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反映:基层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有关基层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有关基层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充分保障被查企业知情权。
在征求去年被查企业意见的基础上,结合今年新增内容,修改完善“双随机”抽查事前告知书,除告知企业检查时间、检查项目外,重点向企业详细说明需要提前准备的到场接受检查人员、备查资料等事项,告知书由属地分局送达。
充实检查人员库和专业人员库。
根据执法需要和岗位调整,选取市场监管分局一线监管人员36人组成检查人员库。
同时,针对县级组建市场监管局后,基层检查人员专业技能不足的问题,选取市场监管局机关科室人员32人组成专业人员库,包括计量专业15人、特种设备专业3人、药品医疗器械专业4人、保健品化妆品专业2人、餐饮专业2人、生产许可专业2人、食品生产流通专业2人、广告专业2人。
根据涉及的检查事项,由检查组提请配备专业人员,从专业人员库中随机匹配参加检查。
及时采集监管数据。
通过政府公文交换平台,向全区所有行政执法部门发函征询行政处罚信息,共收到16个部门的回函,418户被抽查对象中上年度受到行政处罚的有1户。
从国税、地税数据库中共获取277条有效数据,作为此次抽查公示信息财务数据的依据。
对未申报纳税的企业,剔除在年报公示数据中处于停业状态或申报数据为零的企业,剩余的全部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并把审计结果作为抽查依据。
科学制定实施方案。
一是明确随机方式。
检查对象按住所划分为63个片区,每个片区检查对象不少于4户、不多于7户。
两名检查人员组成一组,要求本分局检查人员不检查本分局辖区市场主体、同一组检查人员不属于同一分局。
在检查片区和检查人员随机匹配的基础上,每个片区随机抽取匹配1名计量专业人员;检查小组根据检查对象的情况提出匹配专业人员申请,由领导小组随机指派专业人员参与。
二是明确检查项目。
检查项目共13项,分别为年报公示信息检查、即时公示信息检查、食品生产检查、食品流通检查、药品经营检查、医疗器械经营检查、生产许可证检查、计量器具检查、特种设备检查、餐饮检查、保健品检查、化妆品检查、广告经营单位检查。
关于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的建议
关于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的建
议
1. 加强宣传和培训:对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进行全面宣传,确保检查对象了解该检查的目的、意义和操作流程。
同时,对检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检查水平和能力。
2. 完善随机抽取机制:确保检查对象和检查人员的抽取过程真正做到随机,避免人为干预和选择性检查。
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如随机数生成器或电子抽签系统,确保公平性和透明度。
3. 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平台:建立一个专门的信息平台,实时公开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的结果,包括检查对象的名称、检查时间、检查人员、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等。
这样可以增加检查的透明度,促进社会监督。
4. 强化责任追究:对于在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严格依法依规进行处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同时,建立健全问责机制,对检查人员的失职、渎职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5. 定期评估和调整:定期评估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的效果,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和完善检查内容、方式和标准,确保检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6. 加强部门协同:各部门之间要加强协作,形成监管合力。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沟通和反馈检查结果,共同推动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通过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可以有效提高监管效能,减少权力寻租和腐败现象,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机构改革后基层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机构改革后基层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建议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8月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在全国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制度。
合并后,由于部门之间职能的进一步整合,基层的“双随机”抽查工作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
为此,基层市场监管所对实际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xxx市场监管局“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现状机构改革后,“双随机”抽查形式和内容较之前发生了一些改变,抽查内容、执行抽查任务的数量和频次增多。
以xxx市场监管局为例,2020年,市场监管局重点对企业年度报告公示情况、登记情况、特种设备(机电、气瓶、生产单位等)、检验检测机构、产品质量、食品销售、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商标代理、广告、成品油销售企业等行业进行抽查,共通过省级监管平台制定抽查任务15项,其中跨部门联合抽查任务2项,抽查市场主体1244户。
二、基层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制度存在问题(一)执法力量不足影响检查效果。
一是队伍结构老龄化严重。
以xxx市场监管局各市场监管所为例,60、70后工作人员占在编人员一半以上(见人员结构年龄分布图),且掌握的知识、技能相对单一(以原工商人员为主),队伍老龄化存在专业性和接受能力上的局限。
二是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
从实施情况来看,大部分业务专业性较强如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在专业人员数量不足和必须完成上级发布数目繁多的抽查任务的双重现实下,基层执法人员只能轮番上阵,难免考虑不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否能应付抽查的现实问题,以致抽查流于形式,“走马观花”式的任务性抽查,使得检查效果“打折扣”。
(二)经营异常行为处罚力度低。
根据《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暂行办法》《企业公示信息抽查暂行办法》《广东省商事登记条例》的规定,对“双随机”抽查中发现的“企业未按规定公示年报信息、即时信息,或公示信息弄虚作假、隐瞒真实情况以及失联”等行为,可将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改正,由登记机关给予处罚。
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打算
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打算一、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1. 制度建设不完善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部分地方政府和部门尚未制定完善的制度规范,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出现漏洞和不足。
