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无语有真纯论易安词的创新性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风无语有真淳
——论易安词的创新性
摘要婉约宗主李易安是中国文史上一位千秋涵咏的大家。与众不同的身份,特立独行的性格,以及反差强烈的人生经历共同形成了李易安复杂的情感体验,也成就了《漱玉词》中令人叹服的艺术手法,并以其绝代才情对词坛,对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无论是在实践方面的词之内容打破传统、塑造灵动活泼的艺术形象、修辞上的别出心心裁,还是在理论方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词论》,都有属于李清照独特的艺术气质在里面。
关键词易安词,内容,词境,《词论》,创新性
ABSTRACT
Li Qingzhao was a famous poetes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who was born in Jinan Shandong living in Song Dynasty .Her experience was so complex and feeling was so sensitive that her poet was full of surprise, such as breaking the content of the song of song dynasty (a sort of poet), creating the R-refreshing images, unbelievable use of figures of speech and so on. The aim of this academic thesis is to discuss the song of song dynasty of Li Qingzhao and find out the place which surpass the former poets.
Key Words:Content ,Poetic ,Theory ,Creativity
绪论
温州大学任映红教授《九十年代李清照研究述评》(《上饶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和王克安《近50年李清照研究综述》(《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两文,对建国以来至20世纪末的李清照研究作了全面的回顾。而从2000年到2012年,重要的学术性博士,硕士论文也有50余篇。在上个世纪,关于李清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一是生平事迹考,这方面主要集中在生卒年,籍贯,以及是否再嫁等等;二是思想意识研究,这方面主要集中在其思想的转折点,是否可以冠之以爱国词人,以及在此基础上展开的对其女性意识与内心隐秘的探索等等;三是关于《词论》的相关研究,对其内容、价值、意义都进行了全面的探索。总体而言其价值的肯定是主要方面,甚至有人尊之为金科玉律。而近年来对李清照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一下几方面:一、对李清照创作的女性文化观照;二、对李清照主体情感和个性气质的探寻;三、关于李清照的比较研究。而本文则是在此基础上,从词的实践到理论,更进一步的探讨易安词的超越前人之处。
金代大诗人元好问在其《论诗三十首·其四》中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其意在说明任何文学作品无论多麽的与众不同,多麽的别具一格,要想真正地流传后世,为世人所接受、所欣赏,都必须建立在感情“真”的基础之上;否则只能是昙花一现甚至是哗众取宠,不可能拥有永恒的生命力。而李清照就是这样善于逼真传神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故而他的诗词皆是真情流露,读来感人至深。写婚前的少女青涩生活,是天真活泼,烂漫无邪;话相思,诉离别,则是曲尽其妙,缠绵悱恻;抒亡国,叹身世,更是哀婉动人,翘楚凄迷。
一词内容的变化
(一) 女性作词破传统
闺情词可以说是词的一种重要题材,从晚唐花间词到五代二主词:从小山词到耆卿词,几乎全是男子作闺音,因此词中的女性形象,都是站在男性的立场给以女性的关照,无论词人写的多麽的逼真,手法如何的高妙,都不能给以真实的女性情感世界以如实的描绘,有许多是自以为是甚至扭曲变态。而李清照的横空出世,似乎是文学史的一种必然。一种纠正男子闺音的一手遮天,一种丰富诗词情感表现,一种烛照女性内心世界的必然。诚如袁行霈所言:“李请照是中国文学史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成就最高的女作家。她以女性的身份,真挚大胆地表现对爱情的热烈追求,丰富生动地抒写自我的情感世界,不仅比男子作闺音更为真切自然,而且改变了男子一统文坛的传统格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正如清人李调元所说‘易安在宋诸媛中,自卓然一家,不在秦七、黄九之下。’‘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雨村词话》卷三)”【1】她以女子身份自言闺事,自述闺情,不但话语真实,而且情感真挚。她笔下的女性主人公,或活泼天真,或羞涩可人,或热烈大胆,或凄迷哀婉,都以其其深入性、真实性、新颖性、独特性令后人瞩目,使得大多数男性的闺情作品在她面前皆黯然失色。李清照笔下的主人公,大部分都是自我写照,还有一些是写身边所熟悉的人。她这些人物经过艺术加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典型形象。不论是天真烂漫的少女,还是多愁善感的思妇,抑或是忧时飘泊的老妇,都是有血有肉,真实丰满,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她们没有那些男性词人笔下的矫饰和忸怩作态,而是活生生的灵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的少女,豪放洒落,她豪饮时无拘无束,不知归路时忐忑不安,误入藕花深处时手忙脚乱,惊起一滩鸥鹭时
喜出望外,迸发出欢快之情。她就是这样活泼开朗,任情任性,散发出青春期的野逸之气。而这活泼开朗,豪放潇洒的少女就是年轻时候的李清照。她以她的真实、自然、本色赢得了我们的喜爱。
(二)亡国之痛烈须眉
数千年的文学史一直存在这样的一种现象,正如杜工部在《天末怀李白》中所说“文章憎命达”【5】。历览前贤从屈原“忧愁幽愤而作离骚”,到司马迁“发愤著书”,到韩愈“不平则鸣”,到王国维“愁苦之词易巧,欢愉之词难工”。一脉相承,虽然表述有所出入但其实质都是一样的。这也是极具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诞生的重要条件。唯其有血泪的控诉才会有难以抑制的情感流露,才会有旷世之作的流传千古。
李清照的词作,是社会生活的产物,是一部由国难和家愁编织成的伤痛史,浸透了斑斑血泪。这与那些士大夫们有极大的不同,北宋晏欧诸公虽然也作闺情词,然不过是仕途失意之时的表达内心愤懑的一种手段而已,最多不过是个人身世之叹,三变秦七则旨趣更为不堪,多表达一种与秦楼楚馆之女的生活场景或暂时离别之后的内心的寂寞之情。与经历国破家亡的李清照晚年的亡国之思与飘零之感相比,思想境界相去甚远。
靖康之难后,李清照家破夫亡,受尽劫难和折磨。人生命运的剧变,也引起心境和词境的变化。失去了丈夫,她深切地感受到人间的孤独和个人人生的乏味,往日的一切失去了意义和亮色。李清照到了江南,离乡越远,乡愁越浓。这种沉挚的爱国感情,在词章中,也屡屡出现。《永遇乐·落日熔金》以沉痛的笔调,写出社会的不幸,这使她不堪重负,心灰意懒。尤其是“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试想一个老妇,孤身一人,流落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