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选择

合集下载

病理生理学选择题试题及答案

病理生理学选择题试题及答案

病理生理学选择题试题及答案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机制的科学,它对于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套病理生理学的选择题试题及答案,供学习和参考使用。

一、单选题1. 病理生理学主要研究的是:A. 疾病的预防B. 疾病的治疗C. 疾病的发生机制D. 疾病的流行病学答案:C2. 炎症反应中,中性粒细胞的渗出是为了:A. 清除死亡细胞B. 吞噬病原体C. 促进组织修复D. 增加血管通透性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细胞凋亡的特点?A. 程序性死亡B. 细胞核固缩C. 细胞质浓缩D. 细胞膜破裂答案:D4. 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机制不包括:A. 细胞外基质的降解B. 血管生成C. 细胞凋亡D. 细胞间粘附分子的改变答案:C5. 以下哪项是细胞应激反应的常见结果?A. 细胞凋亡B. 细胞周期停滞C. 细胞分化D. 细胞增殖答案:B二、多选题6.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导致细胞损伤?A. 缺氧B. 氧化应激C. 病毒感染D. 遗传因素答案:A, B, C, D7. 肿瘤微环境的特点包括:A. 低氧B. 酸性C. 免疫抑制D. 血管生成答案:A, B, C, D8. 以下哪些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类型?A. 凋亡B. 自噬C. 坏死D. 焦亡答案:A, B, D结束语:通过以上的选择题试题及答案,我们可以看到病理生理学涉及的知识点广泛,包括细胞损伤、应激反应、细胞死亡机制以及肿瘤生物学等。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对于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至关重要。

希望这套试题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病理生理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

病理生理-选择题

病理生理-选择题

1.下列可引起细胞脱水的是()。

E 高渗性脱水2.应激时急性期反应蛋白不包括()。

B 参与激肽生成的蛋白3.发生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最主要的代偿调节是()。

C 肾脏的代偿调节4.体温上升期的热代谢特点是()。

A 产热大于散热5.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反应中下列哪一项兼有防禦作用和不利影响?()D 儿茶酚胺增多6.病毒的致热物质主要是()。

A 全病毒体及血细胞凝集素7.外源性致热原的作用部位是()。

C 产EP细胞8.下列哪种物质属发热激活物?()E 外致热原和某些体内产物9.钾代谢障碍与酸碱平衡紊乱常互为影响,下述正确的是()。

E 代谢性酸中毒常引起高钾血症10.血气检查结果AB>SB,提示患者最有可能是()。

A 呼吸性酸中毒11.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低渗性脱水)对机体最主要的影响是()。

C 循环衰竭12.下列不会引起水中毒的是()。

A 腹泻13.最易引起口渴、少尿的是()。

B 高渗性脱水14.关于热休克蛋白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E 属分泌型蛋白15.最能反映组织性缺氧的指标是()。

E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少16.高热患者容易发生()。

B 水中毒17.某重症糖尿病患者,因昏迷入院,血气测定结果:动脉血pH7.30、HCO3-16mmol/L、PaCO2 4.5kPa(34 mmHg);血清Na+140mmol/、C1-104mmol/L、K+ 4.5 mmol/L,试分析其酸碱失衡应诊断为()。

D 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18.引起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的常见原因是()。

D 糖尿病19.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与下列哪项无关?()B 胃粘膜合成前列腺素增多20.判断应激强度的指标主要测定患者血液中哪一种激素的浓度?()C 皮质醇21.严重呼吸性酸中毒下列哪一系统的功能受影响最明显?()E 中枢神经系统22.紫绀的发生是因为()。

B 毛细血管中脱氧血红蛋白含量超过5g/dl23.CO中毒造成缺氧的主要原因是()。

病理生理学选择题练习题库与参考答案

病理生理学选择题练习题库与参考答案

病理生理学选择题练习题库与参考答案1、患者,男,24岁,建筑工地工人,劳动时钢筋刺破导致股动脉破裂大出血,神志不清,面色苍白,血压测不到,其可能发生的缺氧类型为A、血液性缺氧合并循环性缺氧B、循环性缺氧C、血液性缺氧合并组织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血液性缺氧答案:A2、严重创伤引起DIC的主要机制是A、交感神经兴奋,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增高B、大量RBC和血小板受损C、继发于创伤性休克D、组织因子大量入血E、活化凝血因子的清除功能受损答案:D3、代谢性碱中毒时呼吸代偿的主要机制是A、H+↓,抑制延髓中枢化学感受器,使呼吸变浅变慢B、H+↓,抑制肺组织牵张感受器,使呼吸变浅变慢C、H+↓,抑制外周化学感受器,使呼吸变浅变慢D、H+↓,抑制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使呼吸变浅变慢E、H+↓,抑制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使呼吸变浅变慢答案:A4、肥大心肌由代偿转为失代偿的机制不包括A、心肌细胞线粒体数量增多B、心肌细胞膜表面积相对减少C、心肌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相对不足D、肌球蛋白ATP酶活性降低E、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答案:A5、·属于病理生理学理论课教学概论部分内容的是A、缺血-再灌注损伤B、介绍病理生理学课程和学科发展的基本情况C、讨论疾病的概念、发生发展的原因、基本机制和转归D、心力衰竭E、肾功能衰竭F、缺血-再灌注损伤G、介绍病理生理学课程和学科发展的基本情况H、讨论疾病的概念、发生发展的原因、基本机制和转归答案:C属于病理生理学理论课教学基本病理过程部分内容的是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为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为属于免疫缺陷病的为属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属过敏性疾病是属于遗传性疾病是6、体液的容量和渗透压的相对稳定是通过下列哪项调节实现的A、神经内分泌系统B、水通道蛋白C、内分泌系统D、神经系统E、心房利钠肽答案:A7、单位压力变化引|起的心室容积改变的倒数反映的是A、心肌收缩性B、心肌传导性C、心肌自律性D、心室僵硬度E、心室顺应性F、钙离子复位延缓G、心肌细胞凋亡、坏死H、胞外钙内流障碍答案:A下列哪项与心衰时心肌舒张功能障碍有关8、下列哪项不是导致休克时DIC形成的直接因素A、组织因子释放B、Angll生成增多C、血液黏滞浓缩D、胶原暴露E、严重的酸中毒答案:B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A、脑功能不全B、发热C、细胞增殖和凋亡障碍D、休克E、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答案:A10、严重慢性贫血患者发生急性支气管炎时,血氧指标不会出现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B、血氧容量减少C、动脉血氧含量降低D、P50降低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答案:D11、宫内死胎主要是通过激活下列何系统引起DICA、外源性凝血系统B、内源性凝血系统C、纤溶系统D、补体系统E、激肽系统答案:A12、下列哪项不是严重缺氧引起的循环系统的变化A、肺血管扩张B、右心衰竭C、心律失常D、心率减慢E、脑血流增多答案:A13、患者,男,72岁,咳嗽、咳痰30年,加重伴气短加重10天。

病理生理学选择题模拟试题含答案

病理生理学选择题模拟试题含答案

病理生理学选择题模拟试题含答案1、严重肝病时,TNF-α高水平诱发肝性脑病的主要机制是A、引起败血症性休克B、脑组织细胞变性坏死C、氨的负荷增加D、使血脑屏障的通透性↑E、使脑对毒性物质的敏感性↑答案:D2、下述不属于生物性致病因素的是A、细菌B、病毒C、立克次体D、四氯化碳E、疟原虫答案:D3、引起血浆芳香族氨基酸增多的最主要激素代谢异常是A、肝灭活胰高血糖素作用B、肝灭活醛固酮作用C、肝灭活胰岛素作用D、肝细胞灭活皮质醇作用E、肝灭活ADH作用答案:A4、肺栓塞所导致的呼吸衰竭,最主要的机制是A、氧耗增加B、弥散障碍C、肺内解剖分流增加D、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衡E、肺泡通气不足答案:D5、喉头水肿引起急性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是A、阻塞性通气不足B、限制性通气不足C、解剖分流增肌D、肺泡膜面积减少E、肺泡膜厚6、成年人急性失血( B)才能引起失血性休克A、100mlB、1500mlC、2000mlD、2500mlE、3000ml答案:B7、有关肺泡通气量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安静状态每分钟进入呼吸性细支气管及肺泡与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B、根据用力肺活量曲线而计算得出用力呼出25%~75%的平均流量C、深吸气后以最快的速度所能呼出的全部气量D、潮气容积与E、每分钟最大通气量与每分钟静息通气量之差答案:A8、休克时常见的酸碱平衡紊乱是A、呼吸性碱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代谢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E、代谢性碱中毒答案:C9、下列哪项因素不会诱发肝性脑病A、便秘B、酸中毒C、应用利尿剂D、消化道出血E、感染发热答案:B10、休克|期组织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A、少灌少流,灌多于流B、少灌少流,灌少于流C、少灌多流,灌少于流D、多灌多流,灌多于流E、多灌少流,灌多于流11、心肌串联性增生的主要原因是; A心肌能量代谢障碍A、心肌兴奋-收缩偶联障碍B、心肌前负荷长期过重C、心肌后负荷长期过重D、心肌结构破坏答案:C12、慢性肺心病患者发生酸碱失衡后经肾脏代偿,血气参数最可能的改变是A、HCO3-增高B、BE负值加大C、AB<SBD、HCO3-下降E、HCO3-正常答案:A13、心室重塑使收缩性减弱的分子基础不包括A、线粒体数量减少B、肌球蛋白表达∝-MHC亚型增加C、肌球蛋白减少D、肌动蛋白减少E、肌球蛋白表达β-MHC亚型增加答案:B14、严重肝病时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不相关的因素有A、肠内毒素生成↑B、侧支循环使内毒素绕过肝C、Kupffer细胞功能↓,清除内毒素↓D、肠粘膜屏障功能↓使肠道内毒素吸收↑E、肠壁水肿使内毒素漏入腹腔↑答案:A15、患者,男,52岁, 20年前曾担任隧道凿岩的风钻操作工,工作时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病理生理学选择题

病理生理学选择题

(一).A 型题(为单项选择题,从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 A )A.肺炎B.休克C.缺氧D.发热E.水肿1.疾病的概念中下列哪项陈述较确切( B )A.疾病即指机体不舒服B.是机体在一定病因损害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C.疾病是不健康的生命活动过程D.疾病是祝体对内环境的协调障碍E.疾病是细胞损伤的表现.2.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是( B )A.疾病的条件B.疾病的原因C.疾病的危险因素D.疾病的诱因E.疾病的外因3.能够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称为( A )A.疾病发生的条件B.疾病发生的原因C.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D.疾病发生的诱因E.疾病发生的外因4.疾病的发展方向取决于( C )A.病因的数量与强度B.存在的诱因C.损伤与抗损伤力量的对比D.机体的抵抗力E.机体自稳调节的能力5.有关健康的正确定义是( E )A.不生病就是健康B.健康是指体格健全C.健康是指精神上的完全良好状态D.健康是指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全良好状态E.健康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6.有关健康的正确定义是( E )A.不生病就是健康B.健康是指体格健全c.健康是指精神上的完全良好状态D.健康是指社会适应熊力的完全良好状态E.健康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7.能引起疾病的特定性因素称为( A )A.疾病的原因B.疾病的条件C.疾病的诱因D.疾病的外因E.疾病的内因8.下列有关疾病条件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B )A.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B.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C.某些条件可以促进疾病的发生D.某些条件可以延缓疾病的发生E.条件也可称为诱因9.发病学研究的内容是( E )A.疾病发生的原因B.疾病发生的条件C.疾病发生的诱因D.自稳调节紊乱的变化E.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10.对胎儿生长发育有损伤的因素属于( C )A.生物性致病因素B.遗传性致病因素C.先天性致病因素D.营养性致病因素E.免疫性致病因素11.病因学研究的内容是( A )A.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B.与疾病发生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C.疾病时自稳调节紊乱的规律D.因果转化规律E.疾病转归的规律12.能够加速或延缓疾病发生的因素称为( A )A.疾病的条件B,疾病的原因C.疾病的诱因D.疾病的外因E.疾病的危险因素13.血友病的致病因素属于( B )A.生物性因素B.遗传性因素C.先天性因素D.营养性因素E.免疫性因素14.导致青霉素过敏的致病因素属于( E )A.生物性因素B.理化性因素C.先天性因素D.营养性因素E.免疫性因素15.电离辐射属于( D )A.化学性致病因素B.遗传性致病因素C.免疫性致病因素D.物理性致病因素E.先天性致病因素16.艾滋病的致病因素属于( A )A.生物性因素B.理化性因素C.先天性因素D.免疫性因素E.营养性因素17.C0 中毒属于( A )A.化学性致病因素B.遗传性致病因素C.免疫性致病因素D.物理性致病因素E.先天性致病因素18.下述哪项属于物理性致病因素( A )A.中暑B.结核病C.糖尿病D.青霉素过敏E.铅中毒19.下述哪项不属于生物性致病因素( C )A.病毒B.细菌C.基因突变D.立克次体E.疟原虫20.不完全康复时( C )A.致病因素已完全消失B.功能、代谢和结构的障碍完全消失C.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D.机体的自稳调节完全恢复正常E.劳动力完全恢复正常21.下述哪项不符合完全康复的标准( E )A.致病因素已经消失或不起作用B..疾病时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C.劳动能力完全恢复D.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E.遗留有基本病理变化,通过机体的代偿来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22.临床死亡期时( B )A.脑干以上处于深度抑制B.延髓处于深度抑制C.全脑功能永久性停止D.脊髓功能处于抑制状态E.小脑功能丧失23.死亡的概念是指( C )A.呼吸、心跳停止,各种反射消失B.各组织器官的生命活动终止C.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的永久性停止D.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深度抑制状态E.重要生命器官发生不可逆损伤24.濒死期时( A )A.脑干以上处于深度抑制B.延髓处于深度抑制C.全脑功能永久性停止D.脊髓功能处于抑制状态E.小脑功能丧失25.按照传统的死亡概念临床死亡期是指( B )A.脑干以上处于深度抑制状态B.延髓处于深度抑制状态C.全脑功能永久性丧失D.脊髓处于抑制状态E.小脑功能丧失26.死亡的标志是( A )A.脑死亡B.反射消失C.脑电波消失D.呼吸停止、心跳停止E.瞳孔散大27.下列哪项不是脑死亡的必备条件( D )A.瞳孔散大固定B.脑电波消失C.自主呼吸停止D.心跳停止E.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二).B 型题(为配伍选择题,为一组试题(2—5 个)共用A,B.C,D,E 五个备选答案。

