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嗣环《口技》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0课《口技》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0课《口技》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0课《口技》主备人:吴春科复备人:范连镇【课标与教材分析】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口技》这篇课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一位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令人深切感受到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交代口技表演者和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以及开演前的气氛。

这部分是下文记叙精彩表演的铺垫。

第二部分(第二段至第四段),写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和听众的反应。

这部分是全文的主体,描写口技艺人所表演的两个场面:一是一个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由醒复睡的情形;二是发生在这个家庭附近的一场大火灾的情形。

第三部分(第五段),写表演结束时的情景。

再次交代表演者的道具仅“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与首段相呼应,说明在演出中未增加任何道具,刚才的精彩表演的确是从“口”中发出的。

【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知道的:古文知识,字词的积累2.学生想知道的:赏析文中对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生动描述,感受中国古代民间艺术的精神奇妙3.学生能自己解决的:流利顺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够正确翻译课文2、能够流利顺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目标:1、了解细腻生动的描写、清晰明了的思路2、体会作者从多方面表现表演者的高超技艺的写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赏析文中对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生动描述,感受中国古代民间艺术的精神奇妙【教学重点】积累词语、了解课文内容,培养诵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及起表现作用【教学方法】1、朗读法:反复朗读,明了意思,领悟写法。

2、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教学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要点】1、了解文学常识。

林嗣环《口技》教案6篇

林嗣环《口技》教案6篇

林嗣环《口技》教案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以下是勤劳的编辑帮家人们整编的林嗣环《口技》教案较新6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口技》资料:写作特点篇一教学内容和步骤一、课文导入。

自然界有许多动物能模仿人类的语音,比如鹦鹉能学人说话,海豚能像人一样发出悦耳的音符。

声音是个奇妙的东西,能把你带入变幻离奇的境界。

口技表演就是这样一种艺术。

让我们一起来看《口技》这篇课文。

二、教师范读课文。

三、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字,并提出疑难字句。

四、教师解答疑问,并强调掌握重要字词的读音、释义。

五、齐读课文。

要求:①高声朗读,熟悉课文情节。

②体会课文语言特点。

_六、请一位同学上讲台复述课文。

说明:①较好用讲故事的形式,尽量扣难课文内容。

②教师应进行点评。

七、自由朗读第2、3、4段,争取能背诵下来。

八、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第四题。

《口技》资料:写作特点篇二一、课文导入,口技教案。

自然界有许多动物能模仿人类的语音,比如鹦鹉能学人说话,海豚能像人一样发出悦耳的音符。

声音是个奇妙的东西,能把你带入变幻离奇的境界。

口技表演就是这样一种艺术。

让我们一起来看《口技》这篇课文。

二、教师范读课文。

三、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字,并提出疑难字句。

四、教师解答疑问,并强调掌握重要字词的读音、释义。

五、齐读课文。

要求:①高声朗读,熟悉课文情节。

②体会课文语言特点。

六、请一位同学上讲台复述课文。

说明:①较好用讲故事的形式,尽量扣难课文内容。

②教师应进行点评。

七、自由朗读第2、3、4段,争取能背诵下来。

八、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第四题。

《口技》教案篇三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准确、熟练的朗读,培养学生古汉语的语感,提升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与水平。

2、能力目标:体会作者从多方面表现表演者的高超技艺的写法。

林嗣环《口技》教案(合集16篇)

林嗣环《口技》教案(合集16篇)

林嗣环《口技》教案(合集1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心得体会、工作计划、演讲稿、教案大全、作文大全、合同范文、活动方案、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insights, work plans, speeches, lesson plans, essays, contract samples, activity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林嗣环《口技》教案(合集16篇)林嗣环《口技》教案篇1余映潮教例评析高效背诵——《口技》教例评析教例简述这是《口技》教学中的一个环节,此时课文讲析的任务已经完成。

语文《口技》优秀教案设计 3篇

语文《口技》优秀教案设计 3篇

语文《口技》优秀教案设计篇8教材分析《口技》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五课。

本单元课文的主题是“文化生活”,五篇课文从不同程度、不同角度反映了社会生活的一些侧面,有利于学生增强对社会生活的认识。

这一单元的重点要求通过朗读,让学生联系自己实际生活体验,领会作家对“文化艺术”的感悟。

从而提高语文素养,陶冶情操。

本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

通过描写口技表演者摹拟深夜一家四口梦中醒来、继又入睡和火起、救火的情景所发出的精彩声响,以及宾客沉浸其中、如痴如醉甚至以假为真的反应,生动地再现了口技表演者高超的表演技艺,读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令人深切感受到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阅读简易文言文的能力和语言感受力。

