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人类无穷的欲望资源稀少性scarcity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稀缺性:稀缺性(Scarcity)是指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而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所拥有的所有物品和劳务。

’2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研究构成整个经济体系最小的基本决策单位的经济行为,这些单位有:作为消费决策单位的家庭,作为生产决策单位的企业3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运行,分析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4需求:5低档品:是指商品的需求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随着收入的减少而增加,那么我们就称这种商品为低档品6替代品:是指可以替代这种商品消费的另外一种商品7互补品:是指必须和该商品一起消费的另外一种商品8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种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供给市场销售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9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衡量商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10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用来测量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变化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11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用来测量某种商品需求量对相关商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12供给的价格弹性:指的是一种商品或劳务的供给对该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它等于供给量的相对变化与价格的相对变化之比13恩格尔系数:是指根据恩格尔定律而得出的比例数14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追加一单位某商品的消费所能增加的总效用15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其数量的增加而不断减少的现象,被称之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16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根据其边际效用大小而愿意支付的价格总额与实际支付的价格总额之间就会出现差额,此种差额被称为消费者剩余17无差异曲线:是表示在偏好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获得满足程度相等的商品组合点轨迹18边际效用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替代率变动的趋势是逐渐减少的,这就是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19替代效应:由替代品价格相对变化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叫做替代效应20收入效应:如果其他情况不变特别是消费者的货币收入不变,价格下降意味着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增加,从而可以增加对该商品的消费。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1第一章导言一、经济学Economy,一词有节约之意。

N.G. 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中说:经济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其意为“管理一个家庭的人”。

经济学无疑是关于经济的学问。

而经济问题总面临着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即任何社会或个人总无法得到其想要的一切。

这就引发了一个稀缺的问题。

稀缺性(Scarcity)是指欲望总是超过了能用于满足的资源。

经济活动就是人们克服稀缺性的活动,经济学当然就是关于资源稀缺性的学问。

萨缪尔森:“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使用稀缺资源来生产有价值的产品,并在不同集团之间分配这些产品(的学科)。

”曼昆: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牛津经济学辞典》:Economics:一种有关稀缺的资源如何被或应该被分配的研究。

总之,经济学就是关于人们如何利用稀缺资源的一门学科。

经济包括经济主体和市场。

经济活动中的主体(Economic Agents)是作出最优化的选择或经济决策的一方。

基本经济主体包括:居民户(Households)、厂商(Firms)、政府(Goverments)。

经济主体之间的联系就是市场。

市场是任何一种方便于买卖的安排。

市场包括: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产品市场是产品和劳务买卖的市场。

要素市场是各种生产要素买卖的市场。

生产要素是经济中的生产性资源,分为劳动、土地、资本。

经济学研究的对象:生产与消费、收入分配、就业、货币、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国际贸易等经济学表述方法分为实证的和规范的两种。

以实证表述为内容的经济学为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即关于“是什么”的表达。

以规范表述为内容的经济学为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即关于“应该是什么”的表述。

二、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是把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些生产要素转化为产品与劳务的过程。

由于资源是稀缺的,也就限制了所能生产的结果,即,能生产某一数量和不能生产某一数量。

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PPF),表示了能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与不能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之间的界线。

微观经济学 --- 第一章{导论} 参考答案

微观经济学 --- 第一章{导论} 参考答案

第一章部分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此处未列出的请大家自己写出答案)1.经济学(economics)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于相互竞争的用途之中以使人类欲望得到最大满足的科学。

经济学的目标是有效利用稀缺资源来生产商品和劳务,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它们合理地分配给社会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

2.资源的稀缺性(scarcity)是指人们的欲望总是超过了能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时的状态。

3.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是主要以单个经济主体(即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或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些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选择以实现其最优配置的科学。

4.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其主要着眼于对经济总量的研究,如国民生产总值的水平及其增长率、利率、失业,以及通货膨胀等。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总体经济行为与总量经济的关系。

5.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是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等问题时所使用的方法。

这种方法旨在揭示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和因果关系,其局限在于仅对能证实的观点进行分析。

6.规范分析(normal analysis)是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是怎样解决的”等问题时所使用的方法。

这种分析方法一般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突出某些准则作为经济理论的前提和指定政策的依据,并考察如何才能符合这些准则。

这种方法表达了对某一经济主题的个人的或集体的观点或价值判断,但难以通过事实证明是对是错。

7.均衡分析(equilibrium analysis)是指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研究经济主体决策时的各种变量能够达到均衡时应具备的条件的方法。

