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6年中考化学强化训练题5

合集下载

2016浙江省金华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2016浙江省金华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2016浙江省金华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2016•金华)2015年12月12日,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长远目标是把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控制在较工业化前水平2℃之内.节能减排,人人有责,下列措施不利于节能减排的是()A.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B.使用一次性餐具,方便生活C.使用环保袋,将垃圾分类放置D.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低碳出行2.(2016•金华)平衡膳食是健康饮食的重要保证,食物中的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下列食物中主要为我们提供糖类的是()A.番茄、黄瓜B.米饭、土豆C.牛肉、鸡蛋D.色拉油、花生3.(2016•金华)芋艿(俗称毛芋)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新鲜芋艿在去皮时会出现一种白色的汁液,汁液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皂角贰,沾上它会奇痒难忍,下列厨房中的物质止痒效果最好的是()A.食醋 B.料酒 C.纯碱 D.食盐水4.(2016•金华)花青素(化学式C15H11O6)具有缓解眼睛疲劳,保护视力的作用,该物质主要来源于各种蔬菜和水果,下列关于花青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花青素是一种无机物B.花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7gC.花青素中的C、H、O元素质量比是15:11:6D.花青素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5.(2016•金华)如图所示,为某化学反应的围观过程,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二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则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生成物乙属于单质B.该反应中反应物不可能是氯化物C.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分解反应D.该反应反应前后个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6.(2016•金华)有A,B两种金属放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合理的是()A.金属活动性A>B B.生成氢气的质量A>BC.反应的硫酸质量A<B D.反应的金属质量A<B二、填空题7.(2016•金华)科学是一门一实验为基础的学科.(1)如图2是常见的气体制取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图2中的气体发生装置虽然简单,操作方便,单无法控制反应速率.为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从图3中选取(填字母)与图1中a组装成新的气体发生装置.(2)在连接图1的b和d时,使d较易插入b中的措施是.8.(2016•金华)A、B、C三只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向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25g、15g、5g同种固体物质,充分溶解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填烧杯编号):(1)A、B、C三只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2)A、B、C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9.(2016•金华)某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碳酸钡、氯化钡中的几种物质,为了鉴定该白色固体的组成,拓展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进行可如下探究实验:Ⅰ.称取15克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白色沉淀4.3克和无色溶液.Ⅱ.Ⅰ中所得4.3克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产生,测得剩余沉淀质量为2.33克.Ⅲ.把Ⅰ中所得滤液分成两份,第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既没有产生气泡,也没有产生沉淀,第二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镁溶液,没有产生沉淀.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仅根据第Ⅲ步实现现象可以得出结论,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离子是.(2)写出黑白色固体的所有可能组成.三、实验探究题10.(2016•金华)某混合气体可能有CO2、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气体的组成,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已省略).实验后发现A装置中溶液变浑浊,C中的固体由黑色边红色,D中的固体有白色变蓝色,F装置中有水流入烧杯.在反应前后对C、D装置进行了质量的测量(各步反应均完全),测量结果如表:反应前后反应前反应后C装置中试管与固体的总质量(克)a cb dD装置中U形管与固体的总质量(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一定能证明混合气体中有氢气存在的实验现象是(3)F装置的作用:①“抽气”;②(4)证明原混合气体中有CO存在的定量关系是(用字母a、b、c、d表示.)11.(2016•金华)实验室新购买了一批双氧水(H2O2)溶液,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要测定其质量分数,他们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其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①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在A、B、C三个仪器中装入药品,其中双氧水溶液质量为50g;③用电子秤称量出整套装置的总质量为498.6g;④关闭a处止水夹,打开A仪器的阀门,向锥形瓶中加入全部的双氧水溶液,随即关闭A 仪器的阀门;⑤充分反应后,打开a处止水夹,向装置中持续缓慢地鼓入X气体;⑥第二次称量整套装置的总质量为497g.(1)本实验采用的装置中,A仪器的名称是(2)为尽可能减小测量误差,请结合测量原理判断,操作⑤中鼓入的X气体是.A.氦气 B.经干燥处理的空气 C.除去氧气后的空气(3)根据题意,计算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2016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B3.A4.D5.AC6.B二、填空题7.(1)B;(2)将伸入橡皮管的导管一端用水润湿.8.(1)C;(2)A≥B>C.9.(1)碳酸根离子、钡离子、硫酸根离子;(2)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钡、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钡、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钡、碳酸钠、碳酸钡.三、实验探究题10.(1)CO2+Ba(OH)2═BaCO3↓+H2O(2)D中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3)收集尾气(或储存气体)(4)(a﹣c)>11.(1)分液漏斗;(2)B;(3)6.8%.。

[初中化学]浙江省杭州市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人教版

[初中化学]浙江省杭州市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人教版

浙江省杭州市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2分)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CO2验满B.收集O2 C.滴加液体D.稀释浓硫酸【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液体药品的取用;氧气的收集方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用图中装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长导管是出水管,短导管是进气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2.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分析】示意图所表示的反应为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 CO+3H2,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CO+3H2,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A错误;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不含有氧气,故B错误;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2种,故C错误;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故D正确.答案:D.【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电解水实验;酸碱溶液的稀释.【分析】A、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了铜,可以据此结合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进行分析;B、酸稀释后不能变为碱,进行分析;C、根据电解水的实验中生成氢气和氧气质量关系进行解答;D、过锌的活动性比铁强,锌与稀硫酸反应比铁剧烈;等质量两金属完全反应后,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铁产生氢气质量大于锌,可以据此分析.【解答】解:A、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了铜,该反应中铁和铜的质量关系为:Fe+CuSO4═Cu+FeO456 64所以可以判断加入的铁的质量比生成铜的质量要少,即固体的质量要减少,但是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固体,所以起始固体的质量为0.所以固体的质量是不断增加的,故A错误;B、酸稀释后不能变为碱,故B错误;C、电解水的实验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而不是2:1,故C错误;D、图示相同反应时间内锌放出氢气质量大于铁,表明锌比铁活动性强;完全反应后铁产生氢气质量大于锌,与反应事实相符;故D正确.故选D.瓶【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分析】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温度一定时,100g水中溶解物质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即为该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二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甲烷、氢气、酒精等物质燃烧都能够生成水.【解答】解:A、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瓶体积的NaCl溶液,旋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不能说明二氧化碳能和氯化钠反应,只是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后能使塑料瓶变瘪,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降温至20℃时开始有晶体析出,说明20℃时100g水中溶解的氯化钾质量小于38g,则KCl 的溶解度小于38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说明氧气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该选项说法正确;D、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该气体可能是甲烷,也可能是氢气或酒精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36分)5.实验室采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则发生、收集装置应选择图中CE (填字母)装置,该实验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原因是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分析】根据实验室采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属于固液常温型,以及二氧化碳的密度及水溶性来选择收集装置进行分析.【解答】解:实验室采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属于固液常温型,所以应该选择C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B装置长颈漏斗的末端没有伸入液面以下,装置错误);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所以应该选择E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故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故答案为:CE;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6.如图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试验,请回答:(1)甲中红磷必须足量的原因是将集气瓶中的氧气耗尽.(2)乙中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CO+Fe2O32Fe+3CO2;(3)丙实验中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稀盐酸和碳酸钠粉末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的NaCl;H2O;CO2(填物质化学式)质量总和.【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1)根据实验的原理及注意的事项分析红磷过量原因.(2)根据反应的原理和实质来分析解答;(3)据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可解此题.【解答】解:(1)该实验主要是利用物质燃烧消耗装置内的氧气,然后根据进入水的体积,判断氧气的体积.只有加入过量的红磷,才能将将氧气完全消耗掉.如果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实验的结果是水倒流不足五分之一;故填:将集气瓶中的氧气耗尽;(2)在高温的条件下,一氧化碳能将氧化铁还原为金属铁,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故填:3CO+Fe2O32Fe+3CO2;(3)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参加反应的碳酸钠和稀盐酸的质量之和等于氯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答案:(1)将集气瓶中的氧气耗尽;(2)3CO+Fe2O32Fe+3CO2;(3)NaCl;H2O;CO2.7.已知草酸加热时在浓硫酸的作用下会发生分解反应,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检验草酸的分解产物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进行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装置A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分解产生了水和二氧化碳.(2)装置C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3)装置D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C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4)如果观察到D中石灰水不变浑浊,E中的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F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现象时,证明草酸分解产生了一氧化碳.【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1)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能和水反应生成蓝色的五水硫酸铜晶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气体;(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高温条件下,氧化铜能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解答】解:(1)装置A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草酸分解生成了水,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草酸分解产生了二氧化碳.故填:水和二氧化碳.(2)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3)装置D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C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防止对检验一氧化碳产生干扰.故填: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C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4)如果草酸分解产生了一氧化碳,则E中的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F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是因为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红色的铜,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E中的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F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8.在做完“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小明突然想到:是否可以测得实验所用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呢?小明又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将试管中反应的剩余物过滤并多次用蒸馏水洗涤,得到滤液和滤渣.②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的现象.③将滤渣干燥后称量,质量为0.5g.④向滤液中加入一定10%的Na2CO3溶液,获得了相关的数据,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小明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假设石灰石中的其余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1)在Na2CO3溶液加到图象中显示的a点时,溶液中所含的溶质为NaCl.(2)第②步中小明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为了检验滤渣中是否还有剩余的CaCO3.(3)根据图象及相关的数据可求得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90.9%.(4)第①步中如果在过滤时没有用蒸馏水多次洗涤,则测得碳酸钙的质量分将偏小.(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分析】(1)根据碳酸钠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前10g碳酸钠溶液是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解答;(2)根据碳酸钙难溶于水,而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解答;(3)根据从第10g开始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进行解答;(4)根据第①步中如果在过滤时没有用蒸馏水多次洗涤,则会造成碳酸钙的质量减小进行解答.【解答】解:(1)根据碳酸钠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前10g碳酸钠溶液是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在Na2CO3溶液加到图象中显示的a点时,溶液中所含的溶质为NaCl;(2)碳酸钙难溶于水,而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的现象,说明滤渣中没有碳酸钙,所以第②步中小明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为了检验滤渣中是否还有剩余的CaCO3;故填:检验滤渣中是否还有剩余的CaCO3;(3)根据图象可知:从第10g开始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钙的质量为5g,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00%≈90.9%;(4)第①步中如果在过滤时没有用蒸馏水多次洗涤,则会造成碳酸钙的质量减小,所以测得碳酸钙的质量分将偏小;故填:偏小;答案:(1)NaCl;(2)检验滤渣中是否还有剩余的CaCO3;(3)90.9%;(4)偏小9.镁将成为21世纪重要的轻型环保材料,我国含有非常丰富的镁资源.(1)金属镁是一种较活泼金属,在二氧化碳气体中也能燃烧.由此你对燃烧有什么新的认识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2)镁铝合金广泛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等.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镁铝合金的组成,取7.8g镁铝合金样品,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溶液中,共收集得到氢气0.8g,则该合金中,镁和铝的质量比为4:9,写出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H2SO4=MgSO4+H2↑.(3)镁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但平时看到的镁条总是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这层灰黑色的外衣是什么物质呢?猜想:小江认为可能是MgO;小楠认为可能是Mg2(OH)2CO3;小龙认为可能是Mg(OH)2.小龙认为小江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MgO是白色固体,不是灰黑色.实验探究:小楠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口有液滴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受热的试管内产生了白色固体.实验分析:实验后,小楠认为小龙的猜测也是错误的,其理由是氢氧化镁中不含有碳元素,不可能生成二氧化碳.查阅资料得出结论:Mg(OH)2和Mg2(OH)2CO3都可以加热分解,产物均为氧化物,据此请你写出Mg2(OH)2CO3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Mg2(OH)2CO32MgO+CO2↑+H2O.【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分析】(1)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下进行分析;(2)根据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铝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依据氢气的质量进行分析;(3)根据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Mg2(OH)2CO3分解生成MgO、CO2、H2O进行分析.【解答】解:(1)通过分析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可知,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2)根据题意可知:设铝的质量为x,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镁的质量为7.8g﹣x,生成氢气的质量为n,Mg+H2SO4=MgSO4+H2↑,24 27.8g﹣x nn=2Al+3H2SO4=Al2(SO4)3+3H2↑54 6x yy=所以+=0.8gx=5.4g7.8g﹣x=2.4g所以镁和铝的质量比为2.4g:5.4g=4:9;(3)小赵认为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氧化镁为白色固体与水缓慢反应生成氢氧化镁,而信息中为灰黑色物质;小赵认为小花的猜想也是错误的,其理由是样品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氢氧化镁不会生成二氧化碳,则Mg2(OH)2CO3分解生成MgO、CO2、H2O,化学方程式为:Mg2(OH)2CO32MgO+CO2↑+H2O.故答案为:(1)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2)4:9;Mg+H2SO4=MgSO4+H2↑;(3)氢氧化镁中不含有碳元素,不可能生成二氧化碳;Mg2(OH)2CO32MgO+CO2↑+H2O.三、分析计算题(共1小题,满分6分)10.鱼的生长与水中溶氧量密切相关,鱼缸中每升水的溶氧量低于3mg时,鱼就会死亡.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化学增氧剂,其反应原理是2CaO2+2H2O=2Ca(OH)2+O2↑,将14.4g 的过氧化钙加和装有1000L水中的鱼缸中.(已知:水的密度为1g/cm3,1L=1000ml=1000cm3)(1)计算生成氧气的氢氧化钙的质量分别是多少?(2)通过计算判断:①生成的氧气完全溶于水时,鱼缸中的溶氧量是否达到最低要求?②已知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是0.17g,鱼缸中的氢氧化钙溶液是否饱和?【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分析】(1)根据反应原理是2CaO2+2H2O=2Ca(OH)2+O2↑,结合题中所给的数据进行解答;(2)根据生成氧气的质量和鱼缸中水的质量进行解答;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进行分析.【解答】解:(1)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氢氧化钙的质量为y,消耗水的质量为z,2CaO2+2H2O=2Ca(OH)2+O2↑144 36 148 3214.4g z y x===x=3.2gy=14.8gz=3.6g所以生成氧气的是3.2克,生成氢氧化钙的质量是14.8克;(2)①鱼缸中的溶氧量是:×1000=3.2g/L,所以符合要求;②设需要的氢氧化钙为m,=m=1700g所以鱼缸中的氢氧化钙溶液不饱和.故答案为:(1)O2是3.2g,Ca(OH)2是14.8g;(2)①符合;②不饱和.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一帆风顺,合家幸福!。

浙江省舟山市、嘉兴市2016年中考科学(化学部分)试题(word版,含解析)

