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一教学案:第5章 第1节 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ATP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一教学案:第5章 第1节 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ATP Word版含答案
第1节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ATPATP 的生理功能[自读教材·夯基础]1.A TP 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1)原因: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由ATP 直接提供能量。
(2)实例:用于有机物合成、细胞分泌、肌肉收缩和兴奋传导等生命活动。
2.A TP 是细胞内流通的“能量货币”(1)合成代谢一般与A TP 水解的反应相联系,由A TP 水解提供能量。
(2)分解代谢一般与A TP 的合成相联系,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 中。
(3)能量通过ATP 分子在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之间进行周转。
[跟随名师·解疑难]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 直接供能的1.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能量。
糖类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主要能源物质,A TP 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
2.1个A TP 分子由1个腺苷和3个磷酸基组成,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其中远离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断裂,释放出其中的化学能。
3.A TP 中能量的储存和释放,是通过A TP 与ADP 的相互转化来实现的,细胞内部时刻进行着A TP 与ADP 的相互转化。
植物细胞动物细胞需能的生命活动需能的生命活动⎭⎪⎬⎪⎫细胞分裂植株的生长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主动运输等←A TP→⎩⎪⎨⎪⎧吸收与分泌物质合成神经传导和生物电肌肉收缩等ATP中的化学能可以直接转化成其他各种形式的能,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这些能量的形式主要有以下6种:(1)渗透能:细胞的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物质跨膜移动所做的功消耗了能量,这些能量叫做渗透能,渗透能来自ATP。
(2)机械能:细胞内各种结构的运动都是在做机械运动,所消耗的就是机械能。
例如,肌细胞的收缩、草履虫纤毛的摆动、精子尾部的摆动、有丝分裂期间染色体的运动、腺细胞对分泌物的分泌等,都是由A TP提供能量来完来的。
(3)电能:大脑的思考,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以及电鳐、电鳗等动物体内产生的生物电等,它们所做的电功消耗的就是电能。
高中生物教案必修一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必修一教案
课程名称:必修一生物
课时:1课时
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结构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掌握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3. 能够描述细胞的基本功能和特点。
教学内容:
1. 细胞的基本结构
2.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3. 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
4.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细胞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引起学生对细胞结构的兴趣。
2. 讲解: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的组成和功能。
3. 实践:让学生在实验室中观察细胞的切片,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的
结构。
4. 总结:让学生总结细胞的基本功能和特点,并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
5. 拓展:引导学生了解细胞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并思考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6. 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小论文。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培养他们对细胞的兴趣与热情,激发他们深入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索细胞结构的奥秘,
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和观察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促进他们的
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精品学案:第五章第一节 细胞的分裂
细胞的分裂【学习目标】1.了解细胞分裂的方式。
2.准确描述细胞有丝分裂各阶段的重要特征。
【学习重难点】细胞有丝分裂各阶段的重要特征。
【学习过程】一、基础梳理1.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和二分裂。
2.人们将有丝分裂划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4个阶段。
