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 绪论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试题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试题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试题1.我国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什么?选项包括《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和《温疫论》。

2.中医学中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是什么?选项包括《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和《小儿药证直诀》。

3.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是什么?选项包括《本草纲目》、《新修本草》、《黄帝内经》、《千金要方》和《神农本草经》。

4.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什么?选项包括《黄帝内经》、《难经》、《诸病源候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和《温病条辨》。

5.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寒凉派”的代表是谁?选项包括___、___、___、___和___。

6.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补土派”的代表是谁?选项包括___、___、___、___和___。

7.创“三焦”辨证的温病大家是谁?选项包括___、___、___、___和余师愚。

8.提倡___的医家是谁?选项包括___、___、___、___和___。

9.中医学认为人体的主宰是什么?选项包括心、肺、脾、肝和肾。

10.在中医诊治疾病中,主要着眼于什么?选项包括病、症、体征、证和病因。

1.以脏腑病机论杂病的著作是什么?选项包括《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神农本草经》。

2.提出六经分经辨证治疗原则的著作是什么?选项同上。

3.奠定中药理论体系的著作是什么?选项同上。

4.下列哪个描述反映了昼夜晨昏对人体生理的影响?选项包括“旦慧、昼安、___、夜甚”、“春善病鼽衄”、“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东南湿热,西北燥寒”和“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

5.昼夜晨昏对人体一般疾病的影响多为什么?选项需要自己填写。

6.季节气候对发病的影响可反映为什么?选项需要自己填写。

1.人与环境密切联系的体现是什么?选项包括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社会的进步、人和社会关系密切、地区不同多发病不同和个人的社会地位改变。

2.哪些因素包括在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中?选项包括社会制度对人体的影响、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地区方域对人体的影响、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和社会的治和乱对人体的影响。