在导入教学后,放手让学生借助课本注解和工具书归纳文学常识、准确朗读并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学起来应该不太吃力。

另处,本文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学生应该很感兴趣。

这些都是学好本课的优势条件。

教学重点1、揣摩语言,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文言词汇。

2、理解侧面描写与烘托手法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描写层次的有条不紊;理解侧面描写与烘托手法的作用。

教法选用学法指导教法:导入新课——指导阅读——拓展练习学法:朗读课文——合作探究——拓展练习媒体应用课件的制作突出了精美与实效的特点,处处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予以指引,能较好地辅助教学。

情境设计自然界有许多动物能模仿人类的语音。

比如鹦鹉能学人说话,海豚能像人—样发出悦耳的音符。

声音是个奇妙的东西,能把你带入变幻离奇的境界。

口技表演就是这样一种艺术。

不信?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口技》。

教师活动及设计意图1、指导学生了解《虞初新志》及林嗣环。

2、组织学生自读课文,画出容易读错的字,扫清朗读障碍。

3、指导学生翻译课文,理解课文的意思。

4、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文言词汇。

5、能让学生简要概括总结文章的结构及内容。

6、理解侧面描写与烘托手法的作用。

7、指导小组完成自主导学(见学案)及拓展练习。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口技》(林嗣环)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口技》(林嗣环)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口技》(林嗣环)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学习导航:1、通过朗读、合作,积累文言词语,培养语感,领悟口技表演的精妙。

2、通过探究、吟诵品味,学习课文的写法,欣赏课文的美点。

课前学习:一.解释画线的词语:1 施八尺屏障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3.宾客意稍舒4.曳屋许许声5.众宾团坐6.妇抚儿乳7.变色离席8.妇拍而呜之二.辨析加点字的含义1.妙众妙毕备以为妙绝2.乳妇抚儿乳儿含乳啼3.指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4.绝以为妙绝群响毕绝三.解释加点字的古今含义1.虽人有百手古:________今:________2.不能名其一处也古:________今:________3.两股战战古:________今:________4.几乎先走古:________今:________四.补充被省略的量词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两()儿百千()犬百()舌百()口课堂学习:活动(一)绘声绘色读口技欣赏<<口技>>。

(听录音)准确朗读口技。

活动(二)跌宕起伏绘口技探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的主要写法。

我会做:我喜欢课文的__段,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三)字斟句酌品口技点拨:可以品析玩味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段落,可以品析玩味一种声响、一种气氛,可以品析玩味一种修辞、一种写法……例如,“遥闻深巷中犬吠”:以“犬吠”开场,既写出一家人由睡到醒的缘由,又以动写静,烘托深夜的寂静气氛,以致一些微妙的声响都能听得十分清楚,连“欠伸”“呓语”都能听得见;一个“遥”表现声音之远;特地点明“深巷”显示人家之多,为后文表演失火、救火伏笔。

我能行:我认为课文美在__,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四)入情入境诵口技点拨:背诵全文要理清文章脉络,注意首段与末段相照应的结构特点,以及中间三段记述的内容、顺序和层次。

《口技》教学教案(优秀3篇)

《口技》教学教案(优秀3篇)

《口技》教学教案(优秀3篇)《口技》教案篇一一)教学目的1. 了解摹状貌的说明方法。

2. 学习并积累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二)教学设想1. 本文虽是文言文,但不难懂,可以鼓励学生参照课本注释,用现代汉语讲述课文内容。

其中有学生不懂的词语,可以指导学生查工具书或由教师讲解。

2. 反复朗读,熟悉课文,背诵第(2)段。

3. 课时分配;第一课时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分析课文。

4. 课前准备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朗读流利。

一课时一。

导入(一)简介作者、作品。

本文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朝福建晋江人,顺治年间进士。

本文节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虞初新志》是清代人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

