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稿 第1讲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冷
热
冷
城市热岛增强空气对流,空气中的烟尘提供了充足的 城市热岛 水汽凝结核,故市区降水一般比郊区多
试题调研
练出高分
科学城:筑波(日本)
筑波
科学城:班加罗尔(印度)
班加罗尔
科学城:中关村(中国)
中关村
大学城:牛津大学城(英国)
牛津大学城
大学城:剑桥大学城(英国)
剑桥大学城
大学城:呈贡大学城(中国)
呈贡大学城
旅游城市:大理
大理
旅游城市:丽江
丽江
世界城市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阶 段 时 间 特 点
第一阶段
城市化过程
上海市城市化过程
54万
538万
1324万
1911年
1949年
1990年
针对性练习
1.该图表示一个区域的城市从t1到t4的发展变化过程, 该过程反映的是 城市化 过程;衡量当地城市化水平 的主要标志是 。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D )。 A.城市人口增加 B.城市用地规模 C. 城市数量 D.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加大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已较高,一般在70 ﹪以上
出现了郊区化和 逆城市化 现象
郊区化和逆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乡村人口流向城市,导致大城市规 模迅速膨胀,城市数量剧增
发展中国家之间,城市化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 拉丁美洲城市化水平接近发达国家,而亚洲和非洲国 家则普遍较低
城市数量少,城市规模小,城市 18世纪工业 功能单一,以政治职能为主,城 革命以前 乡相对独立
第二阶段
工业革命 以后
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功能扩 展。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 “两个出现”:出现了百万以上 人口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带;出 现“科学城”、“大学城”和旅 游城市等专业化城市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2章第2节城市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一、城市化 1.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和 城市范围 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 的过程。 2.驱动力 3.城市化水平:可以用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表示,反映 了 社会经济发展 水平。 4.意义:带来了 聚落形态及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价值观念等 的巨大变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2.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1)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及饮食、 服饰、居民心理、 习俗等方面,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建筑。
(2)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3.中国文化与人口发展 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育、职业选择、人口流动等 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产生了很大的变 化,主要表现为传统的人口观念被现代的人口观念取代。(见下表)
(4)D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地区,城市对地理环境的 影响表现在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方面,还会引发一系 列社会问题。具体分析如下表:
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 题。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4)下列属于我国目前城市化过程表现的是( ) A.特大城市中心区表现出衰落迹象 B.城市化速度大大放慢 C.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D.城市化速度快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解析】 本题借助我国1949~2008年城市数量变化图来考查我国 城市化进程的相关知识,解答时应重点把握以下几点:(1)我国是一个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明显地表现出发展中国家的特点。(2)我国的 城市发展地区间不平衡,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3)读图 时注意三个时间段,注意不同等级规模城市数量的变化比较。 【答案】 (1)城市数目不断增多,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化进 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2)50~100万人口的大城市 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 (3)东部地带 经济发展水平高,自然条件优越,人口密集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单元能力提升鲁教版必修
单元能力提升知识整合•网络构建tn 事目帝一冃了状应试技巧•规范审答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划分答卷投影规范审答F 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荷息|昌中心阍务b<f 离建瓷路 中亡机堵因卫星城it列问题。
Eff l u x 轻r*t 区规 范审 题(1) 由信息1推断,该城市早 期位于两河交汇处,主要原 因是水运便利,取水方便。
(2) 由信息2看出,该城市形 态是集中紧凑式,P 处位于 河流上游,邻近旅游景点,为高级住宅区。
(3)由信息3 可知,河流的流向与主导风 向,石化城应建在河流下游; 与盛行风向垂直方向的郊外,甲处较适合。
规范批阅1:第⑴题,未能说明 河流的供水功能。
批阅2:第(2)题,没有根据图示信息 说明城市空间形态。
批阅3: 第(3)题,忽略了图中的盛行 风向这一关键信息。
的空理齡杀Mi昨诵1科鼠 .ft ・⑶离锂甲Z ■赴觇别堆设A 斡技戟1业城和占阳电丄城曲岭K£« E-石皿工砒泌4业4由見彳苗亦囂下腐,*怯 _ 1 .答题答案(1)水运便利,取水方便 ⑵集中式或团块式P(3)甲 位于河流下游;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方 向的郊外;水陆交通便利温 馨提示城市布局示意图的判读:一 是从图中提取相关信息分析 影响城市形成(自然)与发展 (社会经济)的区位因素;二 是根据位置、地形、河流、 交通、环境等信息判断功能 区的类型及确定城市设施的 微观布局;三是注意隐含信 息的挖掘,如题目提示“我 国东部地区”就给出了盛行 风向,要注意它对功能区、污染企业布局的限定。
