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存在的问题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其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其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摘要: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强,传统的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已经是无法满足现代化建设施工的要求,因此,做好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优化是水泥混凝土性能改善的唯一途径。
笔者以自己对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的了解,简单的论述了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等内容,以下内容旨在与同行一起探讨学习。
关键词: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材料;混凝土质量;影响引言混凝土结构工程不是单单靠一种材料制成,而是由多种建筑材料进行配比、混合及搅拌等组成,各种材料之间混合在一起会产生一定的化学反应,材料比例过高过低都会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对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混凝土结构经常出现开裂的情况,这种情况是由于水泥石中的铝酸三钙含量过多,导致水泥石在放热过程中产生太大的应力,因此让混凝土结构的内部无法承受裂开。
所以,对于材料一定要进行合理使用、采用正确的配比、确保材料的质量,这样才能有效确保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质量。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概述所谓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简单来讲就是将当前建筑物结构特征、原材料应用性能、施工中用到的各项工艺技术、施工设备等多方面因素统筹起来进行考虑,然后根据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等多方面性能所提出的要求确定混凝土中原材料的配制比例,以此符合当前工程施工所提出的性能和经济性要求。
从根本上来讲,最终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成效与工程混凝土性能、成本支出等方面具有直接关联,而做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就是在迎合当前工程所提出的性能、经济等多方面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2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影响因素2.1 砂比率砂比率就是混凝土砂石中砂所占据的质量比例。
在配合比设计中,砂比率也是不容忽视的一大环节。
若改变水泥混凝土的砂比率,就可能造成材料的孔隙数量发生变化。
过高的砂比率,就会增加原材料孔隙的数量,就需要使用到更多的水泥材料。
在浪费水泥材料的同时,还会增大混合物的粘稠度,从而出现搅拌不均匀的情况。
混凝土质量缺陷成因及预防措施
混凝土质量缺陷成因及预防措施
1. 缺陷成因分析
混凝土质量缺陷是指工程中混凝土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例如表面龟裂、发生泛沙、出现空洞等。
而这些缺陷主要有以下成因:
1.1 不均匀性
如果混凝土中的成分比例不均匀,容易导致不良反应,从而产生质量缺陷。
例如,水泥及骨料的不均匀分布可能导致混凝土中的收缩不均匀,产生龟裂现象。
1.2 配制不当
如果混凝土配制过程中液固比例不当、骨料过多或者水泥含量低等问题,都会导致混凝土不均匀或者坚固度不足,从而引发混凝土质量缺陷。
1.3 环境影响
环境因素也是产生混凝土质量缺陷的重要原因。
例如,温度变化较大时,混凝土收缩变形较为明显,容易出现龟裂等问题。
此外,潮湿的环境还可能导致混凝土干燥不均匀、龟裂开裂等问题。
2. 预防措施
2.1 加强管理
设置专人负责混凝土设计、搅拌、运输、施工等环节的质量管理,加强监测和检验,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要求,从而减少混凝土质量缺陷的产生。
2.2 优化配合
合理优化混凝土配合设计,掌握好每个成分的比例,确保配合质量稳定,均匀分布,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坚固度和质量稳定性。
2.3 控制工程环境
控制工程环境,尽可能避免恶劣天气带来的影响,对于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要有严格的控制和监测,确保混凝土在稳定的环境中运输施工。
2.4 加强维护管理
加强对混凝土结构的有效维护和管理,定期对混凝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处理和修复各种质量缺陷问题,从而保证结构的质量和安全稳定。
在混凝土的生产、运输和使用中,我们要通过加强管理、优化配合、控制工程环境和加强维护管理等措施,从而有效防止混凝土质量缺陷的产生,提高结构的质量和可靠性。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配合比设计方法在我国现行配合比设计规范中,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是经常使用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之一。
在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中,对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思路和参数进行了规定,该规程依据大量试验的统计结果,按照包罗米公式(即水灰比法则)进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因此,该规程适用于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而对于特种混凝土、高强混凝土,则强调在经验的基础上,必须用工程所使用的材料通过多次重复试验,最终选择合适的材料和配合比。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一些问题2.1基本要求(1)强度等级。
混凝土结构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
(2)和易性。
施工方面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3)耐久性。
保证在自然环境和使用条件下的耐久性(如,抗冻等级、抗渗等级和抗化学侵蚀性)。
(4)在保证以上3项材料性质的前提下,尽量做到节约水泥和降低成本,符合经济原则。
2.2主要控制参数(1)水灰比。
水与水泥之间的比例关系。
(2)单位用水量。
1m3混凝土的用水量。
(3)砂率。
砂与石的比例关系。
这3个参数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本要求密切相关,水灰比的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用水量的多少是控制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大小的重要参数;砂率反应砂石的配合关系,砂率对混凝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和易性。
2.3外加剂掺量的确定外加剂的最佳掺量是获得最好技术经济效果的重要因素。
规范中建议确定外加剂掺量的原则是:在满足混凝土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采用最低掺量。
对这一原则的理解,最重要的是首先满足混凝土性能要求这一前提,而不是外加剂推荐掺量的低限。
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及试配时,首先选择外加剂的品种,了解外加剂的基本性能,然后通过混凝土试拌选定外加剂的合适掺量。
