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绪论
中医诊断学绪论
唐代的《外台 秘要》记载了 消渴病患者的 尿液是甜味的, 以及如何通过 尿液诊断黄疸。
唐代创立 了世界上 最早的国 家医学专 科学校: 太医署。
唐代,颁 布了世界 上第一部 国家药典 《新修本 草》。
宋代,成立了 世界上最早的 国家卫生出版 机构:校正医 书局。
病房髹[xiū]漆浅蓝、浅绿
病房髹漆浅蓝、 浅绿,宗《冯 氏锦囊秘录》: “青禾绿草, 可以养目”之 旨。
高足病床
高足病床,亦 遵《寿世青 编》:“凡人 卧床,当令高, 则地气不及” 之遗训。
鼻子是胚胎发生最早的器官
为《汉书•杨雄 传》第一次道 破。之后《方 言》之“兽之 初生,谓之鼻。 人之初生,谓 之首”。《正 字通》:“人 之胚胎,鼻先 受形”。
再往回数两个甲子,2038减去120,是1918, 那么1918年到1919年这两个连续的太乙天符年 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西班牙流感”横扫全球,感染了10亿人,夺去了 2千万到4千万人的性命,当时世界人口才17亿。
对瘟疫的诊断
明朝末年,姑苏洞庭山有个老先生,姓吴, 字又可。那个时候也有疫病流行,吴老先 生在行医的过程中,发现这种流行的疫病 和传统讲的伤寒不同。
基本原理
绪
基本原则
论
发展简史
司外揣内
见微知著 以常衡变
整体审察 四诊合参 病证结合
学习方法
绪论
望、闻、问、切、检测
分析 判断
诊 诊察 了解
断
辨证 辨病
治疗
诊断的概念:
诊断就是通过多病 人的询问,检查, 以掌握病情资料, 从而对病人的健康 状态合病变的本质 进行辨识,并对所 患病、证作出概括 行判断。
中医诊断学 - 绪论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中医诊断学以研究疾病中各种症状、病 名、证名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方法 及其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 这里讲述诊法、诊病、辨证、病案四 个内容。
(三)、辨证求本
辨证求本,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四 诊收集到的症状、体征、病史以及其他临床资 料进行辨别、分析、综合、判断、归纳,以探 求对疾病本质及其规律性的认识。 三点要求: 第一、全面收集临床资料 第二、分析内在联系 第三、联系各种因素,进行判断
(四)、病证结合
辨病,是从疾病的全过程、特征上认识疾病 的本质;辨证,是从疾病的阶段性、主要矛盾 认识疾病的本质。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既重视疾病的基本矛 盾,又抓住疾病当前的主要矛盾。 在通常情况下,只强调辨证而忽视辨病,或 者只作病名诊断而不进行辨证,都是不恰当的。
(二)、四诊合参
四诊合参,是指四诊并重,诸法参用,综合 收集病情资料。 中医学理论强调四诊并用、诊法合参。《四 诊抉微》说:“然诊有四,在昔神圣相传,莫 不并重。”临床时四诊参合运用而难以截然分 开。比如对排出物的诊察,往往是既要望其色、 状,又要闻其气,还要问其感觉。这说明,临 床必须做到诊法合参。
四、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黄帝内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奠 定了基础,论述了望神、察色、闻声、 问病、切脉等内容,以后各时期皆有发 展,现代更加完善。
西汉· 淳于意:创“诊籍”— 为现存最早的病 案记录。 东汉· 张仲景:创“六经辨证”-为辨证论治的 创始人。 西晋· 王叔和:著《脉经》—为现存最早的脉学 专著。 隋· 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为现存第一部 病源证候学专著。 元· 敖氏者:著《伤寒金镜录》—为现存第一部 舌诊专著。
中医诊断学课件
外界的有地理环境、季节气候、生活条件、精神环境等。 人体内部的有脏腑、经络、皮肉脉筋骨等。 〔二〕四诊合参
望、闻、问、切四诊各具有独特的作用,又都有局限性,不 能互相替代。必须四诊并用才能全面收集辨证论治所需要 的各方面资料。
主血瘀——瘀阻经脉
面色黧黑 黑而干焦 眼眶黑 紫黑
〔三〕望形体
望形体是观察病人形体的强弱、胖瘦、体质形态和异常表现 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原理:①形体与脏腑密切相应,形体赖脏腑精气充养,脏腑 精气盛衰和功能强弱可通过形体反映于外。②不同的体形 其阴阳盛衰不同,对疾病的易感性和开展转归也不同。
意义:诊察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抗病能力的强弱,以 及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和预后。
主色——人生来就有的基 本面色,属个体差异,一 生基本不变。
客色——因季节、气候不 同而发生正常变化的面色
善色——面色光明润泽, 说明虽病而精气未衰,胃 气尚能上荣于面,属新病、 轻病、阳证
