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家庭治疗研究综述
家庭治疗策略范文
家庭治疗策略范文
家庭治疗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心理健康领域的治疗方法,通过家庭系统
的干预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打破沉默、建立积极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家庭治疗策略多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建立积极的家庭氛围。
在家庭治疗中,治疗师要致力于为家庭
成员创造一个积极的、支持性的治疗环境。
治疗师可以提供安全感,通过
支持和激励家庭成员,鼓励他们参与治疗过程。
治疗师还可以利用家庭成
员之间的正面互动,帮助他们建立信任和彼此理解的基础。
其次,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
在家庭治疗中,治疗师要关注家庭
成员之间的沟通问题,并引导他们改善沟通方式。
治疗师可以启动对话,
让每个家庭成员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同时培养他们倾听他人
的能力。
此外,治疗师还可以提供有效的沟通技巧,帮助家庭成员将问题
清晰地传达给对方,并促进积极的解决方案。
另外,家庭治疗还可以通过教育家庭成员来提高他们的认识和理解。
治疗师可以向家庭成员提供关于心理健康问题的信息,帮助他们了解疾病
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通过增强家庭成员对疾病的认知,可以减少不必要的
恐惧和误解,同时鼓励他们参与治疗过程,并为家庭成员提供支持和理解。
需要强调的是,家庭治疗是一个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过程,治疗策略应
根据家庭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每个家庭都有其独特的需求和挑战,治疗
师应根据家庭成员的个性和问题,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并灵活调整。
通
过有效的家庭治疗策略,可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提高家庭
的整体功能和幸福感。
萨提亚结构式家庭疗法研究综述
萨提亚结构式家庭疗法研究综述关键词:萨提亚结构式家庭疗法;冰山理论;核心概念1.国内研究现状1.1国内家庭治疗研究成果国内学者对家庭治疗方法的应用和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精神病学、心理治疗与咨询中,在教育教学和社会工作领域的实践才刚刚起步,但是成果也逐年增加。
比如学者余咪、董红,姚进忠对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整理。
他们认为家庭治疗为我们解决人类行为等问题提供了较为合理的方式,这种理念也可以运用于其他工作领域中。
并且对经典家庭治疗模式和后现代家庭治疗模式在理论与实践中的运用方面进行行了回顾与反思,认为要及时解决国内理论不足与混乱的现象,并且指出经典家庭治疗理论本身的不足,如过分强调治疗过程中治疗师的身份以及专业性,尤其是结构式家庭治疗容易忽视个体本身的发展,而着眼于家庭的结构本身。
同时表示以目前国内对于家庭治疗认同度低、专业服务需求少以及资源不足的形势下,如何建立符合国情的家庭治疗模式与方法还有待实践。
此外马希权、赵旭东从精神分析层面对家庭治疗的起源和发展、关于家庭治疗的研究方法等层面进行了详细的概述,尤其是对家庭系统内涵的理解应如何理解、在实证研究中该如何操作以及如何定义作为关系对象的家庭系统等问题做出了探讨。
并介绍了国外学者的“双重束缚理论”对于精神病人及其家庭的价值,以及因为父母扮演的角色失败对子女精神病的影响,家庭支持功能受损等。
相较于其他学者关于家庭治疗的文献综述,他重点对实务中研究资料的来源、结果研究与过程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这三部分的内容进行解析,并指出实证研究带来的量化结果经家庭关系数字化,而不是描述性的研究,但是定性研究又费时费力,得到的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则会被质疑。
最后他提醒我们在研究时应避免数字化陷阱,而应回归家庭真实的互动和联系。
学者赵芳则对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发展和运用进行了较为完整的论述。
从该理论出发分析家庭问题,主要是由于家庭已经习惯于固有的行为模式应对危机和困境,而这正是治疗的切入点。
国内家庭治疗研究综述_余咪
《新西部》 2013. 05 - 06 期
社会建设
各种三角关系, 培养良好的家庭教育互动模式, 能更好地保证家庭 [30 ] 教育功能的正常发挥。 相比之下, 国内学者在社会工作领域引入家庭治疗的研究还很 少, 现存的一些研究主要涉及青少年社会工作, 家庭社会工作和社 《结构式家庭治疗在家庭社会工作中的 区矫正。如张微( 2007 ) 的 ; [31] 卓彩琴、 《青 招锦华的 应用—以对一个混合型家庭的治疗为例 》 少年网络成瘾的家庭治疗策略分析 —基于三个典型家庭治疗案例 ( 2008 ) ; [32] 朱孔芳的 《家庭治疗模式在社区青少年服 的质性研究》 ( 2010 ) ; [33] 刘学兰、 务中的应用研究 》 李丽珍等人的《家庭治疗在 ( 2011 ) ; [34] 刘新莉的 《结构式家庭 青少年网络成瘾干预中的应用 》 [35 ] ( 2011 ) 等。 治疗模式—社区矫正个案分析》 由以上家庭治疗的实证研究的现状可以看出, 家庭治疗在中国 国内虽有发展, 但发展缓慢, 缺乏理性而有效的实践模式的构建, 案 缺乏长期追踪调查和深入研究。 例分析报告过于简单, 4、 关于家庭治疗的本土化问题研究 产生于西方文化背景的家庭治疗在中国二十年多年的发展和 “水土不服 ” 实际应用过程中, 也遇到了文化阻抗和 问题, 这些问题 [36 ] 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和思考 。李颜苗和梁翀( 2005 ) 通过对 中西不同的家庭文化观的比较, 探讨家庭心理治疗在国内应用的特 色及其应该注意的问题。并对国内学者提出建议: 家庭心理治疗涉 历史等范畴, 国内学者在应用其方法时不要盲目照 及到诸如文化、 搬西方的理论, 要结合中国文化背景, 发展中国特色的家庭心理治 [37 ] 孙丹等人( 2006 ) 在对家庭治疗本土化的思考中指 疗。梁志秀、 出, 中国家庭文化的基本精神, 如注重权威、 强调等级, 重视亲子关 系等, 为家庭治疗理论与技术在中国的应用提供了发展的契机和基 础; 而家庭治疗则进一步发扬了中国文化中人文精神和家庭本位的 二者 的 有 机 结 合 将 是 家 庭 治 疗 中 国 化 的 真 正 出 路 。 姚 丽 思想, ( 2010 ) [38] 明确指出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对家庭治疗的本土化的阻 使得国内社工在运用家庭治疗方法开展工作中面临三个本土化 碍, 问题: 介入、 取得信任和改变家庭互动 。 对家庭治疗本土化的研究 [39 ] 的《社会工作本土化: 文化视角下的家庭治 还有陈红莉( 2006 ) [40 ] 》 ; 、 《系统家庭治疗在中国的适用 的 疗 刘志红 阮曾媛琪( 2008 ) 》 。 性分析 等 社工在具体运用家庭治疗方法开展家庭社会工作时, 不应拘泥 应博采众长, 顺应时代潮流, 结合中国文化背景, 针对 于某一流派, 中国家庭的特点和现实需求探索出本土化的家庭治疗服务模式 。 二、 对国内家庭治疗的评析和展望 国外关于家庭治疗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已十分成熟, 这为家 庭治疗在中国社会工作领域的应用创造了良好条件 。 无论从理论 上还是实践上, 国外关于家庭治疗的研究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 家庭 鉴。