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管理谋发展 拓展内涵铸品牌——邹城市孟子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纪实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1年普通中小学校优秀德育实施方案的通知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1年普通中小学校优秀德育
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山东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21.03.20
•【字号】鲁教基函〔2021〕12号
•【施行日期】2021.03.2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基础教育
正文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1年普通中小学校优秀德育实施方
案的通知
各市教育(教体)局: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市级遴选推荐的基础上,我厅组织专家评选了济南市燕柳小学《阳光教育成就多彩人生》等100个普通中小学校优秀德育实施方案,现予以公布。
各地要认真做好优秀德育实施方案的学习、借鉴和推广工作,指导学校“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和全国普通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深化中小学德育改革,全面提高育人成效,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附件:2021年全省普通中小学校优秀德育实施方案名单
2021年全省普通中小学校优秀德育实施方案名单
山东省教育厅2021年3月20日。
以人为本抓管理立人立业著华章
以人为本抓管理 立人立业著华章学校管理交流材料在近几年的管理工作创新实践中,市一中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践行“引导人、支持人、激励人、成就人”的管理理念,突出管理方式创新的“精”与“细”,完善现代学校治理体系,提升现代学校治理能力,促进了学校管理工作“由粗放型向精细化,从规模竞争到品牌创造”的转型升级,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2009年学校被评为山东省教学工作示范学校,2013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并由此至今连续3年获得市委市政府“集体三等功”奖励,今年又受到济宁市“教育教学工作突出贡献学校”表彰奖励,成为济宁市获此殊荣的三个学校之一。
一、管理就是文化引领人,注重加强文化建设市一中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高级中学,近年来,秉持改革创新图强的时代精神,提出了“一体两翼”内涵发展道路,即坚持先进思想文化引领这个主体,把“有教无类促进所有学生都发展”和“因材施教助推每位同学都成功”作为两翼,加快“卓越一中、幸福一中”“全省一流、全国知名”高中建设进程。
从学校文化主题——“孟子文化”中提炼并汲取优秀的文化元素,凝聚出“天下为己任,规矩成方圆”的校训、“德养浩然,学求博广”的校风、“爱生如玉,善教有格”的教风、“好学力行,仁智共长”的学风和“忠于国家、义于社会、礼于外邦、智于自然、信于人际”的育人目标,凝练出“四个十”为主要内容的一中教师文化,即一中教师十种意识、十种精神、十种能力和十种习惯。
通过集会、课堂教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管理服务工作,设置浮雕、文化墙、宣传栏、指示牌和校园网,开展全员自主学习、自我研修活动,将一中文化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师生的思想行为中,使广大师生逐步具有高远目标、高尚道德、高雅情趣、高度自觉,成为有责任感使命感意义感幸福感的“一中人”,共同打造一中“立足学界、走向世界,开阔眼界、提升境界”的优质教育,让一中师生既有传统美德、时代精神,更拥有适应并引领社会的创新能力。
清晰高远的发展目标,师生为本的发展宗旨,精细严谨的发展历程,愉悦幸福的发展获得,不断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力量,提升了境界,加快了发展,给60多个春秋的邹城一中带来无限生机和无穷活力,使邹城一中大踏步前行在教育现代化的历史征程中。
立德育心五育融合—“五育融合的校本化实施研究”的实施路径
立德育心五育融合—“五育融合的校本化实施研究”的实施路径摘要:长期以来,“唯分数、唯升学”和“长于智、疏于德、弱于体、忽于美、缺于劳”等不良现状仍然存在。
为改变这一现状,“五育融合的校本化实施研究”课题组经过两年的实践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找到了“立德润心五育融合”的以一育带多育的校本化实施路径。
关键词:五育融合以一育融多育以一育带多育引言长期以来,“唯分数、唯升学”和“长于智、疏于德、弱于体、忽于美、缺于劳”等不良现状仍然存在,德体美劳“四育”并未在学校教育中取得重要地位。
为改变这一现状,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十四五”2021年度自筹课题“五育融合的校本化实施研究”课题组经过两年的实践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本课题研究中,我们始终秉承着一体两翼多维全育的发展模式。
