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重点章节 第五章 中国古代史学
中国文化概论重点整理(完整版)
中国文化概论绪论一、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和意义1、有助于更加准确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
(1)文化是民族的根本和灵魂;(2)文化存,则民族存;文化亡,则民族亡。
(3)她能告诉你: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2、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
(1)中国文化不仅是东方文明的奇葩,而且还是世界文明的瑰宝;(2)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好比心灵的雾霾,会造成我们精神世界的浮躁、迷失、荒芜甚至幽暗。
3、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
(1)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2)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根本,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脉;(3)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表现。
4、有助于开阔我们的文化视野,提高文化素质。
(1)传统文化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面;(2)传统文化是理想,是道德,是价值,是精神,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己立立人己达达人。
(3)缺乏民族文化滋养的人,是肤浅的,空心的,片面的,没有根基的,难以走远的。
5、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1)传承不是为了复古,继往是为了开来;(2)对文化的盲目自信和妄自菲薄都会种下苦果。
(3)源远才能流长,根深才会叶茂。
二、文化的涵义1、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
“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周易》:“物相杂,故曰文”。
物体的形状、线条、色彩相互交错就是“纹”。
在此基础上,“文”字又有许多引申出十几种意义。
主要有三:其一,引申为文字、文章。
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诗词曲赋。
其二,引申为古代的礼乐制度,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法令条文。
其三,引申为精神修养,即文明,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文采。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化”主要指事物动态变化的过程。
本意有三:一是变化,二是生化,三是造化。
《庄子·逍遥游》中的“化而为鸟,其名曰鹏”,中的“化”即指变化。
《周易》中“男女构精,万物化生”,雌雄构精,于是生成各种动物及某些植物。
最新中国文化概论完整笔记张岱年资料
中国文化概论笔记张岱年绪论1、中国古代文化的概念文:五色交错的纹理。
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及其载体——文物典籍。
化:改变、化育。
引申为通过教育使人得到改变,文明程度提高。
文化:精神领域内的文治教化。
即用道德伦理、诗书礼乐来教育、改造人群。
引申为统治阶级所使用的所有文治教化的设施。
包括礼乐、典章制度等。
2、文化的概念所谓文化,指人类群体在适应自然进而改造自然和改造自身的社会活动中的方式方法及其产物。
就其是方式方法而言,它表现出历时动态性和共时多样性;就其是产物而言,它表现出物质性和精神性。
它的核心是人的行为方式、价值体系;符号是它借以传承的载体。
z 广义文化,着眼于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的差异,也即人类所有一切活动(物质的、精神的)及其成果——“大文化”z 狭义文化,仅指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小文化”3、文化的结构两分法:物质和精神或技术体系与价值体系三分法: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四分法: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重点)4、梁漱溟的学术分类梁漱溟在其《东方学术概论》指出,人类学术无非研究三个问题:第一,人对物的问题。
人类征服自然,产生自然科学。
第二,人对人的问题。
人与人相处,产生社会科学。
第三,人对己的问题。
人与自己的较量,产生宗教。
最后一点,我们今天在学科分类上称作人文科学5、文化的几个特点(1)文化的民族性和普同性各个民族大多有自己的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审美特征、宗教信仰,等等,体现了文化的民族性。
各个不同民族有很多文化现象是共同的,发展的方向也大体相似。
表明了文化的“趋同”(普同)性。
人类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组成、共同发展的成果。
(2)文化的时代性和相对性在时间上,文化是继承的,累积的,发展的,体现了文化的时代性。
所以对文化的评判应该放到具体的时代中。
在空间上,不同种族文化具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阶段,体现了文化的相对性。
所以不同质文化整体之间无法进行优劣高下的比较,不能用一种文化观念作为评判另一种文化的标准。
中国文化概论各章复习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各章复习重点:绪论1、什么是文化?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什么?2、简述广义文化结构四层次说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中国文化生成的历史地理环境1、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造成中国长期闭关锁国局面的真正原因是什么?3、中国文化生成和发展的历史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个方面。
人文地理环境又分为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地理环境。
4、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形、地貌及气候等因素,人文地理环境包括疆域、政区、民族和人口等因素。