与西方家庭治疗产生于二战后家庭问题丛生的条件相似, 治疗在中国的开展也是社会转型期间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的需要 。 但从现有的情况来看, 尽管国内许多学者和临床工作者把目光转向 家庭治疗, 也付出了很多努力, 在理论和实践中取得了一些进步。 但整体来说, 在社会工作领域, 国内对家庭治疗的研究仍停留在理 “引进” “摸索 ” 论和技术的 阶段, 具体的应用工作处于 阶段。 第一, 在理论研究中, 对家庭治疗缺少系统梳理, 对家庭治疗的优缺点的 批判性研究不够, 在家庭治疗与中国家庭之间 、 中国社会文化背景 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够深入, 对本土化家庭治疗模式的构建几乎是一 很多实证研究只是运用家庭治疗方法对某一问题进 片空白; 第二, 行简单干预, 而缺少对具体的治疗过程的详细的阐释和深入追踪研 究。家庭治疗是一种整合性极高的方法, 而家庭社会工作更是囊括 在具体应用时, 需要社会工作者针对不 了社会工作中的众多群体, 同家庭、 个体不同需要, 选取一种或多种合适的理论 、 方法和技术, — —家庭, 致力于恢复个人的重要社会支持系统 — 改善家庭功能, 达 致最好的服务效果。 家庭治疗作为一种分析人类行为的新框架, 将案主的问题置于
国内外家庭护理现状及分析
一、文献综述
近年来,我国社区护理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 战。首先,社区护理人力资源短缺,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其次,社区护理服务内 容单一,无法满足多元化的需求。此外,政策支持不足,管理体系不完善,也是 制约社区护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与国外相比,我国社区护理在政策、体系和服务 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
感谢观看
参考内容二
连续护理(Continuous Care)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 区为范围的全面护理理念。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需求 的不断提高,连续护理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次演示将介绍连续护理的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展望。
一、国内研究现状
1、连续护理模式的研究
四、结论
综上所述,连续护理是医疗护理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国内外的研究已经取 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但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发展。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跨 学科的合作和综合服务模式的探索,以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全面化的需 求。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连续护理将会在医疗 护理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国内外家庭护理现状及分析
目录
01 一、国内家庭护理现 状
03 三、建议与展望
02
二、国外家庭护理现 状
04 参考内容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家庭护理的需求越来越大。家庭 护理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为舒适和便捷的医疗服务,同时也为医疗体系带来了诸 多积极的影响。本次演示将探讨国内外家庭护理的现状,分析其优缺点,并提出 一些建议。
二、国外研究现状
1、连续护理模式的研究
在国外,连续护理模式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例如,以患者为中心的跨学科 连续护理模式,以及以家庭为中心的连续护理模式等。这些模式注重患者的全面 照顾,以及家庭和社区的参与,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家庭功能的心理学理论综述
家庭功能的心理学理论综述作者:董松华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年第04期摘要:文章主要以家庭功能的心理学理论发展为主要研究,系统的整合和论述家庭功能的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和成果。
分别以过程取向和结果取向为区分标准,将家庭功能理论分为两大类,对各理论进行分析整合。
关键词:家庭;家庭功能;家庭功能理论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281-01一、家庭功能的定义家庭功能的定义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以Beavers、Olson、Shek 为代表的结构取向的定义。
另一类定义是以Epstein、Skinner 为代表,主要从执行过程方面来定义家庭功能。
二、结果取向的家庭功能理论结果取向的家庭功能理论认为,可以根据家庭功能发挥的结果把家庭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有些类型是健康的,有些则是不健康的或是需要家庭治疗和干预的。
Olson环状模式理论和Beavers系统模式理论是这一取向的家庭功能理论的代表。
(一)Olson的环状模式理论该理论于1978年提出,并经过25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主要用于家庭研究、临床评估、训练、婚姻和家庭治疗。
它以家庭系统理论为基础,得到描绘家庭功能的3个维度,即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和家庭沟通。
该理论假设家庭实现其基本功能的结果与其亲密度和适应性之间是一种曲线关系,亲密度和适应性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家庭功能的发挥,平衡型家庭比不平衡型家庭的功能发挥要好;家庭沟通是一个促进性因素,平衡型家庭比不平衡型家庭有更好的沟通。
1991年,Olson根据这些研究对自己最初的曲线模型假设进行了修订,将其修改为三维(3-D)线性模型理论。
这一线性模型认为,在亲密度和适应性上得分高的家庭的功能是良好的,而得分低的家庭的功能是不良的;虽然曲线和线性模型的假设不同,但两者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冲突。
(二)Beavers的系统模式理论Beavers等人1977年提出了家庭系统模式理论。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个案研究及其在中国本土化发展的价值探讨
价值探讨
4、启示相关领域研究: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心理治疗理念, 可以为其他心理治疗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借鉴和启示。
结论
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对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发 现其在促进个体成长、改善家庭关系、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然而, 在本土化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未 来,我们建议加大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在中国的推广和应用力度,结合中华传统 文化创新心理治疗理念和方式,为更多人提供优质的心理治疗服务。
