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书

合集下载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一幢三层楼的热水供暖系统设计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一幢三层楼的热水供暖系统设计

哈尔滨理工大学《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姓名学号 10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课程名称供热工程指导教师热能与动力工程系 2013年12月2013年10级《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第3组:指导教师 王芳 )一、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供热工程》课程的主要的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环节之一。

通过该课程设计可使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内容和应用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使学生通过本课程设计掌握以热水作为热媒的散热器供暖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的设计过程。

二、设计题目一幢三层楼的热水供暖系统设计三、原始数据1、 供暖形式:单管顺流机械循环同程系统,供水温度75℃,回水温度50℃。

2、 地点:具体分配见附表;外墙厚度:49墙,K =1.272W/m ℃; 屋顶K =0.852W/m℃,标准层层高为3.0米,底层、顶层层高为3.2米。

3、 塑钢窗K =2.62W/m℃,窗高均为2.0m ,窗宽根据图纸尺寸。

4、 外门按有门斗的两道门考虑,外门K 值根据类型按附录1-4选取,地面为不保温地面,K 值按划分地带计算。

5、 走廊温度取比室内温度低3℃,卫生间取与房间相同温度。

6、 房间换气次数按0.1次/时计算。

四、设计内容和要求1. 内容:(1) 供暖系统的热负荷计算;散热器片数计算;供暖系统的水力计算。

(4天) (2) 绘制供暖系统的顶层采暖平面图和系统图。

(3天) (3) 答辩。

(0.5天) 2. 具体要求:(1) 计算说明书要求计算机打印,推荐用Excel 编程计算。

(2) 按《暖通规范》绘制图纸。

五、完成及指导时间全部设计内容1.5周内(2013年12月11日至2013年12月20日)完成,其中最后一天为答辩时间。

指导教师每天安排1次指导时间,具体时间与所指导学生共同商定后执行。

六、成绩评定学生课程设计总成绩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指导教师评分,占30%,依据设计过程中的工作态度,完成设计计算及绘图的正确性合理评分。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河南城建学院《供热工程》课程设计学号041412140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课程名称供热工程指导教师王靖李奉翠虞婷婷付浩卡能源与建筑环境工程学院2015年5月目录第1 章设计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设计题目 (2)1.2 设计任务及要求 (2)1.3 设计原始材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设计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采暖负荷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采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计算 (4)2.3围护结构朝向修正耗热量的计算 (5)2.4冷风渗透耗热量的计算 (5)2.5冷风侵入耗热量的计算 (6)2.6 热负荷计算举例 (6)第3章采暖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7)3.1集中供热 (7)3.2采暖系统形式选择 (7)3.3 分户采暖 (8)3.4 采暖末端方式的选择与计算 (8)第4章机械循环单管跨越式分户采暖水力计算 (10)4.1 室内平面图及水力计算 (10)4.2 一单元一层用户水力计算 (10)4.3 三单元三层用户水力计算 (12)4.4 单元立管与水平干管水力计算 (14)4.5 不平衡率的计算 (15)第5章设计心得体会与经验总结 (9)第一章设计概况1.1设计题目北京市京郊大院采暖工程设计1.2设计任务及要求1.21 设计任务设计任务包括一层到三层采暖计算1.22设计要求1、采暖设计计算内容(1)建筑围护结构耗热量的计算确定外墙、屋顶、门、窗、地面等的传热系数;列表计算各房间的基本耗热量,附加耗热量,进而求出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该建筑物的热指标(2)采暖系统方案确定(3)采暖系统设备选择及计算(4)采暖系统进行水力计算2、散热器计算(1)散热器的选择及计算3、设计图纸绘制及基本要求(1)采暖平面图1:50或1:100(2)采暖系统图(按比例绘制,但出图时不需要比例也不标注比例)(3)散热器设备布置平面图1:50或1:100(4)采暖管路布置平面图1:50或1:100(5)图纸目录、设计施工说明、设备材料表等。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18171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18171

(建筑供热与给水排水综合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徐州市某二层建筑供热与给排水综合课程设计起止日期:2015年11月9日至2015年11月27日学生姓名李映宇班级建环设备1203学号12403200308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土木工程学院(部)2015年9月7日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室内环境温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节能环保,安全因素等越发收到人们的关注。

一个房间的可能有各种得热散失热量的途径,当房间的失热量大于得热量时。

为了保持室内在要求温度下的热平衡,需要由供暖通风系统补给热量,以保证室内要求的温度。

为了满足现今社会的要求,对工程建筑进行供热采暖设计是更好的达到节能环保目的的重要前提。

本次课程设计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是以热水为热煤的建筑集中供热系统。

本文首先根据根据基本设计资料计算了某二层建筑的热负荷,然后根据热负荷及建筑物的形式等条件,提出了供暖系统的设计方案,选择布置了供暖管网系统,绘制出了该系统的平面图和系统图,还对该系统进行了水力计算,选择管径和流速,使管网系统较好地符合了水力平衡要求。

