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朗读,读准“净慈寺”“毕竟”“映日”等词,会写“莲”“荷”等字。
2. 通过“四时”和“六月”的比较、理解,初步感受六月西湖的独特和作者的赞美之情。
3.通过想象、感悟“无穷碧”和“别样红”,感悟景物的独特之美。
通过古诗与《小池》中荷花的比较、探究,品味不同的意蕴,感受诗人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语“无穷碧”和“别样红”的意思。
教学难点:链接回顾《小池》、合作探究,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解题读题1.小朋友们,看到这幅画面,大家一定会想起以前学过的一首和荷花有关的诗。
(指名背)2.一首诗就是一幅画,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也和荷花有关。
出示课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3.扣题解题:读了诗题,你知道了哪些内容?①送别的时间是早晨,从“晓”字中可以看出;②送别的地点是净慈寺外,净慈寺是位于西湖边,是一座江南名寺;③很显然,这是一首送别诗,是杨万里在净慈寺外送别林子方。
4.虽然题目比较长,但是理解了意思后同学们一定能读得更好。
(指名读)指名1-2生读(要点: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先自由读这首诗,注意读准生字,把诗读正确,特别读好后鼻音。
(生自由读——指名读)2.指导读准词语,出示词语“净慈寺、毕竟、映日”。
这首诗中后鼻音的词比较多,把后鼻音读准读到位会更好听。
3.看到小朋友们读得这么有滋有味,方老师也想和同学们一起合作读一读。
(师生合作读)三、学习品味,感悟诗意1.我们已经把诗歌读正确、有节奏、有韵味了,还要读懂其中的意思。
请大家轻声读,说说你们读懂了什么?2.学习1-2句。
(1)这两句诗中概括地写出了六月的西湖和其他时间都不相同,只有用心的小朋友才能读出来。
(2)指名说。
毕竟是到底的意思。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6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6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使学生了解北宋文化名人苏轼及其诗歌创作;掌握诗歌阅读与赏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理解诗中表达的情感和意蕴。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通过多角度、多方面展开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诗歌赏析,培养学生对文学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诗歌赏析:《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2.苏轼与北宋的文化背景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苏轼的画像和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及其在北宋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引起学生的兴趣。
2.导入诗歌(5分钟)分发《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诗歌原文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先默读,然后再大声读诗歌,感受其中的韵味和情感。
3.课堂讲解(25分钟)教师简要讲解苏轼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背景知识,包括苏轼的生平、北宋的文化背景以及苏轼写作该诗的情境等等。
4.小组合作探究(30分钟)①诗歌中的景象描写和意象有哪些?为什么?②诗歌中表达的情感是什么?为什么?③诗歌中的描写手法、语言技巧有哪些?起到了什么作用?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将小组的讨论结果向全班进行汇报。
5.总结与展示(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结合学生的观点、解读和感受,共同探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深层含义和艺术特点。
6.拓展练习(15分钟)教师出示其他苏轼的诗歌作品,让学生选择其中一首进行赏析,通过比较不同诗歌之间的共同点和细微差异,进一步理解和感悟苏轼的诗歌艺术。
四、教学参考资料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原文2.苏轼的相关资料和诗歌作品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展示,思维是否独立开放,能否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2.作业评价:通过提交书面作业或口头汇报的方式,考察学生对于苏轼诗歌的深层解读和对于文化艺术的欣赏能力。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背诵古诗。
2.读懂诗句,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3.培育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映示)杭州的西湖风光怡人,妩媚多姿,古往今来,很多诗人用饱含深情的诗句描写赞美西湖,谁能背诵一些?即使是同样的风、同样的雨、同样的花,在不同的诗人眼里也是不尽一样的。
有位名叫杨万里的诗人,一天早晨从净慈寺出来送林子方,看到西湖的美景,不禁赞美道:(师读诗)(映示诗句)二、学诗1.试读同学也想来读读这首诗吧?好,那就大声地自由读几遍这首诗,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检查指名读古诗,相机正音。
2.细品想进一步读读,把它读懂吗?我们要读懂古诗,可以(映示四步法:1、释诗题2、知诗人3、明诗意4、悟诗情)请同学们参照这样的方法自学古诗,把读懂的记在心里,不懂的地方作个记号。
学生自学。
小组合作:把你不懂的地方在小组中提出来,争论解决。
沟通:通过自学争论,你知道了什么?[诗题:早晨,从净慈寺出来送林子方诗人:杨万里南宋诗人,字廷秀,好诚斋,世称“诚斋先生”,一生写了两万多首诗,著有《诚斋集》、《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
诗意:(1)相机映示:“接天莲叶无穷碧”读了这句你感受到了什么?荷叶多:“连天”、“无穷”颜色绿:“碧”指导朗读(2)诗人看到了无穷无尽碧绿的荷叶,还看到了什么?映示:“映日荷花别样红。
”细细品尝这句诗,你读懂了什么?你能用朗读来告知大家,你已经读懂这句诗了吗?指名读、齐读。
多美啊,真想到西湖边亲眼看一下荷花,可是西湖太远了,别急!教师这有一些荷花的照片呢?(播放)你能用个词或一句话来描述一下你看到的荷花吗?沟通。
这样婀娜多姿,颜色艳丽的荷花在阳光的映照下,真正是“别样红”。
