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赤壁赋》知识点归纳15154

合集下载

《前赤壁赋》知识点归纳

《前赤壁赋》知识点归纳

《前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一)通假字1、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3、山川相缪(缪,通“缭”连结、盘绕)4、杯盘狼籍(籍,通“藉”,凌乱)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二)词类活用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唱)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起舞;泣,使……哭泣)3、正襟危坐(正,形作动整理)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东: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8、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以……为友)(三)古今异义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四)一词多义1、望:七月之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向远处看)2、歌:扣舷而歌(唱)歌曰(歌词)倚歌而和之(歌声)3、如:纵一苇之所如(往)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4、然: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何为其然也(这样)5、长:抱明月而长终(永远)而卒莫消长也(增长)6、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月出于东山之上(从)徘徊于斗牛之间(在)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托遗响于悲风(给)7、而:羽化而登仙(表承接)扣舷而歌(表修饰)倚歌而和之(表修饰)正襟危坐而问之(表修饰)侣鱼虾而友麋鹿(表并列)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表转折)耳得之而为声(表因果)8、之: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9、其: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其声呜呜然(代词,那)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五)特殊句式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2、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3、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4、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6、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7、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8、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前赤壁赋》文言知识点整理

《前赤壁赋》文言知识点整理

苟非吾之所有;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D. 取之无禁(它,第三人称代词)
倚歌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之(它,指代歌声)
2.如
A。纵一苇之所如 (到……去,往)
B.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好像,像)
3.乎
A。浩浩乎……;飘飘乎……(助词,用于形容词词后,……的样子)
B.相与枕藉乎舟中 (相当于“于”,在)
C.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表疑问,吗)
4.然
A。苏子愀然 (……的样子)
B.何为其然也(这样)
4. 而
A。而不知其所止(却 )
B.扣舷而歌之(表承接)
C.客喜而笑 (地,表修饰)
5.以
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缕:细丝。 幽壑:深谷,这里指深渊。
正襟危坐:整理衣襟,严肃地端坐着。
方:当。 酾酒:斟酒。 寄:寓托。须臾:片刻,时间极短。 长终:至于永远。 骤:多次。
卒:最终。消长:增减。
一瞬:一眨眼的工夫。 是:这。
造物者:天地自然。
"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书法)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又分别称"老苏"、"大苏"、"小苏",文学)
"苏苏"(苏轼、苏辙,文学)
"苏黄"(苏轼、黄庭坚,诗及书法)
无尽藏:无穷无尽的宝藏。
适:享用。 更酌:再次饮酒。
肴核:荤菜和果品。既:已经。

前赤壁赋知识点归纳

前赤壁赋知识点归纳

文言文复习资料2014.11《前赤壁赋》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2、山川相缪(缪,通“缭”连结、盘绕)(二)词类活用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唱)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起舞;泣,使……哭泣)3、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4、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5、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东: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7、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以……为友)(三)古今异义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四)一词多义1、望:七月之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向远处看)2、歌:扣舷而歌(唱)歌曰(歌词)倚歌而和之(歌声)3、如:纵一苇之所如(往)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4、然: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何为其然也(这样)5、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郁乎苍苍(……的样子形容词词尾)相与枕藉乎舟中(在,介词)6、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徘徊于斗牛之间(在)月出于东山之上(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托遗响于悲风(给)7、而:羽化而登仙(表承接)耳得之而为声(表因果)扣舷而歌、倚歌而和之(表修饰)侣鱼虾而友麋鹿(表并列)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表转折)8、之: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哀吾生之须臾不知东方之既白(助词,取独)9、其: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其声呜呜然(代词,那)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五)特殊句式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徘徊于斗牛之间、渔樵于江渚之上(介宾短语后置)2、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4、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5、是造物之无尽藏也。

前赤壁赋知识点

前赤壁赋知识点

前赤壁赋知识点
前赤壁赋知识点
一、本课成语
1、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2、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3、遗世独立: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4、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

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5、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二、其他重点字词
七月既望 (农历每月十六)
白露横江(笼罩)
纵一苇之所如(纵:任,如:往)
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浩浩:广阔,辽远;冯虚:凌空、凭空)
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
倚歌而和之(倚:循,依;和:唱和)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缕:细丝)
正襟危坐(端正)
方其破荆州(方,当)
固一世之雄也(本来)
哀吾生之须臾(片刻)
知不可乎骤得(骤:突然;骤得轻易得到)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竟,连……都……;一瞬:一眨眼,比喻时间短暂)
而吾与子之所共食(共同享用,也作“适”)。

