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代诗歌苏轼《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虞美人》练习+答案

(完整版)《虞美人》练习+答案

《虞美人》练习关于词的知识:1,词兴于隋唐,盛于宋代,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2,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

可分为上下两段,叫“片"或“阙"2 词牌名:虞美人:相传虞美人花与美人虞姬有关.楚汉相争,西楚霸王兵败乌江,听四面楚歌,自知难以突出重围,便劝所爱虞姬另寻生路。

虞姬执意追随,拔剑自刎,香销玉殒。

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了一种鲜红的花,后人把这种花称作“虞美人"。

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就常以“虞美人”三字作为曲名,诉一缕衷肠。

“虞美人”因以逐渐成为词牌名。

一、基础知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组是()a、虞美人(yù) 窈窕(yǎo)惊蛰(zhé)b、漫溯(sù)庐冢(zhǒng)雕栏玉砌(qiè)c、羯鼓(jié) 青荇(xìng)愀然(qiǎo)d、滂沱(pāng)瑰怪(guǐ)深思慎取(shè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辨别筹码颠簸雕阑玉砌b、忽略题词肄业疼心疾首c、联手召唤惆怅屈意逢迎d、朱颜伏法寂寥对薄公堂3、对下面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是()a、春花秋月何时了了:了结,终止b、雕栏玉砌应犹在雕栏玉砌:指所在的羁押处c、只是朱颜改朱颜:指诗人自己的容颜d、问君能有几多愁君:你4、下面对《虞美人》表现手法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本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b、这首词写景虚实结合,上阕两句都是由虚到实.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是实写,用了对比手法。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是虚写,运用比喻把抽象的愁具体化。

5、同“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句是()a、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高中语文 大题精做14 虞美人(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 大题精做14 虞美人(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虞美人一、【2015年高考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好事近【清】黄之隽高卧小船梢,仰看插江峰色。

都被绿痕皴断,是丛篁幽石。

天开十折画屏风,遮住半江黑。

仔细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

1.开头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插”字有何表达效果?【答案】表现了作者乘船观看山水时悠闲自得的心情。

用一“插”字,把江边山峰的尖峭、挺拔形象地表现出来。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作品思想感情、炼字的能力。

从开头两句的“高卧”“仰看”两个词中可见作者悠闲赏景的心情。

用一“插”字,写山峰插入江中,形象地表现了山的尖峭、挺拔。

2.末尾两句中的“悬崖”“崩坼”分别指什么?作者为何说“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答案】“悬崖”指倒映江中的陡峭山崖。

“崩坼”本指倒塌断裂,此指江中的山影破碎散乱。

作者担心竹篙一撑,江面激起水波,把江中的山影漾乱,美景被破坏。

二、【2014年高考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题目。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周晋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

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香,春在无人处。

移舟去。

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1.“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

【答案】此句采用了比拟(拟物)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古诗表达技巧的能力。

赏析诗句的表达技巧,要注重两个方面:一是使用的手法,二是这种手法的具体作用。

“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是说卷帘把春愁放出屋外;本来“愁”是无形无色的,但用“放”“去”等动词,使用了比拟的手法,把“愁”化无形为有形,使得诗句更加形象化。

2.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示例一此词主要表达了春色恼人的孤独惆怅之感。

上片抒发了卷帘放愁愁仍在的无奈、缺少诗朋酒侣而自对鸟语的寂寞之情,下片抒发了大好春光无人欣赏的惋惜、吟诗而未成的遗憾、梨花飘落如雨的怅惘之情。

示例二:此词主要表达了春景无限的欣悦自得之情。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分类训练:写景抒情类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分类训练:写景抒情类

古代诗歌阅读:写景抒情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中渡晚眺韦庄魏王堤①畔草如烟,有客伤时独扣舷。

妖气欲昏唐社稷,夕阳空照汉山川。

千重碧树笼春苑,万缕红霞衬碧天。

家寄杜陵②归不得,一回回首一潸然。

【注】①魏王堤:洛水流经洛阳城内的一段河堤,贞观中赐魏王李泰,名魏王堤。

为当时一大胜景。

①杜陵:地名,在长安城南,韦庄的家乡。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写曾经繁华一时的魏王堤,如今堤畔绿草如烟,胜景不再,表达昔盛今衰之叹。

