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二、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精)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学概述

中医内科学概述
清代
清代对丛书的编著,更是琳琅满目,以内 科为主体的书籍,《医宗金鉴》、《张氏医通 》等。此外,简洁实用的《证治汇补》、《医 学心悟》、《类证治裁》、《医林改错》、《 血证论》等,对中医内科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 用。
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医内科学的一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个巨大成就。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
定义
及范围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中 医临床思维方法研究并阐明内科疾病的 病因、病机、证候、诊断、辨证论治规 律和转归预后以及预防、康复、调摄等 问题的一门临床学科。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性质
是临床专业课,是中医学学科 的主干课程,是临床诸学科的基础 。其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临床 水平的发展水平。
(三)充实(魏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金元)
1.病因学、症状学、治疗学的充实和发展 (1)病因学
王叔和《脉经》:脉学理论与方法系统化, 对内科诊断起了很大作用。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最早的中医
病因病理学专著,对其病因病机多有阐述 ,形成了病源学说。
南宋·陈无择《三因及一病证方论》:病因专
著,分内因(七情)、外因(六淫)、不内外因 (饮食、虫兽、金刃)
(2)症状学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诸病源候论》记述病侯784条,对胸壁的 症状如疼痛、性质、部位与预后作了描述。
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指出消渴病易发疮 疡。 王焘《外台秘要》指出消渴病“每发则小便 至甜”的特征。 此时期还对伤寒、温病、疟疾、肺痨等传染 病作了描述。心痛、虚劳、脚气、水肿在辨 证上有了较大提高。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中医内科历史沿革及问题与对策

中医内科历史沿革及问题与对策

中医内科历史沿革及问题与对策
中医内科历史沿革
中医内科的发展始于先秦时代,当时的中医学专家们研究了许多关于内科方面的学术思想,如《黄帝内经》、《伤寒论》等,这些学术思想为中国传统内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中国医学的发展,内科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两晋时期,中医学家们把《内经》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并开始研究许多内科疾病,如肝炎、肾炎等,从而形成了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

随着中国医学的发展,中医内科学也在不断发展,从唐代开始,中医学家们开始把西方医学的理论应用到中医内科学中,从而丰富了中医内科学的理论。

在近代,中国医学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医学家们开始研究西方医学的理论,并开始把西方医学的理论应用到中医内科学中,从而使中医内科学的理论更加完善。

问题与对策
目前,中医内科学仍处于发展阶段,存在许多问题,如:
(1)中医内科学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尚不完善;
(2)中医内科学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尚未完善;
(3)中医内科学的教育和培训机制尚未建立;
(4)中医内科学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尚未实现有效的联系。

要解决上述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
(1)加强中医内科学的理论研究,完善。

中医内科指导: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

中医内科指导: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

(一)中医内科学的萌芽阶段(殷周时期)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在生产斗争的同时便开始了原始的医药活动,“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淮南子·修务训》)。

随着医药活动的增加,进入奴隶社会,中医内科学开始萌芽,在殷代的甲骨文里已有“疾首”、“疾身”、“疾足”、“风疾”、“疟疾”、“蛊”等一些内科疾病的记载,殷商时期已发明汤液药酒治疗疾病。

周朝对医学进行分科,有了疾医、疡医、食医、兽医分工不同的医师,其中的疾医可谓最早的内科医师。

(二)中医内科学的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脉法》《五十二病方》(现名)《治百病方》(现名)《上下经》《扁鹊内经》等医学著作,医学体系逐步形成。

始于战国而成书于西汉的《黄帝内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全面阐术了中医关于解剖、生理、病因、病理、诊法、治疗、摄身及阴阳五行、人与自然等一系列重要观点,不仅为中医内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还论述了200多种内科病证,一般都能从病因、病机、转归、传变及预后等方面加以论述。

汉代张仲景总结前人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著成《伤寒杂病论》,书中伤寒部分(后人将其整理成《伤寒论》)以六经分证概括、认识外感热病;书中杂病部分(后人将其整理成《金匮要略》)按脏腑经络体系概括、认识内伤杂病。

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伤寒杂病沦》创造性地建立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六经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和脏腑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为中医内科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中医内科学的充实阶段(魏晋至金元时期)1、病因学、症状学、治疗学的充实和发展魏晋以还,内科疾病的病因学有较大发展,许多疾病的病因得到充实。

