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绪论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试题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试题1.我国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什么?选项包括《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和《温疫论》。
2.中医学中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是什么?选项包括《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和《小儿药证直诀》。
3.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是什么?选项包括《本草纲目》、《新修本草》、《黄帝内经》、《千金要方》和《神农本草经》。
4.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什么?选项包括《黄帝内经》、《难经》、《诸病源候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和《温病条辨》。
5.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寒凉派”的代表是谁?选项包括___、___、___、___和___。
6.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补土派”的代表是谁?选项包括___、___、___、___和___。
7.创“三焦”辨证的温病大家是谁?选项包括___、___、___、___和余师愚。
8.提倡___的医家是谁?选项包括___、___、___、___和___。
9.中医学认为人体的主宰是什么?选项包括心、肺、脾、肝和肾。
10.在中医诊治疾病中,主要着眼于什么?选项包括病、症、体征、证和病因。
1.以脏腑病机论杂病的著作是什么?选项包括《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神农本草经》。
2.提出六经分经辨证治疗原则的著作是什么?选项同上。
3.奠定中药理论体系的著作是什么?选项同上。
4.下列哪个描述反映了昼夜晨昏对人体生理的影响?选项包括“旦慧、昼安、___、夜甚”、“春善病鼽衄”、“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东南湿热,西北燥寒”和“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
5.昼夜晨昏对人体一般疾病的影响多为什么?选项需要自己填写。
6.季节气候对发病的影响可反映为什么?选项需要自己填写。
1.人与环境密切联系的体现是什么?选项包括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社会的进步、人和社会关系密切、地区不同多发病不同和个人的社会地位改变。
2.哪些因素包括在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中?选项包括社会制度对人体的影响、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地区方域对人体的影响、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和社会的治和乱对人体的影响。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辑录古籍原文中的部分 或全部资料,按类或按 韵编排,以供人们查考
用的工具书。
▪ 6.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 现存规模最大,体例较为完善的古代类书。 ▪ 520卷,约950万字,分类辑录自《内经》至
▪ 创立了辨证论治的诊治理论,理、法、方、药悉备。第一部 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专书。
▪ “方书之祖”——载方269首(“经方”)
▪ 4.《神农本草经》
▪ 成书于汉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托名 神农所作。
▪ 书中载药365种,根据养生、治病、有毒 无毒分为上(120)、中(120)、下 (125)三品。
▪ 1.命门学说 ▪ 命门中所藏的阴阳水火,是全身五脏六
腑阴阳的根本,命门中阴阳的盛衰决定 着全身脏腑阴阳的盛衰,所以命门是调 节全身脏腑阴阳的枢纽。
▪ 张景岳 ▪ 理论:阳非有余,真阴不足
治疗:补肾阴、肾阳
▪ 赵献可,字养葵 认为命门为人身之主,强调“命门之火” 在养生、防病中的重要意义。
▪ 2.李中梓——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 2.《难经》 ▪ 秦越人撰,战国时期的医家,渤海郡人。 ▪ 以问答形式阐释《内经》精义,讨论了81个
医学问题,对脉理的探讨较为精深,尤其提 出“独取寸口”。
寸口者,脉之大会也。 为十二经脉经气汇聚 之处,可以藉此决断 五脏六腑之功能及生
死吉凶。
勤求古训 博采众方
▪ 3.东汉. 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 ▪ 《伤寒论》(外感病) ▪ 《金匮要略》(内伤病)
医学伦理学之先河。“大医精诚”,治病 应“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ppt课件
3、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 明代.楼英《医学纲目》、王肯堂《证治准绳》 清代.吴谦《医宗金鉴》、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温病理论的创立 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戾气说” 清代.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 《临证指南医案》
