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文S版3下 1 教案22寓言两则(2)

合集下载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2 寓言二则教案b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2 寓言二则教案b

(一)交流讨论:为什么会出现“其人弗能应
这个环节,既是课文内容
也”的尴尬局面?
的升华,又是课文内容的拓
(二)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读了这则寓言, 展。通过讲故事、列举事例等
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形式,既可以检验学生对课文
(三)想一想:在你的周围,存在着自相矛盾 内容的掌握情况,又可以加深
的人或事吗?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寓
学生造句有困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生 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运
活经验说句子,如:
用中理解词义,做到学用结
绿叶衬着鲜花,使鲜花更美了。
合。
同学们洁白的校服衬着胸前的红领巾,使红
领巾显得更鲜艳了。
在这句诗中,瀑布在高高的青山衬托下,会
显得怎样呢?(更白了,更加壮丽)
(展示课件第十屏)
让学生说说对此课件内容的感受。
的声音和样子,让我们带上对瀑布的喜爱之情, 再次朗读诗歌。 四、作业布置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书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一)听写已学过的生词。
(二)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
道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瀑布的吗?
板书:声音和样子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首诗歌。
二、品读课文,感悟诗的意境美
(展示课件第八屏)
瀑布的声音像(叠叠的浪),又像(阵阵的
风)。这样的声音说明了瀑布(气势雄伟)。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小节,读出瀑
3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 瀑布
布的气势雄伟。
(展示课件第九屏)
(二)学习第二、三小节。
1.过渡:还没看见瀑布就听见如此响亮的瀑
布声,接下来看到的瀑布会是怎样的呢?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2 寓言二则教案m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2 寓言二则教案m

语文教学设计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文:22 寓言二则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教学将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学生的学段特点和认知能力,充分预设,力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法顺应学法,教学思路符合学习认知思路,力图从语言入手,通过读、思、评、说等平台,引导学生读懂、读深、读活。

在这样的过程中促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栩栩如生的形象中获取新知,升华情感。

注意形象渲染、重视情境感受、在语言情境中感受语言内涵并在具体形象的创造中获得新的语文心智。

教学目标:1.会认“矛、盾、誉”等 9 个生字,会写“寓、矛、盾”等 6 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寓言含义,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3.帮助学生树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的意识;明白做事不要急于求成的道理。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读懂课文、理解寓意。

2.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和自学能力。

教学难点:1.读懂课文、理解寓意,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2.帮助学生树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免得喧宾夺主的意识;明白做事不要急于求成的道理。

课前准备:1.生词卡片。

2.挂图。

3.课件。

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全文只有一段,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有一个卖盾和矛的楚国人,在夸耀自己的盾与矛。

第二层:人们听了他的话后的反应,使这个楚国人无言以对。

三、沿着思路译课文(一)学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会认“矛、盾”等几个生字,会写“寓、矛、盾”等几个生字。

观察课文插图,对照课文下面的注释,想想每一句话的意思,教师适时点拨。

(展示课件第六至十四屏)(二)小组讨论,然后交流。

1.演一演:假如你就是那个楚国人,你将怎样夸耀你的盾?请你模仿一下他在集市上大声吆喝叫卖的样子。

2.议一议: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会怎样想?怎样说?3.演一演:假如你就是那个楚国人,你又将怎样夸耀你的矛?请你模仿一下他在集市上大声吆喝叫卖的样子。

新语文S版3下 1 教案22寓言两则

新语文S版3下 1 教案22寓言两则

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这两则寓言中的故事。

重点难点1.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两则寓言的寓意。

2.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意思。

教学课时两课时。

1.学会《自相矛盾》中的生字和新词,理解寓意。

2.朗读课文,深入理解寓意。

3.明白说话做事不要前后抵触。

生字、新词投影。

《自相矛盾》朗读录音。

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一些反应古代战争题材的电影或电视剧上,可能都见到过两样兵器——矛和盾。

谁看见过?和同学们说一说,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作用呢?二、初读课文1.我们知道了矛和盾都是古代的——兵器。

你听得很仔细。

这就是矛,各种各样的矛,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啊?——长的,上面是——尖尖的,打仗的时候可以用来刺伤敌人。

所以这个矛的尖尖头十分--尖锐、锐利。

但是你不要以为敌人都是傻子,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当矛刺过来的时候,敌人就用——盾来保护自己。

那么这个盾的质量要不要好的啊?——要,为什么?所以说盾得坚固、坚硬、结实。

说的真好!今天我们就要走进寓言《自相矛盾》的世界。

2.古时候,诵读诗文是件风雅的事,一卷在手,书声琅琅,小古文的朗读要特别注意节奏和韵味,现在看好书,听老师读。

3.怎么样,自己想试试吗?现在请小朋友把小古文读两遍,第一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第二遍和离你最近的小伙伴一起读一读。

4.小朋友,快去数一数有几句话?老师请五位小朋友来读!学生评价。

俗话说,一回生啊两回熟,现在我再请五位小朋友来读一读。

这次明显比上次有进步!5.轻轻地把书本放下!三、理解课文1.老师知道你们的小脑袋里啊装了很多好玩、有趣的方法来学习小古文,比如:查字典、和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看下面的注释、翻译等等,现在请你们小组合作:读一读,想一想,你读懂哪个字、哪个词、哪句话?2.楚国的集市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瞧,这个楚人在干什么?把话说完整——这个楚人在卖盾与矛。