理论概述
理论概述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以系统理论为基础,认为家庭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每个 家庭成员的行为和情感反应都与家庭系统中的其他成员有着密切的。因此,改善 亲子关系需要从整个家庭系统入手,通过改变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方式来实现。
理论概述
此外,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还强调沟通的重要性。它认为,有效的沟通是建 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关键。通过观察和分析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可以发现亲 子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价值探讨
价值探讨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个体成长: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个体的内心体验和需求,帮助个体学 会表达自我、认识自我,从而促进个体成长和发展。
价值探讨
2、改善家庭关系: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以家庭为基本单位,通过改善家庭成 员之间的沟通方式和生活模式,达到改善家庭关系的目的。
本土化发展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在中国本土化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诸多挑战。首先,东 西方文化差异使得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在中国的应用存在一定困难。例如,东方 文化注重面子和尊严,而西方文化则更强调个人感受和权益。其次,我国当前的 社会环境和医疗体系也制约了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推广和应用。最后,专业人 才匮乏也成为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在中国本土化发展的瓶颈。
家庭功能研究综述
科 黑江 技信思 — 龙— — —
家庭 功 能研 究综述
中心 , 宁 沈 阳 10 3 ) 辽 辽 10 6
摘 要 : 述 了有 关 家庭 功 能 的 定 义 、 论 和 影 响 因素 的 研 究 进展 。 综 理 家庭 功 能 的理 论 可 以分 为 两 大 类 : 果取 向和 过 程 取 向 的 家庭 功 能 理 论 . 结 且 影 响 家庭 功 能 的 因素 是 多方 面 的 。
关键词 : 庭功能 ; 果取向 ; 家 结 过程 取 向
S inr等人提 出 , 理论认为 , kn e 该 完成各 种任务 维度上 ,成员共享家庭 角色且 角色分 配比较稳 自2 O世纪 7 O年代 提 出“ 家庭 功能 ” 念 ( 概 包括危 机任务) 家庭最 主要的 目标, 是 各项任务 定, 策通常是 民主的, 样能保证家庭合 作解 决 这 以来 , 家庭功能 的定义可谓众说纷纭 , 对 概括而 的完成都需要所有家庭成员共同应对 ,家庭及 决各种 问题和困难。在我国, 大多数家庭属于平 言 ,对 家 庭功 能 的定 义 有 两 种 :第 一 种 以 其成员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得到成长 ,家庭 衡型, 表明它们的家庭功能是 良好的。 Ba e、 l n S e evrOs 、h k为代表 , o 主要用 家庭 的具 体 成员间的亲密度 、家庭的整体性通过完成任务 31 .. 5家庭关系。家庭关 系主要指家庭成员 特 征来 定 义 家 庭 功 能 ,认 为 家 庭 功 能 是 家 庭 系 的 过 程 得 到 增 强 。该 理 论 提 出 了评 价 家 庭 功 能 之 间的情感联结 , 如亲子关 系、 夫妻关系等 , 也 统 中 家庭 规 则 、 庭 成 员 的 情 感联 系 、 庭 沟 通 的 7个维 度 : 家 家 任
《2024年自闭症儿童康复路径国内外研究现状》范文
《自闭症儿童康复路径国内外研究现状》篇一一、引言自闭症,又称为孤独症,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影响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
近年来,自闭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治疗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将就国内外自闭症儿童康复路径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1. 康复路径研究国内针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路径研究日益增多,主要集中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教育干预和社会支持等方面。
药物治疗主要针对症状缓解,而心理治疗和教育干预则是康复的关键。
近年来,综合康复治疗模式受到广泛关注,包括药物治疗、行为疗法、认知疗法、家庭干预等多元化治疗手段。
2. 研究成果国内学者在自闭症儿童康复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例如,针对自闭症儿童的心理干预研究,发现认知行为疗法和家庭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社交互动能力和沟通能力。
此外,教育干预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如个性化教育计划、小组活动等,有助于提高患儿的自我认知和适应能力。
三、国外研究现状1. 康复路径研究国外在自闭症儿童康复路径方面的研究相对成熟,主要关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社交技能训练和家庭支持等方面。
其中,心理治疗和社交技能训练是研究的重点。
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情感疗法等,旨在帮助患儿改善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
社交技能训练则注重提高患儿的社交技巧和适应能力。
2. 研究成果国外学者在自闭症儿童康复领域的研究成果丰富。
例如,针对心理治疗的研究表明,认知行为疗法和情感疗法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症状和情绪状态。
此外,早期干预和个性化治疗方案也受到广泛关注,旨在为患儿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的康复服务。
四、国内外研究对比与展望1. 对比分析国内外在自闭症儿童康复路径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显著成果。
国内研究注重综合康复治疗模式和家庭教育支持,强调多元化的治疗手段;而国外研究则更加注重心理治疗和社交技能训练的深入研究。
尽管两国的研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致力于为自闭症儿童提供更加有效的康复服务。