浙江省舟山市、嘉兴市2016年中考科学(化学部分)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6年浙江省舟山市、嘉兴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最近,一则关于环保人士在公路边拾到30年前生产的食品包装袋的报道,再次引起了人们对垃圾处理的高度管制,以下垃圾处理方法中不合理的是()A.随地填埋 B.分类回收 C.焚烧发电 D.生物降解2.以下是某些同学在“测定土壤酸碱性”实验中的操作,其中错误的是()A.加土壤颗粒B.加水溶解C.振荡试管D.用玻璃棒蘸取清液3.科研人员研发出一种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新技术,该技术以纳米镍粒子为催化剂,将二氧化碳和氢气混合加热发生反应,生成甲烷等物质,从而减少碳排放.该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是()A.元素的种类B.碳原子的数目C.氢元素的化合价D.纳米镍粒子的化学性质B.4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63.9克C.10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一定比8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多D.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一定比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5.某同学利用初中科学物质间相互转化的知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3条铜的“旅行路线”,每条路线中的每次转化都是通过一步化学反应来实现的,那么,每条路线中可能都有的化学反应类型是()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二、非选择题6.化学反应常伴随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在装有水的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生石灰固体,反应片刻后可观察到玻璃管中的有色液体柱将(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请写出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7.如图所示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改进实验,用适量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代替原实验中集气瓶里的水.(1)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代替原集气瓶里的水,其优点除了使实验更简便外,还有.(2)实验中可观察到到铁丝燃烧的现象是,并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8.利用结构图对一些化学概念进行梳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某同学用如图表示了一些概念间的关系,试回答:(1)若图中A、B、C代表酸、碱、盐三类物质,则大圈可代表.(2)若图中大圈表示吸热的物态变化,则A、B、C不可能代表的物态变化是(写出一个名称即可).(1)进行1、2实验的目的是为研究铝和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是否与氧气的有关.(2)某同学分析1、3实验后就得出了如下结论:不同金属的活动性是不同的,其他同学认为这个结论不可靠,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3)在实验1中,有同学用细针去刺破液态铝外的薄膜.观察到里面的液体铝依然没有流出来,实验后,同学们查阅资料获知该薄膜是氧化铝,其熔点明显高于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由此推断,刺破薄膜后液态铝会迅速和反应又会形成致密氧化膜,所以液态铝不会流出来.10.网传,84消毒液和粉状洁厕灵混合使用会产生有毒气体﹣氯气,这是真的吗?兴趣小组同学决定查阅资料并开展相关的验证实验.(1)查阅后获知:这是真的,同时了解到氯气呈黄绿色,有毒,可溶于水,难溶于橄榄油,密度比空气大,能与水、碱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2)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利用84消毒液和粉状洁厕灵混合制取氯气,请根据下列提供的仪器,选择并组装发生和收集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为(用接口处字母填写).(3)同学们将收集到的黄绿色气体通入到装有几只蚱蜢的集气瓶中,并进行观察,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验证.(4)为了探究处理多余氯气的方法,取两个相同的装满氯气的软塑料瓶,分别标上A和B,向A瓶中倒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向B瓶中倒入等量的水,充分振荡后,若观察到现象,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的效果更好.11.亚铁离子具有防止缺铁性贫血的功效,而三价铁离子会使人感到胃部不适,还会对肝脏产生危害,维生素C可以防止亚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如图是某种补贴药物说明书的部分信息.(1)服用此药的患者应多吃哪一类食物:.(2)亚铁离子容易被氧气氧化成三价铁离子,说明亚铁离子具有(选填“氧化性”或“还原性”).(3)某成人按此说明书连续服药20天,期间从该药物中一共补充铁元素多少毫克?12.某学校兴趣小组在参与“五水共治”行动中,考察了某工厂的废水处理工程,并取该厂未经处理的废水样品进行测定分析:(1)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废水的酸碱性,石蕊试液呈色,说明该废水显酸性.(2)另取废水样品少量,滴加适量Ba(NO3)2,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该废水中一定含有的酸根离子是.(3)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到该废水中中含有一种酸,为测定其所含酸的质量分数,取该废水200克于烧杯中,逐渐加入硝酸钡溶液,生成的沉淀质量与加入硝酸钡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假设该废水中的其他物质均溶于水且不与硝酸钡溶液反应).2016年浙江省舟山市、嘉兴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最近,一则关于环保人士在公路边拾到30年前生产的食品包装袋的报道,再次引起了人们对垃圾处理的高度管制,以下垃圾处理方法中不合理的是()A.随地填埋 B.分类回收 C.焚烧发电 D.生物降解【考点】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分析】根据垃圾处理时不能产生对环境造成污染,结合具体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随地填埋,产生的有害物质会污染土壤、地下水等,故选项垃圾处理方法错误.B、分类回收,可转化为有用资源、减少污染和资源浪费等,故选项垃圾处理方法正确.C、焚烧发电,能将垃圾转化为电能,故选项垃圾处理方法正确.D、生物降解,能减少环境污染,故选项垃圾处理方法正确.故选:A.2.以下是某些同学在“测定土壤酸碱性”实验中的操作,其中错误的是()A.加土壤颗粒B.加水溶解C.振荡试管D.用玻璃棒蘸取清液【考点】溶液的酸碱性测定;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装土壤颗粒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振荡试管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用玻璃棒蘸取清液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取用土壤颗粒,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所示操作错误.C、振荡试管时,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摆动,而不是手指拿住试管上下晃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用玻璃棒蘸取清液,将玻璃棒伸入试管中蘸取待测液即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B.3.科研人员研发出一种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新技术,该技术以纳米镍粒子为催化剂,将二氧化碳和氢气混合加热发生反应,生成甲烷等物质,从而减少碳排放.该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是()A.元素的种类B.碳原子的数目C.氢元素的化合价D.纳米镍粒子的化学性质【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并结合化合价原则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选项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碳原子的数目不变,故选项错误;C、根据化合价原则可知,反应前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反应后甲烷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选项正确;D、反应中,纳米镍粒子为催化剂,化学性质不变,故选项错误.故选C.B.4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63.9克C.10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一定比8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多D.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一定比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利用溶解度的概念及意义,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利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的有关知识解决此题.【解答】解:A、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一定的,是100克水中最多溶解的质量,不是溶解的硝酸钾越多溶解度就越大,故A错误;B、40℃时,163.9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63.9克.故B错误;C、10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不一定比8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多,因为没有说明水的质量,故C错误;D、0℃的硝酸钾的溶解度比60℃的硝酸钾的溶解度小,因此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一定比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故D正确.故选D.5.某同学利用初中科学物质间相互转化的知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3条铜的“旅行路线”,每条路线中的每次转化都是通过一步化学反应来实现的,那么,每条路线中可能都有的化学反应类型是()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化合反应是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了一种物质;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物质参加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其它物质的反应;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解答】解:第一条路线:铜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得到氧化铜,氧化铜和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得到硫酸铜,硫酸铜和铁发生置换反应得到铜;第二条路线:铜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得到氧化铜,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第二条路线:铜和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得到硝酸铜,硝酸铜和铁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故选C.二、非选择题6.化学反应常伴随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在装有水的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生石灰固体,反应片刻后可观察到玻璃管中的有色液体柱将上升(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请写出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Ca(OH)2.【考点】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分析】根据生石灰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解答.【解答】解:水和生石灰混合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反应片刻后可观察到玻璃管中的有色液体柱将上升,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方程式是:CaO+H2O═Ca(OH)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Ca(OH)2;答案:上升;Ca(OH)27.如图所示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改进实验,用适量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代替原实验中集气瓶里的水.(1)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代替原集气瓶里的水,其优点除了使实验更简便外,还有双氧水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让铁丝燃烧更持久.(2)实验中可观察到到铁丝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有黑色固体生成,并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2O2Fe3O4.【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1)根据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氧气解答;(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反应原理分析解答.【解答】解:(1)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氧气,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代替原集气瓶里的水,其优点除了使实验更简便外,还有双氧水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让铁丝燃烧更持久;(2)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为: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有黑色固体生成.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 .答案:(1)双氧水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让铁丝燃烧更持久;(2)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有黑色固体生成;3Fe+2O2Fe3O4 .8.利用结构图对一些化学概念进行梳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某同学用如图表示了一些概念间的关系,试回答:(1)若图中A、B、C代表酸、碱、盐三类物质,则大圈可代表化合物.(2)若图中大圈表示吸热的物态变化,则A、B、C不可能代表的物态变化是凝固(写出一个名称即可).【考点】物质的简单分类;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分析】(1)根据物质间的分类关系分析解答;(2)根据物态变化间的能量变化关系分析解答;【解答】解:(1)酸、碱、盐三类物质都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所以若图中A、B、C代表酸、碱、盐三类物质,则大圈可代表化合物或纯净物;(2)若图中大圈表示吸热的物态变化,则A、B、C应该都是吸热变化,在物态变化的六个过程中,熔化、汽化和升华过程都需要吸收热量,凝固、液化和凝华过程都需要放出热量.则不可能代表的物态变化是凝固、液化、凝华;故答案为:(1)化合物(或纯净物);(2)凝固(或液化、凝华);(1)进行1、2实验的目的是为研究铝和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是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2)某同学分析1、3实验后就得出了如下结论:不同金属的活动性是不同的,其他同学认为这个结论不可靠,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只用镁、铝做实验,选择的金属样品种类太少.(3)在实验1中,有同学用细针去刺破液态铝外的薄膜.观察到里面的液体铝依然没有流出来,实验后,同学们查阅资料获知该薄膜是氧化铝,其熔点明显高于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由此推断,刺破薄膜后液态铝会迅速和氧气反应又会形成致密氧化膜,所以液态铝不会流出来.【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金属的化学性质.【分析】(1)根据实验1、2不同之处是氧气的浓度不同进行解答;(2)根据只用镁、铝做实验,选择的金属样品种类太少,不能得出不同金属的活动性是不同的结论进行解答;(3)根据液态铝会迅速和氧气反应又会形成致密氧化膜进行解答.【解答】解:(1)实验1、2不同之处是氧气的浓度不同,所以进行1、2实验的目的是为研究铝和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是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故填:浓度;(2)只用镁、铝做实验,选择的金属样品种类太少,不能得出不同金属的活动性是不同的结论;故填:只用镁、铝做实验,选择的金属样品种类太少;(3)液态铝会迅速和氧气反应又会形成致密氧化膜,所以刺破薄膜后液态铝不会流出来.故填:氧气.10.网传,84消毒液和粉状洁厕灵混合使用会产生有毒气体﹣氯气,这是真的吗?兴趣小组同学决定查阅资料并开展相关的验证实验.(1)查阅后获知:这是真的,同时了解到氯气呈黄绿色,有毒,可溶于水,难溶于橄榄油,密度比空气大,能与水、碱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2)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利用84消毒液和粉状洁厕灵混合制取氯气,请根据下列提供的仪器,选择并组装发生和收集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e(用接口处字母填写).(3)同学们将收集到的黄绿色气体通入到装有几只蚱蜢的集气瓶中,并进行观察,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验证氯气有毒.(4)为了探究处理多余氯气的方法,取两个相同的装满氯气的软塑料瓶,分别标上A和B,向A瓶中倒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向B瓶中倒入等量的水,充分振荡后,若观察到A瓶比B瓶更瘪现象,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的效果更好.【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碱的化学性质.【分析】(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氯气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可溶于水,难溶于橄榄油,密度比空气大选择收集装置;(3)根据氯气有毒解答;(4)根据氯气能与水、碱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的效果更好解答.【解答】解:(2)利用84消毒液和粉状洁厕灵混合制取氯气,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氯气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可溶于水,难溶于橄榄油,密度比空气大,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e;(3)同学们将收集到的黄绿色气体通入到装有几只蚱蜢的集气瓶中,并进行观察,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验证氯气有毒;(4)为了探究处理多余氯气的方法,取两个相同的装满氯气的软塑料瓶,分别标上A和B,向A瓶中倒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向B瓶中倒入等量的水,充分振荡后,若观察到A瓶比B瓶更瘪现象,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的效果更好.答案:(2)ae.(3)氯气有毒;(4)A瓶比B瓶更瘪.11.亚铁离子具有防止缺铁性贫血的功效,而三价铁离子会使人感到胃部不适,还会对肝脏产生危害,维生素C可以防止亚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如图是某种补贴药物说明书的部分信息.(1)服用此药的患者应多吃哪一类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2)亚铁离子容易被氧气氧化成三价铁离子,说明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选填“氧化性”或“还原性”).(3)某成人按此说明书连续服药20天,期间从该药物中一共补充铁元素多少毫克?【考点】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分析】(1)根据题意,维生素C可以防止亚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亚铁离子容易被氧气氧化成三价铁离子,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维生素C可以防止亚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服用此药的患者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2)亚铁离子容易被氧气氧化成三价铁离子,在反应中还原剂被氧化,说明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3)某成人按此说明书连续服药20天,期间从该药物中一共补充铁元素的质量为20×456mg××100%=3360mg.故答案为:(1)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2)还原性;(3)期间从该药物中一共补充铁元素3360mg.12.某学校兴趣小组在参与“五水共治”行动中,考察了某工厂的废水处理工程,并取该厂未经处理的废水样品进行测定分析:(1)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废水的酸碱性,石蕊试液呈红色,说明该废水显酸性.(2)另取废水样品少量,滴加适量Ba(NO3)2,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该废水中一定含有的酸根离子是硫酸根离子.(3)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到该废水中中含有一种酸,为测定其所含酸的质量分数,取该废水200克于烧杯中,逐渐加入硝酸钡溶液,生成的沉淀质量与加入硝酸钡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假设该废水中的其他物质均溶于水且不与硝酸钡溶液反应).【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分析】(1)根据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解答;(2)根据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结合成硫酸钡白色沉淀解答;(3)根据硫酸与硝酸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沉淀的质量可以计算出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和氯化钡的质量;【解答】解:(1)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废水的酸碱性,石蕊试液呈红色,说明该废水显酸性.(2)另取废水样品少量,滴加适量Ba(NO3)2,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该废水中一定含有的酸根离子是硫酸根离子;(3)根据图示可知:当消耗稀硫酸为100g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23.3g设废水中硫酸的质量为xH2SO4+Ba(NO3)2=BaSO4↓+2HNO398 233x 23.3gx=9.8g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100%=4.9%答案:(1)红;(2)硫酸根离子;(3)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4.9%.。

浙江省杭州市2016年中考科学(化学部分)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2016年中考科学(化学部分)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2016年中考科学(化学部分)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CO 验满B . 收集OC . 滴加液体D . 稀释浓硫酸2. 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 .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B . 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C . 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D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微粒个数之比为1:13. 下列叙述与对应的示意图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铁粉向一定量pH=2的盐酸中逐滴加水稀释电解一定质量的水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等浓度稀硫酸反应A . AB . BC . CD . D4. 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 向收集满CO 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 瓶体积的NaCl 溶液,旋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CO 能与NaCl 反应B 50℃时,将19g KCl 固体加入50g 蒸馏水中,完全溶解后缓慢降温降温至20℃时开始有晶体析出20℃时,KCl 的溶解度为38g C 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氧气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2222D 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该气体是CH A . A B . B C . C D . D二、解答题5. 实验室采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则发生、收集装置应选择图中________(填字母)装置,该实验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原因是________.6.如图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试验,请回答:(1) 甲中红磷必须足量的原因是________.(2) 乙中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3) 丙实验中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稀盐酸和碳酸钠粉末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的________(填物质化学式)质量总和.7. 已知草酸加热时在浓硫酸的作用下会发生分解反应,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检验草酸的分解产物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进行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 装置A 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装置B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分解产生了________.(2) 装置C 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3) 装置D 的作用是________。

2016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6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6 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7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21 分)1.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检验甲烷燃烧有CO生成B.2读液体体积C.将带有残留夜的滴管倒持D.吹灭酒精灯2.中国科学院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种高性能锂空气电池,其反应原理可表示为:2Li+O 2Li 2 O2,已知锂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 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物锂是金属单质B.该反应中MnO是催化剂2C. Li O 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显﹣ 2 价22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4.下列有关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分析合理的是()A.钠在氯气中燃烧时,钠原子得到电子B.反应物钠由分子构成,生成物氯化钠由离子构成C.钠能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与D.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的氯化钠与家庭中食用的氯化钠化学性质不同5.一杯 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若不考虑溶剂的蒸发,则剩余溶液与原溶液相比()A.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 .溶质质量不变C.溶液质量不变D.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6.小金制作了一个如图甲所示的简易酸碱灭火器,并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灭火操作,结束后对瓶中残留液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残留液于试管中,滴加2滴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②另取少量残留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则残留液中有大量的()A.硫酸钠B.碳酸钠C.盐酸 D.氯化钠7.向一定质量的甲中连续加入乙至过量,此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之间关系,符合如图曲线表示的是()甲乙A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B稀盐酸碳酸钙粉末C稀盐酸锌粒D硝酸银溶液铜粉A.A B. B C.C D.D8.如表是生活中常见 4 种饮料及主要成分,下列关于这些饮料的组成、性质和用途表述错误的是()名称主要成分雪碧碳水化合物、水苏打水(弱碱性)碳酸氢钠、水盐汽水氯化钠、水柠檬汁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纤维、维生素等A.雪碧是一种混合物B. 4 种饮料中,苏打水的PH值最小C.从事高温作业的人员,适宜补充盐汽水D.喝适量柠檬汁有助于补充人体的维生素二、解答题(共 4 小题,满分20 分)9.如图为核聚变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表示三种原子,“●”、“○”、“.”表示原子中的不同微粒,③是元素的原子,①②③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是(选填序号).10.图为铜片 A 的系列变化,据图回答问题:(1)若方法 1 中的 X 物质为常见气体,且发生置换反应,则 X 是(填化学式);(2)写出方法 2 的化学方程式;(2)铜片 A、铜片 B、铜片 C 的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C,其中方法1 和方法 2 均完全反应,则 m、m、 m 的大小关系为.A B C11.小金为了探究温度对H2 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借助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去),进行了两次实验,两次实验的部分设计如表所示:实验 1实验 2MnO的质量 / 克0.50.525%的 H2O2的体积 / 毫升40待填水浴温度 / ℃2080(1)实验 2 中应加入 5%HO22毫升;(2)在两次实验中,可通过来比较 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大小;(3)实验 2 中水浴温度控制在80℃时,测定的反应速率会比真实值偏大,其原因除锥形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外,还有;(4)实验结束后若要将 MnO从混合物汇总分离出来,可采取的方法是.212.焦亚硫酸钠( Na2S2O5)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小金模仿化工生产,用如图装置来制取 Na2S2O5.已知: A 中发生的反应为:H SO(浓) +Na SO═Na SO+SO↑+H O24232422B 中发生的反应为:Na SO+SO═Na S O232 2 25(1)图中盛放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2)写出 C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在实验过程中,滴加浓硫酸不宜过快,理由是.(4)该实验开始滴加浓硫酸时,应先除尽装置内的空气,若忘记这一操作,新制取的Na2S2O5产品中会混有Na SO 杂质,这与O 的有关(填化学性质)2422016 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21 分)1.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检验甲烷燃烧有CO2生成B.读液体体积C.将带有残留夜的滴管倒持D.吹灭酒精灯【考点】测量容器 - 量筒;加热器皿 - 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分析】根据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实验基本操作的正确操作方法回答本题.【解答】解: A、检验甲烷燃烧有CO生成,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故正确;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错误;C、将带有残留液的滴管倒持,会使残留液倒流,腐蚀胶头.故错误;D、熄灭酒精灯不能吹灭,要用灯帽盖灭,故错误;故选 A.2.中国科学院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种高性能锂空气电池,其反应原理可表示为:2Li+O 2Li 2O2,已知锂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 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物锂是金属单质B.该反应中MnO是催化剂2C. Li 2 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显﹣ 2 价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 A、根据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B、根据反应过程进行来分析;C、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D、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及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解答】解: A、锂是由金属元素锂组成的纯净物,属于金属单质,故 A 正确;B、由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MnO是催化剂,故 B 正确;2C、Li 2O2是化合物,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锂元素在钙化合物中显+1 价,故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1 价,故 C 错误;D、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 D 正确.故选 C.4.下列有关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分析合理的是()A.钠在氯气中燃烧时,钠原子得到电子B.反应物钠由分子构成,生成物氯化钠由离子构成C.钠能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与D.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的氯化钠与家庭中食用的氯化钠化学性质不同【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分析】 A、根据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1,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进行分析;B、根据钠是金属,金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的进行分析;C、根据燃烧发生的条件下进行分析;D、根据同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同进行分析.【解答】解: A、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故 A 错误;B、钠是金属,金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的,故 B 错误;C、钠能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与,故 C 正确;D、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的氯化钠与家庭中食用的氯化钠化学性质相同,故D错误.故选: C.5.一杯 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若不考虑溶剂的蒸发,则剩余溶液与原溶液相比()A.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 .溶质质量不变C.溶液质量不变D.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考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根据题意,一杯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不考虑溶剂的蒸发,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少、溶剂的质量不变,结合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特征、溶质的质量分数等,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 A、一杯 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剩余溶液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仍为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B、一杯 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C、一杯 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减少,溶剂的质量不变,则溶液质量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D、一杯 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减少,溶剂的质量不变,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 D.。

