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哲学分论坛主讲人安乐哲: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合集下载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论点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论点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1.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用和百姓一起分享音乐的理念来说与民同乐的治国大道理,事情虽小却是至理名言。

对我们来说,虽然治国比较远,但我们依然会遇到很多与此有关的小事,小到家里唯一的一个苹果,大到一个催人振奋的好消息,很多时候,只有分享了,才会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才能让我们真正快乐。

2.分享是一种神奇的东西,它使快乐增大,它使悲伤减小。

伟大的哲学家培根说过:“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白居易也曾经说过:“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

”说的正是分享的道理。

明朝时期,朱棣曾六派郑和下西洋,访问了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给他们带去了中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并同它们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从而得到了它们的尊重和认可。

那些国家纷纷奉明朝为天朝,并每年按时进贡,使明朝越来越富裕。

朱棣运用成功的外交手段,让周边的国家分享了明朝的强大与繁荣,使自己在当时成为了世界上最有名的君主。

正因为朱棣懂得分享,为明朝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3.分享的实质是付出与给予,而不是自私,更不是索取。

懂得分享,懂得给予懂得付出真诚的心和爱,才会使你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德性为何是可欲的——德性、价值与人的现实生活

德性为何是可欲的——德性、价值与人的现实生活
Julia Driver,Ethics:The Fundamentals,Blackwell Publishing,2007,p 1
[ 英] 鲍曼、梅:《 社会学之思》 ( 第二版) ,李康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年,第 26 页。
杨国荣:《 意义世界的生成》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年,第 303 页。
( 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62)
[ 摘 要] 德性为何是可欲的? 对该问题的回答离不开对德性、价值与人的生活三者
关系的理解。 德性以合乎人性需要的价值为根本内容。 无论是凝聚于主体的德性,还是
表达主体需求的价值,均生成并展现于人的现实生活。 人在现实生活中所需要的合乎人
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解释“ 仁” 德,此处的“ 礼” 虽然以规范、体制为形式,却以特定社会的需要为判准。 正是从这个意
义上说,“ 德性的源头在于社会价值观的内化或灌输” ,将一定的社会风俗( ethos) 或规范( 儒家的
“ 礼” ) 凝于个体,成为稳定的内在品格。
德性不仅具有道德内涵,而且也呈现出鲜明的社会意义。 人的社会性与伦理性在德性的构成中
芙·西蒙( Yves R Simon) 将德性视为一种与人的现实生存密切关联的“ 生存性品质” ( existential dis⁃
position) ①,本质上是道德主体将特定的政治 / 伦理共同体的价值规范内化而形成的惯习( babitus) 。
亚里士多德区分了理智德性与伦理德性,其中伦理德性源于社会的风俗习惯;孔子以“ 克己复礼为
围绕现实生活领域多重复杂的社会关系,德性一方面为人的现实的社会关系的稳定、有序发挥
重要的整合功能,另一方面也为个体的自身存在和自我完善提供担保。 杨国荣指出:“ 品德的多样性

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方法

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方法

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方法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方法一、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诠释方法(一)概念史和思想史相结合的诠释方法对中国哲学典籍的正确解读,是翻译的第一步。

首先要求我们对中国哲学发展史的整体脉络有较为清晰的认识,特别是要认识到中国哲学典籍正是在对元典的持续性的阐释过程中不断产生的经典文本。

因此,从哲学概念和诠释者的历时性上考察经典文本,把握元典文本的“客观原义”以及在其后历代诠释者的“诠释意义”。

要把经典还原到相应的历史背景中把握其含义,即采用“概念史的研究方法”和“思想史的研究方法”(P20)。

所谓“概念史的研究方法”,以儒家经典为例,是指紧扣儒学史中的重要概念或术语,一方面潜回元典对这些术语进行音读、训诂以及名物的考辨与疏通,理解其基本的概念意义,即是中国传统的考据之学,另一方面观察同一概念或术语在儒学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的诠释意义,及其同其他哲学派别之间的差异。

“思想史的研究方法”是把对经典的诠释,放置在诠释者所处的历史脉络中加以分析,“从而将经典诠释者身处的时空情境,及其诠释言论的历史背景与具体含义加以解明。

”(P15)下面就以如何理解朱熹的着作为例,用概念史和思想史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探讨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诠释方法。

(二)对朱熹理学的“概念史”诠释朱熹在中国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功不可没,他通过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元典的重新诠释,才有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四书》,并且建立了以“天理”为核心概念的哲学体系,是儒学发展的新阶段。

朱熹也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明确提出解经方法的哲学家,他不仅注重义理的发掘,同时也没有摒弃对章句的训诂,潘德荣(P57)认为朱熹把“意义整体的圆融和谐确立为对经典的理解之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朱熹的哲学着作包括《四书章句集注》《近思录》《朱子语类》等,都是在对元典文本的深入阐释的过程中,发展出的新的哲学理念,因此,诠释朱熹的哲学思想,必须要潜回到相应的历史背景,把握儒学动态的发展过程。

论安乐哲对古典道家的“创造性解读”

论安乐哲对古典道家的“创造性解读”
蔡 觉敏 , 孔 艳
( 天 津外 国语 大学 汉文化 传播 学 院 , 天津 3 0 0 2 2 1 )
摘 要 : 著 名 比较 哲 学 家安 乐哲 深 入 研 究 了古 典 道 家哲 学 , 其 研 究 建 基 于世 界 哲 学 的 发 展 和 中国 哲 学 的特 点 , 对 道 家 的“ 道” 、 思 维 方 式 及 道 家“ 自我 ” 提 出 了 系列 观 点 。 这 些 观 点表 现 出安 乐 哲特 定 的哲 学视 角 , 即 注 意 东 西 方 宇 宙观
动 力 源 于 自身 与 他 者 间 的 关 系 , 即具 体 环 程哲 学” r 】 。中国 的古 典哲 学将 有 利 于西 方 本体 论 满 变化 , 环境决 定行 为 , 这就 是 “ 境 遇 相 对 于行 为 的优 先 慢性 病 的治疗 , 他 的道家研 究 的主要 观点 , 也侧 重于 境 ,
第3 O卷 第 1期
Vol _ 3 0 No.1
周 口师 范学 院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Z h o u k o u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2 0 1 3年 1月
J a n .2 O 1 3
论安乐哲对 古典道家的“ 创造性解读"
道 家 是 关联 著名 比较哲学 家安 乐哲 教授 受过程 哲学 的启 发 然也是 道 家哲 学 的特 点 。安 乐哲 认 为 , 与实用 主义 的影 响 , 在 对西 方哲学 的反 省 中 , 创造 性 式思维 , 具 有独特 性 ( “ 德” ) 的具体 事物是 “ 焦 点” , 事 解 读 道家哲 学 , 提 出以过程 性 、 关 联性 为特点 的 道家 物处 于彼 此关 联 中 , 应 彼此 尊重 , 这 种联 系形成 新 的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2008-04-16 16:40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我谈爱乐精神清华爱乐之友协会会长舒文一、乐者,天地之和也从协会成立开始,我们就一直强调,欣赏音乐只是一个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要仅仅为了欣赏音乐。

古人云:“乐者,天地之和也。

”正如开普勒所说的“宇宙的音乐”。

从广义上说,爱乐就是热烈追求宇宙万物中一切和谐的东西。

贝多芬有一句名言:“不要单从事艺术,还要渗透到它最深刻的内容中去,它是值得我们追求的,因为只有艺术同科学、哲学相结合才能把人提高到神明的境界。

”我认为,这个最深刻的内容就是指“宇宙万物的和谐规律”。

日本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汤川秀树在他的物理哲学著作《创造力和直觉》的扉页上,毕恭毕敬地引用了庄子的格言:“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这与德国哲学家谢林不谋而和,令人惊叹。

