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第18课 短文二篇(教案)长版
八年级语文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新人教版
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知识与技术了讲解明的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
进程与方式1.比较分析两文的说明对象角度,把握两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体会作者思维的开放性与周密性。
2.琢磨语言,体会文本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3.培育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想问题的思维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运用丰硕的科学知识、灵敏的科学目光深切探讨未知的精神。
重点把握两篇短文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
难点在反复朗诵课文的进程中,体会逻辑顺序的特点。
比较阅读法、合作探讨法。
查阅有关恐龙的科普读物,搜集整理关于恐龙的知识。
2课时同窗们,你们中间有谁看过或听说过《侏罗纪公园》这部电影?这部电影中有许多咱们那个星球上已知的最庞大的动物——恐龙。
恐龙曾经是地球上的霸主,在今天世界的各大洲都生活过,可确实是如此一各类类繁多、数量惊人的生物,却在6500万年前灭绝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请看美国闻名科普作家和科学空想小说家阿西莫夫是如何为咱们揭开谜底的。
艾萨克·阿西莫夫,美国闻名科幻作家。
他著述颇丰,一生著述近500本,其中有100多部科幻小说,其科幻小说的代表作为“机械人”系列和“基地”系列等。
请学生快速阅读第一篇课文,试探以下问题。
(小组讨论)1.这篇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如何说明文章内容的?2.课文的说明内容涉及哪两个学科?要紧运用了什么说明方式?讨论归纳:1.按逻辑顺序说明的,进程为:发觉问题:南极发觉恐龙——恐龙并非适应南极气候——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找出答案: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因此恐龙能够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域舒适地生活——后来“泛大陆”又割裂成四部份——每一块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
得出结论:“恐龙无处不在”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新的有力证据。
作者在那个地址采纳的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解剖,既严谨,又深切浅出、通俗易懂。
第18课《紫藤萝瀑布》试讲教案
在本次教学《紫藤萝瀑布》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首先,学生在理解文章的描写手法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虽然我通过案例分析、举例比较等方法进行讲解,但感觉学生们在实际运用时还是显得有些吃力。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这些手法还不够熟悉,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
其次,关于文章主题思想的挖掘,我发现部分学生在体会作者情感方面有一定距离。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对于生命的感悟还不够深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去理解和感悟。
3.理解文章主题思想,感受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4.分析文章的描写手法,如:景物描写、对比手法、虚实结合等。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6.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创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和分析作品,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2.教学难点
-词汇理解与应用:学生对重点词汇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需要教师通过语境分析、词义对比等方法,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词义,并在实际语境中运用。
-描写手法的识别与运用:学生对描写手法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教师应通过对比分析、实例讲解等方式,让学生能够识别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情感体验与表达:学生对文章情感的共鸣和表达可能存在障碍,教师应设计相关的体验活动,如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表达文章情感。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对文章主题思想的挖掘,提高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强化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词汇学习和创作练习,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写作技巧,培养良好的语感。
4.激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的文化自信,了解我国现代文学作品及作者,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18课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
-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如描述、抒情、议论等,学会将这些手法运用到写作中。