国内外积极心理家庭教育指导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外积极心理家庭教育指导研究文献综述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积极心理教育。
积极心理教育旨在培养个体积极的心态、情感和行为,使其在面对生活挑战时能够保持乐观、自信的心态。
在这个过程中,家庭教育指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对国内外积极心理家庭教育指导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二、国外积极心理家庭教育指导的研究1.国外研究的发展历程积极心理家庭教育指导在国外的发展已有一段时间。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逐渐崛起,其关注的焦点从心理疾病的治疗转向了人类潜能的开发。
在此基础上,积极心理家庭教育指导应运而生,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2.国外研究的重点及代表性理论国外积极心理家庭教育指导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培养个体的积极情感、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提升个体心理素质等。
在此过程中,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脱颖而出,如马丁·塞利格曼的“习得性无助”理论、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的“五要素模型”等。
3.国外研究的启示与借鉴意义国外积极心理家庭教育指导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首先,要重视培养个体的积极情感,使其在面对困境时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其次,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以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的发展;最后,借鉴国外的优秀理论,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三、我国积极心理家庭教育指导的研究1.我国研究的发展历程相较于国外,我国积极心理家庭教育指导研究起步较晚。
但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我国学者也在积极探讨家庭教育指导的新模式。
2.我国研究的重点及代表性理论我国积极心理家庭教育指导研究的重点主要在于:传统文化与现代家庭教育理念的融合、家长教育素质的提升、个体心理素质的培养等。
在此过程中,我国学者提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如王岳飞的“家庭心理教育生态系统”模型等。
3.我国研究的成果与不足我国积极心理家庭教育指导研究在借鉴国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传统文化和实际情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家庭抗逆力实务干预模式研究评述
家庭抗逆力实务干预模式研究评述近年来,家庭抗逆力实务干预模式逐渐成为社会工作领域的研究热点。
家庭抗逆力是指家庭在面对逆境时,能够适应并从中恢复的能力。
实务干预模式则是指在社会工作实践中,针对特定问题所采用的干预策略和方法。
本文将对家庭抗逆力实务干预模式研究进行简要介绍、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及结论的梳理和评价。
家庭抗逆力实务干预模式研究主要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实务干预提升家庭的抗逆力,以应对生活中的逆境。
研究假设是:通过特定的实务干预模式,可以增强家庭抗逆力,提高家庭功能,从而改善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定性研究在家庭抗逆力实务干预模式领域主要集中在探讨逆境对家庭的影响、家庭抗逆力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有效实务干预的模式等方面。
研究者通过深入了解家庭成员的感受和经历,归纳出家庭抗逆力的关键因素,为实务干预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然而,定性研究也存在研究范围较小、普适性不足等问题。
定量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实验等方法,对家庭抗逆力实务干预模式的效果进行定量评估。
研究者通过统计分析,探讨特定实务干预模式对家庭抗逆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定量研究为家庭抗逆力实务干预模式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也存在研究深度不够、忽视家庭动态性等问题。
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系统梳理相关文献,总结家庭抗逆力实务干预模式的研究现状、方法、成果和不足。
结合定量和定性研究,分析家庭抗逆力实务干预模式的实际效果及影响因素。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对实务干预模式进行实证评估,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检验其效果。
通过对家庭抗逆力实务干预模式的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家庭抗逆力实务干预模式在提升家庭功能、增强家庭抗逆力、改善家庭成员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
实务干预模式的适用性因家庭类型、家庭成员特征及所面临的问题而异,需要针对不同家庭情况进行个性化设计和实施。
现有研究在探讨家庭抗逆力实务干预模式的理论框架、干预方法、影响因素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研究空白和研究不足。
自闭症儿童家庭抗逆力的研究综述
自闭症儿童家庭抗逆力的研究综述摘要:随着自闭症患病率的增加,其整体越来越来越庞大。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日益为医学界及心理学界关注,然而大多数研究者比较关注自闭症的患病特点及治疗,关于其对家庭方面的影响关注较少。
文章通过概述其对家庭造成的影响,提出了“抗逆力”的概念,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关键词:自闭症家庭抗逆力引言自闭症又名孤独症, 是自闭症谱系障碍 (ASD) 的一种, 它有三个典型特征: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发展障碍和行为、兴趣及活动的限制性重复模式[1-2]。
自20 世纪60 年代以来,自闭症患病率开始出现上升趋势,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数据,2014 年自闭症患病率为68: 1,比2008 年的88: 1增加了30%[3]。
Zablotsky等在研究中发现,估计美国每45 名儿童中就约有1 例自闭症[4]。
我国自闭症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从2015 年4 月发布的《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5]推算,0至14 岁患儿或超200 万,20 年间确诊的自闭症患儿数量上升百余倍。
