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上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被压扁的沙子课件 新人教版
埃及 恐龙
小头龙
侏罗纪公园
恐龙骨架
尾羽龙生态复原图
剑龙
中国科学家发现四翅恐龙
中国科学家发现四翅恐龙
真正会飞的“恐龙”——中华神州鸟。
6700万年前的食肉类恐龙模型
《被压扁的沙子》
1.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 两种对立的理论?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科学界对于恐龙在6500万年遭遇灭顶之灾,存在 着的两种对立的理论是:“撞击说”和“火山说”。 “撞击说”的依据: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 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 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 对地球撞击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 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 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 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 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的依据: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 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 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得出推断:在自然界,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巨大的撞击, 形成过高压,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3)为什么举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石例子?
用作证据: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 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 了“斯石英”。 以此佐证: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石层的年龄为6500万年, 与恐龙灭绝的历史相同,研究者从里面检测到了斯石英相同的 原子排列,证明这里有“被压扁的砂子”。 用来推断:6500万年前地球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 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斯石 英。这些斯石英在沉降之前曾被溅起到平流层中,造成很长一 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 球表面,导致地球生物灭绝。而斯石英出现的地方不可能发生 过火山。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
《压扁的沙子》
佐证
压扁的沙子──斯石英─────→恐龙灭绝原因──撞击说
(化学)(地理学)(天文学) (生物学)不同的科学领域之间紧密相连的
教学反思: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年级科目
八年级语文
课题
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2)
主备人
审核人
初二语文组
总课时数
56
教学
目标
1、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2、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想问题的思维方法。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由此及彼,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不囿于成说,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向科学的未知领域进军。
(3):大自然是人类的良师益友,大自然中许多生物的生存技能启发科学家的灵感。飞机、潜水艇、蒸汽机的发明众所周知。现在科学家模仿苍蝇的构造发明了微型飞行器,模仿蟑螂的构造发明了太空探测器。甚至仿造人体视网模制作微型感光器,置于盲人眼内,可以带来视力的恢复……
(学习思维方法,留心生活,思考自然和社会,多角度、多侧面、重联系、重沟通,力求观石击千浪而举一反三。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和阅读积累谈谈感悟或体会。)
(2):生物学家密卡尔逊调查了蚯蚓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他指出美国东海岸有一种正蚯蚓,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也有,而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但他无法回答这是为什么。他的论文引起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魏格纳认为,小小的蚯蚓活动能力有限,无法跨越、横渡大洋,它的这种分布正好说明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了。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为例证之一写进了他的名著《大陆与海洋的起源》一书。
教 学 过 程
八级语文上册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1课件 人教新课标
• “一时脸蛋儿全红了”,这是文章开头对小女孩因受“我”帮助后的 表情描述,从而暗示了她当时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请结合文意分 析这句话暗示了小女孩当时怎样的心理状态并概括其性格特征。 心理:
性格:
答案] 心理:既为获得帮助而充满感激,又为受到施舍而倍感尴尬。 性格:诚实、守信,不愿意无端受到施舍。 [点拨] 分析“脸蛋全红”时其心理,结合上文所叙事情即感激与难堪。 性格:不愿意无故接受别人帮助的那种真诚与守信。
说明方法-打比方
短文还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语言既生动又 明白如话,如《恐龙无处不有》中“位于南极中心 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说明 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浙江专)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五讲 表达方式与记叙的顺序课件(经典回放点拔+考点解 读回放+考点跟踪突破+13中考真题)