“我坚信,理性的最高方式是审美方式,它涵盖所有的理念。

哲学家必须像诗人那样具有更多的审美力量。

没有审美感的哲学家是两脚书橱哲学家,没有审美感,人根本无法成为一个精神富有者。

”最高的审美方式必有助于人从事最高理性的活动──现代理论物理研究。

这种指导思想在我们的会刊中会得到愈来愈充分彻底的体现。

欣赏音乐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从纯粹音响技术角度去欣赏,就像许多硬件发烧友所热衷于的,其实这不应该叫欣赏音乐,而是欣赏声音;第二个层次是感性认识,觉得音乐很美,很动听,喜欢听;第三层次是理性认识,开始追问音乐背后所隐含的深刻思想;第四个层次就是上升到了信仰的境界,音乐已经成为你生命本能冲动的需要,一天不听就难受,如同阳光、空气、水分一样不可缺少。

尼采说,没有音乐的生活,简直就是非人的生活。

这种境界应该是我们大家所共同追求的。

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像爱乐之友协会的干事们这种工作的热情是少见的。

那么这种热情从何而来?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这样分析,高峰体验──即出于最佳状态的时刻,感到敬畏、强烈的幸福、狂喜、完美或欣慰的时刻──是人的一生中最能发挥作用,感到坚强、自信、能完全支配自己的时刻,人会比平时更有自发性,更善于表达,并有一种超脱了过去及未来的感觉。

辩论赛之知足常乐还是知足不常乐正方

辩论赛之知足常乐还是知足不常乐正方

人生皆由缘起.所谓缘由心生,随遇而安,身无挂碍,一切随缘.平生修得随缘性,粗茶淡饭也知足.人如果不知足就会有太多的欲望,欲望越多,就会把人推向痛苦的深渊.从而使人迷失本性,失去自我.再者人生如梦,梦如人生,梦醒便了,又何必执着于梦境之中.知足的人会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快乐,什么是真正的幸福.知足的人会懂得如何感恩.知足的人能够真正的做到修身养性,快乐无穷.当然并不是说知足的人就没有上进心,没有斗志,不能进步.只是懂得知足的人更能够体现人善良的本性.让自己可以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去做每一件事.这不仅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更是和协社会必有的因素!1.不提倡“知足常乐”,即既不提倡对物质层面的知足,也不提倡对精神境界、个人修养的知足。

2.提倡“知足常乐”对社会不利。

人们对社会现状不知足,就会改进社会弊端,使社会更进步。

相反,知足了之后,社会就会失去进步的源泉,从而停滞不前。

3.提倡“知足”对绝大部分个人不利。

可以保持个人的进取之心,拼搏前进之心。

而且,个人对自身工作能力、学习水平、道德情操、精神修养的不“知足”,可以促进个人提高自身素质。

对方可能立论:1.缩小概念。

提倡有选择的“知足常乐”,即只讲在某方面应提倡“知足常乐”,对另一些不应提倡的方面视而不见,不加以阐释。

2.偷换辩题。

把知足常乐说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即知足后还不放弃对事物的追求。

3.栽赃嫁祸。

把现代社会的一些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现象归为不知足之错。

4.强加修饰。

给知足常乐强加“适度”、“有选择”等修饰,用“提倡适度的、有选择的知足常乐”来代替“提倡知足常乐”。

辩驳:1.指出对方缩小概念。

从全面的角度并阐述现代社会不应提倡“知足常乐”。

2.清晰定义。

“知足”是对现状感到满足,感到已经足够,自然就不会进一步追求什么。

而“知好”是认为现状很好。

但继续追求与“知好”并不矛盾。

3.明确逻辑。

不知足不代表要去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而追求应用正当手段促成良性竞争,对于上述情况应用法律去规范竞争,而不应用“知足常乐”去扼杀竞争。

21世纪最需要的7种人才

21世纪最需要的7种人才

21世纪需要的七种人才1开复(GOOGLE中国区总裁):很久没有被学生打分了,今天是很多年来第一次,有机会学生来给我打分,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21世纪最需要的七种人才。

如果我们回归过去的历史,可以明显地看到,在战国时代,最需要的人才是桥社嬗变的谋士或者力敌万夫的勇士,到科举人才就是会读、会写书,懂八骨文的人才。

到现在,最需要的人才是工程师,我们明显感到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最需要的人才在改变。

在21世纪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在过去21世纪之前,在工业时代,更多的需要脑力的工作,21世纪我们更多需要的是脑力的创造,带来公平的竞争、共享的信息,还有放权的关系,人们可以自由的选择,世界可以不断改变。

我看到越新的公司,越是互联网的公司,他们会越放权,给员工更多的选择,以平等的方式运作一个公司,所以二十一世纪其实最需要的人跟过去时期需要的人有相当大的变化,过去我提到21世纪最需要的人才。

第一种是创新实践者。

在每一种21世纪的人里面,我会讲名人的一句话,这句话是最重要的创新不是没用的创新,而是有用的创新。

这句话是谁说的呢?不好意思是我说的。

中国也在提倡创新。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企业里面,更多可以延续的价值,在激烈竞争之下,竞争力其实来自创新。

有那些创新能力的人,有创新能力的公司,有延续性的创新公司,他们才能得到市场上最强有力的竞争力。

有人说创新表现在高科技、生物领域,但是我可以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在Google如何在游泳池里面创新,在公司创立的阶段我们非常艰难,公司的创立者跟团队见面的时候,也说你如果能把这个东西做出来,我答应你给你什么,但是团队也说,如果我们做成了,你要给我们一个游泳池,当时加州寸土寸金,但是Segi没有多想,就答应了,他说你们做成了第二天就可以看到游泳池。

第二天员工发现在停车场里面有一个吹气的游泳池。

这是他的幽默感不是他的创新,最后他在公司的大楼楼顶上盖了一个游泳池,这个游泳池到底有多大呢?就是五公尺,这个游泳池是我们找到一个发明家,他可以让你不管水流怎么流,都会在原地游泳。

安乐哲:让儒家哲学说自己的话

安乐哲:让儒家哲学说自己的话

文/郭晓娟安乐哲:让儒家哲学说自己的话在当今中国综合国力日渐强大的背景下,儒家文化的影响正逐步从国内向国外拓展,对当代全球文明的影响和贡献在不断地扩大和深化。

随着世界经济和政治秩序发生空前的格局性变化,新世界文化秩序随之而来。

中国传统思想和价值在新世界文化秩序的形成中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以儒家为代表的东方智慧,能否给予与世界相融的共生力量?本刊记者专访了著名中西比较哲学家、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世界儒学文化研究联合会会长安乐哲,从国际视角对儒家文化作出阐释。

他的每一个回答都饱含着真知灼见,对儒学发展和文化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启迪与指导作用。

安乐哲多年来潜心中西比较哲学研究,孜孜不倦地探索中国文化,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己任。

图/受访者提供Roger T. Ames has concentrated on the study of Chinese-Western comparative philosophy for years, tirelessly explored Chinese culture, and made it his mission to spread Chinese culture.《中庸》《庄子》都被搁置在“东方宗教”的标题下。

鉴于其哲学内容,为了公正地体现这些经典的深刻性,译者需要接受大量的哲学训练。

我一直致力于将中国经典中的哲学意味翻译解释出来,让儒家哲学传统说它自己的话。

走向世界:儒家思想是中国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在您看来,与西方哲学比较,儒学智慧有何不同?安乐哲:也许西方哲学和儒家哲学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可以表现为古希腊本体论思维方式与《易经》中明确阐述的生生论思维方式之间的差异。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古希腊哲学建立在人类经验永恒不变的假设之上。

从历史上看,这种假设变成了相信有一个完美且不变的上帝。

生生论思考从生命本身的价值出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演讲稿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演讲稿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演讲稿求知欲把我们引向探索之路,从这一个未知引领到下一个已知,激发了更多了的未知,周而复始,反复循环。