读句读诗下两行,边读边想,眼前消失了怎样的情景?再读,要求边读边想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典故和修辞手法。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法,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文学素养。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色和友情的赞美之情。
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歌背景介绍:介绍作者杨万里和诗歌创作的背景。
解释诗歌题目“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含义。
2.2 诗歌内容解析:分析诗歌的意象,如“荷花”、“楼台”、“夕阳”等。
解释诗歌中的典故和修辞手法,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代诗歌,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2 朗读与背诵:让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把握。
指导学生背诵诗歌,加强记忆力训练。
3.3 内容解析: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歌意象、典故和修辞手法的理解。
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第四章:作业与评价4.1 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作文,可以是抒发对诗歌的感受,或者是对诗歌中的某一意象进行描绘。
4.2 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作文,增加互动和交流。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相关诗歌推荐:推荐其他有关自然景色和友情的古代诗歌,如《登鹳雀楼》、《送元二使安西》等。
5.2 文化背景拓展:介绍古代诗歌中的荷花意象,如其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探讨古代诗歌中的友情主题,如其在社会价值观中的地位。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以及这些元素如何传达作者的情感。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意象或修辞手法,进行分享和展示。
6.2 创意表达: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意象或场景,用绘画、摄影或其他艺术形式来表达对诗歌的感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作者收集整理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1古诗内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教学目标:1、理解诗意,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2、在创作诗与课文的比较中,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一些创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3、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培养读背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教学难点:在创作诗与课文的比较中,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一些创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课前准备:课文情境图;搜集有关诗人及诗的资料教学过程:入境激情,师生联句1、今天,老师要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 1、听朗诵,想象作画倾听老师带来的一段文字,发挥你的想象,在头脑中挥笔作画。
师诵读译文:到底是六月中的西湖哇!风光和平时迥然不同。
看哪!清波荡漾,浩淼无际,莲叶挨挨挤挤,那怡人的绿色,无边无垠,远接天际。
那么水灵!2、谁来说说你的画中有什么? 2、说话训练,描述头脑中的'画面。
3、出示荷塘美景图以及译文。
师:再读这精彩的 3、自由畅说:吟诗、文字,观赏这美丽的风景,同学们想干些啥呢?唱歌,拍照……4、“吟诗”,是个好点子!今天,让我们做回诗人,来一次龙虎师生观荷塘美景即兴联句如何? 4、即兴联句。
写在白纸上,注明作者,大声朗读,贴于黑板。
师范句:绿衣一片云中来艳赛朝阳送暖香二、质疑欣赏,理解古诗过渡:大家竞相联句,真是“荷塘美景现眼前,便引诗情到碧霄”啊!说来也巧,宋朝著名诗人杨万里也曾置身此情此景,并随即写了一首诗,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写的。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8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8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8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读懂诗句,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诗句,背诵诗句。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1读懂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课前播放杭州的风光)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看的是什么地方的风景?谁到过这旅游?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是呀,杭州西湖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那儿一年四季风光如画,景色宜人。
尤其是夏日的西湖更是让人留连忘返,心旷神怡。
(定格画面)看到此景,此时你最想说的是什么?距今一千多年的南宋诗人杨万里看到这么美的荷花,作了一首诗,脍炙人口,传诵至今,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全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说起杨万里诗人,你对他了解多少?诗人介绍:南宋诗人,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江西吉安)人。
他的诗语言清新活泼,想象丰富,具有明快自然、诙谐风趣、生动逼真、富于形象性的特点,被人称之为“诚斋体”,世称诚斋先生。
他的诗在当时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并称“南宋四家”。
他一生写了两万多首诗,今存4200多首。
我们曾学过的——《小池》就是他写的。
谁来背背?(二)自学古诗,感知诗意小组合作学习:现在请同学们到学习古诗的百宝箱中取宝,自学古诗。
1.自读古诗,把诗句读通,字音读准。
2、结合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
