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审美本质
考研笔记、王宏建《艺术概论》3
【考研笔记】王宏建《艺术概论》3第三节艺术的审美本质一.艺术与美的关系(一).艺术反映现实美现实美:现实中美的事物的美,可分为自然美和社会美自然美:自然界中存在的美,自然事物的美社会美:人类社会关系中的美,社会事物的美艺术反映现实美,现实中美的事物或事物的美,是艺术的有力依据或根源,艺术与美的关系首先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二).艺术创造艺术美所谓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的美是由创作主体的审美认识而产生、“按照美的规律”并为着美的目的而创造的事物的美。
1、与现实美不同,它是人为的,是人的合目的性与规律性的审美创造。
与现实美不同,艺术美是更高一等的美;艺术美则是比较鲜明,比较集中,比较完全,比较充分。
2、艺术美是人对现实审美认识的集中表现,是艺术家根据美的现实而创造出来的第二现实的美。
艺术不仅可以反映现实的美,而且可以创造艺术美,还可以通过主体的意识作用把现实中原本不美的或丑的事物转化为艺术美,《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就是典型的代表。
(三)艺术是审美对象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它是现实美的反映,也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它又是生产艺术作品、创作艺术美的;而艺术作品一旦完成,它就成为一件物态化的社会财富,成为欣赏者即观众的审美对象。
艺术作品的美在于艺术作品本身,是不依懒于欣赏着的主观意识转移的。
二.艺术的审美本质(一).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发生美学上的关系)审美关系,是人与现实诸关系中的一种。
社会是由生产实践过程中人和人的关系所规定的这种生产实践过程中人和人诸关系的总和,就构成社会的基础。
所谓所审美关系,是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发生美学上的关系。
即是说作为审美主体的人,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在审美客体中发现、感知、认识和欣赏它的美,或把握它的其他美学特征如崇高、滑稽、丑等。
人与现实之间的这种审美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是什么条件下建立起来的?条件:1.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建立和独立,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2.人之所以要和现实建立审美关系,还是由于人的本质力量具有审美需要所谓“人化自然”即是指经由生产劳动实践,自然界从与人无关的、敌对的或自在的状态,变为与人相关的、统一的、为我的对象,其结果是人逐渐认识到客体对象的美并掌握了美的规律,从而发展起人的审美能力。
艺术本质的三种观点
艺术本质的三种观点艺术本质的三种观点在艺术界,关于艺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观点和理解。
本文将探讨三种不同的观点,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艺术的本质。
第一种观点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表达。
艺术是一种表达情感、思想和体验的方式,通过艺术家的创作媒介传递给观众。
艺术家通过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等形式来表达内心的感触和对世界的理解。
这种观点强调了艺术作品的情感吸引力和深刻性,认为艺术作品能够触动人们的内心世界,引发思考和共鸣。
第二种观点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创造。
艺术家不仅仅是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媒介,更是通过创造新的形式和想法来拓展人类的认知和审美体验。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对美的追求和创新能力的体现,通过独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艺术家创造出与现实世界不同的独特艺术形式和意义。
这种观点认为,艺术家的创造力起源于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理解,通过创造出新颖的作品来塑造和改变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第三种观点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审美。
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审美经验,通过艺术作品所表达的美感来享受和欣赏。
从这个角度来看,艺术是一种对美的追求和呈现,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所展现的形式、色彩、音调和情感等元素来引起观众的审美享受。
这种观点认为,艺术作品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和观赏性是艺术的核心,艺术家通过创作出美丽、和谐和富有感染力的作品来满足观众对美的追求。
这三种观点并不互斥,而是相辅相成的。
艺术的表达、创造和审美是艺术本质的不同侧面,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艺术家通过表达情感和思想,创造出具有独特美感的作品,观众通过鉴赏艺术作品获得审美享受。