恶色——面色枯槁晦暗, 说明精气已衰,胃气不能 上荣于面,属久病,重病、 阴证
五色 正常面色
青
如以缟裹绀
轻润面色 (善色)
主虚(阳虚,气虚——推动无力,气血不充;血虚——荣 血亏虚,不能上荣) 主脱血——血脉空虚
特点
面色青 阵发性发青 青黑 青紫
满面通红 颧部潮红 面红如妆
面黄而垢 黄如橘子 黄如烟熏 淡黄消瘦 淡黄浮胖
晄白 淡白 淡白黄瘦 白而无华
主寒(血失濡养,血行不畅)
黑
水
肾
主肾虚(阳虚;阴虚——阴虚内热,虚火上熏) 主水饮——肾虚水泛,气血受困
中医诊断学课件--绪论
诊法
“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 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
《难经·六十一难》
四诊的内容:望、闻、问、切; 中医特色诊法:舌诊、脉诊; 诊法要求:准确全面地收集病情,四诊合参,为辨病、
辨证提供判断依据。
诊法学习要点:
当前本质 当前的主要矛盾
症 感性认识 辨 理性认识
(现象依据) (本质判断)
辨“证”
病证结合 辨“病”
“病”与“证”的关系: 同病同证、同病异证、异病同证、异病异证
全过程本质
疾病根本性矛 盾
四、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秦汉以前:
《黄帝内经》 诊法、辨证基础 《难经》 提出“寸口脉法”
汉朝:西汉 淳于意创 “诊籍”
临床资料--→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病理本质
◆辨证方法:纲---八纲辨证 目---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
卫气营血、六经、三焦、经络辨证
绪论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诊—诊察了解; 断—分析判断。
(一)诊法 (二)辨证 (三)辨病 (四)病案
诊 断 记录
(一)诊法
“四诊”主要内容: 望:神、色、形、态及局部望诊 闻:听觉、嗅觉 问:询问病情与病史 切:脉诊与其他按诊方法
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不适应的感觉; 体征:客观检测出的异常征象。 二者常合称为广义“症状”,简称“症”。
(二)辨病(诊病)
《辞海》“疾病”: “病“”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致病因素所引起的 一遭劳也仅种到动”没《复 破 能与; 有说杂 坏 力“疾文而 , 受健病解有 表 到康,字规 现 限”而》律 为 制相且:的对或对心“病外丧而理疾理界失言、,过的,(社病程环并W会也H。境出O上”“此的现的。健时适一完“康机 应 系满病”体 能 列状,定正 力 的态疾义常 降 临。加:平 低 床)不衡 , 症; 状“。病在”疾的病概过念程:中疾,病致全病过因程素的使特机点体与发规生律病所理作性出损 害病,理同性时概也括发,生是抵疾抗病这全种过损程害的的本生质理。性防御反应。 这“一辨矛病盾”的:双方,在 整个疾病过程中不断进行斗争, 直至对疾临病床痊资愈料或分机析体、死综亡合时,才对告疾终病结全。过”程的特点
中医诊断学绪论
疖 外感热毒或湿热内蕴
中医诊断学
三、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
(三)以常衡变
“五色脉变,揆度奇恒” 《素问·玉机真脏论》
以正常的状况为标准,发现太过或不及的异常变化
原理:以健康人体的标准或状态去衡量病人,
发现病人异常之处及病变之所在
中医诊断学
四、中医诊断的原则
(四)因发知受
发:人在疾病中出现的全身性反应。 受:感受的邪气和机体的状态。
二、中医诊断学的性质和主要内容
(二)主要内容
4.病案
病案又称病历,古称诊籍,是临床有关病人诊治情况的书面 记录。病案是医疗、科研、教学的重要资料。
中医诊断学
二、中医诊断学的性质和主要内容
(三)病、证、症三者的关系
病是独立的临床单元,它涵盖了从发病、发展及结 果等病变全过程。
证是病所处某一阶段的变化反映,是病在这一阶段主 要的变化。
三、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
(一)司外揣内
整体观念 普遍联系
“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
盖有诸内者形诸外。”
《丹溪心法》
望面色
听声音 问二便
病人的外部表现
司外
揣内
切脉象 触肌肤
体内的病理变化
中医诊断学
三、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
(二)见微知著
局部的、微小的变化
整体的、全身的病变
酒糟鼻 肺胃湿热侵入血络
•西汉淳于意:创立“诊籍”,应是我国最早的病案学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以六经为纲辨伤寒,以脏 腑为纲辨杂病,奠定辨证论治的基础。
中医诊断学
一、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三)晋唐时期
•西晋王叔和: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确定寸关尺 三部诊脉部位,明确24脉名称,提出相类脉
