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实践
高职精品课程转型升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精品课程转型升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探索与实践【摘要】本文探讨了高职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实践与探索。
在介绍了背景和问题,提出了研究意义。
在阐述了高职精品课程转型的重要性,探讨了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理论基础,并通过实践案例分析和资源共享机制建设展示了课程转型的具体操作和效果。
结合教学效果评价,论述了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推广价值,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并总结反思。
本文旨在为高职教育提供新的课程转型思路,促进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发展,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高职,精品课程,转型升级,资源共享课,教学效果评价,实践案例分析,理论探讨,资源共享机制,推广价值,未来发展方向,总结反思。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职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提升就业竞争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高职院校面临着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多方面的挑战和压力。
精品课程的建设和转型升级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随着精品课程建设不断深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利用资源,提高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也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探讨高职精品课程转型升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方法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理论探讨和实践案例分析两个角度出发,探索高职精品课程转型升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路径和方法,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1.2 问题提出在教育领域,高职教育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模式的转变,传统的高职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高职精品课程的转型和升级问题。
高职院校在开设精品课程方面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
如何使高职精品课程更具吸引力,更符合市场需求,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探讨高职精品课程转型升级,探索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实施办法
精品在线资源共享课建设实施办法根据《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教高厅〔2012〕2号)和学校工作安排,学校将启动2021年校级精品在线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工作。
一、建设任务学校是精品在线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主体,按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要求,根据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做好本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计划,组织教师建设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实行学校和主讲教师负责制,确保课程质量,并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择优申报课程。
鼓励采取校际联合、学校与社会联合等方式,建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实现课程共建共享。
二、建设要求申报课程须已在学校连续开设3年以上,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独特风格,教学理念先进、方法科学、质量高、效果好,得到广大学生、同行教师和专家,以及社会学习者、行业企业专家的好评和认可,在同类课程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较强的示范性。
(一)团队要求。
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应该由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主持建设,建设团队结构合理,应包括专业教师和教育技术骨干,专业课建设团队还应该体现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特点。
(二)内容要求。
课程内容能够涵盖课程相应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内容,具有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等特征,严格遵守国家安全、保密和法律规定,适合网上公开使用。
(三)资源要求。
应结合实际教学需要,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的系统、完整为基本要求,以资源丰富、充分开放共享为基本目标,注重课程资源的适用性和易用性。
1.基本资源。
基本资源指能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
2.拓展资源。
拓展资源指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教学与学习环节,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较为成熟的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研究与实践探索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研究与实践探索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这种课程建设模式通过优质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多元化的学习内容,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模式的创新。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理论探讨1. 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内涵与特点精品资源共享课是通过整合和共享各类教育资源,包括教学资源、学习资源和评价资源,构建课程知识网络,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
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精品资源共享课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它可以不受地域、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网络等技术手段进行资源共享,不仅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学需求,而且还可以促进跨学科知识的互补和交流。
精品资源共享课具有个性化和差异化。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特长,选择适合的资源进行组合,设计出符合学生个体差异化需求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过程的个性化定制和差异化发展。
精品资源共享课具有协同性和互动性。
教师可以通过精品资源共享平台,与其他教师进行资源共享和教学协作,促进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实现教学内容的共建、共享和共用。