苏格拉底曾说过:“我所知便是我无知。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不知道。

比如我们画一个圈圈,圆圈内代表我们知道的知识,圆圈外代表我们不知道的知识,那么当我们知道越多,这个圆圈就越大,而圆圈画的越大,它就与外界的接触面也就越大。

也就是说我们知道的东西越多,就会发现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越多。

简言之,知道越多,未知越多。

随着人类的知识的高度不断地向着更高处攀升,人类的文明也随之迅速发展,包括医学,科学,人文….所以,人文的进步源于好学,好学源于好奇,好奇源于发现问题。

比如科学之源,是一个问题——世界是由什么组成?宇宙最基本的物质是什么?围绕这个问题,出现了古希腊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他观察生活中的一切,发现世间万物都离不开水的滋养,于是便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水是万物的基础,是世界最初始的元素。

而古希腊自然哲学家亚理斯多德对于世界的本原理解是他的“四因说”,万物有四个因素——质料、形式、目的、动力。

对于“世界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激发了人类对世界的探索,也一不小心开启了迈向科学发展的里程。

再比如哲学,宗教,佛教,似乎都是源于一个问题——人难逃生老病死,每时每刻都迈向死亡,那么我们活着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而活呢?苏格拉底说过:“哲学就是习死之学。

”意思是哲学是练习如何看待死亡的学问。

哲学家帕拉图也说过类似的话:“哲学就是在精神上不断地练习死亡。

”也就是说用哲学思考使自己在迈向死亡过程中,不断地提升精神境界,从而超越死亡。

而这样的超越不是让我们长生不死,而是让我们可以坦然且平静看待死亡这事。

好奇世间万物为什么会死亡,也催生了如何看待死亡这个问题,考验着我们人类的智慧和心灵的力量。

心理学也源于类似这样的问题——潜入我们自己深层的意识领域,探索内在心灵的秘密,了解自己的精神世界。

好奇心必然会激发人类的好学,如果一个问题让你感到好奇,却并没有激起你进一步的求知欲,那么这个问题并没有真正点燃你的好奇心,它也许只是暂时驱散你的乏味,但你的好奇心没有真正被点燃,被点燃的好奇心才是真正强烈的好奇心——它催人求知,却欲罢不能。