浙江省宁波市2016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宁波市2016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2016 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是小科达成CO2的制取、采集和验满的主要操作过程,此中需要纠正的是()A.气密性检查B.增添试剂C.制取并采集气体D.气体验满2.如图是一瓶饮用天然水标签的部分内容,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该饮用天然水是纯净物B.该饮用天然水必定呈碱性C.该饮用天然水含有钙、镁、钾、钠等金属单质D. 100ml 该饮用天然水中起码含偏硅酸180μ g3.以下图是某化学反响的微观表示图.以下对于该化学反响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反响种类是分解反响B.反响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C.反响前后两种原子的数量不变D.反响物是由两种元素构成的化合物4.以下实验方案或举措不合理的是()A.用浓硫酸干燥氢气B.用氯化钡溶液鉴识稀硫酸和稀盐酸C.用酚酞试液查验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变质D.用稀盐酸除掉盛过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上的碳酸钙5.甲、乙两烧杯内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将镁渐渐加入甲烧杯,铁渐渐加入乙烧杯,丈量加入的金属质量m和相应的烧杯内物质质量变化量△m,画出△ M﹣ m曲线 oac 和 obc 的表示图,以下图.依据图中信息,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m1: m2=3: 7B. m1﹣△M1< m2﹣△M2C.曲线 oac 表示的是甲烧杯中△M与m的变化关系D.当乙烧杯内加入铁的质量为m1时,溶液中溶质不只一种二、填空题6.已知 A﹣ I 均为初中科学常有的物质,此中构成A、 C 两种气体的元素同样,且 C 是常有的温室气体, B 是铁锈的主要成分, D 是单质, F 是盐酸盐,依据以下图的转变关系(图中反响条件均已略去)回答以下问题:( 1)D 的化学式为.( 2)写出反响①的化学方程式.( 3)若反响②在植物体内进行,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变形式是.三、实验研究题7.一般不用K、Ca、 Na 等开朗金属来置换盐溶液中的其余金属元素,这是教科书上的一句话.小科对此进行了思虑,并查阅资料,对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响进行研究.【查阅资料】钠常温下就能与水发生强烈反响,反响方程式为:2Na+2HO═2NaOH+H↑【提出猜想】猜想一: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响会有铜生成.猜想二: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响,生成的积淀只有氢氧化铜.【实验及现象】切取不一样大小的钠块分别投入到两种不一样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相关产生积淀的现象如表所示实验编号钠块大小硫酸铜溶液实验中产生积淀的现象①绿豆大小稀溶液 10ml产生蓝绿色积淀②绿豆大小浓溶液 10ml产生蓝色絮状积淀③豌豆大小稀溶液 10ml产生蓝色絮状积淀④豌豆大小浓溶液 10ml产生蓝色絮状积淀,并出现黑色固体小科咨询老师后得悉蓝绿色积淀为碱式铜盐.【实验结论】( 1)上述实验中均未察看到色固体生成,由此判断猜想一错误.(2)实验①中察看到的积淀是蓝绿色的,由此判断猜想二也错误.【实验反省】( 1)实验中生成氢氧化铜积淀的原理是.( 2)由上述实验可知,致使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响的产物不一样的要素有.(3)为了用钠置换硫酸铜中的铜元素,小科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方案一:把钠块和无水硫酸铜直接混淆,在干燥的空气中加热.方案二:把钠块和无水硫酸铜直接混淆,隔断空气加热.请从两个方案中选出合理的方案,并说明原因..四、简答题(共21 分)T 恤, T 恤上风趣的图案是邻二溴8.生活中科学之美、科学之趣随地可见.如图是某厂商设计的苯( C6H4Br 2)分子的构造简式.( 1)邻二溴苯属于(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邻二溴苯分子中碳、氢、溴三种原子个数比为.( 3) 236g 邻二溴苯中含溴元素g.9.请深深地吸一口气,缓解一下紧张的情绪.你的呼吸中包含着必定的科学知识,请回答以下问题( 1)你所吸入的气体,主要成分是氮气和.( 2)你吸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缩短,胸腔容积,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 3)在该过程中,你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的氧化分解.10.活性碳酸钙(CaCO3)和炭黑( C)常用作橡胶的填补料,用来改进橡胶性能.在不一样的橡胶制品中,对活性碳酸钙和炭黑的投料比有不一样的要求.现有一份由活性碳酸钙和炭黑构成的橡胶填补料样品,为测定此中活性碳酸钙的含量,小科用以下图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以下:①按图连结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取样品 4.0g ,置于甲中的硬质玻璃管内,乙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③通入干燥的氧气一段时间后,电子称的示数稳固在150.0g ;④持续保持氧气通入,点燃酒精喷灯,增强热;⑤充足反响后( C被完整氧化, CaCO3被完整分解),最后电子称的示数稳固在152.2g ;⑥实验结束后,依据实验所得的数据进行计算.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中所用的氧气能够在实验室中利用分解获取.( 2)步骤③中先通入干燥的氧气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3)计算样品中活性 CaCO的质量分数(结果精准到0.1%).32016 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化学试卷参照答案与试题分析一、选择题1.如图是小科达成CO2的制取、采集和验满的主要操作过程,此中需要纠正的是()A.气密性检查B.增添试剂C.制取并采集气体D.气体验满【考点】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二氧化碳的查验和验满.【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查验、干燥与净化.【剖析】 A、依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剖析判断.B、依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剖析判断.C、依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用向上排空气法采集,进行剖析判断.D、依据二氧化碳气体的验满方法进行剖析判断.【解答】解: 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淹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瞄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用向上排空气法采集,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查验二氧化碳能否采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可以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应选: D.【评论】此题难度不大,熟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与采集装置、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重点.2.如图是一瓶饮用天然水标签的部分内容,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该饮用天然水是纯净物B.该饮用天然水必定呈碱性C.该饮用天然水含有钙、镁、钾、钠等金属单质D. 100ml该饮用天然水中起码含偏硅酸180μ g【考点】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溶液的酸碱性与pH 值的关系;纯净物和混淆物的鉴识.【专题】标签图示型;空气与水;常有的酸酸的通性.【剖析】 A、依据题意,该瓶饮用天然水的主要成分是水,含有偏硅酸等,进行剖析判断.B、当溶液的pH等于 7 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 7 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 大于 7 时,呈碱性.C、食品、药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钙、镁、钾、钠”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往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绘.D、依据题意,100ml 该饮用天然水中含有偏硅酸≥180 μ g,进行剖析判断.【解答】解: A、该瓶饮用天然水的主要成分是水,含有偏硅酸等,属于混淆物,应选项说法错误.B、该饮用天然水的pH 为 7.3 ±0.5 ,可能呈酸性、中性或碱性,应选项说法错误.C、该饮用天然水含有钙、镁、钾、钠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镁、钾、钠”是重申存在的元素,与详细形态没关,应选项说法错误.D、 100ml 该饮用天然水中含有偏硅酸≥180 μ g,则 100ml 该饮用天然水中起码含偏硅酸180μ g,应选项说法正确.应选: D.【评论】此题难度不大,掌握混淆物与纯净物的鉴识方法、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元素的应用等是正确解答此题的重点.3.以下图是某化学反响的微观表示图.以下对于该化学反响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反响种类是分解反响B.反响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C.反响前后两种原子的数量不变D.反响物是由两种元素构成的化合物【考点】微粒看法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鉴识;化合价规律和原则;反响种类的判断.【专题】化学反响模拟图型;模型思想.【剖析】依据反响过程图中的分子,判断反响物与生成物,联合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分红原子,原子从头组合成新分子,进行剖析判断.【解答】解: A、由某化学反响的微观表示图,该反响的反响物只含有一种分子,生成了两种分子,切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响,应选项说法正确.B、反响物是化合物,元素的化合价不为0;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生成物的分子均由同种原子构成,均属于单质,生成物中的元素的化合价均为0,反响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改变,应选项说法错误.C、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分红原子,原子从头组合成新分子,反响前后两种原子的数量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D、反响物的分子由两种原子构成,从宏观上反响物是由两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应选: B.【评论】此题经过微观粒子的反响模型图,考察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响的认识,学会经过微观表示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剖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重点.4.以下实验方案或举措不合理的是()A.用浓硫酸干燥氢气B.用氯化钡溶液鉴识稀硫酸和稀盐酸C.用酚酞试液查验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变质D.用稀盐酸除掉盛过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上的碳酸钙【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论;碱的化学性质;依据浓硫酸或烧碱的性质确立所能干燥的气体;酸、碱、盐的鉴识.【专题】实验设计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论.【剖析】 A、依据干燥剂不可以与被干燥的气体发生化学反响,进行剖析判断.B、依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响产生的不一样现象来鉴识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响的现象同样,则没法鉴识它们.C、依据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进行剖析判断.D、依据碳酸钙能与酸反响,进行剖析判断.【解答】解: A、浓硫酸拥有吸水性,且不与氢气反响,能用浓硫酸干燥氢气,应选项实验方案正确.B、稀硫酸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响生成硫酸钡白色积淀和盐酸,盐酸不氯化钡溶液反响,能够鉴识,应选项实验方案正确.C、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不可以用酚酞试液查验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变质,应选项实验方案错误.D、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响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钙,可用稀盐酸除掉盛过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上的碳酸钙,应选项实验方案正确.应选: C.【评论】此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察学生能力的主要种类,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详细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辟理解,可依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联合实验目的进行剖析判断.5.甲、乙两烧杯内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将镁渐渐加入甲烧杯,铁渐渐加入乙烧杯,丈量加入的金属质量m和相应的烧杯内物质质量变化量△m,画出△ M﹣ m曲线 oac 和 obc 的表示图,以下图.依据图中信息,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m1: m2=3: 7B. m1﹣△M1< m2﹣△M2C.曲线 oac 表示的是甲烧杯中△M与m的变化关系D.当乙烧杯内加入铁的质量为m1时,溶液中溶质不只一种【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依据化学反响方程式的计算.【专题】金属与金属资料.【剖析】镁与稀盐酸反响生成氯化镁和氢气,铁与稀盐酸反响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Mg+2HCl═MgCl 2+H2↑、 Fe+2HCl═FeCl 2+H2↑,甲、乙两烧杯内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跟着金属的加入,至完整反响,△M不再改变,据此联合题意,进行剖析判断.【解答】解:镁与稀盐酸反响生成氯化镁和氢气,铁与稀盐酸反响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Mg+2HCl ═MgCl2+H2↑、 Fe+2HCl═FeCl 2+H2↑.Mg+2HCl═MgCl 2+H2↑△M1 Fe+2HCl═FeCl 2+H2↑△M224 2 24﹣2=2256 2 56﹣2=54A、由图示, m1、m2时金属与稀盐酸完整反响,由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响的稀盐酸的质量同样时,此时耗费的镁与铁的质量比为24: 56=3: 7,应选项说法正确.B、由题意,m1﹣△M1、m2﹣△M2即为金属质量与烧杯内物质质量变化量的差值,即生成氢气的质量,由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参加反响的盐酸的质量相等,则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即m1﹣△M1=m2﹣△M2,应选项说法错误.C、由 A 选项的剖析,完整反响时耗费的镁的质量少,则曲线oac 表示的是甲烧杯中△M与m的变化关系,应选项说法正确.D、当乙烧杯内加入铁的质量为m1时,稀盐酸有节余,溶液中溶质不只一种,为氯化亚铁和HCl,应选项说法正确.应选: B.【评论】此题难度较大,理解△M 与△ M﹣ m的含义、娴熟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并能灵巧运用是正确解答此题的重点.二、填空题6.已知 A﹣ I均为初中科学常有的物质,此中构成A、 C 两种气体的元素同样,且 C 是常有的温室气体, B 是铁锈的主要成分, D 是单质, F 是盐酸盐,依据以下图的转变关系(图中反响条件均已略去)回答以下问题:( 1)D 的化学式为Fe.( 2)写出反响①的化学方程式Fe2O3+6HCl═2FeCl 3+3H2O.( 3)若反响②在植物体内进行,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变形式是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考点】物质的鉴识、推测;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框图型推测题;物质的查验、鉴识与推测.【剖析】由题意,构成A、C 两种气体的元素同样,且 C 是常有的温室气体,则 C 为二氧化碳,则A 为一氧化碳; B 是铁锈的主要成分,则 B 为氧化铁,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响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则 D 为铁;氧化铁与 E 反响生成的 F 是盐酸盐,联合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响,则E为稀盐酸,G为水;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据此进行剖析解答.【解答】解:构成A、 C两种气体的元素同样,且 C 是常有的温室气体,则 C 为二氧化碳,则 A 为一氧化碳; B 是铁锈的主要成分,则 B 为氧化铁,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响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则 D 为铁;氧化铁与 E 反响生成的 F 是盐酸盐,联合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响,则 E 为稀盐酸,G为水;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1)D 的化学式为 Fe.(2)反响①,即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响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 3+3H2O.(3)反响②在植物体内进行,即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变形式光能转变为化学能.故答案为:( 1) Fe;( 2) Fe2O3+6HCl═2FeCl 3+3H2O;( 3)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评论】此题难度不大,解题时常常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显然或隐含的条件,抓住打破口(打破口常常是现象特点、反响特点等),获取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考证.三、实验研究题7.一般不用K、Ca、 Na 等开朗金属来置换盐溶液中的其余金属元素,这是教科书上的一句话.小科对此进行了思虑,并查阅资料,对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响进行研究.【查阅资料】钠常温下就能与水发生强烈反响,反响方程式为:2Na+2HO═2NaOH+H↑【提出猜想】猜想一: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响会有铜生成.猜想二: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响,生成的积淀只有氢氧化铜.【实验及现象】切取不一样大小的钠块分别投入到两种不一样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相关产生积淀的现象如表所示实验编号钠块大小硫酸铜溶液实验中产生积淀的现象①绿豆大小稀溶液 10ml产生蓝绿色积淀②绿豆大小浓溶液 10ml产生蓝色絮状积淀③豌豆大小稀溶液 10ml产生蓝色絮状积淀④豌豆大小浓溶液 10ml产生蓝色絮状积淀,并出现黑色固体小科咨询老师后得悉蓝绿色积淀为碱式铜盐.【实验结论】( 1)上述实验中均未察看到红色固体生成,由此判断猜想一错误.(2)实验①中察看到的积淀是蓝绿色的,由此判断猜想二也错误.【实验反省】( 1)实验中生成氢氧化铜积淀的原理是生成的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响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 2)由上述实验可知,致使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响的产物不一样的要素有钠块的大小、硫酸铜溶液的浓度.(3)为了用钠置换硫酸铜中的铜元素,小科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方案一:把钠块和无水硫酸铜直接混淆,在干燥的空气中加热.方案二:把钠块和无水硫酸铜直接混淆,隔断空气加热.请从两个方案中选出合理的方案,并说明原因.方案二;隔断空气加热,能防止钠在空气中被氧化.【考点】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科学研究.【剖析】【实验结论】(1)依据题意,猜想一猜想有铜生成,铜是红色金属,进行剖析解答.【实验反省】(1)由题意,钠常温下就能与水发生强烈反响,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响生成氢氧化铜积淀和硫酸钠,进行剖析解答.(2)由实验及现象,切取不一样大小的钠块分别投入到两种不一样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相关产生积淀的现象,进行剖析解答.(3)依据钠的金属活动性很强,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响,进行剖析解答.【解答】解:【实验结论】( 1)猜想一猜想有铜生成,铜是红色金属,由实验结论,猜想一错误,则上述实验中均未察看到红色固体生成.(2)【实验反省】( 1)由题意,钠常温下就能与水发生强烈反响,生成氢氧化钠,生成的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响生成氢氧化铜蓝色积淀和硫酸钠.(2)由实验及现象,切取不一样大小的钠块分别投入到两种不一样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相关产生积淀的现象,则钠块大小同样,硫酸铜溶液浓度不一样,产生的积淀不一样;钠块大小不一样,硫酸铜溶液硫酸铜浓度同样,产生的积淀不一样;则致使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响的产物不一样的要素有钠块的大小、溶液的浓度.(3)钠的金属活动性很强,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响,要防止钠在空气中被氧化,方案二隔断空气加热,能防止钠在空气中被氧化,故方案二是合理的.故答案为:【实验结论】( 1)红;【实验反省】( 1)钠和水先反响生成氢氧化钠,生成的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响生成氢氧化铜蓝色积淀.(2)钠块的大小、硫酸铜溶液的浓度;(3)方案二;隔断空气加热,能防止钠在空气中被氧化.【评论】此题有必定难度,娴熟掌握控制变量法的应用、金属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此题的重点.四、简答题(共21 分)8.生活中科学之美、科学之趣随地可见.如图是某厂商设计的T 恤, T 恤上风趣的图案是邻二溴苯( C6H4Br 2)分子的构造简式.(1)邻二溴苯属于有机物(填“有机物”或“无机物“).(2).邻二溴苯分子中碳、氢、溴三种原子个数比为 3: 2: 1 ( 3) 236g邻二溴苯中含溴元素 160 g.【考点】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差别;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相关化学式的计算.【剖析】( 1)依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进行剖析解答.(2)依据 1 个邻二溴苯分子的构成,进行剖析解答.(3)依据混淆物中某物质的质量 =混淆物的质量×该物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剖析解答.【解答】解:( 1)邻二溴苯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2)1 个邻二溴苯分子是由 6 个碳原子、 4 个氢原子、 2 个溴原子构成的,则邻二溴苯分子中碳、氢、溴三种原子个数比为 6: 4: 2=3: 2: 1.( 3) 236g 邻二溴苯中含溴元素的质量为236g××100%=160g.故答案为:( 1)有机物;(2) 3:2: 1;( 3) 160.【评论】此题难度不大,考察同学们联合新信息、灵巧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相关计算等进行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请深深地吸一口气,缓解一下紧张的情绪.你的呼吸中包含着必定的科学知识,请回答以下问题( 1)你所吸入的气体,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2)你吸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缩短,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 3)在该过程中,你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考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专题】空气与水.【剖析】( 1)依据吸入的气体是空气,联合空气的主要成分,进行剖析解答.(2)依据人体吸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缩短,胸腔前后、左右、上下径均增大,进行剖析解答.(3)依据呼吸过程中,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的主要根源,进行剖析解答.【解答】解:(1)吸入的气体是空气,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2)人体吸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缩短,胸腔前后、左右、上下径均增大,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3)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呼吸过程中,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的主要根源是葡萄糖的氧化分解.故答案为:( 1)氧气;( 2)扩大;( 3)葡萄糖.【评论】此题难度不大,掌握呼吸作用的原理与过程、空气的主要成分、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等是正确解答此题的重点.10.活性碳酸钙(CaCO3)和炭黑( C)常用作橡胶的填补料,用来改进橡胶性能.在不一样的橡胶制品中,对活性碳酸钙和炭黑的投料比有不一样的要求.现有一份由活性碳酸钙和炭黑构成的橡胶填补料样品,为测定此中活性碳酸钙的含量,小科用以下图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以下:①按图连结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取样品 4.0g ,置于甲中的硬质玻璃管内,乙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③通入干燥的氧气一段时间后,电子称的示数稳固在150.0g ;④持续保持氧气通入,点燃酒精喷灯,增强热;⑤充足反响后(C被完整氧化,CaCO3被完整分解),最后电子称的示数稳固在152.2g ;⑥实验结束后,依据实验所得的数据进行计算.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中所用的氧气能够在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或氯酸钾、高锰酸钾)分解获取.( 2)步骤③中先通入干燥的氧气一段时间的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实验造成扰乱.(3)计算样品中活性 CaCO3的质量分数(结果精准到 0.1%).【考点】依据化学反响方程式的计算;气体的干燥(除水);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响原理.【专题】相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计算中的转变思想;综共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形型计算题).【剖析】( 1)依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响原理,进行剖析解答.(2)通入干燥的氧气一段时间,能排出装置内的空气,进行剖析解答.(3)依据题意, C 被完整氧化生成二氧化碳, CaCO3被完整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的质量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52.2g ﹣ 150.0g=2.2g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出参加反响的碳酸钙的质量,从而计算出活性CaCO3的质量分数即可.【解答】解:(1)实验中所用的氧气能够在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或氯酸钾、高锰酸钾)分解获取.(2)通入干燥的氧气一段时间,能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实验造成扰乱.(3)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高温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