随着自闭症儿童群体的扩大,其为家庭及社会带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近年来已有不少学者开始关注这类群体家庭方面的问题,如家庭功能[6]、家庭关系[7]、父母心理状况[8]等,以上研究表明自闭症儿童家庭方面均出现了问题,但其程度不一。
在同样的不利条件下,为什么有的自闭症家庭表现出了严重的发展上的问题,有些自闭症家庭表现出的问题较少、较轻?我们可以把自闭症家庭在不利处境中表现出来的这种自强奋进、积极适应的力量称之为家庭的“抗逆力”。
1.“抗逆力”最早是由西方学者开始研究的。
20 世纪60 年代,研究者发现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不利情况,有的则适应良好,有的则表现出严重的不适应行为,而后有学者研究了危险因子及保护因子,随之提出了“抗逆力”的概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也开始研究“抗逆力”。
然而对抗逆力的概念界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对于这一概念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辩论:特质论、结果论和过程论。
国内家庭功能研究述评
国内家庭功能研究述评文章介绍了家庭功能理论的两种取向:结果取向和过程取向,并对两种理论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作者依据研究数量和成果划分了国内家庭功能研究的三个发展阶段,萌芽、初发展、爆炸式发展,并依据这三个阶段对国内家庭功能研究做了系统的阐述,对量表FACES、FAM、FAD、C-FAI的修订做了详细的介绍。
文章最后分析了已有家庭功能理论及相关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标签:结果取向过程取向个体发展生态系统理论定性研究家庭在个体一生的发展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同的家庭会对个体发展带来不同的影响,影响着个体的社会化、情绪体验、人格发展等。
良好的家庭功能是个体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家庭功能”的概念自上世纪70年代被提出已有了30多年的历史,国内对其研究也有将近20年的历史,研究者都认为家庭功能对个体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国内缺乏一篇对家庭功能综述的文章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
随着家庭生态系统理论的不断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家庭功能的发挥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对家庭功能的研究进行总结是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文章综述了关于家庭功能的两种取向以及国内对其研究的发展。
最后就国内的研究做了总结,并提出了未来家庭功能领域的研究方向。
一、概念及其理论对于家庭功能的定义是建立在家庭功能理论的基础之上的,目前关于家庭功能的理论主要有两种,一是结果取向的家庭功能理论(以Olson的环状模式理论为代表,他认为家庭功能是家庭系统中家庭成员的情感联系、家庭规则、家庭沟通以及应对外部事件的有效性);二是过程取向的家庭功能理论(以Skinner的家庭过程模式理论为代表,他认为家庭的基本功能是为家庭成员生理、心理、社会性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环境条件)。
1.Olson的环状模式理论该理论是Olson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主要用于家庭研究、临床评估、训练、婚姻和家庭治疗。
Olson[1]认为家庭功能是家庭系统中家庭成员之间情感联系、家庭规则、家庭沟通以及应对外部事件的有效性。
萨提亚家庭疗法综述
萨提亚家庭疗法综述作者:马燕妮来源:《青年与社会》2018年第30期摘要:文章主要论述了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基本理论及其基本应用,试着探讨了萨提亚家庭治疗在实际中的应用效果。
通过总结发现,萨提亚家庭治疗在众多实际中的运用具有良好的效果,在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和改善人际关系中均具有效果。
关键词:萨提亚家庭治疗;大学生心理;人际关系一、萨提亚家庭疗法的模式(一)基本理念世界观、人性观——等级模式和成长模式,等级模式和成长模式是萨提亚提出的两个对立的世界观和人性观,又叫“威胁—奖赏”模型和“种子”模型。
在“威胁—奖赏”这个模型中,关系被假定为以支配—服从式为基础的等级关系,例如父亲—孩子、老师—学生。
而“种子”模式认为众生平等,人类看作是拥有巨大潜能,可以将自身的内部资源、自尊以及生存和行动的选择权最大化的生物个体。
基本三角关系,每一个人从降生的那一刻起,就成为了基本三角关系的一部分:父亲、母亲、孩子。
在这个基本三角关系中,孩子是学习者、受教育者、接受者,许多功能不良的沟通就常常植根于童年早期。
生存姿态,即沟通姿态或沟通方式。
沟通是指人们如何传递信息,如何增进彼此的了解,以及如何做出内部和外部的反应。
良性的沟通是传递信息、增进彼此了解的最好方式,但内外不一的不良的沟通方式则是导致系统功能不良和紊乱的关键因素。
萨提亚认为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应对问题的方式才是问题,她把过程看作是通往改变的途径,把内容看作改变得以发生的情境,提倡应该注重过程而非内容,所以她把治疗重点放在如何在渴望、期待、知觉以及感受水平上将父母和儿童联结起来,改变原有不良的内部加工过程,为所有的家庭成员提供一种内部转化,从而在根本上改变每一个人的自我价值。
(二)主要的工具和技术当下家庭疗法受到格式塔疗法、心理剧、罗杰斯来访者中心疗法等影响,萨提亚家庭教育与咨询模式,将治疗目标指向于提升体验、释放被压抑的冲动和情感、发展更好的觉察力、学会认识和表达情绪,以及获得亲密感。
结构式家庭治疗的理论技术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契合性研究
•引言•结构式家庭治疗的理论技术•结构式家庭治疗与中国文化的契合性•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应用领域与效果•结论与展望目录结构式家庭治疗在西方社会的应用与发展研究背景与意义中国家庭治疗的需求与挑战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设计文献综述实证研究结构式家庭治疗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心理治疗方法,强调家庭结构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对家庭成员心理健康的影响。
它通过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力关系、沟通方式、情感表达等来评估家庭功能,并采用特定的干预措施来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关系,以促进家庭成员的成长和发展。
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基本概念结构式家庭治疗的主要理论观点结构式家庭治疗认为,家庭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每个家庭成员都在不断地影响和被其他成员所影响。
它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认为家庭功能的失调是由家庭成员之间的不良互动和关系所导致的。
结构式家庭治疗的目标是帮助家庭成员重新建立健康的互动和关系,以改善家庭功能,促进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