5、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种文明形态,中华文化是全世界唯一延续至今而从未中断过(3000年)的文化体系。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1、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哪三个主要阶段和形态?2、中国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有哪些特点?它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3、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形态难以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你怎样认识古代统治者的“重农轻商”政策或观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5、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是农耕自然经济。
6、中国古代也有为数不多的海洋贸易,但在海外经济往来中,主要是一种“赐贡”的贸易形式。
7、中国文化的早熟使中国人容易产生“瞻后”式思维方式和守旧的民族心态。
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1、什么是宗法制度?周朝确立的宗法制度包括哪三个方面的内容?2、试分析论述在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的主要特征。
3、简述中国与欧洲政体的差异性。
4、试分析论述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5、中国文化产生的独特条件是什么?请从历史地理环境、经济模式、社会政治结构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6、中国一脉相承的专制制度和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
这种社会政治结构有两大特点:一是宗法制度完备,二是专制主义严密。
这两个特点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
7、中国上古时代,王位继承方式实行禅让制,即优者继承制。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知识点
中国文化概论一.文化的含义:一.“文”,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引申义包括(1)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
(2)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
(3)美,善,德行之义“化”,本义为改易,生化,造化。
引申义:教行迁善之义二.1.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的制度文化层,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
2.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行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
3.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絪蕴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层(文化的核心部分)第二章 1.秦汉实行郡县制;2.在少数民族或边疆地区,历代还设置过各种特殊的政区或机构,如汉,唐的都护府,元朝的宣政院辖区,清朝的将军,大臣辖区。
3.农耕经济的持续性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
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使其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
第三章 1.西周宗法制度的创立者是周公;2.商朝主要实行兄终弟及制;3.宗法制度的本质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4.中国封建时代,统治和束缚人民的有四权:政权,神权,族权,夫权;5.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其主要标志是皇帝个人专权,相权被废止,明代成立内阁,清朝设军机处(雍正皇帝设),都是皇帝自己的办事机构。
第四章 1.中华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非常广泛,大致分为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三大类;2.传说中的五帝:皇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3.中华民族的远祖可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文化集团;4.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5.孔子儒家学派的核心是仁;6.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又增加《孝经》《论语》,合成七经;7.董仲舒以《春秋公羊传》起家,在《春秋繁露》中,阐述了“天人感应”;8.玄学是由老庄哲学发展而来,其宗旨是“贵无”;9.唐代“画圣”吴道子;10.宋代文化最重要的标志是理学的建构;11.元帝国对欧亚大陆的征服,使中国西部和北部的边界实际上处于开放状态,阿拉伯,波斯和中亚的穆斯林大规模迁居中国,造成“回回遍天下”的态势,一个信仰伊斯兰教,使用汉语而汉语又浸润阿拉伯和波斯文化传统的回回民族渐趋形成;(回族在元帝国形成)12.《永乐大典》—世界上最早,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康熙字典》是世界上最早的字数最多的字典;《四库全书》是至今为止世界上页数最多的丛书;13.李时珍《本草纲目》,在药物和植物分类方面达到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潘季驯的《河防一览》总结了我国历代治河经验;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完备的一部农学著作;宋星的《天工开物》—誉称海外的工艺学百科全书;14.“西学东渐”是在明末清初进展缓慢,到了雍正年间,耶稣会士被逐出国门,“西学东渐”几近中断;第五章 1.黎族的纺织技术传入中原;2.藏族的《格萨尔》是世界上范围内英雄史诗之冠;3.日本曾出版的《大正藏》,意在网罗中外所有佛教著作;4.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载有印度药方;5.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开端于明朝万历年间,即16世纪末叶,已延绵4世纪,仍在继续;6.630年,日本派出第一批遣唐使,此后200多年日本共任命遣唐使18次,公元645年,返日的留唐学生策划下,日本发生大化革新;7.中国的哲学在17-18世纪对欧洲产生了比较深刻的影响,德国古典哲学的先驱莱布尼茨是第一个认识到中国文化对于西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哲学家;第六章 1.在古文字阶段,汉字的构字方法主要有四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第七章 1.世界公认的最早一次哈雷彗星记录,是在中国。