研析高考•探究命题[真题精选*题组一城市区位选择1. (2011 •北京文综)读图,回答下题。
简述该区域城镇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
题组二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功能区(2011 •重庆文综)下图表示我国某城市 2008年部分人均用地状况。
读图回答2〜3题。
fL塔中咽:田*拉 叫 Fa too loo km人均居化用地人鬥丄业用竝人均Ifi 略用地人均眾地用血2. 2008年该城市四类人均用地中,符合国家标准的是( )A.居住用地B.工业用地C.道路用地D.绿地用地3•该城市准备打造成为区域性的物流基地,急需采取的措施是()A.改善居住条件B.发展高技术工业C.加强交通建设D.美化城市环境(2011 •上海地理)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人教高中必修二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复习
教学ppt
22
三、功能区的合理布置
(一)要有便利的交通
两种情况: 1、工业用地多沿公路、铁路、通航河流等交通便捷的区位进行布置 原因: 工业生产本身需要多种设备与原材料,而这些物质的运输费
用在生产成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2、在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也要有方便的联系
两种情况: (1)有大量劳动力的工业或妇女劳动力多的工业,接近生活居住区 (2)劳动力少、占地大的工业,可以距居住区远一些。
区
宅
业
区 距市中心 的距离
教学ppt
20
3、社会因素
教学ppt
21
社会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社会因素对地域功能分区的影响主要表现 在住宅区的分化上。
行政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作为政府行为的政策和城市规划对城市功能分区 的形成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引导作用,而且它从 整体上影响着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
教学ppt
距离、交通 收入、知名度、 种族、宗教、文化 制定政策、 城市规划、引导
14
一、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 1、历史因素
上海市在开 发浦东新区
上海市在决定建设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时时,,为同什时么 也对上海传统的商务中心—浦西外滩进要行把改造金,融贸 并且通过便捷的交通联系将浦西外滩和易浦陆家区东嘴金陆规融家贸划易在区
3、位置 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4、区位需求 便捷的交通和大量的消费人口
(符合市场最优原则和交通最优原则 )
(二)中心商务区及其特征
一个位于城市中心、担负着商业和服务双重职能的地区
特征:经济活动最为繁忙;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建筑物高大稠
密;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区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2讲 城市化课件(必修2)
核心
考点突破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地理
核 心
考点一 城市化及城市化进程
课 时
考
跟
点
踪
突
训
破
练
第4页
必修2 第2章 第2讲
1.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1)概念:人口向 城镇 集聚和 城市 范围不断扩大、乡村 变为 城镇 的过程。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地理
(2)驱动力
第6页
必修2 第2章 第2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地理
(3)标志:城市人口占 总人口 的比重。
(4)意义
①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
核
②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 课
心
时
考 点
化。
跟 踪
突 破
训
③为区域 社会经济 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 练
现。
第7页
必修2 第2章 第2讲
跟 踪
突
训
破 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 练
表”不能判断出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超过德国,也不能判断中
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
第20页
必修2 第2章 第2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比重(%)
17 13 8 45
第19页
必修2 第2章 第2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地理
*未含台湾省统计数据。
A.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了德国
B.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
C.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
核
D.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
人教版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必修二(讲解)课件:第2章 城市与城市化 2-2-1(76张PPT)
板块二 考点深度研析 高频探究 知能演练
考点 1 城市的空间结构、变化及原因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形成不同功能区
பைடு நூலகம்
2.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原则 (1) 住 宅 区 的 布 局 要 求 : 高 级 住 宅 区 的 布 局 一 般 考 虑 “上风(上风向)、上水(河流上游)、高坡(地势较高处)、近文 教区、环境优美”;低级住宅区一般靠近工业区,便于工人 上下班等。
(3)商业区的布局要求:商业区的布局一般有市场最优 原则(靠近城市几何中心)和交通最优原则(市区边缘环路或 高速公路出入口处)。
3.城市三大功能区的判断方法 (1)看面积:住宅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 面积最小。 (2)看距市中心远近:一般情况下,距离市中心由近及 远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3)看形态:商业区一般呈点状、条状,住宅区和工业 区一般呈片状。