最后还计算了散热器的片数,并布置了散热器。

关键词:环保节能,供热设计,负荷计算目录第一章概述21.1 设计概况31.2 设计依据3第二章设计方案确定及计算32.1 室外气象参数32.2 采暖设备要求和特殊要求42.3 热负荷计算42.31校核围护结构传热热阻是否满足最小传热阻要求 (4)2.32热负荷计算过程4第三章热水供暖系统设计方案比较与确定 (7)3.1 循环动力 (7)3.2 供、回水方式 (7)3.3 系统敷设方式 (8)3.4 供、回水管布置方式 (8)3.5 工程方案确定 (8)第四章散热器的选择94.1 散热器的布置94.2 散热器的安装尺寸应保证94.3 散热器的计算9第五章水力计算11第六章供热管道及附件136.1保温管道的确定136.2 保温材料的选择136.3 管道保温施工13第七章设计总结13第八章参考文献14第一章概述1.1 设计概况江苏省徐州市某2层住宅建筑工程采暖设计。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名称: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设计目的:通过该课程设计,学生将能够掌握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设计内容:1. 供热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供热原理、热负荷计算、热力循环等方面的内容。

2. 供热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热源选择、管道设计、设备选型等方面的内容。

3. 供热系统的实际操作技能:包括设备安装、管道连接、系统调试等方面的内容。

4. 供热系统的运行管理:包括系统运行监测、故障排查与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设计要求:1. 学生需要参与课堂教学,掌握供热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

2. 学生需要参与实验操作,掌握供热系统的实际操作技能。

3. 学生需要完成供热系统的设计任务,包括热负荷计算、设备选型、管道设计等。

4. 学生需要参与供热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工作,熟悉系统运行管理的基本要求。

设计步骤:1. 理论学习:学生需要参与供热工程的相关课堂教学,掌握基本理论知识。

2. 实验操作:学生需要参与供热工程的实验操作,熟悉实际操作技能。

3. 设计任务:学生需要完成供热系统的设计任务,包括热负荷计算、设备选型、管道设计等。

4. 安装调试:学生需要参与供热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工作,熟悉系统运行管理的基本要求。

5. 经验总结:学生需要结合实际操作和设计任务,总结经验并进行报告。

设计评价:1. 设计报告:学生需要按照要求编写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报告,包括设计过程、结果分析等。

2. 设计成果:学生需要完成供热系统的设计任务,并进行实际操作和调试工作,取得可行的设计成果。

3. 学习效果:学生需要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掌握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实际操作技能。

备注:该课程设计说明书仅为参考,具体的设计内容和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1. 课程设计目的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供热系统的设计,使学生掌握供热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要求,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供热系统设计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课程设计任务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个可靠、经济、实用的供热系统,满足设计要求、规定条件和技术标准,其中包括:2.1. 设计范围供热系统设计应覆盖以下部分:•热源:锅炉、热水锅炉、热水炉等•热网:管道、泵、热交换器、调节阀等•热用户:暖通设备、热水器等2.2. 设计要求•热负荷估算:根据设计规范及现场情况,合理估算设计地区各种不同类型建筑、房间和设备的热负荷并确定供热总负荷。

•管道设计:设计合理的管道系统,并在保证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工程造价。

•热源设计:满足负荷的需求,同时考虑各种条件下的安全、可靠、节能等问题,并选用合适的锅炉类型。

•热用户设计:根据热负荷确定使用的暖通设备和热水器的数量和规格,并采取合适的调节方法。

2.3. 设计任务•进行供热系统整体设计和技术方案的确定、修改与优化。

•编制供热系统设计图纸、资料和技术规范。

•具体分别负责各个部分(热源、热网、热用户)的设计和计算,并提出可靠、经济、实用、节能的技术方案。

3. 课程设计流程课程设计流程如下:1.阅读相关的教材和规范,了解供热系统的设计要求和流程。

2.实地调查供热区域的情况,包括建筑物类型、面积、使用情况等,了解供热系统的实际需求。

3.进行供热负荷估算,确定供热总负荷。

4.根据供热总负荷,进行管道设计,设计管道路线和管道规格。

5.根据供热总负荷和管道设计,进行热源和热用户的设计,并选择合适的设备和器材。

6.编制供热系统的设计图纸、资料和技术规范,并进行评审和修改。

7.进行供热系统的施工和调试,验收总结。

4. 课程设计评分标准本课程设计评分标准如下:1.设计完整度:包括行业规则的符合情况、流程图的清晰度等。

2.设计合理性:包括热负荷的估算、管道系统的合理性、热源和热用户的合理性等。

张国儒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张国儒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哈尔滨工程大学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理工类)院(系)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号 2010022129 学生姓名张国儒指导教师谷德林目录第1章工程概况1.1 工程地点兰州市红叶小区采暖设计1.2 气象资料冬季供暖室外计算温度:t w = -11℃;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s m v j p /5.0=⋅;室内计算温度t n :根据《暖通规范》取c t n 18=。

朝向修正系数n 值:见表1.11.3土建资料1.3.1 外墙:①水泥砂浆,δ=20mm②砖墙,δ=490mm ; ③水泥砂浆,δ=20mm查附录1-4,传热系数k=1.27C m W ⋅2/。

1.3.2 外窗:外窗:C1815 双层铝合金窗、金属框。

查附录1-4,传热系数k=3.26C m W ⋅2/。

1.3.3 屋面屋顶: (从上到下)①预制细石混凝土板25mm ,表面喷白色水泥浆; ②通风层≥200mm ; ③卷材防水层;④水泥砂浆找平层20mm ; ⑤加气混凝土50mm ; ⑥隔汽层;⑦现浇钢筋混凝土板70mm;⑧内粉刷。

