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苏教版中职语文(单招)第四册第2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word教案
苏教版必修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word教学设计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走进海伦·凯勒的世界。
2、了解作者特殊的经历,让学生体会作者的精神魅力。
3、理解文章所传达给我们的人文精神,并时时提醒我们保持对生活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1、能真正用心灵去阅读一个人用心灵写就的文字。
2、理解文字背后的美丽,并能为之长久的感动着。
教学方法:游戏、聊天法。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步骤:一、游戏导入:找一位同学站到讲台中央,要求其宣誓直到完成游戏才睁开眼睛,然后让其闭着眼睛从讲台走到位置上。
完成这些动作,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身临盲人的生活之境,感受到眼睛之于人的重要意义。
)二、介绍海伦·凯勒:1、马克·吐温说过:“十九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
”但是更让我钦佩的是海伦·凯勒,她的精神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撼,她的名著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2、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
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
七岁时,安妮·莎莉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
在大学期间写了第一本书《我生活的故事》,叙述她如何战胜病残,不仅给盲人而且给成千上万的正常人带来了鼓舞。
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
还写了几部自传性小说,《我所生活的世界》《从黑暗中出来》《我的信仰》,在这些著作中,她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她自己也是个有理智的人。
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
著名的传记作家范怀克·布鲁克斯为她写了传记。
3、美国著名作家海尔博士曾断言,海伦的《我生活的故事》是1903年文学上最重大的贡献之一。
4、海伦·凯勒被人们称为“精神楷模”。
三、走进海伦·凯勒:1、海伦·凯勒是个什么样的人?(主干问题,其余是看学生怎么答,随机牵引出的)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学生也许会说,她乐观、坚强、追求光明……2、接着他们的回答,会一点点地提问“你为什么会这么说”“从文本及海伦·凯勒的故事里看出这个特点吗”……3、她的这些品质是受谁的影响呢?(细细品读莎莉文老师“善良、温厚”“为我打开了外面的世界”“发现她出自同情心的温柔和耐心的生动迹象”“在困难面前站得稳的坚强性格”等句子,再联系海伦身上的品质。
中职语文教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全2课时)
刚才这位同学用了好几分钟才完成任务,采访你一下,当你戴上眼罩时的那一瞬间有什么感受?当你颤颤巍巍走上前去的时候又有什么感受呢?(感到一片黑暗,感到与世隔绝,非常害怕走路,怕摔跤,感到很困难)
指导学生重点朗读对麦西夫人打量这段,体会其情感之真。
(提示:抓住课文的关键语句和典型材料,作者第一眼要看的是那些“好心的、温和的、友好的、使我的生活变得有价值的人们”。而这其中首先“长时间凝视”的是她的启蒙老师——安妮•莎莉文•麦西夫人。)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
个案补充
教
学
内
容
学生阅读、讨论、回答。
明确:海伦·凯勒的奇迹是在逆境中甚至可以说是在绝境中创造的。“绝处逢生”取决于什么因素?从人的本体角度来看,取决于一个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坚强不屈是海伦非凡生命的一个基点,而乐观向上的品质,更是她创造奇迹的源泉和亮点。
3.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了“有视力的人”(共7处)
对诸多“奇观”的忽略,如何理解其中所要表达的感情?
