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如何进行知识管理教学内容
组织知识管理制度
![组织知识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e80dc9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01.png)
组织知识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知识管理,提升组织整体竞争力,促进知识的共享和创新,本制度旨在规范知识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知识管理氛围,促进组织各项业务的协同发展,旨在明确知识管理的基本理念和原则,规范知识管理流程和方法,强化知识管理责任落实,确保知识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推动组织知识管理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本理念和原则1. 知识共享:强调知识共享和流通,鼓励员工之间开展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绩效和效率。
2. 知识创新:鼓励员工进行创新活动,推动组织不断进步,为组织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知识。
3. 知识保护: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严格保护组织核心知识资产,确保知识资源的安全和稳定。
4. 知识评价:实行知识评价机制,鼓励员工分享优秀的知识和经验,促进知识共享和学习。
三、知识管理的流程和方法1. 知识获取: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内部和外部的知识资源,包括信息收集、网络搜索、专业培训等。
2. 知识整理:对获得的知识资源进行整理和分类,建立知识库和知识图谱,方便知识资源的检索和利用。
3. 知识共享:通过内部分享会议、知识交流平台等形式,推动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和互助。
4. 知识运用:将知识资源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促进业务创新和绩效提升。
5. 知识保护: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知识资源的安全管理和保护措施。
6. 知识评价:建立知识贡献和价值评价机制,激励员工积极分享和创新知识。
四、知识管理的责任落实1. 领导责任:制定知识管理策略和规划,并督促各部门落实知识管理工作。
2. 部门责任:各部门要积极配合知识管理工作,建立部门内部知识分享和交流机制。
3. 员工责任:员工要自觉遵守知识管理制度,积极分享和运用知识资源,为组织发展贡献力量。
五、知识管理的推动机制1. 激励机制:建立知识管理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激励员工积极参与知识管理工作。
2. 培训机制:加强知识管理培训,提升员工的知识管理意识和能力。
3. 宣传机制:加强知识管理宣传和培训工作,营造良好的知识管理氛围。
知识管理操作规范
![知识管理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81ad9cd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63.png)
知识管理操作规范知识管理是一个组织或机构内部高效利用和传播知识的过程,对于提高组织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知识管理的顺利进行,制定一套操作规范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知识管理操作规范的具体内容,包括知识管理的基础原则、流程、工具和注意事项。
一、基础原则1.1 知识共享原则在知识管理过程中,应鼓励员工分享、交流和共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促进跨部门合作和学习。
1.2 知识保护原则在知识管理过程中,需要建立有效的知识保护机制,防止知识的泄露和滥用,确保知识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1.3 知识价值评估原则对于不同类型的知识,应根据其对组织目标的贡献价值进行评估,优先保护和应用具有高价值的知识。
二、流程2.1 知识采集通过各种渠道(如调研、培训、会议等)获取员工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并建立知识库进行整理和归档。
2.2 知识整理对采集到的知识进行分类、标记和组织,建立知识分类体系和标准化的元数据,提高知识的可搜索性和可访问性。
2.3 知识存储将整理好的知识储存在知识库中,包括内部知识库和外部知识库,为员工提供方便的获取途径。
2.4 知识共享建立知识共享平台或社区,鼓励员工分享和交流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促进协作和创新。
2.5 知识应用将共享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解决问题和取得创新成果。
三、工具3.1 知识管理平台使用适当的知识管理平台,提供知识整理、存储和共享的功能,支持多种形式(文档、图片、视频等)的知识存储和检索。
3.2 协作工具使用协作工具(如在线文档、社交软件等),方便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协作,促进知识共享和协同创新。
3.3 学习平台建立在线学习平台,提供培训和学习资源,帮助员工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
四、注意事项4.1 知识保护建立知识保护机制,包括访问权限控制、保密协议签署等,防止知识的泄露和滥用。
4.2 知识更新定期更新知识库中的知识,删除过时或无效的内容,保持知识的新鲜和有效性。
4.3 绩效考核将知识管理能力纳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和贡献知识。
如何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
![如何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35bdbd89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00.png)
如何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指在组织或个人范围内,通过有效的收集、整理、存储、共享和利用知识资源,提高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能力,以达到组织或个人的目标。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有效的知识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如何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
一、明确知识管理目标在开始知识管理前,我们需要明确知识管理的目标。
例如,是为了提高组织创新能力,还是为了提高员工学习能力等。
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并评估效果。
二、建立知识管理团队要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建立一个专职的知识管理团队是必不可少的。
这个团队可以负责知识资源的收集、整理、分类和存储,以及知识共享平台的建设和维护等工作。
他们还可以组织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知识管理能力。
三、构建知识共享平台知识共享平台是进行有效知识管理的重要基础。
通过建立内部的知识共享平台,可以方便员工之间的互动和知识交流。
这个平台可以包括知识库、论坛、博客、社交媒体等多种形式,使知识的流动更加顺畅。
四、制定知识管理流程建立系统的知识管理流程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管理知识。
这个流程可以包括知识收集、整理、存储、共享和应用等环节,并明确各环节的责任和时间节点。