-理解文章的主旨,感悟作者对长江源头生态环境的关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举例:
-重点一:文章中“格拉丹东”的描写,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描绘出这一地区的自然风貌,如“白雪皑皑”、“冰川纵横”等,理解作者如何通过生动的描绘传达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长江源头格拉丹东的地理特征。格拉丹东位于青藏高原,是长江的发源地,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对长江源头格拉丹东的具体描述。这个案例展示了作者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自然景观,以及如何通过文字表达对自然环境的赞美。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文章中的生字词掌握不够熟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对生字词的学习,通过多种方式帮助他们巩固记忆,提高阅读能力。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让我看到了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他们在讨论如何保护长江生态环境这一主题时,提出了许多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建议。这也让我意识到,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二:文章中的写作手法,如“江水在这里变得温柔起来,它轻轻地拍打着河岸,像是在低声诉说着什么。”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教师需引导学生学会这种表达方式,并在写作中实践。
-重点三:文章主旨的把握,通过讨论文章中作者对长江源头生态环境的描述和反思,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短文二篇》 教案 长春版
第18课《短文二篇》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课文中文言实词的含义,熟读并背诵课文。
2.复习“说”和“记”这两种文体的特点。
3.通过读文感受苏洵为两个儿子取名所体现的良苦用心。
教学重点理解并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每一个人的名字都寄寓了父母美好的愿望。
下面请同学们随着老师一起学习散文家苏洵的一篇代表性散文——《名二子说》,体会这位父亲为儿子取名字的良苦用心。
二、作者简介。
苏洵,北宋文学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27岁才发愤读书。
仁宗庆历七年举进士不第,归来将所写文章全部烧毁,刻苦攻读数年,大有长进。
后到了京师,经欧阳修推荐,名声大振。
一生仅当过秘书省校书郎、文安县主簿等小官。
参与修礼书,编成《太常因革礼》一百卷。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
《六国论》为其散文名篇。
三、解题。
对于“说”这种文体我们都不陌生,在初一我们曾学过《爱莲说》。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种文体的特点。
“说”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其内容大多是一事一议,也就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常具有以小见大的特点。
《名二子说》这个题目的意思就是:谈给两个孩子命名字的道理的文章。
四、诵读并正音。
轮(l€鷑)辐(f€¢簦▃h n)仆(p )辙(zh€椋?五、课文理解。
1.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个名字有什么共同点。
都是“车字旁”,都与车有关。
2.了解古代的车,知道“轼”“辙”和古代的车都有什么关系。
(教师出示挂图)古代的车是木制的。
它由车轮、辐(即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直木条)、盖(用来遮阳防雨的车盖)、轸(车厢底部的横木)等组成,这四项是古代车的主要组成部分。
“轼”则是车厢露在外面的扶手横木。
而“辙”则是指车行后车轮的印迹。
3.作者为什么要以此来给他的两个儿子命名呢?理解课文重点依据以下实词:“若”“虽然”“去”“惧”“不外饰”“由”“是”“仆”“毙”“免”4.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你对“轼”和“辙”这两部分有何新的认识?由于古人乘车是立乘,所以如果没有了“轼”,那么车就不再完整了。
八年级语文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1新人教版
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存词语,把握“遗骸、褶皱、劫难、追溯”等词的读音,明白得“劫难、致密、追溯、完美无缺”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板块构造”“大灭绝”“撞击说”“火山说”“斯石英”等科学概念。
3.了解两篇文章作者的思维方式。
能力目标1.比较分析两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把握两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体会作者思维的开放性与周密性。
2.琢磨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3.培育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想问题的思维方式。
德育目标学习作者运用丰硕的科学知识、灵敏的科学目光深切探讨未知的精神,激发学生尽力学习,不囿于成说,勇于创新,擅长创新,向科学的未知领域进军。
●教学重点1.把握两篇短文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
2.学习作者擅长联系,由此及彼,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式。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的补充说明的作用和含义。
●教学方式1.比较阅读法。
2.涵泳体味法。
3.延伸拓展法。
