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数学阅读 彰显教学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重数学阅读彰显教学魅力

盐城市冈中小学王亮

【摘要】有效的数学阅读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学生的数学素养;能够使学生掌握数学阅读方法,提高数学阅读能力;能够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使他们逐渐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因此,我们应提供一切可能的机会以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会数学阅读,使数学阅读之花芬芳灿烂、奇香四溢!本文从激发兴趣——播撒阅读之种、掌握方法——催生阅读之根、多元开放——怒放阅读之花、体验成功——结满阅读之果四个方面入手展开阐述。

【关键词】数学阅读激发兴趣掌握方法体验成功

数学阅读是指学生个体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积累,调动潜在的思维灵性,通过阅读数学教材、教师呈现的文字信息和图片音像资料、学生积累的素材及课外数学读物等相关材料,用数学的方法和观点来认知、理解、汲取知识和感受数学文化的学习活动。有效的数学阅读可以快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数学分析、推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呢?笔者作了如下的尝试:

一、激发兴趣——播撒阅读之种

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莎士比亚兴趣是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最大动力。心理学家希尔博士说过:“人与人之间有很少的差距,那就是对事物有无兴趣,这种很小的差距所形成的结果却是非常大的,那就是兴趣可能使你通向成功,无兴趣可能使你通向失败。”但是,在教学中学生对于阅读数学文本很少感到有兴趣,我们经常可看到或听到一下的现象。

“孩子,作业做完了,看点课外书吧!”“好吧!我现在看《安徒生童话》”;“孩子,快来做奥数题”“不,我要看电视”“唉,我的孩子一放学就玩游戏,真是管不住”

为什么学生喜欢看《安徒生童话》?喜欢看电视、玩游戏?而不喜欢看数学课外书?这是因为与看电视相比,电视、电脑游戏能够给人们带来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互动娱乐体验。与文学故事相比,数学文本没有艺术作品那样富于动人的情节或鲜艳的色彩,儿童一般不会自发地对事物背后抽象的数学属性产生兴趣。尽管数学没有吸引儿童兴趣的外在特征,我们也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上来,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体验到数学内在的魅力,产生成对数学本身的内在的兴趣。那么如何让学生对数学阅读感兴趣呢?

1、营建氛围,促进阅读

浓厚阅读氛围的营建,是学生产生数学阅读兴趣的基础。

如在教室里张贴几条古今名言和名画:高尔基的“热爱书吧——这里是知识的源泉”,笛卡儿的“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寥寥数语,既营造出浓浓的书香氛围,又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再如,把教室的一角装饰成“数学墙报”,鼓励学生积极撰写数学稿子,撰写的内容有学生阅读文本后的反思及数学小故事、趣味数学题、数学信箱、学习经验交流等等。数学墙报每两个星期更换一次,到期中或期末时评比一下哪些学生发表的稿子最多、最有质

量。通过“数学墙报”,不但培养学生了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这样也就真正达到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的效果。

2、开展竞赛,趣味阅读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数学阅读趣味比赛。趣味竞赛内容有“考眼力游戏”“谁是预习小能手”“谁是高明医生”等。这些游戏都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读题能力、预习能力和分析能力。

“考眼力游戏”:出示几组由数据、图形、符号、文字等组成的材料,内容由简入深,先让学生看一眼,时间只有几秒钟,然后老师把材料隐藏起来,让学生凭着记忆将材料写在答题板上,最后同桌根据材料进行互评,评出优胜者。

“谁是预习小能手”:在指导学生预习方法之后,选择一节数学内容,让学生自主预习,然后让学生写下自己预习后所得到的知识。记录形式为:预习后我知道了什么?对于这一道题我还有其他的解法?(举例说明)我不懂的地方有什么?老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和上课表现,评出预习小能手。

“谁是高明医生”:出示典型错题让学生找出错在什么地方?原因是什么?如何改正?老师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给予评价。

如上活动,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播撒下了学生渴望阅读数学文本的种子,有了适宜的温度和条件,它必将生根发芽。

二、掌握方法——催生阅读之根

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妨碍才能的发挥。

——贝尔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是学生形成良好认识结构的纽带。读书方法决定了阅读效果。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因此,引导而且掌握有效的阅读数学文本的方法是数学教学的关键。但是,在教学中我们还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

学生:“唉,我真笨,又把数字看错了。”

“老师叫我们预习,你预习了吗?”“还没有,这个吗,老师又不检查,看一下就搞定。”

家长:“老师,我孩子做作业不给他读题目就会错,有什么办法吗?”