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与教学设计

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与教学设计

语文(S)教学设计教课板材:语文(S)三年级下册文:11 寓言两则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教学将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学生年段特点和认知能力,充分预设,力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法顺应学法,教学思路符合学习认知思路,力图从语言入手,通过读、思、评、说等平台,引导学生读懂、读深、读活。

在这样的过程促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栩栩如生的形象中获取新知,升华情感。

注意形象渲染、重视情境感受、在语言情境中感受语言内涵并在具体形象的创造中获得新的语文心智。

教学目标:1.会认“催、竭”2 个生字,会写“寓、刻、剑、掏、舷、催、捞、盼、疲、竭”等10 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寓言含义,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3.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思考问题,明白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情况变了,处理的办法也要跟着变化的道理;明白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的道理。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 读懂课文、理解寓意。

2. 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和自学能力。

教学难点:1.读懂课文、理解寓意,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2.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去观察和思考问题;成果要靠踏实勤劳的工作去获取。

课前准备:1. 生词卡片。

2. 挂图。

3. 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说明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则寓言《刻舟求剑》,你告诉我们学习寓言最重要的是弄懂什么?《刻舟求剑》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揠苗助长》。

边说边板书课题。

(展示课件第七屏)二、读题两遍,释题引导学生写“揠”,查字典,了解字意。

释题并依题质疑。

三、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

2.同桌互相讨论理解文中的词语。

(二)自读自悟:1.这篇课文很有意思,让咱们试着演一演,怎么样?想要演好这篇寓言,首先咱们就要揣摩一下文中这个人的动作语气,把自己当作这个人,来,自己试着读读课文。

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doc

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doc

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过几天就要上新的课程了,又要做新的教案了,对于新的教案你有思路吗,还是说你已经写好了?没有的话就来看看以下由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更多详!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两则寓言故事。

3、理解寓言内容,体会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在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教学准备:1、本课课件。

2、布置学生搜集、阅读寓言故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同学们都爱看故事听故事,谁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寓言故事?2、揭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个有趣的寓言故事。

板书:寓言两则(指导“寓”的书写)。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

3、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

二、朗读课文,读通读顺1、自由朗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同桌互读课文,相互正音。

3、指名朗读课文,相机检查字词的学习情况。

4、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谁能用三言两语概括?(先四人小组内练说,再指名回答。

)三、交流体会,明了寓意1、小组内分角色读、演课文。

2、组内交流:我从这个故事明白了什么?3、全班交流(引导联系学习、生活实际去谈感受)。

四、总结学法,自读自悟1、我们是怎么读懂这则寓言的?(引导学生总结寓言的学习方法。

)根据回答,板书寓言故事学习法:(1)朗读课文,读通读顺(2)了解故事内容(3)体会故事寓意2、根据学法,自学第二则寓言故事《南辕北辙》。

3、组内交流各自的自学所得,提出疑难组内探讨。

4、汇报交流,释疑解惑。

第二课时一、复述故事1、熟读课文,同桌互练,用自己的话讲述两个寓言故事。

2、指名上台复述故事,师生评议。

二、拓展延伸1、小组成员互相展示各自搜集的寓言故事资料,商讨汇报形式,做好汇报准备。

2、小组上台汇报。

3、评出最佳汇报小组。

三、堂上写字1、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指导难写字的书写)2、抄写生字词。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2 寓言二则教案e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2 寓言二则教案e

4.让我们想象一下,这个小女孩在学校的 理解;再通过体会心情、想象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5 我愿你是我女儿
女孩。 (自卑、痛苦、烦恼……) 6.带着我们的理解,通过朗读走进小女孩 的内心世界。 (二) ( 展示课件第六屏)指名读第 2 段, 感受伦纳德老师的美丽。 1. 用 一 个 词 填 空 : 伦 纳 德 老 师 是 一 个 ( )的老师。 (胖胖的、美丽、令人喜欢……) 2.你从哪个句子读出来的? 师的美丽) 3.出示句子: 每个孩子都喜欢她、敬慕她。但是,没有 一个人比我更爱她。 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我非常爱伦纳德老师) (三)合作读第 3—7 自然段,感悟“我愿 你是我女儿”这句话所蕴含的爱的神奇。 1.(展示课件第七屏)小组合作,讨论交 流。 2.师生交流: 卑。 (2) 耳语测验时, 用一个词来说说我当时 的心情。 ( 紧张、害怕、忐忑不安) 3.(展示课件第八屏)配乐引读,创设情 境: 这位痛苦的小女孩带着害怕的心情站到门 这一环节,紧紧抓住“我 式,激活学生的经验世界,充 这位自卑的小女孩带着紧张的心情在猜测 分朗读、充分想象,读思结合, 老师的问题时,她的耳边响起了一句话,那就 读中感悟,让学生的情感得到 是 情把右手抬起了一点儿,她的耳边响起了一句
设情境让学生在栩栩如生的形象中获取新知,升华情感。注意形象渲染、重视情
境感受、在语言情境中感受语言内涵并在具体形象的创造中获得新的语文心智。
教学目标:
1.
会认“矛、盾、誉”等 9 个生字,会写“寓、矛、盾”等 6 个生字,能 正
2. 理解寓言含义,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帮助学生树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的意识;明白做事不要急于求 成
什么? 《 自相矛盾》 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这节课