• ④所谓的贵,其实也就是一本两块钱吧。那时候我帮 六叔做杀猪的生意,但作为一个打工者,六叔却没有 付我工钱。至今我还拿这件事向六叔抱不平,他总是 讪讪一笑,说,你那时小,要钱有什么用? 我一直没告诉他,我想去买那些杂志,那些叫《诗歌 报月刊》《星星诗刊》的杂志。那会儿,如果稍稍去 晚了几天,这两本文学杂志就卖光了。卖杂志的姑娘 会用她干净而柔软的眼神看我一下,意思大概是,下 次早来几天吧。 ⑥那时的我,总觉得和报亭姑娘的世界相隔得太远。 想一想,人家是在报亭工作的姑娘,应该是多有文化 的人啊,报亭的那个玻璃橱窗,就足以把我们远远隔 开了。
被压扁的沙子》的段落结构
•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
第一部分(第1至第4自然段),提出关于6500万
年前恐龙灭绝的问题,目前存在的两种对立的理论,即
“撞击说”和“火山说”。第2和第3自然段先后举了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 新人教版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板块构造”“大灭绝”“撞击说”“火山说”“斯石英”等科学概念。
2.比较分析两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3.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光和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不囿于成说,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向科学的未知领域进军。
二、【重点难点】1.把握两篇短文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
2.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由此及彼,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法。
3.体会课文中的补充说明的作用和含义。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语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谜。
不同地域恐龙化石的发现意味着什么?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阿西莫夫的两篇短文对此分别做了回答。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
整体把握1.从课文注解得知,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的章节里,请问这两篇短文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请学生谈谈自己阅读的初步印象。
提示: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两文都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观点,两文都运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
2.读课文,比较分析两篇短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由此来理解文章内容。
提示:(1)《恐龙无处不在》,说明对象为“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或“板块构造”理论。
说明角度为:通过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理论。
文章的思路简述如下:全文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1段,这两句话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
第二部分为2~7段,介绍恐龙无处不在是因为大陆在漂移。
2、3段介绍南极和地球其他大陆上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4、5段写这一发现引起了作者的深入思考,作者没有把思维定格在恐龙本身的研究上,而是“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考察;6、7段作者思有所获,“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文原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文原文恐龙无处不在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
该岛是稍微离开南极海岸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
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
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
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
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现代的两栖动物(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更不适应南极气候。
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的两栖动物的化石。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
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
“板页1 第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
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
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
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
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北部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由现在的南美和非洲构成,最南部是现在的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1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材内容:《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人教版新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 (需两课时)。
教材分析:《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是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一篇自读课文。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第四学段的阅读教学要求学生:“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这是两篇科普短文,它的突出特点是以论证为主,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的科学知识,见解新颖。