3.影响因素
1经主济要因因素素地不同租功的能高区低的距交付离通租市便能中捷力心程;的度商远业近区>住宅 区>工业区
(2)社会因素:经济收入 、政治、知名度、种族和宗教 等。
(3)历史因素: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功能分区有 深远影响。
4.发展变化:随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三、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与城市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
2.影响城市规模(等级)提升的因素:资源和 交通 。
3.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1)城市等级体系:在同一个区域中, 不同级别 的城市 空间组合。 (2)相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相互 排斥 ;不同等级城 市的服务范围相互 嵌套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距
高考一轮总复习(经典版)
第2部分 人文地理——重在运用
2015高考地理一轮课件必修2 第2章 城市和环境 第1讲精品文档
B.土壤、矿产
C.地形、矿产
D.地形、交通
基础知识回顾 考点互动探究
课时作业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 地理 · XJ版
解析:(1)由图可知,我国城市最集中的地区为 20°N~40°N 和 110°E~120°E。(2)由图可知,P 处一带位于河西走廊至新疆, 为古代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城市呈带状分布,主要是因为地形相 对平坦有交通线路经过。
图说影响城市服务 范围变化的因素
高考总复习 · 地理 · XJ版
基础知识回顾 考点互动探究课时作业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 地理 · XJ版
(2013·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期末练习)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城 镇空间体系”示意图,符号大小表示城市等级的高低。读图回 答(1)~(2)题。
基础知识回顾 考点互动探究
基础知识回顾 考点互动探究
课时作业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 地理 · XJ版
(2)中心商务区应建在市中心,①处远离城区远离市场、交 通不便,不适合建中心商务区;大型仓库应靠近铁路线,便于 运输货物,②处虽然地价较低,但仅靠近公路且离市区较远, 不合理;根据南亚风向、交通与郊区信息可判断丙处为工业 区,③处建绿化带可以隔离城区与工业区,利于减轻对城市的 大气污染;食品加工厂无污染,可以建在市区,靠近市场。故 C正确。
课时作业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 地理 · XJ版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2)图中 显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数目不断增加,中小城市发 展较快,并在城市构成中占主要地位,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课时作业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 地理 · XJ版
(1)长江三角洲城镇中,( ) A.苏州与宁波的城市等级和服务功能相同 B.上海的城市等级最高且服务种类最齐全 C.南京和绍兴在行政管理上是隶属关系 D.基础设施网络是由铁路和河道构成的
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城市与地理环境讲义(经典打印版)
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城市与地理环境讲义(经典打印版)【考纲展现】1.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2.城市化对天文环境的影响3.城市空间结构及其构成缘由;4.地域文明对城市的影响。
考点一:城郊区位和城市化1.城市化及其特点(1)概念:城市化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乡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进程。
(2)表现: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添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和城市数量添加及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展。
通常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权衡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
(3)特点①世界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②大城市数量迅速添加,大城市带出现;③兴旺国度和开展中国度城市化差异加大。
城市化进程的不同阶段:①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是城市化进程的四个阶段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时间 19世纪~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50年代~70年代 20世纪70年代~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以后表现 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乡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 人口由郊区迁往郊区 人口由郊区迁往乡村和小城镇人口迁回郊区 成因 城市的拉力和乡村的推力 郊区人口激增,地价下跌,交通拥堵 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 开发中心区,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开展化出如今城市开展的中期阶段,而逆城市化那么出如今城市开展的前期阶段;从距离上看,郊区城市化是居民和企业迁往本城市的郊区,逆城市化是居民及工商业迁往本城市范围之外的乡村和小城镇;从城市自身开展上看,郊区城市化使城市面积扩展,人口增多,逆城市化使整个大城市人口增加。