例如,随机抽取的规则不够科学合理,抽取过程缺乏有效监督,容易引发公平性、公正性等问题。
2. 抽查力度不足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部分地方和部门抽查力度不足,对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管缺失。
这导致一些企业和个人存在侥幸心理,违法违规行为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3.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的实施需要具备专业素质的检查人员。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检查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对法律法规和政策理解不深,难以发现潜在问题,影响了抽查效果。
4. 技术支持不足双随机一公开工作依赖于信息化技术手段。
目前,部分地方和部门在技术支持方面存在不足,如系统功能不完善、数据共享不畅等,影响了抽查工作的效率。
5. 社会监督不到位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的公开程度有待提高,社会监督作用发挥不充分。
部分地方和部门对抽查结果公示不及时、不全面,导致公众对抽查工作的了解和参与度不高。
6. 资源配置不合理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部分地方和部门资源配置不合理,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不足,影响了抽查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二、双随机一公开工作下步打算1. 完善制度建设各级政府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制度规范,明确抽查规则、抽查流程和责任追究等内容,确保抽查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 加大抽查力度各级政府应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管,加大抽查力度,确保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查处。
同时,要注重与其他监管手段的衔接,形成合力。
3. 提升人员素质各级政府应加强对检查人员的培训,提升其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同时,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优秀人才投身双随机一公开工作。
4. 强化技术支持各级政府应加大投入,完善双随机一公开工作信息化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双随机一公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双随机一公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双随机一公开是指政府部门对市场主体进行监督检查时,采用随机抽取和检查过程公开的方式,确保检查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近年来,这种监管方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
一、问题1.随机性不足双随机一公开最为重要的就是随机性,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政府部门可能会采取一些手段,操纵随机抽取的结果,以达到某些特定的目的。
比如,有些政府部门会在抽取的名单中加入某些单位或者个人,或者把一些不符合要求的企业或者个人从名单中删除,这就严重削弱了双随机的随机性。
2.!公开透明度不够双随机一公开的第二个重要环节就是公开检查过程,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政府部门公开检查过程的程度和方式不一,有些政府部门可能只是简单的公告一下检查的时间和地点,而并不会公开检查的内容、标准、方法以及结果,这就减弱了公开的透明度,也不利于监管受检单位。
此外,有些政府部门还存在在检查过程中收取“保护费”等行为,这就更加严重地损害了双随机一公开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二、不足1.技术手段不足在双随机一公开的实践过程中,需要用到一些工具和技术手段,比如随机数生成器、互联网平台以及智能设备等。
但目前,有些政府部门在这方面的能力和技术水平还比较薄弱,很难保证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的顺利进行。
此外,由于技术手段不足,政府部门还存在一些人为干预的情况,导致双随机的效果大打折扣。
2.志愿参与度不高在双随机一公开的实践中,需要广泛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包括行业协会、律师事务所、媒体机构以及群众代表等等。
但目前,在很多地方,这些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还比较低,政府部门也缺乏有效的激励和引导机制,因此很难形成一个合作共赢的局面。
总之,双随机一公开在监管领域具有很大的推广和应用前景,但需要政府部门在具体实践中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只有这样,双随机一公开才能真正发挥其重要作用,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公正和透明的环境。
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打算
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打算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打算1. 背景介绍双随机一公开是指按照的决策部署,依法开展的市场监管领域执法监管方式,即抽查检查双随机,依法公开执法结果。
这一工作方式旨在加强执法监管,提高执法公信力,推动形成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
但在实际落地过程中,双随机一公开工作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改进。
2. 存在的问题2.1 执法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性在双随机抽查和公开执法结果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执法人员的主观意识对执法结果产生影响的情况。
有些执法人员会对执法对象有偏见,导致执法结果的不公正性。
另外,因为执法过程中的具体操作程序不透明,也容易给执法结果的公正性蒙上一层阴影。
2.2 执法结果公开的不及时性在一些地区和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的执法结果并不及时地向社会公布,导致一些违法行为长时间未被曝光和监管,影响了执法的效果和社会的信任。
2.3 法律法规及标准的不统一性双随机一公开工作中,各地区和各部门针对同一类违法行为的执法标准和公开标准存在差异,部分情况下可能出现“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情况,对违法行为的认定不够客观和公正。