如果让学生把握了课文的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欲望和创新意识。
通过反复自读,学生可以品味这两篇短文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语言特点。
学情分析:这两篇科普短文都是事理说明文,学生可以借助已了解的有关说明文知识,通过对比阅读,比较分析每篇各自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相信可以培养学生善于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培养爱好科学、主动探寻自然奥秘的精神。
2、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及本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地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
3、比较两篇短文,了解它们因为说明的问题不同,所以说明的角度也就不同的特点。
教学理念: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创设民主、和谐的情境,把课堂还给学生;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课程文本互动,让学生、老师、文本三者进行多重对话,更好地理解文本。
与此同时,语文教学还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获取基本的语文素养,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使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教育融为一体,让语文素养在感悟中形成,让思维品质在探究中提升。
教学重点:1、通过阅读把握文章的内容,对两篇短文的内容进行整体比较,找出它们各自所述内容的相联点和有区别的地方,懂得写作文章可根据情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写作角度。
2、在反复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逻辑顺序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恐龙无处不在》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由多媒体展示《侏罗纪公园》影片的几个片断,让其奇特的想像和栩栩如生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学生交流有关恐龙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动物的图片及资料,想一想为什么在6 500万年前灭绝了呢?恐龙的化石会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秘密呢?请看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是怎样为我们揭开谜底的。
语文人教彩色版八年级上册(2014年修订)第18课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
拓展延伸
• 以本文为例,说说科学家们在科学研究中发挥了 哪些创造性的思维。 • (1)联想、想象。由南极恐龙化石联想到恐龙的 迁移,由生物界的恐龙迁移想象到地质界的板块 漂移,使问题的研究一步步地深入。 • (2)科学假设、推理。发现问题后,根据已有 的理论进行大胆的设想(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 陆的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的迁移),然后进行科学 地推理(“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 “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 陆又重新被分开”),进而证实所提出的假设。 • (3)多角度思考问题。对于同一个问题——南 极为什么会出现恐龙化石,从生物学和地质学多 方面进行思考,把各学科丰富的专业知识融合在 一起,在开阔的视野中综合思考问题,于是在科 学研究中出现了新的境界,收到了“一石观鸟” 的效果。
第一课时
《恐龙无处不在》
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 遗骸( ) 蟾蜍( ) • 褶( )皱 劫( )难 • 追溯( )
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 遗骸(há i) 蟾蜍(chá n chú ) • 褶(zhě)皱 劫(jié )难 • 追溯(sù )
预习与交流
• 2.作者提到恐龙灭绝的两种理论,你赞 成哪一种?为什么? • 我赞成“火山说”。倘若地球突然经历 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 爆发,那么就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 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 小结:恐龙灭绝的原因究竟是“撞击说” 还是“火山说”,科学家们也在争论不 休,并且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地研究。我 们在学习时也应有这种敢于大胆质疑的 精神。
学目标
1.了解“板块构造”“大灭绝”“撞击 说”“火山说”“斯石英”等科学概念。 2.了解说明的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学习 作者善于联系的思维方法。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 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4.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 学眼光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激发学生努力 学习,不囿于成说,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向科学的未知领域进军。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人教新课标初二上册)1doc初中语文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人教新课标初二上册)1doc初中语文教学目标了解讲明的内容,理清讲明的顺序。
体会简练、缜密、生动的语言。
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培养学生多角度看咨询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明白得科普文章的准确、生动的语言。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预备学生:查工具书,给加点的字注音,讲明词语。
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摸索阅读提示和课后练习。
可查阅有关恐龙的科普读物,收集整理关于恐龙的知识。
教师:制作课件。
«侏罗纪公园»片段、光碟«中国冰川»中大陆漂移示意图。
