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前瞻:媒介与文化认同关联研究
媒体传播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媒体传播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媒体传播作为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备受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媒体形式的多样化,媒体传播研究也在不断深化和拓展。
本文将对近年来关于媒体传播研究的一些重要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启发。
### 一、媒体传播理论研究在媒体传播研究领域,理论构建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近年来,关于媒体传播理论的研究呈现出多元化和前沿性的特点。
例如,某些学者提出了新的传播模型,试图解释当今数字化时代媒体传播的特点和规律;还有一些学者对传统传播理论进行了批判性反思,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观点。
这些研究不仅拓展了传播理论的边界,也为媒体传播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二、媒体融合与跨媒体传播研究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融合和跨媒体传播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学者们致力于探讨不同媒体形式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跨平台传播对信息传递和社会影响的作用。
他们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和观点,如跨媒体叙事、媒体融合创新等,为媒体产业的发展和媒体内容的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
### 三、媒体传播与社会变迁研究媒体传播与社会变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也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近年来,一些研究致力于探讨媒体在社会变迁中的作用和影响。
他们关注媒体对公众舆论的引导作用,研究媒体在社会事件中的表现和反应。
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媒体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也为媒体传播的社会责任提出了新的思考。
### 四、媒体传播与文化认同研究文化认同是当今社会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而媒体传播在文化认同建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学者们通过研究媒体内容的生产和传播,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认同建构过程。
他们关注媒体对文化认同的塑造和影响,研究媒体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这些研究丰富了我们对文化认同的理解,也为跨文化传播提供了理论支持。
### 五、媒体传播技术与创新研究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媒体传播技术与创新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数字时代媒介变迁对文化认同的影响
数字时代媒介变迁对文化认同的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时代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媒介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传统的纸质媒体向数字化媒体过渡。
这种变迁不仅在媒介形式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人们的文化认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数字时代媒介变迁对文化认同的影响。
一、媒介的形式变迁1. 传统纸质媒介向数字化媒体的转变在数字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过去依靠纸质媒体,如报纸、杂志等来获取信息,到现在人们更多地依赖互联网和移动设备来获取信息。
数字化媒体的兴起,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媒体内容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2. 社交媒体对媒介的影响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参与到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共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这种互动性的增强也使得媒体内容更加多元化,不再受限于传统媒体的编辑和宣传。
二、文化认同的影响1. 文化价值的传播数字时代的媒介变迁使得各种文化价值更加容易传播和传承。
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不同文化的信息可以更加广泛地传播,更多的人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文化形式,促进了文化价值的传播和交流。
2. 文化认同的多元化数字时代媒介变迁带来了人们对文化认同的多元化理解。
在传统媒体时代,人们对文化的认同更多是从身份、地域、语言等方面来界定,而在数字时代,人们的文化认同更加注重个体的独特性和多元化。
3. 文化认同的碎片化数字化媒体的快速扩散也导致了文化认同的碎片化。
各种信息的大量涌入,使得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变得更加碎片化和表面化,难以深入挖掘和理解某种文化的内涵和传统。
三、数字时代媒介变迁对文化认同的启示1. 提倡多元文化的理念数字时代的媒介变迁使得人们更容易接触各种不同的文化形式,因此应该提倡多元文化的理念。
这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文化体验,更有利于促进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2. 加强文化传承和保护数字时代虽然为文化的传播带来了便利,但也带来了文化传承的风险。
新媒体传播与受众参与式文化的发展2024
引言概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社交媒体的兴起,新媒体传播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新媒体不仅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还为受众提供了更多参与的机会。
在这样的背景下,受众参与式文化逐渐成为新媒体传播的一个重要方向。
本文将从新媒体传播和受众参与式文化两个方面分析其发展的重要性和影响,进而探讨新媒体传播与受众参与式文化的发展趋势。
正文内容:1.新媒体传播的概念和特点1.1新媒体传播的定义和范围1.2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和优势1.3新媒体传播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2.受众参与式文化的概念和影响因素2.1受众参与式文化的定义和内涵2.2受众参与式文化的主要形式2.3受众参与式文化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3.新媒体传播对受众参与式文化的推动作用3.1新媒体传播对受众参与方式的改变3.2新媒体传播对受众参与意识的激发3.3新媒体传播对受众参与活动的拓展4.受众参与式文化对新媒体传播的影响和挑战4.1受众参与式文化对信息传播的影响4.2受众参与式文化对舆论形成和传播的影响4.3受众参与式文化对新媒体传播的挑战和应对策略5.新媒体传播与受众参与式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5.1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发展趋势5.2受众参与式文化的深化和多样化趋势5.3新媒体传播与受众参与式文化的融合趋势总结:新媒体传播与受众参与式文化的发展是一个相互促进和不断演变的过程。
新媒体传播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推进为受众提供了更多参与的机会,使得受众参与式文化得以迅速发展。
受众参与式文化的兴起和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新媒体传播的发展。
未来,新媒体传播与受众参与式文化将更加紧密地结合,呈现出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对于传媒从业者和学者来说,需要深入研究新媒体传播和受众参与式文化的互动关系,不断探索和创新传媒的理论和实践,以更好地适应和引导新媒体时代的发展。
近年来国内学界关于文化认同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8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1],对文化认同进行了重新的解读。
当前学界对于文化认同研究的理论成果较为丰富,但是仍存在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地方。
因此,有必要对学界关于文化认同研究进行系统回顾和全面总结,以期为今后加强文化认同的研究提供关键点和着力点。
一、关于文化认同的科学内涵界定研究当前学界关于文化认同的科学内涵研究的实际理论成果,大概可以将其划分以下四类:(一)民族基本价值认同说此类观点主要侧重强调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即是对民族基本价值的认同。
首先,文化认同的实质是属于种属概念,“是一个民族的所有成员对本民族最基本最有意义的实物和价值的认同”[2]。
另外,文化认同是主体对某一文化在观念上、心理上及行为方式上的认同、接纳。
肖蓉、谢连生强调了其中最根本的就是对某一民族基本价值观念的认同[3]。
然而,王稼伟认为“文化认同是基于理念和价值观认同的共同体文化,是团队得以凝聚和发展的精神纽带”[4]。
高宇、王林平同样强调了文化认同是主体对本民族基本价值的认同[5]。
(二)文化价值认同说此类观点认为文化认同是主体对某种文化价值的认可。
支持这一类观点的学者大致都认为文化是否被认同或者认同程度如何,在某种意义上是由文化本身的价值特性决定的。
丁存霞认为,所谓当代中国文化认同其实就是对其文化本身所蕴含的价值观的认同[6],是“价值观得以传播与内化的心理基础,是某种文化当中有价值的思想理念在传播过程中,被人们了解和内化并形成一定价值观”[7]。
韦克平、谢俏静认为民族文化认同是主体对民族文化的共识和认可[8],认同主体秉持共同的认同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最终形成支配人的行为的价值取向。
(三)心理动态过程说此类观点认为文化认同是主体对一定文化的承认和认可,并从中获得某种认知心理的动态过程。
手机媒介文化的研究现状及路径探析
荟举第:=期蓬囊支化霪篱i手机媒介文化的研究现状及路径探析孙慧英(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福建厦门361005)摘要:近年来我国对于手机媒介文化的研究远远逊色于日新月异的手机媒体发展。
通过对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发现,手机媒介文化研究是多学科交叉性的研究,虽然普遍受到人文社会学科的关注,但仍处于不成规模不成体系的初级阶段。