外加剂掺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减水剂的合理用量,每种减水剂都存在最佳掺量,此时才可能产生相应的效果,从而达到所需的性能和经济技术指标。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注意事项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中。
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对于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一、考虑材料性能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首先要充分考虑所选用材料的性能。
例如,水泥的品种和强度等级、骨料的种类和粒径分布、掺合料的类型和掺量等。
这些材料的性能将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耐久性等方面,因此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二、确定适宜的水灰比混凝土的水灰比是指水与水泥重量之比。
水灰比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一般来说,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强度越高,但同时也会增加施工难度。
因此,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和具体情况确定适宜的水灰比。
在确定水灰比时,还需考虑到水泥品种及其含水量、骨料的吸水性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
三、考虑混凝土的坍落度混凝土的坍落度是指混凝土在不受外力作用下塌落的程度,它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浇筑性。
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和具体施工情况确定适宜的坍落度。
过高的坍落度可能导致混凝土的块状分离、蜂窝现象等问题,过低的坍落度则可能导致浇筑困难或者混凝土的质量缺陷。
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仔细调整。
四、合理控制配合比中各组分的配比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不同组分的配比要合理控制。
例如,水泥、骨料、水和掺合料的配比应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性能进行确定。
合理的配比能够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性能和一定的经济性。
而不当的配比则可能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不达标、开裂、蜂窝等问题。
因此,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要注意合理控制各组分的配比。
五、确保配合比设计与施工的协调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与施工人员密切配合。
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尽量避免过分复杂的配合比设计。
同时,施工人员也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尽量避免对配合比的随意调整。
只有设计与施工的协调配合,才能够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1.混凝土配合比的问题: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水泥、砂子、骨料和水的比例关系。
如果配合比不合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都会下降,容易产生裂缝。
配合比过水,水胶比过大,混凝土可能出现收缩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2.施工质量问题:现浇混凝土楼板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浇筑、养护等工序,也容易产生裂缝。
例如浇筑时未采取防止分层、分散浇筑、分段浇筑等措施,会导致楼板的不均匀收缩,产生裂缝。
3.温度变化引起的热胀冷缩: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会发生体积变化,即热胀冷缩现象。
当混凝土受热膨胀或受冷收缩时,如果没有给予足够的膨胀空间或受到约束,容易导致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
4.荷载或变形问题:混凝土楼板在使用阶段,如果承受超过其承载能力的荷载或变形,也容易导致裂缝的产生。
例如,建筑物结构设计不合理,荷载分布不均匀等因素都可能引起混凝土楼板的裂缝。
5.基础问题:混凝土楼板的裂缝也可能与基础的稳定性有关。
如果基础工程质量不好,地基沉降不均匀,会导致楼板变形,从而产生裂缝。
6.工程变化问题: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或实际需要进行工程变化,如改变原有布置、调整墙体位置等,可能导致楼板的局部变形,引发裂缝的产生。
为避免混凝土楼板出现裂缝,需要在设计、施工和使用阶段采取相应的措施:1.在设计阶段合理选择混凝土配合比,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膨胀缝、收缩缝以及荷载断面的布置。
2.施工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注意浇筑、养护和防止温度变化的影响,采取合适的措施来避免裂缝的产生。
3.使用阶段,要注意控制楼板荷载,避免过载,同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总之,通过合理的设计、高质量的施工和有效的使用与维护措施,可以减少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产生,确保楼板的安全使用。
现代混凝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1920年代,欧美国家水泥中C3S约为35%,如今达50~70%;水泥细度从220m2/kg到现今的340~600m2/kg
01
我国1970年代水泥(GB175-63)最高标号是硬练强度500#,相当于GB175-77的425#、现行标准32.5的强度等级;常用水泥是400#,按现行标准只有27.5。
2、现代混凝土对水泥的要求
3、水泥的功与过
水泥之功,功不可没 应该说水泥与现代建筑紧密相连,“没有水泥,就没有今天的世界”。 水泥-→混凝土-→建筑设计 砂浆-→建筑施工 可以说水泥是一剂灵丹妙药,它使建筑这个行业完成了一次本质性的跨跃。今天的大跨度桥梁、海底隧道、高层建筑、水库大坝都离不开水泥。
பைடு நூலகம்工业化、集约化是社会生产发展的趋势,促使了现代混凝土的发展。
01
现代混凝土是建立在混凝土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两大混凝土科学技术进展基础上的六组分混凝土。
预拌混凝土是现代混凝土的主体品种。以预拌混凝土、泵送为主流。拌和物的流变性能成为重要问题。
02
2、什么是现代混凝土?
严酷环境的工程增加,使耐久性要求日益突现
当HPC水化程度只及常规混凝土60%时,两者结构强度相近。从长期角度来说,HPC水化程度提高后,凝胶数量增多,强度、密实性继续提高。
01
换句话说在低水胶比下,达到同样强度对凝胶的数量要求有所下降。换句话说对胶凝材料的活性要求有所下降。保罗米公式不再适用。但是JGJ55-2010标准的仍然采用对保罗米公式进行修正的做法是对现代混凝土理解不够。
Mehta告诫我们:建造实践需要进行变革
1
即使正确地限定了原材料和拌合物配合比,并且小心地遵循施工规程,认为可以根据现有的实践建造耐用和持久的混凝土结构仍然是不现实的。这是因为在20世纪里,材料和建造实践首先是为了满足快速建设的需要,事实已经证明:这对暴露于严酷环境条件下运行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是有害的。我们在建造耐用和环境中持久的混凝土结构时,必须牺牲一些建设速度,显然,这需要政府主管部门、业主、营造商与设计者转变观念。
混凝土试件不合格原因分析
混凝土试件不合格原因分析1.原材料问题:混凝土的质量受到原材料的直接影响,包括水泥、砂、石子和水等。