中医诊断学绪论
西晋----王叔和《脉经》
10万多字 10卷 98篇 将脉的生理、病理变化类列为脉象24种
隋朝-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分类67门 证候论1739条 阐述疾病的病因、 病理、证候 病源和证候的专著
宋代----陈无择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约1120-1200)-寒凉派 张从正(约1156-1228) -攻下派 李东垣(1180-1251) -补土派 朱丹溪(1281-1358) -滋阴派 《四库全书总目· 医家类》: 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
*证 症
病 区别与联系
3.病案与辨证思维方法 是临床有关诊疗等情况的书面记录 临床思维的规律 教学 医疗 科研 重要资料 管理 司法
二、基本原理 司外揣内
见微知著
以常达便
1.司外揣内 视其外部 以查内脏 变化
2.见微知著 • 局部变化 包含整体的 生理与病理 信息
3.以常达变 从对比中找出异常
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 李时珍《濒湖脉学》 吴又可《瘟疫论》 清代----林翰之《四诊抉微》 曹炳章《彩图辨舌指南》 建国以来---- 四诊客观化 辨证规范化
五、 学习方法
1.掌握基本理论 2.不断临床实践 3.培养辨证思维
小结
• 1.中医诊断学的学科特点、学术 • 地 位、主要内容以及学科发展 • 2.病、证、症的区别与联系 • 3.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 • 4.了解学习方法
复习思考题
1、何谓辨病、辨证? 2、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三、基本原则
1.整体审察 2.四诊合参
3.病证结合
四、发典 是第一部养生宝典 是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 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中医诊断学绪论
《常见症状中医鉴别诊疗学》
中医诊断学绪论
五、中医诊断学的学习方法
要熟练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还要融汇贯通
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 要注重中医思维的培养
中医诊断学绪论
• 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提出十怪脉。 •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提出“十问
歌”、“二纲六变”、“脉神章”。 • 明·李时珍《濒湖脉学》详述27部脉。 • 明·李中梓《诊家正眼》 • 明·周学霆《三指禅》
中医诊断学绪论
• 清·吴谦《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 • 清·林之翰《四诊抉微》提出“十问
几个概念
• 症状 • 体征:阳性体征、阴性体征 • 症、候 •证 •病 • 辨证 • 论治
中医诊断学绪论
症状:病人主观不适或不正常感觉。 体征:医者或病人通过感官觉察到的客观
异常表现。分为: 阳性体征 阴性体征 病:即疾病,是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 ,每一种病都有其特定的病因、病机 及发生、发展规律,一种病往往有一 列的证所组成。
中医诊断学绪论
(四)动静结合
▪ 病证既具有一定阶段相对稳定的 一面,又不断发展变化。
▪ 需要动态把握疾病,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守方、调方、变方)
中医诊断学绪论
四、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 《扁鹊传》:“切脉、望色、听声、写 形”,而“言病之所在”。
❖ 《黄帝内经》:望神、察色、闻声、问 病、切脉;内外;辨证学;病证结合。
阶段性病机本质
中医诊断学绪论
常用的中医辨证方法
八纲辨证
病因辨证
气血津液辨证 脏腑辨证
中医诊断学-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中医诊断学
论述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因辨证。
宋代朱肱《南阳活人书》
强调治伤寒切脉是辨别表里虚实的关键
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专论诊法
对脉学极为有益
滑伯仁的《诊家枢要》
戴起宗的《脉诀刊误集解》
朱丹溪重视气血痰郁的辨证。
金元四大家
刘河间辨证重视病机
张子和重视症状鉴别
李东垣重视外感内伤的征候的异同
只强调某一诊法而忽视其它诊法都是不能全面了解病情, 故《医门法律》说:“望闻问切,医之不可缺一”。
四诊合参
从病辨证
第二节 中医诊断学的原理及其原则
3、四诊合参,从病辨证