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流程,可以提高知识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五、培养知识管理文化要在组织中实施有效的知识管理,需要培养一种积极的知识管理文化。
这就意味着组织成员要有分享和学习的意识,愿意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与他人分享。
组织可以通过激励措施、奖励制度等方式来推动知识分享和学习的行为。
六、持续改进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
在实施知识管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
可以通过定期的评估和反馈机制,了解员工对知识管理的满意度和改进意见,并及时调整和优化知识管理策略。
综上所述,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需要明确目标,建立专业团队,构建知识共享平台,制定管理流程,培养知识管理文化,并持续改进。
如何在组织中实现知识管理
![如何在组织中实现知识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323a6de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cd.png)
如何在组织中实现知识管理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企业要想保持竞争力,就必须不断积累和利用知识来创新和发展。
因此,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简称KM)成为了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但如何在组织中实现知识管理仍是许多企业面临的难题。
一、构建知识共享的文化实现知识管理的首要条件是构建知识共享的文化。
企业必须营造一个开放、合作、分享的氛围,使员工之间能够自由地交流、分享和使用知识。
为此,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激励员工分享知识企业可以通过激励机制来鼓励员工分享知识,例如:设立奖励机制,公开表扬分享经验成功的员工,提高员工分享的积极性。
2.培养知识共享的习惯企业可以通过培养员工知识共享的习惯来促进组织内部的知识共享。
例如组织内知识分享活动,鼓励员工在业余时间分享自己的专业知识,或者通过内部社交媒体等渠道积极与同事交流。
3.建立共享专业平台企业可以建立一个共享专业平台,融合公司内部的专业技术、行业资讯等知识资源,让员工通过平台自主学习知识,同时也可以通过平台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
二、强化知识管理的组织机制企业需要将知识管理纳入组织的管理体系,形成一套完整的机制来保障知识管理的有效实施。
建立完善的知识管理机制有以下几点:1.设立知识管理部门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知识管理部门,负责全面协调公司的知识管理工作,建立企业知识库,制定知识管理的标准和流程,促进知识的传递和转化。
2.制定知识管理政策制定知识管理政策可以帮助企业定义知识管理的目标和规划,规范员工在知识管理方面的行为,强化知识管理的监控与评估。
3.建立知识管理的系统平台企业可以建立一个系统平台,将知识管理集成到其中,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知识的高效获取、共享和传递。
三、加强知识管理的人才培养企业需要重视知识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员工的知识管理能力,增强他们在知识管理方面的意识和责任。
1.提供培训和学习机会通过内部培训、外部培训、知识分享会等多种方式,让员工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管理技能,强化他们在知识管理方面的能力。
知识管理的管理方法
![知识管理的管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bc0ad85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59.png)
知识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旨在有效地收集、组织、共享和应用组织内部的知识资产。
通过合理的知识管理,组织可以更好地利用已有的知识资源,提高创新能力,增强竞争力。
以下是一些知识管理的管理方法:1.知识识别和获取:首先,组织需要明确所需的知识领域,并确定关键的知识源。
这包括对内部员工、外部合作伙伴、市场情报等进行调查和分析,以获取有价值的知识。
同时,组织还可以通过培训、研讨会、文献研究等方式来提升员工的专业知识。
2.知识创建和整理:在获取到知识后,组织需要对其进行整理、分类和归档,使其易于查找和使用。
可以建立知识库、文档管理系统或在线平台,将知识按照主题、领域、类型等进行分类和组织。
此外,组织还可以鼓励员工撰写技术文档、案例研究或分享经验,促进知识的创造和积累。
3.知识共享和传播: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
组织应该建立有效的共享机制和文化,鼓励员工之间交流、合作和分享知识。
可以通过内部社交平台、在线讨论论坛、定期会议等方式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共享。
此外,还可以组织专门的培训、研讨会或工作坊,促进知识的交流与传授。
4.知识应用和转化:知识管理的目标是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和价值。
组织应该鼓励员工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中,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可以通过项目团队、跨部门合作或创新孵化器等方式,促进知识的应用和转化,推动组织的创新和改进。
5.知识保护和更新:知识是组织的重要资产,需要得到保护和更新。
组织应该建立合适的知识保护机制,包括知识产权保护、保密协议等,防止知识的泄露和滥用。
同时,组织还应该定期审查和更新知识库,删除过时或无效的知识,确保知识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6.评估和反馈:组织应该建立评估机制,对知识管理的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员工反馈、指标分析等方式收集数据,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调整。
此外,组织还应该鼓励员工提供意见和建议,以不断改进知识管理的方法和实践。
7.文化和领导支持:知识管理需要组织文化和领导支持。
知识管理实施方案
![知识管理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47ac2d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e0.png)
知识管理实施方案一、引言知识管理是指组织对知识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共享和利用,以提高组织绩效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管理活动。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知识管理的实施方案进行探讨,旨在帮助组织建立有效的知识管理体系,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二、知识管理的意义知识管理能够帮助组织更好地利用内部和外部的知识资源,有效地进行知识共享和传递,提高组织的学习和创新能力。
通过知识管理,组织可以避免重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同时,知识管理还能够帮助组织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提高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三、知识管理实施方案1. 确定知识管理的目标和范围首先,组织需要明确知识管理的目标和范围,确定知识管理的重点领域和重要知识资源。