吴鞠通—“三焦辨证” 《温病条辨》 4、近代和现代(收集整理时期)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中医学: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 、
疾病的科学。
特点: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学 的思维方法、自然科学为主体、人文社会科学相
交融 (一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二)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的特性 (三)中医学受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四)多学科交叉渗透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4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四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精气学说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二)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藏象学说
精气血津液神学说
经络学说
(三)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
病因
发病
病机
防治原则
整体观与现代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二)辨证论治
1病、证、症的基本概念及关系: 病—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邪气抗争而
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 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包括病因、病理演变规 律、临床症状体征等
症—临床症状体征的总称。疾病的外在表现。
被誉为中国奉献给世界的三 大奇书 之一(另外两部为《易经》与《道德 经》)
《黄帝内经》成编于春秋战国到两 汉期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 论专著。《黄帝内经》确立了中医 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成为中国医药 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内容涉 及医学、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 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 哲学、历史等,《黄帝内经》是第 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
中医学 中医学绪论
明代 杨继洲 著《针灸大成》,汇集了明
以前的针灸著作,总结了临床经验,内 容丰富,是后世学习针灸的重要参考书, 是针灸学术的第三次总结。
汪机著《针灸对问》 李时珍著《奇经八脉考》
tender
五 临床医学分科及发展 (一)内科学
《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基础。 隋代曹元方《诸病源候论》为内科病的病因
3 是中医学发展的基础和理 论源泉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
成书年代:西汉时期
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义:
对《内经》的理论进行了补充;
还分析了一些病证。
《伤寒杂病论》 成书年代:东汉末年 作 者:张仲景 意义:1、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的专著
2、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法、方 药体系。
注: 宋代 林亿等人将其分为《伤寒论》 和《金贵要略》
明代 王肯堂著《妇科证治准绳》
清代 《妇青主女科》
thinness
(四) 儿科学
西汉时期 《颅囟经》是我国第一部 儿科专著
北宋时期 钱乙著《小儿药证直诀》
元代 曹世荣著 〈活幼心书〉
明、清时代 《幼幼集成》、《医宗 金鉴 幼科心法要诀》
解放后的发展 对痘、痧、惊、疳
的控制。
Prickle
(五) 眼科学 《黄帝内经》记眼疾15种 《诸病源候论》有目疾38论 唐代《秘传眼科龙术论》是我国第一部
5 赵学敏著的《本草纲目 拾遗》又增加了新药716种。 《内经》记载有13方
《伤寒论》记载113方; 《金匮要略》有262方
明代《普济方》收方61739首
针
灸
湖南长沙马王堆的“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 十一脉灸经”是最早的经络学专著,论述了十一 条脉的循行分布、病候表现和灸法治疗等,已形 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
《中医学基础绪论》课件
表里
表里是用来描述病变部位的深 浅和病情的轻重。表证病情较 轻,病位在表;里证病情较重 ,病位在里。
寒热
寒热是用来描述疾病的性质。 寒证表示体内有寒邪,热证表 示体内有热邪。
虚实
虚实是用来描述人体的正气和 邪气的盛衰情况。虚证表示正 气不足,实证表示邪气亢盛。
脉诊与经络诊察
脉诊
通过触摸脉搏来诊断病情。脉象 的变化可以反映体内的状况和病 情的发展趋势。
《中医学基础绪论 》ppt课件
目 录
• 中医学的起源与发展 • 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 中医学的诊断方法 • 中医学的治疗方法 • 中医学的预防保健 • 中医学的现代研究与未来发展
01
中医学的起源与发展
中医学的起源
01
02
03
远古时期
中医理论在远古时期已开 始萌芽,如《黄帝内经》 等经典著作。