(1)前期特点:(2)中期特点:(3)后期特点:(4)末期特点:3.动物与植物细胞分裂的异同:末期1.下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下列对其描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B.甲、乙、丙细胞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与DNA分子数的比例都为1∶2∶1C.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D.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2.下列关于“观察植物和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观察细胞内染色体的行为判断细胞所处的时期B.装片的制作流程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C.显微镜下观察到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最多D.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分生区细胞呈长方形,细胞会继续分裂3.如图为某学生进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观察有丝分裂后期的图像,可见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缓慢移动B.该同学的操作步骤中错误的是解离后先用龙胆紫溶液染色再用清水漂洗C.F步骤在临时装片上再加一块载玻片,目的是防止盖玻片滑动D.G步骤中可以直接用高倍镜找出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并观察4.下列有关无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裂过程中核膜不会消失B.不会出现纺锤丝,但会出现星射线C.细胞核缢裂为两个核时,细胞也一分为二D.只有蛙的红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5.人体干细胞可通过增殖分化形成新细胞。
在一次分裂过程中细胞内依次发生的变化是()①复制的两个DNA分子完全分开②出现放射状排列的星射线③中心体发生倍增④着丝点排列在一个平面上A.③→②→④→①B.②→④→③→①C.③→②→①→④D.②→③→④→①6.如图A、B分别是两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示意图,图C是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的核DNA分子数目变化曲线。
高中生物必修1《第5章遗传信息的改变第1节基因突变》127北师大教案设计
·1·第五章第1节基因突变一、教材分析《基因突变》是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5章第1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和原因,基因突变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方面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概念、原因、特点;2.说出基因突变的意义。
3.人工诱变育种的应用。
(二)能力方面1.学会数据处理,类比推理等科学方法;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散思维及综合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方面1.在基因突变的学习中懂得生物界在丰富多彩的本质,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2.在基因突变的学习中懂得如何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3.引导学生从生物学角度对基因突变作科学的了解,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
2.基因突变的原因。
3.人工诱变育种的应用。
难点:基因突变的意义。
四、学情分析生物的变异现象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通过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生物的变异首先与遗传物质有关,其次与环境有关本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遗传物质究竟是如何引起生物的变异的。
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本节问题探讨及基因突变的实例。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引言:前面我们对遗传问题进行了学习,知道了主要的遗传物质是DNA,控制生物性状遗传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基因,以及遗传的二个基本定律和伴性遗传。
遗传物质是怎样传递的呢?这就涉及到了我们所学的中心法则。
中心法则是谁提出的?它包括哪几部分?DNA的时间,模板,原料,酶,遵循原则?转录,翻译,RNA,逆转录等都遵循了什么原则?这一原则保证了遗传信息的精确传递。
生物必修一第五章教学设计(3000字)(精选5篇)
生物必修一第五章教学设计(3000字)(精选5篇)第一篇:生物必修一第五章教学设计 (3000字)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一、课程标准要求能量是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细胞需要通过代谢活动来获得能量。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生物化学反应之所以能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就是因为有了酶这种生物催化剂的作用。
因此酶是新陈代谢必不可少的物质。
了解酶的本质、特性,对理解细胞中复杂的代谢过程能井然有序地进行、理解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等重要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有重要作用。
故本节内容为第五章细胞的能量的供应和利用打下了知识基础,在《分子与细胞》模块知识体系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在高中生物课标中的要求是: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说明”属于理解水平,即用生物术语解释明白有关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
新课标强调实验探究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节通过实验及相关讨论引领学生体验并总结生物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生命的物质基础、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细胞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并进行了一些生物学实验。
这为理解生命活动需要能量的供应、酶的作用本质并进行相关实验奠定了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四、教学目标设计(一)知识方面1.说出细胞代谢的概念。
(b:了解。
)2.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c:理解。
)3.说明酶的本质。
(b:理解。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通过“斯帕兰扎尼的实验探讨”及“关于酶本质的探索”,认同科学是在不断地探索中进行,认同科学家不仅需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具有质疑、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三)能力方面1.在有关实验探究、问题探讨、思考与讨论等问题中,运用语言表达想法以及与他人分享信息。