B.落日的余晖洒满山川,但一个“空”字,营造了凄凉落寞的意境,寄托了诗人的感慨。

C.“千重”“万缕”,景象繁盛,“碧”“红”,色彩鲜艳,以乐景衬哀情,倍增其哀。

D.尾联写诗人船到中流,离家越来越远,眼见家乡在自己面前慢慢消失,不禁潸然泪下。

2.有人说,韦庄诗中不乏“大我之悲”,亦有“小我之叹”。

请结合本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久雨王安石煤炱著天无寸空,白沫上岸吹鱼龙。

羲和①推车出不得,河伯②欲取山为宫。

城门昼开眠百贾,饥孙得糟夜哺翁。

老人惯事少所怪,看屋箕踞歌南风③。

【注】①羲和:传说中为太阳驾车的神。

①河伯:古神话传说中的黄河水神。

①南风:古代乐曲名,借指帝王之歌,用以颂扬明君惠政爱民或施惠于民。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标题总领全诗,其中“雨”字点明写作对象,“久”字点明雨下的时间之长。

B.首联下句正常语序应是“鱼龙吹白沫上岸”,写的是河水因雨大而冲上堤岸。

C.颈联写商人白昼睡觉不经商,意在与夜里百姓饥饿对比,表达对贫苦百姓的同情。

D.借老人歌唱《南风》曲,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希望:帝王应该积极地救助百姓。

4.诗歌前两联是怎样描写久雨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别匡山【注】李白晓峰如画参差碧,藤影风摇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依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

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古诗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翻译赏析

古诗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翻译赏析

古诗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翻译赏析《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

其全文如下: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

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前言】《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作于熙宁七年(1074)七月苏轼任杭州通判时。

时杭州太守陈襄(字述古)调任,即将离杭,宴僚佐于杭州城中吴山上之有美堂。

应陈襄之请,苏轼即席写下了本词。

词中以白描取胜,紧扣有美堂居高临下的特点,把景物和情思交织起来Org,既描绘出杭州形胜的美好景色,又充分表现了陈襄留恋钱塘之意和僚佐们的友情。

上片写揽景兴怀,下片写有美堂上所观夜景。

【注释】⑴湖山信:元佑初,学士梅挚任杭州太守,宋仁宗曾作诗送行曰:“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

”此句即从仁宗诗来。

梅挚到任后筑有美堂于吴山。

神宗熙宁七年(1074)秋,杭州太守陈襄(述句),将调往雨京(今河南商丘)行前宴客于美堂。

席间苏轼作此词。

⑵使君:对州郡长官的称呼,此处指陈襄。

汉时称刺史为使君,汉以后用以尊称州郡长官。

⑶沙河塘:位于杭州东南,当时是商业中心。

⑷水调:商调名,隋炀帝开汴渠,曾作《水调》。

⑸阑:残,尽,晚。

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有“酒阑”,裴骃集解曰“阑,言希也。

谓饮酒者半罢半在,谓之阑。

”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有“白露凝兮岁将阑”,李善注曰“阑,犹晚也”。

【翻译】大好湖山的确是东南这片地域最美啊,一望去是满满千里的无边视野。

陈襄太守能够再来几次呢?到时就算在您面前醉倒了我也会更加来来回回的激动徘徊沙河塘上是灯火初明,谁在唱着曲子呢?夜深了,风静了,该回的时辰了,只有一江水波映着明月如同翡色琉璃一般碧绿通透。

【鉴赏】上片前两句极写有美堂的形胜,也即湖山满眼、一望千里的壮观。

此二句从远处着想,大处落墨,境界阔大,气派不凡。

“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这两句反映了词人此时此刻的心情:使君此去,何时方能重来?何时方能置酒高会?他的惜别深情是由于他们志同道合。

苏轼宋词《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原文译文赏析

苏轼宋词《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原文译文赏析

苏轼宋词《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原文译文赏析《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宋代:苏轼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