3、边读边想,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也可以向同学交流自己学会的知识。
4.反复吟诵,想象诗的意境。
(三)品读诗句,体验情感1、刚才同学们学得很认真,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学习收获说说,与大家分享。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优秀10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优秀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计划大全、策划方案、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优秀10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
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知道诗的大致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感受杭州西湖的美,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古诗问文高度概括、精练含蓄的特点,以及时代的变迁,造成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用一个词来形容荷花或荷叶。
(出示:荷花、荷叶)2、同学们说得多美呀,我们一起去西湖看一看吧。
(出示:荷花录象)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最想干什么?一千多年前的南宋大诗人杨万里和你们一样看到那么美的荷花,作了一首诗,脍炙人口,传诵至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古诗)二、学习古诗1、自读古诗,读正确。
2、指名读古诗。
(男女各一)。
3、那些词语的意思你一看就明白了。
4、还有那些不明白的我们一起来讨论。
我们第一次和这首诗亲密接触,就有不小的收获,再来读读,我们的收获会更大。
三、再次学习交流。
再读读这首诗,说说诗的大致意思。
(三个)在知道诗的大致意思后,我们也只是知道了个大概,学了点皮毛,假如我们再深入研究,会有很多新的发现。
四、深入研究学习。
1、你还想深入了解些什么?诗人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心情怎样?2、就近找学习伙伴讨论。
反馈交流诗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没有叙友谊,更没有抒发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婉转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
同学们你就是杨万里,在送别时,读给你的朋友林子方听。
那些词句写出了西湖的美,把它读得特别好,那些词句写出了对友人的眷恋,也把它读好。
同桌试试吧。
3、看着这满湖的荷花,你杨万里还会对朋友林子方说些什么?4、整首诗美美的,又带有一丝淡淡的离愁的读一读。
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古诗晓出净慈寺林子方教案(7篇)
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古诗晓出净慈寺林子方教案(7篇)精选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一从诗词中,我看到了美,无与伦比的美,独一无二的美。
陶渊明那“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的闲适,我看到了;孔子那“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壮志,我看到了;李白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真挚,我看到了;李清照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惆怅,我看到了。
夜深人静之时,我细赏古诗词,皎洁的月光洒下凄美的种子,我徜徉在小巷中,抒写出“散荃染别离,落苕抑割舍”的原创。
哦,得意的古诗词,领我步入奇妙,怡人的意境。
日落黄昏之迹,花败叶凋之痕,皆被古诗词揽入心中。
阅读后,便刻入了我的灵魂。
轻吟“我是断了线的纸鸢,无人懂就任其消散。
化为一缕炊烟,岁月将其搁浅,又拂诗篇,可别越走越远。
有了?一般的这些字眼,我不再是断弦。
风又澜起,我的心扉不散。
”从古诗词中,我学会了好多。
我知道人生不行能风平浪静。
既然这样,那我就学会承受,携手我最爱的古诗词,与所谓的命运抗衡!我的世界,只有一叶孤帆,风浪太大。
我曾因此而沉沦,是古诗词教会我要顽强。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我立誓要惊起人生中最美的那道波澜!将来的航程,不会一帆风顺。
我有古诗词,我会稳坐我的小船,为梦而扬帆。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小草尚此顽强,我自然不该怯步。
我们大家,都该如此。
古诗词,对你,言无尽、情更是无尽!初一:程凌晓:小体会到了古诗独特韵味,看到了别样的漂亮。
但是构造层次可以更清楚些,语言表述也可以更美丽。
精选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二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
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
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
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
乃书于纸上。
毕而卧。
凄然入梦。
乙酉年七月初七。
啸之记。
日暮晴空起墨云,无端又阻有情人。
一生几度一良夜?泪若倾盆又一年。
古诗诵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古诗诵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通用12篇)古诗诵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2、结合插图和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3、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感受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创景激情,走进文本。
出示荷花图,请学生用一个词形容自己看到的。
一千多年前诗人杨万里在清晨走出净慈寺送别朋友林子方也看到了这幅景象,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师范读古诗)二、反复品读,感悟文本。
1、你们想读这首诗吗?打开书,自己读一读,试一试,怎样才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诗。
3、再读古诗,结合注释,看看你都读懂了些什么,和同桌说一说。
4、学生反馈。