●教具预备多媒体●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进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朗诵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精读课文,比较分析两篇短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深切明白得文章内容;琢磨语言,体会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留意生活,思考自然和社会,多角度看问题,取得新知、真知。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在距今约2.3亿年前——6500万年前,地球上显现了一种奇异的爬行动物。
它们与现代的蜥蜴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如躯体表面覆盖着有鳞片的皮肤。
它们的后代是由卵孵化出来的等等。
在这漫长的1.65亿年间,它们成了整个地球的主宰。
它们经历了气候较为温暖的三迭纪,食物丰硕的侏罗纪,充满了生存恐惧的白垩纪,它们作为过去的生物,人们给了它们一个名字——恐龙。
6500万年前,白垩纪的一个早晨,草食性恐龙正在吃着美味的早餐,“轰”的一声巨响,一场翻天覆地的大爆炸发生了,从此恐龙便慢慢地减少,直至最后灭绝。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 吆喝》教案 新人教版
《第18课吆喝》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结合课文进一步了解旧时北京城吆喝的内容、种类、作用、文化内涵,把握文章独特的结构。
(2)揣摩语言体会吆喝声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魅力,理解作者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
(3)学习本文生动幽默的语言,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过程与方法:借助音像资料及自己的模仿,让学生感受北京的种种吆喝的声音,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1)树立文化观念,品味日常生活的动人底蕴,做生活的有心人。
(2)开展记录街头吆喝声并整理的语言活动,为抢救文化遗产做贡献。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把握文章的结构安排,学习作者剪材组材的技巧。
(2)品味语言,理解作者在本文洋溢的内心感情。
难点:学习体味本文生动幽默的语言。
三、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2、讨论点拨法四、教具准备:mp3 音箱彩色粉笔小黑板五、教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文章具体写了哪些叫吆喝声?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二)、探究课文:1.阅读文章第十自然段。
思考:本段的中心句是那句?这一段结构有何特点? 明确:本段的中心句“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本段的结构可以说是总分式。
这一段写吆喝声按从春到冬的顺序展开。
春天一到,万物复萌,小贩们走街串巷卖春鲜儿。
夏天卖西瓜和雪花糕,秋天卖“喝了蜜的大柿子”。
到了冬天,热乎乎的烤白薯和一串串糖葫芦,经小贩们一叫卖,也颇为诱人。
2.阅读课文第三部分。
这一部分所写内容与前文有何不同?试具体说说。
明确:文章第三部分从叫卖作为一种口头广告的角度来写。
这里写叫卖的文化内涵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有的叫卖说明商品制作的工艺过程。
如:“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
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
蒸而又炸。
”其二,有的叫卖具有强烈的戏剧性。
如卖山楂的喊:“就剩两挂啦。
”其实他身上挂满了那用绳串起来的紫红色的果子。
其三,叫卖的语言十分丰富,极富表现力。
有的善用比喻,如“栗子味儿的白薯”、“萝卜赛过梨”等;有的合辙押韵,颇为动听,如“又不糠来又不辣,两捆萝卜一个大。
【精选】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优秀教案
【精选】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优秀教案【学习目标】1.梳理游踪,了解课文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
2.品味语言,感受各拉丹冬雄奇圣洁之美。
3.体会作者把对景物的描写与身体状况、内心体验、邈远思绪融为一体的写法。
【预习成果】一、基础知识1.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黧.黑( lí )砾.石( lì )敦.实( dūn )蠕.动( rú )熠熠.烁烁( yì )豁.然(huò) 腈.纶(jīnɡ) 演绎.(yì) 虔.诚(qián) 接踵.而至(zhǒnɡ)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__虔诚__:恭敬而有诚意。
__懈怠__:松懈懒惰。
__风云变幻__:像风和云那样变幻不定。
比喻局势动荡不定,复杂多变。
__历历在目__:指远处的物体或某种景象清清楚楚地出现在眼前。
__川流不息__:(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__漫不经心__: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各拉丹冬简介:“各拉丹冬”藏语意为“高高尖尖的山峰”,是青海西藏交界的唐古拉山脉中的最大雪山,雪山的方向呈南北向,长约60千米,东西宽约20千米。
山峰一般海拔5500米以上,6000米的山峰有40座左右,其中最高峰为各拉丹冬雪峰,海拔6621米,也是唐古拉山脉主峰。
雪峰下发育现代冰川约有130条,总面积达790.38平方千米。
其中,西南侧的姜根迪如冰川融水蜿蜒流下,为沱沱河上源,也就是长江正源所在。
二、我的疑问【课文感知】。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教案
课堂上,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内容有了较好的把握。例如,在分析课文结构时,他们能够准确地找出文章的主题思想,以及作者是如何通过对各拉丹东的描绘来表达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展示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描述方法和修辞手法:课文运用了丰富的描述方法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学生需学会识别并模仿运用,以提高写作能力。