安乐哲《中庸》英译本中注释的哲学建构

安乐哲《中庸》英译本中注释的哲学建构

2024年4月第26卷第2期㊀㊀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㊀㊀JournalofShenyangJianzhuUniversity(SocialScience)Apr.㊀2024Vol.26ꎬNo.2㊀㊀收稿日期:2023-09-26㊀㊀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22AH052346)ꎻ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21A1097)㊀㊀作者简介:易红波(1978 )ꎬ男ꎬ湖北应城人ꎬ副教授ꎮ文章编号:1673-1387(2024)02-0197-06doi:10.11717/j.issn.1673-1387.2024.02.13安乐哲«中庸»英译本中注释的哲学建构易红波(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教学部ꎬ安徽芜湖241002)摘㊀要:对安乐哲(RogerT.Ames)«中庸»英译本中的注释进行了研究ꎬ发现译者运用了形音型㊁比照型㊁解释型和评价型4类注释ꎬ藉此阐明了译者源文本翻译的哲学基础ꎬ彰显了其术语翻译的中国哲学特色ꎬ凸显了中国古典哲学的现代意义ꎬ体现了«中庸»对中国古典哲学发展的重要性ꎬ并展示了丰硕的儒学研究成果ꎮ关键词:安乐哲ꎻ«中庸»ꎻ注释ꎻ哲学建构ꎻ典籍翻译中图分类号:H315.9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引用格式:易红波.安乐哲«中庸»英译本中注释的哲学建构[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ꎬ2024ꎬ26(2):197-202.㊀㊀«中庸»被誉为 四书 的压轴之作ꎬ是洞悉儒家思想精髓的门径[1]ꎮ«中庸»英译肇始于17世纪末ꎬ历经300余年ꎬ其英译史见证了东学西渐的发展历程ꎬ为中国哲学的海外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ꎮ2001年ꎬ美国汉学家㊁夏威夷大学哲学教授安乐哲(RogerT.Ames[1])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哲学教授郝大维(DavidL.Hall[1])合译出版了«中庸»英译本(FocusingtheFamiliar:ATranslationandPhilosophicalInterpretationoftheZhongyong)ꎬ这是继华裔哲学史家陈荣捷在其«中庸»英译本(TheDoctrineoftheMean)中确认了该书的哲学特质后ꎬ专门从哲学角度对«中庸»进行跨语言阐释的第一本力作ꎮ为了避免中国哲学的西化诠释ꎬ安乐哲运用中国哲学话语对«中庸»进行了英译ꎬ标志着中国古典哲学翻译进入了 以哲译哲 的新时代[2]ꎮ目前学界对于«中庸»的英译研究多集中于辜鸿铭译本(TheUniversalOrderorConductofLife)和理雅各(JamesLegge)译本(TheDoctrineoftheMean)ꎬ对21世纪新出版译本的关注不足ꎬ且着重研究正文本译文ꎬ较少关注正文以外的文本[3]ꎮ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ꎬ源文本进入异域语境时仅靠译文并不能有效传达其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ꎮ张广法等[4]认为ꎬ注释是译者用以凸显差异㊁传递源文本真实意涵的有效手段ꎬ读者通过注释能够获取理解译文所需的语言㊁文化㊁历史等背景知识ꎬ从而更好地理解他者文化ꎮ安乐哲«中庸»英译本中包含了大量的注释ꎬ如文中夹注㊁尾注等ꎬ而这些注释如何帮助译者诠释«中庸»的哲学特质ꎬ相关研究迄今尚未见涉足ꎮ基于此ꎬ笔者拟以安乐哲«中庸»译本中的注释为切入点ꎬ探讨其在源文本跨语言哲学诠释中的作用ꎬ以期为中国典籍的翻译和海外传播提供借鉴与参考ꎮ198㊀㊀㊀㊀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6卷一㊁翻译注释的定义及相关争论翻译注释一直备受关注ꎬ学界就其定义和译文中是否应添加注释开展了大量研究ꎮ1.翻译注释释义基于国内外研究成果ꎬ张广法等[5]认为ꎬ翻译注释是 由译者添加的与一段确定的译文相关ꎬ或者置于此文本旁的一段长度各异的表述 ꎮ该定义阐明了注释与译文的关系ꎬ即相关性ꎻ同时说明了注释的位置ꎬ即在译文旁ꎮ注释须与译文相关ꎬ这点毋庸置疑ꎬ但注释未必总在译文旁ꎮ安乐哲在其«中庸»正文本译文前添加了长达53页的 哲学导论 ꎬ其中包含大量的文中夹注和72条尾注ꎮ正文本译文和 附录 中除文中夹注外ꎬ另各有101条和19条尾注ꎮ由此可见:翻译注释不仅出现在正文本译文中ꎬ也存在于正文本译文外ꎻ从具体位置而言ꎬ有文中夹注ꎬ亦有尾注ꎮ结合安乐哲«中庸»译本ꎬ可将翻译注释定义为:为了更好地诠释源文本的内涵ꎬ译者在译本中添加的与源文本诠释相关的文本信息ꎬ该信息可能出现在文中㊁章节末尾㊁页脚或页边(安乐哲译本不涉及后两种注释)ꎮ2.译文中是否应添加注释的争论译作中是否应添加注释ꎬ学界对此一直争论不休ꎮ韩松[6]认为ꎬ只有添加注释才能让读者融入源语言的文化语境中ꎬ从而领悟作者的真实意图ꎮ反对添加注释的研究者认为ꎬ译文应与源文本保持一致ꎬ译者不能添加源文本中没有的任何信息ꎬ否则就违背了译者与作者间的 伦理合同 [5]ꎮ随着文化多样性的不断凸显ꎬ大多数研究者认为ꎬ注释是翻译补偿的重要手段ꎬ能够弥补译出和译入语言在语言㊁文化㊁历史等方面存在的差异ꎬ最大限度地保留源文本的丰富内涵ꎬ同时增强译文的可读性[7]ꎮ综上所述ꎬ注释有助于译者在跨语言诠释中尽可能多地保留源文本的文化特征ꎬ实现如实诠释和传播源语言文化的翻译目的ꎮ分析译本中的注释有利于揭示其特征机制ꎬ使其在中国文化 走出去 战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ꎮ二㊁安乐哲«中庸»译本中的注释类型从注释与译文的距离而言ꎬ注释可分为嵌入式注释和分离式注释ꎬ前者指与译文融为一体的注释ꎬ多指文中夹注ꎻ后者指与译文相互独立的注释ꎬ多指脚注或尾注[8]ꎮ安乐哲«中庸»译本中主要有两种注释:文中夹注和尾注ꎮ基于注释与译文的关系ꎬ参照国外研究者的注释分类ꎬ国内研究者也提出了各自的分类法ꎮ周领顺等[9]基于深度翻译理论ꎬ将翻译注释分为知识性注释和研究性注释两种ꎬ前者以交际的有效性和读者阅读的便捷性为目的ꎬ后者以展示译者相关学术研究成果为目的ꎮ值得一提的是张广法和文军的研究ꎬ均以理雅各1891年和华兹生(BurtonWatson)1968/2013年的«庄子»英译本为语料ꎬ先将注释分为7类14个子项[10]ꎬ后分为6类无子项[4]ꎮ由此可见ꎬ译本研究中的注释分类并无既定类型ꎬ即便语料相同ꎬ但因研究视角或研究目的各异ꎬ注释分类也会不同ꎮ从哲学建构的角度而言ꎬ参照国内外已有注释分类ꎬ安乐哲«中庸»译本中的注释可分为以下4类ꎮ1.形音型注释形音型注释指采用文中夹注的方式标注与哲学术语英译对应的汉语拼音或汉语拼音和汉字ꎬ或与汉语拼音和汉字对应的术语英译ꎮ例如:Heavens(tian)ꎻsage(shengren圣人)ꎻxing性(naturaltendencies)等ꎮ形音型注释能让读者认识到中西哲学术语的差异和联系ꎬ也有利于促进以汉语拼音翻译中国哲学术语的发展ꎮ2.比照型注释比照型注释分为文内比照和文外比照两种ꎮ通过文内比照ꎬ译者再次重申自己的哲学诠释或向读者展示源文本章节间的联系ꎮ文外比照型注释指通过引用文献支持自己的哲学诠释ꎬ或与自己的诠释进行对比ꎬ或说明第2期易红波:安乐哲«中庸»英译本中注释的哲学建构199㊀«中庸»与其他哲学典籍的关系ꎮ例如ꎬ 关键哲学术语阐释 中 诚 的注释:参见wu与qiꎻ第二十章 齐明盛服 译文后加注:该表达也出现在第十六章ꎻ第三章 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译文加注:«论语»第二十九章有类似话语[1]ꎮ通过文内和文外比照ꎬ译者对«中庸»的哲学诠释得以强化ꎬ同时ꎬ读者对源文本章节间的关系和中国古典哲学发展脉络也有了基本认识ꎮ3.解释型注释解释型注释指译者利用注释对源文本中的词义㊁句意或篇章主题进行解释ꎬ或进一步阐释译文ꎮ例如ꎬ第一章 率性之谓道 的注释: 率 同 帅 ꎬ有 tofollow 和 tolead 的双重含义ꎬ强调处境而非主体[1]ꎮ解释型注释加强了译文的可理解性ꎬ有助于读者深刻领悟源文本的内涵ꎮ4.评价型注释评价型注释指译者利用注释对译文中的观点或内容进行评价ꎮ如第十六章译文的注释:武内义雄(TakeuchiYoshio)认为第十五章和第十七章应该是连续的[1]ꎮ译者通过评价型注释拓展读者的思维ꎬ启发其进一步思考ꎬ从而深入理解源文本的内涵ꎮ三㊁安乐哲«中庸»译本中注释的哲学建构㊀㊀哲学诠释是安乐哲«中庸»译本的最大特色ꎬ译者通过文中夹注和尾注为读者提供了形音型㊁比照型㊁解释型和评价型4种注释ꎬ藉此建构了丰富的哲学语境ꎬ实现了对源文本进行哲学诠释的翻译目的ꎮ1.阐明译者跨语言诠释的哲学基础除«中庸»源文本译文外ꎬ安乐哲还为读者提供了 哲学导论 关键哲学术语阐释 附录 索引 等ꎬ这种典型的深度翻译模式是研究型译者的显著标志ꎮ安乐哲不仅是译者ꎬ更是中国古典哲学的研究者ꎮ诚如译本 前言 所述ꎬ对«中庸»进行哲学诠释是为了向西方读者展示其哲学内涵ꎬ传播中国哲学[1]ꎮ在 哲学导论 一章中ꎬ注释提供的参考文献详细说明了记录中国典籍的文言文的特殊性以及中英文的差异[1]ꎮ基于语言特性ꎬ注释解释了用以诠释«中庸»哲学性的过程性语言[1]ꎬ其哲学基础是怀特海(AlfredNorthWhitehead)和哈特肖恩(CharlesHartshorne)提出的过程哲学ꎮ过程哲学的核心思想是:世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ꎬ任何实体都是在与他者互动中生成的过程[11]ꎮ中国古典哲学认为ꎬ世界具有连续性㊁过程性㊁关联性和创生性ꎬ西方惯用的哲学话语无法描述一个持续变化的世界[1]ꎬ故诠释«中庸»的哲学性必须选择新的哲学话语ꎮ以过程哲学为基础的过程性语言预设世界由过程(process)和事件(event)互动的场域(field)构成ꎬ场域中没有最终元素ꎬ仅有在现象的场域中变化的焦点(foci)ꎬ每个焦点都以自身限定的视角聚焦于整个场域[1]ꎮ过程性语言的特征与中国古典哲学观不谋而合ꎬ故安乐哲以过程哲学为哲学基础ꎬ通过过程性语言诠释«中庸»蕴含的儒家哲学思想ꎮ对译者而言ꎬ翻译文本的字面意思并不难ꎬ难在如何阐释隐藏于文本中的哲学内涵ꎮ跨语言诠释文本蕴含的哲学思想须以与之对应的哲学观为指导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彰显源文本的哲学性ꎬ也正因如此ꎬ安乐哲的«中庸»译本才能在众多译本中脱颖而出ꎬ成为中国典籍外译的佳作ꎮ2.彰显译者术语翻译的中国哲学特色中国典籍翻译的难点之一是对词义的理解ꎬ由于记录典籍的文言文词汇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ꎬ使得其语义理解出现了多样性ꎬ给译者跨语言诠释带来了极大困难ꎮ中国典籍中的哲学术语不仅具有文言文的典型特征ꎬ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ꎬ其跨语言诠释更是难上加难ꎮ翻译中国哲学典籍时ꎬ以往译者多将其纳入西方哲学范畴ꎬ采用西方哲学术语阐释中国哲学ꎬ这种 以西释中 式的翻译不仅曲解了中国哲学的真正内涵ꎬ而且严重弱化了中国哲学的世界地位ꎮ为了凸显源文本的中国哲学特色ꎬ安乐哲采用了中国式200㊀㊀㊀㊀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6卷的翻译策略对«中庸»文本中的哲学术语进行了英译ꎮ译者采用文中夹注的方式ꎬ在每个哲学术语英译后都添加了汉语拼音或拼音与对应汉字的组合ꎮ如理雅各㊁辜鸿铭和陈荣捷将«中庸»源文本中的 天 译为 Heaven 或 God ꎬ但安乐哲在常用译词后夹注了 tian 或 tian天 ꎮ安乐哲认为ꎬ Heaven 或 God 通常被认为是世界的创造者ꎬ但中国文化中的 天 并不具备创造者的角色特征ꎬ而是独立于人类世界的客观存在ꎬ 天 既是万物的起源ꎬ也是协调万物关系的秩序[1]ꎮ因此ꎬ安乐哲认为无法使用译入语言准确诠释中国文化中 天 的真正内涵ꎬ故采用了中国式的翻译策略:直接采用汉语拼音 tian 或拼音与汉字的组合 tian天 ꎮ这种中国式的术语翻译策略不仅凸显了中西哲学的差异ꎬ体现了中国哲学的独特性ꎬ而且采用汉语拼音或拼音与汉字组合形式翻译中国哲学术语是为中国哲学正名的重大创新ꎬ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哲学意义ꎮ3.