这有助于组织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管理,避免盲目性和浪费。
2. 建立知识管理的组织结构和流程其次,组织需要建立相应的知识管理组织结构和流程,明确知识管理的责任部门和人员,建立知识管理的工作流程和标准。
这有助于确保知识管理的有效实施和持续运作。
3. 制定知识管理的政策和制度组织还需要制定相关的知识管理政策和制度,明确知识管理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规范知识管理的行为和活动。
这有助于保障知识管理的合法性和规范性,避免知识管理的混乱和失序。
4. 建立知识管理的技术平台和工具除此之外,组织还需要建立相应的知识管理技术平台和工具,支持知识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这有助于提高知识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促进知识的共享和创新。
5. 加强知识管理的培训和宣传最后,组织需要加强知识管理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对知识管理的认识和重视,增强员工的知识管理意识和能力。
这有助于促进知识管理的深入开展,增强组织的整体竞争力。
四、总结知识管理是组织提高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实施好知识管理对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能够帮助组织建立有效的知识管理体系,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也希望组织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本文提出的知识管理实施方案,不断完善和改进知识管理工作,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
知识管理流程步骤
![知识管理流程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3c4edc59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f0.png)
知识管理流程步骤知识管理是一种组织化的方法,旨在有效地获取、组织、存储和共享知识。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知识管理流程框架,可用于组织内部实施知识管理的步骤:1. 确定目标和范围在开始知识管理流程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明确的目标和范围。
这将帮助组织明确自己希望实现的目标,并为知识管理活动设定合适的边界。
2. 知识识别和获取在这一步骤中,组织需要确定关键的知识领域,并努力收集相关的知识。
这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例如收集内部和外部专家意见、查阅文献和参考资料、开展调查等。
3. 知识整理和组织一旦知识被获取,下一步就是对其进行整理和组织。
这涉及到将知识分类、归档和建立适当的结构,以确保易于查找和访问。
4. 知识存储和分享知识的存储和分享是知识管理的核心。
组织需要选择适当的知识存储系统,例如数据库、知识库或文档管理系统,并确保知识可以方便地被其他人访问和共享。
5. 知识传递和应用除了分享知识,组织还应该关注知识传递和应用。
这可以通过培训、沟通、协作和知识共享活动来实现,以便知识可以得到有效地传递和应用于组织的各个部门和成员。
6. 监测和评估为了不断提高知识管理的效果,组织应该定期监测和评估知识管理的过程和成果。
这可以通过收集反馈、评估知识使用情况和效益等方式来实现。
7. 持续改进最后,组织应该持续改进知识管理流程。
这可以通过应用新的方法和工具、采纳最佳实践、培养知识管理意识等方式来实现,以确保知识管理的持续的进步和适应性。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知识管理流程框架,可以根据组织的具体需求进行调整和扩展。
通过有效地实施知识管理流程,组织可以更好地利用自身的知识资产,提升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知识管理办法
![知识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e71ce861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8f.png)
知识管理办法知识是当今社会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充分利用和管理知识对于一个组织的成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知识管理办法,帮助组织更好地管理和应用知识资源。
一、建立知识管理文化要实施有效的知识管理,首先需要在组织内部建立一种积极的知识管理文化。
这包括鼓励员工分享和交流知识的氛围,提倡学习和创新的思维方式。
管理层应该树立榜样,亲自参与知识管理活动,并给予员工充分的支持和奖励。
二、明确知识管理目标为了有效地管理知识,组织需要明确知识管理的目标和目的。
这可以通过制定明确的知识管理策略和规划来实现。
策略和规划应该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相一致,并考虑到员工的需求和能力。
知识管理目标可以包括提高员工的学习和创新能力,提高组织的竞争力等。
三、建立知识管理系统建立一个有效的知识管理系统对于组织的知识管理实践至关重要。
这个系统可以包括知识管理的软件工具、数据库和知识库。
通过这些工具,组织可以方便地存储、检索和共享知识,提高知识的可访问性和利用率。
知识管理系统应该具有良好的安全控制措施,以保护知识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四、知识分享和传承知识管理的核心在于知识的分享和传承。
组织应该鼓励员工分享他们的知识和经验,可以通过内部培训、团队合作和知识分享会议来促进知识的传播。
此外,组织还可以设立专门的知识管理团队,负责知识的分类整理和传承工作。
知识管理团队可以制定知识分享的规则和程序,并提供支持和培训。
五、知识管理评估与持续改进为了确保知识管理的有效实施,组织需要进行定期的知识管理评估和持续改进。
评估可以包括对知识资源的利用率、员工的知识水平和组织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组织可以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知识管理的效果和质量。
六、培养学习型组织最后,要有效地管理知识,组织应该重视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努力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鼓励员工持续学习和不断创新,并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建立学习型组织需要管理层的支持和引导,包括制定学习计划、提供培训机会和激励措施等。
如何在团队中实现有效的知识管理
![如何在团队中实现有效的知识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869bd7d7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82.png)
如何在团队中实现有效的知识管理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管理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对于团队而言,更是如此。
如何在团队中实现有效的知识管理,可以提高团队的业务水平和竞争力。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团队中实现有效的知识管理。
一、建立知识管理平台建立知识管理平台是实现团队知识管理的第一步。
知识管理平台可以是企业内部的一个网站或者是一个软件。
在知识管理平台上,可以将团队成员的知识整理归纳。
平台可以设置不同的分类,例如业务分类、知识点分类等,以便于团队成员进行查阅和整理。
平台上的内容应该是动态管理的,及时更新和完善。
团队成员可以对知识进行增删改查,提供更多的价值和可操作性。
建立完知识管理平台之后,需要对团队进行培训,让他们熟悉如何使用平台。
二、建立知识共享文化建立知识共享文化是实现团队知识管理的关键。
针对企业团队而言,知识共享应该是团队中每个人的责任。