一体即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为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以课堂教学为主体,把五育融合到各科教学中,在各科课堂教学中体现五育之间的融合,创造适合学生的五育融合的课堂教育;两翼是指以善行文化和红色文化为五育融合的校本化实施的两翼。
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这一根本宗旨,实现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结合学校雷锋式示范校的特点,在善行文化和红色文化的“德”文化的浸润下,以“立德育心”为总抓手,以一育融多育,以一育带多育,从而使学生成为校本课程的主体,实现五育的融合发展。
一、构建了多维共育格局,重塑了“五育融合”的教育生态实施本项课题研究以来,在本课题组主要成员校长李庆佺同志带领下,邹城市第一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将“善行文化”作为育人的核心理念,打造以“立足传统文化赓续红色血脉”为主线的德育文化特色品牌,把国学、书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学校的金字招牌,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打牢理想信念的历史根基、实践根基,引导学生遵循红色基因、领悟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基因,争做红色文化的弘扬者、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加强规范管理-扎实开展课题研究
加强规范管理扎实开展课题研究于振莲于纪汉牟平区新建街小学加强规范管理扎实开展课题研究牟平区新建街小学“十一五”以来,我校承担了烟台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学科综合性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的课题研究。
在近三年的研究中,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只有加强规范管理,注重过程研究,才能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
一、加强规范管理是搞好课题的首要前提规范化管理是指课题立项伊始,就围绕方案的设计、计划的制定、过程的研究、资料的积累、成果的推广等方面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规范管理,这是搞好课题研究的首要前提。
在研究中,我们坚持抓好课题领导小组、课题指导小组、各学科课题实验小组等三支队伍的建设,在此基础上,我们重点抓好一个流程、建立五个制度、着眼三个提高、搞好四个结合、强化五个薄弱环节。
抓好一个流程,即抓好课题论证、方案设计、计划制定、过程研究、阶段总结、资料整理、成果推广等流程的检查督促与评比。
建立六个制度,即研究制度、听课制度、记录制度、汇报制度、激励制度、评估制度。
着眼三个提高,即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态度、科研能力。
搞好四个结合,即搞好课题研究与学科教学研究的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个人研究与集体研究的结合、小课题研究与大课题研究的结合。
强化五个薄弱环节,即强化教师科研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计划的制定与落实、过程的研究与实施、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成果的撰写与推出。
同时,我们十分注重课题研究的档案建设,积累资料做到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系统性,建档时做到科学性与实用性。
例如:在研究的过程中,我校对每位实验教师的过程研究都留下了真实详细的轨迹,分别设有:课题工作会议记录、课题实验小组活动记录、课题实验小组活动检查记录、实验教师课题过程性资料评价记录、课题研究成果汇总记录等。
各实验教师又照此对学生的参与设有相关记录。
这样,不但真实、准确、完整、系统地记录了研究的全过程,而且有效地激发了教师与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的欲望,提高了教师对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的搜集与建档能力。
从“近、小、实、亲”做起,让养成教育为孩子成长奠基
NEWCAMPUS 校园文化31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让人受益终身,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础,也是一个人高素质的体现。
近年来,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桓公小学牢固确立了“培养良好习惯,为孩子的人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视良好习惯培养为育人根本。
学校从“近、小、实、亲”做起,坚持对师生进行养成教育培训,教育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助力学校内涵发展。
