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

合集下载

2024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义全共21课件

2024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义全共21课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义全共21课件•绪论•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目•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资本主义批判和社会主义展望录绪论01哲学的研究对象探讨宇宙、自然、社会以及人类思维等领域的普遍规律。

哲学的派别与流派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等。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物质与意识、存在与思维、自由与必然等关系问题。

哲学及其基本问题1 2 3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和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背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来源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到列宁、斯大林等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与发展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意义和方法学习意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注重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02物质概念及特性0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0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03物质具有可知性,即物质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01 02 03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物质运动与时空的不可分割性,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运动与时空观念意识起源、本质和作用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体现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能动性受客观规律制约,只有正确反映客观规律和社会发展趋势的意识,才能推动事物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03实践概念及基本形式实践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特点。

实践基本形式包括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三种基本形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七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精选全文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七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七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第七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一)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1.社会形态及其活动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阶段。

(1)五种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之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观念形态的统一体。

到目前为止,人类历史已经形成了五种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形态、奴隶社会形态、封建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

(2)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把人类社会看做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是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历史的唯物辩证本性的揭示。

这一思想表明,人类社会虽然有着与自然迥然不同的特点,但本质上同自然界一样,是一种物质体系,其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的主要含义是:第一,从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存在的基础看,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的存在离不开自然界,其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就是每日每时都必须进行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活动,即采取一定的生产方式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

第二,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看,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本质上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人类社会正是在这两对矛盾的推动下,依次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这是一个不依任何个人、任何阶级以至整个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发展过程。

第三,社会现象尽管是不可逆的,但在不可逆的社会现象背后,历史规律却有着“重复性”。

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现象就必然重复出现。

确认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发展看做是自然历史过程。

这是因为:①生产力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和根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案(电子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案(电子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案(电子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一、教学目标1. 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背景和历史条件。

2. 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理论体系。

3. 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二、教学内容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背景和历史条件。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剩余价值、公有制等。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4.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理论体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和影响。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和看法。

第二章:辩证唯物主义一、教学目标1. 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理论体系。

2. 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和思维方式。

3. 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在现代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矛盾统一、质量互变等。

2. 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归纳法、演绎法、矛盾分析法等。

3. 辩证唯物主义在现代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

2.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现实问题。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学生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三章:历史唯物主义一、教学目标1. 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理论体系。

2. 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和历史观。

3. 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社会发展规律、阶级斗争、历史阶段等。

2. 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历史比较法、阶级分析法等。

3. 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案(电子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案(电子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案(电子版)教案章节: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

2. 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理论体系。

3. 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教学内容: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物质观、实践观、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哲学形态、哲学范畴、哲学方法。

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引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兴趣和关注。

2. 讲解:详细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理论体系和历史地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和理论。

3. 分析:通过案例分析或讨论,让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意义。

4. 总结: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

2. 学生能够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理论体系。

3. 学生能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教案章节:第二章物质与意识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2. 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观和意识观。

3. 理解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的反映。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观:物质的客观存在、物质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识观:意识的本质、意识的社会性。

4.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

3. 分析:通过案例分析或讨论,让学生深刻理解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 总结: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要点精述第一单元唯物论1、哲学的科学内涵。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2)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哲学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2 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

(1)二者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抽象和具体、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

(2)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离开具体科学纯粹抽象的哲学。

(3)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各门具体科学必须以哲学为指导。

3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性。

(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方法论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2)没有和世界观相脱离、相分裂的孤立的方法论;也没有不具备方法论意义的纯粹的世界观。

(3)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

4 哲学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它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能否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在认识论上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

第一方面是根本的方面,它的解决制约着第二方面如何解决。

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着第一方面。

5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1)在哲学史上,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都提到过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但是完整地提出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是恩格斯。

恩格斯在总结哲学发展历史的经典性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案(电子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案(电子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案(电子版)一、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创立的一种全新的哲学体系,是以往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思想结晶,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哲学素养,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课程目标(1)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包括物质观、实践观、辩证观和历史观;(2)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3)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4)提高哲学素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教学内容2.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1)物质观: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反映;(2)实践观: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3)辩证观: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4)历史观: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发展具有规律性。