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译文】登高远眺,千里美景尽收眼底。

大自然的湖光山色,要数这里最美。

你这一去,何时才能返回?请痛饮几杯吧,但愿醉倒再不离去。

看,沙塘里华灯初放。

听,是谁把动人心弦的《水调》来弹唱?当夜深风静我们扶醉欲归时,只见在一轮明月的映照下,钱塘江水澄澈得象一面绿色的玻璃一样。

【赏析】关于此词的写作,宋人傅榦的《注坡词》所叙甚详。

傅云:“《本事集》云:陈述古守杭,已及瓜代,未交前数日,宴僚佐于有美堂。

侵夜月色如练,前望浙江,后顾西湖,沙河塘正出其下,陈公慨然,请贰车苏子瞻赋之,即席而就。

上片前两句极写有美堂的形胜,也即湖山满眼、一望千里的壮观。

此二句从远处着想,大处落墨,境界阔大,气派不凡。

“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这两句反映了词人此时此刻的心情:使君此去,何时方能重来?何时方能置酒高会?他的惜别深情是由于他们志同道合。

据《宋史·陈襄传》,陈襄因批评王安石和“论青苗法不便”,被贬出知陈州、杭州。

然而他不以迁谪为意,“平居存心以讲求民间利病为急”。

而苏轼亦因同样的原因离开朝廷到杭州,他自言“政虽无术,心则在民”。

他们共事的两年多过程中,能协调一致,组织治蝗,赈济饥民,浚治钱塘六井,奖掖文学后进。

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确实做了不少有益于人民的事。

此时即将天隔南北,心情岂能平静?过片描写华灯初上时杭州的繁华景象,由江上传来的流行曲调而想到杜牧的扬州,并把它与杭州景物联系起来。

想当年,隋炀帝于开汴河时令制此曲,制者取材于河工之劳歌,因而声韵悲切。

传至唐代,唐玄宗听后伤时悼往,凄然泣下。

而杜牧他的的《扬州》诗中写道:“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

”直到宋代,此曲仍风行民间。

苏轼经典《虞美人》原文赏析

苏轼经典《虞美人》原文赏析

【导语】苏轼(1037年1⽉8⽇-1101年8⽉24⽇),字⼦瞻,和仲,号“东坡居⼠”,世称“苏东坡”。

汉族,眉州⼈。

北宋诗⼈、词⼈,宋代⽂学家,是豪放派词⼈的主要代表之⼀,“唐宋⼋⼤家”之⼀。

下⾯是分享的苏轼经典《虞美⼈》原⽂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篇⼀】苏轼经典《虞美⼈》原⽂赏析 虞美⼈·有美堂赠述古 词牌名:虞美⼈|朝代:宋朝|作者:苏轼 湖⼭信是东南美,⼀望弥千⾥。

使君能得⼏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灯初上,⽔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江明⽉碧琉璃。

赏析 此词作于公元⼀〇七四年(熙宁七年)七⽉苏轼任杭州通判时。

时杭州太守陈襄(字述古)调任,即将离杭,设宴于杭州城中吴⼭上之有美堂。

应陈襄之请,苏轼即席写下了此词。

词中以⽩描取胜,紧扣有美堂居⾼临下的特点,把景物和情思交织起来,既描绘出杭州形胜的美好景⾊,⼜充分表现了陈襄留恋钱塘之意和僚佐们的友情。

上⽚写揽景兴怀,下⽚写有美堂上所观夜景。

上⽚前两句极写有美堂的形胜,也即湖⼭满眼、⼀望千⾥的壮观。

此⼆句从远处着想,⼤处落墨,境界阔⼤,⽓派不凡。

“使君能得⼏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这两句反映了词⼈此时此刻的⼼情:使君此去,何时⽅能重来?何时⽅能置酒⾼会?他的惜别深情是由于他们志同道合。

据《宋史·陈襄传》,陈襄因批评王安⽯和“论青苗法不便”,被贬出知陈州、杭州。

然⽽他不以迁谪为意,“平居存⼼以讲求民间利病为急”。

⽽苏轼亦因同样的原因离开朝廷到杭州,他⾃⾔“政虽⽆术,⼼则在民”。

他们共事的两年多过程中,能协调⼀致,组织治蝗,赈济饥民,浚治钱塘六井,奖掖⽂学后进。

他们在⼒所能及的范围内,确实做了不少有益于⼈民的事。

此时即将天隔南北,⼼情岂能平静? 过⽚描写华灯初上时杭州的繁华景象,由江上传来的流⾏曲调⽽想到杜牧的扬州诗,并把它与杭州景物联系起来。

想当年,隋炀帝于开汴河时令制此曲,制者取材于河⼯之劳歌,因⽽声韵悲切。

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普通高中高三高考仿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普通高中高三高考仿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普通高中高三高考仿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祝融是根正苗红....的炎黄后裔。