艺术在不断的演变和发展中,不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代表着不同的观点和理解,使得艺术的本质变得更加多元和丰富。
总结回顾一下,艺术本质的三种观点分别是:表达、创造和审美。
这些观点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艺术的核心,通过艺术家的创作和观众的欣赏,艺术的本质得以完整地展现出来。
对于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来说,我们应该综合这些观点,以获得更全面、深刻和灵活的艺术体验。
艺术的本质就是服务于大众的审美,而所谓的现代审美只是一个通俗而广泛的概念
艺术的本质就是服务于大众的审美,而所谓的现代审美只是一个通俗而广泛的概念艺术的本质就是服务于大众的审美,而所谓的现代审美只是一个通俗而广泛的概念,至少目前并没有一个为大众所信服的定义。
我认为,审美无非就是一种感受,而你首先一定要肯定自己的感受,感受是难能可贵的东西。
艺术家画出动人的画,也是凭借着感受,而不是简单的技巧。
然而感受是变化的,所以对审美的理解也是变化的,未知,骚动,半自觉,到偏爱,这就是审美给人的巅峰感受吧。
话说这么,可能有点绕,如果非要让我例举出能体现现代审美巅峰的作品,我脑海中出现的就是当代的写实绘画吧,其中最令我折服是马什尼科夫和毛以岗两位画集家,下面我随便上几张两位的作品。
在我所知的现当代著名画家中,俄罗斯超写实画家谢尔盖·马什尼科夫的作品确实令人赏心悦目,魅力四射。
第一,马什尼科夫的每一幅画作都美感十足,美的炫目。
第二,马什尼科夫的画作把东西方的审美情趣揉合在一起,既有西方人的激情浪漫,同时又兼具东方人的庄重典雅,我想这也是他的作品不仅受到欧美推崇,在亚洲也颇受欢迎的主要原因吧。
第三,马什尼科夫是当代画家,他的作品富于时代气息,和现代人贴的很近。
还有一位更让我佩服的画家就是和毕加索、马蒂斯齐名的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达利(1904一1989)。
在西方绘画界,有人说达利是天才,因为他在艺术创作上取得的成就在现当代很少有能够岂及;有人说达利是怪才,因为很多人搞不明白他的艺术里何以有那么多魔幻般的奇思妙想。
但是凡是看到过达利作品的人,无一不钦佩大师超乎寻常的艺术想象力,无一不钦佩大师卓尔不群的艺术表现力,无一不钦佩大师惊世骇俗的艺术创造力。
达利把古典主义的写实技巧、印象主义对色彩的处理运用、抽象主义的丰富想象十分巧妙地揉合到一起,使绘画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对艺术审美的认识和理解
对艺术审美的认识和理解艺术审美是一种对美的感知、思考和判断能力。
艺术的审美不仅仅是欣赏美的形式和色彩,更是深入探究作品的意境、情感和人文价值。
通过对艺术的审美,我们可以感受到自然、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历程,更加丰富内心的感受和思想,开阔我们的视野和想象力。
艺术审美的本质就是对作品的审视、理解和欣赏。
它不仅仅是一种本能反应,更是一种深入思考。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细节和构成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表达方式,从而更好地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和世界观。
而这种思考与欣赏的过程,也是提高我们审美水平的关键。
艺术与生活息息相关,而艺术的审美价值也体现在它对生活的影响上。
艺术家通过艺术的创作,表达了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而观赏者通过对艺术的欣赏,也能感受到作品所呈现的情感和思想,从而对生活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在这个过程中,艺术也成为了人类思想和文化的重要载体。
艺术审美不仅是一种感官体验,更是我们与世界和自己对话的方式。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审视和思考,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想法,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
所以说,艺术的审美是一种向内观察的方式,也是人类智慧和美的表达方式。
作为观赏者,我们需要通过对艺术的思考和理解,来提高我们的审美水平。
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接触和探究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理解不同文化和时期的艺术语言和思想。
同时,我们也应该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想象力,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体验和感受艺术作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艺术的美和智慧,从而更好地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和认知体系。
综上所述,艺术审美是一种认知和观察世界的方式,通过观察、欣赏,然后思考和理解,才能真正向艺术作品表达的思想和美感投入心灵深处。
我们应该通过不断地接触和探究,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水平,从而更好地感受和体验艺术的美和智慧。
论艺术的审美本质
论艺术的审美本质
艺术作为“艺术生产”与一般物质生产的异同,艺术在认识世界、反应社会生活的方式上与宗教、哲学的区别,艺术的形象特征,以及艺术真实性和艺术典型等,都涉及到艺术的审美本质。