(完整word版)中国文化概论
一、文化总论1.为什么文化是“自然的人化”?人类从茹毛饮血茫然于人道的直立之兽演化而来,逐渐形成与天道联系而有区别的人道,就是文化创造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这里的自然,不只是自然界,还是人的自然属性。
文化是改造自然社会的活动,也改造着改造者自身,即实践者的人。
人创造了文化,同样文化也创造了人。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课题的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这一过程的成果体现,既反映在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更反映在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总而言之,凡是长约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结果,都属于文化,即“自然的人化”就是文化。
2.文化结构的四层次说包括哪些内容?物质: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质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
制度: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的制度文化层。
风俗习惯: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
思想与价值: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氤氲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层。
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具体而论,心态文化又可以再区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子层次。
依据与社会存在关系的疏密程度,我们又可以将社会意识形态区别为基层意识形态和高层意识形态.二、中国文化(一)文化背景1.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有哪些特点?(1)持续性。
循环式的复苏和进步周而复始,使农业自然经济长期延续(2)多元成分结构。
从纵的方面讲,它始终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份;从横的方面讲,它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的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农业生产,它还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份。
到了封建社会晚期,商品性农业和为市场而生产的手工产品更在农家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中国文化概论第五章第二节ppt课件
洛阳汉墓壁画艺术弥漫着天人感应的观念
三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常
“三纲”语出韩非,“三纲五常”连用则 为班固,而董仲舒是三纲五常理论化的始 作俑者。董仲舒根据五行观念推演认为, 君臣是天地关系,夫妇是阴阳关系,父子 是四季关系,天地和四季也归于阴阳,“君臣、 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因而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就是永恒的 “天意”,即“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三
李春明绘董仲舒三年不窥园
天人感应
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 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秋为死而棺之,冬为痛而丧之。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董仲舒:《春秋繁露·基义》
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 里,天的本质决定人的本质,天 的意志主宰人类社会。董仲舒在 解答宇宙的起源、演变、结构时, 把先秦的天命观与阴阳五行相结 合,创造出一个高踞宇宙本原之 上,具有意志和道德的人格神, 即天,称“天者,自神之君也,王 者之所尊也” ,认为宇宙由五行生成天地阴阳“十端”,演变出人事有序同构的 和谐宇宙,明确了孟子的“天人合一”论,推导出“天人感应”,成为两汉“谶
纲”以 父子夫妻的家庭关系为依据,以封建 宗法制为基础,以君亲忠孝为纽带, 以移孝作忠为目的,实现家庭政治化 和国家家族化、绝对化,强化家庭的 宗法统治和封建君权。他以三纲五常 等道德规范,作为建立法度、化民成 俗的根本,为封建专制统治提供了理 论根据,为以儒为宗的文化模式提供 了蓝本。
董仲舒
董仲舒对儒学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他在第三次应诏对 汉武帝的策问中,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 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其主张的特点 是以儒家思想为中心,以奉天法古为旗号,以 先王之道为楷模,吸收阴阳五行说,纳韩非思 想,“推天道以明人事”,极力宣扬王权神授,论 证儒家的纲常名教,为儒家的伦理道德披上神 学外衣,建构了一个以天人感应为核心、以阴 阳五行为骨架的神学观念体系,按“天人感
中国文化概论导读
《中国文化概论》导读《中国文化概论》一书是国家教委(现教育部)高教司组织编写的一部教材,由著名学者张岱年(北京大学教授)、方克立(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担任主编,1994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包括绪论和正编两部分,正编又分上、中、下三编,共十九章,三十五万余字。
现对各章分别评介,并提取其中的要点,供同学们阅读时参考。
一、《绪论》部分这是全书的“纲”,必须认真细读。
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应予注意:1 “文化”一词的汉语源流:始见于战国末期的《易传・系辞下》:“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最终由西汉刘向在其所著《说苑・指武篇》中组合成“文化”一词。
文是文饰、文采,延伸为人文、文治之义;化是化生、化成、教化之义。
中国的“文化”从开始即专注于精神领域,作为国家“文治教化”的缩略语。
2 “文化”一词在拉丁语中本作种植、居住、练习之义;在英文、法文中本为栽培、种植之义。
西方从一开始即兼有精神、物质两个领域的内涵。
3 “文化一词”与“文明”一词的比较,见书第3~4页。
概括地说,两者从广义上看,可通用;但作为和“野蛮”相对的概念,文明则指脱离野蛮阶段的文化,其内涵小于“文化”;但有时只是一种习惯用法。
(附注:“国家”出现,即脱离了野蛮阶段,进入文明阶段;考古学上以城墙、宫殿、专门武器作为进入文明社会的主要标志。