“我经常为了一些小事而无理取闹,虽然我心里也知道这样是不应该的,可是一有事情到来,我又急躁得控制不了我自己,就像我常踢伤保姆艾拉,我也知道她很痛,所以当我气消时,心里就觉得很愧疚。但是当事情又不顺我的心意时,我还是会疯狂地胡乱踢打。”
2、“我那时精力特别充沛,身体壮实且好动,性情一上来又不顾后果。我非常了解我的个性,总是怎么高兴怎么来,甚至不惜一战。读完,你有什么想说的?”(交流上遇到困难,我就只能大发脾气)
海伦·凯勒说,“由黑夜变成白天”是“奇观”,这对正常视力的人来说,如果不会感到“激动人心”,似乎还可以理解。但对于历史和艺术的“奇迹”和巧夺天工的纽约塔,人们的眼睛也“看不见这壮美的奇观”,这确实是我们每个身体正常的人要进行反省的。我们是不是对生活缺少了必要的欣赏,必要的热情和美感。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案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了解盲人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2. 探索光明的重要性和珍贵性;3. 提升对视力的认识和珍惜。
二、教学重点1. 盲人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2. 光明的重要性和珍贵性。
三、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及投影仪;2. 播放器及相关视频素材;3. 学生小组活动所需材料。
四、教学过程【导入】1. 呈现一张盲人的图片,并引发学生思考:你有没有想过如果眼睛看不见,是不是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请大家谈谈你的想法。
2. 引导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呈现】1. 通过视频素材或演示图片,展示盲人生活中的一些困难和挑战,例如:无法自主移动、无法观看美丽的风景、无法独立完成日常活动等。
2. 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然后展开讨论:你觉得这些困难对盲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如果你是盲人,你会怎样应对这些困难?【探究】1. 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最宝贵的东西?2. 引导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然后总结学生观点。
3. 引出课题:对于盲人来说,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呈现】1. 引导学生观看一段关于司马迁的小视频,内容讲述了当年司马迁被处以宫刑,失去了视力,但仍然用三天光明拼写了《史记》的故事。
2. 在观看完视频后,帮助学生总结并感悟司马迁的故事:即便在极度困境中,光明依然能给予人力量和希望。
【学习活动】1. 将学生分组,每组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观点,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a) 如果给你三天光明,你会怎样利用这三天?b) 你认为光明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2. 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汇报各自组的观点。
【展示与分享】1.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答案和观点分享给全班。
2. 帮助学生将“光明的重要性和珍贵性”与自己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并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珍惜和保护自己的视力。
【总结】1. 结合课堂讨论和学生的观点,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通过提问和讨论,再次确认学生对于光明重要性的理解。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学设计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案一、文本分析这篇课文选自苏教版语文高中必修二中“珍爱生命”专题的“生命之歌”板块。
本文的内容是:作者想象“假如她能有三天光明”,然后对她会在这三天中做的事情进行了具体的描写:看她最爱的老师和朋友们,去博物馆参观,欣赏戏剧,去城市里观察人生百态……体现出作者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主题是呼吁人们积极地体验生活、珍惜光明。
本文的特点是:运用对比手法,用视听健全的人与自己做对比;运用白描,平铺直叙地写景状物,但又明显的有其独一无二的特点——从一个盲人的角度来描写一切,语言平实感人,描写了正常人平常所不容易注意到的点点滴滴。
二、学生分析学生需要从中学到的是:运用白描手法细致描绘事物,从平实中体现真情实感;抓住细节描写事物。
高一的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相应的学习基础:首先,在认知上,学生对散文用个性化语言和内容展现个性化情感的特点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其次,在情感上,学生已经能体会到光明和光阴的珍贵。
学生需要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诵读法和入情体验法等自主学习的方法。
三、目标阐述1.知识与能力(1)能说出本文内容选择的特点和效果;(2)能阐述本文的表现手法的特点和效果。
2.过程与方法(1)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运用诵读法和探究法;(2)能在体会作者情感的过程中运用入情体验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感受作者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2)能体会作者对光明、光阴的珍惜,对生活的热爱。
4.教学重点能说出本文内容选择的特点和效果。
5.教学难点能阐述本文的表现手法的特点和效果。
6.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点拨法。
四、过程设计(一)激趣导入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些人会用他们自身来讲述绝望的不存在,贝多芬、史铁生、张海迪……今天,我们又要接触这样的一个人,那就是海伦·凯勒,她双目失明、两耳失聪,但她从未放弃生的希望,相反,她积极的体验生活,并致力于保证盲人和聋哑人教育的慈善活动。
她写的几部自传体小说,都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
假设给我三天光明教案
假设给我三天光明教案第一天:宣传与邀请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光明教的宗旨和核心价值观并积极参与;鼓励学生邀请他人加入光明教。
活动安排:1.开场导入(10分钟):播放有关宗教多样性的视频,介绍不同宗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光明教介绍(20分钟):通过PPT展示光明教的成立背景、宗旨和核心价值观。