审美的问题是贯穿在整个艺术理论中的核心问题,艺术的认识是审美认识,艺术的创造是审美创造,艺术的欣赏在审美欣赏,可以说审美是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事物的根本性质。
要讨论艺术的审美本质必然要涉及到美学上的许多基本问题和难题,如:现实美与艺术美、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美的本质与美感的本质等。
今天我们主要讨论的是人与现实美的审美关系以及美的本质与美感的本质关系。
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美是客观的,现实美在于客观的现实事物本身,艺术美在于作为客观的社会文化财富的艺术作品本身,美在欣赏者的主观意识之外,而不在于审美主体的主观意识之中。
所谓审美关系,是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发生美学上的关系。
即是说,作为审美主体的人,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在审美客体中发现、感知。
认识和欣赏美,或是把握它的其他美学特征。
人之所以能够欣赏美认识没并且创造美,就是因为人与现实之间存在着这种审美关系。
在这种审美关系建立起来之前,既没有审美主体也没有审美客体,美对人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建立和独立,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
在人与现实的各类关系中最初也是最基本的,并不是审美关系,而是生产关系或者实用关系。
正是由于生产劳动实践,人才在改造客观自然同时逐步发展起自身的各种能力。
艺术概论3艺术的审美本质
艺术概论3艺术的审美本质第三节艺术的审美本质一、艺术和美的关系1、艺术反映现实美艺术作品反映现实美,即现实中的自然美和社会美。
这是因为艺术作品具有形象性和优点,同时也反映了人类普遍的审美追求。
现实美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审美对象。
2、艺术创造艺术美艺术美是艺术家根据现实美创造出来的第二现实的美,是人对现实审美认识的集中表现。
艺术家通过主体作用,将现实中原本不美或丑的事物转化为艺术美,从反面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
3、艺术作为审美对象艺术作品本身是欣赏对象和审美对象,是一种客观存在,不依赖于欣赏者的主观意识。
艺术作品反映社会美和创造艺术美,同时也是欣赏者眼中的审美对象。
二、艺术的审美本质美是艺术作品的灵魂,审美是艺术的核心本质。
审美关系是由客体刺激主体生理心理机制满足主体潜能或本能需求而建立的,取决于主体的生理机能是否健全和客体形象是否能激起主体的好感。
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美的本质是符合艺术的形象性、真实性和典型性的,艺术作品的艺术美是形象性、真实性和典型性的统一。
美感是客观事物的美和审美主体的审美观念相符合,产生的美的感受和感动。
它不仅有感官的快适,还有理性的满足,整个身心都得到了满足。
美感的本质是指客观事物的美作用于人而引起人的一种意识活动和情感活动。
这种意识和情感只有在人对客观事物的美的审美认识的基础上才能产生。
审美认识的基础形成了审美观念,而美感的产生就是在这个基础上。
艺术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审美认识的表现形式。
艺术家的审美意识通过艺术作品反映社会生活。
艺术家感兴趣、关心、认识的生活在作品中得以表现。
在艺术家的能动作用下,作品中能够表现出艺术家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意识。
情感在艺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艺术作品通过情感的表现让观众产生共鸣,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情感体验。
艺术的一般审美特征包括实践性与主体性,即艺术家作为实践的主体认识现实并反映现实,艺术作品中表现出了艺术家的能动作用和主体个性。
艺术本质的三种观点
艺术本质的三种观点一、艺术的表现力观点艺术被认为是表现和传递情感、思想以及美感的一种方式。
艺术家可以通过各种媒介,如绘画、音乐、舞蹈等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艺术的表现力观点着重强调艺术作品中的情感和理念。
1.艺术作品的情感表达:艺术家可以通过作品传达他们的情感体验,例如快乐、悲伤、愤怒等。
他们可以使用色彩、线条、笔触等元素来表达情感,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观众共鸣。
2.艺术作品的思想表达:艺术也是一种思想的表达方式。
艺术家可以借助作品,传达他们对社会问题、人性、存在意义等方面的思考和观点。
通过艺术作品,艺术家可以启发观众思考并激发对话。
3.艺术作品的美感表达:艺术追求美的体验。
艺术家可以通过构图、比例、形式、节奏等方式创造出美感,让观众沉浸于艺术作品中,感受到美的享受。
二、艺术的创造力观点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将自己的想法和想象力转化为具体形式的过程。
艺术的创造力观点强调艺术创作中的独创性和创新性。
1.艺术家的独特见解:艺术家有独特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他们能够发现平凡事物中的美和独特之处。
艺术家的独特见解使得他们能够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艺术作品。
2.艺术作品的独创性:艺术作品是艺术家个人创造力的体现。
艺术家通过创造性的构思和表现方式,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对现实的再现,更是艺术家对现实的再创造。