二、诊断学原则
四诊合参
(一个病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征候;而一个证候亦可见于多种病)
从病辨证
通过四诊合参,在确诊疾病的基础上进行辨证包括病名诊断和证候辨别两个方面
《中医诊断学》 目录
目录
01
添加标题
02
添加标题
《中医诊断学》—目录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中医诊断学》—第一章 绪论
中医诊断学
是历代医家临床诊病经验的积累,它的理论和方法起源很早
公元前五世纪著名医家扁鹊就以“切脉、望色、听声、写(犹审)形”等为人诊病
《黄帝内经》和《难经》
奠定了望、闻、问、切四诊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病人自诉发热,我们还不能得出辨证结果,只有进一步询 问有无恶寒头痛,是否疾病初起,检查是否脉浮、舌苔薄 白等,才可以初步确定是外感表证发热还是内伤里证发热 若是外感表证发热,还要进一步辩证到底是外感风热,还 是外感风寒。假如有舌红、口渴、脉浮数、发热重、恶寒 轻,就可知其发热为外感风热证,从而为治疗指出方向。
中医诊断学绪论
1.症、证、病、辨证的含义
2.如何理解“辨证求因”?
一、 中医诊断的基本问题:
(一)基本概念:
1、诊断:通过对病人询问、检查, 以掌握病情资料,从而对病人的健 康状况和病变本质进行辨识,并对
所患病、证作出概括判断。
诊:诊察了解—运用感官掌握病情资料 断:分析判断—运用思维确定病理种类
(二)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2、 诊病:亦称辨病,即对疾病的 病种作出判断,得出病名诊断。 疾病的病名,是对该病全过程的 特点与规律所作出的概括与抽象。 对疾病作出病名诊断,是临床内、 外、妇、儿等各科应学习的主要 内容。
(二)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3、辨证:辨证是中医学的精华,为了弄 清辨证的含义,首先要掌握症、证、病、 辨证等概念。
一、 中医诊断的基本问题:
(二)基本原理:
1、司外揣内 :(黑箱方法)司,察 也;揣,推测也。 通过诊察其反映 于外部的现象,便有可能测知内在 的变动情况。
从外 部
人
推测 内部
体
黑箱
如血虚患者,面部、口唇、爪甲 等可见淡白无华之征象,我们即可 根据此外在的血虚之象,推测到病 变的部位以心血虚、肝血虚为主的 病变,因血之濡之不足故也,足见, 认识了外在的病理变化,便可解释 显象于内的征象。
(2)疾病类别:包括病名类别和证 候的类别。
(3)症、证、病的关系:
症是病与证的外在表现——诊断依据 病与证是症的内在本质——诊断归宿
病与证都是对疾病本质的病理概括。 病——反映其全程全貌中的基本矛盾 证——反映其具体阶段中的主要矛盾
病与证相结合构成完整的病理本质
(4)中医诊断的特点:
诊察病症上,强于直观,弱于仪器。
(3)问诊:是医生对病人或陪诊者 进行有目的地询问,了解病人的现 在症状、引起疾病的原因、病变过 程、诊疗经过、以及病人的生活习 惯、人事环境等,为诊断疾病搜集 有关资料。
中医诊断学(绪论)
病案
又称病历,古称诊籍,是临床有关诊疗
等情况的书面记录。 要求把病人的详细病情、病史、诊断和 治疗等情况,都如实地记录下来。 古代医案是学习中医临证经验的有效途 径。
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司内揣外:观察外表的病理现象,可以推测内脏
的变化,认识内在的病理本质,便可解释显现于 外的征候。 见微知著:通过微小的变化,可以测知整体的情 况,机体的某些局部,包含这整体的生理、病理 信息。 以常达变: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过、不 及的异常变化,从而认识事物的性质及变动程度。 中医望色、闻声、切脉以诊病,皆属此理。
诊病
诊病又称辨病,是对疾病的病种作出判断,
得出病名的诊断。
辨证
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病人的各
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 病当前的病位与病因病性等本质作出判 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辨证是对疾病当前本质的判断,是以八 纲辨证为纲领,脏腑辨证为核心的多种 辨证方法的综合。
五、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方法
熟练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多临床、多实践
学会和正确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其它有关概念
证:是中医学的一个特有概念。当代中医
学对于“证”的约定:是对疾病过程中所 处一定阶段(当前阶段)的病位、病因、 病性、邪正盛衰以及病势等多种病理因素 所作的概括。 证候:为证的外候。是指每个证所表现的 具有内在联系的证状、体征。 证型:临床较为常见、典型、证名规范的 证,可称为证型。