然而翻看更多的史料,就会发现高贵的祝融其实是个官名。

(甲)《国语》中就有“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的记载。

可见“祝融”是官职,负责掌管用火事宜。

(乙)这在《汉书•五行志上》中得到了印证:“古之火正,谓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

”(丙)由字可知,“祝”在甲骨文中如人跪在神前祷告;“融”的形态则是炊烟自一种叫“鬲”的烹任器具旁边如虫般蠕动而出。

祝融成为“火”的代言,众望所归....。

火的使用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意义重大。

对于尚在蒙昧..状态下的古代先民来说,火是防御野兽的工具、抵御严寒的利器、烹饪美食的神物。

即便是越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火不必再靠天赐予,但如何保留火种、如何将火的使用极大化,依然是个难题。

在这一点上祝融绝对..功德无量,否则也做不了火官。

而且在那一时期火之威力堪比如今的武器,身为火官,必然会在现实生活中参与部落战争,并担负重任。

于是就有了传说中“黄帝大战蚩尤”时祝融襄助火攻,黄帝南巡祝融随侍为之“辨乎南方”的故事。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根正苗红B.众望所归C.蒙昧D.绝对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标点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B.乙C.丙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苏轼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

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高中古诗词阅读】阅读《虞美人》词(附答案)

【高中古诗词阅读】阅读《虞美人》词(附答案)

【高中古诗词阅读】阅读《虞美人》词(附答案)阅读用Yu美女的话完成问题1012①. (8分)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来?你对过去了解多少。

昨天晚上,这座小楼里又刮起了东风。

我的家乡不忍在月光下回首。

玉雕应该还存在,但朱岩变了。

问你能有多少悲伤,就像一条泉水之河,读着美丽的诗句① 完成第十章—12问题(8分)春花秋月何时来?你对过去了解多少。

昨天晚上,这座小楼里又刮起了东风。

我的家乡不忍在月光下回首。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① 人们普遍认为,虞美人是宋朝(977)第二位被囚禁的诗人)或第三(978)第一个月写的。

10这个词是▲(朝代)词作家▲(人名)…制造的(2分)十一.词的上阕共写了“春花”、“秋月”、“小楼”、“东风”和“▲”五个意象,这些意象的共同特点是“美”,词人写这些意象的作用是▲(3(分钟)12“问问你有多担心,就像一条向东流动的泉水。

”它一直受到人们的赞扬。

试着做一个简短的感谢。

我们学会这个词的人“▲“这和这句话很相似。

赏析:▲(3(分钟)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十、南唐(或五代)(1积分);李煜(1分数)。

11明月(明月可加分)分)形象的功能:以美景衬托(1)分)诗人被俘哀愁的情感(1分数)。

(右)(总计2)分)十二、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1(分钟)赏析:词人将抽象的愁绪比作一江春水(1分),生动地展示了被监禁的悲伤(1)分)。

(意对即可)。

古诗词诵读《虞美人》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虞美人》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虞美人》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虞美人》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一、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春花秋月”是美景,词人为什么要追问它“何时了”?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传颂的名句,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这首词笔法起伏跌宕,词人是如何将现实和回忆联系在一起的?阅读下面两首李煜的词,回答以下的问题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4.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虞美人》:“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说自然之永恒不变;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说人生之短暂无常。

B.《虞美人》:采用问答成词,以问开篇,以问答结,结构严谨: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将词人内心难以抑制的愁思贯穿始终。

C.《相见欢》:“无言”表现内心的情绪,痛苦无人与说,也不愿与人说;加之“独上”塑造了一个“斯人独憔悴”的孤独身影。

D.《相见欢》:“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视听结合,描写登楼所见,新月如钩,桐荫深锁,景中蕴含着词人深深的愁绪。

5.在描写“愁绪”方面,本词与《相见欢》手法相似,而表现愁绪的特点各异,试作简要赏析。

根据《虞美人》,完成下列题目。

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6.下列对《虞美人》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作者是李煜,南唐中主李璟之子,史称南唐后主,词中描写的故国是指南唐故都金陵。

(完整版)《虞美人》练习答案

(完整版)《虞美人》练习答案

(完整版)《虞美人》练习答案《虞美人》练习关于词的知识:1,词兴于隋唐,盛于宋代,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2,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