病理生理学选择题重点

病理生理学选择题重点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第一、二章绪论,疾病概论一、选择题【A型题】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A.揭示疾病的机制和规律B.鉴定疾病的类型C.研究疾病的代偿功能D.描述疾病的表现E.诊断和治疗疾病2.病理过程的特点包括:A.不同疾病中可存在共同的病理过程B.只代表疾病发展过程的最后阶段C.病理过程中不一定都有成套的、共同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的变化D.一种病理过程只能由一种特定的原因引起E.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3.整体死亡的标志是:A.心跳停止B.脑死亡C.呼吸停止D.瞳孔散大E.脑电波处于零电位4.下列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A.发热B.创伤性休克C.呼吸衰竭D.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E.水肿5.下列哪项属于免疫缺陷病?A.红斑性狼疮B.青霉素过敏C.关节炎D.艾滋病E.哮喘6.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普遍规律包括:A.酸碱平衡的调节B.损伤与抗损伤反应C.炎症和抗炎反应D.健康和疾病E.分子和细胞改变7.以下属于病因学治疗的有:A.给外伤患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B.结核病患者增加营养C.对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补液治疗D.用左旋多巴治疗肝性脑病E.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手术治疗8.以下关于分子病的不正确描述是:A.分子病是由DNA遗传变异引起B.分子病也包括后天获得性因素引起生物大分子受损的疾病C.其共同点是蛋白质异常D.因受体基因突变而致的疾病也属于分子病E.酶缺陷所致的疾病也属于分子病9.血友病患者缺乏哪一种因子?A.血浆蛋白过多B.凝血因子Ⅴ缺乏C.凝血因子Ⅷ缺乏D.凝血因子Ⅹ缺乏E.组织蛋白缺乏10.与遗传性因素无关的疾病是:A.两性畸形B.糖尿病C.血友病D.精神分裂症E.先天性心脏病11.能够加强病因作用或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为:A.疾病的原因B.疾病的内因C.疾病的外因D.疾病的诱因E.疾病的条件12.枕骨大孔以上全脑的死亡称为:A,植物状态 B.濒死状态C.临床死亡 D.生物学死亡E.脑死亡13.有关健康的正确概念是:A.不生病就是健康B.是指体格健全C.精神完全良好状态D.是指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全良好状态E.是指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14.病因学研究的内容是:A.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B.与疾病发生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C.疾病时自稳调节紊乱的规律D.因果转化规律E.疾病转归的规律15.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是:A.疾病的条件B.疾病的原因 C.疾病的危险因素D.疾病的诱因E.疾病的外因16.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不包括:A.体液机制B.神经机制C.组织细胞机制D.分子机制E.内分泌机制17.下述哪项不属于生物性致病因素? A.病毒 B.细菌C.四氯化碳 D.立克次体E.疟原虫18.导致青霉素过敏的致病因素属于:A.生物性因素 B.理化性因素C.先天性因素 D.营养性因素E.免疫性因素19.血友病的致病因素属于:A.生物性因素 B.遗传性因素C.先天性因素 D.营养性因素E.免疫性因素20.分子病不包括下列哪一类?A.酶缺陷所致的疾病B.受体病C.细胞膜上离子泵功能障碍所致的疾病 D.膜转运障碍所致的疾病E.血浆蛋白和细胞蛋白缺陷所致的疾病21.转基因动物属于:A.基因工程动物模型B.细胞模型C.数学模型D.离休器官模型E.整体动物模型22.发病学研究的内容是:A.自稳调节紊乱的变化B.疾病发生的条件C.疾病发生的诱因D.疾病发生的原因E.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一般规律23.疾病发生发展方向取决于:A.病因的数量与强度B.存在诱因C.机体的抵抗力D.损伤与抗损伤力量的对比E.机体自稳调节的能力24.下列哪项不属于机体的内部屏障? A.黏膜屏障 B.白细胞屏障C.肝屏障 D.血脑屏障E.胎盘屏障25.下列哪项不符合完全康复的标准?A.致病因素已经消除B.疾病时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 C.劳动能力完全恢复D.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E.机体通过代偿来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26.下列哪项不宜作为脑死亡的标准?A.心跳停止B.自主呼吸停止C.脑神经反射消失D.不可逆昏迷和大脑无反应性E.瞳孔散大或固定27.植物人状态是指:A.心跳停止B.自主呼吸停止C.颅神经反射消失D.持续昏迷和大脑无反应性E.瞳孔散大固定28.疾病的简单提法是:A.疾病是不健康的生命活动过程B.疾病是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协调发生障碍C.疾病是指机体出现了症状和体征及社会活动异常D.疾病是机体不舒服的感觉E.疾病是病因引起自稳调节紊乱的异常生命过程29.不完全康复是指:A.致病因素已经消除或不起作用B.疾病时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C.劳动能力恢复正常D.机体的自稳态恢复正常E.疾病时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30.所谓分子病是指:A.由各种体液性因子数量或活性变化引起的疾病B.由细胞膜功能障碍和细胞器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C.由DNA遗传性变异引起的一类以蛋白质异常而致的疾病D.由受体基因突变使受体缺失,减少或结构异常而致的疾病E.由基因本身突变,缺失或其表达调控障碍引起的疾病31.所谓受体病是指:A.由各种体液性因子数量或活性变化引起的疾病B.由细胞膜功能障碍和细胞器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C.由DNA遗传性变异引起的一类以蛋白质异常而致的疾病D.由受体基因突变使受体缺失,减少或结构异常而致的疾病E.由基因本身突变,缺失或其表达调控障碍引起的疾病32.所谓基因病是指:A.由各种体液性因子数量或活性变化引起的疾病B.由细胞膜功能障碍和细胞器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C.由DNA遗传性变异引起的一类以蛋白质异常而致的疾病D.由受体基因突变使受体缺失,减少或结构异常而致的疾病E.由基因本身突变,缺失或其表达调控障碍引起的疾病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一、选择题【A型题】1.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的激素--醛固酮是一种:A.丘脑下部视上核分泌的多肽激素B.肾入球小动脉壁近球细胞分泌的蛋白水解酶C.存在于心房肌细胞浆中的多肽激素D.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的盐皮质激素E.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的糖皮质激素2.ADH的主要作用是:A.促进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对水的重吸收B.促进髓袢降支和远曲小管对水的重吸收C.促进髓袢升支和远曲小管对水的重吸收D.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E.促进近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3.ANP的主要作用不包括哪一项:A.抑制集合管对钠水重吸收B.减少肾素的分泌C.抑制醛固酮的分泌D.对抗血管紧张素的缩血管效应E.拮抗醛固酮得滞钠作用4.细胞内外液间渗透压的关系是: A.细胞内高于细胞外B.细胞内低于细胞外C.血浆低于组织间液D.组织间液低于细胞内液E.细胞内、外液基本相等5.机体的内环境是指:A.细胞内液 B.体液C.细胞外液 D.血浆E.淋巴液6.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因素是:A.Ca2+ B.Na+C.Cl- D.K+E.Pr-7.细胞内液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 A.K+ B.Mg2+C.Ca2+ D.Na+E.Fe2+8.血浆中含量最多的阴离子是:A.HCO3 - B.HPO42-C.Cl- D.SO42-E.Pr-9.正常人体液总量约占体重:A.40% B.50%C.60% D.70%E.80%10.正常成人血浆约占体重:A.4% B.5%C.6% D.7%E.8%11.新生儿的体液约占体重:A.40% B.50%C.60% D.70%E.80%12.正常成人每天最低尿量:A.1000ml B.800mlC.500ml D.300mlE.100ml13.组织间液和血浆所含溶质的主要差别是: A.钠离子 B.钾离子C.有机酸 D.蛋白质E.尿素14.高钠血症是指血清钠浓度大于:A.140mmol/LB.150mmol/LC.160mmol/LD.120mmol/LE.130mmol/L15.低钠血症是指血清钠低于:A.140mmol/LB.135mmol/LC.130mmol/LD.125mmol/LE.120mmol/L16.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低钠血症也可称为: A.原发性脱水 B.慢性水中毒C.等渗性脱水 D.高渗性脱水E.低渗性脱水17.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高钠血症也可称为:A.原发性脱水 B.慢性水中毒C.等渗性脱水 D.高渗性脱水E.低渗性脱水18.伴有细胞外液减少而血钠浓度正常也可称为: A.原发性脱水 B.慢性水中毒C.等渗性脱水 D.高渗性脱水E.低渗性脱水19.一般情况下正常成人每天出入水量约为:A.2500—3000mlB.2000—2500mlC.1500—2000mlD.1000—1500mlE.500—1000ml20.水的生理功能有:A.良好溶剂 B.调节体温C.生化反应场所 D.润滑作用E.以上都有21.全身性水肿患者出现:A.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低钠血症B.血钠浓度正常的细胞外液增多C.伴有细胞外液增多的高钠血症D.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高钠血症E.伴有细胞外液增多的低钠血症22.低渗性脱水的特征是:A.失钠>失水,血浆渗透压<310mmol/L,血钠<150mmol/LB.失钠>失水,血浆渗透压<280mmol/L,血钠<130mmol/LC.失钠与失水成比例,血浆渗透压280~310mmol/L,血钠130~150mmol/LD.失钠<失水,血浆渗透压>310mmol/L,血钠<150mmol/LE.失钠<失水,血浆渗透压<310mmol/L,血钠<150mmol/L23.高渗性脱水的特征是:A.失钠>失水,血浆渗透压<310mmol/L,血钠<150mmol/LB.失钠>失水,血浆渗透压<280mmol/L,血钠<130mmol/LC.失钠与失水成比例,血浆渗透压280~310mmol/L,血钠130~150mmol/LD.失钠<失水,血浆渗透压>310mmol/L,血钠<150mmol/LE.失钠<失水,血浆渗透压>310mmol/L,血钠>150mmol/L24.等渗性脱水的特征是:A.失钠>失水,血浆渗透压<310mmol/L,血钠<150mmol/LB.失钠>失水,血浆渗透压<280mmol/L,血钠<130mmol/LC.失钠与失水成比例,血浆渗透压280~310mmol/L,血钠130~150mmol/LD.失钠<失水,血浆渗透压>310mmol/L,血钠<150mmol/LE.失钠<失水,血浆渗透压>310mmol/L,血钠<150mmol/L25.尿崩症患者易出现:A.高渗性脱水 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 D.水中毒E.水肿26.极度衰弱的病人易发生:A.高渗性脱水 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 D.水中毒E.水肿27.代谢性酸中毒中的过度通气可产生:A.高渗性脱水 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 D.水中毒E.水肿28.高渗性脱水时体内出现:A.细胞内液减少,细胞外液明显增多B.细胞内液减少,细胞外液正常C.细胞内液明显减少,细胞外液也减少D.细胞内液明显增多,细胞外液明显减少E.细胞内液正常,细胞外液减少29.低渗性脱水患者体液丢失特点是:A.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内液C.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血浆D.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组织间液E.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均明显丢失30.等渗性脱水的体液变化特点是:A.细胞内液减少,细胞外液变化不大B.细胞内液变化不大,细胞外液减少C.细胞内液减少,细胞外液增多D.细胞内液增多,细胞外液减少E.细胞内液减少,细胞外液减少31.等渗性脱水如未经处理可转变为:A.等渗性脱水 B.高渗性脱水C.低渗性脱水 D.低钾血症E.水中毒32.盛暑行军时只大量饮水可发生:A.等渗性脱水 B.高渗性脱水C.低渗性脱水 D.水肿E.水中毒33.最易发生脱水热的水与电解质紊乱类型:A.高渗性脱水 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 D.水肿E.水中毒34.高热患者不作任何处理,易发生:A.高渗性脱水 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 D.水中毒E.水肿35.大量体液丢失后只滴注5%葡萄糖液会导致: A.水中毒 B.高血糖症C.高渗性脱水 D.低渗性脱水E.等渗性脱水36.最容易发生休克的水电解质紊乱是:A.高渗性脱水 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 D.水中毒E.低钾血症37.低渗性脱水的处理原则是补充:A.5%葡萄糖溶液B.等渗溶液C.0.3%NaCl溶液D.高渗溶体E.渗透压为等渗液渗透压的1/2~1/3NaCl溶液38.可导致局部脑内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水电解质紊乱是:A.高渗性脱水 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 D.急性水中毒E.脑水肿39.高渗性脱水的主要部位是:A.细胞外液 B.细胞间液C.细胞内液 D.血浆E.透细胞液40.低渗性脱水的最明显部位是:A.血浆 B.组织间液C.透细胞液 D.细胞内液E.细胞外液41.高渗性脱水患者的处理原则是补充: A.5%葡萄糖B.0.9%NaClC.先3%NaCl液,后5%葡萄液D.先5%葡萄糖液,后0.9%NaCl液E.先50%葡萄糖液,后0.9%NaCl液42.急性重症水中毒对机体的主要危害是: A.脑水肿、颅内高压B.急性血容量增多,血管破裂C.肾脏负担过重D.急性肺水肿E.低钾血症43.肾小管酸中毒病人可发生:A.高渗性脱水 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 D.水肿E.水中毒44.高渗性脱水患者最早出现的表现:A.外周循环衰竭B.尿钠减少C.血清钾浓度降低D.口渴E.细胞内液量增多45.钾的生理功能有:A.维持细胞的新陈代谢B.维持细胞静息膜电位C.调节细胞内渗透压D.调节细胞外液酸碱平衡E.以上都有46.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低于:A.1.5mmol/L B.2.5mmol/L C.3.5mmol/L D.4.5mmol/L E.5.5mmol/l47.高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高于:A.3.5mmol/L B.4.5mmol/LC.5.5mmol/L D.6.5mmol/LE.7.5mmol/l48.成人失钾最重要途径是:A.经胃失钾 B.经小肠失钾C.经结肠失钾 D.经肾失钾E.经皮肤失钾49.引起高钾血症的主要原因是:A.急性酸中毒引起细胞内K+释放至细胞外液 B.血管内溶血使K+从红细胞内释放入血C.缺氧时细胞内K+释放至细胞外液D.肾脏排钾减少E.大量使用保钾性利尿剂50.输入大量库存过久的血液易导致:A.高钠血症 B.低钠血症C.低钾血症 D.高钾血症E.低镁血症51.过量胰岛素产生低钾血症的机制是:A.大量出汗导致钾丧失B.醛固酮分泌过多C.肾小管重吸收钾障碍D.结肠分泌钾的作用加强E.细胞外钾大量转入细胞内52.经肾失钾的原因是:A.肾小球滤过率降低B.IV型肾小管酸中毒C.远端肾单位小管液流速增加D.低醛固酮症E.长期使用安体舒通利尿剂53.关于水通道蛋白(AQP)正确的说法是:A.与水通透有关的细胞膜转运蛋白B.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界 C.AQP家族有13个成员D.每种AQP有其特异性的组织分布E.以上均是54.原发性高钠血症的发生机制是:A.摄入钠过多B.排出钠过少C.醇固酮分泌减少D.渗透压调定点下移E.渗透压感受器阈值升高55.低钾血症时出现肌肉松驰无力的机制是:A.Em负值↑,Et不变,Em-Et距离↑B.Em负值↓,Et不变,Em-Et距离↓C.Em负值不变,Et↑,Em-Et距离↑D.Em负值↑,Et↓,Em-Et距离↓E.Em负值↑,Et↑,Em-Et距离↑56.高钾血症时肌肉兴奋性升高的机制是:A.Em负值↑,Et不变,Em-Et距离↑B.Em负值不变,Et↑,Em-Et距离↑C.Em负值不变,Et↓,Em-Et距离↓D.Em负值↑,Et↑,Em-Et距离↑E.Em负值↓,Et不变,Em-Et距离↓57.关于钾代谢紊乱错误的说法是:A.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为低钾血症B.血清钾浓度和体内钾总量一定呈平行关系C.高钾血症可导致血液pH降低D.急性碱中毒常引起低钾血症E.严重的急性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均可引起呼吸肌麻痹58.急性低钾血症对心肌的影响是:A.兴奋性升高,传导性降低,自律性升高,收缩性升高B.兴奋性降低,传导性降低,自律性升高,收缩性升高C.兴奋性降低,传导性降低,自律性降低,收缩性升高D.兴奋性降低,传导性降低,自律性升高,收缩性降低E.兴奋性降低,传导性降低,自律性降低,收缩性降低59.高钾血症对心肌的影响是:A.兴奋性先低后高,传导性降低,自律性升高,收缩性升高B.兴奋性降低,传导性降低,自律性升高,收缩性升高C.兴奋性降低,传导性降低,自律性降低,收缩性升高D.兴奋性降低,传导性降低,自律性升高,收缩性降低E.兴奋性先高后低,传导性降低,自律性降低,收缩性降低60.低钾血症对酸碱平衡的影响是:A.细胞内外均酸中毒,尿呈酸性B.细胞内外均碱中毒,尿呈碱性C.细胞内碱中毒,细胞外正常,尿呈中性D.细胞内酸中毒,细胞外碱中毒,尿呈酸性E、细胞内碱中毒,细胞外酸中毒,尿呈碱性61.高钾血症对酸碱平衡的影响是:A.细胞内外均酸中毒,尿呈酸性B.细胞内外均碱中毒,尿呈碱性C.细胞内酸中毒,细胞外正常,尿呈酸性D.细胞内酸中毒,细胞外碱中毒,尿呈酸性E.细胞内碱中毒,细胞外酸中毒,尿呈碱性62.低钾血症患者可出现:A.反常性酸性尿B.反常性碱性尿C.中性尿D.正常性酸性尿E.正常性碱性尿63.反常性碱性尿常见于:A.乳酸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C.缺钾性碱中毒 D.高钾性酸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64.过多的体液积聚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称为:A.水肿 B.积水C.稀血症 D.水中毒E.脱水65.过多的体液积聚在体腔称为:A.水肿 B.积水C.稀血症 D.水中毒E.脱水66.细胞内外液均增多而血浆渗透压降低称为:A.水肿 B.积水C.稀血症 D.水中毒E.脱水67.所谓“毛细血管有效滤过压”是指:A.动脉端毛细血管血压减去组织间液流体静压 B.静脉端毛细血管血压减去组织间液流体静压 C.动脉端毛细血管血压减去血浆胶体渗透压D.静脉端毛细血管血压减去血浆胶体渗透压E.有效流体静压减去有效胶体渗透压68.所谓“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是指: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B.毛细血管动脉端流体静压减去毛细血管静脉端流体静压C.组织间液的流体静压D.毛细血管的平衡血压E.毛细血管血压减去组织间液流体静压69.微血管壁受损引起水肿的主要机制是: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B.淋巴回流不足C.静脉端的流体静压下降D.组织间隙的胶体渗透压增高E.血管口径增大70.使组织液生成增多的因素是: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B.血浆晶体透渗压降低C.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D.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降低E.淋巴回流增强71.低蛋白血症引起水肿是由于: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C.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升高D.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E.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72.使淋巴回流障碍而发生水肿的原因是:A.营养不良 B.丝虫病C.慢性感染 D.肾病综合症E.各种炎症73.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产生钠水潴留是由于: 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B.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C.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D.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E.淋巴回流障碍74.使近曲小管对钠水重吸收增加的因素是:A.儿茶酚胺分泌增多B.利钠激素分泌增多C.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D.醛固酮分泌增多E.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75. 下列哪一项不是..左心衰竭引起肺水肿的主要发病因素:A.肺泡毛细血管内压增高B.肺泡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D.肺淋巴回流障碍E.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76.能导致有效滤过压增高的因素是: A.静脉回流受阻B.血浆蛋白浓度升高C.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D.淋巴回流受阻E.组织间液增多77.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是由于:A.GFR降低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C.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D.醛固酮分泌增多E.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78.心性水肿时:A.水肿一般先出现于面部和眼睑B.水肿一般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位 C.水肿部位压之不凹陷但体重减轻D.全身水肿不明显但常有腹水E.水肿只见于妇女,以中年妇女多见79.肝性水肿时:A.水肿一般先出现于面部和眼睑B.水肿一般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位 C.水肿部位压之不凹陷但体重减轻D.全身水肿不明显但常有腹水E.水肿只见于妇女,以中年妇女多见80.肾性水肿时:A.水肿一般先出现于面部和眼睑B.水肿一般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位C.水肿部位压之不凹陷但体重减轻D.全身水肿不明显但常有腹水E.水肿只见于妇女,以中年妇女多见第四章酸碱平衡紊乱一、选择题【A型题】1.下列指标中哪一项是反映酸碱平衡呼吸因素的最佳指标?A.AB B.BBC.PaC02 D.BEE.SB2.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挥发酸是指:A.乙酰乙酸 B.磷酸C.乳酸 D.碳酸E.丙酮酸3.血浆中最重要的缓冲系统是:A.NaHCO3/H2CO3B.NaPr/HPrC.Na2HPO4/NaH2PO4D.KHb/HHbE.KHbO2/HHbO24.对挥发酸进行缓冲的最主要缓冲系统是:A.碳酸氢盐缓冲系统B.无机磷酸盐缓冲系统C.有机磷酸盐缓冲系统D.血红蛋白缓冲系统E.蛋白质缓冲系统5.对固定酸进行缓冲的最主要缓冲系统是:A.碳酸氢盐缓冲系统B.磷酸盐缓冲系统C.血浆蛋白缓冲系统D.还原血红蛋白缓冲系统E.氧合血红蛋白缓冲系统6.阴离子间隙是指:A.血浆中未测定阴离子量减去可测定阴离子量的差值B.血浆中未测定阴离子量减去未测定阳离子量的差值C.血浆中未测定阳离子量减去未测定阴离子量的差值D.血浆中未测定阴离子量减去可测定阳离子量的差值E.血浆中可测定阴离子量减去可测定阳离子量的差值7.呼吸性酸中毒时,呼吸性因素指标变化是:A.AB=SB B.AB↑=SB↑C.AB↓=SB↓ D.AB>SBE.AB<SB8.AB>SB表明可能有:A.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高AG代谢性酸中毒E.混合性碱中毒9.呼吸性碱中毒时,呼吸性因素指标变化是:A.AB>SB B.AB<SBC.AB=SB D.AB↑=SB↑E.AB↓=SB↓10.能反映酸碱平衡呼吸因素和代谢因素的指标是:A.PaCO2 B.SBC.AB D.BBE.BE11.血浆[HCO3-]原发性降低可见于: 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12.血浆[HCO3-]代偿性增高可见于: 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慢性呼吸性酸中毒D.慢性呼吸性碱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13.血浆[H2CO3]原发性升高可见于: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14.血浆[H2CO3]代偿性降低可见于: 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15.血浆[HCO3-]代偿性降低可见于: 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16.血浆[H2CO3]原发性降低可见于: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17.血浆[H2CO3]代偿性升高可见于: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18.代谢性酸中毒的病理生理基础是:A.SB↓,AB↓,BB↓,BE负值↑,PaCO2↓,pH↓B.SB↑,AB↑,BB↑,BE负值↓,PaCO2↑,pH↑C. SB↑,AB↑,BB↑,BE负值↓,PaCO2↑, pH ↓D. SB↓,AB↓,BB↓,BE负值↑,PaCO2↓, pH↑E. SB N,AB N,BB N,BE N,PaCO2 N,pH N19. 代谢性碱中毒的病理生理基础是:A.SB↓,AB↓,BB↓,BE负值↑,PaCO2↓,pH↓B.SB↑,AB↑,BB↑,BE正值↑,PaCO2↑,pH↑C. SB↑,AB↑,BB↑, BE正值↑,PaCO2↑, pH ↓D. SB↓,AB↓,BB↓,BE负值↑,PaCO2↓, pH↑E. SB N,AB N,BB N,BE N,PaCO2 N,pH N 20.呼吸性酸中毒的病理生理基础是:A.SB↓,AB↓, BB↓,BE负值↑,PaCO2↓,pH↓B.SB↑,AB↑,BB↑, BE正值↑,PaCO2↑,pH↑C. SB↑,AB↑,BB↑, BE正值↑,PaCO2↑, pH ↓D. SB↓,AB↓,BB↓,BE负值↑,PaCO2↓, pH↑E. SB N,AB N,BB N,BE N,PaCO2 N,pH N 21.呼吸性碱中毒的病理生理基础是:A.SB↓,AB↓,BB↓,BE负值↑,PaCO2↓,pH↓B.SB↑,AB↑,BB↑,BE负值↓,PaCO2↑,pH↑C. SB↑,AB↑,BB↑,BE负值↓,PaCO2↑, pH ↓D. SB↓,AB↓,BB↓,BE负值↑,PaCO2↓, pH↑E. SB N,AB N,BB N,BE N,PaCO2 N,pH N 22.急性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方式是: A.体液缓冲 B.呼吸代偿C.肾脏代偿 D.骨盐缓冲E.组织内缓冲23.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方式是: A.体液缓冲 B.呼吸代偿C.肾脏代偿 D.骨盐缓冲E.细胞内外离子交换24.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方式是: A.增加肺泡通气量B.细胞内、外离子交换和细胞内缓冲C.肾小管泌H+、泌NH3增加D.血浆碳酸氢盐缓冲系统进行缓冲E.肾重吸收HCO3-减少25.慢性呼吸性碱中毒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方式是: A.分解代谢加强,生成CO2增多B.肺泡通气量降低C.H+向细胞内转移D.血浆钙离子向细胞内转移E.肾小管泌H+、重吸收HCO3-减少26.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最快的缓冲和代偿调节方式是:A.细胞外液缓冲 B.呼吸代偿C.细胞内缓冲 D.肾脏代偿E.骨骼缓冲27.代谢性酸中毒时肾的主要代偿方式是:A.泌H+、泌NH3及重吸收HCO3-减少B.泌H+、泌NH3及重吸收HCO3-增加C.泌H+、泌NH3增加,重吸收HCO3-减少D.泌H+、泌NH3减少,重吸收HCO3-增加E.泌H+、泌NH3不变,重吸收HCO3-增加28.不是乳酸性酸中毒的原因是:A.饥饿 B.肺水肿C.心脏停搏 D.休克E. 严重贫血29.轻度或中度肾功能衰竭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主要发病环节是:A.肾小球滤过率明显减少B.磷酸、硫酸等在体内蓄积C.肾小管泌H+减少D.碳酸酐酶活性增加E.肾重吸收HCO3-增加30.严重肾功能衰竭可引起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其主要发病环节是:A.肾小管泌NH3增加B.肾小管泌H+增加C.固定酸阴离子排出减少D.碳酸酐酶活性增加E.重吸收HCO3-增加31.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见于:A.低氧血症B.长期饥饿C.严重腹泻D.水杨酸中毒E.严重肾功能衰竭32.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见于:A.肠吸引术B.糖尿病C.肾小管酸中毒D.应用乙酸唑胺E.应用盐酸精氨酸33.代谢性酸中毒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是由于:A.脑内5-羟色胺减少B.脑内γ-氨基丁酸增多C.脑内多巴胺增多D.脑内乙酰胆碱增多。

病理生理学选择题模考试题

病理生理学选择题模考试题

病理生理学选择题模考试题1、酸碱平衡紊乱时, AB<SB不可能见于A、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B、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答案:C2、患者,女,74岁,3年来每于秋冬季节受凉后反复出现咳嗽、咳少量白痰,6个月前出现劳累后气促、剧烈咳嗽、伴有胸闷心悸。

