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食障碍

合集下载

第七章:进食障碍

第七章:进食障碍

非典型性进食障碍
• 诊断标准 女性除了仍有正常的月经外达到神经性厌食 症的其他诊断标准,体重仍在正常范围内. 贪食或不适当的补偿行为的频率少于一周二 次,或持续时间少于3个月.
其他进食障碍及其类型
(一)暴食症(binge eating)
暴食症以反复发 作暴食行为特点,该 疾病在很多方面和神 经性贪食较相似,但
是患者不会采取绝食、
过度运动和导泻等行
为。
(一)暴食症(binge eating) 明显超重,但进食模式混 乱; 对超重恐慌,但缺乏停 止暴食自我意识(低自尊); 对身材不满,但不特别 关心体重; 想控制,但无法控制。
(二)神经性呕吐(psychogenic vomiting)
又称心因性呕吐,指一组以自发或 故意诱发反复呕吐为特征的心理障碍,
• 其他问题:
– 抑郁、退缩、易激惹、性欲减退、自杀行为、 无能感,药物滥用等 – 长期拒食或节食会使体重锐减,代谢失调,内 分泌紊乱,内脏功能失调 – 成为一种慢性的致命疾病
DSM-Ⅳ对神经性厌食症的诊断标准
• A.拒绝维持自己的体重在最低的正常体重水平 或以上(以各人的年龄和身高计算);比如体 重下 降或在生长期不能达到应有的体重增加, 从而导致体重持续低于标准体重的85%。B.尽 管体重已经低于标准体重的下限,仍然极度害 怕体重增加。C.对体重或体形的感知障碍;体 重或体形状况在自我评价中有过分的影响作用; 或否认目前低 体重的危害性。D.已经成熟的 女性出现闭经现象,即至少连续3个月没有月 经(如果一个妇女是在激素作用下 才来月经, 也被认为是闭经)。
暴食-导泻型患者则可能有情绪不稳、冲动,酒精
或药物依赖和自残等问题。
神经性厌食的死亡率为5%~8%(Polivy & Herman, 2002),常见 死因有肺炎或其他感染、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以 及自杀等。 有2%~3%的神经性厌食患者伴有一种以上的情感障碍。 有20%-80%的神经性厌食患者可被诊断为人格障碍

青春期的难题_:进食障碍

青春期的难题_:进食障碍

文/费嘉庆 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闵行梅陇院区)青春期的难题:进食障碍青春期作为个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的新陈代谢速率加快,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量愈发增多,需要充足均衡的营养物质来帮助实现健康成长。

可是,受到外界审美的影响,青少年往往会因“体型忧虑”而开始挑食、节食,令饮食陷入高需求和低摄入的矛盾中,不仅容易引发营养不良、内分泌紊乱,更严重者还会难以恢复正常进食。

目前,我国青少年患进食障碍的人数在不断增长,存在进食障碍倾向或异常进食行为的概率达10%~30%,有1.10%~3.23%的青少年已被确诊为进食障碍。

什么是进食障碍?进食障碍是受到进食与情绪调节的交互作用影响,使得长期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反作用于进食行为,而导致生理功能紊乱的一种精神疾病,主要以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为表现形式。

1.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厌食症是对自我的体形产生了感知紊乱,从而选择以节食为手段,持续性限制机体的能量摄取,有意造成体质量减轻的一类进食障碍。

厌食症患者大多伴随着断食、催吐、滥用泻药、过度运动等行为,长久以来致使中脑边缘多巴胺奖赏系统被破坏,后期会在无诱导情况下出现反胃、呕吐等病理性神经反射,难以再度进食。

当食物摄入过少、体重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时,身体所需的营养素严重不足,导致机体多系统功能无法正常运转,可引发一系列并发症,更严重者还会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造成死亡。

2.神经性贪食症神经性贪食症体现在进食状态的失控和补偿行为的反复上,即使患者已经有了强烈的胃部饱腹感,但仍难以控制自己的进食欲望。

贪食症的青春护航Youth Escort青春期健康14发病同样也和过度节食有关,在减脂期以高要求限制日常饮食后,内心反而对高糖高脂等特定食物的渴望愈演愈烈,极易发生冲动饮食。