春秋战国
通过询问病人的症状、病史、家族史等来判断病情。例如,是否有疼 痛、发热、咳嗽等症状,以及这些症状的持续时间、程度等。
切诊
通过触摸病人的脉搏、肌肤等来判断病情。例如,脉象的强弱、快慢 ,以及是否有异常的肿块、疼痛等。
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阴阳
阴阳是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之一 ,用来描述事物的相对属性。 在人体中,阴阳的平衡是维持
中药治疗
总结词
通过口服、外敷等方式应用中草药,调 节人体气血、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 的目的。
VS
详细描述
中药治疗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 过口服、外敷等方式应用中草药,调节人 体的气血、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 的目的。中药治疗具有疗效稳定、副作用 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同时 ,中药治疗还可以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针 灸、推拿等,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学基础绪论ppt课件
寒热辨证 表里辨证 虚实辨证 阴阳辨证
判断病人是寒证还是热证,以及 寒热程度。
判断病人的病情是虚证还是实证 ,以及虚实的程度。
03
中医学的诊断方法
Chapter
四诊合参
01
望诊
通过观察病人的神、 色、形、态、舌象等 ,了解病情。
02
闻诊
通过听病人的声音、 嗅病人的气味,判断 病情。
03
问诊
通过询问病人的症状 、病史等,了解病人 的感受和病情。
04
切诊
通过切脉、触判断病人的病位是在表还是在里 。
中医学基础绪论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中医学的起源与发展 • 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 中医学的诊断方法 • 中医学的治疗方法 • 中医学的预防保健 • 中医学的未来展望
01
中医学的起源与发展
Chapter
中医学的起源
起源背景
古代中国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 过程中,通过反复实践、观察和总结 ,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病因病机理论
病因学说
研究各种致病因素的性质、致病特点和致病规律,包括外感 六淫、内伤七情等。
病机学说
阐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转归的机制,包括正邪相争、 阴阳失调等。
辨证治理论
辨证论治原则
根据病因、病机等理论,对疾病进行 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
治疗方法
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饮食调理 等多种治疗手段,针对不同疾病和证 候进行个性化治疗。
中医学在现代的运用
01
02
03
临床应用
中医学在临床治疗中广泛 应用,如针灸、推拿、中 药治疗等。
中医学-绪论
4.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 除古代哲学思想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起到过
重要作用外,古代的天文学、气象学、地理学、物 候学、农学、生物学、矿物学、植物学、军事学、 数学以及酿酒技术、冶炼技术等,都曾对中医学理 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起过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气象 学知识促进了六淫病因学说的产生,兵法知识奠基 了治病原则与方法的形成,对四时物候变化的认识 促成了“天人相应”思想的建立等等。
themegallery
(3)诊治上的整体性 ▪ 人体的局部与整体是辩证统一的。通过观察分析形
体、官窍、色脉等外在的病理表现,推测内在脏腑 的病理变化—由外察内(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 。验舌与面部色诊都是中医学整体诊病思想的具体 体现。 ▪ 强调在整体层次上对病变部分进行调节。 —治内愈外。如泻心火治疗口舌生疮。 —下病上取。如灸百会治疗小儿腹泻。 —上病下取。如药敷涌泉治疗眩晕。
themegallery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 的必要条件。大自然存在的阳光、空气、水、温度 、磁场、引力、生物圈等,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 繁衍的最佳环境。同时,自然环境的变化又可直接 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这种人与自然环境 息息相关的认识,即是“天人一体”的整体观。
2.中医学理论的创新思路 以整体观念为指导,保持中医学基本理论的特色。 中医学理论纳入现代科学研究序列。 强化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研究。 注重中医学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发展。 创建科学的假说和构建新的理论。
themegallery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的概念 ▪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
themegallery
绪论-中医学
绪 论
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什么是中医学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绪 论
