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是种常见的现象,它给人类带来了光明、温暖和社会的发展

合集下载

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文明

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文明

页眉内容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文明。

早在1万8千年前,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就学会了人工取火。

火会产生光和热。

人们利用火发出的光来照明、指示方向、驱赶野兽;用火发出的热来取暖、烧煮食物、烧制陶器、冶炼金属等。

火,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高度文明的今天,我们在生产、生活中仍然离不开火。

火给人类带来了文明和先进,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痛苦和灾难。

什么是火灾?火灾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和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在所有的自然灾害中,发生频率最高的莫过于火灾。

一、消防工作的重要性消防工作既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保障条件。

当前,消防工作与经济建设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密切,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轻视消防作用,是不珍惜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果;是对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不负责任的表现二、发生火灾怎么办发生火灾时,同学们一定要保持镇静,量力而行。

火灾初起阶段,一般是很小的一个火点,燃烧面积不大,产生的热量不多。

这时只要随手用沙土、干土、浸湿的毛巾、棉被、麻袋等去覆盖,就能使初起的火灾熄灭。

如果火热较大,正在燃烧或可能蔓延,切勿试图扑救,应该立刻逃离火场,打119火警电话,通知消防队救火。

页眉内容1、牢记火警电话119。

没有电话或没有消防队的地方,如农村和边远地区,可以打锣敲钟、吹哨、喊话,向四周报警,动员乡邻一齐来灭火。

2、报警时要讲清着火单位、所在区(县)、街道、胡同、门牌或乡村地区。

3、说明什么东西着火,火势怎样。

4、讲清报警人姓名、电话号码和住址。

5、报警后要安排人到路口等候消防车,指引消防车去火场的道路。

6、遇有火灾,不要围观。

有的同学出于好奇,喜欢围观消防车,这既有碍于消防人员工作,也不利于同学们的安全。

7、不能乱打火警电话。

假报火警是扰乱公共秩序、妨碍公共安全的违法行为。

如发现有人假报火警,要加以制止。

三、发生火灾如何逃生现代教学楼由于楼层逐渐增高,结构越来越复杂,学生密度大,加上课桌、课椅等可燃物较多,当发生火灾时,逃离比较困难。

119消防安全日演讲稿(精选9篇)

119消防安全日演讲稿(精选9篇)

119消防安全日演讲稿(精选9篇)119消防安全日演讲稿篇1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每年的11月9日,是“世界消防日”,11月9日与火警电话号码119相同,这时候正是我国秋冬季,风干物燥,火灾多发。

消防安全知识的贫乏,消防安全意识的淡薄总是能让我们看到、听到一幕幕血的教训。

为增加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使“119”更加深入人心,从1992年起,我国将每年的11月9日定为全国的“消防宣传日”。

作为小学生,我们怎样防止消防事故的发生呢?在此,我向大家提出几点建议:1、不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以及汽油、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校园。

2、自觉爱护校园内的各种消防措施,如消防栓、灭火器等。

3、在教室里,不准随便拉电线,不得擅自使用电器设备。

4、放学之后,要记得关掉电器,并切断电源。

当遇到火灾时,如何逃生自救呢?消防专家介绍了在公共场所遭遇火灾时逃生自救的方法,请同学们仔细听好:1、要了解和熟悉环境。

当你走进商场、宾馆、酒店等公共场所时,要留心安全出口、灭火器的位置,以便在发生意外时及时疏散和灭火。

2、火灾袭来时,不要慌不要乱,及时拨打119或向周围求救。

3、要迅速撤离。

一旦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被火围困时,要立即想法撤离不要贪恋财物。

4、要从通道疏散。

如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室外疏散楼梯等,也可考虑利用窗户、阳台、屋顶、落水管等脱险。

5、要保护呼吸系统。

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否则容易中毒、或者被热空气灼伤呼吸系统软组织窒息致死。

“远离火灾,创造和谐社会”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更加关爱生命,更加关注消防安全,愿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着爱,爱自己,爱亲人,消防安全,从我做起。