(1)你从第一句中读懂了什么?(出示第一句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2)谁来说说西湖?(师补充介绍西湖: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西湖,就是浙江杭州一颗璀璨的明珠。
西湖烟波浩淼、风景如画,是中外著名的游览胜地。
)(3)(出示图片)这就是西湖六月的风光。
你看,荷叶一片连着一片,荷花格外的鲜艳美丽。
谁来夸夸西湖的美?(指名读诗句)(4)你还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西湖六月与其他季节景色有什么不一样?(出示西湖四季图)是呀,西湖的四季都美如画卷。
而西湖的六月,比春季更富生机,比秋季更有活力,比冬季更色彩缤纷,莲叶,荷花是六月西湖最美的风景,作者就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出示第二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自由读第二句诗,说说读懂了什么?(教师相机指导朗读,预设学生回答:a 荷叶很多。
“接天”:一片连一片,看不到尽头。
读出荷叶的多。
b 荷叶很绿。
“无穷碧”:绿到了及至,没有办法用语言形容。
读出荷叶的绿。
c 荷花很红,很特别。
“别样红”:荷花红得特别,是因为“映日”的原因。
读出荷花的别样红。
(6)映日的荷花别样红,(出示一朵荷花图)引导想象:清晨,走出净慈寺,你看到了什么?(师引导:清晨,六月的西湖里,荷花映着朝阳开放了,你瞧,它粉得那么可爱,红得那样别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通用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通用教案: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诗歌描绘了清晨时分,诗人送别好友林子方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2. 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表达;3. 学会通过诗歌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情感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诗歌的朗读和背诵,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难点:学会通过诗歌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情感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2. 学生课本;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清晨的自然景色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
2. 朗读诗歌: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解析诗歌:分析诗歌的结构、意境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送别好友的心情。
4. 例题讲解:选取类似的诗歌进行讲解,让学生学会通过诗歌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情感的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
6. 背诵诗歌:引导学生正确地背诵诗歌,增强记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清晨自然景色诗人情感七、作业设计1. 请将诗歌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给家长听;2.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描述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表达;3. 尝试创作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并写在作业本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1. 学生对诗歌的朗读和背诵情况;2. 学生对诗歌意境和情感表达的理解程度;3. 学生对通过诗歌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情感的方法的掌握情况。
拓展延伸:1. 引导学生欣赏其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2.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比赛;3. 邀请家长参与诗歌朗诵活动,增进家校合作。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诗歌的朗读和背诵,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难点:学会通过诗歌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情感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1. 引入:在课堂初始,我会展示清晨的自然景色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清晨的美好。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经典教学设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经典教学设计关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经典教学设计(精选9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经典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经典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3、体会诗人与友人分别时流露的感情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你能列举出一些你熟悉的诗人的名字吗?指名回答、相机点评如有同学提到杨万里,则及时介绍诗人。
是的,杨万里是南宋非常著名的诗人,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位诗人。
投影出示,介绍诗人,请一位同学帮忙向大家介绍一下。
板书:一位诗人。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
今江西省吉水县人。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mào)、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
他一生作诗20000多首,有4200首留传下来,被誉为一代诗宗。
谢谢你为我们大家介绍了杨万里。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他写的两首诗,你还记得吗?学生背诵所学的杨万里的诗。
