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青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青浦区国民经济和社
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法规类别】国家计划
【发文字号】青府办发[2012]11号
【发布部门】80903F002
【发布日期】2012.02.11
【实施日期】2012.02.1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青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的
通知
(青府办发〔2012〕11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办、局:
区科委制定的《青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已经区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二〇一二年二月十一日
青浦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本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根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精神,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回顾
“十一五”时期,青浦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建设绿色青浦、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通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的发展战略,构建“政府为先导、应用为基础、产业为核心、服务为重点、安全为保障”的发展机制。
目前“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基本完成,通过统筹兼顾长远和当前、全局和局部,加大网络、资源、平台、数据库的整合,形成信息化凸显重点、整体推进、综合应用的态势,把加快信息化建设作为推进“科教兴区”的重要手段,使信息化全方位、多领域地服务于青浦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扩大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化发展新进程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区以规划为先导、以制度和机制为保证、以集约化为原则、以科技手段为支撑,对信息基础设施进行规范管理和建设,其覆盖面不断扩大,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2010年,全区固定电话总数达257844户,移动手机用户达1283105户;城域网出口达到60Gbps;宽带接入用户达到126651户;公用移动通信基站达575个,实现了无线通信和无线宽带上网的全覆盖。
移动通信从2G迈入3G商用阶段,IPTV、手机电视等融合业态逐步普及。
(二)全面开展电子政务建设,践行政府服务新模式
通过“十一五”期间的建设,现已基本形成政府业务协同办理和网上服务的基本格局。
建成统一的电子政务基础网络平台、政府协同办事平台、安全认证平台和数据备份平台,形成政府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体系;完成了人口、法人、空间地理三个基础数据库
建设,并在多个部门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通过建设一批综合应用系统,有效带动了政务信息资源在各部门之间依职能、按需求实现交换和共享;“上海青浦”政府网站整合了部门资源,拓宽了办事服务内容,探索建设了网上办事平台;有效地加强了项目的归口管理,提高了财政资金的投入效益。
(三)稳步推进信息产业发展,构筑相关产业新高度
青浦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在“十一五”期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整体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层次显著提升,服务能力得到增强,基础设施产业环境明显改善。
“十一五”末期,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发展到1200多家,其中有市小巨人培育企业2家,市高新技术企业11家,市软件认定企业47家,已经初步形成由市小巨人培育企业、市高新技术企业、市软件认定企业组成的领军企业队伍。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2010年实现销售额150.82亿元,其中电子信息设备销售和租赁98.03亿元,占65%;信息传输业34.34亿元,占22.8%;软件服务业17.77亿元,占11.8%。
(四)逐步推动社会重点领域信息化建设,勾画社会服务新蓝图
卫生领域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工作卓有成效,建设形成了健康档案网络化、社区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农村合作医疗实时结算系统等,为青浦居民保健、就医等带来了便利。
通过“十一五”期间,档案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电子公文鉴定分流处理系统、档案室档案管理系统、政府公开信息(现行文件)管理系统等的建设和应用,大大提高了查档的速度和准确率。
大力发展了公共交通信息化建设,开发基于GIS的公交信息抓取、处理、维护和辅助决策系统,实现公交线路车辆的实时监控、公交运营、客流统计等主要信息的数字化,构建起“智能交通”的基本框架。
(五)持续加强农村信息化普及,开创区农业信息化新局面
我区开展各类信息化知识培训普及活动,实施了“万户家庭网上行”和“千村万户”
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等实事工程。
到2010年,共实施宣传普及86338人,完成计划率109.3%,培训34907人,完成率133.9%,培训普通农民33483人,完成率134.1%。
121个行政村建成了“村民信息化活动室”,74个行政村安装了“农民一点通”,所有184个行政村网站全部建成。
(六)有效开展信息公开和相关制度建设,制订信息公开新规范
青浦区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制定和完善了相关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和保障措施,形成了有力的组织推进机制,确保政府信息公开成为全区各部门的一项基础性和常态化工作,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民众的知情权。
截止到2010年底,全区累计主动公开政府文件类信息17147条,全文电子化率达100%。
(七)持续加强信息安全建设,构建区信息化保障新体系
“十一五”期间,以提高政府管理效率、降低政府管理成本、改进政府服务水平为目标,加强信息安全建设和投入,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形成了身份认证、监测预警、终端安全管理等安全服务体系,提高了对网络安全事件的应对和防范能力;以“六个统一部署”保障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形成了“外防+内控”的信息安全技术保障机制,重视灾难备份建设;制定完善了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形成了长效管理和推进机制;锻炼提高了信息安全一线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养了信息安全人才,增强了市民信息安全意识。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建设,青浦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信息化服务在社会民生方面的投入力度不足、成效不明显。