强调光明教秉持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爱与宽容的理念。
3.表演和互动(30分钟):安排学生表演光明教相关活动的戏剧场景,例如慈善义卖和社区救助。
学生互动提问,展示对光明教的兴趣并向老师提问疑惑。
4.分组讨论(3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就光明教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展开深入讨论,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5.结束总结(10分钟):老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并鼓励他们继续了解和参与光明教,并邀请他们在接下来的两天邀请他人加入。
第二天:慈善义卖活动目标:通过参与慈善义卖,让学生体验到光明教所提倡的爱心和慈善精神。
活动安排:1.讲解义卖活动(15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义卖的意义和目的,解释筹集到的资金将会用于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并提醒学生积极参与。
2.分工合作(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负责不同的义卖活动,例如手工制品、食品和二手物品等。
3.实施义卖(1小时):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积极参与义卖活动。
他们负责商品宣传、销售和收款。
4.总结反思(15分钟):义卖结束后,老师和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感受与体会,并请他们反思义卖活动的意义和影响。
5.邀请他人(20分钟):鼓励学生邀请家人和朋友参观义卖活动,展示自己对光明教活动的投入,从而激发更多人的兴趣和参与。
第三天:社区服务活动目标:通过参与社区服务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光明教所倡导的互助与奉献。
活动安排:1.社区服务介绍(15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社区服务活动的意义和目的,解释光明教奉行的互助和奉献精神。
2.活动策划(20分钟):和学生一起讨论并策划社区服务活动的内容,例如社区清洁、长者陪伴、义务扫雪等。
阅读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备课教案word文档
阅读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备课教案word文档课题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课时1授课时间教学目标重点1、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2、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1、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认识作者纯洁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
难点2、品味文章精警句段。
教具准备读本、多媒体课件教师活动内容、方式一、作品简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XX的散文代表作。
该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
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
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此外,本书中收录的我的人生故事是海XX的自传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二、作者简介海XX(1880-1968),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
三岁起因病失去视力和听力,七岁起在家庭教师安妮莎莉学生活动内容、方式看课件做笔记文的帮助下,奇迹般地学会了英语、法语、拉丁语和希腊语。
大学期间,她写了第一本书我生活的故事,叙述她如何自由谈谈自己对海XX的认识战胜病残。
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不仅给残疾人,而且给成千上万的正常人以鼓舞。
她1904年6月毕业哈佛大学。
1964年她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的荣誉总统自由勋章。
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
三、内容简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哑人后的生活。
她感觉现实生活中没有爱等等,她是多么希望能重新得到光明。
在她父母的寻求下,帮海伦找到了一位老师莎莉文老师,这位老师成为了海伦新生活的引导者,使海伦对生活重新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激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海伦在老师和亲人的陪同下,体会到了许多不同的事物。
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
在海伦的求学生涯中,海伦遇到了许多的困难,但同时她也结识了许多的朋友等等。
语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案
语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内心情感。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主旨,感受作者的内心情感。
2.教学难点: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论关于盲人的话题,引导学生思考盲人在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一名盲人,你最想拥有的是什么?二、自主学习a.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b.作者为什么渴望拥有三天光明?c.文章中哪些句子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三、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讨论:文章中作者渴望拥有三天光明的原因是什么?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了解了作者渴望拥有三天光明的原因,感受到了作者的内心情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文章的主旨。
2.提问:文章中作者渴望拥有三天光明的原因是什么?二、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如:对比、排比、拟人等。