2016年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5月份)(解析版)

2016年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5月份)(解析版)

2016年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5月份)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浓硫酸不小心沾到皮肤上,先用干布拭去,再立刻用稀NaOH溶液冲洗B.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必须在托盘天平左盘上垫一张洁净白纸C.测定溶液pH值,将干燥的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片刻后取出,与标准比色卡对比D.金属钠不慎燃烧不能用水扑灭,应立即用沙子覆盖2.类推是学习知识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类推正确的是()A.H2、CO与氧气混合点燃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B.CO2、SO2都能与碱溶液反应,由此可知碱能与所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C.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氧化还原反应都是置换反应D.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3.下列曲线示意图与相应选项表示不正确的是()A.表示稀盐酸中滴加蒸馏水B.表示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C.表示质量、颗粒大小都相等的金属中加稀盐酸D.表示HCl和FeCl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4.在AlCl 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至过量,发生如下反应3NaOH +AlCl 3═Al (OH )3↓+3NaCl ,Al (OH )3+NaOH ═NaAlO 2+2H 2O (NaAlO 2易溶于水).下列图象不正确的是( )A .B .C .D . 5.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 2、CO 、CH 4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假设每一步反应或吸收均完全):①无色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②燃烧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装置质量增加10.8g ;③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盛NaOH 溶液的洗气瓶,装置质量增加13.2g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 .该气体可能含有CO 和CH 4B .该气体可能含有H 2和COC .该气体可能含有H 2、CO 、CH 4D .该气体可能只含有CH 46.明矾【KAl (SO 4)2•12H 2O 】能在水中电离出K +、A13+、SO 42﹣,兴趣小组为探究明矾 )B .A12(SO 4)3、A13+和SO 42﹣都有净水作用C .要得出正确的结论还需要使用的试剂可以是硫酸钾和氯化铝D .要得出正确的结论还需要使用的试剂可以是硫酸钠和硝酸铝二、填空题(共10分)7.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的“毒胶囊”中含有重铬酸钾(K 2Cr 2O 7),重铬酸钾是有毒且致癌的强氧化剂,其中铬(Cr )是有毒的重金属元素.请回答:(1)Cr 2O 72﹣离子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2)取一铬的薄片,用砂纸打磨光亮,放入稀硫酸中,发生了类似铁和稀硫酸的反应,可观察到铬片表面缓慢地产生气泡,溶液变蓝;铬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铬(CrSO 4),硫酸亚铬溶于水呈蓝色.请写出铬片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8.A 、B 、C 、D 、E 、F 都是初中化学常见化合物,其中A 、D 是盐,B 、C 是碱,E 是酸.它们相互间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①C +E=A +2F ,②2B +E=D +2F ,③A +2B=C ↓+D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问题:(1)请写出物质F 的化学式________. (2)C 物质有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选编号).A .NaOHB .Mg (OH )2C .Zn (OH )2D .Fe (OH )3(3)如果C 为一种蓝色沉淀,请写出反应③可能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三、实验简答题(共26分)9.科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将一镁条放入CuCl 2溶液中,镁条表面覆盖了红色物质,但很快镁条表面又冒出很多气泡,他们觉得很奇怪.【提出问题】这些气泡究竟是怎样产生的?是什么气体?【猜想】小宇:是氧气;小丽:是氯化氢;小琪:是氨气(NH3);小梁:是氢气.小黄马上否定了小琪的猜想,他否定的依据是________;【实验探究】他们开始着手收集所产生的气体.实验一:小宇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该气体,木条不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不是氧气;实验二:为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否是氯化氢,小丽用________检验该气体,试纸不变红,说明生成的气体不是氯化氢;实验三:为确定气体是否氢气,小梁设计如图实验装置(每个装置均充分反应).【实验结果】(1)若该气体是氢气,则在乙装置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2)甲、丙装置中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不同的,请指出它们的区别________;(3)为确定该气体产生的本质原因,小梁用精密pH试纸测试实验所用的CuCl2溶液,pH 约为5.5,最后确定CuCl2溶液呈酸性.查阅资料发现:CuCl2为强酸弱碱盐,其水溶液呈酸性,与实验结果相符.10.某化学课外小组用含铜90%的废铜屑制取胆矾(CuSO4•5H2O).①将铜屑放入稀硫酸中,加热并不断鼓入空气,铜在氧气、稀硫酸的共同作用下生成硫酸铜.②过滤,滤液于烧杯中静置、冷却析出硫酸铜晶体.③待结晶完毕,在滤出晶体,用少量、低温的蒸馏水洗涤晶体三次.请回答下列问题:(1)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中,除烧杯外,还需________.(2)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3)步骤③中洗涤晶体用的水必须少量且低温,原因是________.(4)为判断步骤③中晶体表面的硫酸是否洗净,有同学向第三次洗涤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产生,以此证明该晶体并未洗净.该结论是否可靠?为什么?________.11.一定质量的镁与足量盐酸反应,用排水法测量产生氢气的体积,查密度表求出氢气的质量,再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镁的相对原子质量.请利用如图给定仪器组装一套测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实验装置(每种仪器只用一次),并回答相关问题.(1)假设气流方向由左向右,则各导管接口的连接先后顺序为________(填字母);写出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2)连接好仪器后,要进行的操作有以下几步:①待A中物质恢复至室温时,读取量筒B中水的体积.②擦掉镁条表面的氧化膜,置于天平上称量后,立即投入试管A中.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旋开仪器A上分液漏斗的活塞,当镁条完全溶解后关闭活塞.上述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3)分析下列其中一实验步骤出现的状况(其他操作均正确),将会使所测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偏低的是________(填字母).A.装置的气密性不够好B.装置A中还有氢气未排除C.试管A尚未冷却至室温就读取量筒B中水的体积D.未擦净镁条表面氧化膜就进行实验(4)将质量M克的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测量产生氢气体积为V毫升,试计算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填代数式,设氢气密度为0.09g/L).四、分析计算题(共16分)12.现有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为分析混合溶液中HCl和CaCl2的质量分数,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实验记录了两组数据:第①组,气体吸收完全后,NaOH溶液质量增加4.4g.第②组,沉淀完全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得固体质量10g.根据实验设计及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1)混合溶液中溶质HCl的质量为________g.(2)混合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3)请你画出该实验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的关系图.13.小金淘米时发现米发霉了,米放在米缸里怎么会发霉呢?小金猜测大米发霉可能与大米的含水率有关.含水率是指“某物质中水的质量占该物质质量的百分比”.于是小金进行如下实验:Ⅰ.取样.取A、B、C、D、E五种新鲜大米各2份,每份20克.Ⅱ.测定含水率.各取一份样品依次放入烘箱,设定温度130℃,在相同环境下干燥40分15天后,发现B大米变为灰绿色.取灰绿色物质进行培养,从显微镜下辨认是黄曲霉的菌落.接着40________.(2)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3)小金的实验还不够严谨,变量控制上还存在的不足是________.(4)为了延长大米保存时间,小金发明了新的大米包装袋,将氧化钙包与大米同时密封包装.其主要原理是利用了氧化钙某种化学性质: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5)除(4)方法外,还可采取________措施防止大米发霉.2016年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5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浓硫酸不小心沾到皮肤上,先用干布拭去,再立刻用稀NaOH溶液冲洗B.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必须在托盘天平左盘上垫一张洁净白纸C.测定溶液pH值,将干燥的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片刻后取出,与标准比色卡对比D.金属钠不慎燃烧不能用水扑灭,应立即用沙子覆盖【考点】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称量器-托盘天平;溶液的酸碱度测定;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分析】A、根据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强腐蚀性判断;B、根据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要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分析判断;C、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基本操作分析判断;D、金属钠着火时,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而干冰灭火器和泡沫灭火器都生成二氧化碳,只能用干燥沙土盖灭.【解答】解:A、皮肤上不小心沾上浓硫酸,应用抹布擦拭,再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切不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故错误;B、氢氧化钠固体有强烈的腐蚀性要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错误;C、将干燥的pH试纸浸入某一溶液一会儿后取出,会玷污溶液,正确使用方法是用玻璃棒点蘸取溶液点试纸的中部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故错误;D、沙子不易燃,能将金属钠和空气隔离,起到灭火的作用,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2.类推是学习知识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类推正确的是()A.H2、CO与氧气混合点燃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B.CO2、SO2都能与碱溶液反应,由此可知碱能与所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C.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氧化还原反应都是置换反应D.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考点】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碱的化学性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置换反应及其应用.【分析】A、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碱性质进行解答;C、根据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特点进行解答;D、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解答】解:A、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故正确;B、NaOH与CO2,SO2都能发生反应,并不是碱能与所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例如氢氧化钠溶液不和一氧化碳反应,故错误;C、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例如氧化铜与一氧化碳反应,故错误;D、有机物都含碳,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CO、CO2、CaCO3等物质虽然含有碳元素,但不属有机物,故错误.故选A.【点评】推理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规律,不是“瞎猜”,也不是以偏概全.3.下列曲线示意图与相应选项表示不正确的是()A.表示稀盐酸中滴加蒸馏水B.表示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C.表示质量、颗粒大小都相等的金属中加稀盐酸D.表示HCl和FeCl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考点】酸碱溶液的稀释;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酸溶液的pH小于7,加水稀释其pH会增大,但是不会大于等于7,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能加快反应速度,等质量的镁、铝、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铝最多,盐酸与氯化亚铁的混合物中加入氢氧化钠酸和碱先反应.【解答】解:A、酸溶液的pH小于7,加水稀释其pH会增大,但是不会大于等于7,故A 正确;B、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能加快反应速度,故B正确;C、等质量的镁、铝、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铝最多,不是镁,故C错误;D、盐酸与氯化亚铁的混合物中加入氢氧化钠,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亚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生成的氢氧化亚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故在盐酸与氯化亚铁的混合物中加入氢氧化钠,得等一段时间才能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间的反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4.在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发生如下反应3NaOH+AlCl3═Al(OH)3↓+3NaCl,Al(OH)3+NaOH═NaAlO2+2H2O(NaAlO2易溶于水).下列图象不正确的是()A.B.C.D.【考点】碱的化学性质.【分析】A、根据滴入的氢氧化钠被氯化铝反应掉不断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直至溶液中的氯化铝全部反应;随后,滴入的氢氧化钠与生成的氢氧化铝沉淀发生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NaAlO2,而使沉淀逐渐消失进行分析;B、根据氯化铝不显碱性,所以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溶液pH逐渐变大;NaAlO2溶液呈碱性,随NaAlO2的生成溶液碱性逐渐增强进行分析;C、根据滴入的氢氧化钠逐渐把氯化铝变成氢氧化铝沉淀而使溶液中铝元素的质量不断减小,直至全部沉淀而使溶液中铝元素质量变为零;随后滴入的氢氧化钠把沉淀氢氧化铝变成易溶于水的NaAlO2,而使溶液中铝元素质量逐渐增加,至沉淀全部溶解进行分析;D、根据随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溶液中水的质量会持续不断增加进行分析.【解答】解:A、图中所示,随着氢氧化钠的滴加,溶液中的氯化铝不断形成氢氧化铝沉淀,沉淀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后,随氢氧化钠的滴加沉淀逐渐减少;符合氯化铝先与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然后沉淀氢氧化铝又与所滴加的氢氧化钠生成可溶的NaAlO2的反应事实,故A正确;B、图中所示,溶液的pH逐渐变大;符合氯化铝先与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溶液渐呈中性;然后沉淀氢氧化铝又与所滴加的氢氧化钠生成可溶的NaAlO2而使溶液逐渐呈碱性的反应事实,故B正确;C、图中所示,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溶液中铝元素质量减少至完全消失;之后,随氢氧化钠溶液滴加溶液中铝元素质量又逐渐增加;符合氯化铝先与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然后沉淀氢氧化铝又与所滴加的氢氧化钠生成可溶的NaAlO2的反应事实,故C正确;D、图中所示,随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溶液中水的质量逐渐增大,当加入一定量时会出现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而水的质量不增加的阶段而后继续增加;而反应的事实却是溶液中水会随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而不断增加,故D错误.故选:D.【点评】根据反应进程,分析反应对溶液其它因素的影响,结合表示该因素变化的曲线,判断曲线与反应事实是否相符.5.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假设每一步反应或吸收均完全):①无色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②燃烧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装置质量增加10.8g;③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盛NaOH溶液的洗气瓶,装置质量增加13.2g.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该气体可能含有CO和CH4 B.该气体可能含有H2和COC.该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D.该气体可能只含有CH4【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分析】根据题意,浓硫酸吸收燃烧生成的水而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浓硫酸质量与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都增加,说明燃烧既生成了水又生成了二氧化碳,结合可燃物完全燃烧的规律,可判断混合气体中含C、H元素;而利用水、二氧化碳的质量进一步确定混合气体中C、H元素的质量比,对于判断混合气体的组成有决定性作用.【解答】解:由生成的气体通过浓硫酸,装置质量增加10.8g,可判断燃烧生成了10.8g水,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氢元素,且氢元素质量=10.8g××100%=1.2g;由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装置质量增加13.2g,可判断燃烧生成了13.2g二氧化碳,说明混合气体中含碳元素,且碳元素质量=13.2g××100%=3.6g;甲烷气体中C、H元素质量比=12:(1×4)=3:1,则混合气体中C、H元素质量比=3.6g:1.2g=3:1,因此可判断混合气体可能只有甲烷;也可能只含有CO和H2;也可能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同时存在,不可能含有甲烷和另外任何一种气体.A、该气体可能只含CO和CH4,是错误的;B、该气体可能只含H2和CO,是正确的;C、该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是正确的;D、原无色气体中可能只含有CH4,是正确的.故选A.【点评】可燃物完全燃烧时,可燃物中的碳元素全部生成二氧化碳,可燃物中的氢元素全部生成水;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判断可燃物中一定含C、H元素.6.明矾【KAl(SO4)2•12H2O】能在水中电离出K+、A13+、SO42﹣,兴趣小组为探究明矾)B.A12(SO4)3、A13+和SO42﹣都有净水作用C.要得出正确的结论还需要使用的试剂可以是硫酸钾和氯化铝D.要得出正确的结论还需要使用的试剂可以是硫酸钠和硝酸铝【考点】盐的化学性质.【分析】在一杯浑浊的水中加入少量KCl,静置,烧杯中的水仍然浑浊,说明钾离子和氯离子都不能净化水;在一杯浑浊的水中加入少量A12(SO4)3,静置,烧杯中的水变澄清,说明可能是铝离子能够净化水,也可能是硫酸根离子能够净化水,也可能是铝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都能够净化水.【解答】解:A、在一杯浑浊的水中加入少量KCl,静置,烧杯中的水仍然浑浊,说明钾离子和氯离子都不能净化水,但是浑浊的水中含有水,因此水分子不能净化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在一杯浑浊的水中加入少量A12(SO4)3,静置,烧杯中的水变澄清,说明可能是铝离子能够净化水,也可能是硫酸根离子能够净化水,也可能是铝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都能够净化水,不能说明A12(SO4)3、A13+和SO42﹣都有净水作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要得出正确的结论还需要使用的试剂可以是硫酸钾和氯化铝,因为钾离子不能净化水,如果硫酸钾能够净化水,则说明硫酸根离子能够净化水,氯离子不能净化水,如果氯化铝能够净化水,则说明铝离子能够净化水,该选项说法正确;D、要得出正确的结论还需要使用的试剂不能是硫酸钠和硝酸铝,因为硫酸钠带入钠离子,硝酸铝带入硝酸根离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二、填空题(共10分)7.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的“毒胶囊”中含有重铬酸钾(K2Cr2O7),重铬酸钾是有毒且致癌的强氧化剂,其中铬(Cr)是有毒的重金属元素.请回答:(1)Cr2O72﹣离子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6.(2)取一铬的薄片,用砂纸打磨光亮,放入稀硫酸中,发生了类似铁和稀硫酸的反应,可观察到铬片表面缓慢地产生气泡,溶液变蓝;铬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铬(CrSO4),硫酸亚铬溶于水呈蓝色.请写出铬片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r+H2SO4=CrSO4+H2↑.【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1)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2)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规范性.【解答】解:(1)钾显+1价,氧显﹣2价,设铬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有:(+1)×2+X×2+(﹣2)×7=0,X=+6.故填:+6.(2)铬和稀硫酸反应能生成硫酸亚铬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r+H2SO4=CrSO4+H2↑.故填:Cr+H2SO4=CrSO4+H2↑.【点评】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三是写上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有“↑”或“↓”.8.A、B、C、D、E、F都是初中化学常见化合物,其中A、D是盐,B、C是碱,E是酸.它们相互间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①C+E=A+2F,②2B+E=D+2F,③A+2B=C↓+D.根据上述信息回答问题:(1)请写出物质F的化学式H2O.(2)C物质有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BC(选编号).A.NaOHB.Mg(OH)2C.Zn(OH)2D.Fe(OH)3(3)如果C为一种蓝色沉淀,请写出反应③可能的化学方程式CuSO4+2NaOH=Cu(OH)2↓+Na2SO4.【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根据A、B、C、D、E、F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其中A、D是盐,B、C 是碱,E是酸,C+E=A+2F,由于C是碱,E是酸,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且生成盐不强调是不溶性的,所以F是水,同时由于水的计量系数为2,所以E为二元酸,即E为H2SO4,而B是碱,由于计量系数为2,所以只能为一元碱,可能为氢氧化钠或者氢氧化钾等,C、E反应生成A、F,说明C为二元碱,这样才能使C、E的计量系数都是1,且相等,所以可以为氢氧化钙或者氢氧化钡或者氢氧化铜或者氢氧化亚铁或者氢氧化镁,同时A+2B→C↓+D,说明碱为不溶性的,则该碱为氢氧化铜或者氢氧化亚铁或者氢氧化镁等,同时可知A为硫酸铜或者是硫酸亚铁或者硫酸镁等,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解答】解:(1)A、B、C、D、E、F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其中A、D是盐,B、C是碱,E是酸,C+E=A+2F,由于C是碱,E是酸,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且生成盐不强调是不溶性的,所以F是水,同时由于水的计量系数为2,所以E为二元酸,即E为H2SO4,而B是碱,由于计量系数为2,所以只能为一元碱,可能为氢氧化钠或者氢氧化钾等,C、E反应生成A、F,说明C为二元碱,这样才能使C、E的计量系数都是1,且相等,所以可以为氢氧化钙或者氢氧化钡或者氢氧化铜或者氢氧化亚铁或者氢氧化镁,同时A+2B→C↓+D,说明碱为不溶性的,则该碱为氢氧化铜或者氢氧化亚铁或者氢氧化镁等,同时可知A为硫酸铜或者是硫酸亚铁或者硫酸镁等,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F是H2O.故填:H2O.(2)通过推导可知,C是二元碱,所以可能是氢氧化镁或氢氧化锌,故选:BC.(3)若C为一种蓝色沉淀,反应③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故填:CuSO4+2NaOH=Cu(OH)2↓+Na2SO4.【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三、实验简答题(共26分)9.科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将一镁条放入CuCl2溶液中,镁条表面覆盖了红色物质,但很快镁条表面又冒出很多气泡,他们觉得很奇怪.【提出问题】这些气泡究竟是怎样产生的?是什么气体?【猜想】小宇:是氧气;小丽:是氯化氢;小琪:是氨气(NH3);小梁:是氢气.小黄马上否定了小琪的猜想,他否定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或反应物中没有N元素;【实验探究】他们开始着手收集所产生的气体.实验一:小宇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该气体,木条不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不是氧气;实验二:为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否是氯化氢,小丽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该气体,试纸不变红,说明生成的气体不是氯化氢;实验三:为确定气体是否氢气,小梁设计如图实验装置(每个装置均充分反应).【实验结果】(1)若该气体是氢气,则在乙装置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粉末变红.(2)甲、丙装置中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不同的,请指出它们的区别甲是除去原气体中的水蒸气,丙是验证有水生成;(3)为确定该气体产生的本质原因,小梁用精密pH试纸测试实验所用的CuCl2溶液,pH 约为5.5,最后确定CuCl2溶液呈酸性.查阅资料发现:CuCl2为强酸弱碱盐,其水溶液呈酸性,与实验结果相符.【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分析】【猜想】根据反应物是镁和CuCl2溶液分析判断;。