)4 “大文化”(广义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总和。
“小文化”(狭义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
其中“社会实践”几个字指出了文化的社会性、群体的实践性。
(个别人的思想意识、特殊行为不属文化范畴。
)文化的主体是人的群体,是民族。
“小文化”具体指哲学、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风俗习惯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讲的“文化”,大抵是指这些内容。
)5 文化是生生不息的运动过程,既有强烈的历史性、传承性,又有鲜活的现实性。
6 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书中归纳了三点(见书第10~11页),同学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体会加以补充。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串讲资料第五章
第五章多民族⽂化融合与中外⽂化交汇 这⼀章不是太重要的,内容不多,掌握要点即可。
出⼤题⽬的可能很⼩;简答题也不多。
第⼀节中国各民族⽂化的交融 1、中国⽂化并⾮封闭的系统,以迁徙、聚合、贸易、战争为中介,中华各族⽂化以及中外⽂化之间都在交融共进。
2、中国古代社会基本经济类型是农耕、游耕与游牧。
3、秦汉以后,中国⽂化分为三个⽂化类型:即北⽅草原游牧⽂化,南⽅⼭地游耕⽂化和中原定居农业⽂化,其中中原定居农业⽂化是核⼼。
4、农耕与游牧这两种经济类型的交互关系,⼀⽅⾯是冲突、战争;另⼀⽅⾯是⽂化互补、民族融合。
5、游耕⽂化的特点:⼀是在耕作⽅式上⼑耕⽕种;⼆是与过着迁徙不定的游动⽣活;三是由游耕模式决定了该民族在社会⽣活各个⽅⾯尚处于不成熟的⽔平。
(简记:⼑耕⽕种游动⽣活不成熟⽔平) 6、汉化即少数民族融⼊汉族;胡化是指汉族⼈融⼊北⽅游牧民族;夷化是指汉族⼈融⼊南⽅游耕民族。
7、少数民族对中国⽂化的贡献体现在经济⽣活、⾐着服饰、⽇常起居、⾳乐舞蹈、⽂化、史学等诸⽅⾯。
8、藏族的史诗《格萨尔》中世界内范围内英雄史诗的杰出代表。
9、⽤蒙⽂创造的《元朝秘史》《蒙古源流》和《蒙古黄⾦史》并称为蒙古三⼤历史名著。
第⼆节中外⽂化的交汇 1、中国⽂化在发展,先后受容了中亚游牧⽂化、波斯⽂化、印度佛教⽂化、阿拉伯⽂化、欧州⽂化。
2、中外⽂化⼤交汇有两次:⼀次是汉唐时期,⼀次是明清以后。
3、从汉代开始,中国⽂化进⼊本⼟⽂化与外来⽂化的交汇期。
当时的外来⽂化,先是西域⽂化,后是南亚次⼤陆⽂化,后者对中国⽂化的影响尤深。
4、南亚次⼤祟的佛教⽂化是汉唐时期输⼊中国的外来⽂化的主体。
5、宋明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化正宗,它是在改造了儒学和佛学的基础上产⽣的,是⽂化组合的典型。
6、梁启超曾将中国历史分为“中国之中国、亚州之中国和世界之中国三个阶段,其中秦统⼀⾄清乾隆末年为”亚州之中国“时期。
7、明清以后的中西⽂化交融,以历算为开始,从万历年间开始。
中国文化概论各章复习汇总
09年4月中国文化概论各章复习汇总中国文化概论试题1.中国古代典籍中文化的含义⑴文的本主是错画,也就是花纹的意思⑵化的本义是改易⑶文化很早就已合成2.广义文化应该把握的要点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自下而上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⑴是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⑵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⑶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3.狭义文化应该把握的要求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⑴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⑵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历史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⑶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4.文化现象与文化事象的区别:文化现象所反映的是文化展过程中的外中状态和联系,具有个别、具体、可直接观察和经验性等特点。
而文化事象则指的是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是群众在共同需要、共同心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和不断给予陶冶的结果。
它往往是思想观念及其特化形式的综合,它不但具有外在的特色,而且含有观念的特色。
文化现象是人们对现象的感受上升到理发概括的认识产物5.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
6.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
7.文化政策:指在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8.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和统一性表现在:(为什么说中国文化不是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多元性在于: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境内共有56个民族。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张岱年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2)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2)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3)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3)第五章中国的多民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5)第六章中国语言文字(5)第七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6)第八章中国古代教育(7)第九章中国古代文学(7)第十章中国古代艺术(8)第十一章中国古代史学(8)第十二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8)第十三章中国古代宗教(10)第十四章中国古代哲学(11)第十五章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11)第十六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12)第十七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13)第十八章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15)第十九章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15)绪论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