三、写作训练1.让学生根据文章的写作技巧,写一篇关于自己渴望拥有某种能力的文章。
2.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文章的写作技巧,并进行了写作训练,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文章的主旨和写作技巧。
2.提问:文章中作者渴望拥有三天光明的原因是什么?二、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将文章的写作技巧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三、写作训练1.让学生根据课堂讨论的内容,修改自己的作文,力求运用文章的写作技巧。
2.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了文章的写作技巧,并进行了写作实践,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四、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学设计苏教版
7.团队合作能力:请分享你在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活动中的体验。
8.情感态度:请谈谈海伦·凯勒的故事对你的启示。
答案:
1.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出生、失明失聪、求学、成为作家、致力于慈善事业。
2.表达能力:海伦·凯勒的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身残志坚,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向上,激励我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学生学习效果
1.阅读理解能力: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篇文章,把握住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会了如何分析文章的结构、修辞手法和主题思想,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2.表达能力: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他们能够用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学会了如何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3.思维能力:通过分析文章内容和解决问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他们学会了如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学设计苏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本节课所使用的教材为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内容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讲述了海伦·凯勒身残志坚,勇敢面对生活困境的故事。文章传递了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对学生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本篇文章语言优美,情感丰富,适合四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感受海伦·凯勒的坚强意志,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态度。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学设计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学设计《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学设计篇1 一、教材分析本文是苏教版第二模块的开篇,也是第二模块第一专题教学的定调之作。
本文是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节选。
个人觉得在本文的教学上存在两个影响学生理解和感悟的环节:第一,作者的特殊经历。
作者海伦凯勒是一位盲人作家,她的个人感悟与生活体会不易为学生所理解。
所以如何通过课堂组织使学生体会盲人认识世界的特殊感受成为教师组织教学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海伦凯勒三天的安排。
她想要看的事物具有特定的文化背景,而其中的内在联系是什么,是学生要认真思考和总结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基础知识;理解文章的内在情感。
2.能力目标:理解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阐释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进一步体会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能够结合自身体验深刻领会文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散文的欣赏,体会文章独特的抒情方式和心理描写。
难点:作者独特的表达,作者特定的文化背景。
活动体验的学生参与过程与启发。
四、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定的理解能力基础之上能理解课文的大意,并能较好地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各基础知识点,根据文本的特点,本文重在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陶冶与提高,而文章语言的障碍性不大,而本文的特殊的作者遭遇和经历是学生不太熟悉而需要体验和感受的,所以教师点拨要透彻到位。
故可以在文本研习的基础上通过问题讨论和活动体验的方式组织教学工作。
活动体验教学中的教学手段充分使用幻灯片与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方法 1.课外作业课前预习部分:预习导学案的第一部分。
小作文《假如我只有三天光明》。
第四册第2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学案教案说课稿案例苏教版中职语文(单招)
(13)禁(jìn)锢/弱不禁(jīn)风 (14)堵塞(sè)/塞满(sāi)/边塞(sài)
四、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大体上了解全文的面貌。要求:认真思考“三天”这个字眼,注意作者在三天里看到了什么,抓住其中主要的事物来透视她的思想感情。最好是一边读一边将自己感受较深的地方画出来,或者加几句旁批。
作者虽写了“假如”中的三天时间,但却展示了自己最突出的精神品质。联系到第一天她最想看到自己教师的愿望,可以认为,海伦·凯勒的内心世界里充满着真挚友爱和乐观的情怀。
3.作者在文章中多次提到了“有视力的人”对诸多“奇观”的“忽略”,如何理解其中所要表达的感情?怎样认识海伦·凯勒心中的“奇观”?