(二)阅读“阅读提示”,明确本文描绘的是一场口技表演,口技表演者的表演可分两个阶段:摹拟深夜中一户四口梦中醒来继又入睡的情景,摹拟发生火灾,救火的情景。

明确学习本文要注意作者如何确切而真实的抓住口技表演者发出的声响和听众的反映进行描写,来突出口技人的高超技艺的。

二。

朗读课文(一)指名学生朗读课文,除课本注释中的注音外,还应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屏障(píng) 犬吠(fèi) 惊觉(jué)叱(chì) 伸颈(jǐng)倾侧(qīng)几欲先走(jī)(二)注意以下句子中的自然停顿,朗读时正确的表达句子的意思。

(“|”表示句中停顿)1. 会|宾客在宴2.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3. 遥闻|深巷中犬吠4. 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5. 忽|一人大呼“火起”6.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7. 虽|人有百乎?8. 又夹|百千求救声?(三)学生自读或全班齐读三。

疏通文字,了解课文内容(一)指名学生参照注解讲解第一段内容,注意以下字的解释。

善长口技(擅长)会宾客大宴(适逢)施八尺屏障(设置、安放) 少顷(一会儿)但闻(只)满坐寂然(同“座”,这里指在坐的人)(二)指名学生参照注解讲解第(2)、(3)段内容,注意以下字的解释。

口技导学案

口技导学案

王明口三中七年级(下)语文导学案课题口技课型新授课时二课时授课时间主备田孝杰审核统稿执教班级学生姓名成绩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我国口技艺人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2、学生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3、学习准确地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学习重点、难点:1、背诵课文,掌握表时间的词语;2、理解课文描写层次的有条不紊;3、理解侧面描写与烘托手法的作用课时安排:二课时资料链接口技,是杂技的一种。

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技巧来模仿(模拟)各种声音的技艺。

它能同时发出各种音响,这种技艺,清代属“百戏”之一种,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

”这篇课文记叙的就是一场在围幕中表演的绝妙口技,反映了我国民间艺人技艺的高超。

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代福建省晋江县人。

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中进士。

晚年住在杭州。

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和《秋声诗》等。

《口技》就是节选自《秋声诗自序》(见清人张潮编辑的一部笔记小说《虞初新志》卷一),文字稍有删改。

《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以铺写故事记叙人物为中心。

全书20卷,所收多为明末清初访拟传奇故事之作,形式近于搜奇志异,并加评语,实际上是一部短篇小说集。

林嗣环的《口技》一文被收入《虞初新志》。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课前预习自主学习组长签字:一、读一读,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得通顺,读音准确,停顿正确,注意划出不会读、读不准的字,并利用工具书解决字音。

A少顷()犬吠()呓语()-夫叱大儿声()夫鼾声起()意少舒()中间()曳()屋许许()声几欲先走()二、试一试,借助课文注释,解释重要字词。

A会宾客大宴:施八尺屏障:少顷:但闻:满坐:寂然:犬吠: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夫叱大儿:当是时: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未几:夫鼾声起:宾客意少舒:俄而:中间力拉……:曳屋许许声:虽人有百手:不能名其一处: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三、译一译:圈点勾画,粗通文意,尝试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人教版-七下-语文-20《口技》导学案

人教版-七下-语文-20《口技》导学案

20 口技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了解课文内容,培养诵读文言文的能力。

2、正确朗读,翻译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3、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把握中心。

【预习自测】一、知识链接林嗣环,号铁崖,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出生于福建省安溪县官桥镇赤岭后畲(现驷岭村)。

他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中举人,清顺治六年(1649年)中进士,官至广东提刑按察司副使,分巡雷琼道兼理学政,山西左参政道。

他小时家境清贫,长大后心高志远。

其博学善文,著有《铁崖文集》、《海渔编》、《岭南纪略》、《荔枝话》、《湖舫集》、《过渡诗集》、《回雁草》、《口技》等,其中《口技》至今仍为初中语文课文。

《荔枝话》是一篇记述荔枝的科技小品文,不仅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而且在农业经济方面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他的这些著作都是祖国文化遗产中的无价之宝。

口技是民间的表演技艺,是杂技的一种。

古代的口技实际上只是一种仿声艺术。

表演者用口摹仿各种声音,能使听的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贵遗产之一。

这种技艺,清代属“百戏”之一种,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后边,俗称“隔壁戏”。

且其中还有腹语术。

运用嘴、舌、喉、鼻、等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如火车声、鸟鸣声等,表演时配合动作,可加强真实感。