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2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2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的词句,读懂故事,体会成语的含义。

(2)用“……虽然……可是……”说句话。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质疑,理解能力。

(2)能够表演,再现课文情境。

3、情感目标:做什么事必须把方向搞正确,要听从朋友善意的劝告。

【教学重点】能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的词句,读懂故事。

【教学难点】体会南辕北辙的寓意:做什么事情必须先把方向搞正确,还要听从朋友善意的劝告。

【教学过程】一、课本剧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南辕北辙》这个故事,我们班有几位同学对这个寓言故事很感兴趣。

他们想编了一个课本剧让同学欣赏,同学们欢不欢迎呢?二、读中生疑,读中探究1、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些什么?或是有什么疑问也可以提出来交流交流。

2、学生交流学习心得。

3、师:这个人要去南方,却往北行驶,有人告诉他方向错了吗?这个人是谁呢?季梁劝了他几次呢?季梁是怎么劝,那个朋友又是怎么说的?你们能不能把它们找出来?4、师:出示:“……虽然……可是……”你们能不能仿照这个例子说说话?5、师:板书:不解、告诉、诚恳6、能不能来说说“不解”、“诚恳”的意思?7、季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8、季梁劝了车上的朋友三次,那么这个人接受了吗?像这样总是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想法而不听别人意见的人,我们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他,叫做什么?9、理解“固执己见”的意思。

10、师:你们能不能通过朗读表现季梁的诚恳,车上朋友的“固执”?请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11、师:我们一起来听听录音机小博士是怎么读的。

12、学生进行评议。

13、师生分角色朗读。

三、放飞想象,体会寓意1、请同学们想象:楚国在南方,而那个去楚国却往北走,结果会怎样呢?2、通过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师小结: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还知道一个人如果走的方向不对,是实现不了目标的。

小学语文《寓言两则》教学设计(苏教版三下)

小学语文《寓言两则》教学设计(苏教版三下)

小学语文《寓言两则》教学设计(苏教版三下)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课文中的词语的意思。

3.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做事要脚踏实地、不急于求成以及双方为了一点利益互不相让,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寓言内容,体会寓意。

教学难点:读懂词句,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今天老师和同学一起来学习两则寓言。

你们知道什么是寓言吗?2、归纳解释:寓言是用虚构、简短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两则就是告诉咱们这课共有两个故事。

3. 学习寓字:寓是寄托的意思。

(学生自由发言,说自己的记忆字形的方法)4、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寓言。

(板书:揠苗助长,指导读准字音)二、初读课文,了解寓言大意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生词:齐读、指名读、小组读、全班读。

3、指名读故事,读通顺课文,并说一说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

三、学习故事,揭示寓意1、学生自由读故事,然后交流自己读懂的内容。

2、指导朗读:(1)指名朗读第一段,学生评议并交流:巴望是什么意思?农夫焦急什么?从哪儿看出他很焦急?他心里会怎么想?(2)指导朗读第一段,读出农夫的焦急。

(3)指名读第二、第三段。

农夫想到什么办法?(相机理解筋疲力尽)(4)让学生观看插图。

此时他的神情是怎样的?能用一个词语概括吗?(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能把农夫当时又累又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6)指名读第四段:农夫辛苦工作了一天,结果怎样?(理解纳闷)3、理解寓意:(1)讨论交流:禾苗为什么会枯死?种田人错在哪儿?(2)小结:这个庄稼人采用拔苗的方法,想让禾苗长得快些,这种做法违反了禾苗生长的规律,太急于求成,所以禾苗不但不能长高,相反都枯死了,这是个错误的做法。

(3)看到枯死的禾苗,如果你是农夫的儿子,你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他的邻居,又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他的妻子,你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村里最德高望重的老人,你会忠告他什么?(口头练习说。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2 寓言二则教案l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2 寓言二则教案l

语文教学设计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文:22 寓言二则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教学将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学生的学段特点和认知能力,充分预设,力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法顺应学法,教学思路符合学习认知思路,力图从语言入手,通过读、思、评、说等平台,引导学生读懂、读深、读活。

在这样的过程中促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栩栩如生的形象中获取新知,升华情感。

注意形象渲染、重视情境感受、在语言情境中感受语言内涵并在具体形象的创造中获得新的语文心智。

教学目标:1.会认“矛、盾、誉”等 9 个生字,会写“寓、矛、盾”等 6 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寓言含义,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3.帮助学生树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的意识;明白做事不要急于求成的道理。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读懂课文、理解寓意。

2.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和自学能力。

教学难点:1.读懂课文、理解寓意,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2.帮助学生树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免得喧宾夺主的意识;明白做事不要急于求成的道理。

课前准备:1.生词卡片。

2.挂图。

3.课件。

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全文只有一段,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有一个卖盾和矛的楚国人,在夸耀自己的盾与矛。

第二层:人们听了他的话后的反应,使这个楚国人无言以对。

三、沿着思路译课文(一)学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会认“矛、盾”等几个生字,会写“寓、矛、盾”等几个生字。