2.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五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一节细胞的分裂教案北师大版必修1
(4)实验视频:细胞分裂实验操作视频,如YouTube上的“Cell Division Experiment”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实验过程。
(5)细胞分裂相关游戏:推荐学生玩一些educational games,如“Cell Division Game”,以游戏的形式加深对细胞分裂的理解。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五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一节细胞的分裂教案北师大版必修1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教材高中生物第五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的第一节细胞的分裂,主要涉及北师大版必修1教材。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有:
1.细胞分裂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了解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裂成为两个细胞的过程,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2.拓展建议:
(1)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科普书籍,增强对细胞分裂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2)鼓励学生阅读学术论文,了解细胞分裂领域的研究动态,提高科学素养。
(3)参加在线课程,系统学习细胞生物学知识,拓宽知识面。
(4)观看实验视频,加深对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的理解。
(5)玩相关游戏,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巩固细胞分裂知识。
教学总结:
然而,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理解细胞分裂的复杂机制方面仍存在困难。这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深入地讲解难点知识,提供更多的具体实例和比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此外,我也需要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机会进行实验操作和实践,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改进措施与建议: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教室内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投影仪、计算机、白板等。
高中生物必修1全套教案 -【完整版】
新课程高中生物必修1全套教案第1章走近细胞(一)第1节(H2O)n,(二)糖类的分类:1.单糖:葡萄糖(理科班写出分子式和结构式):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果糖(可以写一下分子式和结构式)、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化学式)2.二糖(化学式):写出几种二糖的水解产物3.多糖:概念,化学通式淀粉:分解产物:葡萄糖糖原:分布、分解产物纤维素:分解产物一.细胞中的脂质化学组成:C、H、O、(P、N)通常不溶于水,脂溶性(一)脂肪1.作用:储存能量的物质、保温、保护。
2.分布:动物的皮下、内脏周围(二)磷脂:1.作用: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2.分布:人和动物的脑、卵细胞、肝脏以及大豆种子(三)固醇胆固醇: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脂质的运输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协助钙、磷的吸收。
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一、教学目标:【知识】:说出水在生物体内存在的形态和功能说出无机盐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功能以及在不同生物体内分布的情况二、教学重难点:水、无机盐在生物体中的分布、功能是本节重点;学生理解结合水是难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蒸馏水、佳得乐、绿茶各一瓶四、课前准备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一)细胞中的水(二)细胞中的无机盐(三)练习教师活动直接引入。
设问:非洲的角马、大象不远千里进行迁徙、沙漠中的植物地下的根是地上部分高度的几倍,这些生物都在苦苦地寻觅什么呢举例说明水对生命的重要性:生命的诞生、沙漠植物的特殊形态、人胚胎发育的环境、人最长缺水时间和缺食时间比较。
水在不同生物、同一生物,不同部位、不同时期的含量变化:细胞中水分的含量最大(在解题时,注意看清楚问的是干重还是献重)。
水分的减少对生物的影响(植物的枯萎、人的衰老)。
结合水和自由水:请学生说说认为人体什么结构中有水指出生物体内的水除了能流动的水的形态以外,还有一种方式是水分和一些物质结合在一起。
(可以举无水硫酸铜和五水硫酸铜的关系为例子帮助学生理解)结合水的概念、含量、自由水的的概念。
高中生物必修1《第5章遗传信息的改变第1节基因突变》126北师大教案设计
1《基因突变》教学设计课程分析:(本课的作用和学习本课的意义)《基因突变》从基因变化的角度来认识生物发生变异的原因,是基因表达的延续和拓展,也是学习6章和7章的基础。
通过本节学习,从实例入手,通过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分析,引入基因突变的概念,然后详细阐述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
在讲述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时,先大致归纳了引起基因突变的三类原因,然后紧扣原因分析特点。
在阐述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时,教材用实例说明在一个足够大的群体中,即使基因突变频率很低,突变个体仍然会占有一定的数量。
这个实例体现了生物在进化教程中“变”与“不变”的平衡,有助于学生理解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问题设计问题:1、我们班哪个同学身高最高?请他来分析自己身高比较高的原因?大家自己身高跟父母比是高了还是矮了?你分析可能原因是什么?2、请根据资料利用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有关知识分析完成镰刀型贫血症病因的图解。
讨论该病能否遗传?还有哪些情况也会引起类似的蛋白质结构的变化?总结基因突变的概念。