查附录2-2,传热系数k=1.02C/。

mW 21.3.4 地面为不保温地面,K值按地带决定。

1.3.5 层高层高为3.0m,窗台距室内地坪1m,窗户高度均为1.5m。

1.3.6 建筑概况地面五层加地下一层,总高度17.2m总面积2869m2。

1.4 热源室外供热管网,供水温度95℃,回水温度70℃。

引入管处供水压力满足室内供暖要求。

第2章 热负荷计算2.1概念供暖系统热负荷:是指在设计室外温度t w 下,为达到室内温度t n ,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Q 。

2.2 负荷计算具体步骤2.2.1 总公式321Q Q Q Q ++= (2-1)Q 2—— 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Q 2—— 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耗热量,称为冷风渗透耗热量; Q 3—— 加热由门、孔洞及相邻房间侵入的冷空气耗热量,称为冷风侵入耗热量;2.2.2围护结构的耗热量 2.2.2.1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a t t KF q wn )('-=' (2-2)q '——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 ;K ——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查表得); F —— 围护结构的面积,㎡(建筑图纸查得); t n —— 冬季室内计算温度,℃(根据用户要求设定);wt '——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查温度表得); a —— 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查表得)。

完整版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完整版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完整版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1、概述 (3)1.1 设计概况 (3)1.2 设计依据 (3)2、设计方案确定及计算 (3)2.1 室外气象参数 (3)2.2 采暖设备要求和特殊要求 (3)2.3 热负荷计算 (3)2.3.1 校核围护结构传热阻是否满足最小传热阻的要求 (5)2.3.2 修改普通外墙使之成为保温外墙 (7)2.2.3 校核屋面最小传热阻 (8)2.3.4 负荷计算过程 (8)3、散热器的选择 (11)3.1 散热器的布置 (11)3.2 散热器的安装尺寸应保证 (11)3.3 散热器的计算 (11)4、水力计算 (13)5、供热管道及附件 (14)5.1保温管道的确定 (14)5.2 保温材料的选择 (15)5.3 管道保温施工 (15)6、设计总结 (16)7、参考文献 (17)房间耗热量表 (17)散热器片数表 (20)采暖系统水力计算书 (23)1、概述1.1 设计概况辽宁省沈阳市某4层住宅建筑工程采暖设计。

建筑面积738m2,供暖面积695m2。

共4层,层高3.2m。

该建筑南北朝向,锅炉房在该建筑的西侧。

1.2 设计依据《供热设计手册》、《供热工程》(ISBN978-7-112-02017-1)。

2、设计方案确定及计算2.1 室外气象参数采暖室外计算温度:-16.8℃,冬季最低日平均温度:-24.9℃,冬季室外平均风速:2.0㎡/s,冬季室外最多风向平均风速1.9m/s 冬季最多风向ENE,冬季室外大气压力102333pa。

2.2 采暖设备要求和特殊要求散热器要求散热性能好,金属热强度大,承压能力高,价格便宜,经久耐用,使用寿命长。

2.3 热负荷计算建筑物供暖热负荷计算,主要采用供暖面积热指标计算。

根据面积热指标法:'310n h Q q A -=⋅⋅ kW式中: 'n Q ——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 kW ;h q ——采暖面积热指标, 2/W m ;A ——建筑物采暖面积, 2m围护结构的基本条件:屋顶:保温材料为沥青膨胀珍珠岩,K=0.6W/㎡·℃,R=1.67㎡·℃/W ,D=6.370;地面:不保温地面。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专业:学号:姓名:指导老师:二〇一四年月日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号: 0617020105:思远2009年7月3日一、原始资料1.1热负荷种类与参数(1) 采暖热负荷,自行确定围护结构的类型,满足最小传热阻的要求,窗户一般要求采用双层窗,窗台高度1m,建筑层高3.6m。

根据围护结构自行计算采暖热负荷。

(2) 该办公区有多个相类似的办公楼,办公楼的数目=4+学号/4(3) 整个办公区要求集中供热。

1.2建设地点:1.3可用的能源:天然气 (CO2=0.5%,CO=0.1%,CH4=95%,H2=1%,N2=1%)1.4水质资料:暂时硬度 H T=2.05 mmol/L永久硬度 H FT=0.73 mmmol/L总硬度 H=2.78 mmol/L总碱度 A=2.05 mmol/L含盐量 S=7.8 mg/L含氧量 O2=8.8 mg/LPH=7.851.5水源:城市自来水,上水压力0.2 MPa1.6该热源设置在一独立建筑,距离最远的建筑为200m。

1.7制热主机为:锅炉二、负荷计算2.1设计参数的确定设计城市:(寒冷地区)根据《简明供热设计手册》附录2-1,市气象参数为:供暖室外计算温度t w’=-9.9℃累年最低日平均温度t p.min= -17.8℃冬季室外平均风速2.6m/s室计算温度仓库,走廊=16℃其他t n=18℃2.2围护结构的确定●外墙:壁厚240(mm)保温层为塑料袋装膨胀珍珠岩粉料(沥青玻璃棉毡)(85mm)。

K=0.46W/(m2∙℃)Ⅱ型。

●外窗:图上TC均取推拉铝窗,尺寸为1.5×1.5m。

窗型为带上亮(0.5m)可开启部分的缝隙总长为9.0m,L=0.8 m3/(m∙h) ,K=2.4 W/(m2∙℃) ●C1取单框二层玻璃窗, 尺寸为 3.6×1.5, 缝隙长度为0,K=1.5W/(m2∙℃)。