《中医学基础》1绪论至五行详解

《中医学基础》1绪论至五行详解
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 阳主卫外,清阳之气运行与腠理; 阴主内守,营血、津液等阴精疏松到五脏。
阴阳清浊,升降出入的生理活动。
说明病理功能
1.阴阳偏盛 阳盛则热——实热 阴盛则寒——实寒
2.阴阳偏衰 阳虚则寒——虚寒 阴虚则热——虚热
3.阴阳转化
阳盛格阴——热极生寒(真热假寒) 阴盛格阳——寒极生热(真寒假热)
(二)五行相克
【含义】是一行有序地对另一行具有制约、抑制、克制的意思
【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关系】五行中任何一行,都有“克我”和“我克” 两个方面 的联系。
“克我”者是“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例:木克土,克我者(所不胜)为木,我克者(所胜)为土。
(三)五行相乘(克之太过)
4.阴阳消亡 阳损及阴——阳损失一定程度会伤到阴 阴损及阳——阴损失一定程度会伤到阳}阴阳两虚
指导疾病诊断
辨别色泽的阴阳 色泽鲜明者属阳,色泽晦暗者属阴 辨别声息的阴阳 声音高亢洪亮、多言而躁动者,多属于实证、热证、阳证; 声音低弱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多属于虚证、寒证、阴证。 辨别脉象的阴阳 浮、实、洪、滑脉为阳;沉、虚、细、涩脉为阴。 辨别证侯的阴阳 表证、热证、实证为阳;里证、寒证、虚证为阴。
(2)阴阳的互根互用
※在物质上: 同属于一事物(物质)的阴阳两种不同性质的气是相互依 存,是互根为一体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 存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 ,阴之使也。”
阴不离阳,阳不离阴。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3)阴阳的消长平衡
属于同一事物(物质)的阴阳二气不仅相互依存、趋向相反 ,而且相互制约、变化消长以维持相对平衡。即 阴阳平衡、 “阴平阳秘”(《素问生气通天论》)。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书名为《黄帝内经》,内容又以黄帝与岐伯等臣
子问答形式记录,有人认为作者为黄帝。沈作喆《寓 简》:“内经素问,黄帝之遗书。” (2)托名黄帝,言其重耳。
《淮南子》:“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 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
司马光《传家集•书屋》:“谓《素问》为黄帝 之书,则恐未可。黄帝亦治天下,岂终日坐明堂,但 与岐伯论医药针灸耶?此周汉之间,医者依托以取重 耳。” (3)非一时一人之作。
中医学是在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深 刻影响下,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 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 形成的一种独特、系统、完整和科学的理论体 系。
医学的含义 《希氏内科学》曾对医学做过权威性论述。 《希氏内科学》初版诞生于1927年,前10版
由CECIL主编或参与主编,又名《西塞尔内科 学》,《CECIL TEXTBOOK OF MEDICINE》。
骸等复杂的组织结构,在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
外络于肢节”的联络作用下,经精、气、血、津液
等物质的作用,构成了以五脏为中心,以心为主宰
的一个内外联系、自我调节和自我适应的有机整体。
(2)生理方面 组成人体的每个脏腑、组织和器官各有其自身独特的
生理功能,而这些不同的生理功能又都是人体整体机能 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一方面受着整体机能活动的 制约和影响,另一方面又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形成了 人体内部的协调统一性。
(解剖成就:例如食道与肠道的比例; 血液循环方面的记载) 3、《黄帝内经》医学理论的继承性
《黄帝内经》 书名、著者、年代、组成
1、书名
首载于《汉书•艺文志》
《汉志》方技略医经类载有医经七部
《黄帝内经》十八卷 《黄帝外经》
《扁鹊内经》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 书中内容丰富,采集了上自春秋战国,下至 明清的历代名著之要义,其内容包括内、外、 妇、儿等临床各科。
辑录古籍原文中的部分 或全部资料,按类或按 韵编排,以供人们查考
用的工具书。
▪ 6.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 现存规模最大,体例较为完善的古代类书。 ▪ 520卷,约950万字,分类辑录自《内经》至
▪ 创立了辨证论治的诊治理论,理、法、方、药悉备。第一部 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专书。
▪ “方书之祖”——载方269首(“经方”)
▪ 4.《神农本草经》
▪ 成书于汉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托名 神农所作。
▪ 书中载药365种,根据养生、治病、有毒 无毒分为上(120)、中(120)、下 (125)三品。
▪ 1.命门学说 ▪ 命门中所藏的阴阳水火,是全身五脏六
腑阴阳的根本,命门中阴阳的盛衰决定 着全身脏腑阴阳的盛衰,所以命门是调 节全身脏腑阴阳的枢纽。
▪ 张景岳 ▪ 理论:阳非有余,真阴不足
治疗:补肾阴、肾阳
▪ 赵献可,字养葵 认为命门为人身之主,强调“命门之火” 在养生、防病中的重要意义。
▪ 2.李中梓——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 2.《难经》 ▪ 秦越人撰,战国时期的医家,渤海郡人。 ▪ 以问答形式阐释《内经》精义,讨论了81个
医学问题,对脉理的探讨较为精深,尤其提 出“独取寸口”。
寸口者,脉之大会也。 为十二经脉经气汇聚 之处,可以藉此决断 五脏六腑之功能及生
死吉凶。
勤求古训 博采众方
▪ 3.东汉. 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 ▪ 《伤寒论》(外感病) ▪ 《金匮要略》(内伤病)
医学伦理学之先河。“大医精诚”,治病 应“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中医基础-绪论

中医基础-绪论

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1.自然科学特征:中医学探讨人的生、长、壮、老、已 的生命规律,人体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以及疾病的 发生发展和防治规律等,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
2.社会科学特征:社会环境的变更,特别是人的社会地 位、经济条件的变化,对人体的身心健康常产生较大 影响,引起一系列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医学问题。因而 中医学具有明显的社会科学属性。
随着中医药的现代研究,注重辨病与辩证相结合,如 :青蒿治疟、黄连治痢。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二)辩证论治 2.“症、证、病”三者的区别: 症:即症状和体征,是身体发病的异常感觉与医生诊 查的各种体征。单一依据,是表象,甚至是假象。 证候:证的外候,疾病过程一定阶段有着内在联系的 症状群。 证:是对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 病势等病机本质的概括。具有个体差异性、时相性、 空间性和动态性特征。 病:疾病的简称,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 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 理功能障碍的一个完整的异常生命过程。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风湿骨病科 席恒
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 中医学(TCM)是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 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 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属于自然科学的 范畴,但亦具有浓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 同时还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 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 等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1)生理功能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以五脏为中心
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形神一体观:即是形 体、气血与精神的结合与统一。 (2)病机变化的整体性:局部病变大都是整体生理机 能失调在局部的反映“有诸内,必形诸外”《孟子 · 告子下》;脏腑之间在生理上协调统一、密切配 合的形神统一的整体,在病理上也必然是相互影响 的;因而形与神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

中医学基础(全)

中医学基础(全)

中医学基础(全)《中医学基础》教材《中医药学概论》主讲路新国第一章绪论一、《中医学基础》与《中医营养学》1、《中医学基础》学习的内容:主要学习和阐释中国传统医学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观念、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为以后学习《中医营养学》奠定必要的基础,是营养学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