结构式家庭治疗的技术与方法跟踪和评估:在治疗过程中和治疗结束后,治疗师会跟踪和评估治疗效果,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家庭作业:治疗师会布置家庭作业,以帮助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练习新的互动和关系,以巩固治疗效果。
干预:治疗师采用特定的干预措施,如重构家庭结构、改变沟通方式、促进情感表达等,来改善观察和描述:治疗师通过观察家庭的互动和关系,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力关系、沟通方式、情感表达等,以评估家庭功能。
中国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心理治疗的影响010203集体主义人际关系传统观念结构式家庭治疗与中国文化的基本契合家庭中心01沟通与互动02应对压力03结构式家庭治疗在中国文化中的本土化发展文化适应加强结构式家庭治疗的专业培训,提高治疗师的文化敏感性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专业培训结合其他疗法结构式家庭治疗在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中的应用总结词结构式家庭治疗在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中具有广泛应用,能够有效改善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帮助青少年解决心理问题。
《2024年自闭症儿童康复路径国内外研究现状》范文
《自闭症儿童康复路径国内外研究现状》篇一一、引言自闭症,也称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影响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
近年来,随着对该病症认识的不断深入,对自闭症儿童康复路径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就自闭症儿童康复路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二、国内研究现状1. 康复理念与方法的探索国内研究者针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路径,提出了多种康复理念和方法。
其中包括以教育干预为主的综合性康复方法,如结构化教育、早期干预等;以心理治疗为主的康复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等。
此外,中医康复方法如针灸、推拿等也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效果。
2. 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国内学者通过大量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研究表明,早期干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多方面的综合干预措施,对改善自闭症儿童的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同时,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症状的自闭症儿童,研究者们也提出了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3. 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国内政府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加大对自闭症研究的投入、建立康复机构等。
此外,各类社会组织、企业和家庭也在积极参与自闭症儿童的康复工作,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合力。
三、国外研究现状1. 先进的康复技术与设备国外在自闭症儿童康复技术方面具有先进的技术与设备。
例如,虚拟现实技术、脑电波检测技术等被广泛应用于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中。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研究者们更准确地评估儿童的病情,制定更有效的康复方案。
2. 多元化的康复路径与方法国外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多元化的康复路径与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社交技能训练、家长教育和心理治疗等。
这些方法不仅关注儿童的认知和情感发展,还关注家庭和学校的支持作用,形成了全方位的康复体系。
3. 长期跟踪研究与成效评估国外研究者们注重长期跟踪研究与成效评估,通过对自闭症儿童进行长期的跟踪观察和评估,了解康复方案的有效性及其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家庭干预研究(综述)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家庭干预研究(综述)潘美蓉;钱秋谨;王玉凤【期刊名称】《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年(卷),期】2018(032)001【摘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发生、发展、结局受到家庭环境的显著影响.家庭干预主要作用于儿童的家庭内部环境,帮助家庭形成有效的行为管理模式及良性沟通策略,对儿童症状改善、社会功能提升及家长的情绪产生积极影响.家长培训和系统化家庭治疗是主要的家庭干预措施,分别以行为管理和系统观对家庭进行干预,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家长干预联合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案相比单种治疗方案,其效果更显著.在中国家长培训和结构化家庭治疗是主要的家庭干预手段,已经取得一定的研究进展,今后对家庭干预的长期结局、治疗方案的个体化以及优化等需要进一步研究.【总页数】6页(P24-29)【作者】潘美蓉;钱秋谨;王玉凤【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卫生部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北京100191;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卫生部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北京100191;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卫生部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北京1001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94【相关文献】1.儿童少年双相障碍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广泛性发育障碍的研究进展(综述) [J], 何萤萤;刘靖2.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龄前儿童应用整合心理行为干预研究 [J], 高霞;石元洪;童萍;杨扬;董丽平;孙亭3.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社会交往问题教育干预研究述评 [J], 赵欣;袁茵4.基于家庭动力学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干预研究 [J], 黄桂仙;李辉5.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干预研究进展 [J], 杭荣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