前赤壁赋知识点归纳.docx

前赤壁赋知识点归纳.docx

《前赤壁赋》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酒属客匏尊以相属(属,通“嘱” 酒)2、浩浩乎如虚御(,通“凭”乘)3、山川相(,通“ ” 、)4、杯狼籍(籍,通“藉”,凌乱)5、匏尊以相属(尊,通“樽” ,酒杯)(二)活用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唱)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舞,使⋯⋯起舞;泣,使⋯⋯哭泣)3、正襟危坐(正,形作整理)4、月明星稀,南(南,名作状向南)5、西望夏口,望武昌(西、,名作状,向西、向)6、方其破州,下江陵,流而也(下、:名作,攻占,向、下)7、况吾与子樵于江渚之上(樵,名作,打砍柴)8、而友麋鹿(、友:意用法以⋯⋯伴、以⋯⋯友)(三)古今异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白茫茫的水汽;今:二十四气之一)2、凌万之茫然(古:浩渺的子;今:完全不知道的子)(四)一多1、望:七月之望(名,阴的每月十五日)望美人兮天一方(眺望,向看)2、歌:扣舷而歌(唱)歌曰(歌)倚歌而和之(歌声)3、如:一之所如(往)浩浩乎如虚御(像)乎如世独立(像)4、然:其声然(⋯⋯的子,像声尾)何其然也()5、:抱明月而(永)而卒莫消也(增)6、于: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月出于山之上(从)徘徊于斗牛之(在)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托响于悲()7、而:羽化而登仙(表承接)扣舷而歌(表修饰)倚歌而和之(表修饰)正襟危坐而问之(表修饰)侣鱼虾而友麋鹿(表并列)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表转折)耳得之而为声(表因果)8、之: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9、其: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 )其声呜呜然(代词,那)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五)特殊句式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2、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3、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4、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6、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7、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8、是造物之无尽藏也。

《前赤壁赋》知识点归纳

《前赤壁赋》知识点归纳

文言文复习资料2014.11《前赤壁赋》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2、山川相缪(缪, 通“缭”连结、盘绕)(二)词类活用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 名作动唱)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起舞;泣,使……哭泣)3、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南, 名作状向南)4、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5、方其破荆州, 下江陵, 顺流而东也(下、东: 名作动, 攻占, 向东进军、东下)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7、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以……为友)(三)古今异义1、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四)一词多义1、望:七月之望(名词, 阴历的每月十五日)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 向远处看)2、歌:扣舷而歌(唱)歌曰(歌词)倚歌而和之(歌声)3、如:纵一苇之所如(往)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14、然: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何为其然也(这样)5、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郁乎苍苍(……的样子形容词词尾)相与枕藉乎舟中(在,介词)6、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徘徊于斗牛之间(在)月出于东山之上(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托遗响于悲风(给)7、而:羽化而登仙(表承接)耳得之而为声(表因果)扣舷而歌、倚歌而和之(表修饰)侣鱼虾而友麋鹿(表并列)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表转折)8、之:凌万顷之茫然(助词, 定语后置的标志词)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哀吾生之须臾不知东方之既白(助词, 取独)9、其: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 )其声呜呜然(代词, 那)何为其然也(代词, 指箫声)方其破荆州(代词,他, 指曹孟德)(五)特殊句式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徘徊于斗牛之间、渔樵于江渚之上(介宾短语后置)2、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4、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5、是造物之无尽藏也。