凸显中国古典哲学的现代意义典籍上的文字是固定的ꎬ但文本表达的意义是开放的ꎮ典籍翻译应反映时代的变化与需求ꎬ只有这样才能让典籍在跨语言诠释中获得新生ꎮ安乐哲认为ꎬ哲学家应负有双重使命:一是向西方世界传播中国哲学ꎬ并为中国哲学正名ꎬ消除西方学界对于 中国无哲学 的误解ꎻ二是希望从中国古典哲学中汲取智慧ꎬ为当下美国社会面临的困境找到解决办法[12]ꎮ不同译者对«中庸»题名的翻译各不相同ꎬ正文本译文后的第一条尾注解释了译者 中庸 新译的原因ꎮ 中庸 一词最早见于«论语»ꎬ东汉儒家学者郑玄对其的注解可释为 thepracticalapplicationofcentrality ꎬ南宋理学家朱熹对其的注解可释为 ordinaryandcommon ꎬ融合两者的注解ꎬ安乐哲将 中庸 译为 focusingthefamiliar ꎬ亦即 focusingthefamiliaraffairsoftheday [1]ꎮ 中庸 不仅指关注熟悉的人或事的过程ꎬ也指对其保持关注的必要性[1]ꎮ个人只有坚持在日常熟悉的人或事中力求平衡ꎬ最终才能从这种平衡关系中受益ꎬ从而促进个人发展ꎮ另外ꎬ familiar 与 family 既词形相近ꎬ又语音相似ꎬ隐喻儒家哲学对家庭的重视ꎮ安乐哲将儒家哲学解读为 角色伦理学 ꎬ强调家庭成员间以及个人与家庭的关系ꎬ乃至个人与社会的关系ꎮ西方世界由于长期鼓吹个人主义至上ꎬ使得个人与社会的矛盾日益尖锐ꎮ安乐哲将 中庸 译为 focusingthefamiliar ꎬ意指从关注周围熟悉的人或事开始ꎬ推而行之ꎬ进而关注全社会㊁全世界的发展ꎬ以此缓和西方世界中个人与社群间日益加剧的矛盾ꎮ4.体现«中庸»对中国古典哲学发展的重要性㊀㊀«中庸»是儒家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之一ꎬ对后世中国古典哲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ꎮ在正文本译文的注释中ꎬ译者向读者展现了«中庸»对后世哲学发展的重要影响ꎮ例如«中庸»第一章 故君子慎其独也 的译者注释ꎬTheexpressionshenduoccursalsoinXunzi7/3/30:夫此顺命ꎬ以慎其独者也 TheotherexampleofthisexpressionisintheDaxue whichusesavocabularysimilartoXunzi:此谓诚于中ꎬ形于外ꎬ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InZhuangzi17/6/41 thereisthepassage:朝彻而后能见独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1]ꎮ该注释说明: 慎独 曾出现在«荀子 不苟»中ꎬ是对«中庸»关键术语的进一步阐述ꎻ亦出现在«大学 诚意»中ꎬ与«荀子»中的话语相类似ꎻ«庄子 大宗师»中也出现了 独 ꎮ无论是儒家典籍还是道家典籍ꎬ都出现了 慎独 或 独 ꎬ说明其是中国古典哲学关注的重点ꎮ第十三章 施诸己而不愿ꎬ亦勿施于人 的译者注释:HeretheZhongyongiscitingtheAnalects12.2and15.24[1].译者明确说明ꎬ此句出自«论语 颜渊»和«论语 卫灵公»ꎮ该句的意涵在«论语»中一再出现ꎬ后又现于第2期易红波:安乐哲«中庸»英译本中注释的哲学建构201㊀«中庸»ꎬ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儒家哲学的重要论题之一ꎮ第二十章 诚之者ꎬ人之道也 的译者注释:InMencuis4A12ꎬithas reflectingoncreativityistheproperwayofbecominghuman思诚者ꎬ人之道也 [1].该注释说明:«孟子 离娄上»中的这句话出自«中庸»ꎬ表明 诚 是儒家哲学的核心术语之一ꎮ第二十四章 祸福将至ꎬ善ꎬ必先知之ꎻ不善ꎬ必先知之ꎮ故至诚如神ꎮ 的译者注释:ThelocusclassicusforthisrelationshipbetweennuminosityandclairvoyanceistheGreatCommentary(Dazhuan)appendixtotheYijing[1].该注释说明:该句所表达的神秘性与预见力的关系经常出现在阐释«易经»的哲学著作«易传»中ꎬ表明了«中庸»对«易传»的影响ꎮ由此可见ꎬ«中庸»上承«论语»ꎬ下启«孟子»«荀子»等儒家哲学典籍ꎬ同时对«庄子»«易传»等典籍哲学思想的表达产生了积极影响ꎮ因此ꎬ«中庸»不仅是儒家哲学思想的典型代表ꎬ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古典哲学的发展ꎮ5.展示世界儒学研究的丰硕成果为了凸显«中庸»文本的哲学性ꎬ同时实现对源文本进行哲学诠释的翻译目的ꎬ安乐哲在译文中旁征博引了古今中外儒家哲学的众多研究著作ꎬ向读者展示了丰硕的儒学研究成果ꎮ译者通过注释引用了诸多儒家哲学研究者的论著ꎬ如英国汉学家葛瑞汉(AngusCharlesGraham)㊁美籍华裔中国哲学史家陈荣捷㊁日本的中国古典哲学研究大家武内义雄以及国内儒学研究知名学者唐君毅㊁杜维明㊁庞朴等人的论著ꎬ此外ꎬ还引用了郑玄和朱熹对«中庸»的注解ꎮ如第二十章 夫政也者ꎬ蒲庐也 ꎬ注释显示郑玄将 蒲庐 理解为 蜾蠃 (akindofwaspthattakesthelarvaofthesilkwormꎬfeedsitꎬandtransformsitintoitsownkind)ꎬ朱熹将其解读为 蒲苇 (fast-growingcattailrushes)ꎬ武内义雄认为该句为插入«中庸»文本中的注释ꎬ并非原文[1]ꎮ由译本中的众多注释可知ꎬ儒家哲学思想研究由来已久ꎬ古往今来研究者遍布世界各地ꎬ不仅体现了儒家哲学在世界思想史中的重要地位ꎬ也彰显了其巨大的现实价值ꎮ四㊁翻译注释对中国典籍翻译的启示通过多类型注释的综合运用ꎬ安乐哲实现了对«中庸»进行哲学诠释的翻译目的ꎬ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哲学的海外传播ꎬ也给中国典籍翻译带来了重要启示ꎮ(1)注释须与主题相关ꎮ注释要与源文本和译本的主题高度相关ꎬ以此凸显文本特质ꎮ安乐哲«中庸»译本中的绝大多数注释都与译者对儒家哲学思想的诠释或源文本的解读密切相关ꎬ彰显了源文本和译文的哲学特质ꎮ(2)源文本解释型注释须权威ꎮ典籍在传世过程中难免因各种原因致使文本内容存在差异ꎬ不同时代的学者对文本的解读也不尽相同ꎬ因此典籍解释型注释必须具有权威性ꎮ安乐哲«中庸»译本中源文本解释型注释选择了郑玄㊁朱熹等大儒的权威注本ꎬ在已出版的译作中选择了影响较大的理雅各㊁陈荣捷等人的英译本ꎬ既可以确保源文本解读的权威性ꎬ也能通过不同文本的解读引发读者思考ꎮ(3)注释用词须适量ꎮ注释用词并非越多越好ꎬ而应根据其与主题的相关度确定用词量ꎮ安乐哲«中庸»译本中正文本译文后共有101条注释ꎬ大都很简短ꎬ仅少数涉及多文本比照型的注释篇幅较长ꎮ注释详略得当ꎬ不仅便于读者阅读ꎬ还具备审美调节的功能ꎮ(4)谨慎选择注释的位置ꎮ文中夹注虽便于读者阅读ꎬ但易扰乱其阅读进程ꎮ安乐哲«中庸»译本中没有脚注ꎬ但某些用词较少的注释可采用脚注ꎬ以避免打断读者阅读ꎮ 哲学导论 一章中一半以上的注释用词不到10个单词ꎬ且多为比照型的引用文献ꎬ对读者理解译文影响较小ꎬ若采用脚注就可避免读者频繁查阅尾注ꎬ进而提高阅读效率ꎮ202㊀㊀㊀㊀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6卷五㊁结㊀语注释不仅有利于译者诠释源文本的内涵ꎬ揭示作者的真实意图ꎬ也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ꎬ体验译出文化的独特性ꎬ从而尊重并接受他者文化ꎮ安乐哲«中庸»译本巧妙利用注释建构了跨语言诠释中国哲学的话语体系ꎬ向西方世界展现了中国哲学的独特魅力ꎬ充分证明中国哲学并非西方哲学的附属分支ꎬ而是世界哲学体系中独立存在的一支ꎬ与西方哲学齐轨连辔ꎮ中国典籍外译要多多借鉴成功经验ꎬ在跨语言诠释中巧用注释ꎬ以此推动中国典籍的海外传播ꎮ参考文献:[1]㊀AMESRTꎬHALLDL.Focusingthefamiliar:atranslationandphilosophicalinterpretationoftheZhongyong[M].Honolulu:UniversityofHawaiipressꎬ2001.[2]㊀吕世生.«中庸»的多译本解读与译者文化身份认同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ꎬ2022ꎬ52(3):62-71.[3]㊀易红波ꎬ朱萍.国内«中庸»英译研究可视化分析[J].外国语文研究ꎬ2019ꎬ5(4):86-94.[4]㊀张广法ꎬ文军.差异伦理视角下的翻译注释研究:«庄子»翻译注释的内容分析[J].外语教学ꎬ2019ꎬ40(3):86-92.[5]㊀张广法ꎬ文军.汉语古诗英译注释策略研究[J].外国语文ꎬ2018ꎬ34(6):1-12. [6]㊀韩松.谈«瓦尔登湖»汉译中注释的必要性[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ꎬ2015ꎬ17(2):200-205.[7]㊀张璐.注释作为典籍英译翻译补偿手段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外语学刊ꎬ2020(4):78-83. [8]㊀于海鹏.从文本注释到文化传播:由莫言短篇小说的日译本谈起[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ꎬ2020(2):11-20.[9]㊀周领顺ꎬ强卉. 厚译 究竟有多厚?:西方翻译理论批评与反思之一[J].外语与外语教学ꎬ2016(6):103-112.[10]张广法ꎬ文军.翻译注释对庄子形象的社会建构研究:翻译注释的内容分析[J].外语研究ꎬ2018ꎬ35(2):71-77.[11]王治河ꎬ樊美筠ꎬ王俊锋.第二次启蒙与当代西方思想界的过程转向[J].山东社会科学ꎬ2021(12):39-48.[12]郭薇ꎬ辛红娟.哲人译哲: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路径探析:安乐哲教授访谈录[J].外语与外语教学ꎬ2020(5):139-147.PhilosophicalConstructionofAnnotationsinAmesᶄTranslatedVersionofZhongyongYIHongbo(DepartmentofBasicCoursesꎬAnhuiTechnicalCollegeofMechanicalandElectricalEngineeringꎬWuhu241002ꎬChina)Abstract:TheannotationsinAmesᶄtranslatedversionofZhongyongareexplored.ItisfoundthatfourtypesofannotationsꎬthatisꎬmorphologicalandphonologicalꎬcomparativeandcontrastiveꎬexplanatoryꎬandcommentaryannotationsꎬareemployedtoexplicatethephilosophicalbasisofthetranslationoftheoriginaltextꎬdemonstratethecharacteristicsofChinesephilosophyintranslatingphilosophicaltermsꎬhighlightthemodernsignificanceofChinesephilosophyꎬdisplaytheimportanceofZhongyongforthedevelopmentofclassicalChinesephilosophyꎬandrevealthefruitfulachievementsofConfucianresearchtotheworld.Keywords:RogerT.AmesꎻZhongyongꎻannotationsꎻphilosophicalconstructionꎻtranslationofChineseclassics(责任编辑:高㊀旭㊀英文审校:林㊀昊)。