2.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1)唯物辩证法: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2)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3)科学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是历史发展的规律。

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3.2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3.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4 参观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考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4.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分组讨论参与度等;4.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五、教学资源5.1 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相关教材;5.2 课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5.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5.4 视频资源:播放相关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浓缩版)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浓缩版)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哲学及其基本问题2.马克思主义哲学 及其基本特征1,马哲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1)恩格斯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何者第一,有无同一)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②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③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依据;④是人们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2)一切哲学都不能调和唯物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 (3)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精神第二,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不附加外来成分。

(4)唯心主义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两个基本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唐刘禹锡唯物)②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作为世界本原和万物创造者。

将认识过程中的感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将认识过程中的理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客观唯心主义。

(5)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①社会历史根源、②阶级根源、③认识论根源(感觉是屏障,不可知论)(6)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没有确立科学的实践观。

(7)马克思主义的特征:(马克思最伟大的贡献:创立唯物史观;) (旧唯物半截子是因为自然观唯物,历史观唯心;) ① 公开申明为谁服务;(一切辩证法都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没有认为世界统一)② 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

(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实践)③ (8)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普遍与特殊。

共性与个性 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1)辩证法:联系的、变化的、发展的…… (2)形而上学:孤立的、静止的、不变的…… 3,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产生条件:①社会历史条件②自然科学前提③思想理论来源: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基本特征:★★①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 ②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完备理论体系(内容); ③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阶级属性、根本特征、社会作用)。

2024版年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义ppt课件

2024版年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义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义ppt课件•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目录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定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与发展产生背景1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的壮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运而生。

发展历程经历了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到列宁、斯大林等继承和发展的过程,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立场与观点基本立场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基本观点包括实践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人民群众的观点等。

这些观点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物质与意识关系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并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统一物质和意识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世界的本质。

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运动与静止关系运动是绝对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

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马克思主义哲学(全电子版).doc

马克思主义哲学(全电子版).doc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化的时代精神的反映。

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础,它是在批判地继承了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总结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

在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马克思主义仍是指引我们行动的伟大旗帜,是推动现代化事业前进的巨大精神动力。

学习和掌握、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是时代的要求.本章讲四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哲学及其基本问题1、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于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们生活在世界中,首先就要同自然界打交道,进行变革自然界的物质生产活动,以解决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衣食住行问题。

还要进行政治、思想等各种社会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人们必然逐步形成一定的认识和看法。

比如,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状态怎么样?有没有规律?等等,这些都属于世界观问题。

世界观包括人生观。

何为人生观?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是一定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表现。

世界观同时又是方法论。

当人们形成了一定的世界观之后,就会按照这些观点去解释一切现象、处理各种问题。

这时,世界观作为指导人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就表现为方法论。

世界观是人人都有,但是自发的、零乱的世界观,还不能称之为哲学。

只有经过思想家自觉研究、系统阐发和逻辑论证的世界观,才能称之为哲学。

所以哲学不等于一般的世界观,它是系统化和理论化了的世界观。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它以世界万物中最一般的问题作为自已研究的对象,它与具体科学是不同的。

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案(电子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案(电子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案(电子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背景分析19世纪中叶的历史背景,包括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的兴起和黑格尔、费尔巴哈等哲学家的影响。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概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创立到列宁、毛泽东等的发展和应用。

第二章:历史唯物主义2.1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解释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基本概念。

2.2 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规律探讨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必然性,以及阶级斗争的作用。

2.3 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的意义分析历史唯物主义对于理解现代社会和历史发展的指导作用。

第三章:辩证唯物主义3.1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基本辩证法原理。

3.2 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探讨辩证唯物主义在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中的应用方法。