3、基因突变都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吗?对生物生存有何影响?4、癌症就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请大家结合生活实际,讨论总结哪些人容易患癌症?5、基因突变有何特点?何时发生?结果是什么?如何理解基因突变的随机性和不定向性?教学构想及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原因。
2.说出基因突变的意义。
能力目标:1.通过对课本中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激发灵感,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教师精心设计智能训练和反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的分析,让学生体验基因突变概念的形成过程。
2.通过对基因突变原因及特点的逻辑论证过程,不但可以使学生懂得生物界丰富多彩的本质,还可以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
3.通过基因突变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能形成关爱生命,热爱生命的态度。
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宜,再调节
直至物象清晰。
变式训练: 1、流感病毒和HIV 的生存和复制繁殖的场所必须是
()
6
A、无机环境 B、富含有机质的环境 C、生物体内的细胞间质 D、生物体的细胞
内
2、以下表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范围由小到大的顺序正确的是
()
A、个体→细胞→种群→生态系统
B、细胞→种群→个体→群落
C、个体→群落→种群→生态系统
1
学生阅读背景资料和阅读课文中的访谈录,以问题引导: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生物学上 有什么重大的意义?从访谈录中,你认为造就了这次成功的因素是什么?阅读完了这些资 料,你觉得对于你学习高中生物,在方法上有什么启发呢? (三)简单介绍高中生物的教材、学习方法和意义
1、教材分为必修 3 个模块、选修 3 个模块。必修: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 环境,简述三者之间知识结构上的关系;必修:
料。
科学发现是曲
折,漫长的;2、
主要是阐明了生
课后练习 3:根本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共性是细 物界的同一性;
胞核的组成物质。
3、例如对神创论
有力的打击等。
七、板书设计 第 2 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怎样使用高倍显微镜 1 、把细胞移至视野正中央
2、转动转换器 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 4、调节细准焦螺旋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义。
2. 形态:比较小,营养方式。细菌主要以寄生、腐 生
为主,而蓝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3.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 4. 用幻灯片比较一下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不同 点
。然后比较两者的相同点,突出细胞核与拟核物质组
成的共同性。
尝试解释细
(四)细胞学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五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一节细胞周期教案北师大版必修1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较高,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但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的发言还不够积极,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观点不够自信。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 结合实际案例,以故事形式呈现细胞周期的应用价值。
- 邀请学生参与板书设计,提高课堂互动性和趣味性。
典型例题讲解
例题1: 细胞周期的阶段划分及其特点是什么?
答案: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期和M期。G1期细胞体积逐渐增大,合成蛋白质;S期进行DNA复制;G2期细胞继续生长,合成有丝分裂所需的蛋白质;M期细胞分裂。
3. 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 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细胞周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 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1. 教学重点
(1)细胞周期的概念及其阶段划分:细胞周期是指细胞从一个分裂期到下一个分裂期所经历的一系列生长、复制和分裂的过程。重点讲解G1期、S期、G2期和M期各个阶段的特点及功能。
举例:G1期细胞体积逐渐增大,合成蛋白质;S期进行DNA复制;G2期细胞继续生长,合成有丝分裂所需的蛋白质;M期细胞分裂。
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1第1课《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1第四单元第1课《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
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2、写出ATP的分子简式。
3、简述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
4、举例说明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2新设计
本节内容首先展示萤火虫发光器的对照实验,让学生认识ATP是直接的供能物质。
对于ATP 的结构,主要采用让学生自主阅读和与互相讨论的方法,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则先让学生观看课件,再总结写出反应式,ATP的利用部分主要是让学生联系实际并结合所学知识尝试回答,再总结。
3学情分析
通过《组成细胞的分子》一章的学习,学生对能源物质与能量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为学习A TP这一细胞的直接供能物质奠定了基础。
但是ATP与ADP作为两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又是学生新接触的两个概念,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应该侧重对此两种物质化学组成简式的分析与解释。
4重点难点
1、ATP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中的作用。
2、ATP与ADP相互转化。