多巴胺奖赏系统在此反复刺激下,患者开始对高糖高脂的食物上瘾,但为了苗条的身材患者又要做出各种过激减重的补偿性行为,深陷于贪食—节食的恶性循环当中。

进食障碍是什么了解这种常见的心理问题

进食障碍是什么了解这种常见的心理问题
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学校应提供丰富的体 育活动,增强学生的
身体素质和自信心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心理 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
心理问题
早期发现和干预
关注饮食行为:观察是否有过度 节食、暴饮暴食等异常行为
关注心理状态:观察是否有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
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均衡饮食, 定时定量,避免过度节食或暴饮 暴食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04
进食障碍的治疗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改 变患者的认知和行 为模式
家庭疗法:改善家 庭关系,建立支持 性环境
心理动力疗法:探 索患者的内心冲突 和防御机制
药物治疗:配合心 理治疗,缓解症状 ,提高治疗效果
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如氟西 汀、帕罗西汀等, 用于治疗抑郁症和 焦虑症
抗精神病药:如奥 氮平、利培酮等, 用于治疗精神分裂 症和躁狂症
抗癫痫药:如丙戊 酸、卡马西平等, 用于治疗癫痫和躁 狂症
食欲抑制剂:如苯 丙胺、安非他酮等 ,用于抑制食欲, 减少进食量
其他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 心理动力疗法等
药物治疗:抗抑郁药、抗 焦虑药等
营养治疗:调整饮食结构, 保证营养均衡
进食障碍的分类
神经性贪食症:患者反复出 现暴饮暴食,并伴有失控感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对体重和 体型的过度关注,导致体重严 重下降
暴食症:患者反复出现暴饮 暴食,但无失控感
回避性限制性食物摄入障碍: 患者对某些食物或食物类别产
生过度恐惧和回避
02
进食障碍的症状
厌食症的症状
添加 标题
体重明显下降
添加 标题
过度关注体重和体型
添加 标题

进食障碍 (eating disorder)

进食障碍 (eating disorder)
来自“糖心理”的一位来访者
2021/3/27
3
本讲主题
• 厌食症和贪食症的本质
- 厌食症是缺乏食欲吗? - 贪食症是没有饱感吗?
• 对两种进食障碍的病因解释 • 治疗进食障碍的方法与疗效
2021/3/27
4
人类的进食行为
进食行为: 一种本能行为,是个体生命得以存在的基本
保证,受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满足 了个体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需要。 饮食的生理学:饥饿的感觉从何而来?
• 西方流行病学研究:发病率约为0.2%-1% • 我国调查:
• 上海和重庆女大学生中占1.11% • 上海市患病率0.1%,年轻女性中0.5% • 死亡率5.9%-9.6% • 20年随访死亡率20% • 常常因减肥、抑郁症、社交障碍、强迫症、焦虑症
而产生
2021/3/27
9
流行病学
• 平均起病于青春期或成人期早期,年龄为17岁 ,高峰期是14-19岁
29
我希望未来你们看到我们时,不要嘲 笑、不要怜悯、不要同情,只要告诉我们 ——你现在很美,我喜欢你。
来自“糖心理”的一位来访者
2021/3/27
30
厌食症和贪食症之异同
共同点: • 某些时候厌食症患者会表现出暴食症状 • 都将控制体重放在第一位
不同点: • 厌食症患者体重严重不足,贪食症患者则不同 • 厌食症预后差,长期死亡率16%,治愈率50%多 • 贪食症预后较好,大多数可恢复正常饮食习惯
- 大量研究证实:低浓度的5-羟色胺与之有关
• 社会文化因素
- “苗条才有魅力”的文化 - 家庭功能障碍的症状表现者 - 由性虐待引起?
2021/3/27
18
进食障碍中文化因素的影响

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

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

家庭功能失调促进进食障碍的形成。家庭沟通方式、 成员关系、父母婚姻和谐度、父母管教子女的态度 和方式、父母本身的人格特征以及父母的进食行为 和对自己身材的看法, 都会影响子女进食障碍的形 成。如果父母过度干涉、过度保护子女或对子女管 教特别严格, 对子女期望值过高, 会导致子女对 自己的要求也过高, 增加其患进食障碍的可能。在 进食障碍患者的家庭, 成员之间是敌对、干预的关 系, 患者的情感需求常常被忽视, 患者多属于不 安全依恋类型。
进食障碍的治疗
住院治疗 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 家庭治疗 精神动力学治疗

希望大家都可以好好爱护 自己的身体,关心自己的 健康,而不要为了所谓的 骨感美,为了那些外在的 虚荣而做出伤害自己、伤 害家人的行为。生命只有 一次,生活的目标不只一 个,我们应该让自己的脚 步一直走在健康之路上! 谢谢!
进食障碍 (eating disorder)
-----第二小组
进食障碍
概念 诊断标准 病因 治疗

进食障碍

指下列任何一种障碍:神经性厌食、 神经性贪食(心因性或其他心理紊 乱所致)、过度进食或呕吐、成人 的异食癖及心因性厌食。 进食障碍 指与心理障碍有关,以进食行为异 常为显著特征的一组综合征,主要 指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和神经 性呕吐。一般不包括拒食、偏食和 异嗜癖。

社会文化压力
社会价值观念 大众传媒 同伴影响

社会价值观念

在进食障碍的多发国家, 社会价 值观念崇尚的是“以瘦为美”, 苗条是社会标榜的理想体形, 它 代表着富有吸引力、节制、灵巧和 可爱, 女性往往通过对苗条身材 的追求来获得社会的认可和赞许。
பைடு நூலகம்

进食障碍调查量表edi评分标准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进食障碍调查量表edi评分标准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进食障碍调查量表edi评分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进食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个体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为了有效评估和研究进食障碍,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评估工具。

其中,进食障碍调查量表(Eating Disorders Inventory,简称EDI)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和科研领域的自陈式问卷调查工具。

本文将详细介绍EDI量表的评分标准,以及如何解读EDI评分结果。

通过全面梳理这些信息,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EDI量表在评估进食障碍方面的作用和意义,并为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帮助。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引言部分将介绍文章整体内容与目的,正文将重点探讨EDI调查量表的概述、评分标准说明以及解释方法。