2、《中医学基础》与《中医营养学》是学习和研究《中医营养学》的基础。

《中医营养学》是《中医学基础》的后续课程。

3、课程设置的意义①反映了中国营养学的特色;②是营养学专业必修的课程。

4、教材《中医药学概论(第六版)》(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供药学类专业用),王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8年11月.教材特点:①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卫生部规划本科教材,符合我们本科专业教学的需要;②是供非中医专业使用的教材,有关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简要而全面,是浓缩本,适合我们非中医专业学习中医知识的需要;③教材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基本知识和方剂学基本知识三大部分(上、中、下三篇);④附有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研究的进展.5、主要参考教材和参考书①《中医基础理论》(供中医、针灸专业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教材特点介绍;②《中医诊断学》(供中医、针灸专业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教材特点介绍;③《中医学基础》,张登本主编,中国中医出版社,2003年1月,24元。

教材特点介绍: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供中药类专业学习中医药学的专业基础课.④《中医名词术语选释》,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考书特点介绍:简本;⑤《第2版中医大辞典》,中国中医研究院李经纬余瀛鳌蔡景峰,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1月,330。

00元。

参考书特点介绍:收载38505条。

6、考试成绩计算方法二、中医学的概念1、中医学与中医基础理论:①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也称为中国传统医学。

中医学基础绪论

中医学基础绪论

中医学基础绪论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

它在我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发展和应用,形成了独特的医学传统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当今时代,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也得到了更加深入的探索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中医学基础的概念、历史、理论和研究内容,以及其在当代医学中的意义和发展趋势。

一、中医学基础的概念和概述中医学基础是指中医学的理论和认识基础,是从中医学的历史和传统中提取出来的核心内容。

它包括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实践经验等方面。

中医学基础的研究旨在深刻理解和掌握中医学的传统思想和理论,为中医学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中医学基础的历史发展中医学作为我国传统的医学体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有了一些关于医学的记载,如《黄帝内经》等经典性著作。

这些著作奠定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思想基础,并对后世的中医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医学在唐宋时期达到了巅峰时期,在明清时期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尤其是清代的《全国中药汇编》,对中药的研究和应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中医学基本理论是中医学体系中的核心内容,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理论、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等。

这些理论是中医学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基础,通过对人体内外环境的观察和分析,来揭示疾病的病机和治疗的原则。

其中,阴阳学说强调了内外、上下、寒热等相互作用的关系,五行学说则着重于人体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联系。

气血理论则强调了人体内部的生理活动,脏腑学说则揭示了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特点,而经络学说则强调了人体经络系统的重要性。

四、中医学基础的研究方法中医学基础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等。

通过对中医学经典文献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医学的历史渊源和理论依据。

在实验研究方面,可以通过动物实验和分子生物学等现代科技手段,对中医药的治疗机制和作用方式进行探讨。

此外,临床观察也是中医学基础研究的重要方法,通过观察和总结临床实践中的现象和规律,来验证中医学理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中医学基础整理重点笔记

中医学基础整理重点笔记

《中医学基础》第一章绪论一、中医学发展概况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重点的两部著作:春秋战国时期: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黄帝内经》①《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四大经典之一),简称《内经》。

作者:集体之作。

意义: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标志着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它对医学的认识在当时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

还奠定了中国传统营养科学的理论基础。

②《伤寒杂病论》作者:张仲景,东汉著名医学家。

意义: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并且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为临床医学及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内容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病因、四诊、辨证、预防与治则等。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①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是指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和人与自然环境统一性的思想。

②主要内容A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生理上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和形神一体观,说明结构的完整性及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病理上的整体性:局部病变与整体病理反映的统一关系。

★诊治上的整体性:由外察内,整体调节。

B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天人相应”。

★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四时气候;昼夜晨昏;地域环境;★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病理的影响:四时多发病;昼夜变化对疾病的影响;地域环境对发病的影响。

★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C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社会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2、辨证论治①病、证、症的基本概念经典文档下载后可编辑复制★病的基本概念:病,即疾病,是指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病理过程。

★症的基本概念:是指症状和体征,是疾病的临床表现。

★证(证候)的基本概念:是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是中医治病的依据。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ppt课件