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中国文化概论必背答题三(多名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
中国文化概论必背答题三第五章多名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一文化交流与文化融合在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壮大中起了什么作用?1、中国文化不仅在内部各族文化的相互融会、相互渗透中得到发展,而且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中,先后受容了中亚游牧文化、波斯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
2、中国文化系统或以外来文化作补充,或以外来文化作复壮剂,使整个机体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外域文化系统也在与中国文化的广泛接触中汲取营养、滋润自身的肌体。
3、少数民族的棉布、纺织技术,坐具——马扎子,交椅,箜篌,琵琶等乐器的传入,丰富了中原人的经济生活,也在衣着复试,日常起居,音乐舞蹈文学史学方面做出贡献,他们融入了中华文化,使其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吸收并改造外来的佛学,将它与中国儒学结合,产生了宋明理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正宗,这也是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创造性转化。
二试析“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的文化功能。
1、一种文化既有其民族性,又有时代性。
一个民族自己创造文化,并不断发展,成为传统文化,这是文化的民族性。
一个民族创造了文化,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它又必然接受别的民族的文化,通过优秀文化传统和其他民族文化融合,可以说使自身文化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又可对东其他民族的文化进程。
2、西学东渐使之明朝末年,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进程。
这段时期以来,来华西人,出洋华人,书籍以及新式教育为媒介,以香港为通商口岸,西方哲学、医学、数学、天文学、经济、政治、艺术等大量涌入中国,对中国学术思想、政治、经济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促进了中国科学文化的交流。
明朝万历年间,随着耶稣传教士的到来,对中国学术思想有所触动,此时的西方科学技术开始迅速发展,中国这时的科技发展已经非常缓慢,大大落后于同时期的欧洲。
传教士在传播基督教的同时,也传入了大量的科学技术。
当时一些士大夫以及皇帝接受了科学技术,但是思想上没受到影响。
3、同时,明末清初产生的东学西渐,在东西文化史上从未中断,传递出独有的文化之光。
中国文化概论 第五章
第三节 宋明理学:儒家文化新形态
两宋兴起的理学,主 要讨论“性与天道”,同时 涉及政治、教育、道德、 史学、宗教等问题。北宋 以周敦颐、程颢、程颐为 代表,是理学的形成和初 步发展时期,南宋理学进 一步得到发展,朱熹思想 的统治地位逐步确立,在元朝时向北传播,明代有新的发挥,清代前期渐趋 衰落。理学的兴 起,与北宋时期州县 学校兴起、书院 林立有密切关系。由 于学术思想的发展, 许多学者要求用 新观点释释经书。与此同时,佛学和 道家思想,对理学的兴起也有很大作 用。
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说,实际与他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尽管那 时才刚刚从亡秦时社会经济的困顿中走出,但人们崇尚五行,玄想天命, 祈求不死,追求现实的奢华和来世的永恒的愿望已日趋浓烈。 马王堆出土帛画(上) 马王堆出土漆器(右)
董仲舒
董仲舒对儒学的最大贡献 , 是提出了 “ 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他在第三次应诏对 汉武帝的策问中,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 、孔子 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其主张的特点 是以儒家思想为中心 ,以奉天法古为旗号 ,以 先王之道为楷模 ,吸收阴阳五行说 ,纳韩非思 想,“推天道以明人事”,极力宣扬王权神授,论 证儒家的纲常名教 ,为儒家的伦理道德披上神 学外衣 , 建构了一个以天人感应为核心 、以阴 阳五行为骨架的神学观念体系 ,按“天人感 应 ” 、 “ 奉天法古 ” 的原理,推演出 “三统说”的历史 循环论及三纲五 常的社会伦理 观,得到汉武帝 的赞赏和采纳。
第五章 明德新民 止于至善
——儒家文化精神与理想人格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 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 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 格物。 ——《大学》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 如乐何?” ——《论语》
中国文化概论重点章节 第五章 中国古代史学
第五章中国古代史学一、史学的起源和发展中国是一个史学大国,它的历史学特别发达,为世所罕见。
中国史学萌芽于夏商周三代。
据文献记载,从夏代开始就有专门的史官,还分为左史、右史、御史等名目。
至迟到商代后期,已有比较成熟的文字。
当时巫史不分,巫即史官,史官多行巫事,史官们在祭祀卜筮以后,在甲骨上刻记下在关的历史事件,主要是国王的祭祀、战争、狩猎等方面的内容。
在记录的过程中,形成了记事、记言、编纂等方法。
现存最早的史书是《尚书》,可信编辑于春秋时,但其中有周史官搜集整理的尧、舜、禹及夏代、商代的一些重要政治文件。
《尚书》以记言为主,内容除了远古尧舜禹夏商的一些政治文件以外,还包括西周至春秋间约600年的一些史实。
而真正系统的古史,当以《春秋》为首。
春秋时除周室外,各个诸侯也都设有史官,记载各自的历史,但对史书的称呼不一,楚国叫梼杌,晋国叫乘,鲁国叫春秋。
《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国史官的历史记录并参考其他史料整理而成的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它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的史事,内容涉及124个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诸方面的大事。
一般记事都有年月日,而且是按时按月记载史事的,但它记述非常简略,所以它只是一部史纲。
春秋时期的另两部历史著作是《左传》和《国语》,据说都是在丘明所作。
《左传》又叫《春秋左氏传》,据说它是解释《春秋》的,实际它是一部比较成熟的编年史,它纪事比较完整、详细,年月清楚,前后连贯,叙事周密而生动,它比《春秋》又多纪载了十多年的史事。
