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总结-绪论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经过几千年的长期发展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理论和治疗经验。

中医的核心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理论、脏腑学说等,这些理论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和灵魂。

正如一个建筑物需要牢固的基础才能稳固地建立起来,中医学也需要坚实的基础理论来支撑和指导其临床实践。

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掌握不仅是学习中医学的基本要求,更是成为一名合格中医师的必备条件。

首先,阴阳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石之一。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存在着阴阳两个相对而又统一的对立面。

这种相互制约和转化的关系贯穿了自然界、人体机体等方方面面。

阴阳学说在中医理论中起到了统一各种矛盾对立面的作用,并对中医的病因分析、诊断和治疗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其次,五行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行学说是中医疾病观念和诊断方法的根基,它把自然界和人体机能归纳为五个相互关联的基本要素,即木、火、土、金、水。

每个五行都有对应的脏腑、组织、感官、气味、颜色等,通过五行之间的相互制约和互相促进来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

五行学说在中医诊断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从病因的分析到治疗的选择都离不开对五行学说的理解和运用。

另外,经络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学说认为人体内部有12个主要经络和8个奇经八脉,它们构成了人体的气血运行系统。

经络的畅通与否直接影响着机体的健康状态和防御能力。

通过经络的诊断、调理和针灸等手段,可以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

经络学说在中医的诊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其具体的物质基础和机制尚待深入的研究。

最后,脏腑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关键部分。

中医认为人体内有五脏六腑,它们是人体生理和病理变化的主要载体。

每个脏腑都有自己的功能和相应的病理变化,对于中医的疾病诊断和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脏腑学说与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中医学的独特理论体系。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绪论01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文献典籍是什么?答:《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2.提出“寸口脉诊”的医学典籍是什么?答:《难经》[秦越人][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3.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是什么?答:《神农本草经》[集秦汉时期众多医家搜集、整理、总结药物学经验成果的精华][简称《本草经》或《本经》](全书载药365种,根据养生、治病和药物毒性分为上、中、下三品;根据功效分为寒、凉、温、热四性,以及酸、苦、甘、辛、咸五味;明确“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的用药原则;提出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等“七情和合”的药物配伍理论。

)4.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是什么?答:晋·王叔和·《脉经》(提倡“寸口诊法”;明确了左寸→心/小肠、关→肝胆;右寸→肺/大肠、关→脾胃;两尺→肾/胱的三部脉位[沿用至今的理论],推动了寸口诊法的普遍应用)5.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是什么?答: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叙述了藏象、经络、腧穴、标本、九针、刺法、诊法等内容;集魏晋以前针灸经络理论之大成。

)6.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什么?答: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分述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诸科病症的症状及病因病机;论述了某些传染病是由自然界的“乖戾之气”引起,并有“转相易染”的特点。

)7.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指的是什么?答: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提出医生在医德方面的要求和所要达到的境界;开医学伦理学之先河。

)8.金元四大家各自的流派、观点、用药特点和著作分别是什么?9.温病学派的四位代表医家各自的著作和贡献是什么?10.整体观念中“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体现在那些方面?答:(1)生理功能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2)病理变化的整体性:“有诸内,必形诸外。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 书中内容丰富,采集了上自春秋战国,下至 明清的历代名著之要义,其内容包括内、外、 妇、儿等临床各科。
辑录古籍原文中的部分 或全部资料,按类或按 韵编排,以供人们查考
用的工具书。
▪ 6.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 现存规模最大,体例较为完善的古代类书。 ▪ 520卷,约950万字,分类辑录自《内经》至
▪ 创立了辨证论治的诊治理论,理、法、方、药悉备。第一部 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专书。
▪ “方书之祖”——载方269首(“经方”)
▪ 4.《神农本草经》
▪ 成书于汉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托名 神农所作。
▪ 书中载药365种,根据养生、治病、有毒 无毒分为上(120)、中(120)、下 (125)三品。
▪ 1.命门学说 ▪ 命门中所藏的阴阳水火,是全身五脏六
腑阴阳的根本,命门中阴阳的盛衰决定 着全身脏腑阴阳的盛衰,所以命门是调 节全身脏腑阴阳的枢纽。
▪ 张景岳 ▪ 理论:阳非有余,真阴不足
治疗:补肾阴、肾阳
▪ 赵献可,字养葵 认为命门为人身之主,强调“命门之火” 在养生、防病中的重要意义。
▪ 2.李中梓——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 2.《难经》 ▪ 秦越人撰,战国时期的医家,渤海郡人。 ▪ 以问答形式阐释《内经》精义,讨论了81个
医学问题,对脉理的探讨较为精深,尤其提 出“独取寸口”。
寸口者,脉之大会也。 为十二经脉经气汇聚 之处,可以藉此决断 五脏六腑之功能及生
死吉凶。
勤求古训 博采众方
▪ 3.东汉. 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 ▪ 《伤寒论》(外感病) ▪ 《金匮要略》(内伤病)
医学伦理学之先河。“大医精诚”,治病 应“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中医基础理论总结-绪论习题