而且还可以通过互动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精品资源共享课具有评价性和反馈性。
教师可以通过精品资源共享平台,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的评价和反馈,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需求,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更加科学、全面和精准。
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需要遵循一定的框架和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设平台要多元化和开放化。
要建立开放、多元的精品资源共享平台,吸引和借鉴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包括教师资源、学生资源、校本资源、社会资源等,形成资源库和资源共享网络,为教学创新和共享提供有力的支撑。
资源整合要分层次和分类别。
资源整合要根据学科、年级、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等,分层次、分类别地进行,以便对资源进行合理组合和利用,提高精品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效率。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探讨及实施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探讨及实施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资源共享、知识交流和课程建设的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
在实施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探讨与准备工作。
要明确资源共享的目的和意义。
资源共享可以节约教学成本,提高教学质量,拓宽教学内容和方式,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明确了资源共享的目的和意义后,可以进一步确定具体的课程建设方向和内容。
要建立资源共享的平台和机制。
建设一个完善的资源共享平台是实施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基础。
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交流,如建设一个在线教学平台,学校内部的资源库,或者是与其他学校或机构合作的电子资源共享平台。
还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确保资源的质量和有效性。
要鼓励教师参与资源共享和课程建设。
教师是资源共享和课程建设的主体,他们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育资源。
可以通过编写教学设计、开发教学材料、参与教学研讨等方式来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资源共享和课程建设。
可以设立相应的奖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分享和交流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要进行课程建设的实施和评价。
在实施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时,需要根据教学需要,按照一定的课程设计原则进行课程建设。
可以采用项目制学习、合作学习、问题导向学习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为学生提供综合能力培养的课程环境。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监测和评价,及时调整和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要实施好这一建设过程,需要进行全面的探讨和准备工作,包括明确目的和意义、建立平台和机制、鼓励教师参与、进行实施和评价等方面的工作。
只有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才能够真正发挥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作用,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研究与实践探索——以小学科学教学设计课程为例
表达了较多关注,则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就应成为评价的重 徒制,还创新性地引入了集体观课评课制、研讨沙龙、多学科综
点;如学生对教师个人风采表示了极大的兴趣,那么教师魅力 合教研活动等,促进每位成员教学水平和课程质量的提高。为
就应成为评价指标之一。
更好地实现研究成果与教育教学的结合,在课程负责人的带领
2.注重学生对自我的评价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综
生评论的集中点应该成为评价的重点,学生对某方面的反馈比 合课程,为确保本课程的建设质量,团队成员充分发挥老、中、
较集中,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习者对这方面比较关注,学生 青结合,校内外资源互补的优势,采取研究与发展方式上的合
普遍关注的问题则应成为课程评价的重点。如学生对学习收获 作。成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不仅沿用传统的集体备课制和师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4-0078-02
2011 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 源库、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演示/虚拟/模拟实验训练(实践)
施意见》(教高〔2011〕8 号),实施意见中强调,精品资源共享课 系统、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我测试/考试系统、课程教
专业教学
课题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研究与实践探索①
— — —以小学科学教学设计课程为例
杨丹丹 1,马永双 2
(1.长春师范大学教务处,吉林 长春 130032;2.长春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摘
要] 结合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分析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主要内容,提出了精品资源共
以任务驱动式教学将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加以渗透,
信息技术融合教学体系—从精品课程到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信息技术融合教学体系—从精品课程到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也在逐步融合信息技术,提供更优质的教学体验。
信息技术融合教学体系以其开放、灵活、可持续的特点,不断推动着教学模式的变革和学习资源的共享。
从传统的精品课程到如今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信息技术正在为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一、精品课程的特点和发展精品课程是指在某一领域内遴选优秀的课程,通过重点建设、精心培育,提供给学生的一门高质量的教学课程。
这种课程通常由学科专家精心设计,结合实际情况,注重前沿性、实用性和创新性,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精品课程往往是学校和学院的骨干教学资源,也是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抓手。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精品课程已经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
传统精品课程的教学资源主要局限于固定的教材、考试题库和一些教学实践材料,而这些资源的获取依赖于学生和教师的个体努力和教学经验。
这种教学资源的有限性和孤立性,已经无法满足当今信息社会教学的需求。
要想提供更高质量的教学体验,就必须借助信息技术,推进精品课程向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转变。
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内涵和实践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各种优质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达到共享的目的。