可分为上下两段,叫“片”或“阙”2 词牌名:虞美人:相传虞美人花与美人虞姬有关。

楚汉相争,西楚霸王兵败乌江,听四面楚歌,自知难以突出重围,便劝所爱虞姬另寻生路。

虞姬执意追随,拔剑自刎,香销玉殒。

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了一种鲜红的花,后人把这种花称作“虞美人”。

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就常以“虞美人”三字作为曲名,诉一缕衷肠。

“虞美人”因以逐渐成为词牌名。

一、基础知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组是()a、虞美人(yù) 窈窕(yǎo)惊蛰(zhé)b、漫溯(sù)庐冢(zhǒng)雕栏玉砌(qiè)c、羯鼓(jié)青荇(xìng)愀然(qiǎo)d、滂沱(pāng)瑰怪(guǐ)深思慎取(shè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辨别筹码颠簸雕阑玉砌b、忽略题词肄业疼心疾首c、联手召唤惆怅屈意逢迎d、朱颜伏法寂寥对薄公堂3、对下面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是()a、春花秋月何时了了:了结,终止b、雕栏玉砌应犹在雕栏玉砌:指所在的羁押处c、只是朱颜改朱颜:指诗人自己的容颜d、问君能有几多愁君:你4、下面对《虞美人》表现手法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本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b、这首词写景虚实结合,上阕两句都是由虚到实。

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是实写,用了对比手法。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是虚写,运用比喻把抽象的愁具体化。

5、同“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句是()a、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苏轼《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阅读训练及答案

苏轼《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小题。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

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注】此词作于熙宁七年(1074)七月苏轼任杭州通判时。

时杭州太守陈襄(字述古)调任,宴僚佐于杭州城中吴山上的有美堂。

应陈襄之请,苏轼即席写下了本词。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片前两句极写有美堂美丽壮观的胜景,大处落墨,境界阔大,气势不凡。

B. 上片后两句运用设问,询问友人,期待与述古有朝一日能再次相会,把酒痛饮。

C. 下片前两句化用杜牧“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词句,直抒内心痛别之情。

D. 上片以乐景写忧思,寓情干景;下片因景寓情,由忧而乐:情感表现极有层次。

15. 词的最后两句如何理解?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4. C
15. 夜深风静扶醉欲归时,夜景如画:一轮明月映照下,钱塘江水澄明如镜(玻璃);词人以明澈、温静的江月,象征述古为人高洁耿介,也象征二人友情的纯洁深挚;以景结情,既表达了对朋友人格的赞美,也表达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深情。

统编版高考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统编版高考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统编版高考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苏轼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

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注释】此词作于熙宁七年(1074)七月苏轼任杭州通判时。

时杭州太守陈襄(字述古)调任,宴僚佐于杭州城中吴山上的有美堂。

应陈襄之请,苏轼即席写下了本词。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上片前两句极写有美堂美丽壮观的胜景,大处落墨,境界阔大,气势不凡。

B. 上片后两句运用设问,询问友人,期待与述古有朝一日能再次相会,把酒痛饮。

C. 下片前两句化用杜牧“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词句,直抒内心痛别之情。

D. 上片以乐景写忧思,寓情干景;下片因景寓情,由忧而乐:情感表现极有层次。

(2)词的最后两句如何理解?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C(2)①夜深风静扶醉欲归时,夜景如画:一轮明月映照下,钱塘江水澄明如镜(玻璃);②词人以明澈、温静的江月,象征述古为人高洁耿介,也象征二人友情的纯洁深挚;③以景结情,既表达了对朋友人格的赞美,也表达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深情。

【解析】【分析】(1)C项,“直抒内心痛别之情”表述错误,下片前两句化用杜牧“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词句,杜牧在他的著名的《扬州》诗中写道:“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

”直到宋代,此曲仍风行民间。

这种悲歌,此时更增添离怀别思。

离思是一种抽象的思绪,能感觉到,却看不见,摸不着,对它本身作具体描摹很困难。

词人借助灯火和悲歌,既写出环境,又写出心境,离怀别思表现含蓄蕴藉,并非直抒胸臆。

故选C。

(2)诗歌最后两句是“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写有美堂上所观夜景。

词人借“碧琉璃”喻指江水的碧绿清澈,生动形象地形容了有美堂前水月交辉、碧光如镜的夜景。

走笔至此,词人的感情同满江明月、万顷碧光凝成一片,仿佛暂时忘掉了适才的宴饮和世间的纷扰,而进入到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境界。