未来手机文化的研究可以利用跨学科研究、影响研究、现象与阐释研究、实证研究等方法,围绕着手机媒体的独特性,以手机传播中出现的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为审视对象,从更深的层次和更全面的角度来解读其文化内涵。
关键词:手机媒介文化研究现状研究路径当今人类的传播已经进入社交媒体时代,社交媒体时代什么最重要,智能手机l这不是广告语,而是当今生活的现实。
手机,我们随身携带的这个掌上之物,成为从大众交通工具到办公室,乃至政治选举中必不可少的“风景”。
那么,手机文化与其他的媒体文化、流行文化有什么样的独特性;手机文化对某些群体产生的影响表现在哪里;手机文化带来的是对现有文化的再建构还是某个方面的消解、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我们如何利用手机文化为社会的发展服务……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也是对社会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掌握当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取向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本文将对近几年来,国内手机文化的学术研究现状进行统计和梳理,并对研究路径作出简单的分析。
一、手机媒介文化的兴起手机,勿庸置疑地成为自21世纪以来影响人们生活最为深刻和广泛的工具之一。
从“砖机”到“苹果”,我们所经历的不仅仅是形状外观上的“七十二变”,更多的是内容服务的不断推陈出新,通话、短信、游戏、新闻、学习、音乐、报纸、广播电视、移动互联,甚至手机地图、手机搜索、手机商城、手机银行等,现在各类手机客户端都已经成为年轻人智能手机上的常用图标。
越来越多的电脑上的应用软件和游戏被移植到手机上,以前需要坐在电脑前上网才能使用的东西,现在只要一部智能手机就轻松搞定。
试论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建构以—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为背景
试论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建构以—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为背景1. 本文概述本论文以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为特定语境,系统探讨了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的理论建构问题。
文章旨在深化对该领域核心概念、研究框架及理论模型的理解,同时揭示其在中国情境下的独特性与挑战,为推动全球视野下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创新与本土化发展提供启示。
本文对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历史脉络与现状进行梳理,辨析关键理论流派及其在全球化进程中对文化互动、身份认同、媒介影响等议题的解释力。
在此基础上,聚焦于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独特贡献与实践案例,剖析其如何回应本土文化特性、社会变迁以及数字化时代的新传播形态。
论文着力探讨中国视角下的跨文化传播理论建构路径。
通过对既有理论的批判性反思与整合,提出适应中国语境的理论增补与创新点,如文化相对主义视角的强化、全球地方动态关系的再构、以及新型传播技术与社会网络对跨文化互动模式的影响等。
这些理论建构旨在丰富全球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话语体系,增强对中国经验的理论阐释力。
再次,文中通过实证分析和深度案例研究,具体展示上述理论建构在中国跨文化传播实践中的应用价值与解释效力。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跨文化沟通事件、媒体现象或国际交流项目,运用所构建的理论框架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其中蕴含的跨文化冲突、融合机制与策略选择,从而为相关政策制定与实践操作提供理论指导。
本文总结了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对全球理论建构的潜在贡献,并对未来研究方向与可能的挑战进行了展望。
强调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交织的背景下,持续深化跨文化传播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倡导多元视角、开放对话与深度合作,以促进更具包容性与适应性的跨文化传播理论体系的发展。
本论文不仅对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建构进行了一次系统审视与重构,而且以中国为生动例证,展示了理论创新如何在具体文化情境中生根发芽,为理解和引导2. 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发展历程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从早期的单一文化视角到多元文化视角的转变,再到当代的全球化背景下的理论创新。
语言学论文题目
语言学论文题目篇一:精选语言学论文题目336个精选语言学论文题目336个学术堂为了给大家提供优质的服务,本站为大家特意收集整理了语言学相关的论文题目,总计336个,供大家参考,其中包含普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比较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汉语言学等类别的论文题目,如有不完善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共同完善。
原文地址:/ptyuyan/36951.html1、普通语言学论文题目语篇分析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建构作为普通语言学的系统功能语言学John 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评判与借鉴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方法论析索绪尔、乔姆斯基和韩礼德的意义观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问题--语言哲学探索之一国内语言模因论研究述评系统功能普通语言学发展五十年回顾评20世纪的索绪尔研究索绪尔的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索绪尔语言哲学思想中几个核心概念的比较与诠释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及其影响论索绪尔的语用哲学思想探析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关系简述现代语言学流派代表人物博杜恩·德·库尔特内与三个语言学派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洪堡特语言哲学中的辩证精神语法分析的系统描写与比较的几个方面韩语语法教材中“时制”概念的研究回到索绪尔--“语言与言语”之再辨析系统功能类型学--类型学之功能视角对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的认识中国学者从事外国语言学研究的正道国外语言学在中国的译介及其影响浅析符号的能指与所指词的时间和空间因素索绪尔结构语言学中主体离场的系统论研从英语拟声词出发反思语言符号任意性理论索绪尔语言符号观评述论语言学研究的论域构成与价值流变重新认识索绪尔的共时和历时语言学的价值与意义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威廉·冯·洪堡特语言学思想论析浅谈俄罗斯人对音素的偏好维吾尔语语素问题新探语言学研究的多元化趋势及相关启示简评哥本哈根学派与索绪尔语言学的关联从转喻看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理据性谈语法研究中的本位观浅谈结构主义与生成语言学论索绪尔的任意性原则索绪尔《普通语言学》评介汉字速记符号的符号学分析中国传统语言学国际地位的思考领属小句的系统功能语法阐释语言符号任意性与理据性辩证关系研究普通语言学视野之下的“的”字代县方言中的不经济现象对莫斯科语义学派的认识赵元任与索绪尔之普通语言学和符号学对比研究中国手语的音系学研究自然语言处理用藏语格助词的语法信息研究从加的夫语法看“语法”与“语言学”的关系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语言观的对比分析社会发展是词义演变的根本原因吗2、社会语言学论文题目中国社会语言学的新发展视觉语言学视阈下的聋人手语研究粤语提示词“呢嗱”的语用特点关于词类多功能性的思考论现代流行语中体现的语言美学特质系统功能语言学发展的维度与向度马丁内的功能语言学体系网络语言中的方言因素中西民族语言对话篇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及其在交际中的作用从《正名》篇管窥荀子的社会语言学思想符号与跨文化交际网络时代的新“语言”--网络语言现象分析网络流行语研究委婉语研究:回顾与前瞻美国俚语与美国文化话语分析的新发展--多模态话语分析从礼貌角度对跨文化交际中禁忌语的动态研究语言性别差异研究综述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公益广告用语的社会语言学探析委婉语--社会文化域的语言映射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论网络语言试论语篇分析的理论与方法语篇研究的批评视角:从批评语言学到批评话语分析话语风格上的性别差异研究跨文化交际与对外汉语教学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和方法论语言变异的部分原因及变异种类权势关系与话轮转换: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雾都孤儿》中的会话外语交际中的文化迁移及其对外语教改的启示冲突性话语的语用学研究概述“同志”一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社会语言学渊源英汉谚语中的性别歧视面子:中西文化差异探讨语码转换和社会语言学因素北京话话语标记“这个”、“那个”的社会语言学分析模糊限制语与言语交际香港粤语与英语的语码转换语域理论视角下的微博语言研究中国网络语言研究现状分析“门”后的思考:“××门”的社会语言学解读社会语言学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美女”面称的争议及其社会语言学调查网络词语的性质及特点中西文化中的礼貌探究言语幽默的语言学研究综述近三十年话语分析研究述评恭维语的性别差异研究性别歧视在谚语中的表现篇二:英语语言学论文题目英语语言学论文题目13论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语言交际技巧33成人世界的童话——从文体学角度解析现今童话再度流行的现象 49论文化差异与英汉商标互译55浅谈英汉句子结构差异59诗意的美和喜剧性幽默62试论广告英语的语言特点65统觉团对英语初学者词汇学习的影响67外语学习中应该重视中介语的作用69新闻报道中的转述动词研究73英汉禁忌语、委婉语的对比研究74英汉数字习语的对比研究76英译汉中词序的变动78英语广告的语言特征80英语双关语汉译的可译性限度101词义演变的原因与方式137从汉语中英语借词的翻译看文化交流138从价值观转换看斯佳丽的角色特征142从礼貌准则看中英文化的异同146从习语看英汉民族的文化差异149从英语人名中看性别歧视157动词过程类型的选择和话语隐性态度的表达 161对母语在英语写作中词汇负迁移现象的思考 162对严复译作中“信”的质疑167法律英语用词特征分析168法律语言翻译与法律文体177副词EVER的句法环境和语义特征180功能语法视角下的英语报纸新闻标题的功能 183广告口号语的语言特点189国际商务文化之对比研究204汉语中双关语的翻译213基于概念隐喻的诗歌解读228论广告英语中的幽默265论广告英语的语言特点268论汉英谚语的语言特征280论清教理念与美国西进运动282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时间300论英语广告中几种常用修辞格及其汉译310论尤金?