3、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 明代.楼英《医学纲目》、王肯堂《证治准绳》 清代.吴谦《医宗金鉴》、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温病理论的创立 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戾气说” 清代.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 《临证指南医案》
吴鞠通—“三焦辨证” 《温病条辨》 4、近代和现代(收集整理时期)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中医学: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 、
疾病的科学。
特点: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学 的思维方法、自然科学为主体、人文社会科学相
交融 (一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二)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的特性 (三)中医学受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四)多学科交叉渗透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4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四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精气学说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二)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藏象学说
精气血津液神学说
经络学说
(三)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
病因
发病
病机
防治原则
整体观与现代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二)辨证论治
1病、证、症的基本概念及关系: 病—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邪气抗争而
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 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包括病因、病理演变规 律、临床症状体征等
症—临床症状体征的总称。疾病的外在表现。
被誉为中国奉献给世界的三 大奇书 之一(另外两部为《易经》与《道德 经》)
《黄帝内经》成编于春秋战国到两 汉期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 论专著。《黄帝内经》确立了中医 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成为中国医药 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内容涉 及医学、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 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 哲学、历史等,《黄帝内经》是第 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结构上
五脏一体观 生理 机能上
不可分割
密切配合 相互协调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形神一体观(精、气、神) 内脏有病影响局部 内脏病变相互影响 病理上 相互影响 形神病变相互影响 诊断上 外在变化反映内在病变 由外察内 治疗上 局部病变从整体治疗 、形神共养共治 对人体的生理、心理、病理、诊治疾病产 生影响。养生、治疗要因时、因地制宜。 如养生防病中,要顺应四时气候变化的规 律,“法于四时”,“四气调神”,“春 夏养阳,秋冬养阴”;治疗疾病时,要根 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

治疗上
局部病变从整体治疗
治疗时往往在整体层次上对病变部分进行调节
治内愈外:如泻心火治疗口舌生疮、目疾从肝治、耳鸣、耳聋补肾、
泻肝。 脏腑同治:如粛降肺气治疗便秘。 下病上取:如灸百会治疗小儿腹泻。 上病下取:如药敷涌泉治疗眩晕。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3)诊治上的整体性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 的必要条件。大自然存在的阳光、空气、水、温度、 磁场、引力、生物圈等,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繁 衍的最佳环境。同时,自然环境的变化又可直接或 间接地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这种人与自然环境息 息相关的认识,即是“天人一体”的整体观。 天人一体观:又称天人相应,是指人与自然环境密 切相关的认识。
辨证与论治的关系:
辨证是认识疾病,确立证候;论治是依据辨证的 结果,确立
治法和处方遣药。 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和归
绪 论
辨证: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2.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
对四诊所收集到的临床资料(病史和症状),在中医 理论指导下进行分析,辨清其原因、部位、性质、病 势,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

中医基础第一讲:绪论(正式)

中医基础第一讲:绪论(正式)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 又称“方书之祖”。
它确立了六经辨证的纲领及包括理法 方药在内的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础。
扁鹊
扁鹊,姓秦,名越人。 战国时期齐国卢邑(今 山东长清县)人,也有 记载为勃海郡鄚(今河 北任丘鄚州镇)人。被 誉为能“起死回生”的 医家,他的医术被认为 是当时的最高水平。尊 称为“中国医学之祖”。
中医学发展简史
1、基础医学 隋代: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金元四大家: 两晋: 王叔和《脉经》 刘河涧: “寒凉学派” 宋代: 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张子和: “攻下学派” 金元: 金元四大家 李东垣: “补土学派” 明代: 赵献可、张介宾提出命门学说 朱丹溪: “养阴学派” 清代: 王清任著《医林改错》
他曾通过诊脉, 断定昏迷五日的赵简子“非死症”, 两天后赵”
华佗
华佗,字元 化,沛国谯(今安 徽亳县)人,大约 生于公元2世纪初 叶,卒于建安十三 年(公元208年) 以前。东汉杰出的 医学家。精通内、 外、妇、儿、五官、 针灸各科。
华佗医术精湛,技艺高超, 尤其是在外科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成就。 他发明的“麻沸散” 。
该书根据药物性能功效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
上药 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
无毒,多属补养类药物,多服久服不伤人。 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 中药 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 无毒有毒,多属补养而兼有攻治疾病的作用的药物, 斟酌其宜。欲过病补虚羸者本中经。 下药 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 多毒,属除寒热、破积聚等攻治疾病的药物居多, 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
与西方麻醉剂相比(美国人莫尔顿用乙醚进行麻醉是 在1848年),华佗发明的麻醉药领先了一千六、七百年。