这些资源包括文献资料、教学视频、知识点解析、交互式教学工具等,是由各个学科专家共同建设和管理的。
这些资源通过信息技术的传播和共享,能够实现全方位的教学支持和指导。
通过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学生可以获取全球范围内的最新信息和知识,教师可以获取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果。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实践需要依托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
这种平台除了要能够提供灵活、开放的在线课程管理系统和资源共享平台外,还需要具备个性化定制、互动性强、多媒体融合等特性。
目前,世界上已经涌现出了许多知名的在线教育平台,如Coursera、edX等,这些平台已经成为了师生共享、互动学习的重要场所。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2.05.21•【文号】教高厅[2012]2号•【施行日期】2012.05.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12]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解放军总参谋部军训部,部属各高等学校: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和《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精神,为保证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顺利实施,制定《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附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教育部办公厅二○一二年五月二十一日附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为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具体要求,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和《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目标与任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旨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精品资源共享课以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系统、丰富和适合网络传播为基本要求,经过国家、省、校三级建设,形成普通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网络教育多层次、多类型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
学院资源共享课建设管理办法
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管理办法课程建设是高职高专教学基本建设中最具基础性的工作,为促进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上质量、上水平,并适应高职发展趋势,积极推动教学改革,根据《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目标指导思想:以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先导,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性教学环节,从根本上保证课程建设在培养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力争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建设一批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精品资源共享课。
建设目标:精品资源共享课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开展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我院课程建设工作的重点和龙头。
我院要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目标,整合前期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成果,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机制,加大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力度,通过3-5年的努力,建设10门左右的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力争3-5门左右能成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列入学校重点建设的专业,至少有1门课程达到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标准。
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组织领导机构与职责精品资源共享课以教研室为基础,组成院、系(部)两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领导机构,主任由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担任,秘书长由教务处处长担任,办公室设在教务处。
其职责是负责全院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规划、过程管理、验收等工作。
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网站运行和维护工作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负责。
各系(部)成立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领导小组,由系(部)主任、教研室主任及有关教师组成,负责制定本系(部)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方案、经费使用方案、组织实施方案、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录像以及组织课程的评估与检查工作等。
从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体会谈课程
3. 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精品课程的教学内 容要先进,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 同时,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 改成果。 4. 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合理运用现代 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 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精品课程要使用网络 进行教学与管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 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鼓 励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
二 资源共享课的建设过程
一)概况 为了进一步充分利用各级精品课程的资源,需要 建设公共课程平台,将各级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资 源共享课程。教育部先后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国家 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函[2011]8号) 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 (教高厅[2012]2号),开始实施将国家精品课程转 型升级为资源共享课程的工作。
拓展资源:练习册、习题册、同步辅导、解题 指南、试题及评分标准库、名词检索系统、教学成 果展示……
我校在爱课网上的高等数学资源真实展示了我校 高等数学课程建设和实际教学的水平。
上线后敬请大家上网选择性查阅、观看并指导 !
