是今后学习面积与体积的基础,所以,地位非常重要。

三、单元教材解读信息窗1的解读情景图的解读。

情景图呈现的是一个个造型各异的花坛,有长方形的、正方形的、扇形的、圆形的。

图中的两个小朋友“给花坛安上护栏”的建议,将学生的注意力有欣赏花坛引到了探索这些花坛周长上,从而转入对周长意义的理解和研究这一数学问题上。

例题的设置与功能。

本信息窗设有1个例题,即每个花坛各需要多长的护栏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周长。

教学的策略与注意事项。

现场参观是最好的素材。

尽管教材中的花坛很漂亮,也很美,但对学生来说毕竟没有真情实感。

所以,如果学校里有花坛或空地的话,应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看他们的形状,考察他们的一周。

层次间的转化与沟通至关重要。

青岛版六三制三年级上册数学《图形的周长》课例设计

青岛版六三制三年级上册数学《图形的周长》课例设计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图形或物体,体会“面”与“周”的区别,知道只有封闭图形才有一周,认识并理解周长的含义,能正确测量、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2.通过摸一摸、指一指、剥一剥、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理解周长概念的本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渗透变与不变、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3.在学习活动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思考能力,体验与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并理解周长的含义,能正确测量、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体会“面”“周”“一周”“周长”概念之间的区别,理解周长的本质含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理解一周(一)认识一周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体育课上老师在咱班选了三位同学进行跑步比赛,规则必须绕操场跑一圈才算赢。

师:看,比赛开始了!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谁是真正的冠军!1号同学说:“我是冠军!”2号同学说:“我是冠军!”老师判定3号同学才是冠军,同学们想一想,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预设生1:甲同学没有沿着操场的边线跑。

追问:怎样跑才是操场的一圈呢?沿着边线跑。

(板帖)生2:乙同学没有从起点跑回起点,不是完整的一圈。

追问:怎样跑才是操场的一圈呢?从起点回到起点。

终点就是起点,也就是首尾相接。

(板帖)师:一圈在数学叫一周(板帖),那“周”是什么意思呢?(生说)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

在甲骨文中,“周”字由田字和田字中的四个点组成,像已经种植的井然条理的农田,表示四周,“周”表示边界的意思。

同学们理解的完全正确。

【评析】从体育课中的跑步比赛,让学生初步判断操场的“一周”指的是什么引导学生发现重点是从起点到起点、沿边线;再从字的起源入手,学生对甲骨文中的“周”字理解一周的含义,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

(二)理解一周师:请同学们跟随老师边指边说一说操场的一周。

三年级上册数学优秀教学案例八美化校园《认识周长》青岛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优秀教学案例八美化校园《认识周长》青岛版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的创设:本节课以校园美化活动为背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问题导向:教师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小组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测量和计算周长,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美化我们的校园?”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小组讨论。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校园美化活动中涉及到的图形,并计算它们的周长。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周长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三年级上册数学优秀教学案例八美化校园《认识周长》青岛版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以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认识周长》一课为例。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途径,掌握周长的概念,了解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同时,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Nhomakorabea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途径,理解周长的概念,知道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2.能够运用直尺、绳子等工具,测量和估算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周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能够独立完成计算周长的任务,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2.培养学生勇于尝试、独立思考的精神,使学生敢于挑战自我,不断提高自己。
3.通过对校园的美化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教学内容:一定、不可能、可能。

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使学生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教材分析:在现实世界中,严格确定性的现象十分有限,不确定现象却是大量存在的,而概率论正是研究不确定现象的规律性的数学分支。

《标准》将“概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统计与概率”中的一部分,从第一学段起就安排了有关的学习内容。

本单元主要是教学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使学生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的不确定现象,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第一课时一、设计理念: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设计本节课,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计了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向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活动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去理解什么是“可能”、“不可能”、“一定”的数学含义。

二、学习目标:1.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是不确定的。

2.能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作出判断,用“一定”(肯定)、“可能”、“不可能”叙述出来,并能简单地说明理由。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学习重点、难点:能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做出正确判断。

