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七年级美术上册 第5课《发现与创造》教案2 人美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现与创造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媒材的特性、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制作的基本方法。

②运用设计语言、艺术手段和丰富的想象力对材料进行合理利用,有创意的设计制作美化生活的物品。

过程与方法:

①方法:观察所收集的各种废旧的材料特性,以自主的、合作的方式进行尝试和研究,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进行设计创意。

②过程:发现材料——感受材料——利用材料——创作运用——展示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生活情趣,通过学习重新认识废旧材料在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2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养成善于发现、善于利用各种材料,通过看、想、画、做等方式进行创作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本课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寻找、发现、利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通过发现与创造的过程,感受成功的快感,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教材中展示了以大量的废旧材料创作的生活日用品和小工艺品,让学生了解在生活中可利用许多废旧材料制作富有情趣的生活用品与装饰品。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高对生活物质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3学生分析

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求知欲很强,好奇心很强,善于去观察发现身边的事物。本课的材料可以来源广泛,生活中的各种物质材料,可以鼓励学生到自然界中去寻找和发现具有美感和使用价值的新材料。在学生充分的活动中体验发现的乐趣。通过接触各种材料充分的了解不同肌理、色彩、形状、质地的材料,在自由的氛围中动手感受创造带来的快乐。同时自己动手做一些学习和生活中的日用品,既可以提高动手能力有可以增添生活的情趣。

4重点难点

重点:观察、发现材质的美感,运用艺术的手段和丰富的想象力对材料进行合理利用,创造出即有审美特征又具实用价值的新物品。

难点:根据材料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进行再创造,并且要巧妙的利用材料的原有特性创造新事物。

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

5.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一)发现材料\导入新课(2分钟)

通过展示废旧材料做成的摩托车,导入《发现与创造》课题

【设计意图】螺丝帽、链条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事物,但又常常容易忽视,把它们加以组合制造出精美的摆件,由此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用不同的材料去表现。

活动2【讲授】感受材料\解读作品

(二)感受材料\解读作品(8分钟)

感受分析材料的特性

1.观察材料的形状,色彩,质感等特性

感受:同学们分成小组把搜集来的材料放在一起去观察、触摸

归纳:提问“有什么感受?”可多角度归纳这些材料带来的感受

以学生发表看法为主,教师临场组织和提示,引导归纳材料的特性。

【设计意图】搜集来的材料多种多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可以使学生感受更多的不同材质的材料,为学生创作提供更多的灵感和素材。在欣赏中培养细心观察事物的习惯和用语言总结出材料特征的概括表达能力。

2.欣赏学生作品

感受:多幅图片(图1—4)。引导学生关注不同的材质,发现其美感因素。

请同学分析作品,从他的内容,材料,方法、色彩、合理利用材料等方面分析。

归纳:提问“有什么感受?”可多角度归纳这些材料带来的感受

以学生发表看法为主,教师临场组织和提示,引导归纳。

【设计意图】学生作品所表现的是他们身边看到的各种事物,充满童趣稚拙、自由与单纯——同样表现了真、善、美的情感。在欣赏中使学生对同龄人的作品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创作欲望。

3.欣赏名家作品

感受:毕加索的《公牛》并加以分析

提问:表现的是什么样的一个形象?材料带来什么样的感受?是什么材料制成的?作者为什么这么表现?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表现?

【小知识】:《公牛》是毕加索在1943年创作完成的,现藏于巴黎毕加索博物馆,作为雕塑家的毕加索是一个革新派,他成功的把想不到的废弃的车把和车座创造性的放在一起改造成了杰作。

通过对材料的感受和优秀作品的欣赏与分析。让学生初步了解材料的特性和合理利用材料带来的效果,消除陌生感,增强学生对材料的认识与理解。这里应当注意的是,当学生纯真的艺术见解得到教师的肯定时,他(她)会自然地进入学习的兴奋状态。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表达,因势利导地培养小“艺评家”。接下来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我也来发现创造一件作品吧!”的创作欲望

活动3【活动】利用材料\尝试制作

1.技法的分析

分析感悟上述作品的表现方法。出示采用不同技法制成的作品,请同学们研究分析“用什么方法做的?”“这样做有什么特点?”“这种材料适合用什么样的方法制作?”认识到不同的表现方法有不同的视觉效果。

因形选材

因材造型

得出“最合适的技法,就是最好的技法”的结论。教师对每一种技法进行归纳和示范,并鼓励学生创造新的表现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旧物利用的多种方法,拓展传统的技法,给学生开阔自由的技法空间,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创作。

2.具体示范

创设情景——我们家中一定有许多漂亮的照片,它最直观的纪录我们的成长,我们今天就以相框为例完成一个相框。请同学上台和教师同时进行。

教师在多媒体的实物展示台上示范讲解,这样可以将制作过程让学生清楚明了地看到。A.首先想自己想做个什么样的像框,选择什么材料。

B.选择一张长方形的白板纸当背衬,选择喜欢的色卡纸颜色剪成喜欢形状,做基本的形。

C.对相框进行装饰。装饰的方法有很多,如画,粘贴等等。

D.固定支架。

再由学生讲解制作过程,比较学生作品与教师的异同,鼓励学生的想法,激发学生兴趣。【设计意图】教师和学生同时制作可体现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动手尝试制作,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用鼓励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活动4【作业】创作运用\巩固新知

创作运用\巩固新知(20分钟)

布置作业:

1、用搜集来得材料设计完成一幅作品。

2、尽量保持材料的原有特性,合理巧妙的利用材料。

3、以美化房间、校园等为主题,小组合作完成一组最喜欢的作品。

巡回指导:教师巡视各组,师生共同讨论构思,帮助学生解决疑难。

活动5【作业】展示交流\评价小结

(五)(6分钟)

教学评价:提供展台,发表评论,组织学生评价,各组讲解自己的作品的设计思想及用途,重点是讲一讲自己设计,制作的巧妙之处。

【设计意图】对废旧物进行更深一层的分析、探究,旨在提高学生对创作艺术从形式语言到思想感情的深入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节约利用材料,保护环境的情感,同时充分体现自己的审美感受和时代特点。

提问讨论:想一想,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进行艺术创作有什么意义?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我们的生活,通过我们的双手去创造出一幅幅美丽的作品。大家变废为宝的行动对废弃物进行再利用有利于对环境的保护。

拓展:为我们的教室设计一个垃圾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