老师:“现在的学生真搞不懂,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理解,也不想想合格率是9%可能吗?”

为什么这些现象在教学中会频繁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缺乏对学生与数学文本对话的具体指导。像这样忽视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数学课本自主地获取知识,会不同程度的导致学生失去阅读数学课本的兴趣,失去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从而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实践证明,采用个体阅读和合作阅读相结合的办法,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1.运用方法,独自阅读

学生预习数学课文或独立练习、测试,都必须经过个体的独立阅读,才能让文本的意义脱离语言的外衣,而焕发出内在的生命光彩。

个体阅读,有以下几个好方法:(1)咬文嚼字,反复阅读。指学生主体在反复阅读教

材内容的基础上,“点击”重点字、词,展开分析、研究,获得对文本的深层次感悟。此方法适合于学生阅读应用题、概念、法则、公式以及解题方法、操作步骤等。当教师引领学生与有关概念对话时,可让学生借助“概念的关键词语是哪几个?能去掉或换成别的词语吗?能举大量的正反例子吗?怎样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呢?”等等来理解。经过抓住关键词,反复推敲,让学生理解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准确把握结论的内涵。(2)动手操作,理解阅读。指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经验多次阅读数学文本,并借助算一算、摆一摆、折一折、填一填、画一画等实践活动,去发现、探索、感受、体验文本的蕴蓄,从而实现与文本的有效对话。(3)质疑问难,比较阅读。指学生与文本对话时,针对材料中所提的问题和留白之处,或提出问题,或认真地思考、验证、比较书上的结论,搞清每个概念、每个算式、每个图形的意思及知识的前后联系。这几种方法有时可单独使用,有时可综合使用,如真正掌握,肯定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下面以《解比例》为例,说说学生是怎样质疑问难,比较阅读的。教学时先出示“30:12=45:x ”。学生一般是这样解的:解:30x=12×45,30x=540, X=18 此时老师可适时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书上和我们解的一样吗?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自己的疑问吗?生1:“老师,书上为什么不先算出12×45的结果呢?”(质疑)生2:“我知道,这样可以约分,能使计算更简便。”(释疑)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质疑问难,较好地掌握了解比例的方法。

2、借助论坛,合作阅读

“对话”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是千姿百态的,如果学生的阅读只停留在个体的理解上,那就达不到提升学生思维的目的。因此,可设置一个“互助论坛”。让学生在“互助论坛”里聆听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自我认识、行为等方面的调整和提高。“互助论坛”每周举行一次,内容可以是数学阅读时的疑难问题,也可以是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错题。论坛的操作按“阅读文本——同伴互助——现场对话——教师引领——实践再创”展开。

下面以“长方形的周长一定,它的长和宽成什么比例关系”为例,谈谈互助论坛的操作流程。

师:“请同学们阅读上面的题目,想一想,题中两个量成什么比例关系?”(阅读文本)师:“成什么比例?为什么?小组交流一下。”(同伴互助)

生1:“第3题有的说是反比例,有的说不成比例,老师,到底成什么关系呀?”

师:“是啊,到底成什么关系呢?你们能说出各自的理由吗?”

生2:“我说是成反比例,因为(长+宽)×2=周长,周长一定。”

生3:“不是的,周长一定,周长除以2也一定,那么就变成和一定了,所以不成比例。”(现场对话)

师:“听了两位同学的理由,现在你认为谁的理由更有说服力呢?”“第3个同学。”

师:“是啊,(长+宽)×2=周长(一定),虽然看起来像是积一定,但实际上长方形的周长是指四条边的总和,它是和一定,不是积一定。所以我们在判断是否成正反比例时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一定要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的判断。(教师引领)师:“下面我们再来判断一下,好吗?”(实践再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