胸部CT 提示"肺间质纤维化”。

下列哪项不是患者出现呼吸功能下降的机制A、肺的顺应性下降B、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C、肺通气功能障碍D、弥散功能障碍E、解剖分流增加答案:C3、心肌肥大不平衡生长引起心衰的诸因素中,哪项涉及心肌能量利用障碍A、心肌去甲肾.上腺素下降B、肌球蛋白ATP酶活性下降C、肌浆网Ca'2+释放量下降D、心肌交感神经分布密度下降E、心肌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水平下降答案:B4、血液中缓冲挥发酸的主要缓冲系统是A、/HHb和./B、有机磷酸盐C、/D、/HPrE、/答案:A5、缺钾性碱中毒时,机体可出现A、细胞内释出,肾近曲小管-交换↓B、细胞外内移,肾近曲小管-交换↓C、细胞内K + 释出,肾近曲小管H + -Na + 交换↑D、细胞外内移,肾近曲小管-交换↑E、细胞外内移,肾近曲小管-交换↓答案:C6、下列哪项不是酸中毒使心肌收缩力减弱的机制A、影响心肌细胞外流B、影响心肌细胞肌浆网释放C、影响心肌细胞肌浆网摄取D、可竞争性抑制与肌钙蛋白结合E、影响心肌细胞内流答案:A7、大量食用腌菜后,患者会出现下列哪项变化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B、血氧容量增高C、红细胞2,3-DPG生成减少D、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高E、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答案:D8、心力衰竭时下列哪项代偿反应主要由肾脏引起A、细胞线粒体数量增多B、红细胞增多C、肌红蛋白增加D、血流重分布E、紧张源性扩张答案:B9、急性低钾血症的防治措施中错误的是A、口服补钾最安全B、静脉补钾先快后慢C、及时补钾D、防止高钾血症E、防治原发病答案:B10、《中国病理生理杂志》创刊于A、1986年B、1961年C、1991年D、1985年E、2010年答案:A11、近端小管碳酸酐酶活性↑可使A、HCO3–生成回收↓B、HCO3–生成回收↑C、泌H+功能↓D、泌H+功能↑E、HCO3–生成回收正常答案:B12、下列哪项不是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A、短时间内注入大量生理盐水B、应用碳酸酐酶抑制剂C、肾小管酸中毒D、严重腹泻E、尿毒症答案:E13、患者,女,44岁。

病理生理学选择题考试题含答案

病理生理学选择题考试题含答案

病理生理学选择题考试题含答案1、患者,男,56岁。

患高胆固醇血症7年。

晚饭后突感心前区疼痛,向左肩左臂放射,伴气急、口唇发绀。

急诊检查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左心衰竭。

该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机制是A、心肌收缩不协调B、心肌能量储存减少C、心脏纤维化D、能量利用障碍E、收缩蛋白减少答案:E2、肝功能衰竭时,生物转化功能发生障碍会引起A、低血糖B、高胆红素血症C、出血倾向D、肝性脑病E、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答案:D3、最易破坏心脏舒缩活动协调性的原因是A、心肌细胞凋亡B、心肌纤维化C、心律失常D、收缩蛋白丧失E、心肌炎答案:C4、患者,男,38岁,因为车祸入急诊室,神志淡漠,面色苍白,唇发绀,四肢湿冷,出冷汗,脉搏为125次/分,血压为73/30mmHg。

根据微循环学说,推测患者的休克处于A、微循环缺血期B、休克代偿期C、微循环淤血期D、微循环衰竭期E、微循环难治期答案:C5、休克时微血管内皮细胞被激活的主要表现不包括A、产生多种炎症因子B、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C、抗凝物质增多D、微血管张力调节失控E、内皮细胞中的微丝发生收缩答案:C6、下列哪项不是缺氧时氧解离曲线左移的原因A、红细胞内2,3-DPG减少B、血液H+浓度降低C、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降低D、血浆CO2分压降低E、血液温度降低答案:C7、应用速尿引起代谢性碱中毒时,下列哪种描述正确A、向细胞内转移引起低血钾B、血]正常C、用生理盐水治疗有效D、远端肾单位-交换↑,E、醛固酮分泌↓答案:D8、患儿,男,9岁。

因“呕吐、腹泻7天,尿少2天”入院。

食欲缺乏,每天摄入不多。

渴感明显,皮肤干燥、弹性差,体重下降约12%。

脉搏88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96/65mmHg,血钠160mmol/L。

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中度高渗性脱水,补充2/3张液体B、重度等渗性脱水,补充1/3张液体C、重度低渗性脱水,D、重度高渗性脱水,E、中度低渗性脱水,补充2/3张液体答案:D9、哪型休克易于发生DICA、感染性休克B、心源性休克C、过敏性休克D、失血性休克E、神经源性休克10、肝性脑病患者如发生酸碱失衡,最可能是A、慢性呼吸性碱中毒B、慢性呼吸性酸中毒C、急性呼吸性碱中毒D、急性呼吸性酸中毒E、代谢性酸中毒答案:A11、心功能不全时,神经体液调节机制激活的中心环节是A、炎症介质产生增多B、内皮素水平升高C、儿茶酚胺释放增多D、活性氧生成增多E、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F、严重贫血G、高血压病H、瓣膜反流答案:E下列疾病中最易引起向心性心肌肥大的是G12、肝功能衰竭时脑内GABA增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A、大脑胶质细胞产生GABA↑B、肝脏清除GABA能力↓C、肠细菌产生GABA↑D、突触前神经元合成GABA↑E、中枢神经系统分解GABA↓答案:B13、休克初期发生的肾功能衰竭属于A、肾性肾衰竭B、肾前性肾衰竭C、肾后性肾衰竭D、非少尿型肾衰竭E、器质性肾衰竭答案:B14、下列哪项氨基酸与肝性脑病的发生无关A、蛋氨酸C、酪氨酸D、苯丙氨酸E、亮氨酸答案:E15、肺组织的顺应性是指A、肺内容B、肺在单位压力变化下所引起的容量变化C、肺的弹性回缩力D、肺的扩展性E、肺内压力变化答案:B16、患者,男,52岁,患慢性肝硬化6年。

病理生理学 选择题

病理生理学  选择题

病理生理学单选题1.病理生理学是(B)A.以动物疾病模型阐述人类疾病规律的学科B.主要从功能代谢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学科C.从形态角度解释病理过程的学科D.解释临床症状体征的桥梁学科E.多种学科综合解释疾病规律的边缘学科2.病理生理学主要教学任务是讲授(D)A.疾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B.动物身上复制的人类疾病过程D.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C.临床诊断治疗的理论基础E.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及其机理解释3.病理生理学大量研究成果主要来自(B)A.流行病学调查B.动物实验研究C.临床观察病人D.推理判断E.临床实验研究4.不同疾病过程中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性改变称为(B)A.病理状态B.病理过程C.病理反应D.病理障碍E. 病理表现5.病理生理学的学科前身是(C)A.器官病理学B.细胞病理学C.实验病理学D.疾病病理学E.医学生理学6.病理生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出现在(C)A.19世纪前叶B.19世纪中叶C.19世纪后叶D.20世纪前叶E.20世纪中叶7.我国病理生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成立于(D)A.20世纪20年代B.20世纪3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50年代E.20世纪60年代8.最早成立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的国家是(E)A.中国B.德国C.东欧D.美国E.俄国[答案]E9.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C)A.诊断疾病B.研究疾病的表现C.揭示疾病的机制与规律D.研究疾病的归转E.探索治疗疾病的手段10.病理生理学专业工作者最多的国家是(A)A.中国B.德国C.俄罗斯D.美国E.日本11.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 (C )A.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B.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C.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D.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的科学E.患病机体形态结构改变的科学12. 疾病概论主要论述 (A )A. 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B. 疾病的原因与条件C. 疾病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机制D. 疾病中各种临床表现的发生机制E. 疾病的经过与结局 ( B)13. 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最主要方法是A.临床观察B.动物实验C.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D.疾病的分子和基因诊断E.形态学观察14.疾病的概念是指 ( c)A.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躯体上、精神上及社会上的不良状态B.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C.在病因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D.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的异常生命活动E.生命活动中的表现形式,体内各种功能活动进行性下降的过程15.关于疾病原因的概念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E)A.引起疾病发生的致病因素B.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内因素C.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外因素D.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内外因素E.引起疾病并决定疾病特异性的特定因素16.下列对疾病条件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B)A.条件是左右疾病对机体的影响因素B.条件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C.条件是影响疾病发生的各种体内外因素D.某些条件可以促进疾病的发生E.某些条件可以延缓疾病的发生17.死亡的概念是指 ( D)A.心跳停止B.呼吸停止C.各种反射消失D.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E.体内所有细胞解体死亡18.下列哪项是诊断脑死亡的首要指标 ( C)A.瞳孔散大或固定B.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C.自主呼吸停止D.脑干神经反射消失E.不可逆性深昏迷19.疾病发生中体液机制主要指 (B )A.病因引起的体液性因子活化造成的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B.病因引起的体液质和量的变化所致调节紊乱造成的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C.病因引起细胞因子活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D.TNFα数量变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E.IL质量变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20.高热患者易发生 ( A)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C.等渗性脱水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E.细胞外液显著丢失21.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最主要的影响是 ( C)A.酸中毒B.氮质血症C.循环衰竭D.脑出血E.神经系统功能障碍22.下列哪一类水电解质失衡最容易发生休克 (A )A.低容量性低钠血症B.低容量性高钠血症C.等渗性脱水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E.低钾血症23.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时体液丢失的特点是 ( B)A.细胞内液和外液均明显丢失B.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C.细胞内液丢失,细胞外液无丢失D.血浆丢失,但组织间液无丢失E.血浆和细胞内液明显丢失24.高容量性低钠血症的特征是 ( D)A.组织间液增多B.血容量急剧增加C.细胞外液增多D.过多的低渗性液体潴留,造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均增多E.过多的液体积聚于体腔25.低容量性高钠血症脱水的主要部位是 (D )A.体腔B.细胞间液C.血液D.细胞内液E.淋巴液.26.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可能是 (C )A.肾炎性水肿B.肾病性水肿C.心性水肿D.肝性水肿E.肺水肿27.易引起肺水肿的病因是 ( D)A.肺心病B.肺梗塞C.肺气肿D.二尖瓣狭窄E.三尖瓣狭窄28.区分渗出液和漏出液的最主要依据是 ( C)A.晶体成分B.细胞数目C.蛋白含量D.酸硷度E.比重29.水肿时产生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 ( E)A.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加B.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C.淋巴回流张障碍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E.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30.细胞外液渗透压至少有多少变动才会影响体内抗利尿激素(ADH)释放(A )A.1%~2%B.3%~4%C.5%~6%D.7%~8%E.9%~10%31.临床上对伴有低容量性的低钠血症原则上给予 (E )A.高渗氯化钠溶液B.10%葡萄糖液C.低渗氯化钠溶液D.50%葡萄糖液E.等渗氯化钠溶液32.尿崩症患者易出现 ( A)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C.等渗性脱水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E.低钠血症33.盛暑行军时大量出汗可发生 ( B)A.等渗性脱水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C.低容量性高钠血症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E.水肿34.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患者的处理原则是补充 (D)A.5%葡萄糖液液B. 0.9%NaClC.先3%NaCl液,后5%葡萄糖液D. 先5%葡萄糖液,后0.9%NaCl液E.先50%葡萄糖液后0.9%NaCl液.35.影响血浆胶体渗透压最重要的蛋白质是 (A )A.白蛋白B.球蛋白C.纤维蛋白原D.凝血酶原E.珠蛋白36.影响血管内外液体交换的因素中下列哪一因素不存在 (D )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B. 血浆晶体渗透压C.血浆胶体渗透压D. 微血管壁通透性E.淋巴回流37.微血管壁受损引起水肿的主要机制是 (B )A.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B. 淋巴回流障碍C. 静脉端的流体静压下降D. 组织间液的胶体渗透压增高E. 血液浓缩38.低蛋白血症引起水肿的机制是 ( D)A. 毛细血管内压升高B.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C. 组织间液的胶体渗透压升高D. 组织间液的流体静压下降E.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39.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主要是因为 ( C)A.肾小球滤过率升高B. 肾血浆流量增加C.出球小动脉收缩比入球小动脉收缩明显D.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中血浆渗透增高E.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中流体静压升高40.血清钾浓度的正常范围是 (C )A.130~150 mmol/LB.140~160 mmol/LC.3.5~5.5 mmol/LD.0.75~1.25 mmol/LE.2.25~2.75 mmol/L41.下述哪项不是低钾血症对骨骼肌的影响 (D )A.肌无力B.肌麻痹C.超极化阻滞D.静息电位负值减小E.兴奋性降低42.重度高钾血症时,心肌的 ( D)A.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B.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C.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D.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E.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43.重度低钾血症或缺钾的病人常有 (B )A.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升高B.心律不齐C.胃肠道运动功能亢进D.代谢性酸中毒E.少尿44.“去极化阻滞”是指 ( B)A.低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B.高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C.低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D.高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 E.低钙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45.影响体内外钾平衡调节的主要激素是 (D )A.胰岛素B.胰高血糖素C.肾上腺糖皮质激素D.醛固酮E.甲状腺素46.影响细胞内外钾平衡调节的主要激素是 ( A)A.胰岛素B.胰高血糖素C.肾上腺糖皮质激素D.醛固酮E.甲状腺素47.“超极化阻滞”是指 (A )A.低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B.高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C.低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D.高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E.低钙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48.钾代谢障碍与酸碱平衡紊乱常互为影响,下述何者是正确的 ( E) A.低钾血症常引起代谢性酸中毒B.高钾血症常引起代谢性碱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常引起高钾血症D.代谢性酸中毒常引起低钾血症E.混合性酸中毒常引起高钾血症49.高钾血症对机体的主要危害在于 (D )A.引起肌肉瘫痪B.引起严重的肾功能损害C.引起血压降低D.引起严重的心律紊乱E.引起酸碱平衡紊乱50. 细胞内液占第二位的阳离子是 ( D)A.Na+B.K+C.H+D.Mg2+E.Ca2+51. 低镁血症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的机制是 (D )A.静息电位负值变小B.阈电位降低C.γ-氨基丁酸释放增多D.乙酰胆碱释放增多E.ATP生成增多52. 不易由低镁血症引起的症状是 (C )A.四肢肌肉震颤B.癫痫发作C.血压降低D.心律失常E.低钙血症和低钾血症53. 对神经、骨骼肌和心肌来说,均是抑制性阳离子的是 (D )A.Na+B.K+C.Ca2+D.Mg2+E.HCO3-54. 神经肌肉应激性增高可见于 ( B)A.高钙血症B.低镁血症C.低磷血症D.低钾血症E.酸中毒55. 临床上常用静脉输入葡萄糖酸钙抢救高镁血症,其主要机制为 (D )A.钙能拮抗镁对神经肌肉的抑制作用B.钙能减少镁在肠道的吸收C.钙能促进镁的排出D.钙能使静息电位负值变小E.钙能促进镁进入细胞内56. 急性高镁血症的紧急治疗措施是 ( C)A.静脉输注葡萄糖B.静脉输注碳酸氢钠C.静脉输注葡萄糖酸钙D.静脉输注生理盐水E.使用利尿剂加速镁的排出57. 下述哪种情况可引起低镁血症 (D )A.肾功能衰竭少尿期B.甲状腺功能减退C.醛固酮分泌减少D.糖尿病酮症酸中毒E.严重脱水58. 引起高镁血症最重要的原因是 ( D)A.口服镁盐过多B.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患者未经治疗C.严重烧伤D.肾脏排镁减少E.长期禁食59. 下述关于血磷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 B)A.正常血磷浓度波动于0.8~1.3mmol/LB.甲状腺素是调节磷代谢的主要激素C.磷主要由小肠吸收,由肾排出D.肾功能衰竭常引起高磷血症E.高磷血症是肾性骨营养不良的主要发病因素60. 高钙血症对骨骼肌膜电位的影响是 (D )A. 静息电位负值变大B. 静息电位负值变小C. 阈电位负值变大D. 阈电位负值变小E. 对膜电位无影响61. 高钙血症对机体的影响不包括 (E )A.肾小管损伤B.异位钙化C.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D.心肌传导性降低E.心肌兴奋性升高62.机体的正常代谢必须处于 ( B)A.弱酸性的体液环境中B.弱碱性的体液环境中C.较强的酸性体液环境中D.较强的碱性体液环境中E.中性的体液环境中63.正常体液中的H+主要来自 ( B)A.食物中摄入的H+B.碳酸释出的H+C.硫酸释出的H+D.脂肪代谢产生的H+E.糖酵解过程中生成的H+64.碱性物的来源有 (E )A.氨基酸脱氨基产生的氨B.肾小管细胞分泌的氨C.蔬菜中含有的有机酸盐D.水果中含有的有机酸盐E.以上都是65.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最多的酸性物质是 (A ) A.碳酸B.硫酸C.乳酸D.三羧酸E.乙酰乙酸66.血液中缓冲固定酸最强的缓冲对是 ( C)A.Pr-/HPrB.Hb-/HHbC.HCO3ˉ/H2CO3D.HbO2-/HHbO2E.HPO42-/H2PO4-67.血液中挥发酸的缓冲主要靠 ( C)A.血浆HCO3ˉB.红细胞HCO3ˉC.HbO2及HbD.磷酸盐E.血浆蛋白68.产氨的主要场所是 ( E)A.远端小管上皮细胞B.集合管上皮细胞C.管周毛细血管D.基侧膜E.近曲小管上皮细胞69.血液pH 值主要取决于血浆中 (B )A.[Prˉ]/[HPrˉ]B.[HCO3ˉ]/[H2CO3]C.[Hbˉ]/[HHb]D.[HbO2ˉ]/[HHbCO2]E.[HPO42ˉ]/[H2PO4ˉ]70.能直接反映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碱的总和的指标是DA.PaCO2B.实际碳酸氢盐(AB)C.标准碳酸氢盐(SB)D.缓冲碱(BB)E.碱剩余(BE)71.标准碳酸氢盐小于实际碳酸氢盐(SB<AB)可能有 (B)A.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呼吸性碱中毒D.混合性碱中毒E.高阴离子间隙代谢性酸中毒72.阴离子间隙增高时反映体内发生了 (A )A.正常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B.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C.低血氯性呼吸性酸中毒D.正常血氯性呼吸性酸中毒E.高血氯性呼吸性酸中毒73.阴离子间隙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可见于 ( E)A.严重腹泻B.轻度肾功能衰竭C.肾小管酸中毒D.使用碳酸酐酶抑制剂E.以上都是74.下列哪一项不是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 ( C)A.高热B.休克C.呕吐D.腹泻E.高钾血症75.急性代谢性酸中毒机体最主要的代偿方式是 (C )A.细胞外液缓冲B.细胞内液缓冲C.呼吸代偿D.肾脏代偿E.骨骼代偿76.一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气分析可见:pH 7.28,PaCO2 3.7kPa(28mmHg),HCO3ˉ 17mmol/L,最可能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 ( A)A.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以上都不是77.一休克患者,血气测定结果如下:pH 7.31,PaCO2 4.6 kPa(35mmHg),HCO3ˉ 17mmol/L,Na+ 140mmol/L,Cl- 104mmol/L,K+ 4.5mmol/L,最可能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 (B )A.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B.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C.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D.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78.治疗代谢性酸中毒的首选药物是 ( E)A.乳酸钠B.三羟基氨基甲烷C.柠檬酸钠D.磷酸氢二钠E.碳酸氢钠79.下列哪一项不是呼吸性酸中毒的原因 ( B)A.呼吸中枢抑制B.肺泡弥散障碍C.通风不良D.呼吸道阻塞E.胸廓病变80.下列哪一项不是引起酸中毒时心肌收缩力降低的机制 ( B)A.代谢酶活性抑制B.低钙C.H+竞争性地抑制钙与肌钙蛋白亚单位结合D.H+影响钙内流E.H+影响心肌细胞肌浆网释放钙81.急性呼吸性酸中毒的代偿调节主要靠 ( C)A.血浆蛋白缓冲系统B.碳酸氢盐缓冲系统C.非碳酸氢盐缓冲系统D.磷酸盐缓冲系统E.其它缓冲系统82.慢性呼吸性酸中毒的代偿调节主要靠 ( D)A.呼吸代偿B.脏代偿C.血液系统代偿D.肾脏代偿E.骨骼代偿83.某溺水窒息患者,经抢救后血气分析结果为:pH 7.18,PaCO2 9.9 kPa (75mmHg),HCO3ˉ 28mmol/L,最可能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 ( B)A.代谢性酸中毒B.急性呼吸性酸中毒C.慢性呼吸性酸中毒D.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E.代谢性碱中毒84.某肺心病患者,因感冒肺部感染而住院,血气分析为:pH 7.32,PaCO29.4 kPa (71mmHg),HCO3ˉ 37mmol/L,最可能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C )A.代谢性酸中毒B.急性呼吸性酸中毒C.慢性呼吸性酸中毒D.混合性酸中毒E.代谢性碱中毒85.呼吸衰竭时合并哪一种酸碱失衡时易发生肺性脑病 ( C)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混合性碱中毒86.严重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时,下列哪项治疗措施是错误的 (C )A.去除呼吸道梗阻B.使用呼吸中枢兴奋剂C.使用呼吸中枢抑制剂D.控制感染E.使用碱性药物87.下列哪一项不是代谢性碱中毒的原因 ( A)A.严重腹泻B.剧烈呕吐C.应用利尿剂(速尿,噻嗪类)D.盐皮质激素过多E.低钾血症88.某幽门梗阻患者发生反复呕吐,血气分析结果为:pH 7.5,PaCO2 6.6 kPa (50mmHg),HCO3ˉ 36mmol/L,最可能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 ( B)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混合性碱中毒89.如血气分析结果为PaCO2 升高,同时HCO3-降低,最可能的诊断是(E )A.呼吸性酸中毒B.代谢性酸中毒C.呼吸性碱中毒D.代谢性碱中毒E.以上都不是90.由于剧烈呕吐引起的代谢性碱中毒最佳治疗方案是 ( A)A.静注0.9%生理盐水B.给予噻嗪类利尿剂C.给予抗醛固酮药物D.给予碳酸酐酶抑制剂E.? 给予三羟基氨基甲烷91.下列哪一项不是呼吸性碱中毒的原因 ( D)A.吸入气中氧分压过低B.癔病C.发热D.长期处在密闭小室内E.脑外伤刺激呼吸中枢91.某肝性脑病患者,血气测定结果为:pH 7.48,PaCO2 3.4 kPa (22.6mmHg),HCO3ˉ 19mmol/L,最可能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 (D )A.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混合型碱中毒93.碱中毒时出现手足搐搦的重要原因是 ( C)A.血清K+降低B.血清Cl-降低C.血清Ca2+降低D.血清Na+降低E.血清Mg2+降低94.酮症酸中毒时下列哪项不存在 (E )A.血K+升高B.AG升高C.PaCO2下降D.BE负值增大E.Cl-增高95.肾小管酸中毒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下列哪项不存在 (B )A.血K+升高B.AG升高C.PaCO2下降D.BE负值增大E.Cl-增高96.休克引起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可出现 ( B)A.细胞内K+释出,肾内H+-Na+交换降低B.细胞内K+释出,肾内H+-Na+交换升高C.细胞外K+内移,肾内H+-Na+交换升高D.细胞外K+内移,肾内H+-Na+交换降低E.细胞外K+内移,肾内K+-Na+交换升高97.下列哪一项双重性酸碱失衡不可能出现 ( E)A.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B.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D.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98.代谢性酸中毒时,下列哪项酶活性的变化是正确的 (B )A.碳酸酐酶活性降低B.谷氨酸脱羧酶活性升高C.γ-氨基丁酸转氨酶活性升高D.谷氨酰胺酶活性降低E.丙酮酸脱羧酶活性升高99.影响动脉血氧分压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 D) A.血红蛋白的含量B.组织供血C.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D.肺呼吸功能E.线粒体氧化磷酸化酶活性100.影响动脉血氧含量的主要因素是 (B ) A.细胞摄氧的能力B.血红蛋白含量C.动脉血CO2分压D.动脉血氧分压E.红细胞内2,3-DPG含量101.P50升高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C )A.氧离曲线左移B.血温降低C.血液H+浓度升高D.血K+升高E.红细胞内2,3-DPG 含量减少102.检查动-静脉血氧含量差主要反映的是 ( E) A.吸入气氧分压B.肺的通气功能C.肺的换气功能D.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E.组织摄取和利用氧的能力103.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动脉血氧变化的最主要特征是 ( C ) A.血氧容量降低B.P50降低C.动脉血氧分压降低D.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104.某患者血氧检查结果是:PaO27.0kPa(53mmHg), 血氧容量20ml/dl,动脉血氧含量14ml/dl,动-静脉血氧含量差4ml/dl,其缺氧类型为 ( A) A.低张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C.缺血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淤血性缺氧105.易引起血液性缺氧的原因是 (B)A.氰化物中毒B.亚硝酸盐中毒C.硫化物中毒D.砒霜中毒E.甲醇中毒106.红细胞内2,3-DPG 增多可引起 (B)A.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B.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C.血液携带氧的能力增加D.红细胞向组织释放氧增多E.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加107.某患者血氧检查为:PaO213.0kPa(98 mmHg),血氧容量12 ml/dl,动脉血氧含量11.5 ml/dl,动-静脉血氧含量差4 ml/dl,患下列哪种疾病的可能性最大 ( C)A.哮喘B.肺气肿C.慢性贫血D.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E.严重维生素缺乏108.引起循环性缺氧的疾病有 (C)A.肺气肿B.贫血C.动脉痉挛D.一氧化碳中毒E.维生素B1缺乏109.砒霜中毒导致缺氧的机制是 ( D)A.丙酮酸脱氢酶合成减少B.线粒体损伤C.形成高铁血红蛋白D.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E.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增高110.氰化物中毒时血氧变化的特征是 ( E)A.血氧容量降低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C.动脉血氧分压降低D.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111.血氧容量、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含量正常,而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见于 ( A)A.心力衰竭B.呼吸衰竭C.室间隔缺损D.氰化物中毒E.慢性贫血112.PaO2低于下列哪项数值时可反射性的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 B)A.10.0kPa(75mmHg)B.8.0kPa (60mmHg)C.6.7kPa (50mmHg)D.5.32kPa (40mmHg)E.4.0kPa (30mmHg)113.高原肺水肿的发病机制主要是 ( C)A.吸入气氧分压减少B.肺血管扩张C.肺小动脉不均一性收缩D.外周化学感受器受抑制E.肺循环血量增加114.下列哪项不是缺氧引起的循环系统的代偿反应 ( C) A.心率加快B.心肌收缩力加强C.心、脑、肺血管扩张D.静脉回流量增加E.毛细血管增生115.决定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静息膜电位的主要钾通道是 ( A)A.电压依赖性钾通道B.Ca2+激活型钾通道C.ATP敏感性钾通道D.受体敏感性钾通道E.Mg2+激活型钾通道116.下列哪项不是肺源性心脏病的原因 (E )A.肺血管收缩引起的肺动脉高压B.心肌缺氧所致的心肌舒缩功能降低C.心律失常D.肺血管重塑E.回心血量减少117.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的机制是 ( E)A.腹腔内脏血管收缩B.肝脾储血释放C.红细胞破坏减少D.肝脏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E.骨髓造血加强118.缺氧时氧解离曲线右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 D)A.血液H+浓度升高B.血浆CO2分压升高C.血液温度升高D.红细胞内2,3-DPG增加E.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119.下列哪项不是缺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机制 (E ) A.ATP生成不足B.颅内压升高C.脑微血管通透性增高D.神经细胞膜电位降低E.脑血管收缩120.脑组织对缺氧最敏感的部位是 ( A)A.大脑灰质B.大脑白质C.中脑D.小脑E.延脑121.下列哪项不是组织细胞对缺氧的代偿性变化 (E ) A.线粒体数量增加B.葡萄糖无氧酵解增强C.肌红蛋白含量增加D.合成代谢减少E.离子泵转运功能加强122.吸氧疗法对下列哪种疾病引起的缺氧效果最好 ( A)A.肺水肿B.失血性休克C.严重贫血D.氰化物中毒E.亚硝酸盐中毒123.高压氧治疗缺氧的主要机制是 ( D)A.提高吸入气氧分压B.增加肺泡内氧弥散入血C.增加血红蛋白结合氧D.增加血液中溶解氧量E.增加细胞利用氧124.下列有关发热概念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D )A.体温超过正常值0.6℃B.产热过程超过散热过程C.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D.由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引起的体温升高E.由体温调节中枢调节功能障碍引起的体温升高125.人体最重要的散热途径是( B)A.肺B.皮肤C.尿D.粪E.肌肉126.下述哪一种体温升高属于过热(D)A.妇女月经前期B.妇女妊娠期C.剧烈运动后br /> D.先天性无汗腺E.流行性脑膜炎127.体温调节中枢的高级部分是()A.视前区-前下丘脑B.延脑C.桥脑D.中脑E.脊髓128.炎热环境中皮肤散热的主要形式是(A )A.发汗B.对流C.血流D.传导129.引起发热的最常见的病因是( DA.淋巴因子B.恶性肿瘤C.变态反应D.细菌感染E.病毒感染130.输液反应出现的发热其产生原因多数是由于(D)A.变态反应B.药物的毒性反应C.外毒素污染D.内毒素污染E.霉菌污染131.下述哪种物质属内生致热原(E)A.革兰阳性细菌产生的外毒素B.革兰阴性菌产生的内毒素C.体内的抗原抗体复合物D.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代谢产物本胆烷醇酮 E.单核细胞等被激活后释放的致热原132.近年来证明白细胞致热原(LP)与下述哪种物质相一致DA.肿瘤坏死因子B.组织胺C.淋巴因子E.IL-2133.发热的发生机制中共同的中介环节主要是通过(B)A.外致热原B.内生致热原C.前列腺素D.5-羟色胺E.环磷酸腺苷134.下述哪一种细胞产生和释放白细胞致热原的量最多(B A.中性粒细胞B.单核细胞C.嗜酸粒细胞D.肝脏星形细胞E.淋巴细胞135.茶碱增强发热反应的机制是(C )A.增加前列腺素B.增强磷酸二酯酶活性C.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D.抑制前列腺素合成E.使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去肾上腺素136.内毒素是( B)A.革兰阳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脂多糖B.革兰阴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脂多糖C.革兰阳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核心多糖D.革兰阴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核心多糖E.革兰阴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小分子蛋白质137.多数发热发病学的第一环节是( B)A.产热增多,散热减少B.发热激活物的作用C.内生致热原的作用D.中枢发热介质参与作用E.体温调定点上移138.体温上升期的热代谢特点是( C)A.产热和散热平衡B.散热大于产热C.产热大于散热D.产热障碍E.散热障碍139.发热病人最常出现(A )A.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混合性酸中毒D.代谢性碱中毒E.混合性碱中毒140.退热期可导致( D)A.Na+潴留。

