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人教历史复习讲义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高考政治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解题关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1921年已经不合时宜了! 答案 B 1921年春的“严重的失败”是苏俄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导致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足就是不顾苏俄现实状况而企图直 接向共产主义过渡,故B项符合题意。当时苏俄未向农民征税,而是实行
◆史料应用
1.20世纪20年代初,苏俄农民喊出了“打倒列宁和马肉,恢复沙皇统治和 猪肉”的口号,据史料1说明这一“口号”反映了什么。 提示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根据史料2概括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前提,并指出“后退一步”和 “前进两步”的含义。
提示 前提: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
农业方面 以固定的⑤ 粮食税 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方面 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⑥ 国家资本主 义 ,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转给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商业方面 允许商品买卖,实行⑦ 自由贸易 分配方面 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⑧ 工资 制
4.意义
(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俄经济很快 走出困境,为国家实现⑨ 工业化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工农联盟得到巩固,从而克服了国内的政治危 机,有效地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轻巧识记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思维启迪 列宁为什么在强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一种
①是苏维埃政权为集中全国财力、物力战胜敌人而采取的 ②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发展 ③在当时所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 ④一直实行到1925年, 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基本完成
A.①②
B.①②③
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
新课标年高考历史强化复习讲义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
第九单元欧美及苏联经济体制的创新及调整第三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考点清单】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3、概述丛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是高考考查的热点,苏联的改革相对是高考的冷点。
掌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和影响;掌握斯大林模式的特征和评价;对“苏联的改革”认识其背景、了解过程及结果,正确看待社会主义事业的挫折。
【知识梳理】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俄国十月革命后,帝国主义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支持俄国境内的叛军,妄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共和国。
(2)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2、目的:为了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战胜敌人。
3、内容:(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2)工业: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监督小企业;(3)商贸:禁止商贸;配给必需品(4)分配:强制劳动,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4、评价:(1)它是在战争环境和经济被破坏的条件下被迫采取的非常措施,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财力、物力,为战胜国内外敌人,为扞卫苏维埃政权起了重要作用。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超过了社会政治经济的限度,给经济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二、新经济政策1、实行原因(1)连年战争破坏,苏俄经济濒临破产,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2)战争结束后,共产主义政策不但不能调动工农的生产积极性,发展生产力,还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情绪,农民暴动频繁发生,国家也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2、主要内容(1)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
(2)工业方面: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高收购价格;扩大集体农庄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 束后,“_________” 的弊端日益显露
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开垦荒地, 提倡种植_____。 工业: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 权下放;给企业部分权利;一
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
在一定程度上 冲击了“斯大 林模式”,但 无法从根本上 突破这一模式
质利益
勃列日 涅夫改
场
比较项
前提
目的 同
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政 策
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
新经济政策
巩固政权,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涉及农业、工业、商业和分配等
作用 巩固了政权
含义
战争环境下的非常措施,主要在 经济领域
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全面 调整,主要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 关系发展生产
答案:B
项目
“斯大林模式”存在的问题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 乔夫改革的措施
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下放权力到地方,在一定程度上放松经济 管理
产业结构
重点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发 展滞后
赫鲁晓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上;勃列日涅夫将改革的重点 放在工业方面;戈尔巴乔夫先进行经济改革,因困难重重而转 向政治改革
第十单元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苏维埃政权
余粮收集制
自由贸易
国有化
普遍义务劳动制
客观规律
外国资本家
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实物分配制
斯大林 单一的公有制
重工业 集体化运动
反法西斯战争
轻工业
计划经济体制
项目
背景措施Leabharlann 结果赫鲁晓夫 改革
斯大林模式 农业:实行农玉产品米收购制,提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知识点
[键入文字]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知识点
苏联模式就是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它的关键要害在于树立个人崇拜。
以下是历史网整理的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知识点,希望对大家复习有帮助。
苏俄(或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探索的经济发展道路有那些?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背景:十月革命后形势严峻:国内反革命势力活动猖獗;
国外英、法、美、日等国武装干涉
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巩固苏维埃政权
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结果:战胜了敌人,巩固了政权
评价:这一政策实施,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保障了苏维埃政权在军事上的胜利;同时它又是布尔什维克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种尝试。
但实践证明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只是战争环境下迫不得已的应急措施。
(2)新经济政策
①背景(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1921年2月苏俄一海军基地发生兵变,迫使列宁等领导人决定调整政策。