a)水泥质量差:水泥作为混凝土胶凝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泥质量的差异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低质量的水泥可能含有较高的硫酸盐、氯盐等离子,这些离子会导致水泥混凝土的钢筋锈蚀和损坏。
b)砂石问题:砂石是混凝土的骨料,其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有很大影响。
如果砂石中含有过多的毛细裂缝、粉尘和杂质等,会导致混凝土的质量不稳定,强度不够。
c)水质问题:水质也是混凝土试件质量的重要因素。
如果使用了含有重金属、有机物或酸碱度不合适的水,会导致混凝土面临腐蚀、渗水等问题。
2.配合比设计问题: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试件设计的重要环节,不合理的配合比设计会导致混凝土试件不合格。
a)水灰比不合理:水灰比是混凝土试件强度和密实性的关键指标。
如果水灰比过高,混凝土试件易出现开裂、强度不足等问题;如果水灰比过低,混凝土试件易出现塌陷、稠度不足等问题。
b)骨料配合比不合理:骨料配合比是混凝土试件骨料粒度和含量的设计参数,不合理的配合比会导致混凝土试件强度不达标。
3.生产施工问题:混凝土试件在生产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会导致试件不合格。
a)混凝土搅拌时间不足: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不足会导致水泥和骨料的不充分混合,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b)混凝土浇筑不均匀: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要求均匀分布,如果浇筑不均匀,会导致混凝土试件存在浇筑不密实、孔隙率高等问题。
c)养护不当:混凝土试件在初凝和养护过程中的环境条件也会影响其强度和耐久性。
如果养护不当,会导致混凝土试件早期强度较低、表面干裂等问题。
4.试件制作和测试问题: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和测试过程中的操作、设备等也会对试件的质量产生影响。
a)试件振捣不当:试件振捣的不均匀或时长不足会导致混凝土的密实性不够,试件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b)试验设备问题:试验过程中的设备问题,如使用的压力机质量不可靠、压力机加载方式不合理等,也可能会导致试件强度测试结果不准确。
混凝土常见质量问题原因和处理方法
混凝土常见质量问题原因和处理方法1. 引言混凝土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建筑材料,它的质量对于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如裂缝、气孔、色差等。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混凝土质量问题、其产生原因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2. 裂缝2.1 产生原因混凝土裂缝是指混凝土表面或内部出现的不连续性裂隙。
常见的裂缝产生原因包括:•混凝土收缩:由于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的收缩,随着体积减小,可能导致表面或内部出现拉应力而产生裂缝。
•基础变形:基础不稳定、变形或下沉可能会导致混凝土的承载能力不足,从而引发裂缝。
•温度变化:混凝土在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中,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易发生裂缝。
•施工不当:混凝土浇筑及养护过程中,若操作不当或养护不当,可能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裂缝。
2.2 处理方法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裂缝,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法:•控制混凝土收缩:通过添加适量的控制收缩剂或改变配合比,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并减少裂缝的产生。
•检测和修复基础问题:对于出现基础变形导致的裂缝,需要及时检测并修复基础问题,以保证混凝土的稳定性。
•制定温度控制措施:在温度变化较大的施工环境中,可以采取遮阳措施、增加养护时间等方式,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减少裂缝的发生。
•优化施工工艺:在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操作,确保浇筑均匀、养护到位,以减少裂缝的产生。
3. 气孔3.1 产生原因气孔是指混凝土中存在的空隙或气泡。
常见的气孔产生原因包括:•混凝土拌合不均匀:混凝土在拌合过程中,如掺杂有固体杂质或投料比例不合理,可能导致气孔的生成。
•非均匀振捣:混凝土振捣不均匀,无法使混凝土内的气泡顺利排除,从而形成气孔。
•蒸发水过快:在混凝土初凝阶段,如果环境湿度过低或风速过大,混凝土表面的水分可能会过快蒸发,形成气孔。
3.2 处理方法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气孔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法:•提高混凝土拌合质量:在混凝土拌合过程中,要确保材料的质量,避免掺杂有固体杂质,同时严格控制投料比例,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摘要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相互混凝土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渗透到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
而混凝土多用于建筑工程的重要结构部位。
如何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们分析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混合比;问题;预防;分析;目录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前应做好准备工作二、掌握和检验各种材料的性能和指标.......................2 页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调整与施工中的控制 (4)四、在评估混凝土强度时区分数学和非数学统计方法»第 6 页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要注意经济效益和预防措施... 8页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
由于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已经成为政府和个人所关心的问题。
材料中的“混凝土”成为一个重要因素。
作为一名建材检验员,通过日常的检验和测试过程,我对混凝土的质量因素有了一定的了解。
为了提高自己和与同事交流,我对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做了以下阐述。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涉及到很多问题:一是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等所需性能;二是满足施工过程的可操作性,操作方便,具有施工要求;三、根据以上两种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计算出各种材料的用量; 4、对以上设计的结果进行试验和调整,以满足项目的要求;5、在满足以上要求的同时降低成本。
为保证上述问题的正确解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工作应做到以下几点: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前应做好准备工作1.1 熟悉混凝土结构设计图纸的各项要求,主要是各种强度和耐久性要求,各构件的截面尺寸,钢筋的排列,水泥的种类、粒度等参数的石头。
1.2 精通标准法规。