-文化背景知识: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长江源头各拉丹东的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举例:
- “各拉丹东”是长江的发源地,教师可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其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加深学生的印象。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正确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词语理解和运用:课文中出现的一些生字词,如“各拉丹东”、“冰川”、“溯源”等,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词汇,教师应通过实例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并学会运用。
-文章结构与主题:分析课文的篇章结构,明确文章的主题思想,即对长江源头的赞美和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母亲河长江的发源地是怎样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长江源头的奥秘。
-文化内涵的挖掘:课文背后的文化内涵较为丰富,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深层意义,需要教师引导探讨。
八年级语文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2新人教版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四、琢磨语言,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多媒体显示:1.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
2.若是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路,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何等完美无缺。
3.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咱们或许会明白如何来幸免这种撞击。
4.即超级纯的沙子。
5.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情愿如此做呢?教师提示:请同窗们在文中找出这五句话,你发觉了什么?学生明确:这些句子都被作者安排在括号里。
教师点拨:这些句子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
请同窗们结合具体语境,说说它们各自的作用。
学生明确:1.若是抽象地说现代两栖动物,不加以举例,读者可能一时想不起是指哪些动物。
现代两栖动物很多,举“青蛙”和“蟾蜍”,是因为它们“人人皆知”。
“青蛙”和“蟾蜍”不能在南极生存,犹如昔时恐龙不能适应南极的生态气候一样,因为它们同属两栖动物。
2.这一句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与非洲海岸线惊人的吻合。
3.这一句看起来有讥讽的意味,但并非无稽之谈。
星体撞击地球尽管极为罕有,但在地球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
作者作如此的假设,意在强调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4.这是对“二氧化硅”的说明,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学名,易被人明白得同意,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超级纯的沙子才能称得上“二氧化硅”,一样的沙子都含有杂质。
5.这一句话是以金刚石通太高温加热能够变成一般的碳类比斯石英通过高温加热能够变成一般的沙子。
或许没有人会在意斯石英的还原问题,但没有人会情愿把金刚石变成碳,因为金刚石太名贵了。
作者随笔幽默了一下,表现了作者思维的活跃。
教师总结:这些补充说明的文字化高深的科学概念为平易的介绍,化周密的科学论证为幽默诙谐的类比说明,表现了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同学们应在尔后的说明文写作中学习借鉴。
五、联系实际,延伸拓展学习作者的思维方式,请留意生活,试探自然和社会,多角度、多侧面、重联系、重沟通,力求观石击千浪而触类旁通。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第18课《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长江源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学生在欣赏课文描绘的自然美景中,提升审美情趣,激发创造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长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入理解长江文化内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包括: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长江源头格拉丹东的自然景观特点及作者所抒发的感情。
2.描述手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在讲授课文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描述手法的掌握程度不一。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我尝试通过举例和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描述手法在文中的运用。但实际效果仍有待提高,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更有效的方法。
3.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本次实践活动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实验操作,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但从实际操作来看,部分学生对讨论主题的把握不够准确,实验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我将在以后的实践中,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明确讨论主题,提高实验操作的有效性。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这篇课文所蕴含的魅力。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我发现了以下几点值得反思的地方:
1.学生对长江源头知识的了解程度: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对长江源头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够,导致他们对课文内容理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育,帮助他们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吆喝》教案2篇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吆喝》教案2篇Lesson 18 yelling lesson plan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吆喝》教案2篇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吆喝》教案2、篇章2:吆喝范文标准版篇章1: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吆喝》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结合课文进一步了解旧时北京城吆喝的内容、种类、作用、文化内涵,把握文章独特的结构。
(2)揣摩语言体会吆喝声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魅力,理解作者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
(3)学习本文生动幽默的语言,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过程与方法:借助音像资料及自己的模仿,让学生感受北京的种种吆喝的声音,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1)树立文化观念,品味日常生活的动人底蕴,做生活的有心人。
(2)开展记录街头吆喝声并整理的语言活动,为抢救文化遗产做贡献。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把握文章的结构安排,学习作者剪材组材的技巧。
(2)品味语言,理解作者在本文洋溢的内心感情。
难点:学习体味本文生动幽默的语言。
三、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2、讨论点拨法四、教具准备:mp3 音箱彩色粉笔小黑板五、教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文章具体写了哪些叫吆喝声?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二)、探究课文:1.阅读文章第十自然段。
思考:本段的中心句是那句?这一段结构有何特点?明确:本段的中心句“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本段的结构可以说是总分式。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吆喝》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8 课《吆喝》教案如果时光倒流几十年,在旧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人们经常可以听到商贩叫卖的各种吆喝声。
如今,这些清脆的叫卖声大多已经淹没在都市的喧嚣中,但听一听萧乾的吆喝,依旧能引发我们无尽的遐思。
教师借助录音、录像等媒体播放一些街头叫卖的吆喝声,增加学生的听觉、视觉方面对吆喝的了解。
作者简介:萧乾(1910 ~1999) 原名萧丙乾,蒙古族。
北京人。
作家、记者、翻译家。
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
曾任《大公报》编辑、记者,伦敦大学讲师,《大公报》驻英特派员。
1946 年回国后,历任复旦大学教授、《人民中国》(英文)副总编辑,《文艺报》副总编辑、中央文史馆馆长。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围绕北京的吆喝声介绍了什么?他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在作者看来,北京小贩货郎的叫卖声简直就是一种戏剧性的艺术。
作者介绍了从白天的叫卖声到夜晚的叫卖声,从卖吃食的、放留声机的,到乞讨的,还有富有四季特色的叫卖声等等,从中流露出作者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那就是愉悦和怀想。
(二)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全文共14 自然段。
可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 至3 段),总写旧北京城街头商贩为招徕顾客而发出的种种音响。
第二部分(第4至10 段),具体从两个方面入手写吆喝:一是从早到晚,一是一年四季。
第三部分(第11 至14 段),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
四、学习课文(一)学习第一部分。
学生朗读课文第1 至3 段。
提问:文章开头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重点写什么内容?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文章开头在写法上可以说是采用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方法。
作品先将旧北京走街串巷的小贩为招徕顾客而做出的种种音响分作两种:器乐和声乐,然后重点写声乐-- 各种小贩那醉人的叫卖。
写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突出了叫卖者的本事:他们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随机应变。
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短文二篇》名二子说课件长版
说: 古代一种议论文体,可以 记叙事物、可以说明事物,可 以发表议论,都是为了阐明道 理给人启示或给自己明志。跟 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后来统 称论说文,如《马说》《爱莲