预备多媒体教学平台。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学«恐龙无处不在»教学步骤激趣导入(放映«侏罗纪公园»片段)大伙儿看过«侏罗纪公园»这部电影吧,一定会被那奇特的想像和栩栩如生的画面所震动。
那么你们明白恐龙那个世界上最庞大的动物,什么缘故却在6 500万年前灭绝了呢?恐龙的化石会告诉我们一些什么隐秘呢?请看美国闻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讲家阿西莫夫是如何样为我们掀开谜底的。
(板书课题及作者)■整体感知学生阅读,检查预习。
遗骸(hai2):遗留下来的骨骸。
蟾蜍(chan2chu2):一种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
褶皱(zhe3zhou4):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追溯(su4):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地走。
比喻探究事物的由来。
天衣无缝:神话传奇中,仙女穿的仙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
比喻事物没有一讨论:课文标题是«恐龙无处不在»,那么它的讲明对象是否确实是恐龙呢?明确:作者谈恐龙的灭绝,谈到恐龙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证明另一项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研读探究请同学快速阅读一遍课文。
(小组讨论)咨询题提得正确不正确这篇短文讲明的要紧内容是什么?按什么顺序讲明的?作者如何得出结论的?课文的讲明内容涉及到哪两个学科?要紧运用了什么讲明方法?阿西莫夫素以驾驭语言和概念的能力强著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说课稿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说课稿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说课稿一、说教材《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课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单元的第3篇课文。
本册书说明文阅读共两个单元,可以说重在培养学生对说明文的阅读、理解、分析的能力和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以及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提高默读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是一篇典型的科普说明文,两篇短文《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都有关于恐龙,但是说明的对象又有所不同,又结合班级情况和单元重点。
在重难点上不必面面俱到,只是重在培养他们阅读说明文的能量从而积累知识。
二、说教法说明文是相当枯燥了,因此必须抓住某一方面来提起学生的兴趣。
所以在教学上必须让学生自己找到感兴趣的问题加以提炼。
故,在教法上我多用默读,让学生自己读懂文章,在相对有难度地方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其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本文作为阿西莫夫——科幻之父的科普问,尤其是语言方面更有许多值得八、说过程(一)导入新课:如今统治地球的是人类,人类的历史也不过几百万年。
在人类出现之前,曾有一种爬行动物统治过地球,这种爬行动物是什么呢?(恐龙)然而在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六千万年的恐龙突然消失了。
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一个谜。
如今在不同的地区发现了恐龙化石,这意味着什么呢?恐龙灭绝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对此,美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针对上述两个问题分别做出了回答。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两篇短文。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筛选重要信息,比较两篇短文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联系?(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教师板书一个图表,要求学生精读课文,比较分析两篇短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自己上台去填表。
可以小组之间交流,教师巡视各组,掌握讨论情况,可给予必要的点拨指导。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目的1.积累相关词语,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了解“板块构造”“大灭绝”“撞击说”“火山说”“斯石英”等科学概念。
2.理解课文基本内容,了解两篇文章作者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难点1.积累相关词语,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2.理解课文基本内容,了解两篇文章作者的思维方式。
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
2.理解《恐龙无处不在》。
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恐龙曾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
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所发生的白垩纪末灭绝事件。
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0.66亿年前小行星碰撞地球时,正值恐龙生态系统较脆弱时期,遭遇小行星碰撞所致的环境巨变,“糟糕运气”的恐龙走向灭绝。
人类发现恐龙化石的历史由来已久。
早在发现恐龙之前,欧洲人就已经知道地下埋藏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巨大骨骼化石。
直到古生物学家曼特尔发现了恐龙并与鬣蜥进行了对比,科学界才初步确定这是一群类似于蜥蜴却早已灭绝的爬行动物。
人类如果不借助于化石,对恐龙这一神秘的物种就会一无所知。
所以对恐龙的研究,也就是对恐龙化石的研究。
恐龙化石大致可分为骨骼化石和生痕化石两种,主要保存在中生代时期形成的沉积岩中。
恐龙化石的形成是一个复杂、漫长而又神秘的过程,它牵涉到恐龙的死亡和灭绝,也与地球亿万年的风云变幻息息相关,而它的发现和挖掘也同样不易。
科学家们通过各种手段寻找恐龙化石的蛛丝马迹,并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来复原化石和研究恐龙。
通过他们的工作,我们渐渐了解了恐龙的外形及生活习性,而来自世界各地关于恐龙的新发现以及新看法,一再修正我们原先认定的恐龙形象,使之更接近事实的真相。
相传晋朝时代的我国,某某省某某市就发现过恐龙化石。
但是,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那是恐龙的遗骸,而是把它们当作是传说中的龙所遗留下来的骨头。