《国语》分别记录了自周穆王至春秋时期的周、齐、鲁、晋、郑、楚、吴、越八国君主与辅臣议论得失之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以记言为主。
它与《左传》相互补充,两书记事的年代大体与《春秋》相合,且多解释《春秋》书法,故人们认为都是解释《春秋》的,把《左传》叫做“春秋内传”,把《国语》叫做“春秋外传”。
战国时期也出现了几部史书,一部是《战国策》。
中国文化概论章节重点知识
中国文化概论章节重点知识中国文化概论章节重点知识导语:中国文化概论是人文素质类精品课程建设的成果,下面YJBYS店铺分享中国文化概论章节重点知识,欢迎参考!绪论1、广义的文化定义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2、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3、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
(名词解释)4、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
5、中华文化具有多维性特点,以下三个原因:第一,它有着共同的文化源,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上古的青铜文化,各民族共同开发了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大地;第二,多元的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交流、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有许多交融和契合的地方,形成了多元一体的局;第三,汉民族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起主导作用,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它在共同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团结和凝聚各民族文化的作用。
第一章1.从公元1400年到1900年是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这一时期为寒冷时期。
竺可祯称此期为“方志时期”。
2.广大地域决定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中国大陆的整体性,影响着中国文化的走向统一,地域广阔的大陆游一定是一个人群林立的世界;中国文明时代的开始,家国社会的建立,证以这样一个基本情况为前提。
3.大一统的观念就是“天下”的观念。
4.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自然环境、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
5.古代利用自然方面的主要失误:是土地的过当开垦及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
第二章(重点)1、分封制,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
2、分封制的实施有以下特点:第一,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实际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族人生存的权利。
中国文化概论:第5-8章课后答案(修订版张岱年)
第五章多民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第h龟?民砍文化遊合和中外文化交汇-文化交ift与疋化融合在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壮人中也了什么(V用?屮国文化不仅在内篤各娱文化的相互融釦用互涪透中得到发展• ffiUL' j外ffllttt界的按H •先后受客r 中童游牧丈化、波斯文化、化、冈拉他文化.敕洲文化-中w文化系统或以外來文化作补充,或以外米文化年蚁壮刑.快廉个机伍俣将吒廉的牛•命力。
外域:文化系统也任'冲国文化的广泛怨牺中股妝《?养、进润口身的肌体.二试析”曲学*渐”和“余学穴渐-的文化功能.•种文化BE有其民倏性,只有时代性。
…个Kfthd创i&文化•井不断发展,成为传统文化,这址文化的民族性。
•个民荻创造了文化.同时在发展过和屮它乂必然接受别的民杖的艾化,哝进竹文化交茨,这就足文化的时代性.民旅性与时代・fflX«“総•不可.继呎传统文化,就足保持文化的民欣性:吸牧外⑴文化.进行文化交流. 就足程持文化的时代性.所以文化的民恢性与时代性这个问題是会贾沏始终的.为了保持文化的时代卜.n 20[u纪以来.岀现了•种提GIF油曲化-的規点.••个盘两化“和文化殳流有联系•现任.累个社会.不(H中IN,而11赴仑世界•怖牡西方文化占星斯地位.这是勺实,川济嘟•样余艸不足问力文化?电灯电话.禮上渋卜•祝说我们这穿的.从头IfiMtl •全足艸方化jj这个代化不是坏忖‘1 •"西化"要化.不“化-不行.创虬引进就是“化”・fu “仝范西化.不行,不能只宵经线.没存纬线,“全盘西化“ 4理论I•讲不通.件事实卜办不列.我怕不能只曲凹化•不讲“东化” •.东化”.报纸I:没竹这个诃儿•肚我发明的•我疽划逋•汉枕的时候•是咳化”的.BI为世界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当时占冲国.在期末携初以询确实有过宋学州渐.不能只虫.也“贱学东沿”而忽视-农学凶4T •根据历史少实.在也曲文化交流史・• “东学回渐”从來卅没有中断ii.中华文化的烬人脸吸引了N方传教士.蚱JS佑人、国学牛・•冏人翳的注盘,并通过他们广泛传插到世界并地.在文化交说方面.中田是•个很育转色的国欢.从狱狀的远占起•几乎迪从•灯丈化开如中国文化屮秋仃外來丈化的成分•中国人向来如/F容乃大”.不爸兄协喷的•还兄裕神的,只尖对找们右利•我们妙8收•約纳仃川•断以成就了中国文化之大.中外文化的交流.(没育中断过.弟八甲中国语言文学31A 9-中国讲言文了-耐述汉谄汉字的待点及其亦世界讥言文字中的堆位.在世界的齐种语打中.汉语使用的人口巌多•约占世界人口的也分之•因此汉语足产合国揣址的七种工作谣含Z-.汉诸的特点:汉涪没4衣小松広关条的列形变化:汉讲没右词的形恋变法,家歴屈W词用花小讲法关套;汉语兄仃声调的语:"汉谄有大竝的同西字:汉7的持点:汉了的细7方汎及規卸A木悅8P◎形.讯爭.细、形声.转江.假借其中用点、划来折岀人或物的动作.状态或位w •是•种抽象的胡切会总即细合两个以henzT •衣达舒的宜思.现代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汉字形体先际经W rTtt文.金文.小《. 书、柄书等字休的受化.一举例说明汉诰汉字所承孩的文化伯息.汉诰汉了所承栽的文化倍息「艺昆阳汉谥诰:队词汇、语法和汉字形体所禾捉的文化倍总•与汉语汉7用记录的文化内容不是讣如屮皆文的"土•字I& 了记录这个词外•忌以其俅袴头之刃的构形备诉人朴占代统治軒兄张虫力统治天下的.这红估息由于述占文献的贫乏•我们无法从“T”的词义本巾煤御。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An Introdu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课程编号:0222308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思想政治(师范类)先修课程:大学语文、哲学通论后续课程:伦理学、中国哲学史总学分:3学分其中实验学分:0教学目的与要求:中国文化是中国国情的重要内容和方面,其精华是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课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构成与特征;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等方面的知识和理论。