一、构建序列化的养成教育内容体系在齐都镇桓公小学,育人与养成教育的结合成功破题——从“近、小、实、亲”做起的良好习惯养成,成了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近”就是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从学生每时每刻都体验到的小事做起,培养使学生受益终身的五大习惯;“小”就是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做起;“实”就是不搞形式,通过建章立制,多层次检查督促,通过成果验收,用富有意义的活动实现育人,将落实进行到底;“亲”就是亲身践行。
学校遵循“让养成教育为孩子成长奠基”的理念,根据教育部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结合当代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校德育工作实际,将养成教育聚焦于“道德习惯、学习习惯、礼仪习惯、卫生习惯、体育锻炼习惯”五大习惯,确定了由五大习惯为主题、五十二项细化内容组成的五好习惯内容体系,并制定了《仁和桓会 伴我成长》学生评价手册,每个月都会通过这五十二项细化内容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
在具体的推进过程中,桓公小学不断创新养成教育的方式方法,结合学校实际,多措并举,积极构建工作体系,创建实施方案,统筹部署教育活动,提炼教育实效,在惠及学生终身发展、服务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工作内涵发展等方面打造优质教育资源。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习惯养成措施1. 以训练落实促养成对于正处于发展阶段的小学生而言,各项“五好习惯”细化内容需要借助通俗易记的表达方式来加强理解和记忆。
我们主要采取情景模拟从“近、小、实、亲”做起,让养成教育为孩子成长奠基 - 邵增伟 刘明华 -2021年第6期和训练的方式进行。
让孟子思想从故里再出发
让孟子思想从故里再出发撰文/胡宾“今天,兴文重教之风再现于孔孟乡邦,从中我们也能够展望“文化中国”的未来愿景……我相信,孟学在文化中国必然会发扬光大,并期待孟子的思想成为21世纪“学做人”的重要精神资源。
”这是中国现代新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哈佛大学亚洲中心资深研究员、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先生给在邹城召开的孟子思想与邹鲁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发来贺信中所提到的。
杜先生不仅深入阐释了孟子思想的核心内涵和时代价值,而且对于邹城作为孟子家乡所彰显的兴文重教之风给予高度赞誉。
去年以来,邹城市以孟子文化品牌为引领,实施“文化突围”战略,以儒家文化资源为依托,实施文化品牌建设和重大项目带动工程,推进儒家文化传承创新,推动文化经济融合发展,让孟子思想从故里再次出发,在故里发扬光大、活态传承。
把孟子思想在故里“讲清楚”去年四月,邹城成立了高规格、高水平的孟子研究院,凝聚国内外人文学者高端学术力量,提升孟子思想学术研究的深度和高度,加大孟子思想研究成果的转化力度,成为国内外孟子思想的学术研究高地、文化交流平台和推广传播基地。
孟子研究院的成立,提升了传统文化的引领力、竞争力和创新力,兴起了邹城文化发展新热潮。
依托孟子研究院的高端平台,邹城秉承高端学术研究宗旨,积极挖掘整理、搜集汇编古今中外的孟子及儒学文献资料,研究提升以孟子思想、邹鲁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内涵价值。
启动了《孟子文献集成》编纂出版工作,完成并出版《孟府档案》(前编)。
开展了古城区历史文化记忆发掘研究,聘请浙江大学团队,对古城原貌、历史建筑、家族文化等,进行抢救性发掘、整理,为邹县古城复兴更新奠定坚实基础。
开展了“邹鲁文明探源工程”,着重做好邾国历史、峄山文化、古城文化与邹城文化建设、社会发展的关联研究,提炼城市精神,讲好邹城故事,培养了故里人民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让孟子思想在故里“传下去”邹城孟子研究院联合光明日报“国学”版、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创办了孟子公开课”,邀请十二位国内知名儒学大师面向普通市民公开授课,让孟子思想的声音在其故里重新响起。
立足新时代 谱写新篇章
立足新时代谱写新篇章作者:岳道刚来源:《山东青年报·教育周刊教师版上半月》2018年第03期2018年,淄博市周村区教育体育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办好周村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为宗旨,围绕“潜心教书育人,精细规范管理”工作主线,瞄准省级文明单位创建目标,以打造最干净、最安全、最文明、最和谐、最满意“五最”校园为抓手,大力深化素质教育实施,扎实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努力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加强党建文化品牌建设,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积极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推进全区教育事业均衡优质特色发展。
——淄博市周村区教育体育局局长薛福河2017年,淄博市周村区教育体育局(以下简称周村区教体局)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以“办好让周村人民满意的教育体育事业”为宗旨,以“潜心教书育人,精细规范管理”为工作主线,推动了全区教育事业的均衡优质发展。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现教育“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周村区教体局将继续砥砺前行,正确把握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正确领会中央、省市区对教育体育工作的新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答好人民“关切题”,切实在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道路上写好“奋进之笔”。