奥尼尔的表现主义手法324名词化的语篇功能330诺曼时期法语对英语词汇的影响339浅谈英语虚拟语气的语用功能340浅谈英语虚拟语气及其语用功能345浅析二十世纪计算机英语词汇的构成特点346浅析汉英动物谚语中的文化348浅析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根源 349浅析英语禁忌语及其发展 352浅析英语无标志被动句356浅议译者能力359认知语言学角度下“within” 的空间隐喻意义 365商标英语汉译的原则和方法384体育新闻英语文体研究375社会语言学视野中的网络语言418新闻英语中的语法特点研究423颜色词在英汉互译中的不对应性425移就的审美价值和生成基础426以认知为基础的颜色隐喻研究428隐喻认知功能研究的新视角429隐喻与一词多义的关系438英汉被动句对比研究439英汉宾语类型差异的认知原因440英汉动词非谓语用法之比较研究442英汉否定问句的答句对比研究443英汉汉英双关语及其翻译研究444英汉合成词构词对比研究446英汉名词短语修饰模式比较447英汉拟声词异同探讨448英汉人称代词运用对比研究449英汉人名的比较研究450英汉时间的空间隐喻对比研究451英汉习语的文化共性和个性的研究453英汉颜色词的引申义的文化差别454英汉颜色词跨域对比分析?—以RED和红为例 458英汉隐喻性词汇对比研究462英汉语中红绿色文化比较468英语道歉方式研究469英语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与汉译470英语复合词的语义分析及其类型471英语惯用句型的意义及汉译480英语情态助动词的主客观区别485英语委婉语的使用原则与策略487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研究488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491英语中的性别歧视508源语中的“异”与译语中的“达”522中美拒绝言语行为研究523中美礼貌用语跨文化对比分析524中美企业文化比较的启示533中西人名文化对比534中西饮食文化差异536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研究543中英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及对比 544中英恭维语对比研究545中英广告中语言使用对比研究546中英两种语言中的颜色词及其象征意义 547中英亲属词的文化内涵分析 548中英请求言语行为策略选择之比较 552宗教对中美节假日的影响553介词IN的语义向度:认知视角 554近代英美关系及其文化基础559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及其文化基础 561快餐食品对中西方传统饮食文化的影响力 570语境对词义的制约作用篇三:语言学论文题目参考2语言学论文参考(二)一、基础理论部分题目1、论修辞的定义及其发展历程2、论修辞本质的现代意义3、论修辞学的性质4、论现代修辞学的研究对象5、修辞学的研究任务6、汉语修辞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范围7、论汉语修辞的民族特点8、论修辞学与语言学的关系9、论修辞学与语法学的关系10、修辞学与心理学的关系11、修辞学与社会学的关系12、论修辞学与美学的关系13、论修辞学与哲学的关系14、论修辞与传播的关系15、修辞学与传播学的关系16、修辞学与心理语言学的关系17、修辞学与广告学的关系18、论修辞学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19、论修辞学与新闻学的关系20、修辞学的发展与现代社会科学21、修辞学研究的多维方法22、论现代修辞学研究的社会心理学方法23、论社会心理修辞学的研究方法24、社会修辞学研究概述25、论修辞研究的心理学方法26、结构修辞学及其研究27、语言修辞学及其研究28、言语修辞学及其研究29、现代汉语修辞学的发展30、现代修辞学的发展趋势31、当代修辞学的发展方向32、20世纪中国修辞学概述33、21世纪中国修辞学发展展望34、现代修辞学的体系建构35、中西古典修辞学研究比较36、中西修辞学研究方法比较37、论修辞中的辩证法38、修辞与语境的关系39、话语建构与语境的关系40、修辞关涉的社会心理因素及其修辞价值41、语境与话语理解42、语境与修辞效果评价43、语境学研究及其发展44、语境学与现代传播学45、语境的构成46、认知修辞学及其发展47、比喻的传播价值48、修辞与真理49、论修辞交际中的伦理法则50、修辞研究中的伦理学方法二、修辞手段与修辞方法部分题目1、论修辞手段的定义及其构成2、修辞方法及其构成3、汉语修辞方法的民族性及其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价值4、同义修辞手段5、同义修辞手段研究概述6、模糊修辞及其研究7、寻常词语的艺术化8、论辞格的本质9、辞格及其定义10、辞格的分类标准11、汉语修辞格研究概说12、汉语修辞格研究的进展13、新闻标题中的比喻及其功能14、比喻的结构15、汉语比喻的民族特点16、汉语喻体中的民族审美心理17、花类喻体的文化含义18、动物喻体的文化含义19、比喻的民族心理基础20、比喻与认知模式21、夸张的民族特点22、汉语借代的民族特点23、反复的修辞功能24、双关的语义结构25、比拟的修辞功能及其语体分布26、现代汉语公众称谓的变迁与社会心理27、道德观念与汉语词语的伦理分化28、汉语新修辞格探析29、移就及其语义结构30、句式的整散调配与话语风格31、话语句式的长短转换方法32、句式的雅俗分化及其调配33、话语句式语气变化的修辞价值34、话语句式的杂糅及其修辞价值35、话语建构中的句式调配36、话语句式调配的原则37、话语句式调配的方法38、词语选择的方法39、词语的附加修辞功能及其类别40、词语的态度标示功能及其修辞价值41、词语的语体标示功能42、词语理性意义的轻重与运用43、话语组织的原则44、句际衔接的方法45、话语句际组合的原则46、话语句内语序调整的原则47、辞格运用的原则48、辞格运用的方法三、语体风格、修辞规律、修辞学史部分题目1、语体及其分类2、语体简论3、语体分类刍议4、汉语语体分类的标准5、文艺语体及其特点6、书面语体的特点7、汉语语体研究概说8、国外语体研究概说9、修辞与语体的辩证关系10、略论语言风格的类型11、风格及其分类12、语体交叉简论13、科技语体的特点14、实用语体的特点15、论语言的民族风格16、语境对语体的选择17、词语运用与语体18、句式运用与语体19、辞格运用与语体20、论思维类型与语体分类21、语体、文体、风格、修辞之间的关系22、语体的交叉渗透与社会因素23、论汉语的修辞原则24、论修辞的社会心理原则25、论言语行为的道德准则26、论话语理解的道德准则27、论言语行为的社会道德评价28、论修辞规律研究在当代修辞学中的进展29、论汉语修辞规律的民族性30、修辞规律研究概述31、汉语修辞学史研究简述32、论孔子的修辞观33、现代修辞学史研究简述34、《修辞学发凡》与中国现代修辞学35、张弓及其修辞研究36、现代汉语修辞学家研究37、北京大学的修辞学研究38、汉民族先秦时期的修辞学思想39、现代作家作品修辞研究40、古代作家作品修辞研究四、修辞学分支学科部分题目。
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邵培仁教授学术团队重要著作简介
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邵培仁教授学术团队重要著作简介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邵培仁教授学术团队重要著作简介邵培仁主编的《21世纪媒介理论丛书》和《传媒与设计研究丛书》介绍浙江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传媒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邵培仁教授主编的《21世纪媒介理论丛书》和《传媒与设计研究丛书》已分别于2008年、2014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和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此两书系是由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和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大学传媒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共同推出,旨在展示研究所和研究中心最新研究成果,探索媒介研究的前沿阵地。
1.《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邵培仁等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媒介崇拜论:现代人与传媒的异态关系》(樊葵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3.《媒介人种论:媒介、现代性与民族复兴》(海阔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4.《媒介身份论:中国媒体的身份危机和重建》(邱戈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5.《媒介转型论:从第五代、第六代导演看中景观》(方玲玲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16.《居间政治:中国媒体反腐的社会学考察》(李东晓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17.《媒介与性别:女性魅力、男子气概及媒介性别表达》(徐艳蕊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18.《网络舆论波研究》(廖卫民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19.《媒介偏见论》(陈静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20.《国家软实力的模式建构:从传播视角进行的战略思考》(王思齐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21.《听见看见:影视媒体的无障碍传播研究》(李东晓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2.《非战争军事行动传播》(金苗著,解放军出版社)。
23.《媒介趣味理论与媒介转型发展研究》(李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4.《媒介框架论:中国形象在美国报纸中的呈现》(邵静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5.《领导者公共形象与大众媒介互动关系研究》(郑春晔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媒体与传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媒体与传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媒体与传播研究旨在深入探究媒介与传播的本质和作用,为我们理解和分析当代社会的传媒现象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支持。
本文将介绍媒体与传播研究的基本理论和常用方法,并探讨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一、媒体与传播研究的理论1. 传播学理论传播学理论研究传播的过程、效果和影响,通过分析媒介对信息传递的作用来解释人们接收和理解信息的方式。