这两首诗,都是描写自然美景的,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同学们很容易读懂诗歌给我们呈现的画面。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另外一首杨万里写的古诗,相信你也能读懂它。
请把书翻到132页。
(板书:一首古诗)二、整体感知(一)理解诗题。
课件出示诗题1、请看诗题,来,读一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指名读,你读得很准确、你把停顿读对了,齐读。
2、读了这个诗题,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时间:晓,早上。
地点:净慈寺,在西湖边上,净慈寺的大雄宝殿有济祖殿,殿内供奉着妇孺皆知的济公像。
人物:林子方,事情:送)好像缺了个主语,谁在送林子方?(课件:南宋杨万里)一个简单的题目,就让我们知道了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可见,诗人的语言是多么简洁明了呀!3、请你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教案:《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诗人贺知章及其诗歌创作背景;2.掌握《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基本内容和语言特点;3.分析诗歌的主题和表达方式;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诗歌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分析诗歌的意象和象征;2.分析诗歌的构思和音韵特点;3.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三、教学准备1.课堂PPT;2.诗歌原文及翻译。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通过投影展示贺知章的简介,让学生对贺知章有一定的了解,并引发学生对贺知章诗歌的兴趣。
第二步:课文导读(15分钟)1.让学生听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诗,了解其基本内容。
3.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诗歌原文,对生词和诗句进行解释和点拨。
第三步:诗歌分析(30分钟)1.分析诗歌的意象和象征: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如“净慈寺”、“林子方”、“晓风”等,了解其抒情主题和寓意。
2.分析诗歌的构思和音韵特点: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构思方式和音韵特点,如韵律的变化和诗句的对仗等。
3.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如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抒发对友人离别的感伤之情。
第四步:讨论与交流(25分钟)1.分组讨论: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就诗歌的意象、构思和表达方式进行深入探讨。
2.学生发言:鼓励学生发言,分享自己的分析和感受,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互动交流。
3.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进行修正和完善。
第五步:诗歌朗诵(20分钟)1.学生朗诵:让学生自愿进行诗歌朗诵,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点评:对学生的朗诵进行点评,指出其优点和不足,并给予鼓励和改进建议。
第六步:作业布置(5分钟)1.让学生仿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诗句,表达对友人离别的情感;2.要求学生用一两句话概括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五、板书设计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意象和象征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构思和音韵特点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表达方式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内容、意象和表达方式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并能够主动参与诗歌分析和朗诵活动。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优秀7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优秀7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
2.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的意境。
3.通过朗读,感受西湖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吟诵古诗。
教学难点:感受、欣赏西湖美景,体悟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欣赏西湖四时美景,导入新课。
1.南宋诗人杨万里也曾到过西湖,并写下了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诗。
看老师把这首诗写下来。
(板书这首诗)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这如诗如画的西湖,感受西湖的迷人风光。
二、读古诗,知诗意,想诗境。
1.看到同学们自信的神情,我知道同学们肯定会读会背这首诗了,谁想展示一下?2.指名学生说诗意。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请大家轻轻打开课本,读一读诗文,选择一个话题,与同桌交流。
我知道了——哪一句诗能读出这个意思?我看到了——从哪一句诗看到的?我想到了——哪句诗让你想到了?(评价语:你能真会读书,你真会思考,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感受很独特)3.苏轼曾这样赞美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不论是明媚的早晨,还是绚丽的黄昏,不论是晴雨雾雪,还是春夏秋冬,西湖都是那么迷人。
诗人杨万里眼中,西湖什么时候最美?(六月中)4.诗人看到这样的美景,情不自禁地这赞叹:啊!5.诗人用哪一个词表达了对西湖的独爱?(毕竟)。
(打出原诗)(读)6.我们理解古诗,有时需要按现在的语言习惯调整词语的顺序。
想一想,可以怎样调整呢?读一读,哪一种表达方式更好?你对古诗真有研究,是呀,诗人这样写正是为了和仄押韵和更好地表达感情。
你能读出作者对六月西湖的特别喜爱吗?7.在诗人的眼中,六月的西湖是最美的。