5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导入】导入。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五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一节细胞周期教案北师大版必修1
②间期与分裂期的特点
-重点知识点:间期包括G1期、S期和G2期,分裂期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板书设计:
间期:G1期(生长和代谢活动)→ S期(DNA复制)→ G2期(准备分裂)
分裂期: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减数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
1.细胞周期的定义: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
2.细胞周期的特点:细胞周期具有周期性、规律性和可逆性。
3.细胞周期的阶段:细胞周期分为两个主要阶段——间期和分裂期。间期包括G1期、S期和G2期,分裂期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4.各个阶段的特点:G1期为细胞生长和代谢活动提供时间;S期为DNA复制期;G2期为细胞准备分裂做最后准备。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其中前期为核膜和核仁消失,中期为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为染色体分离到两个子细胞中,末期为核膜和核仁重新出现。减数分裂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其特点是染色体数目减半。
③细胞分裂的意义
-重点知识点:细胞分裂的意义在于维持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以及遗传信息的传递和维持种群的遗传稳定性。
-板书设计:
细胞分裂意义:
-生长、发育、繁殖
-遗传信息传递
-遗传稳定性维护
教学反思
“在刚刚结束的细胞周期教学中,我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教学策略。现在,我将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成功的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5.细胞分裂的意义在于维持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通过细胞分裂,一个细胞可以分裂成两个细胞,从而实现生物体的增长和修复受损组织。同时,细胞分裂还有助于遗传信息的传递和维持种群的遗传稳定性。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学设计“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属于必修1第5章第1节。
在整个章节当中处于领先地位。
新陈代谢是发生在细胞中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必须在温度、酸碱度等条件相对稳定状态下,又要在瞬时间发生的一系列合成、分解等动态的化学过程,这就需要一种高效性催化这一动态活动的物质参与,这种物质就是生物催化剂---酶。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的酶是RNA。
活细胞内几乎全部的化学反应都需要酶来催化。
酶的概念、酶的特性(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需要适宜条件的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
引导和组织好学生完成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等实验和指导学生用对比方法去观察,分析实验观象,推导实验结论是本节课的难2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3 通过解决与酶有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学习意识三、课前准备教师 1 准备相关的背景资料和探究的问题2 准备实验四、实验五两个实验的有关材料,药品、仪器等用具学生 1 预习并提出与本节内容有关的问题2 分组收集整理有关酶的信息资料四、教学过程(见下表)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播放课件课本P44蓝天白云由引入下的美丽草原提问1 牛和青草都作为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提问2 新陈代谢的概念是什么?提问3 这么多化学反应能够在常温常压下迅速顺利的完成,依靠的是什么?观察、思考并回答生活实际入手,拉近教学和生活的距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达到复习旧知识的目的。
酶的请学生阅读教材及收集的有关酶的资料回答:播放课件阅读教渗透科学家科学的发现1 177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所设计的试验,其巧妙之处在哪?2 20世纪30年代,相继提取出多种酶的蛋白质结晶,这一事实说明什么?3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少数RNA也具有催化作用,这一事实说明什么?4 总结酶的定义5 通过酶的发现过程,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受到什么教育?材思考实验过程,讨论并回答所提出的问题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执着探索的科学精神,从中受到良好的科学教育。
高中生物必修1《第5章遗传信息的改变第1节基因突变》103北师大教案设计
重庆市綦江中学“问题式大课堂”教学设计第页共7页1《基因突变》教学设计章节名称第五章第一节基因突变科目生物教学对象高二学生课时一课时课型新授课设计者田正玲一、教材内容分析《基因突变》是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5章第1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和原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在本节课中,教材不仅提供了“积极思维”这样的能引导学生探究的好素材,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如解读图表、分析数据、举例描述等多种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能够形成对基因突变问题的解释或结论,并通过讨论和交流,进一步澄清事实、发现新的问题,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二、设计思路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同时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
本设计按生物新课标要求,重在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让他们发现问题,并进行探究,进而解决问题,获得新知,同时获得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点的学习按照“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灵活运用”的过程开展,力求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明确目标、获得能力。
