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历史 第三回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日本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经历了弥生时代、古墳时代,到大化改新、律令制度确立,再到平安时代的繁荣与变革。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古代日本社会的历史发展脉络,认识日本文化的起源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密切关系。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古代文明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古代日本的历史发展,学生可能较为陌生,且对于日本文化的了解也相对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寻找关联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起古代日本历史的知识框架。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古代日本的历史发展脉络,掌握大化改新、平安时代等关键历史事件;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分析、综合、评价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查阅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日本文化的认识,增强学生对邻近国家历史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古代日本的历史发展脉络,大化改新、平安时代等关键历史事件。

2.教学难点:对古代日本社会制度、文化的理解和分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日本地图、介绍日本地理位置,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日本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古代日本的历史发展脉络,掌握大化改新、平安时代等关键历史事件。

3.合作探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就古代日本社会制度、文化特点等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一课,主要介绍了日本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7世纪的历史。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日本原始社会的构成、大化改新、飞鸟时代、奈良时代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展现了古代日本的历史风貌,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古代文明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古代日本的历史认知相对较弱,对于日本原始社会、大化改新等概念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引导和巩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原始社会的构成、大化改新、飞鸟时代、奈良时代等历史知识,掌握日本历史的发展脉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日本原始社会的构成、大化改新、飞鸟时代、奈良时代等历史知识。

2.教学难点:大化改新的意义、奈良时代的特点等。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解决问题。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历史事件,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知识。

4.图片、图表引导:运用生动的图片、图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

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图片、图表、案例等。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日本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日本地理位置,进而引入本课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图片、图表等辅助材料,呈现日本原始社会、大化改新、飞鸟时代、奈良时代等历史知识。

在呈现过程中,教师简要讲解相关历史事件,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历史感知。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课件--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课件--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日本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背景 内容
第1课 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第2课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第3课 明治维新
影响 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
简单了解日本
日本的由来
公元前1世纪小国林立
4世纪统一
7世纪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①镰仓幕府
12世纪末幕府统治
(1192——1333年) ②室町幕府
对比探究:日本幕府锁国政策和中国清朝的闭关锁国有什么不同?
日本:主要是防止外部侵略
清朝:主要是封建统治者的盲目自大
相同点:
(1)都是落后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
(2)都是为维护其封建统治
幕府的锁国政策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材料一、
材料二:在棉纺织业中, 商人以“出机”、“换 棉”等形式给生产者提 供棉花和织机,让劳动 者在自己家中织布,按 成品多少付给工资,控 制了农村家庭手工业者。
1853年
英美、国俄东印、度法舰、队荷兰和日签订类似条约 ,列 强取司得令领佩事里 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
日设置租《界日、协美定亲关税善权条。 约》
思考: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对日本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1、打开日本国门,使日本沦为半殖民地,民族危机加深。 2、冲击着日本社会,激化社会矛盾,进一步动摇幕府统治。 3、西方列强殖民侵略客观上刺激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4、西方先进思想传入,使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反对幕府 统治,要求改革呼声更加强烈。
5.结果:“大政奉还” 形式上结束了幕府统治
思维拓展:幕府为何要“奉还大政”给天皇?
目的:消除倒幕派讨伐的借口, 保留实际权力。
该图现藏于日本东京圣德纪念馆。1867年,萨摩、长州等藩组成讨幕联 盟,策划武力讨幕;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席卷包括京都在内的幕 府管辖区。幕府统治摇摇欲坠。在此情况下,德川庆喜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 1867年10月24日他假意向朝廷提出辞职,将政权交还天皇,称为大政奉还。

日本侵华历史事件

日本侵华历史事件

日本侵华历史事件日本在侵华过程中利用语言具有民族认同的特性在殖民地推行语言同化政策。

它是日本对被殖民地施行同化政策的一种,今天给大家找来了日本侵华历史事件,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日本侵华历史事件一:马关条约日本明治维新后,蓄意对外扩张,逐渐形成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其第一步是攻占台湾,第二步是吞并朝鲜,第三步是进军满蒙,第四步是灭亡中国,第五步是征马关条约服亚洲,称霸世界。