老师们、同学们,消防记心中,安全常相伴。

只要我们懂得了消防知识和一定的自救知识、措施,我们就能正确、冷静地面对火灾,远离火灾的危险。

谢谢大家!119消防安全日演讲稿篇2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同学们,你们知道火警电话号码是什么?(119)那11月9日又是什么日子呢?(全国消防日)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就是《消防安全记心中》,一起来学习有关消防安全的知识。

消防安全知识普及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消防安全知识普及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消防安全知识普及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是什么火,既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也可能带来灾难和痛苦。

在现代社会,火灾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而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有助于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很多火灾的发生并非不可避免,而是由于人们缺乏基本的消防常识和安全意识。

比如,一些人在使用电器时不注意功率匹配,乱拉乱接电线;在厨房烹饪时离开炉灶而导致火灾;在公共场所随意丢弃未熄灭的烟头等等。

如果每个人都能掌握一定的消防安全知识,了解火灾发生的原因和规律,就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

它能提高人们在火灾中的自救互救能力。

当火灾不幸发生时,懂得消防安全知识的人往往能够更加冷静地应对,采取正确的逃生方法和自救措施。

他们知道如何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爬行以避免吸入浓烟;知道如何判断火灾的发展趋势,选择合适的逃生路线;知道如何使用灭火器、消火栓等消防器材进行初期灭火。

而缺乏这些知识的人,在面对火灾时往往会惊慌失措,做出错误的决策,导致伤亡事故的发生。

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对于保障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场大火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还会给企业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许多企业因为火灾而停产停业,甚至破产倒闭;一些历史文化遗产和重要的基础设施也可能在火灾中毁于一旦。

通过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提高全社会的消防安全水平,可以减少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在社会公共安全方面,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是人们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

如果火灾事故频繁发生,必然会引发社会的恐慌和不安,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而通过普及消防安全知识,让每个人都成为消防安全的参与者和守护者,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火灾事故的发生,维护社会的公共安全,增强人们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还有助于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

关于火的调查报告

关于火的调查报告

关于火的调查报告火,那可真是个超酷又超厉害的存在呢!一、火的起源火在人类历史上的出现,那简直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

最开始呀,可能是因为闪电击中了树木,引发了大火。

原始人类那时候肯定被吓得不轻,可慢慢的,他们就发现火这个东西其实很有用。

比如说,那些被火烧过的动物尸体,吃起来味道更好,而且还更容易消化。

这就像是大自然给人类开了一个美食小窗口,让人类的饮食一下子就升级了。

而且呀,火还能给人类带来温暖,在寒冷的夜晚,大家围着火堆,那感觉就像现在我们在冬天裹着超级暖和的毛毯一样。

这让人类可以在更寒冷的地方生存下来,不再那么害怕寒冷的冬天啦。

二、火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火在我们现在的日常生活里,那也是无处不在的小明星呢。

咱就说做饭吧,要是没有火,我们可就只能吃那些生的东西了。

什么煎鸡蛋、烤面包、炖排骨,这些美味要是离开了火,根本就没法做。

火就像一个超级大厨,把食材变得香喷喷的。

再说说取暖,冬天的时候,家里的暖气或者火炉,那都是火在默默地发挥着它的热量。

它就像一个贴心的小暖炉,让我们在家里舒舒服服的。

还有哦,在一些特殊的节日里,像篝火晚会。

大家围着篝火唱歌跳舞,那气氛可热闹了。

火在这个时候就像是一个欢乐的小使者,把大家聚在一起,让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三、火在工业中的贡献火在工业领域那也是响当当的大功臣。

在钢铁厂,熊熊大火把铁矿石熔化成铁水,就像魔法一样,坚硬的石头变成了可以做成各种东西的铁。

要是没有火的高温,这铁矿石可不会这么听话。

还有发电厂,通过燃烧煤炭或者其他燃料,火产生的能量转化成了电能,然后电能就像小电流精灵一样,跑到我们家里,让我们可以开灯、看电视、玩电脑。

火在工业里就像一个大力士,推动着整个工业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

四、火与文化火在文化里也是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呢。

在很多神话故事里,都有火的身影。

就像古希腊神话里的普罗米修斯,他为了人类从天神那里偷来了火种,虽然受到了很严厉的惩罚,但是他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