②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③内容:农业方面,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方面,解除中小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商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1。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1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先后 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经过两个“五年计划”, 到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的产 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 (2)苏联在很短时间内从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小农国家发展为 世界工业强国,令世界瞩目,与当时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形成鲜明 的对照。 (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卫国 战争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但苏联的发展模式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 展重工业,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强制手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这些问题影响了苏联的 发展。
2.形成 (1)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①目的: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 ②措施:由农业和 轻工业 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经济体制方 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③结果:建立相对独立于 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之外的经济体系。 (2)农业集体化运动 ①目的:为了加强对 农业 的管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 ②措施: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 集体农庄 里。 ③结果:到1937年基本完成农业集体化。
[构图解史]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信息提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四个层面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当 时俄国的物力、财力,对挫败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干涉是必要的,也是 必须的。
[深化理解]
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信息提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 特点,是苏俄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新经济政策调动了 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
答案:A
关键点拨
由材料中关于“七年经济计划”的内容可知,“七年经济计划”的 特点是高指标、高速度、高增长,并且优先发展电力、钢铁等重工业, 而这些都是“斯大林模式”发展经济的特点。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必修2【第10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6.评价 (1)实践: ①经济: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恢复了国民经济, ________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1925年,苏 俄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②政治:使工农联盟得到了巩固,克服了国内政治危机, 有效地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 ________相对落后的 国家如何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有益探索。它创造性的发展了马 克思主义,符合俄国的国情,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 道路。
(2)工业: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________。 ②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和资源,允许本国 和外国资本家以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经营; ③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 【解读】 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不会使苏俄重新走回资本主义 道路的原因:新经济政策的前提是国家掌握经济命脉。
(3 ________。 (4)分配制度: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 取酬的工资制。 5. ________关系来扩大生产,改 ________,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解读】 新经济政策“新”的表现:是通过在一定限度 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 善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2)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⑤________制和高度集中的 计划经济。 【解读】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斯大林模式都排斥商品市 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以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阻碍经济的 发展。
(3)农业政策:推行⑥________运动,建立⑦ ________。 【解读】 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原因:落后的个体小农经济 为主的农业,不能适应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即生产关系不能 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其特点是:大规模、群众性;出现了一 些过火行为。其消极影响是:用行政命令或变相暴力强迫农 民加入集体农庄,挫伤农民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长期停滞 落后。
三、“斯大林模式” 1.背景 (1)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2)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 (3)国家经济政策发生变化,①________政策逐步取消。
课件1: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二、苏俄(苏联)经济体制的探索与调整
三、世界历史上三大发展模式的比较
高中历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时空坐标
பைடு நூலகம்
知识网络
主干整合
一、历史上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马克思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 立社会主义。其主要特征是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 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2.列宁认为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俄国,也能建成社会 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应当根据实 际情况逐步探索。列宁根据不同情况,先后推行了“战时共 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使苏联恢复了经 济,巩固了工农联盟。
5.戈尔巴乔夫对社会主义提出了新的看法。以“民主 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民主化”和“公开 性”,对苏联的历史全盘否定。他所进行的改革不但没有解 决苏联长期存在的问题,反而激化了矛盾,最终导致了苏联 的解体。
6.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计划 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二者都是发展 生产力的手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行改革开 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 就。
3.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 经济,尤其是发展重工业;政治上建立社会主义高度集中的 政治体制。斯大林时期推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方针,并形 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带有严重的缺点和 弊端,严重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
4.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进行了改革,但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改革都没有取得成 功,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4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精讲课件 新人教版
评 在一定程度上 ①苏联的军事实力达到 经济改革未取得预 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 价 冲击了斯大 期成果,开始把 ( 林模式;但 ②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 改革重点转向政 结 无法从根本 治领域,最终导 担不断增长,1975年 果 上突破这一 致国内局势的失 以后,经济发展进入 ) 模式 控和苏联的解体 停滞时期