二、知识积累(一)本文选自《》,这本书是朝的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

本文的作者是朝的。

(二)给划线的字注音:屏障()呓语()齁声()曳屋许许声()()几欲先走()(三)解释划线的词。

京中有善口技者()施八尺屏障()众妙毕备()会宾客大宴()众宾团坐()夫叱大儿声()宾客意少舒()虽人有百手()妇抚儿乳()奋袖出臂()但闻屏障()其夫呓语()(四)选择恰当的表示时间的词语,填在括号里,并在横线上解释词语。

(既而俄而少顷一时未几)1、(),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2、(),儿醒,大啼。

3、当是时,妇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齐发,众妙毕备。

18《口技》导学案及答案

18《口技》导学案及答案

18.《口技》导学案主备人詹志忠复备人授课时间审核人:授课人班别小组学生姓名课题:《口技》林嗣环课型:预习+展示+反馈课时:2课时【目标导学】1.熟读课文,读准字音;2.了解作者作品;3.疏通字词,掌握必要实词虚词【学习重难点】1.掌握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方法。

2.本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导学过程】一、预习导学(一)知识导读口技是民间的表演技艺,是杂技的一种。

古代的口技实际上只是一种仿声艺术。

表演者用口摹仿各种声音,能使听的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贵遗产之一。

这种技艺,清代属“百戏”之一种,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后边,俗称“隔壁戏”。

且其中还有腹语术。

运用嘴、舌、喉、鼻、等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如火车声、鸟鸣声等,表演时配合动作,可加强真实感。

林嗣环,字铁崖,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清顺治六年中进士,晚年住杭州,著有《铁崖文集》、《秋声集》。

《口技》一文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以铺写故事记叙人物为中心。

全书20卷,所收多为明末清初访拟传奇故事之作,形式近于搜奇志异,并加评语,实际上是一部短篇小说集。

林嗣环的《口技》一文被收入《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二)字词基础1.一读课文,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少.顷()犬.吠()呓.语()夫叱.大儿声()夫齁.声起()意少.舒()中间.()力拉崩倒之声曳.()屋许许..()声几.()欲先走2.二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会.宾客大宴()施.八尺屏障()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中间..力拉崩倒之声()()虽.人有百手()不能名.其一处也()群响毕绝.()(2)文学常识积累《口技》的作者是______朝的__________,这篇文章节选自________朝___________编选的笔记小说________________。

课文《口技》的教案设计优秀6篇

课文《口技》的教案设计优秀6篇

课文《口技》的教案设计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应急预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emergency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课文《口技》的教案设计优秀6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导学案 20《口技》

导学案 20《口技》

20《口技》导学案侣俸中学陶鸿中导学目标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够正确翻译背诵课文。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及其表现作用。

3. 让学生从口技表演中感受和领悟中国民间艺术的精深奇妙。

导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语,掌握本文中的词类活用,古今词义差别与省略句式等古汉语知识。

2.学习细腻生动的描写。

导学难点:理解摹声状貌的说明方法,学习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技法。

导学课时:4课时导学步骤:第一课时(总第57课时)导学要点:1. 导入新课、初读课文2.疏通文意(第一段)一、自主预习,完成自测(一)预习步骤1、默读课题,揣摩本课内容;2、认真阅读课前提示及第一个注释,了解作者、作品及本文的写作背景;3、大声朗读课文,同时画出并查阅不会读的字或不理解的词;4、通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精读课文,自行理清文章思路;6、再读课文,自主或合作完成预习检查题。

(二)预习检测1、作家作品填空。

节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

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代进士。

著有《铁崖文集》《秋声集》《湖舫存稿》。

2、给下列加点(线)的字注音。

少(shǎo)顷犬吠(fèi)呓(yì)语叱(chì)声齁(hōu)声咳嗽(ké sòu)中间(jiàn)曳(yè)屋许(hǔ)许声几(jī)欲先走3、看注释,解释下列词语。

〔会〕适逢,正赶上。

〔施〕设置,安放。

〔少顷〕一会儿。

〔但闻〕只听见。

但:只。

〔坐〕通“座”。

〔既而〕不久,紧接着。

〔抚〕抚摸,安慰。

〔乳〕喂奶。

〔是〕这。

〔一时〕同时。

〔毕〕全、都。

〔未几〕不久。

〔意少舒〕心情稍微放松了些。

〔中间〕其中夹杂着。

〔曳〕拉。

〔虽〕即使。

〔一端〕一头,一种。

〔名〕说出。

〔奋〕扬起、举起。

〔股〕大腿。

〔几〕几乎。

4、填空。

本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一位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