其中,传播过程理论解释了信息的传递路径和传播者的角色,克服了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传播效果理论聚焦于信息在接收者那里引起的变化和反应,研究人们对媒体信息的感知、信仰和行为;传播影响理论则关注媒介对社会和个体的影响,以及媒介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关系。
2. 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理论从社会角度考察了媒介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例如,媒介生态理论关注媒介的生态系统,研究不同媒体之间的关系和媒介对社会结构和个体行为的影响;符号互动主义理论强调媒介对社会建构的作用,认为媒介是社会现实的一种演绎,通过符号交流来传递和解释社会意义。
3. 文化研究理论文化研究理论探讨媒介对文化的创造、传播和塑造的影响。
例如,文化产业理论研究媒介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强调了商业化对媒介内容和形式的塑造;文化认同理论研究媒介对个体和社会认同的影响,探讨了媒介如何通过符号、价值观和符号符号来构建个体和群体的身份认同。
二、媒体与传播研究的方法1. 定量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大量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以量化的方式测量和分析媒体与传播问题。
它主要借助于问卷调查、实验和数据分析等手段来获得数据。
例如,利用问卷调查,研究者可以收集到大量的观众反馈,了解他们对媒体内容的看法、评价和喜好;通过实验,研究者可以控制变量,观察特定因素对信息传递和接受的影响。
2. 定性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通过深入观察和访谈,以及文本分析等手段,来深入了解媒体与传播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它更多地关注于理解和解释问题,而不仅仅是测量和统计。
文化认同研究综述
文化认同研究综述文化认同是指个人对其所属文化群体的认同感和参与感,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全球化和民族主义思潮的交替出现,文化认同逐渐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从文化认同的定义、影响因素、测量方法、研究发现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一、文化认同的定义文化认同被定义为个人对于自身所属文化群体的认同感和参与感。
它是个人在某一特定时间和空间的特定文化和社会环境中的内心体验和行为表现,是人们在交往和沟通中自我识别具有同一社会化和文化化背景的群体的一种心理感受 (Berry, 1997)。
文化认同可以帮助个人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同时也有助于他们获得来自同伴的认可和支持。
二、影响文化认同的因素文化认同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以下是影响文化认同的几个重要因素。
1、家庭背景:家庭是影响个人文化认同的一个重要来源。
父母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和态度,以及他们对子女的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都会对子女的文化认同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2、社会化代理人的影响:社会化代理人可以是教师、同学、同事、朋友等各种人物,他们的言行举止和文化认同态度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个人文化认同,尤其是青少年时期。
3、社会语境和文化环境: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对其文化认同产生直接的影响。
例如,宗教信仰、语言、风俗习惯、历史遗留问题等都可以对个人文化认同产生影响。
三、测量文化认同的方法文化认同的测量主要通过问卷调查、面谈等方法进行。
目前文化认同的量表包括美国心理学家Phinney制定的Ethnic Identity Scale (EIS) 以及Multigroup EthnicIdentity Measure (MEIM) 量表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基于个人落后感的测量工具,例如Acculturation Gap-Distress (AGD) 模型等。
文化认同的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文化认同的测量、影响文化认同的因素以及文化认同与表现之间的关系。
英语专业大学生媒介接触与文化认同研究
中图分类号: 4 G6 2
1 前 盲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号 :6 2 1 7 (0 20 — 0 9 0 1 7 — 5 8 2 1 )2 0 1 — 2
表 2文 化 认 同 均值
文化 认 同是 近 年 来 文学 、 译 、 文 化 交 际 和应 用 语 言 学 等 翻 跨
柳
江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敏
新余 3 80 ) 3 04
摘 要 : 文 对新 余 学 院 外 国语 学 院英 语 专 业 学生 英 文 媒 介 、 文化 认 同进 行 了 问卷 调 查 , 现 英 语 专 业 学 生 的 英 文媒 介 和 跨 文化 认 本 跨 呈
同情 况 . 尝 试 建 立 某种 联 系或 规律 。调 查分 析 表 明 : 文 网站 在 学 生 的媒 介 接 触 中 占据 主 导 地 位 , 并 英 并且 接 触英 文媒 介 频 率越 高, 对 英 美国 家 文化 认 同度 越 高。 关键词 : 语专业学生 英 媒 体 接 触 文化 认 同
22 9 26 8
9
愿意了嘏英语国家的捞行事物 f
26 1 25 7 20 5 25 2
ll 5 _
1 愿意了解英语国家自 史文化 0 呖 儿 讨论或参与 英语国家的流行事物 1 模仿或学习 2 英语国家生活方式
1 想 移民英 语国家 3
毫无 疑 问 ,大 学 生 英语 媒 介 接 触 有 助 于 提高 学 习者 的英 语
英 美 国 家 文 化 的 人 很 多 , 意 学 习 并 参 与 的 人 也 不 少 . 自认 为 愿 但 了解 的人 却 不 多 。 3 I 设 验证 3假 对五 个 假 设 的 验 证 结果 如 下 : 假 设 一 : 当代 大学 生对 网络 的 使 用频 率 远 远 超 过 其 他 英 文 媒 介 。 如 表 1所 示 ,英 语 媒 介 中英 文 网 站 的 接 触 频 率 高 达 9 .2 , 远 高 于 其 他媒 介 接 触 的频 率 , 假 设 一 获 得支 持 。 83 % 远 故 假设 二 : 触 英 文 媒 介 频 率 越 高 , 英 美 国家 文 化 认 同 度 越 接 对 高 。运 用 皮 尔 森 相 关分 析来 验 证 假 设 二 , 果 显示 , 文 媒 介 接 结 英 触 频 率 与 英美 国 家 文 化 认 同 度 成 显 著 正 相 关 ( 表 3所 示 ) 即 : 见 , 对英 美 国 家媒 介接 触 频 率 越 高。对 英 美 国家 文 化 认 同 度 也 就 越 高, 媒介 接 触 频 率 对 文 化认 同度 具 有 正 向 预 测效 果 。 设 二 获 得 假 支持 。
上海市考研新闻传播学复习资料媒介理论概述
上海市考研新闻传播学复习资料媒介理论概述上海市考研新闻传播学复习资料:媒介理论概述一、引言媒介作为新闻传播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现代社会的信息传递起着重要的作用。
媒介理论是研究媒介对信息传播过程和效果产生影响的学科。
本文将对媒介理论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主要研究内容进行概述, 为上海市考研学生提供复习资料。
二、媒介理论的概念媒介理论是一种研究媒介对信息传播过程和效果的影响的学术理论。
它探讨了各种媒介形式(如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如何影响信息的传递和接收,并研究媒介对个体和社会行为的影响。
三、媒介理论的发展历程1. 传统媒介理论时期传统媒介理论时期主要关注媒介对信息传播的独特性以及信息的表达方式。
代表性的理论包括麦克卢汉的“媒介即消息”理论和拉斯维尔的“媒介即延伸人”的理论。
2. 社会科学媒介研究时期社会科学媒介研究时期注重研究媒介对个体和社会行为的影响。
代表性的理论包括哈里茨和拉扎斯菲尔德的“剧烈媒介效果”理论和洛斯堡的“选择性曝露”理论。
3.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理论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兴起,媒介理论也面临了全新的挑战。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理论关注互联网对传统媒介和社会的重塑作用。
代表性的理论包括曼纽尔·卡斯特尔斯的“网络理论”和尼古拉斯·尼古拉斯的“媒介生态学”理论。
四、媒介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1. 媒介与社会媒介与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主要包括媒介对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价值观念的影响。
2. 媒介与公众研究媒介对公众认知、意见形成和行为的影响。
重点探讨媒介如何塑造公众舆论、参与度以及公众对信息的接受与解读。
3. 媒介与个人研究媒介对个体认知、社会交往和行为的影响。
关注媒介对个体心理状态、态度和行为的塑造。
4. 媒介与文化研究媒介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包括文化认同、价值观念和传统实践等方面。
五、总结媒介理论是新闻传播学中的重要分支,它研究了媒介对信息传播过程和效果的影响。
从传统媒介理论到社会科学媒介研究,再到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理论,媒介理论始终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2024年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考察》范文
《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考察》篇一一、引言大众传播效果研究是传播学领域内一项至关重要的研究议题。
它涉及对大众传播媒介(如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如何影响公众思想、态度和行为的研究。
自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以来,大众传播效果研究便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回顾和考察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发展,探讨其研究方法和理论演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早期的大众传播效果研究早期的传播效果研究主要关注于媒介的“魔弹论”影响,即认为媒介具有强大的力量,能够直接左右公众的思想和行为。
这一观点在20世纪初的传播学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对这一观点提出质疑,并逐渐发展出更为复杂和多元的研究方法。
三、中期的大众传播效果研究在中期阶段,大众传播效果研究逐渐从单一的“魔弹论”转向更为复杂和多元的研究方向。
学者们开始关注媒介如何影响受众的思想和行为,以及不同个体在面对媒介时产生的差异。
其中,传播学派和社会学派是两大主要流派。
1. 传播学派:这一学派关注媒介自身特点(如内容、形式等)对受众的影响。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媒介信息的内容和形式能够显著影响受众的态度和行为。
同时,该学派还研究了媒介在不同社会群体中的传播效果差异。