三 集成创新课程的一些初级想法
一) 课程建设新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课程的教学和学 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仍在不断变化中! 我们很多老师由于很少参加教学会议,还在 按照传统的方式埋头上课和做教学研究,完全不了 解大学课程的教学方式发生的变化;但我们校长、 院长和系主任们可不能不去了解、研究,否则,必 将被时代淘汰! 近年来国外大规模免费上网公开课(MOOC) 快速发展,尤其是美国,2012年被称为美国MOOC年。 全球上网通过MOOC学习的人数急剧扩张。
2012年第一批申报,在2013年上半年教育部 已批准建设立项的资源共享课程1011门(不含教师 教育和网络教育),其中本科课程675门,高职课 程336门;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实践--以“财务管理实务”项目化课程资源建设为例
2021年第1期(总第144期)哲南聖业学院曹理Feb.2021No.1(Serial No.144)|joumal of Jinan Vocational College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实践——以“财务管理实务”项目化课程资源建设为例张卫东(济南职业学院,山东济南250103)摘要:从职业岗位群分析入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以典型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开展项目化课程整体开发。
构建覆盖线上线下的止体化全方位、全品类的教学资源,课程实训通过两个平台四个递进层次的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环节,进行财务综合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项目化课程开发;全話类教学资源建设;实践教学平台运行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4270(2021)01-0008-03“财务管理实务”为2017年立项的山东省级精品课程共享课,课程系财经类专业高职教育核心课程。
课程建设从开发理念、课程标准、教学设计、实训方案、碎片化微课视频、案例库实训、理财阅读资料、技术技能解析、线上线下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方面,力求从专业角度进行大格局、全品类课程资源开发。
课程建设目标为全面优化课程资源体系,按照2017年省级精品课程共享课标准进行整体建设。
建设中遵循师资队伍优化、教学理念先进、教学资源完备、教学方法多样、教学特色鲜明、教学质量优异的理念。
建设方案按照教育部提出的精品课程建设“五个一流”的要求进行推进。
实施“二层次、三平台、三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外引内培,依托专业教学团队,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专业培训,提高教学团队的教学与社会服务能力。
一、项目化课程开发思路我们邀请会计行业专家进行项目化课程开发研讨,通过对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职业领域与岗位工作能力的分析,把传统财务管理教学转变为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以项目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按照“一个中心、两个结合、三个依托、四个原则”的思路进行课程建设。
1.依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和习惯,以学习者为中心建设满足系统化、个性化学习的课程资源。
《高级植物生理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与思考
《高级植物生理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与思考随着互联网和教育技术的发展,高校课程建设也逐渐走向多元化和共享化的道路。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何打造一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提高课程的影响力和教学效果,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以《高级植物生理学》为例,探讨如何进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与思考。
一、课程简介《高级植物生理学》是植物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主要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现象及其调节机制。
它是植物学专业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植物生理生态学知识的重要课程。
《高级植物生理学》课程的建设和教学质量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植物学专业的学习兴趣和专业素养的提升。
二、课程建设思路1. 教学目标明确《高级植物生理学》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要明确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养。
通过对植物生理学相关知识的系统学习和理解,让学生掌握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理调节机制,培养学生的植物生理生态学意识和能力。
2. 课程内容更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植物生理学领域的研究也在不断更新。
课程建设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引入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观点,让学生能够获取最新的植物生理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教学手段多样在课程建设中,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实验教学等,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吸引力。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三、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1. 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在《高级植物生理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中,可以充分整合国内外优质的教育资源,比如教材、课件、教学视频等,并对资源进行筛选和加工,形成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库。
2. 构建课程平台构建一个专门的《高级植物生理学》课程平台,将整合后的教学资源进行分类和整理,并向学生开放。
学生可以在平台上自由选择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提高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
3. 学习资源定制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特点,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比如可根据学生的学科方向、研究兴趣等进行资源定制化,提供更加个性化、针对性的学习资源。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探讨及实施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探讨及实施1. 引言1.1 研究背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是当前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资源的日益丰富,如何更好地利用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们共同关注的焦点。