一、深化素质教育实施,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017年,周村区教体局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根本,倾力打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平台,开展体育、艺术、读书、科技“四大节”活动,成功举办“中国梦·校园情”2017山东省中小学生校园艺术节走进周村展演活动,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因素,全面提升学生国学素养和道德综合素养等,为学生的素质教育夯实了基础。
精心创设校园环境 彰显文化育人特色
精心创设校园环境彰显文化育人特色---泗水县金庄明德小学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们:大家好!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及专家给我们学校提供这样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
我校地处泗水县金庄镇西北,位于美丽的泗河南岸,与孔子故里——曲阜毗邻。
学校始建于2007年,学校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44平方米。
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学生181人,教师 19人,本科以上学历12人,学历合格率100%。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市级规范化学校”“济宁市后勤管理示范化先进单位”“济宁市廉政建设示范点”“济宁市绿色学校”“泗水县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等称号。
我们将再接再厉,更进一步,以崭新的姿态,阔步前进,为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一直以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民主治校,科学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创办特色学校”的办学思想,将“明德至善、修己立人”作为办学宗旨。
教育学生爱国、明德、求索、砺志。
我们高度重视国学经典的诵读,历经数年,逐渐形成了传承中华民族经典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办学特色。
一、美化校园环境,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我们准确定位,努力打造园林式精品校园。
以“明德至善,修己立人”的为核心育人理念,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教育学生明德、明理、修身、立人。
学校注重改善育人环境,加强绿化、美化建设,划分了绿化区、活动区、休闲区;设计的同心园、常青苑、梓树林、劳动实践基地等独具创新,楼道、教室、办公室文化以五德教育为主线,强化育人功能、烘托教育氛围,明德路、思齐路、弘毅路、正心路、致远路等路名匠心独运,让学生在“知中行、行中悟、悟中从”。
(一)科学规划校园,渗透传统文化校门两侧的青石护栏,雕刻着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
石栏古朴厚重,显示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也彰显了我校传承中华文化的办学特色。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德路为学校中轴线,将学校分为两大部分,东面为活动区,西面为教学区;教学楼前是绿化带,楼后是幼儿园,左面是读书长廊,右面是梓树林。
依法治校自评报告
坚持依法治校,打造平安校园——邹城市兖矿第二小学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自评报告我校坚持以法制教育为主线,以开展平安文明活动为载体,全力打造“平安和谐法治校园”,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快速健康发展。
一、基本情况位于铁山西侧的邹城市兖矿第二小学教育集团,是基础教育阶段一所现代化公办名校。
该校1976年8月开始筹备建校,2008年整体移交邹城市人民政府管理时,定名为:邹城市兖矿第二小学。
2014年,邹城市委市政府重新进行教育整合,将邹城市兖矿第二小学与原钢山街孟庄小学、苏庄小学整合,成立邹城市兖矿第二小学教育集团。
现设总校区、桥东苑校区、孟庄校区三个校区,附设四个幼儿园,占地70余亩。
现有教学班58个,教职工146人,在校学生3000余人。