3.艺术作品的创新性:艺术家通过创新的技巧和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他们可以通过尝试新的表现手法、材料、技术等来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艺术作品。
艺术的创新性不仅仅是对过去的传承,更是对未来的探索。
三、艺术的审美观点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是人们对艺术作品美的感受和评价。
艺术的审美观点关注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和艺术品味。
1.艺术的审美体验:艺术作品能够引发观众产生审美情感和体验。
观众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会受到作品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刺激,进而产生美的感受。
艺术家通过创作出触动人心的作品,使观众获得美的享受和愉悦。
2.艺术的品味:艺术品味是人们对艺术作品的喜好和品位。
艺术概论3艺术的审美本质
第三节艺术的审美本质一、艺术和美的关系1、艺术反映现实美现实美:现实中美的事物的美,可以分为自然美和社会美人的美:同时具有自然美(形体、容貌等)和社会美(个人品格、美德善行、亲情爱情等)。
A、从根源上来讲:艺术反映现实美,现实中国美的事物或事物的美是艺术的有力根据或根源。
(结合前面章节中艺术反映现实生活来理解)B、现实美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审美对象。
艺术与现实美的关系: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艺术作品之所以反映现实美,是由于艺术形象性地特点和优点,也是由于人类的普遍的审美追求)2、艺术创造艺术美艺术美:艺术作品的美,是人对现实审美认识的集中表现,是艺术家根据美的现实而创造出来的第二现实的美,与现实美相比,艺术美是更高一级的美。
艺术创造艺术美的两个方面:A、创造艺术美(艺术作品的美,指人的审美创造)B、通过主体作用把现实中原本不美的事物或丑的事物转化为艺术美,从反面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也是美的艺术。
3、艺术是审美对象(主要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理解)审美对象:也称为“审美客体”,指能使人产生愉悦感的事物,对象。
(补充)艺术作品的美在于艺术作品本身,是欣赏对象和审美对象,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依赖于欣赏者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
艺术与美的关系:(从不同的范畴来理解)A、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它反映社会美。
B、艺术作为精神生产形态:它创造艺术美。
C、艺术作为艺术品:是欣赏者眼中的审美对象。
二、艺术的审美本质美是艺术作品的灵魂,审美是艺术的核心本质。
1、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审美关系(百科):由客体刺激主体生理心理机制满足主体潜能或本能需求而建立的,取决于主体的生理机能是否健全和客体形象是否能激起主体的好感。
审美关系(书上):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发生的美学关系,人通过实践活动在审美客体中发现、感知、认识和欣赏它的美或把握它的美学特征。
审美的主体(人)和审美的客体(现实世界)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审美本质名词解释
审美本质名词解释
审美本质是指人类对于美的感受、认知和评价的本质特征和规律。
美是一种主观的体验,不同人对于美的标准和感受因人而异。
因此,审美本质是一个涉及到文化、哲学、艺术、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概念。
在艺术领域,审美本质可以被描述为“形式服从内容”和“内容决定形式”。
也就是说,艺术作品的形式(如构图、线条、色彩等)应该服从于其内容(如主题、情感等)。
同时,艺术作品的内容也应该决定其形式。
这意味着,一个艺术作品的形式应该是它能够表达内容的最佳方式。
在心理学领域,审美本质可以被描述为“情感认知”和“认知重构”。
也就是说,人们对于美的感受和评价是通过情感和认知过程实现的。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感受到某种形式的美感,并将其转化为一种认知重构,即通过形式来理解和表达情感。
在社会学领域,审美本质可以被描述为“文化认同”和“个体自由”。
也就是说,审美本质涉及到人们对于文化的认同和个体自由的选择。
人们的审美体验和评价是受到文化背景和个人性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的。
审美本质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概念,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
理解审美本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评价艺术、文化和社会现象,从而促进文化多样性和个人自由的发展。
浅谈艺术的审美本质
一、浅谈艺术的审美本质二、艺术是审美意识的集中和升华三、人类对客观世界有各种各样的把握方式,艺术是人类把握客观世界的特殊方式,即人对客观世界的审美把握的方式,艺术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的产物。
从一般反映论来看,艺术无疑是现实的反映。
但是,从现实到艺术,这是一个极其复杂而特殊的审美反映和审美心理过程。
艺术家创造艺术,首先必须对生活有所感受,这种感受是审美的感受;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形成关于世界、社会、人生的意识,这种意识不是科学意识,也不是道德意识,而是以情感为核心的审美意识。