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什么是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 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的 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 合性科学(P1)。
绪 论
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关于中医“科学性”的问题,社会的评价: 1.科学的(国家及部分专家认可的) 2.不科学的(违反科学规律的) 3.伪科学的(打着科学的旗号进行骗人勾当的) 4.非科学的(无法用科学方法加以解决的,历史
一样,均是关于中医学理论体系四大要素之 一的“理”这一要素的。
(6)学术地位:阐发《内经》旨意,补充《内经》 不足。是一本在当时可与《内经》相媲美的 古典医籍。
绪 论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3.《伤寒杂病论》 (1)成书年代:东汉末年。《伤寒论》,《金匮
要略》(晋代)。
(2)作者:张机(字仲景,人称张长沙、医圣)
(3)温病学说的创新。
(4)大量医学全书、丛书和类书的编撰集成。 (5)清·王清任(字勋臣)《医林改错》:改正古医
书人体解剖的错误,创立多首治疗瘀血病的有效方 剂。
绪 论
3.明清时期
(3)温病学说的创新:温病学的理论源于《内 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至明清 臻于成熟。对温病理论和实践有所创新的代 表医家有:吴有性
绪
论
2.宋金元时期
②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
学术主张 病由邪生
攻邪论 邪去正自安
汗吐下三法(攻邪派)
代表作:《儒门事亲》——唯儒者能明其理,而
事亲者不可不知。
绪 论
2.宋金元时期
③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李东垣)
第一章 中医学绪论
《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 分上中下三品,提出四气五味、 七情和合等理论。
《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医圣 张仲景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促进了医学 在理论 与实践方面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 展与科学技术 的进步,医学理论不断创新, 治疗技术不断提高。 中医学在汉代以后进 入了全面发展时期。
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 人),倡“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 也”——补土派。代表作有《脾 胃论》、《内外伤辨惑论》。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 倡“邪非人身所有,邪去则正安” ——攻邪派。代表作有《儒门事 亲》。
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 后人尊称朱丹溪),倡“阳常有余, 阴常不足”——滋阴派。代表作为 《格致余论》。
以五脏为中心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称为
五脏一体观。
人体生理系统简表
系 统 五脏 六腑 五体 官窍 肝系统 肝 胆 筋 目 心系统 心 小肠 脉 舌 脾系统 脾 胃 肉 口 肺系统 肺 大肠 皮 鼻 肾系统 肾 膀胱 骨 耳
经脉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阳胆经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阴脾经 足阳明胃经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少阴肾经 足太阳膀胱经
● 因地制宜
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还受地域环境的影响, 故在养生防病中,要选择适宜的地理环境,充分 利用大自然所提供的各种条件,并积极主动地适 应和改造自然环境,以提高健康水平,预防疾病 的发生。我国的地理特点,是西北地势高而东南 地势低,西北偏于寒凉干燥而东南偏于温热湿润。
由于地有高下之异,气有温凉之别,故治疗 时应因地制宜,西北少用寒凉之药而东南慎用辛 热之品。
(1)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社会环境不同,造就了个人的身心机能与体 质的差异。这是因为社会的变迁,会给人们的生 活条件、生产方式、思想意识和精神状态带来相 应的变化,从而影响人的身心机能的改变。一般 说来,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力的社会支持,融洽 的人际关系,可使人精神振奋,勇于进取,有利 于身心健康;而不利的社会环境,可使人精神压 抑,或紧张、恐惧,从而影响身心机能,危害身 心健康。
中医学-绪论-中医课件
“头痛医脚,脚痛医头。”
中医治病:失眠、流鼻血可从脚
上取举穴治例疗说。明:
西医治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三、援物比类
援物比类,又称“取象比类”。 a:水遇冷——冰
五官?:
五官:眼、耳、口、鼻、舌 七窍: 九窍:七窍+前阴、后阴
五脏六腑?
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胆、胃、大肠、小肠
膀胱、三焦?
三焦:上焦、中焦、下焦
体腔
三焦
五体:皮、肉、筋、骨、脉
活动筋骨
脉(摸脉)——血管
※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有哪些?