在节选部分中,有7个地方提到了“有视力的人”,这中间有善意的批评,也有真诚的规劝。提醒有健全的五官和四肢的人,要意识到这种天赋的可贵。要充分利用眼睛和其他感官,感受生活的美好,做幸福的人,充实地活着。这种情感是真挚的,是关爱的。
作者在游览整个城市时,要到花园大街去,到贫民区去,到工厂去,到孩子们玩耍的公园去。“对于欢乐和悲哀,我总是睁大眼睛去关心。”一个残疾人,本应该让世人同情、关怀,但她却同情、关怀别人,表达了海伦·凯勒对世人的博爱襟怀。从她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最美好的心灵和最善良的天性。
海伦·凯勒让人们不要对“悲哀和忧郁”闭上眼睛,就是要直面现实、直面人生。尽管她善良,但她并不回避世间的阴暗和痛苦;她客观、冷静,具有坚韧不拔的性格和直面抗争的勇气,这也是她另外一个突出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
教学目的1、2、3
教学难点
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苏教版中职语文第四册1-14课全套教案
苏教版中职语文第四册1-14课全套教案目录✧第四册第1课《春末闲谈》✧第四册第2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第四册第3课《文学是灯》✧第四册第4课《山居秋暝》✧第四册第5课《琵琶行》✧第四册第6课《八声甘州》✧第四册第7课《青玉案·元夕》✧第四册第8课《物种起源绪论》✧第四册第9课《南州六月荔枝丹》✧第四册第10课《“可燃冰”将解千年能源忧》✧第四册第11课《回忆鲁迅先生》✧第四册第12课《故都的秋》✧第四册第13课《神的一滴》✧第四册第14课《林黛玉进贾府》备课笔记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课堂教学安排克·吐温)2.人类精神的美一旦被认识,我们就永远不会忘记。
在她的生活和生活乐趣中,凯勒小姐给我们这些没有那么多困难的需要克服的人们上了永远不能遗忘的一课。
(罗斯福夫人)三、重点字词①轮廓(kuò)②翌日(yì)③孩稚(zhì)④虔诚(qián)⑤堵塞(sè)⑥憧憬(chōng jǐng)⑦瞥(piē)⑧百舸(gě)⑨禁锢(gù)⑩绚丽(xuàn)(11)恬静(tián(12)如醉如痴(chī)(13)禁(jìn)锢/弱不禁(jīn)风(14)堵塞(sè)/塞满(sāi)/边塞(sài)四、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大体上了解全文的面貌。
要求:认真思考“三天”这个字眼,注意作者在三天里看到了什么,抓住其中主要的事物来透视她的思想感情。
最好是一边读一边将自己感受较深的地方画出来,或者加几句旁批。
2.再读课文,填写下表,然后作简要分析。
日期活动第一天白天看望梅西太太,约朋友来家,树林散步,看落日夜晚回忆这一天第二天白天参观自然历史博物馆,参观艺术博物馆夜晚看戏第三天白天游览纽约城,看日常世界夜晚看喜剧简要分析、强调:(1)作者对自己周围的人怀着极其真挚的友爱,希望能看到表现他们内心美的外部特征,这说明她是何等善良;(2)她希望看到地球和它的居民的简要历史,还要看到人类精神的千姿百态,这导入新课又显示了她积极进取的精神;(3)她关心日常世界,希望看到现归纳总结活的美好,做幸福的人,充实地活着。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案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和讨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个故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2. 帮助学生理解重要的道德价值观念,并能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3.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教学准备:1.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故事原文的复印件。
2. 黑板、白板或投影仪。
3. 活动卡片或游戏道具。
教学步骤:引入(10分钟):1. 老师先向学生们提问:你们希望拥有特殊的能力吗?你们希望有一天拥有三天光明吗?请谈谈你们的想法。
2.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们对拥有特殊能力进行思考,并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阅读理解(20分钟):1. 分发故事原文的复印件给学生,并让学生们独立阅读故事。
学生可以用铅笔圈出生词或不明白的地方。
2. 学生阅读完故事后,教师与学生展开讨论,提出一些问题来检验学生的理解能力。
例如:主人公拥有三天光明的能力后,他做了什么?他从中学到了什么?你认为他的做法对他和他周围的人有哪些影响?分组讨论(15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5-6人。