观察课文插图,对照课文下面的注释,想想每一句话的意思,教师适时点拨。

(展示课件第六至十四屏)(二)小组讨论,然后交流。

1.演一演:假如你就是那个楚国人,你将怎样夸耀你的盾?请你模仿一下他在集市上大声吆喝叫卖的样子。

2.议一议: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会怎样想?怎样说?3.演一演:假如你就是那个楚国人,你又将怎样夸耀你的矛?请你模仿一下他在集市上大声吆喝叫卖的样子。

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2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2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两则寓言故事。

3、理解寓言内容,体会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在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教学准备:1、本课课件。

2、布置学生搜集、阅读寓言故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同学们都爱看故事听故事,谁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寓言故事?2、揭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个有趣的寓言故事。

板书:寓言两则(指导“寓”的书写)。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

3、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

二、朗读课文,读通读顺1、自由朗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同桌互读课文,相互正音。

3、指名朗读课文,相机检查字词的学习情况。

4、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谁能用三言两语概括?(先四人小组内练说,再指名回答。

)三、交流体会,明了寓意1、小组内分角色读、演课文。

2、组内交流:我从这个故事明白了什么?3、全班交流(引导联系学习、生活实际去谈感受)。

四、总结学法,自读自悟1、我们是怎么读懂这则寓言的?(引导学生总结寓言的学习方法。

)根据回答,板书寓言故事学习法:(1)朗读课文,读通读顺(2)了解故事内容(3)体会故事寓意2、根据学法,自学第二则寓言故事《南辕北辙》。

3、组内交流各自的自学所得,提出疑难组内探讨。

4、汇报交流,释疑解惑。

第二课时一、复述故事1、熟读课文,同桌互练,用自己的话讲述两个寓言故事。

2、指名上台复述故事,师生评议。

二、拓展延伸1、小组成员互相展示各自搜集的寓言故事资料,商讨汇报形式,做好汇报准备。

2、小组上台汇报。

3、评出最佳汇报小组。

三、堂上写字1、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指导难写字的书写)2、抄写生字词。

3、听写生字词。

四、布置作业1、把这一课的两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小练笔:我从某个寓言故事想到的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2)本教案是针对三年级语文下册中的《寓言两则》内容设计的教学方案,旨在让学生理解和欣赏寓言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字阅读能力。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2 寓言二则教案h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2 寓言二则教案h

语文教学设计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文:22 寓言二则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教学将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学生的学段特点和认知能力,充分预设,力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法顺应学法,教学思路符合学习认知思路,力图从语言入手,通过读、思、评、说等平台,引导学生读懂、读深、读活。

在这样的过程中促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栩栩如生的形象中获取新知,升华情感。

注意形象渲染、重视情境感受、在语言情境中感受语言内涵并在具体形象的创造中获得新的语文心智。

教学目标:1.会认“矛、盾、誉”等 9 个生字,会写“寓、矛、盾”等 6 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寓言含义,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3.帮助学生树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的意识;明白做事不要急于求成的道理。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读懂课文、理解寓意。

2.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和自学能力。

教学难点:1.读懂课文、理解寓意,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2.帮助学生树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免得喧宾夺主的意识;明白做事不要急于求成的道理。

课前准备:1.生词卡片。

2.挂图。

3.课件。

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全文只有一段,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有一个卖盾和矛的楚国人,在夸耀自己的盾与矛。

第二层:人们听了他的话后的反应,使这个楚国人无言以对。

三、沿着思路译课文(一)学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会认“矛、盾”等几个生字,会写“寓、矛、盾”等几个生字。

观察课文插图,对照课文下面的注释,想想每一句话的意思,教师适时点拨。

(展示课件第六至十四屏)(二)小组讨论,然后交流。

1.演一演:假如你就是那个楚国人,你将怎样夸耀你的盾?请你模仿一下他在集市上大声吆喝叫卖的样子。

2.议一议: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会怎样想?怎样说?3.演一演:假如你就是那个楚国人,你又将怎样夸耀你的矛?请你模仿一下他在集市上大声吆喝叫卖的样子。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2 寓言二则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2 寓言二则教案(教学设计)

要的是其间描绘蕴含的寓意耐人寻 味。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能初知大 意,为下文解意悟情教学打好基础。
4.同桌互练互评、推荐读、男女轮读、齐读。 (二)结合注释,读懂文言文。
1. 指导学生如何读懂文言文。
1 出示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中难懂的词的意 思,
文言文的表达与现代文不同。
从而理解整句的意思。(展示课件第七屏)
综合分析,阅读寓言,要熟读成诵,了解它的大意和蕴含的道理。以此为基调, 在教学伊始将通过师生共同梳理,确定中心问题;接着抓住重点字词,通过多种形 式帮助学生理解寓意,想象画面,获得启发。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理解寓意,想象故事的画面,初步体会文言字词的博大精深。 2. 指导朗读、背诵两则寓言。 3. 会认“株、颈、冀”等 6 个生字;会写“守、株、折”等 7 个生字。
把我们带入怎样的故事之中。
二、学习《滥竽充数》 (一)(展示课件第十二屏)简介关于“竽”的知
简介“竽”的知识,了解相关
4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22 寓言二则
识。
背景知识,丰富积累。
(二)(展示课件第十三屏)多种形式读文,把寓
言读准、读通,读出节奏、停顿。
1.(展示课件第十四屏)教师示范读课文,要求
2. 耕田者看到撞树桩而死的兔子会想些什么? (启发想象)
3. 如果你碰到这种事该怎样想,怎么做? (事情完全偶然,不必专门等这事再发生,该做 什么事就做什么事。) 4. 这个人是怎么做的?当时他会怎么想?如果 你 展示课文插图,结合图画理解故 看见了他该怎样劝他?(展示课件第八屏)(小组交 流 事,把握寓意。 )
“完整叙述”训练将贯穿整个小学
株:树桩。
的教学当中,培养学生根据课文内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2 寓言二则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2 寓言二则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教学设计教材: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22 寓言二则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安排了两则寓言,分别是《守株待兔》和《滥竽充数》。

