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试卷12要点

合集下载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卷(附标准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卷(附标准答案)
改进措施:a.正确选择砂轮b.合理选择磨削用量c.改善冷却条件d.选用开槽砂轮。
1、试提出成批生产如图所示盘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从工序到工步),并指出各工序的定位基准,图中φ20的孔数量为6个。(列表表示)
工序号
工步
定位基准(面)
1
车端面C,粗、精镗φ60H9mm孔,内孔倒角
小端外圆面
2
(2)乙机床加工零件的废品率高
(3)乙机床的精度高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某零件如图示,设计尺寸50-0.17、10-0.36,因10-0.36不好测量,而改为测量A2,试确定工序尺寸A2。当A2尺寸为40+0.36能不能说一定是废品,为什么?
2)简述零件的加工路线安排。
3)加工孔时¢30+0.01,有那些加工方法选择?各有什么特点?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如图所示轴套,其加工工序如图所示,试校验工序尺寸标注是否合理(极值法)?为什么?并提出改进措施?
解:1)分析
从零件图上看,设计尺寸有10-0.3mm、15±0.2mm以及50-0.34。根据工艺过程分析是否全部达到图纸要求.其中10-0.3、50-0.34直接保证,15±0.2间接保证,为封闭环,必须校核。
答:磨削加工不仅磨削比压特别大,且磨削速度也特别高,切削单位体积金属的功率消耗远大于其它加工方法,而加工所消耗能量的绝大部分都要转化为热量,这些热量中的大部分将传于被加工表面,使工件具有很高的温度,就会使工件表面层金属的金相组织产生变化,使表层金属硬度下降,使工件表面呈氧化膜颜色,从而出现烧伤现象。
2)查找组成环,建立尺寸链3)计算尺寸及偏差求得A0=15-0.4+0.5 (超差)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卷及答案(精)复习过程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卷及答案(精)复习过程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卷及答案(精)机械制造工艺学班级姓名成绩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入(),每题1分共25分。

1.金属切削加工中,工件与刀具的相对运动叫(切削运动)。

2.金属切削加工过程中,一般会形成(以加工表面、待加工表面和过渡表面)等三个不断变化的表面。

3.切削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 c= d w n/1000)。

4.车刀切削部分一般要由(三面、两刃一尖)等六个要素组成。

5.车刀的(切削平面)与工件上的过渡表面相对。

6.主切削刃与副切削刃的连接部分是(刀尖)。

7.(主后角)是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主后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

8.硬质合金代号“YT”代表(钨钛钴)类硬质合金。

9.(立方氮化硼)是目前为止硬度最高的刀具材料10.标准麻花钻由(工作部分、柄部和颈部)三部分组成。

11.标准麻花钻的顶角2φ=( 118°)。

12.标准麻花钻的横刃斜角ψ=( 55°)。

13.整体式铰刀由(工作部分、柄部和颈部)三部分组成。

14.砂轮的结构包括(磨粒结合剂和气孔)等三部分。

15.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位置和性能,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叫(工艺过程)。

16.一个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台设备或同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叫(工序)。

17.机械加工常用的毛坯有(铸件、锻件、型材和组合件)。

18.产品的生产纲领是包括备品率和废品率在内的(年产量)。

19.产品的生产类型一般分为(件生产、批量生产和大量生产)三种。

20.常用的机械加工工艺文件有(工艺过程卡、工艺卡和工序卡)。

21.在零件加工的工艺路线中,按加工性质和目的不同可划分成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精加工和光整加工)。

22.粗加工阶段的任务是(切除大部分余量),使毛坯的形状尽可能接近成品。

23.在工序图中用以确定被加工表面的位置的依据叫(工序基准)。

24.加工余量确定的方法有查表修正法、(经验估算法、分析计算法)。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卷及答案(精)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卷及答案(精)