均衡分析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分析(partial equilibrium analysis)和一般均衡分析(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经济学原理 课件ppt

经济学原理 课件ppt

A
A
B
要素增加
B
技术进步
2.解决经济问题的制度选择
A.共同的问题 生产什么(What) 怎样生产(How) 为谁生产(for Whom)
B. 不同的制度选择
2.解决经济问题的制度选择
经济制度 产权所有 决策层次 配置机制 分配方式
“社会主义” 公有 中央 计划
按劳分配
“资本主义” 私有 分散 市场
New cars
1.20
ELASTIC
Charitable giving
1.29
Marijuana
1.50
Air travel
2.40
Toilet articles, preparations
3.04
Motion pictures
3.70
数据来源:Principles of Economics,Richard,w.Tresch,1994 ,P 120
预期(收入、价格) 政府政策(税收、补贴)
2、需求(G)
G.决定市场需求变动的因素: 消费者的人数
3、供给(A-C)
A.定义:在不同的价格下厂商愿意生产和出售的商 品和服务的数量
B.供给表与供给曲线 供给表:表示一种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 的表格 供给曲线:一种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 图形
p
P
超额供给
供给
需求 Q
超额需求
Q
C.市场均衡的变动
需求变动的影响
S
D1
D2
需求增加
供给变动的影响
S1 S2 D2 供给增加
需求与供给都变动的影响
S1 S2
D2 D1
供给需求都增加
其他条件不变时,

《经济学基础》教案

《经济学基础》教案

第一讲学时2第一章经济学导论【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该明确什么是经济学,了解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掌握经济学十大原理,了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含义与运用,经济学十大原理的含义与理解。

【教学内容】第一节什么是经济学一、经济学的定义导入案例1—1:关于水资源短缺问题——资源的稀缺性与经济学的重要性水,一个沉重的话题。

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拥有量2300吨,为全球人均拥有量的1/4。

城市贫水状况更为严峻:全国660多座城市中有380座城市缺水,128座城市严重缺水,每年城市缺水量达58亿立方米,由此损失的工业产值达2300亿元。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水资源的缺口也越来越大。

据测算,到2010年,我国城市年缺水量将达200亿立方米。

几乎全世界所有主要城市在进入21世纪时都将面临水危机。

素有"东方水都"之称的上海,三面临水,头上还顶着"一盆"太湖水,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可近些年由于苏州河和黄浦江一些河段受污染,导致该城市水厂取水口"节节败退"。

每到枯水季节,太湖流入黄浦江的水减少,加上受潮水顶托,黄浦江下游的污水和东海咸潮上溯,造成向江浙两省"借水"吃的窘境。

导入案例1—2 《南柯一梦西》——人的欲望的无限性与选择性的关系终日奔忙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天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做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跨鹤飞;若要使人心理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问题1:空气、水、食物、钻石任你选择你最喜欢哪样?分析:据说,人如果3分钟不呼吸就会憋死,3天不喝水会渴死,7天不吃饭会饿死,对于人的生存来讲,空气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水和食物,没有钻石照样能好好活着。

经济学导论

经济学导论

经济学导论学习内容1.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2.稀缺性是经济学研究的根本3.由于稀缺性,人类不得不进行选择4.为减少稀缺,人类社会学会分工和交换5.稀缺性不仅仅引起了选择,而且还引起了竞争与合作6.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整个西方经济学的基础。

7.由于经济学研究涉及人,往往其研究不得不涉及经济学家本身的价值观,故经济学又分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学习重点1.人类生活在一个存在稀缺性的世界上。

2.经济学就是研究社会如何使用稀缺资源来生产有价值的产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

3.面对着稀缺性,人类社会必须作出选择。

稀缺性和选择4.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相互区别,前者采用个量的分析方法,后者采用总量的分析方法。

但是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的:首先,宏观经济学研究的经济总量是由微观经济学研究的经济个量综合而成的。

其次,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是互为条件的。

例如,宏观经济学在研究总产量的时候,主要研究社会的储蓄、投资等经济总量对总产量的影响,至于各个企业的产量怎样受企业的成本、利润和消费者偏好的影响等微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在分析中当作已知的前提。

5.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实证经济学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它所得出的结论可以根据事实来进行检验,也不会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规范经济学本身则没有客观性,它所得出的结论要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

但是,规范经济学要以实证经济学为基础;实证经济学则离不开规范经济学在某种程度上的指导。

重要概念稀缺性,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实证经济学,规范经济学①.稀缺性:(scarcity)是指欲望总是超过了能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