前赤壁赋文言整理

前赤壁赋文言整理

《前赤壁赋》文言整理一、通假字1、举酒属客/ 举匏樽以相属属,通“嘱”,劝酒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3、山川相缪缪,通“缭”,连结、盘绕二、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唱(2)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名作动,攻占东,名作动,东进(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4)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名作意动,以……为伴友,名作意动,以……为友(5)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6)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名作状,向西东,名作状,向东2、动词活用:(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动,使……起舞泣,使动,使……哭泣3、形容词活用:(1)正襟危坐正,形作使动,使……正,整理(2)哀吾生之须臾哀,形作为动,为……悲哀三、一词多义1、望:七月之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向远处看)2、歌:扣舷而歌(唱)歌曰(歌词)倚歌而和之(歌声)3、如:纵一苇之所如(往)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4、然: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形容词词尾)何为其然也(这样)5、长:抱明月而长终(永远)而卒莫消长也(增长)6、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月出于东山之上(从)徘徊于斗牛之间(在)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托遗响于悲风(在)7、而:羽化而登仙(表承接)扣舷而歌(表修饰)倚歌而和之(表修饰)正襟危坐而问之(表修饰)侣鱼虾而友麋鹿(表并列)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表转折)耳得之而为声(表因果)8、之: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哀吾生之须臾(助词,消独)9、其: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其声呜呜然(代词,那)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10、乎: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的样子,形容词词尾)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句末语气词,吗)知不可乎骤得(句中语气词)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相当于“于”,在)四、特殊句式1、介词结构后置(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2)月出于东山之上(3)徘徊于斗牛之间(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5)寄蜉蝣于天地(6)托遗响于悲风(7)相与枕藉乎舟中2、宾语前置(1)何为其然也(2)而今安在哉3、被动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表被动)4、定语后置:凌万顷之茫然5、判断句:是造物之无尽藏也6、主谓倒装:渺渺兮予怀。

《前赤壁赋》:知识点梳理

《前赤壁赋》:知识点梳理

《前赤壁赋》知识点归纳一、文学、文化常识填空1.《前赤壁赋》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代著名散文家,与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2.“赋”是一种讲究词采、体物铺陈的文体3.“壬戌之秋”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游褒禅山记》最后的“至和元年七月某日”采用的是年号纪年法。

4.“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是指农历每月十六日。

另外,“望”是指农历每月十五日,“晦”是指农历每月最后一天,“朔”是指农历每月初一。

二、主旨本文通过对赤壁山水的描写,以及主客问答的方式,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宇宙人生的超然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三、写作特色(一)由景生情、由情入理,情、景、理交融诗人夜游赤壁,面对清风、明月、秋江之清净开阔之景,“乐甚”之情油然而生。

景中寓情,情由景生。

又由明月、江水、赤壁,联想到曹操的诗,进而联想到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想到曹操当时盛极一时,发出“英雄安在”的感慨,故羡长江无穷,叹人生短暂渺小,人生无常,由乐转悲。

再由眼前的江水和明月来生发议论,领悟到“变”与“不变”的哲理,长江也不足羡慕,投身大自然,尽情地享受那清风明月之美,豁达喜悦。

这篇赋写景、抒情、议论三者紧密结合,情景交融,情理相生,既充满诗情画意、又含寓着人生哲理,充满理趣之美(二)语言整散结合示例1:如开头的一段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介绍了时间、地点、人物、事由。

下面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等整句描绘出了一幅清净开阔的秋江夜景图。

“纵一苇之所如……羽化而登仙”等整句写出作者身处如此环境闲适洒脱的心态。

整散结合,使文章的语言整齐又富于变化,同时又很好地写出游赤壁之事及所见之景和所融之情,让后文生发感慨和议论人生态度有了前提。

示例2:如第三段中“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等多用整句,写出曹操军队数量之多,气势之大及曹操不可一世的骄态,极力渲染当时曹操不可战胜的赫赫声势。

《前赤壁赋》知识点归纳15154

《前赤壁赋》知识点归纳15154

《赤壁赋》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举酒属.客同“嘱”,劝人饮酒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同“凭”,乘山川相缪.同“缭”,盘绕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二、古今异义(1)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2)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3)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4)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指他所思慕的人。

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5)倚歌而和之古义:循,依。

三、虚词1.而(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连词,表修饰)2.之(1)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2)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3)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5)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8)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 于(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2)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3)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在)(4)于是饮酒乐甚(介词,在)(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7)寄蜉蝣于天地(介词,在)(8)托遗响于悲风(介词,在)4. 乎(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形容词词尾)(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形容词词尾)(3)郁乎苍苍(形容词词尾)(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词,表示疑问)(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6)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四、一词多义纵一苇之所如.去,往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那且夫天地之间发语词苏子愀然……的样子何为其然也这样飘飘乎如遗.世独立遗弃托遗.响于悲风遗留,剩下举酒.属客酒杯酾酒.临江酒扣弦而歌.之歌唱歌.曰:桂棹兮兰桨歌辞倚歌.而和之歌的曲调白露横.江弥漫横.槊赋诗横执纵一苇之所如.到,往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好像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下面下.江陵攻下东.望武昌向东顺流而东.也向东挺进山川相.缪交接举匏樽以相.属互相五、词类活用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使……漂浮动词作使动词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动词作使动词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动词作使动词正.襟危坐使……正形容词作使动词乌鹊南.飞向南名词作状语西.望夏口向西名词作状语东.望武昌向东名词作状语下.江陵攻下名词作动词方其破.荆州使……破动词作使动词顺流而东.也向东挺进名词作动词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伴侣以……朋友名词作意动词不知东方之既白.发白形容词作动词横.槊赋诗横执,名词作动词六、特殊句式1、判断句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固一世之雄也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2、介词结构后置句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寄蜉蝣于天地托遗响于悲风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相与枕藉乎舟中3、主谓倒装渺渺兮予怀予怀兮渺渺4、定语后置句凌万顷之茫然茫然之万顷客有吹洞箫者有吹洞箫之客哀吾生之须臾须臾之生羡长江之无穷无穷之长江5、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为何而今安在哉在安而又何羡乎羡何6、被动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七、重点语句翻译1.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译文: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