机械制造工艺学班级姓名成绩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入(),每题1分共25分。

1.金属切削加工中,工件与刀具的相对运动叫(切削运动)。

2.金属切削加工过程中,一般会形成(以加工表面、待加工表面和过渡表面)等三个不断变化的表面。

3.切削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 c= d w n/1000)。

4.车刀切削部分一般要由(三面、两刃一尖)等六个要素组成。

5.车刀的(切削平面)与工件上的过渡表面相对。

6.主切削刃与副切削刃的连接部分是(刀尖)。

7.(主后角)是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主后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

8.硬质合金代号“YT”代表(钨钛钴)类硬质合金。

9.(立方氮化硼)是目前为止硬度最高的刀具材料10.标准麻花钻由(工作部分、柄部和颈部)三部分组成。

11.标准麻花钻的顶角2φ=(118°)。

12.标准麻花钻的横刃斜角ψ=(55°)。

13.整体式铰刀由(工作部分、柄部和颈部)三部分组成。

14.砂轮的结构包括(磨粒结合剂和气孔)等三部分。

15.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位置和性能,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叫(工艺过程)。

16.一个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台设备或同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叫(工序)。

17.机械加工常用的毛坯有(铸件、锻件、型材和组合件)。

18.产品的生产纲领是包括备品率和废品率在内的(年产量)。

19.产品的生产类型一般分为(件生产、批量生产和大量生产)三种。

20.常用的机械加工工艺文件有(工艺过程卡、工艺卡和工序卡)。

21.在零件加工的工艺路线中,按加工性质和目的不同可划分成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精加工和光整加工)。

22.粗加工阶段的任务是(切除大部分余量),使毛坯的形状尽可能接近成品。

23.在工序图中用以确定被加工表面的位置的依据叫(工序基准)。

24.加工余量确定的方法有查表修正法、(经验估算法、分析计算法)。

25.工序尺寸的公差带一般规定按(入体方向)分布。

《机械制造工艺学》考试重点知识缩印(打印版)

《机械制造工艺学》考试重点知识缩印(打印版)

《机械制造工艺学》考试重点知识缩印(打印版)------------------------机械加工精度及其控制-----------------------1、材料的切削加工性:工件材料被切削的难易程度。

2、工艺规程:合理工艺过程的有关内容写成工艺文件的形式,用以指导生产的工艺文件。

3、产品质量:用户对产品的满意程度。

4、工艺基准:零件在加工工艺过程中采用的基准。

5、加工精度:零件在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与理想零件的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

机械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位置精度、形状精度。

6、加工误差:零件在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对理想零件的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

7、原始误差:工艺系统偏离理想位置产生的误差。

8、加工原理误差:采用近似的成形运动或近似的切削刃轮廓进行加工而产生的误差。

9、调整误差:在对工艺系统调整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10、机床误差:机床的制造误差、安装误差和磨损。

对加工精度影响较大的是导轨导向误差、主轴回转误差、传动链的传动误差。

11、主轴回转误差:1、径向圆跳动。

2、轴向圆跳动。

3、倾角摆动。

12、影响主轴回转精度的主要因素:轴承的误差、轴承的间隙、与轴承配合零件的误差、主轴系统的径向不等刚度和热变形,引起回转轴线的漂移。

13、提高回转精度的措施:1、提高主轴部件制造精度。

2、对滚动轴承进行预紧。

3、使主轴的回转误差不反映到工件上。

工艺系统刚度K:工件加工表面在切削力法相分力f作用下,刀具相对工件在该方向上位移y的比值k=f /y14、复映现象:当工件毛坯有形状误差或位置误差时,加工后仍然会有同类加工误差出现。

15、减小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影响的措施:一、提高工艺系统的刚度。

1、合理结构设计。

2、提高联接表面接触刚度。

3、采用合理装甲和加工方式。

)二、减小载荷及其变化。

16、热传递方式:导热传热、对流传热、辐射传热。

17、加工误差分类:1、系统误差(多为静误差)。

2、随机误差(多为动误差)。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及其控制---------------------- 1、加工表面质量:加工表面的几何形貌和表面层材料的力学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卷及答案工艺基准按照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定位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工序基准1.获得零件形状精度的方法有:轨迹法成形法展成法(范成法)2.机械加工工序安排的原则是:先基准面,后其它面先主要表面,后次要表面先主要平面,后主要孔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二、判断题(√)1.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欠定位是绝对不允许的,过定位特殊情况下是可以存在的。