●C2取双层钢窗, 尺寸为3.3×1.5, 窗型为带上亮型(1m)上推式可开启部分缝隙长度为9.6m, L=1.52 m3/(m∙h) K=1.5 W/(m2∙℃) ●C3取平开铝窗, 尺寸2.1×1.5m, 窗型为带上亮型(0.5m), 可开启部分缝隙尺寸为7.2m L=0.22 m3/(m∙h) K=2W/m2●C5取双层钢窗窗型为带上亮型(1m)上推式 L=1.52 m3/m.hK=2W/(m2∙℃)●C4取单框二层玻璃窗尺寸为5.0×1.5 K=1.5 W/m2●外门:实体木质外门双层2.33 W/m2。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

供热系统组成与原理
热源
提供热能的设备或装置,如锅炉、热交换器 等。
热用户
使用热能的设备或场所,如散热器、地暖等 。
热网
将热能输送到用户的管道网络,包括主管道 、支管道和连接管道。
控制系统
对供热系统进行监测和控制的系统,包括温 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监测和控制。
热力设备类型及特点
锅炉
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传递给水 ,使水加热成蒸汽或热水的设备 。根据燃料类型可分为燃煤锅炉 、燃油锅炉、燃气锅炉等。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03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供热工程领域的最新技 术和发展趋势,拓宽学生的视野。
设计任务与要求
设计任务:根据给定的建筑条件和供热 需求,设计一套合理、高效的供热系统 。
考虑环保和节能要求,采用先进的供热 技术和设备。
优化供热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参数,提高 能源利用效率。
供热工程将与多学科进行交 叉融合,如建筑学、环境科 学、材料科学等,需要学生 具备跨学科的知识背景和综 合能力。
THANK YOU
02
调试过程中应详细记录各项数据,如温度、压力、流量等,以便后续 分析和处理。
03
调试完成后,进行系统验收,检查系统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功能 。
04
验收标准包括设备性能、系统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如有不合格项 ,应及时整改并重新验收。
07
总结回顾与展望
本次课程设计成果总结
01
完成了供热工程课程设计的任 务书和指导书,为课程设计提 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要求。
04
供热系统方案设计
方案构思与比较选择
01
根据供热需求和场地条件,构思多种供热系统方案,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名称: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授课单位: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指导方式:集体辅导课程设计时间:2周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是通风工程课程中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是《供热工程》课程结束后学生的一次计算和设计的综合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查手册和设计等能力为目的。

通过本课程设计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1、复习和巩固已学的供热工程知识,并在课程设计中进行综合应用,提高学生的计算和设计能力;2、进一步熟悉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重点是熟练掌握热力管网系统的设计、计算;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提出方案、设计计算、制图以及查阅相关资料的能力,是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教学环节。

通过设计,让学生了解热力管网设计的基本内容、程序和原则,掌握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

同时,通过设计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念,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二、课程设计的教学要求1.掌握计算热负荷概算的方法,学会查有关资料的方法2.能够合理的布置热力管网3.掌握管道水力计算的方法和主要设备的选择方法4.掌握设计说明书编制的要求、绘制通风平面图和系统图。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设计计算的详细内容如下:1. 该工程的基本概况及原始资料在设计前,首先应对热源的基本概况和主要的原始资料进行了解,按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⑴阐明热网工程所处地理位置及其主要的供热情况,相应的供热负荷的变化情况;供热系统的连接方式。

⑵阐明当地主要设计气象参数:包括空调室外冬、夏季计算干球温度;室外夏季计算湿球温度;室外相对湿度(冬夏季)及冬季最冷月,月平均相对湿度;供暖期日平均温度,室外温度延续时间最大冻土层厚度;冬、夏季大气压力及海拔高度等。