最后,在结论部分进行总结并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EDI调查量表的使用,并详细阐述其评分标准以及解释方法。

通过对EDI评分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进食障碍的相关特征和影响因素,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同时也为相关研究提供支持。

以上是文章“1. 引言”部分的内容,旨在引入主题并介绍文章结构、目的。

2. 正文:2.1 进食障碍调查量表EDI概述进食障碍调查量表(Eating Disorder Inventory,简称EDI)是一种常用于评估和诊断进食障碍的心理测量工具。

它由性别特定的各个子项组成,通过了解受访者在身体满意度、饮食控制和体形自我认知等方面的表现来判断其是否存在进食障碍。

EDI被广泛使用于临床实践中,并且被多个研究领域所采用。

2.2 EDI评分标准说明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利用EDI的结果数据,需要对EDI评分标准进行详细的说明。

其中包括身体满意度子项评分标准、饮食控制子项评分标准和体形自我认知子项评分标准。

2.2.1 身体满意度子项评分标准在EDI中,身体满意度子项主要关注受访者对于自己身体外貌及重量的态度和感受。

变态心理学-第7讲(进食障碍)

变态心理学-第7讲(进食障碍)

神经性厌食症诱发因素
体像期待:是指人对自己体貌特征的一种心理期待。
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女孩往往会对自己有体像期待,害怕 自己变胖。
• 周围人 的评价
缺乏自信
模仿偶像
•自身 “ 仿同”
• 疯狂节食 过量运动 催吐
减轻体重
神经性厌食症临床表现
• 核心症状:对肥胖的强烈恐惧以及对苗条的狂热追求 (对体形体重的过度关注)
神经性厌食症的特点
1、有一种对增重及失去饮食控制的病态恐惧; 2、患者永远不会满意于自己减轻的体重; 3、患者不会主动求医,因为它们不认为自己不正常; 4、非常难以治愈,甚至会危机生命。
其它问题:
➢ 舞蹈演员等对体形要求较高的群体,有更高风险罹患此症。 ➢ 患有神经性厌食症的15—24岁女性,其死亡率是人群中同
• 体重明显下降,与标准体重相比减少了 15%或以上; • 尽管体重已经低于标准体重下限,仍然极度害怕体重增加; • 女性闭经(至少持续三个月未来潮),男性性功能低下(青
春期前的患者性器官幼稚型); • 不是任何躯体疾病所致的体重减轻、节食,也不是任何一种
精神症状的继发症状;
二、神经性贪食症
是一种以反复发作性暴食及 强烈的控制体重的观念为特征的综 合征。年龄及性别分布类似于神经 性厌食,但发病年龄稍晚高峰期 15—21岁。这些障碍可被视为持 续的神经性厌食的延续。与神经性 厌食不同的是体重是正常的,女性 的月经正常。
(C)神经性厌食症
(D)暴食症
【答案】C
2.神经性厌食症的核心症状是( )
(A)暴食和泻出行为 (C)体重严重降低
(B)过度运动 (D)对肥胖的强烈恐惧及对苗条的狂热追求
【答案】D
3.简述进食障碍的原因有哪些?

你了解进食障碍么

你了解进食障碍么

116 I FOOD INDUSTRY I理论THEORY你了解进食障碍么?文 宋佳桐长春吉林师范大学暴食症与贪食症在表现上有许多共同点,即二者都有反复发作的暴食行为,并且在暴食之后陷入深深的自责当中,出现羞愧、内疚、自责等情绪,但暴食症患者几乎没有补偿性行为。

虽然没有补偿性行为带给身体的过度伤害,但痛苦抑郁的情绪也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二、进食障碍形成的主要原因引起进食障碍的原因多种多样,也不仅仅是由于个人对自己身材的过分要求,至今我们也没能找到确定的结论,因为构成这种障碍的自身因素和社会因素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和叠加性。

因此在分析成因时,也不能一概而论。

(一)由于个体追求“完美主义”年轻女性对于追求所谓的骨感身材的迫切需求,希望身材更纤细、体重数值下降,在一般性的节制饮食不能满足这种需要之后,便开始采取极端的减肥方法节食,从而引发暴食。

有研究表明,在青春期有节食行为的少女患上暴食症和厌食症的比没有暴食行为的人群高出8倍多。

从节食最开始的克制食欲,演变成恐惧食物,到最后形成无法进食的情绪性厌食,这也是大多数厌食症患者进食障碍的形成过程。

而一般患有进食障碍等心理疾病的人群的体重和BMI 指数都在正常数值范围之内,而体重超重或者体脂偏高的人群患有暴食和厌食的几率普一、概念的界定进食障碍是一种与食物、体重和体型相关的认知功能障碍。

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目前严重进食障碍疾病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贪食症和神经性暴食症三种。

根据国内的调查显示,患进食障碍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女性患病远高于男性,青少年患病几率高于成年人,而厌食症是精神障碍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占到5%-20%,其中的20%死于自杀,80%死于各器官衰竭带来的躯体并发症。