3.3 辩证唯物主义在当代的意义分析辩证唯物主义对于解决当代问题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第四章:唯物主义认识论4.1 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解释感觉与客观世界的辩证关系、认识的本质和认识过程的规律。

4.2 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探讨实践对于认识的来源、检验认识真理性标准和推动认识发展的重要性。

4.3 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当代的意义分析唯物主义认识论对于指导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的作用。

第五章: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社会5.1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社会的作用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理解社会现象、指导社会变革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意义。

5.2 当代社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分析当代社会的主要问题,包括经济危机、社会不平等和环境问题等。

5.3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实践意义提出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解决当代社会问题的思路和建议。

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社会主义6.1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探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讲)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讲)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二)把握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意义 深刻而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即现代唯物 主义的物质观,具有重大意义。 主义的物质观,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 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坚持了能动的, 第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坚持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 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 第三,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 统一。 统一。 第四, 第四,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是构成彻底的唯物主义的出 发点。 发点。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四)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 存在的形式,它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 存在的形式,它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 因而是绝对的。 因而是绝对的。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包含着两重含义:首先,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包含着两重含义:首先,时间 和空间的具体特性受物质运动的具体特性所制约, 和空间的具体特性受物质运动的具体特性所制约,随 着物质运动的形式、特性的变化而变化, 着物质运动的形式、特性的变化而变化,因而是可变 有条件的;其次, 的、有条件的;其次,人们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观念也 是可变的、发展的, 是可变的、发展的,它随着人们对时间和空间认识的 发展而不断深化, 发展而不断深化,人们时空观念的可变性反映着时空 具体特性的可变性,这一重含义也说明,时间和空间 具体特性的可变性,这一重含义也说明, 具有相对性。 具有相对性。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PPT课件

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 入新时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的形成和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
CHAPTER 06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发展前景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及其本质
新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生 产力的推动
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的调整
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01
03 02
社会主义本质特征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探索
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的开辟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等指导思想的提出和实 践。
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度的确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基本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完善。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 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 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要点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发展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 内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就是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根 本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

1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PPT版,共200张)详解

1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PPT版,共200张)详解
远古、中世纪、近代 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 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 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 题。”
——恩格斯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 方面的内容
(1)思维与存在何为第一性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
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流派。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2)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 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
的根本问题。
第二节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哲学思想的历史发展 (1)哲学上不同观点和派别产生的根源
社会历史根源 认识论根源 阶级根源 (2)哲学思想发展的逻辑进程
古希腊哲学的特点 构成历史环节的中世纪哲学(5-15世纪) 近代资产阶级哲学的贡献及其局限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产生的时代背景 2.产生的阶级基础 3.理论来源 4.自然科学前提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性质和特点 1.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2.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的统一 4.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义把静止“看静做者是静运动动的,一非种不特动殊也形。态。”
----王夫之
2、相对静止的三种情形
①相对某种运动形式而言 ②相对某一参考系而言 ③相对事物的质变而言
在运动观上,我们要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 统一。反对二种错误倾向。一种是把相对静止夸大为绝 对静止,否认运动是物质固有的,不可分离的属性,这 是形而上学的运动观。另一种是否认任何静止,这是相 对主义和诡辩论的观点。
论的统一。如果说,这也是一种“知识”,那么, 这是一种特殊的知识,一种“高屋建瓴”的知识。
4.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
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哲学(1~3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1~3章)

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1~3章)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主要内容: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可概括为:本质、状况、运用。

重点: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现实意义、三大规律及其方法论意义、正确处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难点:列宁的物质定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对立统一规律、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一)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1.世界的本质问题是哲学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1)哲学的含义: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2)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中,又交织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2.在世界的本质问题上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世界的本质问题,实质上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说明了世界的本质问题(二)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三)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1.物质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2.运动与相对静止(四)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二、实践的本质、特点、形式和作用(一)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三种形式:个人主体、集团主体和类主体。

实践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三种基本类型: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实践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客观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有以下三种基本形式:第一,物质生产实践。