中医学基础绪论ppt课件

中医学基础绪论ppt课件

近30年来,随着整个中医事业的发 展,中医基础理论的整理、继承和 研究,亦取得了相当的成绩,特别 是近几年来,中医学基础理论已经 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基础学科,无 论在文献的系统整理和理论的实验 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一、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的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 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由多层次结构构 成的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 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 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 响。
出现相应的适应性调节出现相应的适应性调节一日之内的昼夜晨昏变化对人体生理也有不同影响而人体也要与之相适应一日之内的昼夜晨昏变化对人体生理也有不同影响而人体也要与之相适应地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地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地域环境是人类生存环境的要素之一主要指地势的高低地域性气候水土地域环境是人类生存环境的要素之一主要指地势的高低地域性气候水土物产及人文地理风俗习惯等
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
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1. 基础理论的确立:
(1)《黄帝内经》的问世,奠定了中
医的理论基础,是现存的第一部医学 典籍,被称为“医家之宗”。 该书总结了汉以前的医学成就,系统 地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疾 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
成书年代:先秦战国,近代学者认为是西汉中 后 期。 作者:众多医家所著。此书非一人手笔,非一 个时代,一个地方,而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内各医学家们经验的总结汇编。 内容:该书分为两部分: 《素问》 (平素之问答)
病因学的发展有深 远的影响。
(2)宋· 钱乙:
著《小儿药证直诀》,
该书是一部系统的儿
科专著,开创脏腑证 治先河,丰富了辨证 论治的理论体系。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习题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习题