病理生理学试题库(附答案)

病理生理学试题库(附答案)

病理生理学试题库(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项疾病属于先天性疾病?A. 绿色盲B. 2 型糖尿病C. 高血压D. 慢性阻塞性肺病答案:A2.下列哪个细胞器负责合成和储存脂类物质?A. 内质网B. 高尔基体C. 溶酶体D. 线粒体答案:A3.纤维化的肝脏在切面上的特征是?A. 肝脏颜色变深B. 肝脏颜色变浅C. 肝脏纤维组织增生D. 肝脏脂肪堆积答案:C4.高血糖症的主要生理作用是?A. 促进胃酸分泌B. 促进肝脏糖原合成C. 抑制胰岛素分泌D. 促进指数增加答案:B5.心力衰竭最常见的病因是?A. 慢性肺病B. 冠心病C. 甲状腺功能亢进D. 感染答案:B二、判断题1.酸性细胞质主要是由线粒体释放的氢离子引起的。

答案:错2.病毒感染后产生的细胞毒素属于免疫系统的成分。

答案:错3.机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时,会导致蛋白质异常折叠、氧化损伤等细胞损伤,从而影响细胞功能。

答案:对4.发生于肝脏的肝内胆管癌和胆管细胞癌是相同的疾病。

答案:错5.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功能是制造和分泌激素,因此它是一个典型的外分泌腺。

答案:错三、问答题1.请简述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区别。

答:细胞凋亡是一种主动的、规律性的程序性死亡方式,是一个能够保护生物体的重要防御措施,通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包括膜的变异和破裂、细胞内部结构的改变、染色体DNA的断裂和缩短等,导致细胞消失。

细胞坏死则是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造成细胞死亡,如感染、物理化学因素或药物反应等,主要表现为细胞体积增大、胞浆溢出、核染色质淤积等现象。

2.简述细胞的核糖体与转录、翻译的关系。

答:核糖体是细胞中重要的细胞器,主要功能是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发挥调控和控制蛋白质合成的作用。

在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将DNA中的信息转录为RNA,核糖体则解读RNA信息,将信息转化为蛋白质序列。

在翻译过程中,mRNA通过核糖体与tRNA和rRNA相结合,形成复合物,将信息转化为特定的氨基酸序列,进而生成蛋白质。

病理生理单项选择练习题

病理生理单项选择练习题

病理生理单项选择练习题一1.能够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称为 DA.疾病的条件B.疾病的原因C.疾病的危险因素D.疾病的诱因E.疾病的外因2.疾病的发展方向取决于 DA.病因的数量与强度B.存在的诱因C.机体的抵抗力D.损伤与抗损伤力量的对比E.机体自稳调节的能力3.死亡的概念是指 CA.呼吸、心跳停止,各种反射消失B.各组织器官的生命活动终止C.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的停止D.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深度抑制状态E.重要生命器官发生不可逆性损伤4.全脑功能的永久性停止称为 CA.植物人状态B.濒死状态C.脑死亡D.生物学死亡E.临床死亡5.体液是指 BA.细胞外液体及其溶解在其中的物质B.体内的水与溶解在其中的物质C.体内的水与溶解在其中的无机盐D.体内的水与溶解在其中的蛋白质E.细胞内液体及溶解在其中的物质6.高渗性脱水患者尿量减少的主要机制是 B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渴中枢B.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ADH分泌C.肾血流量明显减少D.细胞内液减少E.醛固酮分泌增多7.下列哪一类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早期易发生休克 AA.低渗性脱水B.高渗性脱水C.水中毒D.低钾血症E.高钾血症8.判断不同类型脱水的分型依据是 CA.体液丢失的总量B.细胞外液丢失的总量C.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D.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变化E.细胞内液渗透压的变化9.给严重低渗性脱水患者输入大量水分而未补钠盐可引起 C A.高渗性脱水B.等渗性脱水C.水中毒D.低钾血症E.水肿10.水肿时造成全身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 CA.毛细血管血压升高B.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C.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D.肾小球滤过增加E.静脉回流受阻11.下列哪一项不是低钾血症的原因 B A.长期使用速尿B.代谢性酸中毒C.禁食D.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E.代谢性碱中毒12.低钾血症时,心电图表现为 AA.T波低平B.T波高尖C.P-R间期缩短D.窦性心动过速E.心室纤颤13.下列何种情况最易引起高钾血症 D A.急性肾衰多尿期B.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C.大量应用速尿D.急性肾衰少尿期E.大量应用胰岛素14.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均可引起 D 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肾小管泌氢增加D.心律失常E.肾小管泌钾增加15.对固定酸进行缓冲的最主要系统是 A A.碳酸氢盐缓冲系统B.磷酸盐缓冲系统C.血浆蛋白缓冲系统D.还原血红蛋白缓冲系统E.氧合血红蛋白缓冲系统16.血液pH的高低取决于血浆中 DA.NaHCO3浓度B.PaCO3C.阴离子间隙D.[HCO3-]/[H2CO3]的比值E.有机酸含量17.血浆HCO3-浓度原发性增高可见于 B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18.代谢性碱中毒常可引起低血钾,其主要原因是 CA.K+摄入量减少B.细胞外液量增多使血钾稀释C.细胞内H+与细胞外K+交换增加D.消化道排K+增加E.肾滤过K+增加19.某病人血pH 7.25,PaCO2 9.3kPa(70mmHg),HCO3- 33mmol/L,其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是 BA.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20.严重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时,下述哪个系统的功能障碍最明显 AA.中枢神经系统B.心血管系统C.泌尿系统D.运动系统E.血液系统二1.影响血氧饱和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DA.血液pH值B.血液温度C.血液CO2分压D.血氧分压E.红细胞内2,3-DPG含量2.静脉血分流入动脉可造成 BA.血液性缺氧B.乏氧性缺氧C.循环性性缺氧D.组织中毒性缺氧E.低动力性缺氧3.下列何种物质可使2价铁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C A.硫酸盐B.尿素C.亚硝酸盐D.肌酐E.乳酸4.血液性缺氧时 DA.血氧容量正常、血氧含量降低B.血氧容量降低、血氧含量正常C.血氧容量、血氧含量均正常D.血氧容量、血氧含量均降低E.血氧容量增加、血氧含量降低5.血氧容量正常,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正常,而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变小见于 D A.心力衰竭B.呼吸衰竭C.室间隔缺损D.氰化物中毒E.慢性贫血6.缺氧引起冠状血管扩张主要与哪一代谢产物有关 EA.钠离子B.钾离子C.肾上腺素D.尿素E.腺苷7.下述哪种情况的体温升高属于发热 EA.妇女月经前期B.应激C.剧烈运动后D.中暑E.伤寒8.外致热原的作用部位是 AA.产EP细胞B.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C.骨骼肌D.皮肤血管E.汗腺9.体温上升期的热代谢特点是 AA.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上升B.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上升C.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保持高水平D.产热与散热在较高水平上保持相对平衡,体温保持高水平E.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10.高热持续期的热代谢特点是 DA.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上升B.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上升C.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保持高水平D.产热与散热在较高水平上保持相对平衡,体温保持高水平E.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11.发热时 CA.交感神经兴奋,消化液分泌增多,胃肠蠕动增强B.交感神经抑制,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C.交感神经兴奋,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D.迷走神经兴奋,消化液分泌增多,胃肠蠕动增强E.迷走神经兴奋,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增强12.高热病人较易发生 DA.水中毒B.水潴留C.低渗性脱水D.高渗性脱水E.等渗性脱水13.应激时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的作用是 DA.抑制糖异生B.刺激胰高血糖素分泌C.增加心肌收缩力D.稳定溶酶体膜E.激活磷脂酶的活性14.热休克蛋白是 AA.在热应激时新合成或合成增加的一组蛋白质B.暖休克时体内产生的蛋白质C.主要在肝细胞合成的蛋白质D.在高温作用下产生的蛋白质E.分泌型蛋白质15.关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机制,错误的是:DA.胃粘膜缺血B.胃分泌粘液下降C.H+反向弥散D.碱中毒E.胆汁返流16.DIC的最主要特征是 DA.广泛微血栓形成B.凝血因子大量消耗C.纤溶过程亢进D.凝血功能紊乱E.严重出血17.内皮细胞受损,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是通过活化 B A.凝血酶原B.XII因子C.组织因子D.纤维蛋白原E.钙离子18.大量组织因子入血的后果是 BA.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B.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C.激活补体系统D.激活激肽系统E.激活纤溶系统19. DIC时血液凝固障碍表现为 DA.血液凝固性增高B.纤溶活性增高C.纤溶过程亢进D.凝血物质大量消耗E.溶血性贫血20. DIC晚期病人出血的原因是 EA.凝血系统被激活B.纤溶系统被激活C.凝血和纤溶系统同时被激活D.凝血系统活性>纤溶系统活性E.纤溶系统活性>凝血系统活性三1.休克的最主要特征是 CA.心输出量降低B.动脉血压降低C.组织微循环灌流量锐减D.外周阻力升高E.外周阻力降低2.休克早期引起微循环变化的最主要的体液因子是A A.儿茶酚胺B.心肌抑制因子C.血栓素A2D.内皮素E.血管紧张素Ⅱ3.休克早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AA.少灌少流B.多灌少流C.不灌不流D.少灌多流E.多灌多流4.“自身输血”作用主要是指AA.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B.抗利尿激素增多,水重吸收增加C.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D.组织液回流多于生成E.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5.“自身输液”作用主要是指D A.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B.抗利尿激素增多,水重吸收增加C.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D.组织液回流多于生成E.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6.休克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A A.多灌少流B.不灌不流C.少灌少流D.少灌多流E.多灌多流7.休克晚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E A.少灌多流B.多灌少流C.少灌少流D.多灌多流E.不灌不流8.较易发生DIC的休克类型是 D A.心源性休克B.失血性休克C.过敏性休克D.感染性休克E.神经源性休克9.休克时细胞最早受损的部位是 A A.细胞膜B.细胞核C.线粒体D.溶酶体E.高尔基体10.在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早期最易受损害的器官是 E A.心脏B.肝C.脾D.肺E.肾11.下列哪种因素不会影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 D A.缺血时间B.组织器官需氧程度C.侧支循环是否建立D.低钠灌注液E.高钙灌注液12.自由基损伤细胞的早期表现是 AA.膜损伤B.线粒体损伤C.肌浆网损伤D.内质网损伤E.溶酶体破裂13.再灌注期细胞内钙超载的主要原因是AA.钙内流增加B.肌浆网释放Ca2+增加C.肌浆网释放Ca2+减少D.细胞膜上钙泵活性降低E.线粒体摄Ca2+减少14.钙超载引起再灌注损伤中不包括EA.促进膜磷脂降解B.线粒体功能障碍C.损伤心肌细胞骨架D.促进氧自由基生成E.引起血管阻塞15.最易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是 AA.心B.肝C.脾D.肺E.肾16.最常见的再灌注心律失常是DA.心房颤动B.房室传导阻滞C.窦性心动过速D.室性心动过速E.室性期前收缩17.下列哪种再灌注条件可加重再灌注损伤A A.高钠B.低压C.低钙D.低温E.低pH18.关于心脏后负荷,不正确的叙述是B A.又称压力负荷B.决定心肌收缩的初长度C.心肌收缩时所遇到的负荷D.肺动脉高压可导致右室后负荷增加E.高血压可导致左室后负荷增加19.心力衰竭时最常出现的酸碱平衡紊乱是A 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20.心功能降低时最早出现的变化是 B A.心输出量降低B.心力贮备降低C.心脏指数降低D.射血分数降低E.动脉血压降低四1.阻塞性通气不足可见于EA.低钾血症B.多发性神经炎C.胸腔积液D.化脓性脑膜炎E.慢性支气管炎2.胸内中央气道阻塞可发生AA.呼气性呼吸困难B.吸气性呼吸困难C.吸气呼气同等困难D.吸气呼气均无困难E.阵发性呼吸困难3.一般情况下,弥散障碍主要导致动脉血中E A.氧分压升高、二氧化碳分压升高B.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降低C.氧分压不变、二氧化碳分压不变D.氧分压不变、二氧化碳分压升高E.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不变4.ARDS的基本发病环节是DA.肺内DIC形成B.急性肺淤血水肿C.急性肺不张D.弥漫性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E.肺泡内透明膜形成5.对有通气障碍致使血中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给氧治疗可E A.持续给高浓度氧B.间断性给高浓度氧C.给纯氧D.给高压氧E.持续给低浓度低流量氧6.肝功能衰竭出现凝血障碍与下列哪项因素无关DA.凝血因子合成减少B.凝血因子消耗增多C.血小板数量减少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减少E.血小板功能异常7.肝病时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与下列哪项因素无关AA.肠腔内胆盐量增加B.通过肝窦的血流量减少C.枯否细胞功能抑制D.内毒素从结肠漏出过多E.内毒素吸收过多8.肝性脑病时血氨生成过多的最常见来源是AA.肠道产氨增多B.肌肉产氨增多C.脑产氨增多D.氨从肾重吸收增多E.血中NH4+向NH3转化增多9.假性神经递质的毒性作用是EA.对抗乙酰胆碱B.阻碍三羧酸循环C.抑制糖酵解D.降低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E.干扰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功能10.肝性脑病患者血中支链氨基酸浓度降低的机制是E A.支链氨基酸合成蛋白质B.支链氨基酸经肠道排出C.支链氨基酸经肾脏排出D.支链氨基酸进入中枢神经系统E.骨骼肌对支链氨基酸的摄取和分解增强11.下述诱发肝性脑病的因素中最为常见的是AA.消化道出血B.利尿剂使用不当C.便秘D.感染E.尿毒症12.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易发生出血的主要原因是C A.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B.血小板功能异常C.血小板数量减少D.凝血物质消耗增多E.纤溶系统功能亢进13.引起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是CA.急性肾炎B.前列腺肥大C.休克D.汞中毒E.尿路结石14.引起肾后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是DA.急性肾小球肾炎B.汞中毒C.急性间质性肾炎D.输尿管结石E.肾结核15.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水代谢紊乱的主要表现是E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水肿E.水中毒16.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病人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是BA.高钠血症B.高钾血症C.低钾血症D.高钙血症E.低镁血症17.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病人最常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A 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18.哪项不是..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出现多尿的机制CA.肾小球滤过功能逐渐恢复B.肾小管阻塞解除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D.新生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浓缩功能低下E.渗透性利尿19.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较早出现的症状是BA.少尿B.夜尿C.高钾血症D.尿毒症E.肾性骨营养不良20.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出现B A.血磷升高,血钙升高B.血磷升高,血钙降低C.血磷降低,血钙升高D.血磷降低,血钙降低E.血磷正常,血钙升高。