2. 社会学派:该学派更加注重社会环境因素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影响。
研究发现,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个体差异等因素都会影响受众对媒介信息的解读和反应。
此外,社会学派还关注媒介如何与其他社会机构(如政治、经济等)相互影响。
四、现代的大众传播效果研究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媒体环境的变迁,现代的大众传播效果研究更加注重跨学科、多角度的研究方法。
在这一阶段,研究者们不仅关注媒介对个体的影响,还关注媒介如何塑造整个社会的观念和价值观。
同时,研究方法也日益多样化,包括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实验法、内容分析法等。
五、理论演变与未来展望在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漫长历程中,理论不断演变和丰富。
从早期的“魔弹论”到后来的传播学派和社会学派,再到现代的跨学科研究方法,理论体系日益完善。
文化认同研究综述
文化认同研究综述文化认同是指一个人认识自己所属的文化群体并接受该文化群体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社会规范。
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中,个体的文化认同已经成为研究的焦点之一。
文化认同的研究涉及许多领域,包括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和跨文化研究等。
这种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体在不同文化环境下对自我认识和他人认同的影响,进而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交流。
文化认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文化冲突与融合、文化认同与心理健康、文化认同与社会互动。
下面将分别对这几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文化冲突与融合是文化认同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与交流愈发频繁,文化冲突与融合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研究发现,文化冲突可能会对个体的文化认同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个体出现身份认同的困扰、自我价值的不确定感和心理压力等问题。
但文化融合也为个体提供了更多选择和可能性,让个体有机会接触和接受不同文化的元素,从而形成更加多元和包容的文化认同。
文化冲突与融合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间的关系,促进文化交流与共融。
文化认同与心理健康是文化认同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许多研究表明,个体的文化认同与其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一方面,个体对自己所属文化的认同程度可能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高度认同自己文化的个体更容易获得心理健康感。
个体在跨文化环境下的文化认同也会影响其心理健康,融入新的文化环境可能带来文化冲突与压力,从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
文化认同与心理健康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关注个体在不同文化环境下的心理健康问题,为跨文化的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文化认同与社会互动是文化认同研究的另一个热点。
个体的文化认同与其社会互动方式紧密相关,文化认同可能影响个体对外界的态度、价值观、行为方式等方面。
研究发现,文化认同对社会互动方式有显著影响,不同文化认同的个体可能在社会交往中展现出不同的行为表现和沟通模式。
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流的研究
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流的研究在当代全球化时代,文化认同和跨文化交流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各种媒介的全球传播、旅游业的兴盛以及国际贸易的增加,人们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变得日益频繁。
而在这个过程中,文化认同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流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文化认同是个人与群体意识形态、信仰、价值观等的内在认同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化认同,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体的行为、思维和态度。
文化认同通常是通过社会化过程获得的,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媒体等渠道。
它既是个体内心深处的认同,又是社会与群体认同的体现。
对于个体来说,文化认同是自我价值和社交认同的基础,它构成了自我身份的一部分。
然而,文化认同并非是固定不变的,特别是在跨文化交流的背景下。
跨文化交流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这种交流能够促进文化的相互了解和共享,但也可能导致文化认同的重新塑造。
在跨文化交流中,个人会接触到不同于自己的文化观念和行为方式,这就让他们重新思考自己的文化认同。
通过与不同文化的互动,个体可能会调整自己对文化的认同程度和方式。
研究表明,跨文化交流对文化认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它可以促进个体对多元文化的接纳和尊重,增加其跨文化适应能力。
跨文化交流能够打破传统文化的局限性,让个体能够更加广泛地接触并了解不同的文化,从而培养出开放、包容、互相尊重的文化观念。
另一方面,跨文化交流也可能导致文化认同的混淆和冲突。
当个体置身于多个文化之间时,他们可能会感到困惑和矛盾,不知道如何调整自己的文化认同。
这种文化认同的冲突可能会导致个体的心理压力和自我认同的困惑。
当然,在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流的研究中,还存在着一些争议和挑战。
首先,文化认同本身是一个复杂而多维度的概念,不同学者对其定义和解释存在差异。
有些学者认为文化认同是长期形成的,不易改变,而有些学者认为文化认同是可以灵活变动的,受到环境的影响。
媒介与文化研究方法
媒介与文化研究方法是什么1.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研究。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既开创了当代文化研究的传统,也同时为媒介文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比如雷蒙德·威廉斯,他对“文化”一词的重新定义对当代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威廉斯扩展文化的意义,将文化由原来人们认定的狭窄的“高级精神产品”延伸为人类学意义的“整个生活方式”,把文化视为“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同义的”⑶(前言第7页),这就将大众的生活方式纳入到了“文化”的范畴之内。
而在事实上,媒介已深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威廉斯扩展文化的含义,也就为媒介文化研究确立了理论的合理性。
文化研究学派在很大程度上受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和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的影响,其另一重要成员斯图亚特·霍尔“特有的贡献,就是将经过意识形态编码的文化诸形式与受众的解码策略联系起来”⑷(第60页)。
霍尔着力探讨社会统治阶层的意识形态如何借助传媒的力量使之成为全社会的意识形态,他充分肯定了大众传媒在意识形态播散过程中的重要性,看到编码解码所呈现的复杂性:“这完全进入到争夺意义的斗争之中——语言中的阶级斗争”⑶(第352页)。
霍尔使意识形态成为文化研究包括媒介文化研究中的重要的概念之一。
2.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研究。
大众文化研究是当代文化研究的核心内容,也理所当然是媒介文化研究的核心内容,因为大众文化是依大众传媒相伴而生的。
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在对现代性的反思中,将大众文化视若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的工具,无论是霍克海默、阿多诺的对“文化工业”的批判,还是马尔库赛“单面人”的隐忧,都体现了这一思想倾向。
而被称为“庶民文化的乐观者”的约翰·费斯克对大众文化的理解有别于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他不是从文化生产而主要是从文本接受的层面解读大众文化,认为大众具有对抗宰制的能动性,他由“快感”的分析中对大众文化作了积极的理解。
法兰克福学派和费斯克等人分别为大众文化研究提供了不同的思路。
近年来国内学界关于文化认同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
近年来国内学界关于文化认同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作者:唐海杰吴少进卢成观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22年第05期摘要:關于文化认同的科学内涵界定、文化认同的战略地位、文化认同的现实价值、构建文化认同的困境、构建文化认同的路径等问题是近年来学术界讨论的理论热点。
从总体上梳理文化认同研究提出的主要问题和理论观点,总结其成就和不足,探讨深化研究方向,对于进一步推动文化认同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文化认同;文化;民族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8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1],对文化认同进行了重新的解读。
当前学界对于文化认同研究的理论成果较为丰富,但是仍存在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地方。
因此,有必要对学界关于文化认同研究进行系统回顾和全面总结,以期为今后加强文化认同的研究提供关键点和着力点。
一、关于文化认同的科学内涵界定研究当前学界关于文化认同的科学内涵研究的实际理论成果,大概可以将其划分以下四类:(一)民族基本价值认同说此类观点主要侧重强调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即是对民族基本价值的认同。
首先,文化认同的实质是属于种属概念,“是一个民族的所有成员对本民族最基本最有意义的实物和价值的认同”[2]。
另外,文化认同是主体对某一文化在观念上、心理上及行为方式上的认同、接纳。
肖蓉、谢连生强调了其中最根本的就是对某一民族基本价值观念的认同[3]。
然而,王稼伟认为“文化认同是基于理念和价值观认同的共同体文化,是团队得以凝聚和发展的精神纽带”[4]。
高宇、王林平同样强调了文化认同是主体对本民族基本价值的认同[5]。
(二)文化价值认同说此类观点认为文化认同是主体对某种文化价值的认可。