1871年,近代中日两国签订了第一个条约;;《中日修好条规》,该条约第一款就写明:“嗣后大清国、大日本国倍敦和谊,与天壤无穷。

即两国所属邦土,亦各以礼相待,不可稍有侵越,俾获永久安全。

”这是一个平等的条约。

但日本不顾条约中“两国所属邦土……不可稍有侵越”之规定,于1872年入侵中国属国琉球,1874年入侵中国领土台湾,还透过《北京专约》迫使清政府间接承认琉球为日本属国,并于1879年正式吞并琉球国,改设为日本的冲绳县。

同时,日本还入侵中国的另一个属国;;朝鲜,于1875年制造“云扬号事件”,1876年以此为借口强迫朝鲜签订不平等的《江华条约》。

其后日本又利用朝鲜发生的“壬午兵变”和“甲申政变”进一步扩大在朝鲜的势力,排挤朝鲜的原宗主国;;中国,并于1885年与清政府签订《天津会议专条》,在事实上取得了与中国在朝鲜半岛的对等地位。

此后日本即有计划地投入全国国力开展了针对中国的扩军备战活动,以进行一场“国运相赌”的战争。

可见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前,日本就已经染指台湾和朝鲜,并取得一定进展,而日本在甲午战争的胜利及《马关条约》的签订则使日本的野心变成现实。

1894年,以朝鲜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向中国请兵为契机,日本派大军进入朝鲜,并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

中日两军在陆上的主要战役有成欢之战、平壤之战、鸭绿江江防之战、金旅之战、辽东之战等,海上的主要战役有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威海卫之战等,日军基本上节节胜利。

日本近现代文学流派史第三章

日本近现代文学流派史第三章

第二节 观念小说和悲惨小说
一、产生背景 二、定义 三、代表作分析
一、产生背景 中日甲午战争胜利后,日本资本主义加速发展,社会问题 随之而来。作家以批判的目光投向社会,思考社会黑暗面 ,主力是后期砚友社作家。 二、定义 ① “观念小说”:又称“主观小说”或“主题先行小说”。 不单纯表现凄惨人物与事件,主题先行,明示作家理念, 批判现实,认定社会悲剧的根源来自社会,代表作家是后 期研友友社作家川上眉山、泉镜花。 “悲惨小说”:也称“深刻小说”,追究社会矛盾产生的 惨剧,将其写实的表现出来,基调悲怆,内容多死亡,悲 恋等题材,旗手是广津柳浪,代表作是《黑蜥蜴》《情死 于今户》
泉镜花 泉镜花 (1873—1939),跨越明治、大正、昭和三个时代的伟大作家。 原名镜太郎,生于石川县金泽市。父亲是雕金和象牙工艺师。镜花从小 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曾在教会学校北陆英和学校受教育。青年时期由 于爱好文学,拜在作家尾崎红叶门下。日本新文学是在日本近代社会特 定的历史条件下,在继承日本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学遗产的基础上,吸收 西方文学和中国古典文学的营养,随着日本整个国家的成长壮大而发展 起来的。1893年发表处女作《冠弥左卫门》。1895年发表《夜间巡警》 和《外科室》,受到好评,被视为“观念小说”的代表作。由于战争使 日本经济矛盾、社会危机日益加深,对不公正的现实感到愤慨,相信永 恒的纯洁的爱的存在,开创了日本的“观念文学”。此后发表了一系列 表现处于伪善横暴世界中的善良人性的作品。1900年问世的《高野圣僧 》,描写一个怪兽怪鸟袭击人的故事,说明人在世上要受到不可抗拒的 力量、鬼神的力量、佛教的力量的支配,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小说《 妇系图》(1907)、《歌行灯》(1910),也就是他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1909年参加后藤宙外等人组织的文艺革新会,标榜反自然主义文学。 大正年代发表了《天守物语》、《棠棣花》和《战国新茶渍》等剧本, 被称为唯美主义戏剧的杰作。他以追求美的观念和浪漫主义丰富了日本 文学。1937年成为帝国艺术院院士。

