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_第五章

合集下载

中国文化概论 第五章 中国古代教育PPT课件

中国文化概论 第五章  中国古代教育PPT课件
4
四、书院
书院起源于唐代,是一种官办的图书收藏机构。 从宋代开始,书院成为私人讲学和学术研究机构。 书院制度是中国古代有别于官学的重要教育制度。它始于晚 唐,盛于宋,历经元、明,延至清末。据不完全统计,我国 历代创建的大小书院,有7000余所。 宋代四大书院:
庐山的白鹿洞书院 长沙的岳麓书院 商丘的睢阳书院(应天府书院) 登封的嵩阳书院
10
二、拓展学习:科举制度的利与弊
金榜题名
考场
11
北京国子监
12
宋代四大书院
13
《朱子童蒙须知》
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
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今逐目条列,名曰
《童蒙须知》。
《杂细事宜第五》: 凡子弟,须要早起晏眠。 凡向火,勿迫近火旁。。 凡相揖,必折腰。 凡饮食于长上之前,必轻嚼缓咽,不可闻饮食之声。 凡众坐,必敛身,勿广占坐席。 凡侍长上出行,必居路之右。住,必居左。 凡如厕,必去外衣。下,必盥手。 凡夜行,必以灯烛,无烛,则止。 凡危险,不可近。 凡道路遇长者,必正立拱手,疾趋而揖。 凡夜卧,必用枕,勿以寝衣覆首。 凡饮食,举匙,必置箸。举箸,必置匙。食已,则置匙箸于案。
7
二、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温故知新 学思并重 循序渐进 教学相长 言传身教 尊师爱生
8
第三节 科举制度
一、科举制度发展史
1、科举制度的初创:隋代 开皇18年(598),隋文帝“分科举人” 大业3年(607),隋炀帝“置明经、进士二科”
2、科举的制度化:唐代 明经和进士两科的独盛 常举和制举 殿试制度的初创(武则天时期) 武举
14
考试等级
考生身份
第一名功名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配套题库-第5章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圣才出品】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配套题库-第5章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圣才出品】

第5章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一、填空题1.中国古代与海外交往的几条主要通道被称为______。

[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案】海上丝绸之路【解析】海上丝绸之路从海上沟通着中国与外国的交往,史书中最早记载的海上航线是《汉书·地理志》所记的从西汉帝国的南疆到达印度洋的海路,即从今越南北部、广东、广西港口出发,经东南亚抵达今印度东岸和斯里兰卡。

东汉时,中国人已经知道从波斯到红海的海路。

2.公元前138~前126年______通西域以后,我们的祖先就沿着陆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与世界各国人民进行文化交流。

[北京外国语大学2010年研]【答案】张骞【解析】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中西交通的“丝绸之路”。

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张骞奉命往西域寻找被匈奴驱逐的大月氏人,以便与之联合,共同抗击匈奴。

在途中被匈奴扣留达十年之久,逃脱后,经楼兰、龟兹,翻越葱岭,经大宛、康居,终于到达大月氏,却遭拒绝。

尽管这一次未能与大月氏取得联盟,但却打通了一条由长安通往西域的道路,使汉人与西域各国都互相了解到对方的存在和文化。

3.唐朝时日本来中国留学的学生被称为______。

[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案】遣唐使【解析】对于中日之间的交流,日本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势,先后派出使团、留学生和学习佛法;在唐代,从公元630年~公元834年的两百余年中,日本共派出遣唐使18次,其中有16次到了中国。

4.唐朝时______和尚六次东渡日本,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

[北京外国语大学2010年研]【答案】鉴真【解析】扬州大明寺僧人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排除一切险阻,六次冒死东渡,终于在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东渡成功,并且在日本弘扬律宗,为中日文化交流写下光辉的一页,他自己也成为日本律宗的始祖。

5.______翻译“四书”传到欧洲。

[北京大学2012年研]【答案】利玛窦【解析】利玛窦于公元1582年来华传教,并在1593年将“四书”译成拉丁文。

中国文化概论 第五章

中国文化概论  第五章

第五章练习相互交融、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一、填空1、秦汉以后,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可以分为三个文化类型,即北方草原旅牧文化、南方山地游耕文化和中原定居农业文化。

2、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中原定居农业文化和北方草原旅牧文化的边际线。

3、游耕的核心要素是刀耕火种的农业技术和不定居的生活。

4、中央政权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管辖通常通过设官治理,统一管辖和积极推行教化来进行,有力地推动了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南方的广泛传播,促进了南方少数民族的文明进步。

5、移民政策消弭了南方少数民族对中央政权的反抗,加速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这个过程是双向的,如山越族南北朝时完全与汉族融为一体,而大理洱海地区的汉人则融入了白族。

6、中外文化第一次大交汇发生在汉唐时期,主要面向西域文化和南亚次大陆文化,主要内容是佛学本土化。

这一时期兴隆昌盛的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心,使得中外文化第一次大交汇表现出输入—吸收—输出的文化流动,显示出中国文化系统的强劲生命力。

7、中外文化第二次大交汇始于明朝万历间,至今仍在继续进行中。

这一次面对的是水平超过自己的欧洲(后来还有美国、日本)文化。

东西文化的鲜明反差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系统造成了强烈震撼。

8、中外文化第二次大交汇西方确立的是学术传教的方针,著名人物有利玛窦、汤若望等人。

但中国人则对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更感兴趣,徐光启、李之藻、方以智等文化界的先进人士努力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先进文化加以融会贯通。

9、西学东渐是指西方文明对中国文化的渗透和影响的过程。

这一过程在雍正以后戛然而止,走上了闭关锁国的道路。

10、中国人采纳西方文化时首先接受的是"西技"、"火器历法"(耶稣会士来华),随之是制械练兵之术,进而是西攻,包括政治的觉悟和伦理的觉悟。

11、中国古代哲学对17-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较深刻的影响。

如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政治理想是建立一个理性宗教,而在他的心目中,中国儒教就是这种理性宗教的楷模。