(×)4.修配装配法特别适合于大批大量生产方式下的高精度多环尺寸链的装配。

(√)5.主轴的纯径向跳动误差在用车床加工端面时不引起加工误差(×)6.自激振动的振动频率接近于或低于工艺系统的低频振型的固有频率。

(√)7.磨削的径向磨削力大,且作用在工艺系统刚性较差的方向上。

3.试述粗基准的选用原则。

(1)该表面加工余量要求均匀时;(2)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3)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表面(4)粗基准的表面要求平整光洁;(5)粗基准一般只使用一次。

一、填空:1、机械产品的基本生产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生产阶段:毛胚制造阶段、加工阶段和装配调试阶段。

2、工步是指工序中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和切削用量(不包括背吃刀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3、常用的工艺规程主要有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两种基本形式。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划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刀具是否变动和工作是否连续。

()2、制订工艺规程的基本要求是尽量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

()3、粗基准应避免重复使用,在同一尺寸方向上,通常只允许使用一次。

()4、机械加工过程中划分加工阶段,有利于保证加工质量、有利于合理使用设备。

()6、三爪自定心卡盘不但校正和安装工件简单迅速,而且对工件的夹紧力比四爪单动卡盘要大。

()13、铰刀的刚度和导向性比扩孔钻要差,一般用于加工中小直径孔的半精加工与精加工。

()14、车削加工中,用四爪夹盘安装工件一定要找正,而用三爪自定心夹盘安装工件则不需要找正。

机械制造工艺学重点试题

机械制造工艺学重点试题

一、是非题(10 分)1.6σ表示由某种加工方法所产生的工件尺寸分散,即加工误差。

〔√〕2.喷丸加工能造成零件外表层剩余压应力,降低零件的抗疲乏强度。

〔√〕3.磨削淬火钢时,影响工件金相组织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磨削热。

〔√〕4.机床、夹具、量具的磨损值,在肯定时间内,可以看作为常值系统性误差。

〔√〕5.承受圆偏心轮夹紧工件时,是由于其自锁性能好。

( ×〕6.夹紧力的分布应尽可能使夹紧力朝向主要定位面而且尽量靠近工件的加工部位。

〔√〕7.V型块定位,工件在垂直于V型块对称面方向上的基准位移误差等于零。

〔√ 〕8.粗基准确定不允许重复使用。

〔×〕9.装配尺寸链中的封闭环存在于零部件之间,而确定不在零件上。

〔√〕10.建立装配尺寸链的原则是组成环的数目越少越好,这就是最短路线原则。

〔√〕1. 建立尺寸链的“最短原则”是要求组成环的数目最少。

( √)2. 圆偏心夹紧机构的自锁力量与其偏心距同直径的比值有关。

( √)3. 机械加工中,不完全定位是允许的,欠定位是不允许的。

( √)4. 装配精度与零件加工精度有关而与装配方法无关。

( ×)5. 瘦长轴加工后呈纺锤形,产生此误差的主要缘由是工艺系统的刚度。

( √)6. 由工件内应力造成的零件加工误差属于随机性误差。

( √)7. 承受高速切削能降低外表粗糙度。

( √)8. 冷塑性变形使工件外表产生剩余拉应力。

( ×)9. 精基准选择原则中“基准重合原则”是指工艺基准和设计基准重合。

( √)( √)10.分析工件定位被限制的不定度时,必需考虑各种外力对定位的影响。

一、是非题(10 分)1.在一样的工艺条件下,加工后的工件精度与毛坯的制造精度无关。

〔×〕2.由于冷校直而产生的工件外表应力为拉应力。

〔×〕3.定尺寸刀具的制造误差引起的工件加工误差属于常值系统性误差。

〔√〕4.外表粗糙度小的外表质量就好。

〔×〕5.瘦长轴加工后呈纺锤形,产生此误差的主要缘由是工艺系统的刚度。

机械制造工艺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机械制造工艺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机械制造工艺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一:1、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 切削速度 、进给量和 背吃刀量 。