我国现行标准规定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定》(JGJ55-2000)、《普通混凝土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普通混凝土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5-2000)、普通混凝土混合料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试验方法混凝土”(GBJ82-85)。
钢筋混凝土建筑施工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钢筋混凝土建筑施工出现的问题与对策钢筋混凝土建筑是当前社会中较为常见的建筑形式,其使用广泛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在钢筋混凝土建筑施工中,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建筑物的质量不达标,甚至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安全。
施工过程中需要认真关注这些问题,并及时采取对策加以解决。
一、问题分析1. 钢筋混凝土质量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钢筋混凝土质量问题,例如混凝土配合比不当、外加剂使用不当等,导致钢筋混凝土的抗压、抗拉强度不达标,影响建筑物的整体承载能力。
2. 钢筋连接问题钢筋连接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钢筋连接不牢固或者连接长度不够,将会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甚至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会发生严重事故。
3. 砼温度控制问题在钢筋混凝土施工中,砼温度的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如果在施工过程中砼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导致砼的质量不达标,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4. 施工工艺问题在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工艺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如果工艺操作不当,例如拆模、浇筑、养护等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物整体的质量。
5. 安全问题在钢筋混凝土施工中,安全问题是永远不能忽视的。
例如高空作业安全、起重作业安全、模板脚手架安全等,都需要高度重视。
二、对策建议1. 加强质量管理针对钢筋混凝土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应加强质量管理,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外加剂的使用量,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 规范钢筋连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钢筋连接,确保连接牢固、长度合格,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控制砼温度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砼温度进行严格控制,合理安排浇筑时间和方式,采取保温措施等,确保砼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4. 规范施工工艺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工艺的管理,严格执行相关操作规程和程序,做好拆模、浇筑、养护等各个环节的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质量。
5. 加强安全管理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加强安全管理,做好高空作业、起重作业、模板脚手架等相关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有哪些
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有哪些混凝土作为建筑领域中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以下是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1. 施工前的准备不充分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对模板、支撑和钢筋等进行检查、清洁和调整。
如果准备工作不充分,可能导致模板变形、支撑不稳、钢筋错位等问题,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解决方法:提前组织好施工人员,认真检查施工现场和相关设备,保证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完善。
2. 水泥浆和骨料的配比问题混凝土的质量与水泥浆、骨料和水的配比有密切关系。
如果配比不合理,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收缩裂缝等问题。
解决方法: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比,在搅拌混凝土时要控制水灰比,确保混凝土质量达到要求。
3. 浇筑过程中的振捣不到位振捣是保证混凝土均匀密实的关键工序,如果振捣不到位,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空洞、孔隙过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解决方法:使用合适的振捣设备,按照要求进行振捣操作,确保混凝土内部均匀密实。
4. 温度控制不当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混凝土的凝固产生不良影响,如裂缝、强度不足等问题。
解决方法:根据气候条件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避免混凝土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保证混凝土的凝固质量。
5. 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容易引发诸如混凝土液面不均匀、混凝土流动性差、施工误差等问题,进而影响混凝土的整体质量。
解决方法:加强现场管理工作,保持施工现场的清洁和秩序,加强与施工人员的沟通交流,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在浇筑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以上问题是比较常见的,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需要认真对待,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以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和进度的顺利完成。
混凝土配合比不符合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不符合要求一、问题的背景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而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指标。
因此,混凝土配合比不符合要求会给建筑工程带来重大隐患。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1. 配合比设计不当: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如果配合比设计不当,例如水灰比过大或过小、骨料粒径分布不均等,就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低于要求。