中国的物态文化ppt课件

中国的物态文化ppt课件
24
• 材料一 •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 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 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而缘南亩,则畜积 足而人乐其所矣。——贾谊《论积贮疏》
• 材料二 •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
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 皆本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28
• 2、勤俭、务实、保守的民族性
• 讷于言而敏于行 • 《汉书·元帝纪》:“安土重迁,黎民之性;
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
• 清俞樾《群经平议·论语一》“君子怀德,小
人怀土”:“夫安土重迁,人之常情,小 民於其乡土,岂无桑梓之念。”
29
• 3、家长心理和农民心理
• 中国农业的小生产性质,以家为生产单位,
体力外化的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 事物,是“人化自然”的具体成果。
• 物态文化是具有物质形态的文化事物
物态文化是人类的第一需要,直接体现了 文化的性质、文明程度的高低。
3
• 例如人们的衣、食、住、行所凭借的物
质条件,各种饮食、服饰、各类交通工 具、风格各异的建筑物都是“物化的知 识力量”,都称之“物态文化”。
决定了人们关注的是家庭的利益而非社会 利益。
• 由于中国生产方式以及重农轻其他行业政
策的影响,造成了无论是统治者还是各行 各业,都以农民心理为思想基础。
30
பைடு நூலகம்
• (四)农业生产方式与生命意识的觉醒 • 1、生命意识 • 2、和爱意识 • 3、家园意识 • 4、感恩意识 • 5、农时意识 • 6、直觉思维
的外化,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态形 式存在。
12
三、物态文化的特点

中国文化概论5

中国文化概论5

第三节 中国传统经济的基本特点及 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性。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性。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是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显著特点之 一。 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 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使 其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 其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 圣人设教,为万世不易之法” “圣人设教,为万世不易之法”。
(三)东周之后,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的逐 东周之后, 渐形成。 渐形成。 东周以后,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 东周以后,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实行了变法和 改革,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确立。 改革,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确立。男耕女织自给自 足型的家庭小农业, 足型的家庭小农业,逐渐在中国的农耕经济中占据 了主导地位。 了主导地位。 东周以后直到清代, 东周以后直到清代,封建的土地私有化和家庭个体生 产经营制,在我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产经营制,在我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二、农耕自然经济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中国农耕文明并非只有农耕经济一种成分。 中国农耕文明并非只有农耕经济一种成分。 而是农耕经济和手工业、 而是农耕经济和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 济成份并存。 济成份并存。
三、内敛型的海洋贸易
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 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 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缺乏开拓海洋事业的 进取精神,由此而产生的海洋贸易, 进取精神,由此而产生的海洋贸易,不是向 外扩展的外向型经济, 外扩展的外向型经济,而是一种内敛型的经 济。 中国古代的海外贸易大都是以形式上的政治 服从为前提的朝贡贸易。 服从为前提的朝贡贸易。

中国文化概论_郭莹_第五章中国语言文字

中国文化概论_郭莹_第五章中国语言文字
1 、 普通话成为国内各民族的族际语,方
言区出现方言味普通话
2、汉语水平考试在全球推广 3、孔子学院在许多国家创立
研究汉语汉字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的作用,

更好发挥它的文化功能是当务之急
中国文化概论
第五章 中国语言文字
第三节 汉语汉字的文化功能

汉语汉字和中国文化的关系 汉语汉字所承载的文化信息 汉语汉字与文化交流和传播
一、汉语汉字和中国文化的关系
(一)汉语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文化事象, 是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汉语汉字是中国文化中其他文化项的
主要载体 (三)中国文化对汉语汉字的发展演变也产 生了很大的影响
蔡姓人家四个孩子的名字 菁 倩 靖 莅
二、汉语汉字所承载的文化信息
(一)汉语承载的文化信息
1、语码 普通话 方言 土语
2、各要素
语音 语音形象 音量 语速
词汇
差异 语法
词源意义 词密度 造词量 地域
句法 词法 简缩法
(二)汉字承载的文化信息
1、原始构形理据
女:奶妈姨姑姐妹 男:爷爸伯叔兄弟
2、形体发展变化
1、汉语汉字承载了中国文化中的其他文化项 口述 刻写 创世纪 汤头歌 婚嫁歌谣 四书五经 诸子百家
2、汉语汉字影响了中国文化行为 说话 为文 紧缩句多 句意突转 回文 变读 形变体
(三)中国文化对汉语汉字的发展演变也 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对汉语的影响 语界 语音 词汇 语法
2、对汉字的影响
造字
社会用字 个人用字
媮 婬 嬾 偷 淫 懒
3、新造字 新用法字
磅 镑(pound) 羟(-OH) 靝
三、汉语汉字与文化交流和传播
(一)历史上的文化交流与传播 1、传承中国文化 雅言(春秋) 通语(汉) 官话(明清) 2、推动民族文化发展 创立民族文字 3、促进东亚文化圈形成 假名 谚文 字喃

【中国文化概论】精讲六全文

【中国文化概论】精讲六全文

中国文化概论精讲六全书框架绪论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第三章 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第四章 传统中国的制度文化第五章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第六章 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第七章 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汇与现代化第六讲第五章第五章——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第一节 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第二节 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第四节 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第五节 中国传统的艺术审美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一、儒家思想与伦理道德规范1.儒家创始人孔子在继承西 周时代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建构起了第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形成了相对系统的伦理道德思想。