自从1989年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后,全世界七大洲都已有了恐龙的遗迹。
八年级语文上册 短文两篇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1、为什么说“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因为在地球 的其他大陆上也 都发现有恐龙化 石,在靠近南极 的詹姆斯罗斯岛 也发现了恐龙化 石。
2、作者由恐龙化石的发现联想到什么 问题? 第一、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 恐龙这样的两栖动物不适应南极气 候。 第二、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 陆上去的呢? 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 移。
作诠释本文在说明“大陆漂移”:是恐龙无处不在的原 因这一主体内容时,诠释了“板块构造”理论 打比方 “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 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将“板块构 造”形象化地说明出来,板块聚散的科学原理也就通俗 易懂了。 列数字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 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 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后, 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 有的恐龙都灭绝了。” ——运用大量的数据进行说明,给人以科学依据充分的 印象,有很大的说服力。 举例 子此外,文章的第二、三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 又是在举例说明,说明“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 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科学论断。
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恐龙无处不在
恐龙图片和动画
全文感知:
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本文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实,证明 大陆漂移假说。 了_________ 课文说明的对象涉及两个学科,即: 生物学(恐龙) __________________ 地质学(板块理论) ______________
解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字词: 遗骸 há n chú i 蟾蜍 chá 褶皱 Zhé zhò u 劫难 jié 追溯 sù n 两栖 qī 鸟臀目 tú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1(人教新课标八上)
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目标1.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2.短文两篇所说明的研究成果。
3.短文的行文顺序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
2.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教学流程《恐龙无处不在》一、导入新课1912年的一天,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因病躺在床上。
当他把目光移到墙上那张已看过千百遍的世界地图上时,突然产生了一个新奇的想法:为什么地图上南美洲巴西亚马孙河口突出的一块大陆,同非洲喀麦隆海岸凹陷进去的部分,形状竟会如此相似?为什么沿北美洲的东海岸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凹形地带,与欧洲西海岸到非洲西海岸的凸形大陆,竟会如此吻合呢?难道这几块大陆原来曾连在一起,后来才分离开来的吗?魏格纳被这个奇妙的想法激动得几天没有睡好觉。
他把地图上所有的陆块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它们的海岸线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
后来,他经过多方面的研究、求证,大胆地提出了轰动世界科学的著名学说——大陆漂移假说。
那么“恐龙无处不有”与大陆漂移假说有什么关系呢?二、整体感知,拓展探究(一)学生自读课文,研讨以下问题:1.“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由何而知?2.“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3.你怎么看待科学家们的推断?明确:1.1986年在南极发现鸟臀目恐龙。
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
因而“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之说成立。
2.科学家并不满足于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最直接的结论,即“恐龙无处不在”。
他们就此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如“恐龙何以在南极生存?”“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进到另一个陆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是大陆漂移把恐龙带到了南极”。
(二)学生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说明的层次顺序及说明方法。
明确:层次顺序全文共15个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人教课标版八年级语文 上册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共26张PPT)
科学家是怎样证明“撞击说”的?
(1)举斯石英的例子;
普通的沙子在超高压的状态下
会成为致密的“斯石英”
推
“斯石英”在自然状态下经历
断
数万年的反弹,又会变成沙子
在自然界,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 巨大的撞击,形成过高压,而且肯定没有 结
发生过火山活动。
论
(2) 举金刚石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因为金刚石的形成与斯石英类似,用 人们较熟悉的“金刚石”进行类比,便于 说明道理。
(3)举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石例子:
证明思路
在新墨西哥州拉顿一些地方发现了斯 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 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压力 形成了“斯石英”。