2. 材料质量不达标:混凝土中包括水泥、骨料、粉煤灰等多种材料,如果其中某一种材料质量不达标或掺假,则会影响整个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 施工操作不规范:施工操作中如果掺入了过多或过少的水,或者振捣不充分等操作不规范现象,则也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低于要求。
三、问题带来的危害1. 降低建筑物结构安全系数:由于混凝土强度低于要求,建筑物的结构安全系数将会降低,存在倒塌风险。
2. 加速建筑物老化:混凝土配合比不符合要求,会导致混凝土的耐久性下降,建筑物老化加速。
3. 建筑质量无法保证:混凝土强度低于要求,建筑质量无法保证,影响房屋使用寿命和价值。
四、解决方法1. 重新设计配合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设计配合比,确保水灰比、骨料粒径分布等参数符合标准要求。
2. 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对于水泥、骨料、粉煤灰等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测和验收,确保其质量达标。
3. 规范施工操作: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尤其是对于水的掺入量和振捣充分程度等方面要注意控制。
4. 检测混凝土强度:在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强度检测,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确保混凝土强度符合要求。
五、总结混凝土配合比不符合要求会给建筑工程带来重大隐患,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材料质量控制和施工操作等方面都要严格把关,确保混凝土强度符合要求,以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
现代混凝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耐久性增强技术途径
掺加耐久性增强剂
通过掺加耐久性增强剂,改善混凝土内部孔结构,提高混凝土密 实度和抗渗性。
表面防护技术
采用涂层、防水剂等表面防护技术,阻止水分和有害离子侵入混凝 土内部,延缓钢筋锈蚀和混凝土劣化。
结构健康监测技术
应用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实时监测混凝土结构性能退化情况,为维 修和加固提供依据。
REPORTING
绿色建筑材料应用推广
01
推广高性能混凝土
通过优化混凝土配比,提高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减少水泥用量,降低
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02
发展纤维增强混凝土
利用纤维增强技术提高混凝土韧性和抗裂性,减少结构自重,提高建筑
安全性。
03
推广再生骨料混凝土
利用废弃混凝土破碎、筛分后制成的再生骨料,替代天然骨料生产混凝
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材料因素
现代混凝土材料中可能存在不 良成分或配比不当等问题,导
致混凝土性能不佳。
设计因素
结构设计不合理或荷载考虑不 周等因素,容易造成混凝土结 构受力不均或超载等问题。
施工因素
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浇筑不密实 、养护不到位等问题,影响混凝 土结构的密实性和强度发展。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化学 腐蚀等对现代混凝土的性能和
外加剂选用及作用机理
外加剂类型与功能
根据混凝土性能需求,选用合适的外加剂,如减水剂、缓凝剂、引 气剂等,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外加剂作用机理
了解外加剂的作用机理,如减水剂通过降低水灰比提高混凝土强度, 缓凝剂通过延缓水泥水化反应时间改善混凝土施工性能等。
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
注意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确保外加剂在混凝土中充分发挥作用, 提高混凝土的综合性能。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优化方法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优化方法一、问题概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工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配合比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物理力学性能。
因此,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优化方法是混凝土工程设计中需要探讨的问题。
二、现有问题1.传统配合比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传统配合比设计方法主要是根据经验公式或试验数据,通过调整水胶比、水泥用量、骨料用量等参数,得出混凝土配合比。
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科学性。
传统方法的参数调整依靠经验公式或试验数据,缺乏科学依据,不够精确。
(2)经验短缺。
由于混凝土工程种类繁多,不同混凝土工程有着不同的要求,不同地区的材料种类、气候条件等也影响着混凝土的性能,因此传统方法不能满足不同混凝土工程的要求。
(3)浪费资源。
传统方法的优化调整需要进行多次试验,浪费时间、人力、物力等资源,增加了混凝土工程的成本。
2.现有优化方法的局限性现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优化方法主要包括遗传算法、神经网络、人工智能等方法,这些方法的优化效果比传统方法要好,但仍存在以下局限性:(1)计算量大。
这些优化方法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计算量大,需要耗费较长时间,不利于工程实践。
(2)无法考虑多因素影响。
这些方法只能考虑单一因素对混凝土配合比的影响,不能考虑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3)不稳定。
这些方法的优化效果受到初始参数设置的影响比较大,不够稳定。
三、优化方法1.基于回归分析的配合比设计回归分析是一种用于建立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可以利用回归方程模拟混凝土配合比参数之间的关系。
具体步骤如下:(1)收集样本数据。
收集混凝土强度、耐久性等物理力学性能数据,以及混凝土配合比参数数据。
(2)建立回归模型。
基于收集的数据建立混凝土配合比参数之间的回归模型,可以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岭回归、逐步回归等方法。
(3)预测配合比参数。
利用回归模型预测混凝土配合比参数,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配合比。
该方法的优点是基于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混凝土配合比。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其强度检测问题的探讨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其强度检测问题的探讨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进步,混凝土技术的操作逐步成熟,各项工作的开展基本上告别了粗放、单一的理念,整体上的工作实施给出了较多的选择。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影响因素较多,应把握好建筑工程的具体需求,站在不同的角度探究,提高设计的可靠性、可行性。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时候,还要在强度检测方面给出较多的依据,掌握好未来发展的走向,对强度提供较多的保障,巩固建筑施工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强度检测现阶段的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体系不断完善,强度检测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对设计的内容不断创新,减少隐藏的问题,坚持在强度检测的过程中做出更好的创新。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时候,要把握好设计的依据,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规范、标准,杜绝违规现象的出现,确保在长期工作的开展上创造出较高的价值。