四、教学准备:学具:(学生6人为小组)每组准备例1中装有八颗红棋子的纸盒1、装有红、蓝、黄、绿三种颜色棋子各两颗的纸盒2。

教具:扑克牌、视频展示台等。

五、教学时间:第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新知1、游戏:猜牌教师展示红桃A、黑桃A各一张,洗牌后,任意抽出一张,让学生猜这一张是什么颜色。

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

师:你们有不同的意见,但谁有充分的理由说明自己是对的吗?(没有)因此,咱们应该在回答时加上一个什么词?(板书:可能)这张牌有哪几种可能?(可能是红桃A或黑桃A),让学生加上“可能”再回答一遍。

抽出一张牌来验证。

评价学生猜的情况。

剩下的一张是什么颜色?能说得肯定一些吗?为什么这么肯定?(板书:一定)它可能是黑桃A吗?(板书:不可能)2.小结展题可能、不可能、一定是判断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三种情况,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板书:可能性)。

我们要学会结合实际和自己的经验进行正确地判断,并能回答一些问题。

(二)、自主探索1.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1)展台出示主题图引入:元旦节快到了,我们班要筹备开一个元旦庆祝会,会上每人表演一个节目,有唱歌、跳舞、朗诵、相声、小品、其它六种节目类型,怎样确定出谁表演那种节目呢?请观察图后说一说方法。

(2)小组讨论:如果让你抽一次,可能有什么结果?(3)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汇报。

(4)小结:每位同学表演节目类型是一件不确定的事件,有六种可能的结果。

2.确定性事件(1)操作学具盒一(8粒红棋子)小组长组织同学们依次从纸盒中取出一颗棋子,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10次。

(2)你得出什么结果?从1号盒子里一定能取出红棋子吗?为什么一定能?还会取出其它颜色棋子吗?为什么?3.不确定性事件(1)操作学具盒二(红、黄、绿、蓝色棋子各两粒)小组长组织同学们依次从纸盒中取出一颗棋子,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10次。

(2)你能确定每次取出什么颜色的棋子吗?(3)指导自学例1主题图,回答书上问题。

4.初步运用(1)练习二十四第2题②小题只要不涂蓝色都正确,③小题只要涂黄色数量不超过4个都正确。

(2)师:在生活中判断可能性,我们可以用“√”表示“一定”,用“×”表示“不可能”,用“○”表示“可能”。

(配合手势)①“地球每天都在转”,请你对这句话的做出判断。

师说明时介绍课外知识或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由。

②小组讨论学习。

③全班统一订正,说说理由。

(三)、综合运用1.游戏:你说我判断①师生游戏。

师出题,生用手势判断。

②生生游戏。

指导:两人一组,像课本108页3题图中两人那样。

2.教育学生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师: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发现,判断得正确与否与自己的经验、知识联系得非常紧密,因此,同学们要多看书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在生活中积累经验,做个有心人。

3.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说说自己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注意数学上这三个词与生活中的意义的区别)。

(四)、课堂小结: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二课时一、设计理念: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数学活动,并尽可能地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发挥群体效应。

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尽可能让所有学生在活动中都有收获,还要创造条件让思维活跃的学生有创新的机会。

二、学习目标:1.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会比较两种结果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3.学会记录事件发生的结果。

4.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归纳和判断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会比较两种结果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四、教学准备:教学具准备:学具:(学生6人为小组)每组准备例3中的纸盒和8颗红棋子、2颗蓝棋子每组准备扑克牌(1红桃,5黑桃)、2分硬币教具:视频展示台五、教学时间:第二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沟通旧知1.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出示图片)下面城市的冬天会下雪吗?请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说。

2.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说说自己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自主探索1.体验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1)操作学具盒实验1:将4颗红棋子、1颗蓝棋子放入学具盒,小组长组织同学们依次从学具盒中取出一颗棋子,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20次。

(2)全班交流各小组记录结果。

(3)小结:取出红棋子的次数要多些,换句话说也就是取出红棋子的可能性要大些。

(4)讨论:取出哪种颜色的可能性最大?为什么?2.进一步证实,总结规律。

(1)提出猜想老师展示6张牌:5张黑桃、1张红桃,然后洗牌,从中抽出一张,问:这张牌是黑桃的可能性大还是红桃的可能性大?为什么?(让学生进行猜想。

)(2)实验证明:这仅仅是同学们的一种猜想,还需要大家用实验来证明它。

实验2:组内同学分好工,其中一个人负责洗牌,另一个同学负责记录。

(3)汇报实验结果。

(4)引导小结从这些实验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因为黑桃在总数中占得多一些,所以取出黑桃的可能性要大些。