【参考文档】虞美人诗词阅读答案-word范文模板 (1页)

【参考文档】虞美人诗词阅读答案-word范文模板 (1页)

【参考文档】虞美人诗词阅读答案-word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虞美人诗词阅读答案
阅读《虞美人①》词,完成第10—12题。

(8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①一般认为,《虞美人》是词人入宋做俘虏的第二年(977)或第三年(978)正月所写。

10.这首词是▲ (朝代)时词人▲ (人名)所作。

(2分)
11.词的上阕共写了“春花”、“秋月”、“小楼”、“东风”和“ ▲ ”五个意象,这些意象的共同特点是“美”,词人写这些意象的作用是
▲ (3分)
1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历来为人所称颂,试作简要赏析。

我们所学该词人的“ ▲ ”与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赏析:▲ (3分)
10、南唐(或五代)(1分); 李煜(1分)。

11、明月(答“月明”可给分)(1分)
意象的作用:以美景反衬(衬托)(1分)诗人被俘哀愁的情感(1分)。

(意对即可)(计2分)
1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1分)
赏析:词人将抽象的愁绪比作一江春水(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被囚的愁苦之
情(1分)。

(意对即可)
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虞美人(阅读答案)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虞美人(阅读答案)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虞美人(阅读答案)【宋】陈与义余甲寅岁,自春宫出守湖州,秋杪,道中荷花无复存者。

乙卯岁,自琐闼以病得请奉祠,卜居青墩。

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断也。

以长短句记之。

①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②荷花去。

病夫因病得来游,更值满川微雨洗清秋。

去年长恨拏③舟晚,空见残荷满。

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

【注释】①甲寅岁自春官出守湖州:甲寅岁为宋高宗绍兴四年(1134 )年。

这年八月,词人自礼部侍郎(即春官)出知湖州,九月二十一日到任。

乙卯岁为绍兴五年。

这年二月,被召入朝为给事中。

六月,词人借病辞职,以显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实际上只领祠禄闲居,卜居青墩,立秋后过了三日便离去。

杪(miǎo):年月或四季的末尾。

锁闼:指宫殿门上镂刻的连琐图,这里代指宫门,因给事中供职处在宫殿中,故云。

青墩:一小镇,在湖州之南,据《一统志》云:在桐乡县北二十五里,与湖州这乌镇止隔一水。

②平度:舟行平稳。

③拏(n):牵引。

【参考译文】立秋后三日,只见秋满湖荷花盛开,小船在荷塘上慢慢滑行。

因病休假正伺机得以游赏,正遇上细雨濛濛,使得整个荷塘的景色更加清新。

只遗憾去年秋末乘船,途中所见唯有败叶残荷。

我用什么来报答你的恩情呢?今年一路盛开的荷花将我一直送到了青墩。

【文学常识】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长于诗,创简斋体。

诗作新颖精巧,自然清丽。

与黄庭坚、陈师道,并称江西派之三宗。

【阅读训练】1.上片第二句平度荷花去,平度二字写出在荷花塘里舟行的_____,也表现了诗人心情的___.2.上片第三、四句,进一步写出自己心情舒畅的原因:(1)________;(2)_______。

3.下片第一句回忆________的光景,恨空两字表现了诗人_______的心情。

4.下片末两句运用________手法,描写荷花_______,也借此表现诗人的____心情。

5.默写陈与义的词句。

虞美人寄公度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虞美人寄公度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虞美人寄公度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虞美人寄公度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虞美人·寄公度
舒亶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

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①只合尊②前老,雪满长安道。

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注】①浮生:指人生。

②尊:通“樽”,酒杯。

1、请简析上片中“独”字的表达效果。

(5分)
2、词的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6分)
(三)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6分)
3、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①《曹刿论战》中对战争场面的描写,作者只用了“齐人三鼓”、“ ”和“ ”三句,就概括出鲁军从防御到反击再到追击齐军的全过程。

②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

③韩愈通过鲜明的对比,批驳当时流俗耻于从师的错误风气:“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答案
1“独”,即孤独,独自,形象地描写了词人独自一人、倚阑眺望的.情态,透露出朋友远离、触景而生的孤独惆怅之感。

