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水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内涵演变

合集下载

新时期水文化的内涵及其与水利文化的关系

新时期水文化的内涵及其与水利文化的关系
[C] 学文化的规律性、 发展性、 能动性。孟亚明 认为水
文化的实质是通过人与水的关系反映人与人关系的 文化, 并具有科学性、 行业性和社会性。在总结有关 水文化概念的基础上, 笔者认为水文化是指人们通 过与水密不可分的生产、 生活活动所创造的以水为 载体的各种物质、 精神、 制度与行为的总和。不仅包 括人类在逐步认识自然水的过程中形成的知识总 结、 借水为喻的种种哲理、 与水接触所遗存的历史轨 迹、 与水接触所传播的生活习俗与信仰、 与水相关的 美学表现, 而且还包括人类在控制、 调节、 治导、 开 发、 管理和保护水的过程中, 创造出来的具有水利特 点的水利文化。
第 !" 卷第 #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 南京 江苏 连云港 !%$$"<;! * 连云港市水利局, !!!$$#)
摘要: 在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 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新时期, 进一步认识水文化的内涵对于 推进水利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界定了水文化及水利文化的概念, 从物质、 精神、 制度三个层面 剖析了我国水文化的内涵。认为水文化与水利文化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 水文化较水 利文化历史更悠久、 内涵更深远、 外延更宽泛; 水利文化是水文化的核心, 在水文化的成熟和发展中 占据主导地位, 是水文化中的基本内容。 关键词: 文化; 水文化; 水利文化 中图分类号: D$C 文献标识码: E 文章编号: (!$%%) %$$@ "C%% $# $$;@ $# ! ! ! 行为、 风俗、 习惯、 思维方式、 典章制度等具有知识价 值的精神成果的总和。 !"! 水文化的概念 关于水文化的概念, 学术界的观点尚不统一。

济水崇拜与济水文化(凌先有)

济水崇拜与济水文化(凌先有)

全文共计5536字
济水崇拜与济水文化(凌先有)
济水是一条古老的河流,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流经河南、山东两省入海。

据《尚书·禹贡》记载:“导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邱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

”随着历史的推移和地貌的变迁,济水在东汉王莽时出现旱塞,唐高宗时又通而复枯。

黄河又多次改道南侵,逐渐冲入济水河床而入海。

现在虽然再也见不到济水奔腾不息的风貌,在全国水系图上也难觅济水的身影,但因济水而得名的河南济源,以及山东济南、济宁、济阳、济州、济阴这些地名,却深深地烙印着济水曾经的踪迹。

由济水崇拜而融入的祭祀文化、儒家文化、道教文化以及人文思想依然熠熠闪光,使济水这条古老的河流虽逝犹存,永久地流淌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河之中。

源远流长的济水崇拜
人的生活离不开水,人又摆脱不了水患的滋扰,人对水的需求与依赖,感恩与敬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

由于崇拜水的自然现象无法进行而正常解释,古人将水的现象归因为水神的职能。

当水维持在正面的情况下,就认为是水神的奖励;反之,就是水神的惩罚。

中国古代对济水水神的崇拜,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尔雅·释水》:“江、淮、河、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

”济水因独流入海,与长江、黄河、淮河齐名,并称“四渎”。

对济水水神的崇拜,突出表现在历代历朝对济水的封禅上。

济水作为一条古老的水系,周代已被列为封禅的
1。

那些被忽略的济水文化

那些被忽略的济水文化

40决策探索2021.5上文/侯仰军那些被忽略的济水文化济水(又名泲水、沇水)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很陌生了,只有专家学者或文人雅士才会偶尔提及她昔日的荣光。

即便山东的几个地名如济宁、济南、济阳,是拜济水所赐而得名,年轻人知道济水的也不会太多。

但在河南济源,这个因济水发源地得名的城市,人们没有忘记济水,有关济水的神话传说、诗词歌赋依然活在广大民众的口头上、心灵里。

历史上的济水:四渎之一济水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市西北的王屋山,东流至温县,南注黄河,与黄河同流,东行十余里,在荥阳北,出黄河,汇为荥泽(今已湮没)。

此即所谓“南泆为荥”。

再经原阳南、封丘北、菏泽南、定陶北,东入菏泽(今已湮没);再由巨野县柳林镇北境出菏泽东北流,于巨野县西入大野泽(今已湮没);再由巨野县东北出大野泽,过梁山东,北流至东阿县东,经平阴县北、济南城北,东流入海(故道大多成为今天的小清河)。

当时在原阳和巨野之间,济水还分为南、北两个支流,一并汇入大野泽。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济水“过九郡,行千八百四十里”。

历史上,济水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大河。

早在周朝,就被列入“四渎”,享受朝廷的高规格祭祀。

据《史记·封禅书》:周代,“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四渎者,江、河、淮、济也”。

就是说,济水与长江、黄河、淮河一样,被列入四大河流,享受周天子的祭拜。

秦一统天下后,名山大川的祭祀常态化,崤山以东祭祀的大河只有济水、淮水。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东郡临邑县(今山东东阿县)有泲庙,设于古济水旁边。

隋唐以后,济水流经的济源、荥阳、原阳、曹县、定陶、菏泽等地都建起了济渎庙。

就连不是济水流域的山西南部,也有不少济渎庙。

考古中的济水: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人们常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但在春秋以前,黄河自荥阳以下,大体沿着太行山东麓北流,在今天津一带入海,大陆泽以下,还是人烟稀少的地区,加上干流自古以来就多泥沙,“善决、善徙、善淤”;倒是济水,为古人生活的理想之地。

揭开济水神秘的面纱

揭开济水神秘的面纱

揭开济水神秘的面纱作者:姚景强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2017年第01期一部古代颇具权威性的地理书籍——《尔雅·释水》中这样说:“江、河、淮、济为四渎。

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

”这里所说的济,就是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市的济水,乃我国古代与长江、黄河、淮河齐名、独流入海的河流。

如今,享有“四渎”之名的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水系犹存,唯有昔日泱泱济水则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拨开历史的烟云,揭开济水神秘的面纱,济水,该是一条什么样的河流呢?济水是一条神秘的河流济源,因地处济水之源而得名。