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正是应运而生的一个重要举措。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受限于地域、时间和教师个人水平等因素,教学资源无法充分共享,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则致力于打破传统的教学壁垒,通过整合各地优质教育资源,建立统一的教学平台,实现资源共享、经验共享、协同发展的目标。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深入探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概念、内涵和方法,可以为教育工作者们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相关问题,希望能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们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明确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目标和意义,探讨如何通过共享资源优势,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旨在深入分析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重要性,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现有课程建设模式的比较和研究,找到更具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建设方式,推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学习资源和服务。
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支持和资源分享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通过本研究,期望能够探索出一套适合国内教育教学实际情况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模式,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改善和发展贡献力量。
1.3 研究意义"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探讨及实施"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通过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可以帮助更多的学生获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缩小校际教育资源差异,提高教育公平性。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可以促进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及应用的实践探索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及应用的实践探索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也逐渐成为现代教育的热点。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及应用的实践探索,对于促进高质量教育资源共享和教育公平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是指优秀的高校和教育机构提供的免费公开的在线课程资源。
这些资源不仅提供知识传授,还具备高质量视频、音频、图像等丰富的多媒体资源,使学习者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获取知识和学习资源。
这种教育模式有望实现教育资源公平化分配,降低教育成本,促进车间学习和全球化教育。
第一,建立适合的开放课程建设机制。
高校和教育机构应该建立健全的在线课程建设机制,包括课程设计、教材准备、教学视频录制、课后答疑等环节。
同时,还需要建立评估机制来对课程质量进行评价和判断。
第二,提供多媒体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成功关键在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高校和教育机构应该注重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为学生提供视频、音频、图片、动画等多媒体教育资源,以增强学习效果和兴趣。
第三,推广和宣传开放课程。
高校和教育机构应该充分发挥网络宣传的作用,将开放课程信息发布到各种在线学习平台和社交媒体上,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学习。
同时,还应该加强课程推广和宣传,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在线课程的优势和特点,提高在线教育质量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及应用的实践探索是推进教育公平化和高质量教育资源共享的必然选择。
高校和教育机构应该积极参与在线课程的建设和应用,推动在线教育的发展和创新,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和社会发展需求。
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与实践研究——以“动画造型设计”课程为例
130创意2021/05“动画造型设计”精品资源共享课依托超星泛雅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双向模式教学,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技术改革教学。
教学方法上,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课程体系上,结合课程标准及授课计划梳理重构完整的知识框架;教学内容上,任务模块化分解,循序渐进地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一、“动画造型设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目标动画造型设计是众多艺术造型中的一种,是综合运用变形、夸张、拟人等艺术手法将文案设计为可视化形象。
“动画造型设计”是动漫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结合岗位需求,重点促进学生设计思维、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及职业素养的提升,树立文化自信,形成良好的动画设计习惯,提升设计内涵。
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全面实施网络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团队等教学体系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1]。
通过“动画造型设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努力营造易学、乐学的学习氛围,推动课程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并在提升教学团队教学水平和成效的同时,发挥辐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二、《动画造型设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实施动画造型设计课程开设于大二上学期,从实际学情来看,该阶段学生专业学习的热情高,思维活跃,对信息化技术的捕捉感知能力较强,但对角色塑造的理论基础薄弱,缺乏赋予角色文化内涵的表现力,对造型的理解只能停留在形体结构及外观想象上。
因此,依托超星泛雅平台建设“动画造型设计”精品资源共享课,实现了“线上+线下”双模式教学,探索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学生在平台注册与使用,通过手机端、PC端进行自主学习,话题讨论、在线测试、真实项目剖析、多元评价等同步教学,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效对接。
一是课程设计体系建设实行版块化设置,分为动画造型设计概述、设计方法步骤与标准、创新思维表达、规范化设计和个性化设计五个版块。
即5个一级项目,并针对每个一级项目进行展开,创建15个二级项目,24个三级项目,着重对角色基本元素和附属物品及其创意表达设计思维等知识点的拆解。