第一章中医学导论一、选择题(一)A1型题1.中医学的指导思想是()A.阴阳学说B.五行学说C.精气学说D.整体观念E.辨证论治2.中医学的理论核心是()A.阴阳学说B.五行学说C.精气学说D.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E.辨证论治3.中医学的诊疗特点是()A.治病求本B.辨证论治C.辨证求因D.四诊八纲E.以上都不是4.下列哪一论著的作者是秦越人()A.《伤寒论》B.《金匮要略》C.《中藏经》D.《难经》E.《针灸甲乙经》5.下列哪部著作的成书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A.《伤寒杂病论》B.《黄帝内经》C.《千金要方》D.《中藏经》E.《诸病源候论》6.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A.《难经》B.《伤寒杂病论》C.《黄帝内经》D.《神农本草经》E.《中藏经》7.中医学中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医著是()A.《针灸甲乙经》B.《伤寒杂病论》C.《小儿药证直诀》D.《黄帝内经》E.《难经》8.下列哪部著作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A.《伤寒论》B.《金匮要略》C.《诸病源候论》D.《难经》E.《脾胃论》9.确立六经辨证论治纲领的医家是()A.张介宾B.华佗C.钱乙D.陈无择E.张机10.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是()A.《伤寒杂病论》B.《黄帝内经》C.《诸病源候论》D.《神农本草经》E.《中藏经》11.在病因学方面,提出著名“三因致病说”的医家是()A.王清任B.华佗C.张介宾D.陈无择E.巢元方12.将诊脉方法加以推广的医家是()A.巢元方B.陈无择C.张机D.王清任E.王叔和13.被称为“寒凉派”的代表医家是()A.朱震亨B.张从正C.王清任D.叶桂E.刘完素14.被后人称为“滋阴派”的代表医家是()A.朱震亨B.刘完素C.叶桂D.吴塘E.薛生白15.被后人称为“补土派”的代表医家是()A.李中梓B.李杲C.陈无择D.叶桂E.刘完素16.被后人称为“攻邪派”的代表医家是()A.王清任B.吴有性C.李杲D.张从正E.朱震亨17.重视命门学说的代表医家是()A.朱震亨B.李杲C.张介宾D.张机E.吴瑭18.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的医家是()A.吴瑭B.薛生白C.王孟英D.吴有性E.叶桂19.在温病学方面,创立以“三焦为核心”辨证论治方法的医家是()A.朱震亨B.吴瑭C.吴有性D.刘完素E.薛生白20.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A.《神农本草经》B.《炮炙论》C.《新修本草》D.《本草纲目》E.《本草图经》21.最早的药物加工专著是()A.《神农本草经》B.《炮炙论》C.《新修本草》D.《本草纲目》E.《本草图经》22.最早由国家政府颁行药典的时代是()A.隋朝B.唐朝C.宋朝D.明朝E.清朝23.首倡药物“归经”理论的医家是()A.张机B.孙思邈C.刘完素D.张元素E.李时诊24.在国内外药学界影响最深远、成就最大的药学著作是()A.《神农本草经》B.《炮炙论》C.《新修本草》D.《本草纲目》E.《本草图经》25.《本草拾遗》的作者是()A.张机B.李时珍C.陈藏器D.李中梓E.赵学敏26.第一部由国家组织编著的大型方书是()A.《千金要方》B.《千金翼方》C.《外台秘要》D.《太平圣惠方》E.《普剂方》27.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处方规范著作是()A.《太平圣惠方》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C.《普剂方》D.《千金要方》E.《医方集解》28.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的作者是()A.张机B.华佗C.皇甫谧D.王叔和E.陶弘景29.以“火热立论”的医家是()A.刘完素B.张从正C.李杲D.朱震亨E.钱乙30.认为“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并主张用药以攻邪为主的医家是()A.刘完素B.张从正C.李杲D.朱震亨E.钱乙31.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观点,治疗用药以补脾胃为主的医家是()A.刘完素B.张从正C.李杲D.朱震亨E.陈无择32.首倡相火理论,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的医家是()A.刘完素B.张从正C.李杲D.朱震亨E.陈无择33.集汉以前药物学研究之大成的著作是()A.《神农本草经》B.《黄帝内经》C.《难经》D.《新修本草》E.《本草纲目》34.中医学认为,构成人体的中心是()A.五脏B.六腑C.奇恒之府D.形体官窍E.经络35.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思路是()A.整体观念B.恒动观念C.同病异治D.异病同治E.辨证论治(二)B1型题:A.汉代B.晋魏时期C.唐代D.宋代E.明清时期1.现存最早的药典是由哪一朝代颁行的()2.药物配伍禁忌的“十八反”、“十九畏”最早提出的时代是()A.《新修本草》B.《本草拾遗》C.《食疗本草》D.《经史证类备急本草》E.《海药本草》3.开创世界药物著作图文对照方法先例的是()4.唐慎微所著的是()A.《神农本草经》B.《炮炙论》C.《本草纲目拾遗》D.《本草图经》E.《新修本草》5.清代医家赵学敏所撰的著作是()6.由宋代政府组织编撰的是()A.《本草图经》B.《海药本草》C.《食疗本草》D.《千金要方》E.《针灸大成》7.唐代孟诜所著的是()8.李珣所撰的第一部泊来药物专著是()A.《医林改错》B.《医方集解》C.《成方切用》D.《温病条辨》E.《普剂方》9.清代汪昂所著的方书是()10.王清任对瘀血理论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他的代表作是()A.《神农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C.《食疗本草》D.《新修本草》E.《本草纲目》11.第一部食用药物专著是()12.最早运用自然分类法对所载药物进行分类的著作是()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中藏经》E.《千金要方》13.最早提出“君、臣、佐、使”组方原则的论著是()14.被尊为“方书之祖”的著作是()A.张机B.秦越人C.皇甫谧D.孙思邈E.王惟一15.《千金要方》被称为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其作者是()16.率先铸造铜人模型的是()A.我国江南人体腠理多稀疏B.“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C.“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D.“旦慧、昼夜、夕加、夜甚”E.“日西则阳气已虚,气门乃闭”17.季节气候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可反映为()18.昼夜晨昏对人体疾病的影响多为()(三)X题型1.确立中医学术体系的论著是()A.《黄帝内经》B.《难经》C.《五十二病方》D.《伤寒杂病论》E.《神农本草经》2.被尊称为“金元四大家”的是()A.刘完素B.张元素C.钱乙D.李杲E.张从正3.明清时期对温病学形成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医家有()A.张介宾B.吴有性C.叶桂D.赵献可E.吴瑭4.力倡命门学说,为温补学派的创立作出突出贡献的医家是()A.张介宾B.吴有性C.叶桂D.赵献可E.王清任5.下列属于《中医学基础》主要内容的是()A.整体观念B.哲学基础C.诊法辨证D.病因学说E.病机学说6.对中医理论体系建立影响最大的古代哲学思想有()A.整体观念B.阴阳学说C.五行学说D.辨证论治E.精气学说7.“证”从哪几方面揭示了病理变化的本质?A.疾病的原因B.病变的部位C.疾病的性质D.邪正关系E.疾病的传变8.中医学有诸多的特征,但其中最基本最主要的特点是()A.恒动观念B.辩证观念C.整体观念D.思辨观念E.辨证论治9.下列哪些观点能体现中医学的整体思想?A.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联系而构成有机整体;B.中医学是以“有诸内必形诸外”为理论依据进行察病的;C.中医学诊治用药强调结合机体内外因素进行全面考虑;D.中医养生原则之一是强调顺应自然;E.中医学对局部病变的治疗,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中医学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同疾病做斗争的丰富经验的总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知识体系。