建校39年来,学校先后取得了山东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山东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山东省优秀教育网站、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先进组织单位、山东省防震减灾示范学校、济宁市青少年科普工作先进集体、济宁市教学示范化学校、济宁市后勤示范化管理学校、济宁市实验室建设规范化学校、济宁市一级幼儿园、邹城市文明单位、邹城市五一劳动奖状、邹城市优秀党支部、邹城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邹城市中小学生才艺大赛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在邹城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先后投入了上百万元,美化了校园环境,建立完善了各功能室,高标准配置了2个微机室、1个语音室、2个实验室,新增了电子监控等教育教学设备,实现了班班通,更新了学生桌凳、教师办公桌椅等设施;软化了幼儿园场地,粉刷了教学楼墙壁。
目前,又计划投入200多万元进行幼儿园改造。
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优化教育过程,培养素质特长,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原则,解放思想、跨越发展,把“求知、创新、发展、责任感”作为学生培养目标,逐步形成了以“面向全体,分层教学,培优补差,人人成才”为主要特色的教学模式,促使优等生更加优秀,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都得到转化、提高和发展。
构建传统文化课程 培养阳光好少年
学校管理58EDUCATOR 构建传统文化课程 培养阳光好少年文 | 李树新 赵莉 胡珠峰如何在校本层面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独具特色的课程观构建起一整套真正适合少年儿童主体特征和精神需求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对学生施以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和认知教育,进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力促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是金乡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多年来一直思考和摸索的重大课题。
截至目前,学校在“少儿京剧、国学经典诵读、校园腰鼓、书法国画、围棋、传统民间游戏”等六种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建设和课程实施上均已获得了创新突破,它们分别自成系统,又共同构成了较为科学、开放和完备的传统文化教育“实小新六艺”课程体系,就如同一朵奇葩,怒放于当下课程改革的百花园里。
这得益于学校特立独行、卓尔不群的办学理念,得益于教师踏实肯干、兢兢业业的奉献精神,最终受益的是志存高远、刻苦学习的阳光少年们。
前瞻的办学理念金乡地处鲁西南腹地,物华天宝、地灵人杰,在唐代就拥有地方儒学“山阳书院”,被公认为金乡县实验小学的前身。
1982年正式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享有良好的社会美誉度,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土,更以其厚重的历史、优良的传统、内涵的文化,形成了独特的理念个性、品牌特色。
2015年,金乡县教育和体育局统筹教育均衡发展,充分发挥金乡县实验小学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彰显金乡教育公平、优质、均衡、和谐的教育理念,在全县率先组建了“金乡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全体师生紧紧围绕“以爱育爱·立德树人”校训和“读好书·写好字·学好艺·做好人”(以下简称“四好”)育人目标,努力践行“创建和谐、享受幸福”办学理念,以“名、优、特教师最多,教育教学质量最高,学生综合素质最强,人际关系最简单,同事关系最融洽,全县教师最向往,社会美誉度最高”为奋斗目标,深入开展教育教学各类工作,向着办学目标“创齐鲁名校·育阳光少年——创办一所令全社会尊敬的学校”奋勇前进。
素质教育随想录之三十
素质教育随想录之三十莫道君行早——谈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山东省邹城市西关小学王忠伟体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小学体育能够提高小学生的体质,磨练小学生的意志,有效促进小学生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的发展,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不容忽。
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对小学体育的价值、作用等基本知识和教学方法手段等领域的研究已经逐渐的被提到议事日程之上,以期通过在与之相关的诸多领域寻求突破,进一步发挥小学体育的作用。
不过近几年来,随着小学体育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小学体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也不断的凸显出来。
在一些矛盾比较突出的地区和学校,诸多层出不穷的问题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近几年来,各家各派的学者文人纷纷撰文。
从各个方面和角度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描述和论述。
一时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令人眼花缭乱之中一派无所适从。