远在千里之外的山东省济南、济宁、济阳诸市县,也与济水关系密切。

济水之神秘,是从源头开始的。

《书·禹贡》曰:“导沇水,东流为济。

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东北入于海。

”此言记述了济水所流经的地域及走向,仿佛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张济水水系图。

古人说沇水,是王屋山中升起的一种云气,落于天坛峰上,化而为水,滴到了天坛峰西崖下的太乙池里,称其沇水。

古人认为沇水是神水,不愿与自然界的山溪河流为伍。

于是,神奇的沇水就从太乙池里穴地伏流百里,直至济源城北才平地开源,来到人间,在济渎庙西侧以及济渎庙北方的万泉寨平地开源,喷涌而出。

直到舜帝时,沇水泛滥,大禹导之东流,才称之为济水。

有人不禁要问,为什么“导沇东流”就称之为“济”呢?根据文献资料分析,济水的得名,关键在于“入于河,溢为荥”。

因为,济者,渡也;渡者,从此岸渡河达于彼岸也,同时兼有跨越之意。

济水正是这样,它平地开源之后,水势东南流,当流至黄河北岸时,神秘而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一说济水注入黄河之后,依然是清的,而且清浊分明,在黄河南岸的荥阳形成荥泽,继而东流入海。

现代学者研究济水时大都认为,济水入河不可能清浊分明,它之所以能一路清清注入大海,其所流经的黄河南岸的荥泽以及山东境内的菏泽、巨野泽和东平湖,起到了沉淀泥沙的关键作用。

济水文化探源与济读庙的形成(一)

济水文化探源与济读庙的形成(一)

济水文化探源与济读庙的形成(一)作者:杨艳霞来源:《卷宗》2018年第26期早在上古之时,人民少而禽兽众,人们为了生存的需要和抵抗来自大自然的侵害,多把栖身之所置于监近水源和防止水淹的高地,这样,我国的古代文明就陆续出现于黄河、长江、准河和济水流域,从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

但由于历史上济水到后来逐渐枯竭,其下游河道被黄河侵夺等原因,致使到了今天,济水有一种被遗忘的感觉,但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人格化精神却一直被历代帝王和文人墨客崇赏,并一度形成一股奇特的“济水文化现象”。

济水是我国历史上一条著名的河流,早在上古时期,它已与华夏民族的各种社会活动紧密相连。

《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治水时,治理了“九川”,济水就是其中之一,属名山大川。

我国最早的史书《尚书·禹贡》载“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荷,又东北会于汶,又东北入于海”,明确指出,沇水即为济水的源头,并对其流向和所经之地作了大概的阐述。

《水经注·山海经》旧“王屋之山,联水出焉,西北流注泰泽”。

《汉书·地理志》日“王屋山沇水所出,联沇声相近,盖一水也”,可知济水的源头是被称作沇水和联水的,但其仅指王屋山发源之地,其整条河流仍被称作“济水”。

《济源县志》载:“水经注导沇水注于此,既伏而见平地,水有二源,按西源出城西,今呼龙潭,其水东北流经济渎庙南,东源出原城东北……画”,进一步阐述了济水自王屋发源,潜行地下几十里至济源县城形成东西二源复出,西源即龙潭寺(又名延庆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有舍利塔一座),东源即济渎庙内济水发源于王屋山,同许多大江、大河一样,发源名山汇支流而形成,从而为天下人所东西二池和万泉赛(称北水)。

济水发源于王屋山,同许多大江、大河一样,发源名山汇支流而形成,从而为天下人所知。

《尔雅·释水》载“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

”把济水同黄河、长江、淮河等大河并列为“四渎”。

“济南”的源头——济水的历史与文化

“济南”的源头——济水的历史与文化

“济南”的源头——济水的历史与文化济水是我国历史上一条著名的河流,它曾和黄河、长江、淮河一起并称“四渎”,与“五岳”齐名,受到历代朝廷的隆重祭祀;它曾与黄河一起孕育了华夏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济南、济源、济阳等城市都是因其流经而得名。

但是在今天,当我们再一次提起济水的时候,则会有很多人不熟悉、甚或根本就没有听说过济水,这种情形恰恰与长江、黄河、淮河在我国家喻户晓的显赫名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与历史上济水曾有的辉煌灿烂文化构成巨大的反差。

说济水历史古老,不仅是因为济水和其它河流一样,早在有人类活动之前就已经奔流在祖国大地上了,更是因为早在上古时期,济水就已经和华夏民族祖先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了。

《史记·夏本纪》中记载大禹治水时治理了九条河流,称为“九川”,济水即为其中之一,九川分别为弱水、黑水、河水(即黄河)、汉水、江水(即长江)、济水、淮水、渭水、洛水。

孟子就曾说过“禹疏九河,导济入海”。

在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史书《尚书·禹贡》中也对“大禹治理济水”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荷,又东北会于汶,又东北入于海”。

沇水即为济水的源头,《水经注·济水卷》记载“《山海经》曰‘王屋之山,联水出焉,西北流注于泰泽’,郭景纯云‘联、沇声相近即沇水也。

潜行地下至共山南复出于东丘。

’今原城东北有东丘城。

孔安国曰‘泉源为沇,流去为济’。

”可知济水的源头是被称作沇水的。

《尔雅·释水》中记载“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

”那么济水是何时被列为“四渎”呢?《史记·殷本纪》中记载了商王汤发布的一篇《汤诰》,日“古禹、皋陶久劳于外,其有功乎民,民乃有安。

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

”既然商王称“江、河、淮、济”为四渎,那么说明至少在商代济水已经位列四渎了。

这里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我国河流众多,为什么只有这四条河流被列为四渎?由《尔雅》可知,“渎”字有“发源注海”之意,即一条河流有自己的源头,可以入海才能被称为“渎”,长江、黄河、淮河独流入海自不必谈。