强度检测应采用先进的技术、先进的设备进行优化。
一、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一)明确各类材料的作用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难度并不低,而且很多建筑工程对混凝土的需求量非常大,想要在配比设计方面得到更好的成果,必须进一步的掌握好配比设计的原则,促使长期工作的实施拥有较多的保障,减少隐藏的风险。
明确各类材料的具体作用,才能确保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得到科学的指导,避免造成严重的损失。
砂石的应用,主要是表现为骨架作用,也被称之为骨料。
水泥和水资源的应用,会形成水泥浆,该材料的应用,是包裹在骨料的表面,并且对骨料的空隙进行有效的填充。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硬化之前,水泥浆还会起到润滑的作用,促使拌和物拥有较高的和易性,便于在建筑工程中应用。
水泥浆硬化以后,会与骨料胶结成一个坚实的整体,提高混凝土质量。
(二)加强原材料的配比选择目前,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意识逐步提高,传统的、粗放的方法并不符合现阶段的诉求,造成的问题、漏洞也比较多,难以在长期工作的开展上给出较多的依据。
商品混凝土方量与实际浇筑方量存在误差及原因分析
商品混凝土方量与实际浇筑方量存在误差及原因分析
1.设计误差:商品混凝土的方量通常是根据设计图纸和工程要求计算
得出的,但实际施工中可能会出现设计误差。
例如,设计图纸中的尺寸可
能与实际环境存在差异,导致混凝土方量计算不准确。
2.配合比误差: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根据建筑材料的性质和工程要
求调配出来的,但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由于施工操作不当、原材料质量
不稳定等因素,导致配合比出现误差。
例如,混凝土配合比中水灰比的控
制不准确,会引起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坍落度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方量误差。
3.环境条件误差:混凝土的施工过程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例如气温、湿度、风力等因素都会对混凝土的体积产生影响。
在高温条件下,混凝土
的流动性会增加,容易产生收缩裂缝;而低温下混凝土的凝固时间会延长,容易导致凝胶渗出和冻害等问题。
这些环境条件的变化会导致实际浇筑方
量与设计方量发生差异。
4.浇筑误差: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和操作
方法也会对方量产生影响。
例如,浇筑时振捣不均匀或不到位,会导致混
凝土处于未盖全的状态,从而造成实际浇筑方量小于设计方量;另外,施
工人员的密实操作不当、提前拆模或剥离脱模也会导致实际浇筑方量偏小。
综上所述,商品混凝土方量与实际浇筑方量之间的误差是由多方面原
因导致的,包括设计误差、配合比误差、环境条件误差和浇筑误差等。
为
减小误差,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加强管理和质量控制,优化施工流程和操作技术,以确保商品混凝土方量与实际浇筑方量尽可能
接近。
混凝土管的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
混凝土管的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一、引言混凝土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水利、交通、建筑等领域的重要建材。
它具有耐久性强、承载能力高、施工简便等优点,但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技术难点。
本文旨在探讨混凝土管的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
二、混凝土管的制造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是制造混凝土管的关键步骤之一。
合理的配合比可以保证混凝土管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指标。
但是,配合比设计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考虑材料的种类、性质、状态,混凝土的强度等多方面因素。
解决方案:在配合比设计中,应根据混凝土管的用途和性能要求,综合考虑各种材料的性质和状态,确定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
同时,应在生产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确保每批混凝土的配合比和质量稳定。
2. 钢筋网的加工和焊接混凝土管中的钢筋网是起到加强混凝土管强度的作用。
但是,钢筋网加工和焊接存在一定的技术难点,容易出现焊接不牢固、错位等问题。
解决方案:钢筋网加工和焊接应根据混凝土管的设计要求和生产工艺要求,采用专业的设备和工艺,确保钢筋网的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应加强质量控制,对钢筋网进行检查和测试。
3. 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混凝土管的坍落度是指混凝土在流动过程中的流动性能。
坍落度的控制对于混凝土管的强度和密实度有很大的影响。
但是,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存在一定的技术难点,需要考虑混凝土的配合比、水泥的种类和含量、掺合料的种类和含量等多种因素。
解决方案: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应采用适当的水泥和掺合料,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确保坍落度在合理范围内。
同时,应加强混凝土的振捣和密实,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度。
4. 混凝土管的养护混凝土管在生产完毕后需要进行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但是,混凝土管的养护需要考虑天气、湿度、温度等多种因素,容易出现养护不当导致混凝土管裂缝、变形等问题。
解决方案:在混凝土管生产后,应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包括喷水、覆盖湿布等,控制湿度和温度,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混凝土配合比绝不是简单的数字比例
混凝土配合比作为混凝土生产、控制的核心内容,广大混凝土技术人员为之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很多技术人员根据自身经营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但也很多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总认为混凝土配合比就是几个简单的数字比例,一套配合比“走天下”,所到之处根据生产情况进行微调,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毛病不断。
生产实践中经常也会遇到有人问C30的水泥用量应该多少,配合比多少,砂率多少合适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真的很难回答。
在不知道原材料情况,不知道施工部位、浇筑方式、工程特点以及环境因素等,就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就是“瞎蒙”,或者是根据以往“经验”进行“猜”。