神经性厌食症以节食为手段,以体重和BMI 过低,过分关注体重和身材,持续阻止体重恢复为外显特征。

厌食症患者体重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心理上害怕体重的增加,在此过程中伴随着各种影响体重的行为,例如:减少能量摄取,断食节食;补偿性行为,催吐使用泻药,过度运动。

DSM-5 进食障碍 诊断标准

DSM-5 进食障碍 诊断标准

DSM-5喂食及进食障碍异食癖A.持续进食非营养性、非食用性的物质至少1个月。

B.进食非营养性、非食用性的物质与个体的发育水平不相符。

C.这种进食行为并非文化支持的或正常社会实践的一部分。

D.如果进食行为出现在其他精神障碍(例如,智力障碍[智力发育障碍]、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精神分裂症)或躯体疾病(包括怀孕)的背景下,则它要严重要需要额外的临床关注,才作出异食癖的诊断。

编码备注:异食癖,ICD-9-CM编码为307.52,适用于儿童或成人。

儿童异食癖,ICD-10-CM 的编码为(F98.3),成人异食癖,ICD-10-CM的编码为(F50.8).标注如果是:缓解:在先前符合异食癖的全部诊断标准后,持续一段时间不符合诊断标准。

反刍障碍A.反复的反流食物至少1个月。

反流的食物可能会被再咀嚼、再吞咽或吐出。

B.反复的反流不能归因于有关的胃肠疾病或其他躯体疾病(例如,胃食管反流、幽门狭窄)。

C.这种进食障碍不能仅仅出现在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暴食障碍或回避性/限制性摄食障碍的病程中。

D.如果症状出现在其他精神障碍的背景下(例如,智力障碍[智力发育障碍]或其他神经发育障碍),则它要严重要需要额外的临床关注,才作出反刍障碍的诊断。

标注如果是:缓解:在先前符合异食癖的全部诊断标准后,持续一段时间不符合诊断标准。

回避性/限制性摄食障碍A.进食或喂食障碍(例如,明显缺乏对饮食或食物的兴趣,基于食物的感官特征来回避食物,担心进食的不良后果)表现为持续地未能满足适当的营养和/或能量需求,与下列1项(或更多)有关:1.体重明显减轻(或未能达到预期的体重增加或儿童期增长缓慢)。

2.显著的营养缺乏。

3.依赖胃肠道喂养或口服营养补充剂。

4.显著地干扰了心里社会功能。

B.该障碍不能用缺乏可获得的食物或有关的文化认可的实践来更好地解释。

C.这种进食障碍不能仅仅出现在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的病程中,也没有证据表明个体存在对自己体重或体型的体验障碍。

进食障碍的健康宣教

进食障碍的健康宣教

社会支持:社会应加强对 进食障碍的认识和关注, 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治 疗服务。
媒体宣传:媒体应积极宣 传进食障碍的危害和预防 方法,提高公众对进食障 碍的认识和重视。
进食障碍的治疗
心理治疗
01
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认识和改变错误
02
心理动力疗法:探索患者的内心冲突和情
的饮食观念和行为
感需求,提高自我认知
进食障碍的 健康宣教
x
目录
01. 进食障碍的概述 02. 进食障碍的预防 03. 进食障碍的治疗 04. 进食障碍的健康教育
进食障碍的概述
进食障碍的定义
A
进食障碍是一种以异常进食行为 和心理障碍为特征的心理疾病。
B
常见的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 症、神经性贪食症和暴食症。
进食障碍患者通常表现出对食物
暴食症:患者 反复出现暴饮 暴食,但通常 不会采取极端 措施防止体重 增加
04
异食癖:患者 对非食物物品 的异常渴望和 食用,如泥土、 纸张等
进食障碍的危害
营养不良:长期进食障碍可能导致营养不良, 影响身体健康
心理问题:进食障碍可能导致情绪波动、焦 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社会功能受损:进食障碍可能导致社交活动 减少、工作学习效率降低等社会功能受损
身体健康受损:进食障碍可能导致胃肠道 疾病、内分泌失调等身体健康问题
进食障碍的预防
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1
规律进食:定 时定量,避免
暴饮暴食
2
均衡饮食:保 证营养均衡, 多吃蔬菜水果
3
适量运动:保 持身体健康,
增强食欲
4
避免过度节食: 合理控制体重, 避免营养不良
5
保持良好的心 理状态:避免 焦虑、抑郁等 情绪影响进食

eatingdisorder

eatingdisorder

eatingdisorder进食障碍(EatingDiorder,ED)是以进食行为异常为显著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这组疾病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症(Anore某iaNervoa,AN)和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Nervoa,BN),属于精神类障碍。

神经性厌食的主要特征是患者用节食等各种方法有意地造成体重过低,拒绝保持最低的标准体重;而神经性贪食的主要特征是反复出现的暴食以及暴食后不恰当的抵消行为,如诱吐、滥用利尿剂或泻药、节食或过度运动等。