从现代史学角度看古代济水文化

从现代史学角度看古代济水文化

历史文化传承:古代济水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 的一部分,通过历史文献、艺术作品等方式得以 传承至今。
总的来说,从现代史学角度看,古代济水文化不 仅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还在艺术表现与成就方 面卓有建树,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 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研究与传承。
04
现代史学方法对古代济水文化 的研究
传承古代济水文化的路径与方法
学术研究
加强对古代济水文化的学术研究,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为文化传 承提供学术支持。
教育普及
将古代济水文化纳入教育体系,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多种形 式,增强学生对古代济水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传媒宣传
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古代济水文化的历史渊 源、文化内涵和当代价值,提高公众对古代济水文化的关注度。
启迪现代思考
古代济水文化中蕴含的智 慧和理念,可以为现代社 会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
研究方法和路径
对济水流域的古代遗址、文物进 行实地考察,直观感受济水文化 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
将济水文化与同时期其他地域文 化进行比较,揭示其独特性和历 史价值。
文献考证 实地考察
跨学科研究 比较研究
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古代典籍 、史书、碑刻等文献资料,深入 挖掘济水文化的历史内涵和文化 底蕴。
Chapter
文献考证与实地调查的结合
文献考证的重要性
对于古代济水文化的研究,首先需要对历史文献进行详尽的 梳理和考证。通过解读古籍、碑刻、地方志等史料,可以追 溯济水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积淀。
实地调查的补充作用
除了文献考证,实地调查也是研究古代济水文化的重要手段 。通过田野调查、遗址发掘等方式,可以获取更直观、实证 的材料,与文献资料相互印证,深化对济水文化的认识。

济水变迁史考精选全文

济水变迁史考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济水变迁史考济水是一条自然水道,其形成在有史以前,直到汉代还畅通无阻。

济水流经的地区在华北平原。

济水在其畅流时被人们当作四渎之一,是和黄河、长江、淮河并列的大河流。

为什么叫做渎呢?是因为这四条河流都是独流入海,不受其他河流的干扰。

黄河、长江和淮河是符合这样的定义的,只有济水并不是如此。

济水的发源地在现在河南的济源,是在黄河以北。

可是它流经的地区却主要在当时的黄河之南。

因为当时的黄河是由今河南荥阳县向东北流去,而济水却由荥阳县向东流去,经今山东济南市北,再东流入渤海。

就是说它在今荥阳县北横越过黄河,和黄河相互交叉。

对济水和黄河相互交叉而又不相干扰这一说法,历来有种种解释。

一是“伏流说”,认为济水由黄河北岸潜伏地下,从南岸复出。

二是“清浊说”,说济水是清的,黄河是浊的,济水从黄河中穿过,但并不混淆,越过黄河后还是清的。

姑且不论“伏流说”还是“清浊说”,把黄河以北的济水和黄河以南的济水分别称为济水的上段和下段,亦无不可。

济水曾经灌注过整个黄河下游以南直至淮河北岸的广阔平原。

故道虽已久湮,然而对于现代兴修水利还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故略论其演变的踪迹。

一、济水和荥口、荥泽济水和黄河分流的地方一般说来是在汉代的荥阳县境。

汉代的荥阳县在今河南荥阳县的东北,其辖境包括更在其北的广武山。

不过具体说来,这里面还有曲折。

《水经·渠水注》说济水分河东南流是在石门。

石门在敖城西北。

敖城就是敖仓城。

敖仓城的故址应在今荥阳县城东北,汉荥阳县城西北,今已为河水侵蚀,湮灭无迹。

据《水经注》在这里所说的一些地方对比,石门还应该在广武城的西北。

用现在的地理来说,就是在汉王城的西北。

其实这个石门本是东汉灵帝时建立的,是在东汉初年王景治河修渠的基础上筑成的。

这是王莽时黄河决口泛滥使济水、汴渠受到影响以后的事。

因此,这个石门水口不一定就是以前济水分河的地方。

《禹贡》叙述济水,说是济水由黄河溢出后潴为荥。

荥就是荥泽。

王屋山道教:济水与济渎神崇拜济水文明与济水的变迁

王屋山道教:济水与济渎神崇拜济水文明与济水的变迁

王屋山道教:济水与济渎神崇拜济水文明与济水的变迁第一节济水文明与济水的变迁济水是古代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的大河,史书中有关济水的最早记载是《尚书·禹贡》:“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东北入于海。

”这段话记述了大禹治水时对济水进行疏导治理的过程和济水的流经地。

关于济水的源流,清代《济源县志》记载发源于王屋山,是王屋山上的云气化成的水,滴到天坛峰西崖下的太乙池里,称为沇水。

沇水穴地洑流,到达平原后涌出为泉。

出自龙潭的是济水西源,出自济渎池西的珍珠泉是济水东源;二源合流,东流至温,穿越黄河,在荥泽出现;然后再潜洑东流,至陶丘又现,如此,构成了神秘的济水三伏三现说。

济水初源来自王屋山一说,从距离和地形地貌来看,似不大可能。

但是济源古代地下水充沛,却是有史料可证的。

清《济源县志》记载,县城周围有97泉,并且泉泉有名。

艺文篇收录的明代进士李濂的《游龙潭记》中曾写道:“龙潭在济源县西五里,距济渎庙仅二里。

潭阔一顷余,渟渟清澈,可鉴毛发。

”可知距今500年的龙潭仍有百亩之大。

济源过去地下水丰富,还可以从济渎庙所在地庙街村古有的“合瓦地”得到佐证。

所谓的合瓦地,是村民为了排除过多的地下水而采取的耕作措施。

具体办法是,先在田里开挖密布的小沟,用建房用的小青瓦扣成米字形或井字形的地下排水通道,然后再覆上土。

这样,涝时地下水就可以从地底下排走了。

地下水流还具有“温床”的作用,大雪纷飞的冬季,合瓦地片雪不存,水汽蒸腾。

在合瓦地上种植的农作物不但早熟,而且品质好。

其中红皮大蒜尤为珍贵,被称为“济渎金蒜”,元末明初曾经作为贡品进入皇宫。

济水在黄河以北的走向和水利作用,清《济源县志》载:济水西源的龙潭水和东源的济渎池水(包括珍珠泉水),分别流向东南方向,在浠城(今梨林镇裴城村)一带汇合,继续向东南流,在温县城西流入黄河。

济水在济源境内清代称为千仓渠。

千仓渠分为两条,一条为上千仓渠,出自东源(即济渎池),汇合万泉寨之水,经过铁岸、碑子,分为6个闸口,灌溉堰头、西水屯、西许、东许、莲东、闫家庄等村庄稻田27顷80亩。

探寻济水与济南的历史渊源济南先民的“天然居住地带”