·94·
代,强调事物的相对性和多元性的后现代主义思潮 扩展了到心理学领域,其对家庭治疗的影响主要表 现在建构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两个方面。90年代在 家庭治疗领域出现的最重要的转变是:家庭治疗各 流派之间的界线开始消融,“整合”[3j的浪潮随之而 来。没有人再坚持声称自己是纯粹的某某流派的治 疗师了。 3家庭治疗不同流派之辨析 3.1 各流派之间的不同点 要去解决一个问题,至 少先要考虑这样两个问题:为什么会产生问题?怎 样解决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涉及了家庭治疗 的治疗关注点、治疗方法和动力过程两个方面。而 这两个方面也正是各流派之间的相互区别之处。目 前主要的家庭治疗流派有:Bowen式系统家庭治疗, 结构式家庭治疗,经验式家庭治疗和叙事家庭治疗。 3.1.1 治疗的关注点 自我分化[43是Bowen式系 统家庭治疗的核心概念。分化就是指将个体从家庭 的情绪混乱中部分地解放出来的过程。自我分化的 人拥有独立且成熟的自我,能够平衡理智和情感的 关系,对事物作出理性的分析和判断。而未分化的 人很难作出客观、理智的思考,倾向于对事物作出情 绪化的反应,要么盲目依附,要么拒绝一切。Bowen 流派还认为,通过家庭,孩子可以从父母那里传承相 同的甚至更低的自我分化程度,并且,这种传承是在 多代之间不断延续累积的。
叙事治疗流派高举建构主义[7]的大旗,认为人 们通过构建故事而理解他们经历的意义[8]。叙事流 派还认为对于自己经验的叙说,决定了个体注意什 么,记住什么,因而也决定了个体如何面对未来。当 个体以消极的、自我挫败的方式阐述他们的经验时, 问题便会由此而来。而且,叙事流派还认为,个体所 内化的当今社会文化中的一些破坏性的观念,如:女 性要苗条才算漂亮、男人不能表达自己的软弱等,也 会对个体如何解释自己的经验产生巨大的影响。 3.1.2 治疗的方法和动力过程:由于代际传递和三 角化导致了个体的低自我分化水平,因此,治疗的关 键点就在于理清整个家族系统的脉络,并且化解其 中存在的三角关系。治疗者首先要通过家族图的方 式收集和整理多代间家族系统的重要资料,将已呈 现的问题置于多代系统间的脉络之中,同时界定出 主要的症状性三角关系及相关的三角关系,并在家 庭内最为重要的三角关系上做出改变。这种治疗性 的三角关系可转换问题持续存在的三角关系,对家 庭系统造成深远且持久的改变[9]。三角关系的解构 可以帮助个体从原生家庭中分化出来,实现自我的 独立发展。
糖尿病患者家庭支持的研究进展-完结版
糖尿病患者家庭支持的研究进展摘要糖尿病本身是一种心身疾病,常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
各种应激心理创伤更可引发糖尿病。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心理、社会因素在糖尿病发生中的作用”中,有研究表明,家庭支持与糖尿病的疗效正相关【1】,拥有较多家庭支持的糖尿病患者常常会得到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家庭支持是指家庭成员对患者在情感、经济、饮食调摄等方面的支持【2】。
笔者就我国糖尿病患者家庭支持有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糖尿病,家庭支持现状,心理护理,生活质量,遵医行为一、糖尿病患者家庭支持现状我国目前家庭支持存在着重生活照顾、轻心理支持的弱点;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对家庭支持状况总体满意,且家庭支持主要来源于子女及配偶【3】。
在家庭里,配偶和子女更多地被选择作为支持者和照顾者,这是由于他们与患者的关系最亲密,并且能满足患者对感情的需求。
当家庭成员因生病、残疾等原因使其生活部分或完全不能自理时,别的家庭成员总会帮助、照顾、体贴他。
研究表明【4-5】,仅9.23%的患者享受全额公费,多数患者担心他们的医疗费用。
在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是一项昂贵的治疗,按目前的医保政策,患者每月自付的费用远远高于1000元。
这对于患者及其家庭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无法提供给患者基本需要的费用将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家庭支持无法改变这一事实。
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应更关注低收入患者的生活质量。
致力寻求、呼吁家庭对这一弱势群体的关注,提高家庭支持力度。
二、家庭支持对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1.家庭支持对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不良情绪刺激使机体内的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应激性激素分泌增加,而这些激素又可引起血糖的升高,加重病情,形成恶性循环【6】。
研究表明:2 型糖尿病患者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求助因子与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支持总分正相关;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支持总分与部分消极应对方式如幻想、退避等负相关【8】;糖尿病治疗、护理过程需要患者和家属的密切配合,而家庭支持因素对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更为重要【7】。
国内居家护理现状分析及对策
国内居家护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田艳妮;石贞仙【摘要】阐述居家护理概念,综述国内居家护理的发展现状,分析居家护理现存的问题,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对策,指出通过共建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居家护理体系,提升居家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拓展护理服务领域来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机构为支撑、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促进居家护理的发展,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It expounded the concept of home care,reviewe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quo of home care in China, analyz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home care,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It pointed out that we should build home care system in comprehensive hospitals and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institutions,to enhanc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nursing personnel at homecare ,expand the field of nursing service,so as to gradually establish and improve long term care service system with institutional support,based home and com-munity support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ome care.