病理生理学选择题模拟题含参考答案

病理生理学选择题模拟题含参考答案

病理生理学选择题模拟题含参考答案1、休克时发生心力衰竭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A、心肌供血量减少B、心肌抑制因子的作用C、酸中毒、高钾血症D、心肌内的DIC使心肌受损E、心脏前负荷增加答案:E2、下列哪项检查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DIC所致出血的鉴别诊断没有意义A、凝血酶原时间B、部分凝血活酶时间C、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D、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E、血小板计数答案:E3、心功能不全时,神经-体液调节机制激活的中心环节是A、内皮素水平升高B、炎症介质产生增多C、儿茶酚胺释放增多D、活性氧生成增多E、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答案:E4、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特点是A、毛细血管前阻力和毛细血管后阻力均增加,前阻力大于后阻力B、毛细血管前阻力和毛细血管后阻力均增加,前阻力小于后阻力C、毛细血管前阻力与后阻力增加程度--致D、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加但后阻力变化不明显E、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加但前阻力变化不明显.答案:A5、下列哪种血液性缺氧P50降低A、高铁血红蛋白血症B、过氯酸盐中毒C、输入大量碱性液体D、CO中毒性缺氧E、贫血性缺氧答案:C6、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多见于A、缺氧B、饥饿C、严重腹泻D、严重肾衰竭E、摄入大量水杨酸制剂答案:C7、离心性心肌肥大的主要发生机制是A、心肌收缩期阻力过大B、心排出量增加C、心率加快D、冠脉血流量增加E、舒张期答案:E8、下列哪一项不是酸中毒引起心肌收缩力降低的机制A、低血钙B、竞争性地结合钙与肌钙蛋白亚单位结合C、高血钾D、影响心肌细胞肌浆网释放钙E、影响钙内流答案:A9、休克时由肥大细胞释放的舒血管物质是A、C3aB、缓激肽C、腺苷D、组胺E、NO答案:D10、患者,男,69岁,反复咳嗽、咳痰30年,气短8年,1周前开始发热、咳嗽、咳脓性痰,呼吸困难来院诊治。

血气分析: pH 7.20,Pa0,50mmHg,PaC0z70mmHg, BE -14.5mmol/L, HCO.45mmol/L。

病理生理学期末选择题

病理生理学期末选择题

1. 下列哪项是基本病理过程?( )A.心力衰竭B.肝性脑病C.缺氧D.肝功能衰竭E.老年性痴呆2.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 )。

A.正常人体的组织结构的科学B.患病机体的组织结构特点的科学C.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特点和规律的科学D.疾病的症状、体征和诊断的科学E.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及转归的科学3. 病理生理学是( )。

A.以动物疾病模型阐述人类疾病规律的学科B.主要从功能代谢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学科C.从形态角度解释病理过程的学科D.解释临床症状体征的桥梁学科E.与其他医学学科联系不大4. 病理生理学主要任务是( )。

A.疾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B.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C.临床诊断治疗的理论基础D.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一般规律与机制E.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及其机制解释5. 关于疾病的概念,下列哪项描述最为确切?( )A.疾病即指机体不舒服B.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的损害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C.疾病是不健康的生命活动过程D.疾病是机体对内环境的协调障碍E.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疾病是细胞受损的表现6. 死亡的概念是( )。

A.呼吸、心跳停止,反射消失B.包括濒死期至生物学死亡期的过程C.组织细胞代谢完全停止之时D.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E.大脑的功能丧失7. 脑死亡是指( )。

A.脑细胞死亡B.深昏迷C.脑电波处于零电位D.脑干功能丧失E.全脑功能永久性丧失8. 下列哪项是确诊脑死亡的最可靠的依据?( )A.昏迷和大脑无反应性B.血管造影证明脑血液循环停止C.自主呼吸停止D.脑干神经反射消失E.零电位脑电图9. 疾病的概念是指( )。

A.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躯体上、精神上及社会适应上的不良状态B.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C.在病因作用下,因机体内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D.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E.生命活动中的表现形式,体内各种功能活动进行性下降的过程10. 有关死亡的确切理解应是( )。

病理生理学选择题库

病理生理学选择题库

01水,电解质代谢紊乱1.高热患者易发生(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C.等渗性脱水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E.细胞外液显著丢失2.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最主要的影响是( )A.酸中毒B.氮质血症C.循环衰竭 D.脑出血E.神经系统功能障碍3.下列哪一类水电解质失衡最容易发生休克( )A.低容量性低钠血症B.低容量性高钠血症C.等渗性脱水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E.低钾血症4.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时体液丢失的特点是( )A.细胞内液和外液均明显丢失B.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C.细胞内液丢失,细胞外液无丢失D.血浆丢失,但组织间液无丢失E.血浆和细胞内液明显丢失5.高容量性低钠血症的特征是( )A.组织间液增多B.血容量急剧增加C.细胞外液增多D.过多的低渗性液体潴留,造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均增多E.过多的液体积聚于体腔6.低容量性高钠血症脱水的主要部位是( )A.体腔B.细胞间液C.血液D.细胞内液E.淋巴液.7.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可能是( )A.肾炎性水肿B.肾病性水肿C.心性水肿D.肝性水肿E.肺水肿8.易引起肺水肿的病因是( )A.肺心病B.肺梗塞C.肺气肿D.二尖瓣狭窄E.三尖瓣狭窄9.区分渗出液和漏出液的最主要依据是( )A.晶体成分B.细胞数目C.蛋白含量 D.酸硷度E.比重10.水肿时产生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 )A.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加B.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C.淋巴回流X障碍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E.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11.细胞外液渗透压至少有多少变动才会影响体内抗利尿激素(ADH)释放( )A.1%~2%B.3%~4%C.5%~6%D.7%~8%E.9%~10%12.临床上对伴有低容量性的低钠血症原则上给予( )A.高渗氯化钠溶液B.10%葡萄糖液C.低渗氯化钠溶液D.50%葡萄糖液E.等渗氯化钠溶液13.尿崩症患者易出现(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C.等渗性脱水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E.低钠血症14.盛暑行军时大量出汗可发生( )A.等渗性脱水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C.低容量性高钠血症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E.水肿15.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患者的处理原则是补充( )A.5%葡萄糖液液B. 0.9%NaClC.先3%NaCl液,后5%葡萄糖液D. 先5%葡萄糖液,后0.9%NaCl液E.先50%葡萄糖液后0.9%NaCl液.16.影响血浆胶体渗透压最重要的蛋白质是( )A.白蛋白B.球蛋白C.纤维蛋白原D.凝血酶原E.珠蛋白17.影响血管内外液体交换的因素中下列哪一因素不存在( )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B. 血浆晶体渗透压C.血浆胶体渗透压D. 微血管壁通透性E.淋巴回流18.微血管壁受损引起水肿的主要机制是( )A.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B. 淋巴回流障碍C. 静脉端的流体静压下降D. 组织间液的胶体渗透压增高E. 血液浓缩19.低蛋白血症引起水肿的机制是( )A. 毛细血管内压升高B.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C. 组织间液的胶体渗透压升高D. 组织间液的流体静压下降E.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20.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主要是因为( )A.肾小球滤过率升高B. 肾血浆流量增加C.出球小动脉收缩比入球小动脉收缩明显D.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中血浆渗透增高E.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中流体静压升高21.血清钾浓度的正常X围是( )A.130~150 mmol/LB.140~160 mmol/LC.3.5~5.5 mmol/LD.0.75~1.25 mmol/LE.2.25~2.75 mmol/L 22.下述哪项不是低钾血症对骨骼肌的影响( )A.肌无力B.肌麻痹C.超极化阻滞D.静息电位负值减小E.兴奋性降低23.重度高钾血症时,心肌的( )A.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B.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C.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D.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E.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24.重度低钾血症或缺钾的病人常有( )A.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升高B.心律不齐C.胃肠道运动功能亢进D.代谢性酸中毒E.少尿25.“去极化阻滞”是指( )A.低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B.高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C.低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D.高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E.低钙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26.影响体内外钾平衡调节的主要激素是( )A.胰岛素B.胰高血糖素C.肾上腺糖皮质激素D.醛固酮E.甲状腺素27.影响细胞内外钾平衡调节的主要激素是( )A.胰岛素B.胰高血糖素C.肾上腺糖皮质激素D.醛固酮E.甲状腺素28.“超极化阻滞”是指( )A.低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B.高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C.低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D.高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E.低钙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29.钾代谢障碍与酸碱平衡紊乱常互为影响,下述何者是正确的( )A.低钾血症常引起代谢性酸中毒B.高钾血症常引起代谢性碱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常引起高钾血症D.代谢性酸中毒常引起低钾血症E.混合性酸中毒常引起高钾血症30.高钾血症对机体的主要危害在于( )A.引起肌肉瘫痪B.引起严重的肾功能损害C.引起血压降低D.引起严重的心律紊乱E.引起酸碱平衡紊乱31. 细胞内液占第二位的阳离子是( )A.Na+B.K+C.H+D.Mg2+E.Ca2+32. 低镁血症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的机制是( )A.静息电位负值变小B.阈电位降低C.γ-氨基丁酸释放增多D.乙酰胆碱释放增多E.ATP生成增多33. 不易由低镁血症引起的症状是( )A.四肢肌肉震颤B.癫痫发作C.血压降低D.心律失常E.低钙血症和低钾血症34. 对神经、骨骼肌和心肌来说,均是抑制性阳离子的是( )A.Na+B.K+C.Ca2+D.Mg2+E.HCO3-35. 神经肌肉应激性增高可见于( )A.高钙血症B.低镁血症C.低磷血症D.低钾血症E.酸中毒36. 临床上常用静脉输入葡萄糖酸钙抢救高镁血症,其主要机制为( )A.钙能拮抗镁对神经肌肉的抑制作用B.钙能减少镁在肠道的吸收C.钙能促进镁的排出D.钙能使静息电位负值变小E.钙能促进镁进入细胞内37. 急性高镁血症的紧急治疗措施是( )A.静脉输注葡萄糖B.静脉输注碳酸氢钠C.静脉输注葡萄糖酸钙D.静脉输注生理盐水E.使用利尿剂加速镁的排出38. 下述哪种情况可引起低镁血症( )A.肾功能衰竭少尿期B.甲状腺功能减退C.醛固酮分泌减少D.糖尿病酮症酸中毒E.严重脱水39. 引起高镁血症最重要的原因是( )A.口服镁盐过多B.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患者未经治疗C.严重烧伤D.肾脏排镁减少E.长期禁食40. 下述关于血磷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A.正常血磷浓度波动于0.8~1.3mmol/LB.甲状腺素是调节磷代谢的主要激素C.磷主要由小肠吸收,由肾排出D.肾功能衰竭常引起高磷血症E.高磷血症是肾性骨营养不良的主要发病因素41. 高钙血症对骨骼肌膜电位的影响是( )A. 静息电位负值变大B. 静息电位负值变小C. 阈电位负值变大D. 阈电位负值变小E. 对膜电位无影响42. 高钙血症对机体的影响不包括( )A.肾小管损伤B.异位钙化C.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D.心肌传导性降低E.心肌兴奋性升高1.A 2.C 3.A 4.B 5.D 6.D 7.C8.D 9.C 10.E11.A 12.E 13.A 14.B 15.D16.A 17.B 18.D 19.B 20.C21.C 22.D23.D 24.B 25.B 26.D 27.A 28.A 29.E30.D31.D 32.D 33.C 34.D 35.B 36.D37.C 38.D 39.D 40.B41.D 42.E02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1.机体的正常代谢必须处于( )A.弱酸性的体液环境中B.弱碱性的体液环境中C.较强的酸性体液环境中D.较强的碱性体液环境中E.中性的体液环境中2.正常体液中的H+主要来自( )A.食物中摄入的H+B.碳酸释出的H+C.硫酸释出的H+D.脂肪代谢产生的H+E.糖酵解过程中生成的H+3.碱性物的来源有( )A.氨基酸脱氨基产生的氨B.肾小管细胞分泌的氨C.蔬菜中含有的有机酸盐D.水果中含有的有机酸盐E.以上都是4.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最多的酸性物质是( )A.碳酸B.硫酸C.乳酸D.三羧酸E.乙酰乙酸5.血液中缓冲固定酸最强的缓冲对是( )A.Pr-/HPrB.Hb-/HHbC.HCO3ˉ/H2CO3D.HbO2-/HHbO2E.HPO42-/H2PO4-6.血液中挥发酸的缓冲主要靠( )A.血浆HCO3ˉB.红细胞HCO3ˉC.HbO2及HbD.磷酸盐E.血浆蛋白7.产氨的主要场所是( )A.远端小管上皮细胞B.集合管上皮细胞C.管周毛细血管D.基侧膜E.近曲小管上皮细胞8.血液pH 值主要取决于血浆中( )A.[Prˉ]/[HPrˉ]B.[HCO3ˉ]/[H2CO3]C.[Hbˉ]/[HHb]D.[HbO2ˉ]/[HHbCO2]E.[HPO42ˉ]/[H2PO4ˉ]9.能直接反映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碱的总和的指标是( )A.PaCO2B.实际碳酸氢盐(AB)C.标准碳酸氢盐(SB)D.缓冲碱(BB)E.碱剩余(BE)10.标准碳酸氢盐小于实际碳酸氢盐(SB<AB)可能有( )A.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呼吸性碱中毒D.混合性碱中毒E.高阴离子间隙代谢性酸中毒11.阴离子间隙增高时反映体内发生了( )A.正常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B.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C.低血氯性呼吸性酸中毒D.正常血氯性呼吸性酸中毒E.高血氯性呼吸性酸中毒12.阴离子间隙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可见于( )A.严重腹泻B.轻度肾功能衰竭C.肾小管酸中毒D.使用碳酸酐酶抑制剂E.以上都是13.下列哪一项不是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 )A.高热B.休克C.呕吐D.腹泻E.高钾血症14.急性代谢性酸中毒机体最主要的代偿方式是( )A.细胞外液缓冲B.细胞内液缓冲C.呼吸代偿D.肾脏代偿E.骨骼代偿15.一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气分析可见:pH 7.28,PaCO2 3.7kPa (28mmHg),HCO3ˉ17mmol/L,最可能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 )A.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以上都不是16.一休克患者,血气测定结果如下:pH 7.31,PaCO2 4.6 kPa (35mmHg),HCO3ˉ17mmol/L,Na+ 140mmol/L,Cl-104mmol/L,K+ 4.5mmol/L,最可能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 )A.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B.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C.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D.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17.治疗代谢性酸中毒的首选药物是( )A.乳酸钠B.三羟基氨基甲烷C.柠檬酸钠D.磷酸氢二钠E.碳酸氢钠18.下列哪一项不是呼吸性酸中毒的原因( )A.呼吸中枢抑制B.肺泡弥散障碍C.通风不良D.呼吸道阻塞E.胸廓病变19.下列哪一项不是引起酸中毒时心肌收缩力降低的机制( )A.代谢酶活性抑制B.低钙C.H+竞争性地抑制钙与肌钙蛋白亚单位结合D.H+影响钙内流E.H+影响心肌细胞肌浆网释放钙20.急性呼吸性酸中毒的代偿调节主要靠( )A.血浆蛋白缓冲系统B.碳酸氢盐缓冲系统C.非碳酸氢盐缓冲系统D.磷酸盐缓冲系统E.其它缓冲系统21.慢性呼吸性酸中毒的代偿调节主要靠( )A.呼吸代偿B.脏代偿C.血液系统代偿D.肾脏代偿E.骨骼代偿22.某溺水窒息患者,经抢救后血气分析结果为:pH 7.18,PaCO2 9.9 kPa (75mmHg),HCO3ˉ28mmol/L,最可能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 )A.代谢性酸中毒B.急性呼吸性酸中毒C.慢性呼吸性酸中毒D.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E.代谢性碱中毒23.某肺心病患者,因感冒肺部感染而住院,血气分析为:pH 7.32,PaCO2 9.4 kPa (71mmHg),HCO3ˉ37mmol/L,最可能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 )A.代谢性酸中毒B.急性呼吸性酸中毒C.慢性呼吸性酸中毒D.混合性酸中毒E.代谢性碱中毒24.呼吸衰竭时合并哪一种酸碱失衡时易发生肺性脑病( )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混合性碱中毒25.严重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时,下列哪项治疗措施是错误的( )A.去除呼吸道梗阻B.使用呼吸中枢兴奋剂C.使用呼吸中枢抑制剂D.控制感染E.使用碱性药物26.下列哪一项不是代谢性碱中毒的原因( )A.严重腹泻B.剧烈呕吐C.应用利尿剂(速尿,噻嗪类)D.盐皮质激素过多E.低钾血症27.某幽门梗阻患者发生反复呕吐,血气分析结果为:pH 7.5,PaCO2 6.6 kPa (50mmHg),HCO3ˉ36mmol/L,最可能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 )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混合性碱中毒28.如血气分析结果为PaCO2 升高,同时HCO3-降低,最可能的诊断是( )A.呼吸性酸中毒B.代谢性酸中毒C.呼吸性碱中毒D.代谢性碱中毒E.以上都不是29.由于剧烈呕吐引起的代谢性碱中毒最佳治疗方案是( )A.静注0.9%生理盐水B.给予噻嗪类利尿剂C.给予抗醛固酮药物D.给予碳酸酐酶抑制剂E.?给予三羟基氨基甲烷30.下列哪一项不是呼吸性碱中毒的原因( )A.吸入气中氧分压过低B.癔病C.发热D.长期处在密闭小室内E.脑外伤刺激呼吸中枢31.某肝性脑病患者,血气测定结果为:pH 7.48,PaCO2 3.4kPa (22.6mmHg),HCO3ˉ19mmol/L,最可能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 )A.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混合型碱中毒32.碱中毒时出现手足搐搦的重要原因是( )A.血清K+降低B.血清Cl-降低C.血清Ca2+降低D.血清Na+降低E.血清Mg2+降低33.酮症酸中毒时下列哪项不存在( )A.血K+升高B.AG升高C.PaCO2下降D.BE负值增大E.Cl-增高34.肾小管酸中毒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下列哪项不存在( )A.血K+升高B.AG升高C.PaCO2下降D.BE负值增大E.Cl-增高35.休克引起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可出现( )A.细胞内K+释出,肾内H+-Na+交换降低B.细胞内K+释出,肾内H+-Na+交换升高C.细胞外K+内移,肾内H+-Na+交换升高D.细胞外K+内移,肾内H+-Na+交换降低E.细胞外K+内移,肾内K+-Na+交换升高36.下列哪一项双重性酸碱失衡不可能出现( )A.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B.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D.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37.代谢性酸中毒时,下列哪项酶活性的变化是正确的( )A.碳酸酐酶活性降低B.谷氨酸脱羧酶活性升高C.γ-氨基丁酸转氨酶活性升高D.谷氨酰胺酶活性降低E.丙酮酸脱羧酶活性升高1.B2. B3.E4.A5.C6.C7.E8.B9.D 10.B 11.A 12.E 13.C 14.C 15.A 16.B17.E 18.B 19.B 20.C 21.D 22.B 23.C 24.C25.C 26.A 27.B 28.E 29.A 30.D 31.D 32.C33.E 34.B 35.B 36.E 37.B03缺氧1.影响动脉血氧分压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A.血红蛋白的含量B.组织供血C.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D.肺呼吸功能E.线粒体氧化磷酸化酶活性2.影响动脉血氧含量的主要因素是( )A.细胞摄氧的能力B.血红蛋白含量C.动脉血CO2分压D.动脉血氧分压E.红细胞内2,3-DPG含量3.P50升高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A.氧离曲线左移B.血温降低C.血液H+浓度升高D.血K+升高E.红细胞内2,3-DPG 含量减少4.检查动-静脉血氧含量差主要反映的是( )A.吸入气氧分压B.肺的通气功能C.肺的换气功能D.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E.组织摄取和利用氧的能力5.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动脉血氧变化的最主要特征是( )A.血氧容量降低B.P50降低C.动脉血氧分压降低D.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6.某患者血氧检查结果是:PaO27.0kPa(53mmHg), 血氧容量20ml/dl,动脉血氧含量14ml/dl,动-静脉血氧含量差4ml/dl,其缺氧类型为( )A.低X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C.缺血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淤血性缺氧7.易引起血液性缺氧的原因是( )A.氰化物中毒B.亚硝酸盐中毒C.硫化物中毒D.砒霜中毒E.甲醇中毒8.红细胞内2,3-DPG 增多可引起( )A.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B.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C.血液携带氧的能力增加D.红细胞向组织释放氧增多E.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加9.某患者血氧检查为:PaO213.0kPa(98 mmHg),血氧容量12 ml/dl,动脉血氧含量11.5 ml/dl,动-静脉血氧含量差4ml/dl,患下列哪种疾病的可能性最大( )A.哮喘B.肺气肿C.慢性贫血D.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E.严重维生素缺乏10.引起循环性缺氧的疾病有( )A.肺气肿B.贫血C.动脉痉挛D.一氧化碳中毒E.维生素B1缺乏11.砒霜中毒导致缺氧的机制是( )A.丙酮酸脱氢酶合成减少B.线粒体损伤C.形成高铁血红蛋白D.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E.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增高12.氰化物中毒时血氧变化的特征是( )A.血氧容量降低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C.动脉血氧分压降低D.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13.血氧容量、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含量正常,而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见于( )A.心力衰竭B.呼吸衰竭C.室间隔缺损D.氰化物中毒E.慢性贫血14.PaO2低于下列哪项数值时可反射性的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A.10.0kPa(75mmHg)B.8.0kPa (60mmHg)C.6.7kPa (50mmHg)D.5.32kPa (40mmHg)E.4.0kPa (30mmHg)15.高原肺水肿的发病机制主要是( )A.吸入气氧分压减少B.肺血管扩XC.肺小动脉不均一性收缩D.外周化学感受器受抑制E.肺循环血量增加16.下列哪项不是缺氧引起的循环系统的代偿反应( )A.心率加快B.心肌收缩力加强C.心、脑、肺血管扩XD.静脉回流量增加E.毛细血管增生17.决定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静息膜电位的主要钾通道是( )A.电压依赖性钾通道B.Ca2+激活型钾通道C.ATP敏感性钾通道D.受体敏感性钾通道E.Mg2+激活型钾通道18.下列哪项不是肺源性心脏病的原因( )A.肺血管收缩引起的肺动脉高压B.心肌缺氧所致的心肌舒缩功能降低C.心律失常D.肺血管重塑E.回心血量减少19.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的机制是( )A.腹腔内脏血管收缩B.肝脾储血释放C.红细胞破坏减少D.肝脏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E.骨髓造血加强20.缺氧时氧解离曲线右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A.血液H+浓度升高B.血浆CO2分压升高C.血液温度升高D.红细胞内2,3-DPG增加E.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21.下列哪项不是缺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机制( ) A.ATP生成不足B.颅内压升高C.脑微血管通透性增高D.神经细胞膜电位降低E.脑血管收缩22.脑组织对缺氧最敏感的部位是( )A.大脑灰质B.大脑白质C.中脑D.小脑E.延脑23.下列哪项不是组织细胞对缺氧的代偿性变化( ) A.线粒体数量增加B.葡萄糖无氧酵解增强C.肌红蛋白含量增加D.合成代谢减少E.离子泵转运功能加强24.吸氧疗法对下列哪种疾病引起的缺氧效果最好( )A.肺水肿B.失血性休克C.严重贫血D.氰化物中毒E.亚硝酸盐中毒25.高压氧治疗缺氧的主要机制是( )A.提高吸入气氧分压B.增加肺泡内氧弥散入血C.增加血红蛋白结合氧D.增加血液中溶解氧量E.增加细胞利用氧1. D2. B3.C4.E5.C6.A7.B8.B9.C 10.C11.D 12.E 13.A 14.B 15.C 16.C 17.A 18.E 19.E 20.D 21.E 22.A 23.E 24.A 25.D04发热1.下列有关发热概念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体温超过正常值0.6℃B.产热过程超过散热过程C.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D.由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引起的体温升高E.由体温调节中枢调节功能障碍引起的体温升高2.人体最重要的散热途径是()A.肺B.皮肤C.尿D.粪E.肌肉3.下述哪一种体温升高属于过热()A.妇女月经前期B.妇女妊娠期C.剧烈运动后br /> D.先天性无汗腺E.流行性脑膜炎4.体温调节中枢的高级部分是()A.视前区-前下丘脑B.延脑C.桥脑D.中脑E.脊髓5.炎热环境中皮肤散热的主要形式是()A.发汗B.对流C.血流D.传导E.辐射6.引起发热的最常见的病因是()A.淋巴因子B.恶性肿瘤C.变态反应D.细菌感染E.病毒感染7.输液反应出现的发热其产生原因多数是由于()A.变态反应B.药物的毒性反应C.外毒素污染D.内毒素污染E.霉菌污染8.下述哪种物质属内生致热原()A.革兰阳性细菌产生的外毒素B.革兰阴性菌产生的内毒素C.体内的抗原抗体复合物D.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代谢产物本胆烷醇酮E.单核细胞等被激活后释放的致热原9.近年来证明白细胞致热原(LP)与下述哪种物质相一致()A.肿瘤坏死因子B.组织胺C.淋巴因子D.IL-1E.IL-210.发热的发生机制中共同的中介环节主要是通过()A.外致热原B.内生致热原C.前列腺素D.5-羟色胺E.环磷酸腺苷11.下述哪一种细胞产生和释放白细胞致热原的量最多()A.中性粒细胞B.单核细胞C.嗜酸粒细胞D.肝脏星形细胞E.淋巴细胞12.茶碱增强发热反应的机制是()A.增加前列腺素B.增强磷酸二酯酶活性C.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D.抑制前列腺素合成E.使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去肾上腺素13.内毒素是()A.革兰阳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脂多糖B.革兰阴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脂多糖C.革兰阳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核心多糖D.革兰阴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核心多糖E.革兰阴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小分子蛋白质14.多数发热发病学的第一环节是()A.产热增多,散热减少B.发热激活物的作用C.内生致热原的作用D.中枢发热介质参与作用E.体温调定点上移15.体温上升期的热代谢特点是()A.产热和散热平衡B.散热大于产热C.产热大于散热D.产热障碍E.散热障碍16.发热病人最常出现()A.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混合性酸中毒D.代谢性碱中毒E.混合性碱中毒17.退热期可导致()A.Na+潴留B.Cl-潴留C.水潴留D.脱水E.出汗减少18.下述对发热时机体物质代谢变化的叙述中那项是错误的()A.物质代谢率增高B.糖原分解加强C.脂肪分解加强D.蛋白质代谢出现负氮平衡E.维生素消耗减少19.体温每升高1°C,心率平均每分钟约增加()A.5次B.10次C.15次D.18次E.20次20.尼克酸使发热反应减弱的机制是()A.增强磷酸二脂酶活性B.扩X血管C.抑制前列腺素E合成D.使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介质E.降低脑内5-羟色胺含量21.外致热原引起发热主要是()A.激活局部的血管内皮细胞,释放致炎物质B.刺激局部的神经末梢,释放神经介质C.直接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D.激活产EP细胞导致内生致热原的产生和释放E.加速分解代谢,产热增加22.发热激活物又称EP诱导物,包括()A.IL-1和TNFB.CRH和NOSC.内生致热原和某些体外代谢产物D.前列腺素和其体内代谢产物E.外致热原和某些体内产物23.革兰阳性菌的致热物质主要是()A.全菌体和其代谢产物B.脂多糖C.肽聚糖D.内毒素E.全菌体和内毒素24.革兰阴性细菌的致热物质主要是()A.外毒素B.螺旋毒素C.溶血素D.全菌体、肽聚糖和内毒素E.细胞毒因子25.病毒的致热物质主要是()A.全菌体及植物凝集素B.全病毒体及血细胞凝集素C.全病毒体及裂解素D.胞壁肽及血细胞凝集素E.全病毒体及内毒素26.疟原虫引起发热的物质主要是()A.潜隐子B.潜隐子和代谢产物C.裂殖子和疟色素等D.裂殖子和内毒素等E.疟原虫体和外毒素27.内生致热原是()A.由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内在介质B.由产热器官产生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内在介质C.由产热原细胞产生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神经激素D.由产EP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E.由产EP细胞在磷酸激酶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