在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真正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及道德品质。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2)举例说出基因突变的意义。
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正常红细胞与镰刀型红细胞的结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探究能力;(2)通过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的讨论分析,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观察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的分析,让学生体验基因突变概念的形成过程;(2)通过对基因突变原因及特点的逻辑论证过程,使学生懂得生物界丰富多彩的本重庆市綦江中学“问题式大课堂”教学设计第页共7页2能力,获得基因突变的概念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3)通过利用学生生活经验的创设、对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处理措施的分析讨论,培养学生利用生物学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高中生物必修1《第5章遗传信息的改变第1节基因突变》110北师大教案设计
1《基因突变》一:教材内容、地位和作用通过前面各章的学习,学生对“基因是什么”、“基因在哪里”和基因如何起作用“等问题已有了基本的认识。
本节介绍了可遗传变异中的基因突变,从实例入手,通过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分析,引入基因突变的概念,然后详细阐述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意义。
本节内容引导学生从分子水平上理解遗传物质如何引起生物变异的。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原因。
2、能力目标:通过对课本中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生物变异的事例,增强学生对生物世界探究的好奇心及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科学的兴趣。
(2)引领学生进入“自主—合作—探究”新课程理念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1、教学重点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及原因。
2、教学难点基因突变的意义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四、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电脑演示教学软件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引导思维探究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同时应用讲述法、谈话法、比较法、指导读书法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配合知识内容,用投影打出资料或电脑演示相应软件,解决知识上的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课容量。
七、教学过程及策略(一):引入一章引入:各种各样的人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来的(结合父母到子代的性状)引出变异。
(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这是教学中应遵循的一项原则)“遗传伴随着变异,泛起进化的层层涟漪。
遗传变异规律的妙用,赢来战胜病魔的惊喜”(由遗传过渡到变异,齐声朗读题图旁的这段话能激起学生学习探索新知的热情和欲望,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课堂效率)第一节引入:通过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生物的变异首先与遗传物2质有关,其次与环境有关(出示两则资料,创设问题情境也作复习引入可遗传变异的三种来源)教师总结点拨(板书):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高中生物必修1《第5章遗传信息的改变第1节基因突变》111北师大教案设计
1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课型:新授课课时:2课时授课对象:高二学生授课人: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五章第一节,主要包括“基因突变的实例”、“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和“基因重组”三部分内容,课标要求为:①“描述细胞在某些化学物质、射线以及病毒的作用下,基因突变概率可能提高,而某些基因突变能导致细胞分裂失控,甚至发生病变;②阐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所发生的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会导致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组,从而使子代出现变异。
”本节内容承接了前面所学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表达等知识点,也为之后学习染色体变异、杂交育种等内容奠定了基础,本节内容为高考重点考察内容,在高考中经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
二、学情分析本节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学生。
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本质、基因的表达等内容,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新旧知识融会贯通,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高二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但本节内容需要学生从分子水平上理解遗传物质是如何引起生物变异的,这可能有一定的困难,故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概述基因突变的概念、原因、特点;2.阐明基因重组概念、原因;3.说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1.尝试用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2.进行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比较。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探讨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基因突变的概念、原因、特点;2.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23.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发生的时期。