请同学们读读后两句诗,六月的景色美在哪儿呢?8.同学们想一想,无穷碧的莲叶,青翠欲滴的莲叶,一个挨着一个,一片连着一片,铺满了西湖,我们想到了哪些词?诗中哪一个词体现了这一特点?(接天)接天的莲叶中点缀着怎样的荷花?为什么会别样红呢?(阳光映照和绿叶衬托)9.莲叶是美的,荷花是美的,它们相互映衬,融为一体,从眼前一直铺到天边,是多么壮观呀!让我们再读一读,去想象这样的画面,去感受这样的美。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创新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创新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创新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3个字;2.读懂诗句,理解诗意,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3.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的画面,领会诗的意境,感受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读懂诗句,理解诗意,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三、教学难点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的画面,领会诗的意境,感受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游戏激趣导入。
上課前,我们先来一起玩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看图猜诗句”,根据老师出示的猜出相关诗句,当然,只有坐姿端正的孩子才有发言权。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你真聪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了不起)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仅回答正确,声音还特别洪亮)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非常准确)同学们还记得这两个诗句出自谁的哪首古诗?对,杨万里的《小池》。
(二)简介诗人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
南宋诗人,一生作诗两万多首,被誉为“一代诗宗”。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杨万里的另一首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三)板书课题,理解题目(请跟着老师一起板书)这首诗的题目比较长,我们要正确断句,才能读得准确。
谁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试着读一读?(生读)你从题目中读懂了什么?(晓是早晨,净慈寺师西湖旁边的一座寺院,林子方是作者的朋友,他要去别的地方做官)谁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早上,杨万里从净慈寺出门去送林子方)我们知道强调的重音不同,句子读出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如果我想强调送行的时间,怎么读?送行的地点呢?送行的对象呢?瞧,这就是朗读的魅力。
(四)初读古诗,读准字音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中体会作者的所见所感。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知道诗的大致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感受杭州西湖的美,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古诗问文高度概括、精练含蓄的特点,以及时代的变迁,造成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
教学过程:一、*导入1、用一个词来形容荷花或荷叶。
(出示:荷花、荷叶)2、同学们说得多美呀,我们一起去西湖看一看吧。
(出示:荷花录象)看到这么美的景*你最想干什么?一千多年前的南宋大诗人杨万里和你们一样看到那么美的荷花,作了一首诗,脍炙人口,传诵至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古诗)二、学习古诗1、自读古诗,读正确。
2、指名读古诗。
(男女各一)。
3、那些词语的意思你一看就明白了。
4、还有那些不明白的我们一起来讨论。
我们第一次和这首诗亲密接触,就有不小的收获,再来读读,我们的收获会更大。
三、再次学习交流。
再读读这首诗,说说诗的大致意思。
(三个)在知道诗的大致意思后,我们也只是知道了个大概,学了点皮毛,假如我们再深入研究,会有很多新的发现。
四、深入研究学习。
1、你还想深入了解些什么?诗人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心情怎样?2、就近找学习伙伴讨论。
反馈交流诗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没有叙友谊,更没有抒发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婉转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
同学们你就是杨万里,在送别时,读给你的朋友林子方听。
那些词句写出了西湖的美,把它读得特别好,那些词句写出了对友人的眷恋,也把它读好。
同桌试试吧。
3、看着这满湖的荷花,你杨万里还会对朋友林子方说些什么?4、整首诗美美的,又带有一丝淡淡的离愁的读一读。
(配乐)5、背下来行吗?试试吧!自背两人比赛背男女生对抗赛五、以前也曾学过一首写荷花的诗是什么?(出示:小池)]1、这两首诗有什么不一样?2、你喜欢那一首,为什么?六、西湖是世界闻名的风景旅游胜地,自古以来,描绘西湖美景的诗很多,你知道的还有哪些?七、这些诗是我们古代先辈为我们留下的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今天也来学学古人,用我们自己手中的笔,来夸夸我们的杭州西湖,写一两句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一等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一等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一等奖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一等奖,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一等奖1教学目标:1、理解诗意,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2、在创作诗与课文的比较中,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一些创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3、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培养读背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教学难点:在创作诗与课文的比较中,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一些创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课前准备:课文情境图;搜集有关诗人及诗的资料教学过程:(师生互动)一、激趣导入。