四、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整体审察:通过诊法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时必须
从整体上进行多方面的考察;对收集到的真实资 料必须做到全面分析、综合判断。 诊法合参:四诊并重,诸法参用,综合收集病情 资料。 病证结合:辨病有利于从全过程、特征上认识疾 病的本质,辨证则重在从疾病当前的表现中判断 病变的位置和性质。两者对疾病本质反映的侧重 面有所不同。
绪论--中医诊断学
绪论诊,诊察了解;断,分析判断。
“诊断”就是通过对病人的询问、检查,以掌握病情资料,从而对病人的健康状态和病变本质进行辨识,并对所患病、证作出概括性判断。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它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中医诊断学主要包括诊法、辨证、诊断综合运用和病历书写等内容。
(一)诊法诊法,即中医诊察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
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察看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头面、五官、四肢、二阴、皮肤以及排出物等,以发现异常表现,了解病情的诊察方法。
“闻诊”是医生运用听觉诊察病人的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嗳气、肠呜等声音,以及运用嗅觉嗅病人发出的异常气味、排出物的气味,以了解病情的诊察方法。
“问诊”是询问病人有关疾病的情况,病人的自觉症状。
既往病史、生活习惯等,从而了解患者的各种病态感觉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诊疗等情况的诊察方法。
“切诊”是医生用手触按病人的动脉脉搏和触按病人的肌肤、手足、胸腹、腧穴等部位,测知脉象变化及有关异常征象,从而了解病变情况的诊察方法。
通过四诊所收集到的病情资料,主要包括症状、体征和病史。
“症状”是指病人主观感到的痛苦或不适,如头痛、耳鸣、胸闷、腹胀等;“体征”是指客观能检测出来的异常征象,如面色白、喉中哮鸣、大便腥臭、舌苔黄、脉浮数等。
而症状和体征又可统称症状,或简称“症”,古代还有将其称为病状、病形、病候者。
症状虽然只是疾病所反映的现象,但它是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主要依据,因而在中医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诊病诊病,亦称辨病,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综合分析四诊资料,对疾病的病种作出判断,得出病名诊断的思维过程。
对于临床上的各种具体疾病,进行分析判断而作出的诊断,是为病名。
因而病名是各种具体疾病的代名词。
中医诊断学绪论
中医诊断学绪论
1.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本理论,基
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一门科学。
2.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四诊,辩证,辨病,病历书写。
3.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内(黑箱理论)、见微知著(生物全息理论)、以常衡(达)
变。
4.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整体审察、四诊合参、病证结合。
5.整体审察:指诊断疾病时,应重视患者整体的病理联系以及外界环境等对人体病变的影
响。
6.整体审察原理:人是有机整体,人体生命活动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病证的产生体现整
体的失调。
7.四诊合参:指医生临证时必须综合运用四诊,并将四诊收集的病情资料综合分析判断。
8.辩证: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对四诊收集的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判断疾病当前阶
段的病理本质,作出证名诊断的思维过程。
(中诊具有整体、动态、个体化特色。
)
9.症(即四诊资料/病情资料)分析判断证(中医诊疗是针对证治的)
10.体征:由望闻切三诊得出的(直接、客观)
症状:由问诊得出的(间接、主观)
11.证:对疾病发展当前阶段病因、病势、病位、正邪关系等的概括,是当前阶段疾病的本
质反应。
(是主要矛盾,有利于针对当前阶段提供高效治疗)
12.病:由致病因素所引起的人体正邪斗争的全过程。
(是基本矛盾,有利于对疾病发展有整
体认识)
13.证与病之间的关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证是疾病本质,病是疾病全过程,只有辨证
与辨病相结合(即病证结合)才能抓住疾病本质。
14.