• • • • • • • •
(3)内容 余粮收集制 ①农业:实行 。 国有化 ,将大中小工业企业收归国有。 ②工业:实行 ③商业:取消自由贸易。 实物配给制 ④分配: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 。 (4)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色。 (5)评价 ①积极: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为战胜识梳理
• • • • • • • •
考点一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准备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苏联面临严重形势 ①国内外敌对势力疯狂反扑,企图扼杀新政权。 国内战争 ②苏俄进入艰苦的 时期。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取得国内革命 战争的胜利。
①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4)影响②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 ③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 (5)特点 • ①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 • ②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 式存在。 • [特别提醒]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 转变的必要性:①从根本上讲新经济政策取代“战 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由苏俄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决定 的。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捍卫新政权方面功 不可没,但政策本身存在严重的弊端。所以为了从 根本上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就必须取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 策。
集体化 • ③农业政策:推行农业 运动,建立集体农庄。 • (3)评价 市场经济 ①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 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功绩②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使苏联成为 工业化强国 。 ③为 反法西斯战争 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高考历史课目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讲解
继续学习
高考复习讲义
考点全通关 10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考点二 斯大林模式
2.农业集体化 (1)目的:解决粮食危机,配合工业化建设。
(2)过程:1929年开始实施;1932年,苏联宣布“完成全盘集体化”,全国约有60%的农户加
入集体农庄;1937年,超过90%的农户加入集体农庄。 (3)成就:实现了农业集体化,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问题创造了便利条 件;随着集体化运动的高涨,富农作为一个阶级基本被消灭。
继续学习
高考复习讲义
考点全通关 21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四、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
1.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
道路上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6.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要处 理好其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特 别要保持政治的稳定。
2.社会主义改革要坚持从实际 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本国国情 的发展道路。 3.改革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 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具有复 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考纲解读
考查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内容、 影响等,以及新经济政策的内容、特
考查频次
考查题型 选择题、 非选择题 选择题、 非选择题
所占分值 选择题2—4分,非 选择题20分左右 选择题3—4分,非 选择题11—16分 选择题4分,非选 择题10分左右
5年 7考
命题规律
点、影响等
命题规律
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区别、战
后苏联的三次改革的内容及其与中国改革开放的不同 等。 3.2015年高考将以宏观视角考查同时期世界发生的重
命题趋势
大事件 ,如将20世纪30 年代苏联的工业化建设与罗斯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重大科技成果
苏联在航天、原子能、电子等领域 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如第 一颗人造卫星、第一座核电站等。
科技人才培养
苏联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为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 的人才支持。
文学艺术领域繁荣景象
文学流派纷呈
苏联文学领域出现了多种流派, 如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 等,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家和作
赫鲁晓夫时期外交政策调整
提出“三和”外交思想
赫鲁晓夫提出了“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 外交思想,试图缓和与西方国家的紧张关系。
加强与社会主义国家团结
赫鲁晓夫重视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团结合作,推动社会主义阵营的壮 大。
尝试改善与西方国家关系
赫鲁晓夫尝试改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如访问美国、英国等西方国 家,寻求缓和紧张局势的可能性。
苏联在国际舞台上地位提升
成为世界超级大国之一
经过几个时的发展,苏联逐渐成为世界超级大国之一, 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
在国际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
苏联在联合国、经互会等国际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国 际事务产生深远影响。
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
苏联的存在和发展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促进了 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苏联 的社会主义建设
汇报人:XX
20XX-01-28
目录
CONTENTS
•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背景与历程 • 农业集体化与工业化进程 • 文化教育科技事业成就与问题 • 外交政策演变及国际地位提升 •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总结
01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背景与历程
CHAPTER
生产积极性。
工业化战略制定及实施效果
01
02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2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形成体系把握要点1.有关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3个关键点(1)两个阶段:列宁时期、斯大林时期。
(2)两种设想:直接过渡、间接过渡。
(3)三次变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
2.有关苏联经济改革的4个关键点(1)一个原因:斯大林体制弊端。
(2)三次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3)一个结局:三者改革都失败,最终苏联解体。
(4)两个原因:前两次改革失败根本原因是没有彻底突破斯大林体制;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是因为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
课题(一)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回扣教材知识]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政治: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敌对势力疯狂反扑,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威胁。
(2)军事:苏俄进入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
(3)经济: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保卫苏维埃政权。
3.内容4.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
5.影响(1)积极:粉碎了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武装干涉,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2)消极: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时间: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