小学体育教学被引进了一个更大的迷宫。
晕头转向之间更加摸不着东西南北了。
毕竟是车到山前必有路。
自从从事小学体育教学以来,身体力行的在教学一线细细揣摩之间,倒是也悟出了几分“玄机”。
本着法制思维的角度,我认为所有这些万千问题,实际上可以总结成为一个大的,也可以说是宏观上的问题。
也就是说目前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之间辩证统一的矛盾。
实体正义是一个相对的范畴,因此,必须通过程序正义的实现来实现。
在程序正义方面,相关法律法规的作用表现为一方面为纠纷和冲突的解决提供规则程序;另一方面也通过程序来确保解决纠纷过程中的公正性。
教师是小学体育教学中主要的能动力量,是体育教学的指导者、控制者、组织者、评价者,对小学体育教学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良好的师资力量能够保证体育课的质量,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开展。
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首先,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追求纠纷的公正解决。
学校德育品牌创建实施
学校德育品牌创建实施一、指导思想按照育方针,遵循“认知—践行—发展”规律,坚持“品行至上,成人成才”的指导思想,规范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学习、提升思想品质,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目标、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培养富有责任感、创新精神,具有个性特长,优化德育课程体系建设。
以创设“县德育品牌学校”为目标,优化“修德尚贤”课程的建设,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养成教育为抓手,以实践活动为载体,采用多元化评价工具,构建具有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
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德育品牌名称山枣红了三、品牌解析1.天然一棵山枣树,生于校内厚德石中,寻隙而生,下自成蹊,取其厚德感恩、博学勤奋、成人成长之意。
2.XX学校北依浩水,西临群山,地处偏远而不自封,春华秋实却不自傲,取其品行至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之意。
3.厚德石取自鹤山境内第一峰皋山,厚德花开,硕果累累,与学校“修德•尚贤•感恩”系列主题教育相契合,取其扎根故土、助力家乡之意。
山枣,枝疏叶稀却根系发达,不论出身,无惧风雨,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正如我们的德育工作,虽具反复性和长期性,但只要我们坚持,就终将如这一树山枣,石缝花开朵朵香,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引领他们健康成长,最终汇聚成祖国建设的强大生力军。
四、校情学情分析XX学校始建于1954年,2001年秋改称赵庄完小,2018年改称XX学校,2023年秋合并大辛小学、泗皋小学。
近70年来,一代代XX学校人与山枣一样,无私奉献,默默耕耘,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祖国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批批优秀学子也如“山枣红了”一样,博学成长,建功家乡。
“山枣红了”德育品牌建设是对这一精神的弘扬和传承,它将推动学校德育工作抓精细,重实效,如点点繁花,点缀学生未来幸福人生,如累累硕果,装饰鹤山教育新画卷。
五、山枣德育的目标以“尚贤修德”办学理念为指引,以培养德才兼备人才为目标,以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为载体,培育阳光健康、尽责担当、勤学善思、勇于创新的新时代少年儿童,为祖国建设输送合格接班人。
发展性教育督导,导向学校自主持续特色发展———介休实验二小“稳“”立“”认“”质”四步发展案例反思
SHANXI EDUCATION发展性教育督导是以问题为需求、以规划为导向、以发展为根本、以特色为路径的现代教育督导新模式。
督学责任区挂牌督导工作只有坚持以《国家教育督导条例》为遵循,积极实现督导目的由“对象鉴定”向“促进发展”转变、督导职能由“监督检查”向“导向发展”转变、督导方式由“单向主动”向“合作发展”转变,才会真正助力学校自主发展、特色发展、品牌发展,教育督导也才会真正实现专业发展、高效发展、创新发展。
笔者作为挂牌责任督学,有幸参与见证了介休市实验二小“稳”—“立”—“认”—“质”四步发展的全过程。
案例描述坚持问题导向,扶持“分离校”问题解决。
介休实验二小坐落于市区南大街学巷,这里有历史悠久的文庙。
实验二小正式成立于2010年9月,其前身是2007年介休城区教育资源整合后组建的介休实验小学南校区,师资和生源基础来自于原实验小学(晋中市示范小学,办学条件良好、教师队伍优秀、教学质量上乘)和城关乡草市巷小学(城中村小学,办学条件简陋、师资队伍老化、教学质量不受认可)。
2010年,介休城区教育资源在新建介休一中落成使用后进行重新整合,实验小学分为两个学校,原南校区改为实验二小,学生由二四六三个年级组成,时任介休北坛小学教学副校长(省教学能手)的张成瑞在教育局组织的全市首次校长竞聘中脱颖而出,担任实验二小校长。
刚刚从优质校发展性教育督导,导向学校自主持续特色发展———介休实验二小“稳”“立”“认”“质”四步发展案例反思文张军Thinking ·思考. All Rights Reserved.“分离”组建起的实验二小,学生1500人,教师59名,聘请代教及临时工16名,一学年代教费近10万。