四小经典:《濒湖脉学》《医学三字经》《雷公药性赋》《汤头歌赋》。
中医诊断学考点汇总
中医诊断学考点汇总第一单元绪论考点1.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有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包括整体审察、四诊合参、病证结合。
考点2.①司外揣内:即通过诊察其反映于【外部】的现象,便有可能测知【内在】的变动情况(“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②见微知著:指机体的某些局部表现,常包含着整体的生理、病理信息,通过【微小】的变化,可以测知【整体】的情况。
③以常衡变:是指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
注:此考点为2021真题考点。
这部分除掌握基本原理、基本原则的内容外,还应理解基本原理的含义。
第二单元望诊考点1.得神的面色特征是面色荣润,含蓄不露。
考点2.精神【不振】,两目【乏神】,面色【少华】,肌肉松软,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动作【迟缓】为少神/神气不足的临床表现。
考点3.失神(神乱)包括【精亏神衰】和【邪盛神乱】的表现。
【精亏神衰】的临床表现:【精神萎靡】,意识模糊,反应迟钝,面色无华,晦暗暴露,目无光彩,眼球呆滞,【呼吸微弱】,或喘促无力,肉削著骨,【动作艰难】。
【邪盛神乱】临床表现:神昏谵语,躁扰不宁,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或猝然昏倒,双手握固,牙关紧闭等。
考点4.垂危病人突然出现神清多语、【两颧泛红如妆】、意欲进食的表现是假神。
考点5.假神的病机是精气衰竭,虚阳外越,阴阳离决。
考点6.神乱的临床表现为焦虑恐惧、狂躁不安、淡漠痴呆、猝然昏倒。
①焦虑恐惧是指病人时时恐惧,焦虑不安,心悸气促,不敢独处的症状。
多由【心胆气虚,心神失养】所致,常见于脏躁。
②狂躁不安是指患者毫无理智,狂躁不安,【胡言乱语】,少寐多梦,甚者【打人毁物,不避亲疏】的症状。
多由【痰火扰乱心神】所致,常见于狂病等。
③淡漠痴呆是指病人【表情淡漠】,神识痴呆,【喃喃自语,哭笑无常】,悲观失望的症状,多由【痰浊蒙蔽心神】,或【先天禀赋不足】所致,常见于【癫病】、【痴呆】等。
▲④猝然昏倒是指病人【突然昏倒,口吐白沫】,目睛上视,【四肢抽搐】,移时苏醒,醒后如常的症状。
中医诊断学绪论课件
嗅患者的口臭、体臭、排泄物等 气味,判断病情的类型和程度。
问诊
问寒热
问汗
问饮食
问睡眠
询问患者的寒热感觉, 判断病情的性质和部位。
询问患者的出汗情况, 判断病情的类型和程度。
询问患者的食欲、口味、 饮食偏好等,判断病情
的性质和部位。
询问患者的睡眠状况, 判断病情的类型和程度。
切诊
切脉
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判断病情的性 质和部位。
中医诊断学绪论课件
目录 Contents
• 中医诊断学概述 • 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 • 中医诊断的原则与技巧 • 中医诊断的现代研究与发展
01
中医诊断学概述
中医诊断学的定义与重要性
总结词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手段,收集 病人的症状和体征信息,以判断疾病的原因、性质和部位,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中 医诊断学的重要性在于它为中医治疗提供了前提和基础,是中医临床实践的核心环节。
整体观念有助于医生从宏观角度把握患者的病情,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
四诊合参
四诊合参是指望、闻、问、切四种诊察方法的综合运用,是中医诊断学 中的重要技巧。
通过望诊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舌苔等,闻诊听患者的声音、气息等, 问诊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等,切诊触诊患者的脉象、肌肤等,医生可 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
中医诊断学与其他医学的关系
总结词