说》。
古人命名时非常重视其含义。苏洵这篇 《名二子说》写于他参加科举考试失败 后,绝意于功名,把希望全都寄托在儿 子身上。文章对二子的名字加以解说, 针对二子不同的性格特点,对二子进行 告诫、勉励,表达了父母爱护、关心子
读书百遍,
zhěn 轸
zhé 辙
shì jù 轼惧
yù pū 与仆
皆: 都。
若:好像。 虽然:虽然如此。
与: 参与。
好记性不 如烂笔头
分析课文
1、第一段,“轼”名说。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 车子的各部件,轮子、辐条、车盖、轸木(车厢底部四 面的横木),就像各有职分,不可或缺,只有车前的轼 木没有实际用处。轼是车前的横木,乘车人可将手俯 按在上面,有装饰车子的作用。所以,“去轼,则吾
4、拓展思考:苏轼兄弟处于北宋新旧党争、矛盾 激烈的时代,而两人立身之术不同。苏轼性格“不 外饰”,论事激烈,不为世容,几次入朝,又几次 “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宋史·苏轼传》)而 外任,还差点被杀。苏辙遇事能自持论,不依附重 臣,所以能自立而免祸。《宋史·苏辙传》说:“或 谓‘轼稍自韬戢,虽不获柄用,亦当免祸’。虽然, 假令轼以是而易其所为,尚得为轼哉?”“韬戢”就 是“外饰”。确实,那种不可掩抑的英迈之气,正 是苏轼之为苏轼的特点。《苏辙传》论苏辙“寡言 鲜欲”“君子不党”,这正是他能处于“祸福之 间”“齿爵皆优于其兄”的原因。知子莫如父,苏
八年级语文下册18《短文二篇》教案长春版
《短文二篇》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整体感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3.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4.理解作者给两个儿子命名的深意,体会父亲对爱子的劝诫与勉励。
5.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的特殊心境。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整体感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3.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给两个儿子命名的深意,体会父亲对爱子的劝诫与勉励。
2.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的特殊心境。
课时安排: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宋代学者苏洵送二子苏轼和苏辙入京应试,过成都辞别张方平,张出了六道题考兄弟二人,自己则于壁问密窥。
两人得题后,即各自思考。
辙有疑问,指以问轼,轼举笔倒敲几案,意为“管子注”。
又指第二题,苏轼把第二题勾了,因为并无出处,开始答卷。
考完后,张方平对苏洵说:“二子皆天才,长者明敏尤可爱,然少者谨重,成就或过之。
”,其实,知子莫若父,苏洵又是如何评价和教导两个儿子的呢?二、作者介绍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
字明允,号老泉。
眉山(今属四川)人。
嘉祐年间,其文得举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
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的文章多为政论和军事论著。
如《衡论》《上皇帝书》等文,以古鉴今,明确提出治国兴邦的政治革新主张;在《六国论》中,认为六国破灭,弊在贿秦。
实为借古讽今,指责宋王朝的屈辱政策。
同时提出改革兵制,信用将才等主张。
所作抒情散文不多,但也不乏优秀之作。
三、写作背景介绍庆历六年(1046),苏洵赴京应制举。
尽管他才学可为“帝王师”,结果还是落榜了,他对科举、对朝廷失去了信心,转而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身上。
次年返乡,写了这篇寄寓深重的《名二子说》。
时苏轼11岁,苏辙8岁。
苏洵对两个孩子寄予很大希望,他又对他们的生活道路充满忧虑。
《名二子说》正是通过阐释为二子命名的深意,表达他对爱子的劝诫与勉励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八短文二篇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课文中文言实词的含义,熟读并背诵课文。
2.复习“说”和“记”这两种文体的特点。
3.通过读文感受苏洵为两个儿子取名所体现的良苦用心。
教学重点
理解并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每一个人的名字都寄寓了父母美好的愿望。
下面请同学们随着老师一起学习散文家苏洵的一篇代表性散文——《名二子说》,体会这位父亲为儿子取名字的良苦用心。
二、作者简介。
苏洵,北宋文学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27岁才发愤读书。
仁宗庆历七年举进士不第,归来将所写文章全部烧毁,刻苦攻读数年,大有长进。
后到了京师,经欧阳修推荐,名声大振。
一生仅当过秘书省校书郎、文安县主簿等小官。
参与修礼书,编成《太常因革礼》一百卷。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
《六国论》为其散文名篇。
三、解题。
对于“说”这种文体我们都不陌生,在初一我们曾学过《爱莲说》。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种文体的特点。
“说”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其内容大多是一事一议,也就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常具有以小见大的特点。
《名二子说》这个题目的意思就是:谈给两个孩子命名字的道理的文章。
四、诵读并正音。
轮辐仆辙
五、课文理解。
1.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个名字有什么共同点。
都是“车字旁”,都与车有关。
2.了解古代的车,知道“轼”“辙”和古代的车都有什么关系。
(教师出示挂图)古代的车是木制的。
它由车轮、辐(即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直木条)、盖(用来遮阳防雨的车盖)、轸(车厢底部的横木)等组成,这四项是古代车的主要组成部分。
“轼”则是车厢露在外面的扶手横木。
而“辙”则是指车行后车轮的印迹。
3.作者为什么要以此来给他的两个儿子命名呢?
理解课文重点依据以下实词:
“若”“虽然”“去”“惧”“不外饰”“由”“是”“仆”“毙”“免”
4.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你对“轼”和“辙”这两部分有何新的认识?