2.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组长,并分发给每个小组一张活动卡片或游戏道具。
3. 每个小组就三个问题展开讨论:a) 如果给你三天光明的能力,你会如何利用这个能力?b) 你认为拥有这个特殊能力的人会面临什么困扰?c) 如果你的朋友拥有这个特殊能力,你会对他有什么期望?4. 组长将小组的讨论结果记录下来,并在讨论结束后向全班汇报。
写作练习(20分钟):1. 让学生根据之前的讨论和自己的思考,写一篇关于拥有特殊能力的人应该如何使用这个能力的短文。
2. 教师提供一些写作指导,例如引言句、主体段落的分述和结论,以帮助学生组织思路和提高写作效果。
3. 学生完成写作后,可以互相交换作文,并进行互评。
总结和评价(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学生们在讨论和写作过程中展现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
2. 教师对学生们的作文进行评价,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提出建议以提高写作水平。
江苏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案
江苏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案1、学习本文朴素、真挚的语言。
2、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1、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认识作者纯洁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
2、品味文章精警句段。
自读——点拨法;阅读法1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
1、从文题来看,这是作者设想的三天光明生活;快速跳读课文,这三天光明带给海伦一种怎样的感受?明确:“充满甜蜜的回忆”(28节)这是一种美妙的感觉。
2、眼睛是心灵的门窗。
它既是人们摄取外界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也是人们传送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
秋波一送,表达千般风情;眼神一瞥,会有万种暗示。
可是具有正常视力的人你能想象得到一个永远处于黑夜中的盲人对光明是何等的渴望吗?提问: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三天美妙的时光,(自读课文,理清作者想象中三天的活动内容,将自己感受较深的句子勾画出来。
)明确:第一天白天:看望麦西夫人,约朋友来家,树林散步,看落日。
夜晚:回忆这一天。
(亲人,友人)第二天白天:参观自然历史博物馆,参观艺术博物馆。
夜晚:看戏(艺术)第三天白天:游览纽约城,看日常人的生活和世界。
夜晚:看喜剧。
(平常生活)小结:三天的活动,虽是想象的,却真实地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是作者精神世界和人格的写照。
(三)透视语言,体会思想感情。
1、海伦·凯勒三天光明的日子里,她最急切看到的是安排在第一天的内容,她最希望看到的是……,流露出怎样的情感?(指导学生重点朗读对麦西夫人打量这段,体会其情感之真。
)(提示:抓住课文的关键语句和典型材料揣摩玩味,作者第一眼要看的是那些“我所有亲爱的朋友”。
而这其中首先“长久地凝视”的是她的启蒙老师——安妮·莎莉文·麦西夫人。
)学生阅读、讨论、回答。
明确:之所以“长久地凝视”麦西夫人,从她脸上能“发现她出自同情心的温柔和耐心的生动的形迹”,因为是她“打开了我的外部世界”,这是一个多么困难艰巨的任务,但靠着“温柔和耐心来完成教育我的困难和任务”,海伦对她是充满感激而尊敬之情的。
苏教版中职语文(单招)第四册第2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ppt课件1
勒
顽强、不服输,不 以顽强的毅力考入哈佛大学并顺利完成学业,
向困难低头。
终生致力于残疾人事业,出版大量作品,用自
己的经历告诫人们珍惜生活。
知恩图报、对身边 为莎莉文老师的养老金,去杂耍剧院参加客串 的人和事充满关爱。 演出;幻想有三天光明,希望看到自己最想看
到的东西;感恩、博学与修养、诗意的生活。
我眼中的莎莉文老师
有生命和 无生命的
天 晚上 回忆这一天
朋友
第
2
白天
参观自然历史博物馆 和艺术博物馆
天 晚上 看戏
人与自然 的历史
第 白天 游览纽约城 看日常世界 日常人的
3
天 晚上 看戏剧 回忆
生活和世 界
阅读体验
读完这本书后,我最深刻的体 会是什么?
我眼中的海伦
通过阅读这本书,海伦·凯勒在我眼中
是一个
人。
因为她 ……
第五章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1、假如我可以得到三天光明,第一天我最想看到什么? 2、第二天我想看到什么? 3、第三天我希望去哪里?看什么? 4、为什么在第一天里,我第一个想见到莎莉文老师? 5、通过我假设这三天的发生,其实我想给看得见的人什么忠告?
她将如何安排这三天?