西医学名:英文名称:所属科室:主要症状:进食障碍EatingDiorder,ED内科-营养不良,消化道及内分泌症状主要病个体因素,家庭因素,社会文因:化因素传染性:无传染性目录疾病介绍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1.神经性厌食症2.神经性贪食症疾病治疗1.神经性厌食2.神经性贪食疾病预后疾病预防专家观点展开疾病介绍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1.神经性厌食症2.神经性贪食症疾病治疗1.神经性厌食2.神经性贪食疾病预后疾病预防专家观点展开疾病介绍进食障碍的异常的行为并非继发于其他任何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害怕和试图抵消食物的‘发胖’作用常常是多数患者最明显的心理病理。

由于最早可见的问题常常为消瘦、便秘、呕吐、闭经等营养不良、消化道及内分泌症状,而对心理体验患者又有意隐瞒,这类病人起初多就诊于综合医院的消化科、内分泌科、妇科、中医科等,行大量的实验室检查和对症处理,从而延误疾病的诊治;另外,由于这类疾病的早、中、后期都容易合并抑郁情绪、强迫症状等,在精神科也经常会被单纯按照‘抑郁症’或‘强迫症’来诊治,而忽略最根本的心理病理。

因此,具有心身疾病性质的进食障碍无论在综合医院还是精神专科医院都需要更多被关注和了解,从而改善该类疾病的疗效和预后。

发病原因1.个体因素:包括生物学因素和个性因素。

生物学因素是指在进食障碍患者中存在一定的遗传倾向(家族中罹患进食障碍和其他精神类障碍的人多于正常人群)和部分脑区的功能异常;个性因素是指进食障碍患者中常见典型的人格特点——追求自我控制、追求完美和独特;爱幻想,不愿长大等。

进食障碍测试题目及答案

进食障碍测试题目及答案

进食障碍测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是进食障碍的常见表现?A. 频繁的暴饮暴食B. 过度运动C. 对食物的强烈恐惧D. 所有以上选项2. 进食障碍通常与哪些心理因素相关?A. 焦虑B. 抑郁C. 自尊心问题D. 所有以上选项二、是非题3. 进食障碍只会在成年人中出现。

(对/错)4. 强迫他人进食或限制他人进食是健康的饮食习惯。

(对/错)三、简答题5. 描述一下你最近一周的饮食模式,你是否感觉到对食物有过度的焦虑或恐惧?6. 你是否曾经因为担心体重增加而故意避免某些食物,或者采取极端措施来控制体重?四、量表评分题7. 请根据以下量表,对你的饮食习惯进行评分,1分代表“从不”,5分代表“总是”。

- 避免某些食物因为我担心它们会使我增重。

()- 感到对食物的强烈恐惧或焦虑。

()- 经常感到失控地进食,直到感到不舒服。

()- 进食后感到极度内疚。

()- 过度运动以补偿进食。

()(请将分数相加,总分范围从5分到25分,分数越高,可能表示进食障碍的风险越大)答案一、选择题1. D2. D二、是非题3. 错4. 错三、简答题5. 和6.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将根据个人经历和感受而有所不同,没有标准答案。

四、量表评分题7. 评分结果需由专业医疗人员进行解读,如果总分较高,建议咨询专业心理健康服务。

请注意,以上测试仅作为初步筛查工具,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

如果您或您认识的人有进食障碍的症状,建议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进食障碍的健康教育

进食障碍的健康教育

进食障碍的健康教育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s)是近年来在年轻人群体中不断增加的一类心理健康问题。

这种心理疾病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交关系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进食障碍并进行健康教育,本文将详细介绍进食障碍的定义、类型、症状、原因和预防方法。

一、进食障碍的定义:进食障碍是一种心理健康问题,患者在进食和摄食方面出现长期的异常行为,包括摄食过量和摄食不足等问题。

二、进食障碍的类型:进食障碍通常可以分为三类:厌食症、暴食症和暴食-排泄综合征。

1. 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患者会有对体重和形象的过度担忧,导致限制食物摄入,出现明显的体重减轻,并对自己的身体形象有不合理的看法。

2. 暴食症(bulimia nervosa):患者会间歇性地暴食大量食物,并在暴食后采取不健康的方法,如催吐、滥用泻药等来减少摄入的卡路里。

3. 暴食-排泄综合征(binge-eating disorder):患者会反复出现暴食的行为,但并不会采取措施来减肥,导致体重上升。

三、进食障碍的症状:进食障碍患者常常会出现以下症状,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1. 明显的体重变化:进食障碍患者的体重通常会出现明显的波动,从而导致身体健康问题的出现。

2. 对食物和体重的强迫思维:患者经常会对食物和体重有强迫性的思维,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

3. 摄食行为的控制和规律:患者可能会过度控制自己的摄食行为,如限制食物摄入的数量和种类等。

4. 对身体形象的不合理认知:进食障碍患者可能对自己的身体形象有不合理的认知,如觉得自己过胖或者不完美。

5. 心理和情绪问题:患者常常伴随着焦虑、抑郁等心理和情绪问题,影响正常的生活和社交。

四、进食障碍的原因:导致进食障碍的原因非常复杂,可能是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1. 生物学因素:遗传、激素失调、脑化学物质的异常等生物学因素可能会影响进食障碍的发生。