《前赤壁赋》的知识点归纳

《前赤壁赋》的知识点归纳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赤壁赋》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举酒属.客同“嘱”,劝人饮酒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同“凭”,乘
山川相缪.同“缭”,盘绕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
二、古今异义
(1)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2)白露横江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3)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
(4)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指他所思慕的人。

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5)倚歌而和之
古义:循,依。

三、虚词
1.而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
(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
(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
(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
(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
(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
(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连词,表修饰)。

赤壁赋文言知识整理

赤壁赋文言知识整理

赤壁赋文言知识整理一、文学常识苏轼(1037-1101),文学家、书画家。

字,号,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当时,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心情十分苦闷。

同年,他先后两次游览黄州的赤鼻矶,“借地抒情”,相继写下了、、等诗文。

本文是《前赤壁赋》,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表现了他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二、重点字、词、句(一)通假字1、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3、山川相缪4、杯盘狼籍5、举匏尊以相属(二)词类活用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3、月明星稀,乌鹊南飞4、西望夏口,东望武昌5、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7、侣鱼虾而友麋鹿(三)古今异义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2、凌万顷之茫然(五)特殊句式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2、徘徊于斗牛之间3、何为其然也4、而今安在哉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6、而又何羡乎7、凌万顷之茫然8、是造物之无尽藏也。

9、渺渺兮予怀三、成语1、沧海一粟:2、正襟危坐:3、世独立:4、不绝如缕:5、杯盘狼藉:四、其他重点字词七月既望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渺渺兮予怀正襟危坐方其破荆州固一世之雄也哀吾生之须臾知不可乎骤得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而吾与子之所共食五、重点句子翻译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⑵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⑶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⑷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⑸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前赤壁赋》知识点归纳

《前赤壁赋》知识点归纳

《前赤壁赋》文言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二)古今异义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2、凌万顷之茫然..()(三)词类活用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3、正.襟危坐()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8、侣.鱼虾而友.麋鹿()9、不知东方之既白.:()(四)一词多义1、望:①七月既望:()②望美人兮一方:()③德高望重:()④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⑤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⑥并、汾乔木,望秋先殒:()2、歌:①扣舷而歌之:()②歌曰:()③倚歌而和之:()④歌窈窕之章:()3、如:①飘飘乎如遗世独立:()②纵一苇之所如:()③王如其言:()④固不如也:()⑤如能克谐,天下可定也:()4、然:①其声呜呜然()②何为其然也()5、于: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②月出于东山之上()③徘徊于斗牛之间()④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⑤托遗响于悲风()6、而:①羽化而登仙()②扣舷而歌之()③倚歌而和之()④正襟危坐而问客曰()⑤侣鱼虾而友麋鹿()⑥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⑦耳得之而为声()7、之:①凌万顷之茫然()②扣舷而歌之()③倚歌而和之()④哀吾生之须臾()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何罪之有:()8、其:①而不知其所止()②其声呜呜然()③何为其然也()④方其破荆州()⑤何其衰也()9、乎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③相与枕藉乎舟中:()④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⑤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蛇者乎:()⑥郁乎苍苍:()(五)特殊句式1、状语后置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

③徘徊于斗牛之间。

④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⑤寄蜉蝣于天地。

⑥托遗响于悲风。

⑦相与枕藉乎舟中。

2、宾语前置:①何为其然也?②而今安在哉?③而又何羡乎?3、被动句: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4、定语后置:①凌万顷之茫然。