安乐哲知哲,好哲,乐哲

安乐哲知哲,好哲,乐哲

安乐哲:知哲,好哲,乐哲文/王雨竹 向宇婷一个人的生命,可以达到怎样的境界?在周围的繁华喧嚣中,来自大洋彼岸的他潜心徜徉于中国先哲的精神领域,几十年如一日地体味学习一字一句间所传承千年的古老文化,从往圣言行中探索人生、世界和宇宙。

一个人的奉献,可以为文化的发扬带来多大的光亮?四十余年间,他的足迹遍布多个大学,从南到北,从西到东,夏威夷、台湾、剑桥、香港、北京等多地多所大学都曾有他传道授业解惑的身影,山河舒锦绣,桃李竞芳菲。

一个人的讲述,可以为世界交流采撷何等智慧?他跨越地理与思维的国界限制,力图用最为恰当的口吻翻译《论语》《大学》《道德经》等多部中国传统典籍,以西方视野探索中哲原貌、解读中国思想、挖掘中国智慧,笔耕不辍,将中西比较哲学的硕果作为厚礼献予世界。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他知哲、好哲、乐哲——他就是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世界著名中西比较哲学家安乐哲教授。

道不远人——结缘中国哲学,也结缘中国有很多人不理解:一个外国人,为什么要跑到中国来教中国哲学?1966年一个闷热、潮湿的傍晚,年轻的安乐哲作为交换生,从大洋的彼岸只身来到香港中文大学。

最初安乐哲来到香港是为了看一看世界上比较遥远的地方,增长阅历和见识;但在香港中文大学,安乐哲与劳思光、牟宗三、唐君毅等著名学者结识、与友好热情的同学们相伴,从此与浸润中华两千余年的中国哲学结下一生的缘分。

从那时起,与西方哲学面貌大不相同、深蕴智慧和哲理的中国哲学开始令这个19岁的加拿大温哥华少年感到无限的心驰神往。

一套当时的中国室友所赠予的理雅各所译“四书”中英对译本被安乐哲从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翻读了几十年,至今仍保存在他的书架上。

在中国,安乐哲很快感受到,中国具有一套与西方非常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世界观,是一座少有人涉足的东方思想宝库。

“家”是中国留给安乐哲的第一个印象,也是最深刻的印象。

安乐哲说:“在西方,盛行的是个人主义意识形态。

但这不是一个自然的思维方法,因为我们的生命不仅仅在于我们作为一个个个体的肉体存在。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者:虎玉娟来源:《速读·下旬》2017年第10期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有这样一句名言几乎众所周知。

那就是“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

它把书对人的影响力、对人的心灵塑造说得形象而深刻。

在这个信息膨胀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们在获取知识的方式上已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但阅读仍是不可代替的。

一、倡导个性化阅读自古以来,解读文学作品就由作者、文本和读者三极构成。

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作家不同的创作风格、不同的个性。

语言共性使语言成为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的工具而语言的个性使语言具有永久的魅力。