2016中考真题卷2016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6中考真题卷2016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6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1.如图是四种常见饮料的pH ,其中呈碱性的饮料是( )A .可乐B .橙汁C .牛奶D .苏打水2.如图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原子核中有( )A .6个质子和8个中子B .8个质子和6个中子C .6个质子和8个电子D .8个质子和6个电子3.实验室中各种化学药品需要合理保存,否则容易变质.硝酸通常存放在棕色试剂瓶中,其原因是硝酸在光照下会发生如下反应:4HNO 34NO 2↑+2H 2O+O 2↑,该反应属于( )A .分解反应B .化合反应C .置换反应D .复分解反应 4.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AB .BC .CD .D5.为了验证“Fe ,Cu ,Ag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组合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二、填空题(本题有8小题,每空2分,共40分)6.疟疾是一种血液传染病,疟疾的相关研究者中已有多人获得诺贝尔奖.(1)法国科学家拉韦朗从病人体内找到了疟疾的病原体﹣﹣疟原虫,获得1907年的诺贝尔奖,疟原虫寄生在人体红细胞中,破坏红细胞结构,影响血液对的运输.(2)瑞士化学家米勒发明了化学物质DDT,获得1948年诺贝尔奖,用DDT杀灭蚊子,在当时有效控制了疟疾的流行,从预防传染病流行得出措施分析,用DDT杀灭蚊子属于.(3)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青蒿植物中分离出青蒿素(C15H22O5)并应用于疟疾治疗,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在物质分类中,青蒿素属于化合物中的.7.1774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进行了如图实验,取一根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在玻璃管的底部装入红色固体氧化汞,再装满汞(水银),将其倒扣在盛有汞的烧杯中,通过凸透镜将阳光会聚到氧化汞上,对其加热,使其发生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HgO2Hg+O2↑.(1)为使加热效果最好,应使氧化汞处于凸透镜的处.(2)氧化汞(HgO)中汞元素的化合价为.(3)写出该实验的现象:.(列举一点)8.克拉霉素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可用于治疗某些病菌引起的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疾病.克拉霉素的化学式为C38H69NO13,其中H、N元素的质量比为.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满分24分)9.为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明按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每次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总是远小于21%,他认为误差主要由实验装置造成,于是改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①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②在量筒内加入100毫升的水.③在广口瓶中加入少量水,使瓶内空气体积为250毫升.④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塞紧瓶塞,关闭止水夹,接通电源使电烙铁发热,点燃红磷后,断开电源.⑤燃烧结束并充分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待量筒内水面不再下降时,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为65毫升.(1)小明按如甲装置进行实验时,该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与装置甲相比,装置乙中使用电烙铁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其原因是:(3)根据本实验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小明发现,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仍有较大差距,查阅资料发现,引起本实验的误差除装置外,还与可燃物的性质有关.10.实验室用如图方法制取氢氧化铜固体.(1)步骤①需配制2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NaOH溶液,需NaOH固体克.(2)请从图中选取步骤②过滤时需要用到的器材(可多选).(3)步骤③中需多次用蒸馏水清洗过滤装置中的滤渣,目的是去除残留在氢氧化铜表面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需要检验清洗后收集到的液体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写出检验的方法:.11.在校园科技节上,为测出鸡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称取已洗净、晾干、研成粉末的鸡蛋壳10克置于烧杯中,将烧杯放在电子天平上,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每0.5分钟记录一次电子天平的示数,据此计算出产生气体的质量,具体数据如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1)若产生的气体全部是鸡蛋壳中的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的CO2,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该鸡蛋壳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假定鸡蛋壳中其它成分不含钙元素,写出具体计算过程)(2)下列哪些情况会导致实验中钙元素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偏大?(可多选)A.盐酸溶质质量分数过大B.鸡蛋壳未晾干C.鸡蛋壳中含有碳酸镁D.鸡蛋壳未充分研碎.2016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1.如图是四种常见饮料的pH,其中呈碱性的饮料是()A.可乐 B.橙汁 C.牛奶 D.苏打水【解答】解:A、可乐的pH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B、橙汁的pH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C、牛奶的pH接近77,显中性,故选项错误.D、苏打水的pH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正确.故选:D.2.如图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原子核中有()A.6个质子和8个中子B.8个质子和6个中子C.6个质子和8个电子D.8个质子和6个电子【解答】解:因为原子中,6个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该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其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所以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选A.3.实验室中各种化学药品需要合理保存,否则容易变质.硝酸通常存放在棕色试剂瓶中,其原因是硝酸在光照下会发生如下反应:4HNO34NO2↑+2H2O+O2↑,该反应属于()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解答】解:根据4HNO 34NO 2↑+2H 2O+O 2↑可知该反应是“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故选A4.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AB .BC .CD .D【解答】解:A 、氢氧化钙呈碱性,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说法正确.B 、浓硫酸用于干燥氧气,是利用了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选项说法错误.C 、稀盐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能与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反应,可用于除铁锈,故选项说法正确.D 、氢氧化钠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能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可用于吸收二氧化硫,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5.为了验证“Fe ,Cu ,Ag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组合是(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解答】解:①中银不能与稀盐酸反应,说明银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H >银; ②中铜不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即Fe >Cu ③中铁能与稀盐酸反应,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即Fe >H④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即Cu>Ag综合以上分析可知,②④的组合即可判断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故选C.二、填空题(本题有8小题,每空2分,共40分)6.疟疾是一种血液传染病,疟疾的相关研究者中已有多人获得诺贝尔奖.(1)法国科学家拉韦朗从病人体内找到了疟疾的病原体﹣﹣疟原虫,获得1907年的诺贝尔奖,疟原虫寄生在人体红细胞中,破坏红细胞结构,影响血液对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的运输.(2)瑞士化学家米勒发明了化学物质DDT,获得1948年诺贝尔奖,用DDT杀灭蚊子,在当时有效控制了疟疾的流行,从预防传染病流行得出措施分析,用DDT杀灭蚊子属于切断传播途径.(3)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青蒿植物中分离出青蒿素(C15H22O5)并应用于疟疾治疗,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在物质分类中,青蒿素属于化合物中的有机物.【解答】解:(1)疟原虫寄生在人体红细胞中,破坏红细胞结构,影响血液对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的运输;(2)从预防传染病流行得出措施分析,用DDT杀灭蚊子属于切断传播途径;(3)C15H22O5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答案为:(1)氧和部分二氧化碳;(2)切断传播途径;(3)有机物.7.1774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进行了如图实验,取一根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在玻璃管的底部装入红色固体氧化汞,再装满汞(水银),将其倒扣在盛有汞的烧杯中,通过凸透镜将阳光会聚到氧化汞上,对其加热,使其发生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HgO2Hg+O2↑.(1)为使加热效果最好,应使氧化汞处于凸透镜的焦点处.(2)氧化汞(HgO)中汞元素的化合价为+2.(3)写出该实验的现象:红色固体消失、管内液面下降.(列举一点)【解答】解:(1)凸透镜的焦点处温度最高,所以为使加热效果最好,应使氧化汞处于凸透镜的焦点处;故填:焦点;(2)氧化汞中,氧元素显﹣2价,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汞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x+(﹣2)=0,故填:+2;(3)氧化汞(红色固体)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汞和氧气,玻璃管内的压强增大,所以管内的液面下降;故填:红色固体消失、管内液面下降.8.克拉霉素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可用于治疗某些病菌引起的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疾病.克拉霉素的化学式为C38H69NO13,其中H、N元素的质量比为69:14.【解答】解:已知克拉霉素的化学式为C38H69NO13,故克拉霉素H、N元素的质量比=(1×69):14=69:14.故答案为:69:14.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满分24分)9.为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明按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每次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总是远小于21%,他认为误差主要由实验装置造成,于是改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①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②在量筒内加入100毫升的水.③在广口瓶中加入少量水,使瓶内空气体积为250毫升.④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塞紧瓶塞,关闭止水夹,接通电源使电烙铁发热,点燃红磷后,断开电源.⑤燃烧结束并充分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待量筒内水面不再下降时,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为65毫升.(1)小明按如甲装置进行实验时,该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可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用手紧握广口瓶外壁,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好(2)与装置甲相比,装置乙中使用电烙铁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其原因是:改进后的装置无需打开瓶塞点燃红磷,避免瓶内空气外逸而而造成实验误差(3)根据本实验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4%.小明发现,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仍有较大差距,查阅资料发现,引起本实验的误差除装置外,还与可燃物的性质有关.【解答】解:(1)检验此装置的气密性时,可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用手紧握广口瓶外壁,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好.(2)与装置甲相比,装置乙中使用电烙铁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其原因是:改进后的装置无需打开瓶塞点燃红磷,避免瓶内空气外逸而而造成实验误差.(3)量筒内减少的体积为氧气的体积,氧气的体积=100mL﹣65mL=35mL;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00%=14%.故答案为:(1)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用手紧握广口瓶外壁,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好.(2)改进后的装置无需打开瓶塞点燃红磷,避免瓶内空气外逸而而造成实验误差;(3)14%10.实验室用如图方法制取氢氧化铜固体.(1)步骤①需配制2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NaOH溶液,需NaOH固体8克.(2)请从图中选取步骤②过滤时需要用到的器材ABCD(可多选).(3)步骤③中需多次用蒸馏水清洗过滤装置中的滤渣,目的是去除残留在氢氧化铜表面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需要检验清洗后收集到的液体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写出检验的方法:往收集到的液体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有氯化钠存在.【解答】解:(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溶质质量分数4%的NaOH溶液200g,需氢氧化钠的质量=200g×4%=8g;(2)步骤②过滤时需要用到的器材铁架台、漏斗、烧杯、玻璃棒;(3)检验检验清洗后收集到的液体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即检验是否含氯离子,可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观察到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有氯化钠存在.答案:(1)8;(2)ABCD;(3)往收集到的液体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有氯化钠存在.11.在校园科技节上,为测出鸡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称取已洗净、晾干、研成粉末的鸡蛋壳10克置于烧杯中,将烧杯放在电子天平上,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每0.5分钟记录一次电子天平的示数,据此计算出产生气体的质量,具体数据如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1)若产生的气体全部是鸡蛋壳中的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的CO2,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该鸡蛋壳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假定鸡蛋壳中其它成分不含钙元素,写出具体计算过程)(2)下列哪些情况会导致实验中钙元素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偏大?AC(可多选)A.盐酸溶质质量分数过大B.鸡蛋壳未晾干C.鸡蛋壳中含有碳酸镁D.鸡蛋壳未充分研碎.【解答】解:(1)依据表中的数据可知,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3.96g,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2HCl═CaCl2+CO2↑+H2O100 44x 3.96g=x=9g所以鸡蛋壳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36%;(2)A、盐酸具有挥发性,会增加排出气体的质量,会导致实验中钙元素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偏大,故A正确;B、鸡蛋壳未晾干增加了样品的质量,会导致实验中钙元素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偏小,故B错误;C、等质量的碳酸镁比碳酸钙生成的二氧化碳多,会导致二氧化碳的质量增大,会导致实验中钙元素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偏大,故C正确;D、鸡蛋壳没有充分研磨不会与影响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故D错误.故选:AC.故答案为:(1)鸡蛋壳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2)AC.。