②.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考察对象。

它分析的是个别市场的经济活动和个别企业、个别消费者、个别资源所有者的经济行为。

因而它也称为个量分析或个体分析。

③.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作为考察对象。

它分析的是整个经济社会中有关经济总量及其变化,因而它也称为总量分析或总体分析。

微观经济学(1——4章)习题汇总,含答案

微观经济学(1——4章)习题汇总,含答案

微观经济学(1——4章)习题汇总,含答案第一章微观经济学绪论一、名词解释1.经济学(economics)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于相互竞争的用途之中以使人类欲望得到最大满足的科学。

经济学的目标是有效利用稀缺资源来生产商品和劳务,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它们合理地分配给社会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

2.资源的稀缺性(scarcity)是指人们的欲望总是超过了能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时的状态。

3.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是主要以单个经济主体(即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或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些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选择以实现其最优配置的科学。

4.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其主要着眼于对经济总量的研究,如国民生产总值的水平及其增长率、利率、失业,以及通货膨胀等。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总体经济行为与总量经济的关系。

5.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是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等问题时所使用的方法。

这种方法旨在揭示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和因果关系,其局限在于仅对能证实的观点进行分析。

6.规范分析(normal analysis)是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是怎样解决的”等问题时所使用的方法。

这种分析方法一般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突出某些准则作为经济理论的前提和指定政策的依据,并考察如何才能符合这些准则。

这种方法表达了对某一经济主题的个人的或集体的观点或价值判断,但难以通过事实证明是对是错。

7.均衡分析(equilibrium analysis)是指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研究经济主体决策时的各种变量能够达到均衡时应具备的条件的方法。

均衡分析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分析(partial equilibrium analysis)和一般均衡分析(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微观经济学重点难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重点难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重点难点总结微观经济学重点难点总结总计:151=1.8+2.22+3.23+4.18+5.10+6.9+7.1+8.26+9.11+10.11+12.12第⼀章绪论8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途之间进⾏合理配置以满⾜⼈们⽆限需要的⼀门科学。