如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对不少疾病的病因观察与认识已经比较深入,其对“寸白虫候”(绦虫病)的感染途径是饮食不当,食生猪牛肉片;瘿病(甲状腺肿大)的发生与水土和情志有关;消渴病者“必数食甘美而多肥”的论述已得到今天的证实。

葛洪著《肘后备急方》对尸注(结核病)、癞(麻风病)、沙虱(恙虫病)等传染病的发病也有较深刻的认识。

中医内科学总论

中医内科学总论
南宋·陈无择《三因及一病证方论》分内因、
外因、不内外因。
(2)症状学
《诸病源候论》记述病侯784条,对胸痹的 症状如疼痛、性质、部位与预后作了描述。
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指出消渴病易发疮 疡。 王焘《外台秘要》指出消渴病“每发则小便 至甜”的特征。
此时期还对伤寒、温病、疟疾、肺痨等传染 病作了描述。
中医内科学总论
第一章 绪言

绪言





总论:气血、风寒 燥火、湿痰饮、 六经、卫气营血
及各脏腑的 病机病证基本概念
和治疗原则
各论:中医内科 各常见病证
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
及范围、演变
定义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
和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研究并阐明内 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证候、 诊断、辨证论治规律和转归预后以 及预防、康复、调摄等问题的一门 临床学科。
① 调节整体平衡可以从调整阴阳入手 恢复和建立相对平衡的阴阳关系,不外去其有余、补其不足两个方面。寒
盛则寒,阳盛则热,阴盛还可以转化为水湿痰饮,阳盛也可转化为瘀滞燥结。 故去其有余,有温、清、利、下等各种具体治法;补其不足即补其阴阳之偏 衰,有补阴与补阳之不同。 ② 调节整体平衡,还要求对各种治疗措施和方药的运用都应适可而止,不可 矫枉过正,以防机体出现新的不平衡。如攻邪时要注意勿伤正,补虚时注意 不留邪,清热注意不要伤阳,散寒注意不要伤阴,补脾注意不要碍胃等。
2. 东汉张仲景总结前人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 著成《伤寒杂病论》,创立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 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和脏腑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三)充实(魏晋 金元)
1.病因学、症状学、治疗学的充实和发展:

中医学发展简史

中医学发展简史

中医学发展简史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的医学体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沉淀和不断的发展。

其理论体系、临床实践和药物应用等方面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医学智慧。

本文将从中医学的起源、发展到传承创新等方面,简要介绍中医学的发展历程。

一、中医学的起源中医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几千年前的古代中国。

古代中国的先民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疾病的防治经验,形成了中医学最初的雏形。

《黄帝内经》被认为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对疾病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方法的论述。

此后,中医学逐渐发展壮大,并在隋唐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

二、中医学的发展1. 官方推崇与学术争鸣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医学逐渐受到官方的推崇和重视。

在唐朝时期,中医学被纳入官方的考试科目,并成为了一门更加系统和完善的学问。

然而,在宋朝时期,因为对理论的解释和实践的争议,中医学也面临了一些学术的困扰。

2. 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发展宋朝以后,中医学逐渐形成了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理论为基础的体系,并通过不断的实践验证和临床总结不断完善。

明代的李时中和清朝的吴昆等人,对中医学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系统整理了前人的医书,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 外来文化与中医学的融合明清时期,中国逐渐开放对外交流,西方传入的医学思想和方法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西医学的融合和交流,为中医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近现代,中医学在西方国家也逐渐得到了认可和应用,成为世界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医学的传承创新中医学的传承至关重要,只有不断地传承创新,才能使其在现代社会得以发展和应用。

1. 传统经典在现代的应用中医学的传统经典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至今仍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这些经典中包含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于指导临床实践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2. 现代科技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医学也不断引入新颖的技术手段,如中医影像学、中医遗传学等。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为中医学的研究和诊疗带来更多的可能。

总 论

总 论

总论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1.定义内科学:以内服药物为主进行治疗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理论和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研究并阐明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辨证论治规律和转归预后以及预防、康复、调摄等问题,并采用中药治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1)中医与西医的区别:中医:传统医学(临床医学),是中医先贤们经过几千年的临床实践不断完善的。

其特点:一是比较原始的解剖学;二是临床经验;三是以人们长期的生活和医疗认识为基础,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指导下,通过取象一比类一类推的方法,形成中医理论的雏形,再通过临床实践验证,不断地充实提高,不断地完善,形成了目前的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所使用的药品完全来自自然,是以人为试验个体的。