二、研读课文 精段赏析 阅读2—5自然段,然后回答:
❖ 8、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 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下午5时35分 0秒下午5时35分17:35:0021.11.16
一、初读课文 探讨内容
请带着以下两个问题仔细阅读文章: 1、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在” ?得
出了怎样的推论?
2、作者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请 找出作者思考问题的轨迹?
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紧不
密同 相科
南极外各洲发现恐龙化石
连学
的领 域
恐龙无处不在
之 间
恐龙不会迁徙
是
(总起)
大陆漂移
(具体说明)
板 块 构 造 学 说 成 立
3.“泛大陆”是怎样形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八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学习目标】1、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及本文,层次分明地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
2、比较两文,明确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互相启发,发现新的论据或结论。
3、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培养爱好科学、主动探寻自然奥秘的精神。
【学习重点】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
【学习难点】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恐龙无处不在”初看题目,我们可能以为这篇短文要向人们描绘上亿年前恐龙家族繁衍生息、遍布世界的盛况,但读了全文,我们才明白这是一篇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学说的科普论文。
而“被压扁的沙子”初看题目更是不知所云,沙子怎么会被压扁呢?“被压扁的沙子”能说明什么问题?读完全文才明白,本文是前一篇内容的延续,作者正是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的死因——再一次证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2、走近作者阿西莫夫,科幻小说及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
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代表人物之一。
他是一位生于俄罗斯的美籍犹太人,为本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
作品极其丰富,代表作有《我,机器人》、《基地》系列、《钢窟》系列等。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著名的“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定律”。
以其名字命名的《阿西莫夫科幻小说》杂志,至今仍然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畅销杂志。
作品多次被搬上银幕。
3、相关资料这两篇科普短文选自阿西莫夫晚年的著作《新疆域》。
阿西莫夫在本书序言中说,这些文章,是“对科学近期进展的回顾和对导致我们形成清晰知识的历史成就的重新检讨与评价。
”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章节里,内容上有一定的关联,说明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相互参照阅读。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鸟臀.(2)褶.皱(3)潮汐.(4)劫.难(5)追溯.(6)遗骸.2、解释词语。
(1)遗骸:(2)追溯:(3)劫难:(4)致密:(5)天衣无缝:3、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
(1)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
()(2)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
()(3)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
( )【合作探究】默读第一篇《恐龙无处不在》,并思考:4、在南极及其他大陆上都发现了恐龙化石,作者首先想到了什么?5、恐龙能在今天的南极地区生存吗?为什么?作者经过分析思考得出了什么答案?6、你能描绘一下“板块构造理论”吗?7、本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到底是什么?8、为了说明清楚对象,他的说明角度是什么?9、默读第二篇《被压扁的沙子》参考第一篇的问题,比较阅读。
【精读精练】①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那么,大陆为什么会移动呢?科学研究证明,原因在地球的内部。
②地球的内部结构分三个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地壳的厚度在海洋下约为7.2公里,在陆地大约为40公里。
地壳下面是地幔,其厚度大约为2865公里,地幔下面是地核——2270公里厚的熔铁外核和直径大约为2400公里的内核。
内核温度虽高,但压力巨大,所以仍呈现固态。
③到目前为此,大部分人仍认为,地球上大陆移动(也称大陆漂移)的原因在于地幔上部产生的热对流,而热源是由地幔中的放射性元素蜕变而产生的。
但是最新研究成果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④据美国《科学》杂志报道,美国科学家通过使用金刚石和钻枪模拟地核压力的实验,并用钻石、红宝石、激光束和特殊子弹时铁加压和升温,模拟确定铁在地核压力下的熔点,得出结论认为:地核温度为6880℃,不仅较以前人们认为的2700~3700℃要高几千度,而且较太阳的表层温度5760℃还高。
而以前对地核温度的估计,是根据对地幔的熔岩进行温度测量后使用类推法而得出的。
新的实验说明,形成被称作大陆漂移或板块构造的地表滑动的热源是地核,而不是地核上面的地幔。
这就是说,使大陆移动并产生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动力来源于地核。
这给我们研究地球运动的规律提供了新的线索。
⑤新计算的地核温度说明,地幔和外核的中间地带的作用就像一个压力锅,它使绝大部分地核热量不能释放出来,但却又允许少量热量溢出,使地幔在称作热对流的过程中缓慢沸腾,在沸腾时热岩石上升,冷岩石下沉,从而引起地壳的运动,造成大陆移动并产生地震和火山的爆发。
也就是说,地球上大陆移动的原因是由于整个地幔的对流。
新计算出的地核温度还说明,这个高温不可能由放射性元素蜕变而产生,而是46亿年前地球形成时由气体、尘埃和大块物质的碰撞而产生的,这些物质组成了早期的太阳系。
10、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词。