建立知识共享文化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1.鼓励团队成员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2.加强沟通和交流,让成员知道知识的分享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3.了解团队成员的兴趣爱好、职业规划等,帮助成员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4.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团队成员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5.对于知识共享文化的落实,应该经常向团队成员进行宣传和培训,让他们意识到知识共享的重要性。
三、建立知识创造机制除了知识共享之外,团队也需要通过创造知识和方案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建立知识创造机制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1.对于团队成员,应该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独特想法,从而开创新的业务领域。
2.建立创新团队,成员可以跨部门和跨领域合作,创造出更多的创新成果。
3.制定知识创造的目标和计划,为团队成员提供方向和动力。
4.定期评估和调整知识创造机制,以适应团队的业务发展。
四、建立知识保护机制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保障企业的利益,所以建立知识保护机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建立知识保护机制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1.制定知识保护制度和安全策略,对于重要的知识和专利进行保护。
知识管理如何有效管理组织知识
![知识管理如何有效管理组织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b486c9d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23.png)
知识管理如何有效管理组织知识知识管理是指组织对内部的知识资源进行有效地收集、整理、传播和应用的一种管理方法。
在当今信息时代,知识已经成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有效管理组织知识对于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分享一些有效的知识管理实践,并提出一些管理组织知识的建议。
1. 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如今,知识已经成为组织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有效地管理组织内部的知识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市场需求,加快产品创新和研发速度,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2. 知识管理实践2.1 知识获取知识获取是知识管理的第一步。
组织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知识,如内部培训、外部合作、研讨会等。
此外,还可以建立知识共享平台,鼓励员工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
2.2 知识整理知识整理是指将获取到的知识进行分类、归档和整理,以便于后续的使用和传播。
组织可以建立知识库,将知识进行分类存储,并为员工提供快速检索和获取的功能。
2.3 知识传播为了让组织内部的知识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需要进行有效的知识传播。
可以通过内部培训、文档共享、团队交流等方式来传播知识。
此外,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工具,如企业社交网络和在线协作平台来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分享。
2.4 知识应用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将知识应用到组织的实际工作中。
组织可以通过激励机制和奖励制度来鼓励员工将知识应用于工作中,并及时评估和反馈知识的应用效果,以便进一步优化和改进。
3. 管理组织知识的建议3.1 建立知识管理团队组织可以成立专门的知识管理团队,负责整体的知识管理工作。
团队成员应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并与各部门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促进知识的共享和交流。
3.2 建立知识管理制度组织可以制定一套完整的知识管理制度,明确知识的获取、整理、传播和应用的各项规定和流程。
制度的建立可以提高知识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并营造良好的知识管理氛围。
3.3 利用技术手段支持知识管理知识管理需要借助一些技术手段来支持,如知识库系统、协作平台等。
知识管理教案
![知识管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f6fe35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4d.png)
知识管理教案知识管理是一种制定和执行策略的过程,其目标是通过系统化、组织和协调组织内外的知识流动,从而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竞争优势。
接下来,我们会详细解析知识管理教案。
一、知识管理的定义和基本理论知识管理是一种复杂的管理活动,它涉及到对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获取、创建、保存、共享和使用。
通过知识管理,组织可以提高其运营效率,提升决策质量,并最终形式竞争优势。
知识管理的基本理论涵盖包括知识创造理论、知识转移理论、知识共享理论等多个领域。
其中,非常核心的一点就是如何有效的鉴别与利用“默示知识”与“显式知识”。
二、知识管理的重要性知识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决策支持: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可以帮助管理者获取到必需的信息和知识,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和效率。
2. 提高创新能力:知识的积累和共享是创新的基础,良好的知识管理可以促进组织内部创新能力的提升。
3. 提升竞争优势:知识是组织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通过知识管理,可以帮助组织实现知识的优化配置,提升竞争优势。
三、知识管理的基本步骤知识管理的基本步骤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环节:1. 知识的识别:这包括知识的分类、标签和编目,需要对知识进行清晰的定义和描述。
2. 知识的获取:如何有效地从内部和外部获取知识,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环节。
3. 知识的储存和组织:将获取到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管理,便于人员查找使用。
4. 知识的分享:通过激励机制促进知识的共享,形成全员参与的知识创新氛围。
5. 知识的应用:将知识转化为组织的实际产值,提升组织绩效。
四、知识管理的工具与技术现代知识管理离不开先进的工具和技术的支持,如知识地图、专家系统、知识门户、内容管理系统、学习管理系统等。
这些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组织更系统、更高效的进行知识管理。
五、知识管理的现状与趋势目前,知识管理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实现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投放越来越多的资源进行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的基本步骤