两则寓言都是文言短文,用短短几句话讲述了富有哲理的故事,发人深省。

《守株待兔》讲的是古时候一个种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守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再也没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

《滥竽充数》要说的是没有真才实学,靠假冒过日子是长不了的。

综合分析,阅读寓言,要熟读成诵,了解它的大意和蕴含的道理。

以此为基调,在教学伊始将通过师生共同梳理,确定中心问题;接着抓住重点字词,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寓意,想象画面,获得启发。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理解寓意,想象故事的画面,初步体会文言字词的博大精深。

2.指导朗读、背诵两则寓言。

3.会认“株、颈、冀”等 6 个生字;会写“守、株、折”等 7 个生字。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会认“株、颈、冀”等 6 个生字;会写“守、株、折”等 7 个生字。

2.指导朗读、背诵两则寓言。

教学难点背诵寓言,理解寓意。

课前准备1.收集关于《韩非子》的资料;2.收集寓言故事的相关图片;3.多媒体课件;4.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 课时教学过程好():喜欢,爱好。

课时安排:2 课时笛的呢?(展示课件第四屏)2.思考:为什么爷爷的芦笛声会让强强感到一股浓浓的海水味呢?想象中的爷爷的芦笛声到底给了强强怎样的感受呢?3.带着美好的憧憬,齐读第一小节。

(二)学习第二次笛声。

1.过渡:好玩的小闸屋,如诗如画的大海,有趣的芦笛,这一切让强强无限向往。

现实生活中是怎样的呢?就让我们与强强一起,来到苇叶葱茏的海边,来到爷爷的小闸屋,去亲自聆听爷爷的芦笛声。

2.默读 2—6 自然段,思考:美丽的大海,清脆的笛声又给强强怎样的感受?3.想想画面有感情朗读 2—6 小节。

二、细读课文,突破难点(学习第三次笛声)过渡:慈祥的爷爷,温柔的大海,丛生的芦苇,飞舞的海鸟,特别是清脆的笛声,给强强带来无比的快乐。

三年级语文下册 寓言两则1教案 语文S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 寓言两则1教案 语文S版
1.指定四位学生读课文。
2.提问:这个人的宝剑是怎么掉进江里的?
过渡:那个人是怎么做的呢?他为什么这样做?
3.读第二段,回答问题(①一点儿不着急。②在船舷上刻记号。③他想记住掉剑的地方,捞上宝剑?)
4.指导看插图,说清图意。
5.小声读3~4段,思考:当有人问他Fra bibliotek他是怎么回答的?
6、教师示范。
学生要做到:
1.有不懂的地方,问问同学或老师。
学生把课文读好。特别是一些重要字词,要让学生读正确。
2.讨论,全面理解课文意思。围绕主棣问题深入理解。
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为后面的理解作铺垫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创设学生喜欢的情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六、总结谈话,启发联想。
1.分组讨论。①那个人等船靠岸后捞到剑了吗?②他没捞到剑会说什么?③别人可能又会说什么?
2.提问①你认为那个人错在哪里?②学完寓言以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第二课时
学习《揠苗助长》
一、引导学生自读自学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可提示如下:自己读课文看课文讲的是什么事?根据故事想一想文章题目“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不认识的字要看课后的注音,或查字典。有不懂的地方,问问同学或老师。
学生练读,指名读。第一句要读出着急的语气。两句话既要读出不理解的语气,而且还要读出不赞同的口气。
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文的学习作铺垫。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读通读顺为下面的学习理解打基础,培养学习良好的阅读习惯。
(3)理解词语“不慌不忙”的意思。他为什么不慌不忙?
(4)提问:按照那个人说的办法,能把宝剑捞上来吗?为什么?
不小心 掉 捞剑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2 寓言二则教案m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2 寓言二则教案m

流:从此以后,我知道了,不管做什么工作,如
果想要做得更完善更有价值的话,就应当像罗丹
那样去做。
(1)“从此以后”指什么时候以后?
(2)“那样去做”指怎样去做?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4.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5.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3.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启示。
四、朗读课文,自由感悟体会
1.自由读。
2.男、女生对读。
3.各小组推荐代表诵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温故而知新”,必要的知
二、精读课文,探究释疑
识回顾不可少。
(一)第一部分。
1.学生齐读课文。
2.合作探究。(展示课件第六屏)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通过读、议,使文本语言
“我”与艺术大师的普通会面,有何感受? 承载的意旨触动学生的心灵,
(四)课堂练习。
言蕴含的哲理的领悟。
1.根据拼音写汉字。
楚人有鬻 ( )与 ( )者,誉之
曰:“吾盾之 ( ),物 ( )能 ( )
也。”
3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2 寓言二则
2.分小组把这则寓言故事编成一个小品,表演 给大家看。
板书设计:
自相矛盾
盾——坚固
矛——锋利
(比喻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
4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2 寓言二则
(勤劳,性子急……)
2.读了这些词句,你有什么感受?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2 寓言二则教案2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2 寓言二则教案2