中医诊断学不仅在中医学科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与 其他医学体系也存在密切的联系。例如,在某些方面 与西医诊断学的理念和方法有相似之处,同时也有自 己独特的理论和方法。此外,中医诊断学还涉及到中 国古代哲学、天文学、气象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中医诊断-绪论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 病案又称病历(主要包括门诊病案、住院 病案),古称诊籍,是临床有关诊疗等情 况的书面记录。
❖ 它要求把病人的详细病情、病史、诊断 和治疗等情况,都如实地记录下来。病 案是临床医疗、科研、教学的重要资料。 法律意义
二、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
❖ (一) 司外揣内 ❖ (二) 见微知著 ❖ (三) 以常衡变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望诊——看
神
闻诊——听、嗅 诊法
问诊——询问
圣 诊
工
中医诊断学
切诊——按、切脉 巧 辨证——断 辨病 病案书写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望诊——看
神
闻诊——听、嗅 诊法
问诊——询问
圣 诊
工
中医诊断学
切诊——按、切脉 巧 辨证——断 辨病 病案书写
问题1
❖ 四诊当中,有一种诊法与其他三诊有显著区 别,是哪一种?为什么?
❖症
如头痛、麻木、头晕、恶心等
❖ 体征---医生检查发现的病理资料。
❖
如舌红苔黄脉数等。
问 题2
❖ 症状主要是通过哪些诊法所获知的? ❖ 体征主要是通过哪些诊法所获知的?
症状:问诊 体征:望、闻、切诊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 证——疾病当前阶段的病理本质,包括病 因、病性、病位、邪正力量对比等。如风 寒表实证。
中医诊断学
基础医学院 中医诊断系
绪论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各专业 的基础课、主干课,是中医学理 论到实践的桥梁。
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是在 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诊察病 情、辨别病证,为防治疾病提供根 据的一门学科。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望诊——看
神
中医诊断学-超长完整课件
(五)望口与唇
1、色泽
唇色红润:胃气充足,气血调和 淡白──血虚、气血两虚(血不上荣)
深红──实热 深红而干──热盛伤津 赤肿而干──热极
紫暗或暗黑──瘀血
2、形态变化与意义
(1)口唇干裂──热盛伤津,阴虚火旺 (2)口角流涎──小儿脾虚湿盛或成人中风
润枯
皮肤润燥── 干涩:津液已伤 如鱼鳞片:肌肤甲错
(二)肿胀
肿胀──近按之如泥:水肿(阳水、阴水) 按之随手而起:气胀(气机不畅) (三)皮肤病症 1.望水痘 皮肤出现水疱,形椭圆,表浅易破, 大小不等,分批出现,姜薄如水,晶莹剔 透,不结厚痂不留疤痕
(五)斑疹
斑──色深红或青紫,点大成片平摊于皮肤 下,抚之不碍手,压之不褪色。 阳斑、阴斑 疹──形如粟粒,色红而高起,摸之碍手, 压之褪色 麻疹、风疹、瘾疹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6、西晋王叔和《脉经》为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 7、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源 诊断的专著 8、元朝敖氏《点点金》《金镜录》为论舌的第一 部专著 9、明朝张景岳《景岳全书》 10、明朝李时珍《濒湖脉学》 11、清朝林之翰《四诊抉微》四诊并重,色脉并重
中医诊断学的范围与原则
(2) 五色主病
1、青色 主寒证、痛证、瘀血和惊风
面色淡青或青黑-阴寒内盛 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心阳虚衰 面色青灰,突发剧烈心痛-心阳暴脱 眉间、唇周青灰-小儿惊风 急惊风:见于小儿高热引起的抽搐,两目 上视。为高热耗津,引动肝风
慢惊风:见于小儿无热,而时时手足搐搦。 为脾虚肝乘
五色主病
2、赤色 主热证,亦可主戴阳证 实热:满脸通红、目赤 虚热:午后颧红 戴阳证:面红如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诊断学——绪论
1.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理是