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三基德或三母德。

孔子还提出了孝、悌、忠、 恕、恭、敬、诚、信、刚、直等德目,把人与人之间 的道德规范进一步具体化。

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一、儒家思想与伦理道德规范2.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他认为仁、义、礼、智四种母德是与生俱来的,同时强调后天修养对加强个 人道德修养无比重要。

孟子又将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五伦”中的每种社会角色都有着明确的行为规范:所谓的“五伦十教”。

“仁”为众德之首。

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一、儒家思想与伦理道德规范3.西汉时期,董仲舒将伦理关系发展为“三纲五常”。

“三纲”表现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

“五常”是指五种道德规范,即中国封建伦理的五种道德规范,具体包括仁、 义、礼、智、信。

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一、儒家思想与伦理道德规范3.西汉时期,董仲舒将伦理关系发展为“三纲五常”。

“三纲”表现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

“五常”是指五种道德规范。

①五伦十教:孟子将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即父子、夫妇、兄弟、 君臣、朋友。

“五伦”中的每种社会角色都有着明确的行为规范:君惠臣忠,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中国文化概论第五章第三节ppt课件

中国文化概论第五章第三节ppt课件
第三节 宋明理学:儒家文化新形态
两宋兴起的理学,主 要讨论“性与天道”,同时 涉及政治、教育、道德、 史学、宗教等问题。北宋 以周敦颐、程颢、程颐为 代表,是理学的形成和初 步发展时期,南宋理学进 一步得到发展,朱熹思想 的统治地位逐步确立,在元朝时向北传播,明代有新的发挥,清代前期渐趋
衰落。理学的兴 起,与北宋时期州县 学校兴起、书院 林立有密切关系。由 于学术思想的发展, 许多学者要求用 新观点释释经书。与此同时,佛学和 道家思想,对理学的兴起也有很大作 用。
行度而,尤不其合注古重制恢的复礼祭仪丧;惯婚于冠从的儒仪家式经,极 典力 中寻纠找正当 现成时答流
张张载载((11002200~~11007777)),,字字 子子厚厚张,,隐隐载居居(陕1陕0西西20眉眉—县1县0横横77渠渠)镇镇,字,, 人 法 之 矛 治 恢 上子 人 法 之 矛 治 恢 上人 法 之 矛 治 恢 上称 复 厚 , 事 盾 上 ,称 复事 盾 上 , ,称 复事 盾 上, ,从 他从 他横 西 , , , , 横 西从 他横 西, , ,, , ,政 针 隐 热 提 他 热 提 他政 针渠 周政 针 热 提 他渠 周渠 周心 出 崇后 对后 对 居 心 出 崇后 对 心 出 崇先 的 先 的先 的十 北 陕 于 了 尚 于 了 尚十 北生 分 生 分十 北 于 了 尚生 分分 宋 西 了 许 三 了 许 三分 宋封分 宋 了 许 三封 。封。。解 多 代少 关 时关 时 眉 解 多 代 少关 时 解 多 代少制 制制心 期 县 当 主 之 年 当 主 之年 心 期心 期 当 主 之年;;;边 土 时 张 治横 时 张 治 时 时 边 土在 在边 土 时 张 治时在的学 境 地经境 地 渠 的 学 经 。 ,境 地 的学经 。 ,。 ,在 主在 主在 主御 兼 镇 社 过 济 社过 御 兼济御 兼 社过济政 张 政 张会敌 并 兵 敌 并会 政 张 兵 ,敌 并 会兵 剧剧剧烈烈烈的 的的状状状况 况况,,,提 提提出出出“““均 均均平平平”””的的的主 主主

中国文化概论 第五章

中国文化概论  第五章

第三节 宋明理学:儒家文化新形态
两宋兴起的理学,主 要讨论“性与天道”,同时 涉及政治、教育、道德、 史学、宗教等问题。北宋 以周敦颐、程颢、程颐为 代表,是理学的形成和初 步发展时期,南宋理学进 一步得到发展,朱熹思想 的统治地位逐步确立,在元朝时向北传播,明代有新的发挥,清代前期渐趋 衰落。理学的兴 起,与北宋时期州县 学校兴起、书院 林立有密切关系。由 于学术思想的发展, 许多学者要求用 新观点释释经书。与此同时,佛学和 道家思想,对理学的兴起也有很大作 用。
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说,实际与他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尽管那 时才刚刚从亡秦时社会经济的困顿中走出,但人们崇尚五行,玄想天命, 祈求不死,追求现实的奢华和来世的永恒的愿望已日趋浓烈。 马王堆出土帛画(上) 马王堆出土漆器(右)
董仲舒
董仲舒对儒学的最大贡献 , 是提出了 “ 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他在第三次应诏对 汉武帝的策问中,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 、孔子 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其主张的特点 是以儒家思想为中心 ,以奉天法古为旗号 ,以 先王之道为楷模 ,吸收阴阳五行说 ,纳韩非思 想,“推天道以明人事”,极力宣扬王权神授,论 证儒家的纲常名教 ,为儒家的伦理道德披上神 学外衣 , 建构了一个以天人感应为核心 、以阴 阳五行为骨架的神学观念体系 ,按“天人感 应 ” 、 “ 奉天法古 ” 的原理,推演出 “三统说”的历史 循环论及三纲五 常的社会伦理 观,得到汉武帝 的赞赏和采纳。
第五章 明德新民 止于至善
——儒家文化精神与理想人格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 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 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 格物。 ——《大学》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 如乐何?” ——《论语》