而介休首位竞聘就任小学校长的张成瑞也遇到了职业生涯中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机构不全、教师短缺、负债累累、教学设备不足、教师情绪不稳、教风学风涣散、社会家长质疑。
在当年我市教育督导室组织的学年度评估中,该校综合督导评估成绩位次落后,由于广大教师对学校分离的暂时不理解而迁怒于校长张成瑞,校长民主测评受到影响。
凝心聚力实施励志教育多措并举打造德育品牌
凝心聚力实施励志教育多措并举打造德育品牌作者:胡林来源:《求知导刊》2015年第09期摘要:学校按照素质教育基本要求,积极开展新道德教育实验,扎实实施励志教育,通过开设生本化励志课程,打造生命化励志课堂,开展生活化励志活动,创建生态化励志校园,实施发展性励志评价,引导学生励志成长,实现生活中育人、学习中育人、活动中育人和文化中育人。
关键词:励志课程;励志课堂;励志活动近年来,山东省宁阳县泗店镇大孟中心小学(以下简称“我校”)抓住素质教育改革的良好契机,倡导“学会做人,励志成长”的办学理念,按照“先做人,再做学问,在做学问中学会做人”的办学思路,以培养“朝气蓬勃,举止文明,富有爱心,志存高远,学识渊博,彰显特长”的栋梁人才为育人目标,凝心聚力实施“励志教育”,多措并举打造德育品牌,彰显了办学特色。
1.开设生本化励志课程,搭建学生励志成长的广阔平台课程是育人的载体。
为将课程育人落到实处,学校在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的同时,把“开设生本化励志课程”作为学校实施励志教育的切入点,开设德育校本课程《童心启航》,从“礼仪、修养、求知、成才”四大方面共二十五小项具体诠释了“认真学做人,勤奋求学问”的校训内涵。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又开发了校本教材《励志扬帆》,从励德、励智、励身、励心、励行、励能六方面把励志教育加以细化,每一个方面又分别包括六项主要内容,诠释了“学会做人,励志成长”的办学理念。
2.构建生命化励志课堂,畅通学生励志成长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渗透德育思想的重要渠道,是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主要途径。
积极打造小目标、小努力、小收获的励志化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活化目标引领、融入小组合作、实施励志评价,让学生带着目标、信心走进课堂。
(1)活化目标,体验成功。
课堂教学目标梯级细化,因材施教,分类推进,让学生不断在成功中进步成长。
一是把教学目标分类细化,让不同层面的学生完成不同的目标,使学生在最大层面上都能轻松地完成课堂任务。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邹平市梁邹小学“养素”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邹平市梁邹小学“养素”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发布时间:2021-04-14T15:11:11.19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第33期作者:周盛华[导读] 梁邹小学谨记“尚德润品博学善思”的校训,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周盛华邹平市梁邹小学山东省滨州市梁邹小学谨记“尚德润品博学善思”的校训,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核心素养。
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从 “超市”走向“养素”,逐步建构起着眼学生全面发展的“养素课程”体系。
学校以“课堂教学改革、学生自主选课、完善多元评价体系”等措施,促进课程实施。
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要,实现了学生全面而又个性化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内涵发展。
一、构建“养素”课程的缘起课程是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
它不仅包括教师所教的各门学科,还包括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的所有的教育活动。
课程建设是学校办学思想、办学理念落实的根本途径,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必须符合儿童发展的需要。
在以往我校“超市”课程体系中,课程内容有重复、叠加,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课程门类虽呈多元之势,但缺乏系统,不能实现全员参与,不能满足每一个孩子发展的需要。
而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
培养什么人是一个社会价值观的问题,是我们的教育之根本。
课程的最终目标是育人,培育适合社会发展的人。
而当今社会需要具有创新、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核心素养的人才。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们构建“养素”课程。
二、“养素”课程的内容及内涵(一)“养素”课程体系 “养素”一词出自嵇康诗“志在守朴,养素全真”。
素,本色、本质也。
养素,即涵养素性,修养并保持其本性。
这里的“养素”是指涵养素性、培育素质。
“养素课程”是遵循教育规律,基于学生认知,涵养学生素性、培养学生素质的过程。