电影与文化认同的关联
电影与文化认同的关联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不仅仅是娱乐的媒介,更是一种表达和传递文化认同的工具。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电影都扮演着塑造和传播文化认同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电影与文化认同之间的关联,并分析电影如何影响和塑造个体和群体的文化认同。
首先,电影作为一种视觉和听觉的艺术形式,能够通过图像、声音和故事情节等元素,将观众带入一个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环境中。
通过电影,观众能够感受到不同文化的独特氛围和价值观。
例如,中国的功夫电影能够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让观众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同样,好莱坞的大片也能够传递美国文化的自信和冒险精神。
通过电影,观众能够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从而形成对这些文化的认同。
其次,电影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文化认同的工具,更是一种塑造文化认同的力量。
电影中的角色、故事情节和场景等元素,能够影响观众的价值观和观念,进而塑造他们的文化认同。
例如,好莱坞电影中经典的英雄形象,如超级英雄和特工,塑造了观众对于正义、勇敢和自由的认同。
这些形象成为观众心目中的文化符号,进而影响他们对于自己文化认同的形成。
此外,电影还能够通过讲述特定文化的故事,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跨文化电影的出现,使得观众能够了解和感受到其他文化的独特魅力。
例如,中国电影《霸王别姬》通过讲述中国京剧文化的故事,吸引了全球观众的关注,让他们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种跨文化的交流和理解,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与共存。
然而,电影对于文化认同的影响也存在一些负面的方面。
一些商业化的电影作品往往追求票房和利润,而忽视了对于文化认同的深入探讨和表达。
这种商业化的电影往往只是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而未能传递真正的文化价值。
这样的电影作品可能会导致观众对于自己文化认同的模糊和混淆。
综上所述,电影与文化认同存在着紧密的关联。
电影通过视觉和听觉的艺术形式,能够带领观众进入不同文化的世界,从而形成对这些文化的认同。
媒介使用角度下的“洛丽塔”亚文化群体身份认同建构研究
文献综述
2、文化政治与身份认同。在“洛丽塔”亚文化群体的身份认同建构过程中, 文化政治因素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内的自我认同和对他者 的区隔上。
文献综述
3、文化经济与身份认同。随着“洛丽塔”亚文化现象的商业化和产业化,经 济因素也成为了身份认同建构的重要一环。例如,“洛丽塔”服装、周边产品等 已经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消费符号,从而进一步强化了该文化群体的身份认同感。
内容摘要
四、个人经验分享我自己也经常利用关键词来建构身份认同。在写作中,我 会使用特定的关键词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如“创新”、“创业”、“生活 美学”等。这些关键词不仅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我的想法,还可以引导他们与 我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使用关键词的乐趣和成就感。
内容摘要
一、LiveHouse的背景
一、LiveHouse的背景
LiveHouse起源于美国,是一种结合了音乐、艺术、科技等多种元素的综合 性文化业态。与传统的音乐厅不同,LiveHouse通常以小型演出为主,强调与观 众的互动和体验。随着全球化的推进,LiveHouse逐渐成为世界各地的青年亚文 化群体所钟爱的文化业态之一。
内容摘要
对于潮玩玩家群体来说,媒介使用和身份认同之间具有密切的。首先,媒介 使用是潮玩玩家身份认同的重要体现。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潮玩收藏和 玩法,玩家们可以展示自己的个性和审美,并得到同好们的认可和肯定。其次, 媒介使用也促进了潮玩玩家群体的身份认同。在社交媒体上与其他玩家交流、互 动,可以加强彼此之间的和归属感,形成更加紧密的文化社群。
内容摘要
二、关键词与媒介使用在媒介使用中,关键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关 键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快速地找到所需内容。在海量信息中,只有使用关键词才能 准确、高效地找到我们感兴趣的内容。其次,关键词可以促进交流和分享。在社 交媒体中,人们通过关键词来分享自己的观点、经验和感受,同时也通过关键词 来了解他人的想法和看法。
媒介作为人类记忆的研究以媒介记忆理论为视角
媒介作为人类记忆的研究以媒介记忆理论为视角一、本文概述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媒介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媒介不仅是信息传播的工具,更是人类记忆的重要载体。
本文旨在以媒介记忆理论为视角,深入探讨媒介作为人类记忆的研究。
我们将首先回顾媒介记忆理论的发展历程,阐述媒介如何塑造和影响人类的记忆。
接着,我们将分析媒介记忆的特性,包括其社会性、选择性、重构性等,以揭示媒介记忆与人类记忆之间的复杂关系。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探讨媒介记忆对社会记忆的影响,以及媒介记忆在文化传承、社会认同等方面的作用。
我们将对媒介记忆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人类记忆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深化对媒介作为人类记忆的认识,揭示媒介记忆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我们也希望能够为媒介记忆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媒介记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二、媒介记忆的形成机制媒介记忆,作为人类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机制深受媒介特性、社会环境以及人类认知结构的影响。
媒介记忆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过程,涉及到媒介内容的选择、呈现、解读以及记忆的形成和重构等多个层面。
媒介内容的选择是媒介记忆形成的首要环节。
媒介通过选择特定的事件、话题和信息,塑造了一个个记忆单元。
这些记忆单元往往反映了媒介的立场、价值观和受众的需求。
媒介在选择内容时,不仅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媒介自身定位、受众群体和市场竞争等内部因素的制约。
媒介内容的呈现方式直接影响着媒介记忆的形成。
媒介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符号系统,将选定的内容以特定的方式呈现给受众。
不同的呈现方式会激发受众不同的情感反应和认知过程,从而影响媒介记忆的形成。
例如,图片和视频的直观性往往能够引发受众的强烈情感共鸣,而文字则更侧重于引发受众的深入思考。
媒介内容的解读是媒介记忆形成的关键环节。
受众在接触媒介内容时,会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和个人经验进行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7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 u l.2015第36卷第4期㊀J o u r n a l o fG u a n g x i T e a c h e r sE d u c a t i o nU n i v e r s i t y(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E d i t i o n)V o l.36N o.4回顾与前瞻:媒介与文化认同关联研究∗张小刚,王莹莹(新疆医科大学语言文化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摘㊀要]㊀近年来文化认同成为跨越学科界限的新的话语方式和研究范式.文章对媒介视域下的文化认同研究进行了历史描述和理论分析,对这一领域相关研究的主题㊁对象㊁内容㊁方法㊁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评述.认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存在着关键概念的界定分歧较大且含混不清;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实证研究成果相对较多;微博㊁微信等新兴媒体与文化认同的关联研究尚嫌不足等问题.[关键词]㊀媒介;文化认同;跨学科[中图分类号]㊀G122;G206.2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文章编号]㊀1002G5227(2015)04G0168G06㊀㊀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文化认同的讨论引起了不同学科㊁不同专业的学人的共同兴趣,在这一理论的导引下产生了大批的学术成果.从已经出版的学术专著㊁发表的学术论文的质和量两方面来看,这一新兴的理论话语所催生和带动的问题之多㊁之复杂㊁之引人注目都足以令其他的问题汗颜.当然,这种热潮和杂乱其实也造成了很多问题和讨论的不充分和未完成性.在诸多的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中,从媒介的角度研究文化认同问题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一个研究向度.由于在新闻传播和其他的学科领域,关于 媒介 ㊁ 传媒 ㊁ 媒体 等术语存在不同程度的混用,而本文关注的是宏观的媒介角度的文化认同的研究.所以,在利用C N K I中国知网(总库)进行检索的时候,先后输入 媒介 和 文化认同 ㊁ 媒体 和 文化认同 ㊁ 传媒 和 文化认同 等主题词进行检索,在检索的基础上,人工剔除了一部分重复性研究或者与此关联不大的文章.此外,搜集了近年来出版的有关媒介与文化认同研究的著作.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归类分析和研究,以期为以后的研究奠定基础.一㊁理论研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不同国家㊁族群㊁文化之间的交往与接触更加频繁,在这种交往和接触过程中,大众传媒尤其是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现实的问题激活了理论的思考,引发了关于媒介与文化认同问题的讨论,出现了一些从整体上对全球化背景下的媒介与文化认同的关系进行探讨的文章.作为与全球化相对应的一个关键词,本土化的问题在全球化的视域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媒介时代,全球化与本土化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媒介在其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这一系列的问题便成为研究者讨论的焦点之一.对于这一问题,指出全球化对本土文化的影响和冲击的方式㊁进程,并分析其中的原因,最后指出应对的措施是一贯的研究思路.