2. 设计方案的确定⑴采暖系统所需热媒参数根据供热区域的具体情况,确定供热系统与热用户之间的连接形式、考虑发展规划,确定热媒参数和敷设方式。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热⼯程课程设计说明书供热⼯程课程设计说明书供热⼯程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设计题⽬:院系:班级:设计者:学号:指导教师:设计时间:⽬录第1章绪论1.1设计⽬的-------------------------------------------------------------41.2⼯程概述-------------------------------------------------------------4 1.3设计任务-------------------------------------------------------------4 第2章设计依据2.1主要参考资料---------------------------------------------------------5 2.2设计范围-------------------------------------------------------------6 2.3设计参数-------------------------------------------------------------62.3.1 室外设计参数-------------------------------------------------------6 2.3.2 室内设计参数-------------------------------------------------------62.4设计原始资料---------------------------------------------------------6 2.4.1 ⼟建资料-----------------------------------------------------------7 2.4.2建筑结构-----------------------------------------------------------7 2.5动⼒与能源资料-------------------------------------------------------8 2.6其他资料-------------------------------------------------------------8 2.7朝向修正率-----------------------------------------------------------8 2.8校核围护结构传热热阻-------------------------------------------------9 第3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3.1热负荷的计算------------------------------------------------------10 3.1.1围护结构的计算参数------------------------------------------------10 3.1.2 热负荷的组成------------------------------------------------------11 3.1.3 主要计算公式------------------------------------------------------12 3.1.4各房间热负荷计算表及汇总------------------------------------------13第4章热⽔供暖系统设计⽅案⽐较与确定4.1循环动⼒------------------------------------------------------------164.2供、回⽔⽅式--------------------------------------------------------16 4.3系统敷设⽅式--------------------------------------------------------16 4.4供、回⽔管布置⽅式--------------------------------------------------17 4.5⼯程⽅案确定--------------------------------------------------------17第5章散热器的选型及安装形式5.1散热器的选择--------------------------------------------------------18 5.2散热器的布置--------------------------------------------------------18 5.3散热器的安装--------------------------------------------------------19 5.4散热器的计算--------------------------------------------------------19第6章热⽔供暖系统⽔⼒计算6.1确定系统原理图------------------------------------------------------22 6.2系统⽔⼒计算--------------------------------------------------------226.2.1 选择最不利环路----------------------------------------------------22 6.2.2 最不利环路的作⽤压⼒----------------------------------------------22 6.2.3 确定最不利环路各管段的管径----------------------------------------22 6.2.4 确定沿程压⼒损失--------------------------------------------------23 6.2.5 确定局部阻⼒损失--------------------------------------------------23 6.2.6 求各管段的压⼒损失------------------------------------------------23 6.2.7 求环路总压⼒损失--------------------------------------------------24 6.2.8 计算富裕压⼒------------------------------------------------------24第7章相关辅助设备的选型7.1 附属设备的选择----------------------------------------------------------------------------------30 7.2 管道的保温----------------------------------------------------------------------------------------30 7.3 管沟-------------------------------------------------------------------------------------------------31 参考⽂献课程设计⼩结第1章绪论1.1 设计⽬的本课程的⽬的是培养学⽣运⽤所学的暖通空调、供热⼯程课程的理论和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步提⾼运算、制图和使⽤资料的能⼒。

《供热工程》课程-课程设计1(任务书+指导书)(20036142-3班)

《供热工程》课程-课程设计1(任务书+指导书)(20036142-3班)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采暖工程;二、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学完《供热工程》后的一次综合训练,是实践性技能教学环节之一,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建筑室内采暖系统设计的方法,了解设计流程,熟悉设计手册、图集、设计规范、设备样本的使用方法,通过对系统的设计进一步了解供热工程的专业知识,深入了解热负荷计算、水力计算、散热器计算、系统选择的具体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设计和将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设计时间:从2007年1月22日至2007年1月28日,共1周。

四、指导教师:五、设计原始资料:1. 建筑地点:哈尔滨、佳木斯、长春、呼和浩特、喀什、北京、青岛、济南、西安等地。

2. 室外气象资料:1自查。

3. 室内计算温度:自查。

4. 土建资料:建筑物各层平面图、剖面图。

5. 水文地质资料:(1)砂质粘土;(2)地下水位:很深。

6. 热源:热媒由集中锅炉房供给,一般供水温度95℃,回水温度70℃;建筑物入口处供回水压差10mH2O。

六、设计要求(一)说明书:1. 对每一项具体任务要依次写出说明;2. 详细叙述所选择的方案理由;3. 应有工程总概述,对设计方案作定性经济技术比较;4. 说明书内容要密切结合自己的设计实际;5. 说明具体、层次清楚,理由充分,论点明确;6. 叙述简要,书写工整,不得徒手绘制草图;7. 各种符号均要注有文字说明。

(二)计算书:1. 对每一项都要写出计算公式;2. 引用数据要有依据;3. 计算图表应与使用条件一致;4. 计算书步骤要求层次清楚;25. 计算结果应列出表格;6. 计算要举例说明。

(三)图纸绘制:1. 本设计图纸要求:达到初设图设计深度。

(执行新规范、新标准)(采用新技术如分户热计量、温度控制措施等);2. 单项采暖设计应完成图纸:各层平面图、系统轴测图及部分节点、大样图;3. 室外供热管网设计应完成图纸:平面布置图、纵断面图、横断面、水压图及部分节点、大样图;4. 要求图面布置匀称、比例合适、线条清晰、干净,数字、文字均要求工程字;5. 图面要有统一的图例,简要的设计施工说明、主要材料表及图纸目录等。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一、项目背景供热工程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为居民和企业提供舒适的冬季供热服务。

本工程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深入了解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并培养学生的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项目目标1. 理解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能源利用方式。

2. 学会设计和选择合适的供热设备和系统。

3. 熟悉供热工程的施工流程和质量控制要求。

4. 培养学生解决供热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项目内容1. 供热工程的概述和发展历程。

2. 供热系统的热负荷计算和设备选择。

3. 供热管网的设计与施工。

4. 供热设备的选型和性能计算。

5. 供热工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四、项目实施步骤1. 学生学习供热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供热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能源的利用方式。

2. 学生进行供热系统的热负荷计算和设备选择,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所需的供热设备和系统配置。

3. 学生进行供热管网的设计与施工,包括管道的选型、布置和敷设。

4. 学生进行供热设备的选型和性能计算,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供热设备。

5. 学生学习供热工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方法,包括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督和检查。