病理生理学选择(附答案解析)

病理生理学选择(附答案解析)

病理生理学选择(附答案解析)1.患者,男,35岁。

交通事故致脾破裂,入院时血压80/60mmHg,脉搏120次/分,神智尚清,口渴,肤色苍白,尿少,该患者血压下降的主要机制是A、心功能不全B、外周血管紧张度不足C、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后衰竭D、血液中儿茶酚胺水平过低E、血容量下降【正确答案】:E2.疾病的发生和特点取决于A、诱因B、机体的抵抗力C、病因的强度D、年龄E、机体调节自稳的能力【正确答案】:C解析:病因是指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赋予疾病特征或决定疾病特异性的致病因素。

3.P50升高见于下列哪种情况A、氧离曲线左移B、血温降低C、血液H+浓度升高D、血K+升高E、血CO2含量降低【正确答案】:C4.急性缺氧引起下列那一类变化A、肺小动脉肌层增厚,肺血流阻力增大,肺动脉压升高B、刺激化学感受器,兴奋交感神经,引起脑血管扩张C、兴奋心血管系统,心肌活动增强,冠状动脉收缩D、血浆中促红细胞生成素表达增加,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数量增加E、交感兴奋,血管收缩,心输出量减少【正确答案】:B5.下述哪种情况的体温升高属于发热:A、月经前期B、肺炎C、剧烈运动后D、中暑E、应激【正确答案】:B6.下列哪种患者最容易发生“三凹征”A、慢性阻塞性肺疾病B、DICC、声带麻痹D、肺叶切除2/3E、甲亢【正确答案】:C7.高热持续期热代谢特点是:A、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升高B、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升高C、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保持高水平D、产热与散热在高水平上相对平衡,体温保持高水平E、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降低【正确答案】:D8.患者,男性,70岁,肾病综合征,血压130/70mmHg,尿蛋白(++),尿红细胞2-4个/HP,应用激素治疗2周突然出现发热及右下肢剧烈疼痛这时要考虑A、全身感染B、下肢静脉血栓形成C、淋巴管炎D、股骨头坏死E、下肢静脉栓塞【正确答案】:B9.体温调节的重要中枢部位是A、脊髓灰质侧角B、脑干网状结构C、中脑中央灰质D、视前区-下丘脑前部E、下丘脑后部【正确答案】:D10.下列关于功能性分流的描述错误的是A、又称静脉血掺杂B、是部分肺泡通气明显减少而血流未相应减少所致C、正常肺脏也存在功能性分流D、是部分肺泡血流明显减少而通气未相应减少所致E、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发生功能性分流【正确答案】:D11.患者,女,32岁,蛋白尿2年,尿少1周入院,全身凹陷性水肿,血压正常,血清蛋白11g/L(正常值60-80g/L),肾功能正常,尿蛋白10g/24h(正常值0-0.15g/24h),诊断肾病综合征。