2024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教案新人教版

2024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教案新人教版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古代日本》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古代日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古代日本》问题。
2.能力层次:学生在历史学科的基本能力方面表现较好,能够进行史料的阅读和分析。但部分学生在历史事件的解读和分析能力上仍有待提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进一步提升。
3.素质层次:大部分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但部分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方面表现较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培养。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古代日本》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古代日本》内容,强调《古代日本》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古代日本》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七、教学反思与改进
我在教学中使用了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学生们对于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还是很感兴趣的。但是在讨论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解读和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他们往往只能看到表面的问题,而无法深入地去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多地引导学生去关注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提高他们的历史解释能力。
4.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们在完成课后作业时表现认真,能够按照要求完成作业并提交。他们在作业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表现出对《古代日本》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世界近代史之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世界近代史之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 〔2〕幕藩体制的特点 ❖ 将军一人拥有全国的土地全部权; ❖ 大名对领地的全部权是临时的、不稳定的; ❖ 以石高确定身份和家格; ❖ 1石=1.8中国石〔10斗/120斤〕=180公升/216斤,
“石”,体积和称量单位 “高”,意指数量。石高是 日本幕府时代用以表示土地生产力的一种制度。 ❖ 以将军、大名为首的封建主阶级对农民进展直接掠夺。
❖ 〔3〕幕府对领主的掌握 ❖ 《武家诸法度》〔 幕府公布的法治原则〕: ❖ 不许结成徒党、不许建筑新城堡、不许私自联姻; ❖ 参觐交代〔sankinkotai—さんきんこうたい〕制
参觐交代制
❖ 又称参勤交代制。日本江户幕府严密掌握各地 大名的重要措施。规定各地大名要在肯定期间 〔每隔一年〕轮番来江户参觐,替幕府将军执 行政务一段时间,然后返回自己领土执行政务。
“一而王者,二而天地人之 三者,一贯首于天地人之上, 贯于天地人之上为神道。王 道中第一之人,天下之君 也”。——《神道传授》
三、德川幕府的锁国令
❖ 1、禁教与锁国
❖ 葡萄牙人传播天主教
❖ 禁教的直接缘由——1612年冈本大八大事
❖ 有马晴信
冈本大八

本多正纯
❖ 禁教的根本缘由:阻碍集权政治

文化伦理的冲突
❖ 将军、大名对农民实行的政策:残酷剥削,努力爱护。 ❖ “对百姓可以让其不死不活地进展征收”; ❖ “把农民弄得不死不活,是政治的秘诀” ; ❖ “四公六民”“五公五民”,甚至“七公三民” 。
幕府对农民的爱护与限制措施
——防止小农破 产为首务
1643年《土地管制条例》——制止土地买卖;
1673年《分家限制令》——制止十石以下农 户分家防止财产分割而破产;实行长子继 承制;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古代日本》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日本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7世纪的历史。

教材通过介绍日本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使学生了解古代日本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既有文字描述,又有插图和图表,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古代文明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古代日本的历史了解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填补这一空白。

此外,学生对于古代日本的文化、制度等方面可能存在一些困惑,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解释。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日本的历史背景、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掌握大化改新的内容及其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日本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古代日本的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大化改新的内容及其意义。

2.教学难点:大化改新的原因和意义,以及古代日本文化中的宗教信仰和艺术成就。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日本地图和国旗,引导学生关注日本这个国家,激发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古代日本的历史背景、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

3.合作讨论:分组讨论大化改新的原因和意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教师讲解:讲解大化改新的具体内容及其意义,解释古代日本文化中的宗教信仰和艺术成就。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大化改新的重要性。

6.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对古代日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精品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精品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精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主要讲述了日本从公元前世纪至公元7世纪的历史发展。

课程内容包括:日本的位置、日本与中国文化的交流、日本的大化改新等。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古代日本的历史背景、文化特点及其与中国文化的联系,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日本历史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文明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古代日本的历史了解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丰富他们的知识体系。

同时,学生对于日本文化的兴趣较高,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日本的历史背景、文化特点及其与中国文化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不同文明的尊重和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古代日本的历史发展、大化改新的内容。

2.难点:日本与中国文化的交流、大化改新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解决问题。

4.对比分析法:通过比较日本与中国文化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3.学习任务单: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音频资料,展示古代日本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古代文明,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古代日本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日本与中国文化的交流。

通过展示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大化改新的内容和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对比分析日本与中国文化的异同,加深对大化改新的理解。