3.内容(1)农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税后余粮可自行支配。
(2)工业:解除部分中小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个别企业以租让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3)商贸:改变由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4)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
4.作用(1)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2)探索了一条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进补课程知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1.不同点。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01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斯大林模式1、背景:1924年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
1928年起,新经济政策被五年计划取消。
2、形成标志:1936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通过,宣布苏联的社会主义已经基本建成。
3、“斯大林模式”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1)政治方面:①高度集权,破坏民主集中制;②干部职务终身制,对干部没有形成必要的监督;③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2)经济方面:①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影响国民经济平衡和持续发展;②实施计划经济体制排斥价值规律作用;③阻碍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④牺牲了广大农民的利益,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1、赫鲁晓夫改革①农业: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撤销全国的机器拖拉机站,把所有的农业机械卖给集体农庄;大规模开垦荒地,推广种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
②工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将中央一部分权力下放到地方,扩大地方和企业的权限;精简机构,大量压缩国民经济计划指标。
③政治: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
2勃列日涅夫改革:(1)内容:政治体制:强调加强党的集体领导,扩大党内外民主。
经济体制: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扩大企业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2)结局及成因:结局:取得一定效果,但未突破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
1975年后经济进入停滞阶段。
成因:没有突破原来经济体制的束缚;过高估计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进一步阻碍了改革进程;推行霸权主义的外交政策,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使自己的经济负担日益沉重。
3、戈尔巴乔夫改革(1)经济改革: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调整所有制结构,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5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 新人教版
第25讲 │ 主干考点梳理
(4)评价 ①功绩: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_工__业__化___。 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弊端:片面发展__重__工__业____,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向农民索取太多,压抑了其生产积极性。长期的计划指令,压 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归纳总结】 斯大林模式的特征 (1)在生产资料形式上实行完全公有。 (2)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实行高度集中。 (3)在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 (4)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途径上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
第25讲 │ 主干考点梳理
(2)评价 ①尽管执政前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未突破原有的计划 经济体制。 ②与美国进行___军__备__竞__赛_,经济发展日趋迟缓,进入停 滞时期。 【特别提醒】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的异同 (1)相同点 ①目的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②结果上前者收效甚微;后者初期效果明显,后期停滞不 前。 ③原因方面两者都没有从根本上冲破斯大林模式。
3.影响 (1)积极方面 ①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工业化,苏联成为工业强 国。 ②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 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25讲 │ 重点要点探究
③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国家培养了大批各方面的 专家。④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 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 创新。这一模式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
1.片面看法〝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2.罗斯福新政和〝斯大林形式〞的比拟
3.对苏联经济革新的了解和看法
(1)苏联经济革新是苏联社会开展的客观要求,〝斯大林形式〞的弊端是苏联历次经济革新面临的共同背景。
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革新阅历了探求——停滞——深化——失控的困难开展历程。
(2)赫鲁晓夫的革新没有打破原有〝斯大林形式〞的影响、革新自身的进程效果、赫鲁晓夫的团体专断等要素使革新中途夭折。
勃列日涅夫时期是苏联历史上综合国力最强的时期,但由于其不思进取、秉性保守,致使苏联没有能抓住开展机遇。
戈尔巴乔夫坚持革新是正确的,但革新中迷失方向,坚持苏共指导位置那么是错误的。
(3)这仅仅说明苏联〝斯大林形式〞的失败,不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说明社会主义运动不是坏事多磨而是迂回开展的。
4.赫鲁晓夫革新、勃列日涅夫革新、戈尔巴乔夫革新的异同
(1)指点思想
①不同点: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都是在斯大林体制下停止的局部调整;戈尔巴乔夫革新的指点思想是〝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背叛了社会主义开展的方向,坚持了共产党的指导。
②相反点:都没有从实践动身,没有提出片面、有效的革新思想。
(2)革新内容
①不同点:赫鲁晓夫的革新侧重于农业;勃列日涅夫的革新侧重于重工业;戈尔巴乔夫由经济体制革新转向政治体制革新。
②相反点:都针对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的弊端停止了不同水平上的革新。
(3)革新结果:赫鲁晓夫的革新成效甚微;勃列日涅夫革新前期取得一定成效,前期堕入困境;戈尔巴乔夫革新那么招致了苏联解体。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五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共25张PPT)
2.外部因素:1922年苏联成立,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恢复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 (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
封锁和包围,外部环境险恶; 根本原因:当时苏俄的生产力水平低,小农经济占优势,工业生产落后。
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和发展经济, 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实质是排斥商品和货币关系;
,
排
除市
场
和
商品
货
币
关
系
,
用
单
纯
的行政或军事手段管理经济。 农业方面:农业集体化运动;
邓小平沿着列宁的思想,首先在农村推行了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商品经济,从而初步构筑
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
……对农业的投入长期不足,导致了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滞后。
都是对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的探索,巩固苏维埃政权 结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都维护了新生苏维埃政权; 邓小平沿着列宁的思想,首先在农村推行了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商品经济,从而初步构筑 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
魏
三.斯大林模式: (二)含义:
1.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 接过渡;
2.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 有制;
3.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 划经济体制。