艺术就是审美意识的物化形态。
但艺术家在对现实的审美感受基础上形成的审美意识往往是零散的、宽泛的,因此,艺术家必须在这个基础上加以集中、提炼、典型化,才能升华为艺术。
艺术是审美意识的集中和升华。
二、艺术是现实美和理想美的审美统一从根本上说,艺术根源于现实美。
现实美无疑是丰富多采的、取之不尽的。
但是,现实美也有缺陷,比较分散,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不能充分体现艺术家的审美理想,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人总是有理想的,总是有更高的审美要求的,因此,艺术家不会满足于对现实美的摹仿、再现,而要在现实的基础上展现出更加美好的理想世界,以满足自己更高的审美需要,促进人们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这样,艺术必然是现实美和理想美的审美统一、再现和表现的统一的结晶。
艺术也反映现实丑,但反映现实丑也要站在美的立场上,表现美的理想,激发人们去消除现实中的丑恶,创造美的生活。
没有体现美的理想的艺术不会成为优秀的艺术。
当然,艺术在反映现实美和表现理想美时是有所侧重的,因而就有偏于现实主义和偏于浪漫主义的,或偏于再现和偏于表现的。
三、艺术是实与虚的审美统一艺术要反映现实,但艺术不照搬现实,它要借助想象、虚构创造与现实世界有联系而又不同的理想世界、想象世界;要通过审美的集中和概括,通过对普通实际生活形象一定程度的变形,创造出更高、更典型、更美的艺术形象,因此,艺术必定是实与虚的审美统一。
美学原理第01章审美的本质
美化生活
千手观音——艺术美
欣赏自然美
欣赏文学作品
? 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精神生活要求。 ? 特别是当物质生活的满足已达到一定程度后,人们更注重精神需要的满
结果,也是积极协调、整合统一规律与目的的实践性 中介功能机制。
?略 ? 4.审美作为自由形式,其本源形态乃是以劳动为原型的人类实践活动中介方式,
原初的审美其实就是人感受到超越实用性的自由的生活方式。 ? 5.作为活动中介方式的自由首先被活动者的内在体验,但自由方式——形式不
仅会被后续扩展的劳动母体持续生产出来,而且势必摆脱从属于劳动的自发状 态,被人类第一个文化形态巫术吸收并扩展再生产为独立的符号世界。 ? 6.规律与目的的相统一是一个对立统一的动态平衡过程。这也是审美形态及其 范畴多样差异性的根源结构。
韩非子
? 恩格斯:“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 教等等”。
物质生活不可少 精神生活更需要
? 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 精神生活要求就 会越来越高。
? 人们不仅要求吃饱穿暖,而且要求穿得漂亮,住得舒适美观;不仅要逛公 园,而且要游山玩水 (旅游),要欣赏文学艺术作品,要 欣赏和创造更多 美的事物,享受美、创造美。
黑格尔
3、从心理、生理角度追寻美
①认为“美是一种愉快的情感”;
英国哲学家休谟 的美 学观点。休谟是英国经 验主义美学的主要代表, 他执著于 用心理分析方 法来讨论美的问题 ,认 为“美是一种愉快的情 感”。
休谟
②认为“美是一种心理—物理现象” 德国哲学家、美学家、心理学家费希纳的美学观点。 费希纳是实验美学的创始者。
考研艺术学概论:艺术的本质与特征核心知识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考点概述:一级考点:1、艺术的本质: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或再现说;艺术生产2、艺术的特征: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第一章:一级考点1、艺术的本质: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或再现说;艺术生产艺术是理念或客观精神的体现。
——客观唯心主义(1)柏拉图:理念论——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2)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3)刘勰:《文心雕龙》首篇《原道》文以载道1、艺术的本质: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或再现说;艺术生产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主观唯心主义(1)康德:天才的想象力和独创性——创作主体的重要性、“自由的艺术”、无功利性(2)(2)尼采:主观意志主宰一切;本能欲望具有无限能动性;《悲剧的诞生》(3)“情”、“志”;严羽“妙悟说”;袁宏道“性灵说”1、艺术的本质: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或再现说;艺术生产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1)亚里士多德: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真实性;艺术模仿本质和规律;艺术比现实更真实(2)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反映现实;包括社会生活;“美”是生活1、艺术的本质: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或再现说;艺术生产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