个人认为混凝土配合比不是简单的数字比例,而是重各种原材料间的配合,取长补短,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而不是简单的数字比例。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如同中医“抓药”,中医“抓药”讲究“因人而异”,根据人的体质差异,通过“望、闻、问、切”,利用各种药物的特性开方抓药,讲究各种药物的差异和相互配合。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也与其具有类似之处,也需要通过“望、闻、问、切”了解混凝土原材料的情况,工程部位的情况,施工工艺,所处环境,在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可以看做是水胶比、用水量、砂率和外加剂用量这几个数据的确定过程,这几个重要参数一旦确定,混凝土配合比也基本确定。
混凝土配合比这几个重要的参数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甚至表现出某种独特的规律性。
比如,在胶凝材料使用比例一定的情况下,水胶比的大小对混凝土强度影响最显著,但砂率的变化使混凝土骨料组成比例变化引起骨料表面积和空隙率变化进而影响混凝土拌合物的状态,同时也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关试验表明混凝土强度随砂率的更大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也充分说明砂率也会影响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配合比这几个参数中的某一个变化往往会引起其它一个或几个参数的变化,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试验技术,就像音乐家弹奏的美妙的曲子,各种音符相互配合,音调有高有低才能组成一首美妙的曲子,如果只有一个或两个音符很难谱出动听的曲子。
混凝土空鼓的产生原理
混凝土空鼓的产生原理混凝土空鼓是指混凝土表层与基层之间存在空隙或空气孔隙的情况。
这种现象是由于混凝土在浇筑、抹面或养护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所导致的。
混凝土空鼓的产生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是导致混凝土空鼓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混凝土中的骨料、水泥、水和气泡的比例不合理,就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存在大量的气泡,从而形成空鼓。
特别是在气温较高的情况下,混凝土内部的气泡会膨胀,使得混凝土表面形成大量的空鼓。
2. 混凝土浇筑不均匀混凝土浇筑不均匀也是导致混凝土空鼓的原因之一。
如果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出现了堆积现象,就会导致混凝土表面与基层之间出现空隙,从而形成空鼓。
此外,如果混凝土浇筑时的振捣不均匀,也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存在大量的气泡,从而形成空鼓。
3. 混凝土养护不当混凝土养护不当也是导致混凝土空鼓的原因之一。
如果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温度过高或过低,就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的水分蒸发过快或过慢,从而形成大量的气泡,从而形成空鼓。
此外,如果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没有及时保湿,也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的水分蒸发过快,从而形成空鼓。
4. 基层不平整基层不平整也是导致混凝土空鼓的原因之一。
如果混凝土在浇筑时的基层不平整,就会导致混凝土表面与基层之间出现空隙,从而形成空鼓。
综上所述,混凝土空鼓的产生原理主要包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混凝土浇筑不均匀、混凝土养护不当和基层不平整等因素。
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混凝土空鼓的产生。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常见问题分析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常见问题分析摘要:水泥混凝土是结构工程中的重要建材,它的性能对结构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要想得到高质量的水泥,就需要对搅拌工段的配比进行严格的控制。
结合实际,介绍了在水泥混合料的用量、拌和数量、坍落度等方面的应用,并结合现场试验、强度对比试验和粉煤灰试验,讨论了矿物粉末材料对水泥强度的影响,以及在施工中出现的缺陷等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可为现场测试、测试及技术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问题引言:由于其低成本,高强度,耐久性能,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为了确保项目的施工安全,首先要考虑到混凝土的配筋问题,其次是施工的质量控制。
经过多年的实验与实验,指出了在进行混凝土配制时应该考虑的一些问题。
一、水胶比的选择水胶比例对混凝土的强度有很大的影响,在某一区域,水泥比愈低,其强度愈高。
由于混凝土强度是衡量混凝土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许多测试人员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往往会选择较低的水胶比例,这样的设计思路是正确的。
通过对该项目的调查,发现99%的工程项目使用的水胶比例均明显小于按公式计算的,特别是C50及以上的混凝土。
例如,《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规定C50水泥的含水率为0.45,而大多数道路施工中所采用的水泥均为0.30~0.40,28天时可达到60 MPa,有的甚至达到70 MPa,如此的结构不仅造成了巨大的浪费,而且会造成水泥裂缝。
再比如C50混凝土,一般选用52.5水泥作为比较强度级别,如果掺入量太少或水胶比太少,会出现固化硬化,在水化期,因缺水而导致的水泥脱水、缩水。
很多水泥制品在固化后,都会产生许多细如发丝的裂纹,这是因为水泥颗粒太小,水泥颗粒太细。
因此,作者建议,根据规定,可以将水泥比例适当地减小,但不能太低。
二、混凝土的试制与坍落性本规程规定了每一块混凝土的最小搅拌,也就是最大的粗集料直径 S31.5毫米,最小混合20升的粗骨料的最大标称颗粒直径是40毫米,最低拌合25 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此 等水 胶比 法 掺用的 粉 煤 灰 是 无 效 的。在 图 7中,中央的 是 D u n s t a n 用以编制掺 粉 煤 灰 混 凝 土 水 胶比和 粉 煤 灰 掺 量 关 系 软件的三 维 关 系模 型;①、②、③ 分 别是 一定粉 煤 灰 掺 量下 强 度-水 胶比 关 系、一定 水 胶比下 强 度- 粉 煤 灰 掺 量 关 系和 一定 强度下水胶比-粉煤灰掺量关系;②中虚线大体为粉煤灰掺量 18%~2 0 %,超 过 此值 后,在 相同 水 胶比下,强 度 随 粉 煤 灰 掺 量增大而迅速下降。
率,在生产中对拌和水“多退少补”即
可,具有较好的质量的可控性。
对骨料面干饱和状态的界定,实际 上我国砂石标准中已有规定[3]。以往《建
筑材料》教学中即按砂石标准明确测定
石子表观密度的步骤:将一定量的石子
在水中浸泡至少24小时,取出后放在拧
干了水的毛巾上吸去其表面吸附水,肉
眼观察表面无水的亮光,即为石子的饱
(孔径>0.09nm)孔隙率(%) (孔径>0.09nm)孔隙率(%)
30
30
25
粉煤灰56% 粉煤灰44%
25
粉煤灰56% 粉煤灰44%
20
硅酸盐水泥
20
硅酸盐水泥
15
15
10
水胶比0.35
10
水胶比0.3
5
5
0
0
1
10
100
1
10
100
水化龄期(天)
水化龄期(天)
图 5 不同水胶比时粉煤灰掺量对水泥浆体孔隙率发展的影响[4]
4 掺用矿物掺和料的混凝土配合比计算的问题
针、片状颗粒
日本常用石子 图 4 我国目前常用石子与日本常用石子粒形比较
多年来,人们对掺用掺和料的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基本 上从等水胶比法(即简单等量取代)发展到超量取代法;也有人 参照纯水泥混凝土的水灰比,计入掺和料后,在减少水泥的同时 按原水灰比减少用水量,即等水灰比法。基本上没有人使用等浆 体体积法。先将以上各方法分析如下:
和面干。称取1kg面干饱水的石子,用排
水法测得其体积,即可求出石子的表观 密度。砂石性能检测标准[3]测定砂子吸
水率的方法中,对砂子面干饱和的界定
方法为:将浸水饱和的砂子用吹风机吹
干至表面开始变色,按规定方法装入一
截头圆锥环(图2示意)中,向上提起截
头圆锥环后,根据砂子的性状,即可判 断其含水状态(图1示意)。其中面干饱 和状态的含水率即吸水率。
土,目前我国在混凝土实际
生产中,多采用炒干或烘干
至恒重的方法求出砂子的实
际含水率,依此扣除拌和水
用量。结果是试拌的混凝土 坍落度会小于预期值,又要
图 2 饱和面干测定用具示意
调整配合比,造成质量控制的麻烦。当
采取面干饱和基试配时,只要预先测得
骨料面干的饱和含水率(其值与吸水率
值相等),再测出骨料实际的全部含水
而且,掺矿物掺和料混凝土的强度对水胶比更加敏感。英 国的Dunstan研究表明,以60%的体积取代水泥,水化7天时,水 泥和粉煤灰对强度的贡献随水胶比的降低而增加,但是粉煤灰 的贡献增加的幅度随龄期而增加显著[1],如图6所示。
饱和面干状态骨料所含的水既不影响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
性,也不参与胶凝材料水化后微结构的组成。但是如果骨料不是 面干饱和的状态,当含水率低于面干的饱和含水率时,就要从拌 和水中吸收水;如果含水率大于面干的饱和含水率,则会增加拌
图 1 砂子含水状态示意
和水量,对拌和物性能与硬
化混凝土性能都会有影响。
对于以绝干基试配的混凝
全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质量控制技术交流会
1
当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存在的问题
1 “假定容重法”对当前混凝土的配制已不再 具有普适性
“假定容重法”本来是在绝对体积法的基础上产生的。混 凝土配合比的原理是按照1m3混凝土拌和物由各原材料紧密堆 积而成,即1m3混凝土体积等于各原材料绝对密实体积之和(即 不计各原材料内部孔隙)。过去,水泥、砂石的表观密度变化不 大,所配制出的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变化也不大,因此为了简化试 配,对水灰比为0.5左右的混凝土假定表观密度为2400kg/m3,对 高强混凝土假定表观密度为2450kg/m3,试拌后实测差别不大。 但是如今普遍使用较大掺量的矿物掺和料,例如粉煤灰表观密 度为1.90g/cm3~2.40g/cm3,磨细矿渣表观密度约为2.80g/cm3, 与水泥表观密度的3.0左右相比相差就大了。按上述假定的表观 密度计算,则体积都会大于1m3,掺和料越多,大得越多。因此, 从根本上还是应当使用绝对体积法。当然,正如任何方法都有 一定的假设,绝对体积法的假设是忽略水泥水化所减少的那部 分水的体积,但是,混凝土在新拌状态时,这部分水相对于混凝 土的总体 积 来说 是很 少的。为了弥补这部 分 忽略水的体 积,建 议用绝对体积法计算时,不必计入搅拌时挟入的孔隙体积。
① 等水胶比法:掺矿物掺和料后的水胶比与未掺矿物掺 和料时的水灰比值相同,即简单等量取代。因矿物掺和料密度 小,使 浆体体 积 变 大,即浆骨比 增大。例 如,假 定普 通 水泥 密 度为 3 . 0 k g /m 3,粉 煤 灰密度为 2 . 2 k g /m 3,当以粉 煤 灰简单 取代 30%的水泥时,浆体体积就会增加37升。水泥加水硬化后的体 积收缩是混凝土的特性之一,加入骨料制成混凝土后,由于骨 料的温度变形系数比硬化水泥浆体的温度变形系数小一半多, 则 对 混 凝 土 起 到 稳 定体 积 的 作用。浆骨比 越 小,硬 化 混 凝 土 收 缩 值 越 小;浆骨比 增大 势 必 会对 混 凝 土的 体 积 稳 定性有影 响。此外,因粉煤灰反应速率和反应率低,混凝土早期浆体水 灰比增大。例如假定有一原水灰比为0.57的混凝土,如果用粉
y=-b+ax 其中系数a、b需根据原材料及工艺经试验确定。 我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长期使用Bolomy经大量实验数据 统计拟合的公式:
该 式试 验 时的 条 件 是 使 用硅 酸 盐 水泥、级 配良 好而清洁 的河砂、粒形匀称的石子,系数A、B依石子品种而异;该式适用
原载《混凝土》2009年第3期
于坍落度为30mm~90mm的塑性混凝土。因施工性和经济性的 要求,我国在使用该式时要求水泥强度Rc和混凝土强度R28的关 系为Rc=(1.5~2)R28。根据强度要求计算得出的水灰比与试配 验证的结果相差可达20%~30%。由于水泥标准的变化,JGJ55200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修改了Bolomy公式中的系 数A、B。但是我国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引进高效减水剂,直到 八十年代末至今仍然在大量使用,混凝土强度不再依赖于水泥 强度,用GB175-77水泥标准的425#水泥(相当于现行水泥标准 的32.5等级)已能配制出C60的泵送混凝土。在本质上,混凝土 主要还是由水泥、骨料和水组成的硬化体,但是其内涵已发生 很大的变化:总体强度水平高了,拌和物从低塑性发展到当前的 泵送,流动性大大提高;原材料也有很大的变化:水泥强度等级 高、细度细,骨料粒形和级配差了,外加剂和矿物掺和料普遍得 到使用,……。与此同时,多数人对混凝土仍旧停留在以往的认 识上。为适应这种变化,在此讨论三个问题。
全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质量控制技术交流会
3
当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存在的问题
煤灰简单取代30%的水泥,水胶比仍为0.57,忽略粉煤灰表面 吸附水,则早期水灰比就会增大到0.81,同时混凝土强度肯定 下降;为了保持混凝土强度不变,将水胶比降至0.5,则早期水 灰比仍有0.71。这样大的水灰比就会造成早期较大的孔隙率。 如图5所示,水胶比为0.35 的水泥浆体水化1天的孔隙率,无掺 和时 约为12%,掺 粉 煤 灰4 4% 时 约为 2 6 %,掺 粉 煤 灰 5 6 % 时 约 为30%;减小水胶比时,上述孔隙率分别减小至约3%、17%和 2 7%。早 期 孔 隙率大 是 掺 粉 煤 灰 的 混 凝 土早 期 碳 化 加 速 的主 要原因。
我国已故的老专家蔡正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说过,我 国混凝土质量不如西方国家,原因就是石子质量太差。但是那 时我国石子随机取样的空隙率一般都在40%~42%,而理想粒 形和级配的石子孔隙是36%~38%。现在,我国市售石子空隙率 已达45%以上,甚至超过50%!这就使我国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和 用水量比西方国家混凝土水泥用量和用水量约多出20%。已经 有一些搅拌站或工程采用了两级配的石子,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减少了约20%。
我国粒形“合格”的石子
3 骨料的级配和粒形成了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关 键因素
骨料在混凝土中的骨架作用主要是稳定体积,即使采石场 生产的石子经过严格的级配,销售时经过装料、运输中的颠簸 和卸料,再加上生产混凝土时的投料,也会大小颗粒分离而重 新分布,失去级配。因此绝大多数国家配制混凝土所用的石子 都采用两级配或三级配。例如德国,还在混凝土试配时将砂石 一起连续地级配。我国目前市场供应的石子由于生产工艺落后, 也由于大多数生产者的无知,无视砂石标准,号称连续级配,实 际上小于10mm的颗粒极少,几乎没有。而且由于我国砂石标准 中对针、片状尺寸颗粒限定要求过宽(实际上是牵就落后),使 石子的粒形很差。如图4所示,我国粒形“合格”的石子中有的颗 粒与针、片状颗粒的差别并不显著,而日本所用石子则各向径长 差别较小,基本上是等径状的。
对于砂石等散粒状、有微孔的材料,孔隙率都很小却不能 忽略,其所含孔隙有能吸入水的开放孔,也有水进不去的封闭孔 (包括100nm以下的开放但水进不去的孔)。在组成绝对密实的 混凝土拌和物中,砂石所占的体积,是能充水的气孔都充水到 饱和程度而无表面吸附水状态的砂石颗粒体积的总和。这种状 态就是饱和面干,这样求得的密度叫做表观密度,以区别于真密 度。我国自50年代开始对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其中的砂石计 算就“以面干饱和状态中的材料为标准”[2]。而今,全世界只有我 国是以绝干状态的骨料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这两种基准 的配合比有什么区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