西医:现代医学(实验室医学),其特点:来源于生理解剖学,有一条十分清晰的脉络可寻找,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它理论的形成是开放的,是不断走向微观的,它随着科学的发展不断走向细化和分支。

西医所使用的品药是实验室的产物,它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是以鼠为试验个体的,有很多药品有很多毒付反应。

中医与西医二者的研究对象相同,但认识疾病的方法和思维不同。

如中医通常从功能方面对人体进行划分,而西医一般通过解剖结果对人体划分。

2)内科与外科的区别:内科、外科名称的由来要追溯到古代了。

古时候,大夫只能对体表疾病进行手术,而体内疾病只能靠非手术方法治疗。

所以手术科就叫外科,不手术的为内科。

目前手术可以在身体的任何地方进行,但名字还叫外科,古名沿用至今。

目前是这样划分的,凡是需要外科手术解决的疾病划归外科学的范畴,凡是不需要外科手术来治疗的疾病归到内科。

2.中医内科疾病的性质、分类、命名及发病学特点中医内科学属于临床专业课,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是临床诸学科的基础。

其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医临床水平的发展水平。

内科疾病的范围很广,可分为外感病和内伤病两大类。

外感病是由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疫疠之气所致。

中医内科学课程(简)

中医内科学课程(简)

中医内科学课程第一部分总论:一、中医内科学的的定义、学科属性、任务及地位二、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简史1.阐述中医内科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学科属性、任务及地位。

约30分钟。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研究并阐明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诊断、辨证论治规律和转归预后以及预防、康复、调摄等问题的一门临床学科。

中医内科学继承了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同时又汲取了现代中医内科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新成就、新技术、新进展,在中医学尤其临床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医内科学是其他临床学科的基础。

他的学术水平反映了中医临床学科发展水平,对其他临床学科具有指导意义。

2.介绍中医内科发展简史:以朝代为线索简述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充实和发展。

(1)殷商时期为中医内科学的萌芽阶段(殷商时期)(2)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为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3)魏晋至金元时期为充实阶段:(魏晋至金元时期)①病因学、症状学、治疗学的充实和发展;②学术理论的创新:金元四大医家的在内科学术方面的独创。

(4)明清为成形阶段(明清时期):明清医家对内科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薛己、王纶、王肯堂、张介宾、李中梓均有建树,温病学家的成就,丰富了辨证论治的内涵,使中医内科学术体系更加完善。

约60分钟。

1重点:①中医内科学基本概念;②中医内科学的学科属性、任务及地位;③中医内科理论体系形成和完善。

2难点: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研究并阐明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诊断、辨证论治规律和转归预后以及预防、康复、调摄等问题的一门临床学科。

3思考题:①中医内科学的基本概念是什么?②怎样理解中医内科学的学科属性、任务及地位?③明清时期中医内科学术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④中医内科理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是什么?总论:三、中医内科病证的分类及其依据四、中医内科发病学、症状学1.介绍中医内科常见疾病的分类①内科疾病的范围很广,可分为外感病和内伤病两大类,其分类方法不同。

中医内科

中医内科

一、中医内科学外感病主要指《伤寒论》及《温病学》所说的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它们主要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疫疠之气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

内伤病主要指《金匮要略》及后世内科专著所述的脏腑经络病、气血津液病等杂病,它们主要由七情、饮食、劳倦等内伤因素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

二、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一)萌芽阶段(殷周时期)(二)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三)充实阶段(魏晋至金元时期)(四)成形阶段(明清时期)明代,薛己的《内科摘要》是首先用“内科”命名的著作,王纶在《明医杂著》中指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完素,杂病用丹溪。

明清时期,杂病和外感病的理论有很大的发展。

杂病方面,《景岳全书,杂证谟》主张“人体虚多实少”,慎用寒凉攻伐;赵献可强调命门之火;叶天土有“久病人络”之论。

这一时期的专病论著明显增多,如《慎柔五书》《理虚元鉴》《疟论疏》《血证论》《中风论》等,对中医内科学的形成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尤其温病学家的成就,如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首创卫气营血辨证,成为后世诊治温病的准绳;薛生白的《湿热病篇》对湿热病证的发挥,充实了温病学说的内容;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提出三焦辨证,完善了内科热病学术体系。