1、资源稀缺(有限)性Scarcity——经济学的出发点2、选择时出现机会成本,机会成本的定义3、与机会成本概念密切相关的⼀个概念:⽣产可能性边界的定义4、经济学的组成(定义、研究对象、解决问题、核⼼理论)5、经济学的基本假定条件——理性⼈的特征6、经济学的研究⽅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定义7、市场界定——市场的范围P9:地理范围、产品范围8、实际价格与名义价格的定义P12第⼆章供需理论和弹性221、需求的定义2、影响需求(需求量)的因素3、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的定义及图⽰4、供给的定义5、影响供给(供给量)的因素6、供给量变动和供给变动的定义及图⽰7、市场均衡的定义及均衡变动分析8、需求价格弹性定义及公式9、需求价格弧弹性分类及图⽰10、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分类及图⽰11、需求价格点弹性的⼏何测定:图⽰分析的结论12、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五种类型及图⽰13、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14、弹性与收益的关系15、需求收⼊弹性定义及分类16、需求交叉弹性定义及分类17、供给(价格)弹性的定义及公式、分类18、供给(价格)点弹性的定义及公式19、供给(价格)点弹性的⼏何测定⽅法(⽅法同需求价格点弹性的⼏何测定)、分类20、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21、短期的需求弹性和长期的需求弹性的分析及图⽰22、长短期收⼊弹性的分析及图⽰第三章效⽤论231、总效⽤、边际效⽤的定义及公式2、边际效⽤递减规律的内容3、货币的边际效⽤的定义及公式4、基数效⽤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5、马歇尔需求曲线的推导6、消费者剩余的定义及计算7、⽆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s定义8、⽆差异曲线的特征9、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法则的内容10、完全替代品的⽆差异曲线11、完全互补品的⽆差异曲线12、中性商品⽆差异曲线13、厌恶品的⽆差异曲线14、预算线的定义15、序数效⽤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及计算应⽤16、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的推导及计算应⽤17、价格效应(PE)=替代效应(SE)+收⼊效应(IE) 的定义18、实际(真实)收⼊不变的含义Hicks的定义、斯勒茨基的定义19、正常品、低档品、吉芬商品的(希克斯和斯勒茨基)替代效应和收⼊效应的分析及结论对⽐20、直接显⽰偏好的图⽰分析21、间接显⽰偏好的图⽰分析22、显⽰性偏好弱公理(WARP)的内容23、显⽰性偏好强公理(SARP)的内容第四章⽣产论181、短期和长期的区别2、⽣产函数的定义3、短期⽣产函数的公式4、总产量(total product)、平均产量(average product )和边际产量的定义5、TP、AP、MP三条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6、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内容7、可变投⼊要素的合理区间的判定8、最优要素的投⼊量的确定9、等产量曲线定义10、等产量线的特征11、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法则12、固定投⼊⽐例等产量线13、完全替代型等产量线14、企业预算线的定义15、⽣产者均衡——⽣产要素最优组合的定义16、等斜线的定义及图⽰17、扩展线的定义及图⽰18、规模报酬的三种类型及计算应⽤第五章成本论101、沉淀成本的定义及应⽤2、显成本、隐成本的定义3、经济利润、会计利润、正常利润的区别4、TC、TFC、TVC、AC、A VC、AFC、MC的定义及关系5、边际报酬与成本的关系6、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定义7、规模经济通常是以成本—产出弹性(E C)来计量的,E C的公式8、长期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9、从STC曲线推导出LTC曲线10、从SMC曲线推导LMC曲线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91、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2、完全竞争⼚商的收益曲线:TR、AR、MR的定义及三者关系3、⼚商实现利润最⼤化的条件4、完全竞争⼚商的短期均衡:五种情况的图⽰分析及应⽤5、完全竞争⼚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图⽰分析6、⾏业的短期供给曲线与⼚商短期供给曲线的关系7、⽣产者剩余的定义及图⽰分析8、完全竞争⼚商的长期均衡的条件及图⽰分析9、成本不变、成本递增、成本递减⾏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的图⽰分析及结论第七章完全竞争市场的福利分析1价格⾼于(低于)市场出清价格时的福利损失分析第⼋章不完全竞争市场261、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2、完全垄断⼚商的收益曲线:TR、AR、MR的定义及三者关系3、MR、价格和需求弹性之间的关系4、完全垄断⼚商的短期均衡:五种情况MR=SMC5、垄断⼚商的长期均衡条件:MR=LMC=SMC6、垄断定价的⼀个经验法则:(P-MC)/P = -1/E d 也可以写成:P = MC / [1+(1/E d)]7、勒纳的垄断势⼒度(Lerner’s Index of Monopoly Power):L = (P - MC)/P8、价格歧视的条件9、⼀级价格歧视(First 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的定义及与垄断定价相⽐,社会福利有何变化?10、⼆级价格歧视的定义及分析11、三级价格歧视的定义及分析12、跨期价格歧视和⾼峰负荷定价的定义及分析13、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14、主观需求曲线和客观需求曲线的定义及图⽰分析15、垄断竞争⼚商的短期均衡的图⽰分析16、垄断竞争⼚商的长期均衡的图⽰分析17、垄断竞争⼚商所采⽤的竞争⽅式18、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市场的对⽐19、寡头市场(oligopoly)的特征20、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的定义21、古尔诺模型的假设、图⽰分析及结论22、伯川德Bertrand model模型的假设、分析及结论23、囚徒困境的分析24、斯威齐模型的假设、图⽰分析及结论25、主导⼚商定价模型的图⽰分析及结论26、欧佩克的定价分析第九章要素市场均衡121、⽣产要素需求的特点2、⼚商使⽤⽣产要素的原则3、(使⽤⽣产要素的边际收益)MRP的定义4、(使⽤⽣产要素的边际成本)ME的定义5、要素需求者⾯临的需求曲线的推导6、要素的需求曲线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的关系7、从⼚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的分析过程8、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9、劳动市场均衡⼯资的决定10、地租(R)的决定及经济租⾦11、衡量社会收⼊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的定义及分析第⼗章⼀般均衡理论和经济效率111、局部均衡与⼀般均衡的定义2、帕累托最优标准的定义3、帕累托改进的定义4、交换的帕雷托最优条件5、Edgeworth盒形图的定义及交换的帕累托最优分析6、纯交换中的契约线的分析7、⽣产的帕雷托最优条件8、⽣产中的契约线的分析9、交换和⽣产的帕雷托最优条件10、边际产品转换率[⽣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的定义及公式11、完全竞争市场能够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原因第⼗⼀章市场失灵及其表现12“看不见的⼿”只有在健全的市场机制中才能有效1、市场失灵的定义2、外部性的定义及分类3、社会成本与社会收益的定义4、负外部性导致资源配置过度的分析过程5、正外部性导致资源配置不⾜的分析过程6、外部性的解决思路7、科斯定理的内容8、公共物品的特征9、“免费搭车”问题10、不完全信息与信息不对称的定义11、信息不对称产⽣的问题及其解决12、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的定义。