第
1
白天
看望麦西夫人 约朋友来 家 看小狗 散步 看落日
主 要 内 容
第第第第第 五四三二一 章章章章章
假 如 给 我
春 风 化 雨
走 出 黑 暗
信 心 与 希
张 开 心 灵
——
三 天 光 明
莎 莉
与 寂 静
望
的 眼 睛
文
老
师
的
故
事
书中内容回顾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2、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理清其“形”,并领悟蕴涵于“形”中的“神”,进一步体会散文“形”“神”的辨证关系。
教学用具: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时数:用一课时自读。
课文自读提示一、关于作者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
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
七岁时,安妮莎莉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
在莎莉文的帮助下就读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女子学校,又入剑桥的拉德克利夫学院,190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
在大学期间写了第一本书《我生命的故事》,叙述她如何战胜病残,不仅给盲人而且给成千上万的正常人带来了鼓舞。
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
以后她为许多杂志撰写文章,还写了几部自传性小说,《我所生活的世界》《从黑暗中出来》《我的信仰》《中流--我以后的生活》和《愿我们充满信心》,在这些著作中,她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她自己也是个有理智的人。
1936年莎莉文逝世,波丽汤普逊接替,也成了她的亲密朋友。
凯勒后来成了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她到美国各地,到欧洲、亚洲发表演说,为盲人和聋哑人的教育筹集资金。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的士兵。
她的精神受人们的崇敬。
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的荣誉--总统自由勋章。
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
著名的传记作家范怀克布鲁克斯为她写了传记。
二、自读引导1、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并借助《语文读本》大体上了解全文的面貌。
这大约要用15至20分钟。
布置预习时应要求学生认真思考课文后练习一的第一、二两问题。
要强调“三天”这个字眼,注意作者在三天里看到了什么,抓住其中主要的事物来透视她的思想感情。
最好是一边读一边将自己感受较深的地方画出来,或者加几句旁批,为课上细读作好准备。
2.苏教职高四册教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教师提问
点拨启发
明确答案
学生思考
回答问题
记录笔记
知识拓展
开阔思维
(15分钟)
世界上有着海伦的残疾的人有许多,那么有着类似经历和精神的人有多少呢?(1)2010中国达人秀冠军钢琴王子李伟:在10岁的时候因为一场意外,失去了自己的双臂,但他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不仅成为了全国残疾人运动会游泳冠军,甚至在三年的时间内练成了钢琴十级,用脚趾演奏出动人的旋律。他在表演完节目后说过的一句话:“我的人生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的活着。”
教师引导
分析讲解
学生思考
笔记重点
课堂训练
巩固提升
(10分钟)
以课后练习题为抓手
引导学生做中学,做中练
教师评讲,学生及时笔记订正
教师评讲
学生订正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3分钟)
③如何理解“对于欢乐与悲哀,我总是睁大眼睛去关心”一句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体现了海伦·凯勒怎样的精神实质?(提示:请从作者是位残疾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作者在游览整个城市时,要到花园大街去,到贫民区去,到工厂去,到孩子们玩耍的公园去。“对于欢乐和悲哀,我总是睁大眼睛去关心。”一个残疾人,本应该让世人同情、关怀,但她却同情、关怀别人,表达了海伦·凯勒对世人的博爱襟怀。从她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最美好的心灵和最善良的天性。
观察房间里的小东西
到森林远足
凭借人为光明看外物
第二天
人与自然的历史
仰望壮丽的曙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重点字词
①轮廓(kuò)②翌日(yì)③孩稚(zhì) ④虔诚(qián)
⑤堵塞(sè) ⑥憧憬(chōng jǐng) ⑦瞥(piē)⑧百舸(gě)
附:板书设计: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课堂教学安排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导入新课
学习新课
导入新课
学习新课
归纳总结
第一课时
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的弱女子。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吉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第二课时
回顾上节课所讲内容。
一、再读课文,研习文本:
1.“有了”三天光明的海伦·凯勒,为什么“首先”要“长时间地凝视着我亲爱的教师安妮·莎莉文·麦西夫人的脸”?
提示:对这个问题,教师可先让学生去发现,或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设想:假如重获光明,最想见到的会是谁,为什么?