2、艺术的特征: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典型2、艺术的特征: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都具有主体性的特点2、艺术的特征: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1)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自然美和艺术美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2)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化真为美艺术作品中的丑(3)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内容美形式美二者的和谐统一(4)价值、局限性1、艺术起源的五种观点: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劳动说(1)克罗齐:“直觉即表现”(2)科林伍德:表现情感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3)苏珊·朗格: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1、艺术起源的五种观点: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劳动说(1)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万物有灵(2)弗雷泽:《金枝》,交感巫术(3)将军崖岩画、欧洲史前洞窟壁画;原始歌舞1、艺术起源的五种观点: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劳动说(1)希尔恩:《艺术的起源》论述艺术与劳动的关系(2)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艺术发生于“动”(3)工具制造: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也标志着人类文化的起源。
艺术本质的三种观点
艺术本质的三种观点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表现形式。
然而,对于艺术的本质,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
本文将从三种不同的观点出发,探讨艺术本质。
一、美学主义观点美学主义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美。
美学主义者认为,艺术作品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审美价值才能被称为艺术作品。
他们认为,艺术家应该追求完美和卓越,并通过自己独特的创造力来表现出对世界和人类生活最高层次的理解和感受。
1. 美学主义观点对艺术家要求极高美学主义者认为,艺术家应该追求完美和卓越,并通过自己独特的创造力来表现出对世界和人类生活最高层次的理解和感受。
这就要求艺术家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审美素养、专业技能和文化修养。
2. 美学主义观点注重审美价值在美学主义观点中,艺术作品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审美价值才能被称为艺术作品。
审美价值是艺术作品所具有的美感、感染力和思想性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是艺术作品与其他形式的文化产品相区别的重要标志。
3. 美学主义观点追求完美和卓越美学主义者认为,艺术家应该追求完美和卓越,并通过自己独特的创造力来表现出对世界和人类生活最高层次的理解和感受。
这就要求艺术家必须不断地挑战自己,不断地追求更高更深层次的审美境界。
二、表现主义观点表现主义认为,艺术作品应该表达出作者对于现实生活中某种情感或思想的强烈体验。
表现主义者认为,艺术家应该通过自己独特的创造力来表达出对于社会、人类生活以及自身内心世界等方面最真实、最深刻的感受。
1. 表现主义观点强调情感体验在表现主义观点中,艺术作品应该表达出作者对于现实生活中某种情感或思想的强烈体验。
这种情感体验应该是真实、深刻、直接的,能够引起观众共鸣,让他们产生共鸣和思考。
2. 表现主义观点注重表达个人内心世界表现主义者认为,艺术家应该通过自己独特的创造力来表达出对于社会、人类生活以及自身内心世界等方面最真实、最深刻的感受。
他们认为,艺术作品应该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一种外在表达。
从作品谈艺术的审美本质
从作品谈艺术的审美本质艺术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艺术的生产是通过创造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来满足人的审美需要。
艺术它来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所以人们喜欢看电影电视和戏曲,受里面人物影响和熏陶,对人物对事件会有自己的看法,这就是艺术所特有的审美性。
好的影视作品会作为经典被广为流传,就像四大名著的影视剧作品追着媒体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喜欢看他们,这都源于原经典书籍所具有的审美价值。
因而,我们可以说:艺术作品是以审美为目的,把创造和实现审美价值来满足人的需要,作为自己的主要和最基本的功能,运用艺术的手段而创作的,它给欣赏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审美感,而其主要的,应该是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和审美娱乐作用三种。
由上分析,我认为,艺术中审美的本质就是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和审美娱乐作用在艺术中的实质影响。
若具体分析探究。