经济学基础知识

经济学基础知识


Company Logo
关于经济人假设 的说明
几点理解: 1,“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给出 一个人的行为准则,预测给定情况下一个人的行为和选 择,建立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2,这里假设不同于平常所讲的假设。平常所讲假设含 有设想、虚拟、不现实之意(举例),这里的假设作为 一种研究方法,是从现有的资料和自身的体验所得出的 结论(举例),但还不能完全肯定其普遍意义,所以成 为假设,并把此作为普遍成立的结论来推导出更多的结 论,建立理论体系。 3,假设的有效性决定理论的有效性。经纪人假设虽未 能反映人的所有行为(如乐于助人,舍己救人等),但 反映人类行为的多数情况,故建立经纪人假设上的经济 学理论基本反映生活实际。
Company Logo来自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的政策主张仍然是自由放任,将研 究重心由过去侧重供给转向了强调消费和需求。 他们明确地把资源配置作为经济学研究的中心, 论述了价格如何使社会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从 而在理论上证明了以价格为中心的市场机制的完 善性。
Company Logo

供给理论:供给
供给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 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商品量。 理解供给概念,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供给也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生产 者愿意出售,二是生产者有供给能力 。供给欲 望和供给能力的统一。 第二,供给也分为单个供给和市场供给。

Company Logo
当代西方经济学
四、当代西方经济学一一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时期 (当代西方经济学是以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的出现 为标志的 ) 这一时期的经济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凯恩斯革命时期。这一时期从20世纪30年代到 50年代之前 。 第二阶段是凯恩斯主义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从20世纪50年 代到60年代未。 第三阶段是自由放任思想复兴时期。这一时期始于20世纪 70年代。 自由市场万能的理论,各国政府深信的“市场 机制最有效,政府干预越少越好”。

经济学的含义

经济学的含义
12
经济学的定义
经济学是研究个人、企业、政府以及其他 组织如何在社会内进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 何决定社会稀缺资源的使用的科学。或者,简 单地说,经济学是研究在一定制度下,稀缺资 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13
二、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一)经济人假设 (1)在经济活动中,经济主体(消费者、厂商和政府等)
所追求的惟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2)经济人具有完全的理性。 (3)在遵守市场秩序的前提下,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1)为什么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充分就 业”(Full Employment)问题。
(2)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为什么产量有时高 有时低? “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问题。
(3)商品社会货币购买力的变动对“衣服与食 品的矛盾”所引起的各种问题的解决都影响很大。 “通货膨胀(紧缩)”(Inflation,Deflation)问题。
西方经济学
经济学的含义
一、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 (一)欲望 欲望是指人们的需要,也是人们的一种心 理感觉。 欲望的基本特点在于其无限性。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稀缺性
● 人类经济问题的根源在于资源的有限性; ● 资源一般都具有多用途性; ● 既有限又有多用途的资源称为稀缺资源。
3
稀缺性(Scarcity)
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 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 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问题:
—— 为什么社会所能生产的衣服与食品是有限的? —— 社会在生产的可能组合中选择哪一种? —— 为什么有时社会生产的组合达不到生产可能性边
界,而只在其内部? —— 如何使社会生产的组合超过生产可能性曲线,到

经济学基础导论

经济学基础导论
• (3)曲线AF线外的任何一点上(如H点上)是大炮与黄油更 大数量的组合,但在现有资源条件下无法实现,怎样才能使 社会生产的大炮与黄油的组合超出AF曲线?
• 以上三个问题事实上涉及到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在下面的篇幅中我们予以解析。
2.选择 在解决资源的稀缺性与生产和需求欲望之间 的矛盾时,每个民族、每个社会、每个国家、 每个历史时期都必须解决三个基本的经济学问 题。 一是生产什么(物品和劳务)?生产多少? 二是如何来生产(这些物品和劳务)? 三是为谁生产?以及怎样在社会成员中分配 这些物品和劳务? 这三个问题是经济学家最关心的问题,也是 一切经济体制所共有的问题,虽然不同的经济 体制会以不同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 2.计划经济
• 计划经济是由中央政府作出有关生产和分配的所有重大决策的经济 制度。计划经济的特点是资源的流动通过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和 行政命令来推动;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由中央计划调节 。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依靠计划来实现。
3.混合经济
当代社会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采取完全的市场经济或计 划经济,所有的社会都是既带有市场成分也带有计划成分 的混合经济。混合经济是一种市场和计划相结合的资源配 置方式。混合经济的特点是:一方面资源配置基本上是市 场决定的,另一方面政府又通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及其 他政策对私人经济决策施加影响。
• 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盛行之后,这种着重研 究个体经济行为的传统理论,就被称为微观经济 学。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市场出清,即资源流动没有任何障碍; 完全理性,即消费者与厂商都是以利己 为目的的经济人,他们自觉的按利益最大 化的原则行事,既能把最大化作为目标, 又知道如何实现最大化; 完全信息,是指消费者和厂商可以免费 而迅速的获得各种市场信息。