探寻济水与济南的历史渊源济南先民的“天然居住地带”

探寻济水与济南的历史渊源济南先民的“天然居住地带”张华松探寻济水与济南的历史渊源济南先民的“天然居住地带”口新时报记者钱欢青济南,因位于济水之南而得名。

古济水自西向东横穿济南腹地,河道深切、水清流缓,两岸是肥沃的平原,物产丰饶,得天独厚。

济水是济南的母亲河,是孕育济南早期文化和文明的摇篮。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我国名川大河中,济水的研究甚显薄弱,尤其是济南境内古济水之研究,迄今尚属于学术空白。

近日,著名学者、济南社科院副院长张华松先生推出力作《济水与济南》,以专题形式,就古济水与济南古史之间的关系钩沉发微,作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填补了济南境内古济水研究之学术空白。

济水,名声显赫的“四渎”之一在古代,济水地位非常重要。

古人把有独立源头,并能独流入海的河流称为“渎”。

济水在史前时期,具体说在距今四千多年前的龙山时代,是独流入海的,其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

古代皇帝祭天下名山大川,祭的就是“五岳”和“四读”。

因此,“在历史早期,济水就是济南地区具有全国影响的地理标志”。

而之所以会出现对济水的研究不如“四渎”中的其他“三渎”,或许和济水在历史上的不断变化乃至最终消失有关。

在《济水与济南》一书中,张华松写道,“济水原本发源于王屋山而独流入海,尧舜时代黄河改道横截济水,河南荣阳以下的济水变成黄河的一条分流。

魏晋以后,济水又名清河,其在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南的故道彻底干涸乃至湮没,济水下游则以鲁西湖区与汶水为主要补给源。

北宋熙宁年间,黄河在澶州决口,黄河水涌入济水(清河),致使济水(清河)于历城东北改道,而循漯水故道入海。

宋金之交,伪齐皇帝刘豫从历城以东挑挖济水故道以通漕运,是为小清河,而取道漯水故道入海的清河始称大清河。

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入海,济水彻底消失。

”虽然济水与黄河,其间关系“剪不断,理还乱",但张华松认为,济水的重要历史地位十分明确,与济南的关系更是极为密切,“古代济南数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长卷是在古济水上展开的,只有从古济水研究入手,才能深刻揭示济南历史文化发展演变的规律和特点,才能认识古代济南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突出地位。

济水源头话济源

济水源头话济源

济源市,河南省境内的一个“袖珍小城”。

这里山峰巍峨壮观,环境清幽恬静,古色古香,是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济源历史悠久,盘古开天、女娲补天、黄帝祭天、愚公移山等创世神话和传说,均发源于此。

夏朝第六代君主少康曾在此建都“原”;秦设轵县,富甲一方;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改称济源,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济源市最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是“一山一水一精神”。

“一山”指王屋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被誉为道教“天下第一洞天”,自唐朝到金元时期一直是道教文化中心。

“一水”指济水,发源于王屋山,济源之名由此而来。

“一精神”指愚公移山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水”与“一品格”古时,有一条大河从河南济源市王屋山发源,从山东半岛入海,名为济水,与黄河、淮河、长江并称为中国古代四渎。

《史记·殷本记》载曰:“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

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

”济水发源于王屋山太乙池,其流有“三隐三现”之奇观。

济水发源之初即以地下河向东流70余里,到济渎庙珍珠泉和龙潭后从地面涌出,形成珠(济渎)、龙(龙潭)两条河流向东,不出市境就交汇成一条河———沇水。

《尚书·禹贡》详细记载了济水的流向:“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济水源头话济源阴吴济夫记录Record黄河黄土黄种人2023.06(上)58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汶;又北,东入于海。

”经大禹疏导,沇水至温县西北始名济水。

《水经注》记载,北魏时期,济水河又以黄河为界有北济、南济之分。

后济水第二次潜流地下,穿越黄河而不浑,在荥阳再次神奇浮出地面。

流经原阳时,南济水第三次伏行至山东定陶(古称济阴),与北济水(下游称其为濮水)汇合形成巨野泽,出泽流经梁山东至东平接汶水,至鱼山向东北入渤海。

上古时期,济水是泱泱大河,有无限支流汇入其中,凭借自强不息精神,行1400多千米,浩浩荡荡注入渤海。

济水文化4

济水文化4

济水东流悠悠华夏,三山五岳风光无限,江河湖海波涛连天,山川、河流绘就了“江山如此多娇”画卷。

在这江山如画的大自然中,古济水已经淡出大自然的序列,付诸于“东流去”,从地平线上消失。

《三字经》有这么几句,“曰江河,曰淮济。

此四渎,水之纪”,翻译成白话就是长江、黄河、淮河、济水这四条河流,有条不紊地流向大海。

“渎”就是直流入海的河,是有独立入海口的水系。

古皇帝祭祀名山大川,即指五岳和四渎。

唐代以大淮为东渎,大江为南渎,大河为西渎,大济为北渎。

济水不达东海誓不罢休的顽强精神,就是它始终位列四渎的主要原因。

四渎最早的总称出自《尔雅释水》:“江、淮、河、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

三字经把江、河、淮、济作为中国河流的代表,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四条水系。

然而到今天,长江、黄河、淮河仍然在汹涌奔流,而济水却在清朝咸丰五年(1855年)不见踪影,悄悄地远离了人们的视野。

济水是一条古老的自然水系,济水地位非常煊赫,发源于太行山脉王屋山上的太乙池。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第595页就写着:济水,古水名,发源于今河南,流经山东入渤海,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济水的河道。

古济水的流向在《禹贡》中这样记载:“导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邱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

”就是说,古济水蜿蜒千里,按照自然流向,惠泽沿途豫鲁大地之后,流入广袤的大海。

在古籍记载中,济水是四渎中最奇异的一条大河,时常伏见不测,能穴地伏流,隐见无常,“一出为济源,再出为荥水,三出为山东诸泉水”,留下了三伏三现的神奇佳话。

相传禹疏导济水出王屋山后,源水以地下河向东潜流七十余里,到济渎和龙潭地面涌出,形成珠(济渎)、龙(龙潭)两条河流向东,在济渎庙东南交汇成一条河,叫水,至温县西北始名济水。