燃料及其燃烧PPT课件 人教版优质课件

燃料及其燃烧PPT课件 人教版优质课件
柴 油
柴 油
汽 油
石油 煤气
有的为 氢气
⑴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 此外,煤中还含有氢元素和少量的硫、氮、 氧等元素。你能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猜 想煤燃烧后的气体中可能含哪些气体?
CO2、CO、SO2、NO2、H2O
(2)煤在燃烧时,对环境会造成哪些 危害?
CO、SO2、NO2会造成大气污染, SO2、NO2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⑴甲小组确定乙醇燃烧的产物可能是( CO2、H2O

⑵乙小组确定乙醇燃烧的产物可能是( CO、CO2、H2O )
⑶把A、B两个装置顺序对调,行吗?为什么?
不行,则无法肯定含有H2O
13 、你不能因为自己是刘翔,就看不起哪些参加全民健身的。 13 、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20 、生活中所遭遇的种种困难挫折,既能成为掩埋我们的“泥沙”,又能成为我们的垫脚石。只要我们善于运用它,就能克服困难,迈向成功。 15 、是战士就应该奋勇杀敌,是勇士就应该无所畏惧,要成功就得努力,去拼搏才能胜利,这里是你们驰骋的天地,勇士们,擦亮你们的眼睛,亮出你们的宝剑,活出属于你们的精彩吧! 8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20 、创造机遇有时并不难,只要懂得把泥土从不需要的地方移到需要的地方,但移动之前,要先能够把心中“理所当然”的冰块移走,把想像春天般铺开。 18 、不要装大,对于装大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捡块砖头,悄悄跟上去,一下子从背后放倒他。 19 、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12 、失败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怀着一颗不服输的心,勇往直前,那么胜利将不会离我们太远。 7 、对生命而言,接纳才是最好的温柔,不论是接纳一个人的出现,还是,接纳一个人的从此不见。 8 、那些在困难面前能够坚持到底、努力奋进的人最终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最后的成功。 13 、如果有天我们湮没在人潮中,庸碌一生,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努力要活的丰盛。 11 、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你要无怨无悔地走完自己的人生历程。想要怎样才能充实地走完这段历程,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碌碌无为,虚度韶华?还是踏踏实实,拼搏奋斗?这取决于 自己。要想成就理想,需要做到不唯众,不唯上。不在意普通的路上是否比别人走得更快,而是又在无人行走的荒野上行走的勇气,这样才能看到别人无法看到的情境。

火的形成与燃烧过程

火的形成与燃烧过程

火的形成与燃烧过程火的形成与燃烧过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火是一种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它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热量,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危险性。

了解火的形成过程以及燃烧的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对火灾的预防与处理。

火的形成是在空气中发生的氧化反应。

它需要三个必要条件:燃料、氧气和点燃温度。

燃料是火的基础,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的形态。

常见的燃料包括木材、纸张、煤炭以及各种石油制品等。

氧气是火的助燃剂,它来自于空气中的氧气分子。

点燃温度是指使燃料自燃的温度,不同的燃料具有不同的点燃温度。

当燃料、氧气和点燃温度同时存在时,燃料开始氧化反应,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并产生明亮的火焰。

火焰是燃料氧化反应产生的可见光的结果,它通常呈现为红色、橙色、黄色、蓝色等不同颜色。

这些颜色的差异是由于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度不同造成的。

燃烧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点燃阶段、燃烧阶段和熄灭阶段。

点燃阶段是最初的点燃过程,当点燃温度达到时,燃烧反应开始进行。

这个阶段通常会伴随着火焰的产生。

燃烧阶段是燃料和氧气不断进行氧化反应的过程,燃烧产生的热量又进一步提供给燃料分子,使其继续氧化。

这个阶段通常火焰会持续燃烧。

熄灭阶段是燃料和氧气反应耗尽,无法维持燃烧反应的过程,火焰逐渐熄灭。

在燃烧过程中,除了热量产生外,还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和有害气体。

烟雾是指燃烧产生的固体和液体颗粒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它由未完全燃烧的燃料颗粒、灰尘和水蒸气组成。