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审美的认知作用使我们认识社会、历史、人生。
例如:巴尔扎特的《人间喜剧》展示了法国的整个面貌,其社会历史内容可归纳为:贵族衰亡、资本者发迹、金钱罪恶,被成为三大主题。
审美的认知作用也使我们认识到许多在大都市里看不到的自然现象,此时,可以联系当下的许多科教片、科幻片、纪录片等,如:《走进科学》、《动物世界》、《探索发现》。
审美的教育作用则可从古今中外对艺术审美教育的重视可以看出。
例如:古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礼乐相济”、柏拉图的“理想王国”等。
审美的教育作用就像柴科夫斯基的音乐,以情感人;像历代的爱国诗歌,潜移默化;同时,寓教于乐。
审美的娱乐作用。
其含义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
劳动者得到积极的休息,便会以新的经历投身到新的工作中去。
具体说来,就是观赏性的艺术消费活动就是艺术欣赏,起主要内涵是指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力求获得多种审美价值的积极能动性的欣赏和再创造活动,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收和扬弃。
艺术概论论文 我对审美本质的认识
艺术审美本质浅谈L2 设计四班刘梦琪3150200204这是我第一次思考关于艺术审美本质的问题,既然要研究本质并得出某些结论,那就得有大量的论证材料与切身体会,只有论者先说服本人才有说服他人的可能性。
就我本人的阅历而言肯定较各成熟艺术理论研究者差之千里,若是想要卖弄学问从高大上的名家名作着手论证观点定也只是重复他人已有甚至谈烂的说道。
综上考虑,我还是从我的成长历程,那些接地气的事例谈谈我对艺术审美本质的认识吧。
艺术审美,或是说艺术欣赏是需要情感的。
“我记得,我读福楼拜的《朴素的心》,是在一个圣诞降临节。
傍晚,我爬到杂物间的屋顶上念这本书,因为要躲开那些热闹节日的人们。
我完全被这小说迷住了,简直变成了聋子、瞎子。
”这是高尔基谈到他幼时读一部小说时的心情,这像极了小学时的我,放学回家丢下书包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翻开夹着书签的《哈利·波特》,忘记作业、忘记零食、忘记和小伙伴游戏的约定,甚至是肚子咕咕叫时耳边传来妈妈“宝贝,吃饭啦!”的诱人唤声也无动于衷,沉浸于新鲜美妙的魔法世界。
“为什么能够使我兴奋到这个田地,我实在难以理会。
这里一定藏着不可思议的魔术,有好多次,我想在字里行间找出魔术的秘密,很机械地。
想野蛮人所做的一样——我并不是故意夸张——把书向太阳映照着望。
”高尔基幼时天真的做法可能在某些可怜的已丢失审美情感的成年人看来有些许可笑,但在有一定艺术素养的人看来定是感慨的,因为他们感受到了高尔基在欣赏艺术作品时的完全迷恋、兴奋、满足、陶醉。
这里“不可思议的魔术”,实际上就是美感或审美情感。
于我而言,美好记忆能十年来还保留地那么犹新,也印证了美感对人的影响是重大的。
在美感中,情感是美感的重要构成因素,没有美的感受与感动之情,则不成其美感。
情感作为一种心理因素,在审美、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活动中有着重要作用和地位。
那位以满腔的热诚和爱去画他母亲的画家丢勒,尽心描绘着一个操劳积虑的老人,那画幅可能使我们震惊,甚至厌恶,然而,只要我们同最初的厌恶感斗争,就会得到丰厚的报酬,认识与理解到画者对母亲真挚的爱,并获得美的享受。
美术的审美本质
美术的审美本质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形式,深受人们喜爱和追捧。
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更是一种审美体验。
而审美本质正是影响我们对艺术作品评价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美术的审美本质,从不同角度解读美术作品的魅力所在。
美术的审美本质与艺术家的表达意图密切相关。
在创作美术作品时,艺术家通过自身对世界的感知和理解,将内心情感和思想通过形式、色彩等艺术元素表达出来。
审美本质体现在艺术家作品中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以及他们对生活、自然和人类的观察与感悟。
这种表达方式通常是间接的,需要观众通过对作品的感受和解读去准确理解艺术家的意图。
此外,美术的审美本质还与艺术作品所表现的美的特点相关。
美术作品通常通过艺术元素的运用来传递审美情感,如线条、色彩、光影等。
审美本质执着于审美对象所呈现的美感,其中包括形式美、色彩美、结构美等。
这些美的因素常常让人产生心旷神怡、赏心悦目的感受,带来愉悦和满足。
审美本质使人们能够从不同角度欣赏艺术作品,体验到其中的美感。
此外,美术的审美本质还与历史和文化背景有关。
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往往注重的审美价值不同。
人们对艺术作品的认知和理解是受到历史和文化的塑造的。
审美本质通过历史和文化来影响人们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和赏析。
艺术作品所传达的美往往是与特定时代和文化紧密相连的,通过对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人们能够更好地掌握作品所蕴含的审美意义。
此外,审美本质还与观众的主观感受和个人经验有关。
同一幅艺术作品在不同人眼中所产生的视觉和感官感受是不同的。
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标准是不同的,受到个人背景、经验和文化的影响。
审美本质确立了美术作品带给观众的多样性和多层次的感知体验,不同人从中获得的美的感受也是独一无二的。
综上所述,美术的审美本质是通过艺术家对世界的表达、艺术作品所体现的美的特点、历史和文化的影响、以及观众的主观感受和个人经验等来构建的。