济水出济源后,经过沁阳、原阳诸县,行程约一百三十余里,穿过黄河,又在地下潜行百余里之后,溢出为古代荥泽。

荥泽为古老的湖泊,它位于今天郑州市西北一带。

济源的水文化

济源的水文化

济源的水文化来源:济源日报 2006.10.10在济源这块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流淌着古老又新生的湨水,灵秀悠悠的济水,清澈激越的沁河,似玉带环绕着太行山的愚公渠和惊涛拍岸的黄河。

她们是那么神奇地汇集、流淌在济源这方奇妙的土地上。

如果置身太行山巅俯瞰,你会惊叹太行、王屋两山簇拥之下的五河环绕并流而形成的济源山水是那样的大气磅礴又那样的奇特灵秀。

让目光穿越历史的时空,你又会感叹历史是怎样在这滚滚的波涛和涓涓的细流之上演绎的历史辉煌,放射出的文化光芒。

大河东去,逝者如斯。

那流逝的是岁月,沉淀下的是历史文化的印痕。

让我们走进山水秀美的济源,探寻济源水文化的奥秘。

湨水清晨,远望窗外的太行山美景,让人浮想联翩,近看岸柳低垂,波光粼粼的湨水同样让人陶醉。

走进济源也就走进了湨河,走近湨河你就不能不感叹她命运多变的前世今生。

郦道元《水经注》载:湨水“出原山勋掌谷,俗谓白涧河”。

《通鉴纲目》载:湨水有三水源。

一出姑嫂山;一出五指山;一出秦岭(今济源虎岭)。

清代《泷水论》载:湨水“姑嫂山与南麓与曲阳一源为三,并宗山为四”。

以上史志记载,说明湨水这条古老的河流有多个源头和支流。

有人据此认为它没有流经名山大川,似是一条无名小河。

其实不然,据中国最古老的地理专著《尔雅·释地》载:“梁莫大于湨梁。

”郭璞注曰:“湨,水名;梁,堤也。

”这是历史文献记载人类防水、治水,修建大型堤坝最早的记载。

无疑也是济源治水历史和水文化的开端。

湨水的河堤是我国文献有记载的有史以来最早最大的河堤。

在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交替的历史阶段,人类生产力极为低下,能组织人力修建当时最大的水利工程,足以说明“湨梁”的浩大以及湨水沿岸先民的文明程度。

到了唐代,湨水更是人文荟萃之所。

湨水的支流之一玉溪河(麻姑河)源出玉阳山。

玉阳山上的灵都观不仅因玉真公主修道于此显名,更因有自号“玉溪生”的晚唐大诗人李商隐而扬名。

诗人青年时代曾两次入玉阳山学道,并在此留下大量诗篇。

从现代史学角度看古代济水文化

从现代史学角度看古代济水文化

从现代史学角度看古代济水文化汇报人:2023-12-30•济水文化的起源与形成•济水文化的特点与价值•济水文化在现代史学中的定位目录•济水文化在现代史学中的研究方法•济水文化在现代史学中的发展趋势01济水文化的起源与形成地理特征济水流域地形多样,包括平原、山地和丘陵等,这使得济水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元化的特点。

济水流域济水是中国古代的一条重要河流,流经多个省份,拥有广阔的流域面积。

济水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对济水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然资源济水流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土地、水源、矿产等,这些资源为古代居民提供了生产和生活的便利,促进了济水文化的繁荣。

政治格局在古代,济水流域是多个政治势力的争夺之地,这种政治格局为济水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经济交流济水流域是古代经济交流的重要通道之一,这使得各种文化、思想在此交汇、融合,促进了济水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文化传承济水流域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这种传承为济水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济水流域的早期文明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址表明,济水流域的居民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产力和文化水平。

早期文明随着历史的演进,济水文化在各个时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济水流域的经济、文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中期发展在秦汉时期,随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济水文化逐渐与其他文化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

晚期融合02济水文化的特点与价值济水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悠久济水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周边文化的优秀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风格。

多元融合济水文化蕴含着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于困境中的挑战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自强不息济水文化具有开放包容的特质,善于接纳新思想、新事物,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开放包容通过对济水文化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为历史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

济源水文化漫谈

济源水文化漫谈

济源水文化漫谈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地处太行、王屋山。

在远古的洪荒年代,《淮南子·览冥训》曾这样记载:“往古之时……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沧海桑田,斗转星移。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济源境内虽有黄河、济水、蟒河、沁河四大河流,却也有时旱时涝的时候。

但是,无论旱与涝,济源的水文化,都给人们留下了深深的记忆。

说到旱,唐代大文豪、散文家、诗人韩愈游览济源后,曾赋《峡石西泉》,诗曰:“居然鳞介不能容,石眼环环水一钟。

闻说旱时求得雨,只疑科斗是蛟龙。

”说到涝,地处蟒河中游的荆王村,有一通清咸丰三年(1853年)的石碑,记述的是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本村遭受水灾的情形,并呼吁人们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此碑铭曰:“此地当浝水(即今蟒河)之冲,其西北一曲尤急。

每夏日雨甚,波涛汹涌,骇人心目,赖石堤巩固幸免崩决,然濒于殆者数矣。

道光二十八年七月二十一日水暴发,人习以为常,未之备。

入夜雷雨交作,水大至延堤而上,村中妇女老幼戚戚然不知所之。

但闻水声扬沸,墙倾屋陷,以及人语呼号,惊心动魄,莫可名状。

天明水退,计点房屋淹塌一百七十余间,甚有压杀其中者。

灾民无贫无富,家积扫地一空,居处衣食等付之无(读音mó)。

”关于蟒河,老人们还常常讲起“悬剑镇蟒”的故事。

相传在遥远的古代,有一条巨蟒修炼成仙后升天成了蟒神,后来蟒神触犯了天规,又被逐出天宫,发配人间,就变成了蟒河。

因它性情暴躁,越是汛期越要兴风作浪,古人就取“蟒不过剑”之意,在济源城东门外的石拱桥下,高悬一把长长的青铜剑,剑柄砌于桥拱石缝之中,劍锋直刺河心,来制止蟒河的暴涨。