作者再创作过程中使用的语言是受个性意志支配的,包含了表达主体具个性的气质和精彩的独特选项。

任何阅读都不能是“清白的阅读”,都必然加进读者自己的“前理解”,因此,任何读者理解到的意义都不完全等同于作品原来的意义,而且不同读者面对同一作品所理解到的意义都不可能完全一样。

二、培养探究性阅读首先,探究性阅读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传统的阅读教学是封闭的教学,是学生在有限的空间(教室)和有限的时间(课堂)里,借助单一的,媒体(课本),通过单向性活动进行操练式的学习。

探究性阅读要求既要深入理解课文,又要跳出课文,走向课堂,贴近现实生活,融入学生的独特体验。

其次,探究性阅读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探究性。

学习活动是学生自己发起的(发现问题、形成研究课题),学习方法是由学生自己确定的(提出研究的思路、解决问题的设想)。

学习过程是由学生自己控制的(收集相关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学习结果也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交流评价)。

这样学生由传统的阅读教学中的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究性学习,确保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的位,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探究性阅读强调合作性。

探究性阅读要求学生分工合作、共同探究问题。

既要学会沟通和交流,在欣赏自己的同时,也要尊重和赏识他人,又要敢于抒发己见,在思想碰撞中求同存异。

角色:全息呈现的儒家生活世界--安乐哲“儒家角色伦理学”评析

角色:全息呈现的儒家生活世界--安乐哲“儒家角色伦理学”评析

角色:全息呈现的儒家生活世界--安乐哲“儒家角色伦理学”
评析
王堃
【期刊名称】《齐鲁学刊》
【年(卷),期】2014(000)002
【摘要】安乐哲的儒家的角色伦理学,既是儒家与实用主义的全息比较,又是儒
家思想的全息呈现。

比较的基础在于生生不息的流变的传统,而这种传统是儒家和实用主义所共有的,它可以用一种零售的方式包容其它不同的传统,而形成各种传统相互依存、相互体现的全息图景。

儒家的特色在于将此传统体现在关系宇宙论中,其根基是家庭和社会中的各种角色。

而对角色的全息性理解就在儒家的核心理念---德行之中,这是儒家能与世界其它传统相比较并取得自我发展的关键。

【总页数】5页(P23-27)
【作者】王堃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62
【相关文献】
1.儒家伦理学对西方伦理学的挑战——评安乐哲的“儒家角色伦理学” [J], 李慧

2.文化比较的思想误区——兼评安乐哲“儒家角色伦理” [J], Ben K.Hammer
3.浅析安乐哲的"儒家角色伦理" [J], 徐洪磊
4.浅析安乐哲的“儒家角色伦理” [J], 徐洪磊;
5.安乐哲的"儒家角色伦理学"及其得失——一个由过程思维切入的思考 [J], 王计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们常常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意味深远,可以引发人们对于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深思。

在这个物质丰富而精神贫乏的时代,这句话更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那么,到底什么是“好之者”?什么是“乐之者”?为什么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呢?我们来解释一下“好之者”和“乐之者”的含义。

在这里,“好之者”指的是那些追求完美、追求卓越的人,他们对自己和周围的事物要求严格,追求的都是最好的。

他们追求的是事物的完美和实现自己的抱负。

而“乐之者”则是那些能够快乐地生活、知足常乐的人,他们对生活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享受当下的幸福和快乐,不过分追求完美和功利。

对于“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首先要明确的是不是认为好之者和乐之者是两种对立的状态,而是表明乐之者相对而言是更加快乐、幸福的。

如果将这句话理解为,追求好的人不如快乐的人,意味着追求好的人往往忽略了当下的幸福,而快乐的人则可以在平凡中获得幸福,这既是对于人生态度的不同也是对于价值取向的不同。

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往往会有一部分人在追求所谓的好,他们要求一切都是最好的,对待事物具有极高的要求,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他们付出很多,也许却在过程中忽略了自己的心灵需求。

而乐之者则更在乎当下的快乐,他们注重享受生活,注重内心的平静和舒适,对事物的要求通常更加平和而宽容。

究其原因,好之者之所以不如乐之者,是因为好之者通常在追求自我的成就,他们为了得到更好的成绩、更高的地位而不断努力,很可能忽略了自己心灵的需求。

而乐之者则很好地平衡了外在和内在的需求,他们懂得享受生活,懂得感恩当下的幸福,不去过分在意物质的成就和功利的得失。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追求好的人,他们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耗尽了心力,甚至感到内心的空虚和迷茫,而乐之者则更能够从生活中找到快乐,保持内心的平和和愉悦。

这也是为什么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那么对于我们自己来说,究竟要成为“好之者”还是“乐之者”呢?其实,这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
理解
结构化面试题目:“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说,对于学习知识而言,知道怎么去学的人比不上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及以此为乐的人。

孔子的这句话,说明了学习的三种境界——“知”“好”“乐”,更强调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个人,一旦对某件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愉快的体验。

因此,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这就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其将这种兴趣内化为不断开拓进取的驱动力,最大化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想达到这一目标,我认为,可以从“培养”和“强化”两个方面着手。

前者,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地设计课程,从学生接受的角度出发,适时引导,巧妙设问,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探索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其潜在的学习兴趣;后者
则是在学生已有兴趣的基础上,通过鼓励、拔高等方式,不断强化学生对自己的心理认同感,避免出现“三分钟热度”的情况。

这样,学生就可以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学习活动,并收获较好的学习效果。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一种心灵的解放与欢愉。

而好,是对事物的喜好和认可。

好之者和乐之者虽然都是对事物的态度,但在本质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好之者只是基于自身的利益和需要,而乐之者则是基于内心的快乐和满足。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好之者是一种功利的态度,他们只关心自己是否得到所需的利益。

他们对待事物的标准是能否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欲望。

如果某个事物符合了他们的利益,他们就会说“这是好的”。

但是一旦所需的利益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认为这个事物不好。

好之者的态度是基于外在利益的,他们只在乎得到什么,而不在乎怎么得到。

相比之下,乐之者是一种超越功利和私利的态度。

他们在乎的不是得到什么,而是怎样过得更加快乐和幸福。

乐之者是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人生的内心满足。

他们会从一颗乐观向上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挑战。

即使生活不如意,他们也会从中寻找欢乐和快乐。

乐之者的态度是基于内心的快乐的,他们不仅仅会享受生活中的美好,还会从困境中找到乐趣。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好之者和乐之者的不同表现。

好之者往往追求功名利禄,他们追逐的是世俗的成功和物质的享受。

他们会为了名利而不择手段,追逐外在的虚荣和权力。

而乐之者则更加注重内心的满足和人生的意义。

他们可能没有金钱和地位,但是他们却能从内心中找到快乐和幸福。

乐之者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对待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不如意。

他们不会因为一点点的挫折就灰心丧气,而是会从中吸取教训,不断地提升自己。

乐之者懂得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刻,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他们都会从中找到乐趣和快乐。

他们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用爱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物。

正所谓“人生在世,应该追求的是内心的快乐和精神的满足”。

好之者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功利和私利,他们只关心自己能够得到什么。

而乐之者则是从内心追求快乐和满足,他们会从生活中找到更多的意义和价值。

乐之者比好之者更加宽容豁达,他们能够包容一切,满怀感恩之心去面对生活的一切困境。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什么意思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什么意思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什么意思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出自孔子
【解释】
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

【分析】
此则讲的是关于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知识的学习感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学到的才能够灵活地运用。

安乐哲、罗思文的《论语》哲学译本探析

安乐哲、罗思文的《论语》哲学译本探析

安乐哲、罗思文的《论语》哲学译本探析摘要:安乐哲、罗思文致力于从中国哲学本源的角度来诠释《论语》,反对用西方哲学来剪裁中国思想的“文化化约主义”翻译方式,这是其译本的最大特色。