“养素课程”包括“公民素养课程、文化素养课程、身心素养课程、审美素养课程、综合素养课程”。
x小学章程核准稿
学校章程(核准稿)邹城市xx小学二〇一五年十一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办学理念与学校文化 (2)第三章学校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 (3)第四章教育教学管理 (6)第五章学生 (11)第六章教职工 (13)第七章学校资产 (15)第八章学校与家庭、社会 (17)第九章附则 (18)邹城市xx镇xx小学章程(2015年11月10日经全体教职工大会审议,2015年11月12日经校务委员会通过,2015年11月16日经邹城市教育局同意备案,自2015年11月16日起正式生效。
)序言邹城市xx镇xx小学原名大xx联校,始建于1948年初,原校址在大xx村东南大庙。
1964年2月迁入现址,1968年为xx联中附设小学。
1997年2月学校改名为邹城市xx镇xx小学。
多年来,学校立足乡村教育,办学条件逐步改善,社会声誉、师生整体素质、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高,初步形成了邹东乡村教育的特有风格。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保障学校依法自主管理,保障学生与教职工合法权益,全面提高办学品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本校全称为邹城市xx镇xx小学,英文表述为00000 primary school of Xianchen town in Zoucheng city;住所地址为邹城市xx镇大xx村,邮政编码为270000;官方网址为http://邹城市xx镇xx小学.公益,注册域名为邹城市xx镇xx小学.公益。
第三条本校由邹城市教育局举办,经邹城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登记,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本校为实施六年制小学教育的全日制公办教育机构,具有法人资格,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第四条学校面向xx管区范围内招生,招生对象为年满6周岁的适龄儿童。
学校实施初等义务教育,学制为6年,6个教学班,总体不超过270人。
用文化培根铸魂以道德启智润心——济宁市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道德建设的实践探索
用文化培根铸魂以道德启智润心 ——济宁市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道德建设的实践探索发布时间:2022-09-21T03:12:27.094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5月第10期作者:黄玉体[导读]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道德建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黄玉体(中共济宁市委讲师团山东济宁 272000)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道德建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为加强新时代道德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山东省济宁市是孔子、孟子、颜子、曾子、子思子五大圣人的故乡,儒家文化发源地和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
济宁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论述,着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厚植道德土壤,积极探索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人们思想意识、道德观念、行为养成的有效方法路径,用文化培根铸魂,以道德启智润心,让向善向上成为强大精神力量,为加快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道德支撑,为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凝聚起磅礴力量。
一、坚持以文铸魂,夯实理想信念之基。
道德建设,必须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下功夫,在推动理论宣传普及上下功夫,切实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推动理想信念教育走深走实。
济宁着力培育干部为政之德,打造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基地,构建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礼乐教学相结合的培训体系,以党员干部的良好操守引领全社会的道德风尚。
广泛开展体验式、感悟式学习,机关大讲堂、春秋讲坛、孟母大讲堂、尼山书院国学公开课亮点纷呈,在干部群众中掀起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弘扬传统美德的热潮。
完善理论宣讲普及体系,深化“五讲六进?百姓宣讲”和“习语润儒乡”系列宣讲活动,推出“乡土讲师团”、“五老”宣讲队、庄户宣讲团等一批形式鲜活的百姓宣讲品牌,促进干部群众在理想信念、道德观念上紧密团结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