由于古人乘车是立乘,所以如果没有了“轼”,那么车就不再完整了。
而对于车行后的印迹“辙”,根据课下注释我们可以了解,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车翻马死则都与这个印迹无关。
5.理解这位父亲对于儿子的一片希望。
父亲之所以给他的儿子起这样的名字,是由于苏轼从小就豪放不羁,不善于外饰,他担心苏轼会因此遭祸,所以苏洵给他起了“苏轼”这个名字来警戒他。
而对于苏辙,他处事平和淡泊,深沉不露,苏洵预料他会超然祸福之外,所以给他起名为“辙”,希望他安度一生。
六、知识拓展,了解“大小苏”。
苏轼:北宋诗人、词人。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21岁中进士,曾任礼部郎中、中书舍人等职。
政治上不满王安石变法,和旧党意见也有分歧,故新旧两党执政时,均自请离开朝廷,任地方官多年,最后被贬至惠州等地。
是一位全才作家,诗、词、散文造诣都很高,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
其诗清新豪健,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一代豪放之风,对后代很有影响。
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如《赤壁赋》等。
苏辙:北宋文学家。
字子由,自号颍滨遗老,19岁中进士,官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但仕途坎坷,屡遭贬谪,晚年定居许州颍川(今河南许昌)。
政治态度与其兄相同,文学创作自幼受父兄影响,文风与其兄接近。
擅长各种文体,以书信和亭记最为出色。
有《栾城集》。
七、熟读背诵课文。
八、小结。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更加认识了父母对孩子的良苦用心,就连名字这样的生活细节他们也能煞费苦心,表达无限的希望,那么请大家从考查自己的名字说起,做一次家庭采访,写下令自己感动的记录,让我们大家彼此交流。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苏洵的《名二子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长子苏轼的文章《记承天寺夜游》,大家还记得他父亲的担忧吗?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教师穿插介绍写作背景。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他被贬黄州时所写的一篇散文《记承天寺夜游》。
二、复习有关“记”的文体的特点。
三、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反复朗读。
2.正音。
遂寝藻荇
四、理解课文。
1.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二月到达黄州贬所,名义是团练副使,却“本州安置,不签书公事”。
这篇文章一开头就记“夜游”之时是“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表明他在黄州贬所已经快四年了。
文中哪句话交代了他“夜游”的兴致缘由?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
请同学们注意“欣然”的意思是高兴的样子。
“入”字用拟人修辞,月光似乎懂得作者的寂寞无聊,悄悄地走进门来和他做伴,作者把无情感的月光人格化,写得生动有趣,也衬托出作者喜悦的心情。
2.作者为什么要把夜游的地点选在承天寺呢?(请选用原文回答。
)他又为什么唯独找了张怀民做伴?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因为当时张怀民也被贬黄州,二人的心境相同。
“怀民亦未寝”,则显示出二人的心境相似,遭遇相同。
“相与步于中庭”,可见两人关系甚笃。
3.作者仅仅用了18个字来描写月下美景,他通过简洁的文字,采用比喻修辞给我们创设了一幅怎样的月夜图呢?
用“积水空明”比喻月光;用“藻荇交横”来比喻月光下摇曳的竹柏的影子,给人以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带给人凄清空灵之感。
4.作者借助月色描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他对月色的描写带给我们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清丽淡雅的境界,表达了作者被贬谪之后,多年来为世俗所累的疲惫心情暂时得以解脱,闲适、超凡脱俗之情溢于心胸。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能看出作者怎样的情怀?
作者贬官后,心情抑郁,但仍有进取心。
在自然美景中排解苦闷,找寻精神寄托。
惋惜无人赏月,揭示世人都为名利奔波,为世俗所累的社会现实,表现作者超凡脱俗、鄙视世俗、淡泊宁静的旷达情怀。
6.作者在文章的结尾以“闲人”自谓,读来含义深刻,耐人寻味,应怎样理解?
“闲人”指清闲的人。
是作者对贬谪后担任闲职的自嘲。
对于一个胸怀大志却遭此打击的“闲人”来说,其抑郁和忧愤是不言而喻的。
但作者并未因此而委靡,而是以乐观豁达的态度面对挫折,在美好的大自然中寄托“闲情”,而也只有在这样的心境之中,看到的月景才能那样迷人。
五、背诵课文。
六、小结。
作者以自己面对挫折时的乐观豁达情怀道出了这一人生的真谛。
我们在随着苏轼欣赏月下美景的同时,更不要忘记体会他的那份洒脱,磨难中也有独享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