![知识管理的基本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809ebe46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ce.png)
知识管理的基本步骤
1. 知识识别,确定组织中的重要知识领域和关键知识点。
这可
以通过与专家交流、文档分析、调研等方式进行。
2. 知识采集,收集和获取相关知识,可以通过内外部资源的整合,如文档、数据库、专家知识、学术研究等。
3. 知识组织,对采集到的知识进行整理、分类和组织,以便于
后续的存储和利用。
这可以通过建立知识分类体系、标准化知识的
描述和归档等方式进行。
4. 知识存储,将组织中的知识存储到适当的知识库或知识管理
系统中,以便于知识的共享和查找。
这可以通过建立知识库、文档
管理系统、内部社交平台等方式进行。
5. 知识传播,推广和分享组织中的知识,以促进知识的流动和
共享。
这可以通过内部培训、知识分享会、博客、论坛等方式进行。
6. 知识应用,将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
这可以通过知识管理系统的搜索和推荐功能,以及专家协助等方式
进行。
7. 知识评估,对知识的质量和有效性进行评估,以便不断改进知识管理的过程和方法。
这可以通过用户反馈、知识库使用情况分析、知识价值评估等方式进行。
以上是知识管理的基本步骤,通过系统化的方法和工具,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利用组织内部的知识资源,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知识管理步骤
![知识管理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bd0a32f6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fe.png)
知识管理步骤知识管理是一种组织利用和传递知识资源的过程,它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效率、创新和竞争力。
一个成功的知识管理过程可以帮助组织有效地收集、组织、共享和利用知识,从而促进持续改进和创新。
下面是知识管理的主要步骤,希望对读者有所指导意义。
步骤一:知识识别知识识别是知识管理的第一步。
这意味着确定组织中存在的所有重要知识。
这可以通过收集和整理内部和外部的知识来源来实现。
从员工的经验、专业知识到市场趋势、竞争对手的信息都可以成为知识管理的对象。
步骤二:知识采集一旦知识被识别出来,就需要采集和收集这些知识。
这可以通过面对面的沟通、在线调查、专家采访等方式来实现。
同时,利用现代技术工具来帮助知识采集也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利用内部知识库、网上社交平台等来收集员工的经验和想法。
步骤三:知识组织采集到的知识需要有一个系统的组织方式,以便于后续的使用和共享。
知识组织可以通过分类、标签、目录等方式进行。
组织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员工在需要时能够快速地找到需要的知识资源。
此外,还可以利用知识图谱、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来进行知识组织。
步骤四:知识存储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将知识变成可持续的资产。
这需要将知识存储在一个可靠的、易于访问的平台上。
通过建立知识库、文档管理系统等,可以方便员工对知识进行存储和查找。
此外,还可以利用云存储、共享文件夹等技术来实现知识的存储。
步骤五:知识共享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知识的共享和传递。
通过有效地共享知识,可以促进员工之间的合作和学习,从而提高组织创新和绩效。
可以通过内部培训、知识分享会、博客平台等方式来实现知识的共享。
同时,也需要提供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地分享和利用知识资源。
步骤六:知识应用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知识的应用。
这意味着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的价值和竞争力。
通过应用知识,可以改进业务流程、产品和服务,从而提高组织的绩效。
可以通过项目管理、流程改进等方式将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此外,还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估和反馈机制,以不断优化知识管理的效果。
知识管理流程
![知识管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ca91e20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9a.png)
知识管理流程知识管理是组织中的一项重要活动,旨在有效掌握和应用知识资源,以提升组织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知识管理流程是指在组织中进行知识管理活动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知识管理流程的几个关键步骤,包括知识获取、知识记录、知识存储、知识共享和知识应用。
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流程,组织可以更好地利用和增值自身的知识资产。
一、知识获取知识获取是知识管理的第一步,指的是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和获取知识。
这可以通过内部和外部的方式进行。
内部的知识获取可以通过员工的经验分享、内部培训和项目经验总结等途径进行。
外部的知识获取可以通过市场调研、竞争对手分析和专业咨询等方式进行。
知识获取的关键在于筛选和整理,确保获取的知识准确、有效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二、知识记录知识记录是将获取到的知识进行整理、分类和归档的过程。
这包括将知识转化为文档、报告、数据库或知识库等形式进行记录。
知识记录应该考虑到不同知识形式的特点,如文字、图像和视频等。
同时,建立一个系统化的知识分类和标签体系,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管理和检索知识资源。
知识记录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知识的存储、查找和分享。
三、知识存储知识存储是指将记录好的知识进行保存和管理的操作。
组织可以选择合适的知识管理工具或平台,如知识管理系统、企业内部网站或云端存储等。
知识存储应该便于知识的查找和访问,同时要保证知识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知识存储的目的是为了将知识资源有效地保留和传承,避免因员工流失、技术更新等原因导致知识丧失或重复劳动。
四、知识共享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核心环节,涉及到知识的传播、交流和分享。
通过有效的知识共享,可以促进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合作与学习,提高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
知识共享可以通过内部的会议、培训、讨论和协作平台等形式进行,也可以通过外部的专业会议、研讨会和社交媒体等方式进行。
在知识共享过程中,组织应该鼓励员工积极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并通过奖励机制和文化氛围来推动知识共享活动的开展。
知识管理技巧如何组织和管理大量学习资料
![知识管理技巧如何组织和管理大量学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3d69cc0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45.png)