三、中医内科疾病发病学要点疾病的发生形式、轻重缓急、病证属性、演变转归等,往往也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或制约。

(一)体质因素(二)病邪因素(三)情志因素(四)行为因素(五)时间因素:大多疾病一般有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变化规律。

(六)地域因素:《诸病源候论〃瘿候》说:“诸山《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指出瘿病的发生与水土有关咳痰色白而稀薄者,属风、属寒;咳痰黄而稠者属热;咳痰白而粘者属阴虚、属燥;咳痰清稀透明呈泡沫样者属气虚、属寒;咳嗽喉痒,痰为泡沫状者,属风痰咳嗽;咳痰粉红呈泡沫样者属阳虚血瘀络伤;咳吐铁锈色痰或痰中带血或血痰,多为肺热或阴虚络伤;咯吐脓血腥臭痰,则为热壅血瘀之肺痈腹痛部位不固定,多为气滞腹痛;腹痛固定,痛如锥刺,多为瘀血腹痛。

中医内科学的发展简介

中医内科学的发展简介

中医内科学的发展简介目录•1拼音•2概述1拼音zhōng yī nèi kē xué de fā zhǎn2概述祖国医学中原来无内科之称,内科是近代逐渐兴起的学科名称。

在祖国医学的传统概念中,除去特殊标明而独立出来的专科如妇、儿、口齿、眼、正骨等科之外,其余的病证几乎均隶属于内科。

中医自古以来就强调整体观念,把人体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它不仅强调人体内部脏腑、外部苗窍以及经络联成一个整体,而且认为人体与自然界也处在一个统一的整体之中。

人体的任何病证表现,都是整个机体由于病理变化而反映出来的局部变化或整体变化。

这也就是中医所强调的“有诸内,必形诸外”的整体思想的真实涵义。

因此,中医的内科,是其他任何一门临床科学的基础。

从广义的概念看,中医的理论核心辨证论治的全过程,也应属于内科学的范畴。

由于科学的高度发展,辨证论治中的辨证部分已经成为诊断学科,有其独特的发展历史。

而剔除了其他各个专门学科以后的中医内科,也就是狭义的中医内科,则只包括时病及杂病两大部分,前者指伤寒及温病,后者则为与脏腑经络相关的各类病证。

先秦时期,在《黄帝内经》形成之前,对内科病症的认识,多是零星的片断材料,如甲骨文中有病蛊、病首(头痛)等,先秦诸子文献中也有疾疫、疟寒疾、咳上气疾……等等,《周礼·天官》中所提到的疾医,实际上就相当于当时的内科医“掌养万民之疾病”。

可以认为那一段历史时期是中医内科的萌芽阶段,只有较简单的认识疾病的手段,还没有系统的对内科疾病的认识,治疗方法也比较单纯。

《黄帝内经》的著成,表明在西汉之前,中医的内科学已经形成。

它从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到诊断方法,一直到治疗,都提出了较为系统的理论。

如在时病方面,内经首先提到了一般的寒邪所致的伤寒病与“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温病,有着不同的发病机理;《内经》中所述的杂病,则有风病、痹症、疟病、厥病、癫狂、水胀以及五脏六腑等脏腑病,总数不下百种。

中医学发展简史

中医学发展简史

中医学发展简史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

本文将带您回顾中医学的发展历程,让我们一起了解中医学的起源、发展和当代面临的挑战。

一、起源和初创阶段中医学起源于中国古代,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

在那个时代,中国的祖先们开始观察和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总结出了一些治疗方法和经验。

这些经验逐渐形成了最早的中医理论。

到了殷商时期,医药成为了专门的职业,并开始编撰《黄帝内经》,这是中医学最早的经典之一。

《黄帝内经》系统地总结了当时的医疗经验和理论,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

二、发展和繁荣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医学逐渐发展和繁荣起来。

汉代医学家张仲景编撰了《伤寒杂病论》,这是中医学另一部重要的经典,对于中医药的研究和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后,中草药的应用和中医理论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唐代的孙思邈、宋代的李时中、明代的李时珍都是医药领域的重要贡献者,他们的著作对于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现代化和挑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学也在不断探索和发展现代化的道路。

中国成立了专门的中医药机构,推动中医学的研究和应用,同时吸收现代医学的理论和技术,使中医学与现代医学有机结合。

然而,中医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

一方面,现代医学的发展使得中医学的地位和影响力有所下降。

另一方面,由于中草药的复杂性和临床效果的个体差异,中医学还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和临床验证来增强其可靠性和可信度。