他们通过对《论语》的哲学解读,向西方世界彰显中国传统和中国哲学的独特性和有效性,同时也证明孔子对西方哲学反思重构的价值。

关键词:安乐哲;罗思文;《论语》;哲学诠释;文化翻译《论语》是一部承载了厚重文化积淀的传统经典。

它对中国社会、文化乃至民族心理结构等方面都产生了非常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而随着近代以来中外交流的日益密切,《论语》更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经典,集中代表了东方儒家文化的思想智慧,对世界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论语》的英文全译本自20世纪中叶就出现了,其后,又有多种译本问世。

西方传教士、汉学家、哲学家、中西方学者以及翻译家都曾投身于《论语》的英译之中。

由于他们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翻译目的和翻译策略,致使众多译作风格迥异,褒贬不一。

但总地来说,为儒家思想在西方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选取安乐哲和罗思文在1998年合译的《论语》The Analectsof Confucius:A Philosophical Translation,该英译本为20世纪中后期比较权威的《论语》英译本。

一、《论语》英译本及其作者简介安乐哲,当代美国著名哲学家和汉学家,1987年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任教于夏威夷大学哲学系,亦是《东西方哲学》和《国际中国书评》的主编。

安乐哲教授的学术研究范围主要是中西比较哲学。

曾出版了一系列蜚声国际的中国哲学专著。

罗思文,当代美国著名哲学家和汉学家,华盛顿大学哲学博士,马里兰大学圣玛丽学院人文科杰出教授,主要研究中国哲学、宗教、伦理和政治理论、宗教哲学、语言哲学。

主编或翻译了《莱布尼茨:中国书简》等6本书。

现任“亚洲社会与比较哲学论丛”主编。

1998年,安乐哲与罗思文合译了《论语》,英文译本名为The Analectsof Confucius:A Philosophical Translation。

安乐哲:儒学是解决全球困境的重要资源

安乐哲:儒学是解决全球困境的重要资源

安乐哲:儒学是解决全球困境的重要资源安乐哲:儒学是解决全球困境的重要资源《社会科学报》:桑德尔的著作在中国受到关注和传播,在您看来,桑德尔的思想会给中国哲学带来哪些影响和启发?您是如何看待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之间的互动和关系的?安乐哲:桑德尔对中国哲学最重要的贡献是,他在寻找一种能够代替普遍的自由个人主义的人的概念,来思考自主性、合理性、自由、独立性等。

他尝试从亚里士多德那里发展出一种人的概念,这种人有一定的社会和政治地位但需具备批判性的反思能力。

桑德尔认为政治学和伦理学是相关联的,而不是分离的。

儒家哲学对世界哲学的最重要的贡献是,它可以成为西方个人主义的强有力替代。

儒家角色伦理中的处在关系结构中的人这一概念与亚里士多德的有很多差别,并且做了进一步的发展。

儒学被桑德尔视为一种资源,可以使他自己的“关系人”的概念更有趣、更具有说服力。

很多西方哲学家反对将家庭作为伦理讨论的主体,这是因为家庭中的各种关系是部分的、个体的,而不是客观的。

但是儒学是以家庭为起点的,而且在这一普遍主体中发展了人的相关概念。

家庭角色是正在发展的道德能力的进入点。

这正是儒家所言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可以说,桑德尔从儒学那里所学习到的比儒学从桑德尔那里所学习到的要多得多。

《社会科学报》:在追求美德伦理上,中西是共同的,因此桑德尔提出要追求“共同善”(common good)、“好生活”(good life)的美德伦理。

对此,李泽厚先生曾指出,中国是家国相联,由家及国,重视情理结构;西方是家国分离,公私区别,理性至上。

对于中西美德伦理上的差别,您是如何看的?安乐哲:李泽厚先生对桑德尔的这一回应非常好。

中西在美德伦理上的态度是不同的。

中国注重“礼”,形成了一套需要遵守的礼制;而西方注重“理”,含有选择的意味。

很多学者无法指出亚里士多德和儒学之间的区别,桑德尔对此有个比较聪明的做法,即不管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等内容,而只选择有关“理”的这一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乐哲:“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文/喻懿洁
11月16日,北京论坛哲学分论坛第一场——“东西方哲学对话”。

主席台上坐着一位表情特别丰富的美国人,其他演讲者讲到生动之处他会哈哈大笑,而深刻之处则让他蹙紧眉头。

记者发现他有一个特别“可爱”习惯性动作,即当对某人的观点表示赞同时会把双手举至齐眉处,频频弯曲v字型手势中的两指来显示他理解了某一种观点时的高兴。

他就是安乐哲——本次哲学分论坛第一场的主讲人之一。

在当代西方汉学界和哲学界,安乐哲都是最响亮的名字之一。

他是目前海外中西比较哲学界的领军人物,现为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他的学术研究范围主要是中西比较哲学,其学术贡献主要包括中国哲学经典的翻译和中西比较哲学研究。

他翻译的中国经典有:《论语》、《孙子兵法》、《淮南子》、《道德经》、《中庸》等。

本次论坛,安乐哲教授的演讲题为《摆脱上帝:“全球化时代中中西哲学的对话”导论》。

在演讲中,安教授一方面坦承在引介中国哲学经典时西方哲学家的缺席,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中国哲学在西方哲学界久未取得合法的地位;一方面又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人自己存在着“自我殖民化”的倾向,谈到了许多中国高校学生满口“黑格尔”而非“孔子”的现象……
茶歇时间,当北大新闻网记者上前提出采访要求时,安乐哲教授爽快地答应了。

谈到此次演讲的题目——《摆脱上帝》,安教授谈了 “上帝”对中西哲学对话的影响。

引用法国著名汉学家Marcel Granet的话“中国智慧不需要上帝的存在”,安教授认为,也许“上帝”是中西哲学对话中的障碍之一:西方信仰以上帝为中心,而中国哲学则是以人为中心,如果说西方哲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寻找真理”的话,中国哲学的目的则是完成个人修养的不断提高。

中国哲学中“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以及“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等说法显示出,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也许在获得智慧的过程中有一些东西会成为障碍。

而“上帝”这个
词既是中国哲学所不需要的,本身又带有“霸权主义”色彩,在这样的情况下,“摆脱上帝”能够保证中西哲学的真正对话。

问及何时开始对中国哲学感兴趣,安教授回忆起在他18岁的时候到香港的经历,那已经是40年前的事了。

从那时起,安教授就与中国哲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安教授始终关注着新儒家将西方哲学借来构建自己的哲学系统的尝试,并肯定了在借鉴过程中新儒家更重视对中国文化加以保护的努力。

同时,安乐哲教授自己也有着对中国文化的深刻认识:中国显然不是“没有哲学”(西方学界一直存在这样的偏见),而是其哲学传统与西方完全不同,中国哲学讲究“礼”,充满着丰富的“关系”,与周围人的关系构成人生的意义。

“家”被安教授认为是中国最重要的概念,“家”的关系衍生出其他所有的关系——“大家”、“国家”……又如在教学领域,作为一个学生,会有“师傅”、“师母”,而“教”这个汉字的一边是“孝”,这一切都像是“家”的延伸。

安教授对中国哲学独特的理解和翻译方法改变了一代西方人对中国哲学的看法,同时,他又将孔子的学说与实用主义代表人物杜威的许多观点进行比较研究,可以说开辟了中西哲学与文化深层对话的新路。

记者在随后对几位中国学者的采访中发现,安教授颇受好评。

汤一介教授高度认可安教授在推进中国哲学取得其在世界上应有地位的进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他认为,安教授能够跳出中西哲学的地域框架,真正以一种汇通东西方的眼光研究比较哲学。

乐黛云教授也提到自己非常喜欢安教授写的《孔子哲学思微》一书(英文名为《Thinking through Confucius》),角度非常新颖,许多问题都谈得非常好。

乐教授认为,正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安教授对中国哲学的兴趣决定了他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成绩。

安乐哲在“中国哲学”领域安心耕耘着,并快乐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