烟雾中的颗粒会吸收光线,从而形成黑色的烟雾。

有害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它们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性。

为了预防火灾的发生,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避免使用易燃物品过多,特别是在密闭空间内,因为这样会增加火灾的几率。

其次,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在家中或工作场所使用不安全的电器设备。

另外,要定期检查和维护家中的电线以及家电设备,确保其工作正常而不产生过多的热量。

此外,培养正确的用火习惯,如熄灭蜡烛、燃气灶等,不要随意离开,以免引发危险。

消防安全教育(最新)

消防安全教育(最新)

3、2010年全国火灾情况分析:
据统计,2010年,全国共接报火灾131705起(不含森林、草原、军队、矿井 地下部分火灾),死亡1108人,受伤573人,直接财产损失17.7亿元,与2009年 相比,起数、损失分别上升2.6%、12%,死亡、受伤人数分别下降3.5%、6.5%。
另接报刑事放火1029起,死亡101人,受伤40人,直接财产损失4282.9万元。
4、火灾分类
根据可燃物的性质和可燃物的类型及其燃烧特性,按照国家标准《火灾分类》 (GB/T4968--2008),火灾分为A、B、C、D、E、F六类。 A类火灾:指固体火灾。这类物质大部分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产生 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 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煤气、甲烷、乙烷、丙烷、 氢气等。 D类火灾:指金属类火灾。如钾、钠、镁、锆、锂、铝合金等火灾; E类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如带电的导线、电缆、变压器、用电设备 等。物质带电虽然不改变其自身的属性及燃烧特点,但在扑救其火灾时应选用不导 电的灭火剂,并应采取防触电的措施。 F类火灾:指烹饪器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1、火灾的危害:
火灾: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消防工作的基本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在社会生活中,火灾是威胁公共安全,危害人们生命财产的灾害之一。俗话 说:“水火无情”;“贼偷一半,火烧全光”。当今,火灾是世界各国人民所面 临的一 个共同的灾难性问题。它给人类社会造成过不少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随着社 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日益增加,火灾损失上升及火灾危害范围扩大的总趋 势是客观规律。据联合国“世界火灾统计中心”提供的资料介绍,发生火灾的损 失 ,美国不到7年翻一番,日本平均16年翻一番,中国平均12年翻一番。全世界每天 发生火灾1万多起,造成数百人死亡。近几年来,我国每年发生火灾约4万起,死 2000多人,伤3000—4000人,每年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10多亿元,尤其是造 成几十人、几百人死亡的特大恶性火灾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 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严峻的现实证明,火灾是当今世界上多发性灾害中发生频率 较高的一种灾害,也是时空跨度最大的一种灾害。

古代的火相关的工作

古代的火相关的工作

古代的火相关的工作一、火的发现与利用火的发现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光明和温暖,还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改变。

古代人类通过摩擦、石击等方式,最终实现了火的掌控和利用。

火的利用使人类能够烹饪食物,提高食物的可消化性,从而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保障。

二、古代火工的职责与技术1. 火工师在古代,火工师是一种重要的职业。

他们负责制作火药、弓箭上的火矢和火枪等武器,使用火药在战争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火工师需要具备丰富的化学知识和技术,熟悉火药的配方和制作工艺。

他们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才能担任这一职责。

2. 炼铁工古代的炼铁工作需要运用火的热能,将矿石加热至高温,使其熔化并与杂质分离。

炼铁工需要掌握燃烧控制的技巧,以确保炼铁过程的顺利进行。

他们还需要懂得如何选用合适的燃料和炉料,以及如何调节火焰的大小和温度。

三、古代火的运输与储存1. 火把传递员在古代,火把传递员是一种常见的职业。

他们负责将火把从一处运送到另一处,以确保火的持续燃烧。

火把传递员需要具备较高的体力和耐力,能够在各种环境下快速移动,并确保火把不熄灭。

2. 火药储存员古代的火药储存员负责储存和保管火药,以确保其安全和稳定。

他们需要了解火药的性质和储存条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火药受潮、受热或发生意外爆炸。