(二)教学难点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发生的时期;2.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异同。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谈话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ATP[自读教材·夯基础]1.A TP 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1)原因: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由ATP 直接提供能量。
(2)实例:用于有机物合成、细胞分泌、肌肉收缩和兴奋传导等生命活动。
2.A TP 是细胞内流通的“能量货币”(1)合成代谢一般与A TP 水解的反应相联系,由A TP 水解提供能量。
(2)分解代谢一般与A TP 的合成相联系,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 中。
(3)能量通过ATP 分子在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之间进行周转。
[跟随名师·解疑难]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 直接供能的1.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能量。
糖类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主要能源物质,A TP 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
2.1个A TP 分子由1个腺苷和3个磷酸基组成,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其中远离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断裂,释放出其中的化学能。
3.A TP 中能量的储存和释放,是通过A TP 与ADP 的相互转化来实现的,细胞内部时刻进行着A TP 与ADP 的相互转化。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需能的生命活动 需能的生命活动⎭⎪⎬⎪⎫细胞分裂植株的生长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主动运输等←A TP →⎩⎪⎨⎪⎧ 吸收与分泌物质合成神经传导和生物电肌肉收缩等ATP 中的化学能可以直接转化成其他各种形式的能,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这些能量的形式主要有以下6种:(1)渗透能:细胞的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物质跨膜移动所做的功消耗了能量,这些能量叫做渗透能,渗透能来自ATP 。
(2)机械能:细胞内各种结构的运动都是在做机械运动,所消耗的就是机械能。
例如,肌细胞的收缩、草履虫纤毛的摆动、精子尾部的摆动、有丝分裂期间染色体的运动、腺细胞对分泌物的分泌等,都是由A TP 提供能量来完来的。
(3)电能:大脑的思考,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以及电鳐、电鳗等动物体内产生的生物电等,它们所做的电功消耗的就是电能。
电能是由ATP 提供的能量转化而成的。
(4)化学能:细胞内物质的合成需要化学能,如小分子物质合成大分子物质时,必须有直接或间接的能量供应。
(5)光能:生物体用于发光的能量直接来自ATP ,如萤火虫的发光。
(6)热能:通常情况下,热能的形成往往是细胞能量转化和传递过程中的副产品。
此外,ATP 释放的能量中,一部分能量也能用于动物体温的提升和维持。
1.下列植物的生理活动中,不消耗ATP 的是( )A .根毛细胞吸收水分B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C .根细胞吸收无机盐D .分生区细胞的分裂解析:根毛细胞是渗透吸水,不消耗能量。
答案:A2.据测定,世界著名重量级拳王——霍利菲尔德平均每次出拳的力量高达200磅,能引起如此之高的拳击力量的直接供能物质是( )A .人体细胞内的ATPB .人体细胞内的葡萄糖C .人体细胞内的脂肪D .人体细胞内的蛋白质解析: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由ATP 直接提供能量。
答案:A[自读教材·夯基础](1)中文名称:三磷酸腺苷。
(2)结构简式:A-P~P~P。
(3)符号含义:(4)结构特点:①A 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②A TP的化学性质不稳定。
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易水解,释放出大量能量。
(5)功能:直接给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跟随名师·解疑难]1.A TP的分子组成及特点2.A TP的结构特点(1)组成特点:一分子ATP含一个腺苷和三个磷酸基。
(2)高能磷酸键:一分子A TP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其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易水解和重新形成。
[关键一点]ATP的结构特点可用“一、二、三”来总结,即一个腺苷,二个高能磷酸键,三个磷酸基。
3.A TP的生理功能细胞代谢所需的能量是由细胞内的ATP直接提供的。
A TP是细胞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4.A TP的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1)ATP的结构特点保证了细胞内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能量供应库。
ATP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水解和形成,可保证ATP数量的相对稳定和能量的持续供应。
(2)ATP在供能中处于核心地位,其他能源物质只有转化为ATP才能为生命活动供能。
在生命活动中,A TP中的能量可转化为不同形式的能。
3.“高能磷酸键”中的“高能”是指该键()A.键能高B.活化能高C.水解释放的能量多D.A、B、C都是解析:ATP为高能磷酸化合物,其含有的高能量主要贮存在高能磷酸键中,而这个高能磷酸键是指在水解时释放的能量高。
答案:C4.A TP中大量化学能储存在()A.腺苷内B.磷酸基内C.腺苷和磷酸基连接的键内D.高能磷酸键内解析:ATP是高能磷酸化合物,其分子简式为A-P~P~P,其中腺苷与磷酸基之间的化学键不是高能磷酸键,远离腺苷的两个是高能磷酸键。
ATP的大量化学能就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
答案:D[自读教材·夯基础]+ADP+Pi+能量。