病理生理学选择题

病理生理学选择题

第一章绪论【A型题】1.病理生理学是( )A.研究疾病的表现及治疗的科学B.研究疾病发生原因的科学C.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D.研究疾病转归的科学E.研究疾病时机体变化的科学2.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 )A.研究疾病时机体的代偿方式及其调节B.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与机制C.描述疾病时体变化D.研究疾病的症状和体征E.研究疾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3.疾病概论主要论述的是( )A.疾病中具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B.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C.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与机制D.患病机体的功能、代的动态变化及机制E.基本病理过程的发生机制4.病理过程是指( )A.疾病发生、发展的普遍规律,病因学和发病学的一般问题B.疾病发生发展的临床表现C.疾病时功能代和形态结构的变化D.疾病中出现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和结构的变化E.疾病发生、发展的概念5.下述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 ) A.肺炎B.缺氧C.休克D.水肿E.发热6.各系统病理生理学主要讲述的是( ) A.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共同成套的病理变化B.机体重要系统在不同疾病中出现的常见的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C.各系统的每一种疾病所特有的病理生理变化D.各系统的不同疾病所共有的致病因素E.每一种疾病所涉及的病理生理学问题7.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最主要方法是( )A.流行病学调查B.分子生物学实验C.动物实验D.临床观察E.离体器官实验8.病理生理学大量研究成果主要来自( ) A.动物疾病模型B.推理判断C.临床实验研究D.流行病学调查E.临床观察病人第二章疾病概论【A型题】1.能够促进疾病或病理过程发生的因素为()A.疾病的原因B.疾病的因C.疾病的条件D.疾病的外因E.疾病的转归2.有关健康的正确提法是()A.健康就是没有疾病或病痛B.健康就是体格健全和强壮C.健康就是精神上的完全良好状态D.健康就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的完全良好状态E.健康就是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全良好状态3.疾病的概念中下列哪项叙述最确切() A.疾病是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机体不健康的生命活动过程B.疾病是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和结构的变化C.疾病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D.疾病是机体与、外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的异常生命活动E.疾病是机体不舒服4.下列哪项属于社会行为异常()A.头晕B.血压升高C.哭笑无常D.头痛E.体温升高5.病因学研究的容是()A.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B.因果交替规律C.局部和整体规律D.损伤与抗损伤规律E.机体的防御作用6.病因概念叙述最正确的是()A.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B.引起疾病并决定疾病特异性的特定因素C.引起疾病发生的机体部因素D.引起疾病发生的机体外部因素E.引起疾病发生的机体部和外部因素7.下列关于疾病病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每种疾病一般来说都有病因B.病因可以促进或阻碍疾病的发展C.病因是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D.没有病因,不可能发生相关疾病E.病因是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因素8.下列关于疾病的述错误的是()A.疾病的发生一定要有病因,没有病因的作用就不会有疾病的发生B.疾病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有规律过程C.疾病发生后机体会出现一系列功能、代和形态的改变D.疾病后机体在临床上可出现许多不同的症状、体征E.机体与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9.下列哪项因素不属于病因()A.缺氧B.温度C.药物中毒D.年龄和性别因素E.变态反应10.下列哪项因素不属于生物性致病因素()A.细菌B.病毒C.真菌D.机械力E.疟原虫11.生物性因素的致病作用与下列哪项无关()A.逃避或抵抗宿主攻击的能力B.侵入宿主机体的数量C.病原体致病力强弱D.侵袭力、毒力E.作用于机体的部位12.强酸、强碱作为致病因素属于() A.生物性因素B.理化性因素C.营养性因素D.遗传性因素E.先天性因素13.下列哪项属于物理性致病因素()A.中暑B.结核病C.糖尿病D.青霉素过敏E.铅中毒14.维生素A中毒的致病因素属于()A.生物性因素B.遗传性因素C.先天性因素D.营养性因素E.免疫性因素15.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A.基因的化学结构改变B.染色体数量与结构的改变C.可由DNA链中一个碱基被另一碱基置换D.基因突变可直接致病E.基因突变可引起分子病16.血友病的致病因素属于()A.生物性因素B.遗传性因素C.先天性因素D.营养性因素E.免疫性因素17.染色体畸变是指()A.染色体结构与数量的改变B.基因的化学结构改变C.易患某种疾病的素质D.损伤胎儿生长发育的改变E.免疫功能的改变18.下列那种疾病是不遗传的()A.血友病B.先天性心脏病C.先天愚型D.白化病E.多囊肾19.关于先天性因素致病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先天性因素是指损害胎儿的有害因素B.是由遗传物质基因的突变所致C.由先天性因素引起先天性疾病D.有的先天性疾病可以遗传E.有的先天性疾病并不遗传20.导致青霉素过敏的致病因素属于() A.生物性因素B.理化性因素C.先天性因素D.营养性因素E.免疫性因素21.下列对疾病条件叙述错误的是() A.条件是指在病因作用下,对疾病发生有影响的各种体外因素B.一种疾病引起机体的某些变化,可以成为另一疾病发生的条件C.疾病发生发展中,原因和条件是相对的D.条件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E.有的条件可以促进疾病发生,有的则延缓疾病发生22.发病学研究的容()A.疾病发生的原因B.疾病发生的条件C.疾病发生的诱因D.自稳调节紊乱的变化E.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和共同机制23.发病学研究畴不包括()A.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B.分析局部表现与全身性疾病的关系C.研究疾病经过与转归D.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E.探讨患病机体的机能代与临床表现的关系24.疾病的发展方向取决于()A.病因的数量和强度B.机体的抵抗力C.损伤和抗损伤力量的对比D.是否存在诱因E.机体自稳调节的能力25.关于损伤与抗损伤规律,说法错误的是()A.两者间相互联系、相互斗争、相互转化B.是推动疾病发展的基本动力C.两者的斗争贯穿于疾病的始终,构成疾病各种临床表现D.决定了疾病的发展方向和转归E.损伤与抗损伤之间存在严格的界限26.关于因果交替规律,说法错误的是() A.疾病中因果交替规律的发展常可形成恶性循环B.即使原始病因已不存在,因果交替仍可推动疾病过程不断发展C.因果交替过程是疾病发展的重要形式 D.原因和结果间可以相互交替和相互转化E.因果交替和恶性循环是无法打断的27.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不包括()A.免疫机制B.分子机制C.体液机制D.组织细胞机制E.神经机制28.关于疾病发生中的体液机制,说法错误的是()A.致病因素引起体液质和量的变化B.病因引起细胞因子活性改变造成环境紊乱,以致疾病发生C.是体液调节障碍造成环境紊乱以致疾病发生D.常由各种体液性因子数量或活性变化引起E.体液机制与神经机制常同时发生,共同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29.疾病发生中体液机制主要指()A.病因引起的体液性因子活化造成的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B.病因引起的体液质和量的变化所致调节障碍造成的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C.疾病引起细胞因子活化造成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D.肿瘤坏死因子数量变化造成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E.白介素质量变化造成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30.分子病不包括下列哪项()A.酶缺陷所致的疾病B.染色体畸变所致的疾病C.血浆蛋白和细胞蛋白缺陷所致的疾病 D.膜转运障碍所致的疾病E.受体缺失、减少或结构异常所致的疾病31.分子病的起因()A.电离辐射B.化学因素C.各种致突变因子D.宇宙线E.生物因素32.Ⅰ型糖原沉积病通过下列哪种机制致病()A.反馈抑制作用消失B.代前身物质沉积C.缺乏代产物D.开放次要代途径,毒性副产物堆积E.代中间产物堆积和排出33.先天性代缺陷的发生基础是()A.脂代异常B.遗传性酶代异常C.糖代异常D.蛋白质代异常E.遗传性染色体异常34.免疫缺陷病最重要的后果为()A.易发生溃疡性结肠炎B.易发生难治性感染C.易发生恶性贫血D.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E.易发生恶性肿瘤35.下列哪项属于免疫缺陷病()A.乳腺癌B.肝炎C.艾滋病D.红斑性狼疮E.青霉素过敏36.典型的疾病经过不包括下列哪期() A.转归期B.临床症状明显期C.前驱期D.恢复期E.潜伏期37.下列哪项不符合完全康复的标准() A.疾病时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B.致病因素已经消除或不起作用C.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D.机体功能代恢复E.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38.不完全康复时,不会出现()A.主要症状消失B.经机体代偿后功能代恢复C.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D.疾病时的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E.一定不会留后遗症39.对死亡的概念叙述不确切的是() A.死亡并不意味各器官组织同时均死亡 B.意识永久性消失而呈植物人状态C.脑死亡是目前判断死亡的一个重要标志D.包括生理性死亡和病理性死亡E.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40.关于死亡的概念最确切的是()A.呼吸、心跳停止,各种反射消失B.各组织器官的生命活动中止C.各种反射消失,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深度抑制状态D.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但并不意味各器官组织同时均死亡E.重要生命器官发生不可逆性损伤41.脑死亡可发生在()A.临终期B.濒死期C.临床死亡前期D.临床死亡期E.生物学死亡期42.下列哪项不宜作为脑死亡的标准() A.心跳停止B.自主呼吸停止,需要不停地进行人工呼吸C.脑干神经反射消失D.不可逆性深昏迷E.瞳孔散大或固定第三章水、电解质代紊乱第一节水钠代紊乱【A型题】1.细胞外液成分不同,它们之间渗透压的关系是()A.细胞高于细胞外B.细胞低于细胞外C.血浆低于组织间液D.组织间液低于细胞液E.细胞外液基本相等2.机体的环境是指()A.细胞液B.细胞外液C.穿细胞液D.血浆E.淋巴液3.细胞液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A.K+B.Mg2+C.Ca2+D.Na+E.Fe2+4.机体通过下述哪项的移动来维持细胞外渗透压的平衡()A.Na+B.葡萄糖C.K+D.水E.蛋白质5.低容量性的低钠血症特征是()A.失水多于失钠B.血清钠浓度<130mmol/LC.血浆渗透压<310mmol/LD.伴有或不伴有细胞外液量减少E.细胞液量减少6.决定脱水类型的因素为()A.体液总量B.细胞液渗透压C.细胞外液渗透压D.血浆胶体渗透压E.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7.正常机体水和电解质的动态平衡主要通过下列哪项来调节()A.神经系统B.血浆渗透压C.胃肠道D.神经分泌系统E.分泌系统8.何种类型的水与电解质失衡最易发生外周循环衰竭()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C.等渗性脱水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E.水肿9.调节钠水平衡的主要器官是()A.皮肤B.肺C.胃肠D.肾E.汗腺10.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最主要的原因是()A.长期连续使用高效利尿剂B.醛固酮分泌不足C.肾小管酸中毒D.消化道大量失液E.大量失液后处理不当11.最易发生脱水热的水与电解质紊乱类型是()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C.等渗性脱水D.水肿E.高容量性低钠血症12.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体液丢失最严重的部位是()A.细胞液B.组织间液C.血浆D.淋巴液E.第三间隙液13.低渗性脱水的突出特点是()A.明显口渴B.ADH分泌增多C.易发生休克D.早期尿量减少E.细胞液显著减少14.下列哪种情况属于低容量性低钠血症()A.主要是细胞脱水B.口渴明显C.失水大于失钠D.囟门、眼窝塌陷,外周循环衰竭较早出现E.早期尿量减少15.低渗性脱水时尿钠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B.肾素-血管紧素-醛固酮系统兴奋C.肾素-血管紧素-醛固酮系统抑制D.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抑制E.以上都不对16.低渗性脱水早期尿量和尿比重的变化是()A.尿量减少,尿比重增高B.尿量增加,尿比重降低C.尿量增加,尿比重增高D.尿量减少,尿比重降低E.尿量增加,尿比重无变化17.下列哪一类水、电解质紊乱最容易发生外周循环衰竭()A.低渗性脱水B.高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水中毒E.等容性低钠血症18.一小儿严重腹泻,只补充葡萄糖溶液,最易引起何种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B.水肿C.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D.低钙血症E.高容量性低钠血症19.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时体液分布改变的特点()A.细胞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B.细胞液无丢失,仅丢失血浆C.细胞液无丢失,仅丢失组织间液D.细胞外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液E.细胞外液均明显丢失20.临床上对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低钠血症一般首先应用()A.高渗氯化钠B.10%葡萄糖液C.低渗氯化钠D.50%葡萄糖液E.等渗氯化钠21.严重呕吐、腹泻患儿有皮肤弹性降低,眼窝凹陷,前囟下陷,这主要是() A.血容量减少B.细胞液减少C.低钾血症D.低钠血症E.细胞外液减少22.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患者最早出现的表现()A.外周循环衰竭B.尿钠减少C.血清钾浓度降低D.口渴E.细胞液量增多23.哪种类型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可导致颅出血()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B.低钠血症C.高钾血症D.高钙血症E.高镁血症24.极度衰弱的病人易产生()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C.等渗性脱水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E.低钠血症25.下列哪项在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时不容易发生()A.少尿B.口渴C.脱水热D.休克E.尿比重高26.某病人反复呕吐、腹泻伴高热2天,最易发生何种水与电解质代紊乱()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B.等渗性脱水C.低容量性低钠血症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E.水肿27.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时体液分布改变的特点()A.细胞外液均减少,但以细胞液减少为主B.细胞外液均减少,以细胞外液减少更明显C.细胞液无丢失,仅丢失血浆D.细胞液无丢失,仅丢失组织间液E.细胞外液均明显减少28.高热患者不作任何处理,易发生()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C.等渗性脱水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E.水肿29.低容量性高钠血症的特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失水多于失钠B.血清Na+浓度>150mmol/LC.血浆渗透压>310mmol/LD.细胞外液量减少E.细胞液量增多30.高渗性脱水时体液丢失的特点是() A.细胞外液均明显减少B.细胞外液减少,细胞液无变化C.细胞外液减少,细胞液增多D.细胞外液均减少,但细胞外液减少更明显E.细胞外液均减少,但细胞液减少更明显31.高渗性脱水早期尿钠浓度增高的原因是()A.醛固酮分泌增多B.醛固酮分泌减少C.体钠浓度相对增加D.肾小管重吸收水增多E.氢-钠交换减少32.下列哪一类水、电解质紊乱可导致脱水热()A.低渗性脱水B.高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水中毒E.低钠血症33.尿崩症患者易出现()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水中毒E.低钠血症34.代性酸中毒时过度通气可产生() A.水肿B.水中毒C.低渗性脱水D.等渗性脱水E.高渗性脱水35.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高钠血症也可称为()A.原发性脱水B.高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低渗性脱水E.慢性水中毒36.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摄入水过多可发生()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水中毒E.水肿37.水中毒时体液的流动趋势是()A.由细胞外至细胞B.由细胞至细胞外C.由组织间隙至血管D.由血管至淋巴管E.由血管至组织间隙38.高容量性低钠血症最大的危险是() A.循环功能障碍B.肾功能衰竭C.血液稀释D.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E.凹陷性水肿39.下列哪一种情况的早期就出现神经精神症状()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急性水中毒E.慢性水中毒40.等容量性低钠血症原因是()A.ADH分泌异常增多B.ADH分泌减少C.肾素分泌增多D.肾素分泌减少E.心房肽分泌增多41.高容量性低钠血症时体液容量表现为()细胞液组织间液血浆A.↑↓↓B.↑↑↑C.明显↑↑↑D.↑比血浆↑更明显↑E.↑↓↑第二节水肿【A型题】1.水肿是指()A.细胞液过多B.淋巴管液过多C.组织间隙或体腔中液体过多D.血管液过多E.细胞外液过多2.影响血管外液体交换失衡的平均有效流体静压是指()A.动脉端毛细血管平均流体静压减去组织间隙流体静压B.静脉端毛细血管平均流体静压减去组织间隙流体静压C.静脉端毛细血管平均流体静压减去血浆胶体渗透压D.毛细血管平均流体静压减去组织间隙流体静压E.动脉端毛细血管平均流体静压减去血浆胶体渗透压3.影响血浆胶体渗透压最重要的蛋白是()A.白蛋白B.球蛋白C.纤维蛋白D.珠蛋白E.凝血酶4.水肿时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A.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高B.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C.淋巴回流障碍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E.肾小球-肾小管失去平衡5.肾可以分泌肾素的部位是()A.近曲小管上皮细胞B.肾髓质间质细胞C.肾小球毛细血管皮细胞D.集合管上皮细胞E.近球细胞6.所谓“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是指()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B.毛细血管动脉端流体静压减去毛细血管静脉端流体静压C.组织间液的流体静压D.毛细血管的平均流体静压E.毛细血管的流体静压减去组织间液的流体静压7.机体体循环静脉压增高的常见原因是()A.血栓阻塞静脉腔B.肿瘤转移到静脉C.瘢痕压迫静脉壁D.右心衰竭E.左心衰竭8.下列哪项不是影响正常人组织生成与回流平衡的因素()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B.组织间液静水压C.血浆胶体渗透压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E.淋巴回流9.正常机体在调节钠水动态平衡中起着最重要作用的脏器和组织是()A.皮肤B.肺C.肾D.肝E.胃肠道10.当肾循环血量减少时肾血液分布表现为()A.大部分血液流经皮质肾单位B.大部分血液流经髓旁肾单位C.皮质和髓旁肾单位平均分配血量D.仍按照正常的比例分配E.以上都不对11.妊娠后期发生下肢水肿的主要机制是()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B.淋巴回流受阻C.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D.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减少E.钠水潴留12.水肿时产生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A.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高B.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C.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D.淋巴回流障碍E.球-管失衡13.下列哪种情况会出现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对钠、水的重吸收增多()A.醛固酮分泌增多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C.利钠激素分泌增多D.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E.前列腺素分泌增多14.炎性水肿的主要发生机制是()A.淋巴回流障碍B.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下降C.局部血管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D.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E.组织间隙流体静压增高15.肝性水肿以腹腔积水为突出表现的最主要的机制是()A.肝灭活醛固酮和ADH功能障碍B.肝合成蛋白质减少C.肝静脉和门静脉回流受阻D.继发性醛固酮分泌增加E.继发性ADH释放增加16.肝性水肿最常见的病因是()A.急性病毒性肝炎B.急性中毒性肝炎C.早期原发性肝癌D.门脉性肝硬化E.肝血管瘤17.左心衰竭引起肺水肿的主要机制是()A.肺泡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C.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D.肺淋巴回流障碍E.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18.氯气中毒产生肺水肿的主要机制是()A.肺泡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B.肺间质的负压突然增大C.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D.肺淋巴回流障碍E.肺血容量急骤增加19.肾病综合征时水肿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肾小球滤过率明显减少B.醛固酮分泌增加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D.利钠激素分泌减少E.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20.下述关于水肿对机体影响不正确的是()A.体腔积液量增多可以使相应的器官功能降低B.炎性水肿液可稀释局部毒素,运送抗体增加局部抵抗力C.局部水肿对机体不产生严重影响D.长期水肿可使局部组织抵抗力降低,易发生感染E.严重的肺、脑、喉头水肿可以危及生命21.下列哪项不是肝硬化腹水形成的重要因素()A.肝静脉回流受阻B.门静脉回流受阻C.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D.抗利尿激素灭活减少E.有效循环血量增加22.象皮腿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A.局部淋巴管阻塞所致急性局部水肿B.局部毛细血管静脉端阻塞所致局部水肿C.丝虫病局部淋巴管阻塞伴有局部皮肤色素沉积D.丝虫病局部淋巴管阻塞导致局部水肿并有结缔组织增生E.丝虫病局部淋巴管阻塞伴有局部皮下钙盐沉积23.可以引起肾血液重新分布的机制是()A.交感神经兴奋,皮质肾单位血管收缩强烈B.皮质肾单位血管扩C.髓旁肾单位血管强烈收缩D.髓旁肾单位血管扩E.皮质和髓旁肾单位的血管同等程度收缩24.ANP主要存在于()A.心房肌细胞胞核B.心房肌细胞胞浆C.心室肌细胞胞浆D.心室肌细胞胞核E.心房肌细胞线粒体25.水通道蛋白是一组()A.广泛存在于动物界的蛋白质B.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的蛋白质C.广泛存在于微生物界的蛋白质D.构成水通道与水通透性有关的细胞膜转运蛋白E.构成水通道与细胞膜通透性有关的细胞膜转运蛋白26.水肿对机体影响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除了()A.水肿的部位B.水肿的程度C.水肿发生的速度D.水肿持续的时间E.水肿的性质第三节钾钙磷代紊乱【A型题】1.血清钾的正常围是()A.2.0~3.5mmol/LB.3.5~5.0mmol/LC.5.0~6.0mmol/LD.6.0~7.0mmol/LE.7.0~8.0mmol/L2.低钾血症是指血钾浓度低于()A.2.0mmol/LB.2.5mmol/LC.3.0mmol/LD.3.5mmol/LE.4.0mmol/L3.低钾血症最常见的原因是()A.酸中毒B.碱中毒C.经肾失钾D.经皮肤失钾E.经消化道失钾4.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引起低钾血症()A.禁食B.呕吐C.应用大量胰岛素D.长期应用利尿剂E.酸中毒5.低钾血症对酸碱平衡的影响是()A.细胞碱中毒,细胞外酸中毒B.细胞碱中毒,细胞外正常C.细胞外均碱中毒D.细胞外均酸中毒E.细胞酸中毒,细胞外碱中毒6.反常性碱性尿常见于()A.乳酸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缺钾性碱中毒D.高钾性酸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7.严重高钾血症对心肌的影响()A.兴奋性增高,传导性增高,自律性增。

病理生理学选择题复习题+参考答案

病理生理学选择题复习题+参考答案

病理生理学选择题复习题+参考答案1、下列酸碱平衡紊乱的评价指标中,哪项不是反映代谢性因素的指标A、BEB、SBC、AGD、BBE、AB答案:C2、ARDS患者早期如发生酸碱失衡,最可能是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急性呼吸性酸中毒D、急性呼吸性碱中毒E、慢性呼吸性碱中毒答案:D3、下列关于血气指标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PaO2,低于60mmHg不一B、正常人的PaO2,随年龄C、由于CO2弥散很快,所以PacCO2和PACO2,通常是相等的D、正常人的PaCO2,随年龄的增长而有变化E、老年人的Pa02较年轻.人低是因通气与血流比例不平衡的肺泡增多答案:D4、心衰时心肌收缩性减弱,与下列哪项因素无关A、ATP供给不足B、肌浆网ca2+释放能力下降C、肌钙蛋白活性下降D、心肌细胞死亡E、ca2+复位延缓答案:E5、正常时动脉血液PaO2,比肺泡中PAO2,稍低的主要原因是A、物理弥散过程的影响B、肺泡通气量不足C、肺泡血流量不足D、肺泡膜两侧存在气体分压差E、生理性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不协调答案:E6、下列哪项是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A、肾衰排酸障碍B、肾小管酸中毒C、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休克乳酸酸中毒E、水杨酸中毒答案:B7、患者,女,35岁,因肺部感染在个人诊所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四肢抽搐,血压下降到68/29mmHg,心率增快至134次/分。

与患者血压下降无关的因素是A、有效循环血量减少B、心泵功能障碍C、血管扩张D、血管床容量增大E、组胺释放答案:B8、感染性休克最常见的病因是A、螺旋体感染B、真菌感染C、革兰氏阳性菌感染D、病毒感染E、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答案:E9、下列哪项不是休克时细胞受损的变化A、线粒体功能代偿性增加,无氧酵解增强B、高乳酸血症C、有氧氧化障碍,ATP生成减少D、细胞内Na+、E、溶酶体酶释放答案:A10、关于DIC继发性纤溶亢进期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凝血酶原时间缩短B、纤维蛋白原减少C、出血明显D、FDP生成增多E、动脉血压下降答案:A11、下列情况属于低渗性脱水的是A、主要是细胞内脱水B、囟门、眼窝塌陷,外周循环衰竭较早出现C、口渴明显.D、早期尿量减少E、失水大于失钠答案:B12、下列哪一项不是休克时酸中毒的后果A、微血管收缩B、降低血管平滑肌反应性C、内皮细胞受损D、抑制心肌收缩E、高血钾答案:A13、下列有关“休克的定义”描述正确的是A、急性外周动脉紧张度不足所致的周围循环衰竭一种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脸色苍白、四肢B、发凉、出冷汗、脉搏细速、尿量减少及血压降低C、由于急性循环障碍使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D、剧烈的震荡或打击.E、机体对外来强烈刺激调节能力的丧失答案:C14、左心衰竭患者出现肺循环淤血时,肺毛细血管楔压高于A、12mmHgB、18mmHgC、10cmH2OD、4cmH2OE、6mmHg答案:B15、患者,女, 48岁。

病理生理学选择(附答案)

病理生理学选择(附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A型题4.不同疾病过程中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性改变称为A.病理状态D.病理障碍B.病理过程E. 病理表现C.病理反应[答案]B[题解]病理过程指多种疾病中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变化,又称基本病理过程。

5.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A.诊断疾病D.研究疾病的归转B.研究疾病的表现 E.探索治疗疾病的手段C.揭示疾病的机制与规律[答案]C[题解]病理生理学属于病理学范畴,主要从功能和代谢角度揭示疾病的机制与规律,阐明疾病的本质。

6.下列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03临床本)A、缺氧B、休克C、酸碱平衡紊乱D、呼吸衰竭E、水肿[答案]D[题解]呼吸衰竭属于临床综合征,不是病理过程。

第二章疾病概论一、多选题A型题1.健康是指(04护本、检验:易而无区别,,)A.没有躯体疾病D.强壮的体魄、健全的精神状态B.精神饱满、乐观向上E.有自我保健意识C.没有烟、酒等不良嗜好[答案]D[题解]健康应是身心健康的总称。

不生病或只有心理健康都是不全面的。

2.疾病的概念是(03临\麻\影\口:区分度太低)A.在致病因素作用下,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不良状态B.在病因的作用下机体出现的成套的病理过程C.在病因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D.疾病(disease)英文原意为“不舒服”E.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协调发生障碍而有异常活动[答案]C[题解]疾病本质的概念为在病因作用下,因内外环境失调而发生的不同于健康的异常生命活动。