(5)城市化对天文环境的不利影响环境要素 对环境的影响 措施自然环境 地形 容易形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祸 树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停止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寓居条件; 增强城市管理,维护和管理城市环境; 扩展绿空中积; 气候 城市热岛效应,雨岛效应水文 引发城市内涝、水质好转生态 生物多样性增加、空中沉降资源充足 耕空中积增加;水资源充足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渣滓污染;噪声污染社会效果交通拥堵、寓居条件差、失业困难、社会次第混乱 区位要素优势条件 举例 气候 过度的降水,适宜的气温,适恼人类生活 世界大城市多位于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域 地形 ①平原地域地势平整,土壤肥美,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络,节省修建投资。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城市与地理环境 课件2
市中心
靠近市中心处 远离市中心处
工业生产占地
最大程度地接 既利于工人上 空间较大,地租
近消费人群,商 下班,又方便购 成本比例高,该
业付租最高
物
区域内工业付
租最高
(2)交通通达度对地租高低的影响
交通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地租
考向高一 低城市也的功就能区相形应成和地布局存在着差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②城市城区面积变化图
③城区人口密度变化图
④城市扩展和人口流动方向示意图
\
图形
城市化
表现
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乡村地 域转变为城市地域
郊区 城市化
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
逆城 市化
再城市化
人口由市郊迁往乡村或小城镇 人口迁回市区
3.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景观变化的影响 ①不利影响
②有利影响:平整土地、修建水利工程、绿化环境,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改 善环境。
2.工业区选址的原则 工业区的布局可以从“风”“水”“宝”“地”四个方面考虑。 (1)风——注意风向,有大气污染的工业要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 向。 (2)水——考虑河流,有水污染的工业要布局在河流的下游,避免对城市水源造成污染。 (3)宝——关注矿产,许多工业特别是原料指向型或资源密集型工业,要靠近区域中的 矿产产地。 (4)地——地域联系,运输量大的工业要靠近河流和铁路线,高新技术工业要靠近航 空港或高速公路。
考向二 城市化及其影响
考向一 城市的功能区形成和布局 考向一 城市的功能区形成和布局 考向一 城市的功能区形成和布局 考向一 城市的功能区形成和布局 考向一 城市的功能区形成和布局 考向一 城市的功能区形成和布局 考向一 城市的功能区形成和布局 考向一 城市的功能区形成和布局 考向一 城市的功能区形成和布局 考向一 城市的功能区形成和布局 考向一 城市的功能区形成和布局 考向一 城市的功能区形成和布局 考向一 城市的功能区形成和布局 考向一 城市的功能区形成和布局 考向一 城市的功能区形成和布局 考向一 城市的功能区形成和布局 考向一 城市的功能区形成和布局 考向一 城市的功能区形成和布局 考向一 城市的功能区形成和布局 考向一 城市的功能区形成和布局 考向一 城市的功能区形成和布局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册 第二单元 第2讲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课件 鲁教版
第二页,共21页。
考点一 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基础梳理
2.社会经济因素 (1)交通:沿 海 、沿江、铁路(t干iěl线ù)和高速公路沿线往往 是城市集中分布的地带;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往 往对城市的分布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2)政治因素如首都、省会等地吸引人口分布。 (3)军事中心促进城市的发展与政治地位的提高;宗教中 心会促进城市形成;它们对现代城市的影响力已 减弱(ji。ǎnruò (4)科技、旅游等影响力在 增强(,zē如ng旅qi游án城g)市桂林、黄 山等;科技城美国硅谷、印度班加罗尔等。
试题调研
(2)(2012·江苏地理)下图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城镇带规 划示意图。乌鲁木齐以西城镇带已初步形成,其形成的 有利条件是山麓地带水源较丰富、公路与铁路的兴建。
(√ )
解析(jiě xī)
从图示信息看出,乌鲁木齐以西城镇带地处山麓冲积扇, 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公路、铁路交通便利。
第八页,共21页。
东南部城市密集的原因。
解析(jiě xī)
图示东南部地区城市密集可从地形、交通、
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政策等方面分析。
答案(dá àn)
临海、地形平坦(为平原)、交通发达、经济发展水平
高、人口稠密、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强、政策支持等。
第十页,共21页。
反思(fǎn sī)归纳
城市区位因素分析方法 (1)首先考虑这个城市刚刚诞生时,是什么因素把它吸引 在这一地点的(自然因素)。 (2)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和限制了它的发展(社会 经济因素)。 【示例 1】试题调研第 1 题(2),地处山麓,地势平坦, 水源充足是乌鲁木齐以西城镇带形成的自然基础,现代 铁路和公路的修建促进了城市带的发展。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配套必修2 第2章 第1讲
2.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 方法
在合理布置功能区时要考虑 很多因素,在合理协调工业用地 和居住用地之间的关系时,要注 意以下几个方面(如下图)。
(1)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有便利的交通。 (2)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减少对居住区的污染,基本原则: ①基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工业可以布局在城内居民区。 ②用地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以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③严重污染或有重大安全隐患的工业远离城市,并考虑盛行风向和水源 地。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或者垂直盛行风方向的郊外,远离水源地并布局在河流 的下游。 ④在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设置卫生防护带。
3.影响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因素分析 城市等级的提高和服务范围扩大需要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或丰 富的资源条件,另外人口条件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如下表所示:
影响因素
影响