第11课古代日本 课件-2021-2022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古代日本 课件-2021-2022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返回
历史
( D )6.学习历史,要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以下属 于“历史解释”的是 A.古巴比伦文明起源于两河流域 B.阿拉伯数字是古印度人发明的 C.庄园耕地分为“自营地”和“份地” D.“大化改新”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日本建立起中央集权 的封建国家
返回
历史
( B )7.“日本朝野醉心于学习和模仿唐朝的制度与文化,前 后历300年之久。”此史料突出反映了日本的哪一特点 A.凶恶残暴 B.善于学习 C.忧患意识 D.崇拜神灵
返回
历史 二、综合题
11.不断创新、学习是一个国家保持活力和竞争力的必要条件。阅读 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学习进步】 材料一 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他们在 数百年不被外族征服的优越中,在精神层面上向来蔑视一切外来文 化……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 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 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 一位老师,并向老师学习。——《作坊里的日本》
返回
历史
历史图片
返回
历史
解题技巧
★(2020烟台)下表是对古代日本发展历史的归纳,其中的空白
表格处对应的事件是( B )
时间
事件
影响
5世纪 大和政权兴起 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
646年
从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12世纪晚期 设幕府于镰仓 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A.派遣遣唐使
B.大化改新
C.建立庄园
D.武士集团兴起
返回
历史
(1)材料一中,日本的“第一位老师”是哪个?日本向“老师”学习 后进行了哪次改革?在这次改革中日本达到了什么目的?(历 史解释) 老师:中国唐朝。改革:大化改新。目的: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 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1课 古代日本》说课稿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1课 古代日本》说课稿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1课古代日本》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1课古代日本》这一课,主要介绍了古代日本的历史发展。

教材从日本列岛的自然环境入手,阐述了日本与中国大陆的密切联系。

接着,教材介绍了日本的大化改新,这是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标志性事件。

随后,教材讲述了日本封建社会的发展,包括庄园制度、武士阶级的形成以及日本封建时代的统治者——天皇和幕府将军。

最后,教材提到了日本对中国的借鉴和学习,以及日本走向近代化的历程。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他们对古代日本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日本与中国大陆的密切联系、大化改新、庄园制度等知识点产生疑问。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古代日本的历史发展,掌握日本与中国大陆的密切联系,理解大化改新、庄园制度等关键知识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日本与中国文化的渊源,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客观评价历史的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日本与中国大陆的密切联系、大化改新、庄园制度、武士阶级的形成等知识点。

2.教学难点:大化改新的意义,庄园制度的运作机制,武士阶级的形成及其在日本封建社会中的地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生动展示古代日本的历史场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日本列岛的自然环境,引导学生思考日本与中国大陆的密切联系。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日本的大化改新,讨论大化改新对日本历史的影响。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庄园制度、武士阶级的形成等知识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说课稿2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说课稿2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第11课古代日本》是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介绍古代日本的史实。

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大化改新、日本封建社会的形成、武士阶级的形成、幕府统治的建立以及日本的大化改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古代日本的历史发展脉络,认识日本封建社会的特点,以及武士阶级在日本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日本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于古代日本的历史事件、人物和制度等方面存在诸多疑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古代日本的历史。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古代日本的历史发展脉络,认识日本封建社会的特点,以及武士阶级在日本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日本历史与中国历史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大化改新、日本封建社会的形成、武士阶级的形成、幕府统治的建立。

2.教学难点:大化改新的具体内容及其在日本历史中的作用,武士阶级的形成过程及其在日本封建社会中的地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讲授法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等教学辅助手段,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古代日本的历史。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日本地图,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古代日本的历史发展脉络,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3.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针对课前提出的疑问,进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讲授法:教师针对学生合作探究的结果,进行点评和讲解,使学生对古代日本的历史有更深入的理解。

2023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11《古代日本》说课稿新人教版

2023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11《古代日本》说课稿新人教版
- 飞鸟时代:佛教传入日本,对日本政治、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2. 日本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大化改新: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重要事件,实行律令制。
- 律令制:日本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以天皇为中心,设立中央和地方政权机构。
- 武士阶层:在日本封建社会中崛起,逐渐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
- 武士道精神:日本封建武士的行为准则,强调忠诚、勇敢、荣誉等。
2. 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古代日本历史的时间线和空间观念,了解日本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3. 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教材中的史料,培养严谨的实证思维,提高对历史事实的判断与评价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通过学习古代日本历史,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
针对以上反思,我制定了以下改进措施:
1. 在教学内容上,加强对重点知识点的讲解和巩固,通过设置疑问、案例解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2. 在教学方法上,增加课堂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提高课堂氛围;
3. 在教学资源上,精选更具针对性的教学资源,如视频、实物道具等,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4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3. 镰仓时代与室町时代
- 镰仓幕府:日本第一个武家政权,实行将军统治,天皇权力被削弱。
- 经济与文化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繁荣,以及佛教文化的兴盛。
- 室町幕府:继镰仓幕府之后,日本进入室町时代,政治动荡,经济发展。
4. 日本的统一与封建社会的繁荣
- 织田信长:日本战国时代的著名武将,致力于统一日本,推行中央集权。
-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古代日本的历史人物,如天皇、将军、武士等,再现历史场景,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教学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教学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教学教案学科历史年级九年级主备人:上课时间:月日课题第11课古代日本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日本的地理位置;岛屿构成;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武士集团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说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作用,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日本大化改新对我们的启示;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