大学课程及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模式
〔4〕申报书填写问题。
1、国家、省、校三级建立体系要完整
〔1〕原本科183门省级精品课程和原局部 省级高专课程,原那么要更新转型升级为 省级本科精品资源共享课;
〔2〕为适应人才培养新需求,建立一批新 的省级本科精品资源共享课。
各校、各院、各强势专业,一定要有国家 级、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著名学者丁雅娴在?学科分类研究与应用?一书 中,把学科定义为“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
美国伯顿·克拉克在?高等教育新论?中认为,学 科包括两种含义:一是作为一门知识的“学科〞; 二是围绕这些学科所建立起来的组织。
从高等教育学的范畴看,学科大致包括教学的科 目、研究方向和学术组织这三层根本含义。
学科含义
◆专业是大学知识的组织化形式。“专业之 构成包括知识与学科、以学科为根底的课 程、专业所存在的院系组织以及大学生专 业学习之后所获得的文凭。〞
◆维度一:专业与知识领域及学科 ◆分析维度二:专业与课程 ◆分析维度三:专业与院系组织 ◆分析维度四:专业与学生
专业主要是由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方案(即课 程体系)、专业中的人和专业教学条件等要素构成。
课程是学校和社会的结合点,社会对人才 〔学生〕的不同要求,通过课程构造和内 容的改变来实现。
课程是教学和科研的结合点,科研促进教
学,载体是课程。因此,学校实现“以学 生为中心〞,必须十分关注课程。
学科专业目录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21年〕 12 管理学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
二是重点研究解决拓展资源有关在线 系统和平台建立问题。
三是特请校、院领导带头、积极参与; 教授要领衔;名师要示范;团队要积累、 拼搏、创新。
3、网上资源建立要完整
〔1〕根本资源 根本资源指能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
精品资源共享在线课程建设目标与步骤
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与步骤一、本课程的建设目标:1.加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继续改革和完善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环节。
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制定实施计划,通过实践教学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应用能力。
3.加强教学队伍建设。
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配备辅导教师定期进行网上答疑。
培养1到2名青年主讲教师,以保证本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4.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教学大纲、考试大纲、课程建设规划、电子教案、习题、案例、参考文献目录等上网并免费开放,课程实现网上教学与管理。
5.重视教材建设,将自行编写辅助教材《逻辑学教学案例》,充实课堂教学的内容。
二、步骤及五年内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2009年7月前:课程简介、教师队伍基本情况、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电子教案、课件、习题集、参考文献目录、逻辑学模拟试题、本校图书馆可借阅的相关图书目录、课程建设规划、模拟法庭视频等上网。
2009年7月~2011年7月:增加学术资源,完善逻辑学案例选、学科前沿动态——专题论文链接、课后习题解析并上网;制作教学录像;建立独立网页。
2010年9月~2012年6月:教学录像等上网;教师在网上定期进行辅导答疑;编写《逻辑案例精选》作为辅导教材。
2012年7月~2012年12月:完成学生使用的信息反馈,继续改革和完善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
三、三年内全程授课录像上网时间表:第一年:任课教师的三分之一授课录像上网;第二年:一半以上教学内容的授课录像上网;第三年:全部授课录像上网。
对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与资源共享建设的认识与实践
中国大学教学 2012年第11期对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与资源共享建设的认识与实践吴 宁 冯博琴摘要:精品课程建设是关系高等教育质量及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对原国家精品课程进行转型升级、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要求。
本文针对现有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基于8年精品课程建设体会及近两年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提出了对此次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的一些认识和思考,设计了新的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结合专业需求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类教学体系,并给出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精品资源建设方案。
关键词:精品课程;转型升级;资源共享;教学体系;计算思维一、引言精品课程建设是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
自2003年起开始实施,历经近10年,已先后建成3900余门覆盖多个学科、含有丰富网上教学资源的国家精品课程,为推动教学改革创新及优质资源共享作出了贡献。
2011年10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在“十二五”期间,通过对原国家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和补充,建设500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实现由服务教师向服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的转变,由网络有限开放到充分开放的转变[1]。
今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又印发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建设的目的是“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2]。
如何对原国家精品课程进行转型升级、建设新的精品资源共享课,成为高等教育领域新的研究热点。
1.我校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与其他学科不同,计算机不仅是一门学科,同时也具有促进其他学科发展、培养掌握先进计算技术的人才的作用[3]。
因此,高校各专业都普遍设置有计算机基础课程,受众面很广。
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实施方案-余
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和《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为指导。
以教育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教高厅[2012]2号)和四川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相关文件精神为基本依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加快课程建设步伐,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院内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先行,逐步向省级、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过渡。