3. 改进措施3.1 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针对双随机一公开工作中出现的执法主观性,需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执法公正性,确保执法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3.2 建立执法过程的透明机制通过建立执法过程的透明机制,加强对执法人员执法过程的监督,使执法过程能够向社会公众和执法对象展现出更多的公开和透明,减少执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3.3 统一执法标准和公开标准在不同地区和部门之间建立统一的执法标准和公开标准,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把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落到实处,并切实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公平公正。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是推动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但在实践中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只有在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执法机制和更加透明公正的执法过程下,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为社会营商环境的改善和市场秩序的规范做出更大的贡献。
基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难点及对策
商事命I皮玫革2019-7 I层“双随机、一厶幵”监營难点及对茉李林摘要:“双随机、一公开”作为市场监管方式已经取得良好效果。
但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监管靶向性不强、检查标准缺失、基层一线执法人员检查技能有限等难点和问题,亟须从制定精准抽查计划、明确检查标准与细则、提升监管执法能力等方面予以解决。
关键词:双随机市场监管监管难点对策建议“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是市场监管理念和方式的 重大创新,有利于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检查,减轻企业 负担,优化营商环境,规范阳光执法,强化信用支撑。
随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的不断推进,也相应 产生一些难点和问题,笔者试以粗浅分析,提出相应 解决对策。
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存在的问题(一)抽取对象的随机性与监管内容的针对性不完全适应,存在监管效能降低现象2014年10月1实施的《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规定要求建立公示信息抽査制度,原辽宁省工商部门 根据企业注册号不低于3%的比例随机确定抽査企 业,组织对企业公示信息情况检査。
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广随机抽査规 范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提出大力推广随机抽査监管:随机抽取检査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对法律 法规规章规定的检査事项,大力推广随机抽查。
2016 年5月,国务院发布《2016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 优化服务改革工作要点》,明确要求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双随机、一公开”抽査计划由省局在年 初直接制定并组织实施,随机确定抽查对象,由于对 各市县地方市场发展、市场秩序的突出问题、重点问 题缺乏考虑,导致随机抽查难以对准市场热点、重点 问题,靶向性不强。
有的基层局连续3年通过随机抽查 检查出的问题很少,甚至个别基层所连续3年随机抽作者:李林,大连市市场监管局。
查检查未发现问题,但其辖区投诉举报连续上升。
XX市通过“双随机”方式抽查2.2万户企业,没有一户立案依法查处的。
由于随机抽查跨区域大、随机选派的执法人员对企业住所不清楚,导致多次反复跑路、执法成本加大,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监管效能降低。
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工作面临的困难问题及意见建议
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工作面临的困难问题及意见建议(总2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工作面临的困难问题及意见建议(一)缺乏配套细则和操作规范。
当前,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出台了“双随机、一公开”的相关文件,但配套的实施细则仍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缺乏基层开展双随机抽查的具体操作规程。
国务院和上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出台了“双随机一公开”实施方案,虽然明确了监管对象和监管人员之间的双随机,但这些方案基本是原则性的规定,细化的具体操作规范还比较缺乏,现实操作过程还有待解决的很多规范细节问题。
比如,如何随机抽取检查对象和检查人员,使用哪种方式抽取等操作,缺乏统一的指导规程供基层参考,目前开展的双随机仍然采取传统的抽查方式,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
(二)联合惩戒尚未形成。
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综合抽查应该比单项检查项目更全、要求更严、力度更大,但从实际结果看,市场监管职能范围内处罚最严厉的不过是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并且移出名录门槛较低,对于企业而言,其违法成本微乎其微,不足以形成震慑(三)基层监管力量相对薄弱,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执法力量与执法需求不相适应,基层监管人员普遍偏少,同时,监管人员年龄老化严重,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足,面对监管方式改革,心理准备和工作能力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随机监管的推进。
针对以上问题,基层建议:一是建议国家层面尽快出台政策细则,明确抽查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规程,确保基层开展双随机抽查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二是建立联合抽查机制,建议制定联合抽查计划,科学整合对同一市场主体的多个检查事项,实现一次完成多项抽查事项的目标。
同时,建议加快联合征信系统建设,对各成员单位现有的企业信用信息征集系统进行技术升级,与联合征信系统交汇对接,达到实时录入、实时查询、实时共享。
三是充实基层执法力量,强化业务知识培训,提升执法能力水平,切实打通基层队伍老化、人员短缺和专业结构不合理等症结,为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提供坚实的队伍保障。
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打算
双随机一公开(简称“双随机”)工作是指“双随机抽查”和“一公开”相结合的监督检查方式,是我国监督检查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过去的几年里,双随机工作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部门监管和执法工作中的重要手段。
然而,尽管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下步进行改进和打算。
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执行不到位。
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和执法机构对双随机工作的执行并不够到位,导致监督检查的效果大打折抠。
一些抽查结果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一公开的信息也并不及时、真实、全面,这就严重削弱了双随机工作的监督执法效果。
双随机一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还包括制度不够完善。