中医基础理论总结-绪论习题

绪论一、名词解释1.(中等)整体观念:答案: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

整体观念又叫统—整体观,即认为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酌整体,人与自然界存在着统一性的思想。

2.(中等)百骸:答案:骸,泛指骨骼。

百筋,指全身骨骼。

3.(中等)人气:答案:指人体的阳气。

4.(较难)证:答案: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5.(很难)辨证论治:答案: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 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6.(中等)同病异治:答案:指同一疾病,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亦异。

7.(中等)异病同治:答案: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相同的证,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

8.(较难)形与神俱答案:形,指形体,是生命的本质及结构,也是生命存在的根本;神,指精神,是生命的活动及功用,也是生命活动的表现。

形存则神在,形谢则神灭,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附。

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称之为“形与神俱”,又叫“形神观”。

二、填空题1. (较难)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受到_______学说的深刻影响,是以______为主导思想,以________为基础,以____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答案:阴阳五行;整体观念;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辩证论治。

2.(容易)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_____。

答案:《黄帝内经》3.(中等)《伤寒论》在_____的基础上,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纲领。

答案:《素问·热论》;六经辨证论治4. (容易)温病学理论源于—————、———————、————一。

答案:《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

5. (较难)中医学理论中,神的含义有三: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指自然界物质变化功能;二指人体生命的一切活动;三指人的精神意识。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重点总结梳理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重点总结梳理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重点总结梳理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标志中医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难经》发挥〃寸口脉诊〃,阐发经络学说以及命门、三焦的理论。

《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中医学第一步辨证论治的专著。

《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提出"四气五味";根据养生、治病和药物毒性分为上、中、下三品;提出“七情和合"的药物配比理论。

2.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晋王叔和第一部针灸学专著-《针灸甲乙经》晋皇甫谧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诸病源候论》隋巢元方3.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刘河间),火热论,〃寒凉派〃;张从正,攻邪论,〃攻邪派〃;李杲(李东垣),脾胃论,"补土派";朱震亨(朱丹溪),相火论,"滋阴派〃…4.明清时期吴有性(吴又可),创"戾气"理论;叶桂(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理论;薛雪(薛生白),《湿热条辨》,;吴噫(吴鞠通)《温病条辨》,三焦辨证理论。

张介宾(字景岳):"阳非有余""真阴不足",强调温补肾阳和滋养肾阴。

5.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6.整体观念的概念:是中医学认识人体自身以及人与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联系性和统一性的学术思想7.生理功能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人体以五脏为中心)、形神一体观、精气神一体观8.病,疾病的简称,指有特定的致病因素、发病规律和病理演变的一个完整的异常生命过程,常常有较固定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要点、与相似疾病的鉴别点等。

症,即症状和体征,是机体发病而表现出来的异常表现,包括患者所诉的异常感觉与医生所诊查的各种体征。

证,是对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病机本质的概括。

9,辨证:是以中医学理论对四诊(望、闻、问、切)所得的资料进行三合分析,明确病变本质并确立为何种证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中医基础理论总结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总结笔记