在分析全球化背景下传媒对本土文化的影响时,研究者大都认为全球化加剧了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具体而言,郭磊[1]将原因归结为媒介资本的集中㊁传播新技术的聚合和传播的全球化对人们传统的时空概念的改变,指出在不同的文化接触时,本土文化的生命力需要敞开怀抱,在理解和选择的基础上形成对普遍价值观的认同.刘建明[2]分析了全球化时代文化接触的频繁性及其表征,认为传媒为文化身份的建构提供了资源,不同的文化身份必须将自己置于更加广阔的世界系统中予以定位和反思.彭伟㊀[收稿日期]㊀2015G03G10∗[基金项目]㊀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㊁新疆医科大学博士科研项目 维吾尔族大学生媒介接触与文化认同的实证研究 (13Y J C Z H257);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维吾尔族青少年媒介接触与国家认同的调查研究 (14B XW045)㊀[作者简介]㊀张小刚(1981-㊀),男,宁夏隆德县人,文学博士,新疆医科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从事媒介文化研究;王莹莹(1981-㊀),女,湖北当阳人,文学硕士,新疆医科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从事媒介文化研究.第4期㊀㊀㊀㊀㊀㊀㊀张小刚,王莹莹:回顾与前瞻:媒介与文化认同关联研究169㊀步[3]则将视角深入到全球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传媒.他认为少数族群传媒具有信息传播和族群文化传承,影响国家㊁社会与族群认同的作用,全球化的冲击下,在维系族群认同感和传播族群文化的同时,要帮助少数族群在当地求得生存与发展,增强国家认同.张秀敏[4]讨论了媒体与城市文化认同的关系,她认为人类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始终都伴随着工业化㊁都市化㊁以及现代化的进程,大众传媒的发展与这些进程可以说是互为因果.这些讨论都指出了全球化的巨大影响和媒介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巨大推动作用.问题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媒介在为全球化推波助澜的同时,如何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裂缝中建立一种在妥协中抗争㊁保持差异而又和谐共处的机制,这可能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最富于挑战的问题.除了从整体上对媒介与文化认同的关联进行讨论外,从传播技术㊁媒介仪式㊁阅读方式等视角研究这一问题产生了一些成果.刘燕的«媒介认同论:传播科技与社会影响互动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便是从传播科技这一视角分析当代社会认同问题的专著.该著分析了全球化和后现代社会背景下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互动关系,分析媒介技术对后现代群体/个人认同所起的形塑与建构作用,从微观㊁中观㊁宏观三层面集中讨论了当代社会的多元 认同 问题.同是传播新技术的社会影响,石义彬[5]等是从 分割与拼贴 ㊁ 真实与虚拟 ㊁ 全球与地方 等不同向度出发,他们主张以社会化的方案与规划而非纯技术手段来应对这种文化挑战,认为媒介本身正在成为当代社会一种仪式.通过符号权力的空间化过程,媒介制造了一系列的界线与结构,并使它们内化到人们的日常体验和实践中.这不仅强化了媒介作为 社会中心 的神话,同时也改写了当代人对于媒介㊁自我㊁群体与社会的认知与感受.南长森[6]讨论了数字时代阅读方式变革与文化身份认同的两极互动的张力关系.前者对后者具有构建㊁消解㊁培育㊁毁育之作用,表现为其标识㊁形塑着文化身份.后者对前者具有筛选㊁鉴别㊁抵制㊁汰旧作用,表现为其选择阅读信息㊁防御不良阅读方式的入侵.阅读识别文化身份又被文化身份标识为雅俗之分,文化身份决定阅读内容取舍而又被阅读内容形塑为精英与大众的辩证关系.这些文章从媒介的某个具体的角度探讨文化认同问题,论析更为深入㊁透彻.民族国家内部的媒介与文化认同问题研究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取向.韩震[7]讨论了大众传媒㊁大众文化与民族文化认同的关系.他认为,网络㊁手机等新媒体使某些文化范式得以进一步普遍化或普及化,在民族国家内部,大众传媒有构筑共性和借助信息的全球流动而侵蚀或破坏民族国家特性的作用.对待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必须采取积极的态度,疏而不堵㊁因势利导是最合理的政策.刘康[8]讨论了中国软实力和传媒文化的关系.她认为当代中国文化是无所不在的全球电子传媒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全球传媒文化内在的基本矛盾与冲突.除了媒介文化中生长的新全球化社会形态外,中国本身的文化变迁更加错综复杂.中国改革开放从三十年前开始,政治与社会发展过程曲折起伏,新的文化价值和认同逐渐浮现.随着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同步进程,形成了一个所谓 后革命 文化形态: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社会现实的不吻合,知识精英与主流意识形态和大众文化的分离状态,在 后革命 文化形式与价值中, 80后 青年一代的文化导向与趋势. 80后 文化形态正日趋成为中国现代性文化的关键部分,是中国软实力在全球竞争中的核心力量.朱剑虹[9]认为,国家文化认同受到全球传媒网的极大挑战,我国主流媒体应该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报道手法,积极设置中国文化议题,掌握受众的变化,适应传播新技术的要求,综合运用各种媒体,以建构和强化中国文化认同.这些文章从媒介和文化现状出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为解决媒介与文化认同的问题提供了相应的对策,在理论分析的同时,如果能不仅仅限于印象式的论析,加入更多的统计学的量化分析,会更加具有说服力.研究者将视角深入到了地域文化㊁文化身份㊁体育传播等不同的问题域,具体讨论了大众传媒对文化认同的过程㊁模式的影响,并针对其利弊提出了方案.袁瑾[10]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分别讨论了媒介与认同的问题.她认为在电子媒介时代,媒介对地域主义的文化想象直接关涉到现代性认同和公民社会的建构.关于媒介转型与当代认同性的历史变迁,她认为转型时期的中国传媒的文化传播的功能以及建构的文化认同出现新形势,作为主流的是地域认同,作为基础的是公民认同,作为趋势的是小众认同,这三种模式对当代认同性的变迁和社会文化发展起着深远影响.刘振怡[11]具体讨论了媒介文化在认同主体的确认㊁认知模式的转换以及民族文化认同等方面,颠覆了传统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文化模式,实现了现代人类生存方式和文化形态的转变.袁文和刘文勾勒了媒介对文化认同的历史影响,而周翠芳[12]则注意到了全球化时代国家㊁民族之间的层次和170㊀㊀㊀㊀㊀㊀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15年等级,她认为媒介是建构公民身份与民族国家的重要手段.大众传媒时代的弱势群体经常被歪曲建构,其民族语言遭遇弱化或侵犯,从而造成了这些群体的身份认同危机.所以,她指出在全球化浪潮中,互联网理应保护民族文化和少数族群的权利,从文化的维度建构公民身份,促进民族认同与族群认同.这种分析提示我们公民㊁国家并非铁板一块,而应该分层对待.何纯[13]认为生活方式的变迁受到了传媒的影响.在大众传播的社会化方式中,建立起个人对社会和自身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认同,以及选择能表达自身风格的生活方式.张晓峰和张放[14]以体育传播为切入点分析官方媒体通过体育传播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建构方式.认为媒体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建构方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全球化时代和 后奥运时期 ,体育传播应以奥运精神的传播和培育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的文化认同作为传播的重要内容.这些研究细化了媒介与文化认同研究,也丰富了研究内容.建构主义的思路往往成为共同的思维模式,从媒介干预的角度提出方案也成为理所当然的研究出路.二㊁实证研究在理论研究之外,国内学术界的一些学者以媒介受众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㊁统计法和深度访谈法,讨论了媒介如何影响了外国留学生㊁中国大学生㊁市民㊁农民㊁F a n s等群体对中国文化㊁日韩文化㊁春晚文化的认同.其中,引人注目的研究包括吴世文[15]和石义彬对武汉市市民的调查和张国良[16]等人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外籍汉语学习者的调查.同是采用问卷调查,前者的研究发现市民的媒介接触的内容与其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呈正相关,受众媒介接触越多,对中国文化认同度则越高.后者发现外籍汉语学习者对中国媒介接触的频率低,但是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度高.由此,作者认为需要提高外籍汉语学习者对中国媒介的接触频率,这不仅有利于其更好地学习汉语,也可以增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度.同是研究外籍汉语学习者,刘然[17]发现中国媒体对湖南的外国留学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留学生媒体接触的目的在于了解中国的各种动态和日常事物,却很少是为了了解中国文化.同样是使用问卷调查法,许旸[18]以上海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媒介使用㊁跨文化消费与文化认同的情况.许旸发现上海大学生媒介使用呈现出多元化态势,与此相对应,其身份认同也趋于多重化.比起日韩流行文化,他们更关注中㊁美流行文化.除了上述关于国别文化认同的整体研究之外,也出现了针对具体的文化现象的调查研究.比如,赵平喜[19]以江西省安福县的老百姓为对象,调查发现其对春晚的心理认同并非一如故往,而是随着市场经济和媒介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春晚在传播上应该顺应新的传播环境,不断地进行自我调节.在单篇论文之外,此方面的一些研究已经以专著的形式出版,这使得此方面的研究朝着更为系统㊁深入的方向发展.其中陈青文在其«语言㊁媒介与文化认同:汉语的全球传播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以世界各地的 全球受众 为研究对象,对 语言 ㊁ 媒体 与 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提出了以 全球传播 代替 国际推广 的观点.她认为在多种语言和文化并存在的全球化时代,汉语传播应该从单向的 推广 转向双向的㊁跨国界㊁跨文化的 全球传播 .刑虹文编著的«电视㊁受众与认同:基于上海电视媒介的实证研究»(2013年)以上海电视受众为对象,借鉴传播学的受众理论和社会学的社会分化和阶层研究理论,分析受众的社会分化㊁收视基本情况以及价值认同的现状.通过对电视媒体在意义建构方面的问题与转变,探索新时期受众价值认同形成的内在过程,并提出了凝聚受众社会共识㊁塑造社会价值认同的现实路径.邓惟佳在«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一著中运用深度访谈法对中国的 美剧网上迷群 进行了考察,她发现这些迷群依靠网络社区在美剧论坛中逐步发展壮大,他们形成了多元化的媒介使用方式并在使用的过程中建构了自身的认同.