2.铸件毛坯制造中,其制造方法有 封闭性 、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熔模铸造、离心铸造等。

3、精基准的选择原则中基准重合原则是指应尽可能选择 设计基准 作为 定位基准 。

4.某孔尺寸为0.0180.01850ϕ+-mm ,该尺寸按“入体原则”标注为 mm 。

5.工艺基准包括:定位基准、 工序 、测量基准、装配基准。

6.切削液的作用主要有冷却、润滑、 清洗 、防锈等。

7.进行夹具的定位设计时,首先考虑保证 空间位置精度 ,再考虑保证尺寸精度。

8.精加工中的切削用量选取,应采用高切削速度,较小进给量和较 小 背吃刀量。

9. 由机床、刀具、工件和夹具组成的系统称为 工艺系统 。

10.零件的生产纲领是包括备品和 废品 在内的零件的年产量。

11.工件加工顺序安排的原则是先粗后精、 先主后次 、先基面后其他、先面后孔。

12.表面层的残余应力对疲劳强度有影响,表面层内残余 压 应力可提高疲劳强度,表面层内为残余 拉 应力可降低疲劳强度。

13.工艺上的6σ原则是指有99.73%的工件尺寸落在了 ±3σ 范围内。

14. 为减少误差复映,通常采用的方法有:提高毛坯制造精度 ,提高工艺系统刚度 ,多次加工15.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有互换法 ,调整法 ,修配法 16.防转回转钉应 远离 回转中心布置。

17. 表面质量中机械物理性能的变化包括加工表面的冷却硬化, 金相组织变化 ,残余应力18. 机床主轴的回转误差分为轴向跳动 , 径向跳动 ,角度摆动19. 机械加工中获得工件形状精度的方法有轨迹法 , 成型法 ,展成法,仿形法 20. 机床导轨在工件加工表面法线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大,而在切线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影响小。

21. 选择精基准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分别是重合基准 ,统一基准 ,自为基准 ,互为基准22. 夹具对刀元件的作用是确定刀具对(工件 )的正确加工位置。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卷12标准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卷12标准答案

试卷十二答案一、(10分)是非题1.镗床主轴轴承内环外滚道圆度误差,使加工孔产生圆度误差。

(V)2.在夹具中对一个工件进行试切法加工时,不存在定位误差。

(V)3.自位支承和辅助支承的作用是相同的。

(X )4.加工短轴外圆时,因刀具磨损产生的工件形状误差属于常值系统性误差。

(X )5.装配精度与装配方法无关,取决于零件的加工精度。

(X )6.夹紧力的作用点应远离加工部位,以防止夹紧变形。

(X )7.斜楔夹紧机构的自锁能力只取决于斜角,而与长度无关。

(V)8.在装配尺寸链中,封闭环一定是装配精度。

(V)9.圆偏心夹紧机构自锁性能好、生产效率高。

(V)10.减少表面粗糙度可以提高表面接触刚度。

(V)二、(30分)填空1.生产类型分为(单件生产)、(批量生产)、(大量生产)。

2.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通常有(互换法)、(选配法)、(修配法)、(调整法)。

3.工艺系统中的各种误差称之为(原始误差)。

4.在选择精基准时,应遵循的原则有(基准统一)、(基准重合)、(互为基准反复加工)、(自为基准)&5.工序尺寸的公差带一般取(入体)方向,而毛坯尺寸的公差带一般取(对称)分布。