表现
地理位置优越,腹地广 优越的地理位置能极大地提高城市等级,
地理位置 阔,服务范围大,发展 扩大服务范围,如上海市城市规模的变化
(2)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类型 __住__宅__区____
商业区 工业区
分布 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多位于___市__中__心__、__交__通__干__线__的__两__侧____或街角路口 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
(3)特点 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__土__地__利__用__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 类型的用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册 第二单元 第1讲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课件 鲁教版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最高,对应着图
中甲折线;我国城市化具有起步晚、速度快的特点,对应着图中
的丁折线;世界平均水平应介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对
应着图中的乙折线,余下的丙折线则对应发展中国家。 第 3 题,2000 年以后发达国家进入城市化停滞阶段,出现逆城市
化现象,城市中心的人口有所减少,环境有所改善。相对应的发达
造业的衰退,中心城区人口持续负增长。纽约、波士顿由于制造
业的外迁导致中心城区人口大幅减少,以后由于以金融、信息为
主导的产业兴起,吸引了大量人口集聚,中心城区人口增长。
答案(dá àn)
4.A
5.B
第十九页,共40页。
考点一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试题调研
6.(2012·山东文综)下图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 化水平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题,A 项Ⅰ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为负值,表明人口
减少,出现逆城市化。B 项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中心城区
人口增长率由正值变为负值,表明中心城区人口减少。C 项Ⅳ阶
段后,费城中心城区人口的减少并没有得到有效抑制反而是增大
了。D 项Ⅳ阶段到Ⅴ阶段,巴尔的摩中心城区的人口增长率一直
是负值,中心城区人口仍然在减少。 第 5 题,以巴尔的摩、费城为代表的制造业中心,伴随着传统制
第二十三页,共40页。
读图技巧(jìqiǎo)
图甲反映了发达国家(英国、美国)城市化开始早,水平高, 近年来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而发展中国家(中国)城市化水 平低,近年来出现发展速度快的特点。 【示例 1】试题调研 2~3 题,从城市化的水平和速度两 方面入手,注意特殊“折点”的指示意义:城市化水平 最高的是发达国家,我国城市化起步晚,但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发展速度快,丁线符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A
• 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 3.城市的“五岛”效应 •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在城市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城 市气候的特征可归纳为城市“五岛”效应: • (1)混浊岛——市区污染物比郊区多,能见度低。 • (2)热岛——城市气温比郊区高。 • (3)干岛——白天城区近地面的水汽压低于郊区。 • (4)湿岛——夜晚城区近地面的水汽压高于郊区。 • (5)雨岛——市区局地气流辐合上升,降水多于郊区。
工业革命前
少
小
单一,多以政治职能为主
工业革命后
增加
扩大
扩展“二战”以后源自继续增加继续扩大继续扩展,出现特大城市和 大城市带及专业化城市
• 二、城市化及其特点 • (1)概念:城市化是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 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 程。 • (2)表现: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 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和城市数量增加及城市用地规模的 扩大。通常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城市化 水平的主要标志。 • (3)特点: • ①世界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 ②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 • 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加大。
人们对环境质量 的要求提高,郊 区基础设施完善
城市经济畸形发 展,人口增长快, 农村劳动力过剩
• 4.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 根据发达国家一些城市人口增长的周期变动,一些学 者提出了城市化进程的空间周期理论,即由城市化、郊区 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四个连续的阶段构成大都市 区的生命周期。(以英国的城市化进程为例)
郊区城市化 时间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以 70年代 80年代 后 人口由市区迁往 人口由市郊迁往 郊区 农村和小城镇 人口迁回市区
表现
成因
市区人口激增、 中心区开发,高 为追求更好的生 地价上涨、交通 科技产业、第三 存环境 拥挤 产业的发展
图解
• 1.读“世界某都市圈50 km 圈内不同距离带人口增长率 的变化曲线图”,完成(1)~ (2)题。 • (1)2005年以后该都市圈 • A.人口和工商业迁往郊区 • B.人口迁移停止 • C.市中心区人口增加 • D.城市化水平降低 • (2)从图中看,该城市可能是 • A.北京 B.巴西利亚 • C.东京 答案 D.新德里
• 3.丙为某区域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综合反映该区域城 镇各要素的发展变化。判读要从用地规模、城镇等级、数 量、交通线路、功能区分布等方面找出其发展变化,预测 可能出现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图丙A~C的过 程反映了地域城市化过程。
•
• • • • • • • •
下图为“某市城镇化进程 中市区人口与用地变化(相对上 一年)示意图”。读图,回答 (1)~(2)题。 (1)2004~2012年间,该市 A.城镇化水平增速最慢 B.城市总面积逐年增长 C.农业人口逐年增长 D.建成区与市区人口变化趋 势相反 (2)该市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最 突出的问题是 A.城市人口过快增长 B.交 通拥堵日益加重 C.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D.环 境污染逐步加剧