变态心理学第十章 进食和睡眠障碍

变态心理学第十章  进食和睡眠障碍
第十章 进食与睡眠障碍
第一节 进食障碍 第二节 睡眠障碍
进食和睡眠是有机体的两种重要的、 相对自动化的行为。它们不仅对我们的生 存和生活有着重要影响,而且对我们的其 他行为也会产生重要作用。
第一节 进食障碍
一、什么是进食障碍
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s)是一组以进食 行为异常为主的精神障碍,包括与体重和进食有 关的极端的情绪、态度和行为,其严重的情绪和 躯体问题对生命有威胁,主要有神经性厌食症 (anorexia nervosa)、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 nervosa)、暴食障碍(binge eating disorder) 等。
第二节 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的量、质或定时异 常,或者是在睡眠中或睡眠觉醒转换时发 生异常的行为或生理事件。判定一个人是 否存在睡眠问题的一个方法是观察个体在 白天的情况,或是在清醒状态下的行为。
一、睡眠障碍的主要类型
(一)睡眠紊乱
1.原发性失眠(1)临床表 (2)可能原因2.原发性嗜睡
(1)临床表现 (2)可能原因
三、进食障碍的可能原因、预防与治疗
(一)可能原因 1.生物因素 2.心理因素 3.家庭环境因素 4.社会因素 5.综合因素
(二)预防
进食障碍的患者一旦患病,个体将很 难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大多数不接受治 疗的人则多年遭受病痛,有些人甚至一生 都如此。因此,进食障碍的三级预防系统 非常重要。
(三)治疗 1.药物治疗 2.心理社会治疗
二、进食障碍的类型
(一)神经性厌食症 1.临床表现 2.医学后果 3.相关的精神障碍
(二)神经性贪食症
1.临床表现 2.医学后果 3.相关的精神障碍
(三)暴食障碍
除了比较常见的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 性贪食症,研究者们又发现了这样一群患 者,他们因为暴食而倍感苦恼,但他们没 有极端的代偿性行为,因此他们不能被诊 断为贪食症。这类患者被称为暴食障碍 (binge eating disorder,BED)。

进食障碍PPT课件

进食障碍PPT课件
• 在人格方面,厌食症与贪食症患者都具有缺陷型人格特点。Marina 等研究发现进食障碍患者的共同人格特点为高神经质水平和低自我定 向性,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具有高持续性,而神经性贪食症患者具有高 伤害回避性。在认知方面,厌食症与贪食症患者都存在体象障碍。体 象障碍于1962年首先由Bruch提出,主要表现为对自身形象的歪曲认 识。厌食症和贪食症患者对自己的身体不满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研 究发现,74.4%的患者起病原因在于自己觉得胖或者别人说自己胖, “怕胖”在该病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
5
-
6
诊断标准
1.1.1神经性厌食症(AD)
(1)明显的体重减轻比正常平均体重减轻15%以上,或者Quetelet体重指数为17.5或更低, 或在青春期之前没有达到所期望的躯体增长标准,并有发育延迟或停止;
(2)故意造成体重减轻,至少有下列1项:
①回避“导致发胖的食物”;
②自我诱发呕吐;
③自我引发排便;
④过度运动;
⑤服用厌食剂或利尿剂等;
(3)常可有病理性怕胖:指一种持续存在的异乎寻常地害怕发胖的超价观念,并且病人给自 己制订一个过低的体重界限,这个界值远远低于其病前医生认为是适合的或健康的体重;
(4)常可有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广泛内分泌紊乱。女性表现为闭经(停经至少已3个连续 月经周期,但妇女如用激素替代治疗可出现持续阴道出血,最常见的是用避孕药),男性表现 为性兴趣丧失或性功能低下。可有生长激素升高,皮质醇浓度上升,外周甲状腺代谢异常,及 胰岛素分泌异常;
-
9
生理现象解释
脑岛
厌食症患者的神经结构及功能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有研究 者对厌食症患者品尝不同口味食物后脑岛的反应进行了观察, 实验设置饥饿和饱腹状态两组被试,让其均饮用巧克力牛奶, 结果显示, 饥饿状态下的厌食症患者脑岛激活程度低于对照 组。此外, 通过CT 和MRI, 人们发现部分厌食症患者的脑沟、 脑回、脑室、大脑灰质白质体积均有相应变化。体重过轻的 患者表现出灰质体积减少和脑脊液的增加。除了灰质, 患者 的海马、中脑及脑桥体积也显著减少将脑影像学技术应用到 厌食症的研究上在厌食症的研究范畴内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进食障碍-嘉定班10-7-17(万行军)

进食障碍-嘉定班10-7-17(万行军)