海伦·凯勒在假想的三天光明中,首先想看到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教师,这确实是作者最大和最真诚的心愿。麦西夫人来到海伦·凯勒家的第一天,作者就认为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作者说:“她是来对我启示世间的事理,她是为了爱我才来的。”海伦·凯勒的奇迹可以说是由她和自己的教师共同创造的。
教学重点
教学目的1、2、3
教学难点
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更新、补充、删节内容
补充介绍海伦·凯勒的一生经历和成就
课外作业
1、完成文后练习;
2、课后读完整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与同学交流感受;
3、体验感受作者的不幸,写一篇心得体会。
教学后记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2.再读课文,填写下表,然后作简要分析。
日期
活动
第一天
白天
看望梅西太太,约朋友来家,树林散步,看落日
夜晚
回忆这一天
第二天
白天
参观自然历史博物馆,参观艺术博物馆
夜晚
看戏
第三天
白天
游览纽约城,看日常世界
Hale Waihona Puke 夜晚看喜剧简要分析、强调:
(1)作者对自己周围的人怀着极其真挚的友爱,希望能看到表现他们内心美的外部特征,这说明她是何等善良;(2)她希望看到地球和它的居民的简要历史,还要看到人类精神的千姿百态,这又显示了她积极进取的精神;(3)她关心日常世界,希望看到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场面,把别人的欢乐和痛苦当成自己的欢乐和痛苦,这又表现了她的博爱精神以及跟外部世界交流的强烈愿望。
海伦·凯勒说,“由黑夜变成白天”是“奇观”,这对正常视力的人来说,如果不会感到“激动人心”,似乎还可以理解。但对于历史和艺术的“奇迹”和巧夺天工的纽约塔,人们的眼睛也“看不见这壮美的奇观”,这确实是我们每个身体正常的人要进行反省的。我们是不是对生活缺少了必要的欣赏,必要的热情和美感。
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
一、简介作者:
海伦•凯勒,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
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七岁时,安妮•沙利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在沙利文帮助之下,进入大学学习,以优异成绩毕业。在大学期间,写了《我生命的故事》,讲述她如何战胜病残,给成千上万的残疾人和正常人带来鼓舞。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以后又写了许多文字和几部自传性小说,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后来凯勒成了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到美国各地,到欧洲、亚洲发表演说,为盲人、聋哑人筹集资金。二战期间,又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士兵,她的精神受人们崇敬。1964年被授于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
作者虽写了“假如”中的三天时间,但却展示了自己最突出的精神品质。联系到第一天她最想看到自己教师的愿望,可以认为,海伦·凯勒的内心世界里充满着真挚友爱和乐观的情怀。
3.作者在文章中多次提到了“有视力的人”对诸多“奇观”的“忽略”,如何理解其中所要表达的感情?怎样认识海伦·凯勒心中的“奇观”?
在节选部分中,有7个地方提到了“有视力的人”,这中间有善意的批评,也有真诚的规劝。提醒有健全的五官和四肢的人,要意识到这种天赋的可贵。要充分利用眼睛和其他感官,感受生活的美好,做幸福的人,充实地活着。这种情感是真挚的,是关爱的。
⑨禁锢(gù)⑩绚丽(xuàn)(11)恬静(tián(12)如醉如痴(chī)
(13)禁(jìn)锢/弱不禁(jīn)风 (14)堵塞(sè)/塞满(sāi)/边塞(sài)
四、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大体上了解全文的面貌。要求:认真思考“三天”这个字眼,注意作者在三天里看到了什么,抓住其中主要的事物来透视她的思想感情。最好是一边读一边将自己感受较深的地方画出来,或者加几句旁批。
备 课 笔 记
课题序号
2
授课班级
1211、1216
授课课时
2
授课形式
新 授
授课章节名称
第一单元第二课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使用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的
1、研习文本,激发热爱生活的感情,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
2、学习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思想情感的手法。
3、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2.如何理解作者在能见到光明的第三天,最后一眼要看的是喜剧,欣赏人类精神世界的喜剧的泛音?海伦·凯勒最突出的精神品质是什么?
海伦·凯勒的奇迹是在逆境中甚至可以说是在绝境中创造的。“绝处逢生”取决于什么因素?从人的本体角度来看,取决于一个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坚强不屈是海伦非凡生命的一个基点,而乐观向上的品质,更是她创造奇迹的源泉和亮点。
请看海伦、凯勒生平:(见PPT)
更多地了解作者的生平,其目的在于更清楚地认识海伦•凯勒以盲聋之驱,创造了那么多辉煌的业绩,足以为世人瞩目,为世人景仰,从而更深地体会作者那伟大崇高的精神,而这些坚韧不拔、自我超脱、追求美和崇高的精神,恰恰是我们走向未来需要的精神。
二、名人评论:
1.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马克·吐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