中医学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为哲学基础,以脏腑经络和精气血津液等理论为生理病理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从古至今,中医学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人类的健康维护和疾病防治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先秦至汉末,是中医学的形成时期。

医学起源于人类维持生存和生产劳动中的医疗实践。

从远古到春秋时期,是中医学的经验积累由低到高、由个别到一般的时期。

此时的中医学还没有形成体系,但是古代长期的医疗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古代科学的发展,如天文、历法、气象、农业等多学科知识对中医学的渗透和影响,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如自然观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古代医家把零散的医疗经验,通过归纳总结和分析研究,形成理性认识,构建中医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哲学基础。

从战国到汉代,古代医家经过对医药经验的总结提升,形成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其标志是《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四部经典著作的相继问世。

1.《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约成书于春秋战国至汉末,分《素问》《灵枢》两部分,共收集医学论文162篇,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防治和养生等问题。

其内容包括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针灸和汤液治疗等方面。

许多内容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如食管与肠管的比例是1∶35,基本接近现代解剖学的1∶37。

该书在阐述医理的同时,还对当时哲学领域里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如阴阳、五行、气、天人关系、形神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2.《黄帝八十一难经》亦称《难经》,成书于汉代,托名秦越人所作。

本书以问答形式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问题,特别是在脉诊和针灸治疗等方面,较《内经》尤为详细。

全书共提出81个问题,故全称《黄帝八十一难经》,进一步完善了《内经》的理论体系。

3.《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是中医学第一部辨证论治专著。

宋·林亿等整理出版时,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

《伤寒论》确立了六经辨证体系,全面阐释了外感风寒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预后康复等。

《金匮要略》以脏腑病机理论对内伤杂病进行证候分类,详细论述了中医内科、妇科等40多种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方药等。

《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被誉为“方书之祖”,为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神农本草经》约成书于汉魏,托名神农所作,是中医学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全书收载药物365味,分上、中、下三品,并以寒、热、温、凉分四性,酸、苦、甘、辛、咸分五味。

该书为后世中药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阶段中医学理论体系确立之后,历代医家结合临床医疗实践,从不同角度发展了中医学理论。

1.魏、晋、隋、唐时期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丰富的医疗实践使中医学逐渐充实和系统化。

晋·王叔和著《脉经》,是第一部脉学专著。

书中提出浮、洪、滑、数、紧等24部脉的脉象形体和主病;提倡“寸口诊法”,提出了左右手的寸、关、尺三部与脏腑的相应关系,如左寸主心与小肠、左关主肝胆、右寸主肺与大肠、右关主脾胃、左右尺主肾与膀胱等,发展了脉学理论。

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是第一部针灸学专著,发展了经络、腧穴和针灸治疗的方法和理论。

隋·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是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唐·孙思邈著《千金要方》,是中医学最早的百科全书,详述方剂分类及处方适应证,发展了脏腑辨证理论,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和系统化,并提出了“大医精诚”的医德标准。

在中药学方面,唐·苏敬等主持编写的《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收载国产和外来药物844种。

《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为我国和世界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方剂学方面,如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唐·王焘的《外台秘要》等,汇集了历代名方和一些海外传来的方剂,使汉唐的许多名方得以传世,是现代研究唐以前方剂的重要资料。

2.宋、金、元时期该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中医学流派的形成,并推动了中医学理论的发展;中药学、方剂学不断发展、完善。

宋·陈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出三因学说;钱乙著《小儿药证直诀》,发展了脏腑辨证理论;唐慎微编著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后世简称《证类本草》,载药1748种;著名的方书有《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前者载方16834首,后者载方近两万首,集宋以前的大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方788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药典;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严用和的《济生方》等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对后世方剂学的发展都有一定影响。

金元时期,成无己的《伤寒明理药方论》虽只论述了20首伤寒方,但却是第一部专门剖析方剂理论的专著,开创了后世方论的先河;刘完素著《素问玄机原病式》,阐发《内经》病机理论及运气学说,认为百病多因于“火”,因为“六气皆从火化”和“五志过极,皆为热甚”,善用寒凉药物,被后世尊为“寒凉派”,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对明清时期温病学派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张从正认为人之生病,皆因邪气所致,故治病应以祛邪为首务,善用汗、吐、下三法,后世称之为“攻下派”或“攻邪派”;李杲著《脾胃论》,认为脾胃为元气之本,饮食不节、劳逸过度、情志内伤皆可损伤脾胃而致元气虚衰,百病丛生,故治疗当以补脾胃为先,养生亦应重视顾护脾胃,被后世称为“补土派”;朱震亨善治杂病,创见颇多,倡导“阳有余阴不足”论和“相火论”,治病善用养阴药,后世称之为“滋阴派”。