四、古代火的应用领域1. 照明古代人们利用火来解决夜间的照明问题。

他们使用火把、油灯等工具,点燃火焰以提供光亮。

通过燃烧木材、油脂等燃料,产生的火光可以照亮周围的环境,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2. 烹饪古代的火相关工作之一就是烹饪。

通过使用火,人们可以将食物加热至可食用的温度,提高食物的可口度和可消化性。

古代人们利用火制作各种烹饪工具,如灶台、锅炉等,来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

3. 保暖火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是保暖。

古代人们使用火来取暖,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

他们点燃火焰,使其散发出温热的热量,以提供人们所需的温暖和舒适。

4. 冶炼和制造火在古代冶炼和制造领域的应用不可忽视。

木块阴燃 粒径 -回复

木块阴燃 粒径 -回复

木块阴燃粒径-回复木块阴燃,粒径:探索火焰的奥秘火是人类发现并利用的最早的重要发现之一,它为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也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然而,火焰的形成和传播过程却一直充满了神秘和未知。

其中,木块阴燃是一种有趣而古老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木材加工过程中常常发生,并一直引起科学家们的兴趣。

本文将以木块阴燃的粒径为主题,逐步回答这一现象的原因和机制。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木块阴燃。

木材在长时间的加工和存放过程中,如果受到潮湿环境的影响,会渐渐腐朽。

在这个过程中,木材中的纤维素会分解产生热量,从而引发火焰。

然而,与直接燃烧不同,木块阴燃是一种缓慢且不易察觉的过程。

这种现象在木材的生产和运输环节中时有发生,给工人和财产带来了潜在的危险。

那么,木块阴燃的粒径与这一现象有何关系呢?一般来说,木材的粒径越小,木块阴燃的风险越高。

这是因为小粒径的木材表面积更大,湿气更容易进入木块内部。

且小粒径木材之间的接触面积也更大,传导热量的速度更快。

因此,当木材含有一定湿度时,小粒径木材更容易发生阴燃。

那么,为什么木块阴燃会发生呢?这一现象与木材中存在的微生物有关。

木材是一种有机物质,其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微生物如腐菌和真菌能够分解这些有机物质,从而产生热量和湿气。

当木材受潮后,湿气渗入木材内部,提供了微生物生存的环境。

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的过程会产生较高的温度,当温度达到可燃点时,就会引发木材的阴燃。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木块阴燃的机制。

木材阴燃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潮湿腐烂阶段、起火阶段和燃烧阶段。

在潮湿腐烂阶段,木材表面的潮湿环境满足微生物生长的需求,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产生热量。

这个阶段的温度较低,木材表面可能只有几十摄氏度。

当木材内部温度逐渐升高时,进入起火阶段。

在这个阶段,木材中的微生物活动更加剧烈,分解速度加快,温度逐渐升高。

木材表面可能出现明显的烟雾和焦炭现象。

最后是燃烧阶段,木材内部的温度已经达到燃点。

形容火的两字词语

形容火的两字词语

形容火的两字词语
摘要:
1.火的基本概念
2.形容火的两字词语的概述
3.常见的形容火的两字词语
4.这些词语在诗歌中的应用
正文:
火的基本概念:火是一种化学现象,指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光和热。

火的存在为人类提供了光明和温暖,也使得人类文明得以发展。

火的形象多变,可以用许多两字词语来形容。

形容火的两字词语的概述:形容火的两字词语有很多,这些词语通常具有形象生动、简练明了的特点,可以准确地描绘火的各种形态。

常见的形容火的两字词语:例如“熊熊”、“烈火”、“火焰”、“火光”、“火舌”等。

这些词语分别可以形容火的旺盛、猛烈、明亮、灵动等特点。

这些词语在诗歌中的应用:古代诗人在描绘火的形象时,常常使用这些两字词语。

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里的“野火”形象生动,使人感受到火的旺盛生命力。

又如,宋代诗人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写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这里的“烽火”描绘了战争中火的破坏力,突显了诗人对家国的忧虑。