对于大众传媒来讲,直接诉诸于受众感官的无疑是媒介中各具特色的内容,对媒介内容进行梳理㊁辨析和批评是传播学研究的一种有着深厚传统的方法.研究者以媒介内容分析法作为主要方法勾连媒介与文化认同的诸问题,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在此问题的研究中,涉及的媒介包括报纸㊁网络㊁电视等.陈静静[20]的研究受到了场域理论的启发,她以云南少数民族网络媒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互联网在建构文化认同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少数民族文化认同㊁地域认同㊁国家认同相互浸润,互联网在整合此三种认同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邵培仁[21]和范红霞借鉴传播仪式的研究思路,以中国传媒实践活动中的民俗传播与节日仪式传播为例,分析中国传媒与文化认同建构之间的意义及关系,他们认为理第4期㊀㊀㊀㊀㊀㊀㊀张小刚,王莹莹:回顾与前瞻:媒介与文化认同关联研究171㊀解民俗展现和节日仪式传播意义,就是在仪式中借助各种符号表征方式,以其感召力重建文化的想象的共同体 ,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这种建构中重新发掘现代性意义,从而获得外部世界更多的接纳和认同.通过媒介话语分析研究媒介与文化认同的关系也成为一个为研究者重视的角度.袁光锋[22]认为 中国福娃 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其表征意义是由政府话语㊁专家话语和市场话语共同建构的.政府话语生产了它和平㊁友爱㊁团结的政治表征意义,加强了国家形象的传播;专家话语生产了它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的文化表征意义,加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而市场话语则整合了两种表征.廖卫民[23]通过对多伦多的媒介地理学分析,认为城市媒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些改变地理景观的建设项目的命运.媒介㊁受众㊁城市地理要素在造城过程中互相作用,最终构成了城市的发展史,形成城市的文化认同.作为较为特殊的群体,农民工和海外华人的文化认同问题也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许向东[24]通过对京沪穗六家报纸的文本分析,认为传媒所建构的农民工形象影响着城市居民对该群体的文化认同和接纳,他发现六种再现类型易于使农民工被他者化㊁边缘化,易于强化城市居民的 刻板印象 ,促生群体歧视反应.沈爱君[25]㊁颜春龙[26]分别以«世界日报»㊁«联合早报»作为研究对象,讨论华文媒体与中华文化认同之建构的关系.前者认为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海外华文媒体契合了华人的信息需求,为居住国主流社会融合海外华人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体现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后者将媒介理解为一个重要的 记忆的场 ,认为价值观㊁华族历史和群体符号边界的集体记忆机制,使得文化内容得以建构中华文化认同.这些文章研究了媒介㊁文化与海外华人文化在身份认同及文化传承上的困惑和焦虑.媒介内容的分析往往以具体的文本为对象,分析显得深入细致而不失研究者的个人风格,成为此类研究中可读性最强的一类研究.近些年来,大众传媒与文学艺术的关系的探讨成为一个新的学术热点,加上文本分析本来就是文学艺术研究者的特长.于是,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不同类型的文学艺术媒介与文学艺术领域的认同问题进行研究.魏宝涛[27]以«文艺报»上的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的 检讨书 为研究对象,认为其中透露出«文艺报»的媒介价值观及媒介姿态,并分析该报在作家自我批评领域建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制造文化认同的作用.张举文[28]认为中国民俗是第五代导演和海外华人导演影片中的重要媒介因素,文章讨论了影视民俗与中国文化认同的关系.认为这些影片提供了中国人在新时代的信息性和象征性的叙述,也为中国人与海外华人的文化认同的重建做出了重要贡献.尚待界定和研究的是那些 被创造的民俗 .这些影视民俗在当今全球化进程中对中国人与海外华人的文化认同的建构与重建有着重大影响.李芹燕[29]以清明节为例讨论了电视在建构文化认同中的作用.文章认为媒体资源和强势的话语权,电视在传统节日文化保护中有着其他媒介难以企及的优势.耿波[30]认为传统相声艺术面对新生意识形态的文化认同构成解放后 舞台 新相声的基本艺术冲动, 家-国想象 是舞台时代相声艺术实现成功认同的核心机制.1990年代的相声在 回归剧场 中开始重建多元认同.当前的电视情景喜剧实现了 日常认同再生产 ,为相声艺术的产业发展提供了驱动性的媒介经济新框架.何丽[31]讨论了作为传播媒介上的一种文化形式的纪录片在民族文化认同建构中的重要作用,认为纪录片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再现㊁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以其艺术性的表现手法在民族内构建共同的文化意识,实现民族文化的认同.这些媒介内容的分析触及了媒介的根本问题,关键的问题是具体地剥离哪些内容是因为媒介而影响了文化认同,而哪些内容是因为文学艺术的审美特质而影响了文化认同.或者说,在媒介㊁审美与认同之间应该搭建怎样的桥梁,这是深化此类研究的关键.除了媒介受众㊁内容研究外,通过对媒介事件的批评与阐释来讨论文化认同问题也成为近年来受研究者重视的一种向度.在此类研究中,研究者往往选取那些能够凝聚文化力量的颇具代表性的媒体事件进行分析,比如祭孔㊁亚运会㊁美国总统布什清华演讲等等.在分析新媒体技术下的祭孔活动时,朱国庆[32]将其定位为 媒介仪式 ,认为它联接群体成员的同时也存在一种离散力.他认为应该以建立文化认同的社会思想基础为后盾,完成从符号性认同到建构性认同的过渡.邓庄[33]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媒介的两面性,认为在其呈现的全球景观过程中,媒介会削弱地方的影响力,也可以通过对城市景观㊁地方文化㊁地方生活方式的再现和阐释而突显地方感,维系并强化个体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片面强调地域文化所具备的认同功能也可能使它在某种程度上裂变为建构城市认同的异己力量.周根红[34]以亚运会为对象,研究亚运会的传播与城市文化认同之间的关联.指出在亚运会的传播过程中,广州极力172㊀㊀㊀㊀㊀㊀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15年塑造城市形象,建构城市文化,提高市民参与意识,从而提高城市文化认同.李岩[35]研究美国总统布什清华演讲事件,将这一事件理解为一次跨文化的交流实践和全球文化认同的场域,从而研究全球化进程中坚持自己文化身份与其在文化场中获得全球认可的悖论.在此类研究中,作为媒介的事件的起因㊁过程㊁构成因素㊁结果统统称为建构文化认同的重要因素,似乎无可厚非,但过强的预设也许会使研究的过程过于单调,结论也难免令人生疑.三㊁讨论对检索结果进行统计,发现关于 媒介与文化认同 的研究涉及的学科至少包括传播学㊁文艺学㊁中国现当代文学㊁社会学㊁新闻学㊁管理学㊁广播电视艺术学㊁比较文学㊁体育学等.发表此类研究的刊物包括各学科专业期刊㊁综合性社会科学㊁大学学报等各类学术刊物.涉及的媒介包括网络㊁电视㊁广播㊁手机㊁杂志㊁报纸等.涉及的主题包括 传统文化认同 ㊁ 流行文化认同 ㊁ 英美文化认同 ㊁ 韩国文化认同 ㊁ 地域文化认同 ㊁ 族群文化认同 ㊁ 城市文化认同 等等.研究的对象不仅包括中学生㊁大学生㊁少数民族群体㊁留学生㊁农民工 等人群,同时也包括奥运会㊁春晚㊁福娃㊁特色建筑等物体与事件.从研究方法来看,理论研究㊁问卷调查㊁参与观察㊁深度访谈㊁案例分析㊁文献法等等研究方法在此类研究中都有一定涉及.从研究者所在地域来看,基本覆盖全国的每一个省份.从所受资助情况来看,许多论文都是国家课题㊁省部级课题㊁校级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从研究的热度来看,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从研究机构来看,高等院校㊁社科院㊁报社㊁电台的研究人员都参与讨论.其中,在新闻传播领域位居前列的中国人民大学㊁复旦大学㊁北京师范大学㊁武汉大学㊁浙江大学㊁上海交通大学㊁暨南大学等大学的一些学者都展开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有的学者依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或一般项目进行了系统㊁长期的研究.由此可见,从媒介的角度,运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进行文化认同研究已经成为一个跨学科的新的学术生长点,它吸引了不同学科的学者的关注㊁引发了对不同问题的讨论,并成为各种研究方法的试验田.在热闹之余,我们不难发现,在上述的种种关于媒介与文化认同的关联研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对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实证研究成果相对较多.理论研究往往显得过于空泛而说服力不足,也难免出现逻辑上的了漏洞.实证研究的成果突出.主要问题在于一些文章在使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时未能采用科学的抽样方法,这使其研究显得随意,结论也难免让人质疑.使用内容分析法的一些研究成果存在着过多的理论预设和过度阐释的嫌疑,所以,在研究中,如何把握适度阐释的原则进行研究恐怕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第二,一些文章未对 文化认同 这一概念进行清晰的界定.未对其学术脉络进行有效的梳理就开始了洋洋洒洒的论述,这种将 文化认同 视为自明的概念的论析常常显得芜杂,所以未能对问题进行透彻明晰的论析.因为 文化认同 的学术源流本身呈现出混杂和多元的态势,所以,在论析之前进行概念史的清理或者最好说明在何种意义上使用此概念就显得十分重要.第三,在我们检索的文章中,几乎没有对于对微博㊁微信等新兴媒体与文化认同的研究,这一处女地也许需要更多的年轻研究者去开发.近年来的媒介与文化认同的关联研究成为年轻的受学术界瞩目的热点话题之一.因为年轻,这一领域充满着内热和吸引力;也正因为其年轻和热度,其中的研究存在着问题也在所难免.在未来的若干年中,相信在不同领域的学人的共同努力下,这一问题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会取得越来越多的成果,因为这是一个凝结了诸多的时代问题和世界命题的研究方向.[参考文献][1]㊀郭磊.全球传播下的文化趋同[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5(3):43G46.[2]㊀刘建明. 全球化传播 笔谈 文化全球化与地方文化认同在全球化时代[J].湖北大学学报,2005(3):460G461.[3]㊀彭伟步.全球化对少数族群传媒权益维护与族群认同的影响[J].世界民族,2009(5):27G30.[4]㊀张秀敏.媒体与城市文化认同[J].传媒观察,2009(2):32G33.[5]㊀石义彬.熊慧.媒介仪式,空间与文化认同:符号权力的批判性观照与诠释[J].湖北社会科学,2008(2):171G174.石义彬.从几个不同向度看媒介新技术的文化影响[J].湘潭大学学报,2010(1):83G87.[6]㊀南长森.阅读识别身份:数字时代阅读方式变革与文化身份认同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2):69G75.[7]㊀韩震.大众传媒大众文化与民族文化认同[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4):70G74.[8]㊀刘康.寻找新的文化认同:今日中国软实力和传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