四、中医学的国际传播和交流近年来,中医学在国际上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引入中医理论和技术,将中医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选择。

同时,中医学也积极参与国际医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全球人民的健康作出了积极贡献。

总结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它不仅融合了中国古代智慧,还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然而,在面对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挑战时,中医学也需不断革新与发展。

中医内科学中医药文化与中医内科学的发展历程

中医内科学中医药文化与中医内科学的发展历程

中医内科学中医药文化与中医内科学的发展历程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中的重要分支领域,它研究的是中医药在预防、诊断和治疗内科疾病方面的理论和方法。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内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它是中医内科学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中医药文化对中医内科学的影响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中医内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

中医药文化丰富了中医内科学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为中医内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 中医药文化对中医内科学理论的影响中医药文化强调“天人合一”的观念,认为人体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这一观念渗透到了中医内科学的理论框架中。

中医内科学的理论基础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理论等,这些理论均与中医药文化紧密相连,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医内科学的理论体系。

2. 中医药文化对中医内科学诊疗方法的影响中医药文化强调个体化诊疗和治未病的观念,这与中医内科学的诊疗方法密切相关。

中医内科学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环境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的辨证论治。

中医药文化的影响使得中医内科学的诊疗方法更加细致和全面。

二、中医内科学的发展历程中医内科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

在古代,《内经》是中医内科学的重要著作,它系统阐述了中医内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晋代的《金匮要略》进一步丰富了中医内科学的内容,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医内科学逐渐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形成了以中医药为主体、西医学为辅助的中西医结合的模式。

这一模式既保留了中医内科学的传统优势,又借鉴了现代医学的先进理念和技术,为中医内科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目前,中医内科学正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社会对传统医学的需求与日俱增,中医内科学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不少优异的疗效,得到了患者的认可和信赖;另一方面,现代医学的发展对中医内科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中医内科学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和推动中医内科学的发展,需要加强中医内科学的研究和教育,培养更多的优秀中医内科专家,推动中医内科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加强中西医结合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中医内科学的发展。

中医内科学0绪论

中医内科学0绪论

中医内科学经过数千年的实践经验积累, 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中医内科学的优势
疗效显著
中医内科学治疗疾病的效果显著,尤 其在某些慢性病、疑难杂症等方面具 有独特的疗效。
副作用小
中医内科学治疗疾病的方法通常副作 用较小,安全性较高。
费用较低
中医内科学治疗疾病的费用相对较低, 患者负担较轻。
适应症广
03
中医诊断方法
四诊合参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观察病人的神、色、形、 态、舌象等,以判断病
情。
通过听病人的声音、嗅 病人的气味来诊断病情。
询问病人的症状、病史、 家族史等,以了解病情。
通过触摸病人的脉象来 诊断病情。
八纲辨证
01
02
03
04
寒热辨证
判断病人是寒证还是热证。
表里辨证
判断病人是表证还是里证。
中医内科学0绪论
• 中医学的概述 • 中医学基础知识 • 中医诊断方法 • 中医治法 • 中医内科学的特点与优势
01
中医学的概述
中医学的历史与发展
01
02
03
起源与早期发展
中医学起源于古代中国的 黄河流域,早在春秋战国 时期就有丰富的医学理论 和实践。
经典理论形成
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 论》等著作标志着中医学 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关系
互补关系
跨学科合作
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在疾病诊断、治疗 和预防方面各有优势,两者相互补充, 共同提高医疗水平。
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的跨学科合作有助 于解决一些复杂、疑难的疾病问题, 提高治愈率。
融合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学与现代 医学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融合,推动 医学的进步。