05——第五章:《中国的物态文化》

05——第五章:《中国的物态文化》

形成因素
发展、交融因素
地理、气候 物产
政治经济科技
巩固因素
民族 信仰
按地域划分
地域
功能
民族 时代
四大菜系 八大菜系
鲁 ( 山 东 ) 扬 ( 淮 扬 ) 川 ( 四 川 ) 粤 ( 广 东 ) 浙 ( 浙 江 ) 徽 ( 安 徽 ) 湘 ( 湖 南 ) 闽 ( 福 建 )
十大菜系
京 ( 北 京 ) 沪 ( 上 海 )
• 五菜为充指食用一定量的蔬菜作为粮食和
肉食品的补充,可以使人体对所需的营养 得到充实、完善,有效地促进人体健康。
• 在饮食烹饪中的运用: • ①蔬菜成为菜肴原料的又一个核心。 • ②蔬菜成为施展烹饪技艺的主要加工对象。
素食文化圈形成的原因
• 1.广大民众“蔬食饮水”的贫困生活 • 2.“金字塔结构”的膳食理论 • 3.佛教、道教的兴盛、主张 • 4.统治阶层的极力倡导和身体力行
金字塔式 膳食结构
(二)、中国食物结构
• 食物结构又称饮食结构、膳食结构,指人
们饮食生活中食物种类和相对数量的构成。 中国人从天人相应、食治养生与五味调和 的思想观念出发,选择了一个独特的食物 结构。
(9)东南饮食文化圈
以闽粤为中心地区。 特点: 1.物产丰饶,重鲜活,尚食事; 2.大胆改良、锐意创新,呈现较强的 开放性饮食文化特质 3.食风讲究,商贾气息浓郁
(10)西南饮食文化圈
以滇、川为中心。特点: 1.嗜饮茶,是中华茶文化的发祥地; 2.菜品口味突出,尤以辣、酸、麻见长; 3.饮食风格有强烈的历史传承性,食风诚 朴敦厚,乡土气息浓郁 ; 4.多民族聚居,但饮食禁忌少。
• 2、勤俭、务实、保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民族性

中国文化概论精讲6笔记

中国文化概论精讲6笔记

中国文化概论第六节课官方笔记本章知识点及考频总结课件内容第五章——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第三节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一、儒家思想与伦理道德规范1.儒家创始人孔子仰慕西周的礼制和文化,在继承西周时代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建构起了第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形成了相对系统的伦理道德思想。

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这三个方面可以视为其三基德或三母德。

孔子还提出了孝、悌、忠、恕、恭、敬、诚、信、刚、直等德目,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进一步具体化。

2.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他认为仁、义、礼、智四种母德是与生俱来的,同时强调后天修养对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无比重要。

孟子又将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五伦”中的每种社会角色都有着明确的行为规范:所谓的“五伦十教”。

3.西汉时期,董仲舒将伦理关系发展为“三纲五常”。

“三纲”表现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

“五常”是指五种道德规范。

①五伦十教:孟子将具体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即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

“五伦”中的每种社会角色都有着明确的行为规范: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②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表现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

“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规范。

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精神文化既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也就必然成为中华民族所共同尊崇的价值原则。

在这种原则的作用下,中华民族形成了许许多多的美好品德。

(1)仁爱孝悌。

(2)重义轻利。

(3)谦和礼让。

(4)真诚有信。

(1)仁爱孝悌。

这是中华民族美德中极为重要而又最具特色的部分,是中华民族固有的民族精神。

“仁”的核心是“爱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首先表现为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对人的爱心也就首先应该施加于家庭成员身上,即儒家所倡导的“孝悌”之道。

中国文化概论:第5-8章课后答案(修订版张岱年)

中国文化概论:第5-8章课后答案(修订版张岱年)

第五章多民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第h龟?民砍文化遊合和中外文化交汇-文化交ift与疋化融合在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壮人中也了什么(V用?屮国文化不仅在内篤各娱文化的相互融釦用互涪透中得到发展• ffiUL' j外ffllttt界的按H •先后受客r 中童游牧丈化、波斯文化、化、冈拉他文化.敕洲文化-中w文化系统或以外來文化作补充,或以外米文化年蚁壮刑.快廉个机伍俣将吒廉的牛•命力。

外域:文化系统也任'冲国文化的广泛怨牺中股妝《?养、进润口身的肌体.二试析”曲学*渐”和“余学穴渐-的文化功能.•种文化BE有其民倏性,只有时代性。

…个Kfthd创i&文化•井不断发展,成为传统文化,这址文化的民族性。

•个民荻创造了文化.同时在发展过和屮它乂必然接受别的民杖的艾化,哝进竹文化交茨,这就足文化的时代性.民旅性与时代・fflX«“総•不可.继呎传统文化,就足保持文化的民欣性:吸牧外⑴文化.进行文化交流. 就足程持文化的时代性.所以文化的民恢性与时代性这个问題是会贾沏始终的.为了保持文化的时代卜.n 20[u纪以来.岀现了•种提GIF油曲化-的規点.••个盘两化“和文化殳流有联系•现任.累个社会.不(H中IN,而11赴仑世界•怖牡西方文化占星斯地位.这是勺实,川济嘟•样余艸不足问力文化?电灯电话.禮上渋卜•祝说我们这穿的.从头IfiMtl •全足艸方化jj这个代化不是坏忖‘1 •"西化"要化.不“化-不行.创虬引进就是“化”・fu “仝范西化.不行,不能只宵经线.没存纬线,“全盘西化“ 4理论I•讲不通.件事实卜办不列.我怕不能只曲凹化•不讲“东化” •.东化”.报纸I:没竹这个诃儿•肚我发明的•我疽划逋•汉枕的时候•是咳化”的.BI为世界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当时占冲国.在期末携初以询确实有过宋学州渐.不能只虫.也“贱学东沿”而忽视-农学凶4T •根据历史少实.在也曲文化交流史・• “东学回渐”从來卅没有中断ii.中华文化的烬人脸吸引了N方传教士.蚱JS佑人、国学牛・•冏人翳的注盘,并通过他们广泛传插到世界并地.在文化交说方面.中田是•个很育转色的国欢.从狱狀的远占起•几乎迪从•灯丈化开如中国文化屮秋仃外來丈化的成分•中国人向来如/F容乃大”.不爸兄协喷的•还兄裕神的,只尖对找们右利•我们妙8收•約纳仃川•断以成就了中国文化之大.中外文化的交流.(没育中断过.弟八甲中国语言文学31A 9-中国讲言文了-耐述汉谄汉字的待点及其亦世界讥言文字中的堆位.在世界的齐种语打中.汉语使用的人口巌多•约占世界人口的也分之•因此汉语足产合国揣址的七种工作谣含Z-.汉诸的特点:汉涪没4衣小松広关条的列形变化:汉讲没右词的形恋变法,家歴屈W词用花小讲法关套;汉语兄仃声调的语:"汉谄有大竝的同西字:汉7的持点:汉了的细7方汎及規卸A木悅8P◎形.讯爭.细、形声.转江.假借其中用点、划来折岀人或物的动作.状态或位w •是•种抽象的胡切会总即细合两个以henzT •衣达舒的宜思.现代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汉字形体先际经W rTtt文.金文.小《. 书、柄书等字休的受化.一举例说明汉诰汉字所承孩的文化伯息.汉诰汉了所承栽的文化倍息「艺昆阳汉谥诰:队词汇、语法和汉字形体所禾捉的文化倍总•与汉语汉7用记录的文化内容不是讣如屮皆文的"土•字I& 了记录这个词外•忌以其俅袴头之刃的构形备诉人朴占代统治軒兄张虫力统治天下的.这红估息由于述占文献的贫乏•我们无法从“T”的词义本巾煤御。