当前的双随机制度在一些环节上还不够清晰,权责不够明确,导致一些地方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敷衍塞责的情况,也有一些制度漏洞和空白。
这就给了一些被监督对象可以钻空子、规避监管的空间。
另外,现阶段双随机一公开工作也存在一些操作上的问题。
在实际的监督检查过程中,一些执法人员对双随机的操作方法了解不够,操作不规范,导致了抽查结果不够准确、公开不够及时、信息不够全面。
这就降低了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的监督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下步改进和打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要加强对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的执行,加强对抽查结果的跟踪和执行情况的督促,确保监督检查的结果能够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形成震慑和威慑效果。
要进一步完善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的制度,加大对制度漏洞和空白的堵塞,督促各级政府和执法机构切实履行监管职责,保证制度执行的严密性和有效性。
要加强对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执法人员的操作水平和规范化程度,确保监督检查的抽查结果准确、公开及时、信息全面。
通过上述措施的改进和打算, 可以进一步提高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的监督效果,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裙众的合法权益。
个人观点:双随机一公开工作作为监督检查制度改革重要内容,有利于提升政府部门和执法机构的监督执法效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裙众的合法权益。
基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难点及对策
商事命I皮玫革2019-7 I层“双随机、一厶幵”监營难点及对茉李林摘要:“双随机、一公开”作为市场监管方式已经取得良好效果。
但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监管靶向性不强、检查标准缺失、基层一线执法人员检查技能有限等难点和问题,亟须从制定精准抽查计划、明确检查标准与细则、提升监管执法能力等方面予以解决。
关键词:双随机市场监管监管难点对策建议“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是市场监管理念和方式的 重大创新,有利于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检查,减轻企业 负担,优化营商环境,规范阳光执法,强化信用支撑。
随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的不断推进,也相应 产生一些难点和问题,笔者试以粗浅分析,提出相应 解决对策。
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存在的问题(一)抽取对象的随机性与监管内容的针对性不完全适应,存在监管效能降低现象2014年10月1实施的《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规定要求建立公示信息抽査制度,原辽宁省工商部门 根据企业注册号不低于3%的比例随机确定抽査企 业,组织对企业公示信息情况检査。
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广随机抽査规 范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提出大力推广随机抽査监管:随机抽取检査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对法律 法规规章规定的检査事项,大力推广随机抽查。
2016 年5月,国务院发布《2016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 优化服务改革工作要点》,明确要求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双随机、一公开”抽査计划由省局在年 初直接制定并组织实施,随机确定抽查对象,由于对 各市县地方市场发展、市场秩序的突出问题、重点问 题缺乏考虑,导致随机抽查难以对准市场热点、重点 问题,靶向性不强。
有的基层局连续3年通过随机抽查 检查出的问题很少,甚至个别基层所连续3年随机抽作者:李林,大连市市场监管局。
查检查未发现问题,但其辖区投诉举报连续上升。
XX市通过“双随机”方式抽查2.2万户企业,没有一户立案依法查处的。
由于随机抽查跨区域大、随机选派的执法人员对企业住所不清楚,导致多次反复跑路、执法成本加大,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监管效能降低。
天津双随机一公开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天津双随机一公开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天津双随机一公开市场监管是一种随机抽查的制度,旨在增加监管的公开透明度,提升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水平。
然而,实际执行中可能仍存在一些问题。
以下是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应的建议:
1. 抽查对象选择不够公正公平:可能存在对某些企业或个人的偏袒或打压。
建议制定明确的抽查对象选择标准,确保抽查对象的选择过程公正透明,避免任意性和主观性干扰。
2. 监管力量不足:市场监管部门的人力资源可能无法应对庞大的市场需求,导致监管不到位。
建议加大对市场监管部门的人力和物力投入,提升监管力量,确保监管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3. 相关信息披露不够完善:某些抽查结果或处罚决定可能没有及时、全面、准确地向公众披露。
建议建立健全信息公开机制,确保抽查结果、处罚决定等相关信息及时公开,便于公众监督和参与。
4. 处罚力度不够严厉:有些违法违规行为受到的处罚力度不够,无法形成足够的震慑作用。
建议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加大打击力度,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5. 监管信息的互联互通性不够:市场监管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畅,导致监管工作的协同性不足。
建议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部门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建立更加高效的监管协作机制,提升监管水平。
以上是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对应的建议,希望能够对天津的双随机一公开市场监管制度改进有所帮助。
注意,以上回答仅供参考,具体问题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解决。
关于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情况汇报
关于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情况汇报关于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情况汇报一、引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是我国为了提高监管效能和公平公正执行法律的重要监管措施。
自2013年起,我国各级政府部门积极推进这项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创新。
本文将对我国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情况进行汇报,包括工作目标、推进情况、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等。