6.为减少毛坯形状造成的误差复映,可用如下三种方法,分别是:(提高工艺系统刚度)、(提高毛坯精度)、(多次走刀)。

7.工艺系统是指机械加工中由(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构成的一个封闭系统。

8.分组选配法装配对零件的(加工制造精度)要求不高,而可获得很高的装配精度。

9.在正态分布曲线中,参数I表征整个曲线所在的位置,它的变化是由(常值系统性误差)引起的。

i的变化只影响整个曲线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而不改变(曲线形状)。

10.获得零件尺寸精度的方法有(试切法)、(调整法)、(定尺寸刀具法)、(自动控制法)。

11.为了提高生产率,用几把刀具同时加工几个表面的工步,称为(复合工步)。

三、(10分)概念题1.原始误差造成工件加工误差的工艺系统的种种误差称为原始误差。

(完整word版)机械制造工艺学考试重点

(完整word版)机械制造工艺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用机械加工的方法直接改变毛坯形状、尺寸和机械性能等,使之变为合格零件的过程.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同一个工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连续完成那一部分工艺过程.区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工人和工作地点不变,工作对象不变,工作连续。

只要其中任意一个因素发生变动,则视为不同工序。

工序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也是制定生产计划、进行经济核算的基本单元。

工位:在工件的一次装夹中,通过分度(或移位)装置使工件相对于机床床身变换加工位置,把每一个加工位置上所完成的那部分工艺内容.工步:在被加工表面、切削用量(转速和进给量)、切削刀具均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部分工艺内容。

工步是构成工序的基本单元,其实质是工序的加工内容。

由人和(或)设备连续完成的工序,该部分工序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粗糙度,但它是完成工步所必需的,称为辅助工步,如更换刀具等。

在一个工步内,若有几把刀具同时加工几个不同表面,称此工步为复合工步生产纲领:是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

某零件的年生产纲领就是包括备品和废品在内的年产量:N=Q·n(1+a%+b%)(件/年)N-零件的年生产纲领,n—每台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a%-备品率,b%—废品率,Q产品的年产量年生产纲领是设计或修改工艺规程的重要依据,是车间(或工段)设计的基本文件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指所设计的零件结构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具有相对性。

基准:是确定生产对象上的某些点、线、面的位置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

设计基准:设计图上用来标定其它点、线、面位置的点、线、面,是标注设计尺寸或位置公差的起点。

工艺基准:零件在加工、度量和装配时所用的基准分为:工序基准: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加工表面的尺寸和位置时所依据的基准。

测量基准:在测量工件已加工表面的尺寸和位置时所依据的基准。

装配基准:在机器装配时,确定零件在部件或产品中的位置时所依据的基准。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精选与答题技巧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精选与答题技巧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精选与答题技巧
1.试题精选:
1)什么是加工工艺?
2)机床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3)什么是非传统加工?
4)工件在加工中出现了超差,可能是哪些原因?
5)什么是走刀路径?
2.答题技巧:
1)理解概念和定义:机械制造工艺学是关于物质加工过程的学科,
在答题时需要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和定义。

2)掌握基本知识:掌握常用的加工工艺、机床种类、加工刀具等基
本知识是答题的基础。

3)注意细节和思路:在解答实际加工问题的时候,需要注意细节,
例如加工工序的划分、刀具的选择等;同时需要有合理的思路,分析问题,找出解决方法。

4)多练习和实践:机械制造工艺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多进
行加工实验和练习,不断提高技能水平,加深对加工工艺的理解和掌握。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库及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库及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及答案一填充题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机械加工中的三大问题即(a),(b),(c)。