1﹒绪论一、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治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难经》补充了《内经》的不足,成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2.《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在《内经》、《难经》的基础上写成的,《伤寒论》是中医学中成功的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为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

《伤寒论》在《素问·热论》的基础上,确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的纲领;《金匮要略》以脏腑的病机理论进行证候分析,发展了《内经》的病因学说,提出:“千般灾难,不越三条……”3.《诸病源候论》是第一部病因病机症候学专书;《三因极—病证方论》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小儿药证直诀》开创了脏腑证治的先河。

4.金元四大家的医学思想:刘完素:以火热立论,倡“六气皆从火化”、“五气过极皆能生火”之说,用药以寒凉为主,称为寒凉派;张从正:认为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以汗、吐、下为攻去病邪的方法。

李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疗以补益脾胃为主,称为补土派;朱丹溪:倡“相火论”,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称为滋阴派;5.明代吴又可的《温疫论》中提出,温疫的病原“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成”,对温病的病因学是个很大的发展。

清·叶天士,创卫气营血辨证。

清.吴鞠通,创三焦辨证。

6.清·王清任,著《医林改错》,发展了瘀血致病的理论。

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体现于“阴平阳秘“和”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等理论。

在治疗上如“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与此相应的适应性变化,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四时的脉象也有相应的变化,如“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

中医基础理论1.绪论(形成发展)

中医基础理论1.绪论(形成发展)

(1) 《脉经》:
晋·王叔和著《脉经》,是 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 记载24种病脉。 确立“寸口脉法“。提 出两手寸、关、尺与脏 腑对应的脉学理论。 归纳24种脉象,并进行 具体描述,使脉象名称 规范化。 阐述脉象的临床意义, 将脉与证统一起来
(2)《针灸甲乙经》
晋·皇甫谧:著《针 灸甲乙经》
(三)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 深刻影响
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中最一般 的共同规律的科学。任何一门自然学科 的发展都 离不开哲学的作用。
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辨证法》中所说: “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他们总还是在哲学的支配之下。”
中国古代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精髓。
形成于秦汉时期的中医学理论体系, 自然而然地受到当时哲学思想的深 刻影响,这也决定了中医学的发展 方向和历史嬗变的轨迹,为中医学 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自然观和方法 论的基础。
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中医学是以自然科学为主 体,又带有鲜明的社会科 学属性特点,受到古代哲 学的深刻影响,多学科知 识相互渗透的医学科学。
(一)中医学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
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运动、变 化和发展规律或本质的学科。
中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主要探讨人体的 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人体的 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 和防治规律 。
中品——120种(补养兼攻病药)
下品——125种(攻病类药)
对药物的四性五味,七情和合,方剂的君、 臣、佐、使的配伍原则作了阐述,并对药物 的产地、采集、炮制方法和剂型与疗效的关 系,成为了历代本草之蓝本。所载药物疗效 确切,如水银治疗疥疮、常山截疟,麻黄止 喘发汗等。
至此,从基础理论的确立,辨 证论治体系的应用,药物专著 的问世,相对完整的中医理论 体系已经形成,为中医学的发 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医知识: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中医知识: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中医知识: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中医学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宝库,是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

由于中医学一方面汲取了中国古代深邃的哲学、文化和科学思想,另一方而又是对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所以不但具有极其丰富的理论思辩性和创造性,而且临床实用性极强。

即使在现代医学十分发达的今天,中医学依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其卓越的临床疗效。

近几十年来,中医学的独特优势逐渐被国际医学界所认识,这一古老的传统医学正一步步走向世界。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中医学起源于中国远古时代。

早在原始部落时代,人类就开始了医药知识的初步积累。

如中国古典文献有"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等记载,就是对上古时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努力探索医药知识的真实写照。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已经相当深刻,医疗实践经验也已经非常丰富,再加上此时的社会快速进入了一个文明昌盛的时代,政治、经济、科学、文化都有显著的发展,学术思想也空前活跃。