2016年历年浙江省绍兴市化学中考真题及答案

2016年历年浙江省绍兴市化学中考真题及答案

2016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真题化学一、选择题1.下面利用空气某成分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可以供给呼吸B.氮气可以制造化肥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解析:A 、氧气可以供给呼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答案项错误。

B 、氮气可以制造化肥,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答案项错误。

C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答案项正确。

D 、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是利用了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答案项错误。

答案:C2.如图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是( )A.有可燃物B.有助燃剂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可燃物与火焰直接接触解析: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所以装置中火柴头燃烧,是因为与空气接触,并达到着火点;火柴梗是可燃物,与空气接触,没有燃烧,是因为没有达到着火点,所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答案:C3.现有十克CuO 和ZnO 混合物,下列实验方案,不能确定CuO 质量分数的是( )A.将混合物与足量H 2充分反应,冷却后测出剩余固体质量B.将混合物与足量CO 充分反应,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 溶液中,测出NaOH 溶液质量的增加值C.将混合物完全溶于稀H 2SO 4,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测出剩余固体质量D.将混合物完全溶于稀H 2SO 4,加入足量NaOH 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测出剩余固体质量 解析:A 、设CuO 和FeO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 、ymol ,则有80x+72y=10g ,64x+65y=剩余固体质量,可以计算出CuO 质量分数,答案项错误。

B 、混合物在高温下通入足量CO 气体,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 溶液中,测出NaOH 溶液质量的增加值(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设CuO 和FeO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 、ymol ,则有80x+72y=10g ,(x 2+y 2)mol×44g/mol=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计算出CuO 质量分数,答案项错误。

浙江中考化学强化训练题1(含答案)

浙江中考化学强化训练题1(含答案)

一、选择题1.以下对于氧气物理性质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D)A.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略小于空气B.液态氧是无色液体C.氧气易溶于水D.往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2.氧气是我们身旁常有的物质,以下相关氧气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A.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响都是氧化反响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计,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C.氧气拥有可燃性D.物质在氧气中焚烧的反响必定是化合反响3.以下对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C)A.红磷在空气中焚烧产生大批的白色烟雾,可做烟雾弹B.带火星的木条插入氧气瓶中,木条复燃说明氧气的性质比较开朗,属于可燃物C.硫粉在氧气中焚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闻到刺激性气味D.铁丝在氧气中强烈焚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铁4.以下对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B)A.氧气易溶于水B.大部分金属能与氧气反响C.食品 ****不需要氧气D. 硫在氧气中焚烧生成SO35.(2014,泰安 )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能够制取氧气,其原由是(D)A. 都属于氧化物B.都含有氧气C.都含有氧气分子D.都含有氧元素6.实验室制取氧气,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C)A.装置①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B.装置②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C.装置③可用于采集氧气D.装置④可用于采集氧气7.相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B)A.催化剂只好加快化学反响速率B.化学反响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C.全部化学反响都需要催化剂D.化学反响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改变8.氧气是我们学习过的一种重要物质,以下对氧气的认识错误的选项是(A)A.氧气既能焚烧又能支持焚烧B.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C.硫在氧气中焚烧发出光亮的蓝紫色火焰D. 氧气和臭氧 (O3)都是氧元素形成的单质9.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纯净氧气时,以下做法错误的选项是(C)A.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备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B.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C.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就马上采集,防备生成的气体跑掉D.用高锰酸钾制取所需氧气停止加热时,先要把导管移出水面,而后再熄灭酒精灯二、实验及研究题10.依据以下装置图,回答相关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试管 __;b__集气瓶 __。

浙江省中考化学强化训练题5

浙江省中考化学强化训练题5

浙江省2016年中考化学强化训练题1、空气中含量最多,化学性质又不活泼的气体是(B)A、氧气B、氮气C、水蒸气D、二氧化碳2、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的科学家是(C )A、拉瓦锡B、汤姆逊C、普利斯特里D、舍勒3、节日里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内填充的气体是下列哪一种( C)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4、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简称API)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单一的数值形式,并分级表示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

下列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污染物是D( )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可吸入颗粒物D、臭氧5、二氧化锰在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D)A、增加氧气的质量B、节省双氧水的质量C、提高氧气的质量D、使双氧水迅速分解放出氧气6、上海天原化工厂目前生产的液氯含氯99.9%,含水分少于0.05%,在化工生产中这种液氯可看作 (D )A、纯净物B、氧化物C、混合物D、化合物7、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能产生大量白烟的是(D )A、碳B、硫C、铁D、磷8、化学反应是一把双仞剑,它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利也有弊,下列化学反应对人类有弊的是(C )A、提高生活质量B、“勇气号”登上火星C、破坏大气成分D、消除污染,改善环境9、下列物质之中,属于氧化物的是(C )A、氮气B、氧气C、氧化铝D、铝箔10、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是C( )A、颜色发生变化B、放热C、有气体放出D、有新物质生成1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原理是(D )A.利用不漏气装置内的空气受热膨胀,有空气从导管口逸出B.手握试管,试验容器温度C.塞紧带导管的胶塞,即可保证气密性D.把导管的一端正浸在水里,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12、下列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是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C)A、硫黄在氧气中燃烧B、石蜡在氧气中燃烧C、氧化汞受热分解D、铁在氧气中燃烧13、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D( )A、动植物的呼吸B、食物的腐烂C、酒和醋的酿造D、燃烧14、用双氧水制氧气时,错把高锰酸钾当二氧化锰混入,其结果是( A)A、速率加快,生成氧气量不变B、速率不变C、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D、不生成氧气15、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A、工业上制氧气是利用了氧气的化学性质B、氧气具有可燃性C、物质跟氧气发生反应都是化合反应D、相同情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浙江省中考化学强化训练题6

浙江省中考化学强化训练题6

浙江省2016年中考化学强化训练题1.在化学反应里,元素的原子结构发生变化的是( )A.质子数B.最外层电子C.中子数D.核电荷数2.已知R核外有x个电子,其相对原子质量为M(M为整数,则这种元素的原子中含有的中子数为( )A.M-x-2B.M-2C.x-2D.M-x+23.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核电荷数一定等于质子数B.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C.质子数一定不等于中子数D.一般来说,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4.阴离子X的核外有18个电子,核内有18个中子,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36B.54C.38D.34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碳原子的质量都相同B.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没有单位C.相对原子质量以碳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作为标准D.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大约相等,都约等于一个氢原子的质量6.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

他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科学家设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产生“湮灭”现象,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

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A. 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B. 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C. 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D. 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7.分析高锰酸钾和锰酸钾两种物质的化学式可知,它们的( )A.化学式相同B.钾元素的化合价不同C.锰元素的化合价相同D.所含元素种类相同8.极少数青少年有吸烟的坏习惯。

香烟燃烧的烟气中有许多强致癌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C10H14N2]、焦油、一氧化碳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吸烟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B.尼古丁由碳、氢、氮元素组成C.尼古丁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0:14:2D.一氧化碳能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有剧毒9.国际互联网上报道:目前有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指的是( )A.铁单质B.铁元素C.四氧化三铁D.氧化铁10.地壳中含量居于前四位的元素由少到多依次是( )A.氧硅铝铁B.硅氧铝铁C.硅铝铁氧D.铁铝硅氧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含量少的元素在自然界中起次要作用B.元素符号来自于英文名称C.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D.元素符号只具有宏观意义1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

浙江省中考化学强化训练题3

浙江省中考化学强化训练题3

浙江省2016年中考化学强化训练题1. 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 )A.碳酸钙粉末B.面粉C.菜籽油D.白砂糖2.准确量取14.9 mL硫酸溶液,应选用的量筒是( B)A.10 mL量筒B. 20 mL量筒C. 50 mL量筒D.100 mL量筒3.20 ℃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列四种情况下正好形成饱和溶液,其中最不易溶于水的是( B)A.0.2 g甲溶于1 g水B. 1502 g乙溶于100 g水C. 50 g丙溶于300 g水D. 1 g丁溶于20 g水4.浓溶液在用水稀释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D)A.溶液质量B.溶液体积C.溶质质量D.溶质的质量分数5.要使已被接近饱和的硝酸铵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A.倒出少量溶剂B.投入硝酸铵C.蒸发部分水D.适当降温6.下列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D)A.浓溶液B. 降温后会析出晶体的溶液C. 蒸发水后会析出晶体的溶液D.投入固体溶质后溶质质量分数仍在改变的溶液7.有20 ℃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200 g,从中取出100 g,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C)A.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B.此物质的溶解度(20 ℃时)不变C.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不变D.此物质的溶解度减小一半8.在t ℃时,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为a g,该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则a,b的关系为( C)A. a 〉bB. a < bC. a = bD.不能确定9.下列条件下的氯化氢气体的溶液即为盐酸,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B)A. 20 ℃的饱和溶液B. 20 ℃的不饱和溶液C.80 ℃的饱和溶液D. 80 ℃的不饱和溶液10.现有下列仪器:①托盘天平②烧杯③集气瓶④药匙⑤玻璃棒⑥水槽⑦量筒,现配制含溶质x%的食盐水,应用到的仪器是( B)A.①②③④B.①④⑥⑦C.①②④⑤⑦D.②③④⑤⑦11.现有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他们的性质如下表:物质状态溶于水的情况溶解度受温度影响I固体不溶于水──Ⅱ固体溶于水较小Ⅲ固体溶于水较小要将此固体混合物分离,不需要采用的方法是(D )A.过滤B.蒸馏C.结晶D.冷却饱和溶液12.某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0%,则配制时,在100 g水中需溶解氯化钠( C)A.15 gB.20 gC.25 gD.30 g13.把40 g 20%的氯化铵溶液与60 g 30%的氯化铵溶液混合,混合后的溶液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应(B )A.大于30%B.小于20%C.等于25%D.在20%~30%之间。

2016年浙江省中考模拟化学

2016年浙江省中考模拟化学

2016年浙江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略小于空气B.液态氧是无色液体C.氧气易溶于水D.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解析:A、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答案项说法错误。

B、液态氧是一种淡蓝色液体,答案项说法错误。

C、氧气不易溶于水,答案项说法错误。

D、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气体,答案项说法正确。

答案:D2.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

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C.氧气具有可燃性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解析:A、有氧气参加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故A选项正确;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只能说明水中有氧气。

但氧气不易溶于水,故此选项错误;C、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故此选项错误;D、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不是化合反应,故此选项错误。

答案:A3.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可做烟雾弹B.带火星的木条插入氧气瓶中,木条复燃说明氧气的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闻到刺激性气味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铁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没有雾生成,故错误;B、带火星的木条插入氧气瓶中,木条复燃说明氧气的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其他物质燃烧,但本身不能燃烧,故错误;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闻到刺激性气味,正确;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的黑色固体是四氧化三铁,而非氧化铁,故错误。

答案:C4.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易溶于水B.大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反应C.食物腐败不需要氧气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O3解析:A、氧气是不易溶于水的。

错误。

B、在一定条件下,大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反应。

2016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6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6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2分)1. 水中好坏直接影响人的健康,高铁酸钾是一种新型高效净水处理剂.高铁酸钾是暗紫色粉末,溶于水中生成紫红色溶液.下列有关高铁酸钾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高铁酸钾是一种氧化物B.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价C.高铁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D.高铁酸钾中含有单质铁2.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测量质量B.滴加液体C.过滤泥浆水D.点燃酒精灯3. 如何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科学家一直在探究的课题,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专家找到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酸,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的呼吸作用B.二氧化碳能阻挡地面辐射,对地球有保温作用C.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的而过程属于化学变化D.这种新型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0分)5. 红葡萄酒中因含有花色苷而呈红色。