地幔.():地核.():蜕.变():11、美国科学家在测定地核的温度时,为什么选用铁来进行实验?12、“大陆移动”、“大陆漂移”在第四段中还有一种说法,是什么?13、第五段中画线的词“沸腾”,通常是指液体达到一定温度时急剧转化为气体的现象,在本文中特指什么现象?14、对地核温度的断定,文中有两个数据,一个是2700~3700℃,一个是6880℃,哪一个可信度高?为什么?15、关于大陆移动的原因,新的研究成果和目前的理论有许多不同之处,下面几项理论不存在争议的一项是()A.只有地幔上部才有热对流。
B.使大陆移动并产生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动力来源于地核。
C.地核的高温不可能由放射性元素蜕变而产生。
D.地核的内核温度虽高,但压力巨大,所以仍呈固态。
16、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主题阅读】(一)阅读下文,完成习题。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
她从巴颜喀拉山北麓起步,接纳千溪百川,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注入浩瀚的大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昂首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
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
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植物种类繁多,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经济发展,人口繁衍较快,政治、文化也较先进。
因此,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出生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也在黄河中游。
后来建立夏、商、周王朝的都是他的后裔。
他们自称“华”(或“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又称其为“中华”。
后来,“中华”又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
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创建基业的地方)之一。
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黄帝族就已经开始使用彩陶。
从河南渑池仰韶村、西安半坡村等地发掘的古文化遗址中,可以见到大约5000年前即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人们使用的简陋的木、石农具,木结构房屋,储粮的窖穴,还有各式各样的陶器,其中带有人面、鱼、鹿等图案的彩陶相当精美,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才能的高超。
这种文化被称为“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
我国历史上七大古都中的安阳、西安、洛阳和开封,都在黄河流域。
以古都长安为中心的唐代文化,曾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邻国的文化。
黄河,以丰富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她的身旁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
黄河,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文化的发源地。
17、第①段划线的语句,说明了黄河的什么特点?答:18、读②段,回答,黄河流域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答 19、第④段举“仰韶文化”的例子为了说明什么?请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答:20、第③段开头的“相传”和第④段第一句“之一”能否省略?为什么?答:21、本文为什么用“摇篮”比喻黄河?请用一句话回答。
答:22、“中华”这个名称是怎样来的?答:(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地震预测的新方法①地震是自然,中对人类____最大的____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仅地震一项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就超过45亿美元。
因此,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地点。
时间和震级,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便成为地震科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②要准确预报地震,必须分析十几种甚至上百种异常情况。
为此,必须观测与地震范围相关的地域。
人造地球卫星的监测和计算机的应用,为人们大面积观测和快速综合分析资料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通过人造地球卫星的监测,前苏联科学家注意到,地震发上前,在卫星的照片上能发现某些地区大面积的红外异常,显示出这些地区的地热温度普遍升高。
例如, 1984年 3月19日中亚帕兹利地震前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日本科学家也注意到,在地震发生前几个月,卫星就能测到震区地理位置在移动。
如 1989年 7月11日伊东地震前一年,他们就发现伊东的位置在向南移动。
到震前2-3天,位格达到最大值,向南偏离原来的位置13.6匣来。
此外, 1989年 10月 17日美国旧金山地震前半个月,美国科学家意外地在无线电波探测仪中,接收到了与地震有关的超低频无线电波。
④这些新发现的预测地震先兆的方法,将能提高地震预报的准确性,从而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
23、根据第①段文字的意思,将“危害、灾难、灾害”三个同分别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地震是自然_____中对人类____最大的____之一24、第②段文字中画线部分是一个长句,请改成意思与原句__相同的两个短句。
(1)_提供了有利条件;(2)_提供了有利条件;25、第③段文字中画线部分运用了____和____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__________。
26、文中“预测地震先兆的方法”有:(1)_______(2)_______27、从全文内容看,第④段中“先兆”的意思是________。
28、本文主要说明了()A.地震造成的巨大危害 B.预测地震的方法C.预报地震的方法 D.预测地震所采用的仪器设备【能力提升】利用“板块构造理论”来解释我国喜马拉雅山地区多地震;利用“大陆漂移学说”来解释澳大利亚为什么多古老动物?【教学后记】第十八课明确:1、(1)tún(2)zhě(3)xī(4)jié(5)sù(6)hài2、(1)遗体、遗骨(2)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3)灾难、灾祸(4)细致精密(5)比喻事物多指诗文浑然天成,没有一点雕琢的痕迹。
也比喻事物完美自然,没有一点破绽或缺点。
3、(1)举例子;(2)打比方;(3)列数字。
4、恐龙化石无处不有5、不能。
因为南极地区非常寒冷,而恐龙不适应寒冷的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