二、工作目标1. 提高监管效能: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实现监管部门对被监管对象的抽查工作的随机性,减少被监管对象的预期性和应付性行为,从而提高监管工作的效能,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
2. 促进公平公正执行法律:通过公开抽查结果,对外界公示,增加监管工作的透明度,客观公正地呈现被监管对象的整体情况,防止黑箱操作,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三、推进情况1. 推进力度逐步加大:各级政府部门认识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重要性,纷纷在本地区范围内开展试点工作。
目前,大部分地区已经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制,并已经付诸实践。
2. 抽查对象全面覆盖:为了确保监管工作全面、公正,监管部门不仅针对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等行政执法对象进行抽查,还考虑到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关键领域,并将一些食品、药品等安全问题频发的行业作为监督重点。
3. 抽查方式不断创新:传统的抽查方式主要依赖于物理抽查和现场检查。
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监管部门开始尝试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提高抽查效率和准确性。
四、存在问题1. 抽查范围偏窄:由于资源和人力限制,部分地区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仍然存在范围偏窄的问题,只关注少数行业和企业而忽视其他领域。
2. 抽查结果公开不及时:一部分地区在抽查结果公开方面进展较慢,这使得部分违法违规行为难以及时被社会监督和惩处,降低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有效性。
3. 抽查工作重复和重复抽查:存在部分重大安全事故频发行业监管不到位,形成了长期监管盲区。
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建议
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建议一、背景与目的双随机一公开,是一种新型的监管方式,其工作模式为“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及时公布检查结果”。
这一模式的出现,旨在提升公共服务的效率、加强监管力度,并更好地保障民生。
通过随机性,减少了人为干预和主观偏见,增强了监管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公开原则则强化了透明度,提高了公众的信任度。
二、当前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现状尽管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由于数据不准确或更新不及时,导致随机抽取的对象可能并不具有代表性。
此外,信息公开不透明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都影响了该模式的公信力。
三、优化策略与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 完善政策体系:制定更详细、更具操作性的政策文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与操作规程。
2. 加强培训与考核:对执法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熟悉并掌握相关政策和操作规程。
3.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要求各部门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避免随意性和人为干预。
4. 强化数据管理: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更新。
5. 提升信息公开透明度:除了按规定公布检查结果,还应主动公开更多的工作细节和过程,增强公众的信任感。
四、案例分析例如,美国的交通安全管理局采用双随机一公开模式对驾驶考试进行监管,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该模式不仅提高了考试公平性,也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我们可以借鉴其成功的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模式。
五、评估与监测为确保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模式的持续优化和有效执行,我们需要建立一套评估与监测机制。
这包括定期评估该模式的效果、收集公众反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等。
通过持续的监测和评估,我们可以不断完善这一模式,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六、推动多部门协同合作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模式的实施往往涉及多个部门。
因此,加强跨部门间的沟通与合作至关重要。
建议定期召开部门间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形成工作合力。
双随机一公开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双随机一公开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一、引言“双随机、一公开”是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中提出的一种监管方式。
该方式旨在通过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及时公布抽查情况和查处结果,实现监管的公正、透明和高效。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双随机、一公开”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二、存在的问题1. 抽查规范性不足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地区的“双随机”抽查存在随意性、片面性和形式主义等问题。
有些部门没有严格按照抽查计划和标准进行抽查,导致抽查结果不具有代表性。
此外,有些抽查过程缺乏规范的操作程序,影响了抽查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2. 监管力度不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需要监管部门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监管力度。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监管部门存在监管不到位、执法不严格等问题。
对于发现的违规行为,监管部门往往采取“轻罚薄惩”的态度,没有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导致市场秩序混乱。
3. 信息公示不透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要求及时公布抽查情况和查处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地区的信息公示存在不透明、不及时等问题。
公众无法及时了解抽查情况和查处结果,无法对监管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
4. 实施流程不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的实施需要完善的流程和制度保障。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地区的实施流程存在不完善、不规范等问题。
例如,抽查计划的制定和执行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程序,导致抽查结果缺乏可比性和公正性。