答案:加工质量、生产率、经济性。

2 机械加工工艺系统包括(a),(b),(c),(d)等四个方面。

答案:机床、夹具、工件、刀具。

3 工艺过程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是:(a),(b),(c),(d)。

答案:提高加工质量、合理利用机床、安排热处理工序、及早发现毛坯缺陷。

4 在机械制造中,通常将生产方式划分为(a),(b),(c)三种类型。

答案:单件小批、中批、大批大量生产。

5 确定毛坯加工余量的方法有三种即(a),(b),(c)。

大批量生产用(d)。

答案:计算法、查表法、经验估计法、计算法。

6 根据作用的不同,基准通常可分为(a)和(b)两大类,定位基准属于(c)。

答案: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工艺基准。

7 为了保证加工质量,安排机加工顺序的原则是(a),(b),(c),(d)。

答案:先面后孔、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先基面后其它。

8 选择定位粗基准要考虑(1)使各加工面都有一定的和比较均匀的(a);(2)保证加工面与非加工面的(b)。

答案:加工余量、相互位置精度。

9 零件的加工精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a),(b),(c)。

答案: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表面相互位置精度10 零件表层的机械物理性质包括(a ),(b),(c)。

答案:表面冷硬、表层残余应力、表层金相组织11 刀具磨损属于(a )误差,可以通过计算后输入(b )来补偿。

答案:变值系统误差、等值异号的误差12 零件的表面质量包括(a),(b),(c)、(d)。

答案:表面粗糙度及波度、表面冷硬、表层残余应力、表层金相组织13 工艺系统的振动分为两大类即(a)与(b),其中振幅随切削用量而变的是(c)。

答案:强迫振动、自激振动、自激振动14 切削加工后,引起表面残余应力的主要原因有(a),(b),(c)。

答案:塑性变形、温度变化、金相组织变化15 精密机床加工精度零件为了减少热变形,加工前应具备两条:(a),(b )。

机械制造工艺学复习重点及试题

机械制造工艺学复习重点及试题

一、名词解释生产过程:指从原材料开始到成品出厂的全部劳动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指采用金属切削工具或磨具来加工工件,使之达到所要求的形状尺寸,表面粗糙度和力学物理性能,成为合格零件的生产过程。

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同时几个)工件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安装:如果在一个工序中需要对工件进行几次装夹,则每次装夹下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成为一个安装。

工位:在工件的一次安装中,通过分度装臵,使工件相对于机床床身变换加工位臵,则把每一个加工位臵上的安装内装内容称为工位。

工步: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切削速度和进给量都不变得情况下所完成的工位内容。

走刀:切削刀具在加工表面上切削一次所完成的工步。

生产纲领: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

生产批量:指一次投入或产出的同一产品或零件的数量。

工件装夹(安装):即定位和加紧。

工件定位:采取一定的约束措施来限制自由度,通常可用约束点群来描述,而且一个自由度只需要一个约束点来限制。

六点定位原则:采用六个按一定规则布臵的约束点来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实现完全定位。

完全定位:限制六个自由度。

不完全定位:仅限制1~5个自由度。

过定位:工件定位时,一个自由度同时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约束点所限制,称为过定位,或重复定位,也称之为定位干涉。

欠定位:在加工时根据被加工面的尺寸,形状和位臵要求,应限制的自由度未被限制,即约束点不足。

基准:可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

定位:指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占有正确的位臵的过程。

机械加工精度: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

机械加工误差:指加工后零件的实际几何参数对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

误差敏感方向:对加工精度影响最大的那个方向。

试切法:通过试切——测量加工尺寸——调整刀具位臵——试切的反复过程来获得距离尺寸精度调整法:在成批,大量生产中,广泛采用试切法预先调整好刀具对工件的相对位臵,并在一批零件的加工过程中采用保持这种相对位臵不变来获得所需要的零件尺寸。

2021年最全《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库

2021年最全《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库

2021年最全《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库名词解释:1生产过程:将原材料(或半成品)转变成品的全过程称为生产过程 2工艺过程: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直接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等,使其成为零件的过程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3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工件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4工位:为了完成一定的工序内容,一次装夹工件后,工件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一起相对于刀具或设备的固定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个位置,称为工位5工步:在加工表面和加工工具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称为一个工步。

6走刀:刀具对工件每切削一次就称为一次走刀7生产纲领:机器产品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称为该产品的生产纲领8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是一切有关生产人员都应严格执行、认真贯彻的纪律性文件9六点定位原理:采用6个按照一定规则布置的约束点来限制工件的6个自由度,实现完全定位,称之为六点定位原理。

