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的中国和现在中国的异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40年的中国和现在中国的异同
1840年前的中国,是世界最富足的国家。

连年对外贸易赚足了白银。

但是,却因鸦片输入,栽倒在万里之遥的小小岛国的几千人军队手上。

这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

因此,1840年,对中国来说是个重要的转折!这个转折,并非向光明面,而是从一个独立、富裕的大国,转向割地赔款、失去独立地位、并沦落衰败国家了,此时间长达109年之久。

那么1840年的中国和现在的中国对比究竟有哪些异同点呢?本文将对比两个时期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说明其异同之处。

一、1840年中国经济与现在经济之比较
从1700年到1840年,中国的GDP世界第一,占世界的32.9%,人口占世界总量36.6%,是世界的第一大经济体。

但是,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并扩展到法美等国,而中国仍停留在农业和手工业时代,经济呈现出粗放型增长。

1895年,中国经济总量被美国超越,我们常说近代中国“积贫积弱”,但近代中国其实一直是个经济大国。

按照麦迪森的说法,从17世纪末到19世纪初,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在经济上的表现相当出色。

1700年到1840年,中国的GDP
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在世界的比例也从22.3%增长到32.9%。

与此同时,中国人口从占世界总量的22.9%增长到36.6%。

但是,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并扩展到法美等国,而中国仍停留在农业和手工业时代,经济呈现出粗放型增长。

与之相同,现在的中国GDP总量先后超越了德国和日本,跃居世界第二的位置,一直被誉为“世界工厂”,也不失为一个世界经济大国。

但是不同的是,当今中国经济的是开放型的经济,改革开放,积极引进外资,鼓励国内企业走向世界,现在的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

而1840年中国几乎是一个经济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国家,很多生产主要依赖于手工业。

按照英国著名经济史和经济统计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的预测:中国可能在2015年恢复其世界头号经济体的地位,到2030年,中国占世界GDP的比重可能增加到23%,那时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也会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1/3。

二、1840年中国政治与现在政治之比较
自清朝初期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中国仍然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皇帝仍旧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没有法律的约束,完全是一个“人治”的国家。

曾经的强盛国势,从乾隆末年就呈现出江河日下之势。

封建制度已严重地阻碍着新的生产力的发展。

吏治败坏,买官、卖官问题严重,人们只要有足够的钱就能当官,
不需要经过严格考核,官吏腐败,行贿受贿成风,封建专制发展到了极点。

清政府用“四书”、“五经”将人们的思想禁锢起来,对不满情绪或评议时政者,实行残酷镇压。

国防空虚,军备废弛。

对外关系上,清王朝长期实行闭关政策,严重地阻碍着中国对外贸易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

对比当时的中国,现在的中国刚好相反。

现在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已经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依法治国的,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势正处于上升时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顺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当今的公务员考核制度非常严格,竞争也十分激烈,能成为了公务员的都是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精干人才。

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相同点。

党和政府中还存在有一些堕落分子,他们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蚀逐渐变得腐败起来,他们贪污人民辛苦赚来的血汗钱,供自己享乐。

对于这部分人,是我们建设社会和谐社会所不能容忍的。

三、1840年的中国文化教育与现在中国文化教育之比较
在文教政策方面,推崇理学,尊孔崇儒。

封孔子为“至圣先师”,科举考试四书五经,都以程朱的注释本为标准。

编写了理性大全等理学经典,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统一思想。

在教育方面则是加强管理,严格制度,制定一系列的严厉的学规,控制师生的言行,再有就是大搞文字狱,用血腥镇压来扼杀知识分子的不同思想,达到了顶峰。

清朝的科举制度,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八股取士。

教育形式主要是“私塾”。

而当今的文化教育已经逐步与国际接轨,更多的是放在实用性的教育上,如物理、化学、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外文翻译等等。

摈弃了过去的用“四书五经”来选拔人才的标准。

中国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各级政府不断增加教育投入,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办学。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是进行教育改革和建设的指南。

而至于我国传统的“儒学”“四书五经”只是多在语文课上作为一门学生的兴趣来学习或者研究所里是作为一个“古董”来进行研究。

中国教育大体分以下几个阶段:
1、学前教育:3—5岁的儿童进入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

2、小学教育:为6—11岁儿童设立。

小学一般由地方政府兴办,也有由企业和私人创办的。

3、中等教育:为12—17岁的少年提供的教育。

一般都是由地方政府和业务部门兴办。

中等教育机构为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和各类中等专业学校。

普通中学通常分为初中和高中,学习年限各为3年。

初中毕业生一部分升入高中学习,还有一部分升入职业高中和中等专科学校学习,学制为3—5年。

4、高等教育:指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

中国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为大学、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

高等学校承担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任务。

中国的教育结构与当前世界各国的教育结构基本相同。

在分科方面,清末引进西方教育制度,建国后,自1952年建立统一高考制度以来,从来都是文理分科考试的。

例如,1953年至1954年,报考理、工、卫生、农、林学科的考试科目为语文、政治常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语7门,报考文、政法、财经、体育、艺术学科的考试科目为语文、政治常识、历史、地理、外语5门。

此后,一直到1965年,高考都是文理分科考试,只是考试科目略有变化。

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基本上都是文理分科招考,可以这么说,文理不分科是已经被试验过而进行不下去的改革。

不同人的学习兴趣有所差异,有的人喜欢文史,有的人偏好理化,当然也有文理各科都很全面的学生。

不过,现实中多数人还是有一定偏向的。

一方面,人们经常津津乐道当年钱钟书数学只考15分、吴晗数学只考6分,却被破格录取进清华大学外文系和历史系,强调要关心偏才、考出个性;另一方面,却又要求所有学生要文理不分科,最好各科全面发展、样样都行。

实际上,选拔专才与全面考核往往是无法同时兼顾的两难问题。

四、结论
现在的中国跟1840年的清朝相比,各方面都已经是翻天覆地,但是同样在GDP上都是世界数一数二的中国到了现在没有西方列强敢来侵犯了呢,是因为中国的科技,军事,社会已经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并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改革和发展,如“核能”的利用,这是1840年的中国想都不敢想的一种防卫力量,中国人通过自己一个多世纪的努力实现了“国富民弱、军废”到“国富民强、军强”的巨大转变。

所以,我们要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成果,在实践的基础上更要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大胆改革和创新,1840年的历史将永远不会重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