前赤壁赋知识点归纳

前赤壁赋知识点归纳

前赤壁赋知识点归纳前赤壁赋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举酒属客举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3、山川相缪(缪,通“”连结、盘绕)4、杯盘狼籍(籍,通“藉”,凌乱)5、举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二)词类活用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唱)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妇(舞,使……起舞;泣,使……哭泣)3、正襟危坐(正,形作动整理)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东: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7、况吾与子渔于江渚之上(渔,名作动,打鱼砍柴)8、侣鱼虾而友鹿(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以……为友)(三)古今异义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四)一词多义1、望:七月之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望,向远处看)2、歌:扣舷而歌(唱)歌曰(歌词)倚歌而和之(歌声)3、如:纵一苇之所如(往)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4、然: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 何为其然也(这样)5、长:抱明月而长终(永远)而卒莫消长也(增长)6、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月出于东山之上(从)徘徊于斗牛之间(在)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托遗响于悲风(给)7、而:羽化而登仙(表承接)扣舷而歌(表修饰)倚歌而和之(表修饰)正襟危坐而问之(表修饰)侣鱼虾而友鹿(表并列)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表转折)耳得之而为声(表因果)8、之: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9、其: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其声呜呜然(代词,那)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五)特殊句式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2、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3、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4、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6、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7、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8、是造物之无尽藏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壁赋》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举酒属.客同“嘱”,劝人饮酒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同“凭”,乘
山川相缪.同“缭”,盘绕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
二、古今异义
(1)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2)白露横江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3)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
(4)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指他所思慕的人。

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5)倚歌而和之
古义:循,依。

三、虚词
1.而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
(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
(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
(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
(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
(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
(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连词,表修饰)
2.之
(1)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
(2)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3)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
(5)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
(8)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 于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2)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
(3)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在)
(4)于是饮酒乐甚(介词,在)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
(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
(7)寄蜉蝣于天地(介词,在)
(8)托遗响于悲风(介词,在)
4. 乎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形容词词尾)
(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形容词词尾)
(3)郁乎苍苍(形容词词尾)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词,表示疑问)
(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
(6)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
四、一词多义
纵一苇之所如.去,往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那
且夫天地之间发语词
苏子愀然……的样子何为其然也这样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遗弃
托遗.响于悲风遗留,剩下举酒.属客酒杯
酾酒.临江酒
扣弦而歌.之歌唱
歌.曰:桂棹兮兰桨歌辞
倚歌.而和之歌的曲调
白露横.江弥漫
横.槊赋诗横执
纵一苇之所如.到,往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好像
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下面
下.江陵攻下
东.望武昌向东
顺流而东.也向东挺进
山川相.缪交接
举匏樽以相.属互相
五、词类活用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使……漂浮动词作使动词
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动词作使动词
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动词作使动词
正.襟危坐使……正形容词作使动词
乌鹊南.飞向南名词作状语
西.望夏口向西名词作状语
东.望武昌向东名词作状语
下.江陵攻下名词作动词
方其破.荆州使……破动词作使动词
顺流而东.也向东挺进名词作动词
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伴侣以……朋友名词作意动词不知东方之既白.发白形容词作动词
横.槊赋诗横执,名词作动词
六、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固一世之雄也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2、介词结构后置句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寄蜉蝣于天地
托遗响于悲风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相与枕藉乎舟中
3、主谓倒装
渺渺兮予怀予怀兮渺渺4、定语后置句
凌万顷之茫然茫然之万顷
客有吹洞箫者有吹洞箫之客
哀吾生之须臾须臾之生
羡长江之无穷无穷之长江5、宾语前置
何为其然也为何
而今安在哉在安
而又何羡乎羡何
6、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七、重点语句翻译
1.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译文: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

2.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文:任凭小船在茫茫无际的江面上自由漂流,越过那浩荡渺远的江面。

3.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译文:多么广阔浩瀚啊,我们像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我们像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界的神仙。

4.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译文: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

5. 盖其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译文: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

八、重点语句默写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苏轼《前赤壁赋》)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苏轼《前赤壁赋》)
3.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轼《前赤壁赋》)
4.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前赤壁赋》)
5.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前赤壁赋》)
6.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九、赏析
《前赤壁赋》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全文紧扣风、月来展开描写与议论。

以风、月之景开卷,又于文中反复再现风、月形象。

歌中的"击空明兮溯
流光"则是由景入论的转折。

客的伤感起于曹操的 "月明星稀",终于"抱明月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的悲哀,仍然不离"风"、"月"二字。

苏子的对答,亦从清风、明月入论: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

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歌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后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

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达到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