1、师诵读译文:到底是六月中的'西湖哇!风光和平时迥然不同。
看哪!清波荡漾,浩淼无际,莲叶挨挨挤挤,那怡人的绿色,无边无垠,远接天际。
一朵朵荷花,向着初升的太阳,红得那么鲜亮,那么水灵!2、说说你的头脑中出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3、今天我们学习的宋代诗人杨万里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就是描绘这副画面的诗。
4、板书课题,请同学朗读。
[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
绍兴二十四年进士。
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
光宗召为秘书监。
工诗。
为“南宋四大家”之一。
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
一生作诗二万余首。
亦能文。
有《诚斋集》。
二、创设情境,了解古诗。
1、简介作者及书写古诗的时代背景。
2、教师范读古诗。
3、自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同位互读古诗。
[注释] 1.晓:早晨。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2.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3.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docx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读懂诗句,理解诗意,体会“无穷碧”和“别样红”的丰富内涵。
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过程与方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句,背诵诗句,理解诗句,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诗人的寄情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诗人表现送别的别样表达方式,提升学生珍爱美好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重点词语“无穷碧”和“别样红”的意思。
2.理解诗意,体会表达的送别情感,感受意境美。
教学难点:在诵读和理解中,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对离别之情的表达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课前准备】课文情境图;搜集有关诗人及诗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理解诗题(课件出示诗句)1、人们常说“相见时难别亦难”,同学们,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是泪水。
我们领悟过: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们见证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我们怀念过,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从这些流传千古的送别佳句中,我们读出了浓浓的友情、亲情。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依依不舍的眷恋,再来学习一首送别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板书课题)2、读诗题,想想你读懂了什么送别的时间是早晨,从“晓”字中可以看出;送的地点是慈寺外;送的人是林子方。
3、送林子方(万里)你人有怎的了解(介作者)(件出示)南宋人,( 1127- 1206),字廷秀,号,吉州吉水(江西吉安)人。
他的言清新活,想象丰富,具有明快自然、趣、生逼真、富于形象性的特点,被人称之“体”,世称先生。
他的在当与尤袤(mào)、范成大、游名,并称“南宋四家”。
他一生写了两万多首,今存4200 多首。
我曾学的——《小池》就是他写的。
来背背(件出示《小池》)泉眼无声惜流,阴照水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
4、小:慈寺,是西湖上的一座寺。
林子方,是南宋人万里的一个朋友。
一天,林子方正要到外地做官,万里在西湖上送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古诗,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并背诵。
2.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的意境。
3.了解作者送别的深刻含义,体会诗句的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字眼,入情入境,想象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送别的深刻含义,体会诗句的情感。
教法学法:
感情诵读,品字析句,想象意境,交流拓展,资料介入。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资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一)导入
1.回顾积累的送别诗。
2.揭示板书课题。
(二)解题
1.朗读诗题,正确断句。
2.从题目中能读出哪些重要的信息。
二、初读古诗
(一)指名朗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二)自己划分节奏,朗读全诗。
1.自己读一读,用“丨”给这首诗断句。
2.指名读。
(三)名家范读。
(四)师规范断句方法,学生再读古诗。
三、理解诗意
(一)自主学习,同桌交流。
(二)指名理解诗意。
四、品读想象
(一)品味入境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1.想象画面,引出诗句。
2.逐句理解,读中感悟。
“接天莲叶无穷碧”
(1)引导学生理解莲叶的特点,指名朗读。
(2)欣赏莲叶的美,指导读好“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1)引导学生理解荷花的特点。
(2)欣赏荷花的美,指导读好“映日荷花别样红”。
3.通过朗读,把美景留在每个人的心中。
4.背诵后两句。
(二)品读入情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
1.指名读。
2.欣赏西湖四季美景。
3.学生交流西湖诗句,师指导朗读。
4.体会作者对西湖六月美景的情有独钟。
5.带着对夏季美景的钟爱之情,再读前两句。
6.背诵前两句。
五、深读悟透
(一)体会这首送别诗与其他送别诗的不同之处。
(二)了解写作背景。
(三)结合背景揣摩诗人用意。
(四)带着新的理解背诵,诵出诗人含蓄的挽留之意以及对朋友的眷恋之情。
六、小结板书设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莲叶无穷碧
荷花别样红
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