提高他们的文史素养,增强他们的历史责任感。
本课程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讨论、社会调查等方法。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绪论(4学时)一、“文化”界说二、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三、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四、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本章重点:文化的内涵。
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难点: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教学基本要求:理解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10学时)第一节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一、中国人起源二、原始物质文化旧石器时代的物质文化。
新石器时代的物质文化。
三、原始观念文化自然崇拜。
生殖--祖先崇拜。
图腾崇拜。
四、原始社会组织婚姻关系;氏族关系。
原始群、家族、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等。
五、上古文化分布华夏文化集团。
东夷文化集团。
苗蛮文化集团。
第二节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一、殷商神本文化商部落的发祥。
尊神重巫。
二、周人的文化维新完备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制礼作乐。
第三节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一、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促成士阶层崛起。
激烈的兼并战争有利于文化传播与重组。
列国争霸提供宽松学术环境。
学术下移推动私学兴起。
二、百家兴起及其学派特征百家所指称。
百家所依归。
百家所论述。
三、华夏民族的最终形成兼并战争带来文化融合。
华夏族渐趋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中国古代史学一、史学的起源和发展中国是一个史学大国,它的历史学特别发达,为世所罕见。
中国史学萌芽于夏商周三代。
据文献记载,从夏代开始就有专门的史官,还分为左史、右史、御史等名目。
至迟到商代后期,已有比较成熟的文字。
当时巫史不分,巫即史官,史官多行巫事,史官们在祭祀卜筮以后,在甲骨上刻记下在关的历史事件,主要是国王的祭祀、战争、狩猎等方面的内容。
在记录的过程中,形成了记事、记言、编纂等方法。
现存最早的史书是《尚书》,可信编辑于春秋时,但其中有周史官搜集整理的尧、舜、禹及夏代、商代的一些重要政治文件。
《尚书》以记言为主,内容除了远古尧舜禹夏商的一些政治文件以外,还包括西周至春秋间约600年的一些史实。
而真正系统的古史,当以《春秋》为首。
春秋时除周室外,各个诸侯也都设有史官,记载各自的历史,但对史书的称呼不一,楚国叫梼杌,晋国叫乘,鲁国叫春秋。
《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国史官的历史记录并参考其他史料整理而成的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它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的史事,内容涉及124个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诸方面的大事。
一般记事都有年月日,而且是按时按月记载史事的,但它记述非常简略,所以它只是一部史纲。
春秋时期的另两部历史著作是《左传》和《国语》,据说都是在丘明所作。
《左传》又叫《春秋左氏传》,据说它是解释《春秋》的,实际它是一部比较成熟的编年史,它纪事比较完整、详细,年月清楚,前后连贯,叙事周密而生动,它比《春秋》又多纪载了十多年的史事。
《国语》分别记录了自周穆王至春秋时期的周、齐、鲁、晋、郑、楚、吴、越八国君主与辅臣议论得失之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以记言为主。
它与《左传》相互补充,两书记事的年代大体与《春秋》相合,且多解释《春秋》书法,故人们认为都是解释《春秋》的,把《左传》叫做“春秋内传”,把《国语》叫做“春秋外传”。
战国时期也出现了几部史书,一部是《战国策》。
《战国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游说活动和权变故事,也以记言为主,亦为国别体。
但此书多夸饰之词,所载并非完全信史。
二是《竹书纪年》,是晋朝人盗魏襄王墓时发现的,共十三篇,纪夏以来至周幽王为犬戎所灭,以后仅纪晋国之事,三国分晋后仅纪魏事,可能是魏国史官所作,文字亦很简略。
三是《世本》,纪黄帝以来至战国之史事,体例与前各史稍异,它有系、纪、世家、谱、传等体裁,为纪传体的雏形。
两汉是封建史学的建立期。
司马迁继承父志,发凡起例,搜集资料,发愤著书,用二十多年的时间,著成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史记》。
这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它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种体裁组成,各体间互相配合、相互补充,以人物为中心,组织严密。
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的3000多年的历史。
它体制宏在,举凡政治、军事、经济、典章制度、学术文化、医药卜筮、各王朝盛衰、人物活动、天文地理、少数民数历史等,无不囊括。
全书共52万多字,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部通史。
司民迁又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写作宗旨,从哲学的高度来写历史,因而他重人事,倡仁义,斥暴虐,褒扬农工虞商、集史学、文学、思想于一体,使《史记》成为不朽的历史阶段名著。
东汉班固继承司马迁环开创的体例,断西汉一代而为史,著为《汉书》,成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开创了断代为史的体例。
《汉书》以史料丰赡见长,史实记术较《史记》为详,且包含了经济、学术、地理等专门学科。
《汉书》以儒学为正统,鼓吹汉承尧运,宣扬君权神授,赞美封建伦常,因而被视为史学“正宗”的代表。
此后,班固又与刘珍等奉诏辑成《东观汉记》,开后世官修国史的先河。
东汉末,荀悦又编成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汉纪》使儒家正统史学的统治地位得以确立。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动乱相仍,但史学仍在继续发展。