5. 法律法规不健全目前,“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虽然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相关通知,但缺乏具体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范和约束。
这导致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地区存在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问题。
三、建议1. 制定详细的抽查计划和标准为确保抽查的规范性和公正性,应制定详细的抽查计划和标准。
抽查计划应明确抽查对象、抽查时间、抽查方式等要素,确保抽查过程有章可循。
论基层卫生监督“双随机”抽样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基层卫生监督“双随机”抽样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卫生监督部门全面推进卫生计生监督执法事项“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执法工作,日前已取得良好成效,但由于随机抽样理论应用还不够深入,实践中的随机抽查机制还存在一些不足。
笔者从随机抽样的基础理论出发,分析目前卫生监督部门“双随机”抽样监督执法工作在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卫生监督行业特点及监管实际,针对“双随机”提出完善对策。
关键词:卫生监督;双随机抽样;问题对策过去一年来,国家全面推进卫生计生监督执法事项“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执法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改革成效,得到了李克强总理的充分肯定。
进一步优化卫生监督“双随机一公开”落实工作,推广完善“双随机”抽查机制,是下一步卫生监督改革的重点。
本文以随机抽查对象为重点,分析当前“双随机”中存在的难点和不足,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双随机”定义及卫生监督“双随机”监管工作现状分析“双随机”以深圳市抽为例,2017年全市共完成国家监督抽检工作2127单,发现违法违规行为105宗,其中进入处罚程序79宗。
目前,卫生监督“双随机”的抽查机制为:建立“抽查监管对象名录库”、“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简称“两库”)、抽查事项清单以及“经营异常主体名录库”,在“两库”中,合理确定抽查比例,按企业是否被列入“经营异常主体名录库”分为“定向”及“不定向”两种类别,按月分别随机抽取监管对象、检查人员,形成监督执法任务。
抽查的专业范围包括公共场所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管理、消毒产品管理、学校卫生监督、医疗监督、传染病防治监督、职业健康监督、放射卫生监督、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监督、控烟执法等[1]。
在卫生监督实践中,“双随机”逐步成为卫生监督监管工作的重要补充部分,但由于随机抽样理论研究应用还不够深入,实践中的随机抽查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随机抽查方式较单一。
除“经营异常主体名录库”内检查对象定向抽查、上年度被处罚的主体全部抽取外,目前卫生监督的随机抽查主要以简单随机抽样为主,而简单随机抽样忽略了已知的总体信息,降低了对样本的代表性,在相同样本量下其估计精度通常要低于分层抽样,且难以实施对总体内各子总体的估计,降低了抽样应用效能。
双随机一公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双随机一公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双随机、一公开”是指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这一监管模式旨在减少权力寻租,提高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然而,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双随机、一公开”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随机抽取的局限性随机抽取检查对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公平性,但也存在局限性。
一方面,完全随机的抽取可能导致一些高风险、重点领域的对象被遗漏,而一些低风险的对象却被频繁抽取,造成监管资源的浪费。
另一方面,由于随机抽取的不确定性,可能无法对某些行业或领域的系统性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排查。
例如,在食品行业,如果仅仅依靠随机抽取,可能会错过一些存在潜在食品安全隐患的小型作坊,而这些作坊恰恰是最需要严格监管的地方。
而对于一些大型食品生产企业,由于其规模较大、生产流程复杂,一次随机抽查可能难以发现深层次的问题。
二、执法检查人员的专业能力参差不齐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在保证公正性的同时,也可能导致执法人员专业能力与检查对象的需求不匹配。
不同的行业和领域需要具备不同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执法人员。
如果随机选派的人员对被检查领域不够熟悉,可能会影响检查的质量和效果,无法准确发现问题,甚至可能出现误判。
比如,在对复杂的金融领域进行检查时,如果选派的执法人员缺乏金融专业知识,就很难对金融机构的合规性和风险控制进行有效的评估。
这不仅会降低监管的权威性,也可能让一些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
三、信息公开的质量和效果有待提高虽然要求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但在实际操作中,信息公开的质量和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一方面,公开的信息可能过于简单、笼统,缺乏详细的数据和具体的案例,让公众难以了解监管的实际情况和问题的严重性。
另一方面,信息公开的渠道不够广泛和便捷,导致公众获取信息的难度较大,影响了公众的监督作用。
例如,一些地方的监管部门只是在政府网站的某个角落发布简单的公告,没有通过更广泛的媒体渠道进行宣传,很多公众根本不知道这些信息的存在。
对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的思考
商事制度改革事中事后监管2019-6对宅善“双陵机、一公开”监管模式的恩考宋林霖陈志超摘要: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研究发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在经历“探索一推广一成熟”阶段后,由单部门抽查过渡至多部门联合抽查,虽形成监管抽查合力,但因监管机制与信息化建设不完善,易出现抽查流程不规范、责任划分不明确等问题。
为使监管效能最大化,研究认为应在抽查细则常态化调整、市场监管队伍建设以及创建监管信息平台等方面着力突破。
关键词:“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市场监管“放管服”改革政府规制随着“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监管领域改革逐步推进。
“管”主要是指面向市场主体的政府监管,改革目标是将政府监管行为方式由事前审批转至事中事后监管,从重视对政府审批事项“量”的控制,转变为重视企业经营活动软环境“质”的提升。
①作为市场监管部门的基本手段,如何更好地利用监管模式,提升政府市场监管效率,呈现多元化共治格局,需深入探讨。
2019年2月,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通知》,构建联合抽查工作常态化模式,要求统一各项制度,包括:统一编制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统一建立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统一制定随机抽查工作规范、统一监管工作信息化平台建设。