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有哪些? 阳光、空气、水、食物
气、血、津液、精微
(二)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1、季节
夏天 ---汗多, 尿少
冬天--- 尿多, 汗少
2、 昼夜晨昏: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日本医学家研究认为,熬夜者比正常人更易遭受癌症
袭击,以胰腺癌为例,发病率高出一般人3倍多。
澳大利亚科学家认为,夜间是体内细胞裂变的高峰期, 若睡眠不好或不睡眠,机体就很难控制住细胞的裂变,从 而导致细胞癌变。
(一) 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五大系
人
体
统
五脏 五腑 五官 五体 五志
肝系统 肝 胆 目 筋 怒
心系统 心 小肠 舌 脉 喜
脾系统 脾 胃 口 肉 思
肺系统 肺 大肠 鼻 皮 悲
肾系统 肾 膀胱 耳 骨 恐
中医学-绪论-中医课件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先秦 两汉时期中医经典著作 《黄帝内经》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大约成书于东汉时期。
•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 《灵枢》两部分.原书各九卷,每 卷九篇,各为八十一篇,合计一百 六十二篇。
• 孙思邈《千金方》,
《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历史上 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药典,载方 788首。《太平圣惠方》载方 16843首
• 明代 《普济方》载方 61739首。最大的 一部方书。
• 清代 汪昂《医方集解》
适应症、组成、方义、服法及加减,800 方剂学成为一门完整理论体系的学科。
第五节中西医结合的成就与展望
•
中西医结合,各取所长,既弘扬了中医药学,
又丰富了当代医药学。
• 强调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结合、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综合与分
析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融汇、交叉,产生
某些新的医药学理论、原则和防治方法。
• 中医药扶正疗法与现代肿瘤治疗相结合产生了
• 关于人体骨骼、血脉的长度、内脏器官 的大小和容量等的记载,基本上是符 合实际情况的,如食管与肠之比1:35, 现代解剖是1:37,两者非常接近。
• “心主身之血脉” ,血液在脉管内是 “流行不止,环周不休” 。对动静脉也 有一定的认识。以上这些认识比英国 哈维在公元1628年提出血液循环学说 早1000多年。
•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 著,分为《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两 书。
• 全书概括了中医的望、闻、问、切四 诊,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 纲及汗、吐、下、和、温、清、补、消 (利)等八种治疗方法。此书理、法、 方、药齐备,确立了辨证论治法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病下治,下病上治。
目 筋 胆 耳 骨 膀胱 肾 肺 大肠 皮 鼻 脾 胃 肉 口 心 肝 小肠 脉 舌
循 心 包 经 的 神 经 性 皮 炎
2.人与环境有密切联系
⑴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天人相应” 人禀天地之气而生存。 ① 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 生理: 春温、夏热—腠理开—汗多、尿少; 秋凉、冬寒—腠理闭—尿多 病理:春多温病、夏多泄泻; 秋多疟疾、冬多伤寒。
朱震亨
(字彦修,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
学术观点:倡相火 论、“阳常有余, 阴常不足”称为 滋阴派。 代表著作: 《格致余论》
姓名
派别
学术观点
代表著作
刘完素
寒凉派
火热论、倡“六气皆从火化”《素问玄机原病式》 “五志过极皆能生火”
张从正
攻下派
祛邪论“邪去则正安”
《儒门事亲》
李杲
补土派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神农本草经》是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确立
了中药理论的基础,集汉以前药物学之大成。
(1)成书年代:汉代。
(2)作者:托名神农。
(3)内容:收载中药365种,分为三类,其
中植物类239种,动物类65种,矿物43种。
华佗创制“五禽戏”开创体操健身先河
理法方药 中医学理论体系
精 气 阴 阳 五 行 整 体 观 念 指 导 思 想