4.能引起疾病并赋予其特征性、决定其特异性的因素称为A.疾病的原因D.疾病的内因B.疾病的条件E.疾病的外因C.疾病的诱因[答案]A[题解]原因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而且决定了该病的特异性5.下列有关疾病条件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是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D.某些条件可以延缓疾病的发生B.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E.某些条件也可以称为诱因C.某些条件可以促进疾病的发生[答案]B[题解]有些疾病发生只有病因,没有明显的条件参与,如刀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1.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是BA.物质代谢B.新陈代谢C.适应性D.应激性E.自控调节2.能引起生物机体发生反应的各种环境变化,统称为CA.反射 B.兴奋C.刺激 D.反映E.阈值3.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指CA.体液B.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 D.组织液E.血液4.对神经调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EA.调节幅度小 B.调节的敏感性差C.作用范围广,而且持久D.作用范围局限,而且反应缓慢E.反应迅速、准确和短暂5.对体液调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CA.调节幅度大 B.调节敏感性强C.作用范围广,而且持久D.作用范围局限,而且反应较慢E.反应迅速、准确和短暂6.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从受控部分发出到达控制部分的信息称为DA.偏差信息B.干扰信息C.控制信息D.反馈信息E.自控制信息7.下列各项调节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B A.血液凝固B.降压反射C.排尿反射D.分娩过程E.排便反射8.通道扩散的特点CA.逆浓度梯度 B.消耗化学能C.转运小分子物质 D.转运脂溶性物质E.无选择性9.氧和二氧化碳的跨膜转运方式A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 D.继发性主动转运E.入胞和出胞作用10.钠泵活动最重要的意义DA.消耗ATP B.维持兴奋性C.防止细胞肿胀D.建立势能贮备E.维持细胞内pH11.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机制是AA.K+ 平衡电位 B.K+ 外流+Na+ 内流C.K+ 外流+C1- 外流 D.Na+ 内流+Cl- 内流E.Na+ 内流+K+ 内流12.某肌细胞静息电位为-7OmV,当变为+20mV 时称为BA.极化 B.去极化 C.超极化D.反极化 E.复极化13.兴奋性是机体的能力EA.作功 B.运动 C.适应 D.疲劳E.对刺激产生反应14.判断组织兴奋性最常用的指标AA.阈强度 B.阈电位 C.刺激波宽D.刺激频率 E.强度-时间变化率15.阈电位是引起DA.超射的临界膜电位值 B.极化的临界膜电位值C.超极化的临界膜电位值D.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值E.局部电位的临界膜电位值16.阈强度(阈值)增大代表兴奋性BA.增高 B.降低 C.不变D.先降低后增高 E.先增高后降低17.神经细胞在一次兴奋后,阈值最低的时期是C A.绝对不应期 B.相对不应期C.超常期 D.低常期 E.兴奋性恢复正常后18.神经细胞兴奋的标志CA.极化状态 B.局部电位 C.锋电位D.局部电流 E.阈电位19.有髓神经纤维的传导特点BA.传导速度慢 B.跳跃式传导C.衰减性传导 D.单向传导 E.电缆式传导20.在神经-骨骼肌接头部位,囊泡释放ACh所引起的膜电位变化称DA.突触后电位 B.接头后电位 C.局部电位D.终板电位 E.微终板电位21.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是A A.肌原纤维 B.肌小节 C.肌纤维D.粗肌丝 E.细肌丝22.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CA.200 mOsm/L B.250 mOsm/LC.300 mOsm/L D.350 mOsm/LE.400 mOsm/L23.有关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占血浆渗透压的小部分 B.主要由白蛋白组成C.与血浆容量有关D.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时红细胞膨胀E.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时血量增加24.构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DA.白蛋白 B.葡萄糖C.球蛋白D.NaCl E.KCl25.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形成主要取决于血浆中的BA.NaCl B.白蛋白C.球蛋白 D.纤维蛋白原 E.葡萄糖26.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生理意义主要是EA.调节细胞内外水平衡B.维持红细胞正常形态C.维持血管内外电解质的含量D.使水分通过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E.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交换,维持血容量27.影响血管内外水分分布的主要因素是D A.血浆晶体渗透压 B.血浆胶体渗透压C.血浆渗透压 D.组织液胶体渗透压E.血浆的粘滞性28.合成血红蛋白的基本原料是DA.铁和叶酸 B.钴和维生素B12C.蛋白质和内因子 D.铁和蛋白质E.钴和蛋白质29.促进红细胞成熟的因子是DA.蛋白质和铁 B.促红细胞生成素C.内因子 D.维生素B12 和叶酸E.雄激素1.血液凝固的本质变化是DA.血小扳聚集 B.红细胞叠连C.血细胞凝聚 D.纤维蛋白形成E.红细胞凝集2.血液凝固所分离出的淡黄色液体称CA.血浆 B.体液 C.血清D.细胞外液 E.细胞内液3.血液凝固的最后阶段是BA.因子Ⅹ被激活B.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C.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D.外源性凝血途径启动E.凝血酶原变成凝血酶4.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的根本区别是D A.前者发生在体内,后者发生在体外B.前者发生在血管内,后者发生在血管外C.前者只需体内因子,后者只需体外因子D.前者由因子Ⅻ启动,后者由Ⅲ因子启动E.前者速度慢,后者速度快5.所说的血型是指CA.红细胞上受体的类型B.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素的类型C.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原的类型D.血浆中特异凝集素的类型E.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6.心室肌细胞平台期的主要跨膜离子流是D A.Na+ 内流、K+ 外流 B.Na+ 内流、Ca2+ 外流C.Ca2+ 外流、K+ 内流 D.Ca2+ 内流、K+外流E.K+ 内流、Na+ 外流7.心室肌细胞不具有下列哪一生理特性B A.兴奋性 B.自律性 C.传导性D.收缩性 E.有效不应期长8.心室肌细胞绝对不应期的产生是由于E A.Na+ 通道处于激活状态B.Na+ 通道处于备用状态C.Ca2+ 通道处于激活状态D.Ca2+ 通道处于失活状态E.Na+ 通道处于失活状态9.心脏正常起搏点位于AA.窦房结 B.心房C.房室交界区 D.浦肯野纤维网E.心室10.房室交界处传导速度较慢的生理意义在于C A.有利于增强心肌收缩能力B.有利于心房或心室同步收缩C.有利于心室充盈和射血的交替D.有效避免出现完全强直收缩E.有效防止出现期前收缩11.心泵功能的自身调节是指心脏的搏出量取决于DA.平均动脉压 B.心率储备C.心力储备 D.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心室收缩末期容积12.生理情况下,影响收缩压的主要原因是B A.心率的变化 B.每搏输出量的变化C.外周阻力的变化 D.大动脉管壁弹性的变化E.循环血量的变化13.心脏收缩力增强时,静脉回心血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DA.心输出量增加 B.动脉血压升高C.血流速度加快 D.心舒期室内压下降E.静脉血流阻力下降14.组织液生成的有效滤过压等于BA.(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B.(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C.(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D.(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静水压)E.(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15.下列哪一项可使组织液生成增加?DA.毛细血管血压降低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C.组织液静水压升高D.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E.摄入大量NaCl16.心交感神经兴奋后,可引起DA.心率减慢、心内传导加快、心肌收缩力减弱B.心率加快、心内传导加快、心肌收缩力减弱C.心率减慢、心内传导减慢、心肌收缩力增强D.心率加快、心内传导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E.心率减慢、心内传导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17.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所释放的神经递质是A A.乙酰胆碱B.去甲肾上腺素C.血管升压素D.谷氨酸E.γ-氨基丁酸18.心迷走神经兴奋后,可引起AA.心率减慢、心内传导加快、心肌收缩力减弱B.心率加快、心内传导加快、心肌收缩力减弱C.心率减慢、心内传导减慢、心肌收缩力增强D.心率加快、心内传导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E.心率减慢、心内传导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19.人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是A A.消化道 B.下丘脑C.腺垂体 D.心脏E.胰脏20.迷走神经兴奋时CA.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减少B.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增加C.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增加D.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减少E.以上都不是21.关于内因子的叙述,正确的是DA.胃腺的主细胞分泌B.属肽类激素C.促进胃酸分泌D.促进VitB12的吸收E.促进蛋白质的消化22.头期胃液分泌的调节是DA.纯条件反射性的 B.纯神经调节性的C.纯体液调节性的 D.神经--体液调节性的E.自主调节23.关于胃容受性舒张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反射性地引起胃窦部肌肉舒B.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后仍出现C.使胃容量大增D.阿托品可抑制它的出现E.是体液调节24.所有消化液中最重要的是CA.唾液B.胃液 C.胰液D.小肠液 E.胆汁25.下列哪种物质既是重要的贮能物质,又是直接的供能物质BA.二磷酸腺苷 B.三磷酸腺苷 C.脂肪酸D.磷酸肌酸 E.葡萄糖26.食物的氧热价是指CA.1g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B.1g食物燃烧时所释放的能量C.食物氧化消耗1L氧气所释放的能量D.氧化1g 食物,消耗1L氧气时所释放的能量E.以上都不是27.影响能量代谢率最为显著的因素是D A.寒冷 B.炎热 C.精神活动D.肌肉活动 E.进食28.特殊动力效应最大的食物是C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D.混合食物 E.高脂食物29.安静状态下,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是B A.心 B.肝脏 C.大脑D.皮肤 E.骨骼肌30.调节体温的基本中枢在BA.脊髓 B.延髓 C.下丘脑D.脑干网状结构 E.大脑皮层31.肾致密斑的作用是直接感受DA.肾血管血压变化B.肾血流Na+含量变化C.肾小管内压变化D.肾小管液Na+含量变化E.入球小动脉牵张刺激32.肾的基本功能单位是EA.肾小球B.肾小体C.肾小管D.集合管E.肾单位33.推动肾小球滤过的直接力量是CA.动脉血压 B.入球小动脉血压C.肾小球毛细血管血 D.血浆胶体渗透压E.肾小囊内压34.肾小球滤过率是指BA.每分钟每侧肾生成的原尿量B.每分钟两肾生成的滤液量C.每分钟每侧肾脏血浆滤过容量D.每分钟每侧肾脏生成尿量E.每分钟两侧肾生成终尿量35.肾小球滤过率是指每分钟CA.一个肾单位生成的原尿量B.一个肾生成的原尿量C.两肾生成的原尿量D.两肾生成的终尿量E.一个肾生成的终尿量36.肾糖阈是指AA.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B.肾小球开始滤过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C.肾小管开始吸收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D.肾小管吸收葡萄糖的最大能力E.肾小球开始滤过葡萄糖的临界尿糖浓度37.肾内髓部高渗的形成与______有关E A.NaCl B.K+C.NaCl和尿素D.NaCl和KCl E.尿素38.醛固酮BA.由近球小体的部分细胞分泌B.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C.可使血K+浓度升高D.促进水的排出E.受血浆晶体渗透压的调节39.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主要受______的调节DA.血管紧张素B.肾素C.醛固酮D.ADH E.ACTH40.大量饮清水后尿量增多,主要由于A A.ADH分泌减少B.醛固酮分泌减少C.肾小球滤过增加D.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E.渗透性利尿41.渗透性利尿是直接由于CA.滤过率增加B.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C.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内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升高D.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降低E.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通透性降低42.抗利尿激素的主要作用是CA.提高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B.增强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C.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D.促进近球小管对水的重吸收E.保Na+、排K+、保水43.醛固酮可促进肾小管EA.Na+重吸收减少 B.K+重吸收增加C.水重吸收减少 D.Cl-重吸收减少E.K+排出增加44.清除率是指肾脏在单位时间内AA.将血浆中某物质完全清除出去的血浆毫升数B.将血浆中某物质完全清除出去的速率C.将血浆中某物质完全清除出去的容量D.将血浆中某物质完全清除出去的能力E.将肾小球滤出的某物质完全清除出去的能力45.看近物时的视觉调节过程包括BA.晶状体变凸,眼轴会聚,瞳孔散大B.晶状体变凸,眼轴会聚,瞳孔缩小C.晶状体扁平,眼轴会聚,瞳孔缩小D.晶状体扁平,眼轴会聚,瞳孔散大E.晶状体曲率半径减小,眼轴会聚,瞳孔缩小46.人眼看近物时BA.晶状体变扁平,折光力增加B.晶状体变凸,折光力下降C.晶状体扁平,折光力下降D.晶状体变凸,折光力增加E.晶状体曲率减小,折光力增大47.眼尽最大能力调节时所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称为DA.节点 B.前主焦点C.远点 D.近点 E.后主焦点48.瞳孔对光反射中枢在CA.大脑皮质 B.下丘脑C.中脑 D.脑桥 E.延脑49.维生素A严重缺乏,可影响人CA.在明处的视力 B.色觉C.在暗处的视力 D.立体视觉E.视野范围50.根据听觉的行波学说,声波频率越高,基底膜振动幅度最大部位就越靠近AA.蜗底部 B.蜗顶部 C.耳蜗中段D.耳蜗全段 E.耳蜗后1/351.关于突触传递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CA.双向传递 B.不易疲劳C.突触延搁 D.不能总和E.呈衰减性52.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下列哪种离子在突触后膜的通透性增高?DA.Ca2+ B.Cl- C.K+D.Na+和K+,尤其是Na+E.Cl-和K+,尤其是Cl-53.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哪种离子在突触后膜的通透性增加DA.Na+、Cl-、K+,尤其是K+B.Ca2+、K+、Cl-,尤其是Ca2+C.Na+、K+,尤其是Na+D.K+、Cl-,尤其是Cl-E.K+、Ca2+、Na+,尤其是Ca2+54.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递质是EA.去甲肾上腺素 B.多巴胺C.5—羟色胺 D.乙酰胆碱E.去甲肾上腺素或乙酰胆碱55.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BA.通过特异投射系统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B.通过非特异投射系统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C.通过非特异投射系统激动大脑皮层产生特定感觉D.通过特异投射系统激动大脑皮层产生特定感觉E.是一个多突触接替的系统,不易受药物的影响56.内脏痛的主要特点是CA.刺痛B.慢痛C.定位不精确D.必有牵涉痛E.对牵拉不敏感57.牵涉痛是指EA.内脏疾病引起相邻脏器的疼痛B.手术牵拉脏器引起的疼痛C.神经疼痛向体表投射D.按压体表引起部分内脏疼痛E.内脏疾病引起体表某一部位的疼痛或痛觉过敏58.运动单位是指EA.一个运动神经元B.一组具有相同功能的运动神经元群C.一组可产生某一动作的肌肉群D.一束肌纤维E.由一个运动神经元及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功能单位59.幼儿时生长素分泌不足可导致:CA.呆小症B.巨人症C.侏儒症D.向心性肥胖E.肢端肥大症60.成人生长素分泌过多将导致: EA.腺瘤B.粘液水肿C.侏儒症D.甲状腺肿E.肢端肥大症61.食物中长期缺碘可引起:C A.甲状腺功能亢进B.甲状腺组织萎缩C.单纯性甲状腺肿D.腺垂体功能减退E.神经垂体功能减退62.婴幼儿甲状腺分泌不足可产生:BA.侏儒症 B.呆小症 C.糖尿病D.肥胖 E.肢端肥大症63.糖皮质激素本身无血管收缩作用,但能加强去甲肾上腺素的缩血管作用,称为:CA.直接作用 B.拮抗作用C.允许作用 D.协同作用E.反馈作用64.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停药时应注意:D A.检查病人血细胞 B.了解胃粘膜有无损伤C.补充蛋白质 D.应逐次减量停药E.避免受各种伤害性刺激65.保钠排钾作用最强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是:B A.皮质醇 B.醛固酮 C.皮质酮D.脱氧皮质酮 E.可的松66.睾酮的化学性质是BA.固醇类 B.类固醇 C.胺类D.肽类 E.蛋白质67.睾酮由睾丸的下列哪种细胞分泌?AA.间质细胞 B.支持细胞C.精原细胞 D.精母细胞E.精子68.雄激素结合蛋白是由下列哪种细胞产生的?C A.肝细胞 B.睾丸间质细胞C.睾丸支持细胞 D.睾丸生精细胞E.睾丸毛细血管内皮细胞69.月经周期中诱发排卵最重要的激素是D A.FSH B.GH C.PRLD.LH E.GnRH70.血中哪种激素出现高峰可作为排卵的标志?C A.催乳素 B.孕激素C.LHD.FSH E.催乳素释放因子71.正常情况下精子与卵子在何处相遇而发生受精?AA.输卵管壶腹部 B.输卵管伞部C.输卵管漏斗部 D.子宫腔E.子宫颈1、代谢性酸中毒时肾脏的主要的代偿调节是( B )A.泌H+、泌NH3,及重吸收HCO-3减少B. 泌H+、泌NH3,及重吸收HCO-3增加C.泌H+、泌NH3增加,重吸收HCO-3减少D. 泌H+和NH3减少,重吸收HCO-3增加E.泌H+、泌NH3不变,重吸收HCO-3增加2、发生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最主要的代偿调节是( E )A.血液的缓冲B.呼吸的代偿调节C.细胞内外离子的交换和细胞内缓冲D.骨骼的代偿调节E. 肾的代偿调节3、引起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的常见原因是 ( C)A. 腹泻 B.肾小管性酸中毒C. 糖尿病 D.使用碳酸酐酶抑制剂E. 大量输入生理盐水4、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常见于 ( D )A.缺氧B.飢饿C.酮血症D.严重肠道失硷E.严重肾功能衰竭5、AB>SB时,提示患者可能有( A )A. 呼吸性酸中毒B. 呼吸性碱中毒C. 代谢性酸中毒D. 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E. 混合性碱中毒6、严重呼吸性酸中毒对下列哪一系统的功能影响最明显 ( E )A. 心血管系统B. 消化系统C. 泌尿系统D. 运动系统E. 中枢神经系统7、某溺水窒息患者,经抢救后血气检查结果:PH 7.20、HCO3-27mmol/L、PaCO2 10.7kPa(80 mmHg),其酸碱失衡的类型为(C )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急性呼吸性酸中毒D.慢性呼吸性酸中毒E.混合性酸中毒8、某肺心病患者,因受凉、肺部感染而住院,血气检查结果:PH 7.33、HCO3-36mmol/L、PaCO2 9.3kPa(70 mmHg),其酸碱失衡应诊断为( D )A. 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D.慢性呼吸性酸中毒E.混合性酸中毒9、某糖尿病患者,血气分析结果:动脉血pH7.30、HCO3-16mmol/L、PaCO2 4.5kPa(34 mmHg);血清Na+140mmol/、C1-104mmol/L, K+ 4.5 mmol/L,其酸碱失衡应诊断为 (B )A.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B.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酸碱平衡正常10、某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气检查结果:pH 7.3、HCO3-18mmol/L、PaCO2 4.0kPa(30mmHg), 该患者酸碱失衡应诊断为( A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E.以上都不是1、下列哪项不是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 E ) A.冠状动脉搭桥术后 B.心肺脑复苏后C.溶栓疗法后 D.断肢再植手术E.急性休克即时输血输液后2、下列哪项不是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因素( A ) A.组织的营养状态 B.缺血时间C.需氧程度 D.酸碱度和电解质浓度E.有无建立侧支循环3、下列哪项不是自由基( D )A.O2-. B.OH· C.LOO·D.H2O2 E.CH3·4、黄嘌呤氧化酶主要存在于( B )A.单核—巨噬细胞 B.内皮细胞C.上皮细胞 D.肌细胞E.白细胞5、将黄嘌呤脱氢酶转化黄嘌呤氧化酶需要( C ) A.钾依赖性蛋白水解酶B.钠依赖性蛋白水解酶C.钙依赖性蛋白水解酶D.镁依赖性蛋白水解酶E.铁依赖性蛋白水解酶6、能导致DNA损伤或染色体畸变的自由基主要( B ) A.O2-· B.OH· C. L·D.LO· E.LOO·7、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下列哪项不因钙超载引起损伤?( D )A.促进氧自由基生成 B.线粒体功能障碍C.激活磷脂酶 D.引起内质网破坏E.肌原纤维挛缩,断裂8、缺血-再灌注损伤最常见于(A )A.心 B.肺 C.肝 D.肠 E.肾9、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C )A.心肌缺血的程度 B.心肌缺血的面积C.再灌注前心肌缺血的时间长短D.再灌注时血流的速度E.电解质紊乱10、下列哪项不是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措施( E )A.采用低压、低温液灌流B.改善缺血组织的代谢C.消除自由基D.减轻缺血性损伤E.采用高钠、高钙液灌流1、全身适应综合征(GAS)的抵抗期体内哪种激素分泌持续增多( E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C.儿茶酚胺 D.醛固酮E.糖皮质激素2、应激时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外周效应是( B )A.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CRH )释放B.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迅速升高C.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D.ACTH释放E.引起紧张、焦虑等情绪反应3、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反应中下列哪一项既有防禦意义又有不利作用( D )A.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加强B.血液重新分布C.支气管扩张D.儿茶酚胺增多E. 促糖源分解升血糖4、判断应激强度的指标主要测定患者血中哪一种激素的浓度 ( C )A.胰高血糖素 B.胰岛素C.皮质醇 D.醛固酮E.皮质酮5、应激时糖皮质激素不具有下列哪一种作用( C ) A.促进蛋白分解B.促进脂肪动员C.降低血糖D.稳定溶酶体膜E.维持心血管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6、应激性高血糖不是由于( A )A.胰岛素分泌增多B.儿茶酚胺分泌增多C.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D.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E.生长激素分泌增多7、应激时,下列哪种内分泌激素减少( B )A.生长激素 B.胰岛素C.抗利尿激素 D.儿茶酚胺E.糖皮质激素8、关于热休克蛋白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EA.也称应激蛋白B.由各种应激原诱导产生C.是细胞的结构蛋白D. 具有“分子伴娘”的作用E. 属分泌型蛋白9、热休克蛋白的基本功能为( Q )A.帮助蛋白质的正确折叠、移位B.热耐受 C.免疫功能D.维持细胞的结构功能E.促进Na+-K+-ATP酶功能10、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与下列哪项无关( D ) A.胃粘膜缺血B.胃腔内H+向粘膜中逆向弥散C.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D.胃粘膜合成前列腺素增多E.酸中毒、胆汁逆流1、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是指( D )A. 气道内气体流通受阻B. 肺泡气体交换障碍C. 气体弥散障碍D. 胸廓和肺的运动受到限制E. 胸廓的运动障碍2、下列哪项可致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大于0.8( E )A.肺不张 B.肺实变C.解剖分流 D.功能性分流E.肺动脉栓塞3、通气功能障碍,其血气变化的特点是( A ) A.PaO2降低、PaCO2增高B.PaO2增高、PaCO2降低C.PaO2增高、PaCO2增高D.PaO2降低、PaCO2降低E.PaO2降低4、 II型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是( D )A.PaO2< 8kPa(60mmHg),PaCO2> 10.67kPa(80mmHg)B.PaO2< 8kPa(60mmHg),PaCO2> 9.33kPa(70mmHg)C.PaO2< 8kPa(60mmHg),PaCO2> 8.00kPa(60mmHg)D.PaO2< 8kPa(60mmHg),PaCO2> 6.67kPa(50mmHg)E.PaO2< 8kPa(60mmHg),PaCO2> 5.33kPa(40mmHg)5、ARDS的主要发病机制是( C )A.限制性通气障碍 B.阻塞性通气障碍C.弥漫性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D.弥散障碍E. 血液与肺泡接触时间缩短6、下列哪项可引起右心室压力负荷过度( B ) A.高血压 B.肺动脉瓣狭窄C.主动脉瓣狭窄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E.三尖瓣关闭不全7、下列哪种情况易引起右心向心性肥大?( A) A.肺动脉高压 B.高血压病C.冠心病 D.室间隔缺损E.主动脉瓣关闭不全8、在心肌兴奋收缩中起耦联作用的电解质是( C ) A.K+ B.Na+ C.Ca2+ D.Mg2+ E.Clˉ9、左心衰竭时发生呼吸困难的主要机制是( B ) A.呼吸中枢发生缺血性抑制 B.肺淤血、肺水肿C.呼吸肌收缩无力 D.平卧后胸腔容积减少E.肺动脉高压10、下列哪种变化在右心衰竭时不可能出现?( E ) A.胃肠淤血 B.肝淤血水肿C.颈静脉怒张 D.机体下垂部水肿明显E.两肺湿罗音并咯咳粉红色泡沫痰1、引起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病因是( A ) A.休克 B.急性肾小球肾炎C.汞中毒 D.肾血栓形成E.尿路梗阻2、引起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是( E)A.肾性缺血 B.急性肾中毒C.急性肾小球肾炎 D.急性溶血E.以上都是3、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的主要机制是( D )A. 肾小管堵塞B. 原尿回漏入间质C. 肾细胞肿胀D. 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E. 肾内DIC4、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 C ) A.水中毒 B.酸中毒C.高钾血症 D.高镁血症E.氮质血症5、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产生多尿的机制,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B )A.肾小球滤过功能逐渐恢复B.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肾小管阻塞解除D.渗透性利尿E.新生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浓缩功能低下6、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最常见的病因是( A ) A.慢性肾小球肾炎 B. 慢性肾盂肾炎C.肾结核 D.肾小动脉硬化E.尿路梗塞7、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出现等渗尿,主要反映( C ) A.肾稀释功能障碍B.肾浓缩功能障碍C.肾浓缩稀释功能障碍D.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E.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8、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出现(E )A.血磷正常,血钙正常B.血磷升高,血钙升高C.血磷降低,血钙降低D.血磷降低,血钙升高E.血磷升高,血钙降低9、下列哪项不是引起肾性贫血的原因( D ) A.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减少B.内源性毒性物质抑制骨髓造血C.毒性物质使红细胞破坏增加D.消化道铁吸收增多E.出血10、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发生机制中不存在下列哪一项 ( B )A.高磷血症和低钙血症B.内源性毒性物质使溶骨活性增加C.1,25-二羟维生素D3生成减少D.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E.酸中毒使骨质脱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