中医内科学绪论

中医内科学绪论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寸白虫、瘿病。
结核病,麻风 病,恙虫病
葛洪《肘后备急方》:尸注、癞、沙虱。
南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
症状学
《诸病源候论》记述病候784条,对许多疾病的症状学特征 描述得详细、准确。
《千金要方》指出消渴易发疮疡
《外台秘要》指出消渴病“每发则小便至甜”
中医内科现演变为:
热病
急诊学
脑病
肿瘤 老年病
中医内科
心病 肺病
肾病
脾胃病
肝胆病
二、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
起源与发展
萌芽时期
奠基时期
形成时期
完善发展时期
(春秋战国以前)(春秋战国至秦汉) (魏晋至金元) (明清后)
萌芽时期
• 殷商甲骨文记载:“疾首”、“疾腹”、“疾言”、“疟 疾”等;
• 商代创制汤液治病; • 西周将医学分科为:“食医”、“疾医”、“疡医”、
脏腑
肺病证
心脑病证 脾胃肠病证 肝胆病证 肾膀胱病证 气血津液病证 经络肢体病证
(二)中医内科疾病的命名 • 以病因命名:伤风、中暑、虫证等; • 以主症命名:咳嗽、喘证、呕吐、泄泻、眩晕等; • 以特殊临床表现命名:消渴、哮证、癫狂等; • 以主要体征命名:黄疸、积聚、水肿、鼓胀等; • 以病机命名:郁证、痹证、厥证等; • 以病位病机命名:肺痈、肺痿、胸痹等; • 以病位主症命名:胃痛、胁痛、腰痛、心悸等; • 以病因病机命名:瘀血、痰饮等; • 以疾病的传变性命名:疫痢、传尸痨等; • 综合病证命名:虚劳、中风等。
证 即证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或 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是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 依据。
病、症、证的区别与联系

《中医内科学》汇总

《中医内科学》汇总

《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下载:《中医内科学》.chm chm电子书看不成?总论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二、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一)中医内科学的萌芽阶段(殷周时期)•(二)中医内科学的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三)中医内科学的充实阶段(魏晋至金元时期)•(四)中医内科学的成形阶段(明清时期)三、中医内科疾病发病学要点•(一)体质因素•(二)病邪因素•(三)情志因素•(四)行为因素•(五)时间因素•(六)地域因素四、中医内科疾病症状学要点•(一)发热•(二)咳嗽•(三)气喘•(四)口渴•(五)腹痛•(六)胸痛•(七)饮食异常•(八)汗出异常•(九)头晕•(十)乏力•(十一)呕吐•(十二)大便异常•(十三)小便异常•(十四)水肿•(十五)神昏•(十六)抽搐•(十七)出血五、中医内科疾病治疗学要点•(一)治疗原则 ? ·治病宜早 ? ·标本缓急 ? ·扶正祛邪 ? ·脏腑补泻 ? ·异法方宜•(二)常用治法 ? ·解表法 ? ·清热法 ? ·攻下法 ? ·和解法 ? ·温里法 ? ·补益法 ? ·消导(消散)法 ? ·理气法 ? ·理血法 ? ·固涩法 ? ·开窍法 ? ·镇痉法六、中医内科学的学习要求与方法第一章外感病证第一节感冒第二节外感发热第三节湿阻第四节痢疾第五节疟疾第二章肺病证第一节咳嗽第二节哮病第三节喘病第四节肺胀第五节肺痈第六节肺痨第三章心脑病证第一节心悸第二节胸痹心痛第三节眩晕第四节中风病第五节失眠第七节痫病第八节癫病第九节狂病第四章脾胃肠病证第一节胃痛第二节痞满第三节腹痛第四节呕吐第五节呃逆第六节噎膈第七节泄泻第八节便秘第九节蛔虫病第十节钩虫病第十一节绦虫病第五章肝胆病证第一节黄疸第二节胁痛第三节胆胀第四节鼓胀第六章肾膀胱病证第一节水肿第二节淋证第三节癃闭第四节关格第五节遗精第六节阳痿第七章气血津液病证第一节郁痛第二节血证第三节汗证第四节消渴第五节内伤发热第六节虚劳第七节积聚第八节厥证第九节瘿病第八章经络肢体病证第一节头痛第二节痹病第三节痉病第四节痿病第五节颤震第九章癌症第一节肺癌第二节肝癌第三节胃癌第四节大肠癌第五节白血病《中医儿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养生学》《中国医学通史》《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针灸学》《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