信息化涉及社会各个领域,难以在短时期内做到面面俱到,在服务对象、服务方式、服务内容上还有加强和改进的必要性。
二是“两化融合”广度和深度都还不够。
与国内外优秀城区相比,青浦企业在信息化投入、信息基础设施装备及信息化应用水平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工业化暂未达到信息化要求,信息化对工业化支撑力度有待加强。
三是软件与信息服务业
产业竞争力有待加强。
青浦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整体规模较小,产业集聚度不够,产业配套的公共服务资源建设相对滞后,有关的法规、政策尚不健全,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
四是跨部门业务协同应用系统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电子政务应用中存在着各职能部门间条块分割,各部门业务系统各自为政等问题。
五是安全体系有待进一步形成。
随着信息化行程的推进,原有信息安全体系面临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需进一步深化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提升信息安全整体能力。
二、“十二五”发展环境
(一)信息化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更为突显
我国信息化总体跨入中等发展水平的国家行列,互联网用户数跃居全球第一,信息产业跃升为国家支柱产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大大加深了经济社会运行对信息技术、产品和数据的依赖程度;党中央提出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要求,网络科学技术被列为国家科技发展的重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被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两化融合”、“三网融合”等实质推进,这些在为信息技术持续创新和深入应用创造条件的同时,揭示了加快提升发展信息化的极端重要性。
(二)新的发展战略对信息化提出更高要求
城市发展中的资源、能源、环境约束日益严峻,对青浦产业发展升级和经济方式转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上海市虹桥商务区规划的加快推进、区“一城两翼”战略布局的全面实施,为青浦区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新空间、新条件,这不仅仅要求突出青浦区位优势,更要求强化信息资源的要素地位,有效整合资源要素、深入优化功能布局,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应用效能和信息服务能力,在青浦新一轮的经济增长、软实力建设、城乡及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信息通信技术加速应用融合带来的挑战更为艰巨
无处不在的宽带网络加速形成,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新理念步入应用,信息化
迈向泛在、可视、智能的高端发展阶段;伴随着高层次的产业竞争,更深入的技术融合和更广泛的应用创新,信息通信技术和信息网络成为城市功能、产业发展、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软硬件界限日益模糊、虚拟与现实空间日渐交织,使社会治理界限不断扩展、难度增加;发达国家仍严控核心技术转移,绿色生产逐步成为主流,跨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服务化趋势更为明显。
(四)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电子商务成为经济发展推动作用更加明显
随着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加速,软件信息服务业已成为关系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
电子商务是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商务活动,也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眼下其二者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为国家经济以及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日益加重。
大力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电子商务对青浦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发展转型,推进上海“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上海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的发展要求,大力推进“两化融合”,紧扣“一城两翼”战略布局,立足青浦实际,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带动和促进作用,深化改革创新,推进结构调整,进一步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加快推进“智能青浦”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基本原则
统筹协调、集约共享--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深化信息化进程中建设与管理的互相依托,强化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促进。
注重顶层设计、深化综合利用,促进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信息共享,减少重复投资。
面向服务、需求导向--注重服务为先,坚持以应用和需求为导向,融合经济民生、关注行业需要,确保信息化建设适用和实用性,显现信息化促进政府职能转型的重要价值。
创新引领、突显特色--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积极鼓励引导以信息技术创新带动其他技术创新和跨领域的集成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并重,激发产业的发展活力,重视凸显区域特色,立足当前,谋划长远,推动区信息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三)发展目标
围绕“智能青浦”建设的总目标,通过信息共享、应用创新、产业集聚、人才培养,到2015年把青浦建设成为信息基础设施广泛覆盖、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跨越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和高素质信息化人才集聚、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信息安全保障水平持续强化的现代化城区。
具体指标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