A.整体审查
B.司外揣内
C.以常衡变
D.见微知著
2.下列望诊专著中,属于明代医家所著的是
A.《伤寒金镜录》
B.《伤寒观舌心法》
C.《望诊遵经》
D.《辨舌指南》
答案:BCD、B
中医诊断学第一单元绪论要点一、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整体观念、相互联系认识基础之上的。
具体有如下三点: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
(一)司外揣内
指疾病表现于外的症状、体征;内,指脏腑等内在的病理本质。
即通过诊察其反映于外部的现象,便有可能测知内在的变动情况。
《灵枢.本藏》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说明脏腑与体表是内外相应的,观察外部的表现,可以测知内脏的变化,从而了解内脏所发生的疾病,认识了内在的病理本质,便可解释显现于外的证候。
这一认识与近代控制论的“黑箱”理论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二)见微知著
语出《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
微,指微小、局部的变化;著,指明显的、整体的情况。
见微知著,是指机体的某些局部,常包含着整体的生理、病理信息,通过微小的变化,可以测知整体的情况。
临床实践证明,某些局部的改变,确实有诊断全身疾病的意义。
因而有人说,中医学含有当代“生物全息”的思想,认为人体的某些局部,可以看作是脏腑的“缩影”。
(三)以常衡变
以常衡变又称以常达变,常,指健康的、生理的状态;变,指异常的、病理的状态。
以常衡变,是指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
要点二、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正确运用科学的诊断思维方法,才能在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中找出疾病的根结所在,才能确诊无误。
中医诊断的三大原则有整体审察、四诊合参、病证结合。
(一)整体审察
整体审察,是指诊断疾病时,重视病人整体的病理联系,同时,还要将病人与其所处环境结合起来综合地判断病情。
因此,整体审察可视为整体观念在中医诊断学中的集中体现。
1.整体审察的理论
依据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在的脏腑与体表的形体官窍之间是密切相关的,整个人体又受到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人体一旦患了疾病,局部的病变可以影响全身;精神的刺激可以导致气机甚至形体的变化,脏腑的病变可以造成气血阴阳的失常和精神活动的改变等,任何疾病都或多或少地具有整体性的变化。
2.整体审察的含义
(1)通过诊法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时,必须从整体上进行多方面的考虑,而不能只看到局部的痛苦。
要从整体上了解疾病的病因病机、脏腑气血阴阳的变动状况,不仅应对局部的病状进行详细的询问、检查,而且要通过寒热、饮食、二便、睡眠、精神状况、舌象、脉象等了解全身的情况。
(2)要了解病史、体质、家庭、环境、时令、气候等对疾病有无影响。
(二)四诊合参
四诊合参,是指四诊并重,诸法参用,综合收集病情资料。
1.疾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临床表现可体现于多个方面,必须四诊合参,才能全面、详尽地获取诊断所需的临床资料。
2.望、闻、问、切四诊是从不同的角度检查病情和收集临床资料,各有其独特的方法与意义,不能互相取代。
(三)病证结合
中医诊断包括辨病和辨证,中医的诊断结论由病名和证名组成。
病与证是疾病诊断的两个不同的侧重点,辨病是探求病变全过程总的发展规律,认识贯穿疾病始终的基本矛盾;而
辨证则是识别疾病某一阶段的主要病理症结,抓住当前疾病的主要矛盾。
中医历来既强调辨证,也不忽视辨病,把辨证与辨病结合起来。
1.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
2.证是对疾病当前阶段的病位、病性等所作的结论。
3.病注重从贯穿疾病始终的根本矛盾上认识病情,证主要是从机体反应状况上认识病情。
辨病有利于从疾病全过程、特征上认识疾病的本质,重视疾病的基本矛盾;辨证则重在从疾病当前的表现中判断病变的位置与性质,抓住当前的主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