其实,“悬剑镇蟒”之举,只不过是古代劳动人民一种美好的愿望罢了。

蟒河依然我行我素。

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综合治理,才使蟒河变害为利,造福人民。

济源水文化源远流长。

回望历史,真正把济源山水描写得豪迈而荡气回肠的诗篇,当数唐代诗人李白的《上阳台帖》,诗曰:“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

消失的济水

消失的济水

消失的济水济水,古名沇水,发源于今河南省济源市,流经河南、山东入渤海。

古济水的流向在《禹贡》中这样记载:“导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菏泽,古泽名),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

”在秦汉之前是一条水流充沛、独立入海的河流。

秦汉之后,济水流量逐步减小。

到了5世纪初,菏泽以西的济水上段逐渐堙塞,济水仅余下段,唐代改称为清河。

至北宋,又称北清河。

金齐刘豫时期,开凿小清河,原济水被称为大清河。

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入海,直到今天。

从此我们在地图上只能看到浊流滚滚的黄河,再也看不到清澈如许的济水(大清河)了。

1、地位崇高济水,这样一条已经消失的河流,在中国古代的地位极高。

在《尔雅·释水》中,济水,乃是我国古代一条与长江、黄河、淮河齐名、独流入海的河流——“江、河、淮、济为四渎。

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

”在四渎之中,济水不仅仅是和江河淮并列,而且其地位是最高的。

在以农业立国的古代中国,四渎所起到的作用可想而知,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

因此,所谓“四渎”,不仅仅是躺在典籍上的荣誉称号,而且她们都是水神,主司兴云布雨之职,受到历代统治者的祭祀。

可以说,在古代中国的诸多河流之中,四渎地位最崇高。

根据现有文献,明确祭水的文字出现在周代的《左传》一书之中。

《左传》僖公二十一年曾这样记载:“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皞与有济之祀。

”这里提到的任、宿、须句、颛臾四个春秋时期的诸侯小国。

虽然不能就此下定论,说对济水的祭祀历史最为悠久,但是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首先,单提济水而不及其余,应该不是有意为之;其次,相对于江、淮的遥远,黄河的浑浊、暴虐,水量充沛、性情温和的济水更让人心生敬爱;再次,齐鲁乃礼仪之邦,最早开始祭水也不是什么让人吃惊的事情。

虽然古代祭祀由来已久,但是真正把祭祀山川之神写入典章并完全上升为国家行为的,是在秦代。

据《史记·封禅书》记载:“秦并天下,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水,曰济、曰淮、曰江、曰河。

济水探源

济水探源

济水探源济水探源济源市第一中学12级22班张欣然济源地处太行山南麓,与毗邻的山西高原形成巨大落差,优良的水源地质条件和丰富的水文水系,使济源成为济水的发源地。

古济水流经河南、山东两省,全长2800公里,创造了灿烂的河济文明,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一、济水发源于济源的地理原因济水是一条非常悠久和古老的河流,她的产生是和古代地质演变相关的。

济源所在地域,距今20亿年前,先后经历过嵩阳、中条山、王屋山、晋宁、加里东、海西、燕山、喜马拉雅等8次造山运动。

特别是第三纪末喜马拉雅期的造山运动,西部和北部抬升为王屋山和太行山,东南部凹陷下沉,使市域形成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呈现出山区向丘陵、岗地、平原逐级下降的趋势,使济源形成了由太行山、王屋山环抱的、向东敞口的“牛角川”状的冲积扇盆地。

山前平原地形坡降较大,含水层岩性颗粒粗,透水性强,地下水补给充沛,古代济源的冲积扇平原就形成了一个“地下大水库”。

华北平原是早期古湖较发达的地域。

后来古华北巨湖消亡,但在太行山前平原的坳陷带保留有若干古湖,承载了山西高原、太行山前河流的注入与蓄水功能,在构造运动的影响下,各古湖之间贯通,互相补充,济源就处于这些古湖之间。

现今济源市东郊的西水屯、南水屯、北水屯古代的时候就是湖水盈溢、碧波荡漾的湖泊,西码头、中码头、东码头就是当年济水滚滚东流航运的佐证。

济源西靠太行山系,东衔华北平原,太行山系蕴藏着丰富的水源,古华北平原湖泊众多,济源成为诸多水源的汇聚之地,成为古济水的发源地。

二、济水源头分布关于济水的源头,古文献记载较多。

根据史书记载和留存的现状,济水的具体源头如下:一是初源。

有古人认为济水最初的源头发源于济源市西部的王屋山“太乙池”。

王屋山上的云气化成水,滴到天坛峰西崖下形成“太乙池”,其水味甘如醴,其泉水流如线,落在石斗中,深可数尺,千人饮之不耗,终年不汲如故。

太乙池水潜流地下,到龙潭、济渎庙流出。

亦有古人认为只有东西二源。

关于水文化与教育的思考

关于水文化与教育的思考

关于水文化与教育的思考济水泽万物大爱育校魂------关于水文化与教育的思考济水在古代地位显赫,要知道:有独立源头并能入海的河流才能叫“渎”。

古有四渎:江、河、淮、济,分别指长江、黄河、淮河、济水。

唐朝时称大淮为东渎,大江为南渎,大河为西渎,大济为北渎。

皇帝祭祀名山大川,要遍历“五岳”和“四渎”。

济水是“四渎”之一,就和“五岳”齐名了。

济水发源于王屋山太乙池,以地下河向东潜流七十余里,到济渎和**地面涌出,形成珠(济渎)、龙(**)两条河流向东,不出济源市境就交汇成一条河,叫水,至温县西北始名济水。

后第二次潜流地下,穿越黄河而不浑,在**再次神奇浮出地面,济水流经**时,南济三次伏行至山东**,与北济会合形成**泽,一流入海。

济水奇伟瑰丽,在于穴地伏流,隐见无常,“一出为济源,再出为荥水,三出为山东诸泉水”。

三隐三现,百折入海,穿黄不浊,神秘莫测。

济水水量不大,潜流过程中屡有断绝,为何能位列四渎?唐许敬宗这样回答太宗皇帝:“渎之为言独也,不因余水,独能赴海也……独而尊也”。

独运长波,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不达于海誓不罢休,正是意志顽强、矢志不**,让济水拥有了荣耀,让世人赞叹。