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在国务院及市场监管总局带领下,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
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一单两库”更新滞后市场监管总局虽已经公布随机抽查事项清单,但是该清单内容并非一成不变。
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的更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抽查事项及事项类别的更新。
随着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市场主体在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证等方面新问题频发,应当在监管领域扩大随机抽查事项范围;同时当某类抽查事项在检查过程中问题较突出时,一般检查事项就应上升为重点检查事项。
基层反映:基层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基层反映:基层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面临的问题及建议今天,好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基层反映:基层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面临的问题及建议》范文,供大家在撰写基层反映、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阅读提示20XX年10月,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市场监管局扩大抽查范围,积极探索工商、质监、食药监三条线“双随机”综合抽查。
综合抽查整合了职能,提高了效能,受到企业普遍好评,但基层在综合抽查过程中面临的问责风险、制度缺失等问题,亟待从顶层设计方面予以解决。
具体做法集中整合检查事项。
以江苏省工商局抽取的418户市场主体为抽查对象,在检查年报公示信息及即时公示信息的同时,对不同类型的抽查对象同步实施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保健品、化妆品、药品、医疗器械、计量器具、特种设备、广告经营、生产许可等11项其他检查。
如江苏润泰电力有限公司,除对其年报公示信息进行抽查外,还同时对其特种设备使用、计量器具管理进行检查;再如姜堰区人民商场,对该市场主体的检查,除年报公示信息、即时信息外,特种设备、计量器具使用、保健食品、化妆品经营也一次性检查到位。
充分保障被查企业知情权。
在征求去年被查企业意见的基础上,结合今年新增内容,修改完善“双随机”抽查事前告知书,除告知企业检查时间、检查项目外,重点向企业详细说明需要提前准备的到场接受检查人员、备查资料等事项,告知书由属地分局送达。
充实检查人员库和专业人员库。
根据执法需要和岗位调整,选取市场监管分局一线监管人员36人组成检查人员库。
同时,针对县级组建市场监管局后,基层检查人员专业技能不足的问题,选取市场监管局机关科室人员32人组成专业人员库,包括计量专业15人、特种设备专业3人、药品医疗器械专业4人、保健品化妆品专业2人、餐饮专业2人、生产许可专业2人、食品生产流通专业2人、广告专业2人。
根据涉及的检查事项,由检查组提请配备专业人员,从专业人员库中随机匹配参加检查。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总结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总结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领域的监管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一过程中,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模式成为金融监管的重要手段。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意义和价值,积极出台新的监管政策和措施,不断提高监管工作的科学化、精准化和规范化水平。
本文将就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在我国金融监管中的应用和实践进行总结。
一、什么是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双随机即指随机抽取监管对象、随机选派监管人员,其中抽取监管对象和选派监管人员的随机性,并不依据某一个专项监管活动而做出选择,而是根据一定的规则,进行平时监管和定向检查;一公开即是在监管检查结束后,将检查结果和相关信息公开,让社会公众和行业内其他主体了解监管院内,借此形成约束力,从而实现监管目标。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能够提高监管工作的公正性、公平性和透明度。
它通过随机性来杜绝监管器官内部的人情和关系,防止监管人员被监管对象利用,依法行使监管职责,促进了监管对不良行为的有效打击。
同时,通过信息的公开,增强了监管工作的透明度,让监管对象知道监管部门在对其进行什么样的检查,从而引导其加强自律、改正不当行为。
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在我国金融监管中的应用1. 积极探索监管创新,促进监管作风转变为了提高金融监管的效果,我国监管部门积极探索监管创新,逐步加大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的应用。
比如,中国银保监会在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间,开展了针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个人、消费借贷、信用卡等领域的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发现了一批违规行为,并及时进行了处理。
这些监管活动的开展,积极促进了监管作风的转变,提高了金融监管的有效性。
2.加强金融风险防范,保障金融安全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在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的同时,积极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工作,切实保障金融安全。
比如,2018年银监会、保监会等七部门联合开展了保险业综合评价工作,重点督查了保险机构的股权管理、风险管理、投资管理、产品销售等方面的问题,并及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处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反映:基层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面临的问题及建议今天,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基层反映:基层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面临的问题及建议》范文,供大家在撰写基层反映、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阅读提示2016年10月,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市场监管局扩大抽查范围,积极探索工商、质监、食药监三条线“双随机”综合抽查。
综合抽查整合了职能,提高了效能,受到企业普遍好评,但基层在综合抽查过程中面临的问责风险、制度缺失等问题,亟待从顶层设计方面予以解决。
具体做法集中整合检查事项。
以江苏省工商局抽取的418户市场主体为抽查对象,在检查年报公示信息及即时公示信息的同时,对不同类型的抽查对象同步实施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保健品、化妆品、药品、医疗器械、计量器具、特种设备、广告经营、生产许可等11项其他检查。
如江苏润泰电力有限公司,除对其年报公示信息进行抽查外,还同时对其特种设备使用、计量器具管理进行检查;再如姜堰区人民商场,对该市场主体的检查,除年报公示信息、即时信息外,特种设备、计量器具使用、保健食品、化妆品经营也一次性检查到位。
充分保障被查企业知情权。