2021/4/15 2021/4/6
22
病因
病因未明,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社会因素:
• 社会文化压力,崇尚“瘦”和“追求苗条、完美体 形”。
• 新环境适应不良。 • 狭义地定义美,只重外表,不考虑内涵与气质。
➢心理因素:
• 自卑、拘谨、刻板、强迫和完美主义倾向 • 预感不足和失控,强烈控制欲 • 抑郁、焦虑、愤怒、孤独 • 或对情绪问题的回避
2021/4/15 2021/4/6
88
神经性厌食症
(Anorexia Nervosa)
➢ 心理因素引起的一种慢性进食障碍,指个体通过节食 等手段,故意造成并维持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为特 征的进食障碍。
➢ 常有营养不良、代谢和内分泌障碍如月经紊乱及躯体 功能紊乱。
➢ 严重的甚至可出现恶液质状态、机体衰竭从而危及生 命。
➢ 衰竭感染可致死亡 :住院的本症患者中死亡率约10%
2021/4/15 2021/4/6
14 14
临床表现特点(4)
➢ 明显存在体象障碍:怕胖
➢ 随着饥饿的发展,精神表现渐发生变化,可有 失眠,以至整夜不眠,常有情绪不稳、焦虑、 抑郁、强迫观念,严重者可出现自杀行为。
2021/4/15 2021/4/6
2021/4/15 2021/4/6
33
病因
➢ 人际因素:
• 家庭或人际关系有困难 • 情感表达有困难 • 过去因外形、体重受到过他人嘲讽 • 躯体虐待史或自虐史
➢ 生物学因素:
• 有研究显示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为55%,双卵双生子只有5%的同 病率,提示遗传因素起一定的作用。
• 大脑进食中枢化学物质平衡失调:可能存在神经内分泌、去甲肾 上腺素(NE)和5-羟色胺功能异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多巴胺——摄食与奖赏
• 电刺激中脑边缘系统多巴胺能神经纤维可以引起摄食 行为 • 损毁这些神经元或药物阻断多巴胺受体,电刺激则不 再能引起摄 食行为 • 多巴胺与可口食物带来的愉快感觉有关,即奖赏效应 • 下丘脑外侧区多巴胺能纤维受损,仍保持对食物的愉 快感,但不 能主动觅食;刺激这些纤维,增加觅食行为, 但不改变对可口食 物的愉快感。
下丘脑—垂体
自从在一位误诊为神经性厌食的男性病人中发现有垂体损害以来,,神经性厌 食患者被怀疑有下丘脑-垂体障碍。已证实神经性厌食病人有特殊的神经内分 泌功能异常, 但未显示有垂体功能障碍或全垂体功能减退的基本特征。闭经是 神经性厌食患者的重要指征。根据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进行广泛研究发 现, 除促黄体和促卵泡激素异常外还报告有生长激素(GH)和促甲状腺激素( TSH) 的异常。作者根据在厌食病人中GH对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的病理反应, 提出下丘脑功能障碍的某些证据。 GH对TRH的病理反应尚无广泛的研究。虽有发现在神经性厌食的一个亚组病 人中基础GH是升高的, 但本研究未显示这种升高。作者提出, 当能证实GH异 常时多与饥饿有关, 而不一定要有神经传导或释放因子的功能障碍尽管如此, 也 有报告认为GH对L-多巴和多巴胺受体兴奋剂阿朴吗啡的反应在体重增加前、 后减弱, 提示神经性厌食患者可以呈现下丘脑儿茶酚胺能的GH分泌调节功能障 碍。本研究中, GH对TRH的反应提示有深奥的下丘脑-垂体功能损害这些GH数 据证实垂体生长激素对TRH的反应不相适宜。其可能的解释是, 在神经性厌食 患者中GH异常的存在是有意义的, 并反映下丘脑多巴胺的异常状态, 这乃是由 于垂体受体对下丘脑释放激素异常反应的结果但有待弄清消瘦和营养不良对这 些结果的影响以及这种反常状态在神经性厌食患者中出现的频率。这些初步资 料支持了以往研究中所提出的在神经性厌食病人中存在有下丘脑功能障碍的观 点
• 1.1.2神经性贪食症(BD) • (1)存在一种持续的难以控制的进食和渴求食物的优势 观念,并且病人屈从于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食物的贪食发作; • (2)至少用下列1种方法抵消食物的发胖作用: • ①自我诱发呕吐 • ②滥用泻药 • ③间歇禁食 • ④使用厌食剂,甲状腺素类制剂或利尿剂。如果是糖尿病 人可能会放弃胰岛素治疗; • (3)常有病理性怕胖 • (4)常有AN既往史,二者间隔数月至数年不等; • (5)发作性暴食至少每周2次,持续3个月; • (6)排除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所致的暴食,及癫痫、精 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继发的暴食。
神经性贪食症,自我诱导呕吐或腹泻,暴饮暴食,体重下 降。厌食症患 者也有些伴随贪食行为。贪食症比厌食症常见, 且发病率逐年升高。 患者体重严重下降,女性月经停止,内分泌紊乱,骨质疏 松,易骨折, 脑组织萎缩,脑室扩大。治疗效果很差,最终 导致自杀或死于并发症。 厌食症患者仍然对食物感兴趣,甚至着迷,胰岛素对所见 的食物的反应 正常,但不进行摄食。 社会因素,对变胖的强烈恐惧,常见于年轻女性。 大脑中5-HT水平下降,影响抑制进食信号,引起贪食,同 时伴有抑郁症 状;体重下降引起脑内NPY水平增加,使厌食 症患者表现出对食物着迷
பைடு நூலகம்
AN和BN的关系