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马哲电子教案全文》课件

《马哲电子教案全文》课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背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区别与联系1.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实践性和革命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1.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阶级斗争和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第二章:物质和意识的关系2.1 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和规律性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2.2 意识和社会意识的本质和作用意识的本质和起源社会意识的作用和反作用2.3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第三章:阶级和阶级斗争3.1 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概念阶级的定义和特征阶级斗争的含义和形式3.2 阶级社会的产生和发展阶级社会的形成和阶级划分阶级社会的演变和发展规律3.3 阶级斗争的作用和意义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阶级斗争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动力第四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4.1 人民群众的概念和作用人民群众的定义和特征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4.2 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4.3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依靠人民群众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五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意义5.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特征当代世界的基本特征和趋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意义和价值5.2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当代思想文化中的作用5.3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世界的启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全球化和国际关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未来发展的重要启示《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第六章:实践与认识的关系6.1 实践的概念和特征实践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实践的客观性和主观性6.2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认识的本质和起源认识的过程和规律6.3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实践与认识的相互作用和发展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7.1 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运用唯物主义的方法和特点7.2 科学社会主义的方法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意义和价值7.3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方法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8.1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践运用8.2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创新和发展8.3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挑战和应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社会矛盾和问题中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未来发展第九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价值9.1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全球化进程中的理论贡献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全球化的理论解读和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全球化进程中的社会变革和发展的指导作用9.2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国际关系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国际合作和冲突中的调节和解决作用9.3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未来发展的启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未来社会的展望和设想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指导意义和价值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评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成就和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思想史上的地位和作用10.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挑战与机遇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面临的挑战和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机遇和前景10.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未来展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未来的理论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社会的持续影响和贡献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背景”部分,需要重点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区别与联系。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北京大学赵家祥版本引言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观第一节哲学与哲学观一、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是什么?(1)从词源考证的角度,可以把哲学理解为“智慧学”或“爱智之学”。

(2)从与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的关系来看,哲学可以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或称之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3)从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看,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4)从哲学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来看,哲学是以最普遍的范畴及其构成的逻辑体系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形态。

(5)概括起来,可以说,哲学作为智慧之学,以世界整体为研究对象,以人类实践及其具体科学的成果为其“活水源头”,力图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概括世界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既是一种系统化的理论体系,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本考点真题链接:哲学(1998名解),哲学与反思(2008名解),解释哲学(2009简答)2.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具体展开,显示的是其本体论内涵与认识论内涵。

(1)思维和存在或者精神与物质何者是本原,即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方面。

世界是思维或精神创造的还是从来就有的?世界的本质和基础是思维或精神还是物质?对这个问题做出的哲学回答,是关于世界的存在及其本质的学说,即本体论。

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

(2)思维和存在关系的另一方面: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这一方面涉及的是世界是否可知、人的思维能不能正确反映现实的问题,属于哲学中的认识论问题。

(3)哲学基本问题的本体论方面与认识论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其一,认识论必须以本体论为前提和出发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全套PPT课件(2024)

《马克思主义哲学》全套PPT课件(20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的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 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证明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2024/1/30
22
06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应用
2024/1/30
23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思想文化建设中应用
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设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 了理论支撑和哲学基础,推动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深入人心。
引领良好社会风尚的培育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推动全社 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的良好风尚。
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推动文化事业全 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2024/1/30
24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应用
03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 设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推动建立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 生态环境。
2024/1/30
26
07
总结与展望
Hale Waihona Puke 2024/1/3027
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意义及影响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为无产阶级革 命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哲 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 ,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16
剩余价值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剩余价值的概念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 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 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北京大学赵家祥版本引言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观第一节哲学与哲学观一、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是什么?(1)从词源考证的角度,可以把哲学理解为“智慧学”或“爱智之学”。

(2)从与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的关系来看,哲学可以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或称之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3)从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看,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4)从哲学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来看,哲学是以最普遍的范畴及其构成的逻辑体系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形态。