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
城市化进程示意图是通过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 特征描述,来展示城市发展形成过程的图示,通常以过程 图、坐标图等形式呈现,主要考查同一地区城市发展的不 同阶段及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差异对比。
• 1.甲为城市化进程曲线图,反映某地城市化水平随时间 的变化,判读要注意根据转折点划分阶段,借用数学的斜 率判断城市化速度的快慢,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分析其原因。 • 图甲反映了发达国家(英国、美国)城市化开始早,水平高, 近年来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而发展中国家(中国)城市化水 平低,近年来出现发展速度快的特点。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晚(20世纪中叶以 来) 快 小(不到40%) 起步晚,社会经 济发展水平低 缓慢发展阶段或 加速阶段 城市发展不合理
起步时间 目前速度 城市 人口 比重
大小 原因 所处阶段 城市 化表 现及 原因 表现 原因
早(英国最早,从 18世纪中叶开始)
趋缓(甚至停滞)
大(70%以上) 起步早,社会经 济发展水平高 成熟阶段 逆城市化现象
答案
(1)B
(2)C
• 2.读“某城市中 心与郊区平原的 数据统计图”, 回答问题。 • 运用水循环的 知识分析城市发 展过程中出现的 问题及解决措施。
答案 问题:城市硬化面积大,雨水下渗量少;地表 径流增大,易形成城市洪涝。措施: 植树种草,增大绿 地面积;使用渗水砖,增加雨水的下渗;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整修城市河道,加速雨水的排泄。
• 1.城市化的概念、标志及作用 • 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范围扩大、乡村变为城 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 动力。
• 2.世界城市化进程 • 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 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如下图所示:
•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比较 •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导致城市化差异的直接原 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其城 市化进程也不同。二者比较如下:
第二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 • • • • [最新考纲] 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3.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城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基础知识回顾
• 一、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 2.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
时间 数量 规模 功能
(1)C
(2)C
考点二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2.(2012· 福建文综)下图 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 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 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 化趋势。2000年后,发达 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 的主要影响是 • 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 B.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 增大 • C.城市环境趋于恶化 • 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 增多
考点一 城市化进程差异
• 1.(2012· 山东文综)下 图为江苏省和贵州省 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 统计图。读图,回答 下列问题。 • (1)自1990年至 2010年,两省城市化 发展的特点有何不同? • (2)指出与贵州省相 比,江苏省城市化发 展的优势条件。
•
答案 (1)江苏省城市化速度比贵州省的快;江苏省城 市化水平比贵州省的高。 • (2)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地处东部沿海,地理位置优 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受上海市的辐射带动;工农业 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水平高。
• 2.乙为不同时期城市化要素(人口密度、地租、功能区面 积等)变化曲线图,多以与市中心的距离为横坐标,以人 口密度、地租、面积等作为纵坐标,用多条曲线反映某一 要素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判读要看清坐标含义、明确 表达内容;根据图示信息归纳某一要素在不同时段的变化 特征,运用城市化的基本原理对其变化做出解释。图乙中 ①~④曲线反映出市中心人口密度逐渐减小,随着城市化 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
国家类型
起步时间
目前速 度
城市化水平
后果
发达国家
18世纪中叶
趋缓
高
出现郊区化和逆 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 家 后
快速增 长
低
大城市规模膨胀、 城市数量剧增
•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1.有利影响:合理有序的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也 是实现合理利用土地、节约用地以及保护耕地的基本措施 和有效途径。 • 2.不利影响:城市问题突出地表现为环境问题(大气污染、 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交通问题、居 住问题和社会问题。 • 3.城市热岛 • (1)概念:近地面等温线图上,郊区气温低,市区形成 高温区。 • (2)影响:近地面形成由郊区吹向城市的热岛环流;市 区降水比郊区多。 • (3)应用:为减少大气污染,将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 卫星城建设在城市热岛环流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