中国文化概论第五章第二节ppt课件

中国文化概论第五章第二节ppt课件
纬”的理论依据。其思想主旨在 于恢复宗教化的神灵之天,使 伦理准则归于“天意”,将“五行” 观念伦理化,从 “阳尊阴卑”、 “阳贵阴贱”推演出三纲五常理论 的合理性。
洛阳汉墓壁画艺术弥漫着天人感应的观念
三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常
“三纲”语出韩非,“三纲五常”连用则 为班固,而董仲舒是三纲五常理论化的始 作俑者。董仲舒根据五行观念推演认为, 君臣是天地关系,夫妇是阴阳关系,父子 是四季关系,天地和四季也归于阴阳,“君臣、 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因而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就是永恒的 “天意”,即“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三
李春明绘董仲舒三年不窥园
天人感应
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 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秋为死而棺之,冬为痛而丧之。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董仲舒:《春秋繁露·基义》
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 里,天的本质决定人的本质,天 的意志主宰人类社会。董仲舒在 解答宇宙的起源、演变、结构时, 把先秦的天命观与阴阳五行相结 合,创造出一个高踞宇宙本原之 上,具有意志和道德的人格神, 即天,称“天者,自神之君也,王 者之所尊也” ,认为宇宙由五行生成天地阴阳“十端”,演变出人事有序同构的 和谐宇宙,明确了孟子的“天人合一”论,推导出“天人感应”,成为两汉“谶
纲”以 父子夫妻的家庭关系为依据,以封建 宗法制为基础,以君亲忠孝为纽带, 以移孝作忠为目的,实现家庭政治化 和国家家族化、绝对化,强化家庭的 宗法统治和封建君权。他以三纲五常 等道德规范,作为建立法度、化民成 俗的根本,为封建专制统治提供了理 论根据,为以儒为宗的文化模式提供 了蓝本。
董仲舒
董仲舒对儒学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他在第三次应诏对 汉武帝的策问中,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 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其主张的特点 是以儒家思想为中心,以奉天法古为旗号,以 先王之道为楷模,吸收阴阳五行说,纳韩非思 想,“推天道以明人事”,极力宣扬王权神授,论 证儒家的纲常名教,为儒家的伦理道德披上神 学外衣,建构了一个以天人感应为核心、以阴 阳五行为骨架的神学观念体系,按“天人感

中国文化概论 第五章 中国古代教育

中国文化概论 第五章  中国古代教育

二、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温故知新 学思并重 循序渐进 教学相长 言传身教 尊师爱生
第三节
科举制度
一、科举制度发展史
1、科举制度的初创:隋代 开皇18年(598),隋文帝“分科举人” 大业3年(607),隋炀帝“置明经、进士二科” 2、科举的制度化:唐代 明经和进士两科的独盛 常举和制举 殿试制度的初创(武则天时期) 武举
考试等级
殿试
考生身份
贡士 举人
第一名功名
状元
科 举 考 试 流 程 图
会试
会元
乡试
秀才
解元
童试
童生
拓展性思考: 科举制度的利与弊
二、中央官学:从太学到国子监
汉武帝设立太学。 隋代以后改设国子监,此后,国子监成为中国古代 的最高学府。 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朝大德十年(1306年),历经 元明清三朝,是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大学遗址。
太学的老师为博士,太学学生称博士弟子或太学生。 国子监的最高长官是国子祭酒。
三、地方官学系统
地方官学是指按照地方行政建制设立的教育机构。经费由 公费开支。 地方官学系统的建立始于汉武帝。此后,历代中央政府重 视政府官学的建设。明朝最盛时多达1700余所。 路学、府学、州学、县学。 教职人员:路、府学设教授,州学设学正,县学设教谕。 各级学校均有额定学生人数,入学者称生员。 明清时期,各省设立专管教谕的官员,称提督学政,简 称提学,又称学政。
六、蒙学
专指私立的幼儿启蒙学校。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教育内容
汉代以前的综合性教育,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为主。 西汉以后以儒学知识为主。尤其是官学和书院。 各种专门知识:武学、医学、阴阳学、蒙古字学等。 人格养成与知识灌输相辅相成,尤其重视人格养成教育。 “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孟子》