)3.看书学习例3。

引导:从上往下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摸完20次后的结果是怎样的?这说明了什么?(摸到红棋子的可能性要大些。

)假如再摸一次的话,摸出哪种颜色棋子的可能性大?(红色)是不是一定能摸到红色呢?(不一定)拓展:通过刚才摸牌和例3中的摸棋子,从中你发现可能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在总数中所占数量的多少有关,在总数中占的数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占的数量越少,摸到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像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有很多,比如抽奖,买彩票。

4.迁移类推(1)设疑:假如当数量相同时,可能性的大小又是怎样的呢?(让学生猜想)(2)验证猜想,游戏:猜正反面。

教师掷一次硬币,让学生猜哪面朝上。

(既可能是正面又可能是反面。

)哪面朝上的可能性大些呢?(差不多)完成教科书第109页第6题。

4.小结:由此可见,当两种物品数量不同时,数量越多,抽到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越小。

当数量相同时,可能性是差不多的。

(板书:数量多,可能性大)(三)、巩固运用1.做一做,让学生尝试判断,再说明理由。

2.完成练习二十四第4题、5题。

第4题是开放题,①小题只要涂的红色格比蓝色格多就正确,②小题答案刚好相对。

3.第5题完成统计表实验3:向纸盒中加入4颗红棋子、1颗蓝棋子,小组长组织同学们依次从学具盒中取出一颗棋子,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20次。

(四)、课堂小结: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引导总结:知道了可能性有大有小,它与数量等因素有关。

第三课时设计理念:《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学习要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

本节课通过一些游戏活动,引导学生投入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体验可能性大小的合理性。

本节课内容不能作为一个知识点来教学,应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考与探索的机会。

学习目标:1、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能和同伴交换想法。

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学习难点:利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课前分组,每组4人。

2、每组有一个摸球用的袋子,袋子中球的个数根据教学要求由学生放球。

3、每组有白球12个,黄球6个,红球1个。

4、每组有摸球纪录表。

5、52张扑克牌。

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一、设情境,激发兴趣。

复习比较两种结果可能性的大小。

教师出示两种颜色的球:白球3个,黄球1个。

问:如果让一位同学闭上眼睛随意从中摸出一个,可能是什么颜色?(可能是白色也可能是红色)哪种颜色的可能性最大?为什么?引导总结:白球在总数中占了四分之三,黄球只占四分之一,所以摸出白球的可能性大,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小。

师:今天,我们做两个游戏,继续研究可能性大小的问题。

二、猜想、验证、实践师:请看,老师这里有一个袋子,里面有12个白球,6个黄球,1个红球。

老师请一个同学上来摸出一个球。

学生摸球前提问:你认为他可能摸出哪种颜色的球呢?生:可能是白色,也可能是黄色,也可能是红色。

师:你回答得非常不错。

有没有可能是蓝色?为什么?生:不可能。

因为袋子中没有蓝色的球。

师:猜一猜,摸出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最大?摸出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最少?为什么?生:摸出白色球的可能性最大,摸出红色球的可能性最少。

因为白色球个数最多,红色球个数最少。

师:回答得很好。

请这位同学验证一下。

师:大家想验证一下吗?师:为了让大家做好验证,摸球时该注意些什么?师:1、分工合作,比如谁负责拿袋子,谁负责摸球,谁负责数次数,谁负责纪录。

2、摸出一个球,记录好后,再放回去,重复多次。

3、每次摸球前将袋子里的球摇匀。

4、摸球时不准偷看。

学生摸球,教师进行指导。

师:我们一起观察这张表格,你发现了什么,和同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三、实践运用师:我们做一个中奖的游戏。

老师这里有52张扑克牌,要发给大家。

规定:红桃6是一等奖,带有6的是二等奖,红桃的是三等奖。

师:你认为你哪种可能性最大?哪种可能性最小?为什么?生:不获奖的可能性最大,一等奖的可能性最少,只有1张牌是一等奖。

分牌,游戏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