五、项目评估标准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能源利用方式,理论知识掌握情况。

2. 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热负荷计算和设备选择,设计方案合理性评估情况。

3. 学生能够进行供热管网的设计与施工,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

4. 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供热设备,并进行性能计算,设备选型的合理性评估。

5. 学生能够理解供热工程的质量控制与管理,质量控制和管理措施的有效性评估。

六、项目实施时间计划本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计划用时4周,每周2次实验课或实践操作。

七、项目预算及资源需求1. 实验室设备和工具:计算机、CAD绘图软件、热负荷计算软件等。

2. 学习资料:教材、参考书、教学资料、实验指导书等。

八、项目成果1.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供热设计说明书一、工程概述和设计项目1.工程概述本工程为兰州A 研究所办公楼供暖系统设计,整个建筑物为两层,第一层高3.0米,第二层高3.3米。

源由城市热网提供,供回水温度为:95℃、70℃。

建筑物内墙为240mm 双面抹灰粘土砖墙,外墙为370mm 内表面抹灰粘土砖墙。

所有外窗均为塑钢框双层玻璃窗,窗高1500mm,窗台下沿距本层地面1000mm,外窗下均设有与窗同宽的散热器壁龛(深120mm、高1100mm)。

走廊外门为塑钢框双层带玻璃外门。

屋面结构如图所示。

2.设计项目本设计为整栋研究所冬季热水供暖工程。

设计主要内容为:(一)设计准备(收集和熟悉有关规范、标准并确定室内外设计参数)(二)采暖设计热负荷及热指标的计算(三)散热设备选择计算(四)布置管道和附属设备选择,绘制设计草图(五)管道水力计算(六)平面布置图、系统原理图等绘制(七)设备材料表、设计及施工说明的编制二、气象条件的确认1.冬季室外计算参数。

查《暖通空调常用数据手册》(第二版)表1.1-8可得1)室外计算温度11t=-℃。

w2)供暖设计室外计算风速:查得风速为0.5m/s。

3)相对湿度为58%。

4)主导风向为北风和东风。

2.冬季室内计算参数室内设计计算温度:走廊、楼梯间、档案室设计为16℃其余设计为18℃。

三、设计依据1.陆耀庆. 供热通风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9872.赵秉文等.供热工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3.建筑工程常用数据系列手册编写组.暖通空调常用数据手册(第二版).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4.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5.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GBJ 114-1988).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6.邵宗义.建筑供热采暖工程设计图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四、散热器的选型及安装1.散热器的选型选择钢管柱式散热器,这类散热器系列规格多,热工性能好、承压能力好、安装方便、外形美观,占地小,便于布置。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指示书一、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是《暖通空调》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与内容,是暖通专业学生在学完该门专业课之后,进行的一次重要实践训练,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阶段,通过这一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供热工程》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设计程序和步骤,同时也使学生学会查阅和使用设计资料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课程知识分析并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任务设计题目:《北京市某建筑供暖系统设计》2、设计原始资料:按照书中例题数据选取3、室外气象资料:按教师布置设计时给定地区查设计规范4、室内设计参数:供暖房间t n=18o c,且全年室内参数固定不变。

(三)设计内容和要求本课程设计内容要求包括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注:仅设计夏季工况),其详述如下:1、设计计算说明书要求包括如下各项内容:目录—设计题目—设计原始资料、室外气象资料、室内设计参数—供暖热负荷负荷计算过程和结果—散热器面积及片数计算—系统形式选择及其系统水力计算。

2、设计图纸要求包括下列图纸(1)供暖平面图1张,系统图1张(不小于2号图纸)上述图纸上应注明:管道尺寸(mm),设备与局部构件,标高(m),坡度等。

此外图纸上应有必要的说明。

(四)设计时间安排计算分析:2天;布置绘图:2天;整理说明书、图纸、交图:1天;交图时,要求把图纸折叠成与说明书一样大。

二、课程设计指示书(一)该供暖系统设计为散热器采暖系统(二)热负荷计算按以下内容1、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2、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3、冷风渗透耗热量4、冷风侵入耗热量(三)散热器计算面积和片数计算(四)水力计算(五)供暖系统选择1、采用散热器采暖系统2、上供下回式机械循环垂直式系统(六)参考文献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2001版)2、供暖空调通风设计手册·陆耀庆编·中国建工出版社(87年第一版)3、实用供暖空调手册·陆耀庆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暖通空调常用数据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02年第二版)5、供热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姓名:学号:指导老师:目录设计说明书 (1)设计计算书 (2)供暖热负荷计算 (2)散热器计算 (5)水力计算 (6)附表 (8)供暖热负荷计算表 (8)散热器计算表 (13)局部阻力系数计算表 (14)水力计算表 (17)施工图图纸首页一层平面图二层平面图供暖系统图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第一章设计说明书地理位置:西安市气象资料:(根据陆耀庆主编《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以下简称《供热手册》))室外计算参数:经度:34°18′纬度:108°56′海拔高度:397.5m大气压力:冬季:981.0hPa 夏季:957.1hPa室外计算干球温度:供暖:-3.2℃冬季通风:-4.0℃冬季空调:-5.6℃夏季通风:30.7℃夏季空调:35.1℃夏季空调室外设计湿球温度:25.8℃室外相对湿度:冬季空调:66% 夏季通风:54%室外平均风速:冬季:0.9m/s 夏季:1.6m/s冬季:最多风向:NEN 平均风速:1.7m/s 频率:6%夏季:风向:NE 频率:18%极端温度:最高:41.8 ℃最低:-16℃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30.7℃供暖期天数:99 天建筑气候分区(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寒冷地区建筑平面图及说明:详见设计书最后图纸。