最新中国文化概论(第五章)中国传统节日汇编

最新中国文化概论(第五章)中国传统节日汇编

春节习俗

春节前很多天,准备过年: 1、卫生大扫除,干干净净迎新年。(因“尘”与“陈”谐
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 门。 )


2、贴春联、年画和窗花,倒贴“福”字。 春节前一天: 春节前一天晚上叫“除夕” 1、全家团聚吃年夜饭 2、“守岁”:整晚不睡觉,等候新年的到来。 3、压岁钱、吃饺子(交子)、放鞭炮(驱除邪魔:dispel demon) 春节:又叫“大年初一” 1、穿新衣 2、走访亲友(又叫“拜年”)
央,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
2、泥里一条龙,头顶一个 蓬,身体一节节,满肚小窟窿。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 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 节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 之中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 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 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

中秋节是一个非常美好的节日,“月到中秋 分外明”,这一天的晚上,往往全家人围坐 在一起赏月,吃月饼和水果,话说关于月亮 的神话故事。 在民间,有很多关于月亮的美丽神话,其中, “嫦娥奔月”的故事流传最广。
鞭 燃 驱 放 鬼 炮 降 魔
过年习俗: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 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 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 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 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 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 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 “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 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中国文化概论-第五章

中国文化概论-第五章
2012-6-11
第三节
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交往已久
中朝文化交往溯源久远Fra bibliotek中国科技对世界多方面影响
中国文学在国外影响广泛
中国哲学也对欧洲产生比较深刻的影响
2012-6-11
1.“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张骞开辟的“丝绸之路”,使中国文化第一次真正走向世界。 它的意义在于: 第一,推动了世界文明进步。自东西路线开通,汉朝的丝帛、 漆器、铁具、兵器及制造术,随同出行的汉使传往西域各国;东汉 蔡伦改进造纸工艺,纸的质量大大提高,即从洛阳向全国推广,迅 速传入河西走廊和新疆,3世纪时中国纸已经在伊拉克出现;中国古 代的“四大发明” 都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方,并对欧洲的历 史起了重大推动作用。 第二,促进了中国文化发展。“丝绸之路”的开通,其他文明 体系的成果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包括中亚、西亚的许多农牧土特 产品,如安石榴、黄瓜、胡瓜等瓜果,玻璃、琉璃、毛皮、呢绒、 马匹、香料等特产从西域传来。西域的音乐、舞蹈、杂技也如潮水 般滚滚东来,琵琶、箜篌、笛子、笳、角等大量乐器被皇室乐队、 民间乐队采用,促进了中国音乐、歌舞的发展。佛教也是通过这条 路线从西方舶来的,不仅深刻影响中国文化,而且,又使中国成为 日本、朝鲜等国传播佛教的基地。
一、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融
一方面,通过和亲、 茶马互市等,使胡汉 互化,文化得到交流。 以畜牧产品交换粮食、 茶叶、布帛、铁器等。
另一方面,通过战争、 征伐,或南下劫掠等, 使得文化互通、胡汉 融合。
二、少数民族的文化贡献
经济生活
衣着服饰
日常起居
音乐舞蹈文学史学
其他
2012-6-11
第二节
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汇

中国文化概论必背答题三(多名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

中国文化概论必背答题三(多名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

中国文化概论必背答题三第五章多名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一文化交流与文化融合在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壮大中起了什么作用?1、中国文化不仅在内部各族文化的相互融会、相互渗透中得到发展,而且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中,先后受容了中亚游牧文化、波斯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

2、中国文化系统或以外来文化作补充,或以外来文化作复壮剂,使整个机体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外域文化系统也在与中国文化的广泛接触中汲取营养、滋润自身的肌体。

3、少数民族的棉布、纺织技术,坐具——马扎子,交椅,箜篌,琵琶等乐器的传入,丰富了中原人的经济生活,也在衣着复试,日常起居,音乐舞蹈文学史学方面做出贡献,他们融入了中华文化,使其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吸收并改造外来的佛学,将它与中国儒学结合,产生了宋明理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正宗,这也是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创造性转化。

二试析“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的文化功能。

1、一种文化既有其民族性,又有时代性。

一个民族自己创造文化,并不断发展,成为传统文化,这是文化的民族性。

一个民族创造了文化,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它又必然接受别的民族的文化,通过优秀文化传统和其他民族文化融合,可以说使自身文化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又可对东其他民族的文化进程。

2、西学东渐使之明朝末年,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进程。

这段时期以来,来华西人,出洋华人,书籍以及新式教育为媒介,以香港为通商口岸,西方哲学、医学、数学、天文学、经济、政治、艺术等大量涌入中国,对中国学术思想、政治、经济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促进了中国科学文化的交流。

明朝万历年间,随着耶稣传教士的到来,对中国学术思想有所触动,此时的西方科学技术开始迅速发展,中国这时的科技发展已经非常缓慢,大大落后于同时期的欧洲。

传教士在传播基督教的同时,也传入了大量的科学技术。

当时一些士大夫以及皇帝接受了科学技术,但是思想上没受到影响。

3、同时,明末清初产生的东学西渐,在东西文化史上从未中断,传递出独有的文化之光。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串讲资料第五章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串讲资料第五章