教学重点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意义;武士道精神教学难点大化改新给我们的启示;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型课时新授课一课时教学过程个性化补充一、图片导入多媒体出示:多媒体展示樱花、富士山图片。

猜猜看这是哪个国家?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东方的大海中,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座大岛及附近数千个小岛组成。

这个岛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二、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6世纪前的日本1.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问题:古代日本的统一时间,统一以后统治情况。

学生讨论后回答,老师总结日本的统一: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国家,其中与汉朝交往的有30多个国家。

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

5世纪初,大和统一了日本。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

来自中国的、朝鲜的移民,也被编入织锦部,锻冶部。

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目标导学二:大化改新1.PPT展示材料并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分析大化改新的背景是什么?材料一: 7世纪的时候,日本处在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

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

材料二:初唐时期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由于政治清明,文化昌盛,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教学设计2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教学设计2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第11课古代日本》是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日本绳纹时代、弥生时代、古墳时代的文化特点,以及大化改新和日本封建社会的形成。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日本的历史发展脉络,认识日本与中国文化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文明和日本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古代日本的历史文化特点、大化改新和日本封建社会的形成等方面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绳纹时代、弥生时代、古墳时代的文化特点,掌握大化改新和日本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文献资料的查阅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日本与中国文化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日本绳纹时代、弥生时代、古墳时代的文化特点;大化改新和日本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2.教学难点:对日本古代历史发展脉络的把握,大化改新的意义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图表和文字材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古代日本的历史文化特点。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文献资料的查阅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提高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2.辅助材料:图片、图表、文字材料等3.教学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文字材料,简要介绍日本绳纹时代、弥生时代、古墳时代的文化特点,引导学生对古代日本历史产生兴趣。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皇权旁落,豪强贵族
政治 权倾朝野。
贵族之间征战不休。
经济 世袭大贵族占有大量
土地和劳动者
大化改新后

大化改新前
大化改新后
政治
皇权旁落,豪强贵族权 倾朝野。 贵族之间征战不休。
天皇制中央集权
经济
世袭大贵族占有大量 土地和劳动者
土地国有,征收赋 税,发展迅速。
Hale Waihona Puke 意义(1)沉重打击了日本奴隶主贵族的势力,使日 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2)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3)为日本以后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2、实质:以勇敢和牺牲精神 做主人的忠实奴仆。
3、结果:对日本民间社会逐 渐产生了影响。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为篮球魅力所征 服的少年,通过 不懈努力,最终 打进全国大赛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

3.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 。在英 美,家 庭包括 他和他 的妻以 及未成 年的孩 子。而 在我们 中国“ 家里的 ”可以 指自己 的太太 一个人 ,“家 门”可 以指叔 伯侄子 一大批 ,“自 家人” 可以包 罗任何 要拉入 自己的 圈子, 表示亲 热的人 物。