scarcity构词法

scarcity构词法

scarcity构词法
"Scarcity" 是一个由 "scarce" 这个形容词衍生而来的名词。

"Scarce" 的意思是稀缺的、不足的,而 "scarcity" 则表示稀缺或
不足的状态或情况。

这种构词法在英语中很常见,通过在形容词后
面加上 "-ity" 后缀来构成相应的名词形式。

这种形式变化的方式
使得我们可以从形容词中派生出表示状态或特征的名词,从而丰富
了词汇表达的多样性。

在讨论经济学、资源分配或社会学等领域时,"scarcity" 这个词经常被用到,用以描述资源短缺的情况,以及由
此产生的影响和挑战。

resource的特点

resource的特点

resource的特点资源是指能够满足人类需求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东西。

资源的特点主要包括稀缺性、有限性、可替代性、价值性、可再生性和不可再生性等。

首先,资源具有稀缺性。

资源的供给量是有限的,而人类的需求是无限的。

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经济活动需要各种资源来满足,但是资源的供给总量是有限的。

例如,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如石油、矿产、水等都是有限的,人类对这些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而资源供给不能无限制地增加。

因此,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必须合理利用和管理。

其次,资源具有有限性。

资源的存在和供给是有限的。

资源有时会因为地理位置、技术条件、人力和资本等方面的限制而导致供给不足。

例如,某些国家或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无法获得丰富的自然资源,因此在经济发展中可能面临资源匮乏的问题。

资源的有限性也要求人们在使用资源时要长远思考,注重可持续发展。

此外,资源具有可替代性。

资源的替代性是指在满足人类需求的过程中,某些资源可以用其他资源来替代。

人类一直在不断寻找替代性资源,以应对某些资源的短缺或耗尽。

例如,当石油资源逐渐减少时,人们开始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

资源的可替代性使得人类有可能在资源紧缺时找到其他的解决方案。

资源还具有价值性。

资源的价值是人们根据其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作用而确定的。

不同的资源有不同的价值,而资源的价值随着人们对其需求的变化而变化。

资源的价值性使得资源成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要素。

人们通过资源的交换和利用来满足自身需求,因此资源的价值对于资源的配置和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资源还可以根据其可再生性和不可再生性来分类。

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可以通过自然过程或人工种植等方式得到更新和恢复的资源,如太阳能、水力能等。

这些资源的使用不会引起资源数量的减少和枯竭。

不可再生资源是指一旦使用完毕就无法再生的资源,如石油、煤炭、自然气等。

这些资源的使用会导致资源数量的逐渐减少和枯竭,因此需要谨慎使用和开发。

稀缺性(scarcity)

稀缺性(scarcity)

稀缺性(scarcity)稀缺性的概念在经济理论中起着至为重要的作用。

有的经济学家真的认为这个概念是给经济学术语下个恰当定义时所必不可少的。

最好的例子也许就是瓦尔拉(Walras)给社会财富即经济货物下的定义。

他说“所谓社会财富,我指的是所有稀缺的东西,物质的或非物质的(这里无论指何者都无关紧要),也就是说,它一方面对我们有用,另一方面它可以供给我们使用的数量却是有限的”(1926年,第65页。

)瓦尔拉解释说,“有用”是指“能满足我们的某种需要”,而“数量有限”,则意味着有一引起东西“存在的数量个人的需要”,如空气、水等,这些东西任何人都能随心所欲地获取,称不上是社会财富。

只有当它们稀有时,才能被认为是社会财富的一部分。

由于存在稀缺性和有用性,瓦尔拉提出了3项重要推论:(1)“数量有限的有用之物是可以被占有的”,这是财产理论中很重要的思想,也是经济学和法学所共同研究的对象;(2)“数量有限的有用之物是具有价值和可以交换的”,即所有可以被占有之物都可以和别人所有的他物按一定的交换率(叫做价格)进行交换。