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四位医家被后人尊为“金元四大家”。

3.明清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综合性医书。

明·楼英的《医学纲目》和王肯堂的《证治准绳》,通论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各科证治;李时珍著《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和生态条件分为16纲60类,是驰名中外的中药学著作;明·朱编纂的《普济方》,载方61739首,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方书。

在藏象学说的研究方面,明·张介宾的《景岳全书》和赵献可的《医贯》对命门学说发展影响较大;李中梓提出“先后天根本论”,认为“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治疗疾病当固先后天根本,至今仍有重要意义。

清·吴谦等编写的《医宗金鉴》和陈梦雷主编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集古今医书和临床各科之大成,为后世习医者提供了极大方便。

在温病学方面,明·吴有性对瘟疫病的病因和致病途径提出了创见;清·叶桂创立“卫气营血辨证”,吴瑭创立“三焦辨证”方法,并提出温热病不同发展阶段的代表方剂及养阴清热的治疗大法。

4.近现代时期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医学大量传入中国,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碰撞与交融,产生了中西汇通派,故此时期的特点是由中西论争发展至中西汇通,乃至中西医结合。

如清末朱沛文著《华洋脏象约纂》,主张“中西医各有是非,不能偏主”,应“中西参照”;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强调从理论到临床都应衷中参西,主张中西药合用,开中药与西药并用之先河。

新中国成立后,中西医学工作者在整理研究历代医学文献的同时,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基础理论,在经络与藏象实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引进一些新的诊察方法与手段,开展了四诊客观化的研究;用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和发扬中药学,也做了许多很有价值的工作;众多医家研制了不少新的有效方剂,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对一些古代著名方剂做了临床与实验研究,为方剂的研究开创了新的局面;临床在继承古代医家诊治经验的基础上,受西医学的影响,分科细化,并提出了中西医学辨证辨病相结合的新思路,这些都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下,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它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整体观念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与事物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

中医学从这一观点出发,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界及社会环境之间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及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谓之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重要的思想方法,它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辨证、养生和治疗等各个方面。

1.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

人体是由肝、心、脾、肺、肾五脏,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六腑,筋、脉、肉、皮、骨五体,以及目、舌、口、鼻、耳、前后二阴等诸窍共同组成的。

通过经络沟通,互相联系,将一脏、一腑、一体、一窍构成一个系统。

肝、胆、筋、目构成肝系统;心、小肠、脉、舌构成心系统;脾、胃、肉、口构成脾系统;肺、大肠、皮、鼻构成肺系统;肾、膀胱、骨、耳及二阴构成肾系统。

每一个系统皆以脏为核心,故五大系统以五脏为中心。

人体是由脏、腑、体、窍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

在生理活动过程中,每一脏、一腑、一体、一窍都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同时,脏、腑、体、窍之间,即系统内部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系统和系统之间又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并以心为主宰,心是“五脏六腑之大主”,主宰整个生命活动。

这种整体调节下的分工合作,体现了人体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中医学分析疾病的病理首先着眼于整体,着眼于局部病理变化所引起的整体病理反映,既重视局部病变和与之相关的脏腑经络,更重视病变之脏腑经络对其他脏腑经络产生的影响。

从五脏一体观出发,各系统内部可以互相影响。

如肾虚可以影响膀胱,出现遗尿、小便失禁;可以影响耳,出现听力减退、耳鸣耳聋;影响骨,小儿可见骨软无力、变形,老人出现骨软易折。

系统和系统之间也可以互相影响,如肝火可传入心,而见肝心火旺,急躁易怒,心烦失眠;传入肺,可见肝火犯肺,胁痛咯血;也可传入胃,形成肝火犯胃,而见脘痛泛酸,甚至呕血。

中医学在诊断疾病时,也从整体出发,察外知内。

人体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影响全身脏腑的功能和气血阴阳的盛衰,而脏腑功能及气血阴阳的盛衰,又可表现为体表官窍、形体、色脉等外在变化,故通过观察外在表现,可了解和判断内脏病变,从而做出正确的诊断。

如舌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与五脏相通,体内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以及疾病的轻重顺逆,都可呈现于舌,所以察舌即可测知内脏的功能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