10工件的实际定位:在实际定位中,通常用接触面积很小的支撑钉作为约束点。

完全定位:工件的六个自由度被完全限制称为完全定位。

1、不完全定位:工件的自由度没有完全被限制,仅限制了1~5个自由度。

过定位:工件定位时,一个自由度同时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约束点所限制,称为过定位。

12欠定位:在加工时根据被加工面的尺寸、形状和位置要求,应限制的自由度未被限制,即约束点不足,这样的情况称为欠定位13基准:是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元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

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 14定位基准:在加工时用于工件定位的基准。

可分为粗基准和精基准。

15设计基准:设计者在设计零件时,根据零件在装配结构中的装配关系和零件本身结构要素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确定标注尺寸的起始位置,这些起始位置可以是点、线、或面,称之为设计基准、16测量基准:工件测量时所用的基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卷(十二)
一、是非题(共20分,每题2分)
1.六点定位原理只能解决工件自由度的消除问题,不能解决定位的精度问题。

()
2.在夹具中对一个工件进行试切法加工时,不存在定位误差。

()
3.自位支承和辅助支承的作用是相同的。

()
4.加工长轴外圆时,因刀具磨损产生的工件形状误差属于变值系统性误差。

()
5.装配精度与装配方法无关,取决于零件的加工精度。

()
6.夹紧力的作用点应远离加工部位,以防止夹紧变形。

()
7.斜楔夹紧机构的自锁能力只取决于斜角,而与长度无关。

()
8.工艺过程包括生产过程和辅助过程两个部分。

()
9.在装配尺寸链中,封闭环一定是装配精度。

()
10.圆偏心夹紧机构自锁性能好、生产效率高。

()
二、填空(共30分,每空1分)
1.磨削烧伤的形式主要有: 、和。

2.生产类型分为、、。

3.利用分布曲线研究一批工件的加工精度时,最主要的二个参数是、和。

4.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通常有、、。

5.在选择精基准时,应遵循的原则有、、
、。

6.工序尺寸的公差带一般取方向,而毛坯尺寸的公差带一般取分布。

7.为减少毛坯形状造成的误差复映,可用如下三种方法,分别是:、、。

8.工艺系统是指机械加工中由、、和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

9.分组选配法装配对零件的要求不高,而可获得很高的装配精度。

10..为了提高生产率,用几把刀具同时加工几个表面的工步,称为。

11.机床导轨在工件加工表面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大,
而在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小。

三、解释概念(共20分,每题5分)
1.工艺系统刚度
2.加工精度
3.原始误差
4.定位基准
四、工艺分析题(共10分)
车削一批轴的外圆,其尺寸要求为Φ20010-.mm,若此工序尺寸按正态分布,均方根差σ=0.025mm,公差带中心小于分布曲线中心,其偏移量△=0.03mm(如图),试指出该批工件的常值系统性误差及随机误差,并计算合格品率和废品率?
五、工艺尺寸链计算题(共10分)
如图所示,A、B、C、D、E各面及设计尺寸20±0.1mm,工序尺寸L
1、L
2
都在前工序加工
出。

本工序中,以E面为测量基准加工D面,得尺寸10±0.1,并要求保证设计尺寸10±0.4、
35±0.2,现在要求计算前工序加工所得到的两个工序尺寸L
1、L
2
的尺寸及偏差,以满足两个
设计尺寸的要求。