《口技》导学案_含答案

《口技》导学案_含答案

导教案第二十课口技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认识作者作品;疏导字词,掌握必需实词虚词【学习重难点】疏导字词一、导入口技是民间的表演技艺,是杂技的一种。

古代的口技实质上不过一种仿声艺术。

表演者用口模仿各样声音,能使听的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可贵遗产之一。

这类技艺,清朝属“百戏”之一种,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后边,俗称“近邻戏”。

且此中还有腹语术。

运用嘴、舌、喉、鼻、等发音技巧来模拟各样声音,如火车声、鸟鸣声等,表演时配合动作,可增强真切感。

、林嗣环,字铁崖,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清顺治六年中进士,暮年住杭州,著有《铁崖文集》、《秋声集》。

《口技》一文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虞初新志》是清朝张潮编写的一部笔录小说,以铺写故事记述人物为中心。

全书20 卷,所收多为明末清初访拟传奇故事之作,形式近于搜奇志异,并加考语,其实是一部短篇小说集。

林嗣环的《口技》一文被收入《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二、自读课文,读准字音1、听读课文,给以下字标音呓()语吠()力拉崩倒()之声曳(少()叱()屋许许()齁()声)几(中间()欲先走)2、自由朗诵,注意不一样情境下语速、语调的变化三、小组合作1、比较说明,勾勒重点词,自主翻译课文2、小组合作梳理以下知识点一词多义坐:众宾团坐满坐寂然而:既而儿醒妇拍而呜之指:手有百指不可以指其一端通假字满坐寂然古今异义会来宾大宴古意乳: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妙:众妙毕备认为妙绝绝:认为妙绝群响毕绝但闻屏障中古意今意今意稍稍正坐古意中间古意今意今意两股战战古意几欲先走古意今意今意当是时古意虽人有百手古意今意今意不可以名其一处古意微闻有鼠古意今意今意词类活用不可以名其一处也会来宾大宴..遥闻深巷中犬吠妇抚儿乳..妇手拍儿声众妙毕备..表示时间的词语1、少顷2、既而3、是时4、一时5、不多6、忽7、俄而8、突然四、沟通展现1、板书:疑难词句(供全班议论解决)。

口技3 (1)

口技3 (1)

《口技》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把握课文内容,惊叹我过古代口技艺术的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体会作者从多方面表现表演者的高超技艺的写法。

3、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积累、认读、理解、鉴赏与评价等能力二、教学设想1、本文虽是一篇文言文,但是在掌握了重点词语的前提上,借助注释学生不难通读全文,而且较容易被口技艺人带入奇妙的声音世界。

2、通过自读→讨论→点拨式的教学方法,抓住重点问题:即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区别与各自的作用。

3、运用表演的方法进一步了解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

三、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1、导入:“醒木一响,老师上场”(教师可以利用教学用具黑板擦演示一下,以引起学会的注意)同学们,在自己的记忆中搜索一下,一般是什么人会用到这种醒木?……升堂断案的县官,那叫惊堂木。

古代艺人表演用到的开场道具,例如说书的,还有我们今天要来认识的这位——京中善口技者。

2、板书课题后,解题、简介作者:口技,属杂技的一种,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来摹拟各种声响的技艺。

由于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

这篇课文记叙的就是一场在围幕中表演的绝妙口技。

作者林嗣环,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

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中进士。

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海渔篇》等。

《口技》是他的《〈秋声诗〉自序》的一部分。

《口技》选自是代编选的笔记小说。

3、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断句和节奏的把握。

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看拼音写汉字呓.语() hōu ()声曳(..)...).哗(叱.()中间.()几欲(...)...).许许(5、交流预习所得。

(1)先让学生提出文中的疑难词语,然后分组讨论。

应重点理解的词语是:“厅事”、“欠伸”、“呓语”、“屏障”、“侧目”、“作作索索”、“力拉崩倒”、“齁”、“战战”、“施”、“毕”、“绝”、“意”、“曳”、“指”、“名”。