有的学者认为BN为持久性AN的延续,表明两者之间存在密切 联系。同时,在治疗中BN的治疗方式、方法与AN基本相似。 目前对此种说法提出疑义,而更倾向于认为它们是本质不同的 两类疾病。从本组患者治疗效果看,同样的方法,在两种疾患 治疗效果存在差异, BN的疗效优于AN的疗效。 从临床表现也可以看出两者的明显不同。而在患者对疾患的 态度方面, AN患者无明显认识,而BN患者则有着明确的认识。 分析疾病心理,前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其缘由是体像障碍,而 后者更倾向于是类似强迫症患者的情绪反应—— 不可控制地 寻求暴饮暴食带来的心理效应,又自觉行为本身的不良后果, 存在矛盾冲突的心理状态。
生理现象解释
脑岛
厌食症患者的神经结构及功能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有研究 者对厌食症患者品尝不同口味食物后脑岛的反应进行了观察, 实验设置饥饿和饱腹状态两组被试,让其均饮用巧克力牛奶, 结果显示, 饥饿状态下的厌食症患者脑岛激活程度低于对照 组。此外, 通过CT 和MRI, 人们发现部分厌食症患者的脑沟、 脑回、脑室、大脑灰质白质体积均有相应变化。体重过轻的 患者表现出灰质体积减少和脑脊液的增加。除了灰质, 患者 的海马、中脑及脑桥体积也显著减少将脑影像学技术应用到 厌食症的研究上在厌食症的研究范畴内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神经性贪食症
• 神经性贪食症(BN),又名贪食症,是以反复发作性 暴食,并伴随防止体重增加的补偿性行为及对自身体重和 体形过分关注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主要表现为反 复发作、不可控制、冲动性地暴食,继之采取防止增重的 不适当的补偿性行为,如禁食、过度运动、诱导呕吐、滥 用利尿剂、泻药、食欲抑制剂、代谢加速药物等,这些行 为与其对自身体重和体形的过度和不客观的评价有关。 • 男女患病比例1:10
心理现象认知
• 影响神经性厌食症与贪食症的发生与发展的心理因素方面有相似之处。 研究发现,情绪、人格、认知等心理方面影响着两者的产生。 • 在情绪因素方面,进食障碍患者的抑郁、焦虑和罪恶感等消极情绪水 平都显著高于正常人。神经性厌食症患者通过限制进食获得苗条身材 来达到情绪满足;贪食症患者通过大量进食来达到情感宣泄,但大量 进食仅能暂缓焦虑,之后会对自己的暴食行为产生罪恶感和抑郁等消 极情绪。焦虑、抑郁、烦躁通常伴随着进食障碍整个病程。 • 在人格方面,厌食症与贪食症患者都具有缺陷型人格特点。Marina 等研究发现进食障碍患者的共同人格特点为高神经质水平和低自我定 向性,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具有高持续性,而神经性贪食症患者具有高 伤害回避性。在认知方面,厌食症与贪食症患者都存在体象障碍。体 象障碍于1962年首先由Bruch提出,主要表现为对自身形象的歪曲认 识。厌食症和贪食症患者对自己的身体不满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研 究发现,74.4%的患者起病原因在于自己觉得胖或者别人说自己胖, “怕胖”在该病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小组成员:冯海如 高燕琳
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ED)是
以进食行为异常为显著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属于 精神类障碍。 这组疾病主要包括 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AN) 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 Nervosa,BN)
神经性厌食症
• 神经性厌食(AN)指个体通过节食等手段,有意造成 并维持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为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属 于精神科领域中“与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一类。其 主要特征是以强烈害怕体重增加和发胖为特点的对体重和 体型的极度关注,盲目追求苗条,体重显著减轻,常有营 养不良、代谢和内分泌紊乱,如女性出现闭经。严重患者 可因极度营养不良而出现恶病质状态、机体衰竭从而危及 生命,5%~15%的患者最后死于心脏并发症、多器官功 能衰竭、继发感染、自杀等。 • 男女患病比例为1∶10
诊断标准
1.1.1神经性厌食症(AD) (1)明显的体重减轻比正常平均体重减轻15%以上,或者Quetelet体重指数为 17.5或更低,或在青春期之前没有达到所期望的躯体增长标准,并有发育延迟或停 止; (2)故意造成体重减轻,至少有下列1项: ①回避“导致发胖的食物”; ②自我诱发呕吐; ③自我引发排便; ④过度运动; ⑤服用厌食剂或利尿剂等; (3)常可有病理性怕胖:指一种持续存在的异乎寻常地害怕发胖的超价观念,并且 病人给自己制订一个过低的体重界限,这个界值远远低于其病前医生认为是适合的 或健康的体重; (4)常可有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广泛内分泌紊乱。女性表现为闭经(停经至少 已3个连续月经周期,但妇女如用激素替代治疗可出现持续阴道出血,最常见的是用 避孕药),男性表现为性兴趣丧失或性功能低下。可有生长激素升高,皮质醇浓度 上升,外周甲状腺代谢异常,及胰岛素分泌异常; (5)症状至少已3个月; (6)可有间歇发作的暴饮暴食(此时只诊断为AN) (7)排除躯体疾病所致的体重减轻(如脑瘤、肠道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