(5分)
2.这两句运用了对面着笔(或虚写、想象)的手法。

想象朋友公度远在江南也天天登高望远,思念自己;即使道远雪阻,他也一定会给自己寄赠一枝江南报春的早梅。

词人通过这幅想象的画面,来表现自己对远方朋友的无限思念之情。

(6分)
3.( 6分)①齐师败绩遂逐齐师②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③犹且从师而问焉而耻学于师。

【古诗文阅读】苏轼《虞美人寄公度舒宣》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苏轼《虞美人寄公度舒宣》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苏轼《虞美人寄公度舒宣》阅读练习及答案【古诗文阅读】苏轼《虞美人?寄公度舒宣》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
下面一首宋词,提问问题。

虞美人寄公度舒宣
苏轼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

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情缘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故人早晚上高台,追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1.这首词上下阙写景的角度或手法有何不同?词的上阙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2.这首词中“汪”、“张贴”、“寒”、“八十”等字改得较好,请选择其中两个联系全诗分析其运用特点或抒发效果。

参考答案
1上阙写下的实景(眼前景),下阙写下的就是虚景(想象之景),手法就是利害融合;请问深秋之景和冬景一般会。

写下了深秋苍茫不景气寒意侵人的特点。

整体表现了诗人寂寞伤感的心境。

2.“涵”字写写出了深秋时节天空的苍茫开阔和水天一色的特点,意境阔远;“贴”字极言燕飞之高犹如云去,极目难及;“寒”字以感觉写视觉,以景写心,使人联想到“高处不胜寒”;“满”写出了雪之大,暗寓见友之难,行路之难,突出了思友之情。

高三语文词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语文词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语文词试题答案及解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周晋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

尽长无侣。

自对黄鹂语。

絮影蘋香,春在无人处。

移舟去。

未成新句。

一砚梨花雨。

【1】“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

(4分)【答案】此句采用了比拟(拟物)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

【解析】此类题一般要从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阐述“志”的内涵或“景”与“情”的关联;概述这种结构技巧的功效。

注意在解答技巧的效果时,一定要结合诗句中的关键词具体分析,切记空洞。

本题应抓住关键词“放”“春愁”,然后判断词句的修辞是比拟,再谈效果即可。

要注意分析“春愁”的无形变有形。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4分)【答案】答案一:此词主要表达了春色恼人的孤独悯怅之感。

上片抒发了卷帘放愁愁仍在的无奈、缺少诗朋酒侣而自对鸟语的寂寞之情,下片抒发了大好春光无人欣赏的惋惜、吟诗而未成的遗憾、梨花飘落如雨的惆怅之情。

答案二:此词主要表达了春景无限的欣悦自得之情。

上片抒发了卷帘放去春愁的畅快、虽无友人却独时鸟语的悠然之情,下片抒发了飘飘絮影脉脉蘋香春在无人赴的惊喜、梨花飘落如雨诗意盎然的沉醉之情。

答案三:此词既有孤独惆怅的春愁,又有春景无限的欢欣自得。

例如上片有午梦初回浓浓的春愁,也有自对鸟语趣味恒生你的悠然;例如下片有春在无人处的惊喜,也有梨花飘落如雨的惆怅。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题干中给出了两个理解角度,可以从“愁”“喜”二者中选取其中一个角度分析作答。

组织答案时,可分两步,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如结合“春愁”具体的诗句来分析,证明自己的观点。

注意自圆其说即可。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山花子 ·春恨陈子龙①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

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注】此词作于熙宁七年(1074)七月苏轼任杭州通判时。

时杭州太守陈襄(字述古)调任,宴僚佐于杭州城中吴山上的有美堂。

应陈襄之请,苏轼即席写下了本词。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片前两句极写有美堂美丽壮观的胜景,大处落墨,境界阔大,气势不凡。

B. 上片后两句运用设问,询问友人,期待与述古有朝一日能再次相会,把酒痛饮。

C. 下片前两句化用杜牧“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词句,直抒内心痛别之情。

D. 上片以乐景写忧思,寓情干景;下片因景寓情,由忧而乐:情感表现极有层次。

15. 词的最后两句如何理解?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夜深风静扶醉欲归时,夜景如画:一轮明月映照下,钱塘江水澄明如镜(玻璃);词人以明澈、温静的江月,象征述古为人高洁耿介,也象征二人友情的纯洁深挚;以景结情,既表达了对朋友人格的赞美,也表达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深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