因此,经济学典型地研究市场的定价问题;(3)“数量有限的有用之物可以由产业制造出来和成倍增加。

换言之,它们可以再生产”。

因此,经济学必须把商品生产或产业作为主要研究课题之一。

那时的所有经济学家都普遍接受这一稀缺性概念,罗宾斯(Robbins)在他的著名的经济学定义中也加以采用。

罗宾斯很了解韦伯(Weber)的方法论,所以他不接受马歇尔(Marshall)等经济学家所采用的“唯物主义的”经济学定义,即认为经济学是研究物质福利形成的因素的科学。

由于不生产任何物质的活动也可以获得收入(像音乐、文学等),倘采用这一经济学定义,就有许多经济活动被排斥在外了。

与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说法相反,劳动就是“生产性的”,即使在它并不生产物质商品时也是这样。

因此,罗宾斯的结论是,“不管经济学所关心的是什么”,但“它并不是如此关心物质福利形成因素的”(1932年,第9页)。

经济学短缺的例子

经济学短缺的例子

稀缺(scarcity)所谓的稀缺,并不是绝对的数量多少,而是指相对于人们无限多样、不断上升的需求来说,用以满足这些需求的多寡,级有用的资源总是相对不足的。

简而言之,长时间的“供不应求”即为“稀缺”,而“稀缺”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商品或人才的“价格的不断攀升”。

稀缺是经济物品的显著特征之一。

经济物品的稀缺并不意味着它是稀少的,而是指它不可以免费得到。

要得到这样一种物品,必须自己生产或用其他经济品来加以交换。

“稀缺”二字,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含义。

一个是稀有的,另一个是紧缺的,有人说满足其中任何一个条件就是稀缺,也有人说只要满足其一就是稀缺。

其实我觉得可以中和一下。

首先,稀缺资源代表着有一定的需求性和稀有性。

所谓“稀缺性资源”,就是少而珍贵的资源,物以稀为贵,所以有用的东西其价值一定不菲,但一些艺术界中值得珍藏的东西,它的使用价值很高吗?不一定,但它的历史纪念意义必定非凡。

所以一些实用性不高的东西要想成为“稀缺”资源,首先数量少是一个条件,第二个条件是要有人欣赏,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指标。

想当年的和氏璧,刚出土时并没有人欣赏,而后成了玉玺却是稀世奇珍,就是这个道理。

在西方经济学中:稀缺是指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是稀少短缺的。

在经济学里,稀缺被用来描述资源的有限可获得性,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但资源是有限的,相对于无限的欲望,有限的资源就是稀缺。

稀缺是指这样一个状态:相对与需求,物品总是有限的。

实事求是的观察家都不会否认,尽管经历了两个世纪的经济增长,美国的生产能力还是不能完全满足每个人的欲望。

如果将所有的需要加总起来的话,你立刻就会发现,现有的物品和劳务根本就无法满足每个人的消费欲望的很小的一部分!我们的国民产出须得扩大很多很多倍,才有可能使的普通的美国人都能达到医生或联赛棒球手那样高的生活水准。

更何况是在美国以外的国家,特别是非洲和亚洲地区。

那里,成千上万的人甚至还处于饥寒交迫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1.2 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合理的假設
假設是為了簡化現實的複雜性,是為了研究與 分析的目的 正確的推論 理論可以用來研究或驗證事實 ,一般常見的推 理謬誤有
合成謬誤(fallacy of composition):以偏概全 認為對個體行為者有利的事,對所有行為者也一定有 利。誤將個體反應的現象,視之為整體亦屬必然 分割謬誤(fallacy of division):以全概偏 誤認為對整體有利的,對個體也一定有利。誤將整體 方為正確的事,用之於解釋個體的行為現象 因果謬誤(fallacy of false course) 觀察到先後發生的現象,就以為兩者間存在一者為因, 另一為果的印象
資源稀少性(scarcity)與限制下選擇(續)
五個核心概念:抵換、誘因、交換、資訊、 分配 三個主要市場:市場是泛指任何有助於買賣 雙方取得資訊及完成交易之安排與設計。產 品、資本與勞動是經濟活動中的三個主要市 場

3
1.1 經濟學的意義與內容
資源稀少性(scarcity)與限制下選擇(續)

5
1.1 經濟學的意義與內容
經濟學的內容(續)
根據研究性質可分為:
唯真經濟學(positive economics) 又稱實證經濟學,是以客觀的態度來研究實 際的經濟現象或對未來做預測,只就事情本 身剖析事理的邏輯性,並不做是非好壞的主 觀價值判斷 唯善經濟學(normative economics) 又稱規範經濟學,是以分析者主觀的價值標 準,對任何經濟決策的選擇,尤其是針對公 共政策討論其合理性與可行性,分析其利弊 得失,旨在求其盡善