二、组织机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以课程建设团队为基础,组成院、系(部)二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管理机构。
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组织领导机构为学院示范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评审立项,在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管理、检查、验收以及省、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推荐立项、申报组织等事宜。
各系(部)成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并实施本系(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方案等工作。
三、申报条件1.申报课程要兼顾公共基础课、技术(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
基础课与技术基础课要针对高职高专特点,注重与后期专业核心课内容衔接,适应高技能人才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专业核心课要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以真实或仿真、模拟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在真实工作情境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实施。
2.凡连续讲授申请课程三年以上,具有副教授以上(含副教授)职称,或被评为学院骨干教师同时具备讲师职称的我院教师,均可申请院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
课程负责人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有较高的“双师素质”、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和良好的教师风范,有显著的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和熟练的计算机运用能力。
课程负责人负责组建该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团队(3-8人),课程建设团队专兼结合,有来自企(行)业一线的兼职教师参加,共同开展教学方案的规划、设计与实施。
高职院校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经验和启示[权威资料]
高职院校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经验和启示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适宜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思路和方法是,以服务社会作为课程建设理念和功能设置的基准,遵循职业教育规律与学生成长规律重构教学内容,从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技术运用视角规范建设教学资源,升级基础资源,开发拓展资源,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发立体教材,创建基于过程考核的评价体系等。
关键词高职院校;情报检索;课程建设;资源共享课程G712 A 1008-3219(2014)14-0014-05进入“十二五”期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进入新阶段,教育部先后制定了《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目的是在继承与发展“十一五”期间实施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基础上,计划再支持建设500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
一、精品资源共享课发展现状及问题图1是秦炜炜的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高校教学发展中心的制度创新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该项目研究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对10年来国家精品课程项目的实施现状进行了全国性调查和分析,该样本覆盖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的20余所高校(本科+高职)中10年来从事精品课程建设、教学、管理与评价有关工作的参与者,该研究数据具有很高的代表性和一定的说服力。
从图1中可见,国家精品课程的时效性差,利用率很低,经常使用的仅占19.44%。
85%以上的精品课程参与者认为,精品课程对高等院校的教学影响不大。
此结果完全有悖于国家精品课程项目的初衷。
此外,已有精品课程在建设中还受到课程建设开发模式、评审指标体系导向等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缺乏一套宏观评价机制以实施对精品课程应用状况、共享程度和影响效果等方面的监控。
以上经验和教训都为新一轮的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提供了启示。
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要领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是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是现有精品课程的升级转型,高校需积极推进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以制度为保障,完善项目管理
规范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申报、评选及运行管理。
学校教务处负责项目宏观管理,各学院、有关部门协同合作,资源共享,为课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以网络为媒体,共享课程成果
学校依托数字化校园,加强教研平台建设,设立了“教学网”、“教学资源”等栏目,作为网络教研的主导栏目,积极开展校级公开课建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以网络为平台的自主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以网络为媒体,共享课程成果
学校依托数字化校园,加强教研平台建设,设立了“教学网”、“教学资源”等栏目,作为网络教研的主导栏目,积极开展校级公开课建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以网络为平台的自主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4.以中心为依托,引领教师发展
以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为依托,以各学院教师发展中心为主体,积极开展各项教师培训、教学咨询等。
着重培养新进教师的师德教育和教学基本功培训,增强爱岗敬业精神,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5.以项目为载体,推进课程发展
以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围绕本科教学工程,积极推进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纵深发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6.以研究为平台,提升学科实力
注重把深化教学改革与推进学科建设有机结合,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学位点建设为突破口,以学科梯队建设为核心,以现有的省重点、校重点、校重点建设等三个层次学科建设为基础,提升学科实力。
以竞赛为抓手,增强学生素质
在学生中积极开展科研小组实践教学和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
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采用探究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