花色苷是一种天然色素,对人体有抗癌减肥等保健功能。

它的化学式是。

(1)花色苷中、、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

(2)花色苷属于________(选填“无机物”或“有机物”)6. 中国科研人员首次在自然界中发现金属铀.金属铀和二氧化铀按要求制成一定尺寸和形状的燃料棒或燃料块,就可以投入核反应堆使用.此反应堆活动核能的途径是________(选填“裂化”或“聚变”).目前工业上的金属铀可用四氟化铀和镁通过热还原法来制备,化学方程式为一定温度,此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反应.7. 科学兴趣小组做碳还原金属氧化物实验后,收集到和的混合废气,考虑到废气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想把废气初步分离回收再利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分离实验(收集装置略去).(1)广口瓶中加入的是________.A.溶液B.溶液C.溶液(2)打开阀门通入混合气体,首先分离得到________气体,接着关闭阀门打开阀门,将分液漏斗中装的________溶液滴入广口瓶中,在广口瓶中看到有气泡产生,从而分离出第二种气体.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0分)8. 为了比较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某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上号和号,向支试管中分别加入毫升体积分数为的过氧化氢溶液.②向号试管中滴入滴质量分数为的溶液,向号试管中滴入滴质量分数为的猪肝研磨液.③观察支试管内产生气泡情况.④分钟后,将点燃的卫生香分别放入支试管内液面的上方,发现号试管的卫生棉燃烧得更旺.查阅资料获知:每滴质量分数为的溶液中微粒数大约是每滴质量分数为的猪肝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微粒数的万倍,溶液中起催化作用的是.请回答:(1)写出号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2)该实验中过氧化氢分解快慢是转换为________来实现的.(3)小明认为:上述实验中催化剂的种类和数量(微粒数)都不同,没有控制好变量,得出的结论不令人信服.小芳认为:过氧化氢酶的微粒数比的微粒数少得多,再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更能说明酶的催化效率高,你认同________(选填“小明”或“小芳”)的观点.9. 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了俗称为苏打的碳酸钠后,得知它还有一个俗称为小苏打的“兄弟”,这个“兄弟”的性质是否和它相似?它们之间能发生转化吗?小明查阅了资料,将相关信息整理如表:(1)用试管取适量溶液,向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试液颜色变化.此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2)在研究与转化时,小明觉得转化为过程中,由于溶于水,整个过程不会有明显现象.老师笑着对小明说:“做实验吧,实验会告诉你答案.”于是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向饱和的溶液中通入,起初无明显现象,继续不断地通入,溶液中出现了白色沉淀.这让小明很疑惑:溶于水,为什么还有白色沉淀呢?小明经过思考,明白了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3)在小明同学的带动下,兴趣小组又对的其他性质进行了探究,发现两“兄弟”既有相似的性质也有不同的个性.从微观角度分析,造成两“兄弟”不同个性的原因是________不同.10. 食盐是我们必不可少的调味品.现在市场上有一种健康平衡盐,适量食用可维持人体、等重要离子的平衡.如图是某品牌健康平衡盐的部分说明.请回答:(1)在物质分类上,氯化钠和氯化钾都属于________(选填“酸”、“碱”或“盐”).(2)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天摄入的质量在毫克之间,若一个人每天需要摄入的质量是毫克,其中来自该平衡盐,以该平衡盐每克所含克计,他每天需要摄入该平衡盐________克(精确到克)11. 某样品中混有一定量的,小明想测定样品中的质量分数,取该样品克放入烧杯,加入克水使样品全部溶解,再向烧杯中滴加稀硫酸,当滴加的稀硫酸质量为克时,恰好完全反应,称得烧杯中溶液的质量是克.请通过计算回答:(1)滴加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该样品中的质量分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16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2分)1.【答案】C【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氧化物的概念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解析】、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高铁酸钾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根据高铁酸钾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根据高铁酸钾是由高铁酸钾一种物质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高铁酸钾是由钾、铁、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钾元素显价,氧元素显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则价,故选项说法错误.、高铁酸钾是由钾、铁、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高铁酸钾是由高铁酸钾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不含单质铁,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2.【答案】C【考点】托盘天平的使用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解析】、使用托盘天平是,注意“左物右码”,否则称量不准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壁;、根据过滤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点燃酒精灯时,应用火柴点燃.图中操作错误会引起安全事故;【解答】解:、使用托盘天平是,注意“左物右码”,图中操作错误,故错误;、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不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错误;、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操作正确;、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故操作错误.故选.3.A【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解析】、根据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保温作用是通过更多的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然后再释放长波辐射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进行分析;、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进行分析;、根据催化剂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解:、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可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不会造成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故说法错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也是调节温度的重要气体,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故说法正确.、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甲酸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说法正确.、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说法正确.故选.4.【答案】D【考点】实验方案的评价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解析】、根据石蕊试液的变色情况来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根据中和反应的判断方法来分析;、根据现象分析.【解答】解:.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并不是二氧化碳使之变色,故选项错误;、黄豆和芝麻混合是宏观物质的混合,而分子的性质是微观粒子的性质,故选项错误;.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过程中没有明显的现象,但是可以借助于酸碱指示剂来进行判断,故选项错误;、冷却热饱和溶液,有晶体的析出,说明硫酸铜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说法正确,故选项正确;故选项为:.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0分)5.【答案】【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1)根据个花色苷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