因此,把代代相传的医药知识和最新的理论思想结合起来,创造一个崭新的医学理论体系,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的出现,就是这种崭新的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

《黄帝内经》成于战国至秦汉时代,它收集了前人大量的医疗实践资料,运用当时盛行的阴阳、五行等学说,以及天文、地理、生物、气象等各种自然科学知识进行归纳、综合,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和关于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内容,形成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为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黄帝内经》以后,历代医家对医学理论不断进行充实和提高,推动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难经》是稍晚于《黄帝内经》问世的另一部重要的古典医籍,它以问答的行文方式,针对《黄帝内经》的某些重要内容进一步进行阐发、论述,对《黄帝内经》的某些不足进行了重要补充,是研究中医学经典理论必不可少的一部医学典籍。

中医基础理论1绪论

中医基础理论1绪论

对一门学科的定性,直接关 系到这门学科在科学体系中的定 位,也直接影响到这门学科的生 存处境和发展方向。 将医学科学的属性加以定位, 人们理所当然地将以诸种标准审 视和要求医学。
中医学属自然科学的范畴
中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主要 探讨人体生、长、壮、老、已 的生命规律、人体形态结构、 生理功能、疾病发生发展以及 防治规律等,因而具有自然科 学属性。
在世界医学史上,中国医药学有 着辉煌的历史,16世纪之前一直 遥居世界医学之先,创造了许多 世界之最。
华佗在东汉末年,约公元2~3世纪 就发明了麻沸散进行全身麻醉,并 成功进行腹部肿瘤和胃肠吻合术, 而西方医学在19世纪40年代才使 用乙醚全身麻醉,外科手术则更晚, 比华佗足足晚了1600余年。
1、七情和合:药物的配伍关系。 (1)单行:单味药治病。 (2)相须:功效相类似药物配合应用, 增强治疗效果。如槟榔与南瓜子配合, 明显增强驱绦虫的治疗效应。 (3)相使:性能功效有其种共性的药 物配合,以一药为主,另一药为辅, 能提高主药的疗效。 (4)相畏: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 被另一种药物消除和降低。生半夏、 生南星的毒副作用,能生姜降低
著名演员斯琴高娃患了“股骨头坏死”,当 时 她在法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就诊,那边西医 就建议说这个骨头已经不行了,应该换一个 人工的髋关节。那时候,斯琴高娃的病情越 来越严重,已经不能行走但考虑到西医治疗 的创伤很大,为了能够继续从事演艺工作, 斯琴高娃找到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副 教授黄枢。黄教授运用中医手法为斯琴高娃 实施治疗,再经过一些中药的调理和手法配 合,斯琴高娃很快就能活动了,治好后又拍 了《大宅门》等影响很大的影视剧。
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时期与标志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秦汉 时期。 中医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 《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 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中医基础绪论总结范文

中医基础绪论总结范文

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学的基石,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医疗智慧。

它以整体观念为主导,以脏腑经络为生理病理基础,以辨证论治为治疗特点,形成了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本文将从中医学的概念、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特点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中医学的概念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相交融的综合性医学科学知识体系。

中医学以人—自然(环境)—社会(心理)为医学模式,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1.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作者非一人一时之手笔。

其贡献包括构建中医理论的基本框架、建立天地人三才一体的整体医学模式、建立以五脏为中心的功能系统、在疾病的防治上提出治未病”的观点等。

2. 《难经》:成书于东汉,作者为秦越人。

其贡献在于发挥“寸口脉诊”、阐发经络学说以及命门、三焦的理论,补充《黄帝内经》的医学理论。

3. 《伤寒杂病论》:成书于东汉,作者为张机(字仲景)。

其贡献在于创立对外感内伤疾病的辨证纲领和有效方剂,确立了六经辨证和外感热病《伤寒论》、脏腑辨证和内伤杂病《金匮要略》。

4.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成书于汉代。

其贡献在于对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等进行阐述,为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中医学的主要特点1. 整体观念: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