近30年来,随着整个中医事业的发 展,中医基础理论的整理、继承和 研究,亦取得了相当的成绩,特别 是近几年来,中医学基础理论已经 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基础学科,无 论在文献的系统整理和理论的实验 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二)恆动观念 (三)辨证论治
﹙辩证施护﹚
另一方面,当今社会,随着交通、通 讯事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已 变得非常方便;人们的物质生活(包 括夜生活)、精神生活十分丰富;公 司与公司之间,人与人之间竞争激烈 等等,与中医理论产生的年代相比, 社会环境要复杂得多。因此,研究当 今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以及人如何适 应这个社会环境,取得平衡,亦是我 们要探讨的问题。
2. 宋· 钱乙:
著《小儿药证直诀》,
该书是一部系统的儿
科专著,开创脏腑证 治先河,丰富了辨证 论治的理论体系。
3. 王惟一制铜人
4 .宋· 宋慈: 著《洗冤录》是 世界上最早的一
部法医学专著。
5 .金元四大家: 各具特长的医学流派,他们冲破了 泥古不化,墨守成规的陋习,指出: “古方今病,不相能也”,有力地推 动了中医理论的发展。
明· 吴又可:
著《温疫论》,是 我国第一部温病学 专著。指出“温疫” 的病因是一种异气 所感。提出“戾气 学说”。是医学史 上第一位温病学家。
清· 温病学理论日趋完善,在因、 证、脉、治方面形成了自成一体 的有完整理论体系的独立学科。 涌现出温病四大家:叶天士,吴 鞠通,王孟英,薜生白。
清代温病四大家的突出成就
㈠ 先秦﹙春秋战国﹚时期-医学理论的百
舸争流
1.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 “ 诸子蜂起, 百家争鸣”; 2.医药知识的积累; 3.古代解剖及生理现象的观察;
4.长期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 5.古代社会和自然科学的渗透; 6.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
返回 返回
㈡秦、汉时期-中医理论的构建重组
中医理论体系形 成标志: 中医学“四大经典”
脏 腑 精 气 血 津 液 核 心 理 论
辨 证 论 治 诊 治 特 点
哲 学 思 想
㈢魏、晋、隋、唐时期-医学理论
与实践的全面发展
魏晋隋唐时期: 中医理论 体系得以充实和系统化, 一批分支学科,如针灸学, 脉学在分化中日趋成熟。
1 .晋· 皇甫谧:著 《针灸甲乙经》 我国现存第一部 针灸学专著, 在经络、俞穴 和针灸治疗的 方法和理论方 面充实了 《黄帝内经》。
二、辨证论治
1.症、证、病的含义: (1)症:症状、体征。是机体在疾病过 程中,自觉或他觉的一种不正常的表现。 即单个症状或体征,是疾病的现象而不是 本质。 如:头痛、发热、脉浮、舌淡苔白。
中医药巨著 《本草纲目》
5. 清· 简明实用的本草和方书陆续出现。 大大地丰富了中药学宝库。 如汪昂《本草备要》、黄宫琇《本 草求真》著。
6 .清· 王清任著《医林改错》,发展了 瘀血致病理论,倡导活血化瘀的诊治 方法。
王清任著《医林 改错》重视解 剖,改正了前 人逐瘀汤。
中医学是多学科相互渗透的产物 中医理论体系将古代科学技术, 如: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 军事学、生物学、植物学、动物 学、矿物学、物候学、农学、数 学等,使之成为多学科相互渗透 的产物。
中医学的科学知识体系和学科属性
自然科学 知识
社会科学 知识
中医学
中国 古代哲学 中国 传统文化
二、中医学的历史源流
⑶《伤寒杂病论》内容与成就: 《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 的辨证论治原则,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奠 定了基础。
《伤寒杂病论》被誉为“方书之祖”。
该书分两部分
《伤寒论》:以六经论伤寒,确立了外感 病六经辨证论治的纲领。 《 金匮要略》:以脏腑论杂病 ,对内伤 杂病进行了辨证论治。
4. 《神农本草经》
⑶功能活动——相互协调,相互为用 任何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都是在其它 脏器的密切配合下完成的。 任何一个体表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都与内 脏的活动密切相关。 ⑷病理方面——相互影响
体表组织器官与内脏的病变相互影响
脏腑之间的病变相互影响
⑸诊断方面——为临床上从外测内提供
了依据。朱丹溪:“欲知其内,当以 观乎外”。“有诸内必形诸外”
《脾胃论》
朱震亨
滋阴派
相火论“阳常有余,阴常不 足”
《格致余论》
㈤明清时期—医学理论的系统与深化
1. 集古代中医基础理论之大成,出现
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楼英的《医学纲目》、
王肯堂的《证治准绳》、张介宾的《景岳
全书》和清· 吴谦等的《医宗金鑒》等对历
代医学领域的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
2 .大胆提出了一些新创见:
㈥近、现代—西学东渐笼罩下的中医 近代,鸦片战争以后,隨作社 会制度的变更,西方文化和科技 的传入,中西文化出现了大碰撞, 中医理论的发展,呈现新旧并存 的趋势。