2.同桌互相讨论,理解文中的词语。
把自己设想为揠苗人, 入 1.这篇课文很有意思, 让咱们试着演一演, 怎 情入境,身临其境,设身处地 么样?想要演好这篇寓言, 首先咱们就要揣摩一下 的想象,让学生悟情悟境。 文中这个人的动作和语气, 把自己当作这个人, 来, 自己试着读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 (1) 快速读读课文, 用横线画出与课题对应的 一句话。
设情境让学生在栩栩如生的形象中获取新知,升华情感。注意形象渲染、重视情
境感受、在语言情境中感受语言内涵并在具体形象的创造中获得新的语文心智。
教学目标:
1.
会认“矛、盾、誉”等 9 个生字,会写“寓、矛、盾”等 6 个生字,能 正
2. 理解寓言含义,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帮助学生树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的意识;明白做事不要急于求 成
5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百花园五
语文教学设计
教 课 板 材:语文三年级下册 文:百花园五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这个单元的百花园依然分为四个部分(语海畅游、读读背背、语文大课堂、 习作),注重了知识的整合与灵活运用,鼓励学生去发现、掌握知识的规律,引 导学生注重积累,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第三组:相同的部首是“口”字框,第一个口 解形近字的辨析方法及技 字框里面装了个小小的“人” 字, 就是囚犯的囚字, 辨 常用来表示拘禁等意义,我们可以组词“囚笼、囚 巧,引导学生自由总结 析经验,将枯燥的知
识点 衣、囚禁”等,人进入四面封口的空间就没有了自
变得灵活有趣,提
高学生 由, 是不是啊。 第二个字是口子框里装了一个“木” 语文学习兴趣。 字,就成了“困难”的“困”字,可以组词“贫困 、 困苦、困乏”等。 好了,老师为大家讲解到这里,下面的三组我 请三位同学来给大家当“小老师”,看看同学们都 是怎么识记这些文字“孪生兄弟”的。 同学们的办法好像比老师的还要好,老师以后 也要向同学们学习了。 (二)读一读,记一记。 (展示课件第四屏) 赤胆忠心 天下为公 精忠报国 治国安邦 忧国忧民 名垂青史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2 寓言二则教案j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2 寓言二则教案j

语文教学设计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文:22 寓言二则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教学将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学生的学段特点和认知能力,充分预设,力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法顺应学法,教学思路符合学习认知思路,力图从语言入手,通过读、思、评、说等平台,引导学生读懂、读深、读活。

在这样的过程中促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栩栩如生的形象中获取新知,升华情感。

注意形象渲染、重视情境感受、在语言情境中感受语言内涵并在具体形象的创造中获得新的语文心智。

教学目标:1.会认“矛、盾、誉”等9个生字,会写“寓、矛、盾”等6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寓言含义,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3.帮助学生树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的意识;明白做事不要急于求成的道理。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 读懂课文、理解寓意。

2. 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和自学能力。

教学难点:1.读懂课文、理解寓意,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2.帮助学生树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免得喧宾夺主的意识;明白做事不要急于求成的道理。

课前准备:1. 生词卡片。

2. 挂图。

3. 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楚人有鬻()与()者,誉之曰:“吾盾之(),物()能()语文教学设计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文:10 万年牢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阅读教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批文得意”,在阅读中掌握读书方法,理解文章内容,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品味、消化、积累、运用课文的语言。

“意文兼顾”,才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因此,在课堂结尾处设计有依据、有中心的环节。

从课堂中学到语文知识,结合生活实践用于生活,既回顾父亲做人做事的认真实在,又贯穿三处“万年牢”之间的内在联系于其间,最后给学生一个平台展示他们的视角、他们的情感,从课文中受到的崇高的人格美的熏陶、感染,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教学目标:1.会认“津、棠、损”等14个生字,会写“晨、损、选”等12个生字。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2 寓言二则教案a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2 寓言二则教案a

语文教学设计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文:22 寓言二则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教学将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学生的学段特点和认知能力,充分预设,力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法顺应学法,教学思路符合学习认知思路,力图从语言入手,通过读、思、评、说等平台,引导学生读懂、读深、读活。

在这样的过程中促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栩栩如生的形象中获取新知,升华情感。

注意形象渲染、重视情境感受、在语言情境中感受语言内涵并在具体形象的创造中获得新的语文心智。

教学目标:1.会认“矛、盾、誉”等9个生字,会写“寓、矛、盾”等6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寓言含义,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3.帮助学生树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的意识;明白做事不要急于求成的道理。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 读懂课文、理解寓意。

2. 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和自学能力。

教学难点:1.读懂课文、理解寓意,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2.帮助学生树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免得喧宾夺主的意识;明白做事不要急于求成的道理。

课前准备:1. 生词卡片。

2. 挂图。

3. 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楚人有鬻()与()者,誉之曰:“吾盾之(),物()能()语文教学设计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文:1 古诗二首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1.引导学生重走诗歌作者从构思到成型的创作思路,在探究思路的过程中了解诗人的特定心意,感受诗句意境,从而在“知识与能力”上有所获得,“过程与方法”上有所感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得到熏陶。