在征求去年被查企业意见的基础上,结合今年新增内容,修改完善“双随机”抽查事前告知书,除告知企业检查时间、检查项目外,重点向企业详细说明需要提前准备的到场接受检查人员、备查资料等事项,告知书由属地分局送达。
充实检查人员库和专业人员库。
根据执法需要和岗位调整,选取市场监管分局一线监管人员36人组成检查人员库。
同时,针对县级组建市场监管局后,基层检查人员专业技能不足的问题,选取市场监管局机关科室人员32人组成专业人员库,包括计量专业15人、特种设备专业3人、药品医疗器械专业4人、保健品化妆品专业2人、餐饮专业2人、生产许可专业2人、食品生产流通专业2人、广告专业2人。
根据涉及的检查事项,由检查组提请配备专业人员,从专业人员库中随机匹配参加检查。
及时采集监管数据。
通过政府公文交换平台,向全区所有行政执法部门发函征询行政处罚信息,共收到16个部门的回函,418户被抽查对象中上年度受到行政处罚的有1户。
从国税、地税数据库中共获取277条有效数据,作为此次抽查公示信息财务数据的依据。
对未申报纳税的企业,剔除在年报公示数据中处于停业状态或申报数据为零的企业,剩余的全部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并把审计结果作为抽查依据。
科学制定实施方案。
一是明确随机方式。
检查对象按住所划分为63个片区,每个片区检查对象不少于4户、不多于7户。
两名检查人员组成一组,要求本分局检查人员不检查本分局辖区市场主体、同一组检查人员不属于同一分局。
在检查片区和检查人员随机匹配的基础上,每个片区随机抽取匹配1名计量专业人员;检查小组根据检查对象的情况提出匹配专业人员申请,由领导小组随机指派专业人员参与。
二是明确检查项目。
检查项目共13项,分别为年报公示信息检查、即时公示信息检查、食品生产检查、食品流通检查、药品经营检查、医疗器械经营检查、生产许可证检查、计量器具检查、特种设备检查、餐饮检查、保健品检查、化妆品检查、广告经营单位检查。
三是明确检查责任。
检查人员负责各类综合检查表格准备、实地检查、检查表填写、检查结果录入、经营异常名录列入初审。
有专业人员参与检查的,实行签名人负责制,即“谁检查谁签名、谁签名谁负责”。
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抽查人员现场发放责令整改通知书,其余问题均按“谁管辖、谁负责”的原则移交属地分局办理,落实整改情况也由属地分局进行回查。
有序实施现场抽查。
姜堰区市场监管局共组织232人次,对418户市场主体进行全面抽查,开展公示信息检查418次,计量器具检查318次,特种设备检查131次,食品生产经营检查11次、药品经营检查5次、医疗器械经营检查2次、生产许可证检查3次、餐饮检查1次、保健品检查5次、化妆品检查3次、广告经营单位检查6次。
共发现问题153处,其中涉及工商职能的84处,涉及质监职能的68处,涉及食药监职能的2处,现场发放责令改正通知72份,当场责令停业1户,发现案件线索15条。
公示信息检查结果即时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公示,其余案源线索均移交基层分局进一步核实,最终转入案件程序7件。
从后续调查反馈看,此次综合抽查实现了“一次抽查全面体检”,保障了公平公正,提高了检查效率,减少了对企业的干扰,企业和基层人员普遍认同。
不少经营者表示,以前是“一人生病,全家吃药”“走了一拨,又来一拨”,实行综合检查减轻了经营者负担,经营者更安心于经营。
与此同时,实施“双随机”综合抽查有利于缓解基层人员执法压力,以姜堰区市场监管局张甸分局为例,2016年1月该分局接受的省、市级工商、质监、食药监三部门检查任务共计6批,任务最重的一名干部要在一个月内对40家企业实施6种检查,检查往往浮于表面。
一线执法人员反映,与其走马观花地查10次,不如顶真碰硬地查一次。
基层分局局长普遍认为,全面推广“双随机”抽查,有助于化解基层人少事多的矛盾,防控履职风险,整合市场监管职能。
存在问题基层面临问责风险。
工商部门实施“双随机”抽查的比例在3%~5%。
而质监、食药监部门实施抽查的频次、比例由相应规章或文件规定,有的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远超过工商部门的抽查范围。
一线执法人员是否需要对抽查范围之外的市场主体承担监管责任,相关法规未予以明确。
一旦抽查范围之外的市场主体发生问题,执法人员难以免责。
抽查项目、比例及频次缺少统一规定。
从国家、省级层面看,国家质监总局印发了《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明确了24项检查项目和依据,但没有明确抽查比例和频次;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抽查清单,列明了抽查项目和依据,但未列明抽查比例和频次。
江苏省出台的《省政府部门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涉及工商部门的抽查事项只有1项,即企业公示信息抽查;涉及质监部门的抽查事项列出了17项,并明确了抽查比例和频次;涉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抽查事项列出了19项,其中有的要求全面检查,有6项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确定,未明确抽查比例和频次。
人员素质难以适应全领域执法的要求。
部分地区实施“三合一”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后,基层市场监管分局基本由原工商人员组成,原质监、食药监人员充实到市场监管分局的不足十分之一,执法力量有限难以完成大批量不定向抽查任务。
从需要掌握的法律法规来说,从事两个以上部门的业务,需要熟练掌握20部以上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规范,一定时期内存在干部心理和业务能力不适应的情况,而在基层培养一批精通全业务领域的执法人员需要一定时间。
此次姜堰区实施“双随机”综合抽查,涉及8个职能科室的13项监管职能,其中工商3项、质监3项、食药监7项。
这些检查,绝大部分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而基层分局能够充实到抽查人员库中的36名检查人员,原质监的只有1人,原食药监的也只有1人。
执法人员参与抽查的积极性不高。
实施“双随机”抽查要求执法人员到异地检查,而且为了与其他检查人员配合,必须集中工作一段时间。
此间,检查人员所从事的其他业务工作受到影响。
在部分执法人员看来,参加抽查成了“额外任务”,有基层分局不愿将业务骨干列入检查人员库,检查人员自身也存在“查一次就是一次,不必顶真”的应付情绪、“专业问题难以把握”的畏难情绪,以及“多做多错,不做不错”的消极思想。
联合惩戒力度偏弱。
实施“双随机”综合抽查理应比单项检查项目更全、要求更严、力度更大。
但从实际结果看,工商职能范围内处罚最严厉的不过是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对于小企业而言,其违法成本微乎其微,不足以形成震慑。
抽查发现的涉及质监、食药监的案件线索,转交所属分局,与一般检查并无不同。
“双随机”抽查制度设计的联合惩戒、联合制约,尚未真正落地。
建议明确抽查负面清单制度,做到清单外无检查、清单外可免责。
国务院有关文件要求,所有市场监管事项均应实施随机抽查。
据此,除依据投诉举报及突发事件检查外,其他检查事项均应纳入清单范围。
同时应明确,执法部门不得再下达清单之外的检查任务,杜绝任性检查;执法人员对清单之外的检查事项免责,对随机抽查范围之外的市场主体监管免责,明确监管责任的边界,消除基层对“监管无限责任”的顾虑。
根据法律法规及规章修订情况和工作实际,对抽查清单进行动态调整,及时向社会公布。
未经公布的不得实施检查,企业有权拒绝检查,把监督权真正交给企业,从而让企业更加积极地参与随机抽查。
制定操作性更强的抽查清单,细化抽查项目、抽查比例和抽查频次。
国家层面应统一制定与基层监管实际相符的抽查清单,把“一年不少于多少次检查”,一律调整为“一年不超过多少次检查”,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抽查清单,明确抽查依据、抽查主体、抽查内容、抽查方式等。
既便于基层统筹安排、有机整合、分步实施,又能有效减轻检查者和被检查者的负担,降低基层监管的风险。
整合抽查事项,自上而下实施综合监管。
在省、市层面,职能相近的执法部门应加强统筹协调,有年度检查规定动作的,提前下发检查任务,在相近时间段内,取各部门抽查任务的“最大公倍数”,整合后统一实施抽查。
年报公示信息抽查面广量大,可作为实施“双随机”综合监管的重要依托,由省级工商、质监、食药监三部门共同提出检查需求,根据综合需求抽取检查对象,根据检查项目的多少确定检查周期。
在县级层面,由政府明确牵头部门,推动部门联动,探索县(市、区)级层面跨部门“双随机”综合监管,各部门在年初上报抽查项目、抽查要求,政府统筹安排,实施跨部门联合抽查,防止检查过多和执法扰民,把检查权装进制度的“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