整体观念贯穿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2. 辨证论治:中医学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强调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结合四诊(望、闻、问、切)所搜集的临床资料,进行辨证论治。

辨证,就是辨识出疾病在这一特定时间范围的原因、病位、性质及邪正关系等病理本质内容;论治,则是在辩证基础上所确定的治疗法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学习要求
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2.了解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以及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等。

3.著名的医学著作以及其创作人和年代
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和完善
(一)中医学及其学科属性
1.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它具有独特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2.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是与我国传统的人文科学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的学科,属于东方传统医学。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和创新
1.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

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和经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条件:
①生产关系的改变和生产工具的改进,促进了生产水平的提高,因而使西周时期形成了以农为本的经济结构。

②与农业相关的科学技术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天文,历算,物候,农学,植物学,矿物学以及冶炼学,酿造技术也有所创新。

③在哲学方面出现了诸子百家的局面,形成了道儒法兵阴阳等诸子百家。

3.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⑴«黄帝内经»该书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

其成书年代,一般认为从春秋战国开始,至汉代结束。

全书分为«素问»«灵枢»两部分,共收集文章162篇,系统的阐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养生等问题。

它是中国医药学发展的基础,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⑵«难经»全书共有81个问答,故又称«八十一难经»。

该书用问答的方式阐述了
人体的结构,病因,病机,诊断,治则和治法等,并对三焦和命门学说,奇经八脉理论,以及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等治疗原则有所创见,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

⑶«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在前两本书的基础上,进一步继承前人的医学成就,并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写出了我国第一部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专著。

该书提出对外感疾病用六经辩证,对内伤杂病用脏腑。

从而确立了中医临床医学的辩证论治体系和理法方药的运用原则,为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该书经晋代王叔和编纂整理,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

⑷«神农本草经»成书于汉代,托名神农所著,为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书中记载药品365种。

该书根据养生,治疗和有毒无毒,将药品分为上中下三品,根据功效分为寒凉温热四性和酸苦甘辛咸五味,并提出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的七情和合等药物配伍理论,为后世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4.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创新
①魏晋隋唐时期
②宋金元时期:
金元四大家:
⑴刘完素:字守真,倡导火热论。

强调“六气皆从火化”,治病多用寒凉药,被后世医家尊称为“主火派”“寒凉派”
⑵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主张六气治病,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因而倡导汗吐下三法攻邪而治病,被尊称为“攻邪派”
⑶李杲:字明之,号东垸老人,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善用温补脾胃之法,被尊称为“补土派”
⑷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倡导“相火论”,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主张滋阴降火,被后世医家称为“养阴学派”。

③明清时期
④近代和现代
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一)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生理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
2.病理的整体性
3.诊断的整体性
4.治疗的整体性
(二)人与外环境的整体性
1.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2.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思维方法和基本知识的学科,也是阐
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病,症,证的区别
病:指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功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

是疾病过程中表现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如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烦躁易怒等,称为症状;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如舌苔,脉象等,称为体征。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是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疾病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或体征。

(二)病症证的联系
①病和症候都是由症状和体征构成的。

②疾病由不同的症候组成,而同一症候又可见于不同的疾病过程之中。

第三节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
(一)取象比类
取象比类,又称为援物比类。

是运用形象思维,根据被研究对象与已知对象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类同,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和推论,认为在其他方面也有可能相似或类同,据此推导出被研究对象某些性状特点的思维方法。

(二)司内揣外
司内揣外,又称为以表知里,是通过观察事物的外在表现,以揣测分析和判断事物内在状况和变化的思维方法。

(三)归纳演绎
归纳,又称为归纳推理,是指从个别,特殊的认识或规律到一般的结论或规律的思维过程。

(四)试探反证
试探,是指根据研究对象的观察分析,做出初步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然后再根据反馈信息做出适当调整,以建立正确的应对方案的一种逐步接近实质的思维方法。

反证,是指从结果来追溯或推测并加以能证实的一种逆向思维方法。

第四节《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一.《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的哲学基础
(二)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三)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
二.《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