知识管理技巧如何组织和管理大量学习资料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每天都面临大量的学习资料,无论是学生还是职场人士,掌握知识管理技巧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您组织和管理大量学习资料,提高学习效率。
一、建立系统化的分类结构要有效组织和管理大量学习资料,首先需要建立一个系统化的分类结构。
可以按照学科、主题、日期等不同维度进行分类,以便快速定位所需资料。
同时,为每个分类设置详细的标签,便于后续检索和归档。
二、利用笔记工具整理学习笔记学习笔记是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有效整理学习笔记也是知识管理的一项重要技巧。
可以借助电子笔记工具如Evernote、OneNote等,将笔记整理成电子格式,同时可以添加标签、插入图片和链接等功能,便于后续查找和复习。
三、建立学习目标和计划学习过程中,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学习资料。
首先,明确学习的目标和重点,根据目标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的顺序。
其次,合理安排学习的时间和计划,提高学习效率,避免资源的浪费。
四、利用云盘进行资源存储和共享云盘是目前非常流行的资源存储和共享平台,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管理大量学习资料。
将学习资料及时上传至云盘,可以节省本地存储空间,同时也方便在不同设备之间进行同步和共享。
云盘平台如Google Drive、Dropbox等都提供了便捷的文件管理功能,方便我们对文件进行分类、搜索和分享。
五、合理使用书签和收藏夹在浏览器中,书签和收藏夹是非常实用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收集和查找学习资料。
当我们在网上浏览时,遇到有价值的网页或文章,可以通过书签或收藏夹进行收藏,并为其添加详细的标签和描述,方便日后查找和回顾。
六、定期整理和筛选学习资料随着学习的不断积累,我们的学习资料也会不断增加,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整理和筛选。
可以删除不再需要的资料,更新陈旧的笔记,修订过时的知识,保持资料库的整洁和准确性。
此外,也可以根据个人学习需求进行优化和调整。
如何更好地进行知识管理和学习
![如何更好地进行知识管理和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5d176d4b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26.png)
如何更好地进行知识管理和学习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管理和学习已经成为了一个必要的技能。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需要有效地管理知识,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日益激烈的竞争。
下面将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知识管理和学习。
一、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是知识管理和学习的基本素质。
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让你更有效地获取知识,并更好地管理所学内容。
在阅读前,可以先列出需要了解的重点,以避免分心。
在阅读时,可以用笔标记重点,便于复习和总结。
同时,还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如口语化朗读、多角度比较等。
二、选择合适的知识管理工具知识管理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整理和存储知识。
有很多工具可供选择,如石墨文档、有道云笔记、微信读书等。
这些工具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
同时,还可以利用分类、标签等方式将内容精准地归档,以便于后续查找和使用。
三、建立知识分享机制知识分享可以促进学习和发展,同时也可以帮助团队和组织获得更好的效益。
可以通过专业网站、论坛、博客等途径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
同时也可以利用团队内部分享、交流等机制,让团队成员之间互相学习和共享知识。
四、利用聚焦思维和整体思考聚焦思维和整体思考是增强学习和知识管理能力的必备技能。
聚焦思维可以让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问题和细节上,以更深入地理解事物。
同时,整体思考可以让我们看到事物的全貌和内在联系,以更准确地把握整体情况。
五、挖掘潜在需求挖掘潜在需求是知识管理和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
可以通过市场分析、用户调研、竞品分析等方式,了解用户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
同时,也可以结合自己的技能和优势,设法满足这些需求,以便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六、不断实践和反思知识管理和学习需要不断实践和反思。
只有在实践和反思中,才能发现知识和技能中的不足,并寻找改进和提升的路径。
同时,也可以通过反思,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以更好地应对后续的挑战和机遇。
综上,要进行更好的知识管理和学习,需要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选择合适的知识管理工具、建立知识分享机制、利用聚焦思维和整体思考、挖掘潜在需求以及不断实践和反思。
知识管理方案有效管理知识的五个步骤
![知识管理方案有效管理知识的五个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1e160193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e5.png)
知识管理方案有效管理知识的五个步骤如今,知识管理成为了组织和企业确保竞争力和创新的关键要素。
有效地管理知识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利用内部和外部信息资源,提高业务绩效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种有效的知识管理方案,包含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步:识别和定义知识要有效地管理知识,首先需要明确知识的类型和范围。
组织应该对内外部的知识资源进行识别和定义,包括专业知识、技能、经验、文档和信息等。
通过明确定义知识的范围,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组织知识,为后续的知识管理活动打下基础。
第二步:收集和获取知识一旦知识范围明确,下一步是收集和获取相关知识。
这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例如员工培训、知识分享会议、外部合作伙伴的交流等。
同时,利用信息技术、知识库和数据库等工具,可以更好地收集和存储知识资源。
收集和获取知识的关键在于确保信息来源准确可靠,并建立一个可持续的知识获取机制。
第三步:组织和管理知识一旦知识收集到位,接下来是组织和管理知识。
这涉及知识分类、标签化、关联性建立、知识地图构建等活动。
通过对知识的组织和管理,可以更快地查找和访问知识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质量。
此外,建立一个协作平台和社交化的知识分享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共享。
第四步:传播和分享知识知识管理的核心在于知识的传播和分享。
组织应该鼓励和支持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通过内部沟通渠道、团队协作工具、社交媒体等手段,促进知识的流动和传递。
此外,也可以通过知识分享会议、讲座和培训等形式,将专业知识传播给更多的员工,提高整个组织的知识水平和绩效。
第五步:评估和改进知识管理方案知识管理方案需要不断评估和改进,以确保其有效性和适应性。