室内计算参数: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北京地方标准)室内设计计算温度:办公室:20℃会议室,档案室,接待室:18℃锅炉房,走道,开水间,楼梯间,洗手间:16℃散热器种类、规格以及安装方式:散热器选用较为常见的铸铁设计热媒及系统形式:95℃/70℃双管上供下回式重力循环热水系统根据公用建筑办公楼适宜水温不超过95℃的原则,选用供水温度为95℃,回水温度70℃的热水供暖系统。

选用双管上供下回式重力循环热水系统,其特点为不消耗电能,室温可调节,但是作用压力小且易产生垂直失调,只适用于作用半径不超过50m的三层一下建筑,考虑到该项目为2层办公楼,故采用此系统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1章《供热工程》课程设计具体内容 (2)第2章方案比较 (2)第3章供暖热负荷计算 (3)3.1 外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计算 (3)3.2门窗的冷风渗透耗热量计算 (3)3.3下面以101房间为例计算房间的热负荷 (4)第4章散热器的选型及安装形式 (5)4.1散热器的选择 (5)4.2 散热器的布置 (5)4.3 散热器的安装尺寸应保证 (6)4.4暖气片片数计算过程 (6)4.5以一层女厕所101为例说明暖气片的计算过程 (6)第5章系统水利计算 (7)5.1水力计算步骤 (7)5.2 系统水力计算实例 (8)5.3其他环路的水力计算 (11)二环路水力计算 (11)三环路水力计算 (13)四环路水力计算 (16)第1章《供热工程》课程设计具体内容刚刚(一)地址:郑州(二)原始参数资料:1、设计题目:郑州某办公楼采暖设计2、气象资料:郑州冬季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t′ = -5℃w=3.4m/s冬季室外平均风速υw冬季主导风向西、西北由暖通空调设计规范可知中国民用建筑室内计算温度的范围为16℃-24℃,所以可得图中各房间的计算温度为:18℃注:内走廊、楼梯等公共区域不采暖。

3、围护结构:1)外墙(自外至内):内墙面刮腻子(20mm)+kp1空心砖(200mm)+15mm喷涂硬泡聚氨酯+20mm聚苯颗粒保温+20mm聚合物砂浆加强面层+20mm外涂材料装饰,K=1.14W/(m2·K);2)内墙:20mm水泥砂浆+175mm砖墙+20mm水泥砂浆,K=2.344W/(m2·K);3)外窗类型:PVC框+Low-E中空玻璃6+12A+6遮阳型,传热系数K=2.444W/(m2·K);4)外门系列:节能外门,传热系数K=3.02W/(m2·K);5)屋顶:70mm双面彩钢板聚苯保温夹芯板,传热系数K=0.91W/(m2·K);6)楼板:7mm五夹板+370mm热流向下(水平7)层高:3.0m,窗台距室内地坪1m,窗户高度均为1.5m。

4、热源:室外供热管网,供水温度95℃,回水温度70℃。

引入管处供水压力满足室内供暖要求。

5、建筑条件图3张。

(三)设计计算:1、供暖热负荷计算;2、散热器选择计算;3、管道系统水力平衡计算;4、供暖附件或装置的选择计算;(四)制图:1、施工图设计,主要包括:设计总说明及设备材料表、供暖系统平面图、供暖系统图、大样图等;2、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五)主要参考资料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2、《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建工版第2章方案比较该宿舍楼供热系统作用范围比较大,,上供下回和下供下回的比较中,后者具有如下特点:1.美观,房间内的管路数减少,可集中进行隐藏处理。

2.在下部布置供水干管,管路直接散热给室内,无效热损失小。

3.在施工中,每安装好一层散热器即可供暖,给冬天施工带来很大方便。

4.排除系统的空气比较困难5.综合考虑楼层,采用上供下回式热水供暖系统。

第3章 供暖热负荷计算对于本居民楼的热负荷计算只考虑围护结构传热的耗热量和冷风渗透引起的耗热量,人员、灯光等得热作为有利因素暂不考虑在热负荷计算当中。

3.1 外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如下:C q tn tpj ︒=⨯+=⨯+=1.23969.010041.5082.918969.0)10082.9)((q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 ;K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F ——围护结构的面积 tn ——冬季室内计算温度wt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整个建筑的基本耗热量j Q .1'等于它的围护结构各部分基本耗热量q '的总和:)./(07.151.1/4003.0/201.1/1070)/(C m w i i ︒=++=∑=λδδλ W算出基本耗热量后再进行朝向和高度修正(因风速较小,风力修正忽略不计),3.2门窗的冷风渗透耗热量计算采用缝隙法计算:缝隙长度l=3×(窗高-上亮)+2×窗宽=3×(1.5-0.5)+2×窗宽; 门窗渗入空气量 V=L ×l ×nL ——每米门窗渗入室内的空气量, l ——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 n ——渗透空气量的朝向修正系数确定门窗缝隙渗入空气量V 后,冷风渗透耗热量2Q '按下式计算 )(278.02w n p w t t c V Q '-='ρ W式中V —经门窗缝隙渗入室人的总空气量,查附表——7然后采用插值法计算。

w ρ——供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密度pc ——冷空气的定压比热0.278——单位换算系数《暖通规范》规定:宜按下列规定的数值,选用不同朝向的修正率 北、东北、西北 0~10%; 东南、西南 -10%~-15%; 东、西 -5% ; 南 -15%~-30%。