建国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事业的发展, 大力提倡“中西医结合”,继而倡异以现代 科学方法研究中医。中医学发展有以下特点: 1、中医学理论经过梳理研究,而更加系统 规范。 2、用哲学、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现代 实证科学等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学,大量专 著和科研成果相继出现。 3、对中医理论体系构建的思维方法进行研 究,探讨中医理论概念的发生之源和发展创 新之路。
著《诸病源候论》, 是第一部论病源与证候 的专著(第一部病因病 证候的专著,)对内、 外、妇、儿等及传染病 的诊治有不少精碎的论
述,记载了1739种病候,
促进了临床医学的发展。
4 .唐· 孙思邈: 誉称“药王”,著 《千金要方》和 《千金翼方》,堪 为第一部古代医学 百科全书,发展 了《伤寒杂病论》 的辨证论治理论 体系,开医学伦理 学之先河。
刘完素 (字守真,后人尊称刘河间)
学术观点:倡“六气 皆从火化” “五 志过极皆能生火”。 倡导火热论 ——寒 凉派 代表著作:《素问玄 机原病式》
张从正
(字子和,号戴人)
学术观点:“邪去 则正安”。倡导 祛邪论 一一攻下 派 代表著作:《儒门 事亲》
李杲
(字明之,号东垣老人)
学术观点: “内 伤脾胃,百病由 生”补土派 。 代表著作: 《脾胃论》
1.《黄帝内经》
⑴成书年代:先秦战国,近代学者认为是西汉中 后 期。 ⑵作者:众多医家所著。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内各医学家们经验的总结汇编。 ⑶内容:该书分为两部分: 《素问》 (平素之问答)
共18卷162篇 《灵枢》 (神灵之枢要)
《内经》的问世奠定了中医 学的理论基础,确立了中医学 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创立 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① 赵献可,张介宾提出了“命门学说”,探讨
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原动力。 指出“命门”中所藏的阴阳水火是人身脏腑 阴阳之根本。 ② 李中梓明确提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 天之本”的重要论断,使中医藏象学说得到 了深化。
3. 温病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温病:为热性病的总称,以急性发热,
热象显著为特点。 温病学:是研究四时温病的发生,发 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是 与外感热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
(一)整体观念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3. 人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整体观念
自 社 人 然 会 五脏一体观 环 形神一体观 环 境 境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⑴组织结构——不可分割的五大系统 ⑵生命物质的统一性——气血津液精是
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 物质。
②昼夜晨昏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
生理:人身的阳气 早晨——生发 日中——旺盛 日西——渐衰 夜半——入里 病理: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③地理环境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 东南——地低、气温热、腠理疏松皮肤 生理 润、个子细。 西北——地高、气燥寒、腠理 致密皮肤 粗糙、个子慓悍。
东方——多痈疡 病理 南方——多挛痹 西方——多内伤 北方——多脏寒生满病 因时 ④自然环境与治疗的关系 因地
制宜
⑵人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①社会的治与乱对人体的影响 社会安定,有益健康:“太平之世多长寿 人”。 社会动乱,有害健康:大兵之后必有大荒, 大荒之后必有大疫 ②人的社会地位的改变影响身心健康: 《素问· 疏五过论》:“尝贵后贱,虽不中邪, 病从内生”。
今天,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大量 增加和人类对自然宝库的大量开掘和 利用,人类正面临着大气污染、全球 气温变暖、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等 问题。这些,都远远超出了古人所说 的四时、地理环境变化的范畴。因此, 我们应该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结合 今天实际,研究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 及如何维持人与自然平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