组织可以通过各种评估工具和方法,例如知识管理绩效指标、用户反馈调查等,对知识管理方案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方案,以适应组织的发展需求和变化。
综上所述,知识管理是组织和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和创新的关键要素。
通过以上五个步骤,可以有效管理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创新能力和业务绩效。
知识管理组织经验
![知识管理组织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132c9371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30.png)
知识管理组织经验知识管理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对组织内的知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存储、传递和利用的过程。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知识管理对于组织的成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知识管理组织经验,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
一、建立知识库知识库是知识管理的核心载体,可以集中存储和管理组织内部的知识资源。
建立一个全面、系统的知识库,能够使员工能够快速查找和分享知识,促进团队合作和创新。
在建立知识库时,需要根据组织的需求和特点,选择合适的知识管理系统,并进行规范分类和标注,以提高知识的可用性和可搜索性。
二、促进知识分享与交流知识的分享与交流是知识管理的核心目标之一。
组织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和平台,如企业内部社交网络、在线论坛、定期分享会等,鼓励员工分享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提供学习和合作的机会。
此外,组织还可以激励员工分享知识,例如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员工在知识分享方面做出贡献。
三、培育学习型组织文化学习型组织文化是知识管理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组织应该倡导学习和创新的氛围,鼓励员工持续学习和不断改进。
领导者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应该充当学习的榜样,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此外,组织还可以建立学习评估和反馈机制,及时获取员工的学习成果和反馈意见,以不断优化知识管理的策略和方式。
四、推动跨部门协作知识管理需要跨部门的协作和合作。
组织应该鼓励不同部门之间的知识共享和合作,打破信息孤岛和壁垒。
可以通过共享会议、项目组织等方式,促进跨部门的沟通和合作。
同时,组织还可以设立跨部门的知识管理团队,负责整合和分享不同部门的知识资源。
五、持续改进和评估知识管理是一个不断迭代和改进的过程。
组织应该定期评估知识管理的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进行改进。
可以通过定期调研、员工反馈和知识管理指标等方式,了解知识管理的实际效果,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同时,组织还可以建立知识管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将知识管理与员工绩效挂钩,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知识管理方案有效管理组织知识的实用手段
![知识管理方案有效管理组织知识的实用手段](https://img.taocdn.com/s3/m/ab1728c5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39.png)
知识管理方案有效管理组织知识的实用手段为了在现代社会中取得竞争优势,组织需要有效管理并充分利用内部的知识资源。
知识管理方案是一种实用的手段,可以帮助组织高效地收集、存储、共享和应用知识。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知识管理方案,帮助组织充分利用知识资源。
一、知识库建设知识库是知识管理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之一。
通过建设知识库,组织可以将分散在不同部门和员工之间的知识集中存储起来,使其易于查找和利用。
在建设知识库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知识分类体系:将知识按照不同的主题或领域进行分类,便于组织和查找。
2. 设计合适的知识组织结构:建立起逻辑清晰的知识组织结构,使用户能够方便地浏览和查找知识。
3. 采用适当的知识存储技术:选择适合组织需求的知识存储技术,例如数据库、文档管理系统或协作平台等。
二、知识共享与传播知识共享是组织内部有效利用知识的重要手段。
通过共享知识,员工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促进组织内部的创新和发展。
以下是几种有效的知识共享与传播方式:1. 建立在线社区:为组织内部员工建立一个在线社区平台,鼓励他们分享有关工作和项目经验的知识。
通过讨论和互动,可以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共享。
2. 举办知识分享会议:定期组织知识分享会议,邀请员工分享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这不仅可以帮助其他员工学习新知识,也能够激发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
3. 内部博客和邮件列表:建立内部博客和邮件列表,员工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分享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让其他人可以快速了解并进行讨论。
三、知识保护与安全在有效管理组织知识的同时,保护知识的安全也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个知识保护与安全的措施:1. 知识访问权限控制:为不同的员工分配不同的知识访问权限,保护敏感和机密的知识不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
2. 数据备份与恢复:定期备份知识库的数据,并确保能够及时恢复数据,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3. 加强员工培训与意识:加强员工对知识保护的培训和意识,提高员工对知识安全的重视,防止知识泄漏和不当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组织如何进行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意义☞KM=(P+K)S☞知识管理六大构面◆组织知识管理愿景与目标组织进行知识管理首需确立愿景与目标,依据不同的组织风格建构组织知识管理的愿景,以及各个阶段性的目标、计划的优先次序等。
确立组织知识管理的愿景与目标(愿景目标)1.知识管理组织愿景2.阶段性目标为何?3.各级目标的优先次序◆组织结构与风格文化面确立组织中所需要的关键知识项目,对于组织核心竞争力以及关键知识确认,关键知识中哪些是组织中已经存在的,哪些是组织尚未取得而必须要取得的。
依据关键知识找到该项之知识的所有者,可能是组织内部或外部的专家,建立组织知识管理的知识地图。
组织结构可以分为:机械式与有机式两大类;○1机械式组织(如官僚体制、阶层式组织),对于新兴价值的创造常为由上而下的产生与传递;○2有机式组织(矩阵式或网络式组织架构),对于核心价值的创造则为由下而上的建立。
建立组织内部与外部的领域专家与关键知识间的关联地图。
再依据组织知识管理目标与范畴的确立,再进行知识领域专家的专长、学经历、核心知识间关联度,进行整合分析。
透过正式与非正式的网络,进行支持、联系与协助,以建立影子幕僚与专业团队对组织贡献的环境。
◆文件知识内涵面知识分为外显化与内隐两类,外显化知识如同文件一般,可视为组织中易于取得与呈现的知识。