七、定位分析题(共10分)
分别指出下列图中各定位元件限制的工件自由度。

(1)
(2)
试卷(十二)答案
一、是非题(共20分,每题2分)
1.六点定位原理只能解决工件自由度的消除问题,不能解决定位的精度问题。

(√)
2.在夹具中对一个工件进行试切法加工时,不存在定位误差。

(√)
3.自位支承和辅助支承的作用是相同的。

(×)
4.加工长轴外圆时,因刀具磨损产生的工件形状误差属于变值系统性误差。

(√)
5.装配精度与装配方法无关,取决于零件的加工精度。

(×)
6.夹紧力的作用点应远离加工部位,以防止夹紧变形。

(×)
7.斜楔夹紧机构的自锁能力只取决于斜角,而与长度无关。

(√)
8.工艺过程包括生产过程和辅助过程两个部分。

(×)
9.在装配尺寸链中,封闭环一定是装配精度。

(√)
10.圆偏心夹紧机构自锁性能好、生产效率高。

(×)
二、填空(共30分,每空1分)
1.磨削烧伤的形式主要有:( 回火烧伤 )、( 退火烧伤 )和( 淬火烧伤 )。

2.生产类型分为( 单件生产 )、(成批生产)、(大量生产)。

3.利用分布曲线研究一批工件的加工精度时,最主要的二个参数是(尺寸平均值)和(分散范围)。

4.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通常有(互换法)、(修配法)、(调整法)。

5.在选择精基准时,应遵循的原则有(基准重合)、(基准统一)、(互为基准)、(自为基准)。

6.工序尺寸的公差带一般取( 入体 )方向,而毛坯尺寸的公差带一般取( 双向 )分布。

7.为减少毛坯形状造成的误差复映,可用如下三种方法,分别是:(提高系统刚度)、(提高毛坯质量)、(多次走刀)。

8.工艺系统是指机械加工中由( 机床 )、(夹具)、(刀具)和( 工件 )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

9.分组选配法装配对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不高,而可获得很高的装配精度。

10..为了提高生产率,用几把刀具同时加工几个表面的工步,称为( 复合工步 )。

11.机床导轨在工件加工表面(法线)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大,而在(切线)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小。

三、解释概念(共20分,每题5分)
1.工艺系统刚度
工艺系统在工件法线方向上的受力与在此方向上刀具相对于工件的位移之比。

2.加工精度
加工后的工件尺寸、形状、位置与理想零件的符合程度。

3.原始误差
工艺系统中的各种误差称为原始误差。

4.定位基准
工件上,确定工件相对于夹具、刀具、机床的正确位置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

四、工艺分析题(共10分)
车削一批轴的外圆,其尺寸要求为Φ20
01
-.mm,若此工序尺寸按正态分布,均方根差σ=0.025mm,公
差带中心小于分布曲线中心,其偏移量△=0.03mm(如图),试指出该批工件的常值系统性误差及随机误差,并计算合格品率和废品率?
解:分布中心与公差带中心的距离即为常值系统性误差。

Δ常=0.03(mm)
正态分布范围即为随机误差,Δ随=6σ=0.15(mm)
分散范围的极限尺寸为:
x min=20-0.05+0.03+3×0.025=20.055
x max=20-0.05+0.03-3×0.025=19.905
而公差带范围为:20~20.1,可见左侧无废品。

右侧:
8.0
025
.0
)
03
.0
95
.
19
(
200
=
+
-
=
-
σ
x
x
,合格率为0.2881,即28.81%,废品率为
0.5-0.2881=0.2119,即21.19%。

五、工艺尺寸链计算题(共10分)
如图所示,A 、B 、C 、D 、E 各面及设计尺寸20±0.1mm ,工序尺寸L 1、L 2都在前工序加工出。

本工序中,以E 面为测量基准加工D 面,得尺寸10±0.1,并要求保证设计尺寸10±0.4、35±0.2,现在要求计算前工序加工所得到的两个工序尺寸L 1、L 2的尺寸及偏差,以满足两个设计尺寸的要求。

解:L 1的尺寸链如图所示。

35为封闭环,L 1为增环,10为减环。

可求得:L 1=45±0.1 L 2的尺寸链如图所示。

10为封闭环,20、L 2为减环,35为增环。

可求得:L 2=5±0.1
七、定位分析题(共10分)
分别指出下列图中各定位元件限制的工件自由度。

(1)
(2)
解:(1)V型铁:
z
z
y
y
,
,
,,定位螺钉:x(2)z
y
x
z
y
x
-
-
-3,
,
,
2,
,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