(2)分小组解决每段的译文,并试着概括各段段意。

《口技》导学案

《口技》导学案

《口技》导学案
学习目标:1、把握课文内容,惊叹我过古代口技艺术的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体会作者从多方面表现表演者的高超技艺的写法。

 学习重点1、掌握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区别与各自的作用。

2、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积累、认读、理解、鉴赏与评价等能力。

 学法指导1、自读&rarr;讨论&rarr;点拨。

2、运用表演的方法进一步了解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

 一、导入:
 同学们,口技是一种传统技艺,表演者运用口腔发声技巧,同时借助一些简单道具,模仿出各种声响,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妙不可言。

今天,我们将在林嗣环的生花妙笔的引领下,去感受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

 相关材料:1.《虞初新志》是古代笔记小说,由清代张潮编选,共20卷,多收录明末清初的文言短篇。

编者的主旨是:表彰轶事传布奇文&rdquo;。

少数作品对当时社会现实有所反映。

 2.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

清代顺治年间进士,因事谪戍。

遇赦而归,客死于武林。

着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

本文选自他的《秋声诗自序》。

这篇自序说作者刚写完《秋声诗》,有几个客人来,他就。

《口技》导学案

《口技》导学案

《口技》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善、会、意、虽、名、闻、奋、毕 2、培养学习积累言词语的好习惯 3、能结合文下注释和上下文,了解文章内容[学习重点] 1、积累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学习方法] 小组讨论、交流、班上展示[学习过程] 一、作者和编者 1、作者:林嗣环 2、编者:张渤3、写作背:本文选自清朝人张颐编小说集的《虞面新志》。

原名《秋声赋自序》有删节,这篇自序是为他的诗集写的。

文章开头部分,写他处境艰难,团门不出,听到外边的谣言就写诗,写成后以秋声命名,有一次与客人谈作到什么样的声音最好。

其中一位客人就讲了这样一则关于口技的故事。

标题是偏书人另加的。

二、字词积累: 1、释义善()会()意()虽()名()闻()奋()毕() 2、正言(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2)曳物许许声()()(3)名其一处也()(4)几顾是走()三、整体感知 1、学生听读课文,说说本文写为什么内容? 2、全文共五段,各段写的什么内容?四、小结探究交流,解决以下问题 1、难词乳:妙:坐: 2、辨析词义几未几()乳儿含乳啼()几欲先走()妇抚儿乳()绝以为妙绝()群响毕绝() 3、划分以下句子的朗读节奏(1)京、中有善口技者(2)
遥闻涂苍中犬吠(3)宾客意稍舒。

(4)俄而百千人大呼 4、找出文中表时间的词语,加以分类表突然发生,表同时发生表相继发生表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5、自找对后互译课文。

林嗣环《口技》导学案2

林嗣环《口技》导学案2

《口技》导学案科目:语文年级:初二执笔:李化亮时间:课时:3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掌握有关的文学知识;2、积存一些常用的文言虚词、实词,理解课文大意,背诵全文。

3、掌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学习首尾照顾的写法。

4、学习准确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

5、了解我国劳作人民高度的聪慧才智和艺术创造力。

6、古今数量词的不同用法学习重点: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方法;背诵翻译课文;文言实词、虚词。

学习难点;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文言实词、虚词。

课文导入:同学们都知道纪晓岚吧,他写过一本很著名的笔记小说,是什么?在清朝除了纪晓岚的这本书外,还有一本笔记小说也是相当有名,你知道它的名字吗?第一课时授课时间:一、预习问题制定1、依据注释,联系课文,解释以下词语在文中的意思A文言虚词:一抚尺而已..以为..妙绝但.闻屏障中虽.人有百手B文言实词:京中有善.口技者惊觉欠伸..,意少舒...,.众妙毕.备群响毕绝..,以为妙绝.奋.袖出臂两股.战战满坐.寂然C古今词义不同: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但闻.屏障中奋.袖出臂几欲先走.D.词类活用:妇抚儿乳.善.口技者不能名.其一处也宾客大宴.2、读课文二、自主学习1、了解作者、出处林嗣环,字,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