外显化的知识可以透过『文件内涵分析』的过程,依据知识分类、索引典、关键词之建立,将不同来源文件的属性、专业别、外部特征等信息,透过全文或关键词等检索方式,完成传递外显知识的目标。
文件为外显化知识的表征,依据不同知识分类结构,建立知识来源的管理,以符合文件知识内涵。
◆信息架构面组织中经由探讨、体验、分析、萃取等过程,可找到组织中核心问题,以及正确的认知方法,此称之为『组织知识』。
知识管理的信息架构分为:○1知识蓄积机制○2知识转化与分析机制○3知识分享与学习机制○4知识加值与创新机制○5回馈与奖励机制;以建立组织知识管理的评量与绩效。
◆流程管理面1.知识获取与创造流程组织知识的获取与创造流程包含由知识学习、引用、训练到导入,一连串内化与深化知识的过程,最后再透过知识归纳、分析、整合、更新以及运用,进行知识加值与创造。
2.知识产权化流程将组织中有经验与价值的记忆保存,纪录重要的事件、成功案例的纪录,经由关键的员工储存关键的核心知识,透过奖励制度进行组织知识创造的激励与保存。
☞执行组织知识管理的六大步骤(一)、确立组织知识管理的愿景目标(愿景目标)1.知识管理组织愿景2.阶段性目标为何?3.各级目标的修先次序(二)、确立组织中所需要的关键知识项目(组织结构与风格文化面)1.组织核心竞争力2.关键知识确立3.组织已经存在的知识有那些?4.组织尚未取得而必须要取得的知识有那些?5.关键知识的所有者(内部与外部专家)为何者?6.确立组织所需的知识地图(知识、流程、关键知识者)(三)、关键知识与关键知识者的确立(人力资源与学习分享面)1.关键信息来源2.知识内涵与属性数据标准化分析3.知识分类结构规范4.关键知识取得的优先次序5.知识领域专家6.知识分享7.学习活动(四)、依据组织业务建立单一或多重的分类结构(文件知识内涵面)1.知识分类甲、业务分类结构乙、专业分类结构丙、个人分类结构2.来源管理3.外部特征分析4.统计方式5.管理技术(五)、建立组织内部知识创新的诱因、便捷知识分享的机制(流程管理面)1.建立知识的专业社群(虚拟社群、影子幕僚)2.建立上下游知识的流通渠道(上下游知识结构需要同步)3.建立评量知识优先度的机制4.建立正式回馈使用者与贡献者的机制5.建立汇总与搜寻知识的机制(六)、配合组织架构,建立可搭配的信息系统机制,进行信息管控流程(IT面)1.知识蓄积机制(知识蓄积机制需定义以下接口与标准)甲、定义信息汇入规范与接口乙、定义数据净化、转置与结合规则模式丙、定义信息汇出机制与标准2.知识转化与分析机制甲、建立多重分类架构并配合搜寻机制乙、建立索引典与关键词3.知识分享与学习机制甲、代理人机制乙、虚拟社群机制---不同领域专家讨论与脑力激荡丙、评量与回馈机制4.知识加值与创新机制甲、技术委外寻找技术知识的合作者(Outsourcing)乙、做中学活动(Learning by doing)丙、知识文件探勘机制(Text Mining)知识管理的目标为何?知识管理的愿景目标--建立组织核心价值与组织结构一、核心价值与竞争力于组织中寻找到最为重要的核心价值,运用内涵分析管理的揭示,尝试达成核心价值之纪录、过滤、分析、汰旧、创新、演化等知识转化等过程,再透过知识的创造一步步达成无形资产价值的展现。
寻找核心价值方法:◆集体记忆◆产品导向◆竞争优势导向◆资源导向二、关键知识与知识评量◆知识定位◆知识地图◆知识缺口◆知识创造策略三、组织结构◆机械式的组织结构(功能型、垂直式的、由上到下执行功能)。
◆有机式的组织结构(项目型、水平式的,适合进行知识创造)。
☞人力资源管理找到组织内部关键知识与相对应的组织内部或外部的专家,建立人力资源结构图,均有助于推动知识管理的工作。
◆组织内部人力资源分析知识管理除了外显(Explicit)知识,对附着于人的内隐(Tacit)知识更为重要,可以资源的方式注记,等待时机将内隐知识逐步展现。
◆建立人员专长分类与评等⏹角色定位的知识地图依据组织最有价值的核心知识,建立知识的来源、知识结构、知识类别、知识属性等信息,并建立各个知识组件的内涵与关键知识者,建立人员网络知识地图。
⏹知识缺口依据组织核心价值之建立,规划或描述出所需的核心知识。
⏹知识关键者角色依据内部或外部员工、客户、供货商、跨组织单位等人力资源与组织核心知识连结,建立以下知识关键者的信息内涵:1.专长特质2.专长(学经历、专业能力、贡献度)3.创意与认知的能力☞文件知识内涵知识分类的原则知识学习为连续创造新知识的创新过程,并由组织中每个群体内及群体间活动开始,直至所传递的内隐关键知识内化至参与者的心中为止。
◆认知型知识或描述型知识此类为了解知识的基础,称之为『Know About』。
◆程序型知识或先进知识此类知识有助于实际执行,称之为『Know How』。
◆自发性创意知识此类知识有助于创发工作者的意愿及潜能,包括成就意愿与动机助于提升认知知识、先进技术、系统的了解,即在乎如何做『Care-Why』。
◆因果型知识或系统性了解知识此类之是为研究导向型的认知,对于事务不仅知到、会做、并且探究其因果关系称之为『Know Why』。
◆直觉式知识此类知识已经内化为直觉的一部份,不仅知道其因果性并能由因直觉感知该如何做,称之为『Know When』。
◆关系型的知识此类知识能对于知识间流动管道可充分掌握,知道何类知识谁最清楚,应该请益谁,称之为『Know Who』or『Know With』。
☞经济合作组织(OECD)的分类原则,将知识分为归类性知识及沉默性两类知识;归类性的知识可以知道是哪些知识Know-What&Know Why,沉默性知识可知道Know How&Know Who。
☞世界银行的分类则将知识分为技术知识与属性知识;技术知识可以提升对技术的掌握及了解;属性的知识,可以深入得知特定领域内知识实质的内容。
☞建构知识结构理论(一)、知识结构理论架构知识的结构可以透过清楚的描绘,建立不同领域的知识本体论(Ontology),以厘清特定领域中对于知识的概念、知识内容的架构、知识呈现方式等结构;以及知识转化与分析等关系结构的集合。
并可架构不同知识组件间地关系。
知识本体论的理论提供外显概念,用以描述数据的语意结构,却有别于数据库,其两者之差异在于:○1知识本体论的文法与语意的定义语言,比一般数据库的描述语言更为丰富;○2知识本体论的信息描述,多为半结构化,并非全部结构化地表意方式,因此语意表达较为深入;○3知识本体论为可分享与交换信息的模式更为丰富。
(二)、索引典理论索引典可应用于知识本体论中内涵结构的表达,依循此理论可提供标准化的词汇储存与检索的架构。
针对不同的领域知识(Domain Knowledge)与内涵,可界定不同学域间的核心知识与边缘知识,以及学域与学域间的关系。
并针对所界定的领域知识范畴,定义该领域内所必须的知识词汇量与深度,建立词汇间的关联度,如:粗分为等同、层级、联想与次序等四种关系。
☞来源管理(知识结构分类原则)知识分类的结构分为主分类与复分类两大原则;主分类依据---学科分类让知识有个完整且一致性的知识体系的架构;复分类则可依据不同的需求与来源的信息,分别给予所属的知识结构,作为该项信息的辅助参考。
(一)、知识结构主分类-业务分类依据组织内部业务分工标示信息来源的结构,可将公部门信息类别区分为四大类:○1法规与政策○2行政管理○3咨询知识○4计划管考等知识类别结构。
(二)、知识结构-复分类1.专业学科分类主分类依据学科分类为原则,为避免重迭与不一致的知识分类结构的产生。
2.其它分类的关联分析信息除归属相对等之知识结构外,尚须针对来源建立完整的从属信息,如:国家民族、地区、机构组织、文献及数据库、国家标准、业务分类,以及个人信息等。
(三)、知识地图(Knowledge Map)知识地图可分为领域知识与组织知识两类,分别依据专业领域知识建立学科的知识地图,组织知识建立组织核心价值的知识地图。
☞知识结构探勘机制可依据文件类别的不同,分为:文件探勘与数据探勘两类。
文件探勘技术,主要目标为发掘存在于文字与文件中,具有隐性、有用及可行的知识程序。
☞如何进行知识管理活动中关键知识分析?1.知识定位:吾人到底需要的保存与创造的知识为何?2.知识地图:依据不同的知识分析所散落于组织何处?由谁负责?专家为何?3.知识缺口:依据现有的知识,与知识应有定位,寻找到组织所欠缺的部分,内部或外部专家由谁担任?4.知识创造策略:知识如果不存在,采取何种方式-知识外部获取;或是由内部深植技术方式,进行人才培育等,两种方式作为之知识缺口弥补的策略。
☞如何建立知识蓄积的机制?知识管理目标为将已经转化的内隐知识内涵,赋予更多分享的机会及组织。
知识蓄积需要许多条件的配合,除真诚的信赖更需要肯定与自信,才能将有用的信息或知识获得,以建立系统化-知识蓄积的系统化信任机制;知识蓄积的来源即为透过系统化信任机制之建立,源自于组织内部或是组织外部信息,将可用、正确以及可信任的信息,建立(Import)于知识仓储内,或是经由传递(Export)至外部管道。
☞如何协助知识管理活动中知识分享工作分析?首先需对组织建立知识管理愿景很清晰,知道有哪些关键信息来源,并建立知识内涵与属性数据分析之标准化规范。
再依据知识结构分类规范与关键知识建立取得的优先次序,以及知识与专家间之连结,透过知识分享、会议讨论的脑力激荡、师徒制等的做中学方式,或是透过数字学习教材,广为传播与分享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