选用上面朝向修正率时。

应考虑当地冬季日照率小于35%的地区,东南、西南和南向修正率,宜采用-10%~0%,东西向可不修正。

⊙《暖通规范》规定:民用建筑和工业辅助建筑物(楼梯间除外)的高度附加率,当房间高度大于4m 时,每高出1m 应附加2%,但总的附加率不应大于15%。

应注意:高度附加率,应附加于房间各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和其他附加(修正)耗热量的总和上。

⊙《暖通规范》规定:在一般情况下,不必考虑风力附加。

只对建在不避风的高地、河边、海岸、旷野上的建筑物,以及城镇、厂区内特别突出的建筑物,才考虑垂直外围护结构附加5%~10%。

3.3下面以101房间为例计算房间的热负荷101房间为宿舍,室内计算温度为18℃,郑州冬季室外计算温度为-5℃,郑州冬季日照率为60%。

表3.1 郑州市的冷风朝向修正系数n地点 东 南 西 北 郑州 0.650.21 0.65郑州市的冷风朝向修正系数,北向0.65,对有相对两面外墙的房间,按最不利的一面外墙计算冷风渗透量。

由前面的数据,在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3.4/P j V m s=,推拉铝窗每米缝隙的冷风渗透量L=1.24 m3/(h ·m ).北向的窗户的缝隙总长度为1.5×5=7.5m.总的冷风渗透量V 等于l n V L =⋅⋅=1.24×7.5=9.3 m3/h 冷风渗透量2'Q 等于tpj =0.278×9.3×1.4×1×(18+5)=83.25W.底层地面选用天正暖通中的保温防潮地面,传热系数为1.7 W/(㎡℃)。

一层房间热负荷房间号 房间热负荷 房间号 房间热负荷 房间号 房间热负荷 房间号 房间热负荷 101 3029.25 107 1510.25 113 1510.25 119 1983 1022878.251081336.251141336.251201336.25103 1983 109 1510.25 115 1510.25 121 2947.25104 110 1336.25 116 1336.25 122 1809.25105 1510.25 111 1510.25 117 1510.25 123 2766.25106 1809.25 112 1336.25 118 1336.25 124二层房间热负荷房间号房间热负荷房间号房间热负荷房间号房间热负荷房间号房间热负荷201 2784.25 207 1300.25 213 1300.25 219 1773202 2633.25 208 1126.25 214 1126.25 220 1126.25203 1773 209 1300.25 215 1300.25 221 2724.25204 1126.25 210 1126.25 216 1126.25 222 1126.25205 1300.25 211 1300.25 217 1300.25 223 2543.25206 1126.25 212 1126.25 218 1126.25 224 1126.25三层房间热负荷房间号房间热负荷房间号房间热负荷房间号房间热负荷房间号房间热负荷301 3472.25 307 1862.25 313 1862.25 319 2335302 3321.25 308 1688.25 314 1688.25 320 1688.25303 2335 309 1862.25 315 1862.25 321 3342.25304 1688.25 310 1688.25 316 1688.25 322 1688.25305 1862.25 311 1862.25 317 1862.25 323 3161.25306 1688.25 312 1688.25 318 1688.25 324 1688.25第4章散热器的选型及安装形式4.1散热器的选择考虑到散热器耐用性和经济性,本工程选用M-134型,高度为600mm它结构简单,耐腐蚀,使用寿命长,造价低,传热系数高;散出同样热量时金属耗量少,易消除积灰,外形也比较美观;每片散热器的面积少,易组成所需散热面积。

“暖通规范”规定:安装热量表和恒温阀的热水供暖系统不宜采用水流通道内含有粘砂的散热器,应采取可靠的质量控制措施;所以要选用内腔干净无砂,外表喷塑或烤漆的灰铸铁散热器。

4.2 散热器的布置散热器布置在外墙窗台下,这样能迅速加热室外渗入的冷空气,阻挡沿外墙下降的冷气流,改善外窗、外墙对人体冷辐射的影响,使室温均匀。

为防止散热器冻裂,两道外门之间,门斗及开启频繁的外门附近不宜设置散热器;散热器一般明装或装在深度不超过130mm的墙槽内。

4.3 散热器的安装尺寸应保证底部距地面不小于60mm ,通常取150mm ;顶部距窗台板不小于50mm ;背部与墙面净距不小于25mm 。

4.4暖气片片数计算过程散热器面积F 按下式计算:79.2175502(1752(2)))/((/2(2=÷⨯⨯⨯==))ππωπωπsh Ln H sh d Ln L s m2Q —散热器的散热量,Wtpj —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 tn--供暖室内计算温度,℃K —散热器的传热系数, W/(m2.℃) β1—散热器的组装片数修正 β2—散热器的连接形式修正 β3—散热器的安装形式修正散热器中β1、β2、β3的选取以书后附表为据, tpj=(tsg+tsh)/2tsg —散热器进水温度 tsh —散热器回水温度4.5以一层女厕所101为例说明暖气片的计算过程101房间的总负荷为:3029.25W ,由公式()ii gigQ t t t t Q =--∑∑可得,101房间入水温度78.15℃,出水温度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