清顺治初进土。

《口技》一文选自《虞初新志》。

《虞初新志》是清代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以铺写故事记叙人物为中心。

全书20卷,所收多为明末清初访拟传奇故事之作,形式近于搜奇志异,并加评语,实际上是一部短篇小说集。

林嗣环的《口技》一文被收入《虞初新志》。

2、自由朗诵课文四到六遍,注意读准字音,理解字和词的含义。

3、默读课文,结合注释。

疏通文字,并提出疑难字句。

4、理出文章结构〔按表演前、中、后〕。

第一部分〔表演前〕第二部分〔表演中〕第三部分〔表演后〕三、合作探究学习1、文中哪一句话是全文内容的概括?哪一个字能统领全文?2、依据注释,把第一段翻译出来四、课堂小结第一段交代了什么?有什么作用五、课堂检测比赛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第一段的内容背诵默写出来六、教〔学〕后记第二课时授课时间:一、预习问题制定1、译出以下句子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便有妇人惊觉欠伸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2、给以下加点字注音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几.欲先走〔〕屏障..〔〕〔〕无敢哗.者〔〕少.顷〔〕呓.语〔〕二、自主学习1、读课文二、三、四段,口技表演主要通过什么来打动听众呢?〔声音〕本文的声音描写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场面描写〕本文一共写了哪几个场面?2、这几个场面描写表现声音时分别是按什么顺序?〔参看课后学习一〕3、你认为这些描写好在什么地方?三、合作探究学习1、课文中哪些内容是直接描摹口技表演的内容和过程的?、2、在二、三、四段中除了直接描摹口技表演的内容和过程的文字外,其余的内容是描写的什么?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四、课堂小结1、除了二、三、四段中的侧面描写外,文中还有没有侧面描写的文字?请指出来?2、本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表现了口技艺人的精湛技艺,你能用板书的形式把描写的内容写在下面吗?五、课堂检测两人一组互相检查口头翻译二、三、四段。

语文版语文七下林嗣环《口技》word学案3篇

语文版语文七下林嗣环《口技》word学案3篇

《口技》学案设计:朱衍芹审核:李因娥教师寄语:体验学习的快乐,你才会有学习的动力。

学习目标:1、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3、揣摩语言,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文言词汇。

4、领悟口技艺术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艺,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资料连接】1、口技,属杂技的一种,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来摹拟各种声响的技艺。

由于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

这篇课文记叙的就是一场在围幕中表演的绝妙口技。

2、作者林嗣环,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

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中进士。

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海渔篇》等。

《口技》是他的《〈秋声诗〉自序》的一部分。

《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以铺写故事记叙人物为中心。

全书20卷,所收多为明末清初时人的文言短篇。

虞初是人名,他是西汉时人,汉武帝时曾任侍郎。

学习过程: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词的读音及断句。

中间(jiàn)几(jī)欲先走叱(chì)呓语(yì)屏障(zhàn g)颈(jǐng)犬吠(fèi)齁(hōu)曳(yè)屋许许(hǔ hǔ)声絮絮(xù)少顷(shǎo)2、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的大体内容。

自主理解:3、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翻译课文,有不理解的地方小组内交流解决,解决不了的求助老师。

4、文章主要描写了几个场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合作探究:5、课文直接描摹表演的内容和过程,这是从正面表现口技者的技艺精湛。

另外还有侧面的描写,请一一指出,并谈谈侧面描写有什么作用?6、文章首尾都写到了表演道具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为什么?品味语言:7、文中用了许多表示时间的词语,这些词语有何作用?拓展延伸:8、学习文言文,我们不仅要准确地翻译文章,更要理解它所表述的内容,请复述第二、三、四段描写的三个场景,比比,谁复述得最好。

20《口技》导学案

20《口技》导学案

20《口技》导学案课型:新授编写人:于兆怡审核:七年级语文备课组成员:学习目标:1.要求自己顺畅朗读、翻译、背诵全文。

2.体会文中描摹音响的语句,辨析表示时间的词语,掌握积累文言词语。

3.学习本文层次清楚、首尾照应、言简意赅的记叙方法。

4.体会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5.感受中国古代民间艺术的精深奇妙,激发热爱优秀文化的感情。

学习重点:目标中1、2、3。

学习难点:目标中4。

学习方法:1.诵读法。

本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京中善口技者的高超技艺。

自己要顺畅诵读,以理清句意层次,并启发想象,入情入境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2.译述法。