4.这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 洋的不 同,我 们的格 局不是 一捆一 捆扎清 楚的柴 ,而是 好像把 一块石 头丢在 水面上 所发生 的一圈 圈推出 去的波 纹,愈 推愈远 ,愈推 愈薄。 每个人 都是他 社会影 响所推 出去的 圈子的 中心。 被圈子 的波纹 所推及 的就发 生联系 。
②朝鲜的新罗国兴起。 催化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奈良时代(710-794)
元明天皇710年迁都平城京,之后80余年, 政治中心为平城京,称之为奈良时代。 国家的发展 内部:中央集权国家整备;货币流通; 农业及国内资源开发;支配领域扩大 对外:派遣唐使(630-894) 有名的遣唐使:山上忆良、吉备真备、 玄昉等
政治的动摇 土地:班田收授法不足的呈现 土地公有制的崩溃 土地开垦法的颁布 土地私有化的深化 招致庄 园的成立 政治:藤原势力的确立(长屋王之变729,年号天平) 政界新势力橘诸兄的崛起 藤原仲麻吕的势力 宗教:圣武天皇(724-749)儒教政治转向佛教政治 孝谦天皇(749-758)藤原氏抑佛退儒; 政治纷争:奈良麻吕之乱;藤原仲麻吕之乱;道镜失 脚
飞鸟时代
圣德太子时代为中心的1个世纪的时间,建 都飞鸟,这段时间称之为飞鸟时代,这段 时间文化称之为飞鸟文化 飞鸟文化特征 佛教的推广(苏我氏与佛教) 佛教寺院的兴隆(建筑风格与中国南北朝) 绘画艺术的发展 *飞鸟文化充满国际性
飞鸟寺(法兴寺、元兴寺)
法隆寺(斑鸠宫)
律令国家的成立于白凤文化

天平文化 奈良时代(迁都平城京)中,文化发展最为繁荣的天 平期称之为天平文化。天平文化是以宫廷贵族为中 心的贵族文化,同时也是受唐盛期文化的强烈影响, 富有国际性色彩的文化。(狭义:圣武天皇时期; 广义:整个奈良时代) 历史的编纂(国家、国土国疆的关心)712年《古事记》 720年《日本书纪》完成。这些史书贯穿着以天皇为 中心永远统治日本的思想 地志的编纂:《风土记》 文学的发展:汉文人、汉诗集《怀风藻》(751);和 歌盛行 教育制度:大学、国学(儒教经典)
第三回 古代国家和文化的发展
1 推古政治与飞鸟文化 2律令国家的成立与白凰文化 3律令国家的发展 4天平文化 5平安初期的政治与文化
推古政治与飞鸟文化
氏姓制度及其之间的斗争
葛城氏、平群氏(5世纪) 大伴氏、物部氏与苏我氏(6世纪) 圣德太子摄政 冠位十二阶、宪法十七条 遣隋使(与中国交往) 小野妹子前往隋朝(607、608)

室生寺的金堂
五重塔

政治组织:二官八省制 司法制度:五刑 班田收授法的进一步发展:口分田;身份
制(农民、良民、贱民) 白凤文化(7世纪后半到8世纪初大化改新 645-迁都奈良) 天武、持统天皇统治期间 佛教发展;佛教美术(白凤美术);建筑雕 刻艺术;绘画艺术;和歌汉诗 *律令、文化艺术受中国的影响
律令国家的发展

宗教:佛教的盛行(六大宗派);寺庙的兴建;鉴真 的传戒;道镜的涉政 艺术:称之为天平美术:寺院建筑;雕刻;绘画 *体现出国际性
唐招提寺 (金堂)吉祥来自像(薬師寺蔵)平安初期的政治与文化
平安时代(794-1192) 桓武天皇(781-806)794年迁都平安京(京都),到镰仓 幕府成立的四百年间,称之为平安时代 桓武天皇律令举措:推进班田制;强化国司监督;实行新兵 制;政教分离;征讨蝦夷动乱;扩大支配范围 律令政治的再建设:平城天皇 (806-809)对中央官厅的整 理统合 嵯峨天皇(809-823)对太政官复杂机构进行修正,新设令 外官 弘仁、贞观期:迁都到9世纪末摄政、关白政治的100年间 宗教:新佛教的兴盛(天台宗、真言宗);神佛融合 文化:建筑;雕刻;绘画艺术;书法 学问与文学:受唐风影响《六国史》;汉诗人;编集敕选集
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发生一次重大变革运动,日本由 此进入封建社会) 苏我马子 苏我蝦夷 中臣镰足 孝德天皇(645-654,年 号大化,元年12月迁都难波(今大阪市) 大化改新:建立中央集权;公地公民、实行班田收授法 对外:进军朝鲜半岛,白村江战役失利(中大兄皇子) 律令的制定 天智天皇(668-671)(近江令、庚午年籍) 天武天皇(673-686)(大海人皇子壬申之乱:保守与革新 势力的斗争):八色姓制、飞鸟净御原令 文武天皇:大宝律令(701) 元正天皇:养老律令(7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