《燃烧的秘密》安全用火,燃烧知识记

《燃烧的秘密》安全用火,燃烧知识记

《燃烧的秘密》安全用火,燃烧知识记火,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从远古时代的钻木取火,到如今各种现代化的用火设备,火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然而,火既能带来温暖、光明和便利,也能带来灾难和痛苦。

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燃烧的知识,安全用火,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燃烧,看似简单的现象,其实蕴含着复杂的科学原理。

燃烧是一种剧烈的氧化反应,通常需要三个要素:可燃物、助燃物(通常是氧气)和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只有当它们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时,燃烧才会发生。

可燃物是燃烧的基础。

生活中常见的可燃物有木材、纸张、汽油、天然气等等。

不同的可燃物有着不同的燃烧特性,比如木材燃烧时会产生明火和烟雾,而天然气燃烧则相对较为清洁和安静。

了解不同可燃物的性质,对于我们安全用火至关重要。

助燃物,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氧气。

空气中约含有 21%的氧气,这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但在一些特殊环境中,比如在充满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的空间里,燃烧就很难发生。

着火点则是可燃物开始燃烧的最低温度。

每种可燃物都有其特定的着火点,例如纸张的着火点相对较低,而煤炭的着火点则较高。

当我们给可燃物提供足够的热量,使其温度达到着火点时,燃烧就会启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火的场景无处不在。

厨房是用火的重要场所之一,做饭时使用的炉灶、燃气热水器等都需要谨慎操作。

比如,使用燃气炉灶时,要确保燃气阀门关闭严密,防止燃气泄漏引发火灾甚至爆炸。

如果闻到燃气泄漏的味道,千万不能开灯、打电话或者使用明火,而应该迅速打开门窗通风,离开现场并及时联系专业人员维修。

冬季取暖也是用火的常见情况。

使用电暖器、热水袋等设备时,要注意远离易燃物,不能长时间无人看管。

使用煤炭取暖的家庭,要保持通风良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此外,吸烟也是一个容易引发火灾的行为。

随意丢弃未熄灭的烟头,可能会点燃周围的可燃物,从而引发火灾。

当火灾不幸发生时,我们需要知道如何正确应对,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燃烧和灭火课件

燃烧和灭火课件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灵石四中 英 景俊
看到这熊熊烈火,你能想到燃 烧给人类带来哪些利与弊?
燃烧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
燃 烧 给 我 光 明 和 温 暖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 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燃烧与我们的社会以 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想下面的燃烧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 了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 碳,使蜡烛熄灭。
分 可燃物与 析 空气隔绝
Na2CO3+2HCl===2NaCl+H2O+CO2↑
想方设法来灭火 请大家想出尽可能 多的方法让上面实 验中的Ⅱ号蜡烛熄 灭
归纳同学们的方法: 1、“剪”可以清除可燃物 2、“盖”、“沙子”、”罩”、
“喷CO2”
低,燃烧放出的热量足可以达到煤的着火点。
小结
燃烧
灭火
PK
缺一不可
破一即可
爆 炸
四、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化学变化
爆炸: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剧烈地燃烧,就会 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膨胀 而引起爆炸。
1. 有的爆炸是化学变化:如火药爆炸。 有的爆炸是物理变化:如气球爆炸、轮胎爆 炸、锅炉爆炸等。 2.除火药外,可燃性的气体如(H2、CO、CH4 )以 及面粉、煤粉等粉尘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遇火 也会发生爆炸。
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呢?
燃烧条件的探究:
现象 铜片上白磷燃烧了, 铜片的红磷和热水中 的白磷不燃烧
现象 热水中的白磷在通 入氧气后燃烧了
【思考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答: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无法改变。 【思考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 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 要什么条件? 答: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 【思考3】向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 磷居然在水中燃烧起来,这再次说明 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答:燃烧确实需要氧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