中医内科绪论-精选文档

中医内科绪论-精选文档

朱丹溪提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四)形成(明清) 明代
(1)薛己的《内科摘要》,首先用内科命名。 (2)王纶《名医杂著》指出:
外感法仲景
内伤法东垣
热病用完素
杂病用丹溪
(3) 王肯堂《证治准绳》;
(4) 张介宾《景岳全书》;
(5) 秦景明《症因脉治》;
(6) 李宗梓《医宗必读》;
(7)《景岳全书》的阴阳互补 ;
三、现代中医内科学 队伍构成
传统中医内科医师 —— 老一辈纯中医 或懂一些西医基本知识的纯中医,是中 医的中坚力量,具深厚、扎实的中医理 论与临床实践,有丰富临床经验。 中西结合内科医师 —— 西学中或中学西 而以西为主。 现代中医内科医师 —— 中西结合以中 医为主。
四、现代中医内科医师
现代医学--西医 中西结合医
中医内科疾病的辨证论治原则
• • • • • (一)辩证基本原则 1、从整体观出发收集资料和分析病情 2、辩证与辨病相结合 3、掌握病证病机 4、动态观原则
治疗原则
1.治病宜早 2.标本缓急
急则治其标 缓则治其本 标本兼治
3.整体论治,调理阴阳 4.审证求机 论治
同病异治 ; 异病同治
5.三因制宜
性质
是临床专业课,是中 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是临床诸 学科的基础。其水平 很 大程度上反映了中 医 临床水平的发展水平。
范围
《伤寒论》 《温病学》
以及后世以 《金匮要略》
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 病理指导辨证施治的论著等。
外感
内伤
演变
内科急症、热病、脑病、 肺病、心病、脾胃病、肝胆病 、肾病、老年病、肿瘤等。伤 寒论 、金匮要略与温病学已合 为中医临床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二、中医内科学的发展史:
1. 春秋战国以前(中医内科学萌芽期)
中华有五千年历史,而我们中医内科学就已经有了三千多年的历史,漫漫历史长河中,人们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积累了经验,使得中医内科学得到丰富和发展。

早在殷商的甲骨文中,已有关于疾病方面的记载,开始认识“疾首”、“疾腹”、“疾言”、“疟疾”、“蛊”等内科疾病,并采用按摩和药物等治疗方法。

传说由商代的伊尹创制的“汤液”,就是中医内科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

西周时期则有“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的分科,其中疾医可谓最早的内科医师。

2. 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内科学奠基时期)
《黄帝内经》:春秋战国时期成书,是一部最早的医学经典,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是中医内科学术理论发展的渊源(源头)。

此书运用阴阳五行学说、精气学说阐明道理,全面阐述中医关于解剖、生理、病理、诊法、治疗、调摄及阴阳五行,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重要观点,涉及面广,是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延伸点:《黄帝内经》中就有很多解剖学的记载,如《灵枢·肠胃》中记载:“胃纡曲屈,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大容三斗五升;小肠后附脊,左环回周迭积,其注于回肠者,外附于脐上。

”这段原文就清楚明白地指出了胃与小肠(包括升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等等)的解剖形态以及其体积与容量,包括长、宽、直径以及在人体腹腔中的位置形式等等,并且有精确的数字!
《内经·上古天真论》中关于生理学的一段话却极为经典:“女子七岁。

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写,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关于“治疗”的记录:《黄帝内经素问》治疗水肿的一段话“开鬼门洁净府温肾助
阳化气行水宣利三焦... ”至今在临床都是很有效果的。

治疗痿证“治痿独取阳明”:这个阳明指的是阳明经,即脾胃,治疗痿证需注意脾胃的调养。

《伤寒杂病论》:汉代成书,奠定了中医内科学基础,阐述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辨证理论体系,包括外感热病与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治。

虽然说是杂病论,但记载的都是内科学的疾病。

此书是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一直指导着临床医生的辨证与治疗。

延伸点:《伤寒杂病论》理论体系完整,理法方药中还包括药后调摄如:外感药后服粥、覆被,①有助于发汗②抵御汗后腠理舒张,寒邪入侵。

所以说此书是医学发展史中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3. 两晋金元时期(发展时期)
是中医内科学发展时期,此时期成书较多,内容丰富,使中医内科学得到了较大发展,代表著作如下:
(1)《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晋代王叔和著,记录24种脉。

(2)《肘后方》方药为主的著作,也是综合性著作,晋代葛洪著。

延伸点:葛洪为炼丹道士,在《肘后方》中记录了沙虱虫(西医恙虫病)的治疗,还记录了用狂犬脑敷贴治疗狂犬病,但是葛洪仅仅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然”。