2.再现诗句所创设的景物场景、事物场景、虚拟场景过程中,理解诗句意思,进入诗句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脉搏,在此基础上探求语言特有的表达方式、文化的博大精深、价值的核心体系。

3.探索一条古诗教学的全新思路,追求“以诗化人、以诗寓趣、以诗育人、以诗增智”的理想效果。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这两则寓言中的故事。

重点难点1.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两则寓言的寓意。

2.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意思。

教学课时两课时。

1.学会《自相矛盾》中的生字和新词,理解寓意。

2.朗读课文,深入理解寓意。

3.明白说话做事不要前后抵触。

生字、新词投影。

《自相矛盾》朗读录音。

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一些反应古代战争题材的电影或电视剧上,可能都见到过两样兵器——矛和盾。

谁看见过?和同学们说一说,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作用呢?二、初读课文1.我们知道了矛和盾都是古代的——兵器。

你听得很仔细。

这就是矛,各种各样的矛,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啊?——长的,上面是——尖尖的,打仗的时候可以用来刺伤敌人。

所以这个矛的尖尖头十分--尖锐、锐利。

但是你不要以为敌人都是傻子,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当矛刺过来的时候,敌人就用——盾来保护自己。

那么这个盾的质量要不要好的啊?——要,为什么?所以说盾得坚固、坚硬、结实。

说的真好!今天我们就要走进寓言《自相矛盾》的世界。

2.古时候,诵读诗文是件风雅的事,一卷在手,书声琅琅,小古文的朗读要特别注意节奏和韵味,现在看好书,听老师读。

3.怎么样,自己想试试吗?现在请小朋友把小古文读两遍,第一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第二遍和离你最近的小伙伴一起读一读。

4.小朋友,快去数一数有几句话?老师请五位小朋友来读!学生评价。

俗话说,一回生啊两回熟,现在我再请五位小朋友来读一读。

这次明显比上次有进步!5.轻轻地把书本放下!三、理解课文1.老师知道你们的小脑袋里啊装了很多好玩、有趣的方法来学习小古文,比如:查字典、和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看下面的注释、翻译等等,现在请你们小组合作:读一读,想一想,你读懂哪个字、哪个词、哪句话?2.楚国的集市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瞧,这个楚人在干什么?把话说完整——这个楚人在卖盾与矛。

出示:楚人有卖盾与矛者。

你来读,你来读。

3.谁来当当楚人,夸夸这面坚固无比的盾?你来。

看来你是初次经商,还没有体会到商人的心情,夸的还不够。

谁来帮帮他,应该读出夸耀的语气,你试试。

你可真会誉盾啊(出示词卡)!谁连起来读一读?(出示: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4.谁再来夸夸他的矛?(出示: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把他的心里都读出来了!我的矛可好了,你来读。

大家快来看一看,瞧一瞧,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5.谁来说说看,这两句话你读懂了哪个字,哪个词语,哪句话?预设:吾:我的。

坚:坚固,给他组组词。

新的学习方法出现了,遇到不理解的次可以给他多组几个词。

坚可以组哪些词?利:锋利、锐利,也是组组词。

吾矛之利的意思就是——我的矛很锋利。

物莫能陷也:通过对比古文和现代文,我知道了这句话地意思是:——随便你用什么东西都不能戳穿它。

你来读,你的盾很坚固,你的盾的质量很好!于物无不陷也:随便什么盾都能戳的穿。

就是所有的的盾都不能不被戳穿。

你来读,这个矛很锋利,很厉害的一只矛。

6.谁来帮帮这个楚人,帮他吆喝吆喝生意?你来,你再来。

我们一起来!(齐读)7.楚人的一番吆喝吸引了不少的围观者,听了楚人的吆喝,有没有人买呢?你从书上哪个地方知道的?(出示: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旁边的人听出了破绽。

8.(1)假如你是一位孩子,你会说:叔叔,(2)假如你是一位中年人,你会说:兄弟,(3)假如你是一位老人:年轻人:9.那个人的反应是什么啊?(出示:其人弗能应也)嘴巴张的大大的,可是说不出话来就是——张口结舌。

大家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此时的楚人吗?(尴尬、窘迫、吃惊、难堪、张口结舌、目瞪口呆。

)大家积累的词语可真多!老师这里还有几个成语呢!看!(哑口无言、瞠目结舌、无地自容、面红耳赤、无言以对、洋相百出、呆若木鸡。

)四、活学活用1.楚国人的买卖还能做下去吗?谁来告诉他错在什么地方了?说话、做事前后抵触,说话不讲逻辑,真厉害,一下子点出要害。

用四个字概括就是(自相矛盾)。

2.这是《自相矛盾》的小诗,自己读读看?这诗歌有意思吧!谁来说一个你觉得有意思的地方?3.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自相矛盾的实例呢,看这是一则广告。

播放脑白金广告)对呀,前后说的不一致就是自相矛盾!五、熟读成诵1.老师给出寓言《自相矛盾》的填空,自己先试试看?根据填空背的很流利!2.老师奖励你们看一组连环画,看,能不能跟着图画把它背出来呢?自己试试看!(请两个小朋友来背)3.真厉害,这也难不倒你们!现在啊我们把这个寓言故事演一演,谁来读旁白?谁来做楚人?谁来当当小朋友路人甲?中年大叔路人乙好,老者路人丙?开始!充分开发、利用教材,注重语文三维目标的训练。