一脉济水,三隐三现,流经黄河发生交叉,但流出黄河后依旧清澈,济水神被封“清源公”,世称济水为“清济”。

白居易临水抒怀“自今称一字,高洁与谁求?惟独是清济,万古同悠悠。

”苏**也赋诗“浊流若解污清济,惊浪就须动太行”。

穿越黄河而不同流合污,至**浊,坚守其节,情操高尚,让世人再叹。

包容细流,胸襟宽阔;流润千里,福泽百代;时隐时现,波澜不惊;百利无害,义高德昭;**天下,不求闻达。

千古清济孕育辉煌文化,济水源头名人辈出:战国侠客聂政、汉武帝时游侠郭解、礼部尚书裴休、北宋名道**栖真等,皆刚正不阿,豪气干云,从善如流,高风亮节,善诗善文,豁达从容,秉性高洁,彪炳史册。

可见济水历史渊源,光照千秋,福泽万代,让世人三叹。

老子在《道德经&#8226;八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水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内涵演变□冯军【摘要】济水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河流袁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它积淀了内涵丰 厚的济水文化。

自人类有记载的历史以来,济水流量经历了由大到小变化的过程,济水文化 传播随之经历了自然济水向人文济水的内涵变迁,形成了包括经济、祭祀、文学等多方面的 内涵。

这些内涵在传播过程中相互影响,构成独特的济水文化现象。

【关键词】济水文化;传播;内涵;变迁济水在我国古代江、河、淮、济四大河流中,其文 化内涵受到历史变迁的影响,呈现出独具特色的面 貌。

济水文化传播内涵受到自然、政治、社会变迁的 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传播发展轨迹,对我国古代的社 会经济、政治、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_、经济文化视野下的济水济水是华北平原上一条古老的自然水系,发源 于今河南省济源市,经河南省北部,横贯山东省,注 人渤海。

济水在《禹贡》《史记》《尔雅》《山海经》《水经 注》等重要历史文献中均有记载。

《尚书•禹贡》院野导浼水,东流为济,人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 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东北人于海。

”济水的畅 流时期,充沛清洁的济水,横贯豫鲁大地,滋润两岸 稼穑,推动了古代农业的发展,孕育了古代文明的形 成。

今天济水故道沿岸古文化遗址数以百计,据考古 发现,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曾在济水源头定 都原城(今济渎庙附近),直到今天仍在沿用的济源、济南、济阳、济宁等城市的名称,都是济水流域物质 文明辉煌灿烂的有力佐证。

因此,在今天的黄河下游 地区,应是济水和黄河一起孕育了古代文明的形成品牌文化的传播上也更具特色、更持久。

其他还有诸 如展览会、服装表演、橱窗等。

在实物传播中,服装就 是信息的载体,是传播符号的本体,无须其他载体或 中介,受众可直接接受其承载的信息。

总之,文化自觉视域下国产服装品牌文化的塑 造与传播将为国产服装企业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提供新的思路,从而制定完善的、切实可行的服装 品牌文化塑造与传播策略,为企业争取更大的发展 空间。

(本文为河南省2017年度软科学计划研究项目 “河南服装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和发展。

通过近几十年来的考古丁作可以看出,古济水流域分布着数量众多的史前文明遗址,说明济水流域是华夏先民生息繁衍的重要区域,为早期华夏文明产生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经济基础。

济水在上古时期,是一条重要的水道,沟通东西经济往来,在古代交通体系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横贯华北平原的一条重要水运通道,济水对于早期山东半岛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沟通往来起到了重要作用。

据《禹贡》记载,古代兖州的贡品“浮于济、漯,达于河”,这是指九州中的兖州地区向中原地区进贡的物品要先通过济水和漯水,再进人黄河,达到冀州。

而青州地区的贡品则是“浮于汶,达于济”,通过汶水联通济水,达于黄河。

春秋之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开通了菏水,进一步加强了济水作为经济通道的作用。

古济水于定陶北汇为菏泽,菏水就是源于菏泽向东达于泗水的一条人丁水道。

泗水向南沟通了淮河与长江,由此,济水成为沟通黄河流域和江淮地区的枢纽水道,对当时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济水与菏水相交的定陶成为当时水道的中心,也被誉为天下之中,反映了济水在当时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春秋晚期越国的范蠡晚年就居住于此,他弃官经商,利用济水交通的便利,“十果,项目编号院172400410035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礼文化传播与认同建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6B X W044)参考文献:[1] 李宗桂.文化自觉与文化发展[J].中山大学学报院社会科学版,2004(6).[2] 朱立.品牌文化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66.[3]佘明阳.品牌传播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院84.[4] 莫琼,张喜梅.服装企业文化营销策略论析[J].现代商业,2013 (4).(作者为郑州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编校:张红玲九年之中三致千金”,成为商业文化的鼻祖,被后世 称为“陶朱公”。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也在此即皇帝 位,开创了汉代王朝的基业。

济水成为沟通黄河中下 游及江淮地区经济往来的枢纽水道,对早期文明发 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隋唐以后,济水逐渐衰微,尤其是济水下游,由于黄河泥沙淤积,大多河段断流。

但济源、济宁、济 南、济阳这些曾经都是济水沿岸的重要城市,仍在昭 示着古老的济水流域曾经的辉煌。

二、国家祭祀文化视野下的济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古代社会,祭祀是国家 的头等大事,我国古代有祭祀大江大河的传统,济水 作为“四渎”之一,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隆重祭祀。

《尔雅•释水》中记载“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 者,发源注海者也。

”那么济水是何时被列人“四渎”呢?《史记•殷本纪》中记载了商王汤发布的一篇的 《汤诰》,曰“古禹、皋陶久劳于外,其有功乎民,民乃 有安。

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 民乃有居。

”[1]既然商王称“江、河、淮、济”为四渎,那 么说明至少在商代济水已经位列四渎了。

我国河流 众多,为什么只有这四条河流被列为四渎?由《尔雅》可知,“渎”字有“发源注海”之意,即一条河流有自己 的源头,可以人海才能被称为“渎”,长江、黄河、淮河 独流人海自不必谈。

《战国策•燕策一》中记载“齐有 清济浊河,可以为固”。

此处清济指济水,浊河指黄 河,既然济水可以和黄河相提并论,作为战国七雄之 一的齐国稳固赖以凭借的天险,那么可以推知济水 在战国之前的流量是相当巨大的,这样,我们就不难 理解济水被列为四渎的原因了。