本文的场面描写形象、细腻,颇具特色。

展现了复杂多变的故事情节,刻画了众多人物的音容笑貌。

学生要能有表情地复述课文内容,领会行文的精妙。

3.合作释疑法、质疑交流法。

学前准备:1.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2.查有关作者、作品的资料。

学习时数:二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自查资料助读(A级)1.《口技》的作者是朝的,这篇文章自朝编的笔记小说。

2.《虞初新志》:3.口技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表演技艺,有悠久历史,又叫“学象声”“哨声”“象声”等。

表演者用口发出模仿虫、鸟、走兽、器械的声音和某些人类生活活动的声音。

现在的相声即从口技发展而来。

口技的一部分特点仍为杂技(各种艺术表演)所保留。

二、顺畅诵读课文1.听范读,要求学生听清停顿、语气节奏,并标记疑难字词。

2.学生轻读,根据注释掌握有关字词读音。

(A级)少()顷呓语()叱()中间()曳()屋许许()声几()欲犬吠()齁()声意少()3.自己放声自由朗读,体会语气节奏。

4.请同学们齐读,初步领会课文内容和情味。

三、疏通文意1.认真阅读课文注释,理解课文中的疑难词语。

(A级)⑴京中有善口技者(善:)⑵会宾客大宴(会:)⑶施八尺屏障(施:)⑷众宾团坐(团:)⑸妇拍而呜之(呜:)⑹奋袖出臂(奋:)⑺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几:)[8]会宾客大宴(会:;宴:)[9]但闻屏障中(但:;闻:)[10]以为妙绝(以为:;绝:)[11]妇抚儿a乳,儿含b乳啼,妇拍而呜之(a乳:;b乳:呜) [12]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少:;稍稍:)[13]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名:)[14]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股:;走:)[15]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2.掌握词类活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提问:为什么作者在本文结束再次交代表演者及所用道具?(结台完成深后“练习二”)。
提问:课文中有哪几处描写了听众的精神和动作?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结合完成课后“练习二”)。
四、练习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2.熟读课文、自选场景背诵(课后背诵全文)。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内容?
10.学生熟读,背诵第一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继续研习课文二、三部分。
学习过程
一、研习第二部分(第2—4段)
1.学生朗读第2段
2.学生翻译第2段,然后师生订正。
3.提问:在这一段中,作者描写“善口技者”表演了一个什么样的声响场景?
4.学生朗读第3段。
5.学生翻译第3段,然后师生订正。
6.提问:这一段,作者描写“善口技者”表演了一个什么样的声响场景?
7.指名学生朗读第4段。
8.学生翻译第4段,然后师生订正。
9.学习第4段。
在这一自然段,作者描绘了“善口技者”摹拟一场突然性的特大火灾的惊险场景。
这一场景可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
当堂测评:
第三层:
10.指名学生朗读第5段。
11.学生翻译第5段,然后师生共同订正。
3、学习准确地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
4、背诵课文。
教法指导
1、学习重点是教学目的1、2。
2、先帮助学生扫除语言障碍,然后抓住口技人的艺术构思,启发学生的想象,来复述课文,以了解本文层次清楚的记叙方法。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
预习、解题、介绍作者、扫除语言障碍、学生发挥想象复述课文。研习第一部分。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3.组内齐读课文。
4.理解课文中的疑难词语。
可让学生先找出文中的疑难词语,然后分组讨论。
5.掌握活用的词(结合完成“练习三”)
7.出示本文古今异义词,由学生比较古今不同含义。
8.学生找出本文表示事物的数量的词,比较古今的不同用法,并填上适当的量词。
课后反思:
9.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一段)。
(1)学生朗读并翻译,然后师生共同补充订正。
陵县义渡中学导学案
年级______学科__________主备人_________日期_________
课题__________课型_______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
课堂流程:
学习目的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二、预习
1.查字典,给下面的字注音,并写出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
吠fèi(狗叫)叱chì(大声责骂)倾qīng(斜)顷qǐng(短时间)
2.认真阅读课文注释,口译课文。
3.思考“思考一、二题”。
三、研习新课
1.学生朗读课文。
(提示: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停顿、节奏、表情)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字和词的含义。
我国古代有很多名人,今天我们学习的《口技》就是反映古代口技人高超的艺术才能。
口技,属杂技的一种,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来摹拟各种声响的技艺。由于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这篇课文记述的就是一场在围幕中表演的绝妙口技。
作者林嗣环,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中进士。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海渔篇》等。《口技》是他的《<秋声诗>自序》的一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