(1)相互转化反应式:A TP酶Ⅰ酶Ⅱ(2)ATP合成的能量来源:①动物、人、真菌及大多数细菌:呼吸作用。
②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3)ATP释放的能量来源:ATP中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
(4)相互转化特点:①A TP和ADP相互转化时刻不停地发生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②A TP和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跟随名师·解疑难]1.A TP 水解释放能量(1)反应式:A TP ――――→ATP 水解酶ADP +Pi +能量。
(2)能量来源:ATP 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的断裂。
(3)能量去路:用于各种需能的生命活动。
(4)反应场所:活细胞内的多种场所(如细胞膜、细胞质基质和细胞核等)。
2.A TP 合成储存能量(1)反应式:ADP +Pi +能量――――――→ATP 合成酶A TP 。
(2)能量来源:①绿色植物、动物、人、真菌和大多数细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
②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转化的光能。
(3)能量去路:ATP 中高能磷酸键的形成。
(4)反应场所:叶绿体、线粒体和胞质溶胶。
3.A TP 和ADP 相互转化的意义ATP 在细胞内含量很少,由于ATP 和ADP 之间在细胞内相互转化十分迅速,使细胞内ATP 含量总是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5.在生物体内,A TP 与ADP 是可以相互转变的。
对这种转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TP 转变成ADP 时,释放能量B .ADP 转变成A TP 时,需要能量C .这一转变过程需要酶参与D .这一转变过程说明物质与能量代谢都是可逆的解析:ATP 与ADP 的相互转变都需要酶的催化,而且是两种不同的酶。
ATP 转变成ADP 时,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ADP 转变成ATP 时,需要能量。
两者之间的相互转变不是可逆反应,物质可逆而能量不可逆。
答案:D6.A TP 是生物体内的高能化合物。
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ATP 主要通过________作用释放的能量来合成。
植物体内ADP 转化成ATP 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________作用和________作用。
A TP 中________水解,释放能量用于生命活动。
解析:植物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形成ATP ,而动物细胞中只含有线粒体,只能通过呼吸作用形成A TP 。
答案:呼吸 光合 呼吸 高能磷酸键[例1]两个小玻璃瓶中,各加入少量的水,使之混合,可见到玻璃瓶中发出淡黄色荧光,经过15 min 荧光消失。
这时,再将ATP溶液加入其中一个玻璃瓶中,将葡萄糖溶液加入另一个玻璃瓶中,可观察到加A TP溶液的玻璃瓶中有荧光出现,而加葡萄糖溶液的玻璃瓶中没有荧光出现(如下图)。
(1)干燥后研成粉末状的物质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个玻璃瓶最后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萤火虫发光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ATP是生物体内的直接能源物质,它释放的能量可以直接转化成光能、电能、机械能等。
[答案](1)ATP(2)萤火虫的荧光是由ATP释放的能量转化而成的(3)A TP中的化学能转化成光能1.在下列生理活动中,不能使ADP增加的是()A.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B.抗体的合成与分泌C.肌肉细胞吸收K+D.正常人在一般情况下,原尿中含有一定量的葡萄糖,而尿液中却没有解析:不能使ADP增加,即不消耗ATP。
所列生理活动中,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是渗透作用的结果,不消耗能量;抗体的合成与分泌需要消耗ATP;肌肉细胞吸收K+以及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均属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协助并且消耗能量。
答案:A[例2]ATP在细胞中能够释放能量和储存能量,从其化学结构看,原因是()①腺苷很容易吸收能量和释放能量②第三个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断裂和再结合③第三个磷酸基(远离腺苷的那个)很容易从ATP上脱离,使ATP转化为ADP,同时释放能量④ADP可以在酶的作用下迅速与一分子磷酸结合,吸收能量形成第二个高能磷酸键(远离腺苷的那个),使ADP转变成A TP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④[解析]ATP含有三个磷酸基,一个普通化学键、两个高能磷酸键,ATP水解时第二个高能磷酸键(远离腺苷的那个)断裂,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释放出来,A TP转化为ADP。
在有关酶的催化下,ADP与Pi结合,吸收能量,又可形成第二个高能磷酸键(远离腺苷的那个),ADP又转化为ATP。
[答案] C2.下列关于A 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ATP分子中所有化学键都储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被称为高能磷酸化合物B.三磷酸腺苷可简写为A~P~P-PC.ATP中大量的能量都储存在腺苷和磷酸基中D.ATP中大量的能量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解析:三磷酸腺苷的分子式可简写为A-P~P~P,其中,P与P之间的高能磷酸键储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称为高能磷酸化合物。
答案:D[例3]对:“A TP酶ⅠADP+Pi+能量”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酶ⅡA.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组成B.反应向左进行和向右进行所需的酶都是一样的C.ATP和ADP之间可以时刻转化,处于动态平衡之中D.绿色植物体内合成ATP所需的能量完全来自光合作用[解析]A项ATP由1个腺苷和3个磷酸基组成,腺苷由1分子腺嘌呤和1分子核糖组成;B项反应向左进行是ATP的合成反应,酶Ⅱ属于合成酶,反应向右进行是ATP的水解反应,酶Ⅰ属于水解酶;C项ATP和ADP在细胞内时刻不停地发生相互转化,从而保证了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D项绿色植物体内合成A TP的能量来源有两个:一是光合作用吸收的光能;二是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的化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