第五章多民族⽂化融合与中外⽂化交汇 这⼀章不是太重要的,内容不多,掌握要点即可。

出⼤题⽬的可能很⼩;简答题也不多。

第⼀节中国各民族⽂化的交融 1、中国⽂化并⾮封闭的系统,以迁徙、聚合、贸易、战争为中介,中华各族⽂化以及中外⽂化之间都在交融共进。

2、中国古代社会基本经济类型是农耕、游耕与游牧。

3、秦汉以后,中国⽂化分为三个⽂化类型:即北⽅草原游牧⽂化,南⽅⼭地游耕⽂化和中原定居农业⽂化,其中中原定居农业⽂化是核⼼。

4、农耕与游牧这两种经济类型的交互关系,⼀⽅⾯是冲突、战争;另⼀⽅⾯是⽂化互补、民族融合。

5、游耕⽂化的特点:⼀是在耕作⽅式上⼑耕⽕种;⼆是与过着迁徙不定的游动⽣活;三是由游耕模式决定了该民族在社会⽣活各个⽅⾯尚处于不成熟的⽔平。

(简记:⼑耕⽕种游动⽣活不成熟⽔平) 6、汉化即少数民族融⼊汉族;胡化是指汉族⼈融⼊北⽅游牧民族;夷化是指汉族⼈融⼊南⽅游耕民族。

7、少数民族对中国⽂化的贡献体现在经济⽣活、⾐着服饰、⽇常起居、⾳乐舞蹈、⽂化、史学等诸⽅⾯。

8、藏族的史诗《格萨尔》中世界内范围内英雄史诗的杰出代表。

9、⽤蒙⽂创造的《元朝秘史》《蒙古源流》和《蒙古黄⾦史》并称为蒙古三⼤历史名著。

第⼆节中外⽂化的交汇 1、中国⽂化在发展,先后受容了中亚游牧⽂化、波斯⽂化、印度佛教⽂化、阿拉伯⽂化、欧州⽂化。

2、中外⽂化⼤交汇有两次:⼀次是汉唐时期,⼀次是明清以后。

3、从汉代开始,中国⽂化进⼊本⼟⽂化与外来⽂化的交汇期。

当时的外来⽂化,先是西域⽂化,后是南亚次⼤陆⽂化,后者对中国⽂化的影响尤深。

4、南亚次⼤祟的佛教⽂化是汉唐时期输⼊中国的外来⽂化的主体。

5、宋明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化正宗,它是在改造了儒学和佛学的基础上产⽣的,是⽂化组合的典型。

6、梁启超曾将中国历史分为“中国之中国、亚州之中国和世界之中国三个阶段,其中秦统⼀⾄清乾隆末年为”亚州之中国“时期。

7、明清以后的中西⽂化交融,以历算为开始,从万历年间开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

本章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中国精神生产的活动 及其造成的精神财富和传统思想观念特点, 以及思维模式、哲学观念、宗教信仰、伦 理道德、教育思想、艺术审美等精神文化 的特征。
第五章 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例二:五行:金、木、水、火、土





整个世界是由五种基本元素构成的,它们是在现实中普遍 存在的五种自然物。这五种自然物的性质亦均是人们在日 常生活中经验到的 。 ‚五行‛不仅是宇宙构成 水 润物向下的, 的基本材料,即所谓‚先 火 燃烧向上的, 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 成万物‛(《国语· 郑语》), 木 可曲可直的, 同时也是宇宙的基本秩序, 金 可以熔炼铸造的, 即‚天有五行,一曰木, 土 可以种植庄稼的。 二曰火,三曰土,四曰金, 五曰水。木,五行之始也; 水,五行之终也;土,五 行之中也。此其天秩之序 也。‛
评价整体思维观念对民族心态的影响

中华民族具有乐观精神,对未来充满信心,无论遇到什么 艰难险阻,都不会丧失生活的信念,总是从容不迫,平静 安详。中国佛教的塑像和绘画就充分表现了这一民族的性 格和审美的特征。这种伟大的精神不能说不与阴阳五行关 于宇宙通过自行调节永远趋向于相对平衡的理论有关。 ‚有胜之气,其必来复也。‛故谚语云:‚善有善报,恶 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全 报。‛‚子复母仇‛,终归平复,这是五行结构所产生出 来的不可移易的法则、力量和观念。中国很多戏曲、小说, 就是怀抱着这样的信念编写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喜 剧多于悲剧的原因。‚大团圆‛会给人以鼓舞,但同时也 容易使人们在空幻的艺术中得到满足,却丧失到生活中去 奋进拼搏的意志和决心,形成观望、等待的消极心理。
所谓整体思维,是指 把天地、人、社会看 做密切贯通的整体, 认为天地人我、人身 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 系统之中,各系统要 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 存的联系。
天地
社会

2.思想家关于整体思维的著名言论
孟子说:‚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 上 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 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 一。‛ 《易•系辞传下》说:‚天下之物,贞乎一 者也。‛ 老子说:‚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

一、整体思维
1.整体思维的含义 2.思想家关于整体思维的著名言论 3.整体思维是一种直观思维 整体思维体现一—《易经》圜道观 整体思维体现二—阴阳五行学说 4.整体思维—儒家道家之主张 5.评价整体思维 (1)对中国科学的影响 (2)对中国宗教的影响 (4)对中国民族心态的影响
整体思维
1.含义 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是一种重整体、重体悟、以经 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
直觉思维和悟性思维的优点

可以利用过去和前人积累的经验,对事物 的大致方向、发展趋势和整体效果做出预 见和选择,还可以通过触类旁通去认识未 能接触到的事物,尤其是在科学尚未能完 全反映真理的时候,悟性思维作为一种科 学的补充,还是很有作用的。
直觉思维的缺点

太重视经验,甚至会陷入经验的泥淖而不 能自拔。而且这种思维偏重不确定性和模 糊性,而且常过多地使用暗示,难以准确 表达思想和反映事物本质。
为什么中国的科学技术,直到18世纪以前在世界上领先了整整十六个世纪, 而近两百年却远远落后?
东西方人的思维差异


东方人似乎更全面地思考问题,更关注背 景和关系,更多的借助经验,而不是抽象 的逻辑,更能容忍反驳意见。 西方人更具有分析性,倾向于使事物脱离 背景,避开矛盾,更多地依赖逻辑。
两种思维习惯各有利弊。
“观物比德‛