7
1.2 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經濟學的基本問題架構
由於資源的稀少性與多用途,必須衡量輕重緩 急、先後次序、分配與效率等因素做最適當的 選擇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
就是選擇的一種取捨(trade-offs)關係
8

1.3 機會成本、生產可能線與理性抉擇





機會成本:經濟學所謂的成本指的是機會成本,又稱經濟成本。意指『放棄的其他 用途中,價值最高者』。 經濟利潤:一般在經濟學中所稱的成本與利潤和會計學所稱的不一樣。因為經濟學 以機會成本的觀念來定義,而會計學只考慮有客觀憑證的會計成本,因此經濟利潤 比會計利潤小。 機會成本、會計成本與內含成本: 經濟成本包括外露成本與內含成本。 會計成本:又稱外露成本或外顯成本。指的是廠商從事財貨之生產時使用別人的的 生產要素,必須以貨幣方式實際對外支付的成本,包括工資、地租、利息等。此成 本可以明顯的從會記帳上看出,故稱之。 內含成本:又稱隱藏性成本,指的是廠商從事財貨之生產時使用自己的的生產要素 所應享有的報酬,但不必以貨幣方式實際對外支付,此成本無法從會記帳上,而實 際上應該負擔的成本。內含成本是廠商經營企業的誘因,也稱之為廠商的正常利潤。 經濟利潤、會計利潤與正常利潤 會計利潤:總收益-會計成本﹝外露成本﹞ 經濟利潤:總收益-經濟成本=總收益-會計成本-內含成本=會計利潤-內含成本 =會計利潤-正常利潤<會計利潤 正常利潤:彌補一企業家承擔風險,經營管理等企業功能而對企業家的最低支付報 酬稱為正常利潤。故正常利潤也是企『經濟成本』的一部份,若此一支付水準無法 獲得滿足,則企業家將退出此產業。 由於資源的稀少性,我們必須做選擇,藉以解決生活在社會中所面臨的下列基本問 題

市場、財產與產權
財產是一種權利,意味著財產是人與人之間的一 種基本關係,而不是人與事物的關係 產權是權利的交換,過程中產生交易成本 (transaction cost) 交易成本是指交易價格之外,在契約形成時為取 得資訊、進行談判與完成簽約之成本,及在契約 執行期間為降低風險與遵守律法之相關成本
1.1 經濟學的意義與內容
經濟學是一門行為社會科學,行為是一種選擇,主要是探討如何選
擇與分配有限的資源,用來生產物品與服務,提供大眾目前與將來 的消費,滿足人類無窮的慾望
資源稀少性(scarcity)與限制下選擇 稀少法則:任何一個社會不論他所擁有的經濟資源是如何的豐富,但 是在任何時間,將無法同時滿足其人民的一切慾望,這種情況我們稱 之為稀少法則。 稀少不同於貧窮與短缺,稀少是一切經濟問題發生的主要原因。因為 資源的西缺,人類的慾望無窮,便產生種種的經濟問題。包括:生產 什麼、生產多少,雇用什麼生產要素以及雇用多少,消費什麼以及消 費多少等經濟問題。 價格機能或一隻看不見的手:指的是一各不具人格而超出個人影響之 外的力量,透過這種力量便解決了現代經濟生活上的基本問題:生產 什麼財貨、如何生產、生產多少、如何分配。 經濟資源(economic resource):

4
1.1 經濟學的意義與內容
經濟學的內容
根據研究對象可分為:
個體經濟學(microeconomics) 以個別的經濟單位如個人、家庭、廠商等為研究對象, 研究其如何進行生產與消費,這其中包括在不同的市 場結構下數量與價格的決定 。 就構成經濟體系的經濟個體 總體經濟學(macroeconomics) 以總合的經濟群體包括家計與企業部門、政府、中央 銀行為研究對象,討論國民生產、就業、物價、貨幣、 匯率與利率之決定與其間之因果關係


必須付出代價才能取得 經濟財(economic goods):具稀少性的財貨 免費資源(free resource):無須付出代價即能取得之資源 免費財(free goods):不具稀少性的財貨 為何能做選擇?因為資源的多用途性(alternative uses)
2
1.1 經濟學的意義與內容

生產什麼?如何生產?生產多少?由誰生產?為誰生產?何處生產?何時生產? 9
1.3 機會成本、生產可能線與理性抉擇
生產可能線(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 PPC) 一個經濟體,在一定的時間內,將所有可 使用的固定資源,做最充分有效的運用, 在現行的生產技術下,所能產出的兩類產 品之最大產量組合之軌跡 基本條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