【期刊名称】《全科护理》【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2页(P304-305)【关键词】居家护理;社区护理;综合医院;对策【作者】田艳妮;石贞仙【作者单位】030001,山西医科大学;030012,山西省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2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年—2015年)中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将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机构为支撑、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 作 者 把 目光 转 向 家 庭 治 疗 , 在 理 论 和 实践 中取 得 了一 些 进 步 。但 整 体 来说 , 在社会工作 领域 , 国 内 对 家 庭 治 疗 的研 究仍 停 留在 理 论 和 技 术
的“ 引进 ” 阶段 。所 以, 要求社会工作者针对不 同家庭、 个体 不 同需要 , 选取 一种或多种 合适 的理论 、 方法和技 术, 改善 家庭功能, 达 致最好 的服
一
为 主义和 人本 主义 之 后的 “ 第四势力” 。它 带 给社 会 工作 和 心 理治
疗 以崭新 的视 角 , 把关 注的焦 点 由案主 本人 转 向家庭 。 国 内一些 学者 立足 于不 同 的 学术 角 度 从整 体 上 对 家庭 治 疗进 行 了介绍 , 以汪新 建 、 韩丽丽、 马 希 权 为 例 。汪 新 建 ( 2 0 0 4 ) 从 关 系 的探 究和 调整 的角 度 , 对 西 方 家庭 治疗 产 生 的 学术 背 景 、 基 本框 架 和近 期 的发展 进行 了 全面介绍 。 … 汪 新建 对家 庭治疗 的介 绍偏 重于 心 理治疗 , 而 韩丽 丽 ( 2 0 0 5 ) 则 基于 社 会 工作 的立 场 , 从社 会 变 迁 引 发家庭问题 , 家庭社会工作运用专业方法对家庭问题的解决来介绍 家庭 治疗 中 比较具 有 代表 性 的 有 四个 流 派 : 萨 提亚 ( V i r g i n i a S t a i r ) 的 家庭沟 通治 疗 、 敏努钦 ( S a l v a d o r M i n u c h i n ) 的 结构 治 疗 、 哈雷 ( J a y H a l e y ) 的策 略治 疗 、 鲍 卓勉伊 一 纳吉( I v a n B o s z o r m e n y i— N a g i ) 的脉 络 治疗 。 而 马希 权 和 赵 旭 东 ( 2 0 1 0 ) 更偏 重 于 从 精神 病 学 方 面 对 家庭 治疗 的起 源和 发展 、 现状 以及 研究 方法 等方 面作 了一个 整体 介 绍。 还 有一 些学 者对 家庭 治疗 进 行理 论 综 述 和研 究 综 述 , 为 以后 的研 究者 理清 了思 路 并 提 供 借鉴 。 如郑 满 利 ( 2 0 0 3 ) 的《 家庭 心 理 治疗理论研究综述》 ; [ 4 3 姚建忠( 2 O L O ) 的《 国内家庭治疗研究 的回 顾 与 反思 》 ; [ 5 3 于春红 、 郑洁 欢 ( 2 0 1 1 ) 的《 家庭 心理 治 疗 的理论 及 其 应用 》 等。 _ 6 ]
务效果。
【 关键词 】 家庭治疗 ; 社会工作 ; 家庭 问题 ; 研 究综述 随着 改革开 放 、 中国社 会结构 的转 型 以及工 业化 和城市 化 的快 速 发展 , 中 国的 家庭 在 结构 、 功能、 观 念 等方 面 发 生 了深 刻 的变 化 。 社会变 迁 、 家庭变 迁为 家庭 社 会 工作 走 向 专业 化 、 正规 化 提 供 了机 遇, 也提 出 了挑 战。核 心家庭 的大 量 出现 、 独 生 子女政 策的 推行 、 离 婚率的 升高 、 家庭 冲突 的增 多 、 青少 年 问 题 的凸 显 等促 使 人们 开始 越 来越 关注 中 国的 家庭问题 。 从2 0 世纪 5 0 年代至今 , 国内外研究人员进行 了很多 实证研 究, 都证明了家庭治疗的功效。家庭治疗的研究与实践已经渗透到 了成人 精神 分 裂症 、 心 身症 状 、 性 功能 障 碍 、 成瘾 、 抑郁、 焦虑、 婚姻 压力、 亲子冲突等许多领域 , 吸引了具有精神病学 、 心理学、 社会工 作 等不 同专 业背 景 的人 员 , 已由 一种鲜 为人 知的 治疗 方法发 展 成为 门应 用广 泛的学 问 。家庭 治疗作 为一 种 治疗模 式 , 是 以整 个 家庭 作 为治 疗的 单位 , 着 重 的焦 点 在 家 庭 成 员 间 的 互动 关 系和 沟 通 问 题, 是处 理人 际关 系系 统的 一种方 法 。每个 家庭成 员 的行为 都 是与 家庭 、 与 家庭 其他成 员 互动 的结果 , 个人 的 问题不 单单 是个 人 问题 , 可 能与 家庭 系统有 关 。所以 家庭治 疗的 对象不 只是 病人 本 人 , 而是 通过 在 家庭成 员 内部促 进谅解 , 使 每个 家庭成 员 了解家 庭中 病态 情 感 结构 , 以纠 正其 共有 的心 理 病 态 , 改善 家庭 功 能 , 产 生 治 疗 性 的 影响。 到 目前 为止 , 系统 式 家庭 治疗 、 结 构 式家 庭治 疗 和 萨提亚 的家 庭 治疗模 式 已在 中 国 内 地被 广 泛 应 用 和 传 播 。在 上 个 世 纪 8 O年 代, 随着 中德心 理治 疗讲 习 班的 开设 , 首 先介 绍 到 中 国的 是 系统 家 庭 治疗模 式 。其中 以赵 旭东 为 首的 研 究 团队 对 系统 家 庭 治疗 模 式 进行 了详 细的 介绍 和研究 。在 中国 , 结构 家庭 治疗 以香港 大学 的李 惟容 博士 为代 表 , 她 是米 纽 庆 ( M i n u c h i n ) 唯 一 的华 人 弟 子 , 也 是 著 名 的结构 家庭 治疗 师。李 惟容 博 士 一 直致 力 于结 构 家 庭 治疗 的 研 究, 香 港 家庭研 究所 也在她 的努 力推 动下 得 以成立 。香港 家庭 研 究 培养 了包括 家庭 医 生、 临床 心理 学 家、 精神 科医 师 、 社 会工 作者 在 内 的专 业人 员 , 为 有需要 人士 提 供 了不 同程 度 的家 庭 治疗 课 程 , 这 也 为结构 家庭治 疗在 中国 内地 的 发展 创 造 了条 件 。至 于 萨 提亚 家 庭 治疗 近年来 在 中 国内 地 的兴 起 , 一 方 面 得 益 于 国内 学 者 对 萨 提亚 ( V . S a t i r ) 原 著 的翻译 , 如易春丽、 叶 冬 梅 合译 的 《 新 家庭 如 何 塑 造 人》 ( 2 0 0 6 ) ; 章晓云等翻译的《 萨提亚家庭治疗实录》 ( 2 0 0 6 ) ; 聂晶 翻译 的《 萨 提亚 家庭治 疗模 式》 ( 2 0 0 7 ) 等 。另一 方 面 中国 国 际萨 提 亚 学 院在北 京 、 广 州设 立 了萨 提亚 中 心 , 大 力发 展 和 推广 萨提 亚模 式, 这 也使 得萨 提亚 家庭治 疗很快 在 中国 内地得 到厂 泛认 可 。还有 众 多学 者对 家庭 治疗 进行 的理 论 研 究和 应 用 研究 都 为 家庭 治 疗在
国内 家庭治疗研究综述
Hale Waihona Puke 和 谐 社 会 建 设 国 内家 庭 治 疗 研 究 综 述
余 咪 董 红 7 1 2 1 0 0) ( 西 北 农 林 科 技 大 学 人 文 学 院 陕 西 杨 凌
【 摘
要】 本 文对 国内学者 关于家庭治疗的研 究进行 了梳理和分析 , 并对 国内家庭治疗进行 了评析和展 望。认为 国内许 多学者和 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