了解和理解美术的审美本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和赏析艺术作品,体验到艺术带来的美的享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艺术的审美本质的认识
L4班赵胜男 3150200342 人的本质力量具有审美需要,所以人要和现实建立审美关系。
艺术反映现实却比现实更加典型,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艺术反映现实美、创造艺术美。
所以区别艺术与其他事物的根本性质就是审美,于是便出现了艺术的审美本质。
简单谈人的本质,正是因为生命有长度所以生命有意义,出现了对物质或精神的追求从而获得愉悦,美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
审美是一个动词,人在劳动中创造了美的客观对象,而充当审美主体的便是人。
所以是人们在欣赏美的事物,在欣赏美的过程中会产生愉悦感,这就叫做美感。
艺术作品就是以审美为目的,把创造和实现审美价值来满足人的需要,作为自己的主要和最基本的功能,运用艺术的手段而创作的,它给欣赏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审美感。
所以说艺术的认识是审美认识,艺术的创造是审美的创造,艺术的欣赏是审美欣赏。
无论如何艺术都离不开审美,就算是一个雕像雕刻的是一位奇丑无比的老人也是具有审美价值的,也是会具有美感的。
莱辛曾说“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律。
”可见审美的地位。
艺术反映现实美,分为自然美与社会美。
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主要的审美对象之一。
自然界中存在的美就叫做自然美,而人类在社会关系中的美是社会美。
班得瑞的《仙境》就是歌颂大自然,你可以听到湖呼啸的风声和排萧交错出现,感觉非常缥缈浪漫,这是艺术反应的自然美;社会美就比如屈原的《离骚》等等。
艺术离不开审美,但是一些现实中不美的事物也是同样可以作为艺术创作的根据,通过审美创造使现实丑转化为艺术美,这就是艺术创造艺术美。
艺术美不同于现实美,现实美是自然形成的,而艺术美是为了美而创造出来的,与创造个人的审美认知有关。
艺术美可以是不美好的事物通过艺术手段展现美的一面。
艺术美是比现实美更高一级的美,削弱其现实性、增强艺术性。
很多作品更是通过成功塑造丑的形象,深刻剖析丑,实则对丑加以否定,对审美主体产生影响,让观者感到丑的不美好,来表达美。
就像《红与黑》当中通过塑造典型人物对现实的揭露。
无论中外艺术史上这样的作品都有许多。
一个好的艺术作品会具有美感,会满足人对美需求,让人们对作品产生自己的看法,并且被深深感染,便也具有了影响人的作用。
这就是一个好的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
但也许不是每个人的感受都是相同的,而造成这种对同一件艺术品产生不同理解的原因就在于每个观赏者的生活背景和情感趋向不相同,而这种情感体现在艺术家的创作上则表现为艺术风格的不同。
而且有些艺术品的审美价值还是在于审美主体的不同产生不同的创造性而成功。
但艺术品本身的审美价值不会因此改变。
审美价值跟审美评价是分开的,审美价值是一个艺术作品创造的目的,而审美评价是对美的感知程度决定的。
价值是客观的,评价是主观的。
一个人对一件艺术品毫无兴趣,不代表它没有美感,是个人主观确定的,这不影响艺术品自身的审美价值。
对美的感知能力是后天形成的,不同时代、阶级、民族和地域的人,固然有不同的美感;就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也会因文化修养、个性特征等的不同,而形成美感的差异性。
美感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形象的可感性。
美感能力可以后天培养,美感能力一旦提升就能创造出满足人们需求具有审美价值的优秀艺术品。
就像一位音乐家在谱曲时就是对自己本质力量的确证,他的耳朵能听到具有美感的音乐,同时一位没有音乐感的人经常去他的音乐会也会逐渐深受感染从而提升自己的音乐感。
这就是审美价值与评价的不同。
艺术也具有感情性的审美特征。
在艺术创作或是欣赏中,情感是重要的心理要素,反映人对外界的主观态度。
审美情感也是区别艺术与其他事物的标志。
科学是以理动人、而艺术则是以情动人,就是艺术用来补充语言表达的途径。
好作品在审美欣赏后都会有情感的变化,
或是视觉冲击力、精神震撼力、正义感召力或是别的带给审美主体的。
这就提到了审美情感帮助艺术作品起到的巨大作用。
艺术审美的功能有三个,审美娱乐功能,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达到心灵自由,精神愉悦的效果;审美认识功能,指人们在艺术鉴赏中获得对社会,自然,人生以及哲学,宗教等方面的认识;审美教育功能,指人们在艺术鉴赏中自然而然的接受某种思想,观念,情感或倾向等方面的影响
但在欣赏艺术时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和审美娱乐作用在艺术中是相互联系的。
审美认知帮助我们提升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认识、教会我们更好的确证自己的本质力量,同时审美认知能力也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够感受到艺术作品蕴含的情感,然后审美情感伴随着审美认知产生,又通过审美情感带来的强大影响来达到审美娱乐作用以及审美教育作用。
比如一张山水画,首先要有审美认知能力来理解,才能感受到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通过山水画获得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从而对产生想要崇拜自然,保护自然的想法。
也从画本身感受到美从而获得愉悦,达到审美娱乐的作用。
而审美情感越强烈达到的效果越明显。
没有情感的艺术是说教,没有思想的艺术是说梦,情感与思想是交融在一起的。
所以说艺术用形象来反映世界,但社会功能始终是以审美价值为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