语文课就要上出语文课的味道来。

训练的味道要弄,育人的意识要强,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也要体现。

例如:在导入环节,老师不光是告诉学生什么是寓言,还交待了学习寓言的方法,并把这一方法渗透在整节课的教学之中。

在生字学习中,尽可能的扩大学生学习的信息量。

“盾”字的演变过程,展示了汉字造字的魅力,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趣味性。

“把词语连起来说一说,连词成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这些设计既体现了语文基本能力训练,又渗透了学习方法的指导。

为了突破难点,老师将这个人夸口叫卖的两句话以结构图的方式出现,引导孩子抓住这两句话中的质问点进行文本对话。

师生合作的学习方式降低了学生表达的难度,有效的帮助学生将零散的思维进行梳理,为寓意的理解搭设了桥梁。

1.学习课文,学会生字和新词。

2.朗读课文,理解《揠苗助长》的寓意。

3.懂得必须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做事的道理。

生字、新词投影。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则寓言故事《刻舟求剑》,懂得了这则寓言蕴含的寓意。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则寓言,相信你会有新的收获。

二初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1.自己朗读课文。

2.同桌互相检查朗读。

3.检查生字的读音。

4.解词。

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揠,拔。

5.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的读音。

6.教师领读。

三学习课文的内容,理解寓意1.读课文题目。

引导学生质疑。

学生的疑问:什么是“揠苗”?谁揠苗?结果如何?2.交流,明确:“揠苗”就是把禾苗往高处拔,是一个宋国人做了这件事。

结果禾苗都干枯了。

3.你想了解这件事的详细过程吗?4.出示学习提示:(1)弄懂原文中重点字词的意思。

闵(mǐn)——通“悯”,担心,忧虑。

长(zhǎng)——生长,成长。

揠(yà)——拔。

谓——对......说芒芒然——疲劳的样子。

芒:疲乏其人——他家里的人。

病——疲惫,劳累予——我,第一人称代词.趋——快走。

往——去,到..去。

槁(g ǎo )——枯萎。

(2)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思考下面的问题:①这个宋国人为什么要把禾苗往高处拔呢?②他干得认真吗?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③这个宋国人对他的家人说了什么?④他的家人听了他的话以后做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先自己读书思考,然后互相交流。

5.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原文的意思。

四、再读课文,理解寓意1.再读原文,要求读准停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2. 小组讨论: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3. 检查,点拨指导:什么事物的发展都有自身的规律,如果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结果会适得其反。

4.大家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见到或听到过这种揠苗助长的事情,讲出来让大家听一听好吗?自相矛盾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揠苗助长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苗则槁矣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来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通过分析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活动,让学生做做动作,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在说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例如:在理解“疲倦”的时候,我让学生来做做揠苗人拔苗的动作,说说自己的感受,周围同学说说他拔完苗会有什么感觉,什么样子,这样在形象的展示同时通过说话练习就可以非常自然而贴切地理解“疲倦”了。

寓言常常是以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因此,理解寓意也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花长时间来说那些道理,显然是不合适的.在实际教学中我就紧紧扣住课题:《揠苗助长》这4个字,特别是“助”,抓住“那个人为什么要揠苗?怎么揠苗?结果怎么样?”这三个前后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读文中明白揠苗人的“帮助”是起到了反作用,这都是因为他的说话或做事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

违背规律,受到惩罚。

帮助违反了禾苗的生长规律。

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矛盾.(dùn cún)荣誉.(yù ténɡ)揠.苗(yà yàn)所谓.(wéi wěi)趋.向(qū qù)盾牌.(pái bēi)二、下列句子在朗读时停顿正确的是()A.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B.其人/弗能应也。

C.其子趋/而往视之。

三、《自相矛盾》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揠苗助长》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参考答案:一、dùn yùyàwéi qūpái二、B. 三、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一寓言简介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蕴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是民间的口头创作。

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采用寓言阐明道理,它们也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如《攘鸡》《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其中,《庄子》与《韩非子》收录得最多。

汉魏以后,许多文人墨客在创作中,也常常运用寓言讽刺现实。

唐代柳宗元就利用寓言形式进行散文创作,他在《三戒》中,以麋、驴、鼠三种动物的故事,讽刺那些恃宠而骄、盲目自大、得意忘形之徒,达到寓意深刻的效果。

中国近代作家也用寓言形式创作,特别是在儿童文学作品中更为多见。

中国民间寓言极为丰富,一般比较短小。

各族人民创作的寓言多以动物为主人公,利用它们的活动及相互关系引申出一种教训或寓意,达到讽喻的目的。

反映了劳动人民健康、朴实的思想,闪耀着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和高尚的道德光芒。

世界各国的寓言作品也很多。

世界最早的寓言集是《伊索寓言》,其他比较著名的寓言集或寓言较集中的作品有《克雷洛夫寓言》《列那狐的故事》《百喻经》《拉封丹寓言》等。

二教学实录(片段)《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自相矛盾》中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2、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3、了解中国古代寓言的特点,渗透学寓言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