[判断]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北京四中徐雁
【重点难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评价斯大林模式
结合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分析
其特点和影响
【知识梳理】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苏维埃政权面临的严峻局势
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反革命势力不甘心失败,1918
年夏,苏俄进入国内战争时期。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①措施:余粮收集制;企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
普遍义务劳动制。
②影响:初期有利于克服物资不足的问题,后来引发
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
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行,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内容与特点
内容:粮食税;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自由贸易;废除食物分配制。
1.特点: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前提下,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
3.影响: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
有利于稳定政治的形势。
三、“斯大林模式”
1.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背景
1922年底,苏联的建立;1924年初,斯大林的领导地位的逐步确立;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2.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优先发展重工业,由农业和轻工业为其发展提供资金;经济体制上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3.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里(1937)。
4.“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及其利弊
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宪法的颁布。
评价:
积极:较短时间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工业化迅速实现;为反法西
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
高缓慢;牺牲农民利益,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压制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阻碍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赫鲁晓夫改革
1.二战后苏联经济的恢复及其严重问题
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尤其是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
明显;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后地位日益稳固。
2.赫鲁晓夫的改革
措施: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评价:
进步性: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改革之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精神。
局限性: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重点放在工业方面
改革后期经济逐渐停滞:
70年代为维持超级大国地位,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军
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但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改革呈现停滞
和下降趋势,进入僵化状态,苏联社会陷入因境。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改革重点在经济领域: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
际上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结果: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
【思维拓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赫鲁晓夫从美国种植玉米的成功看到了提高粮食产
量和给畜牧业提供大量饲料的前景,于是大力推广种植玉
米。
他不顾苏联气候条件的具体特点和已形成的农作物播
种格局,要求在全苏各地区,在每一个集体农庄和国营农
场都普遍种植玉米。
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下,玉米的
播种面积迅猛扩大,1953年为580万公顷,1956年达1640
万公顷,1962年增至3710万公顷。
许多原来种植传统粮食
作物小麦和黑麦的耕地也种上了玉米。
这些被“排挤”的
农作物比玉米更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玉米在很多
地方因生长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作为饲
料的青玉米营养价值也没有预期那样高。
——摘编自《赫鲁晓夫执政史》
问题:根据材料,概括赫鲁晓夫大力推广种植玉米给苏联
农业带来的不良后果。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赫鲁晓夫
执政时期的改革。
【课后检测】
1、某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创设了如下四段
历史情境,让学生判断正确与否。
你认为不符合史实的是
A.1919年,俄国工人的吃、穿、用由国家统一配给
B.1918年,俄国工人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C.1920年,俄国农民必须把余粮都交给国家
D.1922年,一位俄国农民将余粮拿到市场销售后换回生活必需品2、“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
八分之一。
全国只有不到3万辆拖拉机,99%的耕地靠畜力、
人力完成……”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苏联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D.农业集体化运动
3、关于苏联改革的评述,有观点认为:“赫鲁晓夫把苏联
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
跨了。
”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的主要表现是
A.对斯大林模式进行小修小补
B.苏联军事实力达到与美国匹敌水平
C.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
D.苏联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4、有学者这样描写前苏联一位领导人:“他摆弄这个国家,
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
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
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
剥光为止。
”材料所描写的应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5、俄罗斯前总统普京在回答“您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
引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说:“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大多数俄罗斯人不想恢复“过去的苏联”,主要原因是苏
联
A.片面发展重工业
B.忽视民主与法制
C.体制僵化,社会缺乏活力
D.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造成经济困难
参考答案:
【思维拓展】
后果:玉米种植挤占了耕地,导致其他粮食作物减产;玉米产量和质量未达到预期目标。
评价: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课后检测】
1、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注意的是十月革命以后俄国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年以后实施新经济政策。
B项不符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2、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苏联为改变工业产值落后局面,实现农业机械化,进行工业化建设,故C 正确。
3、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A是赫鲁晓夫改革的表现,C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表现,应排除。
B、D是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表现和结果,B是对苏联发展有积极影响的。
故D是正确答案。
4、D
解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是指把苏联引
向解体的戈尔巴乔夫。
5、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
“过去的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造成政治上专制独裁,经济上活力衰退,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下降,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故应选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