陈寿作《三国志》,专纪魏、蜀、吴三国的史事;范晔为《后汉书》,纪东汉一代之史;沈约撰《宋书》、萧子显撰《南齐书》,魏收撰《魏书》。
以上数史,皆为纪传体,而编年体则有袁宏的《后汉纪》、崔鸿的《十六国春秋》。
人物传记则有西晋皇甫谧的《高士传》、梁慧皎的《高僧传》、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史注则有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等。
从唐至元,是中国史学的繁荣期。
隋唐专设国史馆修史,很少私家著述,官修纪传体史书被视为正史,一般由宰相主持或监修,且形成制度。
唐代的史书有八部,其中官修史书有房玄龄、褚遂良所撰的《晋书》,姚思廉所撰的《梁书》,《陈书》,李百药所撰《北齐书》,令狐棻、陈叔达的《周书》,魏征、颜师古的《隋书》,李延寿的《南史》《北史》。
五代及宋代的史书有:后晋刘眴等的《旧唐书》,宋欧阳修、宋祁的《新唐书》,欧阳修私修的《新五代史》。
元代有脱脱主修的《宋史》《辽史》和《金史》。
除正史外,还有南宋郑樵撰的《通志》,其纪事上起三皇,下迄于隋,尤重各种文化形态,有民族、六书、七音、都邑、图谱、金石等科目。
司马光又撰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其纪事上起周威烈王,下至五代后周,成书294卷,外加《考异》《目录》各30卷。
材料采自除各正史外,还外采杂史诸书,凡222家,史料既丰富又可信。
是书问世后,效之者蜂起,计有数十家,宋代有刘恕的《通鉴外纪》、李焘的《续资治通览长编》、李心传的《建元以来系年要录》、元代金履祥的《资治通鉴前编》。
此外,还有多部专门史,如唐代杜佑的《通典》、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些少数民族和地方史著作,如无名氏的《蒙古秘史》、蔡巴·贡噶的《红史》(纪吐番藏族史)、布敦·仁钦的《布敦佛教史》、张建章的《契丹国志》、彭大雅的《黑鞑事略》、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唐代还出现了我国第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刘知几的《史通》,《史通》内容包括评论上古以来的史家、史书、史官、修史等,并重点论述了正史的体例、内容、编篡方法,得失等。
这是对孔子以来1000多年史学所作的系统的部结。
他所提出的一些观点,如“史学三长”——才、学、识问题,对后世影响很大,曾成为评价史家优劣,衡量史家修养高下的标准。
《史通》的出现标志着封建史学的成熟。
明清二代是封建社会的晚期,封建史学也步入其末期。
明代官修正史只有一部《元史》,为宋濂、王祎主修。
但野史繁多,各种野史杂记共有1000余家,其可观者有:王世贞《弇山堂别集》、李贽的《藏书》、焦竑的《国史献征录》、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等。
清代史学又呈繁盛之势,清初即有王夫之的《读通鉴论》、黄宗羲的《明儒学案》等。
乾嘉时期的许多学者埋头于史书的校勘、辨伪、辑轶、考证工作,其代表作有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赵翼的《廿二史剳记》、梁玉绳的《史记质疑》等。
而同时代的章学诚则走另一道路,章氏著《文史通义》,专论史学方法和史学理论,提出了“六经皆史”、“史德”等重要观点,而反对考据之学,宣扬经世致用,极具现实意义。
道光以后,封建制度开始解体,封建史学也走向其终结,近代疑古之风兴起,人们开始重视研究现实问题,史学也逐渐走处新的发展时期。
二、中国史学文献的“四大史体”1、编年体:以事系年,按年按月记述史事的一种史书,如《春秋》《左传》《汉纪》《竹书纪年》《资治通鉴》等。
2、纪传体:以人物为纲反映历史,主要有本化、列传、史表、史志等形式。
本纪专纪帝王,通过帝王的活动以编年的形式反映一朝国政大事。
史表以表格形式勾勒历史轮廓和线索。
典志反映典章制度及专门史事。
列传纪载各种历史人物。
纪传体有《史记》《汉书》等二十四史。
这是封建正史。
(二十四史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南史》《北史》《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北周书》《北魏书》《隋书》《新唐书》《新五代史》《旧唐书》《旧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二十五史再加《新元史》,二十六史再加《清史稿》)3、纪事本末体。
以事为线索,系统详细地记载历史上发生的一些大事及其来龙去脉。
它滥觞于东汉袁唐]康的《越绝书》、赵晔的《吴越春秋》,正式产生于隋代,有王劭的《隋书》,至宋代而大盛,有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等。
4、典志体。
是专记典章制度的史书,纪传体中的书、志也属此体。
典志专著始创于唐代刘秩的《政典》,最早的通史体典志是杜佑的《通典》,后有宋人郑樵的《通志》元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还有断代为书的历朝会要、会典。
三、中国史学的特点和传统1、学贯天人,会通古今中国古代的许多史家及其著述都具有恢阔的历史视野,他们学兼天人,会通今古,用包容一切的气势和规模,来阐述历史的民展过程,探究历史的前因后果。
司马迁作《史记》就明确提出,他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史记》的视野恢阔,牢笼百家气象宏伟,它笼括了上下三千年之史,横贯历代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各个领域。
《汉书》虽然断有汉一代为史,但它也全面地纪载了西汉一代二百多年的历史,也囊括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学术等各个方面。
同时,中国夏至代的史学自始至终都不是纯粹的社会科学,,它不仅记录了人类的各种社会活动,而且记载了自然历史,包含了天文地理的变化,如《史记》有《天官书》《河渠书》等,《汉书》有《地理志》《五行志》,这种既讲天,又讲人的史学内容,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会通古今,重视通史著述,是中国史学的主流。
许多史学家,著作通史,目的就是会通古今。
会通今古,就是指史学家运用历史知识,有高屋建瓴,融汇古今的见识。
同时要求史家有通变的意识,通过著史,从历史的发展变迁中找出历史发展的一些规律。
司马迁作《史记》就提出“通古今之变”的宗旨。
杜佑撰《通典》,郑樵作《通志》,袁枢作《通鉴纪事本末》,司马光作《资治通鉴》,都发展了会通古今的宗旨,展示了恢宏的历史视野。
《汉书》以下的断代史也不乏宏编巨制,如《宋书》《魏书》《晋书》《五代史》等都展现了史家学兼天人,会通古今的宏大气魄。
中国古代史家的这一传统,不仅促进了中国史学的繁荣,而且也影响和造就了许多通人、名家。
2、以史为鉴,经世致用的修史原则。
会通古今的目的也就是以古为镜,古为今用,中国古代的史学家非常注重当代史的研究,注重史学研究的古为今用。
司马迁就说:“居今之世,志古之道,其所以自镜也。
”所以,他写《史记》略古而说详今,《史记》写了3000多年的历史,而秦汉史却占了一半以上的篇幅唐太宗也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房玄龄、魏征等的《五代史》修完,唐太宗很高兴地说:“朕睹前代史书,彰善瘅恶,足为将来之戒。
”“欲览前王之得失,,为在身之龟镜。
可以知兴替。
”以古为镜,就是古为今用,就是发挥史学的经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