因为早在商代,统治 区域狭小,人们所能认识的河流范围有限,仅限在中 原、华北一带,而这一区域内当时符合“发源注海”这 一标准的大河流只有江、河、淮、济,因此,它们被列 为“四渎”,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自商代形成四渎之后,周代,天子已经开始正式 把四渎列人了国家祀典。

《礼记•王制》记载院野天子祭 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

诸侯祭名 山大川之在其地者。

”叫兑明在周代济水是被天子以 诸侯之礼进行祭祀的。

秦朝统一天下后,继续延续了对济水的祭祀。

《史记•封禅书》记载“自五帝以至秦,轶兴轶衰,名山 大川,或在诸侯,或在天子……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 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

于是,自淆以东,名山五,大 川祠二……水曰济、曰淮,春以脯酒为岁祠,因泮冻,秋涸冻,冬塞祷祠。

其牲用牛犊各一,牢具珪币各 异”。

这里反映了秦统一中国以前,由于战乱颇多,国家分分合合,对于名山大川的祭祀没有统一的秩序,“或在诸侯,或在天子”。

秦统一后,重新确定国家祭 祀的名目,济水作为淆山以东二大川之一,被列为国 家祭祀。

汉承秦制,济水祭祀沿袭前代。

汉宣帝神爵元 年,进一步厘定五岳四渎祀典,《汉书•郊祀志》记载 “河于临晋,江于江都,淮于平氏,济于临邑界中,皆 使者持节侍祠”[3]。

从此可知,西汉宣帝时,济水作为 四渎之一,受到国家祭祀,地点在临邑(今属山东德 州),并且形成派专人前往祭祀的制度。

东汉时期,据《后汉书•祭祀志》记载,在洛阳北 郊外营内祭祀四渎之神,“西渎河西,济北,淮东,江 南;他山川各如其方,皆在外营内”[4]。

这说明东汉时 又恢复了早期望祭四渎的形式。

这种情况应和当时 的政治、社会纷争较为强烈有关。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长期处于分裂战乱状态,对四渎多采用望祭。

隋朝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重新确立祭 祀制度,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文帝颁诏在济水 源头兴建济渎庙。

从此直到清末,历代祭祀济水的活 动始终以济渎庙为中心。

济水源头本属轵县,隋开皇 十六年(公元596年),析置济源县,取“济水之源”之 意,设县的一个重要原因应为方便地方官员接待祭 水钦差大臣,做好对济水的祭祀活动。

到了唐代,对四渎的祭祀不但列人国家典章,而 且做了详细的规定,《旧唐书•卷二十四•志第四•礼 仪四》记载“五岳、四镇、四海、四渎,年别一祭……北 海、北渎大济,於洛州”。

又云:“天宝六载,河渎封灵 源公,济渎封清源公,江渎封广源公,淮渎封长源公 ……十载,遣卫尉少卿李瀚祭江渎广源公,京兆少尹 章恒祭河渎灵源公,太子左谕德柳谌祭淮渎长源公,河南少尹豆卢回祭济渎清源公。

”[5]可知,唐玄宗天宝 年间首次对四渎加封了爵位,其中封济水为清源公。

今天济渎庙大门曰“清源洞府门”,二门曰“清源门”皆本于此。

自此,历代对四渎加封不断,有可考文字,就济水而论,宋徽宗曾于宣和七年颁《封济渎诏》封 济水为“清源忠护王”,元代延祐元年的《投龙简记》中称济水为“济渎清源善济王”。

这样名号上由公到 王,标志着济水祭祀规格不断提升,也正应和了明代 洪武三年《大明诏旨碑》中所云“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之封,起自唐世,崇名美号,历代有加”。

济源市济渎庙中现存一通唐贞元十三年(公元 797年)《济渎北海祭品碑》的一段文字印证了唐玄宗 对济水的封赠,同时补充了当时除封赠之外,还为济渎庙配备了专管祭祀的官员,“有唐六叶……封兹渎 为清源公,建祠于泉之初源也,置渎令一员,祝史一 人,斋郎六人”。

同时,又对当时祭祀济水神的盛况进 行了描述院野天子以迎冬之日,命成周内史奉祝文宿 齐斋,毳冕、七旒、五章、剑履、玉佩,为之初献;县尹 加绣冕,六旒、三章、剑履、玉佩,为之亚献;邑丞元 冕,加五旒、无章,亦剑履、玉佩,为之终献,用三牲之 享。

”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祭祀上自钦差大臣,下至 县尹、县丞都要参加,而且要按官位级别高下穿戴不 同规格的礼服祭拜。

北宋建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重新刊定 祭祀。

北宋开宝六年,翰林学士卢多逊奉诏撰写的 《重修济渎庙记》记载了北宋初年朝廷大肆重修济渎 庙,“崇阶邃户,肃然瞻望,赫奕神府。

牲牢既设,酒斋 斯烈,簠簋铡,荐奠蠲洁”。

说明不仅将庙宇修葺一 新,同时,还更新了许多祭祀用器,反映了对济水祭 祀的重视。

2003年8月,济源市为加强文物保护,对 济渎庙进行全面整修。

在修整庙内的北海池渊济水源 头)时,发现了一枚玉简。

据简文可知,这是熙宁元年 (公元1068年),宋神宗赵顼刚刚登基,派遣专官诏 告济水神而投送的(宋神宗即位之初,国家经济凋 敝,契丹入侵,内忧外患,为祈求神灵佑护,特将富国 强兵的心愿向济渎神祭告)。

简文曰:“水府投送金 龙、玉简,愿神愿仙三元同存九府水帝……”说明对 济水的祭祀采用了中国古代山水祭祀的最高礼仪一投沉金龙玉简。

金与南宋对峙,济水属于金的统治范围,尽管是 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金朝统治者依然非常重视对 济水的祭祀。

正大五年(公元1228年)的《重修济渎 庙记》记载了皇帝因“自前冬不雪,迄今春未雨,二麦 颇旱,百姓惶惶然”,派专人向济水神求雨,获得灵应 后,赐银两万五千两,对济渎庙进行了大规模修缮,“重檐叠瓦,操碧绘金,严崇圣像,谨饰从尊,鸳瓦绀 天,凤门辉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