中考浙江省金华市2016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中考浙江省金华市2016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6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2015年12月12日,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长远目标是把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控制在较工业化前水平2℃之内.节能减排,人人有责,下列措施不利于节能减排的是( )A.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B.使用一次性餐具,方便生活C.使用环保袋,将垃圾分类放置D.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低碳出行【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知识生活化;化学与生活.【分析】所谓的节能减排就是,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特别是减少化石燃料的利用,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措施.如节约电能、减少汽油的消耗、提高煤炭的利用率等都属于节能减排的措施.【解答】解:A、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可以净化空气和减少温室效应;故利于节能减排.B、使用一次性餐具浪费能源,故不利于节能减排.C、使用环保袋,将垃圾分类放,可以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故利于节能减排.D、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低碳出行,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故利于节能减排.故选B.【点评】“低碳生活,节能减排”是当今社会的主题,也是中考的热点.2.平衡膳食是健康饮食的重要保证,食物中的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下列食物中主要为我们提供糖类的是( )A.番茄、黄瓜B.米饭、土豆C.牛肉、鸡蛋D.色拉油、花生【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番茄、黄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B、米饭、土豆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正确.C、牛肉、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D、色拉油、花生中富含油脂,花生中还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芋艿(俗称毛芋)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新鲜芋艿在去皮时会出现一种白色的汁液,汁液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皂角贰,沾上它会奇痒难忍,下列厨房中的物质止痒效果最好的是( )A.食醋B.料酒C.纯碱D.食盐水【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根据题意,新鲜芋艿在去皮时会出现一种白色的汁液,汁液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皂角贰,可根据中和反应,所选的物质应该能与碱反应且对皮肤无副作用.【解答】解:新鲜芋艿汁液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皂角贰,所选的物质应该能与碱反应且对皮肤无副作用.A、食醋显酸性,能与皂角贰发生反应,故选项正确.B、料酒显中性,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C、纯碱显碱性,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D、食盐水显中性,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花青素(化学式C15H11O6)具有缓解眼睛疲劳,保护视力的作用,该物质主要来源于各种蔬菜和水果,下列关于花青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花青素是一种无机物B.花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7gC.花青素中的C、H、O元素质量比是15:11:6D.花青素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A、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进行分析判断.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花青素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C、花青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11):(16×6)≠15:11:6,故选项说法错误.D、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花青素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如图所示,为某化学反应的围观过程,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二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则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生成物乙属于单质B.该反应中反应物不可能是氯化物C.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分解反应D.该反应反应前后个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分析:由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的提示信息,可推断每个乙分子由2个A原子构成;结合化学反应的特点、分类以及物质的结构、分类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解:A、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可推断乙分子由两个A原子构成,属于单质;故正确;B、该反应中反应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可能是氯化物,故错误;C、反应前两个分子构成相同,属于同种物质的分子,即反应物为一种物质;反应后乙分子由两个A原子构成、丙分子由两个B原子构成,分子构成不同,属于两种物质的分子,即生成物为两种物质;因此,该反应为一种物质分解生成两种物质的分解反应;故正确;D、根据反应的微观图,该反应是化合物反应产生单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因此,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观察微粒示意图获取信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及相关的知识分析即可.6.有A,B两种金属放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A.金属活动性A>B B.生成氢气的质量A>BC.反应的硫酸质量A<B D.反应的金属质量A<B【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根据相同时间内产生氢气较多(即反应剧烈)的金属活动性较强进行分析;B、根据图象分析生成氢气的质量;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定律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取决于消耗的硫酸的质量;D、根据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不确定,所以不能确定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进行分析.【解答】解:A、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相同时间内B放出氢气的质量大于A,可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是B>A,故A错误;B、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在两种金属完全反应后,放出H2的质量是A>B,故B正确;C、金属与酸的反应生成氢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所以生成的氢气与消耗的酸的多少顺序一致,消耗硫酸的质量:A>B,故C错误;D、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不确定,所以不能确定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故D错误.故选:B.【点评】活动性越强的金属与酸反应越剧烈,即反应放出氢气的速度越快;化合价相同的等质量金属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据此结合图象细心分析解答.二、填空题7.科学是一门一实验为基础的学科.(1)如图2是常见的气体制取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图2中的气体发生装置虽然简单,操作方便,单无法控制反应速率.为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从图3中选取 B (填字母)与图1中a组装成新的气体发生装置.(2)在连接图1的b和d时,使d较易插入b中的措施是 将伸入橡皮管的导管一端用水润湿 .【考点】仪器的装配或连接.【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1)控制反应速度,需要控制住反应物的接触速度,也就是说控制住液体的流速,据此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连接导管和橡皮管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控制反应速度,需要控制住反应物的接触速度,也就是说控制住液体的流速,图3中B与图1中a组装成新的气体发生装置,注射器可逐滴滴加液体,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2)在连接图1的b和d时,即连接导管和橡皮管时,使d较易插入b中可将伸入橡皮管的导管一端用水润湿,水起着润滑剂的作用.故答案为:(1)B;(2)将伸入橡皮管的导管一端用水润湿.【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仪器的连接方法、注意事项、控制反应速率的装置具备的条件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A、B、C三只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向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25g、15g、5g 同种固体物质,充分溶解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填烧杯编号):(1)A、B、C三只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 C (2)A、B、C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A≥B>C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1)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2)根据题意,等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C烧杯中为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B烧杯中溶解的溶质比C烧杯中多,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由图可知,A中烧杯中残留有某固体物质,说明某固体物质不能继续溶解,说明该溶液一定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等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B烧杯和C烧杯中分别溶解了15g、5g某固体物质,B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C烧杯中溶解的质量比B烧杯中的少,C烧杯中的溶液一定为不饱和溶液.(2)等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C烧杯中为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B烧杯中溶解的溶质比C烧杯中多,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若是饱和溶液,则AB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若是不饱和溶液,则A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B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即A≥B>C.故答案为:(1)C;(2)A≥B>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特征、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某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碳酸钡、氯化钡中的几种物质,为了鉴定该白色固体的组成,拓展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进行可如下探究实验:Ⅰ.称取15克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白色沉淀4.3克和无色溶液.Ⅱ.Ⅰ中所得4.3克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产生,测得剩余沉淀质量为2.33克.Ⅲ.把Ⅰ中所得滤液分成两份,第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既没有产生气泡,也没有产生沉淀,第二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镁溶液,没有产生沉淀.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仅根据第Ⅲ步实现现象可以得出结论,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离子是 碳酸根离子、钡离子、硫酸根离子 .(2)写出黑白色固体的所有可能组成 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钡、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钡、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钡、碳酸钠、碳酸钡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盐的化学性质.【专题】混合物组成的推断题.【分析】根据碳酸钠和氯化钡会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钠和氯化钡会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碳酸钡溶于酸,依据剩余沉淀的质量计算硫酸钠和氯化钡的质量,依据溶解的沉淀的质量计算氯化钡和碳酸钠的质量等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解:碳酸钠和氯化钡会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钠和氯化钡会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碳酸钡溶于酸,依据剩余沉淀的质量计算硫酸钠和氯化钡的质量,依据溶解的沉淀的质量计算氯化钡和碳酸钠的质量,所以(1)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会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把Ⅰ中所得滤液分成两份,第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既没有产生气泡,也没有产生沉淀,第二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镁溶液,没有产生沉淀,所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离子是碳酸根离子、钡离子、硫酸根离子;(2)生成2.33g硫酸钡需要氯化钡的质量为x,硫酸钠的质量为yBaCl2+Na2SO4=BaSO4↓+2NaCl208142233xy2.33g==x=2.08gy=1.42g生成1.97g碳酸钡需要氯化钡的质量为m,碳酸钠的质量为nBaCl2+Na2CO3=BaCO3↓+2NaCl208106197mn1.97g==m=2.08n=1.06g所以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钡的质量为:2.08g+1.42g+2.08g+1.06g=6.64g,称取的固体样品是15g,所以白色固体的所有可能组成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钡、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钡、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钡、碳酸钠、碳酸钡.故答案为:(1)碳酸根离子、钡离子、硫酸根离子;(2)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钡、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钡、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钡、碳酸钠、碳酸钡.【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三、实验探究题10.某混合气体可能有CO2、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气体的组成,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已省略).实验后发现A装置中溶液变浑浊,C中的固体由黑色边装置中有水流入烧杯.红色,D中的固体有白色变蓝色,F反应前后反应前反应后C装置中试管与固体的总质量(克)a cb dD装置中U形管与固体的总质量(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Ba(OH)2═BaCO3↓+H2O .(2)一定能证明混合气体中有氢气存在的实验现象是 D中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 (3)F装置的作用:①“抽气”;② 收集尾气(或储存气体) (4)证明原混合气体中有CO存在的定量关系是 (a﹣c)> (用字母a、b、c、d 表示.)【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实验设计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水,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氢气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蒸气,无水硫酸铜能检验水的存在,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F装置能收集尾气,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可根据氧元素的质量判断是否含一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水,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Ba(OH)2═BaCO3↓+H2O.(2)氢气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蒸气,无水硫酸铜遇水蒸气变蓝色,则一定能证明混合气体中有氢气存在的实验现象是D中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3)F装置的作用:“抽气”;还能收集尾气(或储存气体).(4)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被碱石灰吸收,C装置中减少的质量即为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D装置中增加的质量为水的质量,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d﹣b)××100%=,(a﹣c)>,说明除了氢气与氧化铜反应,还有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能证明原混合气体中有CO存在.故答案为:(1)CO2+Ba(OH)2═BaCO3↓+H2O;(2)D中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3)收集尾气(或储存气体);(4)(a﹣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气体的化学性质与检验方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实验室新购买了一批双氧水(H2O2)溶液,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要测定其质量分数,他们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其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①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在A、B、C三个仪器中装入药品,其中双氧水溶液质量为50g;③用电子秤称量出整套装置的总质量为498.6g;④关闭a处止水夹,打开A仪器的阀门,向锥形瓶中加入全部的双氧水溶液,随即关闭A仪器的阀门;⑤充分反应后,打开a处止水夹,向装置中持续缓慢地鼓入X气体;⑥第二次称量整套装置的总质量为497g.(1)本实验采用的装置中,A仪器的名称是 分液漏斗 (2)为尽可能减小测量误差,请结合测量原理判断,操作⑤中鼓入的X气体是 B .A.氦气B.经干燥处理的空气C.除去氧气后的空气中考真题(3)根据题意,计算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解答;(2)鼓入X气体的目的是将装置中的氧气排除;(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生成氧气的质量,结合方程式计算过氧化氢的质量,进一步计算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答】解:(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A仪器的名称是分液漏斗;故填:分液漏斗;(2)鼓入X气体的目的是将装置中的氧气排除,为了不影响装置反应后的质量,要通入经干燥处理的空气;故填:B;(3)生成氧气的质量为:498.6g﹣497g=1.6g,2H2O22H2O+O2↑,6832x1.6g,x=3.4g,该双氧水溶液中质量的质量分数为:×100%=6.8%,答:该双氧水溶液中质量的质量分数为6.8%.【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2016年浙江省舟山市、嘉兴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6年浙江省舟山市、嘉兴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6年浙江省舟山市、嘉兴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 最近,一则关于环保人士在公路边拾到年前生产的食品包装袋的报道,再次引起了人们对垃圾处理的高度管制,以下垃圾处理方法中不合理的是()A.随地填埋B.分类回收C.焚烧发电D.生物降解2. 以下是某些同学在“测定土壤酸碱性”实验中的操作,其中错误的是()A.加土壤颗粒B.加水溶解C.振荡试管D.用玻璃棒蘸取清液3. 科研人员研发出一种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新技术,该技术以纳米镍粒子为催化剂,将二氧化碳和氢气混合加热发生反应,生成甲烷等物质,从而减少碳排放.该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是()A.元素的种类B.碳原子的数目C.氢元素的化合价D.纳米镍粒子的化学性质4. 如表是不同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时,克水中溶解的硝酸钾越多溶解度就越大B.时,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克C.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一定比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多D.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一定比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5. 某同学利用初中科学物质间相互转化的知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条铜的“旅行路线”,每条路线中的每次转化都是通过一步化学反应来实现的,那么,每条路线中可能都有的化学反应类型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二、非选择题6. 化学反应常伴随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在装有水的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生石灰固体,反应片刻后可观察到玻璃管中的有色液体柱将_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请写出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7. 如图所示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改进实验,用适量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代替原实验中集气瓶里的水.(1)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代替原集气瓶里的水,其优点除了使实验更简便外,还有________.(2)实验中可观察到到铁丝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并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8. 利用结构图对一些化学概念进行梳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某同学用如图表示了一些概念间的关系,试回答:(1)若图中、、代表酸、碱、盐三类物质,则大圈可代表________.(2)若图中大圈表示吸热的物态变化,则、、不可能代表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写出一个名称即可).9. 科学探究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某兴趣小组进行了金属燃烧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1)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为研究铝和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是否与氧气的________有关.(2)某同学分析、实验后就得出了如下结论:不同金属的活动性是不同的,其他同学认为这个结论不可靠,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________.(3)在实验中,有同学用细针去刺破液态铝外的薄膜.观察到里面的液体铝依然没有流出来,实验后,同学们查阅资料获知该薄膜是氧化铝,其熔点明显高于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由此推断,刺破薄膜后液态铝会迅速和________反应又会形成致密氧化膜,所以液态铝不会流出来.10. 网传,消毒液和粉状洁厕灵混合使用会产生有毒气体-氯气,这是真的吗?兴趣小组同学决定查阅资料并开展相关的验证实验.(1)查阅后获知:这是真的,同时了解到氯气呈黄绿色,有毒,可溶于水,难溶于橄榄油,密度比空气大,能与水、碱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2)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利用消毒液和粉状洁厕灵混合制取氯气,请根据下列提供的仪器,选择并组装发生和收集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用接口处字母填写).(3)同学们将收集到的黄绿色气体通入到装有几只蚱蜢的集气瓶中,并进行观察,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验证________.(4)为了探究处理多余氯气的方法,取两个相同的装满氯气的软塑料瓶,分别标上和,向瓶中倒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向瓶中倒入等量的水,充分振荡后,若观察到________现象,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的效果更好.11. 亚铁离子具有防止缺铁性贫血的功效,而三价铁离子会使人感到胃部不适,还会对肝脏产生危害,维生素可以防止亚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如图是某种补贴药物说明书的部分信息.(1)服用此药的患者应多吃哪一类食物:________.(2)亚铁离子容易被氧气氧化成三价铁离子,说明亚铁离子具有________(选填“氧化性”或“还原性”).(3)某成人按此说明书连续服药天,期间从该药物中一共补充铁元素多少毫克?12. 某学校兴趣小组在参与“五水共治”行动中,考察了某工厂的废水处理工程,并取该厂未经处理的废水样品进行测定分析:(1)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废水的酸碱性,石蕊试液呈________色,说明该废水显酸性.(2)另取废水样品少量,滴加适量,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该废水中一定含有的酸根离子是________.(3)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到该废水中中含有一种酸,为测定其所含酸的质量分数,取该废水克于烧杯中,逐渐加入硝酸钡溶液,生成的沉淀质量与加入硝酸钡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假设该废水中的其他物质均溶于水且不与硝酸钡溶液反应).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16年浙江省舟山市、嘉兴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答案】A【考点】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解析】根据垃圾处理时不能产生对环境造成污染,结合具体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随地填埋,产生的有害物质会污染土壤、地下水等,故选项垃圾处理方法错误.、分类回收,可转化为有用资源、减少污染和资源浪费等,故选项垃圾处理方法正确.、焚烧发电,能将垃圾转化为电能,故选项垃圾处理方法正确.、生物降解,能减少环境污染,故选项垃圾处理方法正确.故选:.2.【答案】B【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pH的测定【解析】、根据向试管中装土壤颗粒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中考浙江省金华市2016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中考浙江省金华市2016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6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2015年12月12日,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长远目标是把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控制在较工业化前水平2℃之内.节能减排,人人有责,下列措施不利于节能减排的是()A.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B.使用一次性餐具,方便生活C.使用环保袋,将垃圾分类放置D.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低碳出行【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知识生活化;化学与生活.【分析】所谓的节能减排就是,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特别是减少化石燃料的利用,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措施.如节约电能、减少汽油的消耗、提高煤炭的利用率等都属于节能减排的措施.【解答】解:A、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可以净化空气和减少温室效应;故利于节能减排.B、使用一次性餐具浪费能源,故不利于节能减排.C、使用环保袋,将垃圾分类放,可以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故利于节能减排.D、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低碳出行,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故利于节能减排.故选B.【点评】“低碳生活,节能减排”是当今社会的主题,也是中考的热点.2.平衡膳食是健康饮食的重要保证,食物中的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下列食物中主要为我们提供糖类的是()A.番茄、黄瓜B.米饭、土豆C.牛肉、鸡蛋D.色拉油、花生【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番茄、黄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B、米饭、土豆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正确.C、牛肉、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D、色拉油、花生中富含油脂,花生中还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芋艿(俗称毛芋)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新鲜芋艿在去皮时会出现一种白色的汁液,汁液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皂角贰,沾上它会奇痒难忍,下列厨房中的物质止痒效果最好的是()A.食醋 B.料酒 C.纯碱 D.食盐水【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根据题意,新鲜芋艿在去皮时会出现一种白色的汁液,汁液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皂角贰,可根据中和反应,所选的物质应该能与碱反应且对皮肤无副作用.【解答】解:新鲜芋艿汁液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皂角贰,所选的物质应该能与碱反应且对皮肤无副作用.A、食醋显酸性,能与皂角贰发生反应,故选项正确.B、料酒显中性,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C、纯碱显碱性,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D、食盐水显中性,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花青素(化学式C15H11O6)具有缓解眼睛疲劳,保护视力的作用,该物质主要来源于各种蔬菜和水果,下列关于花青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花青素是一种无机物B.花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7gC.花青素中的C、H、O元素质量比是15:11:6D.花青素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A、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进行分析判断.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花青素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C、花青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11):(16×6)≠15:11:6,故选项说法错误.D、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花青素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如图所示,为某化学反应的围观过程,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二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则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生成物乙属于单质B.该反应中反应物不可能是氯化物C.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分解反应D.该反应反应前后个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分析:由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的提示信息,可推断每个乙分子由2个A原子构成;结合化学反应的特点、分类以及物质的结构、分类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解:A、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可推断乙分子由两个A原子构成,属于单质;故正确;B、该反应中反应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可能是氯化物,故错误;C、反应前两个分子构成相同,属于同种物质的分子,即反应物为一种物质;反应后乙分子由两个A 原子构成、丙分子由两个B原子构成,分子构成不同,属于两种物质的分子,即生成物为两种物质;因此,该反应为一种物质分解生成两种物质的分解反应;故正确;D、根据反应的微观图,该反应是化合物反应产生单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因此,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观察微粒示意图获取信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及相关的知识分析即可.6.有A,B两种金属放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合理的是()A.金属活动性A>B B.生成氢气的质量A>BC.反应的硫酸质量A<B D.反应的金属质量A<B【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根据相同时间内产生氢气较多(即反应剧烈)的金属活动性较强进行分析;B、根据图象分析生成氢气的质量;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定律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取决于消耗的硫酸的质量;D、根据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不确定,所以不能确定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进行分析.【解答】解:A、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相同时间内B放出氢气的质量大于A,可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是B>A,故A错误;B、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在两种金属完全反应后,放出H2的质量是A >B,故B正确;C、金属与酸的反应生成氢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所以生成的氢气与消耗的酸的多少顺序一致,消耗硫酸的质量:A>B,故C错误;D、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不确定,所以不能确定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故D错误.故选:B.【点评】活动性越强的金属与酸反应越剧烈,即反应放出氢气的速度越快;化合价相同的等质量金属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据此结合图象细心分析解答.二、填空题7.科学是一门一实验为基础的学科.(1)如图2是常见的气体制取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图2中的气体发生装置虽然简单,操作方便,单无法控制反应速率.为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从图3中选取B(填字母)与图1中a 组装成新的气体发生装置.(2)在连接图1的b和d时,使d较易插入b中的措施是将伸入橡皮管的导管一端用水润湿.【考点】仪器的装配或连接.【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1)控制反应速度,需要控制住反应物的接触速度,也就是说控制住液体的流速,据此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连接导管和橡皮管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控制反应速度,需要控制住反应物的接触速度,也就是说控制住液体的流速,图3中B与图1中a组装成新的气体发生装置,注射器可逐滴滴加液体,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2)在连接图1的b和d时,即连接导管和橡皮管时,使d较易插入b中可将伸入橡皮管的导管一端用水润湿,水起着润滑剂的作用.故答案为:(1)B;(2)将伸入橡皮管的导管一端用水润湿.【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仪器的连接方法、注意事项、控制反应速率的装置具备的条件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A、B、C三只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向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25g、15g、5g同种固体物质,充分溶解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填烧杯编号):(1)A、B、C三只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C(2)A、B、C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B>C.【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1)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2)根据题意,等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C烧杯中为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B烧杯中溶解的溶质比C烧杯中多,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由图可知,A中烧杯中残留有某固体物质,说明某固体物质不能继续溶解,说明该溶液一定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等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B烧杯和C烧杯中分别溶解了15g、5g某固体物质,B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C烧杯中溶解的质量比B 烧杯中的少,C烧杯中的溶液一定为不饱和溶液.(2)等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C烧杯中为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B烧杯中溶解的溶质比C烧杯中多,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若是饱和溶液,则AB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若是不饱和溶液,则A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B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即A≥B>C.故答案为:(1)C;(2)A≥B>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特征、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某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碳酸钡、氯化钡中的几种物质,为了鉴定该白色固体的组成,拓展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进行可如下探究实验:Ⅰ.称取15克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白色沉淀4.3克和无色溶液.Ⅱ.Ⅰ中所得4.3克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产生,测得剩余沉淀质量为2.33克.Ⅲ.把Ⅰ中所得滤液分成两份,第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既没有产生气泡,也没有产生沉淀,第二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镁溶液,没有产生沉淀.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仅根据第Ⅲ步实现现象可以得出结论,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离子是碳酸根离子、钡离子、硫酸根离子.(2)写出黑白色固体的所有可能组成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钡、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钡、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钡、碳酸钠、碳酸钡.【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盐的化学性质.【专题】混合物组成的推断题.【分析】根据碳酸钠和氯化钡会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钠和氯化钡会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碳酸钡溶于酸,依据剩余沉淀的质量计算硫酸钠和氯化钡的质量,依据溶解的沉淀的质量计算氯化钡和碳酸钠的质量等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解:碳酸钠和氯化钡会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钠和氯化钡会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碳酸钡溶于酸,依据剩余沉淀的质量计算硫酸钠和氯化钡的质量,依据溶解的沉淀的质量计算氯化钡和碳酸钠的质量,所以(1)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会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把Ⅰ中所得滤液分成两份,第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既没有产生气泡,也没有产生沉淀,第二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镁溶液,没有产生沉淀,所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离子是碳酸根离子、钡离子、硫酸根离子;(2)生成2.33g硫酸钡需要氯化钡的质量为x,硫酸钠的质量为yBaCl2+Na2SO4=BaSO4↓+2NaCl208142233xy2.33g==x=2.08gy=1.42g生成1.97g碳酸钡需要氯化钡的质量为m,碳酸钠的质量为nBaCl2+Na2CO3=BaCO3↓+2NaCl208106197mn1.97g==m=2.08n=1.06g所以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钡的质量为:2.08g+1.42g+2.08g+1.06g=6.64g,称取的固体样品是15g,所以白色固体的所有可能组成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钡、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钡、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钡、碳酸钠、碳酸钡.故答案为:(1)碳酸根离子、钡离子、硫酸根离子;(2)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钡、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钡、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钡、碳酸钠、碳酸钡.【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三、实验探究题10.某混合气体可能有CO2、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气体的组成,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已省略).实验后发现A装置中溶液变浑浊,C中的固体由黑色边红色,D中的固体有白色变蓝色,F装置中有水流入烧杯.在反应前后对C、D装置进行了质量的测量(各步反应均完全),测量结果如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Ba(OH)2═BaCO3↓+H2O.(2)一定能证明混合气体中有氢气存在的实验现象是D中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3)F装置的作用:①“抽气”;②收集尾气(或储存气体)(4)证明原混合气体中有CO存在的定量关系是(﹣)>(用字母a、b、c、d 表示.)【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实验设计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水,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氢气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蒸气,无水硫酸铜能检验水的存在,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F装置能收集尾气,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可根据氧元素的质量判断是否含一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水,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Ba(OH)2═BaCO3↓+H2O.(2)氢气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蒸气,无水硫酸铜遇水蒸气变蓝色,则一定能证明混合气体中有氢气存在的实验现象是D中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3)F装置的作用:“抽气”;还能收集尾气(或储存气体).(4)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被碱石灰吸收,C装置中减少的质量即为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D装置中增加的质量为水的质量,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d﹣b)××100%=,(a﹣c)>,说明除了氢气与氧化铜反应,还有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能证明原混合气体中有CO存在.故答案为:(1)CO2+Ba(OH)2═BaCO3↓+H2O;(2)D中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3)收集尾气(或储存气体);(4)(a﹣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气体的化学性质与检验方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实验室新购买了一批双氧水(H2O2)溶液,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要测定其质量分数,他们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其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①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在A、B、C三个仪器中装入药品,其中双氧水溶液质量为50g;③用电子秤称量出整套装置的总质量为498.6g;④关闭a处止水夹,打开A仪器的阀门,向锥形瓶中加入全部的双氧水溶液,随即关闭A仪器的阀门;⑤充分反应后,打开a处止水夹,向装置中持续缓慢地鼓入X气体;⑥第二次称量整套装置的总质量为497g.(1)本实验采用的装置中,A仪器的名称是分液漏斗(2)为尽可能减小测量误差,请结合测量原理判断,操作⑤中鼓入的X气体是B.A.氦气B.经干燥处理的空气C.除去氧气后的空气(3)根据题意,计算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解答;中考真题(2)鼓入X气体的目的是将装置中的氧气排除;(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生成氧气的质量,结合方程式计算过氧化氢的质量,进一步计算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答】解:(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A仪器的名称是分液漏斗;故填:分液漏斗;(2)鼓入X气体的目的是将装置中的氧气排除,为了不影响装置反应后的质量,要通入经干燥处理的空气;故填:B;(3)生成氧气的质量为:498.6g﹣497g=1.6g,2H2O22H2O+O2↑,6832x1.6g,x=3.4g,该双氧水溶液中质量的质量分数为:×100%=6.8%,答:该双氧水溶液中质量的质量分数为6.8%.【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2016年中考化学强化训练题
1、空气中含量最多,化学性质又不活泼的气体是(B)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2、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的科学家是(C )
A、拉瓦锡
B、汤姆逊
C、普利斯特里
D、舍勒
3、节日里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内填充的气体是下列哪一种( C)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4、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简称API)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单一的数值形式,并分级表示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

下列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污染物是D(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可吸入颗粒物
D、臭氧
5、二氧化锰在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D)
A、增加氧气的质量
B、节省双氧水的质量
C、提高氧气的质量
D、使双氧水迅速分解放出氧气
6、上海天原化工厂目前生产的液氯含氯99.9%,含水分少于0.05%,在化工生产中这种液氯可看作 (D )
A、纯净物
B、氧化物
C、混合物
D、化合物
7、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能产生大量白烟的是(D )
A、碳
B、硫
C、铁
D、磷
8、化学反应是一把双仞剑,它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利也有弊,下列化学反应对人类有弊的是(C )
A、提高生活质量
B、“勇气号”登上火星
C、破坏大气成分
D、消除污染,改善环境
9、下列物质之中,属于氧化物的是(C )
A、氮气
B、氧气
C、氧化铝
D、铝箔
10、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是C( )
A、颜色发生变化
B、放热
C、有气体放出
D、有新物质生成
1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原理是(D )
A.利用不漏气装置内的空气受热膨胀,有空气从导管口逸出
B.手握试管,试验容器温度
C.塞紧带导管的胶塞,即可保证气密性
D.把导管的一端正浸在水里,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12、下列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是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C)
A、硫黄在氧气中燃烧
B、石蜡在氧气中燃烧
C、氧化汞受热分解
D、铁在氧气中燃烧
13、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D( )
A、动植物的呼吸
B、食物的腐烂
C、酒和醋的酿造
D、燃烧
14、用双氧水制氧气时,错把高锰酸钾当二氧化锰混入,其结果是( A)
A、速率加快,生成氧气量不变
B、速率不变
C、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
D、不生成氧气
15、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工业上制氧气是利用了氧气的化学性质
B、氧气具有可燃性
C、物质跟氧气发生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D、相同情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