19世纪法国的巴德斯用人工的方法使兔子得疯狗病,把病兔的脑髓取出来制成针剂,用来预防和治疗疯狗病,原理与葛洪的基本上相似。

巴斯德的工作方法当然比较科学,运用免疫学的知识,但是却比葛洪晚了1000多年。

方药专著还有《本草经集注》陶弘景著和《雷公炮炙论》雷学文著。

(3)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我最早的病因病理学专著,记录了“寸白虫”(现代绦虫病)的病因,吃未煮熟的肉致病。

(4)对中内发展具有贡献的还有孙思邈的《千金方》(包括《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以及王焘的《外台秘要》等等。

治疗上举例(见书本)海藻昆布治疗瘿病,青蒿治疗疟疾(1967开始研究青蒿,但是1973年成功提取青蒿素,)。

(5)《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北宋时期国家颁行的方书,收载了大量的内科方药。

(6)《三因极--病证方药》发展了病因学说。

陈无择著。

此时已经发展至宋代,宋代对医学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比较重视,规定了各科人员的比
例关系。

从宋代起金元明三代均设有大方脉科(是治疗成人各种内科疾病的专科),从而促使了内科的进步。

金元时期,百家争鸣,学术方面有许多独到之处。

这里特别值得提出的是金元时代四大家的出现,他们各自结合当时的社会形势、人体状况及发病特点,总结了具有特色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A:刘完素:认为“火热”是引起疾病的重要原因,所以极力提倡火热致病的机理,创立“火热论”。

在治疗上,他非常善于使用寒凉药物,被后人称为“寒凉派”
B:张子和(张从正)认为疾病的发生根本原因在于病邪之侵害,不论外因、内因致病,一经损害人体即应设法驱邪外出,把“汗吐下”三法广泛运用于临床,并有独到见解,治病以攻邪为主,后人称之“攻下派”
C:李杲(李东桓)因为生活在金元混战、社会动荡之年,人们饥寒交迫、民不聊生、体质虚弱,从而使脾胃在人体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所以他指出“内伤脾胃,百病从生”,治病时则多用补气升阳的药物,因擅长温补脾胃,后世称之“补土派”
D:朱丹溪研究了前世医家的学术思想和著作,熔各家学说于一炉,独树“相火论”“阳常有余,阴不足”两论,治疗上竭力主张滋阴降火之法,后世称之“滋阴派”。

4. 明清时期(发展、充实、成熟时期)
(1).《内科概要》第一部以内科名字命名的著作。

(2).《名医杂著》王伦著——拿来主义者,善于效仿
(外感法仲景,热病用完素,内伤法东垣,杂病用丹溪)(3).《证治准绳》王肯堂著描述内科许多疾病及
《景岳全书》张介宾著治法,其中许多知识对
《病因脉治》秦景明著临床指导意义较大。

《医宗必读》李中梓著,其治泻九法囊括了治疗泄泻的所有方法。

(4).《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清政府组织编写
《医宗金鉴》吴谦著
《张氏医通》张璐著
《沈氏尊生书》沈金鳌著以内科为主体的著作
《辨证录》陈士铎著
《临证指南医案》叶天士著
《杂病源流犀烛》沈金鳌著
(5). 短篇医书:简练实用,临床运用价值大。

《证治汇补》——李用粹
《医学心悟》——程钟龄
《医林改错》——王清任
《血证论》——唐容川
《类证治裁》——林佩琴
(6).明清时代,在医学史上具有特别突出地位的要算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它使内科学之外感病的实践与理论进入更高更完善的境地,完善了热病学术体系,丰富了温病的辨证论治内容,成为了后世温病的准绳,弥补了《伤寒论》详于寒而略于温的不足。

《温热论》—叶天士著,首创卫气营血辨证。

《湿热条辨》—薛生白著,对湿热证治的发挥,充实了温病学的内容。

《温病条辨》—吴鞠通著,创三焦辨证,完善了内科热病学体系。

5. 建国以后,在毛主席“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思想指导下,继承发扬中医学的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①建立了中医药方面的医疗、教学和科研机构,培养了大批中医内科学人才(中医院、中医药大学、中医研究所和西学中:陈可翼,学校校门题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②编写出版了《实用中医内科学》等大批内科专著,出版了大批有价值的医学典籍(古籍都是竖着看的,如今已经可以横着阅读)③中医内科的临床研究等等。

中医内科的国际学术交流:外国人进入中医院校学习,(江西中医药大学有很多印度、韩国、日本留学生)美国承认中医,允许中医在部分洲执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