(5)概括起来,可以说,哲学作为智慧之学,以世界整体为研究对象,以人类实践及其具体科学的成果为其“活水源头”,力图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概括世界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既是一种系统化的理论体系,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本考点真题链接:哲学(1998名解),哲学与反思(2008名解),解释哲学(2009简答)2.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具体展开,显示的是其本体论内涵与认识论内涵。

(1)思维和存在或者精神与物质何者是本原,即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方面。

世界是思维或精神创造的还是从来就有的?世界的本质和基础是思维或精神还是物质?对这个问题做出的哲学回答,是关于世界的存在及其本质的学说,即本体论。

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

(2)思维和存在关系的另一方面: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这一方面涉及的是世界是否可知、人的思维能不能正确反映现实的问题,属于哲学中的认识论问题。

(3)哲学基本问题的本体论方面与认识论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其一,认识论必须以本体论为前提和出发点。

其二,认识论是本体论的进一步延伸和归宿。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作为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的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志。

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就属于历史唯心主义。

本考点真题链接: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意义(1998简答);哲学基本问题(2004名解);恩格斯所说的“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什么样的本体论意义与认识论意义?二、哲学思维方式的特点1.反思性。

哲学的认识方式只是一种反思,——意指跟随在事实后面的反复思考。

哲学要把握人与世界的总体关系,就不能不研究人们在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中的思想过程。

而对这种思想过程的认识,就是一种反思,是对思考着对象的思维的思考。

在更宽泛的意义上说,哲学的反思还包括对既定秩序、传统观念、流行见解等大胆的质疑,对现实状况的重新审视和批判。

反思是人类理性思维所具有的基本形式和方式。

2.总体性。

哲学作为人类理论思维的最高形式,在人类认识结构和知识体系中肩负着自己特殊的使命,这就是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关系的整体结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其中包括这种关系建构的前提、基础和实现形式,从而既立足于各门具体科学又保持着对于各门具体科学的超越性。

3.本质性。

大千世界,千姿百态,变化多端,表面现象极其复杂。

现象是多样的,但在本质上却是有规律可循的,哲学的任务或目的在于认识事物的本质。

4.抽象性。

哲学思维作为人们自觉从事的高度思辨和抽象的理性认识活动,其重要的根据和手段,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普适性的哲学范畴体系。

本考点真题链接:简述哲学思维的特点(2006简述),哲学与反思(2008名解)三、哲学的社会功能关于哲学的社会功能,有两种极端的观点,即“哲学万能论”和“哲学无用论”公正的说,盲目夸大和贬低哲学的功能都是不正确的,无论作为理论体系还是思维方式,哲学都内在的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民族的精神、与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

1.哲学与人的社会生活哲学与人生密切相关,哲学应洞察人生真谛,关注人的生活世界。

哲学是一种文化,它的首要功能是满足人类生活意义的需要。

2.哲学与民族精神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哲学的哲学的作用还在于塑造这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或培养一种优良的国民性格。

为什么哲学能够塑造一种民族精神呢?首先,哲学可以为一个民族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念。

其次,哲学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

第三,哲学是民族文化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3.哲学与社会发展哲学功能的另外一个方面体现在它与现实、与时代的关系中。

从总体看来,哲学与现实、时代的关系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诠释现实。

二是审视现实。

三是超越现实。

四、哲学理论形态的更迭1.朴素的唯物主义2.自发的辩证法3.原始的唯心主义4.经院哲学5.人文主义6.经验论7.唯理论8.形而上学唯物主义9.唯心主义辩证法10.科学主义11.人本主义12.后现代主义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与发展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实践基础工业革命不仅使生产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而且也引起了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

工业革命既是一场生产力的革命,也是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变革,从而把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到了一个新阶段。

工业革命也深刻冲击着人们灵魂深层的哲学信念,引起一场观念上的变革,它明显的改变了人们观察、解释外部世界和人自身的哲学思维方式,改变了人们对待和人自身的态度。

19世纪30-40年代,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频繁发生,工人阶级的觉醒,法国、德国和英国工人阶级创造历史的壮举,向人们说明,世界没有什么救世主,人是自己的上帝。