即人与物的类比,是说用物的外部特征与内在属性来类比 人的品德、志行。 《论语•雍也》:‚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 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可知‚水‛是类比智者 ‚动‛、‚乐‛之德的,‚山‛是类比仁者‚静‛、‚寿‛ 之德的。‚寿‛不是‚长寿‛,而是指‚山‛可用于耕畴, 为万物为民众提供衣食之源,表明山有‚正德、利用、厚 生‛的‚生生‛之‚德‛。 《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 之风,必偃。‛这里是用‚风‛类比君子之德。 《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 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这是屈原用江离、辟芷等香 草和兰花类比自身的‚内美‛与‚修能‛。
5.评价整体思维观念对宗教的影响


中国的民族宗教意识较西方淡薄。我们的祖先 在天人合一观的支配下,把自己视作自然界大 家庭中的一员,与自然万物和谐融洽,情如手 足,所以很少有孤独恐惧之感。 神和人的关系在西方本质上是分开的、对立地, 而在中国则表现为认同和相融。因此中国的神 不可能产生长久的威慑和统摄作用。
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 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 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 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 中国传统的艺术审美
第一节 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
中国古代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是整体 思维、类比思维、辩证思维
什么是思维?
思思索过程) 逻辑 信息2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易•系辞传上》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习惯于:
(1)用‚取象比类‛的方法,了解未知的事 物。 (2)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在人群中建立 管 理秩序。
“治众如治寡” ——《孙子兵法· 势篇》
2.‚天、地、人、万物‛之间的类 比



古代汉民族的类比思维,常见的主要是在 ‚天象‛、‚地法‛、‚人事‛之间作类 比。 类比思维,是就‚天、地、人、万物‛之 间的外部特征与内在属性进行类比。就内 在属性而言,比如‚观天象知人事‛的事 例 。 可见‚类比思维‛是从‚天、地、人‛系 统整体思维衍生出来的,是体现系统整体 思维的。

例一:《易经》


在‚观象‛的基础上,《易经》建立起阴 阳八卦的思维模式和思想体系。 《周易》中的乾、坤、震、巽、坎、离、 艮、兑,所指的则是天、地、雷、风、水、 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
例一:《易经》

阴阳观念起源于中国古人对各种自然现象诸如明暗、冷热、 日月、上下、雄雌、动静、男女等两极现象的观察,阴阳 观念虽有高度的概括性,但并没有成为一个完全抽象化的 逻辑概念。 ‚阳‛ ‚阴‛ 太阳、白天、明亮、雄性、运动、上升 月亮、晚上、黑暗、雌性、静止、下降
4、整体思维—儒家道家之主张
儒家、道家都主张以直观、经验为基础去领悟、把握宇宙、
人生之整体、系统。



儒家孔子的‚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譬诸草木,区以 别矣‛(《论语•子张》) 孟子的‚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 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 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 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 欲其自得之也‛
推理
什么是民族思维方式?

在一个民族的发展过程中,那些长久地、 稳定地、普遍地起作用的思维习惯、思维 方法、对待事物的审视趋向和公认的观点, 就叫做该民族的思维方式。
民族思维方式如何形成的呢?
个人思维习惯 脑组织结构
知识结构
生活环境
当一个地方或某个民族的思维方式经过一代代流 传而基本稳定下来成为习惯,并具有自己独特的 形式时,地方或民族的传统思维方式就形成了。 简言之,民族思维方式是一个地方的人在思考问 题和解决问题时所习惯采用的方法。
3.整体思维体现二: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宇宙论的主体。
‚五行‛所代表的不仅是五种元素,显示的更是五种功能。 这一点,可以从‚五行‛的相生、相克的作用力即可显示 出来。所谓相生,是指五行之间具有一种促进滋生的作用, 具体体现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所谓相克,是指五行之间又具有一种限制约束的作用,具 体体现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的作用,从而构成了一个相互联 系、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这个系统中的各种要素和功能 在这种相生、相克中保持着动态平衡。


例一:《易经》
《易经》(《易》) ——中国最早的宗教经书之 一。含: “卦”(符号)——传说 由远古伏羲所创。 “辞”(释卦)——传说 由周文王编于商代末期。 现在学术界认为,该书萌 芽于殷,成书约在晚周。

《易传》(《易经大传》 《传》) ——后人解释或发挥《易经 》的心得感想及思想体会, 共十篇(“十翼”)汇总 而成,是中国第一部哲学 著作。 该书传由孔子编写,最新 观点认为其是春秋至战国 后期陆续形成的研究《易 》的一部总集。
直观思维

直觉就是第一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第一判断, 是一种基于生理、心理和过往知识与经验而对事 物作出的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本能反应。

直觉
低层次直觉 (直觉行动思维) 高层次直觉 (悟性—较强领悟能力) 触类旁通 创造之使
3.整体思维是一种直观思维 ‚观象‛+“体悟‛ ‚立象‛ 《易•系辞传上》说:‚《易》与天地准, 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 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易•系辞传上》明确指出:‚子曰:书不 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 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观象。这是指直 觉。‛
(2)取象比类
古代汉民族很早就发现天地万物、人事习俗存在 着类别,并按照特定时期汉民族的心理、观念与 认识水平对事物的类别加以区分。 取象比类:指的是将杂乱无章的事物分门别类, 用以比较某种结构、规律和秩序,以此了解这些 事物间的关系。这里的‚象‛指的是元素、指代 的事物及其特征;‚比‛是比照、对比的意思。
荀子说:‚百王之道一是矣。‛


从根本上看,“一”都是讲整体、系统及 其贯通的。 将上述观点联系起来看,可以知道无论是 先秦的儒家还是道家,都是把人与天地万 物看做是一个整体系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