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适应这一时代精神的需要而产生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过程直接思想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

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演变轨迹1.战友和学生的宣传与发挥2.列宁的捍卫和推进3.前苏联、东欧的阐发和系统化4.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和“嫁接”5.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阐释和研究6.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与特点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称谓及其相关争论1.“新唯物主义”或“现代唯物主义”2.“辩证唯物主义”或“现代唯物主义”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4.“实践的唯物主义”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对象以世界的整体性及其普遍规律和一般特征为研究对象,以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来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马哲把哲学基本问题的形式推进到当代,完成了对传统哲学的超越。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世界的方式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第四节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现实一、世纪之交的境遇1.20世纪最后20年社会主义运动的变化2.马克思主义在世纪之交的境遇,一方面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迄今为止仍然是我们观察和处理现实问题、把握人同世界的整体性关系、确立未来社会发展趋向最为有效的思想武器。

另一方面也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与时俱进,悉心探讨当今时代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在正确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的特征、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及把握全球化问题的本质等重大问题上,求得新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三、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命运1.传统社会主义的反思邓小平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重新审视了社会主义的现实发展,提出判断社会主义制度是否优越的根本标准,在于它是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2.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式:内在根据、现实必然、基本内涵3.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与现实性四、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态势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前瞻性预测当今的全球化给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新的课题迎应全球化的对策与原则第五节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于其中的整个世界以及人和外在世界之间的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它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逐渐形成的。

2.人生观:人生观是人们关于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3.价值观: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包括人)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一种认识和评价标准。

真题链接:哲学与普通人的世界观有何区别?(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答:(1)在人的一生中,世界观的形成途径可能多种多样,但一种世界观形成的自觉与否、时间长短、零散或系统,却与是否接受过哲学训练有关。

我们说的世界观教育,就是哲学教育。

更为重要的是世界观的形成,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

人生观是人们关于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包括人)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一种认识和评价标准。

(2)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个范畴中,世界观的外延最广,层次最高,具有统帅意义。

世界观是人生观的理论基础,它给人生观提供一般观点和方法的指导;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个方面,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应用和贯彻。

只有在一定的哲学世界观基础上形成的人生观,才是自觉的人生观。

世界观还是形成价值观的基础,世界观不同,价值观也就不同,怎样进行价值评价首先是一个世界观问题。

一个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必须符合两项要求:一是对客观事物状况的正确认识,二是对人的需要的正确认识。

无论对客观事物认识,还是对人的认识,它首先是一个世界观问题。

只有对世界、对人与世界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反过来,正确价值观的建立,又会使科学世界观更丰富,更完善。

离开了对哲学的学习、哲学素养的培养这些都是谈不上的。

第一章实践基础上人、自然、社会的统一第一节实践及其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一、实践概念的规定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历史主体认识改造历史客体的最基本的活动。

首先,在实践活动中,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把自己当作一种现实的物质力量运动起来,借助于一定的中介手段,同历史客体发生关系,把自己的活动传导给历史客体,使历史客体发生某种改变。

同时,历史主体也接受历史客体的作用,使历史主体自身也发生某种改变。

其次,作为实践主体的人不仅是一种自然物质实体,而且是社会地组织起来的有意识、能思维的主体。

实践是一种表现出历史主体主观能动性的真正现实的、感性的客观活动。

总之,实践是一种客观过程,但又是一种体现着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客观过程。

实践是精神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主观的东西和客观的东西相统一的过程。

简言之,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

二、实践的基本特征1、实践是感性的物质活动(客观物质性)实践是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它通过这种活动引起客观物质世界的某种变化,以达到实践主体的目的。

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具体表现在: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实践的手段、实践的结果都是物质的,可感知的。

2、实践是能动的活动(主观能动性)人是有思维、有理性的社会性动物,实践过程贯穿了人的自觉的目的和意志,使客观世界按照人的要求和目的得到改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